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综合利用

1循环经济的产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由于对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人类不得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该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开环系统,表现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循环经济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在生产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对消费群体而言,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垃圾。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3循环经济的循环体系

循环经济关注的焦点是生产、生活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问题。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三大循环体系:

(1)企业内循环体系。构建企业内生产物流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以前企业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视为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而循环经济则要求企业通过新的技术工艺,努力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充分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的目标,以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美国著名的杜邦化学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企业作为试验循环经济的实验室,把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运用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放弃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原料,采用高产率、低副产品、低废物排放的技术,以及回收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新工艺,仅5年时间就使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70%。杜邦公司副总裁特博说,尽管“零排放”对企业来说是困难的,但那是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目标。

(2)企业间循环体系。构建企业之间的“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产业生态链”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体现。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企业内循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受技术工艺的限制,就是企业内循环成本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工业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3)社会循环体系。构建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上的体现。企业把生产出的产品投放市场,进入消费领域后,由于产品存在着消费生命周期,如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消费生命周期为8~10年,计算机为3~5年等,这就意味着目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新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尤其是那些一次性用品,如包装盒、饮料罐、食品袋、电池等,用毕即丢,每时每刻都在污染环境。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因此较早地重视并建立了废弃物分类回收的社会网络体系,使日本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高达88.9%,废旧家电的回收率达到50%以上。

4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4.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到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72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86年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辆,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自实施以来,废物不断减少,循环利用率不断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废物利用也取得了成功,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就业人数达24万人;废物处理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就业发展动力。日本2000年召开了第一届“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包括《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多项环保法规,从法制上确定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这标志着日本在环保技术和产业上迈上了新台阶。

4.2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进展缓慢。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2005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逐渐开展起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一是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二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1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生态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三是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辽宁、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5.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那么,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

5.2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200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仅列世界第28位,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5.3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有一些资金支持,但还未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在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也还缺乏必要的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排污费的支出总体低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小。

5.4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资源化,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消费资源减量化的难度很大,造成企业资源再利用的社会环节不健全,提高了“循环”的财务成本。比如垃圾分类设施在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随意乱扔垃圾,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的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

6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制定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四川省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中已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规模小、层次低、影响面窄。因此,应当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根据四川省的建设纲要,按照地域和产业特点,在全省建立若干个循环经济圈:在长江流域建设以能源、煤、建材粉灰的综合利用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在重庆、宜宾等沿江城市建设以化工、冶金、建材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以峨嵋山、黄龙、九寨沟为核心,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循环经济圈;依托成都的科技优势,以成都为核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圈。

6.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加强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把引导性和强制性结合起来。优先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废物利用问题专门立法,予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6.3强化政策导向

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排污收费,通过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资源调剂的信息平台,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4加强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充分依托本省的一批国家级研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力量,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攻关,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矿山尾渣、化工生产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互补技术,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的扶持。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第3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经济发展战略

一、循环经济模式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意义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在现有的426座资源型矿区中,处于成长期的有84个,占19.7%;鼎盛期的291个,占68.3%;进入衰退期的51个,占12%,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21座森工城市),随着资源开采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衰退问题及环境质量劣化问题。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为三大原则,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首先,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即减量化的基础之上,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源头的资源使用量和污染产生,其次才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而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允许将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它有利于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城市的良性成长。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建议

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及我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的立法与实践状况,我国的资源城市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法保护循环经济的推广进行制度。要界定各部门的实践和推广循环经济的职责,加快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逐步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要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和对循环经济企业的激励制度等等。要详细地编制资源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分阶段的目标规划,应当分别编制可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废弃物目录,要制定各行业的排污标准和收费标准,要规定各行业的废弃回收的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等等规范企业和社会公众行为的循环经济的制度和条例,以指导生产者再利用和再生利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明确有关部门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战略。资源城市的主导产业――资源开采与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这个产业具有有限的存在期限,因此,资源城市的政府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首先尽量减小资源开采业在资源城市产业中的比重,要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的资源开采业进行管制,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发展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电机电器工业等附加值高的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大力发展环境无害化的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业,制造业等技术含量高、污染程度小的产业。根据资源城市的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有重点地选择了比如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最终使资源城市形成以资源的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损害低的两低一高的高度化的产业结构。

第三,循环经济在选择与培育转型主导产业时的应用。资源城市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往往依附于资源型企业,从国外经验看,矿业经济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资源型企业常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形成煤钢联合体,煤电联合体,石油化工联合体,而在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变过程中,资源型型企业与这些联合体不但不能作为城市产业转型的主体,而且它们的存在及其专业化特点对城市形成了锁定效应,不利于经济多元化的形成,当资源发生枯竭,资源企业步入危机,陷入衰退期,于是相应的联合体也步入了末路,所以,从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讲,其在培育转型的主导产业时,要注意循环经济的应用,培育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可持续性,真正解决资源城市的成长问题。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资源城市的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各种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持,要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使节约资源的行为有利可图,将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形成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实现建立循环社会的全员性或社会化的氛围。要加强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公众的中宣传,使一般公众能够认识到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建立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常的行为上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从而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 2002(11)

[2]Kenneth E. Boulding,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From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M].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96

[3]郝家龙 翟纯红:循环经济与资源城市成长路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第4篇

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平衡与否,是判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健康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二者之间达到平衡的途径,而发展循环经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日本将发展循环经济置于同经济发展相应的重要位置。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潮流

当前的全球经济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基本的生态环境准则、市场信息对经济生活各个层次的错误引导,就会使资源、产品与服务的内在价值无法得以完整体现,从而进一步导致扭曲的经济发展系统朝着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背道而驰的方向演化,并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以此为发端,出现了全球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所谓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Reduce,Ruse,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实施都是不可少的。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内背景

1•循环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二战后的日本经济的复苏及腾飞,是以严重的环境代价换来的。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创造了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奇迹,同时也戴上了世界公害大国的帽子。从此,日本进入了艰苦的公害治理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经济腾飞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日本采取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结果造成新一轮的城市环境污染。从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来看,70年代采取的是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80年代提出了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产生的发展战略;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后,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即“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又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战略目标。

2•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1)经济发展因素。日本是资源消费大国,但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绝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易受国外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冲击,特别是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经济产业结构转换迟缓、过分依赖国外原料和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2000年3月,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课题展望》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环境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2)社会因素。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一般废弃物(生活废弃物)排放量从1985年的4300万吨上升到1996年的5100万吨,其废弃物的处理时间为8•5年;产业废弃物(工业生产及建筑废弃物)则从3•1亿吨上升到4•1亿吨,处理时间全国平均为3•1年。因此,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成本不断加大。二是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造成生态失衡,使国民生活质量下降。

(3)国际因素。日本循环经济体系是在全球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势下提出的。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不再仅仅是一国自身的问题,各国都有义务维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尤其是日本作为二氧化碳第四排放大国,面对较大的国际压力,如何解决承担国际义务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体系,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就成为必然选择。

3•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即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形过程。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左右时才能出现曲线转折点。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阶段。日本提出的“环境经济立国”以及“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二、日本走向循环经济社会的战略取向

(一)加速各种模式的转变

1•环境保全模式的转变。在推进环境保全过程中,从废弃物被动的“末端处理”转向以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控制废物产生的“管端预防”为主,配合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避免废物产生的机制。以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回收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为经济活动准则,在控制有害环境资源投入的经济活动和减少废弃物产生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

2•建立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设计出三种不同维度的循环模式:第一,通过企业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第二,通过企业之间的循环,组成生态工业链,把不同的经济组织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的“三废”成为另一家的原料和能源;第三,通过社会整体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完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回路。

3•建立一种新兴产业模式。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其中,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所谓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日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新的产业模式。

4•建立一种新的工业生产模式。传统的工业体系中各企业的生产过程相互独立,这是污染严重和资源过多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目前已经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食品再利用法》、《环保食品购买法》、《建设再利用法》、《容器再利用法》等七项法律。从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这七项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日本将走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逐步走向“循环经济社会”。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其法律有《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其法律有《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法律法规,其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1•强化行政管理机制。2001年1月,日本环境厅在机构改革中升格为环境省,将原来多部门执掌的废弃物管理职能统一划归环境省,由大臣官房下属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对策部统一管理。为了实现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平衡,针对国内环境问题,谋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日本政府设置了“环之国”会议机制,该机制由日本内阁成员与10位日本民间的有识之士组成。“环之国”的基本理念是彻底抛弃20世纪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模式”,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以及“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指导思想的、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这里所讲的政策机制主要是指资金投入机制、税收政策。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其中返还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该政策的实施。日本环保产业1996年产值为16万亿日元,其规模和水平都达到世界一流,已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的新兴产业,成为日本一个新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点。日本政府为了加强环保设备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贷款优惠政策,如利用非赢利性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中长期的优惠利率贷款等。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如在预算制度上采取的主要政策有:(1)创造型的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对中小企业从事的有关环境技术开发项目给予补贴,补助费占其研发费用的1/2左右;(2)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3)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其补贴率为1/3,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4)推进循环型社会结构技术实用化补助优惠政策。对民间生产企业采用的高效实用技术(3R技术)给予2/3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1亿日元。

在融资制度上采取的主要对策是:(1)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策贷款利率。日本政策开发银行的政策利率分为三级,各级利率分别为1•85%、1•80%、1•75%;融资比例(贷款占投资经费比重)为40%;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利率为1•45%。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再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公司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使用再商品化设备可享受设备价值1/4的特别折旧;制造利用再生资源产品的设备的特别折旧率为原价值的14%。制造利用特定再生资源产品设备的特别折旧率为1/4。在退税政策方面,对于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去除装置、再生铝制造设备、清洗空瓶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三年的退还固定资产税待遇。

(四)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

构建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通过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的构建,使区域内企业间实现废弃物与原材料的有机对接,通过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一般情况下,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三类主要行为主体,即生产者(资源开采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分解者(废物处理者)。通过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在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达到系统生态环境的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根据循环系统结构原理,日本进行了如下循环系统结构的构筑。

1•构建“循环经济”的三维产业体系。第一,企业内部的循环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清洁生产为中心,根据“循环型社会构想”设计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第二,不同企业生产活动间的循环体系。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以生态工业链形式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第三,在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上,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在绿色消费中,贴有政府认可的环境标志的商品可出售,表明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目前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已作为日本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

2•发展绿色工业。其目的是将原来由“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性经济,转变为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以保持经济生产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到产业环保化、环保产业化。

3•大力发展分解产业。在日本,人们将把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企业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因为这些企业能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静脉产业”不仅将成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力军,而且有可能成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包装垃圾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已成为日本政府颇为头痛的环境问题。迫于资源危机和防止污染的双重压力,日本积极开发“绿色包装”,回收利用废旧包装材料,目前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在日本已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4•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其主要做法是将生态系统规律应用于区域规划,依据区域内的具体实际制定一套可利用再生资源的方案,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循环经济产业系统。例如,早在1997年日本就设立了“ECO-TOWN”工程。所谓“ECO-TOWN”工程,是把零排放作为形成区域环境协调型经济社会的基本思路,以此来振兴地方经济,形成环境协调的地方经济和先进的环境城市。

5•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风力发电将产生理想的低成本能源,并用于电解水产生应用广泛的氢能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可提供风能储存与转化的有效途径。

6•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循环模式以对环境无害的技术作为操作平台。这种技术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建立一个“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社会,日本已基本构建了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

7•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运动到90年代的循环经济,世界上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已经演变了三代。第一代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污染控制;第二代是利用市场手段,强迫企业在产生废弃物的源头上发挥作用;第三代是在进一步完善政府和企业作用的基础上实行信息公开,其实质是实现公众监督和倡导下的生态文明。因此,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本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止过量包装,尽可能减少包装垃圾,引导市民正确购物和消费;教育市民和单位尽可能减少垃圾量;增进反复利用意识,即要求市民和单位对购买的一次性易耗品反复使用和多次使用。不论是循环型社会模式的建立,还是循环经济模式的构筑,均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构筑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政府主导型的社会运行机制。从目前日本制定的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及政府的推动作用来看,基本上建立起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府主导型的运行机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不论学术界还是政府,均对探索“环”状社会框架的构筑进行了有意的尝试。

三、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动机

1•以发展循环经济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日本在战后整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其经济模式与主要发达国家有着相同的特点,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基本的生态环境准则,市场信息对经济生活各个层次的错误引导,使得资源、产品与服务的内在价值无法得以完整体现,从而进一步导致扭曲的经济发展系统朝着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背道而驰的方向演化。随着其演化的加剧,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失去了平衡,经济不仅难以持续发展,并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以此为发端,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从而提出了“环境立国”以及“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了促进其战略的实施,1997年7月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ECO-TOWN”工程。这项工程的宗旨是“堵住废物源头,推进废物利用,靠环境产业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资源循环型社会”。

2•以循环型产品赢得市场,寻求新的增长。回顾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为今后日本经济的复苏或多或少带来一些有利的因素。随着日本治理环境污染的深入,日本的环保产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由于70年代末日本颁布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动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超标排放的研究开发,使日本汽车在80年代以环保型、经济型的优势,率先抢占了欧美汽车市场。从循环型社会的基本理念出发,今后将对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易于分解及能源的回收利用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产品供求市场的关注点将发生转变,谁在循环型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培育方面走在前面,谁就将赢得市场。如果说,80年代以环保型、经济型的优势,率先抢占了欧美汽车市场,那么,进入21世纪,将以循环型产品来赢得市场。

第5篇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和诞生

1.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对物资的循环性、再生性使用和减低能源使用为基础,通过减少物资损耗、再生和循环使用物资,实现降低能耗、减少排污量、提高使用效率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简而言之,循环经济主张将有限的能源和生产原料纳入可循环的制造、使用和回收过程,以减少经济发展对有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观念和生产制造要求的一次新突破,既满足了各国各界实际的生产发展需求,又有效缓解了牺牲自然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带来的全球性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对动植物的伤害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快损耗问题。

2.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有名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资基础和发展经验,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但是现如今,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遭受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这两大问题的限制和阻碍。美国的众多经济学专家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新型发展模式,并且大力推广将该模式应用于国家经济发展当中,循环经济模式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模式是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弊端提出的科学理论,循环经济对于全球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正因如此,循环经济必然是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对于实现全球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二、中小企业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能源和环境相关的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循环经济理论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迅速扩展应用。如何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再发展,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

1.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方式。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因物资水平和生产技术有限,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甚理想,而生产节奏的加快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使得资源浪费的情况愈演愈烈。当前国内的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使用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较低,而且缺乏循环使用意识和资源回收制度。除此之外,开采率低使得为了满足资源需求而极易导致开采过度现象发生。而利用率低使得资源浪费和工业污染日趋严重。长此以往,国内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引发了不可修复的损耗,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的生存发展。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的产生,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直接相关。当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能源消耗大而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和人的损害较为严重,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竞争力也较弱,企业也缺乏技术创新、环保生产等必要意识。因此,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具体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采用集约型发展方式,循环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促使我国国民经济、消费两大体系向节约资源方向转变。

2.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清洁生产主要通过优化生产设计、使用先进技术、采用清洁能源或环保原料等方法,加强必要的生产环节管理并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源头减污、过程减污、高效利用目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源,从而缓解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具体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是自主创新,即自主研发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传统造纸业为例,其生产主要原料之一是石灰,但是过去的生产技术出品率较低,大量使用石灰产生的制造废水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了较严重的水源污染,对水域四周的民众日常用水造成了很大困扰。造纸厂积极研发了石灰水的碱回收技术,对废水的有效处理不仅减少了生产废水的污染物,而且提高了石灰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再生产利润。二是积极引入适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鼓励高能耗、高污染支柱产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典型的例子包括工业废水中和分解治理、煤炭脱硫化制造,以及上文提及的造纸业废水碱回收。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循序渐进,例如垃圾的分类处理,厨房垃圾就可以被逐步用于制造肥料投入使用,减少化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加强清洁能源如太阳风、风能等项目的生产使用,以及电动汽车、乙醇汽车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都可以大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全球环境保护目标。

3.规划企业园区,集中治理污染。

当前国内使用的环境污染整治原则是责任追究制,即由污染制造方解决生产污染问题。这对于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广大零散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施行难度。国家可以颁布系列的法规制度和产业政策,将这些中小企业尽可能集中起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集中治理。集中治理污染源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治污成本,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加速它们的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对于政府而言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和服务广大民众。政府还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设定必要的生产责任、废物回收制度,引导企业整体的良性优化发展。

4.强化政策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除了上述几点外,国家还应针对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制造产生大量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予以重视,这种模式给控制全国范围内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此,国家须要积极发展新的产业体系,引导和丰富经济整体的内部结构,大力扶植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综合利用型和资源再生型等新产业和新产品。国家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产业政策、切实执行必要的治理行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融入技术先进、产业集中、附加值高、低耗少污的高新技术类和服务类新产业,从而有效减少粗放管理、零散分布的经济现象。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改变。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1.1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专家认为,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着不断认知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奥妙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从近10年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GDP的增长速度都在8%左右,国家税收每年都有2000多亿元的增长额,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增速必将为“三农”的解困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00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达到16391.68亿元,增长14.6%;财政支出12421.38亿元;税收收入合计15810.24亿元,增长21.7%.可以看出,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为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类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的发展观产生巨大飞跃。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循环经济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引起中学生困惑的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学生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的中学地理学科在消除学生这些困惑中将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地理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以地理学者的身份进行地理研究工作,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还能得到科学结论。通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消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持续发展经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一种经济模式最能统一思想,便于实施。由于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笔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的观点。

从提倡一些废弃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到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体系转轨到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目前,德国、日本都大力倡导建立循环型社会。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包括:要使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应该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点和总结。建议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EDP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框架。开发绿色技术,使之成为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

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该书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了深全面的探而讨,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献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对策措施。

3.1要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3.2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3.3要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与时俱进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3.4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3.5要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首先是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其次,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再就是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专家们对于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尤其重要

3.6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增强人们的观念和参与意识,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会对中国进一步研究循环经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促进各地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军,王文兴,刘金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2]张宪法.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3,22.

[3]吴天马.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势在必行[J].环境导报,2000,4:1~4.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挑战及发展策略

一、循环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全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的使用特征是物质能量是梯次的,并闭路循环的,并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一种,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障。它具有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实际操作原则。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它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是生产要素中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它可以增强人类挖掘自然资源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自然资源。具有基础性、重复性、通用性。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源,挽救自然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危机。

二、循环经济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循环经济中所指的资源不单单指物质资源,它强调的是再生资源。经济活动实施的前提条件与物质基础少不了物质资源,而人类作为创造与使用信息资源的主导因素,成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企业职工个体和企业班组两个角度总结分析循环经济在企业人资源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1)从企业职工个体角度分析,沟通与生成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沟通与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管理者之间处理于相对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的主体,彼此在信息交流过程形成沟通,企业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有时比管理者还要强大,通过职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取长补短,彼此能够获得更多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使企业职工成为经营管理的主体,职工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使之拥有了更大的责任心与学习能力。企业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人力资源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与反复利用,这也就体现了循环经济中再利用的原则。

(2)从企业班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与循环经济问题。优秀的企业班组可以使社会形成良好的企业竞争风气。在班组管理中,通常是由优秀的班组长首先培养班组干部集体,再由班组干部集体管理各班组。这样,既锻炼了班组里的干部又提高了管理班组的效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组循环风气,同时也使班组管理资源得到再利用。除此之外,企业职工的培训与管理也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循环问题。班组培训与管理模式是以企业未来发展为前提进行的培训,从管理理念更新到管理方法,系统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形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推动企业再一次改革前行,也能够充分挖掘企业职工丰富的经验资源,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利用。

三、循环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要面临的挑战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会受到循环经济的全面影响,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1)我国制定和推行的《循环经济法》,使废弃物品的产生量、排放量得到了控制,并引导和鼓励公民使用环境保护产品和再生产品,节约资源、水源、能源。公民有权举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公民也有权对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信息提出个人建议和意见。无形中可以提高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循环经济文化。

(2)《循环经济法》的颁布直接制约企业产品的导向、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从而加强资源消耗、废物再生产和综合利用方面的统计管理,同时,为达到透明化管理目标,定期公布企业主要统计指标。除此之外,国家会推行一些支持性政策,鼓励那些符合循环经济政策的企业,使这样的企业有效降低制度成本。为了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必须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3)循环经济实施的区域内,以物质闭路循环为线索的产业链将逐步形成,上游企业所排出的废弃物将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并通过产业链创造出社会价值,最终在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中得以体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必须先扩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

(4)国家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将会不断出台,实施循环经济的区域,创新的循环经济技术将会逐步完善,以循环经济为前提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开发将会得到政府部门的优先支持。同时,陈旧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将会被淘汰。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循环经济下的发展策略

(1)人力资源发展策略与循环经济相适应。《循环经济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经营环境,也改变了企业人力资源以往所拥有的优势和挑战。因此,循环经济下企业需要重新评价经营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制定出企业新的发展战略。首先,企业的新发展战略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相适应,将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作为投资的主体,通过区域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循环经济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源的存量,提高该区域内的社会公众节约资源意识、保护环境意识以及创造可持续发展意识,为企业引进专业的循环经济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在循环经济中获得有力的竞争优势,企业应该设置专项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型人力资源和完善企业创新型机制,并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循环和生产清洁方面的创新技术。

(2)公司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要能够实施循环经济。企业提高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保持企业政策与环境特征相一致。因此,企业需要构建相对畅通的循环经济体系沟通渠道,以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国家和行业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政策、条例以及法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性强的循环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这也就要求新的战略组织结构要适应新的企业战略环境,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变革中的协调职能。

第8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阿坝州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32-02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辖13县,224个乡镇,1 354个行政村,幅员8.42万平方公里。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2008年“5・12”特大地震震中在阿坝州的汶川县,地震给阿坝州带来巨大损失。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中国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有效恢复灾区的各项事业,重建农业、工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生产,优化提升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工业发展达到或高于灾前水平。专项规划提出灾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就业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合理安排原地恢复、原地重建与异地新建,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的生产力布局定位和重建目标,即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灾前产业发展基础,区分规划区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力布局,发展循环经济。

一、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它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要求,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的新的流动系统。在这个新的系统中,物质和能源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配置和永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的协调一致性和可持续性。循环经济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双赢。根据地震后阿坝州的实际情况,恢复重建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务必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各类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形成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各产业之间按照工业生态学规律,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并且其物质和能量能够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体系。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2.培育壮大区域性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保持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资源―产品和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循环经济中的资源闭路循环反馈运动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长资源使用环节,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能循环模式,将社会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闭路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和消费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通过资源利用的闭环流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中,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就是使物质的不完全循环或无循环更多地变成再循环,以资源的不断循环利用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废弃物实行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原生资源的开采。资源要素的闭环流动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在利用,把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发展循环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也叫循环产业,是按照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在第二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生态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质的全循环。即上游企业的排放物不是废料而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在生态工业园中,以一个或多个企业为核心,通过市场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或者通过园区集中的基础设施来建立起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同企业自身的纵向代谢关系组成网络,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

4.发展战略应注重统筹协调。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该选择正确的切入点, 必须认清地震后阿坝州的经济现状, 正确理解中央对循环经济的功能定位, 结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统筹安排, 协调推进,要重视生产环节的物质闭路循环,强调消费过程以及物质流通的其他环节,也要重视工业物品等的技术性还原系统,强调开发和利用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生态性还原能力,真正让循环经济成为阿坝州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营造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民族州。

二、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全州人民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并以此作为实践的支撑基础,这些理念包括: (1)生态经济效益理念。生产过程中要实现物料和能源的循环往复使用以达到废物和污染排放最小化。(2)工业生态系统理念。要求企业之间产出的各种废弃物要互为消化利用,原则上不再排放到工业园区之外。其实质就是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组织园区内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3)生活垃圾无废物理念。这种理念本质上要求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处理要由无害化向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向过度,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或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理论上讲,循环经济涵盖现有物资生产、流通和消费部门的各个方面,并可延伸到非物资生产领域,但限于阿坝州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极不均衡。

1.现有产业构成中,有计划经济的遗产,其中难以发挥竞争优势的死滞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阿坝州许多生产装备和企业资产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较差,规模小,竞争力弱,淘汰率较大,据有关统计,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不超过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把各类产业加以盘点,统筹考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开展大量的产业关联整体设计,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参与力度差别化的企业档案信息材料,分门别类纳入到循环经济的体系中。初步考虑,可着重将以下部分行业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1)国土资源各部门,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的开发、运输、存储、加工、消耗部门,耗水量较大的部门、占用土地资源较大的部门、环境治理部门等。例如,在资源开采环节,要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矿产资源依法管理、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勘察开发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冶炼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积极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2)农、林、牧等农业各部门:主要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展农村社区循环生产生活(农村能源、农用物资)。重点是农村专业户、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等。(3)第二产业中各类能源原材料工业(煤、电、铝、建材等)、加工业(食品工业等)、制造业(造纸等)、建筑业废弃物处理。

2.可以从空间区域角度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地区分解开来。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划分,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案:(1)按行政单元加以分块控制和实施。具体实行中可以县为单元,落实责任制,各单元区别情况制定各区域内的发展策略和治理重点。(2)按产业集群区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可以将全州划分为若干个产业集群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加以具体组织实施。

3.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加以分解处理。特定区域的循环经济可以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跨区域循环等不同尺度加以把握和操作实施。其中小循环主要是指微观组织或社区内部的循环。重点是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好处是产权主体明晰、责权利分明、操作简便,弊端是改造总成本较高,循环经济的规模化程度较低;中循环主要是指各类生态产业园区的物质、能量循环,也可以扩大到一个产业集群、一个流域、一个县、区行政单元;大循环是指全州范围内的宏观经济大循环,可解决中小循环难以完成的,或中小循环不经济条件下的诸多循环链的构建问题,起到统筹全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作用。跨区域循环是指本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传输、循环,力求通过合理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价值流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货畅其流,并做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第9篇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从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客观上已经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从循环经济角度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走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之路。

一、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按照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的解释,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发展迅速,集群的竞争已经开始取代企业的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一国、一区域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国、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关,如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德国巴登一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印度的提若普尔等都对增强本区域乃至本国经济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的趋势,广东、浙江、福建等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例如,浙江现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达300多个,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近60%,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的防风打火机集中于温州的鹿城区和瓯海区。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产业组织优势、创新优势等方面。然而集群的发展并非十全十美,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资源透支等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我国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大多归属于传统的资源加工型,走的仍然是传统增长模式,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群内个体以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忽视生产的资源约束、综合及循环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严重影响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在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全面认识产业集群:它一方面是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源。以往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多关注其在竞争力、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而忽视了它在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环境的视角研究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以物质循环理念改进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群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废物的直接排放,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优势

为克服产业集群的负面影响,人们提出了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产业集群自身来说,它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打通集群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指集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的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产业集群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还将从多方面影响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在特定地域内将多数企业集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分散经营的劣势,分享集群的集聚优势,而且,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就不仅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也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然减少了废弃物一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是自组织能力的加强。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即它具有明显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多样化、趋异化的企业、机构等实体间形成了协作共生的关系。系统实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集群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的变化必然受到集群中其他企业、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作用于其他实体的选择,引起其他企业和机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自发产生对于环境的动态调整,实质上集群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的适应性和动态调整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力。

三是加强低成本优势。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可以减少输入端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并且通过资源化处理,使垃圾、废物又一次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物质能源的多级、层次利用,提高了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物质能源的需要。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的原料少了,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原料、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减轻了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承担的成本及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种国家税收和罚款。同时在产业集群层次实行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四是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塑造集群品牌新形象。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产业性两个特性,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或企业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导致消费者对集群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厂商的信任和忠诚。集群品牌会产生品牌效应,使人们将产品和区域联系起来,如西湖龙井、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宁波服装等。区域集群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五是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网络及网络-中的企业往往比企业的简单相加或单个企业更具竞争优势,网络中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资源共享获得了网络外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资源和能力,网络整体也因此获得了比企业简单的地理接近或集聚更强的竞争力。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越强,其竞争力也越强。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对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循环,同时还有民间及政府建立的各种中介组织,保证了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流转顺畅,从而使各个环节之间资源、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和循环利用成为可能。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区别于物质能量单项流动的产业关联型集群网络,网络节点间的关联明显地加强,网络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六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各种技能、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形成累积效应。同时,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方面。利用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可以说,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

1、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实现集群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从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着手,要使全社会真正树立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普及型的理论宣讲、大量的统计数据、成功和危害两方面的典型范例,使公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治理污染、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使用就是发展生产力。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集群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从源头上抓起,根治“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弊端。

3、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设立集群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而且集群内部各机构可以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从而完善生态集群建设的管理体制,组织、协调、监督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制定集群各方面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个人、企业或机构参与生态集群建设的政策,使集群快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上综合利用、经济上互利互惠、环保上共同维护的企业生产链条。

第11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越,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2003年我国GDP排名位于世界第七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当然,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经济持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资源供应量短缺与资源消费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越来越激化,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之计。循环经济能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把所有物质和能源进行递次和回路循环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配置利用效率,形成“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降到最低程度。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安排是在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下构建起来的,这种产业结构仅仅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没有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我国相对复杂的混合型社会特征和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使经济发展始终处在自然资源的巨量消耗之中。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社会,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则呈现出混合型社会的特征: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体系并存;与之相应的是仍旧主要依赖人畜力的农业和农村手工业、使用无机能源的城市和城镇工业,以及后工业时代的信息产业这三种不同技术水平的经济体系并存。

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中主要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的一、二次产业的比例之和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经济总量的60%左右,而能源资源相对消耗量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5年刚刚超过40%的大关,相对于发达国家的60~80%的比重仍然低很多。因此,调整产业行业结构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2.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我国的经济发展仍以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粗型为特征

有调查显示,每生产1美元价值的GDP,美国需消耗10575B.T.U(英国热量单位),法国为5998B.T.U,德国为5269B.T.U,日本则仅为3876B.T.U,而我国竟高达35764B.T.U,是日本单位耗能的近十倍。而且在各产业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现象仍有增无减,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发展循环经济战略

基于当前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状况极大的影响这循环经济的实施,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1.完善法律体系,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者地区有能力完成的,国家在制定法律、确立制度和管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支持和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很多环境法,以及资源保护法等行政法规,有效的限制了破坏循环经济的事件发生,但当前,这个框架还不完善,一系列针对家电、汽车、水体、矿产等不同行业的专门法律还有待于制定,以便将资源的使用、保护、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等问题加以细化和明确化。

2.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能源产值率高的产业

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源消耗量低、占用土地少、污染少,而且第三产业更易促进消费,改善国民消费结构。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才可以从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架上降低资源的需求量,缓解环境压力,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推动第三产业,首先必须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自上而下地提高第三产业的地位、创造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其次,必须加快完善垄断业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加快第三产业行为规范的制定与完善,加强监管,以确保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外,应建设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扩展产业链等方式,将科技成果最快最有效地应用于其他产业,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3.尽快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资源回收与再资源化产业和环保产业

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对于各类企业的废旧产品、生产垃圾,以及人们的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从管理体制上逐步形成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再资源化、分类处置的产业化体系。

当前我国环境产业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市场混乱,环境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融资难,缺乏标准、规范和有效监督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在寻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背景下,我国应加大环境产业的发展力度,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带动各行业,以及全社会的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徐月凤 黄承武:浅析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经济,2003(3)

第12篇

一、县域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

1.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县域循环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的情况下,经济持续 稳定快速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要求在县域范围内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益、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因此,县域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县域生态经济,通过物质循环流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2.县域循环经济的原则。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中需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 (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e)和区域性(regional)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特别是控制使用有 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与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控制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是过程性方法,即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 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废弃;再循环原则要求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区域性原则要求统筹协调本区域 内各部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4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区域性,减量化原则是县域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

3.县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从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上看,县域循环经济具备如下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循环经济避免了外部不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连的方式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那些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果人类经济活动严格遵循其原则行事,外部不经济现象则会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县域循环经济要求建立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共生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产品消费后的资源再生回收。三是县域循环经济采用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组织层次上,是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生产的过程,通过采用清洁生产设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 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方式,渗透到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 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性力量。我国县情是人口密度大、矿产性资源全国分配不均、人均环境容量小,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粗放式的增长方 式,造成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当前,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县级领导层对建设县域循环经济认识普遍不足,缺乏紧迫感和主动性。许多县级政府的领导层虽然也提出要科学发展,但仍为单纯GDP 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所左右,缺乏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出现了科学发展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一定要的现象。二是缺乏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针对性研究。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必须立足研究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 境千差万别,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如何着手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缺乏区域内政府政策面的支持。县域循环经济的发 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在实现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要起基础性作用。四是县域经济规模较小,客观上需要区域内合作联动机制的支持。我国“五小”企业在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五是缺乏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技术面、信息面支持。我们在开展生态工业支撑技术的研究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在废物利用、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不足,信息交流不畅,相关领域专家人才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对策选择

第1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11-01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 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 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 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 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 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 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第14篇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5]陈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

[6]刘伟明.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台湾农业探索,2007,1

第15篇

随着延庆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资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特别是北京市对延庆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使延庆人民更加感到历史责任重大。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延庆县要重点开发“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施三个“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工程”,有效节约农村水资源,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推进农村资源再利用,努力促使延庆发展循环经济步入一个新阶段。

1、实施以“积蓄涵养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水循环体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是:(1)大力发展节水种植业、旱作农业:推进微喷、滴灌为标志的节水种植新技术,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十万亩节水种植样板区;(2)积极发展节水型畜牧业,从源头上减少过量用水和大量排污;(3)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开发利用中水资源:利用三年时间在城镇加快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场(站)建设,完善配套中水资源化设备,使城镇80%的中水用于灌溉农田、林地和草地等。(4)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雨水收集和利用,开展新型集用雨水工程建设。

2、实施以“畜禽粪便清洁化”、“畜禽粪便无害化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种养循环体系建设工程”。(1)扶持和引导企业利用畜禽养殖小区粪便加工生产高效有机肥、草坪土、食用菌培养土、花卉营养土,力争三年建设20座粪便加工厂;(2)农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生活垃圾、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经沼气池发酵后,可产生沼气、沼渣、沼液。这种作法既可减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沼渣可作为养鸡、猪、鱼的饲料辅料,可制成活菌沼肥、生物有机肥、畜禽饲料和食用菌培养料或菌料;沼液可制成叶面沼肥、拌种剂、蔬菜栽培营养液和液体饲料添加剂,同时还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及品质,从而促进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组织和引导企业利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5座200立方大型土规模的沼气站,粪便生产沼气,推进农村一家一户小型沼气池10000户,为农村地区提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