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管理论文范文

学校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管理论文

第1篇

自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学校效能研究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学校效能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学者指出,学校效能包括教学效能与教师效能、学习效能与学生效能、管理效能与管理者效能三个方面。其中,管理效能是指在管理中,按照预定的目标,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有利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效果的性质和实际状态。学校管理效能表现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和最佳的组织配合,为教育提供较充分的物质条件和优化的心理环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观点对我国大陆关于学校效能内容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目前还缺乏对学校管理效能相关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界定学校管理效能要从“效能”和“学校管理”的本质入手分析。对“效能”的分析,常常与“效率”的分析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出现在组织管理文献中。在英语中,efficiency(效率)指的是系统中投入与有效或有用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effectiveness(效能)是effective的名词,其英文含义是“成功地产生理想的或预期的效果”。从英语词源上看,效率重经济性,而效能不仅具有经济性还具有结果的效益性和正外部性,是对事物运行结果的一个良好愿望和预期。换句话来说,效能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到达一种良好愿望的预期结果。研究效能就是研究一种达到良好愿望的预期或实现最高目标的状态,在一定历史时间内,这种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既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统一。学校管理目标首先是确保和促进学校目标的实现,而保证和促进学校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通过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实现学校目标最理想的状态呢?这是学校管理效能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追求的最终目标。

首先,学校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无论是何种类型层次的学校,其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是高度关涉人的工作,人又是最为复杂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说明教化育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其次,学校工作的正外部性。学校工作在于促进个人身心发展。而人的素质结构发展不仅关系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生活状态,而且还关系着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这正是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的体现。最后,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运行与发展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不同利益主体对学校有不同的预期目标诉求,且层次、类型、时间长短不一。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诉求,学校的“决策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顾此失彼”。由此可见,学校管理效能潜藏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和实践旨趣:一种解决管理实际问题中提高管理有效性并促进教育有用性的实现和教育价值的追寻,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最佳的教育状态。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计划、组织、协同、控制、监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学校组织内外输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并提高这些资源、要素组合与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状态和水平的反映。学校管理效能高低是对学校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总体的评价,不仅包括效率而且还包括效益。进一步说,学校管理效能主要是由教育目标、资源、组织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四要素构成。衡量学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个“度”:目标达成度、资源获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内部管理合适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很显然,高效的学校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在一定的学校目标指引下,能够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提高经费使用总量,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当一所学校彰显出较高学校管理效能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策略

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视角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在新时期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和条件进行的新思考和新探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指明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国内外实践证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对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发展的抓手和关键,因此,各学校都十分注重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和制定。然而,规划终究是蓝图,不是事实。要把蓝图变成事实,关键在于落实,没有好的落实,再美的蓝图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之后,关键是把规划变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执行目标,逐一落实。落实效果的好坏体现出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它是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当前,不是学校没有规划和目标,而是缺乏目标落实中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所以,学校管理效能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学校目标执行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把责权利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2.扩大学校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夯实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校不仅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同时还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学校各种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天,没有更好的物质保证和更好的办学设备及条件,学生很难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有学者指出,“在今天,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楼、实验室、电脑中心、语音室、图书馆;没有像样的体育场、游泳馆;没有必要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便捷的网络系统;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娱乐空间,很难想象它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高的”。然而,我国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而仅仅依靠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办学,在今天市场化条件下办学,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因此,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资渠道以及充裕的办学经费是保证学校有效运行并成功的重要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外大学校长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教育经费的筹集者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者。

3.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是提高教育稀缺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教育资源使用不高,浪费较为严重,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由于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力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低效常被忽视。事实上,教育资源总量短缺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力所引起的资源短缺应该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善的问题。因此,从管理的视角看,学校领导者及管理团队制定和完善各种资源管理使用制度,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

健康、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学校各构成要素之间有一个最佳使用效率,呈现出机构精简、信息畅通、领导适度授权、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权限清晰且责任意识强烈等方面的特征。事实上,“学校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分别来自不同处室的人员组成,他们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更利于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促进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因此,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是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重要保证。

5.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满足各学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织部门,学校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一方面,不同利益相关者为学校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服务、信息等等,组成了学校可持续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努力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学生作为投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消费学校教育服务的群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顾客,也是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是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获取自身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能力并能够适应社会。因此,改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是对学生需求的积极回应。从教职员工的需求上看,要不断加强教职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为教职工提供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和机会,积极为教职员工创设创收途径、谋求更好的福利待遇,是对教职员工的利益诉求。此外,从投资者、政府及社会的视角看,他们多是直接或间接为大学提供资金的人或组织。学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出更多更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匹配的人才数量、质量与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2篇

自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学校效能研究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学校效能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学者指出,学校效能包括教学效能与教师效能、学习效能与学生效能、管理效能与管理者效能三个方面。其中,管理效能是指在管理中,按照预定的目标,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有利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效果的性质和实际状态。学校管理效能表现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和最佳的组织配合,为教育提供较充分的物质条件和优化的心理环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观点对我国大陆关于学校效能内容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目前还缺乏对学校管理效能相关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界定学校管理效能要从“效能”和“学校管理”的本质入手分析。对“效能”的分析,常常与“效率”的分析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出现在组织管理文献中。在英语中,efficiency(效率)指的是系统中投入与有效或有用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effectiveness(效能)是effective的名词,其英文含义是“成功地产生理想的或预期的效果”(successfulinproducingadesiredorintendedresult)。从英语词源上看,效率重经济性,而效能不仅具有经济性还具有结果的效益性和正外部性,是对事物运行结果的一个良好愿望和预期。换句话来说,效能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到达一种良好愿望的预期结果。研究效能就是研究一种达到良好愿望的预期或实现最高目标的状态,在一定历史时间内,这种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既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统一。学校管理目标首先是确保和促进学校目标的实现,而保证和促进学校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通过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实现学校目标最理想的状态呢?这是学校管理效能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追求的最终目标。

首先,学校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无论是何种类型层次的学校,其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是高度关涉人的工作,人又是最为复杂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说明教化育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其次,学校工作的正外部性。学校工作在于促进个人身心发展。而人的素质结构发展不仅关系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生活状态,而且还关系着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这正是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的体现。最后,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运行与发展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不同利益主体对学校有不同的预期目标诉求,且层次、类型、时间长短不一。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诉求,学校的“决策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顾此失彼”。由此可见,学校管理效能潜藏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和实践旨趣:一种解决管理实际问题中提高管理有效性并促进教育有用性的实现和教育价值的追寻,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最佳的教育状态。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计划、组织、协同、控制、监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学校组织内外输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并提高这些资源、要素组合与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状态和水平的反映。学校管理效能高低是对学校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总体的评价,不仅包括效率而且还包括效益。进一步说,学校管理效能主要是由教育目标、资源、组织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四要素构成。衡量学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个“度”:目标达成度、资源获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内部管理合适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很显然,高效的学校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在一定的学校目标指引下,能够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提高经费使用总量,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当一所学校彰显出较高学校管理效能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策略

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视角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在新时期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和条件进行的新思考和新探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指明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国内外实践证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对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发展的抓手和关键,因此,各学校都十分注重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和制定。然而,规划终究是蓝图,不是事实。要把蓝图变成事实,关键在于落实,没有好的落实,再美的蓝图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之后,关键是把规划变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执行目标,逐一落实。落实效果的好坏体现出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它是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当前,不是学校没有规划和目标,而是缺乏目标落实中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所以,学校管理效能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学校目标执行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把责权利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2.扩大学校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夯实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校不仅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同时还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学校各种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天,没有更好的物质保证和更好的办学设备及条件,学生很难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有学者指出,“在今天,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楼、实验室、电脑中心、语音室、图书馆;没有像样的体育场、游泳馆;没有必要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便捷的网络系统;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娱乐空间,很难想象它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高的”。然而,我国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而仅仅依靠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办学,在今天市场化条件下办学,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因此,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资渠道以及充裕的办学经费是保证学校有效运行并成功的重要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外大学校长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教育经费的筹集者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者。

3.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是提高教育稀缺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教育资源使用不高,浪费较为严重,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由于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力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低效常被忽视。事实上,教育资源总量短缺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力所引起的资源短缺应该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善的问题。因此,从管理的视角看,学校领导者及管理团队制定和完善各种资源管理使用制度,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

健康、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学校各构成要素之间有一个最佳使用效率,呈现出机构精简、信息畅通、领导适度授权、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权限清晰且责任意识强烈等方面的特征。事实上,“学校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分别来自不同处室的人员组成,他们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更利于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促进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因此,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是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的重要保证。

5.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满足各学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织部门,学校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一方面,不同利益相关者为学校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服务、信息等等,组成了学校可持续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努力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学生作为投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消费学校教育服务的群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顾客,也是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是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获取自身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能力并能够适应社会。因此,改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是对学生需求的积极回应。从教职员工的需求上看,要不断加强教职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为教职工提供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和机会,积极为教职员工创设创收途径、谋求更好的福利待遇,是对教职员工的利益诉求。此外,从投资者、政府及社会的视角看,他们多是直接或间接为大学提供资金的人或组织。学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出更多更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匹配的人才数量、质量与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第3篇

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总结

第4篇

学校期末考试结束后,高一某科备课组三位成员先后向学校反映情况:备课组长张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学校骨干),指责组内两位青年教师,一位考试前给所教班学生印发复习材料,涉及考试内容;另一位阅卷时对所教班学生打分松。备课组员李老师(工作一年的新教师,党员,勤奋好学),反映试卷是组长命题,怀疑组长考前复习有漏题。因为发现前几次考试,张老师所教班学生答题不但规范、而且接近标准答案。为了让自己班的学生不吃亏,所以加印了些自己梳理的复习材料。备课组员曹老师(工作五年的青年教师,教学新秀),反映组长命题打闷包,而自己上复习课时有几个要点没有复习到位,所以这几道题目,批自己班时松了一下。但是组长给所教班的学生登分时加了分,李老师给所教班学生又加课又下发复习资料,大家都占了便宜。

2问题

本案例主要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命题、阅卷等各环节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二是教师发展个体追求上出现了问题。三是备课组建设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短期管理者一般可通过面谈沟通,安抚、批评、教育等管理行为解决眼前问题。但如何长效解决?

3分析与对策

如下表,管理者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学中,找到分析问题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3.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来看阅卷本身是人的活动。传统阅卷中,教师行为是全部,容易出现案例中批卷标准不一、登分不准等问题;而且其他备课组可能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是未反映而已。阅卷前后可以通过强调统一标准、提高责任心等要求或制定规则,来解决这类问题,也是管理者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式,这是因为管理者往往先关注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二字。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指出,人力要与一定物力相结合,要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可见“物力”也很重要。在本案例中学校除了完善相关制度之外,适时引人了网上阅卷这一技术物力,更好地解决这一阅卷环节问题。网上阅卷随机发送试卷批阅、双评仲裁、自动计分保证了阅卷的公正性,同时及时地进行成绩统计分析,更是将教师对分数的关注引人到了分数背后的成因。32从人性假设x、Y、z理论来看人性假设X理论,指出任何管理都不可忽视利益和动力机制,利益的调节和正当的竞争可以促进不同主体实力的增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三位教师间虽有竞争,但却是不当竞争。竞争目的很简单,期望自己教的班级考出好成绩,但较狭隘,唯分数论。不过,都能主动向学校反映问题,是要求上进的;再分析他们个人背景,关键词是:骨干、党员、新秀,与X理论中提出的回避责任、不进取是相悖的。如果这时应用X理论,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赏罚分明来实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显然不全面,也不完全可取。而这时借鉴人性假设Y理论,寻找对策似乎更为可信。引导三位教师,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各自实现目的的手段不恰当,合理方式是提高各自的教学水平,而不是投机取巧或低效劳动;指出各自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个人目标、探讨个人成长计划,激发三位教师工作热情和潜能。本案例也可借鉴人性假设z理论,备课组长担任指导教师、两位青年教师做徒弟,组成师徒结对,在“组织内部创造一个亲密、融洽、合作的家庭氛围”,复习、命题等教学工作集体合作完成。但师徒结对这样的组织方式,是本案例问题处理时的一个特定方法,因为恰好本案例中备课组成员年龄结构、教学经历特点,容易形成师徒结对。但对于大多数组室建设,更提倡形成学习型组织模式。3.3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来看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内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基本内容是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案例中,三位教师团队意识没有形成,对共同愿景应是全体学生学业水平、学科素养的提升,但全体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认识不足;成员间沟通交流不足,更是出现了回避责任、指责他人的情况;仅存在备课组松散的组织形式,而没有组的实质,更谈不上形成团队合作,单干现象严重。对此,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采取的对策是:学校搭建专业成长阶梯,例如:开展“三格”成长培养、发展自我,即“三年合格”、“六年升格”、“十年风格”,引领个人发展与集体愿景相融合;学校构建共享资源平台,如建立备课组学习资料网盘,汇聚备课组集体智慧;学校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备课组教师进人团队学习状态,激活备课组自律内化管理,抛弃成见,敞开胸怀,建立协作学习,发挥每位组员内在潜力和创造力。

4启示

第5篇

古人云: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需要聚全民之智慧、倾举国之力量接续奋斗来完成。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纷纷“问政于民”,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激发了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发展决策的政治热情,有利于集智于民,实现科学决策。学校管理同样如此。学校发展不仅是领导的事,更是全体员工的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让决策科学,方案可行,符合实际,领导就要经常深入教师中间,和教师打成一片,尊重教师的民利,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自觉自愿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定期召开教代会、座谈会、个别谈心和问卷调查等途径,虚心听取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对工作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的看法;请学生家长、人大代表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到学校走走,坐坐,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资源上讲“借力”

在社会大环境中,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村居社区、学生家长及兄弟学校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学校领导要善于借力,努力搞好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和内外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使各种教育元素有机集合,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学校发展良性循环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师生员工等内部力量,还要通过领导视察、专家指导、参观学习、报刊阅读等多种途径从外部吸收精华,结合学校实际,推进管理。学校领导还要做有心人,向每学年调进来的教师和转进学生,细致了解原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对出去的教师和学生,想办法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学习状况,从中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管理经验。另外,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也是重要资源,要善于借助为学校发展造势助力。

三、行动上讲“给力”

第6篇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制度与方针的落实者与践行者,同时由于班主任所开展的管理工作直接面向学生,因此,学校中的班主任队伍所具有的管理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基层管理工作质量,并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巩固做的整体成效。另外,班主任所开展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才能够确保学校管理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从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责方面来看,首先班主任需要对学校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做出执行,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做出了解,从而为学生思想与行为的规范奠定基础;其次,具体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对学校总体的管理思路与管理策略做出一定程度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同时也能够给学校管理层带来一定的启示,从而使班主任在管理中的创新发挥出带动学校开展管理创新的作用,并让这种个性化的创新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特色内容。

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力量

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管理工作、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对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做出这样的论述:“全国有成千上万的班主任,他们热爱下一代,热爱教育工作;他们根据教育原理,不断研究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团结共事的老师,彼此观点一致,实践一致,给孩子们熏陶,给孩子们训练,使孩子们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和有道德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后继队伍。”从叶圣陶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由于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整体思路做出把握,在树立班级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以管理目标为依据来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班级向心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而言,在良好的班级管理基础上学生能够体验到更加和谐的班级氛围,这对于推动学生正确调整自身思想与行为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班主任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

与家长开展良好的沟通是学校管理过程中获取家长支持并争取家长配合的必要手段。同时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与家庭教育管理一体化发展也是学校管理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但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够与家长开展沟通的管理主体并不多,而作为学生直接负责人的班主任在此方面则具有着明显优势。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家访、家长会以及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来开展与家长的沟通。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有效提升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性,并实现家长与学校之间合作关系的构建。另外,班主任可以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将学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传达给家长,并引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的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做出规范,这对于提升学校管理质量而言也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7篇

修业学校秉承“修德敬业”的校训,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开展了“平凡的收获,朴实的情怀”月度人物评选活动、师德讲座,借用教师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修业人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创新修业学校每年一度的“最佳形象教师”评选方式,以每一次督学来校督导检查时的电话访谈、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结果为依据,评出了最佳形象教师之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最具协作精神教师、最受学生青睐的教师,让老师们懂得欣赏、认识自己,悦纳别人。修业学校还开展了“让办公室文化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一部分”的办公室评选活动,将良好面貌、优秀典型进行宣传推荐,营造了教师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了老师们良好的工作形象,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在“督”下坚持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标准,倡导制度与文化并重

1.督导下规范办学行为

修业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和职代会制度,巩固校务公开评级和党务公开试点成果,长期设立了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专栏。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从2011年开始在全区率先采用国有资产电子化管理,规范教学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完善借用登记,所有新添置的教学器材和图书做到及时录入,账物相符。严格规范招生和收费行为。保证本学区适龄儿童全部免试入学,学区范围内流动人员子女全部实行免费入学。从不拒收具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一直保持在100%。严格收费纪律,认真落实“0”收费制度,学生校服、直饮水和按规定配备的学习资料全部免费(由政府埋单)。学校对收费标准、监督电话长期公示。学校做到了多年无一例违规招生行为,更未出现过任何乱收费现象。学校在校门显眼处悬挂了全区统一的督学责任区公示牌,公布了责任区督学姓名、工作邮箱和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了全区统一督学责任区工作信箱,广泛收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这样的举措促进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意识,保证了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让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少走弯路。督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随机督导,针对学校教育的常态管理和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如“暑期成建制补课行为”、教师落实师德规范的情况、学校落实“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情况、落实“减负提质”的情况、落实“零收费”政策情况、考察课程开设和执行情况等。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评价指导,落实“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检查整改成效。督学深入课堂,倾听老师和学生的心声,给老师们讲自己优秀的育人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坚定从事教育的决心;参与学校办学特色研究,与学校管理者一起探讨学校发展方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2.督导下探索良好的管理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实施“层级管理”,每位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职有权。坚持了校务会成员每周五的例会制度、重大事情的商议制度;实施了学校日常管理巡查制度,即行政人员每天进行教学常规巡查、德育巡查,分别对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天候管理。学校工作无论大小,大家全力以赴,同心同德,以最大的激情、最优的绩效、最无私的奉献精神完成工作。

3.督导下塑造良好的制度文化

学校创新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职工大会对《修业小学教职工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严格实行教职工出勤、业绩、师德等考核机制,考勤结果一月一小结,与绩效密切挂钩,为教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绩效管理考核方案的制订,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制度上有对应的,按制度办事;制度上没有穷尽的,校务会秉公商议,并及时补充制度。

4.督导下塑造良好的特色文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各自办出特色。”因为,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改变“万人一貌”的状况,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只有办出学校特色,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千校一面”的单一学校模式和畸形发展。由此可见,办出学校特色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修业学校是省市体操传统项目学校,体操也是学校特色立校的战略发展项目之一。督学经常与学校行政、特色教师共商特色项目的发展壮大方针策略,学校拟订了特色教育的原则:即立足普及,使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是修业学校体操工作开展的基本做法。建立了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的特色教育。实施了特色教育激励机制。对特色教师的教学、带队指导、课外指导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每学期对在特色教育中做出贡献的,在市、区各类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使体操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工作职责,推动了学校特色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修业学校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平台,让体操队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充分展现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和体操特色项目,开展了“激情绽放,快乐起航”之阳光体操领操员资格测试竞赛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共选拔了52位领操员,由学校统一颁发领操员资格证书和领操员校标,并将其分成若干批次,担任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操员。2011年10月29日,修业学校百余名阳光少年参加了“长沙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大会暨展示活动”。展示活动中阳光少年激情表演、精彩纷呈,赢得现场阵阵喝彩,并获得“最佳展示活动”奖。2013年八运会上,修业学校选手更是取得了3金6银6铜的佳绩。为推动体操特色可持续性高端发展,根据课题“‘走进修业’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的规划和学校的项目发展情况,我们对特色项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调整:在1~3年级学生中开设体操校本课程,新开发《健美操》校本课程,作为体操校本课程的延续和发展,在4~6年级学生中开设,2011年上半年已初步实施。该课题得到了教科中心领导、全体教师、家长的重视与支持。有目的的研究,关注实效的探索,促使学校的体操特色逐步呈现“广参与”“重科学”“高水平”“出成果”的良好态势,促进了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第8篇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通信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用QQ号码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此平台上可以实现和特定人群的文字、图片、语音等全方位的沟通互动。这里介绍的,不单单是微信的聊天功能,而是微信强大的可扩展性能!

1.1订阅公众号

订阅公众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账号类型,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适用的用户:主要是提供信息和资讯。一般媒体、学校用户比较合适(如:骑行、央视新闻)。特点:每天可以群发一条信息给粉丝,群发消息收至订阅号文件夹、群发信息不会提示推送。

1.2服务公众号

服务公众号是一种账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适用的用户:主要是给粉丝提供服务。一笔的银行和企业用户比较适合(如:招商银行、中国南方航空)特点:每月可群发一条信息给粉丝、群发的消息会显示在聊天列表中,下发消息即时通知粉色团。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可以采用服务公众号。

2用户群体

对于学校,用户的群体肯定是本校的师生。所以,本校的师生首先得关注微信号为“广东省环境科学保护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公众号。然后即可进行相关的操作,具体请查看功能介绍。

3校园微信平台的功能介绍及优势

微信栏下有“学校简介”模块、“社团”模块、“班级”模块等等。

3.1学校简介模块

进入该模块微信会在即时聊天中主动给学生推送介绍的列表,例如:欢迎您就读本学校,希望下面能帮助你的咨询,回复数字获取相应咨询的解答:(1)学校的占地面积和教学规模(2)师资力量(3)教学楼的位置…学生若想了解具体的介绍,可以回复相关的数字即可获得回答。

3.2社团模块

3.2.1进入该模块微信会在即时聊天中主动给学生推送介绍列表:例如:美好的大学、从这里开始、欢迎您加入我们的社团大家族:(1)双节棍社团介绍(2)模拟炒股社团介绍(3)舞蹈街舞社团介绍(4)家电维修社团介绍(5)滑轮滑板社团介绍……3.2.2进入某个介绍例如:双节棍社团介绍:可以查看到双节棍的成立史等等信息。同时,若该学生想要加入这个大家庭去,可以在这里预先申请加入该社团。学生需要输入“学号”+“手机号”然后提交即可。相关的人员会在社团招新中通知已经注册的人进行面试考核再录取等。这就大大减少了社团招新乱发传单这种既浪费钱又不环保的行为。3.2.3其他社团的操作类似

3.3班级模块

进入该模块班级介绍,对应的专业介绍和课程。

4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展望

第9篇

一、农村学校基础落后,管理需优化

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不强,要实现比城市学校还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倾斜支持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靠管理走捷径、求突破。

农村学校生源整体上不及城市学校,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社会促进条件;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上也不及城市学校,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优厚的条件,但是农村学生肯学习能吃苦,农村教师更朴实好激励,所以农村学校只要优化管理,把这种后天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

农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硬件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条件,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决定胜负的主要还是软件,是学生的学习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寒门出贵子,穷校也可以出状元、出名师,所以我们要优化学校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风正业精秩序井然,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谋求发展。

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财力,显著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中央支农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学校还会迎来更多的资助与支持。国家的初衷是要给农村学校打“强心针、催长剂”,希望农村学校补足元气抓紧发展。条件好了、钞票多了,更要优化管理,将优厚的物力支持与优质的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的强势崛起。

二、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必须解决

农村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一个学校的水平,决定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提高,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我们农村的教师状况却令人担忧。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本属正常,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只有上流没有下流、高素质教师上流一般者不流的现象则属畸形。农村学校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或被县城学校的领导相中,或是通过一定的人情关系,调入县城。拿我在的学校为例,每个学年结束时,都会有教师调入县城,这些走掉的教师,大多是经过了几年实践锻炼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年龄都在35岁以下,又以紧缺的科目如语文、英语、数学教师为主体。他们的流失,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学校的社会影响上,都是对我们的打击。对这些要流失的教师,我们想留都留不下,留不住。原因如下:1、县城学校优厚的待遇是我们不敢留。2、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和家庭的结合我们无法留。3、政策导向的偏差使我们留不住,农村教师的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班组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学质量出现滑波,双差生不断出现,辍学人数有增无减,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达标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因为流失教师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留下来的教师一般年龄较高的本地教师,一方面教师兼种田,学校家庭两头顾。另一方面知识陈旧,思想僵化,信息不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教师的稳定问题必须解决。

三、“留守生”问题需社会动员综合解决

随着农村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在校生中的比例也在年年增加,留守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生问题亟待解决。“留守生”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3.1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健康令人担心。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于是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让子女将来在城市体面的生活。然而背着父母希望的孩子比背着孩子的父母更辛苦更沉重。这种过高的期望使留守学生产生了沉重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成绩上小小的下滑,在他们内心也会掀起惊涛骇浪,产生很强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加之由于经济原因,民工回家次数很少,一次次许诺回家,一次次让学生伤心,一次次扼杀亲情。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不懂得亲情抚爱,由于教育能力和通讯资费原因,在与学生通话中,无非是问一下考试情况,叮嘱学生几句,许诺带些什么物资,很少听听学生心理期盼。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身心成长无法得到父母引导和关心,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

3.2学习中缺乏家教,学科成绩令人担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外出了,孩子也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督促,精力投入少,学习态度差,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全靠教师分给百分之几的责任心,少数学生厌学、迟到、逃学特别令人头疼,也有多子女家庭,父母外出,年龄大的留守儿童还得照管弟弟妹妹。

3.3寄人篱下从属别人,身体成长令人忧患。

疼爱子女莫于父母。寄居的“留守学生”,其生活习性,饮食冷热、营养调配、味口矫正、膳食多少等都得从属于别人,天气冷暖变化带来衣物增减,昼夜长短变化带来作息把握,年龄增长带来青春发育变化等等,很难有父母一样体贴入微,还会慢慢积攒一些疾病,甚至产生终身遗憾。同时,作为祖辈或叔辈,大多要监护多个“留守学生”,就更是“众口难调”了,不能满足每个儿童的生长需要了。

3.4监护中缺乏责任,其效果令人恐惧。

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学生有近一半由祖辈监护。由于精力、体力、知识能力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浅层关怀,满足于“孩子喜欢”、“不出意外”;也有的监护人出于情面接受留守学生家长委托,抱着“别人的孩子深不得浅不得”的思想,迁就放纵;孩子带着“看别人眼色”和贪玩心理,采取回避躲让,难以沟通,甚至对监护人态度冷漠。监护职责浅层化,不能提供亲情交流环境,和家教的温暖氛围,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不能得到满足,出现身体、心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发育不良”,甚至“畸型”。:

3.5学校安全责任突显,管理不堪重负。

第10篇

1.学生平等意愿冲撞教师传统威严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师生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糟糕恶劣的师生关系是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成绩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难以放下架子,以威严者自居,日常教学中的语言不当、评价失准、对学生的斥责惩罚都随着学生日渐增强的平等、民主意识而激发出更大的矛盾,如果我们教育者一味硬性维护教师的权威而不自我剖析,那么这种矛盾冲突就会升级,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的管理带来困难。

2.缺乏良好的情感交流与有效沟通

师生良好关系的发展来源于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了解,然而,在客观上目前的应试教育给学校与教师增加了很大的教学压力,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师将更多时间与精力聚焦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身心发展状况。许多教师都是忙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很少与学生沟通,只负责上课,却从不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没有做到真正地关心学生。主观上,某些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生硬,不公平,使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而对学生而言,随着年龄、性格、心理的成熟,逐渐与教师之间也产生了代沟与意见差异,使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

3.由不良情绪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在现今社会关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倍感压力,往往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不对称的情绪诉求,只要一方控制不好,随意发泄,势必引起师生间的矛盾,而人在生气的时候,又会把简单细小的问题扩大化,使问题性质升级,进而致使师生冲突变得严重。

二学校管理中化解师生矛盾的有效解决办法

1.基于平等,构建包容互尊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领域里最重要的两类人群,在学校的管理中一定要把促进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作为管理制度中的重点,因为教与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只有改善两者的关系,才能获得双赢。所以构建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放下固有的威严,倾听其意愿,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而学生也要理解教师的苦心,并积极配合一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重建平等、民主的教学课堂。如某教师会定期让学生为其做出评价,找出其教学中的毛病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挥民主平等的作用,那么在放下教师威严的同时,却得到了良好的课堂反馈和师生关系,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2.勤于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与本领,更应该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真正学会做人,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照顾与教育。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问题,以诚恳亲切的态度来获得学生的信任,与之有效沟通与交流,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给予关心与鼓励,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成为真正无话不谈的朋友,如此,所有的矛盾与冲突自然烟消云散了。例如:某学校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热情参与和教师的互动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而且还时常进行家访,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热心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善于控制,冷静处理情绪上的矛盾冲突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首先应该具有师德,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尤其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必须要冷静理智地控制好情绪,以包容的心态体谅、教育学生,因为身教胜于言教,学生在教师正确地教育引导下,一定会改正错误,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有效避免矛盾冲突的恶化,使师生关系得到缓解与改善。例如:某教师在发生和学生的强烈争执时,没有让情绪失控,而是客观、冷静地分析了事态,公平与学生理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理智清晰地解决了二人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结束语

第11篇

(1)财务数据前后期口径不一致或刻意粉饰报表数据,使财务分析失去了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的数据基础。财务分析大多是基于报表数据进行分析,而分析的一个最主要途径就是对比。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原因使得财务政策和账务处理方法不连续,影响数据的可比性,比如学校财务人员的更换致使账务处理方法不统一,或者同一个财务人员对不同时期的同类支出归类口径不一致。极端的情况是主观故意对报表数据进行粉饰,严重损害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致使财务分析出现偏差。

(2)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片面的注重相关指标的计算,使财务分析流于形式。尽管财务分析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校财务人员的常规工作,但是仅仅停留在指标计算层面而不进行深入分析的情况仍普遍存在,这既不利于学校管理者理解,也不能发挥财务分析的真实效用,从而使得财务分析变成走过场。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财务人员与学校管理者日常沟通不足,致使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目标不明确,泛泛而谈或者只是按部就班罗列指标的计算过程。第二,学校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不重视,挫伤财务人员积极性,或者财务人员本身重视程度不够,仅仅是应付了事,从而使财务分析流于形式。

(3)分析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将各个指标割裂开来,从而错过了发现问题的机会。财务分析是一个严密的数据分析和比对过程,不仅要求就各项指标单独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对比,也要求对一系列关联指标进行分析比对,更要注重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很多时候,从单个指标本身来看并不能发现问题,而把有关联关系的一类指标放在一起比对或者从整体上来看待,就能发现端倪。

(4)财务分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的发挥效用。财务分析对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发挥的效用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财务分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之外,还包括:第一,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局限于对自身数据的分析,忽略了同规模学校间的比较,忽略了与预算数据的比较,使财务分析本身具有缺陷性。第二,财务分析始终停留在事后分析的层面上,抑制了其加强过程控制、进行预测谋划的效用的发挥,使得分析对管理层的帮助大打折扣。第三,缺乏有效的追踪机制,使得财务分析中提及的问题未得到重视,或即便得到重视但是未改进落实。

二、财务分析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效用的关键点

(1)学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对财务分析中提出的问题加以关注,及时落实改进措施,提高财务分析利用率。学校管理层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是财务分析发挥其效用的根本保障。学校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中指出的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分析的利用率,切实发挥财务分析的效用,还能对财务人员起到激励作用,同时带动学校其他人员重视对财务分析的使用,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财务人员也应当从根本上予以重视,使财务分析不但能够总结过去、揭示问题、提出建议,还能够立足当下,对正在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强化事中监管,同时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趋势预测、推进超前谋划,从财务分析本身的角度不断改进完善,为财务分析发挥其效用夯实基础。

(2)规范财务操作,保持政策和处理方法的连续性,统一口径,确保数据可靠、可比、有效。学校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对于财务分析而言是不可动摇的根基。要保障学校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且可比,一方面,学校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经办人员都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以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获取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财务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财务操作,使账面上反映的数据都真实有效;另一方面,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应当保持会计处理方法的连续性,通过建立备案表等方式,对不同期间的同类业务进行归类口径的统一,这里应当要注意两点:第一,在判别是否属于同类业务时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二,对推行财务集中核算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通过开展学习交流,共同探讨,逐步统一,进而实现地区范围内的财务数据可比性,为财务分析提供新的对比参照。

(3)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去把握,确保财务分析益于理解,指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提出的对策切实有效。第一,做到计算与分析并重,统筹兼顾。简单罗列指标的计算过程,而不加以诠释,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不易理解,更难发现问题。可以说,分析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计算的重要程度,甚至远比后者来的重要。一份有效的财务分析应当是在计算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一针见血地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的建议,让学校管理层在阅读时能够一目了然,明白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从财务分析中获取可以解决问题的专业性建议。第二,点面结合,系统性、综合性地看待各个指标,挖掘各项指标背后的关联关系。各项指标间往往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就单个指标来分析能够就某一个角度来了解学校运营的一个方面,只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看待各项指标,才能全面了解学校运营状况,也不容易遗漏潜在问题的细微表现。第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相结合,建立财务分析循环体系。财务分析是一个包含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三个部分的完整体系,只有改变传统的只重事后分析的观念,突出事前、事中的功能,才能够精准到位地指出问题,科学有效地提出对策。第四,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力求充分挖掘数据背后潜藏的问题。除了常用的水平分析、垂直分析、趋势分析方法之外,尤其要充分利用图解分析法。尽管图解分析法并不算一种独立的财务分析方法,但是毋庸置疑,它是将其他分析方式表达的直观生动、简单明了的有力工具。

(4)学校管理层要加强与财务人员的沟通,并逐步建立完善后续跟踪机制,保障财务分析切实发挥效用。财务分析的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层与财务人员的沟通程度,这不仅是因为财务人员是财务分析的提供者,最了解财务分析所要传达的意思以及措施落实后所要达到的效果,还因为在措施实施后,财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校的各项支出情况发生的变动,为财务分析对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后续跟踪机制,对财务分析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如有执行不力的情况应当追究责任,如果在执行中遇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向学校管理层、财务人员反馈。

三、结语

第12篇

1.有章可循

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要在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大局、教师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不给管理留死角,不让制度有缺陷。在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注意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让每一条制度都成为集思广益后的民主集中,成为严谨条文下的公正合理。例如:在制定《教师值日护导制度》时,我们先形成初稿,然后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座谈会、教代会等,征求各方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才形成这项规定。

2.有章必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执行环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制度具有约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们认可它、信服它,愿意遵守它。因此,每一项制度出台后,我们都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正面宣讲,让老师们了解它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发自内心地接纳,从而自觉地执行。二是发挥制度的示范性。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只有领导干部一马当先,率先垂范,这些制度才会转化为无形的执行力和感染力。在我们学校,校领导注意在各方面成为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7点45分到校,我们一般7点10分左右都到校了;要求老师终身学习,我们几个领导带头参加网上非学历培训……三是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西方著名管理学理论“热炉效应”告诉我们,规章制度应当成为一座烧红的“热炉”,谁碰到火红的“热炉”,谁就会被灼伤。在我校,不管是谁触碰了制度这条“高压线”,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3.循章必公

公生明,偏生暗。公平、公正能保证学校和谐。在执行制度时,学校努力做到:学校制度高于一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老师,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类人。对那些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老师充分肯定,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那些偷懒耍滑、不负责任的老师给予批评教育,不让他们钻空子得好处。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更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让公平公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

二、柔性管理——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1.注重精神领航

在软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为教师提供精神上的引领。要从学校现实出发,为师生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展示学校自身的生长圈,让师生心驰神往;要引导师生基于共同的认识、信仰以及价值感,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采用源于校本的“内生”方式,整合、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活动、多维互动深入人心;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等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帮助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品尝实现人生价值的愉悦和自豪。

2.实施民主管理

北田光男先生始创的“金鱼缸”法则告诉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参与,增加透明度,才能提高管理效益。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民主管理,以促进相互监管,共同经营学校。我们采用教代会决策制,学校的重大事务,如学校的文化设计、绩效分配方案等都通过教代会,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实施校务公开,将发展规划、岗位设置、评优晋级等公开,接受教师的监督;广泛征求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倾听、吸纳民意,凝聚人心。

3.关注情感需求

人是情感动物,教师的情感更加细腻敏感,情感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投入真情,让教师置身于情感的磁场中,使教师产生依恋感、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办公室广泛接触教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通过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沟通,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内心世界;真诚地关怀教师,时时处处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安排,为教师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例如:生日当天,校长会把亲自书写的贺卡送到老师手中;老师身体欠佳时,午间可以到休息室躺椅上小憩……这一件件小事,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了融洽的工作氛围,提高了管理实效。

三、刚柔并济——学校和谐发展的双翼

制度的执行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控制,具有强制性,有时会给人带来伤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管人重在管心。要想实现学校管理的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就应该在刚性的制度中加入柔性的管理,使两者如同张开的双翼,助力学校腾飞。

1.让刚性制度成为柔性管理的落脚点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的非强制方法,它以人文关怀为手段,带有明显的感彩。柔性管理没有完善的规范、体系,没有硬性指标,仅凭个人的感受、体验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证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仅凭人文管理,学校便无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就会出现管理的无序状态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同时人文管理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思想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柔性管理必须以刚性制度为落脚点,通过制度管理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确保学校协调、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障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让柔性管理成为刚性制度的内驱力

第13篇

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尤其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观念管理学校。充满干劲活力的老师,还有学校爱心动力的一直给予支持。甘马挽港口小学港口华小的一大特色是校方与家长的合作无间,在这里有许多身体力行的爱心家长以实际行动不求回报地协助尽责的校方完善校园内的软硬体建设,并通过各种具有启发性的课外活动,发掘孩子的多项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该小学的管理理念就是不放弃每一位孩子,每个孩子在学校都能够得以很好的成长,学生始终向着做一只可爱的“小蜜蜂”,这也是华小孩子们的性格标志,像蜜蜂一样勤劳、合群、有礼貌、健康活泼且守纪律。小蜜蜂的性格标志非常形象,充分考虑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二、学校的管理方式

甘马挽华小学校的管理方式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方式当中,学校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孩子、进行管理,简单有成效。

(一)服务育人

首先,学校始终坚持着对教育要热忱,对每个孩子都要热忱,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另外,学校举办了很多校园活动,让孩子从中体会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职责。亲子活动,亲子大扫除,学生与家长一同清扫校园,美化校园的环境,在相互的合作当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探访安老院,让孩子们去拜访老人院、孤儿院,在与老人的相处当中,懂得关爱老人、孝顺老人,为孤儿院举办爱心义演筹集善款。进行生命的教育,组织学生清理海龟培育中心并进行小海龟的放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生活营,在生活营中不再有家人的陪伴,学生之间独立相处,当妈妈不在身边时,激发他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是塑造了他们自信心。爱心义跑,为港口华小筹集善款的激励活动,再有户外激励营、亲子越野赛,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和集体的活动中,培养他们责任心与善心。

(二)环境育人

港口华小的校园中的每一面墙,都不是白色的,而是画着一幅幅可爱、色彩缤纷的的图画。这些绘画是由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完成的。校园中每一面墙都没有人为的污渍,校长解释到,给学生机会来完成一幅壁画,当绘制结束,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与责任感,因为那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这样他们就舍不得去弄脏每一面墙,舍不得破坏他们的劳动成果。校园美好多彩的环境,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学习与生活。水耕菜园,种植蔬菜水果。鱼菜共生园,用养鱼的废水进行蔬菜的浇灌。

(三)教学育人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学校课堂外的教育就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多参加课外活动、课外学习,补充知识。例如电脑学习营,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交通安全讲座会、反运动讲座会、心理医生的讲座、儿童安全讲座、国防部队讲座会、县卫生局讲座会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健康安全知识,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举办晨读会,读书分享会,弟子规讲座会,华语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等,旨在让学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是继承宣扬了中华文化。

(四)文化育人

学校开展文化活动,学生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尽情的发挥聪明才智,丰富了课余生活。学校有扯铃队,24节令鼓营,这些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才艺展示。新年装扮校园,探春和吹梅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欢庆农历新年。学校有“好孩子推介礼”,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评测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会有一件印有“小蜜蜂”的文化衫,这也是对孩子们的鼓励,拿到衣服的孩子就可以在每周四不用穿校服,穿着“小蜜蜂”文化衫来学校学习。

(五)爱心妈妈

甘马挽港口华小办学的一大特色是学校有一群善良可爱的“爱心妈妈”始终支持校方的每项决策。爱心妈妈组织,成立于2009年,其宗旨是协助校方推行各项计划,促进家长与校方之前的感情,给予学生爱心和关怀,训练学生独立自主。爱心妈妈的任务是义务为学生准备爱心早点和午餐,义务教导学生舞蹈,歌咏,打鼓,义务指导学生园艺、美化校园、手工等,义务协助老师教导球类活动。目前,学校爱心妈妈共有10人,妈妈们分小组轮流到学校服务,准备孩子们和老师们下课茶点和午餐,每天新鲜食材由爱心爸爸从附近镇上买回来,食材费用由班主任每月向家收,白米则由善心人士赞助。孩子们必须自备餐具并自己清洗,食堂的整洁由学生轮流负责。这样具有爱心的食堂提供健康新鲜的食品,可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节约不浪费食物,光盘行动,同时,食堂的膳食盈利足以支付学校每年的建设费用。

(六)有特色的办学模式

由于甘马挽港口小学独特新颖有爱的教育理念有效贯彻,学校由之前的濒临破产逐渐走上正规、且取得现在的诸多成功。甘马挽港口华小学校开放门户,不论大活动、小活动,不管跟学校有关或无关的人物,都欢迎到学校,而且让访客每一次的到来,都有意外的惊喜、意想不到的发现。在办学上,港口华小走的是爱心路线,而且秉持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理念,再差的孩子,来到这里都有用,都有任务,都能干。没有刻板的大蓝图、没有大计划、没有大理念,而是很随性的抓紧每一个带给孩子快乐学习的机会。

(七)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董家协常年大会,家长出席率85%,一年级100%、二年级92.3%、三年级76.9%、四年级95.8%、五年级75%、六年级80%,总计86.66%。(2012322)提升教师及家长讲座会,教师家长交流会,家长树立榜样,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标杆。爱心人士与善心团体的支持,政府政策的支持。

三、值得借鉴的经验

马来西亚甘马挽港口华小很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对我国学校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经验。但我国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因此在借鉴经验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调整。

(一)道德教育、爱心教育

我国的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应该是从始至终,培养学生的德行。同时,学校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多以学生的角度来管理学校,这样形成良好的学生、教师的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育活动中融入爱的教育,有爱心、有善心。

(二)灵活课堂教育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的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对象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改变传统、刻板的授课模式。

(三)传统文化的知识教育

近年来,随着升学率的加压,学校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考分,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存在很大的缺失。应当在学生小学期间,适当选择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传承国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树立学校的品牌特色

学校要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办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有很突出的学习活动、文体活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能够多方面的发掘自己的潜力,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五)家长的支持,加强联系

第14篇

一、阿尔伯塔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内容和特点

(一)阿尔伯塔大学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途径与内容阿尔伯塔大学采取两院制的管理模式,其决策机构由董事会和教师联合总会共同组成。

1.董事会中的学生参与。阿尔伯塔大学的董事会主要负责学校资产、收入、支出、各类行政事务的管理和监督。董事会还握有学校内部的人事任免权,各学院的系主任、所有的教师、行政工作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都是由董事会任命的。董事会共有21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学生代表①。学生委员作为代表全校学生共同利益的发言人参与决策,有力地保障了学生权利不被侵犯,也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意见,与董事会其他委员一道为学校的发展进行尽可能正确的决策。阿尔伯塔大学董事会下辖七个专门领域的常委会,协助董事会完成工作。专门委员会主席一般由董事会直接指派,而副主席则由委员会内部选举产生。七个常设委员会分别是:教育事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和薪资委员会、社会和政府关系委员会、投资委员会、财政和资产委员会、安全卫生和环境委员会。七个专门委员会中,三个委员会有学生代表参与。教育事务委员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要从事大学宏观事务的组织、执行、评估和决定,例如研究教师联合会送来的提案、制定大学发展规划、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审查和批准相关的学术成果、政策规划等。教育委员会作为董事会设立的常设机构之一,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关的各项工作。教育事务委员会共有9名委员组成,其中学生社团成员1名①。把学生代表引入这个机构,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在各项教学目标制定时获得来自学生最直接的反馈,使教学目标更加切合实际。学生代表以如此高的身份地位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实践中是很少见的,这也使得加拿大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财政和资产委员会。财政和资产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与大学的财政、资产相关的事务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财政与资产委员会共有9名委员组成,其中有1名学生代表①。学生代表很少具有专门的知识,所以在学校财政、资产相关的管理问题上很少有独到的意见,更多的是旁听参与。但学生代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学校财务、资产管理方面更多的压力,他们要在制定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的视角下,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消费者。学生代表的存在,也有其监督意义的表达,为学校的财政、资产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安全、卫生和环境委员会。安全、卫生和环境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和决定与大学环境保护、大学社区卫生和公共安全相关的管理事务,主要包括:保证影响环境、卫生、安全的相关的法规;批准、操作和加强以上相关大学政策和法律标准;在与大学相关的环境、卫生、安全的事务上与政府和其他部门合作、互助等①。安全、卫生和环境委员会也是由9位成员组成,其中2名学生成员。安全、卫生与环境是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几方面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消费者,不仅要求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更要求有良好的安全、卫生与环境保障。大学生代表加入到委员会中,可以从实际出发,提出与安全、卫生、环境管理切实需求紧密结合的管理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的保障学生的利益不被侵犯,也可以提高相应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

2.教师联合总会中的学生参与。教师联合总会主要负责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学术研究计划等相关教学目标的管理,以及考试安排、学位授予、听取和处理学生投诉、奖学金颁发等相关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也可以在教授任命、校园建设、宿舍食堂管理规章制定等方面向董事会提出建议。教授联合总会共有155名成员,其中学生成员55名①。虽然教师联合总会的名称使人误以为这是一个由教师共同组成的维护教师相关利益的组织,但其实不然,学生代表在教师联合总会中占三分之一的席位,他们是联合总会中代表一方利益最为庞大的集体。在教师联合总会中学生代表的地位与教师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并且这种参与是有力的、深入的,在好多方面学生代表的意见会左右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办法的形成。学生与教师一同在教师联合总会的管理领导下,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教师联合总会同样下设多个常设委员会,其中学生代表参与的有三个。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共有16名委员组成,其中有4名学生委员,委员会主席由分管学术的副校长担任。委员会主要负责:为所有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优化教育服务,在学术相关事务上提出管理意见,在学校的学术建设方面给出议案、可以在其他任何有关学校的管理工作领域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另外,学术委员会还在新设专业、部门名称变更、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建设等方面拥有决定权①。学生代表参与学术委员会,使学生在争取学习环境优化方面占据主动,他们可以要求学校在学生学术研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而这样的支持在之前往往是更多的给予教师。另外,学生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工作也使得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术事务中去,必须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术标准委员会。学术标准委员会组成人数并不确定,委员会的成员大多由其他委员会推举产生,也有分管学术副校长委任的成员,但学生代表的人数基本是确定的,一般由分管学术的学生会副主席、一名由教师联合总会选举产生的本科生,共两名学生代表参与管理。学术标准委员会主要负责:在学生的录取、转系、学术目标制定、其他影响学生一般性录取政策以及成绩评定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建议和推荐①。学生代表有其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所以在某些专业领域学生代表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学生代表参与学术标准委员会更多的时候是旁听参与,提出学生的意见,这种参与更多的是体现对学生意见的尊重。学习环境委员会。学习环境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提供大学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信息资源、审查监控大学的教学和学术计划、促进教学合作项目等。该委员会共有11名委员,其中学生委员1名。学生的参与也主要是浅层的参与,主要为学生在有关事务的管理工作中提供表达意见的途径①。

(二)阿尔伯塔大学学生参与学校咨询、监督的途径与内容

1.评议会中的学生参与。阿尔伯塔大学的评议会共有30名经选举产生的委员,分别代表各附属学院以及与大学利益相关的地区组织,其中学生代表5名。评议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大学与公众的沟通。阿尔伯塔大学一直都认为社会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与外界的不断联系是大学提高效率的关键。社会通过评议会把意见传达给大学,而大学也通过评议会传递信息①。学生参与评议会的管理工作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学生是构成大学的主体部分之一,同时学生也是来自于不同地域,他们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信息,也是学校获取外界信息的自然渠道。通过学生参与评议会,可以更多地获得社会的支持,使学校的管理意图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提供保障。

2.校友会中的学生参与。阿尔伯塔大学特别看重学校校友会的发展,把校友会视为学校精神的传播者与延续者。校友会因其组成成员与机构作用的特殊性,更多地是由学生代表来进行管理的,学生代表与校友会的成员本身就有一种亲密感,可以更为顺畅的进行管理工作。学生管理校友会的同时,也给他们与学校优秀毕业生接触的机会,对学生学校学习结束后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三)阿尔伯塔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特点

1.学生地位受到高度重视,参与管理等级高。阿尔伯塔大学把学生管理引入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中有3名学生代表,他们的存在不仅有其现实的管理作用,同样也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学生存在于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地位的无比尊重,同样也象征学校最高的管理权力是民主的、是与现实情况紧密联系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去,使得学生自尊心受到极大满足,也使得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得到加强,学生会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待学校的管理政策与制度,在自觉维护与遵守的同时也为它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帮助。学生参与学校的高层管理,使得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有了结合点,双方共同努力,为实现各自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生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参与管理层级多。阿尔伯塔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学校的宏观发展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再到后勤生活保障都有学生管理者的身影。他们的参与不仅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力量,也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断吸收切实有意义的建议,工作变得更加顺畅。多层级的参与也形成学生管理参与的连续性,使学生管理的作用得以最大的发挥,为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参与者对其影响最大。教学过程中的最直接参与者不外乎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简单生硬的关系容易造成二者权利义务的对立,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把学生作为管理者之一的角色引入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学生可以有权利对教师的授课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教学过程就有了动态的监督;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自己的看法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提出建议,这都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

2.有利于学校日常管理目标的达成。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琐碎的工作,学校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能力是有限的,管理工作往往会在细小方面变得薄弱、甚至被管理者忽略掉。这些方面作为学校整体来看是无足轻重的,而对于学生来看却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的诉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解决时,被管理者就会与管理者形成对立,就会阻碍管理目标的达成。把学校内人数最多、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吸纳到学校日常管理的体系里来,可以大大减轻学校专业管理人员的负担,使许多管理方面的细小问题得以被发现并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解决,学校更多的管理决策能够被学生及其同学所理解和认同,减少管理工作中的矛盾,保障各方面的利益,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保证了管理目标的达成。

3.有利于学生权益的保障。在市场经济的观念下,学生是作为消费者来参与学校运作的,消费者处于被管理者的角色。这就使得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变得敏感,消费者权益存在被侵犯的风险。这就要求消费者必须有合适的途径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当然,直接参与就成为最为高效而且有力的保护办法。所以,从学生作为消费者来保护自己权益的角度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是必需的。

(二)局限性

1.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构成部分,被管理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首先,学生与老师、学校专门管理人员相比,在知识储备、管理经验以及自身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虽然他们可以热情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可是自身的缺陷也导致这种管理参与存在风险。其次,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习得更多的有利于今后发展的知识储备,这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时,必然也要付出时间与精力,这就使得学生在二者取舍间难以平衡,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时候是被管理者的角色,而参与学校的管理在主观意识上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角色混乱,使得其在接受管理时的角色转换困难。当管理意见与自己的意见相悖时,变得更加难以管理,甚至滥用手中的管理权力,组织更多的学生与学校进行对抗,使学校的管理目标难以达成。

2.学生民主有其特殊性。在追求民主的同时,需要牺牲部分效率来作为代价。学生民主更是如此。一所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观念、甚至是不同理想,所以统一学生的管理观念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把这种管理理念合理地导入学校管理决策中去,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课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方面享有与教师平等的权力的话,他们就有可能成功地降低他们自己的学位质量。学生的行动和能力由别人来指导和评价,如果他们想直接参与这个指导和评价的过程,那么必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1]。所以,学生民主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引导运用,会使得学校管理顺畅,相反,就会导致学校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倒退。

3.学生在校时间的特殊性。在学校各类管理参与者中,学生的在校时间却是最为短暂的。学生往往是一所大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群过客,只是在较为短暂的时间里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时的目光不会有学校专门管理者与长期管理者那样远大,他们往往更多注重当下学生利益,这就使得他们的管理意见可能只具备一时的合理性,而对学校的长期发展没有益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者之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学校的管理权力,这就使得权力使用时可能存在随意性,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一)合理借鉴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等管理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注重学生权利的保护,合理引导学生诉求,学校的相关政策制定、管理运行都以学生为中心,把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保护学生作为学校消费者的权益,由学生的需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策略,吸引学生作为管理者进行合理管理决策。这对于我国高校管理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二)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权限范围、内容进行立法,为大学生合理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依据。加拿大多个地区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学校的某些主要管理机构中必须有相应数量的学生代表,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必须性,也为大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必要依据,避免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大多高校的大学生的确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去,可是没有制度依据,学校往往只容许学生参与无关紧要的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学校发展等核心管理领域,仍然没有学生参与。

(三)合理确定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高校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有哪些内容是大学生应该参与的?陶行知对学生自治和参与的范围提出了几个标准:一是以学生应该负责的事体为限,学生愿意负责又能够负责的事体,均可列入其中;反之,亦然。二是事体之愈要观察周到的,愈宜学生共同负责。三是事体参与的人愈普及的,愈宜学生共同负责,共同自治。四是依据以上三种标准而制定学生参与的范围时,还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程度经验。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学生应在以下三方面参与学校管理。

第一,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目前把学生代表引入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还不现实,但在有关学校办学宗旨的确立、发展规划的制定、规章制度的改革等重要事务管理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视,突显大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同样也利于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

第二,教学管理工作方面。教学工作的优劣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学生的参与可以监督与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态度、方法、效果,可以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方便,也使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第15篇

1.1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需求

除了制度约束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使自己的教师心甘情愿地为学校做事,这就需要管理者经常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肯定员工的成绩,并不要吝啬对员工的适度赞扬,因为人人都有被价值认可的需求。

1.2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能力和家庭背景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学校不仅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成长,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

1.3以“产品”质量为重点,关注企业的需求

学校生产的“产品”——学生,是要被社会各种企业所接纳,那么如何使教育产品被社会及家长认可,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思考企业的需求,将企业需求的内容纳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才能使学校培养出企业满意的教育产品,使职业学校的发展长盛不衰。

2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即管理的方式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方式,这就意味着管理是要贯穿一个组织的全过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1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意识

学校管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行政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等,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如同多米诺牌的每一张,任何一个环节的坍塌都将危机全局,所以职业学校的领导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员工都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

2.2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重点问题是过程管理,包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者要按照PDCA循环的原则,对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层面的工作任务都要有规范科学的计划性,有扎实肯干的执行任务牵头人,有严谨务实的检查任务管理者,有严肃认真处理问题的执行者,才能使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有目标、有质量、能落实。同时还要认真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否则将出现各自清扫门前雪,久而久之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2.3建立全程性管理的方法

对于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大都采取第三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很多学校疏忽了这一年的管理问题,使得学生既不是企业的真正员工,也没有得到学校的直接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学生很容易随心所欲,使得学校教育因为这个环节的疏忽而功亏一篑。

3将现代企业管理元素引入学校,实施企业化管理

学校管理者要实施适度的吸收企业内有特色的制度和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也能够感受企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

3.1感受企业环境

职业学校要从现代企业管理的源头引进企业文化,创建企业化、职场化的教学环境,把企业管理的有效元素恰当地运用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把企业的核心价值、安全生产禁令、HSE(安全、健康、环境)理念张贴在学校的各个楼道、墙壁等醒目位置,在实训室内建设技能教室,其内部设施安装以及管理,都要遵循企业的HSE理念,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在课堂能体验到职场化的环境。

3.2感知企业文化

学校要构建“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种校企合一的办学新模式。实施“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企业与产品合一”的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感知企业文化,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员工素质、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3.3感悟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