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的典故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汉语典故;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
作为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和教师,我们应该思考:最好的孩子教育在哪里?我认为,首先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因为,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汉语中的每一则典故都是流传已久的精彩故事,体现了深刻睿智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积极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龄前的幼儿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心理时期,如果在他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引入汉语典故教育,既可以开发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功底,还可以获得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加上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还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思想内容。而汉语典故是一个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故事和事件,富有知识性和文化内涵。对幼儿来说,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利用这些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因为,一个典故能精确描述一段历史,婉转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在教育中把比较抽象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他们,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也更易于孩子接受。这些汉语典故中的故事情节能够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和知识。所以,合理地利用汉语典故对幼儿进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教育,既是可行的,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策略运用
1.网络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激发幼儿对汉语典故的学习兴趣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电脑电视等网络多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一般的说教,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通过电脑电视的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幼儿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幼儿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2.注重理解典故内涵,尝试记忆
幼儿对于典故的内涵并不能很容易理解。有些幼儿背诵汉语的一些经典如诗歌等,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涵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并不能完全明白。其实,碍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我们不能要求幼儿完全了解汉语典故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那些对于幼儿来说太深刻了;我们也不能要求幼儿深刻理解典故含义,毕竟个别字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相差太远了。所以对于汉语典故,让幼儿了解字面的内容和浅显的含义便足够了,例如,悬梁刺股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给幼儿解释“梁”是古时候建筑房顶用的木头,“股”是指人的大腿。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讲古时候有两个人用功读书,发愤图强。后来,一个成了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一个成了六国的丞相,非常显赫。
在幼儿阶段,典故的学习贵在精而不在多,每一个典故我们不应该主要以能否记得作为成功的依据,而应该要求幼儿从中受到启迪,得到自身在语言和审美,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典故更应该深刻、完整地去理解、去感受,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同化幼儿。我想用那一句诗来表达正恰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所期望的就是这样,在一种淡淡的无意识之中把汉语的经典融入幼儿心中,融入他们的生命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之间给幼儿以影响、以启迪,让他们真正接受五千年优秀文化这座“南山”。
今天,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需要幼儿继承和发展。汉语典故正是蕴含了丰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一大国宝,让幼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但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这一文化精髓,同时还能赋予这些典故时代感,让它们在新的时期里焕发出新的现代风采。
参考文献:
[1]王金龙.用典种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季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世界公民:关于幼儿本土文化教育与外来文化教育[J].幼教博览,2007(01).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任何艺术形式中,总有一种最为本质的内核。由于它的存在,决定着该艺术的基础特征和系统构成。中国古典舞虽基本脱胎于戏曲舞蹈,但在其内容上却间接地吸收与发展了武术的身法韵律,从而使中国古典舞这门艺术形式的内核形成了“以阴阳辩证,对立关系为基础的划圆艺术”。
中国古典舞之路之所以走到今天,是总结提炼了众多人体文化的精髓,经过继承、发展与创新,用鲜明的民族形式表现了中国民族的生活内容、中国式的思想感情,从内容到形式自成了一个体系,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性与鲜明民族风格的舞蹈表现形式。
舞蹈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现,其本身就渗透和唤起了人们的美好情感。舞蹈作为一种精神表现形式,身体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国古代先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当感情迸发时“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手执兵器的舞蹈最早起源于“干戚舞”,当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有苗不服……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而在《诗经・邶风》中有“硕人俣俣,公庭万舞”。万舞便是手执兵器的舞蹈在中开展娱乐。军事战斗的武艺和娱乐表演的武舞双源,汇流合成了中华武术的早期形态,是“武”与“舞”完美结合的范例,从而进一步突出阐明了,舞蹈这一高度概括的中国人体文化中所包含的其种类多样,形式繁多的特征。到了汉代以后,我们古典舞的传统已经失传了,现在也找不到当时那个时期具体的舞蹈资料,而武艺和武舞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切合点,就是说不仅有一个发展娱乐表演的优越环境,但是,由于宋、明礼学在思想上的统治与禁锢和戏曲艺术勃兴发展的替代,汉族传统的古典舞蹈失传了。而那些在千百年来曾经声光灿烂的舞艺所独有的人体审美特征和动作遗产,逐渐被武术与戏曲舞蹈所吸收,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和戏曲舞蹈的表现中,得到了某些充分的展现与珍贵的保存。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和;动律形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08-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思想
“和”思想博大精深,被称为最高意义的美,它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尤其是中国哲学的三大支柱儒、道、释,对“和”思想有着了不同的见解。“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和谐并存、相互促进。
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和”,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归于“和”字,以“和”为主流。它与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追求有密切联系。《中庸》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就是让两级对立的事物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在艺术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
二、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
中国古典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前辈的不断研究和整理并吸取了武术、戏剧以及西方芭蕾舞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体系。而古典舞的“身韵”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找到了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身韵”的出现是古典舞发展的重要契机,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真正达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一)形
形,是一切外在的、直观的动作和体态,包括动作与动作的连接、姿态与姿态的过渡等。“形”是形象艺术最为基本的外在表现,没有“形”作为艺术传达的手段,任何艺术的审美性都是不能存在的。
(二)神
神,是内涵、神采、韵律、气质,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眼神的“聚、放、凝、收、合”等运动并不单纯是机械的、外在的行为,而是受内在心理节奏的支配所表达出来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地诠释了形与神的联系。
(三)劲
劲,就是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根据“身韵”的要求,舞蹈过程中的力度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延长等方面的变化。这些节奏的符号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达出来的,要求舞蹈者真正把握并能够自如地运用“劲”。
(四)律
律,包含两重意义:一是指动作自身的律动,二是指运动所依循的规律。一般而言,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顺”指的就是“正律”,动作顺则能一气呵成。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视“反律”,也就是“逢冲必靠、欲左先右、欲前先后”,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让人体动作有瞬息万变的动感。
三、古典舞具有“和”的艺术品质
中国古典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的直接折射。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次蜕变之后,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类型的养分,汲取了武术、戏剧和西方芭蕾舞,最终自立门户。受到中国“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舞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其实在古典舞中没有绝对的刚柔之分,它们的共同点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不难发现,再有力的舞蹈,也能从中看到曼妙舒缓的影子;再柔美的舞姿,也能令人感受到刚劲的所在。这些都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追求,处处蕴含着“和”的思想。
四、“和”在古典舞作品中的体现
(一)刚与柔的“和”
古典舞《扇舞丹青》以笔墨书写为结构核心,呈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但也体现了“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这就是刚和柔的“和”。《扇舞丹青》通过舞者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舞姿,将扇子与舞蹈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以及空间相结合,展现出书法的笔韵,让《扇舞丹青》成为“墨舞”佳作。与其他女子古典舞不同的是,《扇舞丹青》的舞蹈语汇打破了以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阳刚之美。
(二)动与静的“和”
古典舞中无论是“由动到静”的“亮相”,还是“由静到动”的“起法儿”都显现出了对立的均衡,都体现了动与静的“和”。古典舞《爱莲说》主要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以莲花为主题、以唯美的形象为主导。以动衬静,呈现出一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舞蹈意象。舞蹈的开场舞者以跪立的姿势,胸腰弯曲,后腿钩翘,双手在头顶上方翻转小五花,这一开场轻盈飘逸,随着轻慢的乐曲,舞者曼妙起伏,行云流水般的舞姿舞动起来,舞蹈从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转换,动作洒脱,动静结合。在音乐接近尾声时,再以“莲花”舞姿坐地,出场时的造型再次出现,随着最后两声清脆的木鱼声,她抖落身上的露珠,亭亭玉立水中央。
(三)虚与实的“和”
古典舞《风吟》则体现了虚与实的“和”,舞蹈以写意的手法营造出飘零的空间意象,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舞蹈运用了“提、沉、冲、靠”的动作元素,无限地延伸肢体线条,强调动作在“圆”中的韵律变化,突显了“平圆、立圆、八字圆”。作品的动作语汇源于古典舞身韵,但编导没有刻意去展示,而是将人体重心的自然倾斜和转移与现代舞的放松、收缩以及气息的运用等结合起来,舞者像“风”一样轻盈飘逸,不为舞蹈的“形”所禁锢,给人无尽的遐想。充分运用动势将有形的肢体转化成无形的意识线条,让人看着无处不和谐,无处不散发出“虚实相生”的韵味。
(四)形与神的“和”
“形神兼备”是指内在的神韵与外在形象的充分交融,达到形神合一。中国古典舞要求舞者“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而形神兼备就是对舞者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的要求。《千手观音》把静态的壁画、雕塑形象变成动态的舞蹈,赋予佛教形象以生命,体现了形与神的“和”。从舞蹈形象上来看,舞者的妆容和仪态为“形”作了铺垫,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动作结构上,改变了动作的单一性,注重多方位、小角度的变化。在运动方向和线条、造型上也多选择不对称性,加强了舞蹈动作变化的流动性。首先,古典舞是“圆形艺术”,“圆”被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在《千手观音》中的前半部分,舞蹈演员以静立原地、变换手势为主。21位演员通过不同的手势造型,实现了不同圆之间的转换。其次,古典舞也是“曲线美的艺术”,从演员的舞姿中又体现了曲线美。再次,古典舞也是“刚柔相济的艺术”,从开始的静谧到快板那奔放的舞韵,都充分体现了“形神兼备”的舞蹈韵味。
不论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还是“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无不都是在对立中求得中和。中国古典舞具有“和”的艺术品质,让我们在“和”的世界中找到对立和统一。正是因为中国这种传统文化的“和”思想,让中国古典舞得以将有形和无形相结合,将真实与虚幻相结合,将舞蹈的形态和想象相结合,让“和”思想贯穿于其中,真正地做到在对立中求“和”。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袁和.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袁和.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关键词:中国与;韩国;传统文化思想;古典园林;体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5-0000-00
收稿日期:2012-07-03
修回日期:2012-10-05
古典园林是以思想哲学为本而创造出的一种生态文化艺术空间艺术,且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性,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同时期的古典园林的风格。古典园林用它特有的方式,全面记录了一个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并反映一个时代的思想背景。中国的造园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萌芽于周朝开始萌发,到于明清时代达到了,由不成熟趋向于走向成熟。明清时代的造园活动园林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还是类型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明清时代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底蕴,以阴阳学说为本源,融合其他各种文化思想形成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明清时代相对应的是韩国的朝鲜时代,这时期的韩国也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确立了独树一帜的自然风景式造园艺术2。因此,本文以明清时代与朝鲜时代的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传统文化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1. 阴阳五行思想在中韩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阴阳五行思想在渊源上则与《易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易经》的宇宙观、阴阳观、时空观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都对阴阳五行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阴阳。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易经》的卦象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另外,阴阳五行学说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了它的后其正确性得到了证明,天圆地方是这种学说的一种最具体的体现。古人把天地未分、混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中国的传统建筑便更是讲究天圆地方。明清时期在北京修建的天坛和地坛就是在以天圆地方的为原则上修建的。例如,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的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图1)。另外,普通百姓也常常在方形小院中建一个圆形水池,或者在两院之间建一个圆形的月亮门,这些也都是天圆地方的体现。并且北方的四合院也是天圆地方学说的典型代表。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方,按八宅派的风水理论,这个部位属“生气”方位,象征“天圆”;大门为方形,象征“地方”。
在韩国的古典园林中,阴阳五行思想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池的形态上。朝鲜时代初期园林水池形态逐渐转换成方形2,这种形态无论是与中国还是与邻近的日本都不同于韩国唯一所有水池的方形形态。韩国古典园林中大部分的造园要素都以自然的曲线为主,唯独水池的形态采取了直线。这足够说明方池的形态是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方池的轮廓表现“地”,即象征“阴”;水池中的圆形的岛表现“天”,即象征“阳”。因此,方形的水池和圆形岛的结合就可用来体现阴阳五行的思想的原理。朝鲜时代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阴阳五行思想的水池是昌德宫的爱莲池,池中有圆形的小岛(图2)。
2 神仙思想在中韩古典园林中的不同体现
神仙思想来源于远古的灵魂不死观念,中国秦汉时期基本成型4,并逐渐传播于到韩国和日本。神仙思想的核心为祈求长生不老,这种思想并非凭空产生,灵魂不死观念是神仙思想的直接源头,这点闻一多早有论述:“所谓神仙者,实即灵魂不死观念逐渐具体化产生出来的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任务。” 5 神仙思想在中国与韩国古典园林中得到深刻再现体现。
在中国,神仙思想主要以“一池三山”的形式体现出现在古典园林中。宫苑中运用的蓬莱神话中的仙海神山景观,创作了“一池三山”的布局,成为创作园林池山的一般模式。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湖区中心有如意洲、月色江声和环碧三个岛屿,中间连以长堤――芝径云堤回。并且,堤岛分隔湖面形成中国古代吉祥物“如意”、“灵芝”的形状。使湖中三岛的形象构成一颗“如意灵芝”树,为“一池三山”的传统湖岛模式增添了新的意境。另外,颐和园的“一池三山”的艺术创作更加淋漓尽致(图3)。在一个大水面昆明湖用筑堤的方法将大水面昆明湖分成三个小水面,而每个水面中各有一岛。西湖中有治镜阁,养水湖中有藻鉴堂,南湖中有南湖岛,形成湖、堤、岛一个新的“一池三山”的形式。并且在南湖的大水面上增添了三个小岛――知春岛、小西泠和凤凰墩,真正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奇妙。这些宫苑中的“一池三山”的模式影响到宫苑外的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的中部三岛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象征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仙。
在韩国神仙思想主要以三种形式体现在古典园林之中。首先体现在园林中的景点或亭子的名称之中。如广寒楼苑瀛洲岛中的瀛洲阁、方丈岛中的方丈亭(图4)。其次,是“一池三山”的布局。如广寒楼苑广寒楼池中的三个岛――方丈岛、瀛洲岛、蓬莱岛,它们各自象征三神山。再其次第三点是,墙壁和烟囱利用十长生的图案来体现神仙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景福宫慈庆殿的十长生墙壁和烟囱(图5)。
3. 儒教思想在中韩古典园林中的不同体现
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吏官文化的主体。儒家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主张 “等级制”,提倡“天人合一”之说6。儒教思想传入韩国的时期是三国时代,。但是直到朝鲜时代,随着朱者的生理学占据正统学派的地位,朝鲜朝的儒教思想体制逐渐成为理论基础的同时又起了重要的作用2。
中国园林主要受到儒教思想的影响,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明清时期,建筑装饰用色要按等级来定,明黄最为显贵,为皇室所独有,而黑、灰、白则为民居专用色。另外,在非寺庙园林及建筑的整体布局中,采用对称均衡布置的中轴线,体现严格的礼制观念,强调尊者居中和皇权至上的等级制度。比如,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城市中轴线、颐和园仁寿殿建筑群中轴线。避暑山庄虽然属于自然山水园林,但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宫殿区还是以中轴对称的形式来体现皇权独尊的7。
朝鲜时代为了传授儒教思想修建了很多乡校和书院,并创建出乡校和书院空间布置和园林的独特形式。在宫苑和私家园林的布置上也受到了儒教思想的影响,即形成了男女有别、按身份序列排序的空间布局。大多数私家园林位于山坡底下,因此先把山坡修建为几个段,之后布置居住的建筑,由此住宅的后院与后山相连,并在此处造成花阶(图6)。另外,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布置在庭院中的最高处。还有男女之间有严格的区别,因此主屋和其他建筑之间有严格的区分,并且主屋私密性比较强。如位于韩国江陵市的私家园林船桥庄就是典型案例(图7)。
结 语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朝鲜时期的韩国虽然受到了类似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但是在古典园林中的却有着不同的体现有所不同。第一,在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都在园林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概念,但是具体方式有差异。中国的“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结构、方形小院中的圆形水池或月亮门、四合院的结构上。韩国以方池圆岛的形式体现“天圆地方”。其次,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的古典园林共同形成了“一池三山”的模式。另外,韩国神仙思想还体现在景点与亭子的名称及十长生图案的形式来体现之中上。再其次最后,中国古典园林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并且儒教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颜色与园林建筑群的中轴线上。韩国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男女有别、具有身份序列的空间布局。
注:1)图1,3引自百度,其他为作者拍摄。
2)朝鲜时代(1392~1910年):1392年太祖李成桂灭亡高丽,建立朝鲜统治韩半岛。
――――――――――――
参考文献:
1 任光淳,金太京. 明清时代中韩古典园林置石造景比较J. 广东园林, 2010, 32(135): 17-20..
REN Guangchun,KIM T K. A Comparison of the Rock Layout’s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nd Korea Classical Garden in Ming-Qing PeriodJ.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0, 32(135): 17-20.
2 KIM Y K, KIM Y S, YANG B 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KoreaM.Seou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2: 12-17.
3 孙熙国. 《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之渊源J. 周易研究, 2006, 1(75): 56-62.
SUN Xiguo. Cosmology conceived in Yijing and the origin of the Yin-yang & Five-element School’s ideologyJ. Studies of Zhouyi, 2006, 1(75): 56-62.
4 刘杰. 论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形成J.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2: 215-218.
LIU Jie. Discuss the production and formation of immortals thoughtJ. Gansu Social Sciences, 2010, 2: 215-218.
5 闻一多. 神仙考A. 闻一多全集(第3册) C.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136.
6 杨冰.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J. 科技资讯, 2011, 11: 223.
YANG Bing.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in the classical gardens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11: 223.
7 REN Gguangchu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Korean and Chinese’s Traditional Elements Introduces i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D. Gangneung:Gangneung-wonju National University, 2009.
通讯作者简介:
任光淳*(1979-),女,和龙人,
关键词:圆;阴阳;动作线路:韵律;新的突破;继承与发展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从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自然取其精华,则其大意,大概可以概括为“伦理世俗”四个字。儒家崇尚“仁”与“礼”,提倡“以仁释礼”的建构。而道家是极其不主张以“仁”释“礼”的,它主张以“道”释“德”。道家所崇尚的是自然。如果说儒家一开始就是作为现存制度的维护者而出现的。那么,道家则是一开始就作为既有文明的怀疑者和叛逆者而出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两家的文化在刚一出现时就是矛盾的、对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是《易经》,也叫《易》《周易》。这本书是经过儒道互补儒道同出的一本哲学文本。记载着两性文化的世界观,还以周流不止、交易不居的卦象形式体现了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儒道两家的哲学中,儒家得到了历史性的拆解和逻辑上的划分。道家得到了理论上的普及与实践上的运用。本来儒道两家是泾渭分明的,可是在儒家的经典《五经》上和道家的“三玄”上都到《易经》为自己的哲学经典。《易经》的世界观表现为“阴阳”,方法论则体现为“周易”。在《周易》中讲到了一个神秘的八卦,它是由八种基本图形用“- -”“―”符号组成的。中间以“黑鱼”“白鱼”环抱的图形,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由此看来古典舞的许多动作核心都和《易经》有关,甚至于吸收了一些《易经》中的特点。
二、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封建社会,如唐代的《霓裳羽衣舞》,自宋代之后,中国的古典舞又结合着戏曲的兴起,逐渐被戏曲所吸收、融合,至今大多仍保存在中国的戏曲艺术里。但戏曲和古典舞又同时采用了一些太极八卦中的东西。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从运动到静止都离不开“曲和圆”。“圆”产生无限循环,从而演衍出广穹的宇宙以及宇宙万物。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万物的终结也是万物的开始。万物的新陈代谢始终相同。如此周而复始。古典舞的动作线条必须浑圆完整,不能有棱有角。古典舞中的圆分为几种,立圆、平圆、8字圆,有时也会出现半圆。例如一个常见动作“云手”,无论是从手上、头上、上身、腰、包括眼睛,都走的是一个平圆。这个动作做下来要像天上的云彩变化那样随风流动,轻盈美观。其实,在中国古典舞中有很多动作的动态都以“云”字命名。不光有“云手”还有“卧云”、“云肩转腰”,就连走“圆场”也是以“行云流水”为上层境界。所以我认为“云”和“圆”的意义是基本雷同的。它们都是从一点开始,经过不同的运行路线最终回到原点上。这些就是同儒家文化中的“圆”是相通的。
“阴阳是东方哲理对宇宙万物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性,最简明、最直观而又最深刻、最含蓄的一种总体认识。”阴阳,古时又把它称为子午,而恰巧的是,中国古典舞中又有“子午相”,中国古典舞把“子午相”定为造型的基础动作,同事又以圆为极限,拓展出了“拧”“倾”“圆”“曲”的身体体态。从而确立了中国古典舞中上下身关系常处于扭拧的状态中的身韵,又使技术技巧的发力上形成了留上身、走下身或留下身、走上身的运动规律。这些完全不是巧合,这也是古典舞对《易经》中世界观的运用。在从古典舞的动作线路上讲,它讲究欲进先退、欲伸先屈、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欲左先右等线路。这些也同阴阳有关,它们之间总是起着一个互补的作用。例如:“燕子穿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一套动作。上穿为虚,下穿为实,有虚有实,有开有合,阴阳顿挫,而且做出来轻巧、伶俐。这些和老子所言的“反者道之动”也是相似的,一些矛盾的对立面可以通过相互配合而推动事物的发展,乃至实现彼此的转化。古典舞的动作还很讲究刚柔、虚实开合,尤其是古典舞的“水袖”更为突出。它巧妙地借助了水袖扩展和延伸人体的表现力。水袖的抛曳、舞动、环绕有助于给人产生虚幻渺远的感觉,长长的水袖配上迅疾的舞步,不需要借助更为繁杂的动作就可以体现出空旷无限的美感。不同的舞袖方法也有着阴阳之分。例如:水袖中的冲袖、出袖、收袖、推袖都属于阳性袖技。推袖是最具有阳刚之气的一种袖技,它要求出袖的时候要像箭一样的力度和速度,在瞬间形成空间的各种直线,似飞流瀑布一般将袖子的动势挥泄出来,形成“冲”的特征,因此给人一种刚劲有力的感觉。而绕袖又分为里绕袖、外绕袖两种,它是通过指尖带动手腕,向里或者向外拨动,形成划圆的动势,使其形成螺旋状。气息也随着袖子的起落产生收、放和凝聚。它给人一种柔美圆滑的感觉。水袖的运动轨迹也是与身法相融合的,每一次的扔袖和收袖不光是外在的一扔一收,它同时还用了内力,一定要沉稳,如果不用内在的力量而是全部外露,那么做出的动作则是很直白的,缺乏流畅性。
三、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当下许多人印象中的古典舞还停留于古代大将,霓裳羽衣的概念上。然而那些仅是中国古典舞初期形成的表现形式、表演风格,它很好地继承了儒家的文化思想。而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古典”一词已不是指古代的经典,它是当代舞蹈工作者对“古代流传”与“后人认为”的统一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体现在中国古典舞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20世纪70年代古典舞的确也出现了“停滞期”古典舞在当代文化中与时代脱节,应如何表现给现给今人看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于是,在80年进入政治开放、社会改革、文化复兴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给舞蹈也带来新的生机,年代中国古典舞创作被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古典舞身韵创始人之一唐满城教授认为,
中国古典舞应称为“当代中国古典舞”古典舞分古代古典舞、戏曲古典舞、当代古典舞。因为它是当代的产物。表现了中国舞蹈家在当代中国古典舞继承与发扬传统,变革与发展传统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必然在舞蹈创作中鲜明的表现出来。此后,大批的优秀作品涌出。较为明显、对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作品例如《青・轻》,98年第一次看到在舞台上的刘振,大家都震惊了,没想到编导高成明将中国古典舞的素材、气韵和西方现代舞的编舞观念,动作变化奇诡、层次丰富,流动中有顿挫结合的如此完美。它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抒发着一种内心的情绪和心境。这些很虚的内在的东西,却让他跳得淋漓尽致、悠然自得。无论是那穷灵尽妙的“斜控海”接“卧云”,狂放恣肆、飞动流走的“风火轮”接“单劈手”。还是那“拧”“倾”的身体体态,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的动作走势,无一不体现着儒道文化的继承。
中国古典舞现已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作为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烂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没有这个底蕴就谈不上发展,所以挖掘、继承、发展古代传统的舞蹈艺术是重大的突破。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它必然会在不断交流中改进、提高、创新,通过舞蹈艺术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一、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贤士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藏着无限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这样学习就能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并且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特意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传播,并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高中课本中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红楼梦》,并进行认真的学习。
二、促进对名人英雄的了解
名人英雄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众多名人英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形成我国了传统文化。名人英雄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最终有了我国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名人英雄还是近代的名人英雄,他们的出现都是不可磨灭的,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古代孟子、孔子等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论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文化。他们提出了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并被人民奉为经典。后来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新,但是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后人。另外,儒家总结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会有所体现。如《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文章中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怀是值得当代学生所学习的。在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爱国英雄,如岳飞和屈原。他们都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到惋惜。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高中生能够对这些名人英雄的事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这样才不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被磨灭,而是能够使之得到传承。
三、促进对文化典故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对促进文化典故的传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外,也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知识。通过举办古诗词书写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记忆。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典故成语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这样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成语典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典故文化。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基础的素材,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成语,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文化典故也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对文化典故的了解可以促使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高文化知识。因而,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纠正现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的目的。
四、促进对传统节日了解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至今我们也一直在过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意义。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重阳节是爱护老人的日子、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春节是百家齐乐庆祝新年的日子。这些节日都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意义。如端午节是屈原投江逝世的日子,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得到了众多人们的钦佩,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咬屈原的身体,向江里投入了很多的粽子,之后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吃粽子来表达对他的哀思。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相对应的文化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故事。关于重阳节,有诗人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篇和人物的学习来对我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详细的了解。通过这种形式高中生对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别样的情感,在过节日的时候会多一分珍视。所怀的态度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会让他们对传统节日更加的重视,并将传统节日的含义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对传统节日加以重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渗透;传统文化
学校内部的教学和实践内容总的来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成长进步的积淀,各类课程内部的设置和填充,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完善出来的,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面向现展、呈现现代社会实质的客观评价性课程,与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同,思想品德是通过时展过程中对于内部呈现的状态和面貌做有效分析,达到对学生启迪、教育的有效效果,真正通过客观存在的现象教育学生良好进步和成长,在现代教学内部,教师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存在,真正让学生得到了解和熟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育和教学。
一、结合时展背景与教育教学联系,明确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部落实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成长进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处事、行为道德的重要体现。初中学校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落实实践之一,内部教学实践需要不断注重对学生自身素养和品德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得到教学实质性的真正目的,传统文化作为从古至今延绵不断发展而来的精华,是现代学校内部教学需要积极参与落实的一大文化内容,落实到现代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实践中,初中学校内部为了真正有效教育教学的根本,在其内部设置课程较多素养提升和能力晋升的学科或课程,保证传统文化在其学校内部的发展和完善,希望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和传达,让学生在素养、学习技能和自身思考思维上得到全面综合的培育和教学,真正做到对学生的高素质培育和高质量教学,实现现代学校内部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实现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二、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历史典故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学校内部教学需要积极贯彻和实践的一大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内部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会出现相对模糊的状况,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汲取积极性就会锐减,历史典故作为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其辅助和填充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参与有一定成效,教师在真正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结合历史典故,把教学内容与典故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充实的文化知识,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部的有效渗透,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育。
例如,教师在参与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讲到“我们的自我权利――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古代“晏子使楚”这一典故,让学生参与分析和了解,这一典故学生在语文或历史课堂上肯定有所了解,用类似这样的典故参与教学,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同时保证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在真正了解现代文化的同时,真正达到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新的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三、结合时展背景,通过日常事例渗透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时代、分析当下的课程,它与时展有着与时俱进的作用和状态,是有效反映时展状况的一面镜子,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培育学生素养和人格的一门学科,内部教学内容与时展相结合,结合时展背景,通过日常事例渗透传统文化,与时代进步相协调,抓住时展最热的信息和新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和了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到对信息的有效了解和掌握,保证内部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保证学生素养和品德的良好提升,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育和教学。
例如,教师在参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当中,涉及“个人品德和素养”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列举一些实例,比如“扶不扶”“闯红灯”“见义勇为”等内容,让学生对此类问题和现象做出评价和分析,分析当事人的素养和品德是否得当,并与传统美德相结合,让学生表达对此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在此类问题中认识到传统美德的存在和遗失,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力量,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在现代教学课程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实现对学生的真正负责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负责。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和基础根基,是现代学校内部教学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和落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培育,是现代学校需要真正参与落实和践行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孟秋.趣味探究,自主内化:初中思品课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10).
关键词 典故词语 结构 形成 典源文献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187-03
中华典故浩瀚如海,典故撷取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经典语句等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几千年历史,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文明进程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典故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使用典故的过程中,根据典故的各种形式形成复杂多样的词语符号,这些词语符号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类意义固定的特殊词汇群体,即典故词语,如“得兔忘蹄”“御史雨”。笔者统计了《汉语大词典》中的典故词语共7663条,这些典故词语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是典故文化对语言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本文运用语言学和文化学相关理论,着重从典故词语的结构形式、形成方法、蕴含意义和典源文献等视角来解读典故词语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
一、典故词语的形式和形成体现了
中华文化的审美特质
典故词语作为中国典故文化的传承者和载体,在形成过程中也以一种非自觉的状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典故文化比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典故文化都兴盛发达,使用典故既能表达情感,又能不失含蓄之美。
典故形成典故词语、典故词语再被使用,实现了两重模式的转换。首先使用者根据典故原型,进行内部语义和形式的整合,形成典故词语;继而运用典故词语形式,将典故的意义进行相似事物的投射。比如“吞毡”本是苏武在恶劣环境下啮雪吃毡的行为,但后人对苏武在极度艰苦环境中不失节的行为和精神予以升华,赋予“吞毡”新的含义即比喻坚贞不屈。历代许多文人喜好用典,文学成就因此至巅。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善用工典,其诗歌既典雅优美,又富含深意。如《锦瑟》中巧妙运用“庄周梦蝶”“望帝杜鹃”等典故表达自己对浮华人生的苦闷和无奈,“锦瑟年华,庄生梦蝶,望帝鹃啼,沧海遗珠,一切皆空。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锦瑟》是李商隐精神世界与佛学义理的美妙契合。”①
典故词语暗合了中华民族思维的隐喻认知倾向。隐喻是认知心理的一种重要模式,隐喻是产生新语义的根源。人们基于概念之间的“相似性”,通过认知领域的联想方法,将两种相似概念关联起来,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隐喻分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隐喻是主体由于自身思维能力限制或临时性的言语贫乏,无法选择恰当的词或表达方式时,不得已而使用另一种相似的情况完成当前的表达需求。主动隐喻是主体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合适的相似对象来实现预期目的。用典更多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主动隐喻心理,影响着典故词语的形成。
在音节分布上,偶数音节典故词语的数量远远多于奇数音节词语。偶数音节词语数量占总数的8438%,奇数音节词语仅占1562%。在偶数音节词语中双音节词语最多,其次是四音节词语。
偶数音节词语数量多,双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的数量又居多,是受汉语整齐匀称的节奏要求和韵律构词的影响。韵律构词是人们心理作用的一种表现,典故词语的形成受追求韵律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四音节典故词语在意义上完全可用三音节词语来表达,但人们却有意识地将其凑成四音节,如大量“之”字四字结构的存在就说明人们为追求韵律和谐、补足音节而在本可以不用“之”的地方加上一个无意义的“之”,如“寢丘之志”“没羽之虎”。总之,汉语作为一种音乐性极强的语言,其高雅的形式美决定了另一种高雅艺术——典故词语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和谐、自然之美。
典故词语的比喻成词手法是中国古代三种艺术思维方式“赋、比、兴”三元素之“比”。诗学创作有三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即赋、比、兴。典故词语的形成非常直观地体现了“赋、比、兴”理论中的“比、兴”艺术思维模式和手法。在典故成词的情况中,比喻成词最多,包括以物喻人、以事喻事、以人喻人等。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利用客观世界的例子来比喻论证作者思想的情况,出典成词非常多,如“蛮触”“一指马”“运斤成风”“游刃有余”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彬彬”这是对“美”的一种内在提升和要求。典故词语的形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精神向往和艺术思潮。
典故词语数量多,但却不是面向大众的,而是针对一部分文人雅士,其出现文本是文学创作或典籍著作中,并不口语化,很多词语都难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甚至有的词语晦涩深奥,对受众的文化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典故词语的出现和使用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李占伟在解读审美趣味时提及了布尔迪厄对“统治阶级趣味”在服饰上、饮食上、欣赏艺术作品、语言表达和行为上的种种表现,其中如“架屋”(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吞爻”(精于易学)“丧斧”(失去旅行费用)、“析圭儋爵”(任官受爵)等,若非饱读诗书,普通人民是很难理解的。
二、典故词语的意义多角度地折射了
中国传统文化
典故词语从内涵意义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几大模块:
孝养思想: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在中华文化传承中一直兴盛。反映孝道的典故词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很多词语盛传至今,比如“噬指”“卧冰求鲤”“寒林笋出”“斑衣戏彩”等。
河北省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汉英翻译研究
摘要:成语典故是汉语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语言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语言现象。经典的成语典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时代文化的精神和灵魂。众所周知,河北省有丰富的成语典故文化资源,这些成语典故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历史文化各方面信息,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语 典故 文化传播 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燕赵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翻译研究》课题(课题号200802055);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课题《河北省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汉英翻译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考诗歌;试题分析;鉴赏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4-01
中国古诗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中的必考部分,诗歌的重要性已不必过多赘述。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并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高考语文对诗歌鉴赏部分的逐渐重视,教师急需调整教学方法改变现状。
一、高考诗歌鉴赏题分析
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一直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属于所有题型中的最高级别,主要考查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及思想内容两个方面。随着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不断发展,题型及考查内容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仍以主观题为主。题材方面,作品的朝代涉及范围广,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作者也不仅限于人们所知晓的著名诗人。题目的难度变化较大,更注重对诗歌的深度挖掘,包括艺术风格、诗句含义等方面。
整体来说,高考诗歌鉴赏题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对题型的创新度还不够,仍以主观题为主,缺少选择、填空等其他形式,考题的内容也较单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仍不够。
二、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功利化。古诗教学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不应只为应付高考而进行诗歌鉴赏教学,而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注重讲授解题方法、答题模式,而忽略了让学生感受古典美的过程,使诗歌教学失去原本的意义。
2.教学模式单一。如今的诗歌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填鸭教学为主,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没有机会交流,学生的内心想法得不到机会表达,课堂氛围沉闷呆板,十分阻碍学生的发展,无法使学生自主地进行鉴赏学习。
3.古典色彩缺失。在当下的古诗鉴赏教学中,教学内容仍偏重于对解题技巧的讲解,如诗歌写作背景、写作手法等,而忽略了对诗歌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甚至许多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知识就很匮乏,无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更多的文学知识,造成了教学的古典色彩缺失。
三、古诗鉴赏教学的方法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古诗蕴含着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随着国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诗鉴赏教学也应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可以适当讲授诗词韵律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规律,理解押韵等知识,这样便能逐渐理解诗歌的优美。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创作环节,在课堂上除了讲解诗歌外,让学生尝试着创作诗歌,对经典诗歌进行仿写,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同时能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更加主动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素质。此外,教师要增加诗歌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理解诗歌的停顿与重读,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在讲解诗歌时,还要有意识地增加其他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能够加大文化储备,拓展视野,这样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实际的诗歌课堂教学大多较死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无聊,导致古诗鉴赏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主动地进行鉴赏学习。教师不能一味以高考为出发点,功利地进行教学,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古典美,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开展歌朗诵及诗歌创作的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其更主动地学习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力。古代诗人思想较保守,故而创作的手法、表达的感情都较隐蔽,学生若只看诗歌的表面意思,无法透彻地明白作者的感情。教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通过简单的诗歌形式理解作者内心丰富的感情,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离不开祖国母亲的教育,一个家庭更离不开母亲的培养,一代代贤母铸就了一个个家庭的明天。
坐落在我们江西省九江县的中华贤母园已被全国评为全国德育示范基地,中国传统的四大贤母有三大贤母曾先后在九江生活过,游历过,其中有两位贤母(陶母、岳母)长期生活并最终归葬于此,孟母三迁,断织教子;陶母截发延宾,封坛退;欧母画荻教子,诫子奉公;岳母为儿刺字,励子从戒等典故,蕴含着忠、孝、仁、爱、礼、义、信、公、廉的精神,深刻谨润到华夏儿女的心灵,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人无限敬仰中,光彩照人。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中学生的素质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古典名著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这些需要我们学校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渗透以突出其目的性和倾向性,而我们的贤母文化对于中学生而言则是一种生活的百科书,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尤其是母亲,母亲是伟大的,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教育,母亲在人的成长过程不可或缺。我们中学生就要通过中华贤母园里的贤母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伟大的母亲,贤母的教子典范,贤母对子女、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作用,以达到传承贤母文化、匡正社会风气、振兴国家和民族的目的。
我们县的中学生每逢重大节日必须要参观中华贤母园,他们从岳母刺字典故中感受“精忠报国”的价值,从“孟母三迁”的典故中体会作为一位母亲必须要“敬业”的价值。贤母文化是历史赐予九江县的文化瑰宝。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道德建设发展相融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如果不解决必然会对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尤其重视对中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贤母文化中教会我们爱国、敬业、友善、法治,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希望我们世世代代都能将这种思想传承下去。
2015年1月7日,福州状元境公交车站牌有了一段文字说明,对“状元境”地名的由来及其历史故事做了简要叙述,让福州人有机会重温这个历史典故。据《福州市志》记载,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曾在福州琼河居住,后人就把许将的故居称为“状元境”。而今,当年的故居早已物是人非,但地名却流传千年,发酵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据悉,为状元境公交站做解释说明的创意来自正在读初二的邱璐茜同学。有一次,她在状元境公交站乘车时,突然对这个公交站名产生了兴趣:“状元境”是什么意思?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通过在状元境公交站附近走访,到档案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机构查检资料等方式,终于弄清“状元境”的来历。后来,她产生了在公交站牌上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信息的想法,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于是就有了全国首个公交站“地名典故站牌”。
多维解读“地名典故站牌”,唱晌“文化三重奏”
“地名典故站牌”的出现,唱响的是城市“文化三重奏”。一是本真展现历史文化。“状元境”这个如此富于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地名,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殊为可惜。无疑,这个“状元境”解释性站牌的推出,对原汁原味呈现福州厚重多彩的历史文化来说.开了个好头。二是特色展示城市风貌。当蕴含于地名中的有血有肉的典故、浓厚的文化气息等,经过人们“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最终在公交站牌这种场合“低调”呈现,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其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厚”度,更有其“广”度与“新鲜”度。三是“创意文化”令人期待。让“地名由来”借地公交站牌名正言顺地走到公众面前,看似简单,实则是灵动创意的体现,而且发起人竟然是当地的一名初二学生。可以说,让“地名由来”走上公交站牌,以最直观的方式对接公众,其折射出的是孩子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广阔视野与责任意识。而这正是一个城市文化富有生机、创新充满活力的体现。
告别“千城一面”从细节开始
说到城市,如今人们往往有“千城一面”的感觉:公园差不多、广场差不多、楼房差不多……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风格是相似的,文化是雷同的。比较能体现一个地方特色的,就数这些富有特色的地名、路名和站牌了。事实上,这些也被搞得“似曾相识”了――一样的电线杆,一样的车站牌,悲哀的是这些公共设施往往也成了广告载体。改变“似曾相识”,才能让城市有特色、有文化。因此,对“地名典故站牌”的设立,我们首先要给地方有关部门点个赞,他们能够放下架子,虚心接受一个小女孩的建议,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说更大范围的改变还较难展开,也较难驾驭,那就从一些小细节人手也是不错的选择,而路牌、站牌就是最好的细节。各地在命名道路和站牌时,都会选择有特点的名称或者地标。而这些名称基本上只有当地人知道,随着传统文化日渐被冷落,就算是当地的年轻人有时也是稀里糊涂。传播传统文化,不妨先从城市的细节开始,从唤醒文化记忆开始。
【关键词】传统文化 动漫设计 影响
一、我国动漫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虽然曾是世界上较早发展动漫的国家之一,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动漫也曾因“中国学派”的出现,而产生了一大批喜人的动漫民族精品,为世界他国所瞩目,然而这已经成为历史,从 “”之后到现如今,我国动漫一直在摸索中艰难地行进,尽管近几年各地政府意识到了动漫产业在国家文化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动漫产业投入的力度,但我国动漫发展现况并不让人乐观,能够代表中国特色的动漫精品少之又少,动漫产业发展相比较发达国家仍相对滞后,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族文化特色,缺乏文化大国应有的世界竞争力。
据调查,在最受中国儿童欢迎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国产动漫的比例仅在11%,为什么当代的少年儿童如此热衷于欣赏外来动漫呢?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对动漫受众主体的影响。当下动漫的主要受众群体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21世纪出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突飞猛进,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民族文化,而传统文化教育却明显滞后的时代,这致使儿童越来越习惯于外来文化的汲取,群体价值观念越来越偏离中国传统。随着奥特曼、机器猫、蜘蛛侠、海绵宝宝、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动漫产品的大量涌入,日本及欧美的动漫人物和动漫故事已经深深铭刻于中国孩子的心中。
其二,能够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的原创动漫严重不足,为了迎合时下儿童群体的欣赏趣味,很多中国动漫人在动漫制作中一味地模仿外来动漫,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悖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因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应用中边缘化,大量地借鉴日、美动漫的娱乐化效应,甚至将这种娱乐性和趣味性作为动漫创意的核心,这显然违背了动漫创作的规律。事实上,文化是动漫产业的基础和保障,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动漫产业也就失去了它的方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强的娱乐性也很难吸引观众。大量的事实证明,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国动漫民族化道路的基石和保障。
二、传统文化对动漫发展的影响
(一)动漫设计在吸收传统文化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统文化对动漫发展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动漫设计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从本国文化出发,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而在吸收传统文化时,应遵循两大原则。
一方面,动漫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采选传统资源。中国有五千年的民族历史和辉煌的各民族文化,有无数精彩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许多的历史典故和英雄人物,这些为动漫设计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须注意的是,选材虽然丰富,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适合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观众自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并不是只要有传统文化的元素就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并赢得市场。因此,动漫设计在采选传统文化资源时应当有所取舍科学预测,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研究观众的喜好,再选择合适的传统题材,加以改编,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得到大众的喜爱。以美国的《花木兰》为例,在推出这部动漫之前,迪斯尼公做了差不多十年的策划,最终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好评。
另一方面,动漫设计从传统文化中来,也应从传统文化中去。注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动漫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动漫设计固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样,传统文化也需要动漫这一艺术形式来实现其现代化。因此,动漫设计应承担起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拿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作品,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
(二)动漫设计汲取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主要方法
从传统故事着手,做到内容和题材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以文学历史为主具有较明确的人文属性与价值关怀,其中包括有名人故事“有历史典故”有民间传说,传统文化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故事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中包括有名人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这些传统文化载体体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表现出较为明确的人文属性与价值关怀,)这使得动漫设计在内容和题材的选择方面具备丰富的源泉,但是仅仅讲中国自己的故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选好故事,选择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故事,做到内容和题材的创新。如我国动画中的孙悟空形象体现了百姓所推崇的仁义之心和叛逆抗暴精神,不畏险恶,极富同情心,爱打抱不平。
从传统音乐美术着手做到风格和形式创新。动漫设计实质上是一种视听艺术,而中国传统的音乐、美术都极具本民族特色,能够运用于现代动漫设计中,实现风格和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已有的动漫形式。当前热播的《功夫熊猫》中太极、书法、庙会、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元素,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形等拳法是中国武术的代表,让人不禁感慨这是一件充满中国元素大全的优秀动漫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动漫发展史上,被国际评论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的经典动漫作品无不来源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现代动漫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人在很长时间的一段时间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而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好,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精神生活的匮乏。传统文化是国民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现在社会上开始提倡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但是重新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成年人而言或许比较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固有思维,很难再去重新接受新的思想,所以要想重拾传统文化,就必须从幼儿开始,让传统文化渗透到他们的教育中去。小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比较快的,从小时候开始学习传统文化,能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
二、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
这些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国家的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尤其是西方的文化,它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人开始习惯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拿孩子来说,很多孩子英语学得不错,但是对于中国的文化,像成语、汉字等等却不是那么了解。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有不少逐渐习惯了使用电子设备而忘了许多汉字的写法。虽然学习外国文化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但是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失去本心。只有学好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才可以有去吸取其它民族文化优势的资格。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做好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更好的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孩子很小就开始玩电脑、手机等这些电子产品,很少去玩一些传统的游戏,这样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所以现在必须要重视对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
(一)把传统文化中的游戏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没有比游戏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帮助他们学习新事物的方法了。所以把幼儿教育渗透到传统文化中,可以借助游戏这个有效的方法。孩子是很热爱玩游戏,他们很注重游戏规则,在不同的游戏中,他们就会记住不同的规则,并且按照游戏规则按部就班的进行游戏。我国的传统游戏一般比较注重合作和智慧,有时需要一个集体的团结努力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所以孩子们要想取得游戏的胜利,、就要团结,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可以在玩游戏的同时培养团结精神,这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开端。而我国也有一些像象棋等这样需要智慧来完成的游戏,孩子们在学习游戏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知识和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些典故,从而了解传统文化。
(二)把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欣赏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孩子是一个会对新奇东西感兴趣的阶段,而像一些色彩多的东西比较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多接触一些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培养美感,而我国美术发展由来已久,并且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通过对我国美术作品的欣赏,孩子们既可以逐步培养美感,又可以学习一些的中国美术技艺,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三)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小孩子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当然孩童时期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安排一些经典诵读的活动,既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比如说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或者是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合唱、吟唱、背诵比赛、小品等,以此来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
(四)把传统文化中的手工活动应用于幼儿教育中。手工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孩子们比较好动,这种活动一般比较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国有许多传统的手工活动都是非常适合孩子来学习的,比如说剪纸、泥塑等。在幼儿教育中,将传统手工融入进去,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我国这些传统的手工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五)传统文化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孩子做错事时可以讲一些古代的名人典故来教育他们,让他们耳濡目染,逐渐的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