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困境;绿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16-02

绿色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在绿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实现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更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绿色德育教育中的绿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生目前德育教育的困境,不断探索契合他们的思想、科研、学习、生活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与途径,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行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出现的困境

(一)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理论,忽视现实人生的价值选择

目前,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偏重教育理论、道德知识和政治伦理的系统灌输,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学校德育工作与政治混为一体,德育围着形势转,有的空洞地说教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至于动性德育,则为活动而活动,而且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传统德育模式并未充分发挥其德育效能,以致德育率与德育效益相对低下,面对此起彼伏越演越烈的研究生的种种生命危急显得束手无策。疏离社会、疏离自然、疏离生命己成为研究生的一大特质。长期以来,不论从德育的内容还是从德育的目标来讲,我们都把德育看作是一种改变失落人生观、世界观的政治性工具。试图通过道德教育把这种价值灌输给学生,借以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让他们成为社会宏大价值的真实体现者。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关照了人的价值,但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生命价值在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中存在,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个体对自然生命的漠视和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忽视生命教育

从高校研究生德育的方式看,简单说教式居多。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经常采取灌输教育,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现实的道德情景,以抽象、单一而绝对的“善”与“恶”、“正”与“错”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美国杜威批评这种从行为中抽象出来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样地迁腐可笑。我国朱小蔓教授也指出,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必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视和贬视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然性的际遇,现实的德育变成了压抑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的加于人的枷锁,这就从根本上稀释和消弭了德育的内在魅力。

(三)高校的道德教育无法解决研究生的绿色生命教育的匮乏问题

目前,许多研究生沉溺于虚拟地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现代网络就像毒瘾一样,让缺乏自制力的研究生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人与人丰富的情感被网络割得支离破碎,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情感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人际关系中突出的特点。不论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成长经历来讲,个体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却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来发挥作用。学校中的德育体现为一系列统一的制度、刚性的规则,技术化、程式化的教学。其直接结果导致德育过程不再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更不用说对研究生的绿色生命知识的教育。

二、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生命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涵,是一种融入学科的并且是持续性长久的教育。学校的“绿色生命教育”,与学生生命成长追求绿色的基点相吻合,以“适应、塑造、解惑、责任、理想、信念”六

大板块为依托,通过相关的活动,在研究生三个年级全面展开,具体为:研究生一年级以“适应教育、塑造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二年级:以“解惑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以下就是研究生中实行绿色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绿色生命

教育名称 绿色生命教育实施要点

研一 适应教育

塑造教育 1、校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

2、文明礼仪教育,塑造健康的学生形象。

3、传统美德教育,陶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珍爱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生命发展。

研二 解惑教育

责任教育 1、群我关系教育,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2、学力持续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的学习质量。

3、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学生对社会人内涵的理解。

4、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研三 理想教育

信念教育 1、承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

2、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科学的人生目标。

3、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高校的“绿色生命教育”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一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三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社会、关注社会的变化、关心人类的危机。 生绿色生命教育的措施

面对这些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作用,发挥研究生非正式群体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加强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研究,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发展学生的丰满人性,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活力,培养学生真正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尊敬自然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

(一)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引导教育

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导师就对他们的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品修养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名利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而且研究生比较信任导师,这就使得导师育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是不谋而合的。

问1:对于研究生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选择“导师”的占70%,选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占23%。

问2:大学学术重要内涵的特征是?选择“一流的导师”占68%,选择“一流实验室”占27%。

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导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部分研究生虽然可能有些阅历但偶尔也会产生许多困惑: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题,确实让人深思不己。为此导师应该给学生做一些人生的辅导,传达一种正确、正气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发展全过程作为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内容,那么才可能真正的推动学生生命的扩展。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深刻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输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去。但是个人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

(二)利用研究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促进其对绿色生命教育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的特点决定研究生正式群体意识比较淡化,他们比较注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而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学术研究型、爱好交流型、经济合作型等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型群体。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研究型群体,即因导师和学科而形成的学研集体。这种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相同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是研究生交流和工作最频繁的集体。必须利用这种学研集体积极引导研究生个体共同关

群体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敢于承担责任、互相关心帮助、与人为善、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积极培养和引导这种非正式群体中的集体主义,帮助他们树立群体目标意识。如果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激励及规范作用也是很显著的。他们通过群体目标的实现和集体的成功,来完成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对生命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丰富,但是专门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就更少,把生命教育作为专项的活动尚未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启动。应坚持课题先行指导的原则,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大力开展国内外高校间有关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的经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大力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努力寻求开展生命教育的规律,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努力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探寻有效的生命教育原则、途径、措施、方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一边抓科研,一边抓实践,以科研促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另外,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生命教育中心”。

总之,“绿色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德育工作者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中创造的新型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将更加充实,其结构与功能会继续完善,尤其是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将会促进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惠,刘旭东.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2930.

[2]尹发跃.研究生网络伦理道德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4144.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内涵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214-01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在西方,生命教育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的防治。生命教育在中国作为一种新的思潮进入学者研究的视野,学者们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见解仁者见仁。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真正的教育应当首先关注人的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就应当通过教育引导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即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死亡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追求生命的境界。

二、生命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重要的过渡阶段,是大学生从家庭、学校面向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一)生命是人追求一切的基础,生命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近些年,大学生漠视生命,轻生自杀、亵渎他人生命等的事件屡屡发生,给自己和他人造成莫大的痛苦。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引爆网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原因并不是这句话多有魅力,而是说这句话的人实在令人气愤,这个事件也确实引人深思。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生被一辆汽车撞到,肇事者在撞到人后并没有停车,在被保安和学生拦下后,他仍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这是个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事件,肇事者在逝去生命面前的一句“我爸是李刚”表露出他的自私和对生命的漠视。他们的灿烂青春和引人遐想的美好未来随同生命的毁灭而消逝,如今逝者已矣,留给人们的除了伤痛,还有警醒:生命是人类追求一切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一切就没有了可能。大学生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生命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

一个健康的人,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存在各个方面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因而往往易于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2]。走在大学校园里,随处都可以听到“郁闷”二字,“郁闷”已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面对生活、就业等的压力,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生命教育能够揭开生命的迷雾,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责无旁贷。

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必须蕴含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强力后盾。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溺爱式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生命的教育。比较典型的就是:两个孩子打架了,父母总是忙着批评和指责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绊倒了,父母会什么都顾不得,先去把孩子扶起来……中国的大学生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有父母扛的生活。试问,他们怎能感受到自身生命的真谛?

(二)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被称之为应试教育,追求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忽视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越来越多地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智育,而且强调学生德育。高校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从大学生个体出发,实施生命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激励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

(三)社会教育呼唤生命教育

社会是个大染缸,每个生存于其中的人都被它染得五颜六色。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社会对他们的教育举足轻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把“游戏人生”“快乐至上”“金钱至上”当成生命的信条,在满足物欲过程中沦为了物质的奴隶,在追求感官享受的过程中遗忘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当生命遭遇“欲望陷阱”,生命教育就刻不容缓。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教育,教育能够引导生命。肖川教授指出,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21世纪的大学教育不应再让悲哀与不幸延续,而应使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第3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初期,我采用问卷和个别交流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生命现状及对生命教育的看法。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我们这样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学生各方面的压力远远不如城里学生的情况下,竟然也有27%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9%的学生一闪而过自杀的念头,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我和同组的老师们分析后,觉得有以下这些因素:

1. 社会不良影响。当今社会,人口的大流动,传媒的发达,正在使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成人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孩子们出现的人格缺失、心理失衡、情感荒漠等现象越来越让人揪心。

2. 学校教育片面。应试教育“以分为本”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体会不到求知的乐趣、人生的快乐,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教师顾不上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他人缺乏爱心,对社会缺乏责任心。

3. 家庭引导失当。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烦恼时想跟亲人诉说,当心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时,他们就有可能造成心理扭曲,甚至酿造悲剧。

另外,从学生们对生命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出,39%的学生还是希望开设生命教育课,52%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会采取多种途径向语文老师倾诉。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我们都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义不容辞地承担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采取些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归纳、整理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命教育内容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紧紧抓住这些生命教育的题材,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引领他们关注生存状态,理解生命的意义,关心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整理中我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作品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归纳起来有三类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第一类,是直接写对生命看法的作品,通过阅读此类文章能够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七年级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的《再塑生命》、九年级的《谈生命》等。第二类是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这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如,七年级的《行道树》、八年级的《海燕》、九年级的《致女儿的信》等。第三类是对自然及他类生命关注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如,七年级的《斑羚飞渡》、八年级的《敬畏自然》、九年级的《那树》等。

通过对教材的整理,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之后,针对梳理好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联系点”进行必要的分类,合理的统筹规划,作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依据,制定阶段性的教学计划,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清楚,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第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安全;健康;成长;目标层次;有效途径

生命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的价值得到实现,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生命教育的意义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1.2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1.2.1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1.2.2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1.2.3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指导,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行为失控等现象。

二、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学生生命问题的日益凸显。

2.1.1生命安全问题的凸显。

青少年生命总面临许多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出现众多安全问题。主要威胁有:

(1).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台风等 ;

(2).事故灾难。如:火灾、溺水、触电、踩踏、交通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禽流感、水污染、食物中毒等;

(4).社会安全事件。如:敲诈、绑架、拐卖、性骚扰、校园暴力等

据《北京晚报》报道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但这些死亡事故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

2.1.2生命健康问题的凸显。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但现在的青少年身体出现了种种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体质虚弱、疾病等。据最新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小学31.67%;初中为58.07%;高中为76.02%;大学为82.68%;学生超重比率升高;同时,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为近20年来最低。

2.1.3生命内心问题的凸显。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一些学生出现了伤害自己的生命、伤害他人生命、伤害异类生命的行为。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5至34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名第一。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学生李某把年仅23岁的教师郝旭东捅死在教室里。

2002年清华大学某学生“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

2.2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学生生命问题的凸显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之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必须实施生命教育。但与需求相矛盾的是,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很严重:

2.2.1缺乏专门的课程;

我们的学校有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却没有重要的“生命”课。生命教育的内容、时间、人员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2.2缺乏系统的内容;

不少学校的生命教育动地听命于“行政指令”和“政府文件”,致使生命教育的缺乏系统性、阶段性与和谐性。

2.2.3缺乏实际的训练;

学校生命教育要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相关的训练,以致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措手无策。

2.2.4缺乏深入的研究。

许多学校的生命教育缺乏对学生生命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时代特殊性和地方适应性的研究。

三、生命教育内容构架

3.1港、台、大陆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比较。

3.1.1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台湾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由教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二是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关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教育设计了十二个主题,涉及到环境教育、伦理教育、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等,内容十分丰富。

3.1.2香港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人与自己:包括认识自己,情绪、情感控制,自我管理等;

人与他人: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世情等;

人与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咨询、传媒、自然生态等;

人与宇宙:包括人生哲学、生死教育等;

3.1.3大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初中阶段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3.2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笔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可按以下几个原则来构架:

3.2.1系统性原则。

兼顾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3.2.2阶段性原则。

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3.2.3地方适应性原则。

体现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独特需求。

我们每名班主任在生命研究的过程中都有着共同的体会: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意,带着信念去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用生命的温暖,光大人性的美好;用生命的活力,唤醒智慧的潜能在生命教育的园地里,谛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

[2]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江苏教育, 2003,(10)

[3]王立科 生命美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J] 中国青年研究,2003,(9)

[4]肖川,《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人民教育》2007年第12期

[5]肖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江苏教育》2008年第3期

[6]赵冬俊,《生命的教育》,《班主任》2005年第7期

[7]冯建军,《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河南教育》2006年第12期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 必要性 实现路径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成长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希望,因此他们应当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们却面临着学业、就业、生存、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少数大学生网络成瘾、漠视生命,因而造成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恶性事件频发,既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凸显了我国高校因生命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所以,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拓展生命教育的实现路径,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这是高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教育责任。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我国从事生命教育的专家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

(一)生命信仰的缺失。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发展,引起并加剧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种竞争激烈,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们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经济、人际关系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负担,往往感到现实与理想差距巨大,他们的内心常感迷茫,空虚,甚至产生了生命无意义之感,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因此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的状态,屡屡出现睡觉、逃课、恋爱游戏、玩麻将、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消极的现象。

(二)生命意识的淡漠。众所周知,人的生命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我们应该敬畏、尊重、珍爱生命。但是,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对待生命以及死亡的态度,而将自杀视为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近年来,大学校园的暴力、自残、自杀和同学间“同室操戈”,虐杀动物等极端事件,屡屡刺激着人们的视听与心灵。每个新闻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值青春年华、积蓄着极大潜力的宝贵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2年,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大约222人。这些漠视生命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漠,这给大学生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带来极端不良的负面影响,既严重威胁着校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又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物质与精神的损失。

三、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的意志融铸在大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剧烈变化的迫切要求。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引导,进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让大学生科学、理性地认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如2003年的马加爵事件等。另外,主要由学业、经济、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竞争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彷徨、迷茫,进而对自身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将生活中承受的生存压力与遭受的挫折当作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选择用极端方式来解脱,2009年的杨元元事件等。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有效的方法,克服对矛盾的回避和责任意识的淡薄心理,深刻体悟生命的责任,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积极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践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矛盾、挫折和失败。一味地以消极逃避的态度来面对挫折、失败,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大学生要认真地经受各种挫折教育,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努力寻找困境中的积极要素,努力奋起,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潜在的积极力量去改变逆境,从而更加珍视、尊重生命,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顺利地、精彩地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构建积极的学校教育环境。

第一,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和实践,是构建生命教育体系的核心。学校首先要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采用案例、视频、讨论、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充分地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带领大学生去参观相关单位组织的遵守交通法规、防止危害等展览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继而自发地尊重自己和珍惜他人的生命乃至世间万物的生命,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第二,教师要拓展生命教育的教学涵盖内容。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成功观的教育;要强化责任意识教育;要加强挫折教育和意志力教育;要提升人文关怀质量教育等,使大学生认识到挫折不可避免,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和抵御它;增强挫折容忍力、意志力以及加强心理调适等训练学习,不断增强对生命的责任感,对人生的幸福感和成功感。

第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和课任老师的作用。辅导员要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关爱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实践等,让他们全面而自由发展。同时发挥好心理老师和其他课任老师的育人作用,以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尤其是要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教师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咨询,方便学生的求助,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思想状况、心理压力等,阻止不幸事件的发生。

第四,开展大学生网络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灵活采用心理讲座视频、BBS、聊天室、QQ、手机微信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各种内容的生命教育。此外,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建各类大学生的自助组织,及时帮助在学习、生活、情感上遭遇挫折,内心迷茫痛苦、纠结挣扎的学生,引导他们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并且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不断充实自我,欣赏和感受生命的美好,尽可能地提升生命的质量。

总之,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一股合力,为大学生营造出积极的教育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深刻感悟生命之美,敬重生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让生命之花绚烂开放。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观

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将极大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要承受着学习、择业以及校园内部的其他激烈竞争的压力,而且还感受着人生成长过程中期遇到的各种困惑尤其面对爱情的困惑。面对这些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近年来,高职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更一个教育问题,加强高职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1 高职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对高职生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是教会高职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另外一方面是让高职业生尊重和珍惜生命,珍爱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大潮之中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高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即培养他们对生命现象的正确观点。有了正确的生命观的指导,他们才会正确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

2 高职生生命教育状况与分析

由于高职教育是近几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其学习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着独立生活、自我确认、人际关系、恋爱与择业等现实问题,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由此导致高职生心理失衡,如调节不当这使得高职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危机[2]。

生命教育在大陆高校的实施还只是仅有的几个学校在实验性的进行,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推行还是教育内容的完善,教育途径的拓展还是教育方法的创新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对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实施危机干预的研究却甚少看到。

高职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度,不仅关系到校园生活的和谐与否,更重要的是待他们走进社会后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稳定[3-4]。

3 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高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校从多方面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3.1 每个月开展一到两次有关挫折感教育的讲座或主题班会

高职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但现实生活总是残酷的,这种差距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的状态之中。通过开展相关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都会遇见的问题,给学生打好心理预防针。

3.2 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

可通过竞选班委、学生会职务;组织学生校内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组织一些带薪的推销活动等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认识社会的复杂性更让他们体验到挫折, 增加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从而为毕业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3.3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定的日程,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远大政治理想和抱负, 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职学生理智对待他们在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抱负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 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为挫折教育夯实坚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载体 。一个和谐的、积极的物质文化能在无形之中使大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 使学生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渴望,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一个学校如果老师刻苦钻研, 师德高尚, 那么同学必然受到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积极上进, 勤奋好学, 整个校园就弥漫在一种追求学问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 学生们就在无形之中培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 减少挫折产生的环境因素[5-6]。

总之,认识生命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高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4.

[2]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教育学刊,2010(1):4.

[3]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探析[J].科技兴国,2011(2):13.

[4]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探索[J].学理论,2010(10):95

第7篇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礼貌教育,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建成富强文明强国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他们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下面就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育实际,谈谈自己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点滴做法:

一、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教学中,为了能真正抓好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全班同学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打造良好的品学兼优的班集体,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从小就拥有善良的品质,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在成长道路上拥有一颗能礼貌对人而又明净如水的心。

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做到,早上学生到校要问好,为了能坚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我利用学生早上到学校的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学生彼此见面要相互问好,并互行队礼,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也要对学生问好,彼此礼貌相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促进了都争相使用礼貌用语的热情,现在学生早上到校做到礼貌相待的随处可见,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课间或平时询问问题讲礼貌用语,“请您――”“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贯穿与在学校期间的始终,教师带头说,带头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在学校形成了一个文明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广泛应用文明礼貌用语,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确实达到了好的教育效果。

文明礼仪教育辐射到社会,学生能在任何时候都用礼貌用语,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要行鞠躬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学生,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学生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放学,在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三、利用正常的活动渗透礼仪教育

1、利用班队会进行礼仪渗透教育

为了在礼仪教育中达到理性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在班队会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通过学生自己编排文明礼仪方面的节目,然后集体演出,这样编排本身就是教育,集体演出也在一定程度规范了学生遵守文明礼仪并运用文明礼仪用语良好行为,此外,为了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更好效果,我们还利用班队会活动时机,进行专题性的活动,确定本次礼仪教育的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顺序达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2、共同学习文明守则加深理解教育

教育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文明守则的目的,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品德,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3、播放文明礼貌歌曲、组织墙壁画展中进行渗透

为了从方方面面来教育学生,达到耳濡目染的教育目的,我们在每天的晨会前在班级都播放文明礼貌歌曲,坚持经常化,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班级墙报,教师确定文明礼仪方面的题目,让学生紧紧围绕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进行布置,评出等级,激发了竞争意识,也达到了一定的对文明礼仪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地教育了孩子们,懂文明礼仪,用文明礼仪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从而陶冶了孩子良好的心灵,为他们健康的成长奠定了思想基础。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教师要做到文明礼仪教育的辐射作用,设计教育问题来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在实践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8篇

 

关键词:师范生 青少年名著计划 阅读指导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

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 

[2]李静. 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3]the great books foundation. our evaluation study. chicago: the great books foundation.1993(2010-08-07). 

第9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师生 信息沟通 情感共鸣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通过教师的表情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上课应保持良好的心情、丰富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引起共鸣。同时教师的情感要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了教材,那么课堂教学的情感感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体育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深挖体育教材的情感因素,使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因素深化在一起,从中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教材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形成一个情感交融、扣人心弦的教学场景,方能引导学生接受教育,达到体育教学所预期的目的。

一、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体育教学过程包含着品德形成的五个环节:知、情、行、信、意,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它可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意志,它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克服学生的娇气、怕苦怕累、集体观点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等不良倾向,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精神和为祖国建设而锻炼学习的崇高品质。一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他的动机、意识、胜负观点是受环境及主观因素影响的,社会上的歪风邪气都不无影响着学生体育品德和道德的形成,通过体育教学加以引导,教师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和指导学生的行动,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随时随地、课内课外,用教师自身的行动指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凡是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热爱迁移到对教师所上的体育课的热爱。反之会使学生厌恶体育课。因此,良好的、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会出现一种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教学氛围。有了这样的教学氛围就能使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一致,心心相印,情情相通,相互包容,成为学生认真上课,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依赖学生,建立尊师爱生的良好关系,使课堂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控制者,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激发出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因此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特别要具有热爱体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动之以情,才能与学生架起情感的桥梁,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有良好的基础。

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以教师“教”、“灌”为主的注入式教学,转向以在教师指导下、启发下的启发式教学。把教学的基点定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高校体育教学要立足于现在,面向社会,着眼未来,不只是锻炼学生身体,教会学生某种运动项目技术,而是要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多边信息沟通、情感交流能够让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控制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和充分发展的方向迈进,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由理论形态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促使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10篇

论文摘要: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 

[2]李静. 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第11篇

【关键字】:高校;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显然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生命以独特的关照。然而,由于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现代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这种教育漠视生命,缺乏生命关怀[1]。近年来,随着中学大学校园中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现象的不断涌现,教育界已经开始关注生命教育,逐渐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的讨论[2-4]。但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对于高校中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还很少,而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就更少了。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媒体报道的特大灾难带给人们的震撼, 让更多人意识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高校特别是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杰 唐纳 华特士首先提出,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在个体生命、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5]。随后,其他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促进了生命教育内涵的发展。综合各家所述,生命教育即以寻求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为前提,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与和谐发展为目的,对个体生命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知识传授,生命意识培养、生命精神涵育、生存能力锻炼的教育[1]。

2、 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 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健康的生命为基础,才能促进各方面的完善和提升,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真正的接班人。

2.2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我国这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方面虽然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加之学业期望、感情困扰、经济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产生迷茫、无助感及受挫感,稍有不顺,容易走极端。如果对其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化辅导及生命关怀,大学生迷茫、无助、受挫感没能及时疏导,很有可能产生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现象。

2.3 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认为掌握知识技能最终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是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扭曲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忽略了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肯定,缺乏对学生生命意义探索的积极引导。从根本上看,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真正的“人”,高校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珍惜生命,而且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等。

3、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学校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的错误价值取向,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总之,学校应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师观、生命教育的教学观、生命教育的课程观、生命教育的学习观,在尊重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重视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关注学生的生存与生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确立生命教育的人文理念,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3.2 加强任课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和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的亲切,并在潜意识中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

3.3 健全生命教育体制。

3.3.1 生命教育机制化。完善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四级预防机制。以舍长负责制为基点,以班级为单位,以院系预防为核心,以校级统筹管理为支撑,有效预防、控制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成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组织保障,如建立“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并定期研讨、培训,实施机构独立、经费专项制,以便开展研究活动。

3.3.2 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结合各高校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可包括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使其透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状况,适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性干预,将危机问题解决在萌芽中。生命教育理念下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素质外,还要培养生命意识,激发教师的关爱情怀,以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4、结语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由于经济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贫困与疾病等都威胁着生命的存在。21世纪是生命意识凸显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的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农林院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必然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必然能够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最终必然能够使大学生的个体生命走向真、善、美的和谐,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第12篇

近年高校频发伤人伤己的恶性事件。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感情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有的则因为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对他人生命造成了伤害,如复旦大学的投毒杀人案。种种案例表明,当前高校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生命观念不强。部分学生对生活感到茫然、对未来很模糊,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很多学生虽然有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识,但是对身边的其他生命却很冷淡,如虐猫虐狗这类行为也时有发生。

由此看来,高校学生对生命漠视的这一现状较为严重,对他们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几乎没有开展过生命教育,即使是在校园惨剧发生后,也多为封锁消息或只是简单的通报,并没有系统的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高校生活是人生中较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但在实际的生活中,高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往往不足,这样就使学生很难在生命中构建自我的价值观,很多人都处在一种迷茫的阶段。高校学生很需要这种生命教育来引导和帮助自己,生命教育可以指导学生热爱生命、关怀自己与他人。这种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能经得起考验,真正在社会上立足。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却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生命教育当作是学科教育,通过课堂的讲述展开教学,但是价值观的建立通过普通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

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不足,缺乏实践,没有相应的体系都暴露了高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不足。当前的形势下,由于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师生均面临着教学、考核压力,我国高校尚且不具备单独开设生命教育理论实践课的条件,生命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生命教育的实践几乎没有机会在高校校园内展开。这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立足,对生命的尊重也不够。要想这一状况得到改善,就务必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生命教育需确立以生命为核心的理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任何不尊重生命,违背生命理念的观点都应予以剔除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生命教育也当作一门学科知识进行传授,观念陈旧,不够深入。生命教育应该做到专门化,普通课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起到教育作用的,不能忽略其作用。更要在知识的传递中引入技能的传递,教会他们如何生存,给予他们生存技能与生命保护技能。生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上的时间,课下学校也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让生命教育成为一种日常,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成为一种习惯,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学校也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学生大部分离家在外,如果学校能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身心的健康都是有多裨益的。高校生命教育还应该与社会相结合,与社会上的一些团体组织相沟通,展开合作,例如参观一些相关的博物馆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开展教育体验通过组织体验式的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引发他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思考。例如,让他们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组织他们观看类似《千手观音》这样励志的电视作品。只有亲身的体会,才能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开展教育体验的过程中,参与者的多重感官会被调动起来,活动中会凸显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反映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通过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体验生活,感悟行为,在反思中完成对生命的教育感悟,并通过交流探讨身边的真实案例,体会生命的教育。各种抗震救灾的视频、各种高校的案例,都应该被利用起来,学生在对生命的尊重与漠视的两种态度对比中,提炼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生命的教育本质上是在鼓励学生珍视、尊重生命,领悟生命的价值,依靠单纯的课堂知识输出是很难完成的,而体验式的教育却能带给他们更直观、更切实的感受。

第1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教育中广泛应用,其主要是应对美国社会中出现的很多危害生命的问题,如吸毒、酗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有关生命教育的定义很多,其中较为全面的是从构建生命教育体系的角度对其定义,生命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肉体的生命,是生命的载体;第二是在大自然环境中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第三是在社会交往中对生命价值的认可。

二、大学体育课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化社会不良信息的冲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全球迈进信息化社会,信息高速流通,各种信息冲击着整个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其中教育领域内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受到不良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接触到不良信息等都给成长带来压力和困扰。

2.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征。可塑性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后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趋于成熟又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点,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好好利用好这一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与生命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中长跑练习中,在跑前向学生讲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感受,鼓励学生努力克服“极点”,挑战“生命极点”,挑战成功后感受第二次呼吸带来的生命魅力;在足球、篮球课上,需要进行激烈的身体对抗,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育学生既要有求胜的心向,敢于挑战困难,又要尊重别人,在合理范围内对抗,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尊重生命和挑战困难的感觉。

3.体育教育的本质呼唤生命教育。体育教育的终极指向是人的生命,教育世界根本上来说是“精神的世界、生命的世界、文化的世界”。体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身体的教育,而应是培育和谐生命的教育,是培育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意义的个体的教育。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指导思想也应该由现在的“健康第一”向“生命教育”提升。正是由于体育教育最本质的生命特征,要求生命教育回归体育课堂。在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下,设计体育课堂,增强体育课堂的“生命力”。

三、大学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几个误区

1.过分强调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体育课堂的全部。在体育课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不是将体育课中所有的内容都牵强附会地赋予生命的意义,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是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性地使之与生命教育发生关联,或者是在生命教育理念下设计与之相通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育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也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即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并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成长快乐。

2.偏重生命教育理论,轻视身体素质的练习。有的体育教师由于认识不足,单纯在体育课中增添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空谈生命意义,而学生却无法理解。在体育课中施行生命教育,并不是让教师给学生增加生命教育的说教,而是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中身体练习内容,结合生活常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从而更好地享受生命。

3.体育课中生命教育内容较少且形式化严重。学校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体育教师缺乏创造性,习惯于原有的体育教学流程,很少主动地将体育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不能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去组织体育教学,不能使体育知识生命化。体育教师缺乏将体育知识赋予生命的意识。体育课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有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内容的形式化与体育教师缺乏创造性有关,体育教师对生命教育理解不深刻,体育课还是以运动技术教授的为中心,体育课中的生命教育教师只是一语带过,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反思体育过程中的生命意义。

四、结论

我国的信息化社会过程带来的教育问题、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点、体育教育的本质等共同呼唤生命教育回归大学生的课堂,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提高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创新教育 必要性

化学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且该学科的知识与化学实验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高效实现化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文章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实施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教育理念渗透众多学科,化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应当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化学教师当前的教学重点,也是广大化学教师需要长期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积极开展好这项工作,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二、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与人们日常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割裂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应当使化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记忆与巩固。

其实,许多生活中的疑问都能在化学中找到答案。如学习了化学之后,联系生活,学生知道了水不仅是一种物质,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人类和地球都将遭受严重威胁,因而认识到化学科学是生命的科学,化学知识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创新教学比生硬的知识灌输要好得多。

又如教学了化学元素后,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应当让学生从中看到动物生命体的进化,物种的变迁,以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例如,碳、氢、氧、氮等不仅是没有生命的元素,将它们按照一定顺序组合合成人工牛胰岛素,由此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在这种知识带来的深深震撼中持久保持化学学习兴趣。

三、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渗透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是教师通过单向知识传输能实现的,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构建知识框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导尤为重要,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渗透。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创新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创新教育思想是第一步。化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做到课前预习,课上投入,课后复习巩固。同时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教学,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与微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加强实践操作,发展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是决定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化学知识的实验、探索与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创新等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如遇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发散思维,发现问题所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创新能力。

再次要拓展延伸,训练创新思维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尤其针对教学重难点,启发引导学生创新思考,从而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施化学创新教育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要求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渗透生命教育不可忽视,且后者更重要,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但人文素养低下的人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威胁甚至是危害。教师当力图改变应试教育的做法,实施创新教学,在渗透生命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上下工夫。

化学学科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化学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渗透于化学教学中,使化学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融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了解化学中的危险,从中感受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理解生命之内涵。

许多化学物质都具有危险性,使用不当有可能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若科学合理地使用,则不仅不会危害生命安全,反而会美化生化,提高生命质量,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这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善加引导,让学生多角度认识事物,不要被事物的某些特质迷惑了双眼,而要有一双能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对事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深入挖掘。例如,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可用于提炼元素砷,是冶炼砷合金和制造半导体的原料,还可用于制药等;吸入少量臭氧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同时还是强力杀菌剂,浓度适当可用于餐饮及医疗等行业中的杀毒剂。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养成接触化学药品前首先了解药品性质,知晓如何操作,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

五、结语

本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除此之外,高中化学实施创新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化学知识比较抽象,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困难;应试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化学创新教育课时不足;教学经费不足,实验设备落后,加强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学习成果检验方式以考试为主,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后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当针对这些问题不懈努力,将创新教育落实于具体化学知识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作为重要教学任务,切实体现出化学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宏.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7).

[2]李忠孝.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J].成才之路,2007(05).

第15篇

初中体育生命教育渗透一、生命教育在初中教育中渗透的必要性

对于教育而言,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同时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条必然发展途径。当前的初中生大部分是“90后”和“00后”,这些学生的生活条件大多较好,生活中很多需要和问题都由父母来解决,虽然生活条件非常好,但很多学生并不是十分的珍惜,个人的意志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对待同学也非常的冷淡,同学之间彼此的沟通交流较少。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药家鑫、小月月等事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忽视,导致人性滑坡的重要表现,这些社会现象也为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必须在不同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初中体育作为初中教育中与生命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对策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初中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一些体育项目来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比方说800米、1500米、长跑、仰卧起坐等,不仅达到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勇敢、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养成一种热爱生活、真爱生命的习惯。比方说在进行武术部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从武术中体会到我国传统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李小龙、叶问等武术宗师的身上体会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通过武术的学习,激发出学生更高的理想和报复,并树立起自身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2.通过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校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树立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思想,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的体育学科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体育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共同的参与中帮助学生寻找到体育锻炼的快乐和乐趣。学校也可以组织“阳光体育”等活动,利用阳光长跑、拔河、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同时利用这些项目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帮组学生提升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生命的精神。

3.利用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老师高尚的情操是学生最重要的思想指引,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有非常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非常高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影响,帮助学生身心更健康的发展,成为学生思想的榜样,如果体育老师没有人格的魅力和育人的智慧,那么学生也很难真正实现生命的教育。因此,初中体育中生命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样也是生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初中体育老师由于生活的压力,工作中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工作中缺少必要的激情,对待学生也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不耐烦甚至暴躁的情绪,老师这种情绪肯定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由于初中生的特点,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会伴随学生一生。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工作中时刻保持一种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将这种生活态度带到学生身上,实现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

4.从生活中发现教学内容

当前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很少有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时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从生活中寻找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再利用体育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比方说老师可以利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例子,在这次奥运会的女子体操团体项目中,我国由于出现了几次失误与金牌失之交臂,但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邓琳琳与眭禄并没有因为前面的失败和挫折所影响,在下面的平衡木比赛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坚强的意志为我国赢得了宝贵的金牌和银牌。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事件来引导学生,正是由于她们艰苦的训练和拼搏,以及自己坚强的意志实现了自我的突破,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趣味游戏代替传统枯燥的运动项目,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通过游戏提升竞争与合作意识。例如,在准备活动中,用如“网鱼”等富有趣味的游戏来代替传统的准备活动,有利于调动身体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使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更加充分。还可以把体育游戏运用到结束部分,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如可以通过意念来放松。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言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友好的教学气氛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职业期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不同岗位对未来从业者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设计不同的培训拓展计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就业心理素质。

总之,通过把生命教育渗透进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之处,从而做到对他人的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同时也做到对其自身生命的热爱,创造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娇.将体育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探索[J].运动,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