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诚信教育的措施范文

诚信教育的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诚信教育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诚信教育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

新时期下,高校的诚信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有发展的机遇,只有让学生从本质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才会从内心遵守诚信。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是紧跟时展需求的表现,能够体现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重视,总体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势,但仍然存在诚信缺失现象,无论是在大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之中。面对这些不足,只有不断进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含义

所谓“诚信”,包含了以下两个基本层面的含义,其一就是“诚”,能够诚实地面对一切,从中表现出自身的修养;其二就是“信”,能够表现出对某方面的信仰,虽然在做不同的事情,但是能够有明确的态度。总而言之,诚信就是人们所限定的一种道德范畴,有了诚信,就能够对日常的一些行为举止和交流进行规范,能够真诚地处理事端,言必行、行必果。

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更不用说处于时展前端的大学生,更要以身作则,体现出良好的诚信品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本着培养大学生“做事先做人”的原则,能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一言九鼎,而不是出尔反尔,从中反映出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有了“诚信”,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对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机制的今天,更要以诚信立国。只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才能保证每个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为祖国培养出更宝贵的资源。作为诚信教育的最重要场所,高校需要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思政教育,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在诚信教育中至关重要。要让大学生具备诚信,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面对一切事物,明确诚信是为人之本,只有有了诚信,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校只有不断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才能为祖国塑造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新时期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法正确认识“教育主客体”,存在一种“对立化”的倾向。只有让教育主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融洽,才能实现交流和正常的沟通,进而取得良好诚信教育结果。而如今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被认为是教育者,要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这就会形成“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地位,缺乏时效性;第二,在思想认识上过于“形式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过重。很多高校认为诚信教育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只要在宣传上重视起来,方可达到诚信教育的目标,这就是诚信教育目标不明确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高校要在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进行创新,才能让诚信教育有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第三,教育模式过于狭隘,无法与社会进行链接。当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知识单一地在高校进行,没有与家庭、社会链接,形成诚信教育体系,这也是诚信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困境。

2.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强调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这就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轨,没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基本理论的阐述和中国传统“诚信”教育必不可少,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是为了不脱离实际,要增添一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案例,要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与此同时,增添与时事相关的案例,避免自制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的危机。

3.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时代特色

新时期下,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这也要与教学相关联,思政教师要使用更加前景的教学手段,而不是单一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另一个困境表现在信息反馈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双向沟通,只是单方面的教师知识的传授。为了增添时代特色,要在合适的时段里引入实践教学,这不仅仅是补充理论教学的内容,更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诚信,能够主动追求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就目前而言,诚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者之前存在偏差。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体系

针对教学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体系:第一,改进信念教育。只有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信念,才能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这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作为一个诚实守信人的根本前提;第二,明确责任教育,在高校之中加强责任教育,让学生能够懂得在事件之中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需要高校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三,完善法制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在某些情况下,违背诚信就是违背了法律,要能够知法、懂法,这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法律的规定,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能更好地用诚信制约自己。

2. 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氛围

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诚信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每个公民都应该对诚信社会的建立构建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知诚守信”的理念。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体现在有诚信的市民能够收到充分的尊重,而失信者会受到社会的抵制,要让不诚信的人有转化为诚信人的动机,这在高校中同样适用。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也是一个大环境,只有校园文化中有了诚信的环境,就可以在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情操,每个学生都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事件的处理,都讲究规范化和公开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不讲诚信的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进而有转向诚信的意识,这就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

3.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诚信环境

针对教学内容单一、脱离社会,无法展现出时展的特性,高校诚信教育就要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仅与时俱进,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的宣传,加大学生对中国诚信美德的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诚信和不诚信的案例,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借鉴西方的诚信教育体系,丰富自身的诚信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都承担着较重的工作使命,要让诚信教育深入人心,还需要很多的努力,要让学生从思想上以诚信为重,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在发展的大氛围中,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纪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08).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传统美德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高校承担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它同样承担着学生的德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引导,尤其是诚信教育。大部分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不能适当地灌输诚信教育,对学生的一些诚信行为作出正确的引导。同时,有些高校没有重视德育的课程,使诚信教育不能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并且学校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诚信体系建设。部分高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作弊屡禁不止,蓄意拖欠学费,将学费挪作他用,求职时刻意包装自己,避实就虚,更有甚者为了在求职中取胜伪造证件等现象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诚信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儒家学说提倡仁义礼智信,诚信是其中的基本要素,并且是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传统美德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作为基本的道德思想,诚信一直受到了古今文人志士的追捧。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如今,拾金不昧、诚信经营等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可见,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被遗弃,而是不断得到了传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诚信作为我国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为人们的道德素养、处世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2.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互相融合,互相推动,社会各界对诚信越来越重视。我国更是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方面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如今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是学校的责任之一。因此,诚信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想使高校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就要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学校要加强诚信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选择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思想进行引导,以身作则,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同时在学校中要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体现诚信,将诚信理念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同时多举办一些有关诚信的演讲、演出等,对于学校间的诚信现象,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进行表扬。

2.完善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不完整,因此要逐渐完善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使每个环节的诚信教育都能够切实得到落实,形成一套课上课下全面完整的诚信体系。学校要开设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内容,传播诚信思想。同时在其他教学中不断穿插诚信教育,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不同行业的诚信表现。课下主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班会的形式,或者是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沟通。最后就是要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这是高校诚信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体现在就业和论文方面,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诚信观念,更好地融入社会。

3.进行诚信宣传

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总是不能够正确领会,或者认真学习,因此学校对诚信的宣传不应仅仅落实在理论知识上。要对学校的诚信事件进行书面表扬,并通过学校的展板向全校学生展示。同时可以召开宣讲会,邀请诚信的真人真事到学校进行演讲,使学生切身感受身边的诚信,将诚信观念深入内心。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诚信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性格品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加强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邹菊如,洪厚情.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

[2]单珊.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0.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措施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考试舞弊屡禁不止,舞弊方式层出不穷。据调查表明,近一成的学生承认自己考试经常作弊,59.5%的被调查者承认偶尔会作弊,而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肯定不准备作弊的只占58.1%。

2.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现象严重。现在大学生学费催交工作成为各高校一个烫手山芋,助学贷款也面临尴尬境地。某高校在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近20%的学生就没有考虑过还款问题,7%的学生表明是否还款很难说。

3.言行不一,表里不一。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骗来各种荣誉,入党、评优等一旦达到目的再也看不出比普通同学表现好到哪里。更有一些学生就业过程中伪造虚假履历、蒙骗用人单位,一用人单位在某校某系同学的求职表中仅学生会主席一职就发现8位,令招聘人员哭笑不得。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诚信教育受到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社会乃至学生及其家长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没理顺、不健全。存在着教育与管理脱节,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教育,重学术骨干带头人的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里还常出现“单兵作战”多,整体推动少。

2.诚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诚信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不够。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诚信教育内容界定不清,在学术界对此也挖掘不够,内容设置上往往与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有时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这样会忽视个人内心对诚信的需要,理论性和系统性不够,较多的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诚信教育环境欠佳,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当前,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方面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如社会里政府运作执行不规范、市场经济中不规则的逐利行为诱导、诚信文化失落、传媒环境对个体思想的负面影响等;学校里教育乱收费、教师学术腐败、工作不认真负责,服务态度不好等。这些严重影响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的诚信教育,导致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极其不理想,失信情况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严重。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1.家校互动齐抓共管,深入推进学生诚信。教育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德高为师,学高为范”。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要把“敬业、精业、爱生、自律”作为师德的核心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诚实守信的典范。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建立健全的学生诚信档案,促进学生的诚信行为养成。诚信档案应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诚信信息记录、经济诚信信息记录、择(毕)业诚信信息记录、生活(品行)诚信信息记录、其他诚信信息、信息认定等几个模块。在“个人信息”模块中,学生要如实地登记自己本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主要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在“学习诚信信息记录”模块中,要求学生真实、客观地将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所获奖学金、不良行为记录、所受处分等填写进去,并要自己签名鉴定。

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为加强对学生不诚信行为的约束,首先是要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以诚信的制度约束学生。高校要注重校内规章制度的建设,包括各类评奖、评优、发展学生入党以及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其次,在执行现行制度时,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体现诚信的内涵。

4.努力打造校园诚信文化,创建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对于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这个宏伟的工程,学校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想净化环境,首先就要从净化校园环境人手。要努力建设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到每一名大学生都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上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诚信教育场所。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事关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诚信作为立足社会的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着手,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江水.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探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2).

第4篇

 

近年来,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同时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也是一个巨大推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目前科学系统、高效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还很薄弱,我们还远未完全认识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联系到目前我们的教师培训,採讨成人教育规律更有必要,,教师培训,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职培训,,在职教师培训,当然属于成人教育,,基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多从成人教育理论的角度去诠释和指导教师培训,从而去发现真正有別于师范教育的在职教师培训的独特规律,使在职教师培训红红火火地幵展。

 

一、成人教育理论中有关教师培训的有益论述近百年来,国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很多成果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一)成人教育的研究取向继续教育,,目前国内在职教师培训从研究和工作总量来说,发展很快,但是总是有遗憾之处,比如,实际操作下,在职教师培训好丨象成了正统师范教育茼单而机械的延伸,缺乏自身应有的学科地位,,所以,我们极有必要引国外成人教育理论的先进理念,从成人教育的视野出发,给在职教师培训应有的学科地位尊重,进而发现其内在独特的运行规律,而鲜明地区别于正统师范教育,以谋求在职教师培训的真正学科发展和实践效益。

 

(二)在职教师培训要高度尊重并正确引领教师的实践

 

在职教师培训必须重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从成人教育的理论出发,实践是一线教师的工作舞台,教师培训必须树立“从实践中,为了实践”的辩证理念,,事实上,教师应该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专业实践来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自身专业实践中成长,,根据萧恩的研究,一个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茼单、机械地应用过去在专业学习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反是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观点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思考。

 

何为实践?哲学一般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採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既然如此,教师培训必须引领一线教师将公共教育理论与个人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具体来说应是:重视自身实践,擅于积累经验并有效反思;重视教育理论学习,并有机结合于自身工作实际,最终生成立足自身的教育智慧,从而有效指导自身专业实践和专业成长。

 

(三)教师培训专家与一线教师有必要展开丰富而高效的对话

 

教师培训中的对话是教师培训主客体之间“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雅斯贝尔斯高度评价对话在人类实践各领域中的意义,认为它是人类採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中,教师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大有合作必要,,首先,教师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一一成人与成人的对话较之师范教育中教师教育工作者与师范生之间的对话更为现实和可操作,,其次,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方面享有巨大的教育实践资源优势,这也恰恰是教师教育专家的短板之处,值得教师教育专家关注和和学习u其三,从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来看,教师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也应该是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各有所长,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关于成人教育的研究取向,在美国出现了认知发展理论取向、年龄理论取向和功能主义理论取向等三种取向,,认知发展理论特別强调成人教育亦是一个特殊而独立的认知过程,旨在维护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年龄理论强调成人独特的年龄特点,主张从成人的身心实际出发,建立植根于成人身心实际的成人教育体系;功能理论强调整合成人教育中的各组成因素,建立多元、立体的成人教育观,,过去,成人教育一直常常被视为学历教育的可有可无的延伸,没有自己独立而深刻的理论体系,缺乏自己的专业地位,,上述三种成人教育观从各自立场出发,从不同角度诠释成人教育,很有见地。

 

(二)成人教育的专业独立意识

 

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谋求成人教育的独立专业地位,,知名成人教育理论家霍尔在其专著、.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中指出,任何专业化过程都离不幵以下特色:具体明确地界定该行业的功能、成熟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获得必要知识技能的正规教育、对于从业人员的认证或其它方面的规范、专业刺激文化的建立、法令对于专业特权的保障、大众对象角色的认可、有一套程序处理有关道德的议题、对于低于应有表现水平的从业人员加以处罚、与其它专业建立联系、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2]上述观点对我国成人教育工作者建立我国成人教育独特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资佐证。

 

(三)成人教育的独特性

 

成人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具有质的差异,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成人学习理论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成人学习中的推理、判断和思考与学龄儿童、青少年存在鲜明的质的差异,,杰克麦泽洛提出:成人学习非常显著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对青少年、儿童时期未加批判地习得的假定和观点进行有意识的批判,,麦考姆诺莱斯认为:“我们积累经历的过程中,就会形成思想习惯、(扁见和预设,这些会导致我们的思想拒绝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感受和另类的思考方式,,因此,成人教育者要试图发现一些方法以帮助他们来检查自己的习惯和(扁见,打幵他们的思想接受新的方法。

 

(四)成人教育的强烈实践色彩

 

成人教育理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高度认可成人经历一一实践在成人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强调成人反思其自身成长经历的重要价值,,他们认为,成人学习和成人教育应该擅于从成人的经历出发,而不是一贯从成人教育实施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意愿幵始,,在美国,麦考姆诺莱斯不容争辩地说到,“对成人来说,他们的经验就是他们自己”,,成人教育“思想之父”林德曼甚至把成人教育直接界定为“一种没有权咸的合作採讨和非正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经历的意义;一种思想追求,为的是挖掘塑造我们行为的先&之见的根源”,,对他来说,成人教育“不是从课程问题&手,而是从铸造成人生活的情境和经历手”,它是“一种方法,借此可以把成人的经历和思想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

 

 

二、教师培训关于成人教育理论的必然应对

 

改革幵放几十年,尤其是新课改以来,我国的在职教师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发挥了很大的实践效益,受到多方良好评价,,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关键问题,如:成人教育界内外对在职教师培训缺乏高度认识,把在职教师培训当成师范教育的茼单延续,因而也愦常把师范教育的办学规律机械地迁移到在职教师培训上来,,在职教师属于成人,在职教师培训本质上属于成人教育,由于我国的成人教育研究水平不高,又对国外先进的成人教育理论借鉴和学习不够,导致我国的在职教师培训一直缺乏自己的专业发展地位、特色和规律。

 

国外成人教育理论也已经上百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成熟、成型的经验模式,值得我们三思而践行,,以下抛砖引玉仅举几例:

 

(一)在职教师培训与师范教育的本质区別

 

从成人教育理论的角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职教师培训与师范教育有着本质区別,,在职教师培训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成人学习特点能否正确把握?在这个问题上,诺尔斯立足于成人学习的本质特点,提出成人学习的最佳境界应该是成人自我指导学习。

第5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公路养护课程;措施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2.5万千米,普通公路457万千米,已形成基本的公路交通网络。总体来看,我国公路建设将逐渐由建设为主过渡到以养护为主,因此迫切需要培育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专业知识的公路养护人才队伍。

“协同创新中心”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自2012年启动该项目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方法,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整合高校内外部办学资源,探索实践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相应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目前已公布三批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共有46个协同创新中心,热莺盖了量子物理、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化学化工、纳米科技、新型材料、环保能源等各个领域,其中涉及公路方面的项目有现代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建养技术、新一代耐久性道路结构和材料交通运输行业等协同创新平台。我国公路养护人才培养现状不明朗,已不能满足公路养护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措施,以适应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国内公路养护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公路养护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公路养护单位90%以上的职工文化程度较低,未接受过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初中级职称人员远多于高级职称人员,少有的拔尖人才大多分布在管理岗位,实际从事一线技术指导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并不高。同时人才结构配比也不合理,由于事业单位存在编制问题,导致公路养护管理人才更新过慢,年龄知识老化严重,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老骨干面对机械化、信息化的普及及应用显得力不从心。公路养护系统实行的是人事垂直管理,公路部门无权通过人才市场得到单位急需的各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公路管理部门没有建立退出机制,职工除退休、辞职等原因外,只进不出,致使公路养护单位需要的人员难进来,不想要的人员大量存在,影响了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002年以来,部分学校开办了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专业,但由于行业对养护的迫切性不大,养护专业建设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课程教学较为单一,通常只有校内的课堂教学,缺少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实践实习;二是养护技术相关教材更新缓慢,学生所使用教材常与现行规范相差甚远,教材内容陈旧,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在课本中体现。三是开设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专业的院校普遍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学历素质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弱。

公路养护系统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重视对人才的培训开发。由于培训经费的不足,培训设施不完善、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往往只针对固定工种进行相关技能和知识培训,忽略了人才培养。二是公路养护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陈旧,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吸引系统外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不能激发系统内人才的业务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

而今随着已投入运营的公路已逐渐进入大修期,“绿色养护、节能减排、及时性、快速性、预防性养护”等新理念对一线养护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不尽如人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未来十年,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日益繁重,将从以前的矫正性、被动性、突击性养护向及时性、快速性、预防性养护发展,公路养护过程中将大量采用集快速化、集成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综合养护机械设备。这就要求公路养护与管理一线技术人员应具备路桥工程施工、路面病害诊断、治理和预防、养护机械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开展创新性工作的能力。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公路养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协同创新以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区域为理念,以人才、学科、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虽然公路养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已步入正轨,但事实上整个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仍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普遍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团队意识在协同中心中体现不明显,尚未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基于公路养护行业迫切需要创新人才的现状,高校应该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构建公路养护人才培养的协同框架。

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公路养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协同”二字上,政府、学校、企业应展开合作,进行公路养护创新人才培养,并合理进行责任划分。主要思路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行业为指导,由“四位一体”构成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框架。主要有以下措施。

1.和市场对接,优化高校公路养护教学课程

高校在分配课堂教学内容学时时,应在保证公路养护核心理论主体讲解清晰的基础上,增加公路养护技术实验内容。在实验课程中对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的养护技术进行讲解。很多学生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只重视理论课程学习,就业后在单位不能直接上手操作,而需要一些熟练的实验员示范后才能达到操作要求,这与我们的期望是有差距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由于公路养护专业建设迟缓,养护技术相关教材更新缓慢,学生所用教材常与现行规范相去甚远,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在课本中体现,因此,高校教师思想应具有前瞻性,将最新的公路养护技术带入课堂,既能使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联合政府、企业开展公路养护工程实践教学

公路养护技术课程具有工程实践性质,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及实验以外,还必须开设工程实习课程。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认知实习中教师可以在现场进行教学,同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工程实践中,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生产实习更是可以直接接触工程实践项目,学生在工地上通过近距离观察公路养护技术甚至亲自动手,可以深刻体会到具体施工与课本内容的差别。一般来说,高校学生都是到任课老师所参与的工程项目内实习,实习内容未免有所偏差,且工地上部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甚至部分学生需要自己去找项目实习却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尴尬。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积极配合高校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政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主动组织、邀请高校学生参观具体施工项目、行业顶尖学g交流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公路养护技术,了解其发展现状。同时政府应该颁布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去公路养护行业内实习,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主要接纳学生实习的受体,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3.跟踪调研,完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传统公路养护教学大部分为课堂讲授形式,考试形式通常也是以试卷为主,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课本知识上,这极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同时笔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我们可以在考核内容中增加有关工程实践中具体的操作问答环节,以督促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同时,除课程考试外,还应该开展公路养护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占总成绩的30%以上,课程设计是在纸上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自主设计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可以在加深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理解工程施工的步骤,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但是,应该将实习成绩单独纳入考核指标,因为工程实习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要大于课堂教学,对此我们应该多加重视,但实习结束进行成果考查时应该对考查形式稍作整改。以往考查大都是递交实习报告,学生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完成高质量的实习报告,因为考察形式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实习效果不佳,因此,可以在考核时加入学生现场作答,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由学生作答,以此来考查学生实习期间对公路养护工程操作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4.校企协同,建立多导师师资制度

培养公路养护拔尖创新人才,不只在于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实教学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研究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公路养护技术研发项目的机会;高校可开展合作教育,与企业合作,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政府或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以获得必要的技能。政府有关部门如公路管理局可提供适当的经费、设备支持。建议同时采取企业导师、高校导师、政府机构导师合作培养的模式。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由学校承担;而实践教学和到具体工程实习则由企业负责;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由政府指导,多导师、多维度地传输公路养护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四、小结

公路养护效果如何对公路能否在中后期发挥正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科学的公路养护方法可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节省大量资金。然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公路养护创新人才,难以支撑公路养护行业的迅猛发展。本文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模式,对公路养护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这对今后的养护行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定位;办学措施;职能

一、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职能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职有着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可以整体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服务社会的职能

成人教育通过对人才的培养间接体现出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人教育的出现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在较短时间内,利用了自身的较高效益、成本相对较低等办学优势,分别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人教育中位于第二职能的大学、学院,以及独立成人教育,都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存教育方面的职能

从根本上说发展动力都来源于需要,成人教育从产生到发展壮大也是由于其被需要。是人基于社会发展而表现出来的提高自身生存水平的需要,这是成人教育的内部需求,直接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结构变革对于教育的需求,这是成人教育的外部需要。对人的生存教育是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职能,我国民众对于受教育的需求,同我国教育资源在一些方面产生了相对的矛盾,这种矛盾敦促了成人教育的产生,也督促着劳动者需要通过地学习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以此来适应高速变化的职业岗位,以此来适应就业结构逐渐转变的情况,知识更新加速的现象。

(三)学历方面的教育职能

成人教育在较长时期内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学历、文凭、教育的职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成人教育中的主要职能,并且在各个时期办学职能的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成人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帮助那些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够获得文凭的人,通过相应的学历补偿而获得对应的文凭,成人教育为那些失去教育机会的人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关于成人教育的定位问题

在转型过程中,成人教育的办学定位明确工作的方向、如何确立办学定位是我们遇到的和首要解决的问题,依托自身的教学优势进一步拓展其他方向,如何稳定成人学历教育。办学定位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办学之纲,其实质是在成人教育市场中找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相应位置。办学定位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模式规模等做出方向性选择,从宏观上概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等,具有统领引导作用。多数成人高等教育要确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始终坚持的办学宗旨,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和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资源优势,依托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为发展基础。高校成人教育办学的定位,需要有几个方面的定位,分别是办学特色、社会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规格、办学模式、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形成品牌,把为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量身定制培B急需的技术管理岗位的人员素质提升技术岗位和实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短周期、近实际、新观念、重实践、多形式的模式开展教育,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切入点,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使学校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智力技术资源中心,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创造特色,扩充内涵,发挥优势,加强校企的互信关系,以为企业进行人才培训为契机,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一)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设置、向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定位

在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特色应该是寻求发展的一个主要突破点,其中包括管理特色、教学手段特色、专业设置特色等,是指与其他院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区别。良好的品牌,不仅仅可以推动院校努力办好自己的特色,还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提高院校的生源质量和规模,从而提高成人院校的品牌知名度,赢得社会好评,良好的办学特色能够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品牌与特色对于成人院校的发展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管理特色方面需要有各自的管理方式。脱产、半脱产、业余、短期集中以及夜校等方式均可适用。教学手段特色方面,企业联合岗位培训、社区成人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教育形式将逐渐成为成人教育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面授形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专业设置特色方面,这个阶段的定位对成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终身教育的定位侧重于对成人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成人教育将来会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会逐渐的扩大、发展,音乐、美术、书法等方式来陶冶人们情操,这些艺术内容会逐步发展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设置。

(二)向广大农村延伸,以合作企业为主的生源市场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应,能吸引生源,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教学体系,面对生源市场需要定位准确的服务人群。具有显著的产业特征和市场特征制定招生目标,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生源市场。首先,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把社会上的在职从业人员以及农民指定为生源市场的重点,放眼整个社会,不应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应届高中落榜生,当前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定位更要注重社会化现象。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接受大学后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大学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大专学历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再次,加快农村地区城市化过渡的进程,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面向农民开展继续教育,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走向城市化。同时以适应现代高科技水准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员工,社会资源互补、共享,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参加一些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可以使得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工作岗位。

(三)以学历教育为辅,定位于终身教育的教育层次的定位

教育向终身化、多样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就是现代化教育制度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迅猛发展,人们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知识,人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形成信息和知识爆炸式的膨胀,同时家庭网络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人们要不断地学习,扩展和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同时,成人教育是最具个性色彩、最自由的、非功利主义的,组织、提供各种非正规的、非学历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以满足社会成员个人的教育需求为目的。以学历教育为辅,应定位于终身教育,是这一阶段作为成人教育的完成时。学历教育将持续长期存在下去,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成人的特殊性,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了满足个人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志趣爱好、教育需求,可以组织形式非正规的、非学历的、多样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要求在成人教育中要突破学历教育的束缚。

三、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形式单一,办学层次单一,品牌特色十分缺少

办学形式单一,办学层次单一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出现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如出一辙,招生对象以应届高中生、中职生居多,大多数都是以成人脱产班或者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名义,来开办本、专科学历教育。因此,在我国许多成人院校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专业设置“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普遍存在,无法突出各自的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及人才特色的优势,人才培养意识模糊。目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化倾向严重,对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单纯追求学历教育,许多成人院校把成人高等教育简单地认识为学历补偿教育。

(二)逐年下降的教学质量

首先,学生学习目标降低。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也使得国家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初衷被违背,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学校管理制度松懈,教育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基础差、素质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再加上普遍存在“混文凭”的思想,大多数许多学生是为了获取文凭才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含金量下降,甚至出现了考试“放水”送分的现象,降低要求,对成教学生管理不严,成人院校对管理制度要求不严。再次,成人院校对教学质量重视不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上“偷工减料”,致使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盲目扩大招生,不顾院校自身实际情况,教学模式生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的模式,教学质量的保证不被得到重视,社会效益也被忽视,大多数成人院校由于过分追求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经济效益,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同时大多成人教育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仅仅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三)变化的生源市场

教育部直属高校不能与其他机构合作举办以上脱产班,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脱产班,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成人脱产班的办学规模,要坚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办学方向。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岗位培训,加快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据经济、社发展的实际需求。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将更加集中于社会在职从业人员,积极争夺高中毕业生生源。

四、成人教育职能转变的因素分析

当今成人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迎来了挑战,成人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各种办学机构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以及社会结构变迁都是影响因素,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的受教育需求等方面成人教育都发挥了其重要价值。

(一)成人教育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策略

成人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的定位及其内在发展问题,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日益被边缘化的状态。成人教育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威胁,成人教育有着相对不好的表现就是由于把创收看作是首要职能,就使得成人教育的社会声誉受到了损害,办学理念和做法如果是这种经济效益至上,不注重成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教学质量的管理。

(二)受到社会当前现状的冲击

首先,企事业单位自主进行的各种员工培训、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民办高等教育其他各种办学机构的发展对成人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并且,成人教育生源数量不断下滑,普通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多数人可以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为了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这些冲击和挑战迫使成人教育转变职能。

(三)受到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

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才能走出生存的困境,对原有机构进行重新审视。教育内容的普教化倾向、纯粹的知识传授以及固有的学历文凭获取的教育目的实际上都未能真正适应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终身教育思想,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彰显了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确实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四)受到社会结构改革、变迁的影响和需要

职业结构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对知识能力提升的需要,成人教育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满足。而成人教育仍以学历补偿为主就不能够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的发展,职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受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要求成人教育办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职能的局限。

五、成人教育定位和办学的措施

(一)有效结合社区教育工作和重视继续教育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要发展方向仍然需要停留在满足社区成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文化需求,把优质教育资源渗透到社区成员的生活中,积极开展社区成人高等教育,依托社区开展成人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任务,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校的历史责任。要主动融入地方、立足地方,其建设、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是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

(二)在校企间进行资源共享与广泛合作

事实上,就一个单位办学而言,保证教育质量,才能多方位地开展继续教育,甚至办学组织形式联合、办学条件互补,仅仅是局限性的师资是不能够满足教育办学的高层次要求,并且在教育条件方面总有某种局限性。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符合继续教育的新颖性、创造性和高层次性的特征,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必须走联合化的办学道路,它为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提供了改革方向,已达成共识,组织机构之间采用多种形式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那种仅仅依靠单一科技实体的做法已逐渐被人们所放弃。校企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却有着更大的挖掘空间,在成人教育中,关于在成人教育方面如何进行和实现校企的广泛合作与资源共享则很少提及,前社会上都在探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三)在继续教育中重视运用远程信息手段

提供功能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平台,实现学校资源、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的共享,有着先天的优势,拥有大量的设备资源、积累了多年的办学经验的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开放的优质教育Y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

(四)沟通与衔接好非学历教育和重视学历

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学员完成短期的求学目标,还需要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微观层面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机会和便利,试行学分银行,进行高等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改革。建立以学分银行为特色的学分互认制度,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打通成人高等教育、在职学习和正规学习的通道,建立灵活多样的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制度。发挥高等院校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不同优势,要切实协调好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种办学形式,更要重视在宏观管理方面,同时抓好两种教育。

(五)非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做到两手抓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下,成人教育不能单单只停留在给人提供相应的学历教育,而是应当要做到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手同时抓。成人教育在当前更多是需要为人们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以此来达到现在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逐步实现由从前的单纯的学历教育或者是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走向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加上学历教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远.论21 世纪我国成人教育的战略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 2004(3).

[2]齐高岱.论成人院校的科学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0(4).

申秀清.转型期成人教育发展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2).

[3]谢枭鹏.成人高等教育教改思路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06(4).

[4]吴伟英.当前成人教育改革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5).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科技被应用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时间较晚,因此,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一些新技术也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当然创新是要建立在能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自从开展素质教育之后,学校和家长就更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争取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并没有较多优良的教学经验流传下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前进。本文中就我的个人经验提出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成效。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遍及每个人的生活,各种新科技的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我们的社会中正缺乏这种信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高质高量的培养出这样一批人才呢?

1.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曾通过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一事物非常感兴趣时,对它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就相对较快,反之,则较慢,或者表现出抵抗情绪。同时,兴趣也是学生探究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而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正是当今人才所要必备的品质,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此,我们的教学工作便会进行的相对顺利,否则很难看见成效。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与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就像拼图游戏一样,当你把完整拼好的玩具摆在孩子面前,他就只会研究怎么玩,而不是怎么才能让这些东西变的能玩,看似是一片好意的东西,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而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所担任的仅仅是一个组织和指导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角色,现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就特别好,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让学生们也适时的扮演老师的角色,课堂上共同探讨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较好的听课效果,督促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为了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学生们在课下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这促使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当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不再产生厌学情绪,努力做到让学生们爱学、乐学这门课程。

2.研究教材,设计教学任务,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理论性的东西较多,尽管现在教材的编写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尽可能的减小了书本知识的枯燥程度,但是学生则对理论性的东西还是产生抵触情绪,不太愿学。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做好备课准备,在课堂上突出重点,剖析难点,引领学生疏通教材的知识点,查阅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内容。此外,还要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尽量做到让讲课堂内容少而精,由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尽量做到要定制适合多数同学的教学计划,高目标难以达到,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低目标太过简单,教学质量又难以保证,至于怎么设计,就要靠老师的精心安排了,我觉得首先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传授知识,最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上不是只有讲授和练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智力游戏活动,或者让学生谈谈关于对本堂课的认识,虽然这些不是课堂必备的,但却可以让课堂变的活跃,丰富教学内容,营造出和谐进取的课堂氛围。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强化实践操作

在新课改的面纱揭开后,教师从原来课堂的主角变成了配角,仅仅担任了课堂教学工作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而今的严师也卸下了面具,变的和蔼可亲起来。教师们在课堂上是知识的传授者,课下也应同学生们加强交流与沟通,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课堂做出评价,适时的加以改进,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给予补课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更加努力的学习,老师就是要在课堂上当的了榜样,课下又做的了朋友,这样才能与学生们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友谊。当有一份情谊存在于你的课堂上之时,你就会觉得课堂很容易进行,而学生们也因你的亲切,而更加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这就营造了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这门课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它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的操作,所以在上机课程当中,老师一定也要督促学生们学习操作计算机设备,为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奠定基础。有时候电脑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对学生的吸引能力远远大于课堂本身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坚决组织好课堂,让学生们切实学习到知识,可以适当的巡视,对遇到问题的同学加以指导,观察同学们当中遇到较多问题的时候,也方便统一讲解。明确课堂任务,因为现在一般学校的机房使用都相对紧缺,所以学生们的上机课时也较少,所以老师应提前对上机内容同学生们讲解,争取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4.夯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采用多媒体教学后,使得我们的课堂变的更加轻松了,但是这种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模式,可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牢固,因此,每堂课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温故知新,夯实他们的学习基础,接近课堂尾声的时候,也适当做下课堂小结,贯穿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当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在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下,激励学生们的求知欲,开展关于信息技术的比赛,对交上优秀作品的同学提出表扬和奖励,并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到其中,激发他们对这门课学习和钻研的热情。当学生们花较多时间主动思考,努力学习的时候,就是在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多点思考空间,多些表现机会,多些成功的体会,将会使他们在创新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总之,教学成效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有专注于课堂,用心的来从事教育工作,才能循序渐进,取得成功。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是我们教育的首要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也是我们教师的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1]宋秀红.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M].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2)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 现代汉语教学 改革措施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方向的一门必修科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术性。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提升学生语言教学、分析研究以及实际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目标具有模糊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教学内容编排不当等问题,导致现代汉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十分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职高专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局限性

1.1教学目标具有模糊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注重“综合培养,学有所长”,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按照规定划分为4个阶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每一个阶段应依据“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来确定教学目标,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设置的整体性与目标阶段性。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大学中文系课程雷同,没有体现自身教育教学的特色,导致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教学目标具有模糊性,难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需求。

1.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历史因素与教师自身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沿用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听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难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与动力,导致学生质疑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不足。加上部分教师本身缺少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与经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教育脱离,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1.3教学内容编排不当

在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教学内容仍存在编排不当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语音部分。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只知道一味学习,不懂灵活运用。例如在声母n与l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知道n是舌中、鼻音与浊;l是舌中、边音与浊,分辨龙与浓、难与蓝、恼与老、你与里、年与连等单音节上相对比较容易,但在实际发音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将牛腊读成刘娜。(2)文字部分。汉字形体的演变、文化承载的介绍以及汉字规范要求流于表面,学生使用错别字的频率较高。(3)词汇部分。过于强调词的结构,忽略词义、词汇和语境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4)语法部分。部分教师认为语法科学是个摆设,学了也没有任何作用,原因是语法教学与语言运用实际脱离,教材例子过于陈旧,缺少语境,没有任何特色,惯性肢解个别语句,显得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显得枯燥、乏味。(5)修辞部分。系统介绍各种修辞手法,没有实际体现修辞手法的精妙之处,学生难以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魅力。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改变传统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接受知识,必须在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各个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实现语文学科的内部沟通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外部沟通,让各个学科之间的有关知识相互渗透、融合,顺利完成知识迁移。具体体现为:适当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原理、小学语文教材、小学生心理学、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以及小学教学论等内容,加强与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类课程、普通教育类课程的化整合,让教学目标与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实际吻合。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以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目标具有模糊性,真正凸显自身办学与人才培养的特色。

2.2优化教学手段,展现生动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电脑投影仪与大屏幕将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般观看,一边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听讲”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情景、音频、声音、动画以及文字显现出来,让教学素材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还可将课堂上无法利用语言讲解的教学素材展示出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受到吸引,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气流的运动过程与舌尖位置等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观看并演示,将语音方面的教学内容立体化,方便学生了解发音构造的原理和发音过程,并对正确的发音部位进行揣摩,共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在实际讲授时,还可将汉字的肢体演变与造字方法播放出来,实现文字的再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又如在数词“三”的教学过程中,可将“三伏”、“一问三不知”以及“三军”中的“三”代表全数,在“三五个人”与“三分模样,七分打扮”中的“三”代表约数等教学内容制作成CAI软件,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然后采用联想式教学模式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将呆板的文字语言变得生动具有形象性,还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总结出数词的修辞作用。

2.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

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贯彻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联系,系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锻炼,提升学生理解、分析以及运用语言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或者是研究现代汉语奠定扎实基础。这就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编制过程中,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例如在“清”、“晴”、“睛”以及“情”等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极易写错字,这时教师可从表意的角度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水河水清,有日天气晴,有目大眼睛,有言说声请,有心好交情。”突出文字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还可组织学生通过网站方式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并利用自检自查或者是自查方式来规范自已的用字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字习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与棘手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性,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9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逆境成长

现在的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强,大多都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二是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极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想到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三是对自我的认识特别自信,在他们眼里自己什么都行,可是遇到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放弃。四是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此有明确规定:“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其中“健康”二字不单纯指“身体”而言,它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使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等情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养成了“娇气”、“霸道”、“唯我独尊的”的性格,“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够接受各种挑战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使学生学到知识、技术、技能。它作为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逆境成长?

一、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挫折教育是指:为提高青少年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时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事情发生前向青少年灌输振作精神、鼓舞斗志的理论或事先拟置特定的环境让青少年置身其中以增强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如:有的学生在升学失败后,冷漠退让,放弃人生追求,更有甚者还出现轻生的极端行为;还有的学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内心产生焦虑,一味地苦恼、自怨、自叹、自恨、自责。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做为教师要鼓励学生,面对挫折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它,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挫挫折教育的步骤

1.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陶行之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要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的接受和适应挫折教育,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因此平时我注意收集一些国内外著名运动员的成才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挫折的。利用室内课和业余时间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其在潜意识中觉得将来我遇到类似问题也一定能够战胜它。这样一点一滴的从心里上为实施挫折教育做好准备。

2.精心选择教材,合理设计难度。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没有按年级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目标定的比较具体,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比较大,为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以及本次课将要进行挫折教育的重点而定。例如:要想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取得胜利。我在教学是选择了“端线篮球”游戏,比赛中有的学生过于表现自己控制球不离手,我就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学生去拦截他为其制造困难,在他遭受到挫折以后就会主动与同伴配合,最终取得胜利。

3.教学方法恰当,引导学生正确。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熟。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定型,如果外界消极因素不能被消除或被有效地抵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意识和心理问题,挫伤少年儿童的积极心态,使其情绪低落,丧失对前途美好的憧憬。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转化,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犯罪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挫折,第二次的影响力度和影响广度比第一次要弱得多,若事先对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有效抑制青少年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例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练习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是接力跳的形式。由于学生能力不同跳得慢的学生经常被嘲笑,使他们产生一定心理负担。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变单人跳的形式为3―5人或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跳,即:学生站成一排,大家肩并肩手拉手同时向前跳,以所有人都跳过终点为标准判名次。这样就需要所有学生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互相鼓励,勇于面对挫折,最终战胜自己获得成功。

三、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情景、问题:

1.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学生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过度的挫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及时鼓励,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其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困难。

3.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4.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合作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可以使他们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合作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同一样的挫折有的人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有的人则积极面对,用挫折来磨练意志,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白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其是在体育学科中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心理上、生理上的伤害,也可能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设计教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当然,并非挫折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假如是很沉重的打击或是多种严重变故的接踵而来,一般都会使人大伤“元气”。所以我们提倡给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对其成长大有益处。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强者,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特别是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崔华芳主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

[2]《体育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1.前言

教学方法和措施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从单纯的重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发展为知识、技能、情感的统一,在新时期发挥了语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的升学和终身性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人文基础。接下来,笔者将分析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探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学设计的制定。根据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调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程序化、模糊化、去思维化等问题。部分教师盲目跟风,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课文的文本结构,机械化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由于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存在出入,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知道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

2.2教学方法选用不科学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选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从高中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学习状况、教科书的编排以及文本的内容出发,结合学校具有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选用教学方法。但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以及开展原则还不了解,便为了追求新潮,不切实际的将新型的教学方法搬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1】

2.3课堂教学组织教松散

多种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展,一方面丰富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控制课堂秩序、把握教学节奏出了难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将课堂教学全部交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一片混乱、难以治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在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主是在教师辅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不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放任自流,必要的时候还要加强课堂的掌控和有效组织。

3.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3.1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标准,因此,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可以对学生以及同行打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学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兴趣点、盲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将《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一下三点:一、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二、学会运用朗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三、陶冶学生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情操。

3.2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结构首先是根据制定好的教学设计开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随机应变,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此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结构。例如在《雷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疑惑,提出“蘩漪是怎么疯掉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

3.3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内的知识丰富,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诗词、文言文等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各种文体的分析工作,探索最适合的教学策略。例如《雨霖铃》属于古代诗词,教师应开展情景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诗词中蕴含的离别之情,并与词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古典诗词中得到熏陶和感染。【2】

4.结语

综上所述,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丰富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重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要想在语法有效性教学上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需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然后坚持现代化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使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性要求。

一、初中英语在语法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认清语法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初中阶段的英语语法教学注重对学生英语交际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发展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处理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比例。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法练习,无法将语法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不利于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有效实施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英语学习,提升英语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上是有限度的,学生需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拥有良好的语法水平会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符合英语语法的造句往往不合乎英语使用习惯,这主要是由于在英语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语言在符合英语语法的基础上,还要涉及使用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与社会文化。因此,如果教师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只注重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对于英语交际常用知识则基本上不涉及,会导致学生在语用能力上不够强,影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措施

1.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法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是人们认识与研究事物的奇特心理倾向,所以在教学中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发展的有利条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标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语篇和语境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语言运用得是否得体只有在具体情境中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在语言使用教学方面却很少会涉及语用知识、文化背景等,所以教师在初中英语语法实践教学中要将语法教学融入具体语境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法的体会。我国在学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缺乏语境设计与语境体验,而将语法与语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加深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语篇的整体形式,尤其要关注语言在语篇中的实用功能,真正在脑海中建立意义与形式的有效连接。

3.实行隐性与显性语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隐性语法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练习与英语阅读中对材料的语法规则的归纳总结中进行有效引导;而显性语法教学则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语法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掌握好基本语法知识。客观来看,这两种英语语法的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采取合适的语法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且这也将成为英语语法教学的发展趋势。

4.注重英语语法教学的反馈与互动。在初中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英语交际与认知能力都是在实际生活的交际情景中实现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与使用的,因此师生在传统意义上的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地位不具有平等性,甚至缺乏教学互动,这样学生就无从知道自己对知识是否做到了正确的理解,并且教师也无法从学生身上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并加强师生间的学习交流互动,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教学反馈信息。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语法教学,同时也成为英语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语法教学中要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需求,切实遵循初中英语在语法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清语法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英语语法运用能力上的不断提升,实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伟星.谈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5).

[2]刘保红.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09(09).

[3]韩丹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中的语法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第12篇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后,无论是在英语教材上还是教师的上课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带来更加乐观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的特殊性。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文化方面,由于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受母语干扰严重,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会潜意识出现汉语式英语现象,如:有的学生在翻译“彼此彼此”时,会翻译成“You me you me”,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你给我”。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对高中英语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英语教材,英语学习范围受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只有在英语语言环境中不断交流才能较好地学习英语,而普通的学习环境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2.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要求主要从多元性以及多维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新课程高中英语教材分为11个学习模块,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分模块进行学习,每个模块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又从词汇、阅读短文以及语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这种多元化学习不仅增加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该给英语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新课程要求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正确的学习技巧、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等要求英语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认知水平后,制定明确高效的教学目标以及方法。

3.教师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自身的问题会给高中生的英语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对新课程改革充满迷茫。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英语教师们并不清楚该如何应对,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大部分教师不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育思维。(2)缺乏专业知识。新课改下的英语词汇量增加,而英语教师在大学时掌握的词汇并没有达到教学标准,对于新课改出现的新词汇感觉手足无措。(3)缺乏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的讲解,引申内容较少,不懂融会贯通以及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了解学生需求。英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要做好了解高中生需求的工作,严格按照高中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课堂计划。例如:在学习单元中的阅读课文时,英语教师可让高中生自己进行预习,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阅读词汇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对语句中所涉及语法知识的学习情况等。在练习英语写作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习惯等,并通过与高中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据此制定出满足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案。

2.活化教学内容。英语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安排的,其内容安排的顺序以及难易都是经过研究得到的,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英语教材,全面分析教材。英语教师要清楚教材中出现的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短文之间的某种联系,才能在英语课堂上以十分清晰的思路进行讲解。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在了解高中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对一些知识点加以补充,适当调整英语教学顺序,活化教学内容。

3.明确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前,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从语言的知识以及技能、学习方法、情感以及文化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还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学习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例如:在学习课文中的某一短文时,英语教师可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理理解短文中出现的重要语法知识”等。

4.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师的安排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新课文时,英语教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将出现的新词汇、语法做上标记,结合教师讲解的结果进行记忆。如:在学习以“take”开头的短语时,学生要将之前学过的这类短语进行总结,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5.创设有效情境。创设有效情境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开设英语角、英语轻松一刻、表演以及辩论等学习小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主动收集英语知识,积极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进步,真正做到“学”与“用”结合。

第13篇

关键词 冰山学说 实验教学 诚信教育 诚信意识

0 引言

“冰山学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最早应用于物流管理中,他指出:物流成本就好比是冰山,分可见成本和不可见成本,就像冰山分为可见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不可见部分。“冰山学说”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容易看到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却经常被忽视。①冰山学说已经成功应用于体育教学中,②冰山学说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将其融汇深化。

本文借助实验教学“冰山结构”证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人文教育的角度辨析诚信教育研究问题,诚信教育、人文教育的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实验教学“冰山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缺失的问题和挑战

1.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问题

随着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现象。③例如,不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实验预习蒙混过关、实验操作不规范、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抄袭或简化实验报告、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普遍现象,但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是普遍存在。因此,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开展诚信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1.2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④实验、实践教学是“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等一系列举措也都有明确体现。

可以看出,我国实验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和体现。然而,面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2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分析

2.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微观原因和分析

(1)学生缺少遵守诚信的积极性,失信成本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受市场经济发展而引发道德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滞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部分高等学校由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的限制,对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失信行为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手段,学生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导致失信行为普遍,最终导致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变质且恶化。

(2)缺少开展诚信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手段。目前,教师缺少开展诚信教育主动性是因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仅仅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内容分支,也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没有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在我国现有社会环境下,诚信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缺少生动的佐证、支撑诚信教育的素材,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的大理论、大道理意义不大。同时,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诚信教育的因素有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个方面因素。⑤

2.2 借助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理论模型探讨诚信缺失的原因和辩证分析

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的理论模型,科学教育往往是“冰山”的“显性部分”;人文教育往往是“冰山”的“隐性部分”。科学教育是指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教学内容的教育。⑥科学教育使人获得知识,人文教育促使人健全地发展。人文与科学教育之结合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需要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净化和洗涤自己的心灵。⑦

因此,诚信教育的主体是人文教育,诚信教育仅仅依靠科学教育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正是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缺失的大背景才使得诚信教育举步维艰,所以开展诚信教育可以从开展人文教育的角度进行辨析,才能有望破解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很多难解的问题。

3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和几点措施

3.1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

(1)将诚信教育置于人文教育的大前提下,实验教学切实融合人文教育。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人文教育的地位绝对不能忽略,将人文教育独立于实验教学之外是错误的。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人文教育宏观背景下非常重要,实验教学要有效融合人文教育。

第14篇

【关键词】课前预习 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有效的预习方式应该是:在学生学习新课前,让学生自主地利用情景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所以,教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之后,就有必要对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做一精心的设计及布置。

现行教材跟以前的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较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教材结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些优势都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

生物课有些知识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会了解了教学内容的难点,更有利于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更大的好处是,学生在大致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再画龙点睛,师生会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师生的教与学都会感觉到轻松。一节课下来,如果预习好的班级,既讲解了知识,有时又会增大课容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习的要求

1、预习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任教的学生,虽然是高二学生,但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很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所以,一方面我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另一方面又在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上下功夫。在课前,生物学科课代表检查、督促预习情况;课堂上对于大家都了解的内容就可以一带而过。有些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让学生来讲解,效果很好。

2、教师要提供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的效果

教师要做好预习提纲,提纲中要突出教学重、难点。

例如: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必修2中的难点,也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点。学生向来学习难度极大,在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节课时,我做了如下预习提纲:

1)概念:①什么叫做性状?②相对性状?③显(隐)遗传因子?④显(隐)性性状?⑤纯合子?⑥杂合子?⑦基因型?⑧表现型?⑨等位基因?

2)孟德尔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

3)孟德尔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

4)杂交实验过程如何?(重点、难点)

5)测交概念及意义是什么?(重点、难点)

6)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

7)杂交、测交、自交怎样区别呢?(重点、难点)

而经过预习,学生对某些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师在经过讲解、点拨和课件展示,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知识了。

又如:在讲解选修1《果醋和果酒制作》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预习方案: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原理分别是什么?(重点、难点)

它们的制作流程是什么?

发酵温度各是多少?(重点、难点)

发酵条件都是需氧发酵吗?(重点、难点)

果酒的颜色是什么体现的?

你能写出各自发酵原理中的反应式吗?(重点、难点)

你都喝过什么果酒或果醋呢?

上此节课前我就通知学生,这节内容由学生讲解,要求他们认真预习。上课时,因为对此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又比较熟悉,学生们兴高采烈,讨论热烈,知识讲解非常透彻。教师最后做了总结评价,并用视频展示实验过程,学生掌握非常好。

3、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1)通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识,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2)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按照教师给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理解概念和原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尽可能理解教材的重难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进过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生上课更能够注意听讲、善于思考了。

4)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生物知识,可以做做课后习题,旁栏思考题,试着检验预习效果。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二、预习后如何演绎课堂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的学习差异可能更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果,然后“以学定教”,把握教学起点。总的说来,可以把握以下原则。

教师要学会“听”

有些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后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很显然,课前预习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每个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增多了,教师的话也随之减少了很多。即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

教师要学会“点”

当学生有些只是说不明白时,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就及时“点拨”。如孟德尔分离定律中F2中基因型比例为什么是1:2:1,表现型比例是3:1,教师要突破重点,通过F1雌雄配子类型及比例、配子结合概率来解决解决难点。

教师要学会“扩”

学生的“视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预习时难以看透教材,体会不到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扩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学生虽然预习很好,但还是不能总结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教师这时就应该“挺身而出”,一语道破天机。

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通过预习有时是感悟不到的,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隐含的规律或记忆方法:如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记忆:新(Zn)古(Go)典(I)铁(Fe)臂(B)阿童(Cu)木(Mo)真猛(Mn),因为学生都看过《铁臂阿童木》电影,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学生在笑声中还是记住了。

从理论上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利于教学深入开展。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促进有效教学。

“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可以说,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应该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参考资料:

[1]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15篇

关键词:会计学;人才培养;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财务、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会计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工作性质,诚信教育尤为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往往以专业教育为主,诚信教育不够,容易造成学生自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法律意识不强,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会计诚信教育是将会计理论与诚信教育结合,意在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忠诚、高道德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一、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现状

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目前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环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措施和考核管理办法。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

1、会计诚信监督力度不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会计造假、会计欺骗等丑恶现象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诚信缺失现象也悄然而起。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诚信道德,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震惊世界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如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微软公司、朗讯科技、环球电讯、美林证券等会计舞弊案等。这些案件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会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神经,对这些自律能力较低、辨析能力不强、可塑性较高的大学生们阐述深远的负面影响。

2、教育体制存在弊端,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会计学专业往往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说得多,做得少。这种教育方式势必造成学生道德水准低、责任感不强、重技轻德等。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但大多属于公德方面的。有的学校只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其主要教学方法依然是照本宣,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完全违背的诚信教育的初衷,致使部分毕业生虽然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一旦面临道德冲突时因缺乏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我国目前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究其根源在于会计诚信教育不到位。

3、缺乏会计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者,坦荡做人,真诚对事,不欺骗,不撒谎;信者,恪守承诺,保守秘密,对理想坚贞。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做事之前提,在现代社会中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可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个人考核等方面,缺乏抓手必要的研究与改革,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和教学过程,导致诚信教育流于形式,成为软环节。尽管教师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但因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道”没传好、“业”未授精。大学生中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等不诚信现象始终回荡在校园环境中,难以消除。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应当从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过程等方面入手,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倡导公平公正诚信的教育教学环境。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准则,是人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受环境的影响甚大。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至关重要。公平公正是大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认同和学习的动力,也是大学生的一种信赖、一种诚信。大学校园里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达不到遵守,教师就不会专心于传道授业,学生也不会安心学习,就不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构建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高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相互利用、相互照顾”等不良现象;其次,应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立正气,刹歪风,对旷课、考试作弊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自律、诚信意识。

2、构建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教育问题,但在培养方案中,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寥寥无几,仅有《思想道德修养》等几门公选课,这显然是不够的。应当针对目前教育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教学研究,建立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从学校层面,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会计诚信教育的传统观念,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大诚信教育课程,从学生层面,能够掌握有关诚信的社会要求、重要作用、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加强学生内在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自律意识。

根据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会计诚信学》、《会计诚信案例》、《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职业道德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伦理学与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列入培养计划,部分课程甚至列为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加强自身诚信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无论是环境教育还是课程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最终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1)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构建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因此,教师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专业水平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学校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使其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政府财税与审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资深会计人员到校兼课、讲座,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诚信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会计专业教师应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考核方面,无论是会计专业课程还是诚信教育课程,应降低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目,增加主观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实务判断能力,尽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同时可有效避免考试作弊现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创新活动,增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可能通过强制手段实现。自律意识是通过系统教育和适当引导逐步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群体氛围的渲染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开展群体性活动,如大型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的辩论赛、宣讲会等,让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学习,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诚信观念与意识,增强自律,把“不敢为”,变为“不愿为”。同时,要针对目前诚信教育现状,创新诚信教育方法,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

(4)建立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诚信与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评价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使学生始终感受到道德的实体性存在。诚信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诚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重视诚信问题。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奖励与约束,完善诚信评价体系。大学生诚信评价应贯穿于大学的四年,是进入社会前的一种信用凭证,从大学期间学习开始,一直持续到进入社会,形成良好的信用培养体系。

三、结论

诚信教育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从业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应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过程,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建立诚信评价与奖惩机制等措施,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会计学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荣.诚信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J].会计之友,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