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失业保险服务范文

失业保险服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失业保险服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失业保险服务

第1篇

一、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以来,全省保险业保费规模年均增速达18.81%,由2002年底的24.9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59.03亿元。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149元,保险深度(保费在GDP中的占比)为2.19%,分别比2002年底增加84元、提高0.08个百分点。行业资产合计达到99.24亿元,是2002年底的2.16倍。2008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64.24亿元,同比增长48.82%。

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各保险公司积极推进经营机制转换,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努力加强诚信建设,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注重狠抓品牌和客户服务建设,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功能由以保障为主扩展到保障、储蓄、投资理财等多种功能,销售模式由单一的直销发展到直销、个人营销、专兼业等多渠道销售模式,电话、网上等新的销售方式也逐渐兴起。同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建立贵州省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制度,探索快速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新途径。

三、保险功能日益显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能力不断提高。保险业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增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保障水平和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提高。2007年共提供风险保障10379亿元,各人身险公司共承保2795万人次,产险公司共为2500余家次企业、81.06万台次机动车辆提供了保险保障,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保险支付总额稳步提高,经济补偿功能不断发挥。2007年,贵州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21亿元,是2000年的3.5倍。特别是在2008年初严重雪凝灾害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赔付贵州铝厂6000万元,预付贵州电网雪灾赔款5800万元,在支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参与“三农”保障体系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试点等。积极发展能繁母猪、奶牛、森林、蔬菜、烟草等农业保险,特别是2007年以能繁母猪保险为代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突破。十六大以来,全省各保险公司就地缴纳营业税约5亿元,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积极参与本省公益事业和社会重大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捐资兴建6所希望小学,仅今年雪灾期间就向社会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

第2篇

[关键词]保险服务营销;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324-01

【正文】

经过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猛增,保险公司也由原来的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所以,作为保障经济和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市场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我国保险业的SWOT分析

(一)外部环境:机遇(O)和威胁(T)

1、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因素: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必然选择。

文化因素:公众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但仍相对较强,而且保险行业口碑不是很好,人们对于保险营销职业的认同度不高,人们不能自愿去了解保险甚至是回避保险,增加了展业的难度。

2、经济环境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和进出口的扩大,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保险额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国际环境

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日益广泛,保险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在客观上使我国保险业面临着更激烈的国际竞争。

4、政策环境

国家一些列重大政策陆续出台,新保险法的出台扩大了保险业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保险业发展的环境,提高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保险业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二)内部环境:优势(S)与劣势(W)

同外国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也拥有一些外国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国内保险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传统的全国性中资保险公司具有覆盖全国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机构遍布全国各中心城市。这种优势外资保险公司一时难以具备的。二是成本优势,国内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因具备本土优势,一般起步尚可盈利,而外资保险公司首先必须解决本土化问题。

劣势:国内保险企业与外资保险公司存在较大差距的有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服务意识等,保险公司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技术人员储备、组织管理、制度流程、展业人员培训等方面。部分人素质较低,制约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二、保险业服务营销概述

(一)服务营销的特征

供求分散性、营销方式单一性、营销对象复杂多变

(二)保险产品的营销特性

1、保险产品的无形性

保险产品具有无形性,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产品前不能像购买其他工业品那样看到有形产品,根据产品的外观和方式用情况来判断产品质量如何,并决定是否购买。

2、保险服务与产品的不可分离性

保险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3、保险产品的不稳定性

由于保险产品的质量构成是充满活力的人而不是物,这一点决定了保险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

4、保险产品的易消失性

每个保险产品都有一个保险期限,超过了这个期限,保险产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这就是保险产品的易消失性。

(三)保险业树立服务营销观念的必要性

随着保险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服务品质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所追求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信任感,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要,从而达到保险公司续保单、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从保险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事例中,同样也能得到印证,如美国保险协会会长梅蒂先生,被誉为保险业传奇人物。

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的顾客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市区顾客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统计,一个不满意客户,会将自己的抱怨告诉8至10人,著名的推销员乔吉拉德说过:每一个顾客背后都有250个关系人。因此,保险公司加强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体制和服务技术的力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保险服务的质量更多地体现在售后服务中,良好的售后服务还可以降低保险公司客户的出险率提高保险公司的利润。售后服务的目的在于:增强客户的信任感,避免保单失效,更好的发展顾客源,提高公司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其主要措施如下:关心客户发生的重大事件,完善定期访问和不定期联系制度并纳入公司考核体系;加强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体系;随时为客户提供答疑咨询并及时向客户传递反馈各种信息;强化客户投诉管理制度,妥善处理顾客不满。

综上所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是加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必然趋势,建立完善的服务营销体制是保险业在激烈竞争中长盛不衰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万春.服务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郭国庆.市场营销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

【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一、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职责定位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是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人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政策精神,经办具体社会保障事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体系。

X城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行的是区社保经办机构、街道社保所和社区工作站三级架构的垂直业务管理。

区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承担各项社会保险具体经办和服务工作,其负责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针对企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参保人员增减变动、缴费基数核定、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的建立及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稽核,以及辖区内人才和职介及街道社保所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办理和指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及支付等方面。

街道社保所是政府民生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政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整个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街道社保所负责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主要针对辖区内的居民,其工作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申报、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申报及报销申报、辖区内失业人员管理、社会化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劳动保障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的各个领域。在业务层面上,街道社保所接受区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

社区工作站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其能够及时反馈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受理、低保调查、低保公示、低保人员动态管理、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就业促进工作、退休人员信息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及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在业务层面上,其主要接受街道办事处及社保所的管理与指导。

二、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现状与问题

现今的X城区辖区总面积为50.7平方公里。截止到2011年7月,全区总人口为159.4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28.17万人。辖区内设有15个街道办事处,255个社区。为了全面了解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于2012年7-9月对辖区内的15个街道社保所做了问卷调查,并对区社保中心和4个社保所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和调研。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

信息化网络建设是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必备条件,其发展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目前,基层社保所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信息系统版本过多,各系统之间不兼容。目前,社保所使用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分别由三家公司提供的,其各自开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彼此之间不衔接,应用软件不统一,网络不兼容。

2.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滞后,导致信息化管理流程繁杂。现行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分为街道版、区县版等多个版本。各版本对业务的办理要求不同,使得各区县之间,乃至同一区县内的不同社保所之间经办同一项业务所需要提交、报送的材料不同。

3.信息系统统筹层次低,信息资源不能够共享。基层社保所普遍反映由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的统筹层次低,使得信息系统中的社保资源不能共享,许多社区居民的社保信息不能在社保所直接查询,而需要社保所工作人员到区相关部门查询。

此外,还存在管理不规范,业务部门配合不密切,工作系统报修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工作满负荷与人员编制紧张的矛盾突出,人员配置失衡

从街道社保所的人员编制看,全区实有工作人员与常住人口的平均配置比例是1:2143,并且各社保所的人员配置极不均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大,长期处于超工作量运转状态,编内人数与常住人口数不成比例,不得不大量聘用编外人员,而编外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又相对较差,影响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小,缺少激励机制

街道社保所是事业单位,其人事制度缺乏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几乎无升职渠道和空间,职务上不去薪酬水平也就上不去;日常工作缺乏正规的业务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办事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四)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公共服务能效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人民群众的受益程度。目前,街道社保所在服务效能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街道社保所的工作职责及权限不明确。业务的多头管理带来的是上级各主管科室往往下沉一些与社保所工作职责无关的业务,而且下沉的业务经常具有随意性、重复性,人员、资金、设备又不到位,增加了社保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保所正常业务的开展。

2.街道社保所与区职业介绍中心部分业务分工不合理。例如,随着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业务和退休核准业务的下沉,造成社保所工作的难度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需到街道社保所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退休核准,但由于其档案存于区职业介绍中心,社保所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资格初审。再比如,自持档案人员存档,首先需在社保所进行登记,然后再由社保所工作人员把登记人员及档案带至区职业介绍中心进行审核,并在区职介中心上保险,社保所工作人员在其中并没有实质性作用。

3.办理业务等候的时间过长。由于街道社保所只相当于居民社保的代办机构,每个月需要专人多次到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社保业务,而社保所的工作人员本身就少,日常性事务多,工作人员每次到区社保中心办理业务时也需要与参保单位一样长时间地排队等侯。

4.业务办理手续繁琐。例如,居民在办理失业和就业登记时需反复重复地填报提交相同材料;养老金补发需由街道社保所提出申请,报区社保局核准后,方将钱打入社保所账户,再由社保所以现金形式发放给个人,程序繁琐,不利于资金安全;网络平台错误信息变更手续繁琐,需经过街道社保所、区社保中心、区劳动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多个主管部门签字盖章,方能由系统开发商更改;定点医疗机构变更流程复杂,手续繁琐;社会保险补贴的申请,需经过转档、参加培训、申请等多个环节,前后需花费5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甚至还会出现社会保险断档等情况。经办流程复杂、手续繁琐是导致社区居民对公共社会保障服务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

(五)无档案人员参保的后续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无档案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需合并缴纳养老、医疗及失业三险。但因其并无档案,无法转为失业,而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此,这部分参保人员的后续问题亟待予以解决。

三、优化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议及措施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社保经办的工作效率,影响着社保政策的执行效能,关系着社保经办的服务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提出完善和优化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议。

(一)优化信息化网络建设

首先,提升信息系统的统筹层次。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把涉及到社保所业务的数据下沉,减少社保所工作人员因查询信息往来于区社保中心的次数。其次,加强系统标准化建设。整合各信息系统版本,统一各系统的经办要求与条件,达到系统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网络兼容。再次,缩短信息系统报修、维护的时间。减少系统报修维护的程序,建设备用系统,当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启动备用系统。

(二)优化人员配置,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增加街道社保所的人员编制,优化人员配备和使用,以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与工作压力。其次,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使业务培训经常化、正规化,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建议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打通员工的升职渠道,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采取多种措施简化经办手续,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1.设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业务协调机构。业务协调机构负责统一协调需要向上集中的业务和需要向下延伸的业务,避免多头、无序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明确划定各岗位、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制定明晰的业务经办流程和经办程序。

2.合理调节社保所与职业介绍中心的业务分工。首先,把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业务与退休核准业务向上集中,由区职业介绍中心负责管理和经办,保证其档案与享受社会保险业务不分离,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准许自持档案人员本人直接持档案到区职业介绍中心办理存档手续,减少街道社保所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群众往来区职介中心和街道社保所的次数和时间。

3.开设绿色通道。设立专门处理街道社保所和大型参保单位的业务窗口,采用预约方式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保业务,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4.简化居民办理业务的手续和程序。首先,建立居民基本信息库,扫描并保存居民办理社保业务所必须出示的证明材料,一旦今后需要办理其他业务可直接从信息库中调取相关证明信息,不足资料部分由居民个人补充、提交,以减少和避免重复性地提交同一证明材料,缩短居民的办理时间。其次,把养老金补发业务向上集中至区人保局社保中心,由区社保中心的相关部门将补发养老金直接打入个人银行账户,手续精简的同时也提升了资金的安全性。第三,各部门加强合作,减少网络信息平台错误信息的修改程序,缩短信息的变更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第四,精简申请再次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手续,缩短再次享受补贴的等待期,或采取期满延长享受期措施,避免断档的发生。第五,把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下放至社区工作站,居民无需再到街道社保所申请办理,方便社区居民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5.切实解决无档案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补贴的后续问题。首先,无档案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把经办业务向上集中到区职业介绍中心。其次,解决无档案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问题,可以采取养老、医疗、失业三险的保费分开缴纳的办法,或者采取从参保缴费那一刻开始由职介中心为其建立档案存档。

总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作为其服务载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和各业务部门职责、职能、权限的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不断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绳鹤.X城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2]曹学义,顾建平,廖湘囷.关于X城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审核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3]周莉,武晓蓉,刘东华,徐娜.关于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建议[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第4篇

我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一名普通党员,年,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受县局党组委任,一直担任质量监督管理股股长。几年来,在局党组的培养和指导下,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学习,努力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作好本职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踏踏实实服务企业,真心实意为企业谋利益,以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个人作风,赢得了广大企业的衷心赞誉。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一直以来我局党组始终把服务企业工作时刻摆在重要日程上,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服务企业专题会议,精心研究服务企业方案,合理部署服务企业工作。作为具体负责服务企业工作的一名同志,我深感肩上担子的份量,深知服务企业工作对自身政治素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首先自身硬”,我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躬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省、市局组织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资格,并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聘为《企业质量管理函授》培训讲师,使自己对本职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心系企业,积极推动名牌战略推动名牌战略工作具有提升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到年为止,县的企业没有一个名优产品,这是振兴县经济发展的一项大事,为此局党组一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企业调查情况,研究方案,并多次做指示一定要填补这项空白,作为服务企业工作者更是心急如焚,经局党组的反复调研,把争创名优企业的焦点集中到了锅炉厂这个企业上。锅炉厂是一家集体企业,虽然效益不错,但是质量管理水平距争创名优产品还有一定差距,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于是在和企业沟通的基础上,把焦点集中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这个层面上,短期内做好此项工作。于是我和该厂厂长进行了沟通,决定对该厂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时间选在下午下班以后,每天2小时,为期一个星期。为了此次培训的成功,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每天下班后不记报酬的为该厂进行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终于锅炉厂顺利取得了省优质产品的称号,成为我省同行业第一家得此荣誉的企业。

三、积极引导,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是个农业县,工业基础差,企业规模偏小,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大多数,一些生产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质量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市场竞争力差。要为企业做点事,不能只停留在服务的口号上,要真心实意的做点事。于是,我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入手,帮助企业收集标准,印制成册,发放到每个企业中去,并帮助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完善各种生产记录。组织开展了多期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及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大力宣贯ISO9000标准,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总理管理方法,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截止目前,我县已有9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顺利通过省企业质理体系可,2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四、履行职责,拉进与企业间的距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是我们服务企业的口号,也是我们要履行的职责,于是我经常深入企业,从培训管理人员到指导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建立检验室、制定标准等,与企业交朋友,话家常,商量和解决企业生产管理里中的实际问题。哪个企业的化验室技术力量不行,我便联系县检测中心的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哪个企业的化验设备需要检定有不知道到哪检定,我便联系市检测中心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企业出现了不合格现象,我便帮助企业分析原因,认真整改。这样不仅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督,完善了企业的管理,更拉进了与企业的距离。我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领导和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克服不足,尽职尽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工作需要,做出更大的成绩。

第5篇

当时,由于防病虫害需打农药,熟料一不小心打成了控旺药,结果黄瓜苗停止了生长。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之际,县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得到消息,前去诊断,并开出了一种解药,很快黄瓜苗就返过来了,从而为该基地挽回了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样是去年,城关镇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种的土豆在生长期出现了大面积的晚疫病,在打农药的过程中,造成了药害,很快土豆秧苗就枯黄了。眼看着一季土豆就要绝收,县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来了,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秧苗终于恢复了生机。每年,县农业局都会搞几次农作物的品种展示,如小麦品种展,他们把全县范围内所有的小麦品种都向农民展现出来。展示的内容有:此小麦品种的适宜气候、土壤,它的性状,遇到自然灾害时的表现等等。这样,农民心中就有了数,种植时一般选择那种多年来一直比较稳产的品种。

每到小麦搞“一喷三防”时期,农艺师们就会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科普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现在的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明显增强。科普人员一到田间地头,农民就会主动地围上来咨询,提出疑难问题,农艺师们一一回答,直到农民满意为止。为了防止当地农民买到假种子、假农资,县农业局在全县的几个高产创建点,统一供种、供肥、供农药,去年,全县高产创建小麦统一供种率达到了100%。县农业局还积极组织和指导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今年以来,全县已有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在统防统治方面,目前,县农业局成立了专业化防治队伍149个,拥有悬挂式喷杆喷雾机108台,机动弥雾机2600台,烟雾机46台,其他1.2万余台。能掌握的乡、村两级机防队91个,能够实现随时调动的47个,上半年统防统治面积达18万亩。新型植保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省工、省时、省钱的目的,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安心出外务工。

今年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发生面积35万亩,麦蚜、麦蜘蛛发生面积20万亩,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5万亩,极大影响了小麦生产安全。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县农业局及时病虫情况5期和技术资料1.2万余份。在电视上病虫情报2期,短信1次3万条,县农业专家举办电视讲座3次并制作电视专题片。47个乡、村植保专业合作社,在县植保站和县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及时投入到病虫防治工作中,完成小麦一喷三防11.2万亩,油菜6.8万亩。

第6篇

险企新丁大打服务牌

“服务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终于看到不是三巨头瓜分的保险公司排名了。”一保险业内人士感叹。根据客户服务成绩单,保险公司几家欢乐几家愁。我们了解到,2010年保险服务客户满意度寿险公司两项排名中,大公司除平安进入前三强之列外,其余两强由中小险企担当。

尽管新公司在市场份额上比不上大公司,但他们用心做好服务、诚信服务、合规经营,打造金字招牌。虽然进入市场时间短,但新公司很爱惜招牌,不搞忽悠,不拖赔、不惜赔、不无理拒赔,最终让消费者认可他们。排名的进步虽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从服务看中园保险未来

有一些大保险公司的客户,时刻关心自己所投保公司的发展,因为这些公司的壮大是由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用保费堆起来的,所以某些公司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差就很难让人接受:

1 交保费难,许多忠实的客户要跑很远的路去交保费,有时不在上班时间,还要请假交保费费时费力;

2 柜面服务态度僵硬,毫无笑脸;

3 便捷服务被取消,原来缴费可以通过银行、邮政储蓄转账,现在没了,柜面刷卡也取消了;

4 当初的承诺,大打折扣,许多老客户已经好多年看不到服务人员上门了。

这些现象,在某些大保险公司已经存在好长时间了,提醒大家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多做了解,不但要看险种,更要看后续服务,毕竟现在进入了服务竞争的时代。

购买保险与公司规模无关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统计;社会保障;问题;服务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185-01

引言

社会保险统计是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观察、研究社会保险范围、内容、水平、规模效益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保险统计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法对社会保险机构统计信息进行采集、审核、汇总、分析、公布,开展统计信息预测,为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一、社会保险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险统计停留在社保未统一之前的模式,实行的是分块统计,分险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分单位类型(企业、机关事业)等都根据过去的办法各报各的,统计资料难以真实准确,重复统计、多头统计想象比较突出,形成了无序的社保统计局面。

2.社保统计的水分和随意性及领导政绩统计在工作中不断出现,如社保扩面领导们往往注重参保人数和基金完成数,在上级的指标面前,不得不渗些水分,因为不完成指标,就会影响到工作的考核,领导们就无法交代。有的阶段性统计性数字更是随意填写,凭空想象。

3.统计的数据的集中和使用没有形成制度,重复统计的现象时有发生,好多统计的数据报完后就没有什么用处,没有形成统计数据资源共享。

4.社保统计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各行其是,各个部门都有权要求下行部门报统计数据,往往出现一个数字各不相同,不知以哪个数字为准。

5.各级领导对社保统计不很重视,造成了统计摆不上重要位置,统计的严肃性科学性难以体现,领导们认为只要工作上去了社保统计填填数字就好办了,即使工作上不去也可以在社保统计上渗些水分,统计工作可有可无。

二、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1.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保政策不尽相同,缴费标准、费率、支付办法都存在差异,在社保统计上没有统一的社保统计政策要求、规定,造成社保统计不规范性随意性。

2.信息化工程建设起步时间不一致,没有形成社保统计操作平台,社保统计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单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一个统筹区都不能形成局域网,部分不同统筹区,计算机操作软件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结合社保操作系统的社保统计操作软件,在客观上造成社保统计的混乱局面。

3.缺乏建立社保统计操作规范计划的长远打算,对社保统计要求不高,对社保统计数据保存连续性和历史数据的比较停留纸质报表上。

4.数字出政绩,在我们社保部门同样存在,不管那一级部门都是把完成上级指标任务作为第一,为了完成上级指标,对上负责,在上报报表中都是为了围绕指标任务而进行统计,产生了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5.领导不重视是产生社保统计混乱局面的主要原因,业务部门领导对社保统计不重视,社保统计没有一套内责制度,领导们没有约束力,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社保统计作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监督措施。

三、社会保险统计如何服务社会保障事业

1.社保统计数据力求实事求是

(1)夯实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基础

首先应建立健全社保统计体系。各基层参保单位必须选好社保统计力量,形成以社保统计机构为中心,上联上级社保统计机构,下联各基层参保单位的功能完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统计体系。其次是不断提高社保统计人员素质。基层社保统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钻研新的统计理论,定期对上岗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和技术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逐步使从事社保统计工作的基层人员既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

(2)严格数据审核把关程序

实行严格的数据审核把关制度,避免数据不实,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一是对增减幅度异常的指标数据,要求基层参保单位作出书面说明的同时,还须有重点地抽查验证。二是所有专业人员要从依法行政的高度,看待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严肃性;从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对比关系、衔接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社保统计数据质量。

(3)推进社会保险依法统计进程

社保依法统计是社保统计成熟的标志,只有实行社保依法统计才能保障良好的社保统计工作秩序,才能以真实可靠的社保统计数据更好的为社会保障事业服务,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社保统计调查方法改革力求适时、适需

(1)适时、适需调整社保调查内容

立足社保统计特点,一是在执行国家社保统计制度和社保统计方法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对社保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整合,完善反映用工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充分反映社保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以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保发展模式的变化与特点,增强社保统计工作为本企业服务的功能。二是追踪宏观决策,积极开辟社保统计调查新领域,及时、全面地为重大决策的实施提供服务。

(2)适时、适需调整社保调查频率

首先要遵循统计调查原则。凡一次性统计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经常性调查,凡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能够满足需要的不搞全面调查。凡年度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搞月、季、半年调查。其次,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灵活多变的调查方法,跟踪观察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以满足多层次、多部门、多目标的统计信息需求。

3.社保统计服务力求全面、高效

(1)强化对社保形势的监测

监督职能是社保统计数据准确反映保障事业发展状况的根本保证。首先是要坚持下基层调查研究,社保统计专业人员要定期或者根据需要随时深入相关部门、企业调研,掌握真实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做到对每个基层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保证基层数据质量。其次是加强对社保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判断,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密切关注重点指标的变化情况。

(2)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质量

咨询功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深入开展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统计分析要由过去简单的就数论数,数字文字化,转到对数字背后的深层关系进行分析,对数字背后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大大丰富社保统计工作内容,提高社保统计资料的质量。

(3)创新信息服务载体

信息服务是社保统计的基本职能,为公众选择理提供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社保统计信息服务是社保统计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体现。因此社保统计信息服务必须正确把握好为上级业务部门,为基层各单位,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方向,针对不同对象,确立不同的服务重点,适应各方面需要,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社保统计信息服务的领域与空间。

四、结束语

社保统计工作对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辅助工具,树立科学的社保发展观,利用社保统计这个工具,是我们做好社保工作的基础。社保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做深。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成效;江苏宝应;山阳镇沿湖村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76-01

组建村级植保防治组织,实施专业化防治,是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1-2]。宝应县山阳镇沿湖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组织实施和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积极为农户提供植保防治服务,服务面积不断扩大,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群众认知、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1 组织现状

沿湖村于2009年6月组建成立植保专业化服务队,吸纳成员10人,并任命1名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任服务队队长,专门负责开展专业化防治工作。2010年,为适应大面积防治的需要,对专业队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现有成员23人,其中弥雾机手22人,拥有植保机械20台。2010年服务面积达233.3 hm2,其中小麦100.0 hm2,水稻133.3 hm2。2011年小麦服务面积达166.7 hm2。

2 工作措施

2.1 强化宣传

植保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防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村支部、村委会人员及早进行研究、谋划,召开群众代表会、生产组会议,分析、总结近年来病虫防治工作的得失,使群众认识到病虫危害损失大的原因主要在于药剂品种不对路、不统一,用药时间不一致、不适时,农户分散防治用药质量不一,效果难保证。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规范运作

一是签订服务协议。先由镇植保专业合作社与各村植保服务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再由村植保服务队根据各生产组登记的面积与各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收费标准,每次统防时按照小麦60元/hm2、水稻75元/hm2收取机防服务费,防治药剂费用按照批发价加运送费用(低于市场零售价)与农户进行结算。二是建立防效监督机制。在各村防治示范方上建立空白对照,便于调查防效。在适期防治时,各生产组派群众代表现场监督防治过程,强化服务队成员工作责任心,保证防治质量。为保证弥雾机手安全、高效、规范施药,在培训时印发机手施药规程宣传资料,按规程开展施药服务。根据机手服务的农户、面积、药剂配方、施药时间等及时登记服务档案,便于认定和追究防效责任[3]。

2.3 典型引导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典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兴农植保专业合作社,通过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农药经销户、弥雾机手、种田大户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技术指导、农药配供、专业化防治一条龙服务,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带动村级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2.4 技术培训

定期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人员进行田间地头现场培训和会议培训,及时提供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使其掌握病虫害防治和相关农药使用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近几年,共组织培训10余次,受训人数达200余人次,受训人员大多成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骨干。通过技术培训,从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的人员基本掌握本地农作物病虫发生信息、防治技术和器械维修管理等知识,植保专业化服务面积逐年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防治效益明显[4]。在近年水稻病虫害大发生的情况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区与农民自行防治区相比,平均防效提高10%~15%,每年用药次数减少1~2次,节约农药成本约225元/hm2。

3 工作成效

合作社与时俱进,积极为农户提供防治服务,服务面积不断扩大,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群众认知、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 防治效果显著

通过专业化服务,有效地控制群众盲目打药,保证适期用药、科学施药,提高防治效果。据调查,测报点未防治田块小麦赤霉病病穗率32.0%,而大面积防治田块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为6.3%,而植保专业化防治田块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只有2.5%,防治效果提高12.0%左右,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3.2 生产成本降低

优惠提供药剂,降低用药成本,进而节约生产成本。在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服务中,机手服务费用按60元/hm2收取,比个体机手喷药费用减少15元/hm2,配方药剂款按批发价60元/hm2收取,比同类药剂市场零售价减少7.5元/hm2,仅此1项就节约用工、农药成本达2 250元,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3.3 实行专业化防治,解决留守老人打药难问题

解决精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保证安全施药,避免施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因药害造成作物减产而带来的损失。

4 结语

通过近2年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广大村民的专业化防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村专业防治合作社也初具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力争做到整村推进,使村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向正规化、规模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有效推进专业化防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安全。

5 参考文献

[1] 胡兴启,张凯雄.加快植保服务方式转变促进科技水平提升[J].湖北植保,2011(1):15-17.

[2] 陈卫国,张洪进,杨慕林.构建村级植保服务体系 快速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J].今日科苑,2009(20):211-212.

第9篇

关键词:机动车辆保险 客户服务 措施

机动车辆长期的保险过程中,对于未出险客户的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据相关统计,我国各保险公司所有车险业务当中,在车辆保险期限内,出险的客户仅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而未出险的客户却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广大消费者需求观念的转变,如何为这百分之八十的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努力将这些客户培育为公司长期的忠诚客户,是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的问题。

一、机动车辆未出险客户服务现状

(一)未出险客户普遍认为“不划算”

在机动车辆保险中,一些客户因为标的出险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有形补偿,而另一些客户由于标的在整个保险期限内都未出险,从而享受不到看得见的有形补偿,使得这一部分客户中很多人心理上产生误解,进而认为参加保险“不划算”。

(二)服务水品低下

当前我国很多保险公司均打出“服务至上”的口号,服务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保险公司相互竞争的核心内容。而未出险客户服务则是服务的一个新领域,是对一般保险服务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它的完善将为保险行业提升一个新的台阶。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在该方面普遍还认识不足,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下。

(三)公司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不高

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大的保险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美容公司、汽车修配厂、汽车研究中心等,这些保险公司附带的公司通常会给保险公司的客户提供免费或者廉价的服务,这样不但降低了综合经营成本,而且还获取了一定的关联收益,进而有效的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在该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难以令人满意。

二、做好机动车辆未出现客户服务的意义

做好机动车辆未出现客户服务,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增强对未出险车辆客户的服务,将使得大量客户在标的未出险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有形补偿,这样有助于客户心理的平衡,使得后续业务开展更加方便。二是各保险公司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获得不断发展,就必须积极改进服务机制,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否则就会逐步被市场淘汰。三是提高对未出险客户的服务将有利于一些闲置资金的运用,打破保险行业的传统壁垒,实现多样化、综合化经营。四是增强对未出险客户的服务,还可使客户以相对较低的支出来获取较高的服务,这样有助于树立公司品牌及建立公司信誉,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对机动车辆未出险客户进行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车辆的防灾防损服务

对财产保险公司来说,防灾防损以及理赔均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环节,公司经济效益的好坏有很大一部分与车辆的防灾防损服务质量有关,因此对未出险客户进行服务首先就要做好车辆的防灾防损服务。根据经验总结,做好车辆的防灾防损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加强对客户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举办有关车辆防灾防损知识讲座;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举办心理培训班,为客户推广防损技术。

(二)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随着我国人均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私人机动车量逐年增加,而对于一些车辆使用者来说,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保养车辆,而好的保养对车辆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车辆拥有者学习一些车辆专业知识是必须的。保险公司在进行车辆保险服务的同时,如果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联合相关部门,为车辆拥有者提供一些关于车辆保险知识、车辆驾驶技术、车辆性能指标、车辆常见问题处理等咨询服务,绝对是广大客户喜闻乐见、发自内心欢迎接受的。

(三)做好车辆的日常保养服务

车辆的日常保养是一种适用性广,可操作性较强的客户服务项目,其所耗费用较小,并且简单实用。当前,很多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服务,并且开展了这方面的服务。如保险公司可依据公司自身能力,以直接投资修理厂或者间接与修理厂合作的方式,为广大参加保险客户提供性能测试、免费洗车、打折美容以及汽车紧急故障检修处理等服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大的保险公司通常以汽车俱乐部的形式为一些高档汽车提供专门服务,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联谊会,以增加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我国保险公司借鉴。

(四)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以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因为机动车辆保险服务的专业性很强,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想切实做好未出险客户的服务,保险公司一定要做好与汽车修理厂、公安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及各方面的联系工作,通过与他们的有效配合及协调,打造属于自身的关系网络,切实利用好他们的一些专业技术资源,构建具有公司特色的客户服务体系,最终切实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廉价的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做好对未出险客户的服务工作,首先是由车险业务特点所决定的内在需求,其次也是保险行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客观需求,保险公司要想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寻求新的服务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具备自身特色的、优质的、高效的、全方位服务,这样才可保证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公司的经济效益才可得到稳定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周卫东.浅议如何提高非车险产品的销售能力[J].上海保险,2010(03)

第10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妥善解决存档人员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深化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对在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个人委托存档人员参加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及管理机构

(一)本办法适用于在北京市市、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职介中心)个人委托存档并已参加了北京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存档人员)。

(二)存档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实行区(县)属地管理。凡列入范围的存档人员应到本人档案所在职介中心办理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职介中心应到本机构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为本职介中心的存档人员办理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有关事宜。

职介中心负责收缴存档人员缴纳的大病医疗保险费并上缴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存档人员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职介中心负责与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三)职介中心应建立存档人员缴费情况台帐及大病统筹基金报销台账,负责管理存档人员大病医疗过程中的身份核对、费用监控等有关问题。

二、缴费

(一)存档人员按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按年度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由市、区(县)职介中心按年度统一收缴。

(二)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存档人员,第一次应缴纳12个月的大病医疗保险费,从缴费当月起,每满12个月缴费一次。

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存档人员应连续缴费,不得间断,逾期三个月未缴费的,视为间断。凡间断缴费后再次缴费者,按初次缴费对待。

(三)存档人员因调动,档案转往国有、集体企业或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职介中心应出具其在存档期间的缴费情况证明。

三、基金支付

(一)存档人员患病、非因工负伤一次性住院的医疗费用超过2000元或者患尿毒症在门诊进行透析的(包括肾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物)、患癌症在门诊进行放化疗的医疗费用30日内累计超过2000元的,属于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二)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采取分档计算、累加支付、上限封顶的办法。

医疗费支付金额为2000元以上的部分,具体标准如下:

1.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部分支付90%;

2.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5%;

3.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0%;

4.3万元以上的部分支付85%;

前款各项所称“以上”不含本数,“以下”含本数。

(三)大病医疗费用的报销,由市、区(县)职介中心填写《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基金拨付审批表》,报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审核拨付。

(四)在医疗费用中,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后的剩余部分(包括大病统筹2000元以下部分,不包括自费部分、个人负担部分),由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视存档人员缴费情况按比例支付。存档人员连续缴费每增加一年,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增加2%,最高支付比例不超过30%。

(五)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年度内最高支付额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

(六)存档人员患病住院治疗需要预付押金时,由本人垫付。

四、医疗管理

(一)存档人员初次缴费6个月后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按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二)存档人员实行定点医院制度。各职介中心要为存档人员明确二所定点医院,存档人员可任选其中一所为个人就诊定点医院。存档人员患病凭《医疗保险卡》到定点医院就诊。确需转院治疗的,应当履行转院审批手续。

(三)存档人员患病确需做特种检查、特种治疗或者使用贵重药品的,应当履行有关审批手续,并由存档人员个人承担部分费用。特种检查、特种治疗、使用贵重药品的规定及个人应承担的费用,按市劳动局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存档人员执行《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及北京市劳动局制定的大病医疗保险、劳保医疗的其他有关规定。

五、其它事项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属于大病医疗保险范围:

1.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院就诊的(紧急抢救除外);

2.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工伤旧伤复发的;

3.因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

4.因本人违法造成伤害的;

5.因责任事故引起食物中毒的;

6.因自杀导致治疗的(精神病发作除外);

7.因医疗事故造成伤害的;

8.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医疗费用应当自理的。

(二)企业委托职介中心存档的,其存档人员由所在企业按《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参加大病医疗保险。

第11篇

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保险企业仍采取分散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即核保、核赔、客户服务、财务、IT支持、人力资源等支持性的职能分散在各级分支机构。分散式的运营管理模式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公司发展的早期较好地支持了机构的拓展和对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但随着企业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经营成本的快速提升,分散式的运营模式在成本、效率、标准化、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保险业开始积极推动从外延式向内涵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型,以全面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内部企业化运作的创新运营模式,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截止目前美国《财富》500强中86%的企业、欧洲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并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二、平安保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背景

(一)平安保险公司简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平安已经由一家单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成为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家子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0年底,集团总资产破万亿,寿险业务保费突破1500亿元。

(二)平安保险公司发展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难题 1988 年成立的平安保险作为一家区域性保险公司,其早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深圳、厦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开始,公司加快了全国布局的速度,各级分支机构迅速增加。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既有作业模式的影响,平安的财务管理采用了分散式的模式。从总公司到县级机构,都有专门的财务部门和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与作业职能。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快速扩张,大量资金沉淀在分支机构,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率,也使资金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隐患。各级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人员管理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的质量、效率无法保证。公司财产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与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人保与太保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产险业务连年亏损。寿险业务随着利率的持续下降和经营成本的提高,前期所销售的高利率保单的亏损持续增加,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也更加严峻。

(三)平安保险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驱动因素 2003 年,在前期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平安提出了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想,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如下:控制成本,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加速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增强企业规模扩张的潜力,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三、平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财务共享服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评估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完善阶段。如图1所示:

图 1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框架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设计与构建 具体如下:

(1)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通过整合客户接触界面、共享的作业、集中和专业化的核心运营、第三方服务网络,建立利用影像、工作流、客户关系管理等最新科技的 IT 平台。整个平台的流程及系统设计以内外部客户需求为驱动,工作流管理和过程监控为要素,体现高程度的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突出安全性、实时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如图2所示:

图 2 平安共享服务中心总体设计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 股)招股说明书,2007 年 1月

客户接触层是直接与公司终端客户接触的作业部门。在财务方面,是指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构柜台和机构受理岗,他们为客户提供咨询、信息查询、凭证受理与扫描等服务。

共享作业层业务内容包括财务集中审核及核算,文档录入等服务,提供高度标准化的同质作业服务,不同专业公司相同的业务需求都可通过共享服务来实现。

运营管理和控制层对各类型作业进行运营分析和管理控制,通过预测规划、预算控制、生产计划、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等管理动作,优化后台资源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政策规则制定层根据典型案例研究、作业统计分析、业务效益分析和集团战略,制定与作业相关的政策规则,以指导作业和管理行为。

(2)流程与制度。流程改造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来完成:一是流程的分析与诊断。流程分析与诊断是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与共享模式下流程的差距。二是流程的再设计。针对前面分析诊断的结果,重新设计或改进现有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流程再设计应该将信息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融入流程设计,尽可能体现信息集成,支持实时控制和快速反应。三是流程重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这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利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流程重组的成功实施会带来各方面业绩的巨大进步,包括利润上升、成本下降、生产能力提高等直接表现,以及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员工满意度、整体获利能力等的相应提高。同时,流程重组实施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地危害。

(3)信息系统及技术支撑。根据新的流程和制度,平安对现行和财务 IT 系统、业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依托信息采集、数据库、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在集团公司层面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将分支机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后台作业集中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支持产品销售、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上收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审批权限,实现集团公司管控。

(4)组织与人员设置。一是组织架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在人员、服务、所有权归属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的业务部门组织,是一个专业的服务提供部门。其组织与人员设置需遵循以下原则:执行和监督——共享服务中心通常设立为独立的执行单位,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公司内的全体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属资金管理部、会计作业部、品质管理部、项目管理部四个部门。如图3所示:

图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图

资金管理部: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会计作业部:负责财务凭证的录入、审核、核算。财务凭证的打印和保留由机构负责;品质管理部:负责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审计和品质管理;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的管理。二是人员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人力密集的特点,既有从事具体和简单业务操作的工作人员,也有从事运营管理和共享服务支撑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建立适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稳定运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员管理上,要统筹考虑人员的招聘、人员的配置、人员的培训、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等多个因素。

(5)办公地点的选择。实体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目前公司通常采用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所以地址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Moran,Stahl&Boyer 是亚特兰大市的一家顾问公司,专门研究选址问题。它罗列出了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表 1 所示,包括的因素从可利用的劳动力和成本,到当地政府对经营的支持。

(三)财务共享服务项目实施 平安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实施,考虑到集团旗下各子公司业务特点的不同和复杂性,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采用了“资金集中先导,分流程和职能渐进推进”的策略。

(1)资金集中。如图4所示: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先从资金集中开始入手,即所有业务的资金收支都集中在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不再发生资金的收支。各级机构的保费和营业收入,直接打入集团账户,各种费用和业务支出(理赔款、保险给付金、员工工资、费用报销款等各项支出都直接从总部支付),统一由集团直接打入收款人账户。

图4 资金集中的模式的发展

资金收支集中前,虽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控模式,但各机构都需要开设收、支账户,各机构都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对账等工作,而且导致大量资金在机构的沉淀,一方面增加了风险,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资金集中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具体操作集团各子公司现金收付或者往来结算的专门机构,全系统的银行账户数量大幅减少,所有资金信息和资金都能够及时汇总到总部,不仅节约了机构大量的管理资源,更实现了风险的集中管控。

(2)实现零现金管理——规避现金风险,降低资金在途损失。一是“零现金”收付。即现金保费直接由客户通过银行进入公司银行账户,现金业务支出直接由公司账户通过银行到达客户账户,减少了现金流通环节,实现公司柜面结算的零现金收付。在资金集中收付的模式下,减少了业务员的持现风险和持现时间,避免了收费人员直接携带现金所造成的被抢劫等风险;亦使业务员、续期收费人员有更多、更灵活的时间从事非收费的客户服务,比如拓展新保单。二是“零在途”资金收集。即保费实时到达公司银行账户,下属机构代收保费资金实时归集到总公司银行账户——实现银行与机构间及上下级机构间资金归集的零在途,进而减少资金分散和沉淀、压缩现金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3)实现集团资金内部统一调剂——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资金统筹优势。在共享服务模式下,所有的资金收付均通过资金管理系统进行,且通过总公司账套完成。集团根据共享服务中心每日上报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实时监控总部的资金头寸与资金需求,共享服务中心按照集团指令统一调拨、上划。对于机构申请调款,必须上报集团批准后,由共享服务中心执行调款动作,杜绝了机构私自动用资金的现象,达到账户管理和资金使用的严格控制。由此可建立起集团资金统筹的优势,内部平衡资金余缺。集团通过这种方法全面管控了各子公司的现金收支管理,统一对外筹资、投资,不仅能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将提高资金集中运作的投资收益。

(4)系统实时无缝对接——提高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错给错付现象。公司资金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连接各子公司业务系统、总账系统,外部连接银行交易系统。银行与公司数据库的实时连接,对账工作量将大幅减少,保证了公司财务所收、付资金与业务部门数据的一致性,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司财务、业务之间对账难的问题。资金集中后,保险金的支付数据是由资金管理系统与各业务接口系统直接对接,接口系统送达至资金管理系统的收付数据,由各接口系统的共享服务中心理赔部门完成包括收款人、付款人、金额、账号的正确性等的审核;另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将资金管理系统中的收付数据提取传送至银行系统的过程中,均实现批量传导,集中支付。由于系统的无缝对接,改善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可大大降低错给、错付的情况出现,亦可避免人为作假的道德风险,杜绝坐支保费、保费收入不入账的现象正是由于资金的集中,为后期的会计核算集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平安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主要成果如图5所示。

图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

一是流程改造——作业的标准化。实现了前端作业简化-前端收集资料即可,前端将收集的资料通过扫描系统传输到共享服务中心,由共享服务中心根据影像进行集中操作和做专业判断,同时通过系统的权限管理,实现集中远程审计。二是系统改造——实时无缝对接。通过对整个集团的系统改造,实现了业务、财务、资金系统的实时无缝链接,提高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错给错付现象。三是运营管理——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事前预测:通过采集历史数据,利用历史数据建模预测分析,可预先做好工作安排;事中控制: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功能,实时自动分析业务状况并自动警示自动检视措施成效;事后反馈: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提供日、周、月、年等多周期总结反馈定时反馈管理实现跟踪自动化、管理无纸化。通过对流程、系统、运营管理等诸方面改造在降低成本、风险控制、作业品质和效率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四是财务运行成本降低。在保证业务量每年增长的同时,通过共享财务职能,效率提高、产能增加、人力等成本降低。每年审批集团费用由转型前的 120 万笔,增加到 150 万笔;会计核算单位成本降低了 68%。目前平安财务共享中心的作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四川、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其中以四川内江最为集中,约有 200 人,房屋租赁等成本也大大低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共享服务模式使平安有机会将作业地点向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设立,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五是财务管控加强。通过共享服务实现资金集中作业平台与核算集中作业平台间信息互动并共享,实现了财务数据接口的统一;数据的集中,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会计信息;财务费用通过预算动支、报销集中、支付集中三层集中管控,达到费用与资源使用完全透明化。

四、结论

平安保险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显著成本降低再次证明了这一运营模式的巨大价值。在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适时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保险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东锋、吴能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发挥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2]陈信元、陈冬华:《换股合并增加股东财富了吗》,《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年第1期。

[3]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6期。

[4]杜兴强:《科斯定理、负商誉“悖论”、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1999年第7期。

[5]赵亚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我国保险业费用集中报销问题研究》,《经营管理者》 2013年第8期。

[6]刘婷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讨》,《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

第12篇

关键词:有线电视;宽带业务;数据业务;综合服务网;QOS;TCP控制

中图分类号:TN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099-02

当前社会最大的变革仍然不是运输和能源,依然在通信方面,这种信息化技术最突出的代表使得人类文明迈入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现在俨然变成了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的一种标志,借助于它人们能够畅享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没有人怀疑信息高速公路辉煌的前景。这里有线电视的发展也是一个代表: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增长,我国有线电视的客户规模从2004年的1.16亿户扩大为2009年的1.74亿户。有线电视网络经过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后,已由传统的广播网逐渐过渡到宽带接入网,可以为有线网络用户提供单向数字电视、互动业务、宽带上网等多种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对后续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数据业务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对其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

一、有线电视宽带综合网分析

(一)宽带电视网概述

宽带网络是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网络平台,包括骨干网和接入网两部分。其中,骨干网是整个网络的核心部分,由所有用户共享,通常利用光纤对数据进行大容量、长距离的传输;接入网是本地局端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的总称,负责将业务信息透明地传送给用户。其中骨干网的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而用户接入网从技术上到应用上仍然较为落后。

宽带用户接入技术已成为当前通信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的有线电视网拥有高达1000MHz的带宽容量,除了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外,还有丰富的剩余频率资源可供利用。传统有线电视网经过升级改造成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后,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宽带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种多媒体综合业务的大量涌现和普及,视频点播、视频会议、IP电话、远程教学等都是近年来涌现的新业务,信息高速公路上所承载信息已逐步由单一的数据信息向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演化,这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

(二)宽带电视网服务质量的指标

服务质量是不同用户业务向网络提出的传输能力要求。它体现了网络对用户业务的综合服务效果,该效果决定了用户对其获得服务的满意程度。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带宽。它反映了在一段时间内网络能为应用传送的信息量。多媒体业务分为恒定比特速率(CBR)和可变比特速率(VBR),对于恒定速率的业务,只要为它预留峰值带宽即可保证其服务质量。可变速率的业务则较为复杂。

2.时延抖动。端到端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特性。它是由于时延的可变部分的变化导致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不公平的队列调度方法都可能导致较大的时延抖动。交互式业务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则有严格的要求。

3.分组丢失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占全部分组传输量的比例。造成分组丢失的原因包括误码、路由变化和队列溢出等。实时多媒体业务由于不能采取重传方式补救丢失的数据,分组丢失对其服务质量会产生巨大影响。

4.时延。数据分组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时间长度。它分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固定部分主要为传播时延和转发时延,而可变部分包括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转发时延是从数据分组发送开始到发送结束的时间间隔,取决于数据分组的长度和链路带宽。处理时延取决于网络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分组处理的复杂度。

二、数据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研究

数据业务服务质量的优劣将决定用户对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的发展。数据业务中包含有很多Web浏览、FTP文件传输等,正向信道(数据由服务器经过网络传向用户)的数据量和所需带宽远大于反向信道 (数据由用户经过网络传向服务器)的数据量和带宽,业务流量呈现出明显的收发不对称性。与数据业务流量不对称的特点相一致,在网络设计上出现了非对称网络。在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中,下行信道的传输速率为30~40Mbps,上行信道的传输速率为2~10Mbps。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上、下行信道传输速率的非对称特性与数据业务流量的特点相一致。由于现阶段的大多数数据业务都是通过传输控制协议 (TCP)来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 to End)数据传输,因此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取决于TCP协议执行时的性能。那么如何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数据服务质量呢?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小确认分组在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上行信道中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并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防止确认分组在上行队列中产生堆积或丢失。这里可以采用如下的思路:对于单个用户来说,确认分组到达上行信道中的速率和时间间隔等于下行信道发送数据分组的速率和时间间隔,可以通过监测下行信道中发往各个用户的数据分组的发送速率和发送时间间隔确定各个电缆调制解调器所需上行信道带宽,并为电缆调制解调器预先分配相应的上行信道带宽资源,消除申请接入时延RADτ和上行信道带宽申请在等待调度的时延(数据传输时延DTDτ的一部分),避免了确认分组压缩现象的产生,同时也防止了上行信道缓冲区溢出导致确认分组丢失,从而提高数据业务的吞吐量和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中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

三、结语

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分布最广的网络系统,日益受到网络设备商和运营商的重视,同时同轴电缆有较大的带宽潜力。但是需要看到,在具体的宽带服务中,仍然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本文主要提供的也是思路上的一种设计,在具体实施中也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了满足用户对大量娱乐和互动信息业务的需求,必须通过积极的探索研究,才能确定技术与应用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13篇

XX公司成立于XX年XX月,具有法人资格。公司注册地: XX,经营地: XX,经营范围: XX,从事的业务属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认定范围中的XX类别(附件中的明细类别,如涉及多类请列明)。

公司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XX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XX%。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包括XX,企业的研况是XX(可含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上年度研发支出等)。

企业上年度从事规定范围内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和XX万元,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XX%。

企业与境外客户有签订服务外包合同,上年度向境外客户提供的国际(离岸)外包服务业务收入XX万元,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XX%。

经核对企业申报的服务收入、总收入与对应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数据吻合,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

同意(不同意)推荐。

第14篇

吴定富指出,时值年终岁尾,各公司要认真总结今年各方面的工作,精心谋划明年的发展战略。2005年将是保险业发展关键的一年,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吴定富说,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科学发展观和保险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当前保险业要注意克服做大就是要规模、做强就是讲市场份额的片面认识,围绕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大局来发展保险业,扩大保险覆盖面。

他还说,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保险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保险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规模增大,效益下降,风险增加,形象下滑。

要借鉴国际保险行业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整合保险企业内外部各种优势资源,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服务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控制企业和市场的经营风险。

第15篇

关键词:合肥;服务外包产业;SWOT分析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引言

关于“服务外包”的概念目前还是比较混乱,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江小涓认为,外包可以简单定义为“企业签订外部供应合约完成过去在内部进行的经济活动”。王勤提出,“外包”是指企业为降低成本、保留核心业务和提高竞争力而将自己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外部企业的一种商业行为。简短地说,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第三方出售的专业化的服务完成本企业内部的工作。

美国著名学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言,“全球性的服务外包,已成世界大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的IT服务业务外包给更低成本的服务提供商。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服务外包行业已经极具规模。在2006年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的产业之一。

二、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

2007年底,合肥市正式成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从服务外包提供商来看,合肥市有科大讯飞、科大恒星、英图微电子、亚微信息等一批通过了CMM/CMMI3级认证的企业。从服务外包发包商来看,合肥市引入了一批世界500强公司。如:IBM、通用电气、三菱重工、埃克森美孚等。目前,合肥共有包括IBM软件人才合肥实训基地和CMU-HP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在内的共5家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合肥市2012年度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631.37亿元,和2011年度的1426.29亿元相比增幅不大。合肥的服务外包产业与其他城市一些相比,规模还不够大,还有提升的空间。

三、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结合合肥市的实际情况来对合肥市作一综合分析。

1.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合肥市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合宁、合徐、合巢芜、合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七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高速路网形成“一环七射”格局。近几年、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也为合肥市发展服务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合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12年底,合肥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50所普通高等院校,4所成人高等院校,同时合肥市还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2所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合肥市总共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2.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日本的外包商和用户往往注重品牌,而欧美看重的则是软件企业的资质认证。日本离岸开发明确要求开发方具有相关国际标准进行记载以及包括沟通技巧在内的项目管理能力,例如UML。而美国软件外包一般要求企业具备CMM3级以上资质。现如今服务公司在制定外包决策时越来越看重质量水平。

(2)受过高等教育人才储备比较丰富,但是既会技术又会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精尖人才比较匮乏。服务外包所需要的“外语+软件+管理+商务”等复合型人才的供应依然还是不足。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3)商业秘密、技术专利和版权一直以来都是发包企业关注的重点。仿制、伪造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国家的有关管理部门也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3.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1)随着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进一步扩大,超过半数以上的欧美企业开拓服务外包市场。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的新宠,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2)合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并于2007年8月,出台《合肥市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合肥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注册在合肥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4.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1)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都已出台发展服务外包的相关鼓励政策,各地差异性不大,导致各地产业目录缺乏特色。

(2)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加入到了服务外包的领域。面临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合肥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不但将会同国外服务外包地区的企业存在着竞争,而且也会同国内服务外包地区的企业存在着竞争。

四、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1.努力做到错位竞争,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合肥的比较优势出发,错位竞争,定位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同时提升其薄弱环节,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挖掘其潜力。加大服务园区的建设力度,改善政府和园区的服务水平。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集群优势。

2.加强自主创新并,提高技术含量,培育服务外包品牌企业

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推动国际服务外包投资工作。要通过奖励、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以补贴的方式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服务标准的国际认证。

3.加大对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高端服务外包人才引进方面,引进国外市场人员,雇佣国外高端人才。依托合肥科教城、职教城优势,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对服务外包知识讲授比重,加强服务外包技能方面训练。对于高级人才来合肥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可申请市风险投资基金、项目启动经费等支持。

4.加强对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强化对服务外包企业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方便、专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