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1-0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首先是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全局和整体,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现实的和历史的光辉任务。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以此为指导方针,防止偏离和错失,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其终极目标,则是城乡一体化,避免扩大而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差别、对立和冲突。
一、二元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很多方面,反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突出表现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即所谓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说的是先进的工业与相对落后的农业、繁荣起来的城市与相对陈旧的农村、不断富裕的市民与相对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显得对立并产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和这样那样的冲突。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而其中最广泛、最深刻、最突出的就是二元结构的矛盾。
我国的二元结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的产物。准确地说,计划体制导致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固定化、刚性化和僵硬化。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分割,是又一种“一国两制”,把农民排斥在市民之外,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蒙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歧视。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是“世袭制”,一度采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动员、组织城市居民下放农村,把二元结构推向极致。
改革开放以来,先在体制外、后到体制内,二元结构的模式有所松动。但是,作为历史现象和计划体制的遗产,二元结构到今天依然是突出的。集中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除个别年份外,经常是城市居民的所得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民。以收入差距在3倍左右为基础,人均储蓄和财产的差距更达10倍或更多,特别是投资则尤难测算。人们常用的基尼系数,城乡统测,早已超越0.4的警戒线,有人计算达0.6或更多。延伸到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物质生活外,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也更悬殊。如教育、卫生和文化,城乡大不一样,已经提到是否公平(公正和平等)的高度。
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关系,要求统筹协调,是一种惊醒,是一种转折,是一种开拓,有其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三农”的互动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现阶段,有人归纳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正在大力推进,取得赫赫成果。这个“三化”,其实以二元结构为背景,两者之间是难以分割的。“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同样不是孤立或单边的,有赖于“三化”的进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正是要把两者联系和结合起来,使“三化”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利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契机。
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应当是支持和发展农业的巨大动力,不是为工业化而工业化。工业办在城市,农村只办农业,这种分工是造成二元结构的原因,有其历史局限。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乡镇企(工)业异军突起,打破传统格局,是广大农民在承包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新。接着而来的一个口号,叫做“农村工业化”,引起不同评价。能否认为,要求乡乡村村都办工业,遍地开花,星罗棋布,不加臧否,这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哄而起,有其积极效应。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很多行业办在农村,过于分散,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经过整顿和改组、改制、改造,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工业化与“三农”是两条路上跑的车;相反,工业化仍旧要依靠“三农”(特别是某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同时要竭力为“三农”服务。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始终要牢记。工业要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先进生产资料(包括机电设备),要为广大农民提供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以改善其生活并为自己扩大市场,还不能忽视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业,如食品、纺织等办在农村,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并就地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如果说,过去是农业为工业输了血;那么,现在到了工业为农业“反哺”的时候了。这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千万不能置之度外。
城市化或城镇化,应当是建设农村、密切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着,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这在不少同志的心目中,认知不尽相同。有人也曾认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看到“三农”问题不能仅靠“三农”来解决,而要以城市来改造农村、以市民来转化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解决“三农”。但这是一个方面,搞得不好,仅着力于此,容易放松对“三农”下功夫,造成城乡、工农差别的越来越扩大。好多地方的农民,特别是进城农民工感觉并反映,城市越来越优美、豪华和现代化了,相对而言,农村变化不大,并且城市建设的成果难为农民包括农民工所分享,于是,农民和农民工在心理上不平衡,在情绪上不平稳。看来,将城市化纳入视野,在把城市做大、做强、做美、做优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推进县域和乡村的建设,形成城乡互动互补和互惠互利,并处理好相互关系,注意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努力达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尤其对因城市扩容而带来的农民失地即失业问题要慎重处理,免除其后顾之忧。这才符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是侧重一头,放掉一头。
市场化作为改革的取向和标准,应当充分估计其双重效应,不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在二元结构的既定格局下,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其实际效应不尽相同。现在已经发觉,城市的市场化进程较快也较顺利,而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则较滞后。对工业和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力度也有差异。本来,城乡市场是统一的、放开的、互动的,这在理念上和决策上已经明确,而实践上和行动上却不一样。何况,市场化的原旨是平等竞争,实际上由于基础不同、实力不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有利城市和工业,不利农村和农业,某种程度上成为前者优胜、后者劣汰。因此,市场有其失灵即有失公平之处,需要政府给以调控和纠正,要在深化改革中有所筹措,努力建立和健全城乡一元的联运机制,逐步淡化以至抹去二元结构的体制约束。这也是促进城乡协调的必要一着。
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一定要同正确对待和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打成一片。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决不是什么老话和套话,而恰恰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值得深刻领会,认真实施。
三、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若干对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不仅体现在协调,也体现在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上;不仅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也体现在“三农”问题上。而其终极目标,则在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二元结构的传统症结及其带来的种种矛盾。这是一项长远的使命,不可能期望在近中期臻达。但也正因如此,应当作为一个方向,即时启动,不断逼近。
走向城乡一体化,贯串于方方面面,大体上有若干对策设想:
一是点面布局一体化。城市与乡村都是空间,原来是开通的,相互渗透、交叉。但在传统体制上,行政体制分割,各行其是,无法协调。还其本质,就要处理好点(城)与面(乡)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有一种观点,即点、线(轴)、面结合,就是这个意思。城市是核心,不能离开周围地区即其集聚和辐射面。所谓城市圈,同样是开放的,不是把城市圈住,与广大的“面”相隔绝。
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陆、水、空交通和水、电、气供运,都要城乡联结,而不只是城市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流才能通畅无阻,汇集成网,达到互通往来,调济余缺。
三是产业结构一体化。核心是工业与农业以及服务业的一体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产业化。特别是工与农,相互供销,共同发展。在一个行业和产品,形成产业链,也应当和能够城乡结合,各扬其长。当前存在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剩,导致产业结构的劣化,病灶之一是城乡各搞各的。
四是科教文卫一体化。特色在精神产品,长期来城乡差别也大,造成不同档次,使农村偏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谓读书难、看病难,农村特别甚于城市,要花大力气纠正。
五是市场体系一体化。就商品市场而言,城乡已经放开,但是各有兴衰;而要素市场,差别尤甚。特别是资金融通和资本积聚以及技术、信息,城市有场,农村待萌。这对生产和生活的制约很大,如何统一和有序,亟待从长计议。
六是就业培训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形式一元,歧视仍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有结构性矛盾,所谓“民工荒”,与教育培训的偏颇有关。今后在就业上要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专业培训的城乡一体化为支撑。
七是社会保障一体化。过去只在城市推行,特别是低保和失业保险,取得良好效应。现在应逐步向农村延伸,包括医疗和养老保险,更是雪中送炭。只是未富先保,不得不是低水平以求广覆盖,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
八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是上述诸一体化不可缺少的杠杆。一段期间,财政和信贷都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失调,近年来有调整,还未达到比例恰当,要作进一步纠偏。
九是规划设计一体化。城市规划如火如荼,但是只规划城市,不及农村,县域规划也是这样,因此要使其扩容。城市设计不能盲目攀高,有待降温,体现节约;相反,乡村设计往往偏低,要在条件逐步改善后适当提升。
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委、县政府研究的精神,我就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集中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年是我县实施“双倍”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双重夹击下,全县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劳务经济、品牌经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⒈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经济各项指标增幅较高。继续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调大林果业、调活水产业”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业增产增收。全县种粮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人均增收元。畜牧业保持增长态势。面对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发展,出笼家禽万只,出栏生猪万头、羊万只、肉兔万只,分别增长、、和。实现产值亿元,增长,人均增收元。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万亩,产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增收元。林业经济不断壮大。成片造林万亩,完善农田林网万亩,栽植林木万株,完成育林苗亩,果品产量万吨。
⒉农业项目推进扎实有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工业思维办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各镇、农口各部门及有关龙头企业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洽谈农业项目个,实施农业加工项目个;申报农业专项个,其中到位个,引进专项资金万元。目前,全县农业在建项目个,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个,种养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投资额万元以上项目个。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家,市级龙头加工企业家。恒通食品公司、今日草业公司被评为全国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省强重点出口龙头企业,近湖羽丰父母代种鸡场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种鸡场。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个,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冈西草鸡协会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行列。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一年来,全县通过论证的无公害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基地达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个,绿色食品品牌个。
⒊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有了新突破,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把劳动力培训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大力拓展国内外劳务合作空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全年共提供就业岗位余个,新输出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对口地区劳务输出人,向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地外派劳务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先后举办了农村特困户子女专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就业知识培训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抓住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发展机遇,先后向农业龙头企业、建筑业、纺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节能灯具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的。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达。同时,组织县内部分企业到安徽、湖北等地招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巩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立足防洪保安,积极疏浚河道,全力推进圩堤达标工程建设。疏浚河道条公里,工程土方万立方米,开展高标准圩堤建设,加修圩堤公里,工程土方万立方米,新建、拆建、修建水利设施近座。以推广水稻机插秧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多台(套),其中水稻插秧机台,推广机插秧万亩,在去年全县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机插秧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全县基本农田进行核查、登记和公示,明确保护责任人,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公顷,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县××××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亩。多方争取农业投入,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争取到个省级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和个部级水产养殖项目,财政投资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争取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万元,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做好春耕、夏收、防洪防汛等重要时期的气象服务。
⒌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农业税调减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项资金共万元。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账镇管制度,普及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民主管理、限额收取、上级审批、定向使用”,杜绝了涉农负担案件的发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全面开展征地补偿费清欠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补偿到位。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版权所有
××××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去年形势好就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切不可估计过高。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带动力强的农业规模项目并没有大的飞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扭转,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因此,今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切实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年出台的中央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条政策性意见,这是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支持力度。省、市也将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必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不失时机、千方百计抓好“三农”工作,争取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总之,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二、咬定目标,硬化措施,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围绕“三个增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技农经服务体系的动力和活力),抓好“六大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版权所有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块状经济。
目前,我县农业仍属于传统的生产型、单一结构的低效型农业,只有不断优化产业、产品和布局结构,实现加工型、多元结构型农业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引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家资金来开发农业,发展大型农业龙头生产加工项目,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面貌大改变的根本所在。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项目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作为全年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在项目定位上,要根据我县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到民资、外资比较集中、活跃的地方去招商;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高点规划,精心包装,用最富有特色、资源相对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去引商;用最大的真诚、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环境去安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去年三次集中农业招商的成果,突出抓好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一档镇及农口部门要各新上个投入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档镇各新上个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三档镇各新上个投入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确保全年实施投入万元以上农业项目个,其中万元以上项目个,万元以上项目个;全县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亿元,利税万元。
在产业导向上,要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层次,扩展规模;引导外来资本投向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特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粮食等深加工项目培植,精心规划实施方圆禽业、恒通果蔬、红梅乳业、东泰木业、华德米业等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围绕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壮粮食蔬菜生产加工、特水畜禽养殖加工及林木业等优势主导产业,进而形成西部沿荡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中部内圩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东部沿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全县农业块状经济区域特色,使全县农业产业、产品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进一步彰显,效益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我县传统低效型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组织项目攻关,争取国家财政更多的资金支持。
⒉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一个农民,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转移一批农民,可以激活一方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效益最好的途径之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好。要按照全民创业的要求,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走出来干起来,走出去富起来,走回来办起来,走进走出带起来,不断拓展致富途径。要着力提升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层次。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虽然较高,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转移输出空间仍然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县尚有近万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已转移的劳动力中,许多人并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外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报酬极低。我们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培优”、“培特”为方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县计划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万人,其中定向技能培训万人。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在形式上更加突出灵活性,在体制上整合系统资源,力争逐步使每个劳务输出人员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使他们逐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竞争力和劳动含金量。要多途径促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一是开展普训,增加培训覆盖面。由县劳动部门牵头,各镇人力资源中心组织人力,逐村逐户,对未转移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由培训部门组织师资力量负责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输出的层次。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主动与培训部门联合,组建培训输出基地。实施订单专项培训,使培训更加对口,就业更有保证,劳务收入更加稳定。三是鼓励“凤还巢”,实现良性循环。各镇要组织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逐一登记筛选,将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人员一一排出来,明确专人加强沟通联络,提供优惠待遇,鼓励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在“走进走出”的过程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⒊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活化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连市场、内连企业、下连农户,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形成“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市场紧紧联结在一起。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恒济水产协会、盐阜草鸡协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出现了多个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的专业协会。我们要乘风乘势,鼓励发展,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一要抓发展。今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重点将转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要抓住这个政策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和种养大户牵头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跑市场、闯“码头”。县委农工办要迅速制订规划,各镇及相关部门也要明确目标,每个镇和各优势主导产业都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全县要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以上。二要抓规范。在组织机构上,将成立县农产品产销合作联社,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班子,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经营组织,坚持“自愿、自由、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分配方式上,建立“二次返利”制度,所有成员按交易量的大小,不但可以获得收购利润,还可以获得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赚取的利润,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三要抓培训。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让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来担当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领路人。全年新增农民经纪人人以上。
⒋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聚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让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长远利益,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县镇联网,形成“横向同步管理、纵向连贯监督”的良性机制,使村级财务记帐更加及时、准确,监管更加到位。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办法,继续坚持“三优先一加强一禁止”,即优先化解涉农债务,优先化解有息债务,优先化解税费改革后新增债务;加强对“无债村”和“债务大村”的监管,“无债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可以上浮作为奖励,“债务大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则下浮,并制订严格的化解债务规划,限期化解;严禁发生新的村级债务,谁发生谁负责,谁借债谁偿还。县委农工办要拿出详细规划,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化解村级债务万元目标。
三是深化农技农经队伍改革。要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过细工作,尽快把改革推进到位,使农技农经人员定岗定位,真正发挥其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分流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大胆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确保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要,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真正实现还利于民。
⒌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普遍底子薄、条件差,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十分明显。各镇、各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而可持续地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要在正确判断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注重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采取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确保城市支持农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老鹰山镇城市支持农村工作的现状
(一)经济概况和基础设施
我镇地处工矿区,境内有水城钢铁(集团)金河公司、观音山矿业分公司、观音山水泥公司、白云石矿、六盘水市鑫源公司、六盘水市佳联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河水泥厂、滥坝油库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旗盛、昌兴、大器、泰隆等招商引资大型企业落户辖区。,全镇财税总收入完成10308.4万元,为年任务9376万元的109.94%,同比增长38.49%。成为全区第一家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
境内有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水纳公路、贵烟公路交叉穿越境内,村村公路相通。天然林植被保护完好,有天然林退耕林6.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全镇95%以上组通路,70%以上组通自来水,电、电话、广播电视实现组组通。现我镇已纳入六盘水市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六盘水市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干部人才的管理和引进
近年来我镇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将民主的理念融入了执政理念,探索多种选任方式,营造广纳群贤的用人氛围。采取群众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推选“村官”,把选择权交给群众,真正选出有一定能力和技术,组织满意,群众放心的人任村干部。现今,走群众路线、遇事与群众商量已成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把民主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积极监督领导干部工作,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已成为主流。
为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开展,我镇积极采用招考、调任、聘用等方法不断吸纳各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到各镇直部门和村、居委任职工作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今已拥有硕士生3名,本科毕业生19名,大专毕业生56名,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1名,同时已有9名大学生在村挂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三)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进
借助国家惠农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我镇救灾救济工作投入资金12098元,实施农村医疗救助29户。投入供养金38986元,供养五保户5名。投入资金138.9万元,实施156户危房改造。认真做好优抚对象“三难”工作,发放“三难”补助金75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经费2.6万元,全镇4887户1605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发放保障金633户1438人748655元。通过“两基”迎“国检”工作,投入“两基”扫盲工作经费6万元开展扫盲工作,扫盲650人。投入2万元边远地区贫困学生补助经费,解决边远村组贫困学生午餐困难问题。以创“国优”为契机,投入配套资金40多万元对计生服务站进行扩建,新购置了医疗设备。加强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镇政府管理手段的局限性
现今我区财政实行的是“乡财县管”的政策,镇一级的财政收入无法进行自行分配,同时辖区内的很多部门都属于上级直管。这就使镇政府在应对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终极目标,而政府规划是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行政指南,同时群众利益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这就使各种大型项目在我镇建设投产之后,往往会无可避免与政府的总体规划以及一些民众的个人利益产生冲突。而在这当中,我们镇政府是首当其冲站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管理运作的权限,很难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产生实质的影响。
(二)民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
我镇村民因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制约,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必需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原来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却依然如旧。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具有很强大的反作用力。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发生一些转变,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传承性,这个转变的过程会很漫长,往往会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于社会现实而阻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础设施不足
虽然我镇涉农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路网质量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我镇通往外界的水纳公路路面段坑洼众多,致使车辆难以通行;陆家坝村公路洗煤淤泥堆积,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仁活洞村的三岔地组尚未通自来水,而近期水井多已
干涸,再加上地处偏僻的山间,村名往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用塑料壶靠人工背水以供家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种基础设施的不足,致使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更新以及各种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落实中消耗大量的社会成本。近年来,党委政府虽然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对基础设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四)贫富差异悬殊导致各种矛盾和隐患
我镇原本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种植业为主导的典型农业经营方式,但近年来经济总量保持了全区第一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近些年来煤炭工业发展以及各大型项目的落户。高速的经济发展为我镇带来各种效益和优势的同时,巨大的贫富差异也无可避免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人因贫富差距引发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往往会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获取不义之财,或对政府的各种福利措施以及征地赔偿等工作采取无赖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利益,迫使我镇的治安维稳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当一部分企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和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吸纳劳动力数量减少,而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劳动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我镇农村劳动力还对工资要求较高,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广大涉农地区还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上明显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 动力机制
城乡二元体制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地认识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于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国内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城乡关系的实际,客观认识各种理论的创新观点和不足之处,从而科学地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国内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它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该体制人为的为城乡均衡发展设置许多政策障碍,如城市和工业的倾斜政策、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关系的演进。
2、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缺少科学的、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城市体系发育不协调;三是认为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四是认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
3、从三农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对乡镇企业的宏观管理,农村工业水平低等导致城乡难以协调发展;思想观念上存在忽视农业的倾向,文化上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等都阻滞城乡协调发展。
4、经济发展滞后。某一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城乡资金投放上存在偏差;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发育水平低,城乡商品流通不畅等因素也都延缓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的最基本模式是: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而下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型)、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三是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四是制度创新;五是自“下”的机制;六是崔功豪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探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和它的运行机制;七是薛凤旋和杨春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并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八是宁越敏的多元城市化动力;九是刘君德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刘秉镰和郑立波提出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的“四动”;十是张安录和曹广忠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等。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我国大致从两个角度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田明认为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起的外向型模式以及西部模式;南京农经学会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刘英群从小城镇角度提出了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的模式等。
2、从区域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广东的“非农产业起步型”和“农业发展型”;广东的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和“苏北模式”以及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模式等。
四、城乡发展的对策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蔡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协调城乡社会关系、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是沈孔忠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制度创新与完善才是现实途径。
2、完善城镇体系。费洪平、陈烈等学者建议走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既充分发挥了大城市的优势,又积极发展了小城镇;叶文虎特别强调小城镇规划;纪晓岚和周志坚特别提出建设农民城的设想等。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多数学者建议从行政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协调城乡发展。
4、产业的协调发展。冯雷、叶忱等认为通过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纪晓岚、周志坚等认为从乡镇企业的角度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规范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等来探讨实现产业协调;孙自铎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认为城乡经济协调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5、建设功能齐全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陈烈、石忆邵等认为共建城乡一体的商品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科技网络、经济信息网络和资金融通网络有助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6、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生态设施建设。
7、从人口和劳动力方面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陈烈等学者通过研究特别强调要提高人口素质,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城乡对立的倾向,切实保障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
8、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9、加大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面对国际农产品的竞争,我国应对农业实行“绿箱”政策。韩俊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防病虫害研究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储备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切实落实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等。
五、对我国城乡发展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顺应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这些研究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课题,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因为地区差异,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不一,引发了对各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的探讨。
但是,学者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目标、动力机制到各种城乡协调的模式及限制因素、对策措施,既有从政治上的协调进行研究,又有研究经济上、文化上、基础设施上以及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研究深度不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虽多,但大多散落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专门的、系统的研究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体系;虽然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研究较多,但实践上具有操作意义的较少。尤其是对特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缺少可操作模式。
(基金项目: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BJJ015)《河南新农村建设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平顶山学院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7-02
先行试点、由点及面的渐进改革方式是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成功推进的重要经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明显,是制约河南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可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而且可以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同时对全国其他城市群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河南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典范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近1亿的人口规模,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牧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重化工业、食品纺织、商贸物流等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航空运输网的完善,河南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中原崛起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多年保持全国第五的地位,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367.28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 47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 704.6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746.38亿元,增长19.1%。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究其原因,河南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从根本上破解河南三农问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相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与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虽然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但从河南经济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此时,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进程,来引领和带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有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城市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完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严重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支持城镇化动力不足。建国以来,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化工业化加大了中国城乡二元分化,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城乡二元分化更加突出。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初加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推进城镇化后劲不足,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此外,河南城市对农村集聚作用大,而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工业有着强烈的聚集需求,需要人、财、物高度集中和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可利用的人才、资金、技术贫乏,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工业大多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等方面,难以完成乡镇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而城市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人、财、物各类资源在行政集权或市场的调配下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由于缺乏城乡转移支付等结构性政策措施,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未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机制。
河南省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不仅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而且对于全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
目前,中原城市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是,各城市间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优势和特色不鲜明,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之间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首先,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域内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形成系统合力、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础。而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和生产分散,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各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各个城市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其次,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由于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一是城市的定位不够清晰,虽然目前九个城市有一定的发展定位,但特色不够显著。二是城市在建设当中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在中原城市群内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施服务联通机制、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使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地区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转变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河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以年均11.2%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说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单纯强调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河南实际来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2009年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带动全省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中原城市群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本身就含有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等科学发展之一,这不仅是推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三化”协调;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73-05
一、公共服务体系对“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实现资源和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空间范围内,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之间实现最优配置,以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得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资源和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既要充分尊重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供求、竞争等基本经济规律,又要充分注意并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缺点,防止资源和要素向某一空间或某一产业过度集中,造成整体经济体系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发挥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对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机制。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从事哪个产业,其基本的生存、生产、生活、发展与娱乐等直接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构建起“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理想的社会发展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弥补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失灵的重要手段,涉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政策性信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机制,是支撑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公共服务体系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机制。“三化”协调涉及农村、城镇以及各个产业等多个系统,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这些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布局合理、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大大降低资源与要素在不同系统之间流通与组合的交易成本,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步伐。公共服务体系延伸的范围,就是资源和要素能够达到优化配置的范围,由于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再分配功能,在某些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公共服务体系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利用公共资源,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品与服务,是熨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工具,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的平衡机制。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无差别、均等化为目标,是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区域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发展权的重要保障。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着力克服传统城乡二元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充分保障农民的各种权利,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充分照顾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有序推进城镇化,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善工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
二、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地区的一些指标已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仍然很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活力仍然不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1 公共服务总量不足,投入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需求的主体正在迅速扩大,无论是进城的农民还是农村留守的农民,对于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城镇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压力也越来越大,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的范围亟需扩大,服务标准亟需提高,服务质量也需要大幅提升。但在政府的公共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与行政管理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用于科教文卫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支出不仅占比很小,而且增长迟缓,居民个人在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的费用与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在公共服务领域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关键词:商业经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前言
十召开以来,城镇化问题再次成为2013年的发展重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城市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协调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我国正在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逐步转型、迈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商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较为合理区域部署,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城乡一体化对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经济格局正渡过重要的转型期。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高;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将温饱问题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经济发展必须进行重要的战略调整。工业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是我国工业产业、服务业产业迅速崛起,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城乡一体化局面的形成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1.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城乡一体化问题,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互补与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上,通过经济要素的自由移动和产业优势互补,利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各自的发展优势,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共存与共荣寻求协调发展。从人文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地域文化促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城市的科学思想来带动农村的落后思想,实现生活习惯的融合,有助于主体文化的传承。此外,从社会学的角度,人们认为城市的社会结构与农村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鸿沟,城乡一体化就是打破二元结构,实现社会资源共享的过程。
2.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纵观全球化的城市发展,可以看出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通常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首先是城市数量发展期,这一时期,出现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随着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很多工业经济聚集体以城市的形态出现,涌现出一批工业新兴城市,城市的数量与工业化进程一样急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面积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城市的出现,无论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上,大型城市都占有绝对的发展优势。最后,随着交通枢纽的建立、城际交通网络的构建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地区之间的分割越来越弱化,不同的城镇采取资源互补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链式的依存发展关系,从而带动了更大范围的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城市圈”或“经济圈”,从而实现了“城区扩张”,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三、商业经济发展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促进
1.商业经济推动工业化进程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各有特色,一方面是以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而另一方面是以劳动为主的发展模式,通过两种经济方式的结合,可以得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在城市发展已经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城乡一体化为集中开发、集约用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为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还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含量,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借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够做到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共享,是提高社会发展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城乡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也将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将工业园区经济作为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商业经济发展改善“三农”问题
城乡商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不断进步,标准化、集约化的农业养、种植技术的持续改进,可以将市场化经济方式引入传统农业领域,强化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始终是围绕着粮食生产为重点的,各种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大棚蔬菜、瓜果、经济林的种植等,都将面临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经济在大力的供应了当地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依托城市品牌形象,向其他地区输出,扩大经济范围,提高农业收入。
3.商业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长期处于城市经济巨大压力下的人们,在城乡一体化时代,催生了乡村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也的蓬勃发展。民俗度假村、农业特色果品示范园、生态观光游等乡村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乡村旅游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外运和城市商品引入架通了桥梁。随着通讯信号的全面覆盖,信息服务业也不断地深化和拓宽服务领域,在城市经济发展区域饱和的情况下,抢占农村经济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业业绩增长的新趋势。
四、结语
明确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难看出,城乡一体化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商业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可见一斑,利用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各自的发展趋势,寻求一种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新方向,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商业经济对于促进区域战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城乡一体化实行的重要原动力。
参考文献:
[1]苑芳江.用先进文化克服小农意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4).
[2]刘文俭.加快沿海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06).
【关键词】加强 城乡图书馆 一体化
一、城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意义
图书馆事业作为城乡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使县、乡、村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图书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近十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贫困山区,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据调查了解到地处山区的一些学校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和其他普通学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山区学校只有一间小型图书馆,馆藏仅1000多册,图书馆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利用率极你。可以说,图书馆只是一个摆设,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农村学生的阅读渠道非常有限,加上贫困地区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对孩子阅读方面不够重视,家长不愿意花钱专门买书供孩子学习或阅读。因此农村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阅读,这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
2、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更要与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畅的城乡文化交流通道。在城市繁荣的同时,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 乡镇文化建设也同城市图书馆一样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乡镇图书馆更成为增强乡镇文化品位, 提高当地居民和农民素质, 促进信息流通和科技进步, 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 协调发展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1、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深层次意义上说, 城市化并不是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农民演变为城市的居民,其内涵是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 是城乡人民联手激扬先进文化, 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先导活动。不论是城市图书馆还是乡镇图书馆, 都是地区性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当地专门从事信息服盏牟棵牛 若能加大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力度, 努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使得城市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向农村快速扩散、渗透, 这必将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2、有利干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的长期战略方针,一乡镇图书馆围绕这一方针, 借助城市图书馆的优势, 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通过城乡图书馆信息网获得全国各一级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 调查了解农业生产需求, 不失时机地传递实用科技信息和技术资料、市场信`岛以乡一镇(村) 图书馆(室)为支点, 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站, 编发信息快报, 开展定题和跟踪服一务, 为农村经济服务。
三、城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1)开展捐书活动。城市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量大,而且学生自身的课外书多,图书馆的很多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捐到农村去,充分发挥其作用。
(2)乡村老师授课活动。开展乡村教师授课活动,授课内容为乡村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反应乡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体现乡村学生好学奋进,但学习条件艰苦,特别是课外阅读难开展等问题,突出图书馆对乡村学生的重要性,号召城市师生积极捐书。
2、开展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基础设施,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首先应该从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入手。在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本着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方针,配合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综合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城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按照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目标和合理配置、集约知识资源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图书馆、文化站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中心分馆,小型村设立文化站的星型结构。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秉承文化传统、突出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每个村庄文化站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村庄文化站的服务内容。
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要注重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定向培训,增加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进行人才贮备。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使乡镇图书馆专业人员有条件、有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利用假期让乡镇图书馆员到城市图书馆参观、学习、交流,甚至亲身体验。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近年来,有的地方突破体制约束,实现各级图书馆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了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志愿都到农村从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 2009-04-05。
[2]杨之光.乡镇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与情报,2007(5):123―125.
[关键字]城乡规划 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56-2
0 前言
城乡作为区域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城市的空间发展必然与乡镇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总体上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但仍未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居民平等地发展和共享成果的有关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部分区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制度,可以消除制度障碍,在体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1]。这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使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城乡地区间经济的互促共进及社区的和谐共融,加快经济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区进程,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发展,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重视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使城乡失衡向城乡协调发展。党提出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具有全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措施。
2 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要用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发展思路,进而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及建设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同时积极发展城镇,形成城带镇、镇带村来整体协调发展的模式。
2.1 系统协调
由于我国地少人多,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城乡发展政策必须要资源和城乡之间发展相协调。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规划的第一任务,在建设规划中,必须专注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间的协调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的协调。
2.2 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城乡的关系是核心与边缘区域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控制与被控制,也可以是带动、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在不断强化自身经济社会实力的同时,通过交通、信息、商品、流通等网络系统把其周围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并带动边缘城镇和乡村的发展[3]。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基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城乡间合作的中转及通道作用。一方面合理发展核心城市,而另一方面改善小城镇,大力支持发展中心城镇和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以综合发展小城镇为主要内容和特征。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城镇人口占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15.9%,2002年,此比例已达38%,城镇数目约有700个,多而散。因此,需要加强小城镇科学整合,同时加快中心城乡发展速度,对中心城乡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而小城镇则按照地域或交通的特征进行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在我国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皆有联系的多功能及全方位的开放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网络,在高度发达网络设施的前提下,城乡居民能够共享资源、设施、服务,平等发展,互相融合。可以说它为城乡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城乡发展进程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3 融合城乡规划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3.1 城乡规划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市、镇、乡和村庄这些有密切联系的地区纳入一个统一的规划,并在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的扩展,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发展。保证城市、镇、乡和村庄在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生活供应和设施共享,同时实现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现象。
3.2 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坚持专注于城市规划,在市(县)区域内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整合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等,规划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法律制度健全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发展的指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一个统一、协调规划的管理体系,根据 “三规融合”原则,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信息共享平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加强全局意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来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时机,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土地供应计划,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措施,使重点建设项目和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相协调。
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增加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居民的各种权利,如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使城乡规划建设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社会大众诉求。
3.3 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控制措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实现区域产业及人口的合理集聚,加强城市辐射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组织编制并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乡镇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给新型城乡创造平等统一的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活力及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城镇发展前景。从而达到城乡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阶段。
4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和城镇产业化式富裕城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系统。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优势,实现城乡地区间的合作。又要形成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的运行模式,把城市和城镇、乡村有机的衔接起来,不仅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乡村的自增力,从而使乡村发展起来,形成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的开放型经济实体。
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平等的和谐城乡。城乡统筹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劳动力转移,必须依靠城市化去吸引劳动力,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想要提高城镇化效率必须要鼓励自由流动的劳动、工作和健康的生活空间,以适应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目标。农村地区发展要在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被放在的关键位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分散执政的限制。此外引入市场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其多层次和多渠道来增加对基础设建设的投入,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5 小结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在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提供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加大对农村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结构调整、经济组织、市场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理论参考. 2010.
关键词: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协调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不仅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缓解了居民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但各项医保制度之间独立运行,不利于整体统筹规划与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的协调发展对待遇水平的平衡以及门诊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时间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它包括国营企业的劳保医疗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为了不断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形势发展,我国积极扩大医保范围,将混合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纳入了医保政策之中。它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1)共同缴费机制。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交付,体现了国家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医保基金组成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可以结转继承和使用。(3)统账分离,明确支付机制。统筹基金用于大额医疗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小额医疗费用。
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作用于非就业城乡居民,其中包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托幼机构的在册儿童及其他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具有低起步水平的特点,坚持低费率、广覆盖、保大病的原则。其缴费主要是以个人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其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重度残疾人,个人不缴费,由政府按规定予以代缴,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待遇与缴费相挂钩原则,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于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以及减轻居民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起国务院决定进行试点,通过探索完善居民医保政策,从而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以及规范的运行机制。该要求规定:(1)建立合理的筹资水平以及保障标准;(2)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加大政府引导力度;(3)医保基金管理体制加强,保障基金安全问题;(4)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稳定筹资机制。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助于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但切实减轻了居民医药费用的负担,而且还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在筹资机制和待遇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体现:第一,医疗机构现行体制与医保制度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体制的利益化,如由于布局以及资源的安排不合理造成浪费现象,药物费用与检查费用过高与医疗技术费用,费用计算的不透明化。第二,职工异地就医报销难度大。由于各个政府政策实施的不统一,各个地方的报销比例以及药品目录均不同;医保基金的基础是由各地医疗水平决定的,各地的消费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的差异都会造成报销细则的不同。第三,由于医保实施的初期各地方医保信息系统没有统一要求,造成各地的医保卡在系统上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各地区医保衔接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走向成熟和规范,但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保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居民缺乏忧患意识,认为医保资金投入是一种资源浪费,造成关注度不高;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于该医保政策不够了解。第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社区服务模式不够完善。社区服务站由于定位系统较庞大,导致部门划分缺乏细致和全面性,影响服务水平;其次因为硬件设施的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要求;另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致使民众的信任度降低。第三,医保平台具有滞后性。首先,存在平台硬件设施落后现象以及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够高的现象;其次,医保平台形式化。缺乏相关的医保政策规范以及医保法规,造成登记存在混乱;另外,缺乏相关监督机构,导致监管及处罚不到位,参与医保居民得不到有效的权益保护。
(三)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性
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筹资机制上。职工的医保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交付的,而居民医保费用则是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相配合。二者进行比较,职工医保筹资水平远大于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第二,职工与居民待遇水平存在差距。职工所选的就医机构三级和二级及以下各占约50%,而居民多选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职工的待遇水平较高,但次平均费用较居民高。第三,居民医保基金压力较大。由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实行全民参保,居民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缴费档次。这一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也保障了城乡居民待遇的公平性。但因为经济水平的增长,居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使得医保基金产生较大的压力。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的差异性,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不利于医保制度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促进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协调发展措施
目前,由于各个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相互独立,不利于我国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医保和医疗之间的协调统一,全民参保实施困难。促进职工和居民医保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加强城乡就业与非就业居民的优惠保障,实现医保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医保资源整合
为了促进职工和居民医保的协调发展,首先我们要理清现今的管理和经办体制。努力改善医保工作分部门管理和工作分块的状态,建立由省进行直管的医保管理中心,改变多部门管理的现状。然后要突破城乡界限,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医保公平性。另外,创新大病保险制度也有助于建立公平、效率的医保制度,打破身份与地域的限制。其一可以将职工包括进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带来的医保基金结余减少现象。其二,可将大病医保融入基本医保中,改变我国医保体系矛盾的根源,解决基本医保的“碎片化”现象。城乡居民的医保管理统一,有利于政策和科学相统一;而多部门管理的整合则有助于政府的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度的信息共享。
(二)优化医保筹资机制
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以收入决定支出,使得收支达到平衡状态的政策,优化筹资机制从而达到职工与居民筹资水平的平衡。政府应该适当调整医保的报销方案,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补贴,提高居民的医疗待遇水平。另外,对城镇职工的医保制度进行优化,将职工医保中的遗漏人员纳入其中。完善医疗支付方式,推动支付方式的改革,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共同提升。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职工和居民因收支问题而产生的待遇水平差异,减轻居民的医保基金压力。职工与居民筹资机制的调整,居民待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医保制度的协调发展。
(三)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强化医疗服务,首先需要加强医疗保障监督体系,完善的医保监督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保险工作的运行效率。为了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控力度,应进行付费方式的深入改革,加强对医保基金及医疗费用增长的约束。此外,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与责任意识,采取相关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对个人账户制度进行完善,增强大病救治对居民的保障功能。其次,政府应加大基层卫生医疗水平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增加城乡居民的报销力度。另外,实施基层机构就医支付比例提高,将基层医疗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从而推动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医疗保险制度的存在有效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着医疗经济压力,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保制度中,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有效缓解了居民经济压力,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全民参保以及医保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世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的探索和实践[J].时代经贸,2015(14).
[2]陈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3]郭林.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整合与体系完善[J].人文杂志,2014(4).
[4]王俊华,柏雪.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思考与路径构想[J].苏州大学学报,2015(05).
一、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
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
二、主观题的出题模式及答题方法
(1)“是什么”
经济类主观题经常会以图标类题形式出现,因此“是什么”类型题目通常都是此类主观题的第一问,即“图表中反映了那些经济现象”
①找出核心问题,一般在图表的标题中会指出本图表反应的核心问题。
②提取有效信息:重比较。一方面注意比较核心问题的不同方面是否不同,反应了什么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比较某一方面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何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③正确解读图表信息
先整体(总体)后部分(但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对拐点要单独分析并加以强调)
先肯定成绩后指出问题
先描述现象后揭示本质(现象的描述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信息解读的全面性,同时要注意思维的连贯性和辩证性)。
例题: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问题:指出材料中图表的经济信息。(6分)
答案: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2分)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在增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2分)
本题考察“是什么”
首先找到图表反应的核心问题。本题图中反映的是“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表中反映的是“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其次,比较。
图1:一方面比较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各方面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得出“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有所增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比较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关系。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
表1:一方面比较我国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出“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比较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大小,得出“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
(2)“为什么”――“依据”、“原因”、“意义”“作用”
(3)“怎么办”――“措施”“对策”、“建议”
此类题通常在图表题之后出现,根据图表反应的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分析其原因。
例题:材料二:2012年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政府一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通过办实事、好事、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关键是政府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协调起来。
问题:依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阐明“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的理由。
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答题方法:
①读懂提议。弄清出题意图,考察“是什么”还是“为什么”;找出回答的核心问题。如例题中,通过读题,可以得知本题考察“为什么”,问为什么要““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并且要求结合“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
②答案要有层次,多角度回答。
组织答案的过程要有逻辑,有层次,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比较常用的思考方法。
第一,从不同主体,由小及大进行分析。个人、他人、自己、企业、社会、国家……
第二,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目前来看(意义、措施是),从长远来看(意义、措施是);局部,整体。
③阅读材料,根据关键词有选择的套用。
通过对材料的认真阅读,为答题提供思路,使得答题更加全面。
④结合时政热点,方针政策。
⑤组织答案应使用学科术语,忌口语化。
三、答案模式
(1)“意义”类型题,“有利于……”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6、构建和谐社会等。
7、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怎么做”类型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机构优化升级。
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6、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7、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8、依靠科技、自主创新。
9、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48-05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1]。城乡协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协调不仅仅指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还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协调。随着解决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措施的逐步出台,怎样使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城乡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由过去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协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新思路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生活样态,两者的差别显著,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成为必须探明的基础性问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解读其发展的内涵,把握和建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对有效协调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工作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为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提供帮助。
1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协调型发展模式,是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携手共进。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化,这也直接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农村群众体育非但没有繁荣,相反,乡镇文体中心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约开支、解决财政人员供养问题”的农村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不复存在[2],各村落原有的“青年之家”、“文体活动室”等体育活动场所逐渐消失,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程度高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拔河、掰手腕、舞龙舞狮、钓鱼等也由于村庄重组,村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管理机构名存实亡而鲜有开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实力的提高成为人们心目中唯一的发展尺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村镇体育组织功能弱化,农村体育失去指令性的“统”的约束,农民体育活动缺少了抓手和依托,导致了农村体育“不兴反衰”。当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广大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正如田雨普教授在《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一文中指出的“ 城乡之间社会体育的差异呈全方位的显著性差异” 是我国城乡经济“ 二元化”发展模式的缩影[3]。
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共进。农村体育事业多年来一直是农村全部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改革的触角还很少触及到农村体育工作。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就没有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的进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将会使得整个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1.2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问题。群众体育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目前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当属农村体育设施整体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农民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体育活动开展与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力度不够、有利于农村体育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体育机能不足或欠缺等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与其它方面如经济、文化、制度等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我国以往在城乡制度的设计上,形成了“城乡分治”的格局,城乡执行两套不同的制度,制度的基本导向是往城市倾斜。受其影响,群众体育自然形成“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其次,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5:1,截止到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为3.2: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4]。从体育角度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5]。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仅为28.97%。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2]。根据淄博市体育局2006年对淄博市城乡体育的一项调查表明,淄博市城乡居民每年平均用于体育的消费比例约为3:1,除去实物性和观赏性消费,农民每人每年用于体育健身活动的消费平均不足5元钱。
基于这样的状况,农村体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广阔的农村,仅靠政府增加农村的经费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农民的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并非金钱单方面所能解决的,并且在原有的价值观支配下,农民的消费结构不会自行向体育倾斜从而有效地化解农民体育消费问题。而城市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与乡村体育在资源上的互补性、在生态上的共生性、在经济文化上的依赖性决定了两者在发展变迁中的互动共进关系不可分割。从城市产生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是村落不断变迁演进的结果,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市民的体育生活对农民体育具有范式促进作用,会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农村体育不能以静态的视野局限在农村去规划,在农村范围内实行体育的“自给自足”。要把城乡统筹、城乡互动、互为市场、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明确思路去规划和实施,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进入农村,培育现代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3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决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和良性互动,其中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有两层含义: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人生理的和谐和人心理的和谐。心理的和谐又建立在生理功能健全,即社会个体身体健康的前提之上,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有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和谐;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基本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人际关系的和谐有赖于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没有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建设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源。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从体育特有的功能来看,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1)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2)体育促进社会个体的健康,并能协调社会生活情感;3)体育促进价值取向的转移,其“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质赋予了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和谐的社会氛围[6]。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优良品质,可以调节心境,协调邻里关系,化解工作或生活中引发的心态失衡,对社会矛盾与冲突起到缓解和作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稳定,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一致。
2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调和、和谐之意[7],是人或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状态或过程。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重叠和冲突,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和做法,把城市和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这一角度看,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概念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就是在处理城乡群众体育发展问题时,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群众体育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实现城乡体育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利益,缩小城乡体育差距,立足改革和创新,以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基本建设,推动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体育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消解城乡体育的二元结构,走和谐发展之路,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群众体育共同繁荣与进步。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生活样态,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是要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更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选择重点,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使城市和乡村在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8]。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上要有较大的调整,要突破那些不利于农村体育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就当前而言,要突破“先城市后农村”的思维局限。协调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并不是单纯追求农村体育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农村体育城市化,而是要求城乡在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城市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反哺,使农村体育得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城乡体育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3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作为一项宏观策略,是对广大群众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的理性建构。正确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大众的健身实践,建立在城乡群众体育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概括融合我国现阶段群众体育发展需要,体现着人们的目的和价值倾向。一般说来,前瞻性的理念将会成为实践活动的思想先导,引导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两大支点,单边的提高不利于整体的推进,我们认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以人为本”即以大众的体育需求为本
“以人为本”是人类活动的基本价值要求,它强调的是在社会制度安排和政治、文化生活中,以人的发展和利益为首要考虑,反对用外在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和评估人类活动的价值意义。这个“人”不仅指4亿多的市民,还应包括我国8亿多的农民。资料显示: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构成中,城市占体育人口的75.11%,而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仅占24.89%;城市和农村群众体育,不论在体育基础设施、财力投入、政策设计,以及体育文化生活、体育技能、观念意识上,都呈现悬殊的差异。发展群众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这8亿多农民的体育需求应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科学思想”和“物本思想”的影响,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无形中被忽略,人被作为“经济人”来看待,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享受而存在。基于这种认识,对城乡的建设过多的强调了物的“丰富”,满足于对物的追求,或偏重建设的效率,忽视了人文因素,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关注,把体育看成“给与了,剩下的是自己的事了”对待,呈现鲜明的“物本”思想 。
从人本主义的立场看,是否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衡量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群众体育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在其发展思路、策略、方法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中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是否有利于人的体育活动需要作为首要任务,把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引上以促进群众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向上来,把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把促进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
3.2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任何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准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9][10],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就当代中国而言,如何应对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城乡体育发展所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体育是大众的基本权利,群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发展公益性特征,决定了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以及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在社会资源分配上要体现公平,这就需要首先在制度上的公平,没有公平就无所谓合理和有效。城乡居民关系统筹的实质是建立城乡居民地位的平等,就是要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农民能享有城市的体育公共设施、享受到市民所享受到的基本体育服务,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
追求和谐均衡的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天人合一”的思想突出了人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平平等与协调进步。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其精髓反映出社会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态度及期望。透过近几十年审视我国的城乡体育文化,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漠视、敌视现代文明[11],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其结果将导致农村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之间的疏离而走向不和谐。城乡体育文化的协调与融合是公平的文化内涵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 因而也成为统领我国群众体育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指导思想。
3.3 规模、效益与环境相结合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是突出协调重在发展,发展的内涵不是为达到同一水平而采取的城乡“填补”,而是有秩序、有层次的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发展规模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发展规模的大小从数量上代表着发展的程度,人均体育场地、设施的占有量、体育活动组织次数、居民人口体育参与率、体育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所占比例等是衡量该地区体育发展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体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隐性的,不能直接以“物”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多地是长期作用的结果,这从体育人口比例的变化以及健康与活力的程度间接反映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必须适应城市与乡村的节奏,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寻求共同发展的策略,针对城乡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需求开展适合的体育项目,摒弃大一统思想,避免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只讲形式不顾内容的表面上的协同和繁荣。同时,城乡协调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健康主题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体育与生活、生命与健康的具体体现。在以往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出现过为满足暂时的、片面的提高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阻碍了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体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集约利用,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城乡群众体育协调的实质要求加强农村体育的发展,实施过程中要在注重发展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4 保持区域体育特色,融合城乡体育文化
以文化和价值观为研究重点的社区文化区位理论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一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地理、文化、习俗、价值认识等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某种生态行为和结构,这种生态观是社会结构的生态观,它影响着这一区位成员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大的区域,尽管区域之间存在着诸如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但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呈现出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地区总会存在不同的背景,这些差异虽然有些是基于经济的、地理的,但更多的是基于文化的因素。群众体育的自愿、小型、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只能融合不能划一,不能搞成固定模式。城乡社区传统的健身项目,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且已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应依据社区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实际需要引导拓展,保留区域体育特色,以特色带动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体育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现实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城乡体育文化互动并不频繁。农村体育文化的封闭性特点使其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其体育文化容纳度和吸收性较低[12]。与强调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成就意识为精神核心的城市体育文化相比,城市体育文化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向,通过适当的形式加强城乡交流,把城市时尚的健身项目引入农村,把农村传统的体育项目带到城市,拓宽融合渠道,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融通与互补。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几无可能[11]。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抛弃某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体育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融进具有新质价值的新体育文化或异体育文化因素。城市体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明为特征的农村体育文化之间,在冲突和竞争中进行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并最终实现体育的共同发展。
4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BT2]
4.1.1 要处理好城乡资源分配、资源流动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何种方式促进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区域特别是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13]。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公共投资始终是体育活动开展频繁、群众体育参与程度高和城乡体育发展的重要源泉。城乡群众体育协调是城乡之间的双向而非单向的互动过程,它要求城乡社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实现财、物、人和信息在城乡之间有效分配。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要得到迅速改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目前情况下,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对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加强体育人才资源地合理流动。总之,要综合考虑城乡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体育需求,找准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平衡点,决不能顾此失彼。
4.1.2 要处理好国家扶持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城乡居民是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居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各类体育表演、体育竞赛以及健身交流是促进城乡协调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人才资源支持的同时,要着力引导农民树立体育意识,掌握体育技能,激发农民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互促互助、协调共进。
4.1.3 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制约或促进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体育硬件是体育活动的载体,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建设部分,但要反对在重视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忽视体育人文环境营造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城乡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人文环境的协调。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和谐的人文关系。体育软环境是制约或促进体育发展的精神条件及其一定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政策、制度、风气等条件,比如人的体育思想观念、体育文化科学知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习惯、体育社会舆论、体育制度体制等,体育软环境的核心是人的综合素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育软环境能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这种水平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新场馆不等于新农村,高质量的体育设施不等于体育活动的繁荣,城市群众体育的原地踏步和农村群众体育的大刀阔斧不表示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程度高。既要搞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体育人文环境质量,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以此代彼。
4.2 合理规划,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协调发展城乡群众体育要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城市与乡村,转变以往的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规划而将乡村作为一个背景的做法。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中必须重视城乡之间的衔接与网络化支撑,城乡协调规划发展的内容应突破城镇体系规划对城乡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各等级规模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体育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的网络体系,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乡发展道路和模式。要将2010年和2020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在国家社会经济和体育发展的总的规划下,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阶段的目标。考虑到我国东西部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也可进行分区域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可以有所不同,内容方法也可以有所差异,但总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缩小差距、共同提高的要求也是相同的。
4.3 优化农村体育环境应成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重点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影响,农村经济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农村体育则是我国体育工作中的落后方面和薄弱环节。广大农村体育组织、体育管理、体育设施、体育人才和广大农民的健康状况、体育参与比例等等,也都十分明显地落后于城市。
鉴于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农村体育十分落后的现状,鉴于我国农民群众实现总体小康后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以及我国已经初步具备的加大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我们应当对群众体育发展方针和重点进行必须的调整。在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前提下,优先和重点扶植农村和农民体育,使之加快发展,以逐步缩小与城市和市民体育的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和谐发展。环境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农村体育环境的改善。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首要的就是农村体育环境的建设和优化问题,包括农村体育的物质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形成农村体育环境优化的基本思路。
4.4 文体交融,优化配置和整合社会体育资源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分散了本来就给予较少投入的体育资源。因而,发展农民体育,最大最具体的困难就是资源稀缺和资源分散,因而也就存在着资源既缺少又浪费的局面。在各项事业寻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更不用说有充足的资源发展农村群众体育。充分挖掘农村体育的显现和潜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各系统、部门的体育资源合理利用,是目前解决我国农村体育行之有效地方法。
要借助活动内容的文体交融特点,借助活动内容相通性特点,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这一活动的筹备和进行中,构架起文化和体育管理系统的协同体系,要依靠和发挥县级政府中文化体育局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在原有农村文化活动站系统的基础上,将体育作为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逐步增添体育活动器材和体育活动的比重,如增添乒乓球台、台球桌,开展棋类比赛活动等等。充分利用文化和体育存在的天然联系,相互配合,使体育在文化的背景下获得较快发展。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健康的文化活动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熏陶,并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喜好和参加体育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日常管理中,体育局应主动与教育、文化、卫生、民政部门沟通合作,借助他们物质、财力、人力的优势,以弥补体育系统的不足。如:全国文化部门各种文化馆、少年馆以及经营单位有数万个,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其中半数以上与休闲娱乐相关。需要我们整合资源、文体结合为大众健康服务;卫生部门的保健所,也是一支为全民健身服务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作用和积极性,参与全民健身工作。如:社区居民的健康和体力度测试,健康、运动以及营养指导,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以及居民自我的健康管理指导等。[STHZ]
4.5 以小城镇体育发展为桥梁,加强城乡群众体育联动发展
由于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的制约,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体育发展也形成了事实上的二元发展格局,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落差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乡协调发展增添困难。但是,作为城乡的结合部,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小城镇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自然地具备了承上启下、沟通城乡的功能,也应历史地担负起拉动农村发展的重任。[14]
小城镇与城市距离较近,交通、通讯相对发达,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系统,形成了相对较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学习城市、效仿城市方面,反映速度快,失真较少。因此,在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时,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其中组织工作作为基础,应当放到突出地位。小城镇一般都是乡镇政府的所在地,它管辖着一定数量的村落,对其具有领导协调职能。小城镇自身有着相对比较健全的体育组织,要强化和延伸其工作职能范围,不仅要抓好镇区街道的群众体育工作,而且要着眼全乡镇的所有村落,建立健全农民健身组织网络系统。
作为行政管理系统,要在各个行政村设立体育干事,具体负责村的体育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组织系统,要建立农民体育协会,吸收农民群众参加到锻炼组织中来。加强对其的组织领导,使其成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网络成员。要组织村民进行社区体育锻炼的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小城镇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感受宣传活动,组织最新锻炼技术的传播活动,要协助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体育活动辅导站,引导村民开展类似小城镇居民所开展的社区体育锻炼。并与其它村落建立横向联系,使村级体育活动在组织体系中展现活力。
小城镇的社区文化呈现出城乡两种文化的结合与交融,既散发着农村乡土文化的气息,也展现出市民文化的形态。因此呈现出一种产生于农民文化又高于农民文化的发展特征。在城市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城镇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意识、生活习惯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相对于农民而言,他们的健身意识比较强,接受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比较快,规模化的社区体育锻炼群体发展比较迅速,加之小城镇能敏捷地接收城市先进的体育管理经验、健身活动形式、体育活动方法等等,及时吸收和消化城市群众体育的新鲜经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农民风格的体育文化,从而形成所属辖区的体育先进文化,是整个区域的体育活动中心。因此,他们应当成为农村健身活动的样板,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放射源。使小城镇成为全乡镇的体育示范中心和体育文化幅射中心。
4.6 构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4.6.1 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群众体育的可利用宝藏
农村体育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体育资源贫乏,不仅是场地设施器材的贫乏,还包括人才、知识、技能的贫乏。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各类体育场地中,有近70%集中在学校。即使是农村,学校也是体育场地最多的聚集地,更是农村体育设施相对最集中的地方。在场地分布均匀、几乎遍及城乡的背景下,应当说学校是群众体育开展的巨大宝藏。同时,各个学校又都有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他们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掌握了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完全具备了辅导群众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应当延伸和扩大学校体育的功能,在课余时间,让学校资源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借助已较为普及的中小学的软硬件力量,发展我国农村群众体育,是目前情况下快捷有效的发展途径。
4.6.2 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是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的有效管理体制
群众体育一体化的体育管理体制,需要社区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依托,联系社区和居民家庭构成统一、协调的运行体系。构建有干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积极分子参加的体育协调委员会。作为拥有各方代表的委员会,协调统一地利用现有资源,互为补充地开展体育活动。
在群众体育一体化体系中,学校负担着重要的基地作用。体育协调委员会和作为主管机关的政府要加强与体育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紧密沟通,求得协作与支持,统一协调群众体育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等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全方位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变原有体育资源既缺乏以分散的局面,改变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
要尝试社区一体化的体育活动模式,每年学校召开的田径运动会,不仅项目比较单一,也常常因经费不足而限于较小的规模。实行社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模式后,可扩大学校的比赛范围和规模,召开全社区的体育运动会,以学生比赛为主体,适当增加居民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使之办成全民关注、热闹非凡的社区的”体育节”。
参考文献:
[1] [ZK(#]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
[2] 李留东,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15-18.
[3] 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4):3-6.
[4] 孙旭玉.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4-156.
[5] 薛孝恩,荆永根.农村体育管理与农民体育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6] 朱林,兰自力,王联聪.体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16-1318.
[7] 辞海(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341-342.
[8] 赵昌智.惠及亿万农民的宏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面观[M].扬州:广陵书社,2006.9
[9] 李海涛,杨义芹.公平正义的时代内涵及其制度保障[J].求索,2007,(6):144-146.
[10][ZK(#]梁英.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135-137.
[11]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28(1):14-18.
[12]陈玉忠.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农民工体育问题的理论判断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研,2007,28(6):37-40.
一、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兼顾,按照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的方向,妥善处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战略位置平等、人均公共资源水平相当、享有公共服务的标准、机会、过程基本均等。在当前的发展实践中,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是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为参照,致力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
当前,城乡社会事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事业严重落后于城市。与改革初期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公共服务的受益人群规模及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总体来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和财政体制等发生的深刻变革,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很不健全、水平较低、效率不高,与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及其子弟在国家发展中边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社会事业不协调,影响极其深远。从城乡统筹发展看,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必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差距;从人口发展和提升人力资本看,农村公共服务成本居高不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满足不了农民发展需要,将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国民素质提高;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看,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不足,农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将用来保上学、保看病,客观上遏制农民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和潜力,难以实现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的方针;从人的基本权利看,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发展机会不均等,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反言之,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其意义十分重大。
(二)促进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普及化和均等化为目标,着力构建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并以公共财政扩大范围为保障,以农民参与和城市支援为基础,增加投入与加强资源整合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改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应着力抓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五大任务:
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的条件下,把着力点放在“巩固”和实现全面普及的目标上。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在西部“两基”攻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完成基础上,推进农村初中改造工程,集中力量解决辍学率高、“大班额”多和寄宿比例低的问题。
二是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和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
三是加快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把农村教育正常运转经费和农村学生就学资助作为巩固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保证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包括县医院、县中医院(民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村卫生室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医药管理体系和医疗服务规范,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从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保障农村卫生机构有效运行出发,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根本性制度加紧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提高补助标准,在全国农村实现基本普及。
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
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争取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四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巩固和推进农村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着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五是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4、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一是完善现行生育政策,消除低生育水弹的各种隐患,落实目标责任制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过快增长。
二是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三是实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以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倡导优生优育,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
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制度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的保障。为此,在政策取向上,要加强统筹规划,促进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社会共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各项体制和机制,努力增强服务效能和发展活力。
二、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指的是全国各地区社会事业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在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同时,较好地满足本区域人口发展的社会服务需求。具体来说,
一是“区域”从全国看,一般指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省级行政区看,包括辖区内的各地区。由于地市和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基础和条件多样性、差异性特点,评价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意义不太明显。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三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不是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同质化”,而是在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因地制宜的、符合区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但又不会造成公共资源供给不平等的结果。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的,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社会事业的规模、水平、结构等能够较好地满足本区域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不仅包括户籍人口,而且覆盖常住及外来人口;既包括劳动从业人员,也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
一是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事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十五”时期调查显示。东部地区的初中生预算内公用经费是西部地区的2.5倍,全国有2/3的省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县际差距在10倍以上。目前,广大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低水平的普及,而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凸现人的不平等。这与各地区政府可用财力的差距大有直接关系。
二是各地区对本地人口和外来流入人口的社会事业服务不平等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资源往往仅覆盖户籍人口,很少延伸到外来务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一些地区常住人口未来趋向不明晰对社会事业规划、布局影响较大。这在外来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
三是各区域社会事业资源配置同质化、发展雷同化,缺少差异互补和区域特色。例如,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趋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特色文化开发不足;基层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本地化人才培养薄弱。
(二)促进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取向
一是着力促进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平分配,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及化和均等化。
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财力持续增长相适应,中央和省级要切实把公共财政的支持重点放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发展稳定的资金来源和科学合理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三是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科学规划,解决社会事业资源闲置浪费和拥挤不堪并存的问题,做好资源布局结构调整。
四是加快推进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改革创新。各地应根据中央对社会事业发展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改革探索。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把握需求,关注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有序推进社会事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五是加强区域之间对口支援,比超赶帮。互相扶助,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特色资源。
三、关于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大致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广播影视、文物、新闻出版、民政、公安政法、旅游等主要行业。按照大的领域划分,可以归纳为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福利与救助等四大方面。这四个方面是在人的发展全过程中,保存和提升人类价值或人力资本所缺一不可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充分发挥先导性的支撑作用,卫生充分发挥促进健康的基础作用,文化充分发挥提供精神支柱的动力作用,社会福利与救助充分发挥保障生存发展的底线作用。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社会事业结构。
一要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包括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卫生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体系、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等,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
二要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率,使其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相适应。
一、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刻不容缓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布局很不平衡。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各种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合理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元拉动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很多企业会将高端人力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战略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将土地、机器设备和一般加工工人等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常规资源密集的欠发达地区,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财力总量和多元化投入格局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当前,我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等重要问题。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经济的竞争,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资源和要素快速集聚,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加速转变。因此,要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必须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面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逐渐改变优势在资源、制约在环境,差距在总量、瓶颈在交通等弊端,这都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使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我国75%以上的城市未能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代价高昂。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加快推进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协调。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和整体收入的问题,既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讲加快发展绝不是要认同盲目发展,而是要使国民经济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持续、协调、较快、健康发展。因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调结构、促和谐的工作。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使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2.实现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出发,着眼加快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所作出的一项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日益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实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跨越发展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如何抓住这历史性的契机在于战略协同,尤其是政府之间的跨区域战略合作有助推动经济战略的整体发展,促使中国有限的资源在战略作用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基础。因此,跨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3.要统筹兼顾,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难以实现长期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根据“短边”进行平衡,引导核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促转型与保增长的关系,形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的实现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整合,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结束语
总之,实现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有机统一;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区域差距过大的局面,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民生进步,增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艳,胡苏娜,王莹.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1.0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意义;措施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学习科学发展观有五个统筹,首先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首先要统筹好城乡发展问题,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
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对农村来讲,就是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我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在农村,如果农村很乱,那怎么能和谐?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差距扩大问题,解决农村矛盾问题,实际上是整个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中央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同时还要保障农民的权益,改善农村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自然农村就稳定和谐了。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完善经济体制的要求。现在国家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差别比较大的区域,实际上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市场,主要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土地流转、资本流动、就业转移、人才交流、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所有的农村资源都是单一向城市流动,形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这对农村发展非常不利。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才能完善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谓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全中国13亿人口都能够享受到好处。现在,城市里的小康已经实现了,而农村没有完全实现,因此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困难的或者是最重点的地方都在农村,农村是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已经有了9238个县级医疗机构,全国大约有2400多个县市级单位(不包括城区),每一个县级单位有近4个医疗机构。还有3.8万家乡镇卫生医院,63.3万个村的卫生室。而且,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现在,全国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是8.33亿人,94%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下一步还应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报销标准。另外,要尽快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第二,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建好三级设施。县(市)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的原则,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青少年宫、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乡、镇要把建好乡镇文化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建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大力推进县镇两级图书馆图书流通互动、通借通还,实现资源共享。在村一级,根据行政村规模日益扩大的实际,因村制宜建设一批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活动的分散的文化设施,如“三点一室”、全民健身路径等,努力构筑15分钟文体活动圈。
第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筹资,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虽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在部分地区试点,但由于覆盖面太窄,难以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农村救助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足额落实资金,合理掌握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问题,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第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到城里打工是全世界的规律,英国在100年之前,美国在100年之前,还有其他各国都有这样的过程。只有把农民转移出来,城镇化才能加快实现,工业化也能加快完成。可问题是,来城里打工的这些人怎么办?如果他们的待遇跟城里人是两张皮的话,那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中央提出要善待农民工,要求农民工在进城以后,在子女上学、保险、保障方面跟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待遇。
总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谋划、统筹安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洋,周彩.挪威统筹城乡发展:措施、成效与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陈永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J].商业研究,2008,(4).
[3] 任保平,梁炜.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态势、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 2008,(10).
[4] 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
[5] 王慧娟.试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和实现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6] 黄阳平,詹志华.城乡一体化: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