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的困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的困惑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文明成果困惑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取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寻得有效实用的解决对策,这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但缺乏社会阅历,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及其成因,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以此系统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态势,们以问卷、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样本取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高校,随机抽取文、理、工、管、医、农等学科各级大学生(含研究生)共计120人。从访谈的统计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主动学习吸收的倾向。81.3%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对中西方“传统、现代”等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感和失落感,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越来越泛滥。学生们举例说:“中国的春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则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学似乎对西方的节情有独钟,对圣诞老人熟悉得很,而对中国的灶王老爷却无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但是在大学里似乎没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没有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正面教育。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之类,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选择上,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被澄清的误解,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困境并产生文化的认同困惑。

2.对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大学生对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义的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47.5%的学生认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中国是专制、集权的社会。西方人违规,哪怕是总统,也有人监督、制裁,而我国违规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绳之以法,而有钱人,有权人都可以用各种方法逃避。”还有31%的学生认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就是比中国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游行,而中国就不行”。一些同学在访谈中反映: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对比而言,书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现实中,他们了解到资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发达得多,于是产内心困惑。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宣称,“最大的影响能是让我成为了一名愤青,很多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愤嫉俗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看法既反映出学生们民主与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对中西“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学生“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交换的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42%的学生把理想、信念与个人的奋斗目标混为一谈,认为个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实现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视为是刻板的说教或伟人的语录。他们崇尚金钱至上观,把金钱看成衡量个人的价值尺度,把挣大钱、当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了今后找个好工作。19.2%的学生盲目崇洋,以怪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级、庸俗的所谓“艺术品”。在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下,加上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惘与困惑,处于彷徨之中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感到茫然并产生以上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大学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95.7%的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一直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然而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西方价值观中包含着的我们传统价值观中没有的新观念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不能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筛选,以推进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有限,在谈论、评价、思考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语的阶段,对新理论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爱好广泛但庞杂而不系统。而且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国外各种文化和理论蜂拥而入,各色各类期刊杂志、丛书、文库层出不穷,形成文化大杂烩。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生吞活剥地随意套用新概念、新术语,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种种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由于新的体制正在构建中,而旧的体制没有完全破除,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茫然。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进而使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理想淡化,漠视未来,把极端个人主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主体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都让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让他们转而对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又大大刺激强化了学生们的功利意识使大学校园里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盛行,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现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单向流动为主的交流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内心冲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占有优势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单向流动从文化交流的内容上看,西方世界传播到我国的,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资本主义文化垄断倾向的出现,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追求商业价值,倾销文化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政治需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交流工具进行单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垄断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国家施加文化影响。在这种畸形的单向交流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中某些时髦理论的影响,使他们应传统文化认同上产生困惑。

4.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主动性、无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献在广大学生面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种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使全世界成了一个由网络连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但网络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费和满足欲望的原则虚拟出来非真实的生活形态,一系列的各种文化影像通过强大的传媒手段源源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的视听,使大学生不仅受到媒介介绍的那些肤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且还经常被大量的人为虚拟的文化假象所包围。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层理解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文化也出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腐朽的文化时而充斥网上,也诱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虚幻的认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文教资料,2005,(32).

第2篇

・观点秀・

2014年9月25日,广东东莞蒙正国学馆开办的女德班因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等问题被责令停办。该班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鼓动女学员“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放弃所有女性特点”。

目前,各地女德班的形式层出不穷,有传统私塾,有公益学院等,我们应如何看待层出不穷的女德学堂?

观点碰撞

【反视角】

>>“国学”成幌子,洗脑是本质

从种种报道可以看出,此类培训班实际上更像传销组织,培训班通过演说、互动营造一种氛围,让学员放弃自我思考,自愿接受宣讲者的“洗脑术”。女德班善于抓住女性学员在生活、心理上的苦恼,抓住她们的弱点,以“圣贤”的名义进行洗脑,这种行为是可怕的。把封建糟粕和现代心理骗术结合起来,也许这才是这类培训班的真正本质。

――《北京日报》 周南焱

深思考:依傍国学经典的冠冕堂皇,推行奴化女性的培训班,并没有真正提供给女性正确解决问题的渠道,却给她们注入了精神上的麻醉剂和催眠药,毫无道德可言。

>>用“女德”做自我催眠

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价值的当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女德学堂兴盛发达?女德班这种所谓的流行浪潮,折射出某些现代女性在家庭危机面前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窘境。她们无法化解真实的威胁,所以转而寻求“女德”等说教来自我催眠。

――时评人 蒋ZZ

深思考:一些女性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吸收能力,盲目听信女德班的伪国学来催眠自己,殊不知,学习这些伪国学无异于火上浇油,反倒加剧了自身对生活的困惑与迷茫。

【正声音】

>>这是社会的刚性需求

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说明社会现在存在这种刚性的需求。民间女性在道德、价值、规范等方面是有迷茫和困惑的。在困惑面前,选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疑解惑的资源,是大家很方便、很自然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面对这样一个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任锋

深思考:女德班的兴起,说明现代女性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我们与其大骂女德班的不合理,还不如从现实出发,研究如何在传统文化上给女性指出一条明路。

>>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有些女学班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出发,传授对现代女性有指导意义的为人处世及谈婚论嫁之道,以解决其在职业、事业和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如传统国学经典《朱子治家格言》中主张“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这样的观点,放在现代社会也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第3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精神家园;人文关怀

贾平凹是一个时刻都背负着精神重负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追寻精神家园的强烈意味,从文化寻根、人性反思、都市文化批判到超越乡土与都市文化而直探人类文明本源,作家进行精神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其小说创作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贾平凹这些年来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或心理轨迹,其中既有绝望的批判,又有矛盾而困惑的进退两难,从中传达出现代人精神无处扎根的感伤与茫然以及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贾平凹的精神探索和文化价值追寻充满矛盾困惑和走向迷茫虚无,这其中蕴涵着贾平凹的文化人格及其内在矛盾冲突。

一、营造精神的乡土

阎连科曾深有感触地谈到:“作家精神的故乡,就是产生一个作家独有的一种精神的那块土地。我们只有找到了那块土地,才能使我们的种子在那里种植和结果。贾平凹也深怀感念地说:“商州成全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商州成了他创作的根据地,他产生了这么一个妄想:“以商州作为一个点,详细地考察它,研究它,从而得出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以及这个大干世界里的人的生活、情绪、心理结构变化的轨迹。在时代变化不息的思潮里,贾平凹始终在自己的世界中开拓对于人生和生命的理解,坚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商州不仅是生养他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创作沃土。商州不仅成为贾平凹认识世界、历史、人生的一个法门,而且还是贾平凹精神世界的一个“乌托邦”。故乡永远是人类心灵的家园。“故土”和“家园”的回忆已不仅是一种心灵获得暂时安慰的手段,更是一种获得力量的途径。贾平凹从小在农村生活了19年,长大后,读书写作进城,城市文明使他有了新的视角。在极大的变化和文明反差中,回视曾经生长的乡土,乡土迫使他逃离,乡土又令他魂牵梦绕。在告别乡土的过程中徘徊反顾,寄情于村野,托志于乡情,从乡土文明中挖掘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式,商州世界与他的生命有着一种内在的交融与对应,商州情结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念,成为他观照和反思都市生态的参照尺度,贾平凹在困惑与浮躁中构筑着自己心中的商州乡土圣地,以此对抗现代文明,坚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的《山地笔记》就带着浓厚的乡恋情结,以充满真挚与热情的孩子般清澈的眼光回望滋育他成长的苦难而饱含温情的故乡母亲,用散淡纡漫的笔调创造了温情脉脉的田园般的商州乡土氛围,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好了歌》、《二月杏》、《厦屋婆悼文》、《晚唱》等反思讽喻型作品受到的批判让贾平凹感到异样茫然,也促使他寻找创作上的变化,他找到了“心灵根据地”,用“商州系列”构筑乌托邦式的商州世界,并进行文体试验,刻意追求形式的自觉,把拙厚、古朴、旷远的美好追求与中国农业文化的优美之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乡风民习的挚爱和对纯朴人性的赞美。从此,他魂归商州,从商州故土及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文化之根和精神家园。随后,贾平凹一方面进行文化寻根,另一方面反映时代的变革。《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浮躁》这四部反映农村生活变动的小说在普通农民浸着古风的日常生活情态中,通过商州农村变革与传统文化人格的冲突,传达出时代变革的律动。对变动着现实关系的态度,最直接地牵动着人们对传统的态度,对于商州,贾平凹有着复杂的感情,从文化的依恋走向文化的批判,又努力在文化批判中寻找着文化的精魂。

二、失园者的焦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表现出对失落的家园的苦苦追寻。贾平凹浮躁不安的灵魂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飘荡,不断地寻寻觅觅以安妥自己的灵魂。从《废都》开始,透露出一股浓重的迷失家园的沮丧感。《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和《高兴》这些长篇小说表现出贾平凹对精神归宿的痛苦追寻。

与其说《废都》表达的是作家一种文化批判态度,不如说是作家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痛苦追寻。《废都》中的庄之蝶集迷醉与清醒于一身。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在“废都”中由颓废而不甘沉沦到迷途,则代表了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焦虑。庄之蝶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也想有所作为:“我觉得我并没有完,将有好的文章叫我写出来,写作或许能解脱我”,他不止一次地呼喊“我要写书啊!我是作家,我很想静下心来写我的书!”,身为知识分子而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痛苦、无奈、酸楚溢于言表。他想抗争,却无法突围和超越自我,最后却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放纵,寻找感官刺激,他失去了麻木,在放浪形骸、自暴自弃中实现自我消解,结果,他毁了自己,也毁了他所爱的女人,庄之蝶最后试图逃离西京,隐喻着他企望精神突围和灵魂自救,却中风倒在车站,他的出走并没有找到精神归宿。庄之蝶对人生的痛苦和焦虑,暴露了一个病态而痛苦的真实灵魂和作家心灵的痛苦无助、精神的迷茫,对现实的困惑失去精神家园的悲凉,《废都》表达出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灼。

《废都》还通过牛的境遇表现出强烈的“生存焦虑”,牛的话语背后是无比的苍凉、孤独和寂寞,灵魂的无所依靠,精神的无所寄托。牛哲理性的话语提醒现代人因脱离自然的天性而导致的人种和身体病变。作家是借牛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反思,站在农耕文化的基点上来批判、否定城市文明,以警诫世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盲目崇拜和迷恋,防止人的本真生存价值的丧失,“作者对当代城市文化的一种悲怨、失望之情,而愈益反衬出作者的乡村、自然、田园情结之浓烈,寻找精神家园的焦灼。”

如果说《废都》表现了贾平凹对失去精神家园的痛苦与悲怆,《白夜》则表达了作家追寻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白夜》写了在物欲横流的现世中一批小人物的抗争与沉浮、寻求与悲欢及他们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以颜铭等为代表的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失败,和以虞白等为代表的精神贵族们的悲凉和孤独的命运,而兼具白天与黑夜即雅与俗双重性格特征的夜郎试图超越自我再生,却像精卫填海那样成为非人非鸟,找不到应有的精神归宿,他们都在都市之海中浮沉、挣扎着。《白夜》寄寓了作家深切的人生感受和严肃思考,注目于当代文化转型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灵魂的痛楚与蜕变,探寻的悲剧表达了作者深重的忧世情怀和内在精神的彷徨。

在《废都》、《白夜》这两部以西京城为背景的长篇里,贾平凹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价值批判,尤其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置身于当下消费社会中精神异化、无家可归的生存处境。于是,作家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仁厚村。《土门》写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寄寓着作者对理想生存方式的思考与追求。《土门》通过成义的毁灭和仁厚村的消失,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胜利,仁厚村的必然消亡象征着农业文明的没落,整个西京城在物欲支配下呈现出的冷酷与浮躁,作者同时展开对现代城市文明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双重批判。城乡文明都是残缺的世界,理想的生存家园在哪里呢?作品提到了神禾塬,它是一个理想的生态乌托邦,作者在寻求一种独立、健全的文化理想来调和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冲突。然而,无家可归如丧家之犬的仁厚村人在寻找生存的归宿,梅林找到的却是母亲的子宫,“呵,我们没有家园了,不是真正的家园而暂居这里的阿冰也没有了家园和生命。真正的狗没有了,我们成了又一群丧家的犬,我们将到何处去,何处将怎么等待着我们呢?”这种慨叹,传达出的是双重文明意义上的无家感。人们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却又疑惑、茫然。乡村城市化,既可以反映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能表现人的选择的困惑。“《土门》把背景放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揭示了乡村的城市化问题,对城市文明的野蛮无情和乡村文明的保守落后进行了双向批判,同时表现出在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时下,人们的选择与困惑。作者既认识到城市文明的发展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却又满怀对城市文明侵吞传统农耕文明的焦虑。

《土门》和《高老庄》是贾平凹精神旅途中的两部重要作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中国人普遍的无归宿感,留下了作家心灵探索的轨迹,他在城与乡之间挣扎着,寻找着。作为精神上“被抛于都市”的作家,贾平凹痛切地感到寻觅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的重要,尤其是坚守文化理想与寻求精神超越的重要。因而,贾平凹创作《高老庄》,进一步在文化选择的困惑与矛盾中寻找文化理想与精神家园。回到高老庄是人们在城市与城郊寻找精神归宿而不得之后的无奈之举。《高老庄》展示文化的冲突,进行文化的审视和反思。《高老庄》体现了贾平凹精神还乡的尴尬,诗意的乡村看不见了。《高老庄》暴露了存在于贾平凹精神深处的一种文化迷茫和困惑。他留恋着乡村,但又痛感它的种种弊害,乡村严峻的真实在他笔下流出,揭示着人种退化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的是作家对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焦虑与忧患。从都市里进行精神突围的子路回到《高老庄》仍逃不出精神重围,子路又要回城了,要出走了,要再度去继续他的精神漂泊和文化追寻,家园不在,正映衬着精神上渴望家园存在的巨大心灵伤痛。子路的还乡是贾平凹长期以来致力于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的呈现,子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寓含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文化选择的矛盾与困惑,这意味着创作《高老庄》时的贾平凹是痛苦的,进退失据,但还无法摆脱内心的精神困境。这种回归与逃离的悖论,是一切具有怀乡情调的乡土作家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贾平凹创作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之一。一方面,他对乡村的民间传统和精神文化充满着眷恋,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的弊端充满着失望。

贾平凹在《怀念狼》中表达了对于现代人生命力萎缩和精神危机的焦虑。作品表现出一种人类生存、人存在的焦虑,一种生命的困惑与恐惧,甚至一种人类生存的荒谬感。“寻找狼”的过程本来出于保护目的,最终变成对狼的杀戳过程。这一过程却尽显现代物质文明面对自然和人类生命本真的无奈和尴尬。作家正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忧患意识,对人类自身的生命状态的改善和强化表现出深切关注。《怀念狼》是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思想矛盾和精神冲突的一个继续,作品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境地,作家由对现实的忧患与批判转向了对人类环境与生存的忧患与批判,这应该说是贾平凹文化关注的深入,是他自觉的文化探寻领域的扩展。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

真正宣布了乡土家园失去的是《秦腔》。“《秦腔》是贾平凹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也是他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它记载着作家30年寻找的心路历程,也标志着他一贯视为精神家园的乡土故乡的失去。在《秦腔》中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面对30年来农村变化时精神与情感上的强烈困惑。经历着情感的困惑与悲虑,作为精神流浪者的作家在为自己寻找一种心灵栖息,他把最后的目光投向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当他面对以往的熟悉时,竟然惊恐,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慰藉,作者对变化着的时代有惊恐感,对乡村世界及其文化即将消失这一事实怀着惊恐。贾平凹写作《秦腔》时满怀着内心的惶惑和悲怆,他复原了这个世界,却对这个世界不安心,对故土的现状和未来充满迷茫。

乡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展到今天正在经受着深刻的裂变,当下的农村,不可避免遭受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新一代农村也不可避免要面临古老的农耕文化的解体,现代化带给人民的,不仅仅是幸福的承诺,它被遮蔽的灾难时时在其进程中显露出来,现代化不是令农民失去家园便是直接摧毁文化传统,它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深的精神困境,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处于两难境地。贾平凹一直关注乡土精神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展示乡村文化的尴尬境地,对正在蜕变的乡土精神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家园已被摧毁,还乡寻根的可能性正逐步丧失,精神家园已失却,使作家感到滞重、困惑与绝望,贾平凹在《秦腔》中写出了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这表现了贾平凹对都市对乡村的冲击,现代对传统的侵蚀的深深忧虑,表达了他思索和展示文化转型所致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

作家对于当代中国农村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担忧,形象地反映在其对清风街乡民的生活描写中,小说以凝重的笔触对当下农村作了全景式的展示,贾平凹为家乡立的这块碑文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贾平凹在矛盾和痛苦的心态中,讲述故乡的现实,讲述乡亲在现实中的转变,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巨大、深刻变化。作品讲述了农民从土地剥离的解脱与无奈,失落与无助,期待与努力。现代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面临着破裂和毁灭。作者寻根的过程其实也是失去根的哀叹,就像一曲绝唱。秦腔成为一种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秦腔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意向消失,是一种纠结太多矛盾的尴尬。夏天智、白雪、王老师等对秦腔精神的坚守也无法挽回秦腔衰落的局面。贾平凹很关注社会变革对农民的传统心理与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强烈撞击以及引发的后果,“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村社文化的“仁义礼智”的精神的失落和现代商业文明的急功近利行为的茫然。”深爱着故土的作家内心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与困惑,贾平凹的乡土情结经历了一个感伤与焦灼的阵痛,《秦腔》表达出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带给人们的生命情感的无归宿和精神飘游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困惑、眷恋与挽留、叹息,表达了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

如果说《秦腔》展开的是一群在家园中生活的农民,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挣扎的心灵故事的话,那么《高兴》无疑是在继续追寻这些开始脱离自己的土地到城里谋生的农民的心灵之旅。贾平凹诠释的是农民工在城市里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流浪、漂泊。都市的扩张和现代文明的侵蚀,使乡村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生存困境和都市的诱惑,使这些身份难以确定人开始了都市的漂泊生涯。他们离开故乡便开始了身体与灵魂的飘泊,他们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作品着重描写了小人物刘高兴的悲喜剧。刘高兴努力地活着,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城里人,刘高兴在坚韧中享受生命的自在和生活的情趣,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伤感、落寞与悲凉。作为光棍汉的刘高兴,他来城市的目的,除了找到另一个肾、挣了钱做城里人,另一个目的是寻找他的爱情。可那仅有的浪漫是沉重的,颜色灰暗,迷茫痛苦。刘高兴为这一份不太可能成为婚姻的爱情付出了全部,甚至同伴五富的生命。失去了五富,刘高兴仍然在城市漂着。农民所具有的坚韧性又使他毅然、决然地继续留在这个城市里“去不去韦达公司,我也会呆在这个城里的,遗憾五富死了,再不能做伴”刘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得到什么?他以后真的能成为城里人吗?能寻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吗?值得深思。

三、魂归何处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文学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作为文学的时代条件,它们的丰富性必然在历史转折时代尤为明显。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他焦躁不安的灵魂时刻在历史和现实、现代和传统之间游移不定与漂泊,从特有的中国文化困境中作艰难文化选择和反思。贾平凹执著精神家园的求索和追寻,随着贾平凹对时代、人生感悟的日渐成熟,他在小说中表现的追寻家园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第4篇

一、借助教师的丰富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学识,能够谈古论今,让学生为之敬佩,为之崇拜,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燃烧的最高,并能在这种热情之中,更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化被动为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五单元《陋室铭》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知人论世的理解方式深入探究。这样可以让初中生们明白读经典美文就是读作者的心路历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个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逐渐走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这堂课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文人的境遇,使课堂由此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这节课在激情澎湃中结束,相信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们心中对这些敬畏之情在一点点的燃烧,他们也会把这份激情带到更广阔的阅读中去。作为教师能带给学生激情,并能让他们在激情中接受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享受,相信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难以做到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探寻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能提升初中生审美品位。初中语文教师可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解读课文。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课文,从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种体裁,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五篇文章,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述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经典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是当代中学生难以理解的,他们的困惑己经远远超越了课文本身的主题思想,比如,在讲解课文时,有很多同学会有如下困惑:

对于发生在这些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一些事情并不伟大,更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学习的价值。

关于这些小人物的课文让我们感到人生和社会是无比阴沉的。

可怜人的命运虽然可悲,但都是他们自己造成。

善良的人真的就有好报吗?我认为善良人的命运也不好。

作为初中生面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提出这样的困惑也许是编者们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思想淳朴,内容精美的文章如果放在以前的课本中,可能都不用语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们就可以完全被课本上的内容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如今时代的变迁,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品德的缺失付出严重的代价。近十年来,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之复杂,深谙中学教育的人都会难以置信。甚至有人评价:如今孩子的放肆张扬,己经远远超越了所谓个性发展的限度,并且逐渐走向极端的自私自大,也正变得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绝非危言耸听之词。因此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的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并非易事,这就需要老师们多费脑筋了。

首先,不完美中的美,感悟人生真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真谛。阿长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下层农村妇女,黄而矮胖、睡相难看、爱搬弄是非,还具备当时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们身上让人最讨厌的传播谣言的毛病,作为保姆的她,对作者的看管甚至到了繁琐且愚昧的地步。但学生们却能够从不完美的形象中看到人性的善良。当阿长把作者日夜想要的《山海经》拿到作者面前时一切不完美都释然了,从中真正的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背影》中的父亲身材臃肿,步履蹒跚,不美。《台阶》中的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不美。《老王》中的老王面如死灰,行动迟缓,不美。《信客》中的老信客不诚信也不美。这些人物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他们的精神是美的,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烘托出了人性美的价值。在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只有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生命的本色。生命中的本色才是人生的真谛。在一个外在丑陋的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灵魂未必是丑陋的。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才能让他们去理解这些不完美的人生中的美。

其次,真善美中的美,读出美的价值。应试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它教育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成近乎商品,其特点就是,只要有投入必须短时期内有显著的产出。在这样复杂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利用每一个可以去传达美的课文,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引导学生去感受真善美的温度。例如:《信客》这一课,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课文中要以此时的乡人以大多数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何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这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修结尾。通过在教学中的细心引导和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才终于明白了:老信客可悲又可敬的一生让人难忘。他一时的错误断送了他的一生一一这个教训确实是惨重。通过描写年轻信客的一些文字,我们更能感受到老信客高贵的品质。老信客离开了这份让他魂牵梦绕的职业,独自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但仍然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生命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美的洗礼,这才是人间美的真谛。

第5篇

一、注重对传统中国画经典作品的临摹,从中揣摩“笔墨”技法,精研宋、元、明、清大家的画风、特点,研读古人画论、诗词等,苦习书法。对印章、鉴赏、收藏也要十分热衷。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结合,偏重对临摹的理解。在当下中国画面临西方艺术的冲击,多元化、多样化的状态下,仍然坚持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对“笔墨”的研究(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代表重传统的教学体系)。然而,不一味地钻进传统里不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合其艺术的营养,开拓“笔墨”语言的广阔天地。

二、笔墨从感性经验中来并回顾传统。这样的“笔墨”学习历程,以西方的素描、色彩进入绘画,全方位地接受着体面、光影、透视等西方观念影响,很少接触中国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经过对传统的学习、研究和认识的经历,实际上仍然是以自学式学习“笔墨”,凭着写生及创作经验认识、理解“笔墨”。有些画家本身也没有很好地学习过传统,由其它绘画转过来,自学或自研一些传统,也不能深切地把传统艺术精神理解。尤其是对“笔墨”的认识、掌握尚待提高。

有悟性,有才情,勤奋耕耘的一些人,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从直接的感性经验中,摸索出具有极至个性的“笔墨”样式,作品的“笔墨”结构和形式很少有传统面孔,大力张扬个性。在走过很长一段创作过程之后,发觉缺少传统的东西,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重要,于是便回过头来,很实用地学习传统“笔墨”,研究传统。

无论是以临摹入手,集“笔墨”共性技法于写生、创作而成自己样式:“笔墨”语言为家者。还是感性经验出发,从题材、内容中探索出风格、“笔墨”语言之后又回补传统而成者。笔者认为均可为大成者。正如一句俗语:从内向外打,从外向里打。二者方式都可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精神的“笔墨”。

三、当下实验性“水墨”的探索并不是说现代水墨之路是由“笔墨”而成,那些受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的画家,完全反叛传统,远离传统,不管画家以前是有传统功底或完全由半路,都无从重要,他们仅是以笔、墨、纸等为材料,表达自身内心中的观念与心性罢了。他们并不在意何为“笔墨”,“笔墨”是什么,起什么作用。然而,实验性水墨却给传统文化精神的“笔墨”提供了参照。

困惑中的“笔墨”

传统的“笔墨”是清晰的,当下的“笔墨”却是混沌的,这有观念、思想方面对“笔墨”认识的困惑,又有实践中认识掌握“笔墨”的困惑。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状态中,中国画的“笔墨”鱼目混珠,好差混杂。而且各唱各的调,各组各的团。对“笔墨”的潜心研究、用功却很少见了。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在中国画坛中的无时不在,使得中国画这个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的画家队伍杂乱,“笔墨”焉能不困惑?

“笔墨”前景的估计

中国画以“笔墨”为本体语言,是极高雅又极通俗,极富人性的平淡天真,“笔墨”表现的“气韵生动”重气格,重品格,重人格,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永远吸引着人们迈入具有无穷魅力的殿堂,无论你年青的时候怎样仰慕西方文化,只要你是中国人,待你年老的时候一定会回归传统。这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

一、“笔墨”是发展的。“笔墨”的地位、意义、标准从来无任何人否定过,“笔墨”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滚动着,以渐进的方式在延伸。立足传统,拓展、选择、扬弃、借鉴、融合,不断地增加新的因素,使“笔墨”换新貌,“笔墨”的审美核心,仍然以天人合一,造化心源,传神写意,中庸和谐,气韵生动为标准。当代众多画家以继承传统为原则,双向学习,借鉴融合为过程,自立面貌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走“民族性、时代性、个性”的中国画之路。

第6篇

1、培养哲学思辨能力。《易经》的本质是一门哲学理论,它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滋养优秀国学底蕴。《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万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艺、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

3、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当受骗。俗话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洞悉了《易经》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占卜,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夺的情况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陷入骗局。学了《易经》,自然就明白趋吉避凶的法则——“无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秘书;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3-01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有的教学秘书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教学秘书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教学秘书道德环境,是解决教学秘书德育问题的根源。加强及确立教学秘书传统文化教育,使教学秘书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传统文化思想成为教学秘书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的传统文化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环境。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传统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可以促进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创新,提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路径

(一)以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提升道德修养,以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滋润教学秘书的灵魂,运用传统文化经典解决对应的教学秘书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问题:传统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用传统文化“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不愉快;利用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教育教学秘书宽容、沟通和双赢是和谐人际交往的最佳钥匙。传统文化重视内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传统文化提出了“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传统文化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纠错改过,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二)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教学秘书“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完善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三)以传统文化之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教学秘书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传统文化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事关生命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提升生命境界。

(四)以传统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文化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五)以传统文化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传统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换位思考和积极修养来解决控制引发道德冲突或困惑的事件等道德问题。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传统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凝聚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网络平台传递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但愿在传统文化润泽下使得每个教学秘书都变成“最美的人”,铸就天人合一的“中国梦”,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第8篇

一、 网络成为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

过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资料。自从进入网络时代,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第一,网络解决了读者“买书难”的问题,传统文化典籍我们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第二,网络也解决了读者“买书贵”的问题,我们的传统典籍在网络上都有电子版,我们可以电脑、手机、ipad等各种媒体上阅读。第三,网络也解决了传统文化典籍“阅读难”的问题。在网络上有很多我们传统文化典籍的mp3版本,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跟着诵读和听,第四,网络解决了我们“理解难”的问题。在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视频材料,例如讲座、专题片、电视剧等,来辅助我们理解。

二、互联网加速传统文化传播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传播的范围,降低了传播的成本。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上有许多研究传统文化的名师亲自给我们授课,例如:于丹老师给我们讲《论语》,讲《庄子》等,曾仕强老师给我们讲解《易经》等,钱文忠老师给我们讲解《三字经》等,甚至同一课程还有不同的老师授课。在这样的时代你不用再担心师资的问题,费用的问题,只要你想学习,你就可以尽情的向老师学习,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网络——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价值

作者简介蒋莉亚(1974―),女,南昌航空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胡静丽(1983―),女,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63)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这些传统文化内化和沉淀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制约人们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问题表现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

“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重任。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认真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为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启示和借鉴,具有重大的价值意蕴。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群体道德行为令人担忧

虽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就大学生群体来看,其道德行为与社会赋予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较差。日常生活中,在公交上,有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旅客上车,很多大学生都视若罔闻,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就装瞌睡;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饮料瓶乱扔;在校园里常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内容庸俗不健康的涂鸦文化更是随处可见。

(二)自我意识膨胀,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利益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是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信奉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部分的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可怕的溃散倾向,在他们中流行着“过把瘾就死”,“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者无畏”,“我是流氓我怕谁”,等等。

(三)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丧失道德底线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道,安身立命之本,对当代大学生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发展。然而在中国很多高校却普遍存在着下列现象:许多大学生对诚实、守信、践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说起来振振有词,滔滔不绝。对社会上的各种信用流失的现象,义愤填膺,深恶痛绝,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却经常不守诚信。比如: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贷而不还,求职简历掺水造假等等屡见不鲜。

(四)部分学生上大学后,感到茫然,学习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追求

如果你走到大学校园里,问一个大学生?熏你的信仰是什么?熏你的追求是什么。想必有很多人是两眼茫然,张口结舌。很多大学生把“教室当寝室,寝室当网吧”。很多大学生不求上进,生活奢侈,谈情说爱,虚度光阴,荒废学业,沉迷在网络的虚拟情感世界里。据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查报告显示,“大学阶段,感觉不孤单的大学生仅为16.4%,其余的大学生都有孤独感,还有高达29%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困惑和迷茫,觉得无聊、没意思”。

二、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探究

(一)时代的变迁影响

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面临巨大历史转型的时代,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社会欲望的张扬和释放形成了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燥动,困惑和迷茫。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上世纪的八十、九十年代,他们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享受着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然而,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们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之中。他们没有明确的精神信仰,找不到心灵的皈依所在。

(二)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主体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群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诱因,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而引发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心灵和人格的塑造。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不顾别人的感受,已成为家长、老师及社会不可回避的棘手问题。

(三)高校教育出现的问题

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很多高校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化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伍、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缺少实效性,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学校重“智育”?熏轻“德育”?鸦重“成果”,轻“过程”的倾向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金钱实惠,轻理想抱负;重知识学习?熏轻品格培养,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而把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抛在脑后。

三、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角度去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开发、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教育培养大学生,如爱国、诚信、自强、礼仪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宝库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总而言之,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瑰宝。每个中国人无时无刻都在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熏陶。

(二)传统文化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思想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极为丰富,真可谓光辉夺目,异彩纷呈,其中爱国主义是最重要的支撑部分。比如:《礼记,儒行》里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屈原的“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使他们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里除了爱国主义,还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和内核。《论语・述而》中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都是其深动写照和集中的概括,新时期的80、90后是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玩PC长大的一代,传统文化对培养他们的刚健自强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为构建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儒家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熏小大由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思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滋养和熏陶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生长在这种背景下的大学生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源头活水,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思想资源,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从很大程度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当代大学生只有植根于这一深厚的沃土,从中汲取精华和精髓,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突出,八成大学生有孤独感EB/OL.http//.cn/gb/14180038.

html.2011-03-18.

第10篇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是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海要塞,而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通道就包括了西南面的好望角,它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并且富含黄金和石油。1488年,迪亚斯首次到达好望角后,从此掀开了南非的殖民统治时代。各殖民国的入侵,使得南非一些本土语言成为记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语言。据统计,南非现在的官方语言就有十一种,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英语。当然,并非只有南非才出现这种情况,在地理位置同样十分特殊的加勒比地区也遭遇了西方语言的入侵以及本土语言的没落。

加勒比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各殖民国的争夺焦点,而殖民者的入侵,造成了本土原住民(阿拉瓦克人和加勒布人)几乎被消灭殆尽,使得本土语言一度没落。此外,来自非洲、亚洲(主要是印度)的大批奴隶的迁入,带来了新的语言,从而在该地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种族、语言、文化。近代,随着一些使用加勒比本土语言的作家的活动,加勒比本土语言又逐渐兴起,并最终立于世界语言之林。那么,加勒比本土语言的变化在全球化时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又有何积极的作用呢?这正是本文要探索的内容。

一 加勒比英语文学的由来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是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一个民族语言的了解,便可窥见其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文化具有很广的含义,传统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其不断的历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传统和风格。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色彩,因为每种语言的形成都是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这其中有社会发展、意识形态和社会地理等多方面所形成的,这些构成了语言的一种独特标志,如中国的语言就是带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各种表达方面与西方有着很大不同的一种语言文化,其发展的特征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一种鲜明的浓缩体。一般而言,语言文化中包含的主要因素就是词汇、语音、语意、语法及语用等层面,这些层面综合体现了一种语言文化的综合面貌。

以语言的词汇来说,不一样的民族的语言中的词汇量、词汇的用法和词汇的特色是带着鲜明的本土特色的,如加勒比的早期词汇中是不会有熊猫这种词汇的,因为很显然,在很久以前,他们没有见过这种动物。任何词汇的创造与创造者的早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密切关系的,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有对于国家文化的极大融合,所以加勒比英语文学与其本土语言意识一样,也有着天然的融合过程。

关于加勒比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浙江大学张德明教授是这样描述的:“从全球体系来看,加勒比地区是近代以来两个世界(西方与东方)、两个大陆(旧大陆和新大陆)、三个大洲(欧、非、亚)和四个殖民帝国(英、法、西、荷)激烈冲撞的地区。它是最早的世界性移民地区之一,是多种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杂交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加勒比英语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比较早的一种文化语言,并对其他语言的发展有着一些密切的影响。正因此,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加勒比地区,在新大陆一经发现后,便与南非地区一样成为了欧洲帝国主义互相争夺的对象。

文化的侵略从发展的开始,这也是帝国主义为了征服殖民地人民所采用的重要策略。而且,语言就是一种手段。正如西班牙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所说:“语言是帝国最完美的工具。”对于加勒比地区的争夺,欧洲殖民国依旧采用了文化侵略的方式,在这种手段下,作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英语便出现在了加勒比地区本土原住民口中,并逐渐成为当地的官方语言。于是,在欧洲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统治下,加勒比英语诞生了。

随着加勒比英语的诞生,也出现了许多加勒比英语作家,这些作家使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并认为只有使用了标准的西方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才算得上是文学,才能被西方宗主国的读者所接受。根据一些早期的加勒比英语作家所说,他们的少年时代是在背诵欧洲著名的诗歌散文或者阅读一些名家的长篇小说中度过的。“人们对英国女王的了解比对自己本民族的英雄知道得还要多。”这便是对当时加勒比英语文学形式下的加勒比地区文化现状最好的描述。于是,在这些加勒比英语作家的活动下,形成了早期的加勒比英语文学。

二 殖民主义势力撤出后的加勒比英语文学的现状

当然,上述描述的只是最初的加勒比英语文学的表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殖民主义势力撤出加勒比地区后,在当时的加勒比英语文学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本土语言复苏的倾向。一些作家在其作品中开始展现出一些本土意识,这些作品中同时包含了对宗主国和本国的浓厚感情,例如:雷德凯姆作品中便描述了他对英国的忠诚和对牙买加的爱;而另一些作家开始意识到民族语言不应该是使用其他民族语言来对本民族进行描述,而应该是使用与他们所生存的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语言,v·s·奈保尔以及当代加勒比女诗人格莱斯·尼古拉斯(grace nichols),都在各自的作品里有相关的描述。这种倾向的主要创作表现为,雷德凯姆的创作还混合了英国文学的忠诚和作者本土的大爱情结,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的尊敬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加勒比本土文化的特点,雷德凯姆的英文中还有一种政治归属和情感归属的矛盾,矛盾主要体现了朦胧的本土意识,本土意识中的矛盾性说明了他们的经验和用以描述经验的工具,这之间的断裂形成了一种本土意识无法被强行输入的特征。如奈保尔写的散文中有一句:“有一位老妇人折了花朵给我,我将这朵花朵点缀在衬衫扣眼中,我在回饭店的路上边走边闻着,茉莉花,茉莉花。”在这里,词语和花之间在“我”的心中是脱节的,他们没法同时存在。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茉莉花在加勒比英语中没有特定的说法,所以作者觉得非常的生疏,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鸿沟。

转贴于

这种倾向的出现使得一些后殖民地作家开始感到困惑,在文学创作中是选择欧洲语言还是本土语言,亦或是选择保持本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平衡?沃尔科特的诗句便道出了这些后殖民作家所面临的语言困境。然而,尽管有困惑,但对于本民族的热爱还是让他们决定选择本土语言。于是,一些后殖民作家开始探讨如何突破殖民主义语言的束缚,并试图建立他们本土语言的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他们开始关注本土语言,并使用本土语言创作,如克里奥尔语、卡里普索小调、西印度语等。

三 加勒比本土语言复苏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殖民主义者撤出后,本土语言意识开始复苏,对于一些后殖民作家来说,尽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本土语言、开始使用本土语言创作,并且不断改进和发扬本土语言,使得本土语言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有一席之地。

克里奥尔语在加勒比本土语言的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起源于18世纪末期,是在加勒比当地的种植园中发展起来的。种植园中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工人,所以情况比较特殊,发展的语言类型非常综合。著名的语言学家大卫·戴比迪认为,“加勒比语言是‘一种对标准英语的个人化的重组’,是一种极富文学潜力的语言,它能够表达其使用者全部的深层次经验。”对于世界文学来说,尽管它是一种方言,但它有着自己的语法、句法和词汇,带给语言文化的发展与研究很大的语用资源,对其研究也因此呈现出了多元化,它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语言。

20世纪初,许多加勒比地区作家开始在作品中运用克里奥尔语,如牙买加诗人克劳德·麦凯(claude mckay)、路易斯·班内特(louise bennett),圣·路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这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它代表着加勒比本土语言开始复苏。但与此同时,本土语言的复苏也遭遇了一些阻力:一些作家在使用克里奥尔语时表示困惑,如女作家荷洁(merlehodge)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到:“我们说克里奥尔,我们需要克里奥尔,没有克里奥尔我们就不能发挥作用,因为我们深层的思想过程限制在克里奥尔,可我们却轻视克里奥尔。”对于这种困惑,我们将它称为克里奥尔化。

对于克里奥尔化现象,在卡莫·布莱斯维特(kamau brathwait)之前,没有人能够对其做出一个全面而明确的解释。布莱斯维特不仅对克里奥尔化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而且将其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联系起来,可以说,他是第一位肯定加勒比地区非标准方言的文化地位的人。布莱斯维特同时也是当代巴巴多斯诗人的代表,他的自传性三部曲《祖先》便是使用加勒比本土语言创作的。

作为加勒比本土语言文学的另外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v·s·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闻到”很浓烈的加勒比味道。如《米格尔大街》小说集使用了大量的西印度的口语,而在《蓝色马车》一书中,奈保尔这样写着:“中国的孩子叫我爸爸,我黑得像块炭,我老婆黑得像沥青,可是,中国孩子还是叫我爸爸!哦上帝啊,是谁在我的咖啡里放进了牛奶。”在这里,他使用了一种有着明快节奏的、带有加勒比地区比较粗俗和乡村味的语言,我们把它叫做卡里普索小调。卡里普索小调在加勒比本土语言中十分具有代表性,这种小调源于古巴的“钢鼓爵士乐”。钢鼓是一种由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非洲黑人发明的可奏出两个音程的打击乐器,以其铿锵有力、具有表现力和节奏性而被当地人广泛使用。这种小调一直流行于特立尼达,它的形式诙谐幽默、音韵丰富、表现力强,在奈保尔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使用这种小调来增加小说的戏剧性、幽默感。

从加勒比本土语言到加勒比英语,再到加勒比本土语言,虽然加勒比本土语言一度没落,但它最终战胜了西方语言,立于世界民族语言之林。在此过程中,加勒比本土语言吸收了东西方语言中的精华,发展了自身,使之更加深入人心。加勒比本土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战斗”及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对当代全球化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

作为历史产物的加勒比语言传统文化既有进步性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在对待世界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一贯的文化方针,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吸取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放弃一些与社会现状不符合的不良成分,这样才能够将世界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应该遵循着其是对当时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一种多元记录而且真实再现的角度去看,对于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英语文学和本土英语意识的发展,更要带着文化传承的目光去理解。加勒比种植园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醇厚中和、勤奋勇敢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文作风,这一点不仅仅对当地的种植园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11篇

一加勒比英语文学的由来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是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一个民族语言的了解,便可窥见其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文化具有很广的含义,传统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其不断的历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传统和风格。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色彩,因为每种语言的形成都是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这其中有社会发展、意识形态和社会地理等多方面所形成的,这些构成了语言的一种独特标志,如中国的语言就是带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各种表达方面与西方有着很大不同的一种语言文化,其发展的特征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一种鲜明的浓缩体。一般而言,语言文化中包含的主要因素就是词汇、语音、语意、语法及语用等层面,这些层面综合体现了一种语言文化的综合面貌。以语言的词汇来说,不一样的民族的语言中的词汇量、词汇的用法和词汇的特色是带着鲜明的本土特色的,如加勒比的早期词汇中是不会有熊猫这种词汇的,因为很显然,在很久以前,他们没有见过这种动物。任何词汇的创造与创造者的早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密切关系的,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有对于国家文化的极大融合,所以加勒比英语文学与其本土语言意识一样,也有着天然的融合过程。关于加勒比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浙江大学张德明教授是这样描述的:“从全球体系来看,加勒比地区是近代以来两个世界(西方与东方)、两个大陆(旧大陆和新大陆)、三个大洲(欧、非、亚)和四个殖民帝国(英、法、西、荷)激烈冲撞的地区。它是最早的世界性移民地区之一,是多种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杂交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加勒比英语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比较早的一种文化语言,并对其他语言的发展有着一些密切的影响。正因此,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加勒比地区,在新大陆一经发现后,便与南非地区一样成为了欧洲帝国主义互相争夺的对象。文化的侵略从发展的开始,这也是帝国主义为了征服殖民地人民所采用的重要策略。而且,语言就是一种手段。正如西班牙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所说:“语言是帝国最完美的工具。”对于加勒比地区的争夺,欧洲殖民国依旧采用了文化侵略的方式,在这种手段下,作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英语便出现在了加勒比地区本土原住民口中,并逐渐成为当地的官方语言。于是,在欧洲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统治下,加勒比英语诞生了。随着加勒比英语的诞生,也出现了许多加勒比英语作家,这些作家使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并认为只有使用了标准的西方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才算得上是文学,才能被西方宗主国的读者所接受。根据一些早期的加勒比英语作家所说,他们的少年时代是在背诵欧洲著名的诗歌散文或者阅读一些名家的长篇小说中度过的。“人们对英国女王的了解比对自己本民族的英雄知道得还要多。”这便是对当时加勒比英语文学形式下的加勒比地区文化现状最好的描述。于是,在这些加勒比英语作家的活动下,形成了早期的加勒比英语文学。

二殖民主义势力撤出后的加勒比英语文学的现状

当然,上述描述的只是最初的加勒比英语文学的表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殖民主义势力撤出加勒比地区后,在当时的加勒比英语文学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本土语言复苏的倾向。一些作家在其作品中开始展现出一些本土意识,这些作品中同时包含了对宗主国和本国的浓厚感情,例如:雷德凯姆作品中便描述了他对英国的忠诚和对牙买加的爱;而另一些作家开始意识到民族语言不应该是使用其他民族语言来对本民族进行描述,而应该是使用与他们所生存的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语言,V?S?奈保尔以及当代加勒比女诗人格莱斯?尼古拉斯(GraceNichols),都在各自的作品里有相关的描述。这种倾向的主要创作表现为,雷德凯姆的创作还混合了英国文学的忠诚和作者本土的大爱情结,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的尊敬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加勒比本土文化的特点,雷德凯姆的英文中还有一种政治归属和情感归属的矛盾,矛盾主要体现了朦胧的本土意识,本土意识中的矛盾性说明了他们的经验和用以描述经验的工具,这之间的断裂形成了一种本土意识无法被强行输入的特征。如奈保尔写的散文中有一句:“有一位老妇人折了花朵给我,我将这朵花朵点缀在衬衫扣眼中,我在回饭店的路上边走边闻着,茉莉花,茉莉花。”在这里,词语和花之间在“我”的心中是脱节的,他们没法同时存在。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茉莉花在加勒比英语中没有特定的说法,所以作者觉得非常的生疏,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鸿沟。这种倾向的出现使得一些后殖民地作家开始感到困惑,在文学创作中是选择欧洲语言还是本土语言,亦或是选择保持本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平衡?沃尔科特的诗句便道出了这些后殖民作家所面临的语言困境。然而,尽管有困惑,但对于本民族的热爱还是让他们决定选择本土语言。于是,一些后殖民作家开始探讨如何突破殖民主义语言的束缚,并试图建立他们本土语言的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他们开始关注本土语言,并使用本土语言创作,如克里奥尔语、卡里普索小调、西印度语等。

三加勒比本土语言复苏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第12篇

中华翰德林智慧女性修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以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底蕴,中西合璧的智慧女性殿堂。作为这个殿堂的主人,田羽女士有感而发:“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母亲是世法的源头;正本清源,改良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女子教育为之根本”。

博大慈悲的心地,披沥肝胆的真诚

“一个好女人是上帝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因为一个女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改造男人进而改造这个世界。所以说文化传承的工作一定是从女性开始,从母亲开始。”第一次见到田羽是在她的歇心工作室,一进门,便听见里面佛乐悠扬,知道她是一位居士,于是了然。田羽女士气质婉约坚定,思维敏捷清晰,她本人就是中华翰德林智慧女性修养学堂最好的形象大使。

众所周知,中国由于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历史原因,社会上的女性相对于男性的机会要少很多,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中国这么庞大的人群中,机会很多,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教育机构少之又少的情况下机会就凸显出来了。“当时我为学堂成员定位的想法就是做女人自己的事情。”田羽说,“我们定位的学员群体就是成功女士。越来越多女性的成功,一方面是验证了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开辟了女性自立自强的路,给广大女性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是,她们与还在观望或朝着成功攀登的众多女性一样,也有着种种的不尽如人意,有着种种的困惑和危难。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中,婚姻问题尤为突出。而且好像有一个无法理喻的逆差:越是成功,越是名气大,越是看起来智商高的女性,婚姻和子女教育中的问题就越多。”说到这里,田羽眼睛猛然一亮,像黑夜的跋涉者看到了明灯的光芒,她不无兴奋地告诉我:“想到了为成功女性办一所学堂,把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理念结合起来。甚至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理念都结合进来,帮助成功女性、帮助成功的女企业家整理精神,用思的智慧、诚的情意,为人生寻求安生立命之本,开启幸福与祥和之门。

“想到了成功女性的年龄与阅历,对她们的教育不能与一般的学校的启蒙教育与就业教育一样。从这一想法伸展开去,想到了这所女性学堂,必须是法古今中外圣贤的多姿多彩,又务求与当今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想到了当今女性成功者的特点,学堂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快乐的游学中,引导学员思辨、感悟,引导学员寻找到经营企业、家庭和人生的真谛,使情感得到梳理,使智慧得以提升,使信念更加坚定,使魅力发自内心,从而能更加理智、轻松、快乐、淡定地打理事业、经营家庭、教育子女和享受生活。”

真正是“纲举目张!”田羽院长从女性教育的“纲”说起,一口气把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基本方法都说得清清楚楚。

当田羽把她的想法扩散开去,很快就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的广泛支持。全国妇联、、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世界华人教育事业促进会、女企业家协会等群众团体,以及众多港、澳、台同胞,都纷纷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人们看到了她博大慈悲的心地,看到了她披沥肝胆的真诚。

走在成功的路上

关于教育活动,田羽院长坚持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她有一个不同于任何学校教育活动的全新的理念。她说:“来翰德林的学员,多数是在商海的大潮里搏击多年的成功女性,一般都是阅历丰富而困惑较多;家道殷实而精神空虚;她们的学历一般不高,日常也少有读书看报,就给提高素养提供了空间;她们已习惯了奔波劳碌,坐不下来、也静不下心,……所以我们组织“修学之旅”,带领学员去游览名山大川,参访名师贤达,参观名企,访谈名人,让学员在游学中汲取自然之灵气,感悟先贤之精髓,学中游、游中学,修炼涵养、提升智慧,给生命补充活力。”

“翰德林的教学,对不同的学员用不同的方法,除了游学,还有研修班和论坛等,不论用什么方法,目标都是一个: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让学员的人格得以培养,帮助学员参悟生命、透视人生、拨世事之尘嚣,养生命之纯净和美好。帮助学员找到安生立命之本,开启幸福祥和之门。”

田羽院长告诉我,她的教学理念和特殊的从学员的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经过十年的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翰德林现在在9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办了分院,参加翰德林培训的学员已遍布全国。

帮助女性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很多人回到家的时候也保持着她在社会上的角色,角色的错位就是矛盾所在。翰德林智慧女性修养学堂并不能让女性朋友去学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大量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是为了让女性回归到女性的角色定位里面去。人只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协调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做的这个女性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不是一回事。当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的时候,真正影响它发展脚步的因素不是一个管理方法,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老板本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内容又恰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课程所没有涉及的领域,同时在跟他们大多数人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受身边的女性影响最大,而不是通过学习某些课程所能够达到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专门的女性修养教育,以期通过引导女性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13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后现代危机;现代式解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3-003

自从2008年之后,“90”后大学生陆续进入大学校园,高校群体迎来了一次时代的变化。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出生和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最大、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社会结构转型剧烈、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价值观念分化多元的时代。

“90后”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于完善,使他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成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与外界全面频繁的交流,让他们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中成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化的真正来临,使他们在平等互动交流中成长;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让他们在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下成长;实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后,他们作为独生子女逐渐成长。

这一切都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期待,而辅导员也应对这些困惑予以理解并加以解决,对这些期待给予正视并加以鼓励。与此同时,辅导员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个人的人生体悟、知识魅力来感染每一个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感染性。

1 “90后”大学生的后现代式困惑

相比“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的物质条件更为舒适、精神享受更为多元、文化追求更为广泛、心理需求更为强烈。但这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物质条件的舒适可能造成不良的消费,精神享受的多元可能造成选择的泛滥,文化追求的广泛可能造成崇高的缺失,心理需求的强烈可能造成挫败的增加。如今,“90后”大学生俨然成为大学的主体。作为他们生活、学习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对于他们面临的困惑理应洞察。就笔者看来,“90后”大学生的主要困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神上的放逐、价值上的茫然、交往上的无措。

1.1 精神上的放逐

在中国的语境下,“90后”大学生仍然处在“现代”的发展路径中,但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又使得他们处于“后现代”思想的包围之中。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缠绕使得如今的“90后”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仰的缺失和精神家园的放逐。

西方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既包括消极的后现代主义,也包括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前者而言,后现代主义在发泄对社会、对政治的不满时所持的那种旗帜鲜明、毫无顾忌的态度超越了现代主义在其巅峰时期所展示的最极端、最反叛、最惊人骇俗的文化特征。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则秉持多元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因而能够对现实进行批判否定、对异质多样的文化给予尊重、对僵化保守的等级秩序给予冲击,并且能够提出新的时代课题、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互换人的尊严,如法国哲学家福柯一样,于无疑处发现疑点,于真理处发现谬误,于知识中发现权力,开创了一派学术之路。

当代“90后”大学生对这一思潮的积极的、建构性的含义知之甚少,而对它所流露出的诸如怀疑主义、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则吸收过多。在一个以解构正统为荣、以游戏人生为风的社会中,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很容易持相对主义的态度,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放逐梦想、摒弃崇高。在他们眼中,一切道理都是虚伪,一切真理都是虚无,一切理性都是无聊,一切自由都是扯淡,一切爱情都是骗人,一切正直都是可笑,一切知识都是无用。他们不再追求,不再探索,不再坚定,有的只是迷茫、虚无与彷徨。他们急需摆脱后现代的消极影响,以一种建构性的视角重塑自己精神的家园。

1.2 价值上的茫然

后现代主义思潮除了带给大学生的颠覆传统的影响外,而使大学生在面临多元价值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在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造成了众多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精英文化主要是由专业知识分子所创造和传播的学术文化和高雅文化,诸如哲学社会科学、严肃文学、高雅音乐等,主要存在于深刻的精神领域,具有批判反思性、严谨系统性、规范引导性、主体创造性等特征。精英文化注重精神层次,注重生活的意义和经验的方法。大众文化一方面则迎合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但另一方面又缺少了深刻的意义。当前大众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表面上得到满足,但同时又掉进了精神空虚陷阱,个人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至上,不利于大学生精神的培养。

“90后”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也有所偏差。部分大学生过分追逐现代的知识体系,重科技轻人文,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不屑一顾,过分追逐西方时髦的和新鲜的概念,但由于缺乏对经典原文的解读以及对当时当地背景的考量,他们对于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思潮的辨别性还需提高。如果过分的追逐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话,大学生面对中国国情、社情、民情时,在融入真正的社会时则将会面临一种价值上的挫败感。

1.3 交往上的无错

说“90后”大学生在交往上的无错并不是指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无错指的是他们在精神交往上的一种孤独,一种无助。

“90后”大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长辈的呵护与关爱不但使他们的依赖性增强,还使他们的交往空间变得更为狭小, 容易酿成“90后”大学生染成以自我中心的毛病。自我中心容易使他们内心生成一种优越感,完全以自己的喜好为生活的中心,对于国家缺乏关注,对于社会缺乏关心,对于他人缺乏尊重。假以时日,他们的抗压能力就会被削弱,心理就会变得脆弱,人生动力也会变得不足。

2 辅导员的现代式解惑

对于“90后”大学生的困惑,辅导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应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迅速辨明问题的类型,适时作出正确的解答。毕竟,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针对以上“90后”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放逐、价值茫然和交往无措等困惑,辅导员需要以一种现代的方式而予以解答,即坚定崇高理想,追逐正确价值,寻求和谐交往。

2.1 坚定崇高理想

“90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后现代思潮下出现的精神放逐和多元价值的现象中,他们张扬着自己的理性,宣泄着自己的反叛,但是在这张扬和喧嚣的背后却折射出大学生们对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趋近与追求,渴望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仰。

“表面看来越是激烈的价值冲突越是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需要”。辅导员可以结合当前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光和价值观。比如说以生活中的灾难为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每一个人形成“生命共同体”的概念,领悟到其背后的普世价值观念,即“每一个人的不幸都与我们有关,每一个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我们的羞辱,每次对别人苦难的冷漠都是我们为命运自挖的墓地”。如此,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才会自己的命运与他们有关,与社会有关,与国家有关,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油然而生。辅导员应当成为他们思想的助推器。

2.2 追逐正确价值

“90后”大学生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自由的逐步扩展,各种思潮也都有了存在的土壤,当代中国的思想界俨然进入了一个群雄初起的春秋时代。目前在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外,还存在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除此之外,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荒诞主义、普世价值思潮以及宗教等各种价值观念激荡并冲击着主流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由于阅历尚浅,理论水平有限,思想流于单纯,想法过于简单等原因而对各种思潮很难加以辨别,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更新理论储备,具备向大学生讲解相关理论来龙去脉的能力。比如,辅导员可以鼓励大学生开展对理论经典著作的研读,以读书会的形式一方面可加深大学生的理论辨别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较之枯燥的宣讲更能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寻求和谐交往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把他们带入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世界中。他们熟悉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精通网络语言,了解网络行为,懂得网络生存方式,热衷于网络聊天,游戏娱乐,网络购物等等虚拟行为,也使他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时有所顾忌与怀疑。

辅导员则要积极地介入这一现状之中,用心沟通,以情感人,用真正的尊重来与大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以平和的语气对于人际交往之间的礼仪、同学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行条分缕晰般地分析,促使他们自发地认同和谐交往的观念。

3 辅导员的必要素质

辅导员要解决“90后”大学生的后现代式困惑还需要必要的素质,即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则要求辅导员积极学习理论著作,关注国家大事,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并在探索和研究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道德素质则要求辅导员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具有热爱学生的满腔热情和爱护学生的宽广胸怀。文化素质则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并且不断丰富学生工作的知识和技巧。心理素质则要求辅导员具有坚韧的意志品格、开放稳重的心理特征、良好的心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尤其是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辅导员更要全面扩充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通。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要做到“四真”方针,即真知、真信、真行和真情。

(1)真知。辅导员应该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学科内容有着独到的研究心得。尤其是在通教育背景下,辅导员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全面素质,力图拥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以解决学生的心中疑惑,使学生信服。(2)真信。辅导员应该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份热爱呵护之心。如果想要学生信服,辅导员自身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必须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演,必须有笃实的信仰。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和影响力。(3)真行。辅导员自己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俗语云:“力行近乎仁”,说的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不仅是个能力问题,也是个作风和态度问题。辅导员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与拥戴,也才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应有的作用。(4)真情。辅导员要该变以往在师生之间存在的“自上而下”式的权威性说教,而应打破教师的绝对话语权威,使得师生能就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使双方加强合作共同成长。辅导员还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开展对话,充分地接受和鼓励学生的见解,又要以自己过往的经验与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导,使学生自己进行比较、鉴别、修正,从而真正地形成自己的完善的见解。此外,师生之间的联系应以情感为保障,应建立在尊重和相信的基础上。

真知、真信、真行、真情,这“四个真”是辅导员解决好“90后”大学生一切困惑的条件,更是解决好他们后现代式困惑的首要条件。

一代有一代的社会环境、主流文化,一代有一代的历史担当、责任使命。一代有一代的思想困惑、理想期待。大学生辅导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90后”大学生所遇到的困惑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和整个社会思潮的关系,及时追索各种困惑的思想源头,以真知、真信、真行和真情等品质耐心解决他们面临的困惑与困难,惟其如此,大学生的全面教育,大学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目标才可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龙海平.“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及教育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 张传龄.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当代青年研究》2007(5).

第14篇

说实在的,什么是传统文化呢?我琢磨“传”就是传承,“统”就是统一。一个家通过家规、家道的承传,达到统一和谐的目的。其实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企业就一个家,企业文化就是家的文化。企业其实真的就像一个家,老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员工就跟孩子一样,一个企业老总不仅仅是个管理者、还应该是员工的亲人、员工的老师。正如《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何教?教什么?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慢慢的好像一点点找到了答案,就教我们中华五千年古圣先贤的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身教大于言教。

以前没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最让我头痛的问题是员工的频繁流动,员工来了走、走了来就象走马灯似的,员工的不断跳槽、工作的不断交接真的对企业是弊大于利。从去年5月份开始员工每天早晨通过半小时的晨会学习《弟子规》、学习《孝经》,我与员工共同反省对父母孝道的落实。员工通过学习通过反省深深体会到“居有常、业无变”。体会到自己工作安定、身心健康能让父母少了多少挂念。从学习传统文化后,每月公司都举办一次《感念师恩——大连鸿祥员工分享会》,记得有一次恰巧是员工的生日,我们请来了员工的母亲,这位80后的年轻男员工第一次给母亲跪拜磕头,感恩母亲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感恩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育大,员工集体送了他一个洗脚的木盆,希望他能常常给母亲洗洗脚,大家在泪水中唱起了《感恩一切》的歌曲。自己也通过学习深深体会到孝道对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重要意义。09年十一的时候我第一次给所有员工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并让员工带回去一个红包给父母,我说这是“孝金”,希望我们都能感念父母的恩德,过节上班后员工带回来父亲的一封信让我至今难忘,这位长辈希望我能坚持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带动全公司的员工都能学习落实传统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企业的家文化的起点。从去年下半年到到现在员工通过学习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对人、对事的自私自利的一些看法,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的稳定性大大强化了。

以前我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和谐,员工之间经常为琐事计较,怎么样才能让企业更有凝聚力?我觉得一个家之所以是港湾,是因为永远都有父母无私的爱的海洋让你任意停留。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老总要用无私的爱和感恩的心让员工感受到,我从自己做起有两点:第一就是要改掉自己发火的毛病,“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让企业这个磁场充满了爱和感恩;第二就是我拿出对待自己儿子的爱心对待我的员工,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从道理上明白了,最重要的是从心上做,力行真的是很艰难的事情。有时候忍不住还会发火,但会很快回头并给员工道歉。记得我们全体女员工刚学完《女诫》后,女员工开始轮流自己做饭做菜,我也每天中午都上去吃,很多年轻的女员工从没做过家务,但是做起来都很高兴,菜做的不是很好吃大家也都包容着吃了。有一天我做在办公室就琢磨,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就没想到给员工做点好吃的,教教女员工怎么做饭呢!于是自己那天中午就亲自下厨做了两个菜,员工格外高兴,就像兴奋的孩子似的全都吃光了,紧着说好吃,后来就告诉女员工怎么做饭更有味道、怎么配菜。往年年底我们都是出去吃饭店,今年大家在12月31日那天都聚到一起一同包饺子,我订了个大蛋糕,上面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在一起真的就象一家人吃年夜饭那样开心极了。那一刻,我想这不就是企业的凝聚力吗?爱是什么——爱就是用心时时感受别人的需要。

每天晨会我都会与员工一同念感恩词,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恩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每每念到这些,我都会释然很多,因为现代的人真的很容易抱怨、烦恼,原因不外乎上面几种,当你在面对上面的境界都能心存感恩之心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一定就会平和许多。我很感恩投诉我们的会员,因为每一次投诉都让自己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能够更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以前我对不学习传统文化的员工会很烦恼,觉得那么好的文化你为什么不学呢?自己生闷气、抱怨,但现在自己则很释然,觉得正是他们的存在让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正因为自己做的不好,不是很好的学习的榜样,当然无法感染身边的人提起兴趣,他们就是我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推动器。

传统文化的学习最关键的是改变了我对财富的看法,正如《大学》里所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财土、财有吉凶。记得有位销售经理曾经困惑的对我说:“我不知道您到底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工作不就是不断提高销售额吗?!”我说其实我们以前对金钱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不该赚的钱赚来的是灾祸。其实企业如同一棵大树,树有树根、树枝、树叶,会开花结果,我们希望果实长得繁茂,那么方法不是在果实上下功夫、应该是在树根上下功夫,企业财富大树的树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德行,懂得做人的道理就懂得做事了道理,就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有智慧,就懂得如何剪枝修叶,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这个员工好像恍然大悟似的频频点头,但实际上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在生活中去落实,真的是很难。很多时候员工当时很明白,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将所学的全都抛到脑后了,结果办了糊涂事情,钱是赚了但出问题了会员投诉。脑子里要时时刻刻有这个弦,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只有天天读圣贤书、天天想圣贤事,才能在做事的时候习惯性的考虑自己做的是否符合圣贤的标准。

第15篇

【关键词】经典作品;现实;矛盾;调和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文化思想等内容,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塑造青少年高尚人格、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大多是名家名篇,相当篇目是流芳千古的文章,它们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意蕴丰富,博大精深,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最为理想的载体。

一、调和“经典”与“时代”矛盾的必要性

当前中学传统经典文学的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令人堪忧,不感兴趣、畏难心理特别严重。即便不得不学,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它们当作学习应试技能的材料而已,难以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熏陶、审美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固然有语言障碍、应试压力、教师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时代的隔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代的距离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多离学生生活时代太远,学生的个人阅历、文化素养与文本作者的经验难以比照,因而难以引起心灵的共鸣。二是网络对经典文化的冲击。由于大众文化伴随着城市消费文化和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那些充斥着流行和时尚元素、崇尚轻松化、功利性与感官刺激的畅销书,网络文学正猛烈地消费着当代中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三是过于浮躁、功利的现实环境对中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冲击。当古人“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变成今人普遍的“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的功利思想时,阳春白雪的经典作品也就成了中学生无法消受的奢侈品。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调和“经典”与“时代”的矛盾,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传承,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更容易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才可能实现经典作品在中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二、调和“经典”与“时代”矛盾的策略

调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与“时代”的矛盾,就是要找准切入点,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把经典作品的核心意义与当代现实类似元素相比照、与当代类似作品相比较,或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演绎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想对照,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现实意义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其自身所具备的内在的时空超越性,它能历经时代的的洗礼,穿越千年时空,给一代一代人思想的启迪、灵魂的震撼。不管人类思想的脚步跨越了多少时光,经典作品总有一些东西如影随形,给人以启发、给人警示、给人参照。比如孔孟思想的仁爱,屈原、杜甫诗的爱国忧民情怀,韩愈、李密文表的孝德亲情,王勃“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强精神,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尽量做到联系现实生活,把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想相对照,用当代的理念去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和“经典”与“时代”的矛盾冯碧红解读经典作品的智慧,不仅可以消除时代的距离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而且还常常会让学生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和震撼,从而激发阅读、探索、思考的兴趣。以中学语文中的经典篇目《寡人之于国也》为例,文中,孟子在借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问题时引伸阐述的“为王之道”中,指出“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斧斤以时”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树之于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实”“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为“王道之成”。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大力发展农、林、渔业等经济的富民理念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与当今“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的思想和“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与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吻合的,甚至跟眼下的“精准扶贫”也有相通之处的。在教学中,可将两种治国理政思想相对照、对比,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他们感受到古代的“入世”思想与现代的主动作为之间的呼应重合。这样给学生搭建与先贤对话的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会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用经典文本映照当今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永远新的旧故事”是对“经典”的一种形象的定义。经典从本质上讲,关注的是人类和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永恒的价值和主题。我们今天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或精神上的困惑,其实已“源远流长”。方仲永的悲剧还不时在当代“舞台”上演,“小悦悦”事件也让我们重见鲁迅笔下的那帮“看客”……著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钟启泉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帮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他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讲读类似道家等思想流派作品时,学生理解难度大,可将经典文本与时下环境相结合,尽量找到二者的重合点,充分发挥其现世价值,搭建对话平台,有效地解决学生阅读之惑,甚至是心灵之惑。在中学教材中,庄子的《逍遥游》是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文章,他们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现在学习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在宣扬“无为”的消极思想?教师授课时,可从“健康”话题切入,联系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侵袭,有些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领悟《逍遥游》中的“无为”思想,所倡导的追求自然、顺应本心、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思想,正是上述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因为它阐述的是追求自由、平和、宁静的心态,让精神得到解放。而文中的“鱼—鲲—鹏”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挣脱周边阻力去追求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的一种精神解放,也是反对“人为物役”,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境界。如此将经典文本与时下环境结合分析解读,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进而让学生在经典中“见其大得其深”,这样不仅让学生解决了对文本的畏惧和困惑,而且还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让经典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精神食粮用于培育学生的积极心态,健全学生的人格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形式与现代艺术交融,消除文体、语言等造成的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