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代建筑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古代建筑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寺庙、楼阁、《营造法式》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09)02-0146-05

陈明达先生(1914~1997年)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继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贤之后,我国第二代建筑史学家中之佼佼者,在其漫长的治学生涯中,尤以《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等有重大理论突破的专著享誉学坛。最近,陈先生的一部遗著《蓟县独乐寺》经后人整理,终于在他辞世10周年之际出版面世了。细读此书,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陈明达先生有关我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更堪称是我国建筑历史研究领域中建筑经典作品个案研究的范例,对今后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继承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现就笔者的点滴体会,记述如下。

《蓟县独乐寺》一书取得的主要成就

通读《蓟县独乐寺》全书,笔者认为陈明达先生在《蓟县独乐寺》一书中,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成果

1 群体建筑设计法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建筑的重大特色之一在于院落空间的丰富多彩,院落是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而院落空间,是由一幢幢等级不同、形象不一的各单体建筑,按照一定空间场景、礼制要求、造型需要、规模大小等,组合而成的建筑群。

因此,我国古代建筑群是按照什么思想组织的呢?其具体设计方法如何?在现存的两部建筑学文法――《营造法式》、《工程做法》之中,有否记载?

确实,在宋《营造法式》相对完备的体例中,欠缺此方面内容。《工程做法》直接记载27种不同单体房屋范例,定为23例大式,4例小式,“重视工程的等第制度,又必须掌握经费开支”,但《工程做法》全书也没有建筑群体设计的有关内容。

那么,我国古代建筑群体设计有没有规律可循?与《营造法式》的关系如何?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陈明达先生已深入探究过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 认为各单体布局充分考虑各自的高度、体量与视角范围的关系,特别保证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正前方有足够的视距、空间,以观瞻全貌。

陈先生认为:“目前所掌握的实例中,(宋辽金时期建筑群中,笔者加注)只有大同善化寺、正定隆兴寺、应县佛寺3处尚存原组群形式。独乐寺是现存辽代建筑中最早的范例。它仅有一阁一门,尚谈不上组群,但这一阁一门的距离,仍不失为研究组群的一项有用的资料:自阁前檐柱中至山门后檐柱中27.40m,以阁的材等计为1612份,合107.5材;阁的总进深为55材,即阁、门的距离为阁总进深的1.95倍。当时我们对组群的布局制度的认识几乎是空白,仅于《营造法原》中以歌诀的形式,记有天井比例是房屋进深的倍数,正厅前的天井是进深的两倍,神殿前的天井是殿进深的三倍等等。”

诚如整理者所言,陈先生的研究思路是,材份制应当一样适用于建筑组群布置。据此,《蓟县独乐寺》“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几乎展示了古代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组群的全部过程”。

可见,陈明达先生的研究视线早就从单体木构落实到建筑组群,以进一步探求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为建立内核完备的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体系而努力。

2 方格网式构图法

我们已经讨论过,陈明达先生的《应县木塔》一书,是对单体木构建筑最深入、全面论述的开山之作。然应县木塔书中尚没有将实测数据,依据当时的尺度,换算成材份数来进行探讨,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局限。当然,这些缺憾在陈先生后续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已得到纠正。

而在《蓟县独乐寺》一书中,陈先生除了将全部实测数据转换成材份以外,亦列表讨论。不仅如此,在分析各单体建筑的设计规律时,在数据材份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方格网式构图法,深入探究其平、立、剖面图之间的内在关系。

可见,陈先生已充分认识到:“用方格网分析建筑的构图,并推测它可能就是当时的设计方法,也是一个新的收获”。这一方法,被陈明达先生运用到整个观音阁的平,立、剖面图中,取得众多令人信服的成果。

此后,陈明达先生又将这一本土化的研究方法,推进到其它重要古建实例的研究中,如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等,开辟了我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新思路,得到广泛推许,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识与利用。

3 楼阁不同材等使用法

以往的研究多认为一座木构古建筑中,采用同一种材等。例如,早期对观音阎的研究论著,包括陈先生自己的名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也是如此。

这一错误认识由来已久。陈先生深刻剖析道:“独乐寺是当时开始实测的第一处辽宋建筑物,那时所熟悉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对早期实例缺乏具体的认识;《法式净的研究也刚刚开始 对材份的概念还不明确。因此,测量是按照对明清建筑的理解进行的,即以料口为度量的标准,并且认为同一座房屋的料口必定是一致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缺点和疏忽之处。加以观音阁本身的现实条件最便于测量平坐,在下檐屋面上,在平坐暗层内,无需脚手架即可仔细测量各个部位。以致用材的资料都来自平坐,没有注意到上屋,下屋用材都大于平坐。直到次年为了要制造模型,需补充一些详细数据,再去补测时,仍未发现这一错误。所以,我们制造的第一个古代建筑模型――独乐寺观音阁的材份数是不正确的,同时,也还不知道柱子有生起。”

此后对材份制虽有了较深的认识但仍然认为每座房屋所用的枋断面都恰好是一材,在实测时虽然常常发现拱枋的大小有出入,却一概归之于施工的误差和木材年久涨缩所致。所以一般总是满足于测量若干个数据,取用其平均数为标准,而仍末进行深入的观察。

陈明达先生依据多年来积累的多方面实测数据,认识到观音阁上屋、下屋用材都大于平坐,并非统一,而是有4种大小不同的材,是量材施用的结果。陈先生又进一步论述此4种材之中,应当有一个标准材,以利于施工。经过实测数据与材,份的多次比照,得到证明。

这就提示我们,一幢古代建筑的用材,尤其是楼阁建筑,其用材并非一个,而是依据建筑各使用部位所需,备料、用料情况等,首先选择用料,数量较多一个作为标准材,其余视使用部位的不同而作调整,是综合确定的结果。

4 木构楼阁建筑结构,构造法

楼阁是古代建筑重要类型之一,

体现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魅力与奇巧,是木构建筑技艺的高度结晶。

诚如有学者所论:“楼阁的架构应代表了当时,或者进一步说体现了它们所在的历史时期最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因此 研究楼阁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独乐寺观音阁作为现存唐辽时期规模最大的楼阁建筑,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全书除对殿堂结构,柱额及屋盖层构造,铺作层等木构楼阁建筑结构、构造有着系统的分析外,贯穿其中的思想火花颇多,本文试摘取一二,以窥一斑。

(1)从空间的角度认识《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

以往对《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理解,是依据建筑平面而定,地盘图就是平面图,在本书中,陈明达先生结合横架、纵架和铺作层来分析“金箱底槽”、“分心底槽”,即从整体空间构架的角度来认识《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使我们对于单层及楼阁建筑架构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2)楼阁建筑平面图的表达

楼阁建筑平面图不同于单层屋,由于采用叉柱造及侧脚,上下柱并不在一通长的垂直线上,陈明达先生的观音阁平面分析图(见《蓟县独乐寺》第16页插图12),把上下柱平面位置都画出,使我们对于上下柱的变化一目了然。这一开创式的表达方式,为楼阁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图示语言。

(3)阁道与楼阁、殿堂结构

结合观音阁本身的研究,对早期的阁道、飞阉等得到新成果,使得我们对隋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形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陈先生从构造的角度,提出“殿堂分槽结构形式必定是由阁道构造发展成的”,确实发前人之所未见。

此外,缠柱造是《营造法式》记载的一种楼阁架构方式。由于存在着相当多的疑问,以及“实例无存”,一直以来研究者日众。陈先生认为:“在现存实例中,观音阁和应县木塔各层平坐外檐柱,均向内收进20份左右,应即为缠柱造”,是对缠柱造研究的新探索之一。

5 楼阁建筑平、立,剖面设计法

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陈明达先生已经对其平、立、剖面之间的设计关系,进行过探究。陈明达先生认为对应县木塔的相关规律性认识,如楼阁层高,为《营造法式》中所缺,仅在《应县木塔》分析中略知,且孤例不足为据,希望在观音阁中能取得佐证。

陈明达先生通过对观音阁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例如

对平面而言:平面总长宽比均近于在EMBED Equation DSMT4:1或3:2,是当时五间八椽殿堂设计的常用比例,是按实用需要和结构可能而拟定的。对楼阁而言,当时设计工作是由下屋柱头平面开始。二层平坐不仅为观瞻,扫除、整修等提供方便,更是内槽筒状空间中部的装饰 丰富筒状空间形象:其六边形平面又增加趣味,提高了艺术效果。建筑平面近于2:1的比例,多用四阿屋盖。尤其是平面设计,以材数为单位较使用份数简明,易于判断,这是“以材为祖”的又一重要意义。

立面与剖面:将全部实测数字折成材,以材为单位,先估计大木作骨架的轮廓,画出方格,然后再做具体细致设计,并适当允许增减。它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的特点可能是古代建筑设计的普遍方式,殿堂水平分层结构体系,铺作层的提出等,全书还原到平,立,剖面设计的层面,来深入探究古代建筑与建筑群,实属创见。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新突破

当然,陈明达先生《蓟县独乐寺》一书能够取得诸多研究成就,有些也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深入发展。譬如:

1 梁思成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1932年粱思成先生率先对蓟县观音阁与山门进行科学研究。梁先生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实地考察不久,粱先生即完成并发表名篇《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首先,深入探究了独乐寺的历史沿革;其次,在考察、测绘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观音阁,山门之建筑技艺特色,梁先生敏锐地指出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的巨大价值,“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九百四十八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尤其对观音阁之结构,梁先生认为“阁高既为三倍,柱亦为三层叠垒而上达,而各层于拱檐廊等部,各自齐备;故阁之三层,可分析为三个完整之结构垒叠而成,然则各层相叠之制,亦研究所宜注意”。诚如陈明达先生所言,“当时刚刚开始研究古代建筑,对《营造法式》理解不深,而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竟已指出这种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并提醒我们要注意研究。虽然当时并未做出肯定的结论,但对继续研究是极有启发性的指示”。这就为后来陈明达先生对殿堂分层结构体系、铺作层的深入探究等,提供了重要启发。

与此同时,梁先生将观音阁,山门两建筑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等古籍比对,同时旁及东西方古建筑之异同,尤其是与近邻日本现存诸多古建的对照,并提出今后对它们以及我国木构古建筑应尽早妥善安排,尽早立法保护等多项措施,呼吁全社会重视,通篇文章内容全面,深刻。

2 祁英涛与《河北省新城开善寺大殿》

又如,祁英涛先生继梁思成先生之后的近30年工作中,陆续对独乐寺观音阁、山门有所认识,收获,陈先生一并提出。尤其以往对同一座房屋的口必定一致,这个错误认识不清。“首先看到这个问题的是祁英涛同志,他在测量新城开善寺大殿时,发现每朵铺作用材,从下至上逐铺减小,而契高则逐铺增高,使足材高均相等。所以用材不一致,不完全是施工误差或木材涨缩的原故,有时是一种有意识的安排”等。可见,陈明达先生对已有的研究工作都有中肯的评价,扬人之美。

因之,陈明达先生将此单体建筑的认识推进到观音阁建筑之中,并依据中国文物研究所1963年以来多次测量核对,判定观音阁用材出入甚大,全阁采用四种大小不同的材,是量材施用的结果。这就为未来对我国古代楼阁建筑的考察,修复,复原等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路。

3 中山国王陵铜版“兆域图”与样式雷

我国古代确有图,书并茂的优良传统,有关此点史不绝载。从河图洛书到各种图经,均保持着这一优良传统。就建筑学科而言,春秋战国以降的漆画,青铜器刻画、壁画、帛画、画像砖石、绢画、一直到清代的样式雷图档等,可谓琳琅满目。

记载周公营洛邑时,首先上报成王,“怦来以图及献上”。而1974年~

1978年出土的战国中山国王陵铜版“兆域图”,比例准确,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来《平江府图碑》,更是描绘准确,生动的城市总平面图。

而《营造法式》中的地盘(平面)图,侧样(剖面)图以及佛道帐,彩画(立面)图等,“可以确断为当时的设计图。至于本文分析构图采用方格网的方法,也并非杜撰。清代样式雷图纸中,即保存有这种方法”等。

综合上文,陈明达先生充分尊重别人已做的点滴研究工作,这在当今社会、学术环境中尤显可贵!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火花众流汇聚,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积淀。

在自身学术上的进步

陈先生通过对应县木塔的研究,发现了众多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有关此点,我们已有过专论。正是由于对应县木塔的探究,使得陈明达先生深信,“塔的时代既在《营造法式》之前,那么《营造法式》中不能没有这种设计准则的反映,至少应有迹可循,所以必须再重新深入研究《营造法式》,首先是它的大木作。果然,现在我在《营造法式》中发掘出了前所未曾明确的东西,可以解除数十年来的疑问……这样,就又反回来看到了释迦塔原文未按照材份制分析的不足”。

与此同时,深入探究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两座辽代建筑,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在《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所得到的认识,还可以将新得到的成果与以往的研究对照起来,深入检验。

也就是说,首先把年代与宋《营造法式》成书相近的现存实物,与《营造法式》记载内容进行对比,认识、了解、总结单体古代木构建筑的设计规律。与此同时,在认识这些单体木构建筑的同时,又回过来认识以往成果、对《营造法式》研究中的不足。如此,通过具体的实物研究《应县木塔》,到理论的提升《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再到具体的实物研究《蓟县独乐寺》,再次进行理论总结,验证,即实物研究――理论探讨――实物研究、验证――理论探讨等,循环往复、上升。

例如,陈明达先生在《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对古代材份制及厅堂,殿堂两种结构形式已经取得基本的理解。由于认识到,木构建筑“皆以所用材之份以为制度”,材下面的模数单位为份,“房屋的规模,各部分的比例,各个构件的长短、截面大小,各种外观形象等全部都是用份的倍数规定的。所以份是模数,各材等有一定的份值”。

尤其是,陈先生已经注意到“材等不仅决定单独的房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建筑群、副阶、挟屋、廊屋用材依次减一等……从而确定了全部设计的标准”。

由此。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陈明达先生将所有的数据换算成份值,并列表探讨,比较起《应县木塔》的数据没有换算成材份制而言,前进了一大步。

非仅如此,陈明达先生又运用材份制原则,结合方格网式方法,探讨起观音阁、山门的平面、剖面、立面相应的设计、构图方法,即深入古代木构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是对自己研究方法上的推进,深入了对材份制的认识。

小结

陈明达先生历年的主要学术著作,可分两类:木构建筑技术与雕塑史论。其中,重要木构著作有《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一北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独乐寺观音阁》等,这些专著每一部均有诸多创见,都很精彩。

“大木作制度是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而材份制又是大木作制度的核心”。陈明达先生的《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蓟县独乐寺》三本著作,是对材份制研究的逐步深入,由木构单体而木构建筑群体,将建筑史学研究,尤其是大木作技术研究引向广阔的学术天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可以打开古人设计思想的钥匙。这些著作代表了数个不同时代的学术高峰,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已经、并将继续为历史所证明。

第2篇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第3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第4篇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城西北4公里洛河西岸的康店村,建于明末清初。庄园分住宅区、作坊区、饯房区、饲养区、金谷寨和祠堂等6个部分,建筑面积达6.34万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群。

    明清时期的砖雕广泛地用于建筑门楼、门罩、影壁、墙体的装饰。砖雕制作方法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等,也有灰塑、模印的做法。大型的砖雕作品由多块小青砖雕成,再拼接镶嵌于墙面,形成一种“壁龛”式的特点。如康百万庄园里与寨门过洞相对的照壁“福、禄、寿”大型砖雕,画面层次较多,表现出复杂的场景。(图一)图中的松树、祥云和山石衬托出“福”“禄”“寿”三个神仙人物神采飞奕、活灵活现的形象,活泼可爱的顽童增添了画面生动感,充满了生活气息,影壁下方的“暗八仙”连续图案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这些表现形式是文人士大夫、画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创作的、饱浸乡风民俗的、为世人所喜闻乐见的民居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柱、粱、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一定的美化,以便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建筑木雕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是额枋、雀替、撑拱、门牖、垂花、斗拱、匾额等外檐构件处更为突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康百万庄园众多精美的木雕中,匾额、楹联和门楣题字与建筑的联系显得更为密切。其特点一是数量多,仅木质匾额现存有20多面;二是制作精、书法美;三是文意广。如制作于清朝同治十年的“留余匾”可谓牌匾中的精品。(图二)牌匾形如一面旗帜,白果木雕,烫金面,阴刻字,因题首篆书是“留余”二字,故名“留余匾”。匾文曰:“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第5篇

单位的认识

韶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视站成立于年,从属于韶关市建立局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历的第三方公正监视检测机构。该站于年经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视局的计量认证,并于年按《计量认证/检查认可(验收)评审原则》的请求,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本核心实际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广东省同行业中首家按新标准原则的请求,经过计量认证复查的单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经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有24项,拥有质量工程监视、安全工程监视、建筑材料检测三个科室。次要承当韶关市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混凝土构件以及土工实验、桩基检测等测试检验项目以及施工进程中的质量监视和安全监视。现有检测项目可根本满意韶关市建立工程质量监视检测的需求。现还正预备增加室内环境检测项目。我站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精确,高效。质量目标是:按国际标准建立并不断完美质量监视检测体系,力争把我站建成国际建立行业一流的工程质量监视检测机构。

任务总结

实习后期次要在质量监视科等科室进修各项常规质量监视检测标准,先后主动理解了我站职能范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根本情况,并对人事教育、质监重点、现场取样等任务深化进修。先后研读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汇编》、《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等书籍和“建筑工程质量监视任务细则”、“建筑工程常规材料及主体构造检测的送检请求”、“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评标准”、“质量监视的任务流程”等材料,使他不但将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电梯、智能建筑等方面的验收标准通览,而且对地基、砌体、混凝土、钢木构造、屋面、地面、地下防水及粉饰装修等工程的验收标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分离我站任务分析性较强的实际,这样做也是必要的。

同时我还理论联络实际,实习后期主动请求到建筑施工现场去理论锻炼、理解进修,努力从多方面开辟本人的眼界。我先后去了“南枫枫景园”、“金碧园”等小区实地观看了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零碎。特别对安全防备子零碎和地下停车场消防子零碎印象特别深刻。同时我还积极进修现场监视检测办法,包括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实验,道路弯沉检测实验,钢构造超声波探伤。我还主动请求到其它各科室理解进修,善于从多方面拓展本人的视界。经过进修书面材料和与各科室人员的交换,全面地理解了我站科室的次要职能和重点任务,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而且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美学;天人观念;中国古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9-04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试图建造一些宏伟高大的建筑物,它们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遮风避雨的需要。通过建筑语言,人们把最美的诗句奉献给上苍,把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传达给后人。这样的建筑作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必须具备超越人世与天接近的特征。逐渐地,诸如高大、华丽、庄严、神秘这样一些属性成为人们评判古代建筑审美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古代建筑多半给人以亲切、秀丽的印象,即使皇家宫殿或宗教寺庙这样“神圣”的建筑,似乎也远不及其他民族古典建筑那样高大宏伟,更缺乏那种神圣庄严的气质。

其实,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早期的中国建筑也追求与天接近和与神明的交流,建筑审美关注的焦点同样集中在单体建筑的宏大与华美。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反映个人与社会、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上,最终将建筑审美标准与个人内心修养和人类社会共同的行为标准联系起来,这一转变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从天上回到人间”。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例。这条线索,也就是建筑美的准则由天界的标准改为人世的标准的过程。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走上这么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认识和理解,这种理解后人将之归结为“天人合一”。

“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用民),“昔者周,盖千八百国”(汉书·贾山传)。上古时期的中国部落林立,是谓“天下万国”。不同部落带来了基于不同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当然也带来了矛盾与冲突。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启动,那时的人们不得不以石器时代相对简单的知识和技术面对这片全世界最复杂的大地上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民族大融合。当时中国人没有用“圣战”来强制统一各部族的,而是采用了一个和平的方案,那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各部族人民一致认可的“神界的框架”,将各部落掌握的局部的纳入这个统一的大框架之中,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泛神崇拜时代,给诸多的天神、山神、水神们建立起秩序。

早期人类对山岳有着特殊的情感,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埠陵而居,面对平原旷野上的洪水猛兽,山是人们安全的庇护所。对于文明初期那些敢于走向平原的部落居民来说,对山上先祖们的遥远记忆加上“山”的没入云端的神秘面貌,“山”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地方。高耸入云的崇山于是成为可以与上天交流的神圣场所。当然各部族对于各自的“圣山”或祖先的崇拜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巫”们经由各自的“圣山”随意地在天地间“升降”就会带来麻烦。如果所有部落都能直接得到“天意”就意味着谁都可以借天意发动战争,这正是部落盟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中原部落盟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绝地天通”。首先实施这一措施的是颛顼。颛项是黄帝的孙子,黄帝部落首领和盟主的继任者。颛顼的这次变革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他不仅使人们清楚地理解“神”的“主次之位”,了解山川、神祗、祖宗、姓氏的出处和上下等级秩序,同时建立区分天地、神、人以及各类事物等级关系的制度,建立“五官”各司其序,使“人”与“神”的关系不再混乱,从而达到“民神异业”并使人们对神“敬而不渎”的境界。颛顼在这次变革中,并没有直接完成由多神崇拜向一神论的转变,而是建立了一个包容了各部族所崇拜的自然神的宗教体系,同时由部落盟主垄断了这个体系的顶端,即“通天”的权力,从而向天地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绝地天通”巧妙地达成了消弭宗教冲突的目标,同时实现了王权与教权的统一。在之后数千年中,中国世俗的君王都是绝对权威的代表,他们不仅掌握着世俗权力,同时也垄断了对“天意”的解释权。

这一事件导致几乎是从建筑活动起始的时候,中国世俗建筑的地位就高于宗教建筑。此后,无论“夏后世室”、“殷人重屋”或是“周人明堂”这些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政治权威和最高建筑成就的建筑物,都基本属于世俗建筑类型。后世虽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却是皇家宫殿或民居建筑的模仿品。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中国和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而在古代的西亚、北非、美洲或是欧洲,各国代表性古代建筑几无例外都是教堂、神庙或是各类陵墓祭祀场所之类,世俗建筑的重要性和艺术成就多半无法与宗教建筑相提并论。

第7篇

[关键词]建筑 文化 生命 体系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46-01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勤劳而勇敢的中国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不懈斗争中,从“穴居”“巢居”进步到“筑室”而居,出现了居住建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他方面的建筑也相继兴起。

中国的建筑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体系。历经时间与空间的冲击,它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本质。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过程中,它不断地接受并吸收中国文化精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风向标。正如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老先生在他的《清式营造则例》中谈到:“中国的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有面目,形成了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体系。”

正是由于中国建筑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才能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解读,更深刻地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语言,它诠释着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民族,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看得极重。随着野蛮原始充满血腥的部落时代的结束,封建儒家将“礼”作为社会准则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对生命的渴望。一方面,儒家大肆鼓吹“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大恶”,惟有藏其心方可有“礼”。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他们同样无法逃避对于生命的认识。

由此,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完成主人的任务使命,它还深深地打上了生命的印记,它代表了对生命的渴望。

正是由于建筑没有客观永恒存在的必要,所以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一般发展出用石头兴建的建筑。中国人很讲究天人合一,因而建筑自然而然地就和人的寿命一样,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主人的起起落落就决定着建筑的生命,当主人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建筑也就相对而言是寒舍、陋室,但当主人飞黄腾达时,建筑也就生机盎然。当主人撒手人寰之后,建筑也归于沉寂,终因岁月之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因此,使用可以腐朽的木材要比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更加具有生命的意义,木材作为建材也就成为必然了。

提到建筑材料木头,就不能不联想到土。中国人历来讲建筑工程为土木工程。可见,土与木是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建材。《尚书•洪范》中,箕子陈述上天赐给禹的“九畴”中,第一条便提到“五行”之说。中国古人形象地联想到:木,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居中央,主方正。两者皆为吉象,并且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同样,古人认为石材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它暗示着死亡,因此墓室多用石材砌成。而且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即使是修筑城墙,中国人也大都不用石材,而是用夯土。所谓夯土建墙即指版筑夯土墙。它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尽管后来也有用到石材,但那石材都是贴在夯土墙上。即所说的“砖包墙”。

生命的感觉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起永恒还要重要许多。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木材之外,造型的生气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不用石材作建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太重,不够飘逸了。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东西多用实的山墙;南北多用虚的门窗,可以开启,让气流和光线畅通,符合人之所需。同时,在六朝之后,中国建筑产生了地面用短柱支撑,屋顶以曲线起翘,聪明地使建筑的重量感消失。这无疑是一种生韵的生动表现。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是生命的建筑。建筑表述的是隐含着建筑者深层的观念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哲学和美学观念、文化的系统意义。

中国人在几千年不断磨合的时间里,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和人生观、文化和艺术观。并且,中国人从来没有放下过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因而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建筑上表现出来即为“人本的精神”。

何为“人本精神”?按照西方人的解释就是以人的本位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在中国,中国古人们将其解释为人与空间的和谐,一切顺应自然,按自然的规律行事。

在建筑上面,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本身构成,它都与自然和谐统一。上天赋予人体的造型,基本上是对称的。因此在中国的古代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的匣子,都成“组”出现。四合院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最起码的建筑了。每一个组合都反映着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台湾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老先生曾经在他的讲演稿中提到:“建筑是文化的上层建筑。建筑的每一现象都有文化的根基,这是毫无疑问的。”

的确,中国古代建筑由一张白纸被描绘得色彩斑斓,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将会愈加明显,它包罗万象,忠实地反映了中国延续千年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版(2005年5月1日).

第8篇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设计

课题

《我国古代

建筑艺术》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

课时

教材

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我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悠久历史,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格。

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遗存了许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古代建筑。教材从大气磅礴的故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欣赏的眼光去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并把我国古代建筑划分为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类型。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重点欣赏、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典型作品,让学生初步掌握外观造型、结构、布局、色彩等欣赏要领。

学情

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个学段的第二年。此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基本形成,主观意识比较前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加强。

根据此班级的学生善于表达,动手动脑能力比较强,遵循班级的性格特点,并按照课标要求的遵循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四个原则设计此课。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及各自不同风格特点、品味古代建筑的美,从而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所欣赏的古代建筑建筑进行赏析、评述。

2、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采用讨论、比较等方式参与探究性学习、更新美术观念。

3、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等艺术风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及类别。

教学难点

认识和评述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师: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学案一、二

生: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橡皮,铅笔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环节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建筑就是其中的一项。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今天我们就开启中国古代建筑的大门,去感受我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板书(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视觉感受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成就。与欧洲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

通过幻灯片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展阶

(一)类别

我国古代建筑分为六大派别分别是宫殿、坛庙、塔、园林、民居、寺庙。

同学们打开书P39-P41页,快速的浏览建筑类别、概念、代表建筑,完成学案一。

(二)课前我们班还分配成四个小组,每组选择一类建筑。

进行分析,并做了PPT。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非凡。

今天我就按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的方法。以故宫里太和殿为例,深入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首先,外观造型.与现代的建筑不同,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分为哪几个部分?

屋身正面多为开敞的门扉;

台基常以白石雕刻而成,配以栏杆和台阶。

屋顶的样式有多种:悬山、歇山、单檐庑颠、重檐庑颠、硬山。按照他的等级从低到高就可以这么划分。太和殿运用了哪一种屋顶呀。

刚刚我们是从外,对外观造型进行分析。下面我们该到建筑内部-建筑结构。

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有“房倒屋不塌”之说?(视频)

我们请同学们在书中找找什么是斗拱。

像这种结构采用的方法叫做榫卯结构,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他没有一个钉子但是把建筑物固定的非常结实,能够抵抗地震等灾害,太和殿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我们了解了外观造型,建筑结构。下面我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了解群体结构。

群体布局:我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都是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都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建筑则由若干个院子组成,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次要建筑物多作对称的布局。

你知道的群体布局有哪些?师:看出你们是真预习了。

我国古代建筑还融入了我国工艺美术及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你能找得到么?同学们讨论下。

他们的学名分别叫做匾额、楹联、棂格、蹲脊兽

宫殿庙宇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黄色琉璃瓦、朱红色屋身,檐下以蓝绿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画,衬以洁白的石雕台基。

我们刚刚根据按照从外到内,外观造型.建筑结构.从大到小的顺序群体布局,装饰色彩深入分析学习了我国古代建筑里的宫殿类里的太和殿。

在外观造型中,屋顶是重点,建筑结构中承重和维护分离,斗拱是知识点。群体布局,主要掌握对称性。装饰色彩中提到了匾额、楹联、棂格、蹲脊兽关键字。

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按照我们刚才从内到外,从大到小的方法,你能不能按照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的方法,根据学案二中的内容,完善你课前的预习。

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完成学案一的教学内容,宫殿:我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宗教礼制建筑。

塔,

园林,寺庙,居,宫殿

学生代表分别做汇报

园林类—网师园,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

塔类-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

坛-天坛-祈年殿

民居-宏村

欣赏视频,按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的方法。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生:屋顶、屋身、台基

太和殿就是运用了重檐庑殿。

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一层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叫做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做斗,两者合成斗拱。一方面起着承重作用,一方面还起着装饰作用。

理解榫卯结构,在大的地质灾害中仍然可以躲避。

视频变换让学生理解对称的关系。理解中心为对称轴,两面建筑物对称的关系

北京故宫、北京四合院。

太和殿-书法,绘画,棂格-雕刻,上的蹲脊兽(共有10个)表示中国工艺美术。

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总结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加深屋顶,承重和维护分离,斗拱,群体布局,对称性。强调匾额、楹联、棂格、蹲脊兽关键字。

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析总结

学生完善课前的预习

此环节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预习不再是简单的看看书,了解书中的内容,而是让学生们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和照片,制作幻灯片。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视频,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们从视觉的角度分析屋顶的不同样式,为了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运用太和殿-重檐庑殿作为测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设问,让学生找答案,最后通过视频解疑答惑,运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榫卯结构,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更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

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同时给学生普及知识。

醒目的ppt帮学生记住太和殿的装饰色彩。

总结加深

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此课,加深他们的印象。

从人文性和技巧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已感知的知识,巩固帮助自己表达的技巧。

三、评价阶段

谁来分享下你们的建筑类别。

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总结知识。

四、拓展阶段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老师希望大家再去旅游的时候可以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欣赏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再去旅游的时候可以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欣赏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希望学生能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美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赵虹虹

教师单位:天津市

东丽区

民生学校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小学美术教材第

册第

15

课题

《小学美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课时

1

课时

教材

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领域,课时一节课。

横向来看,在“设计.应用”领域,是继《金色的浮雕》后进一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造型.表现”领域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形状、色彩、空间、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衔接,有利于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纵向来看,有利于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的表现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过程方法:让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讨论的方法,设计出有心意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

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的变现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师:范画、图片,PPT

生:水彩笔,彩纸,铅笔,橡皮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环节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节新课,第十四课《变化无穷的形象》(板书)

我本着寓学于乐的宗旨,此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游戏1:

看一看,想一想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幅图画,大家欣赏这幅图画并思考3个问题:

a.物体本身是什么?b.物体变成了什么?c.用什么方法变幻

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它演变的过程。

通过问题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

多媒体的演示这个鱼形的台灯如何转变成最后鱼形,加深学生的印象。

多媒体的教学,学生可以简单明了的了解组合造型的过程,掌握这一课的重点。适合边远学校的教学,符合学情特点。

一、发展阶段

游戏2:拼一拼,做一做

老师在桌子上的每个信封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基本的图形和一些部件,大家把这些图形拼一拼,看看这些图形通过组合造型可以变成了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基本图形经过组合拼贴,鞋子-船,气球-花,梳子-人物,半圆-乌龟,雨伞-人物,菠萝-精灵,铅笔-火箭,扫把倒了个-吹笛子的少年,其实这些图形不仅局限于这些创意,只要大家勤思考多动脑就可以出现很多有趣的形象。

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下组合造型在人物形象中如何运用,大家打开书第21页,先来看看左上图眼睛用方形代替。鼻用一串的小花组成。嘴巴在一个粘贴上面画了个嘴。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鼻子啊。我用铅笔变成的火箭来表示鼻子,用半圆形当眼睛,右下图眉毛用了云,我把梳子放在这当眉毛。

我们一起总结下,组合造型在人物面部进行变化可以对人物的脸型,五官,发式进行变化外,我们还可以对人物面部装饰进行变化,欣赏京剧脸谱。九头鸟和青蛙装饰大家一眼可以看出来,大家看看于亮的脸谱八卦图,值得注意的是鼻子和嘴巴已经完全变形了,但是颜色和形体的完美结合,既生动又漂亮。

游戏3、说一说,猜一猜

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啊?窗帘,地板,壁炉,我们第一感觉这画的是哪啊?其实这个是一个奇特的脸。这幅作品是著名的绘画大师达利的作品。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下老师设计的脸,大家注意构图,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老师运用了平时吃的食物,大家还可以运用家电,或者植物等等。。。这里着重讲一下刮画纸,大家在起好形的情况下,可以随意的刮出底色,可以用老师发的笔,为了减少时间,也可以用尺子宽面的材质。

三、学生

作业,教师辅导

四、点评分析、课后拓展

游戏四、比一比,画一画

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生态

低技术生态手法,绕不开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应用,因为古代没有足够地技术对水进行净化,所以在应用的范围中需要将水源作为城镇选址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也是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呈现出依山傍水的建筑特色的原因之一。文章对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

1水应遵守的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分析现存传统建筑时,不难发现古代许多城市在选址时需要先分析水源情况和水质,同时分析水网密集区域水的结构,并在水域区域规划好对外交通与交流的主要航线。因此,在江浙一带,水网密布的格局促使当地居民依靠河流进行交流,从而引水进镇、围城环绕。这些方法都是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低技术生态方法。在地表径流比较少的地区,将地下水作为水源,同时将地下水引入城内,储存在“坎儿井”。在传统的村落布局当中一般是先有沟渠,再有路。村落的民居布局一般是以“坎儿井”为中心,进行自然布局。这两种的村镇格局差异可以说明水在传统建筑环境当中需要遵守着适应性原则,即适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去保护水资源,从而保证生活以及生产活动有关水资源的供给。城镇的形成主要体现了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适应性原则。

1.2整体性原则

传统建筑是将环境当中的水资源作一个整体性进行考虑,为此对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整体影响。例如夏季,水可以吸收墙体多余的余热,这样做可以调节城镇的气温。这与人类的皮肤对外界热量的感应都是十分接近和相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具体情况是需要具备整体性的。

1.3实用性原则

在生态建筑当中必须重视的就是一个成本计算的问题,一旦生态建筑所维持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那么生态建筑就没有太多的实用性。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水的生态应用应该保持着实用性的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城的护城河系统,古城充分利用了河水以及周围基地所形成的地势差异,挖掘和引水形成众多的分水渠。而这些分水渠的布局十分均匀进一步保证家家户户都可以有水流进出。这一套系统便于水流进城镇内,从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还可以促进水资源流出城镇。起到了水资源新陈代谢的作用,保证了居民用水的清洁。与此同时,这一套系统有效地促进洪水的泄洪,减少内涝所出现的概率,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具备了一定的防洪和防涝的作用。总之,这种系统真正有效地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用水,促进了生态环保地实用性。

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可以十分有效的净化空气,尤其是形成水雾时可以与空气分子进行结合,产生大量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氧离子。但现代的建筑特别在高层建筑当中,过度依赖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调节,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氧离子。因此建筑内部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传统建筑当中经常利用地下水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其可以作为能量的载体。一方面地下水会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所以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夏季当中,将温度较低的深层地下水提取出来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也是对室温进调节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方法。古代缺乏对水资源进行开采的技术,水资源的保护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需要借助人们的生活习惯去实现对资源的保护。例如有的古村落就会有两套的水资源排水系统,①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不是直接地排掉,而是存入了洗衣井和洗污井当中以供人们洗衣或浇地,这样做起到了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②雨水使用另外的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会将雨水保存下来,为人们所使用。由于雨水较为干净,在长期沉淀之后会减少许多的杂质,进一步对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的作用。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说明古代人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在不同区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利用方法都有所不同。保护水资源一直都是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应该贯彻理念。

3水的生态审美应用

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应用除了表现自身价值外,与水的生态审美价值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中国古代所追求的上善若水的境界,说明水在古人意境当中的重要位置。除此之外。传统建筑内部和外部水流的不同状态对人的心境以及心理感受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利用假山与水流营造出小瀑布的状态,就会让人体验到水的活力,而一潭清泉就会让人感觉到凉爽的意境,让人忘记烦心事,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在古诗当中说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水的多变性总是可以让人有着诸多的想象,引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研究水的引入,不仅要分析生态价值,还要将生态价值当中所包含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考虑进去。比如水之滨会给人带来自然的气息,也会在空间上起到了加深空间的深度的作用;水还可以减少噪音,因为水流的声音可以洗刷人们内心的烦躁。因此水在中传统建筑环境当中起到了陶冶人性,愉悦身心的作用。

4结束语

文章以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所分析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技术上,更多的是包含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技术智慧结晶。这种智慧结晶在现代建筑当中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所体现出来。水不单单是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文章关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是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对于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和传统生态审美的分析也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洁.基于地域化理念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李晨.徽州古村落生态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

第10篇

在北京清明皇家坛庙——先农坛古建筑群内静静的伫立着一座以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史、古建文化、古建技术与艺术以及先农坛历史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7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其设有中国古代建筑展,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以及临展。

不止是北京

古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与西方古建筑不同,它独特自成体系。而我们的建筑物又一直延续着中国古建类型。中国改革开放之时,百废待兴。文博专家开始考虑,为什么不能建一座我们自己的建筑博物馆呢?在专家们的积极呼吁和鼎力相助下成立了古建筹备处。”中国人自古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有了,便开始着手解决地利的因素。“最初,博物馆选址在故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未能在故宫安营扎寨。最终得到了北京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在外坛墙已被打开,逐渐被蚕食和遭到破坏的先农坛建立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由于博物馆隶属于北京文物局,取名时便以北京命名了,但是我们的收藏、展览、研究都是以中国古代建筑为对象。随着建管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升,特别是针对先农坛文化的认识。我们决定在延续古建筑展的同时,增添了先农坛文化展。一般博物馆基本是一个主题,然而我们博物馆则是两题并重,这也是我们与众不同之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解立红说道。

与天坛并列而行

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山川坛成。”山川坛即先农坛,其为专门供奉自然神灵的庙宇。据解立红女士对于先农坛历史地位的解说,“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以农为本,重农敬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直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先农坛就是古时通过敬农神表达重农敬农文化内涵的地方。回看北京建城的悠悠岁月,永乐在北京建都做城市规划之时,将先农坛设立在北京城市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西侧,与天坛遥相对应,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而整个城市的中轴线也是一个特别完整的体系,展现着‘北,左祖右社;南,左天右地’的中国传统建城理念。从古至今,先农坛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史中,还是北京发展史中都占有不可或缺一席之位。”

意外保留的稀世国宝

别过了先农坛,我们走进了气势恢宏的太岁殿。入目便是赫赫有名的“北京隆福寺藻井”。“此藻井来自明代建筑物隆福寺。它的存留是意料之外的,76年的一场地震,工作人员出于保护的缘由,将藻井拆下,致使藻井躲过了不久之后的火灾。”解立红女士说。

藻井并不是普通水井,它是一种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根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古代殿堂和阁楼会在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上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希望能借以压制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不仅如此,藻井还是古代地位的象征,一般只在宗教或帝皇的建筑中使用。

末代皇后的故居

四合院可谓是老北京的象征,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众多四合院模型中,一个精致的小四合院吸引着我。“它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后郭布罗·婉容婚前宅院,坐北朝南,东西两路延伸,三进院落的东路,迎面是一字形影壁,左右四扇屏门,进西屏门即入四进院的西路院。其中广亮大门、影壁、垂花二门、抄手游廊等,样样俱全。园中更是通幽古径,清静素雅。”我想就是这样的环境塑造了一个才貌双全、内刚外柔且集中国传统美德及西方思想教育为一身的传奇女人。但婉容一定想不到“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 宗教 自然

自古以来,建筑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典范,它的精华是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在古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方地域环境和人们观念意识以及等各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西方建筑空间的差异性。

建筑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明显不同于绘画,这归于它所实用的材料、结构和功能不同,同样我们必须置身于它的空间中才能够欣赏它,所以建筑的表现形式首先就是空间。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国传统建筑高度重视群体组合,力求通过若干单体建筑物的联系组合,扩大建筑规模,丰富空间关系,强化审美效应。一般是以庭院结构为基础的建筑群,各个历史朝代基本一个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西方建筑注重向上空间的发展,在高度上较中国有较大的差异,一般顶部较尖,而且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风格,可以先后分为:希腊柱式、罗马拱顶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建构技术。这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一个孤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西方国家凡是取得过伟大成就的建筑体系,基本上都采用砖石结构。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石材各有短长,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之所以中西建筑材料出现这种区别,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文明区域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与该区域地理自然条件所提供的材料资源有紧密的关联。中国古代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当地盛产木材,多森林;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木材轻巧、简便、灵活、坚韧的特性存在天然的联系,所以木材就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于是,这种以木构架为承重骨架的建筑空间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而古代希腊和罗马都是地处地中海沿岸,石材丰富,所以建筑多为石材结构,虽然考古发现它最早也是起源于木质结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石材建筑形成了西方建筑的主流,相对于木制建筑,石材建筑不利于建造但有利于向高度上挺立,不利于采光而能营造神秘、幽暗的空间,不利于施工而利于包寻,这些特点刚好满足了西方宗教建筑在高度上的需要及永恒的坚固。

二、观念意识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多个房屋组合的建筑群,在空间上是横向发展,一般的平民住宅是四合院式的庭院结构,这种院落住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其围绕家族血缘的人伦秩序而与自然和谐交流的结构形式,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题。庭院或天井与阴雨风雪的直接呼应,使居住者身处家中也能感知节气的变化。庭院生活对空气、阳光、雨水的依赖和利用,使人的生命与自然紧密联系。

此外,院内空间具有隐蔽性,在这个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放大发展就形成了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这种空间结构具有相当浓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比较安于天命,在建筑结构上也无法得到创新,因此,长久已来便形成了这种建筑格局。

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城邦经济和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军事战争,人们的观念意识具有开放性,加上希腊神话的浪漫特征,使得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活跃,敢于创新,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西方的建筑在空间和造型上有了多种不同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闭合式建筑属于封闭类型,虽与自然亲近却是封建保守观念的体现,而西方是展示类型的建筑,是强化自我的观念意识的体现。

三、宗教文化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社会的世俗色彩比较浓厚,重风俗重秩序,受佛家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把建筑的形式规范作为僵硬的教条,所以中国的佛教寺院一般都与山水相依,在平面布局上与自然相融合,力求天然,包括林木山石都尽量使用天然形成的,在景物的设计元素上也注重细节,使得整个寺院成为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景。而西方社会中的宗教气氛比较浓厚,往往经典的建筑不是凡人的住宅和宫殿,而是精美的教堂,如欧洲中世纪后半期的宗教建筑,是西方古代宗教建筑的典型式样,主要特点是教堂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盖伸向蓝天,体现了超越尘世的宗教精神,因为西方人不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寓所,而是更注重给灵魂寻找一个栖息的圣地,所以这些教堂往往建在城镇中心,单体空间形式比较巨大,装饰色彩也比较精美,希望它能够永久的保存下去,因此这种神秘幽暗的空间结构显然与宗教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后来这种带尖的哥特式建筑也蔓延到公共居民用建筑。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占居着地面,而西方建筑占居着空间。

四、对光的认识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光在人们是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万物能够生长,包括人类,当然,没有光亮也就感觉不到任何色彩和一切物质,所以光的存在自然也对建筑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从平民住宅还是宫殿在数千年间都比较忽视光在室内的利用,没有把光线很好的引入到更多的空间中。而在西方的建筑中,自两千年前的希腊罗马就用开窗方式把光线引入建筑室内大空间,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大窗户玻璃,更注重了光的利用,因此在各自的空间设计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总之,中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形成都与各自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始终遵循人文主义精神理念,讲究与自然和谐的因素,而西方建筑在空间上则多加入个人创造的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要不仅满足于使用功能,也更注重建筑的空间形态美,同时钢筋水泥加玻璃的高层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模式形成了世界各地建筑的主流,而中国建筑也逐渐融入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希望中国建筑在这种世界现代建筑的潮流下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能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4

[2]范梦.艺术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

第12篇

引言

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是人类思想的寄托,更是人类进步的载体!它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让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观念与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强调的“仁”和“礼”来治理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这样儒家文化其实是慢慢演变成一套具体实在执着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宗法轨制。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的表现主题。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是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很早以来,中国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向横向生长,占据很大一片面积,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各构图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以单体的烘托对比、远道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来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从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时做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同时又沉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尤其是宗法伦理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场景处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渗入人类的思维,从而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 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但同时,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相继产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观。

三、道家自然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特别是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设计思想。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时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题与灵魂的建筑物,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而在中国,虽然树木也经过剪裁,却因不露痕迹和合于事物原来的特性与规律而被认为时“自然”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追求的意境。可是,历史总要前进,社会总在发展,于是中庸之道走进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

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是西安门至横门,再向南穿过南郊礼制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布其东西。都城中轴线的南段在未央宫 上,未央宫是西汉都城中枢,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宫前殿,位于未央宫中央。都城中轴线南段即未央宫中轴线未央宫作为最重要的宫殿 就在其中轴线上。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是当时长安城最宽道路,它处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门明德门,朱雀 门,承天门中轴线北端正对宫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极殿,两仪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的突出地位,围绕中轴线, 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并且其每个里坊设计也体现了居中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建筑体系是一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调的完备统一的体系,古典建筑体系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可得出结论古代建筑体系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两者之间更多深层的联系,以求对比当代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建筑遗存进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以某种启示,启发我们对于发扬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指点我们对未来设计方向的探索。

总结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却是永远的必然。

参考文献

第13篇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但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而且在之后的长时间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河洛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遗存,是河洛地区辉煌文明的载体和见证,是认识和了解古代河洛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现存的河洛地区古代民居建筑较多,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巩义的康百万庄园、洛宁的丈庄程氏祠堂、孟津的王铎故居以及孟津卫庄民居建筑群等,其中康百万庄园的建筑雕塑艺术最具代表性。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城西北4公里洛河西岸的康店村,建于明末清初。庄园分住宅区、作坊区、饯房区、饲养区、金谷寨和祠堂等6个部分,建筑面积达6.34万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群。

明清时期的砖雕广泛地用于建筑门楼、门罩、影壁、墙体的装饰。砖雕制作方法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等,也有灰塑、模印的做法。大型的砖雕作品由多块小青砖雕成,再拼接镶嵌于墙面,形成一种“壁龛”式的特点。如康百万庄园里与寨门过洞相对的照壁“福、禄、寿”大型砖雕,画面层次较多,表现出复杂的场景。(图一)图中的松树、祥云和山石衬托出“福”“禄”“寿”三个神仙人物神采飞奕、活灵活现的形象,活泼可爱的顽童增添了画面生动感,充满了生活气息,影壁下方的“暗八仙”连续图案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这些表现形式是文人士大夫、画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创作的、饱浸乡风民俗的、为世人所喜闻乐见的民居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柱、粱、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一定的美化,以便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建筑木雕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是额枋、雀替、撑拱、门牖、垂花、斗拱、匾额等外檐构件处更为突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康百万庄园众多精美的木雕中,匾额、楹联和门楣题字与建筑的联系显得更为密切。其特点一是数量多,仅木质匾额现存有20多面;二是制作精、书法美;三是文意广。如制作于清朝同治十年的“留余匾”可谓牌匾中的精品。(图二)牌匾形如一面旗帜,白果木雕,烫金面,阴刻字,因题首篆书是“留余”二字,故名“留余匾”。匾文曰:“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第14篇

关键词:自然观 分离 连接 本体 关系性 时间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自然观是历史积累的人类对自然演化和存在的一般规律的认识。西方自然观的形成,基于对古希腊、古罗马及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融合,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渐渐得到确立并作用于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发展。中国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始终与西方似乎是在各自的两条路径上不相交地独立发展。在此作用下,形成了中西方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差异。

一、中西方自然观概述

1、西方的自然观

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李约瑟指出,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这是一个沉默的世界,是一个僵死而被动的自然,其行为就像是一个自动机,一旦给它编好程序,它就按照程序中描述的规则不停地运行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人被从自然界中孤立了出来;另一个是上帝统治着宇宙的神学世界,自然界是按照上帝的意志运行的。[ 伊・ 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P38-39]古希腊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人与自然相对的独立性与分离就已显现。

另一方面,这样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几何特质。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Idea及其模像构成的,Idea在这里可以解释成作为内在秩序、抽象性、抑或美这些客体,而模像则是承载这些客体的物理形态。因为上帝是统一的、绝对的,最趋近于上帝的形体是球体,因而球体及可被球体内切的其他几何形体则是理想的、更能趋于并反映美和客观自然的形态,我们称之为柏拉图形体。柏拉图认为Idea与主体是完全分离的,要认识Idea是很困难的,人类只能勉强通过其模像来认识它,而柏拉图形体则是能认识Idea的理想模像。[ 隈研吾:《反造型》,P73]西方Nature的概念似乎更倾向于上文所说的客体,一种绝对的秩序,一种抽象。所以也不难理解西方一贯对自然的几何性的处理,以使之更趋近于美(Idea)。而人同自然的关系,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立和驾驭,却始终存在着相对独立和分离,因此独立性和分离性也渐渐成为贯穿于西方人对待世界的思维模式。

2、中国传统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在《老子・道德经》中有根本的阐释。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分为天、地、人、道,在这四者之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自然”居于最高位置,万事万物都应从属于它。

在这样一个法则之下,中国传统中并不视人、天、自然这三者为各自独立的范畴,而更习惯于将三者模糊在一起表述,感觉三者本就是不可分离相互统一的。与西方绝对化的理论态度相对,儒道思想都混淆着天地人伦和政治,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人认为天道、自然都可在一个完备的人身上或好的建筑上融会贯通。

另外,西方人强调个体,或者说是本体;而中国传统主张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的观念,强调事物间的关系性。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古代阴阳说就揭示了以“成对”事物而非独立事物作为本体单位的观念。这也就是中西方“合创”与“独创”的差别。《道德经》说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其中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无不揭示了其中对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因此较之西方强调“本体”和“分离”的自然观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形态。

二、自然观差异影响下的中西方建筑空间

1、分离――连接

“分离”和“连接”是隈研吾在其著作《反造型》中提到的两个东西方自然观概念。在西方“分离”意识下,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只有严格的区分,才能表达事物的本身。而中国传统更注重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连接”。物质之间是即区分又相互渗透的、相对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重视事物的分类,很早就将建筑按照功能的不同进行建筑类型的区分,并分别赋以相应的形式;而中国传统建筑虽然也有功能上的区分,但承载这些功能的建筑形式大多并没有类型学上的差异,仅存在建筑等级的不同(如中国小到住宅大到宫殿都采用的是合院的形式)。

在城市空间中,中西方的差异性尤为明显。西方传统城市长久以来都以自然对立物的状态存在。无论是在市民城市中,还是在领主城堡中,为自然留出的空间都是鲜见的。巨大而密集的建筑物,挤出的边界分明的街道和广场,几乎看不到行道树。城堡也是凸显于山岩或旷野之中,成为周围自然的对立物。他们认为自然与人工构筑物是泾渭分明的,人类的建造是对自然的抵抗。然而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历代帝王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秦汉直至明清,都城或皇城内无不开池凿山兴修苑囿,力图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以顺天道。

从建筑单体角度上说,“坚固、适用、美观”是西方建筑的三个基本原则,“坚固”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人类视图通过追求建筑的永恒来达到自我价值的永恒。而“永恒”所反映出的是与自然的进一步独立和分离,建筑对于处于其内部的人来说是较为封闭的以追求纯粹性。而中国传统建筑相对而言就开放得多,轻盈的结构、通透的隔断、呼吸的庭院,建筑充当人与自然沟通连接的媒介。中国古代选取“木材”这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建筑材料,这本身就蕴含了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性。中国古代自儒家起就崇尚“卑宫室”,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固,而是抱着与自然谦和化一的态度,才使得木结构建筑在近代西方文化渗透之前代代相传。

2、实体性――关系性

由西方的“分离”与东方的“连接”的差异性带来了对于建筑认识上相应的“实体性”与“关系性”。上文提到西方注重建筑本体,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对话,重视相对事物间的关系性,由此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空间处理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呈现出的形态。

西方建筑物是独立的(甚至孤立的)、纪念碑式的、垂直发展的,且靠建筑内部所有功能房间的集中性组织来形成外部的独立而集中的形态。中国传统建筑则是所有功能房间散开,依靠连廊和庭院将其组织串联,建筑呈水平向发展,伏于大地,依山就势。故前者为“栋”,后者为“间”。“栋”是独立、分离的实体,与环境割离;“间”是将建筑化作无形融于自然,将自然带入间与间的关系之中,与人的身体发生联系。(图1)

3、时间性

柏拉图将时间剔除在形而上学之外,他的时间观被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普遍接受,认为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因此,在此影响下,作为追求永恒的建筑,便极力剔除时间性,而追求一种恒定的、静止的建筑观,这同时也直接导致建筑形态的实体性。

在追求“去时间性”的情况下,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中势必带入“距离”。唯有在一定距离之外,建筑以完整二维立面展现,建筑才是稳定、静止的。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透视法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时间观和建筑观,将一定距离之外人所见建筑的画面转移到画布上。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建筑恰恰是追求时间性的。由于建筑的形态并非独立集中的单一形体,而是伴随着空间序列的建筑关系合集,人对建筑的体验不是瞬间的整体的,而是伴随着人的进入和与建筑的互动发生感知,进而认识建筑和空间,如传统四合院、园林以及宫殿或坛庙。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也没有“立面”的概念,其建造也并不依照既有的二维投影图。若剔除时间性,对建筑的感知便无法完成。

4、对称――对仗

西方的绝对性思想体现在空间上对应的是对称,重要的官方建筑如宫殿、教堂或皇家园林,无不遵循轴线左右的严格对称。而在中国古代的空间处理上,尤其是法统空间,受对立统一、相反相成观念的影响,虽也强调严谨的轴线,但更强调轴线两边的对仗关系而不是表象上的对称。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都城规划依循的“左祖右社”等,包括明清紫荆城的规划布局清晰明确的轴线左右是严谨的空间对仗而不是形态对称。

5、几何――模仿

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性最直观地表达在对自然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在园林中有充分体现。西方园林对植物处理的几何化倾向是基于文中提到的几何化特质,自然势必要经过人工的几何化改造使之更趋向于美(Idea)。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 黑格尔:《美学》, 第三卷, 上册,P105 , 朱光潜译]西方古典园林不管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原则都是相似的。

第15篇

关键词 古代建筑;中国文化;木结构;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极具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空间、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纵观中国古代建筑,故宫的雄伟、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将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体现的淋漓尽致,显示了先人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木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形态上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屋顶的形态,其体形硕大,而且呈曲面状,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正脊和檐端也是曲线,再融入一些传统装饰元素,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部分,古代文人欣然称之为“如鸟斯革,如斯飞”。屋顶的硕大构筑并没有笨拙的沉重感,反而颇有几分灵动。古人为了设计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斗拱。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斗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斗拱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斗拱在唐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在现代最直接的应用,是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馆它的标志性、力学美感和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馆的设计取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经典构件――斗拱。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因为中国馆斗拱结构得以作为一个主体被人们认识,在此之前它是依附在建筑物上的,很容易被人忽略。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斗拱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到唐宋趋于成熟。根据国家意志,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在定义斗拱的同时,还给了它尊崇的地位。从此,斗拱的式样趋于统一。到了明清两代,斗拱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规定,用不用斗拱,成为区分建筑等级高下的一种标志。斗拱至此进一步散发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它的文化属性和阶级属性也得到了深化。

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斗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它向外出挑,可以扩展屋檐的距离,从而起到了防雨、防晒的作用。使建筑物屋檐线条更加美观、大气,整体上更富有变化性。斗拱的结构是由小块木头相互穿插而成,结合处非常严谨但也有一定自留空间,在遇到震动时,力在木块之间相互转化。同时也将地震力传递给具有抗震力的柱子,在相互转化中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在地震时斗拱起到减震变形消能的作用。

近代,斗拱渐渐地淡出了百姓的生活视野,较多的存在于宫殿、庙宇、等封建等级地位较高的建筑物中。世博会中中国馆的建成,将这个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建筑元素从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东方之冠”的设计等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好评认可。中国馆,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所以有人称它为“东方之冠”、“天下粮仓”。一个好的建筑,可以给人多方位的观察和理解,引发丰富的联想。当然,人们会发现,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很容易联想到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就是依靠一种超常的凝聚力和忍辱负重、同舟共济精神,在困境中不断进取。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斗拱的特性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现象,这是最好的诠释。

中国古代建筑历经千年磨砺,现存人们眼前的都是历史文化艺术的遗产,穿越千年至今依旧给我们指引,它不仅是只是建筑物,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古代建筑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 张复合.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建筑师,1994

[3] 玄峰,蔡军.中国建筑史教育形式研究(五),华中建筑,2009

[4] 周铁军,王雪松. 面向生态的住区绿化设计[J]世界建筑,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