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常用的统计分析范文

常用的统计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常用的统计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常用的统计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自由分布 随机性 独立样本

众所周知,通过统计调查获得的样本资料只能部分地显明总体数量特征,要想全面而深入认识总体,就需要在对样本进行观测而获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用样本已知的有关的“量”来对总体相应的“量”加以推断估计而作出结论,这即是推断统计。传统的统计推断都要对总体的分布形状加以某些限定,如假设样本所出自的总体必须是正态分布,或者假设两个样本取自具有相同方差的总体等等。这些限定无疑过于苛刻,在我们的抽样调查实践中是难以满足的。如果采用自由分布统计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即对样本所出自的总体分布具体形状不作假设,是基于样本的特性来检验统计量,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一、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随机性检验

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涉及一组样本观测结果的经验分布同某一指定的理论分布之间是否一致的问题,适用于确定顺序分类数据的样本观测结果是否有理由认为它是来自具有指定理论分布的总体。

该数据取自调查样本《核心能力调查表》的某一项目重要程度数据

取显著性水平α=0.01,检验该样本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的重要程度等级排序具有同等区分。

首先提出原假设H0与备择假设H1:

H0 :P1=P2=P3=P4=P5=0.20

H1:P1≠P2≠P3≠P4≠P5≠0.20

具体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期望频数。对每一种排序号用总频数n乘以H0成立时的概率P,即得期望频数fe 。已知H0 :P=0.20,fe=24×0.20=4.8。

第二步,求观察频率(f0/n)和期望频率(fe/n)。

第四步,确定检验统计量Dn=max|Fn(X)―F(X)|=6.6/24=0.275。

第五步,求临界值Dnα。由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双侧检验的临界值得:在n= 24,α=0.01时,Dnα=0.343,由于D35=0.275<D350.01=0.343,故不能舍弃H0 ,即结论是可以认为,在显著性水平α=0.01时,该样本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的重要程度等级排序具有同等区分,所测定出来的差异仅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波动所造成的。

二、多个独立样本的中位数检验

由于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不易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其稳定性是其最显著的优越性。因此,通过对多个独立样本中位数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的假设检验,可以判断该总体中位数的数字特征。

现有抽样调查《专业技能调查表》某一项目重要程度的四个随机样本,给出如下数据:

样本Ⅰ :2,9,23,5,6

样本 Ⅱ:5,6,8,1,1

样本 Ⅲ:3,5,19,10,1

样本 Ⅳ:0,6,10,18,4

取显著性水平α =0.05,检验这四个随机样本是否来自共同中位数的总体。具体检验过程如下:

(一)建立假设

H0:四个随机样本所属总体中位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H1 : 四个随机样本所属总体中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取显著性水平α=0.05,双侧检验

(三)统计检验

由于随机样本彼此独立,K=4,其观察值表现为顺序数据,适合采用 检验法来评价总体中位数的差异。

(四)将数据按由大到小混编排列

求出公共中位数后将各样本分别“+”,“-”计数,填入4×2表。

求得公共中位数为5.5[=(6+5)/2]。凡大于该中位数者归入“+”得计数,凡等于或小于该中位数者归入“-”计数,得4×2表如下:

(五)计算 值

期望频数等于每一格相应的两个边缘频数乘积除以总频数,fe=10×5/20=2.5。于是:

(六)求临界值

查 临界值表,在α=0.05,df=k-1=4-1=3相应栏中找到临界值为7.815。

(七)判定

0.8<7.815,故不应舍弃H0。即可认为,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这四个随机样本所属总体中位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自由分布统计是基于样本特征为研究出发点,而不对总体分布形状加以限定。同时,这里的 “自由”是相对的,即它与传统限定分布统计方法(Distribution-SpecifiedStatistical Methods)而言是自由的。该方法在市场调研分析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颜金锐.科研中常用的统计方法―自由分布统计检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 转移矩阵 转移概率 齐次性 占有率

马尔可夫链是一类常用的随机过程,它在管理科学、可靠性理论等学科中被广泛的应用。对离散状态的马尔可夫链,其转移概率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为了处理的方便,常常假设马尔可夫链式齐次的。

一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的确定

考虑齐次马尔可夫链。如何根据样本序列作出马尔可夫链的一步转移概率的估计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所研究的过程已有了一步转移概率阵的估计,那么是否可以接受呢?这要根据样本序列来得出结论,即检验假设:

假设由样本序列得到转移频数矩阵其中,表示从状态转移到状态的次数。由此,可以得到一步转移概率的估计:这里,。

取检验统计量 这里。,若有某些项则在上述和式中去掉这些项。

可以证明:当成立时,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其中,是矩阵中零元素的个数。当大时,自然倾向于拒绝,因为成立时,=,因而,也很小。在显著水平下,假设的拒绝域由下式决定:

二 齐次性检验

设马尔可夫链的状态空间。

记,。为在第次过程的转移中由状态转移的次数。由此得到第次过程的转移中转移频数表格

的估计为这里,。

如果马尔可夫链是齐次马尔可夫链,那么,记其一步转移概率为。

检验马尔可夫链具有齐次性,就是要检验假设,。取检验统计量可以证明:当成立时,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

将改写成 当与接近时,倾向于接受,而此时近似于0,因而较小时,倾向于接受,由此得到的拒绝域由下式定出:

三 实证分析

某地区有三家商场A,B,C共同竞争市场的占有率。现在A,B两店已陆续开展了以一些促销方式,如给优惠券等。而C店为了搞清A,B两家店的促销是否有效,请人做市场调查,共选取300名顾客为调查对象,假设开始时每家店各有100名忠实的顾客,调查进行6周,前三周时未进行促销活动,尔后三周是在有促销的情况下进行的,现把调查得到的转移频数表格列出

首先,我们来研究A,B,C三家商场促销前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先求出转移频数矩阵

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就得到一步转移概率阵由于中无零元素,所以由定理可以知道此马尔可夫链式遍历链,且极限分布可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出所以得出A,B,C三家商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37.2%,32.7%,30%。

然后,我们来研究A,B促销后,三家商场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促销后的转移频数矩阵为: 进而得到转移概率矩阵为:,所以由定理可以知道此马尔可夫链是遍历链,且极限分布可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出所以得出A,B,C三家商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8.3%,42.1%,29.6%。

最后,我们通过总的转移频数矩阵和总的转移概率矩阵及五个转移频数调查表计算出

取显著水平,由于

所以拒绝,即不能认为本例中的马尔可夫链具有齐次性,因此认为A,B二店的促销确实产生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梓坤.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85-187

[2]何迎晖 钱伟民.随机过程简明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次华.随机过程(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

关键词:6 Sigma质量统计技术;298轴承盖;统计量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13-02

在现场中,影响某一事物的因素往往是很多的,例如,对于多名职工在一台设备上(或者一名职工在多台同类设备上)加工一个配件时,同一个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情况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应是不同的。但这只是定性地分析,无法准确地区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利用6 Sigma质量统计技术中的方差分析方法,可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定量地分析:不同的职工的加工水平或不同的设备的质量保证情况(即分析质量问题发生原因用的因果图中的人、机、料、法、环、测中的“人”和“机”)。区分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严格的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一定的置信度下的数据),从而分别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和控制,为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 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

主要有试验指标、因素、水平等。试验指标――在试验中,我们将要考察的指标称为试验指标;影响试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素(或因子);因素所处的状态,称为该因素的水平。

2 项目的选择

针对产品轴承盖(298)的13号CTQ尺寸,进行方差分析试点,具体的尺寸要求为:Φ342.9130-0.038,考虑用方差分析手段对三名职工在同一台设备上加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衡量,这里试验指标为298轴承盖13号CTQ尺寸的质量;因素为三名职工的加工水平;水平值为30。这是一个典型的单因素三水平试验。

3 工作步骤

①数据搜集。要保证数据的独立性和真实性,且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本例收集数据90件,每个水平下有30个数据。

②假设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设定。主要是假定三个水平下,每个总体数据均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情况下,三个职工加工的尺寸平均值相等,如H0:μ1=μ2=μ3;H1:μ1、μ2、μ3不全相等。

③计算假设检验的统计量F。根据原假设情况,分别求出所有数据的总离差平方和ST、组间平方和SA(即系统误差)、组内平方和Se(即随机误差)。并分别求出各自的自由度④根据卡方分布和F分布理论,判断统计量F是否落在拒绝域,进而判断因子是否显著,即三个职工加工的产品质量有否明显的差异。

⑤参数估计。分别估算平均值和方差数据。

目的是运用质量统计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定量分析职工加工产品的质量状况,变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为质量改进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

4 数据收集情况

表1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不同的操作者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的轴承盖298的13号CTQ尺寸值。

5 检验假设和统计量F:H0:μ1=μ2=μ3;H1:μ1、μ2、μ3不全相等

6 假设检验的拒绝域

根据原假设和相关统计理论知识,我们知道:当H0不真时,即加工水平有很大差异时,统计量分子有偏大的趋势,而分母的分布与H0无关,其数学期望值E(Se/(n-r))总是σ2。因此,可知方差分析的拒绝域为:

10 结 论

统计量F的值没有落在拒绝域,也就是说,原假设是正确的,三名职工加工的产品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三个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轴承盖全部由数控车床加工,由人员引起的加工误差不显著,差异属随机(偶然)误差,属于质量控制的范畴,不属于质量改进的范围,也就是说,没有必要进行工艺或质量改进。

通过以上6 Sigma质量统计技术的运用,统计计算结果和现场一直讲的“数控设备质量保证能力强的观点”是相吻合的,不同的是,平常人们讲的为定性的分析和基于经验得出的结果,而方差分析则用统计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定量地对这个结果进行验证。

这个结论的取得,应该和现场的情况非常吻合,也给6 Sigma应用小组增添了信心。这次分析的结果不同于职工在同一台设备上加工,没有显著差异。下一步,应有针对性地分析同类设备上加工的产品,从而找出同类型设备的差异(即因素为设备)。设想是:设备与设备之间应该或多或少有系统的差异(当然,针对现场已经出现问题或者怀疑有问题的设备,找出差异值,可用于设备调整),也即找出具体的系统误差值(SA),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促进工艺和质量改进。

第4篇

【关键词】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关键技术

1 引言

5G通信技术是在4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加快了运行传输效率,原来的4G通信技术存在网络延迟的问题,5G通信技术在这方面有较大的进步。5G通信技术需要用到大规模MIOI技术和密集组网技术,基于之前的研究,这两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应用这两项技术,5G通信技术的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因此,要想充分挖掘5G通信技术的价值,必须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并不断创新,突破5G通信技术的关键之处,才能掌握5G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25G通讯技术对于应用场景拓展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影响

与之前的4G通信技术相比,5G通信技术的速度有了明显的加快,沟通的效率更高,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延迟的问题,将来有望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操控。5G通信技术是一项创新的技术,在未来5G通信技术将会应用得越来越广泛。5G通信技术是在4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实现更强大的功能,与4G通信技术相比,5G通信技术速度大幅度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加强,更加符合用户的多元化需求[2-3]。在其他技术的支持下,5G通信技术会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发展潜能非常大,在未来的使用领域拓展性会更强。

3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3.1 增强型移动宽带

4G网络建设过程中,在高密度的人流区域引用增强型移动宽带,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网络使用需求,提升网络使用体验[4]。增强型移动宽带能够给广大网络用户带来极好的使用体验、使用户能够播放超高清的视频,以及处理大流量业务。应用5G网络建设,有利于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

3.2 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

人与物之间的通信沟通或者人对物的控制,对时延和可靠性需求非常严格,在工业机械控制或者互联网等行业也有着相似的要求。当网络时延达到毫秒级别时,用户使用网络的体验也会非常好,因为5G技术能够满足这一条件。因此,这种网络技术在自动驾驶或者无人机等场景中将会发挥出巨大作用。

3.3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沟通,通信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具体的通信过程是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来实现的。比如,在监测环境、森林防火以及智能农业等场景的应用。这种通信技术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还能够大幅度减少成本投入与能量消耗。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引入5G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城市的功能多样化并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水平。

45G通信关键技术

4.1 多天线传输技术

现阶段,我国5G通信技术还在逐渐发展过程中,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多天线传输技术,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取得更大的突破。其中重点对源天线与源天线阵列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可以有效地增大网络频谱的使用频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效果,也能够大幅度减少通信成本的投入。除此之外,在优化多天线传输技术后,还可以有效扩大5G通信技术的覆盖面积,从而实现通信技术效能最大化。

4.2 新型网络构架技术

近年来,因为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突破和进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越来越快,这反过来也会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加大对5G技术的优化调整,保证良好的通行效率,并逐渐减少5G通信业务的成本投入。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整合所有的通信业务,然后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变化,增加更多新的通信业务,让5G通信业务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5G时代的到来,也引入了新型的网络构架技术,让人们的通信互动功能更加完善,让他们体验到真实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可以通过数据与无线网络名单的联合方式来实现,可以大大增强峰值速率,提高用户通信体验。总的来说,通信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在计算机上存储大量的数据和提供新的交互模式。4.3 同时同频双全工技术使用5G同时同频通讯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对于环境产生的各种干扰,有效降低受干扰的程度,这是由于该项技术能够成功抵御发射器产生的干扰信息。因此,该技术也被广泛投入使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使通信频谱更加高效。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投入使用环节中,还遗留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它的使用率不高,以及应用范围受限等一系列小问题。然而科技始终在不断更新变化,该项技术也会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给人们带来的用户体验也会越来越好。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此项技术,能够保障5G通信技术体系更加成熟稳定。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日益完善,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G通信技术逐渐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我国现阶段的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各个领域中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及时发现网络通讯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保障5G网络的通信质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通信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万里.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 ,21 (23 ):4.

[2]范宏辉.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 ,21 (23 ):14.

第5篇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诊断治疗

doi:10.14033/ki.cfmr.2017.7.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ainles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gestive disease.Method:6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underwent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painless group.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statistics was evaluated, surgical satisfaction was investigated.Result: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eration time of painless group was (5.06±1.24)min,the recovery time was (13.89±2.49)min,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peration time of routine group was (5.89±1.63)min,the recovery time was (35.67±2.74)min,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painles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ainles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Anyue County,Anyue 642350,China

胃肠镜是消化内科诊断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应用广泛[1-3]。由于胃肠镜属于入侵式操作,可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及痛苦,患者接受度低,甚至无法完成检查,从而延误了最理想的诊疗时机,增加了漏诊与误诊的概率。无痛胃肠镜技术完美地解决患者无法配合的问题,患者接受度高。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无痛胃肠镜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消化内科临床诊治的首选方法。为客观评估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对64例行胃肠镜诊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需行胃肠镜诊疗的64例患者资料,根据操作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无痛组。常规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42.05±11.26)岁。无痛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7±11.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1 d向患者询问是否有内镜检查史,镇痛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及基础性疾病史;向患者说明术中配合方法,可能产生的不适感及处理方法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6~8 h。全部肠内镜检查的患者均于术前10 h给予恒康正清(江西恒康药业;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国药准字H20020031)1盒,加入至1000 ml温水中充分溶解后口服,作为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将胃肠镜、手术过程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及相关药物准备完善。全部患者均于术前常规行心电图、4项快速化验等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保护仪,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

常规组采用胃镜诊疗术,患者于术前10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北京紫竹药业;国药准字H11022396)10 ml,待咽喉处出现麻木感后行胃镜检查。肠镜检查,于处与肠镜头的前端处均涂抹利多卡因胶浆,推入肠镜进行相关检查,缓慢匀速推进镜头。

观察组采取无痛胃肠镜术诊治,术前患者称量体重,给予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国药准字J20110058)1~2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宇H20054171)0.1~0.2 μg/k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67040)0.015~0.02 mg/kg,静脉推注。待麻醉生效后置入胃肠镜进行相关检查治疗,检查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密生命体征监护,如检查治疗过程中患者燥动明显则适量增加物,如发生患者呼吸频率过慢给予阿托品纠正,如患者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则给予麻黄静脉推注解救。

1.3 观察指标

诊疗结果后统计两组诊疗全过程的操作时间及诊疗后恢复时间,统计诊疗过程及诊疗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组诊疗术效果,并于术后3 d内由患者评定对诊疗过程的满意程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诊疗效果参照文献[4-5]制定。分为3个等级,以操作全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顺利完成诊疗操作为顺利完成;以操作全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度咳嗽、轻呕等轻度反应但能够完成诊疗操作为完成;以操作全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操作中断或无法完成操作为失败。总完成率=(顺利完成例数+完成例数)/总例数×100%。患者对诊疗操作过程满意程度的评定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操作与恢复时间比较

无痛组诊疗操作时间为(5.06±1.24)min,恢复时间为(13.89±2.49)min,常规组诊疗操作时间为(5.89±1.63)min,恢复时间为(35.67±2.74)min,无痛组诊疗操作时间与诊疗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诊疗效果比较

无痛组总完成率为100%,常规组总完成率为76.92%,无痛组诊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85%;无痛组2例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无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无痛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37%,常规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9.23%,无痛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以胃肠道疾病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给胃肠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胃肠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胃肠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尽早治疗能够有效的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降低重症或癌症的发生率[6-10]。常规胃肠镜诊治术操作过程较为痛苦,患者多无法配合,在诊治的过程中易发生强烈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诊治无法完成。部分患者在操作过程甚至可见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重症不良反应,并可由此引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胃肠系统疾病通常并非一次诊疗即可完成全部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有可能接受后续胃肠镜检查而评估疗效或调整治疗方案。常规胃肠镜患者即使能够完成一次胃肠镜诊疗g,大多无法接受再一次的诊疗,患者可因首次胃肠镜诊疗术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抵制心理,抗拒后续胃肠镜诊疗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消化内科将无痛胃肠镜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上,充分的缓解了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体现出以患者为本的诊疗理念,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者对于操作的耐受性,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不适感,更为重要的是无痛操作可有效减缓胃肠蠕动,有利于诊疗的操作,可使医生更从容仔细地观察微小病变。特别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及高龄患者来说,无痛胃肠镜技术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血压处于平稳较低的水平上,有效的预防了操作不适感引发的血压异常升高及由此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无痛胃镜的观察过程大约需要2~6 min,结肠镜通常需要5~8 min。诊疗后患者通常休息10~15 min即可离院,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小,因此患者的接受度高。本次研究中,无痛组总完成率为100%,常规组总完成率为76.92%,无痛组诊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具有操作完成率高、术后易恢复、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及患者满意程度高等明显优势,可于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中旭.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5,35(34):121-123.

[2]喻群力.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168-169.

[3]刘俊华.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98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3):129-130.

[4]王海鹏.探讨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82-83.

[5]黄荣成.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46-47.

[6]马立东.无痛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的检查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70-71.

[7]黎昌群.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58-159.

[8]文廷玉.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164-165.

[9]项斌,夏惠治,刘i飞,等.无痛胃肠镜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11):1725-1726.

第6篇

依据CJJT115-2007《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下称《规范》),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满足房地产开发、测绘、交易和登记等业务管理需要,并实现以上业务的信息采集、管理、统计和的信息系统。

《规范》规定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应包括7个子系统: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的建立是以其他6个子系统为基础,实现统计、分析和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功能。

随着除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外的其他6个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越来越紧密。虽然各子系统建立时都会有相应的统计分析功能,但各自统计产生的数据容易发生冗余。因此,建设能够综合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独立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刻不容缓。

二、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

1.数据来源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主要有5大类数据: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统计数据和数据。其中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是由业务系统在处理各种业务过程中采集的,统计和数据则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或提取而得到的。

7个子系统与5大类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是基础服务层,共同维护基础数据,同时也产生部分业务数据;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是业务管理层,管理房地产市场活动中主要的业务数据,过程中调用基础数据和从业主体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是决策支持层,负责管理两类数据:关于房地产市场状态的统计数据和关于房地产市场行情的数据。统计数据是以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和业务数据为依据,提供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全面分析,形成统计报表、指标和指数等的统计分析数据,并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数据是以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日常通报、报表、网站、报刊、电视、电台等途径的房地产市场的各种信息。

2.功能实现

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作为房地产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不依赖于其它子系统。因此,需要两台服务器和一个磁盘阵列来构建本系统。其中,一台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管理磁盘阵列,另外一台用来构建数据的抽取、清洗与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服务。

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在服务器上安装ORACLE后,根据统计分析指标,按照新建商品房/存量房、区域、时间、价格、面积、房屋类型、购房对象等各类指标建立上市商品房/存量房、签约、各种登记类型等的数据库表。这些表用来存放从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从业主体数据库中抽取出来的数据。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这6个子系统都是基于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应用的,侧重于日常业务处理的优化设计,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系统的架构就不能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了。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是由其他子系统中的数据经过定期抽取、清洗所得,入库后的数据不再变化,数据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其数据量更加庞大。因此,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库应该倾向于对大量数据查询统计的优化设计。

为了从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从业主体数据库中抽取合格的数据到统计分析和信息数据库,需要编写数据抽取和清洗的应用程序。各子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不免存在冗余和相互排斥的数据。因此,从其他子系统中抽取统计分析指标所需的数据时,需要剔除各种冗余数据。对于相互排斥的数据,要建立一套规则(从业主体信息以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项目信息以项目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房屋基本信息以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等),通过计算得到需要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每月提供,所以数据抽取的频率也为每月一次,可以通过建立计划任务来实现数据抽取和清洗应用程序的自动运行。

最后,构建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服务程序。统计分析方面,应用服务可提供房屋类型、区域、价格段、面积段、时间段等单项或组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报表,并产生各种曲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表和同比、环比数据。信息方面,包含从各子系统实时抽取的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从业主体、项目、房源、交易等信息和一些能够的统计分析报表。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程序还需要加入权限控制,统计分析功能面向内部,需要设置用户和口令,信息功能面向公众,能够于互联网。

三、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统计时间点的不确定性

统计报表需要提供给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要求的统计时间点不同,有月初的、月中的、月底的。而本系统是每月固定时间抽取,无法兼顾多个时间点的不同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各部门协调,尽量减少统计时间点的时间差,共用一套或几套报表,然后再在数据抽取方面寻找解决方案,建立对应时间点的数据抽取计划任务,并按照各自需求的时间点分类存放,统计时按照不同需求读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

2.季度、年度报表的产生

第7篇

[关键词]现场总线;以太网通信;DCS;电气控制系统

一、引言

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现场化。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因为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深受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因此也大量应用到了电气控制系统当中。在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控制系统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与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方便。

二、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特点

电气控制系统通常也叫做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也不相同。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源供电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自动与手动回路、制动停车回路和自锁及闭锁同路等回路部分组成。(1)电源供电回路:电气控制系统供电回路的供电电源有AC380V、220V等多种。(2)保护回路:电气控制系统保护(辅助)回路的工作电源有单相220V、36V或直流220V、24V等多个种类,针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运行中的短路、过载和失压等突发状况提供保护,保护(辅助)回路由熔断器、热继电器、失压线圈、整流组件和稳压组件等组件组成。(3)信号回路:它不仅能及时反映或显示设备和线路正常,还能反映设备非正常工作状态的信息,主要的反映信号有:不同颜色的信号灯和不同声响的音响设备等。(4)自动与手动回路:电气设备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一般都设置有自动回路,但是在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和一些紧急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控制线路中还需要设置手动回路,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开关或转换开关等实现自动与手动方式的转换。(5)制动停车回路:这个控制回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切断电路的供电电源,并采取某些制动措施,使电动机迅速停车的控制环节,如能耗制动、电源反接制动,倒拉反接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等。(6)自锁与闭锁回路:当电气控制系统启动按钮松开后,线路保持通电状态,电气设备能继续工作的电气环节叫自锁环节,如接触器的动合触点串联在线圈电路中。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气装置和组件,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只能一台通电启动,另一台不能通电启动的保护环节,叫闭锁环节。如两个接触器的动断触点分别串联在对方线圈电路中。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组成构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这个系统网络结构是DCS的基础与核心。系统网络结构对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还必须满足实时性的工作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个“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具有以下特点:高可靠性和开放性。高可靠性是由于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他功能的丧失。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开放性是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系统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系统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几乎不影响系统其他计算机的工作。

三、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个制造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迅速的从上世纪70 年代的第一展到90 年代初的第三代。尽管在此之前的集散系统的技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DCS还存在有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全球各大公司所推出的几十种型号的系统,几乎都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它们各个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采用的是专利网络,从而就为全厂、全企业的协同管理带来障碍。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开发,使各个电气控制系统生产厂商更多地采用商业计算机技术,上世纪80年代末许多公司推出新一代的集散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新系统的局部网络采用MAP协议;引用智能变送器与现场总线结构;在控制软件上引入PLC的顺序控制与批量控制,使DCS也具有PLC的功能。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知名的DCS系统产品有:3000,Bailey的IN F I-90, Ro semount的RS-3,West Hoose的WDPF, Leeds&Nonthrup的MAX-1000, Foxboro的IÖ AS,日本横河的CEN TUM等产品。以上所提到电气控制系统均为大型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DCS),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各电气控制系统厂商也开发了不少中小型的DCS系统,如:S-9000, MAX-2, LXL, A2 PACS等成熟的产品。

四、总结

由于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是由8种不同的协议标准组成的,它们各自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都不相容,所以也就导致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但是随着现场总线标准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未来制定一个统一的通信协议是能够实现的,因此也必将推动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Diedrich,Rent5 Simon,Matthias Red1.Engineering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2000 IEEE.ISIE'2000,Cholula,Puebla,Mexico

[2]Xie Zhixun,NARIand Han Yuejun,NARI. A Practical redundancy in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of Power Plants,0-7803-7459-2/02 2002 IEEE

[3]卓薇.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改造[J].华电技术.2010,32(8):45~46

第8篇

【关键词】风机;PLC;故障

一、风机集控系统的应用意义

扇风机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关键而又重要的设备,运行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一个比较完善、操作方便的控制系统对其运行的过程进行监控便显得十分重要,也是保障风机安全、可靠运行的最佳途径。

二、集控系统的组成、功能

1.系统组成。矿风井安装两台大型矿用轴流式风机,一用一备。拖动电机为异步电机,采用串联电抗器起动。风机的风量调节通过动态调节风叶的角度,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电控系统采用了上位机和PLC组成的二级分布式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系统,在扇风机运行的过程进行实时的数据检测、数据显示、控制、保护、报警和管理。系统由操作站(以下简称为上位机)和现场控制站两部分组成,现场控制站采用S7-300系列的PLC一对一控制。

2.系统控制功能描述。(1)采集各台扇风机运行的工艺参数、电器参数、电气设备运行的状况。(2)扇风机可由PLC进行控制,严格按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并对扇风机正常切换和故障切换进行控制和操作指导;且在控制柜实现硬件闭锁控制。(3)在控制站显示扇风系统工艺参数表、电气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工作、停止、故障)以及报警参数表等。(4)自动建立数据库,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电气参数自动生成趋势曲线。(5)报表打印功能。(6)当运行风机发生故障时,利用运行记录的曲线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7)在条件具备时,可实现远控,达到“无人值守”。

三、操作程序

1.系统开机步骤。监控系统的供电电源、1号风机操作柜电源、2号风机操作柜电源引自低压柜,在开机前, 首先应保证计算机的控制电源已经上电,且UPS电源已处于工作状态,UPS控制器面板的电源指示灯亮,无断续的报警声(市电已接上),此时,合PLC控制柜中各路电源,按电脑机箱上的电源按钮即可开启监控主机。

2.软件配置需求。如果计算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时所需的软件工具有:WindowsXP、WINCC6.0组态软件、SQL2000、数据查询软件、性能测试软件。

3、操作说明。一般操作规程

启动风机:首先松闸到位,开启油站,再开启风机的风门,风门开到位,再启动风机,启动完毕,观察其运行的电流电压均处正常状态,无异常声音和振动。

停机的操作顺序为:先停止风机,再关闭该风机的风门,在延时3分钟后关闭油站,完成本风机的全部停机工作。

正常运行:风机运行声音正常,无较突出的异常声音;运行电流、电压稳定,无较大波动; 风量、压力无较大波动;机体无较大震动; 电机绕组温度不超过120℃的情况下,基本稳定,无较大波动; 电机轴承度温度不超过70℃,风机轴承温度不超过8℃稳定。

故障情况及处理:轴承故障:对于连续运行的风机突然轴承温度急剧上升,有时一小时之内比正常温度上升十余度,直至超 过95℃,必须停机检查或更换轴承;出现电机电流突然增大,并超出额定电流,应自动停机,更换轴承。电机绕组温度超过145℃的情况。

4.报警预告

当风机运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系统便会发出报警声响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首先,操作人员应操作“报警声响解除”按钮,解除报警声响信号,但报警指示灯仍然点亮,直至报警被排除。下列情况引起风机报警。

风机支承轴承或推力轴承温度达到80℃;

电机轴承温度达到70℃;

电机定子温度达到125℃;

油站出口压力小于0.12Mpa;

风门电气故障,

振动大于6.5MM/S

5.危险预告

当风机运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系统便会发出报警声响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首先,操作人员应操作“事故报警声响解除”按钮,解除报警声响信号,但报警指示灯仍然点亮,直至报警被排除。下列情况引起风机危险预告。

风机支承轴承或推力轴承温度达到95℃;并持续15s以上;

电机轴承温度达到95℃,并持续15s以上;

电机定子温度达到145℃,并持续15s以上;

油站出口压力小于0.07Mpa并持续12min以上;

风机喘振,并持续15s以上;

油站运行时油压极低和油位低。

振动大于11MM/

6.其他操作

油站操作:

当油站柜门上转换开关打至‘集控’位置,且PLC柜门上的转换开关打至‘自动’位置时,油泵将在启动风机时打开,风机停止后延时3分钟关闭;当油站柜门上转换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油泵的启停将由油站控制系统控制。

风门的操作,在上位机和控制柜操作时,需将风门控制箱的转换开关打到远程位置,控制柜的操作为点动,上位操作有开关到位连锁控制。

四、常见故障分析

1.系统护

不要使用可能带有病毒的可移动磁盘(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不要随意打开处理不清楚的文件夹,以免损坏系统使系统运行不正常。

2.后台控制统常见故障处理

(1)输入用户名密码打不开系统登录界面时,请核对输入密码和用户名。(2)如果无法打开系统界面,说明系统运行不正常,这时可重新启动机器,恢复设置,再行进入。(3)通讯程序若有暂时连接失败现象,属于偶然性现象,程序可自行恢复。(4)连接失败常时间出现时,应确认通讯接口连线是否有松动现象。(5)温度跳高或为零时,检查对应的PT100连接点。(6)风量的负压表读数不正常时,确定管路无漏风,风量负压系数可上位调整。

3.通风机常见故障分析

(1)主电机起动故障及原因

当运转风机停止时,起动备用风机,在起动前如果备用风机的电动闸门没有打开或没有完全打开,而起动备用风机易造成过流;

设置短接电抗器的时间过短,在电机未达到额定转速95%时短接电抗器,造成起动电流过大;

(2)电机及风机轴承过热故障及原因

电机前后轴承温度过高原因电机轴承缺油或加注油脂过多;

电机前后冷却风扇损坏;

风机轴承温度过高原因来自稀油站供没压力过低或油箱内油温过高以及振动(水平或垂直)大;

(3)稀油站运行时油压过低或油温过高原因

电机电压低转速慢造成供油压力低,油箱油质脏或滤网堵塞;

第9篇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网络运行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099-01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火电厂的大型机组都采用国外的DCS系统,这种系统的费用十分高昂,一些规模在100 MW的中小型机组根本不适用,这些中小型机组一般都是采用仪表监测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占用了许多人力资源。使用计算机对机组的开关信息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取代部分以前的仪表,大大缩小监测人员的监视圈,并且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要比其他的常规仪表更加便捷、直观和集中,可以有效提高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小型的火电机组开始使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了。

1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对于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可以采用WindowsNT为开发平台,为了保证软件的安全可靠性,发挥汇编语言的实时性和高级语言的运算力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要选取MSVB5.0与8088两种语言的混编程序。在具体工作中,使用汇编语言的子程序进行数据采集与通信的工作,使用高级语言来完成上机位的信息显示、数据处理和打印的工作。整个软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1 网络的初始化程序

网络的初始化程序主要是对整个监控网络的设备进行任务初始化,通过设置网络、网卡、与采集前端机的工作方法,设定网卡是否允许越线中断、事件中断和自动查询前端等功能,选择适当的网络工作方式。赋予各个主机的操作权限,确定其工作的模式,设定前端采集机的工作模式、周期及通道。

1.2 数据的收集程序

数据的收集程序主要采取现场采样的方法,在采集站进行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号主要有模拟量与数字量两种。数字量涵盖开关量与脉冲量两种数据。对于不同时刻的检测点设计成为相对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从相关的设备中进行数据采集,对信息进行组织,变成可供传送的信息资源。

1.3 系统的通信程序

在整个计算机的检测系统的数据通信功能是由数据的传送和接受量大模块组成的,这实际上就是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在系统中上位机会向通信适配卡指令,收集采集站传输出来的数据,以供上位机的随时使用。

1.4 数据信息处理与管理程序

数据信息处理和管理程序的功能是通过数据获取程序和组态管理程序构成的。其中数据获取程序的功能是通过调用网卡设备的驱动程序,收集下位机的数据采集信息,同时采用动态数据交换的方法实现的,把获得的数据传输给管理程序。组态管理程序的组成包括:数据库组态、流程画面的组态以及前期数据库组态构成的。通过这样一个程序完成系统数据的存储、显示、打印、警告、分析计算等功能。其中数据存储包含对实时数据、报表数据、警示数据的存储;显示部分是对当前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显示;用户的展示界面使用DDS工具,提供简洁的功能键使用提示,提示的内容包括:图号的切换以及站号的变换等内容。

2 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2.1 检测系统功能实现的作用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具有多项功能,通过系统功能的实现为火电厂的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检测系统通过对下位机收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电厂设备的实时工作状况,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了解电厂整个运营状况,不必再奔波于各类仪表中,而且检测系统还具有警示作用,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提供参考。

2.2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功能

1)数据的显示:通过对所有设备的实时数据趋势的显示、前期数据的显示,呈现出数据棒状图和流程图,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厂设备运行状态的了解。

2)数据的查询: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存储功能,可以对历史上收集的各类运行信息进行存储,工作人员可以查询相应信息,为工作提供参考。

3)打印报表:系统提供信息的打印功能,包括:系统的警告记录、值班信息、燃煤消耗量、发电量等报表的调去和打印。

4)人工输入:为了满足一些工作的要求,系统提供相应的人工数据服务。

5)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对下属子系统上传数据的计算整理,为工作人员提供火电厂的发电量分析、煤的能源消耗量分析、存在事故风险分析等服务,提高管理人员对电厂生产状况的掌控能力。

6)权限划定:为了更好的明确职责,方便管理。在系统中会对不同的工作站设定不同权限,由电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综合高级操作,其他分站的工作人员只负责常规的设备检测与维护。不同的操作站需要不同的登录密码,这样就使系统管理更加明确。

7)与上级管理系统相连接,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

3 系统的内部通信技术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通信技术是一个多主机的网络构成,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完全在网络的总线上进行。主机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只讲式、听讲式与只听式。为了使主机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可以设置备用主机,所有的主机都可以获得本机前端机的数据,也可以获得其他主机前端机的数据,采用听讲结合的方式,每个主机都有占用总线获取信息的权利。整个网络的运行模式包括:主从运行模式和循环运行模式两种。因为电厂内的主机数量一般不会很多,所以在循环模式下各主机使用总线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主机及时接收前端机传递过来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主机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显示。

4 总结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在整个网络中各个子系统对火电厂的设备运行情况、发电量、燃煤消耗量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检测,通过前端机向系统主机传递各类数据,工作人员通过主机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营情况的把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存储和调取、打印功能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厂不同时期运行状况的综合分析。总之,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对加强火电厂的管理、提高人员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班组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精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23

[中图分类号]F2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51-02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是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班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推行班组管理信息化,打造信息化管理班组,是现代企业班组建设的必然选择。

尿素分厂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是尿素分厂以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公司相关班组建设文件为指导,结合企业班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配套分厂制订的《班组阳光精细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利用数据库编程应用软件自主开发的一套面向客户端的F/S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强化了班组在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班组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性管理,而且还极大地方便了班组之间信息交流,加强了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沟通与交流,也通过平台实现了分厂对班组的精细管理考核,从而达到班组管理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目的。

1 指导思想

以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班组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主要指导思想,将精细管理的理念贯穿始终,用现代绩效管理的理念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将该系统建设成班组信息管理的平台。

2 需求分析

建立班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结合班组精细化考核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班组日常管理事务的计算机管理,达到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的“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加强班组建设管理机制,坚持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高效安全完成各项生产(工作)指标(任务)为目标,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为重点,增强班组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基层组织基础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总体要求。

2.1 对系统的要求

(1)方便的录入系统,系统提供多种选择框、提示框,对数据录入具有自动校验功能。

(2)权限设置全面,根据管理级不同的使用者设置修改和浏览权限,实现数据与系统的安全保护。

(3)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的移植,比如dbf、exl格式的转换等。

(4)事务提醒,对各种应录入和更新上传的资料及时提醒。

(5)系统能依托公司内部网络平台,在分厂内部各班组计算机间联网运行。

2.2 对具体功能的要求

(1)班组生产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实现数据采集、分类统计、各类查询。

(2)以生产数据为基础,实现各项生产劳动竞赛的实时更新及月度统计。

(3)班组建设要求的各类会议、活动记录上传公布。

(4)实现分厂、班组两级管理内部信息的快速传递、公开、共享。

(5)根据分厂《班组阳光精细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考核规则,实现班组、个人的日考核得分的实时统计、计算,绩效考核日清日结。

(6)分厂管理文件、分厂生产旬报的上传共享及更新管理。

(7)提供班组需要的装置工艺、设备基础技术资料。

3 开发软件平台的选择及主要技术架构

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VisualFoxPro数据库编程平台,采用File/Server结构体系开发完成。

(1)编程软件的选择:VisualFoxPro简称VF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数据库开发软件,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容器为交互式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了集中的数据管理功能,它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可生成真正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可方便地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和交换数据,具有客户/服务器能力,是理想的中小型数据库软件开发应用软件,所以选择该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

(2)数据库的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将需要的字段进行统计,并进行分类,规划到一个数据库,建立表单,根据各表的结构分析,设置“工资编码”“工作票编号”等关键字段,建立各表间的关联并进行参照完整性和存储过程设置。通过建立字段规则和默认值实现数据校验和自动输入。

(3)类的规划:将项目操作表单、工具条、常用功能按钮等,按照使用要求,预先设计成类库,大大提高了后期操作界面的设计效率。

(4)授权权限功能的实现:权限设置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管理员级、分厂管理级、班组管理级、班组成员级四级管理权限,其中又针对专业、班组的不同对各模块的浏览和操作权限进行限制。其主要实现方式在用户登录时自动对应设置器“权限”字段属性,在菜单设计时,根据权限属性的不同,进行对应表单“显示”或“隐藏”设置。

(5)数据共享及网络功能的实现:File/Server体系结构的实现是依靠一台计算机做为主机,在主机中将该系统文件夹设置为共享文件,同时将把windows\system32\下相关动态链接库考到目录,客户机端不需要安装VF系统软件即可直接运行编译后的EXE应用程序文件。

4 主要模块介绍

4.1 班组建设模块

(1)班组概括:主要涵盖班组整体概括,如班组工作职责、人员构成情况、班组特点、获得荣誉、班组愿景等,并对班组成员个人岗位、学历、技能等级等基本情况的进行了介绍,提供报表打印和查询功能。

(2)班组活动:模块主要是实现班组中各种活动的动态记录、上传,具有录入、修改、查询功能。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意见”要求的思想建设、创新建设、技能建设等9项建设活动开展情况。

4.2 工艺管理模块

以生产数据为基础,提供各类查询、统计和报表,为各班组生产问题的分析、优化提供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劳动竞赛,创造各班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1)日生产记录:包括产量、质量、消耗、工艺、设备运行基本情况的实时录入,并要求对当班超指标原因进行分析。

(2)生产情况的查询:提供各系统各班组生产情况日查询、产量、消耗、质量,月度数据统计、排名查询,让班组实时了解自身在工序各班组的排名情况,促使班组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认真、系统地分析一个阶段内生产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提出优化方案,增强争先创优的紧迫感。

(3)实现分厂组织的各项劳动竞赛的数据统计、查询、班组排名展示等功能。

4.3 设备管理模块

收集录入设备检修内容、备件消耗、运行周期等基础数据,形成设备检修电子档案。提供班组包机设备的基础技术资料,方便班组对设备状况的学习了解;提供按时间或按设备对检修情况和维修费用统计、查询功能,为班组设备故障、设备维修费用分析提高依据;提供设备计划检修定时提示功能,促进计划检修。

(1)以检修工作票为索引,对每天的设备检修情况、备件费用消耗进行记录。

(2)以工序、班组或以时间为索引对设备检修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

(3)以工序、班组或设备为索引对设备检修备件费用消耗进行查询、统计、分析。

(4)提供班组包机设备的基础技术资料信息,便于班组学习、查阅。

4.4 考勤管理模块

各班组进行计算机考勤登记,使班组人员考勤公开、公示,并自动形成考勤统计报表,规范班组的考勤管理,也方便管理者掌握班组动态出勤情况。

(1)各班组对当班人员出勤情况如实进行计算机记录。

(2)以班组、个人、时间为索引对出勤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形成考勤报表。

4.5 绩效考核模块

分厂专业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的平台,配套《班组阳光精细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文件制订的各项专业考核办法和“日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绩效考核。该模具有绩效考核记录、绩效考核查询、绩效考核积分统计等功能,同时考核信息实时进行更新、公示,使绩效考核公开、透明,更便于落实。

(1)分厂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对考核进行计算机记录。

(2)按月对考核结果进行自动统计、排名。

(3)各班组可对考核明显进行分类查询,使考核公开透明。

4.6 预算考核管理模块

分厂指标绩效考核的平台,结合分厂《阳光精细管理考核体系》文件制订的“预算管理考核办法”,在各班组主要生产指标录入后,系统根据生产数据与预算指标的自动对比,计算出当班班组、个人的预算管理考核得分,实现绩效工资日清日结。并实现各班组每日考核的明显查询和月度统计计算及排名。

(1)班组生产指标与预算指标对比计算,自动形成考核得分。

(2)提供各班组每日考核计算结果的查询服务。

(3)工序各班组月度考核结果的统计及排名。

4.7 旬报管理模块

主要用于分厂创办的电子报——《生产旬报》的在线阅览,同时在此平台上可实现维护、查询、浏览、下载等功能,使各班组及时了解分厂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近期工作点评分、重点工作安排等内容,以便各班组针对重点,采取具体措施。

4.8 制度文件管理模块

用于分厂制定的各类管理制度的公布,在此平台实现维护、查询功能,便于各班组学习、领会,使各项制度能够得以切实执行。

4.9 系统维护模块

第11篇

关键词:反窃电;电能计量;窃电;电力生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欠压法窃电

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电能表计量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压或所受电压减少,从而导致电量少计,这种窃电方法就叫欠压法窃电。

实例1 某单相用户电表为直接接入式,窃电时断开进表零线而将出表零线串入一个高阻的电阻,然后接到邻户的零线。其接线图如图1所示。设电表安装处的电压为U,通过电表电流线圈的电流为I,零线串入电阻后电表电压线圈所受电压为U',则电表的实测功率P'和更正系数K的表达式为

P'≈ U'Icos (忽略串联电阻R对U'造成角差的影响)

K=P/ P'= =U/ U'

这时电表将慢转,实际电量约等于记录电量乘以U/ U'。

图 1

实例2 松开电压联片。

如图2所示,在电能表接线柱上拧松电压联片,使电压线圈的首端没有电势,加在电压线圈的电位差为零,此时电能表计量功率P=UICOSφ=0,电能表停转。

图 2

实例3 切断电压线圈的末端接线如图3所示,断开零线,此时电压线圈末端断开,加在电压线圈的电位差为零,电能表计量的功率:P=UICOSφ=0,电能表停转。但是窃电分子从接地装置引出地线与负载及火线构成电气回路,用电设备照常工作。听现场的师傅说,在用电普查中,曾多次发现窃电分子从水管或避雷针的接地钢筋引出地线,这样做不但盗窃电能,而且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必须从严从重惩罚此种窃电行为!

图 3

2.欠流法窃电

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计量电流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流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无电流通过或只通过部分电流,从而导致电量少计,这种窃电方法就叫做欠流法窃电。

实例4 将单相电能表进表线的相线和零线对调,而将零线接地,其接线如图4所示。设装表处电压为U,相线电流为I,零线电流为In,流入地线电流为Id,零线阻抗为Rn(忽略电抗),接地电阻为Rd(忽略电抗),则有

I=In+Id In=I-Id=I

P'≈UIncos=UIRd/(Rn+Rd)cosφ

P=UIcosφ

K=P/P'= =

由于零线接地分流,电表比正常接线时少计,实际电量等于记录电量乘以 。

图4

实例5 三相三线动力用户采用一只三相两元件有动电能表计量,后又在V相接入一单相负荷。其接线法如图5所示。

设三相动力负荷电流为IUL、IVL、IWL,V相接入单相负荷电流为IDL,三相总电流为IU、IV、IW,则有:

IU=IUL IW=IWL IV=IVL+IDL

P'=UUVIUcos(30°+φU)+UWVIW cos(30°+φW)

=UUVIULcos(30°+φU)+UWVIWLcos(30°+φW)

= UILcosφL

这时电表记录的仍是三相动力负荷的电能,而在V相接入的单相负荷电能却漏记了。

图5

实例6短接电流线圈。如图6所示,在电能表的接线柱上用导线把电流线圈的进线端与出线端连接起来,显然,流经电流线圈的负载电流被导线L所分流,此时电能表就不能正确反映用户的实际用电量。有人用2.5(10)A、DD58的华立电能表做过如下测试:在电流线圈没短接以前,室温25℃、湿度60%的环境条件下,电能表通以额定电流I=2.5A,加以额定电压U=220V,功率因数COS=1时,在0.3级单相电能表校验台测得的误差r=-0.11%,而短接导线后,同样条件下测得的误差r'=-88.9%,可见短接电流线圈严重漏计电能。听供电局的师傅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常见窃电分子用保险丝缠绕接线柱上的螺丝来短接电流线圈。

图6

实例7短接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子。如图7所示。

A、B、C三相电流互感器接线端K1、K2分别被导线S1、S2、S3所短接,流经电流线圈的负载电流被导线分流,严重漏计电量,此种窃电现象同在电能表接线柱上短接电流线圈相类似。

图7

3.移相法窃电

实例8 利用一只一、二次侧没有电联系的变流器使电表慢转或倒转,其接线如图8所示。

图8

设装表处电压为U,负荷电流为I1,变压器二次侧附加电流为I2,则有

P'=UI1cosφ-UI2=U(I1cosφ-I2)

P=UI1cos K=I1cos/(I1cosφ-I2)

从电表的功率表达式可知,当I1cosφ>I2时电表慢转,当I1cosφ=I2时电表停转,当I1cosφ

实例9利用一只具有电压和大电流输出的手摇发电机快速倒表,其接线如图9所示。

倒表时先把电表的电源侧开关拉开,或用其他办法使电表脱离市电电源,然后把手摇发电机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分别接入电能表的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同时甩掉用户负荷,在手摇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作用下使电能表快速倒转。据我调查,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窃电专业户,他们作案时使用的所谓窃电器,多数就是采用上述同时具有电压输出和大电流输出的手摇发电机;另一种就是采用同时具有电压输出和大电流输出的逆变电源,两者原理上是大同小异的。

图9

实例10反接电流线圈

图10

如图10所示,在电能表的接线柱上,把电源进线接到电流线圈末端,把输出线接到电流线圈首端。此时电能表计量的功率为:P=UICOS(180°+φ)=-UICOS ,电能表倒转,使计度器积算的电度数减少,从而达到窃电目的。

4.扩差法窃电

实例11某单相用户采用感应型电表,查电时发现铅封被更换伪造,后拆开表盖见电流线圈由串联改为并联。其更改前后接线图如图11所示。

更改前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势为

F=I(W/2+W/2)=IW

更改后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势为

F'= + =

显然,电流线圈由串联改为并联后,电表的记录电量只有实际电量的一半。

图11

5.无表法窃电

未经报装入户就私自在供电部门的线路上接线用电,或有表用户私自甩表用电,叫做无表法窃电。这类窃电手法与前述四类在性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前四类窃电手法基本上属于偷偷摸摸的窃电行为,而无表法窃电则是明目张胆的带抢劫性质的窃电行为,并且其危害性也更大,不但造成供电部门的电量损失,同时还可能由于私拉乱接和随意用电而造成线路和公用变过负荷损坏,扰乱、破坏供电秩序,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及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其次,无表法窃电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更大,还可能对其他窃电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此现象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

6.其他窃电手法简介

6.1.减少电能表电流线圈匝数

窃电分子减少电能表电流线圈匝数,此时,电流线圈产生的电流工作磁通减弱,电磁驱动力矩亦随着减弱,电能表的转盘速度也跟着下降,从而使电能表不能正确计量电能。有人在实验室做过下面试验:在室温25℃,湿度60%的环境条件下,用一只2.5(10)A、转数为1440r/kwh、型号D862-4的电能表在0.3级单相校验台测试。当电能表通过2.5A电流,加以额定电压220V,功率因数COSφ=1时,测得电能表的误差为r=0.16%;接着拆下2.5A电流线圈,换上5A同型号的电流线圈,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得电能表的误差r'=-56.8%,误差值与未换电流线圈前测试的结果相差一半,其中原因就是5A电流线圈的匝数刚好是2.5A电流线圈匝数的一半。

6.2.更换计度器

某用户私自把标定电流为5A、转数为720r/kwh、传动比为720(从动轮与主动轮之比:50/1×60/25×72/12)的电能表计度器换成传动比为1440(从动轮与主动轮之比为:50/1×72/15×72/12)的2.5A电能表使用的计度器。这时在某一额定负荷下,当传动比为720的计度器积算1度电,传动比为1440的计度器只能积算0.5度电,即更换传动比相异的计度器后少计了一半的电量。

6.3破坏计度器的额定传动比

窃电分子在电能表计度器的主动轮或从动轮咬合齿上钳掉一只或几只"齿",这种情况下,不但破坏计度器的额定传动比,而且使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不能吻合传动,电能表不能正确计量。

6.4多绕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匝数(水电站窃电)

根据电流互感器原理,变比K=I1/I2=N2/ N1,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匝数N1增多时,则变比K变小,二次电流I2= I1/K,则I2随着变大,流经电能表的电流增大,电能表的转速加快,电能表多计电能,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水电站。阳春属于水电站密集的地方,网上资料显示多个边远乡镇的水电站就发现此种窃电现象。如某个水电站,把穿心匝数为一匝,变比为200/5的三个电流互感器私自改为2匝,由K=N2/N1得K'=1/2K,即改变匝数后的互感器变比是原来的一半,二次电流I2= I1/K,则改变匝数后的二次电流

I2'=I1/K'=2 I1/K1=2 I2

当穿心一次匝数变为2匝时,二次电流为原来电流的2倍,电能表计量的电能

W'=UI'COSφT=2×UICOSφT=2W U-线电压 I-线电流COSφ-功率因数 T-时间

即改变一次匝数后电能表计量的电能为原来电能的2倍,这样一来,此水电站“多卖”给供电部门比原来多1倍的电量,从中获取双倍的售电量。

6.5.多绕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匝数

由电流互感器的变比K=I1/I2=N2/ N1,可知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反比二次匝数。如果私自增加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匝数,改变额定变比,则二次电流变小,电能表转速变慢,少计电能。某供电局资料:"本局计量班在93年度多次发现福建商人投资兴办的红砖厂用这种方法窃电,我们用'升流法'校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得出的结果与互感器铭牌标称的变比不相符,铭牌标称的变比K=300A/5A时,穿心匝数为一匝。当我们在电流互感器绕一匝线圈,一次电流升至300A,用5A电流表测得二次电流只有1.5A。认真检查电流互感器发现有启封过的痕迹,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不法商人不得不承认私自多绕了二次线圈匝数。"

结语

窃电,是指在电力供应与使用中,用户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用电能,以达到不交或少交电费用电的违法行为。窃电行为首先违反了供用电双方签订的供用电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应承担所窃电量电费3倍的违约责任;其次,窃电违反了行政法规的规定,电力管理部门贪污有权对窃电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处以所窃电量电费5倍以下的罚款;此处,窃电行为情节严重或所窃电量巨大、构成犯法的,司法机关可依法追究窃电行为人刑事责任。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常见窃电手法的技术分析,可以更好的制止和防止违法犯罪分子的窃电行为,做好电力系统的反窃电工作,规范电厂、电网和用户之间电能交易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电力公司.装表接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李晋.防治窃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刘清汉等.电能表修校及装表接电工[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4]祝晓红.电能计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5]王艳松.窃电与反窃电[M].北京密云:密云供电公司,2004.

[6]全国供用电工人技能培训教材-装表接电[M].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数控系统,BEIJING-FANUC0iMate,SINUMERIK840D,HNC-21M

 

数控加工作为现代制造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船舶化工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其它行业广泛使用FANUC数控系统和SINUMERIK数控系统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机床控制系统, 华中数控系统作为国产数控系统中的代表,正逐步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本文作者主要针对国内行业中最常用的BEIJING-FANUC 0i Mate系统和SINUMERIK 840D 系统和 HNC-21M数控系统在铣削加工中的常用编程指令编程方法的异同作对比分析研究目的是供机床操作编程人员参考与借鉴。

1、程序结构的异同

数控加工程序段的格式有两种:字地址格式和分隔符格式。数控加工程序结构的异同数控加工程序有程序开始、若干个程序段、程序结束三部分组成。每个程序对应一个程序名称(即程序号)。

对于 BEIJING-FANUC0i Mate系统,主程序和子程序的程序名规定相同,由地址“O”和后面的 4位数字组成如O1234。 子程序与主程序是以“独立”的程序被保存在 CNC存储器中。子程序由“M99”结束,主程序需用指令“M98”调用子程序。子程序可以嵌套4 级子程序。

而对于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 主程序和子程序的程序名规定相同,由任意字母或双字母与数字组合,主程序以.MPF 为后缀子程序建立时用 .SPF后缀来定义子程序,其结束语句为“RET”。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将子程序名作为主程序的一个程序段,即可实现子程序的调用。子程序可以嵌套11级子程序。

对于华中HNC-21M 数控系统主程序文件名由地址“O”和后面的4位数字组成,如O1234,程序名由%和后面的4位数字组成。如%2345;子程序的程序名由“%”和后面的4位数字组成。子程序须紧跟在主程序的M02或M30 后面,与主程序共同组成一个程序 。子程序可以嵌套9级子程序。

2、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指令的异同

在铣削零件轮廓时由于刀具半径尺寸的影响刀具的中心轨迹与零件轮廓往往不一致。为了避免计算刀具中心轨迹,数控系统提供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编程人员可以直接按零件图样上的轮廓尺寸编程。

(1)相同之处

G41是刀具半径左补偿指令,即顺着刀具前进方向看 ,假定工件不动,刀具位于工件轮廓的左边:G42是刀具半径右补偿指令,即顺着刀具前进方向看, 假定工件不动,刀具位于工件轮廓的右边,G40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指令使用该指令。使用该指令后,G41、G42指令无效。

(2)不同之处

对于BEIJING-FANUC0i Mate数控系统和HNC-21M数控系统,G41或G42必须与G40 成对使用,即编程中刀补方向改变时,必须先取消刀补,才能建立新的刀补。而对于SINUMERIK 840D 数控系统,无需经过G40、G41、G42 就可以相互转换。

刀具补偿值的输入BEIJING-FANUC0i Mate系统可以用功能指令G10 由程序输入,SINUMERIK840D系统也具有类似的功能。这些功能能方便解决刀具补偿值随加工轨迹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3、圆弧插补功能指令的异同

基本移动指令有G00、G01、G02、G03 中,G00 和G01 的编程格式均相同。但圆弧插补有区别。对于BEIJING-FANUC0i Mate 数控系统和HNC-21M数控系统,圆弧插补有终点 /圆弧半径和终点/ 圆心坐标两种编程方式(圆弧半径地址为R)而SINUMERIK 840D 数控系统有更多编程方式,除上面两种方式外,还有中间点/终点、张角/圆心、张角/终点等极坐标编程方式(圆弧半径地址为CR=),使圆弧的编程更为方便。免费论文参考网。

4、刀具长度补偿功能指令的异同

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指令,可以方便解决使用多把刀具加工零件时刀具长度不等长所带来的问题。 还可以方便解决加工时由于刀具磨损、更换刀具等原因引起刀具长度尺寸变化带来的问题。一般的数控系统都具备这样的功能,但在功能指令上有以下的不同。

(1)对于BEIJING-FANUC 0i Mate数控系统和HNC-21M 数控系统须用功能指令来实现长度补偿功能 。其中G43是建立刀具长度正补偿,G44是建立刀具长度负补偿;G49是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其编程格式为

G43(G44) ZH (建立长度补偿)

G49/ G00/G01Z (取消长度补偿)

(2)对于SINUMERIK 840D系统,刀具调用后,对应刀具地址中的长度补偿值随即生效,长度补偿不需G指令建立,相反该系统将视 G43/G44或G49 指令为非法指令。

5、固定循环功能指令的异同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程工作效率,数控系统中一般设计了固定循环功能,它把一些典型加工中的固定、连续的动作用,一个程序段表达,即用固定循环指令来进行孔或槽的加工。

(1)对于BEIJING-FANUC 0i Mate 数控系统和HNC-21M 数控系统,常用的孔加工固定循环有钻孔、攻螺纹和镗孔等指令。这些循环通常包括在XY平面定位、快速移动到 R平面、孔的切削加工、孔底动作、返回到R平面返回到起始平面 6个基本动作。

其编程格式如下:

G90(G91) G98(G99) G73~G89 X Y Z R QP F K/L

式中G90/G91表示绝对坐标编程或增量坐标编程;G98调用固定循环,并使刀具返回到起始平面;G99调用固定循环,并使刀具返回到 R平面;G73~G89表示孔加工方式,如钻孔加工、高速深孔钻加工、 镗孔加工等;X、Y表示孔的位置坐标;Z表示孔底坐标;R表示安全面 (R平面)的坐标;Q表示每次切削深度;P表示孔底的暂停时间;F表示切削进给速度;K表示规定的重复加工次数;(FANUC 0i 数控系统)L 表示规定的重复加工次数;(HNC-21M 数控系统)固定循环由G80或01组的G代码撤消。

(2)SINUMRIK 840D系统中固定循环的编程

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的固定循环包括钻孔循环(如中心钻孔、深度钻孔、刚性攻丝、铰孔、镗孔等)钻孔样式循环(加工一排孔、加工一圈孔)和铣削循环(矩形槽、键槽和圆形凹槽)固定循环的功能更为强大。

掌握了不同数控系统的功能指令的差异在熟悉一种数控系统的NC编程的基础上可以轻松地完成其它数控系统的NC编程

参考书目:

1、SINUMERIK 840D/810D操作说明书

2、BEIJING-FANUC 0i Mate操作说明书

3、世纪星 铣床数控系统HNC-21M 编程说明书

第13篇

【关键词】现场总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也是在近些年来才被人们所提出的,但是,在科学技术的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其发展的步伐是相当迅速的,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众多的居民及工业生产、公共场所的青睐。

二.智能照明系统概述

照明作为现代智能建筑中主要的耗能,一个智能化得照明监控系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照明监控系统对于公共区、景观区等地方的照明系统的监控,实现其智能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简便易行,功能齐全,适应性与经济性极强的控制系统。照明监控系统常用于各类大厦,高层公寓,智能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等。

智能配电控制系统采用调光模块和开关模块,通过灯光的调光在不同使用场合产生不同灯光效果,才能营造出不同舒适的氛围。管理方式: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供如下管理方式并可任意组合。照度补偿管理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通过分布式网络可实现与BA系统的完整集成。对于一些公共使用区域如走廊的照明,采取红外移动的控制方式,当有人经过且光线低于设定的情况时开启走廊照明:人离开后该路照明延时关闭。由于人们在走廊等地方停留时间较短,利用红外移动探测的控制方法可以防止浪费现象,可以减少白天仍开灯的问题。

智能照明系统开灯光关控制通常依据室外照度传感器AP254/02的照度值和时间控制器的时间,设定计划表直接通过3路开关执行器(16A/路)主模块带电流检测的N512/11和3路开关执行器子模块带电流检测(16A/路)N567/12实现灯光的开关控制。采用智能配电控制系统后,可使照明系统运行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预先设置切换一些基本工作状态,目的是为夜晚.安全清洁的场所,根据设定时间自动在各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如上班时间来到系统自动把灯打开,且光照度自动调节到工作最佳状况。靠近窗户位置系统能利用室外光线。当室外天空晴朗,室内灯光会自动调暗,天阴室内灯光会自动调亮,始终保持室内恒定的亮度需求。

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析

1.系统数据传输特性

数据存取方式:分布式总线存取(CSMA/CA);

数据传输方式:串行异步传输;

数据传输速率:9.6KBit/s。

2.系统连接方式

系统采用先进、合理、可靠、廉价的连接方式,满足星型、树状型等多种方式的连接方式,拒绝采用只为手托手的总线方式系统。

3.系统安装

现场的照明配电控制箱预留模块安装位置及35mm标准DIN导轨,所有智能开关继电器及调光驱动模块应能安全、美观地安装在现场和照明配电控制箱内,以便于照明配电系统的统一管理。所用产品必须采用35mm标准DIN导轨安装。

4.系统网络

采用先进、成熟的分布式照明自动监控系统,通过网络总线将分布在各现场的控制器联接起来,共同完成中央集中管理和分区本地控制。

所有照明回路采用多种控制形式,即可以集中控制、区域就地控制;中央监控功能停止工作不影响各分区功能和设备运行,总线通信控制也不应因此而中断。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且具有编程插口,便于运营在使用手提电脑在任意点进行系统维护。

5.系统集成

能实现与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其他独立设置的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和实现集成的要求,具备各系统间通信联网和联动控制的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的选择。

四.城市路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1.主控系统的物理结构

主控系统是指对所有路灯的控制和监查系统,根据系统参与的范围大小及硬件投入资金的金额,一般可由一台或是多台计算机和打印机或大屏幕的投影仪等组成。但通常情况对主控系统的配置是两台主控机,当其中一台正常工作时,另一台则处于旁听等待状态。两台主控机中的信息的收发可以通过电隔离的途径传输到处于热备状态的另一主机。如果当前主控机退出控制或关机,处于待命状态的主控机将自动进入操控状态。这样的双机互为备热的工作模式能够确保主控系统不间断地实现实时监控。

2.数据传输装置

数据传输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一般而言无线传输是通过手持步话机和无线电台来实现。如果要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则可以通过RS-485总线网、电话线、公用电话网进行传输。主控制系统和本地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主要是通过无线电台传输。

3.本地控制系统

本地控制系统是由配电柜、子站、电台等组成的。每个本地控制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当主控机无法参与工作时,本地控制系统可以长期独立实现路灯的开关控制。通常,如果主控机与本地控制系统是通过无线传播的方式进行信息通信,那么会受到通信距离和电台功率的限制,且主控机对本地控制系统的调控会出现延迟现象,主控范围越大,延迟现象越严重。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添加主控机站来完成。首先将控制范围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在各个区域建立主控机站,再通过如因特网这样的广域网,将各个主控机站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传输,实现整个城市路灯照明的系统化。而信息传输使用的广域网服务器就是一个巨型的存储器,可以用做数据管理、资料存储,由此可以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整个网络服务器是开发式的,我们还可以借助系统的数据库和其他并行的数据库外接许多需要的管理工作站,用来实现如管理、维护、故障查找等功能项目。

五.智能照明控制的几种现场总线介绍

1.C-Bus总线

C-Bus即ClipsalBus的简称,是奇胜(Clipsal)公司的总线协议,采用两线制双绞线,即一对线上既提供总线设备工作电源(15VDC~36VDC),又传输总线设备信息,总线设备之间直接通讯,无须通过中央控制器。C-Bus的传输协议为CSMA/CD,通信速率为916Kb/s,可设成线形、星形或树形拓扑结构,但不支持环网结构。子网为基本单位,每个子网最多容纳100个单元或者255个控制回路,最大传输距离为1000m。

2.Dynet总线

Dynet是邦奇(Dynalite)公司面向照明系统的封闭控制总线协议。Dynalite系统采用4线制两对双绞线,即一对双绞线提供DC12V总线设备工作电源,另一对双绞线用于传输总线设备信息。安装时推荐使用五类线(四对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没有用到的线可以作为备用。Dynet是一种基于RS485四线制的传输协议,只支持线形网络拓扑结构,主网可通过网桥连接64个子网,每个子网可连接64个总线设备单元,其子网传输速率为916KbPs,主网最高可达5716KbPs。Dynet相应的操作软件是Dlight。

3.DALI数字化可寻址调光接口

数字化可寻址调光接口(DigitalAddressableLightingInterface),简称为(DALI),1994年列入IEC60929标准,得到国际主要芯片、灯具、镇流器和夹具制造商的支持,1999年Philips公司对DALI协议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并在汉诺威国际灯展上推出了基于DALI的系列产品。

4.X-10电力线载波总线

X-10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在北美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X-10信号根据电力线信号正负过零点处120kHz脉冲信号出现与否来进行传输。信号帧头标识符为1110,该标识符仅以真值形式传送,其余每个信号分别以真值和补码两种形式在交流电的零相位开始传送,为了和三相交流电的过零点相一致,这些数据帧必须连续传送三次。该协议产品无需布线,易用价廉是它的最大卖点。

5.HBS总线

HBS的全称是家庭总线系统(HomeBusSystem),它是由日本一些知名企业,包括日立(Hitachi)、松下(Mutsushita)、三菱(Mitsubishi)、东芝(Toshiba)等联合提出的,并得到了日本政府和商会的支持。HBS协议规定了如何通过双绞线或同轴电缆实现家庭电器、电话、音频、视频装置的互连,着眼于家用电器的综合自动化。同时,HBS协议也考虑了如何在家庭内获得远程服务,如在家购物、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等。协议主要用于电器开关量以及简单模拟量的控制,采用专用总线,具有抗干扰强、响应速度快、开发成本及风险较低的特点。

6.i-bus总线

i-bus总线是基于EIB(欧洲安装总线)标准的两线网络。EIB(EuropeanInstallingBus)在欧洲的楼宇/家庭自动化标准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02年6月,全球有300余家制造厂商生产5000余种EIB兼容产品,占据欧洲楼宇,家庭自动化设备销售总额的80%。EIB协议由中立的、非盈利组织EIBA统一管理,任何愿意遵守EIB协议的制造厂商均可以申请并通过EIB认证后生产EIB产品。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用户对居住和办公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照明内涵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智能照明以智能能化的控制方式,灵活的布线方式,低廉的运行成本,成为了现代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了现代智能建筑的首选,这不仅仅适合现代建筑的风格,同时也满足节能环保的社会理念,我们相信其应用也会将向更多的领域进军。

参考文献:

[1]贾景.智能照明系统在广州地铁新线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1(5):100~103.

[2]赵军,赵勤.地铁车站照明智能化方案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2(12):58~59.

[3]李应生庞建丽.学校智能节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源技术,2012,36(3):396-398.

[4]王斌.照明节能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1(2):29-33.[5]李锦宁周培.智能控制在道路、桥梁照明节能中的应用[J].建筑电气,2011,28(1):25-27.

第14篇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网建设,负荷的快速增长对无功的需求也大幅上升,也使电网中无功功率不平衡,导致无功功率大量存在。无功功率在电网中传输时,会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设法提高电力网中各种有关部分的功率因数。

2、对功率因数造成影响的两种主要设备

在工矿型生产企业中,一般主要考虑电力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对电网功率因数造成的影响。

由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变压过程是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的,并且是通过无功功率建立和维持磁场能量转换的。这个过程就产生了电力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消耗。

异步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其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的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的。

3、低压配电网中常用的三种无功补偿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这两种对功率因数造成影响的设备,我们通常采用的无功补偿方法有: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下面简单分析这三种补偿方式。

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可以较好的限制无功峰荷。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止时,无功补偿也随之退出。这种补偿方式不需要频繁调整补偿容量,而且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电力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电力变压器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其空载励磁无功,空载无功是用电单位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电力变压器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较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加。随器补偿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电力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补偿无功的方法。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

4、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企业仅靠对自然功率因数进行提高的措施不能够达到《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装置的电力用户用电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否则供电部门即可勒令用电单位限期整改或停止供电。所以,如何设法提高用电的功率因数,无论是对供电部门还是对电力用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经统计,在10kV以下的无功消耗总量中,变压器消耗占30%左右,低压用电设备消耗占60%以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大部分大型工厂企业都采用总高压配电室集中补偿,即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一般可将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总降压变电所二次侧(6~10kV侧)或变配电所的一次侧或二次侧(6~10kV或380V侧);各生产车间分配电分散补偿的方式,即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集中补偿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通过变电所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所以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一般可以将电容器组分散安装在各车间配电母线上。

5、无功补偿的效益

据统计,企业消耗电网的无功功率约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0%~90%,如果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左右,则无功消耗只占有功消耗的30%左右。由于减少了电网无功功率的输入,会给用电企业节省很大的生产成本。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明显的,对企业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对于原有供电设备来讲,在同样有功功率下,因功率因数的提高,负荷电流减少,因此向负荷传送功率所经过的变压器、开关和导线等供配电设备都增加了功率储备,从而满足了负荷增长的需要;如果原网络已趋于过载,由于功率因数的提高,输送无功电流的减少,使系统不致于过载运行,从而发挥原有设备的潜力;对尚处于设计阶段的新建企业来说则能降低设备容量,减少投资费用,在一定条件下,改善后的功率因数可以使所选变压器容量降低。因此,使用无功补偿不但减少初次投资费用,而且减少了运行后的基本电费。

6、结语

本文分析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传输时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电网功率因素造成不良影响的两种主要设备。对低压配电网中常用的三种无功补偿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根据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可以恰当的选择补偿方式。最后从经济方面分析了无功补偿在企业用电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数据分析来说明了无功补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文.供用电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傅知兰.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李斌.浅谈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电力电气控制,2010.

第15篇

中图分类号:U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089-01

引言

CEMS系统的监测分析仪器可对污染源进行连续检测,并可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通过通讯网络传送到中心控制室和环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在办公室进行远程监测,随时得到排放数据,实现远端无人值守。 对于为脱硫设备专用的烟气测量系统,一般只提供进出口烟道的SO2、氧含量、烟气的温度、烟气的压力等实测数据。对于有些地方环保部门要求将脱硫后的测量数据上传到环保局,我们也可提供联网及发送数据的服务。

1 系统构成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是由颗粒物(粉尘)、烟气参数测量子系统、气态污染物(SO2、NOX)、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数据通讯系统等组成。通过现场采样方式,测定烟气中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烟气温度、流速、烟气压力、烟气含氧量、湿度等参数,送至工控单元计算出烟气污染物排放率、排放量,显示和打印各种参数、图表并通过数据、图文传输系统分别传输至电厂监测站和环保行政管理部门。

2 工作原理

2.1 伴热直接抽取采样原理

通过加热探头和伴热管线,抽取烟道中的烟气,经过除尘、保温,保持烟气不结露,输至冷凝脱水系统进行脱水干燥,然后送至分析单元,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

2.2 分析仪测量原理

CEMS系统采用非色散红外吸收方法(NDIR)测量SO2、NOx等气体浓度,这种分析仪不仅测量灵敏度极高(可精确测量ppm级的低浓度气体),而且动态范围和线性度也较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监测、过程控制系统中。

2.3 流量测量原理

采用压差传感器、皮托管流量计测量技术测量流量。

烟气流速的测量使用S型皮托管,S型皮托管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皮托管是由两根相同的金属管并联组成,测量端有方向相反的两个开口。测定时,面向气流的开口测得的压力为全压,而背向气流的开口测得的压力小于静压。

2.4 烟尘监测仪原理

1)浊度法:分为单光程和双光程两种烟尘仪。光通过含有烟尘的烟气时,根据朗波比尔定律,光强因烟尘的吸收或散射作用而减弱,测量和比较光束通过烟尘前后的光强关系即 可得到烟气中烟尘的浓度。

(2)散射法:光通过含有烟尘的烟气时,光束射到烟尘颗粒上发生各个方向的散射,测量和比较光束发射时光强与某个角度散射回来的散射光强关系即可得到烟气中烟尘的浓度。一般选用激光为光源,选用后向散射光作为检测光。

3 常见问题

3.1 没有样气

现象:系统在正常监测时,没有样气(烟气)引入分析仪,导致分析仪的数据不准确。

(1)原因:采样泵没有动作,制冷器温度过高或过低,系统进入自我保护状态,采样泵的电源被切断;

处理方法:解除制冷器报警状态:按一下制冷器的温制仪面板上的“RESET”键,制冷器报警即解除,这时采样泵应该有动作,除非系统刚好是在“维护状态”

(2)原因:制冷器温度太低,冷凝水冻结导致管路堵塞,这时采样泵动作,声音听起来有点闷;

处理方法:切断制冷器电源,让制冷器升温,一般半小时就会化开,这时必须查出原因。

3.2 冰堵

现象:在确定整个气路不漏气,抽气泵工作正常的状况下,机柜前面板上流量计流量为零。双通道冷腔出现结冰。

处理方法:

(1)制冷系统断电,让冰自然溶化,这样耗时较长。

(2)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方法是:把预处理单元机箱后的真空泵出口气管和流量计进口气管同时拔下,用压缩空气外部进行吹扫直至冰溶化。

(3)检查双通道冷腔是否完整有无损坏。

3.3 测量

现象:SO2分析数据比正常时偏低。

处理方法:第一步观察O2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第二步检查气路是否漏气,如发现气路有漏气现象及时处理好。

3.4 气路漏气的判断

A:堵住真空泵的进口看转子流量计能否归零,如不归零则说明预处理机箱里可能存在气管漏气现象。

B:双通道冷腔入口堵住看看转子流量计能否归零,如不归零,则冷腔有漏气现象,无漏气的情况下则说明冷腔完整,漏气的位置一般在密封圈处或者排水的蠕动泵的排水泵管破裂或脱落。蠕动泵已损坏密封不严密。

处理方法:压紧罩杯更换密封圈;更换蠕动泵排水泵管或者重新连接,更换蠕动泵。

3.5 转子流量计的流量偏低。

原因:A:气路堵塞,堵塞位置主要包含以下几处:1.冰堵。处理方法见上。2.现场采样探头的采样管堵塞或碳化硅过滤器堵塞。处理方法:取出碳化硅过滤器清洗,并用细棒清通插入烟道的采样管。3.不锈钢过滤器滤芯堵塞。B:冷凝器排水的蠕动泵的橡胶管破裂或脱落。更换或重新插好。

4 日常维护

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维护包括检查、故障判断及简单修理。日常检查工作主要是巡视检查,但发现系统工作异常时进行处理。

4.1 检查分析仪样气流量

如果流量超出范围,可以通过样气和旁路气的调节阀来进行调节。

如果通过调节阀不能满足流量的要求时,则表明气路中有堵塞情况,检查滤芯是否堵塞,更换新滤芯,检查探头是否有堵塞,可进行反吹检查气路,还应检查采样泵是否正常运行,采样泵的泵膜发生卷曲或老化变形会造成样气流量过低。

4.2 查压缩制冷器工作情况温度应控制0℃~6℃,超出该范围应停止系统运行,检查故障。温度低于0℃会造成取样管路内的凝结水结冰。

4.3 检查分析仪的数据是否.如果常显示SO2浓度过低,而含氧量偏高,则说明系统可能出现了泄漏点,需要通过排除法找出漏点,并进行堵漏;若系统并无泄漏点,而数值显示不正常,表明分析仪可能发生漂移,可通过使用标气进行标定校准。

4.4 检查冷凝器蠕动泵运行情况,凝结水能否正常排出,蠕动泵管是否破损,蠕动泵管过度变形会导致排水效率过低,应及时更换。

4.5 检查储水罐内的凝结水液位液位过高时及时倒掉,以免影响蠕动泵排水,及机柜内进水。

4.6 检查机柜内的取样管路若有严重的积水、水雾,应及时清理和查找原因(样头加热故障、蠕动泵排水异常、自动反吹是否正常进行等。

4.7 检查取样管路电伴热工作情况管路温度应控制在150℃左右,发现电伴热跳闸停止工作应停止系统工作,避免管路中大量积水损坏设备。

5 结束语

CEM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已在火力发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线监测了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气体的固定排放源以及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有利于运行人员及时调整与监控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的运行状态,加强达标排放管理,为环保部门的监督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这对于排放点的有效监测与管理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S].

[2] 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