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命教育的概念范文

生命教育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命教育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命教育的概念

第1篇

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教学,应当深入探讨如何围绕重要的科学概念和模型来组织教学,让每节课教学的定向更准,研究的问题更集中,使学生的概念建构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深度发展。

一、对科学概念重建的理解

对儿童概念渐进发展过程的认识,虽然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两种。其一,不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累经验而获得的概念,称为前概念。其二,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属于科学概念。这两种概念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学生形成的前科学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有对有错。建构主义认为,前概念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皮亚杰认为,当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头脑中先前的图式来组织个人经验的时候,知识就建构了,同化或顺应也因此产生。学生的概念学习是一个概念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绕开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学生的概念重建最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扩展,以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我们的教学必须依靠学生原有的前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和重建,使学生形成更加精确的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过程涉及许多重要的科学概念,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学生需要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将它们发展到更深入、更抽象的层次。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准确、抽象,从而能够有条理地说明事件和所涉及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修改原有知识获得新知的学习——概念重建。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

概念重建教学是以学生的前概念为生长点,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为基本方式,以促进概念重建为根本目的的循环性学习过程。科学概念重建的基本程式如下图所示:

1.唤醒——激发阶段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用,善用身边的资源,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和促使学生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他们聚焦问题后尝试作出自己的解释,使他们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中来,从而唤醒他们已有的前概念并及时进行诊断,为后续教学指明方向。

2.发展——探究阶段

对形成的问题,学生根据各自的已有经验或前概念,作出自己的预测或猜想,并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预测与解释,引发认知冲突。探究阶段为学生提供引出自己原有概念的机会,通过探索新现象,获得与自己原有观念不一致的经验,目的在于造成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重建原有的概念。

在此阶段,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现象和问题的想法进行探究,明确自己和小组的观点,进行猜想、假设或预测,设计并制定实验或操究方案,进行实验或实施调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处理数据资料,思考证据与假设和结果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并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科学探究阶段的目的还在于使学生形成新的经验,以便为随后的建构与交流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

3.重建——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是概念建构的重要环节。科学课中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往往就是忽视或淡化了这一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建构新的认识和初步形成解释的过程,同时也是使有关概念、原理或技能变得易懂、可理解和更加清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学生的个人概念和认识之间、个人认识与事实证据之间、个人认识与科学概念原理之间的矛盾。经由实验解释或自我思考与探究,学生可能找到新概念的含义,知觉到旧有概念的不足,并进行前后的比照纠错。这一环节,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澄清和交换概念,揭示和解决冲突情境,建构新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完整的表达,形成科学概念。

4.深化——应用阶段

科学概念构建以后,要进行验证、应用、巩固,使学生的意识中形成稳定的图式,并能举一反三,这是对学生概念形成后的一种检验。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新旧经验经过相互作用与联系得以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与顺应得到发展,新获得的概念、过程或技能得以深化。

三、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根据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

1.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重建是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基础的,并且要以学生前概念为生长点,实现转变和概念重建。教师凭借经验来预设课堂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在教学中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由于前概念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来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可以通过提问、访谈、问卷调查、画概念图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教学蚂蚁时,可以先让学生画蚂蚁,了解学生对蚂蚁身体结构的认识。学生画出各式各样的蚂蚁,结构不同,其实就是反映了学生的前概念。

2.注重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的比较

一些老师虽然在了解学生前概念上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在对学生前概念的认识和处理上还会出现忽视的现象:学生新概念建构后就把他们的前概念放在一边,表面上完成了概念建构,实际上没有深化。如教学《人体的消化器官》一课,教师让学生体验吃食物,猜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旅行的,把食物旅行的线路画出来并讲解,这是一种很好的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建构出食物在人体旅行的线路,认识了食物消化的过程之后,却没有让学生将最终建构的概念与先前的前概念进行比较,找出自己认识上的错误。

3.活用科学概念解释或解决问题

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前概念到最后建构科学概念,是一个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拓展活用科学概念,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概念建构。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进行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建构的科学概念的一种考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习得的概念更加牢固。如教学植物茎的种类时,学生建构了匍匐、攀援、直立、缠绕茎的类型概念后,让学生寻找植物的茎并讲解是什么类型?为什么是这种类型?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攀援茎和缠绕茎,可以多提供实例,如果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科学概念进行解释,就可以证明其科学概念建构的可靠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生物园或植物密集的地方进行观察、分辨,进行拓展和延伸。

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丰富,有其独自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将科学概念传输给学生,只能根据学生科学概念重建的规律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重建科学概念。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硬件系统,固态硬盘,改造教学机房

教学用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一直是学校固态资产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一个机房的硬件大概使用(3-4)年的时间,按规律就要报费。通过研究发现,硬盘一直是制约电脑整体性能的最大瓶颈,可以利用现在广泛使用的固态硬盘来代替原有的机械硬盘,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常用软件的运行速度。例:一标准教学用机房(06年购入),配置:处理器:赛扬336-2.8G,内存:512MB,硬盘80G 5400转,显卡、声卡集成。计划升级硬盘为金士顿 SSD 32G V系列SV100S2D/32G固态硬盘台式机套装。市场报价:390元、50台。技术特点:传输接口— SATA 1.5 Gb/秒及 3.0 Gb/秒、存储容量*— 32GB、尺寸— 69.85mm x 100mm x 9.5 mm、重量— 78 克、连续读取速度—32GB – 160MB/秒读取,连续写入速度—32GB – 70MB/秒写入。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固态硬盘的优点

1.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读取延迟小: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主流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碎片不影响读取时间: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写入速度快: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发热量较低: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不会发生机械故障: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e.g: RunCore军工级产品温度为-55~135℃)。

9.体积小重量轻: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10.抗震动:比起传统硬盘,固态硬盘抗震能力要强很多,使得数据能更加安全地保存。

体验速度的感觉固态硬盘性能测试

和众多SSD系列产品一样,稍带剧齿状的直线,性能稳定,最终成绩显示平均值为83.7MB/s,较现时最快的2.5英寸硬盘希捷7200.2 200GB和日立 7K200 200GB的50多MB/s均超过50%以上,而0.2毫秒的寻道时间更是比上述两者快出数十倍。

HD Tune测试截图

Sandra 2008 SP1的硬盘读性能测试:同样是一条较为平稳的直线,成绩为86.62MB/s,与HD Tune的成绩相差很小,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HD Tune是侧重于硬盘的读性能。

Sandra 2008 SP1测试截图(1)

Sandra 2008 SP1的硬盘写性能测试:相对平稳,成绩超过100MB/s,不但比现时最快的笔记本硬盘远远超出,还令现时主流的台式机硬盘汗颜,这个优异的写性能,确实是SSD产品的一大特色。

Sandra 2008 SP1测试截图(2)

Sandra 2008 SP1的文件系统性能测试:成绩85.05MB/s,从对比图来看,比台式机硬盘中的希捷SATA300 320GB要快,而寻道时间则是那些台式机硬盘根本无法比拟的。

Sandra 2008 SP1测试截图(3)

HDTach测试截图

HD Tach测试:平均读取成绩80.9MB/s,很是平稳的直线,与其它软件的读性能测试相差不大。

第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内涵 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30—02

生命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已有10多年,无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只能说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理论上也不够深入。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也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就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索,希望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生命教育内涵的基本观点

生命教育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

1.广义的生命教育。王北生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罗楚春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王云峰等(2006)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

实际上,以上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全人教育,只是这种观点针对当前教育工具主义、无人教育的情况而更加强调、关注人的生命而已。

2.狭义的生命教育。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指的是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以上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培养个体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

那么究竟哪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实际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循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实践轨迹探寻其内涵,以便找到生命教育的本来面目。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轨迹

1.美国的“生命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忘记”了教育为人发展服务的功能。随之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美国的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暴力袭击、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知名作家、演说家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作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他认为,这一教育目标只能通过education for life(生命教育)来实现。为了实践其教育理想,1968年华特士在美国建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aSchools)。阿南达学校的目标就是教导学生生活的艺术。

可见,美国的生命教育,是关于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有意义地生活、如何迎接挑战、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

2.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1974年,澳大利亚的ReyTed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问题,提出了life eduction(生命教育)。他于1979年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tion Centre,简称LEC),其宗旨为“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同时,它还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交技巧和有效决策、沟通、谈判的能力。

可见,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预防滥用药物、暴力与艾滋病等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3.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1997年,由于台湾学校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杀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这是台湾“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台湾教育当局认为,生命教育的议题应该包括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项,随后还将已经实施多年的情绪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其中。

可见,台湾生命教育已经由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扩展到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4.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20世纪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是“无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日益丧失,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生命、健康受到损害,自杀、暴力、犯罪现象增多,价值观念模糊。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正契合了大陆的这些教育问题,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生命教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开始辽宁、上海、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云南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其中以云南省于2008年启动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推展力度最大。2010年7月29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生命教育”列入其中,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生命教育时代已经到来。

可见,大陆的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云南省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界定比较准确,也比较好理解。

从以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生命教育都是针对当前教育工具主义严重从而导致的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薄弱、性越轨行为增多等现象提出的,它更侧重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它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这与前述的狭义的生命教育内涵是一致的。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实际就是教育的概念,也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它不符合生命教育的原初内涵,也无特定内涵和特定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培养个体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

三、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内涵辨析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将生命教育与一些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来加深理解。

1.生命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德育”概念的使用大体分狭义、广义两种情况。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然而,德育概念更多是在广义上使用,“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理论、制度或是实践层面上,广义的“德育”已成为主流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合称。但是广义的理解更加通行。如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定义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但在随后的解释中则把法制教育及心理教育也涵盖于内了。所以广义的德育和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等同,两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在广义上使用,越来越趋向于相互指代。

可以看出,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在内容上与生命教育有重合和交叉,但二者都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不能相互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更强调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价值取向上更关注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而生命教育更注重个体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价值取向上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幸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强调社会和精神层面,而生命教育的内容除了社会与精神层面的,还有生理和心理层面的。

2.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于20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教育别强调应试教育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思想品德差、心理素质差、身体素质差等等情况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实际上,素质教育就是全人教育。而生命教育是针对教育工具主义严重从而导致的青少年自杀、暴力现象严重、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薄弱、性越轨行为增多等现象提出的,它更侧重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生命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它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教育的最为基本的目的。因此,生命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生命教育继承了人文主义教育的衣钵,如肯定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捍卫人的尊严;注重现实的人生意义和对世俗幸福的追求;要求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以发展健全人格为任务等等。但是,生命教育却超越了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人文主义认为,是科学和技术导致西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堕落,这种观念导致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的对立面。而生命教育不排斥科学和科学教育,生物学、心理学等生命科学以及科学精神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资源。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生命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项目基金: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介入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