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趋势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而转向混业经营。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向混业经营发展,到1992年英国基本完成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日本于1998年12月彻底放弃分业经营,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而美国也于1999年11月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促进了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联合经营。在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对金融业的有效监管,很多国家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
二、当前世界上主要的金融监管形式及其比较分析
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对于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不论是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管,均是由一个统一的超级监管机构负责。目前,采取统一监管模式的地区正在增加,韩国、中国台湾等也都开始采用这种模式。
2.伞形+功能形监管模式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颁布后,美国改进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综合监管中间状态的新的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根据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机构的监管;而联邦储备理事会为金融控股公司伞状监管者。
3.牵头监管模式
这类监管模式介于统一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之间。牵头监管模式是在实行分业监管的同时,由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及时磋商协调机制,并指定某一监管机构为主或作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协调工作,巴西是典型的牵头监管模式。
4.双峰式金融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负责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类负责对不同金融业务监管,澳大利亚和奥地利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三、目前我国金融形势的新变化以及监管模式的不适应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国际大趋势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强,同时,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加快; 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并且刚刚召开的第三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确定了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计划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票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此外,为了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于2006年12月11日彻底的放开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限制。
以上这些金融形势的变化会加强金融创新的步伐,同时金融的混业经营趋势必将加快,因此在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模式下,若不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必会出现大量的金融监管真空以及重叠地带,而这些都不利于维持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且主要表现为:跨市场金融产品的迅速发展要求;金融领域出现“宏观分业,微观混业”的新局面的要求;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要求加强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总之,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若仍然采用之前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监管真空以及多头监管而造成金融监管乃至金融的低效率。
四、建立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必要性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学术界有很多专家提出建立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但是由于一项制度的变迁,首先得考虑制度的变迁成本以及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是否配套,由于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建立时间不长,很多配套的机制尚不成熟,因此,现在还不是进行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恰当时机。其次,在我国当前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大背景下,金融监管还得考虑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利制衡,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则更适于在三个金融监管机构并存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金融协调机制。再次,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的程度较浅,利益冲突和风险传染等问题并不突出,更适合于现在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综合本文以上的分析我国金融监管问题解决关键不在于是否成立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而在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良好的金融生态的建设。
本文作者:孙立刚张中为工作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
县域居民消费正进入以住行为主题的升级阶段
1981年至2009年间,食品支出和衣着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分别下降了18.8和6.7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娱乐文化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9%、3.2%、3.6%、5%和9.8%。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县域居民将进入以住行为主的消费升级阶段:(一)县域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整体接近城镇居民2000年左右水平1978年至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至6977元,实际增长9.6倍,年均实际增速7.4%。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分别达到10.9%和11.4%,自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11年人均纯收入折合至2000年是5963元,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收入水平仅差316元。同时,201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介于城镇居民1999年的41.9与2000年的39.4之间。如果考虑县城居民,县域居民消费大致相当于城镇居民2000年左右的水平,正在进入“住行”为主的消费升级阶段(见图6)。(二)城镇化将推动县域消费增长1978年至2011年间,城市人口比重由17.92%提升到51.27%,每年约1%的速度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县域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将带动县域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4455元,城镇居民为1590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特别是住宅消费刚性需求巨大。按照目前13.5亿人口基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计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将产生住房需求4亿平方米左右。据中金公司预测,县级市新建商品住房增长空间较大,从交易量来看,2015~2040年间市场均在高位运行,年均交易量在1.6亿平方米至1.8亿平方米;从交易额来看,县级市交易额在2035年之前稳步提高至8000亿元,此后将趋于稳定。(三)人口结构将助推县域消费升级1980~1990年间,我国经历了一次生育高峰,平均出生率为2.12%。目前,这次生育高峰对县域消费升级的影响开始显现。一方面,80年代出生的人口已经逐渐长大成人,适婚人口比重短期将居高不下,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将持续推动住房、家用电器等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县域80后群体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受到城市生活影响较大,消费观念与城市接近,整体消费倾向比传统的农村居民高,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将提高。据四川、河南两省相关部门统计,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四)县域消费升级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央强调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作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其中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国家陆续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同比增长15.7%,增速自1986年以来首次超过城市。特别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5%和53.1%;截至2011年末,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18亿台和5059亿元。从未来看,扩大农村和县域消费仍将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综合以上因素,依据城镇消费升级经验,未来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包括家用电器)以及汽车消费将成为县域居民消费的重点;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领域将迅速增长。从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看,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讯增速将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看到县域总体消费升级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消费升级在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区域看,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整体消费水平和层次高于中西部。2009年,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5148.62元、4148元、3622元和3238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分别是中部、西部的1.2倍和1.6倍;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东部地区整体上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2倍和3.9倍。同时,经济落后地区城乡差距较大,东、中、西、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8倍、2.7倍、3.2倍和2.6倍。从不同收入群体看,2009年,高收入户、中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分别为7485.71元、4591.81元、3546.04元、2870.95元和2354.92元,高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支出水平的1.9倍,是中高收入户的1.6倍、中等收入户的2.1倍、中低收入户的2.6倍、低收入户的3.2倍。
积极把握县域消费升级金融机遇
(一)实施“梯度推进”战略区域层面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规律,有先有后,滚动推进区域市场发展,当前要把发展重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县域,中西部的鄱阳湖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县域,二三线城市周边县域,县域内的中心镇、园区、繁华商圈。这些区域与城市差别相对较小,可加快复制和推广城市消费金融业务成熟产品和服务,“先试先行”,并结合各地实际,研发区域性特色消费金融产品,实现率先发展。业务层面上,先期以县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逐步向汽车贷款、家庭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扩展,努力为县域居民提供全面的消费金融服务。客户层面上,突出抓好县域公务员、大型企业员工、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城郊拆迁农户、进城置业农民、回乡创业人员、种养大户等县域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积极抢占县域消费金融业务高端市场,并积极培养潜在的优质客户,不断扩大县域客户群体。(二)突出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进一步拓展县域存款、理财和支付结算业务。依据城镇经验,进入“住行”阶段以后,随着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投资理财需求旺盛,消费相关的支付结算需求迅速增长。公私联动开展工资、第三方存管等专项营销,主动与保险、基金、证券、移动、高校等高端客户资源丰富的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个人存款客户基础,巩固县域个人存款优势地位。针对县域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抓紧开发一批适销对路的县域个人特色理财产品。围绕县域居民消费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借记卡、贷记卡、网络、电话、移动支付等先进安全便捷的支付能力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尽管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房地产调控,但是总体看,县域居民住房需求以自住为主,而且房价相对合理,泡沫相对很多大中城市要小。可重点选择优质房地产商、优质畅销楼盘、优质个人发展县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民收入较高、信贷管理规范的地区探索开办农村住房建设贷款业务。三是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业务。加强与经销商、厂家合作,为县域居民提供汽车消费信贷服务,重点支持县域比较受欢迎的微型车、客车、小货车、客货两用车等。同时,探索开展“直客式”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断扩大汽车消费贷款客户群体。(三)提升中高端客户的服务水平和维护能力一是落实客户名单制管理。在认真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县域中高端个人客户名单。及时监测,不断完善客户信息和资料,并依据客户资质变化,对中高端客户名单进行动态调整。在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和需求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深度开发客户价值。二是优化网点渠道建设。依据优质客户的分布,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并可考虑设立理财中心并配备专职理财经理,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个贷中心,集中资源服务好优质客户。加快网点改造进程,实施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和营销技能提升导入,改善服务细节,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发展个人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进一步改善网银功能,真正为优质客户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三是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整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中高端客户实行差别化业务流程,进一步简化业务授权、审批环节,以服务效率和质量赢得客户。持续优化和整合业务系统,并将相关系统联网、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共通。四是加强产品创新和推广。针对中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适合县域特点,适应客户需求的投资理财、住房按揭、家庭装修、汽车消费、资金结算等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强化客户对商业银行产品的认知,提高产品和服务对县域中高端客户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四)严防业务风险一是把握好风险防控的重点。从现阶段看,重点是严防虚假按揭和冒名贷款,防止贷款被挪用到民间借贷、股市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银行卡、网上银行等新型诈骗案件以及信用卡套现的打击力度,健全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等。二是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对县域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群体以及不同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研究和风险测算,推进内部评级法在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应用,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计量的精度。针对县域收入来源确定且透明度高的客户或者拥有高价值资产的客户,可适时上收其业务的中后台处理,探索集中管理模式。针对县域其它客户,更多需要发挥“人”的作用,强化调查审查以及落实相关责任。三是关注宏观风险。严格执行好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政策和银监会制定的信贷“七不准”、服务“四公开”等相关规定,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防控好政策风险。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对存量资产质量的影响,做好压力测试,特别是密切关注区域房价走势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质量的影响,做好相关风险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 金融信息化 银行 保险 证券
尽管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金融信息化,国内外学界尚无一致的界定。有从金融业务层面提出,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金融业,实现金融业务中心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的转变。有学者从信息技术层面认为,金融信息化是指由于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金融业务领域,使传统金融业务及金融理论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金融信息化是基于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及人力资源要素之上,依据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综合的金融服务的系统工程。虽然学者观点相左,但基本上勾勒出了金融信息化的主体图景: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业务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业务变革的过程。
我国金融机构从业务分类上看,明显存在三个大主要类别:银行、保险、证券。一般而言,银行业务包含传统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的复杂业务,后者包括结构性融资、收购兼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当前我国银行业务信息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与国外同业比较而言,尚存一定差距。我国保险业传统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强,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带动保险进入新的发展历程。我国保险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使我国保险信息网络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县,并逐步向乡镇延伸,绝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实现了全国数据大集中。我国传统的证券交易依托纸质媒介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自成立之初就实现了交易的信息化,使用系统集合竞价自动撮合成交。目前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拥有网上交易系统。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证券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银行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架构已初步确立并逐渐规范。各类型银行机构的业务种类日趋丰富,业务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开发能力在迅速提高。实现业务电子化后,集中整合成了银行机构的共识,数据集中、灾备、平台及应用整合正在实施推进。长久以来银行信息化缺乏规划指导,信息化建设零散、重复、低效,监管水平的提升及对外合作的发展正使其更具系统性、规划性。银行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正在建立。同时混业的趋势使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更多地与其他同业、监管层融合。除了业务支撑外,银行机构开始更多地将信息化应用于管理层面。信息化建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从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层面看,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在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2009年这一比重达七成以上。国有银行信息化投入又占据了主要部分,由此可见,国有银行信息化发展影响着金融业信息化的基本趋势。近年银行信息化投入呈现规模逐年增长增速有所下降的趋势。各类银行机构新建的重要业务系统较少,主要是对原有各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对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当前凸显的银行风险事件使银行必须关注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问题。
此外,中国的不同类型银行的信息化现状差异非常大,信息化投入趋势也有很大差别。大部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有非常完整的信息系统,且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业务系统,丰富的电子银行和强大的科技队伍。股份制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注重投资收益比,满足业务、谨慎适度已成为股份制银行普遍的信息化策略。目前主要增强其数据挖掘、风险控制能力等。中央银行多次表示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联合,并提出了资本重组、业务合作、机构组织的联合等具体联合模式。在此背景下,近年城商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增长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综合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系统。邮储、农村类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迅速。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及增长情况见图1。
整合是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整合的初期,数据大集中只是整合的一种形式,除了数据集中外,软硬件平台的整合、应用系统的整合也开始成为各类银行建设的重点。业务系统的整合需求潜力巨大,存在城商行重组、农信社改制等。合并重组之后,各机构的原有数据、平台、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整合。创新和流程再造是银行信息化的永恒主题。以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升级为主线,银行将更多的业务向网上迁移。此外,银监会推动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建设。2008年3月银监会《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不少银行机构都开始了信息系统灾备建设的评估。
二、保险
当前保险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险商信息化投入增长迅速,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集中模式加快推进,应用开发、系统整合进展迅速。2006年保监会印发《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对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险行业信息化呈现规划性特征。
1.当前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新趋势
受过去的几年期间爆发的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了稳定发展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1欧美国家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受到强烈的挑战
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海啸,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更伤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在最近几年中,美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中。同时,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也相继引发了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问题,这些西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了整个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发展的信心明显上升,西方国家的金融话语权受到挑战,呈现了一种的新的变化趋势。
1.2金砖国家金融一体化对美国霸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金砖国家,就是新型的发展经济体,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国家组成,这些新的经济体,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的崛起,以良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向前推进,对全球金融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价格机制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联系,对美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旦美国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不够快速,那么金砖国家的发展速度就会超过美国。
1.3东亚国家金融合作逐渐形成国际货币竞争争新范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互相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在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前提下,也降低了筹资成本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开展了除美元以外的人民币交易的主要外币,一方面使得美元在双边结算中的使用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民币的发展应用,这也说明我国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已经处于较好的国际发展态势,而东亚地区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模式,东亚地区的这种新的货币发展模式,在未来也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国际货币变革。
1.4不同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形成的发达经济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世界新兴的发展经济体,主要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在新的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都要求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变革美国通过一票否决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这两种国际金融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2.我国对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对策分析
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呈现出一种的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复杂的新的金融发展格局,我国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在这种金融格局条件下寻找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2.1优先选择重点区域来推进我国人民币运用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西方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原有的货币结构体系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很多国家都希望提出越主权国家货币的方式来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整个国际市场金融结构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而难以实现,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发展过程中都属于持续稳步前进的发展过程,人民币的运用和发展也在稳步发展中前进,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形成一种过渡性的国际货币,从而降低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度,那么要想实现这种良好的过渡性货币结构发展模式,东亚、非洲等国家就必须要建立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发展体系,从而不断地推进人民币的发展和运用,促进我国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
2.2新兴国家组织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
随着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也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就必须要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结构,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加强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合作共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其他发展中一起,共同来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从而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权的降低,对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次机遇,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金融话语权的同时,寻找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金融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2.3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中,要有另起炉灶的准备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发展条件下,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已经下降,我们不应该全部依靠西方国家来维持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西方国家形成了游戏规则,我们必须对未来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和变迁有一个长远的了解和计划,在积极次参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关键词:国际化;金融犯罪;趋势
基金项目: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Y006)。
作者简介:金永红(1968-),男,安徽枞阳人,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风险投资、金融工程和资本运营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DF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151-03
收稿日期:2007-01-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已经融为全球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并且金融等相关领域已逐步放开;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成功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自从2004年4月以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仅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界限进一步模糊,而且社会的交往超常频繁,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超越了各自狭隘地域的范围,变得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后来必然是金融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则是金融犯罪的全球化趋势。为此,及早研究和解决我国金融犯罪的国际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金融犯罪国际化特征
经济活动状况与经济犯罪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定的经济环境催生、孕育一定的经济犯罪;经济环境决定着经济犯罪的数量、主体、类型等。我国金融犯罪的历史概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国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也决定着我国金融犯罪国际化的趋势。金融犯罪的国际化有以下特征(顾肖荣,2005)。
1.金融犯罪的数量伴随金融业的发展而急剧上升。金融业的繁荣与国际化意味着金融风险的提高,为金融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而增加犯罪机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国金融市场未充分开放,市场准入的范围较小,限制较严,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防范跨国犯罪的防火墙,使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而目前,市场准入放低了,一些信誉不佳、经营不善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不法分子也乘机混入我国金融市场,从事各种金融违法犯罪。我国金融市场固有的内在漏洞也为不法分子的入侵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短短几年内金融犯罪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而据报道,对于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而言,自1998年以来,涉及金融犯罪的案件平均每年以4.8%的比例递增,并且成为仅次于合同诈骗犯罪的第二大类犯罪。
2.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犯罪并发,轻重罪名并发,既有涉外货币犯罪、涉外票据犯罪、涉外信用卡信用证犯罪、涉外期货犯罪、证券犯罪和涉外信贷犯罪;也有涉外洗钱犯罪、保险诈骗犯罪等等。既涉及普通公民,也涉及各种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而目前金融犯罪的形式已更加多样化,并且呈不断扩散的趋势,以银行卡犯罪为例,对于国内银行卡犯罪已经由原先的恶意透支、冒用等传统犯罪形式,发展为伪造银行卡、使用伪造银行卡、网上欺诈等新的犯罪形式,而且,伴随着这些形式变化的是,境内外勾结、分工专业化、集团化、高科技高智能化成为银行卡犯罪的新特点。而金融监管的软弱,使得洗钱犯罪异常活跃。洗钱是任何一个纳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家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犯罪团伙利用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而法制不够健全的特点,使亚洲成为洗钱的重灾区。
3.从近20年经济犯罪的规律来看,地域界限的放松管制、人员的频繁流动对犯罪主体的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金融犯罪日益职业化、组织化,金融犯罪的主体出现多种层次的现象,既有单位,也有个人;既有境内人员,也有境外人士;既有业内人士,也有各类公司的人员。特别是外籍犯罪分子入境犯罪的重大案件也随着对外开放而急剧增加。同时,一些地方随着境外商人投资的增多,在这些地方也形成了以境外黑帮分子为头目的地下黑社会组织。而境外犯罪集团将插手金融犯罪,国际上的黑社会组织为了犯罪集团所需要的资金和掩盖非法收益来源,已开始大量涉及金融诈骗、洗钱等金融犯罪。将来随着黑社会组织逐步向我国渗透,具有黑社会背景的金融犯罪势必在我国出现(林安民,2005)。
总之,经济全球化为新的扩大化的金融犯罪创造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条件和环境。金融犯罪活动和组织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全球性质。
二、我国金融犯罪国际化趋势分析
金融全球化趋势是目前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紧密联系并向一个整体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实现经济市场化,并成为WTO成员国之后,我国也加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及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金融犯罪的国标化趋势。
1.跨国犯罪增加。“入世”后我国社会将处于高度开放和流动中,境外一些高科技犯罪形式将会向境内渗透。国外智能型的犯罪分子将利用网络的超地域性进行跨国界、跨地区作案,使犯罪的地域概念模糊。由于有高科技的支撑,其犯罪手段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因此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张毓红,2003)。
2.犯罪活动日趋职业化、团伙化。由于金融运作本身的专业性和多环节性,通常情况下一个犯罪分子也无法完成金融犯罪活动的全过程。因此金融犯罪都是预谋犯罪,犯罪分子具有职业化、有组织化的明显倾向。他们通常具备很高的金融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熟悉金融活动的运作方式,了解运作各个环节的特点,研究过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且犯罪活动策划周密,内部分工明确,赃款流向隐蔽,规避法律能力强,给案件的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涉案金额巨大,造成损失严重。由于智能犯罪的低风险、高回报使得犯罪蔓延迅速。美国每桩银行抢劫案的平均损失0.49万美元,传统的银行诈骗案平均每次损失为1.9万美元,而每例电脑金融犯罪案的平均损失则高达40万美元。新形式的金融犯罪不仅给银行、客户带来直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了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更为可怕的是它严重动摇了社会对金融企业系统安全的信心。安全问题已成为网络时代金融业的核心问题,我国金融业者也应及早重视资讯安全,加强防范网络犯罪的研究。
4.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也为新形式的金融犯罪提供了可能。现代劫匪们早已不屑于荷枪实弹地抢劫银行,他们的新式武器是电脑,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采取黑客入侵、网络诈骗等形式,瞬间完成犯罪行为的实施,致使金融市场及社会经济秩序遭受巨大的威胁(顾建国,2006)。
5.洗钱犯罪可能更加活跃。洗钱是犯罪分子确保其犯罪
活动收益的手段。它几乎与所有形式的跨国犯罪以及有组织的犯罪活动息息相关。洗钱是任何一个纳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家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犯罪团伙利用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而法制不够健全的特点,使亚洲成为洗钱和国际金融犯罪的重灾区。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随着经济及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洗钱犯罪将更加活跃。
6.犯罪手段智能化和防治手段相对滞后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由于犯罪分子的高智商和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传统的防治思路和手段在新的犯罪形势面前日趋显得力不从心。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警方经费不足,装备不精,相应的犯罪分子可利用的空隙和漏洞就较多,犯罪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案件的侦破手段相对滞后,致使有些犯罪行为根本无法发现。根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案件的侦破纯属偶然(屈学武,2004)。有些案件即使发现了,由于立法上的欠缺,也无法立案或定罪。
三、金融犯罪国际化的防范对策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金融业的发展促进金融犯罪的滋生,但是,二者并不必然成正比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并不见得其金融犯罪就必然数量多、程度严重。与其对应的发达金融业相比,其管理水平层次高、金融控制体系缜密、漏洞少,控制手段严格,为此,金融犯罪得到了预防与抑制。而我国由于金融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其金融管理控制水平难以一下子提高,金融系统的漏洞相对比较多,金融犯罪就容易发生。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国际化金融犯罪的发生,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强立法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的立法经验,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人世”后我国将面临着许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比较学习的方法,在比较我国刑法与他国刑法对金融犯罪的立法和司法适用的异同的基础上,对我国刑法关于这些犯罪规定的不足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从刑事立法与金融立法衔接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刑事立法呈现了明显的滞后性。一方面是金融业的日新月异,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工具,发展更新都相当快,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也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作为行政法的金融法律法规由于其灵活的自身特点,不断适应了金融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而刑法作为保障法却由于其稳定性,而无法及时反应金融业的发展动态。如果说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立法模式不是成文法典,因而金融犯罪集中规定于专门的金融法规,这种模式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无法借鉴的话,那么,大陆法系也采取刑事法典立法模式,其金融犯罪也是在附属刑法中做出规定的,这就完成能为我国所借鉴。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附属刑法的模式完善金融犯罪的立法。也即在刑法中金融犯罪的罪状只要描述为简单罪状即可,不必是叙明罪状,其具体罪状可在相关金融法的“法律责任”一章中做出明确规定。这种模式可以使得刑法典与金融法之间的普通法与特别法关系得以互动,二者间相互协调、衔接。同时,可以保证任一法律的修订不会对另一法律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而只会使另一法律的不完善规定自动失效,使得新的立法条款不断地完善旧的法条,而非对旧法条的冲突(邓又天、李永乔,1998)。
2.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工具不断普及和创新,金融犯罪手段也更为多样化,这些客观条件都要求不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办理假币收缴业务的人员,应当在进行培训、考试并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这就是央行针对货币犯罪而从法律上保障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银行业正在着手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和设计包括风险管理、客户理财和银行服务等从业资格证书。中国人民银行也正在制定《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制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将包括、结算、理财、高管等七种资格证书,几乎包括了银行业各个工作岗位。这些金融从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防范金融风险与控制金融犯罪起到防火墙的作用(王海英,2002)。不仅普通金融人才的素质受到重视,高端金融人才的挖掘更加受到重视,据称,一些国有银行也打破常规,高薪向全社会招聘行长等高端金融人才。因此,为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求,必须全面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从而建立一道有力的金融犯罪防火墙。
3.加强国际合作,共建防范金融犯罪的国际藩篱。金融犯罪日趋国际化,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各国间法律差异或缺乏相关协议条款来逃避法律打击,这已成为令各国警方和金融机构棘手的国际性问题。要想有效地改变目前这种被动无奈的局面,就必须依赖于国际间的相互协作,以摧毁犯罪分子逃避惩罚的阴谋。在犯罪手段与高新技术同步发展的年代,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就越成为信息社会中警方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可以通过签订多边和双边的公约、条约,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外交途径,就相互帮助提供和获取证据,追缴赃款,以及犯罪分子的追缉、引渡、遣返进行协作。亚太经合组织已同意成立一个打击金融犯罪工作组,专门就各经济体防范金融犯罪的国内法律和监管框架进行调查,这一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各国问防范金融犯罪的合作和交流。
4.强化部门、行业协作,重视信息收集、交流工作。除了中国人民银行调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部分官员外,地方各级银行也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银行发现犯罪线索和可疑分子,应及时移送公安部门。银行和公安部门应加强对国际间最新金融犯罪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及时掌握国际金融犯罪的动态,了解金融犯罪的手段、方法、特点及趋势,查找管理漏洞,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应尽快建立类似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的数据库,它应当与我国各家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数据库、金融监管机构的数据库、执法部门数据库的联网,达成信息共享和交流,为案件的调查提供线索(许达联、王玉龙、刘芳,2000)。
5.加强银行技术投入和内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与犯罪分子的狡猾和奸诈相比,银行业的防范意识和手段还很落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犯罪分子已经使用计算机高清晰度扫描技术复制印鉴,而目前有的银行印鉴真伪鉴定还停留在折脚对印的阶段,金融服务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因此银行应在技术投入上处于社会领先水平,以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在重视技术投入的同时,还应重视制度建设(杨正鸣,1999)。要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使员工所承担的责任、享有的权利和自身的经济利益相对称,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自律和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金融混业、模式选择、发展方向
一、金融混业和分业的概念
所谓金融混业,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金融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金融业的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依据金融工具的不同特点,在金融业内部可划分不同的子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金融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
而金融分业经营是从机构职能方面理解的,与混业经营是相对的,指的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金融业务。这种模式下,法律上禁止银行与证券业务的混合,一个金融机构不能同时经营两种业务。其出发点是维护货币银行体系的稳定,把存款保险及央行最终贷款者的功能限定在银行业内,手段是通过法规隔离来防止证券业的风险传递到银行体系。
二、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历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服务是通过“全能银行”即混业经营来提供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共有1100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体系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规定任何以吸收存款业务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得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资产业务;任何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即投资银行,不得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不准经营证券发行、包销、零售、经纪等业务,不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这一规定迫使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退出了股市。接着,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美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是美国金融业的逐步融合阶段。大型金融机构在推动混业经营上积极性最高,它们推崇“金融超级市场”、“金融百货公司”,认为这种超级复合体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增强金融竞争实力,提高市场效率,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至于金融监管当局迫于国际竞争压力,也不断改变对金融管制的态度,或明或暗来鼓励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在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已开始允许商业银行可以对美国政府及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进行投资或买卖,也可以动用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进行股票、证券的投资和买卖,还可以为客户的证券投资进行活动。经过“80年代金融改革”,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济基础逐步消失,“分业经营”的制度也已经不断被现实所突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时期。
三、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
1.信息优势
在与企业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在做出贷款决定之前,银行会大量收集与企业及其投资机会有关的信息。贷款决定做出后,银行会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种体制下,全能银行比专业银行有优势。全能银行可以比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起更为广泛和长期的联系。这种银企关系的加强可能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利益,它使银行通过观察企业与更多种金融工具有关的行为,对企业作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以多种业务形式而不仅仅是贷款的形式对企业的活期存款帐户进行监管。而且由于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在设计金融合同时,全能银行可以使用更多的工具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施加更多的影响,从而节约了成本。
2.规模经济
全能银行的规模经济,可以从金融服务的生产中产生,也可以从金融服务的消费中产生。从服务的生产来看,全能银行可以将管理与某一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物资与人力)分摊到更广泛的产品上;其次,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其他全部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附加产品;再次,全能银行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内部财务结构,更容易地发现和面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变化;最后,由于信誉外溢效应的存在,它可以利用在提供一种服务时获得的信誉向客户推荐它的其他服务。从服务的消费来看,与向不同提供者分别购买相比,向单个提供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组合,可以使购买者节省研究和监管成本。
四、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现行制度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经营的严格区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场资金供给来源,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资金之间的相互融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使行业素质及竞争力不断下降。
(2)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全面,服务产品齐全,创新能力强,具有许多中资银行短期内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生存的威胁。
(3)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限制了金融创新。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五、中国金融业现阶段经营模式的选择
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我国金融业目前尚未取得混业经营的“资质”。从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发展看,要实施混业经营必须满足以下基础条件:一是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和较强的风险意识;二是金融监管能力较强,有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较高的金融监管效率。
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没有完成,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我国金融监管的政策法律不健全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混业经营所需要的优秀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正如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在2002年11月的“世界资本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所强调的,如果不顺应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服务质量、竞争力就难以提高,如果顺应这种趋势,又可能由于巨大的系统风险及道德风险而使整个经济面临危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正面临着“两难境地”。因此,在一种重要的制度选择面前,现实性是重要条件。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分业经营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
六、中国金融业未来经营模式的走向
综上所述,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优势及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说明该制度是金融业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但是,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是宏观金融政策需求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内在要求合理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必然是混业和分业经营并存的“交叉经营”模式,突出表现为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这些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证券公司股民保证金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银行储蓄存款的功能。此外,在保险业方面,新的险种不断涌现,诸如投资连结保险、养老金分红保险等。这些保险业务,既具有投资功能,又具有储蓄功能。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趋同性和可替代性,削弱了分业经营的业务基础。
第二、尽管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但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如光大集团控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公司、光大永明保险公司、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关联非常密切,事实上已经存在混业经营。此外,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四大银行也加紧了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步伐。早在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就和境外投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了中金公司,如今中金公司的多项指标已居国内证券公司首位,很多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都有中金公司的参与。中国银行在1998年用10亿美元在香港注册中银国际,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收购英国信诚保险公司,从事寿险业务。去年4月,中银国际“返乡”,中国银行高层在不同的场合也表明,中行的目标就是金融控股,最终实现混业经营。
第三、虽然全能性银行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要向全能发展,一些中小银行尚不具备发展多种业务的能力,也可以集中专项发展为特色银行。全能性银行与专项小银行协调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浩仪,《抉择: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
[2]陈越峰《关于金融混业经营的一个综述》,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4.3
关键词:国际金融 发展 经济
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国内金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国内金融主要受一国金融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而国际金融则受到各个国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条例以及国际通用的惯例和通过各国协商制订的各种条约或协定的约束。由于各国的历史、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它们在对外经济、金融领域采取的方针政策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导致十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一、国际金融的定义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二、当前国际金融发展趋势
1.“美国中心”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在金融危机中,美国大型投行与全能型的商业银行都已经受到重创,今后美国金融体系的国家队是谁,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行业及其商业模式将如何变化,这些都关系着美国
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在未来的走向。美国遭遇“储贷会危机”,最后以债券股权的大重组和机构的大并购,尽管目前美国各大金融中心的命运还取决于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平衡、美元在全球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控制地位、美式金融机构商业模式以及美联储未来宏观监控的角色等因素,但美联储将承担更多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监管职能,必将改变美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
2.欧洲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上升
自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首席金融中心后,英国一直充当金融体系输出国的角色,并以此作为国家竞争软实力,这从同属英联邦体系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经验中可见一斑。就在次贷危机前,英国还以“原则监管”与美国的“规则监管”相竞争,以吸引更多公司到伦敦上
市。经历金融海啸后,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从当前及未来金融视角来看,欧洲坚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的确是符合历史趋势的举措,欧洲金融中心将成为全球最全面和最严格监管准则的输出地。
3.人民币地位上升催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人民币的地位将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当美元取代英镑之时美国产生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当人民币取得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地位的时候,必将催生新的
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人民币交易、结算网络形成过程中,上海将快速成为人民币新产品研发中心和清算交易的中心,香港将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纽约和伦敦等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在北美和欧洲的交易中心,世界主要的证券交易所都会出现人民币交易的股票与债券等产品。在国际投资与贸易融资中,人民币在各交易中心的清算、交易、结算及其衍生品的拓展将形成新版图。
三、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发展的策略
1.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健全、完善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并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金融并购中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拥有为数众多的股份制金融企业,为适应竞争和发展的现实需要,股份制金融机构之间可以考虑通过自愿协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重组股权结构,按照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进行金融并购。
2.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当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偏低。从整体对外开放格局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步伐远远快于我国金融机构走出海外的步伐;从海外机构的设置层次看,主要是分行和代表处;从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看,引进的外资机构和我国在海外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亚洲,欧美相对少一些。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在下一阶段的金融对外开放中,尝试进行较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一方面,鼓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在境外收购、兼并,改变目前我国的境外金融投资现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由国外大金融集团兼并收购我国境内的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果我们采取较为严格的分行(分公司)准入限制,相对宽松地给予外国金融机构以兼并、收购国内中小金融机构的便利。
3.大力开展金融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金融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技术设备的现代化,而且包括金融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因此,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不断加大对金融业的科技投入,一是运用高科技开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二是利用高科技深化金融企业服务功能,提高单一营业机构的综合服务效率。此外,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搞好人才培养和储备,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金融管理技术和金融管理经验,根据客户需要和国际金融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开拓国际零售、批发和中间业务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形成并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增强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4.发展投资银行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概括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主要发展模式及现状,并从移动支付、证券行业及银行业这三个方向提出互联网金融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P2P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56-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业务,尤其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它借助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融资、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逐渐渗透传统的金融业态,既是对传统货币金融理论的一次创新,也是现行金融行业的一场“范式革命”。 2013年以阿里与腾讯为首打响的互联网之战,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正以浩浩荡荡之势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彻底改变传统的金融格局,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观念。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时是指当前资本市场对融资需求迫切,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技术要求和政策条件均已具备,地利是指我国人口众多,收入适中,能收集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人和是指业界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金融产品创新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利益共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国金融资本市场总体欠发达,投资渠道有限且管制过多。传统金融机构主要面向中高额贷款,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阿里贷、人人贷等线上融资服务的兴起为民间小额贷款开辟一条新的通道。另外投资渠道的限制导致余额宝等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民众的狂热追捧。
2.技术的进步提升了配置效率,弱化了中介职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社交网络、大数据的出现,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减弱,个人和企业的重要信息被充分收集、记录和查找、分析,信息处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更直接、更公开透明的交易机会,中介的职能也逐渐被削弱,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3.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过高,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居于垄断地位,利用过高存贷款利差的经营模式来获取巨额暴利。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扩张不仅动摇了银行的奶酪,提高普通民众的存款收益,更是极大程度上倒逼传统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促进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这与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趋势不谋而合。
4.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引发了行业的融合。一方面,终端技术进步的推动使得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定位等技术应用让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消费,便利性优势促使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支付,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强大的连接功能,摆脱了时空、地域限制,开启以融合为特征的产业革命,产业技术、产品服务之间的交叉渗透模糊了原有的产业界限,一种产品往往是多个产业成果的结合,生成的金融创新产品功能强大,层出不穷。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1.以拍拍贷、陆金所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P2P是指有资金与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合格的中介机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来搭桥牵线,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借给贷款的需求者。借款人可自行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借出者则根据借款人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款。P2P信贷有线上进行、直接融资、分散风险、低门槛等特点。我国P2P信贷公司起步较早,于2007年成立第一家P2P信贷公司——拍拍贷。截止至2013年12月底,全国共有超过800家P2P信贷公司,行业总交易量高达1058亿元,与2012年相比有爆发性的增长。虽然其具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交易透明度等积极意义,但其行业发展仍很不稳定,虽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作用,但实质性意义相对有限,一方面P2P的资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接近或超过了民间借贷的成本,助推了“货币空转”的现象,另一方面P2P的坏账并不透明,大量风险的堆积会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行业倒闭现象时有发生。为保证投资者利益,央行已于13年11月底明确界定P2P网络接待业务的性质,提出三类违法模式,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涉及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由已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网络支付模式。它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降低支付结算成本,使用方便,一定程度上保障付款人利益。目前用户对跨境支付业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2013年10月共有17家公司获得跨境支付业务试点资格,跨境电子商务扩展到航空、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
3.以微信“微支付”、支付宝手机钱包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模式。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即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其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居于前三的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共占据了92.7%的市场份额。由于移动支付发展潜力巨大,电信运营商、银行、支付厂商纷纷进军手机支付领域,二维码支付、无线支付、语音支付等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但就目前来说,运营商与金融机构间缺乏合作,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发展瓶颈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44亿,同比增长10.8%,使用率上升到41.4%。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率正逐渐超越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点,政策的引导、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各大电商、IT企业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展开的白热化争夺均推动着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2.传统银行成立大量网络分行,加强与新兴互联网融资机构的合作。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银行界不得不进行改变,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已经着手将网上的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整合在一起,除了跟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外,银行还可以把它的接口接入企业的erp系统中,从而直接准确、动态的了解企业的资金来往、客户变动等情况。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只有主动调整思维、加速转型、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3.传统券商的电子商务化。它不同于单纯的网上证券交易,是在“证券交易电子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电子商业网络化”,最终目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完整的线上商业模式,实现客户开发、维护、营销、交易和清算结算等所有商业活动的完全在线化。传统证券业务过多依赖于经济业务,电子商务则为券商业务提供多元化出路,发掘新的盈利模式和收入增长点。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组织模式上的优势,极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更加淡化,市场参与者也更加大众化,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必将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形成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强烈冲击下改革创新、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将是未来以银行为首的传统金融业态面临的首要问题。另外,互联网金融内在的风险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何合理把握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让其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下发挥其功能也将是考验央行的一道难题。
参考文献:
[1]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19-21.
[2] 梁利峥,周新旺.互联网金融十大生意模式[J].经理人,2013,(8):34-38.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全面渗透,必然会为我国的消费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而2015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相较于传统金融业的高准入门槛和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和宽松的监管政策,使其在诞生之初便得以快速发展,P2P网贷、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等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但监管的滞后性也导致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系统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密集落地的互联网金融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并为隶属于互联网金融七大业态领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内涵
消费金融,是指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它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将传统消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网络化、信息化,减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消费金融的效率及民众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2.发展现状
(1)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消费及金融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在2014年已达到15.38万亿,2014-2017年消费信贷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以上。但目前中国消费性贷款余额的占比只有2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例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且我国消费金融以中长期贷款为主,2014年短期消费贷款为2.23万亿,仅占消费信贷的14.5%。由此可见,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2)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逐步壮大
我国日臻完善的金融体系、多样化的社会融资渠道、不断刷新的金融创新速度,为消费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企业等为主体参与构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壮大。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精神所倡导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传统的消费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消费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金融需求的新的增长点。
三、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甚至扰乱金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例,截至2015年11月底,3464 家被监测的P2P借贷平台,正常运营的仅有1876家,问题平台约占46%,创半年来新高。
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技术风险更加突出,会对行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在信用风险上,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征信系统和健全的信用环境,个人贷款违约风险较大,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在识别客户信用这一环节,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方面,仍难以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核部门匹敌。此外,互联网金融行业所倡导的普惠金融理念,会将原先未被覆盖到的”长尾“人群纳入消费金融的服务体系,这类人群可能欠缺相应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容易扩大金融风险。
四、监管政策落地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影响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央行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监管。同年12月,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参与主体之一P2P借贷平台做出监管细则,回归平台“信用中介”的本质,以负面清单制的方式对行业发展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范。这些监管政策的落地既给予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足够的创新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风险。在后监管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有以下一些趋势:
1.消费场景化。随着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消费场景的线上转移使线上的消费金融平台更具备渗透力,在消费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趋势,结合消费场景获取的借款客户,因其更为明确的借款目的,反欺诈审核也更精准。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金融开放渐进扩大,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滚滚而来。金融变革和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国内也遇上了经济发展格局从需求过旺到需求不足的变化。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的条件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1 积极进行金融组织机构的深化改革
今后除应完成机构调整任务,加快新机构同各方面关系的磨合,建立新的工作制度,发挥新机制的优点,进一步搞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外,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加强金融监管。并把这一工作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彻底消除新的亏损的各项改革相联系。商业银行要真正企业化,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
2.2 银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利率仍处于双轨制,官方规定的利率水平较低,而市场上利率较高,其原因是违约风险贴水较大,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困境,对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降低违约风险,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逐步扩大利率的浮动范围,最终完全放开利率管制。按照自主经营的原则,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规定的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时常资金供求情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2.3 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稳步把握市场开放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对我们来说,金融自由化也就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稳妥地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丰富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进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精通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财务人才。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币不但应该实现自由兑换,而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之一。今后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会加强,因为中国需要借鉴其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素质,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2.4 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一、国有银行业务创新的指导原则
(一)利润最大化原则
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所有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追求利润,为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树立“效益第一”的发展理念,在完善综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突出利润指标,构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要求商业银行上级对下级进行目标利润签订,以效益的提升促进工作人员待遇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改革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切实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首先,将每一项经营指标落实到个人,使人人都能执行自身的任务;其次,将职工个人利益与银行经营指标和银行的业绩之间进行挂钩,从而通过利益机制来激发工作人员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最后,商业银行内部应当营造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培养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
(三)成本管理的原则
在收入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要想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就应当尽可能地将成本降低,因此要坚持成本管理原则。在对营业网点的设计、业务领域的开头以及金融产品的开发等方面,都应当做好前期的量本分析工作,对盈亏平衡点进行测算,对低成本费用的办法与途径进行研究,从而做好成本的计划与预测工作。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在和其他银行先进管理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成本,并开展科学的管理与控制。
二、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进行创新
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指的是由中央汇金公司及国家财政部直接进行管辖控制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种类主要有城市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三类。当前主要的国内商业银行有: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在当今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银行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国有银行将不良资产尽快剥离出去,并且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应当推行股份制改造,将不良资产所占的比例尽可能降低。当前,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逐步取得相应的效果,然而其在商业银行中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其很难符合当前改革与创新的迫切需求。而随着我国现代进程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承诺开放的期限也逐渐逼近,从而使得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为此,国有银行应当注重加快该项工作的进度,借助其他方面的途径补充国有银行的资金。在对不良资产进行迅速剥离的同时,倡导国有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在设立这一机构之后,就能够代表国家开展国有银行的管理与监督工作。此外,该机构还能够代表国家对银行股权作出调整或者直接行使控股权。
第二,国有银行可以对法人股进行公开招募,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股权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其核心就是法人持股,并且要将一些分散的投资者个人,或者专业的投资基金持股纳入到结构之中,从而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多方向。在进行法人股公开招募的过程中,应当对所有制特征和空间范围进行充分考虑,努力做到兼顾民间法人资本与国有法人资本,并且对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进行科学安排。
第三,稳步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可以首先进行试验点的设立,然后逐渐将改革进程普及并推广出去。为了充分保障股份制改革能够取得成功,可以首先对一家各方面条件较为合适的银行进行试验,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步积累改革经验,等到条件和时机都成熟之后,再将改革推广至全国。在这样的改革进程中,可以安排法人先持股、公众后持股的方式,从而在充分保证了金融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同时,还能对公众与国家的利益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我国国有银行进行监督,促使其能够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开展管理经营活动,从而构建出科学有效的改革管理机制。
(二)进一步强化中小型金融企业综合实力
要想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有银行优化与完善相关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而需要对中小型金融机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勇于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
第一,从源头处进行改革。从国有银行内部组织形式开展改革,并且对市场动态进行观察,构建出一种既能满足自身发展特征又能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内部组织机构,还可聘请国内一些比较著名的管理公司对当前的工作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真正实现和世界的接轨,进一步缩小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管理方面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内银行应当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做好和国际竞争面对的思想准备,进一步促进管理机构改革,构建出一套能令客户满意的服务系统。依据公司业务续期、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合理的业务开发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改革与创新现行的基层劳动形式,推行有关人员责任制,全面落实责任至每个人身上。与此同时,应当进一步对安全风险意识进行强化,研究并实施完善合理的风险防范预案。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到信息登记工作及信贷资讯工作中,对客户登记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出内部信贷评估体系,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各项工作。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对于审查借贷内容进行充实,做到风险量化,着重做好贷后风险防范工作。
第三,科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与评估机制,促使人才最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国内银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银行应当对业务进行及时更新,以便于逐步帮助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提高综合实力。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应当逐步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为后期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要对业务重点区域进行明确,适当支持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银行本身健康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进行。
(三)对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
第一,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我国国有银行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尽最大力量创新,对有关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当前,国内银行的基础监管方式选择选择为合规性监管,并且要重视风险性与合规性,对监管思路进行科学的调整,做到事前有效预防、事后及时解决。构建出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对存在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采取动态监管、持续监管的方式。
第二,在合理的、可控制的范围内对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金融创新,其主要表现在能够大力推动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时还应当尽快出台一些业务管理条例,对监管的原则进行进一步明确,从而推动国有银行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推行有效监管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担保与结算等拓展性的业务。
第三,将工会与商业银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银行市场进行有力监管与规范,对收费权力进行明确,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发生恶性竞争等恶劣的现象。在监管执行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可以适当开发一些新的业务,从而来提升资金的流动性、降低风险,最终实现业务范围的扩展。当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针对这种现象,国内银行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外汇交易类的业务。
第四,我国国有银行应当注重和金融监管组织等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深对国外银行的研究力度,对国外银行的监管成果给予重视,可以对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管理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强化商业银行的监管效能,可以对国际上举办的一些金融监管活动积极参加,努力汲取一些现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从而化为己用,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供更好的思路。对国有银行海外和海内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透明化,这一点也是工作人员所要做的重点,这样能够使人们对于国有银行工作顺序进行更好地了解,从而避免了一些工作环节上的冒犯和冲突。除此之外,国内银行还应当和西方一些较为先进的金融机构管理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之间交换建议与经验,推动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尽快构建,从而促使国有银行能够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信托公司展?I的SWOT分析
(一)信托公司展业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首先信托公司属于中国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严格的市场准入,牌照资源稀缺。其次,信托投资领域广泛,其投资领域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其应用范围涉足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证券(基金)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到家庭财富的管理、传承、商事活动、公益活动甚至境外投资等等。再次,信托设计模式灵活,是最具有灵活特质的金融服务手段,能够满足社会投资者、金融消费者多元化的理财需求,解决其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最后,信托财产具有高度的财产独立性。信托的本质是基于破产隔离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新的组织形式,信托法律关系能将客户的资产完全与各方参与人,包括客户本人的其他固有财产相隔离。
2.劣势。首先信托业缺乏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2016年信托业年会上提出了业务,但要真正在我国金融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还需要时间。其次信托业营销渠道较为狭窄。信托作为一个高端、私募性质的金融子行业,信托的目标客户是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投资门槛较高,营销一直是信托公司的短板。再次,信托产品隐形风险与实际收益失衡。按照规定,凡资金信托项目运营中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均由委托人即投资人承担,信托公司只就因违约而管理失责所导致的信托财产损失承担责任,同时收取比例很低(不到1%)的管理佣金。然而,信托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刚兑中扮演着隐性兜底的角色,信托公司实际承担了中高收益预期和信托财产完整退出的巨大管理风险和信誉风险。最后信托产品流动性不足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二)信托公司展业的机遇和威胁
1.机遇。一方面,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活力,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生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财富管理市场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已经成为广大高端客户理财的重要方式,逐步深入到高端财富群体的生活方式中。
另一方面,从行业监管环境来看,信托行业监管顶层设计的完善、行业协会同业交流的加深和研究成果的共享、信托业保障基金“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成立,信托业“一体三翼”的监管架构正式形成(一体:银监会信托部;三翼:信托业协会、信托业保障基金、信托登记公司),为解决信托行业发展中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引导和支持信托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2.威胁。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显现,泛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机构纷纷开展以信托法理为基础的资产管理业务,资源、信息、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托公司原有的制度红利被削弱,原有业务模式的“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已经显现。再加之监管对于信托行业“控风险”、“去通道”、“回归信托本源业务”等政策导向,信托公司经营将处于较长时间的业务结构调整期。从信托行业来看,随着信托业务模式由简单的单一融资类向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变,势必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再加之信托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性市场,信托公司之间的业绩呈现分化态势,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
二、信托公司展业的战略选择
信托作为最为先进的财产管理和财产转移制度,一直是我国金融“试验田”中的创新“排头兵”,在实践中展示了自身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影响下,基于不同的区域环境、资源背景、管理团队以及各家信托公司对经济走势判断及转型和创新的力度不同,68家信托公司将逐步改变齐头并进的情况呈现业绩分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将成为信托行业未来的发展特征。预计未来的战略选择方向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依托金融控股集团优势,成为金融集团业务融合的粘合剂。
第二,依托地区优势,成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依托产业集团优势,实现产融结合。
第四,依托较高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实现产品竞争优势。
三、信托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一)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核心价值观
以企业使命为基础,围绕新的战略发展规划将企业使命与企业经营理念生发凝练,形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体系,使公司和员工有机团结与和谐稳定,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保障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二)强化基础管理,适应发展战略要求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重构现有的组织机构,以更加合理的分工、协调和监督制衡模式实现公司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健全合规管理和风险监管机制,形成独立有效的、全面覆盖的、与公司业务发展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第三,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信托业本身就是一个“金融高技术产业”,信托产品设计的复杂性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注重科技信息保障。在互联网时代,信托公司要更加注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完善运维体系,加强信息科技风险与安全管理,为实现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式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综合经营;金融风险;风险预警系统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3-0078-04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金融机构纷纷开发出了形式各样的交叉性金融工具,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之间的业务联系日趋密切,从而使各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一些金融控股公司也应运而生,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有关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风险防范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一、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易产生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主要金融商品和金融组织形式
就目前金融业发展情况看,交叉性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控股集团和单一法人的全能银行等四种金融组织形式容易产生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
1、交叉性金融工具
目前对交叉性金融工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我们认为交叉性金融工具是指在分业经营条件下银行、证券、保险机构通过协议约定,实现不同功能的金融服务之间融合而提供的金融商品,这是一种属于金融综合经营初期金融同业之间简单的分工型业务合作。一般交叉性金融工具的开发都是为了绕开政策和法规的约束,加之开发时间都比较短,在技术支持、操作过程控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因而极易发生法律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
2、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根据货币利率或债务工具的价格、外汇汇率、股票价格或股票指数、商品期货价格等金融资产的价格走势的预期而定值,并从这些金融产品的价值中派生出自身价值的金融产品。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脱离了原生商品而虚拟存在,并且具有极强的杠杆效应,因此在信用、市场、法律、流动性和运作方面存在极大的风险。
3、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集团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主要经营模式,实行“多个法人,多个执照、多种业务”经营,综合经营只存在于总公司范围内,下属的各个金融子公司分别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实施分业经营管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可以获得业务互补,具有资本扩展余地大,资金调整空间大等优势,但另一方面如果内部防火墙建设不完善,或存在暗箱操作,就极易出现资金在各子公司间的非法流动,放大和传递不同市场之间的风险,引起链条式的金融风险。
4、全能银行
全能银行实行的是“一个法人,多个执照,多种业务”经营,通常是在银行内部设置不同的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这些部门的组织结构、财务体系等都由所属的银行来管理,本身只作为一个部门,不具有法人地位。银行作为惟一的法人对其开展的各项业务负责。在全能银行制下,已经完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业综合经营,银行成为各个金融市场风险的最终承受者。
(二)我国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我国金融发展情况比较特殊,并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可能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交叉性金融工具和金融控股公司两种形式。
1、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目前,我国开展的交叉性金融业务主要有:银行卡买卖股票、银行基金、银行保险、银政转账等。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一是法律政策风险。交叉性金融工具往往借助监管机构的“善意默许”,打政策和法规的球,因此业务开展稳定性差,而且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很难明确。二是技术风险。在使用交叉性金融工具的各金融机构之间,没有统一的金融技术平台支持,存在技术支持相互分割、互不兼容问题,容易在资金的相互划转中出现风险。三是市场风险。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交叉性金融工具往往容易被利用为货币市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手段。比如借助于证券回购业务,由银行机构与证券公司签订证券回购协议,由证券公司出具国债代保管单(多数情况下证券公司并没有相当数量的国债,甚至于根本没有国债),银行机构给付货币资金,证券回购的价差为双方协商的利率。这种做法实质上是经营货币资金为主的银行机构将所持资金贷放给经营资本业务的证券公司。另外,委托理财和股票质押贷款也是资金非法流动常借用的手段。
2、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目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等。就我国这些金融控股公司而言,由于受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虽然在构架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但在业务开展上还基本处于战略合作阶段。从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是可能引起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最大风险。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是单一机构参与多个市场或行业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控股公司能够同时经营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并可以同时在各个市场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可以说任何一个市场上引发的风险都可能会影响到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流动性,并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再向其他市场进行传递,最终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金融危机。二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利用金融获得其实业发展的便利。可能发生的情况是:(1)关联企业将从银行贷款获得的信贷资本,投人证券二级市场进行证券投资操作;(2)关联企业将自有资本投入资本市场,用于证券交易活动,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营运资金(包括长期资金和流动资金)完全依靠银行贷款;(3)证券公司借助于自身注册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将其投入证券市场;(4)证券公司以抵押担保者的身份为企业提供担保,获取银行贷款,并将其投向证券市场。
二、外国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监管模式选择及启示
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监管,但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监管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美国的监管模式
美国对跨市场、跨行业的监管实行伞形监管机构与职能监管机构合作的模式。由伞形监管机构即联邦储备委员会对所有银行控股集团,包括作为金融控股集团而运营的银行控股公司的主管和负责机构进行审慎性监管,而由各职能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集团下每个子公司或连属公司进行功能监管。在有关的制度安排中,一是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了有关金融监管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和司法部之间数据共享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而且要求联邦储备委员会应尽可能从直接监管当局获得监管数据,避
免重复工作。二是建立联邦储备理事会和财政部长之间的协商制度,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联邦储备理事会与财政部长之间进行协调。
(二)英国的监管模式
英国采取的是综合监管模式,由金融服务局(FSA)作为所有金融服务的共同监管机构,并作为各种监管机构的协调人。英格兰银行负责货币领域的稳定,财政部负责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确定和金融监管立法。相关的制度安排主要有1997年形成的《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明确了三个部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责,并确定了增加监管透明度、相互交换信息及避免交叉监管的几大原则。
(三)欧盟的监管模式
欧盟采取的是牵头监管模式,即为每个金融控股集团委任一家监管机构,担任其协调人。同时,通过《金融混业企业指令》定义了协调人的角色,明确了指导协调人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对需要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规定。
(四)国外监管模式优缺点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各个国家金融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而且社会人文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监管模式的选择上也各有侧重,对比而言并不存在最优监管模式。例如综合监管模式在实现规模经济、控制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以及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但存在过渡期内及更长远的时间内监管效力降低、权力过度集中和无法实现监管一致性等问题。伞形监管模式能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提供更加正式的基础,并有利于培养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精神,实现在将来某个时间的顺利统一,而其缺点在于监管和执行方面权力差异导致的效率问题。
启示一:监管模式的选择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以有利于促进本国金融体系的有效和高效监管为标准。
启示二:要有专门针对金融业综合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的法律安排。比如,美国的《联邦储备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法》、《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等,都对涉及综合经营的金融企业的监管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法律规定。可以说通过法律形式对有关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监管问题进行明确是实现有效和高效监管的重要保障。
启示三:要建立起一系列保障监管效率的制度安排。如英国的《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等。
启示四:在涉及金融控股公司等综合经营机构的监管框架设计上,明确牵头人原则更被世界各国认同,这说明明确了主监管责任的监管体系比简单的机构监管体系更具效率。
三、我国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监管现状及模式选择
目前我国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金融监管实行的是谁主管谁主控的平行监管模式,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但这一监管模式存有较大不足:一是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缺乏明确的法定监管主体。仅有三家监管机构签订的《备忘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作出了相应安排,其他金融法律都未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存在对以实业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缺失。三是由于对业务中跨领域的中间区域界定不清,尤其对一些交叉性的金融业务不能有效监管,存在监管真空。四是不同监管机构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管理意向方面的差异容易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会降低有效监管效率。
对我国如何加强和完善对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监管,我们认为借鉴美国伞形监管机构与职能监管机构合作的模式,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提供有效率的监管。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见下图。
选择人民银行作为伞形监管机构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新《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从法律赋予的职能上看,人民银行是伞形监管机构的最佳选择。二是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具有其他机构无法可比的权威性,协调效率会更高。三是人民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已经非常完备,能够全面、连续、有效的监控金融风险。四是人民银行依旧承担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由人民银行作为伞形监管机构,更有利于防范由于个别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而引起的全社会挤兑风险。
由于选择人民银行作为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伞形监管者,所以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框架构成上,我们一方面考虑了我国人民银行在管理体制上设有大区分行的现状,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的金融风险监测缺乏总体规划,区域监测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数据分散且规范性差,信息公开透明度低,分析方法和手段不科学等问题,最终认为建立由人民银行总行牵头的国家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由各大区分行牵头的区域金融风险评测系统组成的二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更符合我国国情,也更利于对金融风险的全面监控。二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框架设计如上图。
(二)关于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旨在监测整个金融业风险暴露情况,一方面防止和降低国外金融危机的传染和冲击,另一方面维护国内整个金融体系的平衡和稳定。
1、制度安排。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配套的法律法规安排。首先,对类似金融控股公司等易产生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机构要规定单独法规来实现监管的规范性。法律规定内容要包括金融控股公司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要对涉及牵头监管部门、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内部防火墙建设、信息披露、信息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安排,同时要明确主监管机关有权对实业型金融控股公司下的非金融性经营子公司进行经营情况和会计账表检查,以防止内部关联交易产生的风险。其次,要制定专门针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法规,内容应包括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形式、领导、组织、信息管理、报告制度和监督机制等。二是组织框架安排。为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应把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机构。我们认为,主框架应以人民银行为中心,在人民银行内部成立金融风险预警办公室,专门负责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总行层面上,除了建立起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密切配合的组织网络外,还要加强同财政部、发改委、统计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起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互之间情况的沟通,并就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交流。
2、预警方法。在预警方法选择上,根据AndrewBerg和Catherine Pattilo在1998年对几种流行预警方法预测能力的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建议选择预警效果最好的KLR信号分析法,预警模型选择第四个合成指标h4=∑St/wi,其中St为危机信号指标(当某预警指标Xt超出临界值时,对应的St取1,反之则取0),wi为第i个预警指标的干扰一信号比率。
3、预警指标。结合IMF高级研究员戈德斯坦提出的实际汇率升值趋势;股价指数;货币乘数;实际利率;出口;广义货币余额对国际储备的比率和真实GDP增长率等7个以货币风险为主要预警对象的基本指标,我们认为还应加入考核金融业风险的预警指标,尤其要突出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的监测。可考虑的指标有银行体系整体资本充足率、金融控股公司并表资本充足率、关联交易情况、信息披露情况、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通货膨胀率等。
(三)关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侧重于机构风险监测,尤其突出对金融控股公司在本辖区内的子公司的风险监测,旨在通过对各类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测量并做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向有关机构和整个系统发出早期风险预警信号。
1、组织网络。由人民银行各分行作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负责人,成员单位包括区域内银监局、证监会、保监会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内控职能部门。
2、预警方法。数学模型为:
N=al(xcomb)+a2(xmanage)+a3f(xentironment)
+a4f(x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