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管理市场前景范文

资产管理市场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产管理市场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产管理市场前景

第1篇

[关键词] 环境资源 公共管理 产权 租赁 排污权

资源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理论只注意到了土地、矿产、风力、水能等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的贡献,没有注意到自然环境以承受废物排放的形式对生产的参与。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 (Arthur Cecil Pigou)提出了外部性理论,并据此指出了企业向自然环境排放造成的外部成本应由企业承担。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自然环境容纳和承受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和光、噪声、辐射等污染物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环境做为排放物“仓库”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观念开始确立起来,环境资源的概念应运而生。如何认识环境资源,如何搞好环境资源管理,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新课题。

一、产权问题对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困扰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前提是健全的产权制度。当代市场经济通行的产权规则要求产权是明晰的、可以自主转让的,而且必须得到有力地保护。如果产权制度不建全,必将导致对经济资源占有、使用、处分和管理的混乱。但是,政府在总量控制原则下,把环境资源以排污权形式配售给厂商时,却出现了产权问题的困扰。

第一,把排污权视为所有权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厂商从政府手中购得的是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则必然会导致两个后果,其一,政府对排污权的调整会造成干预和剥夺厂商私人财产的问题。其二,政府会因排污权售尽而丧失环境资源,至少是大部分丧失。环境资源一旦脱离政府控制,被私人垄断性拥有,其后果无论对生产还是生活都是可怕的。

第二,把排污权作为使用权所存在的矛盾。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中,使用权人是无权处分使用对象的。这与我国农户不能将承包土地进行转让的道理一样。排污权制度的生存与活力就在于其市场交易性,使用权与转让权的冲突对环境资源市场化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本身就存在着众多争议,很不规范,不能将排污权这种新兴事物也拖到这种混乱当中。

二、用租赁关系来解释、引导和规范排污权交易这种环境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可以把环境资源的产权和管理问题简化归集为四种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第一种,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不加以界定,也没有适当的管理。第二种,产权归国家所有,政府进行行政性和计划性管理,符合法理一般认识,但是缺乏效率,效果差。第三种,把产权分化到私人,借助市场机制自由调整环境资源,这种做法必然涉及到代际公平、市场准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背离了环境资源的强公共性,即使在技术上能够实现,也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严重环境问题。以上三种情况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落选了”。第四种情况,是与当代公共管理市场化进程相一致的国家所有,市场化管理模式。我们探讨的环境管理市场化进程中的产权问题就集中在这里,为了解决这种产权矛盾,又不影响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实现,可以引入租赁理论。

环境资源的产权和管理问题简化归集示意图

第一、可以非常清晰地界定环境资源市场化管理过程中的产权归属问题。产权清晰不仅要求所有权明确,而且要求各利益相关方在所有权行使中的地位和权能清楚具体。租赁理论考虑到了排污权的期限性、付费性、可让渡性和所代表环境资源的可归还性(环境再生和自净能力使排污权到期后国家的环境资源不发生实质性减少)等特点,把环境资源界定为国家所有,符合民众的基本认识和根本利益;同时把厂商购置、使用和转让排污权的行为界定为环境资源的租赁权,借助成熟的法律理论解释了较为抽象的新事物,并凸现了环境的资源性。

第二、可以明确厂商对环境资源的权属内容,确保外部性内部化,规范环境资源的使用。租赁人只能在约定的期限、权限和范围内使用租赁标的物,并履行付费义务。把排污权界定为租赁权,其权利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自然就清楚了,其付费性也无需再讨论,厂商传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负外部性也会因交纳租金而自然实现内部化。

第三、借助租赁契约,可以实现政府对环境资源的新型管理。租赁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是私权的表现,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外在形式,契约化管理是当代新公共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和发挥市场作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借助契约,政府可以在一般租赁关系的基础上设定与环境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事项和内容,以更多地体现鼓励生产和维护环境安全相统一的环境资源管理目标,并尽可能的使行政事务民事化,市场化,消除传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环境资源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资源类型,环境资源管理属于当代公共管理的范畴,并呈现着明显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为了确保环境资源管理市场化的良性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厂商购置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问题,可以借助租赁和租赁权转让理论来认识和引导排污权制度,排污权初次配售是政府将环境资源依合约租赁给厂商的过程,排污权转让交易是环境资源承租人经特定手续将租赁权转让给受让厂商的过程。环境资源的租赁和租赁权转让实现了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政府作为出租人借助期限性租赁契约调整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以所有权人和民众代表的双重身份对承租人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期货信托 现状 模式 发展

2012年9月1日起《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颁布,允许国内期货公司以专户理财的方式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期货资管业务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焦点,证监会目前只允许期货公司发一对一的产品,对期货公司自身发展资管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期货公司在积极地考虑与信托、基金开发结构化产品。本文在浅析了我国期货信托发展的现状,并对期货信托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国内期货信托发展现状

(一)国内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

1990年我国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此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已经突破300万亿,保证金规模接近2000亿,4大交易所的交易的期货品种超过30个。但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期货市场混乱发展,导致监管部门进行两次大的整顿,2001年后才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也造成了证监会对期货公司的监管异常严格,规定期货公司只能从事经纪业务,导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太低,机构投资者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例仅有20%左右,散户成交量超过了80%。期货资产管理业务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仅有少数处在监管之外的期货私募进行游兵性质的操作。直到2012年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允许期货公司申请试点资格,先行开放单一客户资管业务,期货资管才又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二)期货私募瓶颈较大,暂未形成规模

当前,国内期货私募的发展速度远不及证券私募,主要是因为法律地位缺失和国内期货市场的资金容量较小的因素造成的。据融智中国对冲基金数据库的统计,截止2012年10月,市场上以私募形式存在的期货策略产品约有94只,91以专户理财(期货投资工作室)模式运行,1只以公司形式发行,2只是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从产品发行年度分布情况来看,2009年之前,期货策略产品数量极少,总共仅有11只,2010年开始期货私募产品数量逐渐增多,2012年前10个月就有40只新产品成立。

(三)公募机构积极参与期货资管市场

我国公募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是以股指期货作为切入点的。2010年4月份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后,监管部门批准了证券、基金、QFII、信托、保险等机构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证券公司、25家基金公司、4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类机构管理的200多个理财产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并且去年涉足股指期货的投资产品收益率也大大跑赢传统的公募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6%左右。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套利机会更多、获利空间更大,将来也将成为一些期货资管产品的投资重点。

二、国内期货信托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期货资管业务的市场需求潜力大

期货资管业务的推出,使得期货市场投资能够通过专业的机构进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不合理构成,顺应期货市场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传统证券类项目的资产配置和现货企业的套保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中小散户的投资期货需求大,中小散户是我国期货市场的主力军,占到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80%份额。但大部分散户是以投机为目的进入期货市场的,且缺乏期货系统性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导致95%以上的散户是以亏损的结果离开期货市场。期货资管的开放使得期货公司和期货私募能够通过集合理财计划满足了中小散户追求稳定获利的真实需求。全球期货CTA基金的占管理基金的9.6%,市场需求较好,我国当前几乎空白的期货投资基金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管理风险意愿强烈。期货市场的本质就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有力工具。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机构在风险防患方面需要很多的风险控制工具,期货市场满足了利率、指数、股票、债券等资产品的风险对冲需求,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进行金融产品风险对冲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烈。成熟地区期货的机构投资者的占比都是超过60%,而香港的个人投资者大概只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台湾个人投资者占比从1998年的95%下降到近年来的40%左右。期货资产管理开放的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对冲风险、资产配置所占的投资比例将成为期货市场的主体。

现货企业参与套保潜力较大。从目前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现货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货企业对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认识水平较低,二是期货的专业门槛较高,虽然很多企业也想参与期货套保,但是由于对交易规则不熟悉、缺乏操作经验、期货人才匮乏等因素阻碍现货企业进入期货市场。

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最新统计,衍生品在现货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4%企业使用衍生品对冲经营或者宏观经济风险。在ISDA调查的500家企业中,93.6%的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规避风险,其次是利率衍生品、商品衍生品、权益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其中,金融行业使用衍生品最广,占所有调查企业的98.4%,最低的服务业也达84.4%,并且效果较明显。可以预见,随之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内现货企业使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把企业套保的资产作为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来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套保难的问题,满足现货企业越来越强的套期保值需求。

(二)我国期货上市品种逐步完善,市场容量急剧扩大

2011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加快推出上市新品种,2年间推出了燃料油、锌、黄金、焦炭、甲醇、白银、玻璃等6个期货品种。此外,上期所开设黄金期货夜盘交易也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期货交易品种和交易体系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以国债期货、远期期货及期权等为代表的期货品种将使期货的保证金交易规模增加一倍以上,市场容量急剧扩大使得期货资管的需求及操作空间也将越来越大。

(三)期货公司与基金、券商、信托、QFII加快了合作的步伐

由于期货公司数量较多,且仅有经纪业务可竞争,加上交易所的垄断行为导致了期货公司的利润低下,资金、客户成为期货公司的稀缺资源。从期货公司的2011年年报来看,国内期货行业160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22.92亿元,有45家期货公司出现亏损,亏损比例超过4成。盈利的期货公司净利润率大部分在22%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金融业的净利润率。公司对资管业务的呼声很早就不绝于耳,此次证监会开闸18家期货公司试水资管业务被称为是行业的“二次创业”。同时,证监会目前只允许期货公司发一对一的产品,对期货公司自身发展资管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并且国内期货市场保证金水平仅有1800多亿,如果停留在期货市场内原有资金直接相互争夺,则期货资管的规模依然无法扩大。因此,获批进行期货资管业务的期货公司无论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渠道,都避开了传统的期货场内资金的竞争,而是选择与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合作。

(四)私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潜力巨大

2012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私募基金行业业绩较为惨淡,获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有666支,占所有公布业绩产品的40.7%,超过一半的产品是亏损的,而且还跑输了沪深300指数,私募基金全年几乎是0收益。但是,涉期货类的创新型的产品开始走俏,根据朝阳永续私募数据库统计,今年新成立了16只创新型阳光私募产品,产品主要运用了量化、市场中性、套利等策略设计。这些创新产品的表现总体比较稳健,而且收益也比传统证券类项目可观。可以看出,期货类的创新型产品会慢慢成为市场的主流,加入期货配资的私募基金数量将在未来几年里快速增长。

期货资管业务正式开闸之后,可以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还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其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高资产高净值的客户。期货资管业务的法律关系与券商的资管业务类似,不属于信托关系。目前对资管产品的营销主要通过期货公司自有网点和证券IB端进行。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期货市场短期的发展前景有几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期货+信托”模式可以是期货公司摆脱单纯的经纪业务的模式,形成真正的金融企业,也是信托公司提升证券类信托产品竞争力,提升信托产品投资收益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露.股指期货与资产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萨克里弗.股指期货(第三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3篇

社保基金在6月9日开始通过6大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进入二级市场,社保基金初始投资额度在150亿元,100亿投向债券,50亿投向股票。而2002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的净值是1241亿元,收益率只有2.75%,略高于银行储蓄。社保基金如何管理好百姓的资产,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只是初试身手。

5、6月间,全国正在发行的基金有11只之多,正式宣告成立的也只有大成债券1只开放式基金,基金销售之难可见一斑;更尴尬的是国内某只著名开放式基金,由于在上半年股市机会中成功把握了汽车股行情,基金净值一路高涨。不料这只开放式基金却遭到了大量赎回,基金持有人落袋为安,哪里管基金经理“我们还能做得更好”的大声疾呼。

令人鼓舞的信息来自保险界,中国保监会6月批准国内最大的财产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立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前中国人寿设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方案已获批准。保险公司迫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原因在于保险资金的收益率不高。。截至2002年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5799亿元,比上年增长56.6%,但是行业平均收益率则仅为3.14%。

再说券商的委托理财业务,这是证券界多年说不出的痛。几年前,券商的委托理财业务如日中天,大券商的委托理财规模都在百亿级别规模,丝毫不亚于目前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路熊市下来传出不少家券商因为委托理财要关门的消息。说到底,券商委托理财业务的最重要缺陷就是:客户在不承受投资风险的情况下,享受固定收益,违背了“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市场规则。

券商正在尝试突围:今年年初,招商银行与招商证券推出的银证受托理财产品,原本规模只有5亿元,后来吸引了10多亿资金。这种银行潜在信用担保,针对广大银行个人储户,收益率较高的理财方式迅速得到推广,国泰君安与上海工行、长江证券与湖北农行、国信证券与深圳工行、海通证券与农业银行纷纷推出了银证合作受托理财产品,畅销一时。不料5月证监会一纸文件,对所有集合性投资计划全部叫停。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又陷入了困顿之中。

不能不提到的还有信托,整顿之后的信托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已是多次出手,上海国投推出的“基金债券组合投资信托”,英大信托、山西信托也各自推出了以金融产品为投资对象的信托计划,更重要的是信托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是受法律保护,仅仅是受到200份的规模限制,吸引的资金在数千万元而不太引人注目。

前景何在

列举了上述基金、券商、信托等各路金融机构今年对资产管理市场的诸多举措之后,不难得出结论:这个市场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是国内各种机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依然很多,境外投资者对国内资本市场最感兴趣的也是基金管理,就连6月份获批的QFII也是来自境外机构管理的客户资产,所以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前景被众多机构看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问题是资产管理正面临现实的尴尬:尴尬之一来自体制的限制,金融分业的格局阻碍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品种;尴尬之二来自委托理财客户的“保底收益”观念,不能接受风险与收益对称的投资理念;尴尬之三来自可投资金融产品的匮乏,一边是无风险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另一边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中间过渡市场极度缺乏。

就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而言,暂且不论制度创新带来的广大空间。着眼于现实,设计一个好的金融产品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这个产品可以是券商委托理财产品,也可以是一个新推出的创新基金。

一个好的金融产品最佳的检验方式就是受市场的欢迎程度,当然设计一个金融产品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一、产品设计创新。可以是保值型,风险-收益型、投资偏好型、,根据受托资产的规模、流动性要求、委托期限设计出一对一的专项产品。二、收费模式创新。根据风险和利润分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险共担型、保本型、保利型、顾问型等,改变目前缺乏政策支持的保利型收费模式。三、营销渠道创新。银行、证券、基金形成交叉销售,可以推出合作的创新产品,同时可以形成新的客户资源。

第4篇

内容摘要: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外部条件的不完善以及债转股本身制度设计上的一些缺陷,使债转股工作极易偏离轨道,使其又一次成为“最后的晚餐”。本文从企业、政府、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四个方面阐述债转股的实施风险。

关键词:债转股不良资产道德风险

银行与企业间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已构成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阻碍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在解救国际债务危机经验的启发下,利用债转股处理银企债务症结的思路在我国流行起来。

债转股政策的提出,可谓“一石二鸟”,希望籍此能够在帐面上,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部分剥离,换取一张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轻装上阵,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的竞争;对企业则卸下其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再每年承担银行借贷的本金、利息,改成向股东分红,借债转股之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债转股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风险。

1来自企业的风险

“债转股”政策的出台,能使获得这种机会的企业立刻卸掉沉重的债务负担,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减轻企业经营困难,从此不必还本付息。因此,为了抢到“债转股”的名额,企业开始各显神通。

债转股原意旨在“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但对于经营情况尚可、有能力按期偿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国有企业来说,却是一种不公。他们因为经营得当,反而少了一个“无偿”获得资本金的机会。

2来自地方政府的风险

债转股的实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是相当的,因为两者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企业若能够摆脱债务困境,走上良好发展道路,那么将为地方带来税收、解决就业等一系列好处,能推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债转股对于地方和产业部门讲,是一次负债资源变为投资资源的再分配。地方政府会怂恿那些资不抵债、生产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包装,提高身价;对于本身经营状况不错的企业降低标准,使之混同于债转股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债转股工作因是由国家经贸委、有关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进行的,因此,上下信息流通是不对称的,操作一方并不能全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加之操作方的人员限制,考虑成本和时间因素,企业的上报和其条件的甄别还由地方经贸委来进行,这就更加弱化了监督机制。

3来自银行的风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在这项政策实施中的最大直接受益者。根据政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按帐面值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1:1的收购,银行可把这次剥离范围之内的所有不良资产经过特定的程序,全部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本身则换取由财政部担保的债券。这样一来,存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不良资产就转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完美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在没有巨额不良资产的压力下,有机会重新调整经营思路,轻装上阵,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另外,按照目前银行资产质量的状况,需实施债转股的这部分坏账,实际上比那些不能进入债转股序列的坏账质量还要好一些,因为这些企业还有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而那些更差的资产,银行对它们已经不再存有希望,因此,银行首先想到的是要剥离那部分真正的坏账。根据目前企业运行的状况,银行在进行新一轮放贷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对于政策规定的那些可以剥离的部分不良资产,因为它们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为银行带来一部分的利息收入,银行可能并不急于进行操作。这样,银行会采取相应措施,努力使不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被收购,使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尽可能延缓被收购。许多企业有挤进债转股名额的主动要求,银企联合作假在所难免。

4来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工程中,应该是担负重任的主角,其运作分为三步:资产重组、管理重组、变现。

目前实施的债转股,在管理重组这一环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没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利和监督权利。

第5篇

关键词:债转股 不良资产 道德风险

银行与企业间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已构成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阻碍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在解救国际债务危机经验的启发下,利用债转股处理银企债务症结的思路在我国流行起来。

债转股政策的提出,可谓“一石二鸟”,希望籍此能够在帐面上,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部分剥离,换取一张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轻装上阵,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的竞争;对企业则卸下其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再每年承担银行借贷的本金、利息,改成向股东分红,借债转股之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债转股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风险。

来自企业的风险

“债转股”政策的出台,能使获得这种机会的企业立刻卸掉沉重的债务负担,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减轻企业经营困难,从此不必还本付息。因此,为了抢到“债转股”的名额,企业开始各显神通。

债转股原意旨在“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但对于经营情况尚可、有能力按期偿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国有企业来说,却是一种不公。他们因为经营得当,反而少了一个“无偿”获得资本金的机会。

来自地方政府的风险

债转股的实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是相当的,因为两者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企业若能够摆脱债务困境,走上良好发展道路,那么将为地方带来税收、解决就业等一系列好处,能推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债转股对于地方和产业部门讲,是一次负债资源变为投资资源的再分配。地方政府会怂恿那些资不抵债、生产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包装,提高身价;对于本身经营状况不错的企业降低标准,使之混同于债转股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债转股工作因是由国家经贸委、有关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进行的,因此,上下信息流通是不对称的,操作一方并不能全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加之操作方的人员限制,考虑成本和时间因素,企业的上报和其条件的甄别还由地方经贸委来进行,这就更加弱化了监督机制。

来自银行的风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在这项政策实施中的最大直接受益者。根据政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按帐面值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1:1的收购,银行可把这次剥离范围之内的所有不良资产经过特定的程序,全部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本身则换取由财政部担保的债券。这样一来,存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不良资产就转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完美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在没有巨额不良资产的压力下,有机会重新调整经营思路,轻装上阵,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另外,按照目前银行资产质量的状况,需实施债转股的这部分坏账,实际上比那些不能进入债转股序列的坏账质量还要好一些,因为这些企业还有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而那些更差的资产,银行对它们已经不再存有希望,因此,银行首先想到的是要剥离那部分真正的坏账。根据目前企业运行的状况,银行在进行新一轮放贷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对于政策规定的那些可以剥离的部分不良资产,因为它们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为银行带来一部分的利息收入,银行可能并不急于进行操作。这样,银行会采取相应措施,努力使不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被收购,使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尽可能延缓被收购。许多企业有挤进债转股名额的主动要求,银企联合作假在所难免。

来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工程中,应该是担负重任的主角,其运作分为三步:资产重组、管理重组、变现。

目前实施的债转股,在管理重组这一环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没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利和监督权利。

第6篇

关键词:债转股不良资产道德风险

银行与企业间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已构成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阻碍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在解救国际债务危机经验的启发下,利用债转股处理银企债务症结的思路在我国流行起来。

债转股政策的提出,可谓“一石二鸟”,希望籍此能够在帐面上,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部分剥离,换取一张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轻装上阵,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的竞争;对企业则卸下其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再每年承担银行借贷的本金、利息,改成向股东分红,借债转股之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债转股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风险。

来自企业的风险

“债转股”政策的出台,能使获得这种机会的企业立刻卸掉沉重的债务负担,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减轻企业经营困难,从此不必还本付息。因此,为了抢到“债转股”的名额,企业开始各显神通。

债转股原意旨在“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但对于经营情况尚可、有能力按期偿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国有企业来说,却是一种不公。他们因为经营得当,反而少了一个“无偿”获得资本金的机会。

来自地方政府的风险

债转股的实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是相当的,因为两者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企业若能够摆脱债务困境,走上良好发展道路,那么将为地方带来税收、解决就业等一系列好处,能推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债转股对于地方和产业部门讲,是一次负债资源变为投资资源的再分配。地方政府会怂恿那些资不抵债、生产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包装,提高身价;对于本身经营状况不错的企业降低标准,使之混同于债转股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债转股工作因是由国家经贸委、有关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进行的,因此,上下信息流通是不对称的,操作一方并不能全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加之操作方的人员限制,考虑成本和时间因素,企业的上报和其条件的甄别还由地方经贸委来进行,这就更加弱化了监督机制。

来自银行的风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在这项政策实施中的最大直接受益者。根据政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按帐面值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1:1的收购,银行可把这次剥离范围之内的所有不良资产经过特定的程序,全部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本身则换取由财政部担保的债券。这样一来,存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不良资产就转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完美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在没有巨额不良资产的压力下,有机会重新调整经营思路,轻装上阵,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另外,按照目前银行资产质量的状况,需实施债转股的这部分坏账,实际上比那些不能进入债转股序列的坏账质量还要好一些,因为这些企业还有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而那些更差的资产,银行对它们已经不再存有希望,因此,银行首先想到的是要剥离那部分真正的坏账。根据目前企业运行的状况,银行在进行新一轮放贷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对于政策规定的那些可以剥离的部分不良资产,因为它们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为银行带来一部分的利息收入,银行可能并不急于进行操作。这样,银行会采取相应措施,努力使不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被收购,使该被收购的不良资产尽可能延缓被收购。许多企业有挤进债转股名额的主动要求,银企联合作假在所难免。

来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工程中,应该是担负重任的主角,其运作分为三步:资产重组、管理重组、变现。

目前实施的债转股,在管理重组这一环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没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利和监督权利。

第7篇

关键词:不良资产;债转股;政策性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坏帐是每一个国家中都存在的经济现象,不良资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般由政府机构出资并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减少金融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成立的机构用来接受面临坏账困扰的银行不良资产,为它们提供资金,以使这些银行可以继续运作,保护了银行存款人的利益,维护一国的经济稳定。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管理和处置收购来的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资产时,可以通过追偿债务、资产租赁、转让、置换、打包出售和拍卖,还有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又有自身特点,通过债转股方式不同角度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解读我国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性,对于理解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方向有重要意义。

一、不良资产债转股的政策性分析

债转股方式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即把国有商业银行持有企业的暂时难以收回的贷款或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阶段性持股股权。实行债转股的对象是银行债务负担重,但仍有市场前景和潜力的国有企业。采用债转股的方式处置国有不良资产的政策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观察:

(一)债转股后财务报表的“双赢”

首先,从国有企业的角度上讲,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参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要实现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全资产的目标,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率和现金回收率,那么资产管理公司必然就要加大债务企业的追偿、诉讼力度,很有可能使债务累累的企业停产或进行破产清算,对那些业务前景比较好,有希望通过股改和重组的方式能够救活的企业是一种打击,也会对国有资产造成更大的流失。

其次,从国有银行的角度上讲,要降低他们的经营风险就应该把最差一部分贷款剥离过来,而这恰恰是资产管理公司最难处置的资产,这部分一般是国有企业的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而且受地方行政干扰多年,已经达到资产回收率几乎为零的地步,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将这部分资产按账面价值收购然后实施债转股,这无疑是将国有资产的损失从商业银行的会计账本上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帐上,实际上又是新债权替换旧债权的办法,即银行持有企业的债权转变为国有银行和央行持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

最后,从现行的会计准则角度上讲,在不以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的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使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股权转让或按股分红的关系,瞬间实现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生,即银行和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双赢”局面。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施债转股的最大收益者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减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减轻还款负担,但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形成对国有银行和央行的负债,即资产管理公司和国有银行的“新债替旧债”。这种通过一种金融主体(AMC)的介入,迅速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做法是“政策性”的直接体现。

(二)债转股后资金流的变化

债转股方式是一种极其“微妙”的会计处理方式,从时点的角度上看,的确使银行的损益表明显改善,至少按账面价值收购这一项就可以把当期报表作的很有业绩;此外,国有企业也停止了还本付息,瞬间有一个债务缠身、奄奄一息的企业变成了国家以另一种政策性方式慷慨注资的企业,这种转变是瞬间的,而从时段的角度出发,除了国有企业减少了应付利息外,企业的经营状况短期扭亏为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不良资产处理方式在损失上都有国家承担,其实现载体就是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那么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真正用意何在?我们再通过整个运作过程的现金流观察就能发现整个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是谁?

通过了解(图2)的整个债转股的现金流运作情况,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整个资金运作的重点其实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借壳”后,间接用来向四大商业银行注资,资产管理公司首先拿到财政部核拨的自由资金,然后拿到划转央行发放给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然后再向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取得支付按账面价值收购的不良资产款项。最后,实现四大商业银行的“解套”和以崭新的面孔上市融资、改善资本结构的目的,完成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就是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才是整个不良资产运作的核心问题。虽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主要身份参与了债转股的全过程,但是资金流的最终指向都汇聚于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借壳”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的做法是“政策性”的间接体现。

(三)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数量

从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数量上讲,我国不按照国际的惯例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而是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首先,加入WTO后,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对外开放,不良资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国外竞争者的加入使我们不得不警惕起来,在笔者看来,设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非是在不良资产处理初期剥离、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时形成竞争机制来最大限度的保全国有资产,而是用最短的时间来处置国有资产,甩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包袱,完成上市融资后的股东权益最大化,尽快使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壮大起来,当然,这种做法会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社会成本,但相对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迅速改善资本充足率和不断完善经营体制后的竞争实力的增强来讲,这种政策性是很及时和很有必要的。其次,在未来市场化的运营过程中,寡头竞争要比垄断竞争更符合市场化的运作规范,不仅是竞争带来的资产处置效率的提高还不会让国民福利过分的“缩水”。

二、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不良资产债转股运作过程中的财务、资金流和机构数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中的政策性内涵,虽然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整个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贡献,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过程中不管以何种身份参与到改革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其都是完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再造和提升竞争力的最为规范和快捷的方式。

2007年1月19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后续安排,会议说明了中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将向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方向演进,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尽早的从政策性的温床上苏醒,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进行市场化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逐渐发达,在未来金融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徐懿.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探讨[J],2004.

3、黄志凌,何德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作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徐放鸣.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秦琰.浅议债务重组债转股时债权人的会计处理[J],2006(31).

6、张晓梅.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2001.

7、Daniela klingebiel, The Use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in the Resolution of Banking crises: Cross-Country Experiences, IMF,2000.

8、苗德泉.关于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2006(31).

9、袁显平.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标的公司财务绩效研究.2006.

第8篇

流动性持续泛滥

8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7月份的55.5上升至56.3,远远好于此前下滑的预期。市场人士表示,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经济前景不像市场先前预期的那么黯淡。

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公布的8月份PMI也出现了平稳略升的态势。汇丰控股公布的8月份PMI重返50%上方,并创3个月新高。这些数据表明,市场担心的中国经济其实只是增速放缓,并不是再度萎缩。

面对美国和中国较预期强劲的制造业数据。市场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有所纾缓。

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暂时不会逆转,但市场流动性充裕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有利于风险资产的回升。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传统暑假结束,投资者将再次将现金转向风险资产。

汇丰环球认为,虽然美国有“双底衰退”的忧虑,但其实除日本以外,其他市场的经济数据仍然充满活力,比如新兴市场的中国和印度,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德国二季度GDP也都比预期理想,失业情况开始稳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有需要时会额外推量化宽松措施,再加上日本央行扩大银行贷款规模10万亿日元资金,将总规模扩大至30万亿日元,都令全球流动性持续泛滥,息率也将在低位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这些变化发展都有利于风险资产,资金需要寻找回报及收益率较高的市场进行投资,尤其是新兴市场。通过前期回调,股票估值也相对具有了吸引力。

贝莱德指出,虽然目前经济和市场的数据表现欠佳,但企业利润增长及信贷息差持续收窄,预示经济向好。目前企业不愿增加开支及招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国政府的立法及监管方向仍未明朗。反映经济增长的就业情况和房地产市场仍较疲弱,令投资者缺乏信心。但贝莱德认为,经济复苏虽然缓慢,但已取得重大进展。美国的实际GDP已收复衰退时期所损失的70%。如果单以面值计算,其GDP已收复全部失地。这意味着美国正处于扩张阶段。预计美股后市将持续波动,标普500指数波动区间在1020-1120点。

亚洲前景谨慎乐观

安本资产管理的研究报告表示,虽然经济并未再次出现严重衰退,但各国复苏力道开始减弱,不少深层次结构问题未解决。而亚洲各国财政储备充裕,有需要可再刺激经济,因此对前景审慎乐观,建议投资稳健的企业,例如资产负债表健康、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等。

第9篇

债券市场前景广阔企业融资愈加倚重债券市场

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的2002年至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间接融资方面,人民币与外币贷款的比重从95.5%降至66.6%,信托贷款的比重(2006至2012年)从1.9%升至5.1%;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的比重从1.8%升至12.6%,股票融资的比重从3.1%降至2%(见图1)。

信用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中国债券市场结构长期以来偏重以国债和金融债为主的利率债。参照债券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其债券市场上60%以上为信用债。信用债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3.2%升至2012年的45.7%(见下页图2),其中一半左右为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公司债等的占比仍然较小。债券融资成本较信托融资、民间融资等更低,未来随着债务融资工具的丰富和门槛的降低,信用债有较大增长空间。

债券投资策略

利率债:配置长期债券

从配置的角度看,2010年底以来长短期利差基本维持在1%以下,相比之前明显下降(见图3)。近期,长短期利差有所回升。2013上半年随着长期利率的缓慢上行和短期利率的有限下行,预计利差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对持有到期获取票息的配置型投资来说,应逐步配置长期债券,增加组合久期。

从交易的角度看,2013年上半年长短期利率波动均不大,对获取买卖价差的交易型投资来说,整体缺乏较大获利机会。

信用债:配置中等级债券

信用债收益率可看作无风险利率加上对信用风险的补偿。信用风险的补偿即为信用利差。信用利差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影响,同时也受市场供需和企业信用水平波动的影响。目前各信用等级的信用利差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增速震荡下行、通胀预期上升,预计信用利差会进一步升高(见图4)。

从配置的角度看,无风险利率预计保持平稳,中等级信用利差较高,上升空间不大,适合配置。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接近金融危机时期低位,上升空间较大,仍需等待:从交易的角度看,2013年上半年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可能性不大,因此基本不具有交易性机会。

信托产品投资策略

相比债券投资,对信托产品的筛选表面上看起来要简单得多,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收益率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信托产品属于私募,并且多为企业融资项目,信息获取难度较大。对信托产品的风险评价可以重点关注基础资产、行业、交易对手、发行人和所在区域等五个方面。展望未来,随着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与资产管理业的开放,信托产品的投资者一方面要降低收益预期,另一方面要正视投资风险。

信托产品收益率短期仍将低迷

今年以来,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年初的9%以上降至接近8%(见图5)。

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与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有密切关系。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主要是融资(贷款)性质,其收益率变化历来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保持一致(见图6)。继2012年6月8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之后,随着通胀预期水平的逐步回落,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6日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通过此番调整,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总体下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6月的7.06%降至9月的6.97%,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6月的7.55%降至9月的7.18%。

展望未来半年,信托产品收益率可能保持低迷。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融资性资产管理业务将对信托融资产生替代效应,并且中短期市场利率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因此信托产品收益率有下降可能。但目前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18%,除非进一步下降,否则信托产品收益率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

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信托产品对更为看重收益率的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会下降。如果流动性不能得到进一步解决,面对银行、券商和基金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公司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的吸引力也会下降。现在很多信托公司投入重兵推进资产证券化,希望借此解决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和流动性问题。

长期来看,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在市场上仍将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长期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远高于高等级债券利率,某些时候与低等级债券利率接近(见图7)。未来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除银行信贷外,较高信用等级企业的融资将更多依靠成本较低的债券市场,较低信用等级企业的融资将更多依靠包括信托在内的融资性资产管理业务。后者的资金成本必然明显高于前者。但因为融资环境的改善,未来的收益率中枢可能低于过往。

正视信托产品的风险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资产 资产管理业务 会计处理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资产管理业务也日益增多。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多指券商开办的资产委托管理业务,委托人将金融资产委托给受托人,也就是证券等金融机构,由管理人提供理财服务。在金融资产管理业务中,财务会计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确保资产管理业务不偏离法律轨道的重要的保障,也是有效规避托管业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此,就金融类资产管理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业务风险防范

托管业务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业务风险存在于托管业务的各个环节,尤以操作风险最为常见,工作人员判断或操作稍有失误,便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托管业务操作风险主要存在于核算、清算、监管等三个主要环节,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账中存在的风险。一般而言,企业的核算工作多为单方面进行,最多企业内部开展二次核算,但托管业务则需要企业与托管双对账,双方核算一致,结果才有效。但在具体的对账环节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双方系统的一致性导致核算问题难以及时地呈现出来;其次,政策中存在的风险。目前我国关于托管核算的法律法规并不在少数,如《会计准则》、《会计法》、《证券投资基金核算办法》等,但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空洞化的问题,这也变相地增加了业务风险。对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业务风险分布于核算、清算、监管三个环节之中,公司需要根据各个环节风险的形态、特征选择适宜的防范方式,如以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等。又如,核算、清算、监管三者并非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因而,在设计合理的防范流程,从整体上防范业务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金融财务管理公司内部建设

(一)财务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公司运行发展的外在保障,制度健全与否对公司的市场运行以及发展前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制度建设而言,财务制度建设尤为必要。对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以财务制度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首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新会计准则》等,构建宏观层面的财务会计处理制度;其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根据市场前景以及企业现状对财务会计处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突出财务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

(二)财务团队培训

在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中,专业的财务会计处理人员居核心地位,甚至可以说,财务团队的工作素质直接决定了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的处理效果。不过,就当前各公司财务团队的工作能力而言,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技术性或道德性的问题,影响了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效果。对此,公司需要从人力资源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强化财务团队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优秀精良的财务队伍。比如,公司需要做好财务团队的专业技术培训,尤其突出证券等金融资产的财务会计处理,尽可能提升团队的金融资产处理能力。

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工具的衍生物,相比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衍生金融工具既有共同点,更有不同点。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随非金融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对初始净投资没有要求等。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契合签订之时便已经明晰,并于未来履行,因此,在衍生金融工具中,有着明显的未来性和契约性;其次,相比于传统金融工具的保守性和单一性而言,衍生金融工具更具创新性,其通常以一个或几个金融工具为标的,始终处于发展创新的过程之中,还会在金融衍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衍生,发展速度惊人。会计处理是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难点所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针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金融衍生工具各自的目的以及意图设置不同的账户,如衍生工具账户以及套期工具账户。就以衍生工具账户而言,企业在取得衍生工具时,应该按照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结束语

金融资产管理业务是当前证券等金融机构业务中的重要类型,并且发展趋势迅猛。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在资产委托管理中也承担着不小的风险,风险因素的形成来源于制度与人事两个层面,对此,公司需要从制度建设以及团队培训的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汝.浅析资产托管业务的风险控制[J].世界经济情况,2009,8(12):28-30

第11篇

政策松绑

曹彤:企业觉得利率偏高,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利率会更高。对于银行业,利率自由化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存款产品有新的竞争。我们一系列金融管理制度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如果制度跟不上,一些机构会面临很大压力。

刘信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都在建立相应的平台来推动信贷资产交易,但监管层当前采用的不是流动性管理,这导致供需双方需求都是单向的。要真正实现信贷资产交易,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取消目前的存贷比管理,而采用流动性管理。

万建华: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银行是否可以恢复融资中介即信贷类业务功能和支付结算功能,我想在规则确定的情况下是可以的,欧美都是可以的。现在证券公司高举创新转型的大旗,也要做综合理财,因为证券公司有这样的能力。

徐建平:基金公司行业现在的问题是竞争同质化、行为短期化、渠道单一化。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放开业务限制,这样才有可能丰富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配比;同时,治理机制要放手,现在理财行业发展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化,大的资产管理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陈宏:VC、PE行业不是快钱行业,它能够帮助中国经济转型。在政策方面,实行35%的税率制度是不合理的。此外,应出台一些政策支持VC/PE拓宽投资范围。

李晓东:这两年地产基金发展非常快,差不多上千家,成规模的地产开发商也开始自己做地产基金。现在我们的基金90%以上的LP还是个人为主,机构投资人占比很少。

熊焰:美国用一美元创造一个GDP,我们要用三美元创造一个GDP。两年前央行、银监会、保监会、北京市政府希望搭建一个平台,为中国不能流动的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试验田。今年1—8月完成了4200宗交易,这个平台为金融行业提供了流动性,更好地配置资源、评估风险。

创新驱动

蔡咏:未来证券公司无外乎有三个出路:传统业务要更精致;增加一些投资和资本运用方面的业务;对前两种业务的综合,各条业务齐头并进。发展要更加多元化、差异性,将来要持续创新,根据客户投资习惯,适应市场需求。

尚健:基金公司当前的盈利模式是,投资业绩做得好,投资者就多买你的产品,基金的规模就会增长,就能获得更高管理费用,基金公司规模增长其实是一个营销工程。这个模式有问题,它跟投资人的利益冲突。

丛林:金融租赁这个行业可以融合实体经济和金融,对社会资源起到调整作用。中国的租赁行业发展还是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工银租赁才做了5年时间,现在已经囊括了飞机、船舶、大型设备,总计超过1200亿资产规模。

陈绪忠:从融资租赁行业来讲,必须在业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上下工夫,创新重点要回归到融资租赁业务和产业的结合。

风险可控

翁先定:房地产信托风险不可能没有,但更多还是流动性风险。信托投资人发生资产损失,还很少看到。大到全行业系统的风险,目前还不存在。

李全:经济下行时可能出现股债双杀的情况,但这不是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因为随着时间失衡,债券会逐渐回归到它的价值。最关键问题,还是一个权益类市场的问题。

李一:我非常看好亚洲市场,中国财富管理的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容量也非常庞大。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日渐激烈,市场逐渐饱和,一部分投行或资产管理公司会将目光投向亚洲这片蓝海。这期间,经营资产财富的机构也会迅速增长,这个市场前景广阔。

第12篇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之一,十多年来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最为庞大和优质的资金来源。但是在中国,企业年金真正得到发展才只有两年的时间。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个人缴纳。

2002年年初,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仅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3%,至2002年年底,企业年金基金累计额为260亿元。专家预计,未来三年企业年金每年增长1000亿元,到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0亿元。保险公司的优势

据专家分析,企业年金的运作首先要考察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方面要求。理想的年金产品设计应当是:保本+保息+投资收益分红。而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产品正好满足其低风险偏好,同时又可以分享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收益。此外,保险公司在账户管理、转换年金领取、保险产品套餐组合等方面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现阶段较信托、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尽快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已成为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一方面,企业年金仍在部分地区作试点,全面推广后,届时寿险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精算及电脑系统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将决定其能分享到多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年金是国外大型寿险公司的重头,其经验丰富、人才济济,对中资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外资寿险公司涉足团体业务之前,是中资公司抓紧时间拓展客户、苦练内功的好时机。

现实的障碍

尽管市场前景很诱人,但保险公司在介入企业年金方面也存在不少现实的障碍。

一是保险公司运营和管理年金的资格有待明确。据了解,一些地区存在政策歧视,当地社保部门规定企业只有在社保部门办理年金才享有税收优惠,委托商业机构办理则不能享受税惠。

第13篇

民间借贷在我国长期存在,并随着改革开放而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与民间借贷对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民间借贷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无立足之地,这类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而民间借贷却能解决它们的燃眉之急。这类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居民日常生活稳定,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尽管民间借贷逐步向盈利有偿的方向发展,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互助无偿形式的民间借贷依旧大量存在。这种借贷很好地解决了个人或家庭资金方面的一时之需,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因此而产生的诸如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3.民间借贷将持续繁荣存在。相关研究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还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贷款需求。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对民间借贷的进一步放宽以及法律对民间借贷的规范,我国的民间借贷活动逐渐朝着合法化、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随着规范民间借贷的新法规《放款人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民间借贷将迈向一个历史新高点,随之民间借贷中介服务机构也将不断出现。

民间借贷中介服务机构属于第三方金融服务行业,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它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国家将在政策法规等方面对其给予大力扶持,以促使其健康发展。随着全国金融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未来一部分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可发展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或村镇银行。

作为中国第三方金融服务业的企业,江西省亿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在投资理财、投资咨询、民间借贷、资产管理、收藏品投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第三方金融服务的公司。

二、行业优势

1.轻资产、周期短、回报高。民间借贷中介服务机构无存款、压货、回款等压力,无须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无须招募大量的员工,因此其属于轻资产公司,而且其资金周转周期短、投资回报高,在较短时期内就可以盈利。

2.投资小、门槛低、快起步。创业者投资十几万元就可以加盟一个实体店,而且相关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就可以掌握业务知识,开展经营活动。

3.行业壁垒小,互惠互利互补。民间借贷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其与加盟商、同行之间恶性竞争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互惠互利互补的关系。资金可以相互拆借,项目资源可以共享,优势能够互补,与对方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4.资源整合机会多。由于其投资资金具有可流动性特点,因此,从事民间借贷行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资金的整合及项目的对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获得整合效益。

三、经济效益分析

各类投资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对比分析表:

产品 年收益 流动性 风险级别

一年期定期存款 2.75% 较差 几乎无风险

一年期国债 3.6% 较差 几乎无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 4%~5% 较差 较低

开放式基金 不确定 好 较高

股票 不确定 好 较高

亿鑫投资理财产品年收益可达14%~24%,资金流动性较好,且投资风险级别较低。

四、投资风险提示

个人或企业投资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投资的个人或企业,应在投资前对该行业在国内的市场及相关法律法规、投资环境等做充分的调研和科学分析,也可向国内权威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权衡利弊,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投资计划,以避免盲目性投资。

2.准确把握和定位投资。个人与企业投资,首先要满足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投资的风险,最好能时刻把握和定位投资项目。

3.选择好合作对象。有些个人与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容易轻信他人承诺,甚至在经营中把人、财、物全权交给对方管理,结果个人与企业的利润全部进入了合作者的口袋。因此,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投资者一定要慎之又慎。

4.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投资。投资者需要从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看它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江西省亿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专业、稳健、创新、共赢”的服务理念,专注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致力于建设国际化金融服务业上市集团公司。

(江西 任亚峰)

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朝阳洲中路1号远景大厦7楼

加盟免费电话:400-101-8701

咨询电话:0791-88650870

网址:

丰城中亿佰联亿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第14篇

作为逆周期行业,素有“坏账银行”之称的金融资产公司,业务发展将面临较好机遇。侯建杭称,在此背景下,中国信达有望在不良资产经营领域继续保持较强竞争力。

当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举行了2014年业绩会。受业绩表现超预期影响,中国信达(01359.HK)股价当日报收每股3.77元,较前一日上涨2.168个百分点。

针对年报披露的信息,信达高管层向投资者做出了详细分析,对2015年的不良资产市场前景给出预判,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主营业务迅增

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信达总资产和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总资产达5444亿元,同比增幅41.9%:归属股东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8.9亿元,同比增长31.8%。

侯建杭认为,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逐步显现,化解风险需求增加,不良交易市场机会增多,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信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取得了上述成绩。

不良资产经营、投资与资产管理、金融服务构成了中国信达的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作为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2014年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实现了大幅增长。至年末,不良债权资产净额达到2068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80.2%。

中国信达副总裁吴松云分析,这主要是基于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银行不良贷款攀升所至。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3个季度上升,达到8426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至1.25%。

针对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升”,信达公司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加大收购力度,加快资产处置进度,缩短处置周期。2014年传统类不良资产实现处置净收益41.1亿元。

保持稳健杠杆率

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从去年年底开始,央行连续实施降息和降准,这是否会对信达业务带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信达副总裁顾建国回答,“降息后,无论不良资产经营、投资管理还是金融服务方面,业务机会都将大大增加,并一定程度降低资金成本,从而使三大业务板块活力增强。因此,降息对我们是有利的。”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信达实现债转股处置净收益40.5亿元,债转股资产整体处置收益倍数达到2.1倍,其中未上市债转股资产处置收益倍数更达3.4倍。与此同时,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较快发展,截至2014年底,第三方私募基金募集规模达1117亿元,同比增长82.5%。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各板块资产的明显增长,信达2014年集团总资产除以权益的杠杆水平上升至5.3倍,但仍保持在稳健水平。亦因业务发展迅速,母公司资本充足率下降3 5个百分点到18.1%,但仍高于监管水平。

对此,顾建国表示,信达将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水平和稳健的杠杆率,以充分把握目前经济金融环境下的业务机遇。

分析年报可见,随着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市场化,2014年信达付息负债增长至3513亿元,商业化融资已占绝大部分,商业化融资比重亦由2013年的88.9%上升到2014年的97.0%。

“在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明显缓解了外部金融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融资成本基本保持稳定,虽略有上升,但幅度明显低于银行间市场和社会贷款平均成本。”顾建国称。

与此同时,信达通过积极的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确保各期限的金融资产都能够覆盖金融负债,使资产与负债有良好的基础匹配。数据显示,至2014年12月末,1年内到期的金融资产为1957亿元,1年内到期的金融负债为1993亿元,短期流动性风险可控。未来发展“有想像空间”

“2015年,受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和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有力促进行业的转型和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专业化发展。”侯建杭称,中国信达将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业务贡献度。 近日,信达借助淘宝网新推出的资产处置平台,拍卖了两笔未偿债务的债权,一时间引起业界关注。

对此,吴松云表示,这主要是基于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资产特点,是拓宽处置需要、创新处置方式的一种尝试。对信达来讲,通过与淘宝合作,可以加大招商力度,有利于我们培育更好、更活跃的市场。“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尝试,在方式和渠道上还会做一些创新的拓展。可以说,还是很有空间和想像力的。”

而据中国信达总裁助理、董秘张卫东介绍,信达正在做下一个五年规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规划。信达聘请了国际上最著名的机构一起研究,从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产品服务,到集团整合、信息系统整合等各方面,设计互联网金融战略――这将是信达未来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事实上,从刚刚披露的信达年报可以看出,2014年,信达旗下金融子公司业绩提升显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4.5%;税前利润18.6亿元,同比大增260.6%。其中,幸福人寿原保费收入达75.9亿元,同比增加84 4%;证券及期货业务税前利润大幅上涨至15.8亿元,同比增长251.5%。

特别是由于集团协同效应显著,带动了整体金融服务盈利能力提升。去年,信达金融子公司共产生协同收入23 5亿元。其中,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协同实现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59亿元,增长27.%。

第15篇

这对去年以来快速发展的住房租赁企业和从事租赁业务的中介机构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在资金蜂拥进入房屋租赁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局和挑战。

万亿级的大市场

此次中央明确提出发展住房租赁企业、规范住房租赁中介机构、鼓励房企开展住房租赁业务,并鼓励和规范个人住房出租。同时,将在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和供地方式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其中,支持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发行债券、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政策颇受市场关注。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意见中给出的税费政策对中高端租赁市场来讲,人才公寓、长租公寓迎来了新的机会,酒店式服务公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过去租赁市场的供应方主要是个人或房东,今后相应的机构投资和运营商会增加。未来包括在机构牌照发放、租赁企业资信评估等方面会有新的政策细则。在这样一个供应主体健全的过程中,包括中介机构等的职能明确、个人出租房源的规范等也成为后续需要继续完善的任务。

实际上,伴随着一线城市进入存量房市场,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逐渐被各方关注。据机构估算,2015年中国全年租赁套数接近8000万,到2020年会有接近9000万套,将产生1.7万亿元的成交总额。在一线城市,真正产生租赁需求的人群是服务业流动人口和每年30%的留城高校毕业生,这些需求将是价值2000亿元的市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知名天使投资者、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有“风投教父”之称的阎焱以及知名投资机构、房企、房产中介高调进入。

“打开方式”很重要

租赁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大好,其面临的问题实则暗涌。房产中介、互联网公司和资本方选择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或许成了关键。

在最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上,链家旗下的丁丁租房停止运营颇受关注。丁丁租房6月10日的暂停运营公告表示,其业务将全面并回链家租房。

“在互联网平台冲击之前,链家租房以高昂的成本换来了海量真实房源和客户。但在竞争对手低佣金的冲击下,其原有模式的转化率迅速降低。为突破高成本换取低份额的现状,仅收取5天房租为佣金的丁丁租房应运而生,随后其转化率迅速提高。”一位在房产中介行业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

但是,在房屋租赁市场不断洗牌的当下,丁丁租房也无法一直顶着烧钱的模式持续运转。今年4月起,丁丁租房的佣金上升至半个月房租。截至关停前夕,已经提升到一个月。

在去年3月丁丁租房上线时,曾有业内人士猜测,北京其他几大中介会跟进降低佣金这一做法。但这一年多,北京另一大房产中介我爱我家并未降低其佣金水平。

“租房佣金降低甚至取消是未来租赁市场的趋势之一,只不过丁丁租房的‘打开方式’不对,其最终下线是种必然。”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从目前的盈利点来看,丁丁租房和爱屋吉屋的“打开方式”都是试图将传统租房模式照搬到网络上,以赚取佣金。而在执一资本合伙人王鑫看来,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机构房东少,个人房东不稳定,租房业务面临房源真实性、服务、实时库存管理等许多痛点,只要企业能切实在信任、服务、效率等方面解决这些痛点,就有投资的价值。“从目前来看,那些有经验、有规模、市场占有率高、覆盖面广,且兼具分散式、直控式等多种租赁形式的企业,更有能力去解决这些痛点,引发行业质的变革。”

“长租”能否“长胜”?

在丁丁租房和爱屋吉屋发力之时,其他的房产中介和互联网公司又是怎样应对互联网冲击的?

据了解,在北京二手房买卖市场份额占据第二位的我爱我家,去年推出了长租公寓品牌。酒店行业的铂涛集团推出了“窝趣”等长短租品牌。万科、鸿坤等房企也涉足长租公寓的相关业务。

与传统租赁模式不同,长租公寓往往是将整套或整栋房源进行装修,并提供相应的管家服务。

这种已经在国内诞生多年的专业化运作模式,似乎更加受到资本的青睐。

继去年众多品牌获得风投后,今年4月,长租公寓连锁品牌“魔方公寓”宣布获得3亿美元C轮融资。今年是魔方公寓成立的第6个年头,累计获得融资5亿-6亿美元。

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长租公寓目前的状况也是“叫好不叫座”,大多数长租公寓品牌仍在靠着投资机构的资本注入。

O2O资讯平台和研究机构亿欧网专栏作家鲁红卫曾表示,很少有在这个领域的玩家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因为高运营成本和高固定成本导致深陷盈利泥潭和尴尬。但长租公寓之所以依旧能够吸引资金突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租房服务未来只是基础配套服务,租房后的市场或许才是盈利的突破点。虽然目前各方还没有摸索出来一条靠谱的发展路径,但想必这也是现在长租公寓平台一直期待的升值空间。 立足要点>> 模式和找钱成了在租赁市场上立足的两大要点。

资本市场的借力打力

如此看来,模式和找钱成了在租赁市场上立足的两大要点。

实际上,除了丁丁租房,链家早已在租赁市场布局。其旗下的长租品牌“自如”在四年前就已开始布局。目前,自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累计拥有50万“自如客”,拥有自如友家20万间、自如寓10栋,年租金45亿元,累计出租率95%。最近,自如正式从链家体系中分离,成为独立运营公司,并将涉足短租等业务。

几年来,自如始终没有实现盈利,这次自如从链家分拆出来,也引起业内的诸多猜测。严跃进表示,除链家集中火力谋求上市的可能性外,链家分拆长租公寓“自如”业务,一方面是接力国家政策,看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同时,分拆也可以在租赁方面展开更为专业的运营。

而在最近一场名为“互联网与不动产资产管理峰会”上,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提出的“不动产资产管理”概念道出了自如未来的运营方向:将运营良好的资产打包成金融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和交换行为,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利益。

杨现领指出,国内青年公寓是不动产资产管理的前期的形态和阶段,而其最终都要走不动产资产管理之路。“跳出公寓这个定义的死胡同,从不动产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公寓,从金融的角度看公寓,也许大家会柳暗花明,找到不同的道路”。

杨现领的看法实际上与本次中央鼓励房屋租赁市场意见中的金融支持政策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