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个体经济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个体经济的意义

第1篇

磨牙

睡觉时牙齿咬得咯吱响,醒后面部肌肉紧张、酸痛,并伴有头痛,如果你有此症状,很可能患上了“磨牙症”。引起磨牙的原因很多,侧卧位或俯卧位睡觉、牙齿咬合异常,都会让人不自主地磨牙;磨牙还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尿酸增多症等的表现。另外,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部位,当人们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时,也可能磨牙。

别看磨牙事小,长期磨牙会引起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广泛损耗,不但可能引发牙周疾病,还会导致面容苍老,影响美观。如果经常磨牙,可在睡前用毛巾热敷上下颚,能松弛咬合肌肉,尽量放松自己,适当做些体操、泡泡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等,症状不缓解时要及时就医。

打鼾

偶尔打呼噜不必紧张。如果鼾声响亮不均匀,而且有晨起口干、白天疲乏无力、嗜睡、头脑昏昏沉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那可能是得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时常出现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液中氧含量明显减少,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这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肥胖者、男性、孕妇等都是打鼾的高发人群。如果打鼾者一觉醒来有口干舌燥、头晕、头痛,白天困倦、嗜睡,甚至工作或开车时睡着,以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表现,最好去医院就诊。

打嗝

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它就是膈肌。当受寒冷、饱餐、吃饭过快、吃干硬食物等刺激后,膈肌会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人们就会“呃儿”个不停。短暂的打嗝也是一种机体保护反应,但如果连续出现或顽固难愈,可能预示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另外,紧张、恼怒等不良心理状态也常引起打嗝。

分辨打嗝是否为器质性疾病的窍门,即打嗝在24小时内能够缓解,且睡着后自动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超过24小时还在打嗝,且睡着还不停止的人,多是疾病缠身。

耳鸣

用手捂住耳朵,你会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外界嘈杂的声音被阻隔,让你听到了耳旁组织的血流声。寂静的环境能够放大我们的听力,但如果你平时也能听到“脑袋里鸣叫”,耳中出现铃声、哨声、波浪声、蝉鸣声等,而周围环境并没有相应声源时,就得小心了。严重的耳鸣不但影响听力,干扰正常睡眠,还会引起焦虑、烦躁或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问题。噪音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原因。当某个频率的噪声损伤了听神经末梢细胞时,就会产生相应频率的耳鸣。实际上,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0 ~ 90分贝A声级)的噪音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滥用药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包括心得安、异搏定、布洛芬在内的多种常用药物都可能引起耳鸣。此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也可使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耳鸣。听神经末梢细胞一旦造成损伤很难恢复如初,但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已有耳鸣的人切忌酗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

第2篇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经济效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 S2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44-01

随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的实施,联合收割机在安徽省桐城市已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有联合收割机逾260台,全年机收面积达45 120 hm2,年创收1 500万元。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联合收割机作业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联合收割机的效益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加上地理条件、天气原因及人为操作因素的限制,有的联合收割机机主甚至赔钱。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经济效益。

1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机手操作技能

由于机主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会基本的操作,对联合收割机的关键技术性能了解甚少,缺乏联合收割机日常保养和正常维护常识,用机不养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联合收割机作业时故障层出不穷,降低了其使用效益。因此,要拓宽培训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如农机部门、生产厂家开展培训,或利用网络媒体等先进科学技术开展讲座,或机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从而促使机主掌握联合收割机的机械性能和实践操作技术,延长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

2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注重成本节约

机主承担的成本主要是两方面,即油料和维修费用。随着油料价格飞涨,联合收割机作业利润随之降低,加重了农民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成本。以前油料只占收割价格的1/6,现已达1/4。因此,机手在日常作业时需熟练掌握要领,并按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一是及时正确调整三角带、链条张紧度,尽量减少功率损耗;二是下田作业前仔细观察,确定最佳收割路径,尽量少调头转弯;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的收割速度,在保证收割质量的前提下,最快完成作业任务[1-2];四是因其他原因需停下收割作业,应及时熄火停车,减少长时间的怠速运转;五是对于长距离移动履带式收割机,应尽量借助其他运输机械,避免其自行行走[3]。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联合收割机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故障发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配件价格、维修人员工资的增长,维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联合收割机机组庞大,其结构比较复杂、组成部件多、作业环境恶劣。应从以下几点加强保养和适时维修:一是每季正式作业前实行检修,并详细检修计划,细致检修部位,并列出备用件计划。二是明确检修重点,注重切割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液压系统、发动机、行走装置、电器等的维修。根据每一台机器的故障特点,展开合理维修。三是提前防范可能会出现的故障[4]。四是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上一次使用中出现或应急处理过的故障。五是作业过程中,要求驾驶员明确割茬高低,检查车前有无障碍,检查粮仓来粮、尾部出草、割台上作物的拨送和喂入情况,注意仪表指示、柴油动力机运转声音、脱谷部分运转声音是否正常等。并保证当环境中有露水时,脱粒、清选不净时,联合收割机不作业。六是注重季后保养。每季结束后,要及时将收割机清洗干净,在运转部位及易生锈的部位及时涂上油,予以保护,长期停放应断电、放水并存入库棚,以防日晒雨淋[5]。

3 拓宽信息渠道,创新服务途径,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机主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信息不灵、机械利用率低、效益不佳、机具设备少、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应通过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收割机协会等组织,提高机主沟通协调能力,以提高经营规模,并实施走出去战略,搞跨区作业,利用季节差,增加机械作业时间。

随着种植习惯的改变,要顺应种植模式发展,做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目前,桐城市“早、晚”双季稻的生产方式已经逐年减少,大部分只种植一季水稻,从而影响联合收割机的全年作业面积。随着国家对植种小麦补贴的力度逐步加大,应积极示范引导农民扩大小麦种植规模,以增加联合收割机作业面积,增加机主作业收入。虽然大豆和油菜等作物的收获仍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但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改进升级,新型联合收割机完全能够适应其作业要求,完全可以在新领域里增加联合收割机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联合收割机机手的技能培训,使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联合收割机。同时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扩大规模化生产,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金浙红.走跨区作业之路提高联合收割机经济效益[J].浙江农村机电,2001(2):27-28.

[2] 于长青,王新.提高联合收割机经济效益的五项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3):57.

[3] 王凤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购与日常使用[J].农业装备技术,2011(1):38-39.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方保护主义 创新

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改革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当是理念改革。

理念改革存在的问题

政府意愿和制度安排

目前,政府意愿一直是推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度安排是支持区域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区域一体化有多种模式,一体化的具体模式取决于有关国家的意图以及实现这些意图的相应机制。然而,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可能会产生地区封锁、画地为牢的弊端。

官本位和地方保护主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在经济上某种方式的联合来共同分享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利益。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的不一致和传统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思想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格局。由此,引发不同行政区经济上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浪费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利益摩擦因之激化,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在现行行政区划条件下,行政边界的“硬”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却阻碍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极大地损耗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效益。

理念改革的具体措施

形成市场主导的一体化格局

统一规划区域经济难度很大,因为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市场主导是一个基本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产业布局,起主导作用的更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的规划。但从现实看,又确实需要统一规划,避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区域不协调等。因此,区域规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应当是规划与协调并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以正确的产业导向推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经济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突出不同区域的特色。这样,一方面国家有总体的战略,另一方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又有适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区域规划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若牵涉到一些重大的、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布局,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实施;二是地区的产业重点,包括产业发展的方针和空间布局,国家应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即在国家战略下,各地区应有一些支柱企业和产业;三是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由国家来统筹。如港口、道路、桥梁、信息等,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协调管理作用,而且有些问题牵涉到构筑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政策平台、市场体系,比如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的分割问题,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的优劣。而一些具体产业的问题,比如汽车、医药,有一些在国家的战略中已有安排,有些可以交给市场来进行整合。

建立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一个代表各经济体利益共同组成的机构。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考虑由中央授权,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在统一的利益补偿机制保证下,从体制上实现行政区局部利益服从经济区全局利益的可能性。协调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经济圈统一发展规划和统一政策、组织利益协调、以及仲裁经济纠纷。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的作用在现有行政区划下难以充分体现,因而从制度、体制和组织诸多方面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常必要。协调机构具有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如美国的区域开发委员会及区域规划协会;德国的区域联合体,加拿大的大都市区政府,欧盟一体化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确立创新和合作的一体化竞争观念

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要确立一个观念:竞争力的提高源于创新,同时也源于合作。这个观念的确立,就要求我们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工具创新等来提高内在的竞争力,同时在与其他城市的合作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即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使整个地区的竞争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体系,构建人才高地。其次,铸造城市的灵魂。深入研究和分析各城市文化个性,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精进的城市精神。最后,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新,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在文化创新方面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改革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强化文化产业,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SiGe;异质;基区;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的发展,人们对半导体器件的高频以及低噪声等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硅材料器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性能上新的要求, 而GaAs器件虽然可以满足这些性能,不过它的高成本也让人望而却步。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高频以及噪声性能大大优于硅双极晶体管,可媲美GaAs器件,而且它还可以与传统的硅工艺兼容,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所以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基区的设计。

1.基区杂质分布设计

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与Si双极晶体管相比,由于EB结间存在价带突变量EV,电流增益β不再主要由发射区和基区杂质浓度比来决定,这给HBT的设计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为减小基区电阻和防止低温下载流子的冻析,可增加基区的杂质掺杂浓度Nb,基区杂质掺杂浓度Nb越高,它的掺杂浓度向低掺杂发射区递减的斜率也就越大,从而产生减速场,因此SiGe HBT在基区制作时应该尽量让EB结为突变结以避免额外的减速场,所以为了达到渡越时间最短,理想的基区掺杂浓度是让它的峰值正好在EB结上,而且按指数规律向集电区递减,这样可以产生一个恒定的加速场。

在常温下,在基区生长过程中如果采用基区杂质缓变分布,对基区掺杂浓度沿着集电区到发射区方向递增生长,则从发射区侧到集电区方向杂质浓度会逐渐减少,形成一个由掺杂效应引起的内加速场,提高基区电流理想因子η,减小基区渡越时间τb,提高器件特征频率fT。比如,当基区掺杂浓度由发射区侧的5×1019cm-3降低到集电区侧的1×1017cm-3时,就会产生大约80meV的导带变化,相当于增加12%的Ge组分所产生的加速场。但如果HBT基区重掺杂,考虑到重掺杂禁带窄变(BGN)效应的影响后这种改善将被大大削弱。

而在温度在77K时,如果想通过基区杂质缓变来减少τb,其杂质分布应是从发射区侧到集电区侧逐渐上升,这正好和在常温下的器件特性相反。在Wb较小时,增加Nb,可防止基区的穿通。基区Nb的增大除了使Dn减小外还存在着一些其它的不利影响,如当Nb较大时,在HBT的制备过程中基区的杂质极易向外扩散,使Si/SiGe异质结和n-p+结不再完全重合,导致器件特性的退化[1-2]。同时,高Nb也易使EB结隧穿电流增大,导致基区复合电流增大,基区电流理想因子η大于1,在低温下η远大于1,也易使GBE增大,BVEBO下降。因此,Nb应根据对器件的要求和所采用的工艺合理选择,同时还应结合发射区掺杂浓度综合考虑。但是如果一味提高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就会在发射结处形成一个隧道结,导致了漏电流的增大,反而会减小注入比,并导致器件特性的破坏。加大发射区掺杂浓度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使发射结结电容加大,导致了开关晶体管时的电荷抽取时间增大,致使截止频率下降。因此发射区的掺杂浓度不宜太大,一般来说,SiGe HBT的基区的掺杂浓度要比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高出约两个量级,在1017-1018cm-3数量级为宜,并且发射区的宽度也不能太宽,以便降低发射区的体电阻。我们一般在仿真中设计发射区宽度为1000。

2.基区宽度设计

在晶体管器件中基区宽度Wb对特征频率fT的影响是很大的,基区宽度Wb越小,基区渡越时间τb就越小,相应地特征频率fT就越大。但是基区宽度Wb过小就会使基区电阻Rb增大,导致最高震荡频率fmax减小。而且薄的基区相当容易被穿透,严重影响晶体管的性能。而为防止基区穿透就必须增大Nb,Nb过大带来的问题上文已有讨论。提高fT和减小Rb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所以在设计中要根据对fT和fmax的要求来折衷考虑设计Wb,同时还要考虑到应变SiGe层临界厚度的限制。

3.基区Ge组分的设计

对Si1-xGex合金基区来说,Ge组分x越大,EB结处价带的突变量就越大,这有利于改善器件的频率特性,增大厄利(Early)电压VA,提高电流增益β,故增大基区Ge组分对提高器件的性能非常有利,但要由于Si和Ge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所以考虑到临界厚度的限制,能够允许的Ge的最高组分却是有限的,一般人们在10%~30%之间设定Ge的含量。而且Ge的分布形式不同,对器件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SiGe合金基区中Ge的含量分布形式主要有三种:矩形,三角和梯形。

矩形结构以德国TEMIC公司Daimler-Benz研究中心采用的DBAG结构为代表,对Ge均匀分布的基区来说,特别适于要同时保持低基区电阻和一定电流增益的晶体管。而IBM公司则选择了三角结构。另外也有人提出了在基区生长过程中将Ge组分沿发射区到集电区递增式生长的梯形结构来提高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特征频率fT。

4.小结

本文介绍了SiGe异质双极晶体管基区的设计,主要介绍了基区的杂质如何分布、基区宽度、Ge组分如何设计。为SiGe异质双极晶体管器件结构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审计切入点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原有的以查错纠弊为目的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企业对审计的要求逐步转向审计的增值作用,而经济效益审计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因此,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审计应大力推进。笔者认为搞好经济效益审计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以下特征:以促使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对经济效益实现途径和实现程度的审计;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评价的审计;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审计。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固定资产利用、原材料利用、能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的审查。

三、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以要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制定效益审计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效益审计项目。这些因素包括:

1、预期的审计效果。这个因素主要考虑的是开展该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收益。审计效果包括:是否促进该被审计事项提高经济性、效率性或效果性;是否改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服务质量;是否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更有效地计划、控制和管理;是否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绩效信息的透明性、准确性等等。预期的审计效果越大,被选择作为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2、资金规模。这里的资金规模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资金的规模,比如资产数额,总收入或总支出,投资额等等。一般来说,资金规模越大,财务的重要性越大,被选择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管理风险越大,开展效益审计后能够给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带来的改进越大,审计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因此,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第6篇

09年启动的新医改是“治国平天下”的自然体现,缘由是“制乱天下怨”,不由不改。自上世纪90年代施行的“医改”漠视了中国的语境,而纯粹由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来统领,以致于医药费这朵恶花越开越盛,成了新“三座大山”之一。纵观全局,无非这两个经济学的问题在作祟。哪两个问题呢?一个:医改的“帕雷托最优”标准是什么?另一个:医疗服务是公共品还是商品?

第一个问题:医改的“帕雷托最优”标准是什么?

医改的“帕雷托最优”标准究竟是“人人满意”还是“国家零出资或少出资”呢?如果以“国家零出资或少出资”为标准,那么老医改就是一大奇迹,因为仅仅花了很少的银子就解决了13亿人的看病问题。如果以“人人满意”为标准的话,那么被民间誉为新“三座大山”之一的老医改,那就“人人喊打”,方向歪得不行。

对策:“帕雷托最优”无非是说怎么做最有效率。最有效率并不是说全面变革就可以获得,也不是说维持现状也能达成,其最优的获得实际上是种媾和的标准:即达到绝大数人的支持以及绝大数人的真正获益,这就是好的变革。渐进的变革才是有效的,完美的变革不存在。也就是说,中国的医改必然是中国的标准,而不是英国的或者美国的,中国的医改就是与众不同,缘由很多,因为多利益间的博奕导致低效率,而且利益阶层已经消耗了绝大多数的财政,所以最具效率的医改实际上在中国无法推行。另外经济结构还没有完全转型,只能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和提高房价来推动GDP增速,或人治大于法治,或利益阶层基本主导国家经济命脉,那么新医改最好的实践方向就是:花合理的钱,解决最基本问题,不动筋伤骨,基本问题之外基本市场化,(基本市场化的定义:绝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采用低市场化,其他的全面市场化),同时推动某些产业基本升级。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让政府全盘买单是不可能的,绝大部分的支出还需要民众来买单,只不过少了些灰色环节,民众的“人人满意”从小病上得到体现。

第二个问题:医疗服务是公共品还是商品?

如果医疗服务是商品的话,那么依照“看不见的手”来配置医疗资源和制定医疗价格,是值得肯定的,哪怕价格漫天飞,只要消费者买单就圆满了。如果医疗服务是公共品的话,那么医疗机构就应该回归公益,公益的意思就是“政府买单”,那么“政府买单”的程度多寡就视本国医改的方向和财政力量,但无庸置疑的是:免费的基础医疗服务,这是最起码的人民福利。

对策:第三种路,就是把医疗服务视着“公共品”和“商品”的杂交品种。思路就是,基础医疗服务定义为“公共品”,除“基础医疗服务”的所有医疗服务定义为商品,或除“基础医疗服务”的所有医疗服务中的百分之多少为商品。这样的话解决了几个问题:一人民必须的福利提供了,人民基本满意了;二%多寡的增值服务由市场配置,资本基本满意了。这样于上于下都能交差。但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杂交的结构往往是不稳定的,边际效益是不经济的,其结果往往由结构内力量的博弈来决定。通俗点讲:第三条路,也就能坚持几年,而且实际的效果要看掌控者的能力,否则博弈者的力量就会导致新医改的变味;过了几年又要变革,第三条路的执行成本还是非常高的,这类同于“冷水煮青蛙”。知道了根源,我们再来看2010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那么我们就能明白2010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有作为”和“无作为”,“有作为”就是2010年全国60%的地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无作为”就是二三级医院改革的3月再议。这种“无作为”,实际上就是博弈者的力量太强大了,所以还得靠领导者的意志来决策。

有句老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难。“粮”是“不难”的根基。这里,我们又要说到第三个和第四个经济学问题了:谁在支付对价?交易对象值不值对价?

我们先来探讨新医改中的“谁在支付对价”。从表象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支付的主体有两个:一民众,二医保机构。因为某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开具的处方中有基本药物和其他药物,那么基本药物将由医保机构全额支付,而其他药物则由某人个体去承担或者某人个体承担绝大部分。这是表象上的,因为医保机构的实际支付款来源于财政。这个财政呢,又分为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都来源于税收以及某些债券发行,只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税收和债券品种不同,而交税或购买债券的主体为则为普通民众和企业。但我们又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企业的效益也是由普通民众创造的。上面一段好象是在绕口令,但我们却看到一个实质:医疗服务中是普通民众在支付对价。实质虽然一个,但是由于支付主体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其利益方向也不同,那么这里支付对价的“能力”和趋向就不同。

对策:支付对价的“能力”很重要,因为涉及到了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性”。(大的支付主体比如医保机构为了过程的效率,它完全可以配备全面的资源来判断其支付的合理与否,它可以聘请公共卫生专家来测定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也可以聘请效率专家来完善对价的有效率,也可以聘请医学专家来界定某钟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和处理流程,也可以聘请监管专家来监督医疗服务的质量程度,而小的支付主体却不能。小的支付主体,就是单个的人,他如果是个学医的,他可以与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去谈判,说我需要这样这样,那么他的成本就有可能下来,因为医生开的处方我可以明白,可控。可是,目前,社会个体中学医的比率又有多少呢,那么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性”就将控制着整个医疗交易,医生将主导过程,患者只需要去支付对价,而无法判断对价支付得合不合理。)

上海某三甲妇科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性”例子。此医院的实质流程中,每一患者都被要求“癌症切片”化验。这种每次,就是对“信息不对称性”的滥用,因为普通民众并不知道癌症切片检验有何用,因为不知道所以每次都可以进行收费,因为滥收费就可以多发奖金。这就是典型的“宰了一群人,幸福我院人”。

所以,医疗服务类统一化、类标准化、类模块化必须要坚决执行,在新医改中。类统一化,实际上就是将某病症中的基本症状以及用药类型进行定量定性的固化,比如处方中基本药物必须占多少比例、或单处方金额中基本药物不低于多少比重等。类标准化,就是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诊疗服务动作的标准化、诊疗进程程序的标准化等,比如按病种付费实际上就是单病种的付费标准化。类模块化,就是某型症状的具体表征及相应解决方案的集成化,当病者出现此类症状时,照此模块治疗等。三化中,类统一化是战略,类标准化是执行分解,类模块化是高级应用。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此3化自然会有质疑,分歧就在疾病的非标准化,但实际上,疾病虽非标准化,但肯定是标准化的基本症状+病症模块化。提3化的目的,就是“让付钱的人心中有数,付得对不对,值不值”。

另外,医保机构支付的部分,应该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来提升效率。关键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要具备独立精神,要具备公众认证资信,要具备效率提升的实质案例。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呢?因为医保机构本身不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技能,在效率管理上缺乏手段,在行政管理上易受官僚左右,在人数上也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第三方机构的收入获得可以从医保资金效率提升以及民众满意度的提升中分割,具体的操作思路此处略。

第四个问题,交易对象值不值对价?

第7篇

21世纪伊始,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近三分之二的美欧日经济同时减速。美国从2000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为-0.4%。日本和欧洲经济也呈衰退或减速迹象。

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美日市场。美日经济减速使东南亚国家出口受挫,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拉美的情形更是糟糕,拉美国家出口的60%多集中在美国。美国经济大滑坡使拉美国家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担心,这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是否具有持久性质并引起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显然,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依赖于人们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一,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第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当前的经济衰退中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二、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回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1776年发表的。亚当·斯密观察的是18世纪下半叶的市场经济。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产品的商品化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尚不发达。即使某个经济部门发生波动,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扩展到经济的其它部门。市场竞争以及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因此,斯密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看不见的手”),会熨平经济波动,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供给总是自动地等于需求,政府不需要干预。不仅如此,由于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自动地调节着顺差国和逆差国的价格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不需要像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机构来协调。

但是,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不时地被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所打断。事实上,从1825年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开始,直到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日益频繁和剧烈,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10年就爆发一次。马克思率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把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世界进入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理论一直持否定态度,他们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能够自动使供求达到平衡。—直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才真正引起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反思。现代经济学认为,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的存在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四大根源。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就表现为价格刚性和预期的非理性。价格刚性使得价格无法灵活调整以使经济迅速达到供需平衡的市场出清水平。预期的非理性使得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凯恩斯所说的“血气冲动”性质(animal spirit)。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恩斯得出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当经济面临某种外部冲击的时候,市场的力量并不足以使经济迅速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经济将面临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调整过程。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主要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价格水平大幅下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思想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家们和宏观经济决策者们的看法。凯恩斯描述的生产能力过剩、失业率上升、市场不景气这样一种经济状态,被称之为“萧条经济”。

二战后,40%多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短缺是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计划经济国家基本没有参与世界产品市场的竞争。相反,虽然有冷战、禁运,计划经济国家还是通过各种途径从西方市场经济吸纳了一部分商品、服务和过剩生产能力,为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再加上欧洲战后重建和西方国家的需求管理等因素,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演化为全面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即短缺经济的消失和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危险。世界经济向“萧条经济”回归,是我们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一个中长期判断。在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下,任何局部的市场波动都有可能迅速蔓延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从而使整个经济发生大的波动,市场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也就日益凸现出来。凯恩斯所描述的“萧条经济”回来了。  三、短缺经济的消失和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向萧条经济回归的重要原因

短缺经济的消失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完成,这些国家逐步摆脱了短缺经济的阴影,长期被计划经济束缚的能量很快释放出来。不仅如此,中国和其它转轨经济国家正在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国“六五”期间(1981-1985)和“七五”期间(1986—1990)在贸易上是逆差,五年贸易逆差累积分别为123亿美元、214亿美元。到90年代,中国贸易顺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八五”期间和“九五”期间贸易顺差分别为223亿美元、1495亿美元。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贸易上的情形和中国有类似的地方,从1992年到1999年,这些转型经济国家贸易上基本是逆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转轨国家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日益凸现,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短缺经济逐步消失。近年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现了贸易和经常项目的顺差,2000年转型经济国家的经常账户在连续五年逆差之后首次实现顺差,达267亿美元,2001年为135亿美元(图1)尽管目前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只占很小的份额。但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完成,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经济的崛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带来的短缺经济消失必将对世界经济的总体供需格局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科技进步使世界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周期不断缩短,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直接、更加迅速,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80%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

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了世界经济的供给能力,当需求旺盛的时候,供给能够迅速上升。可一旦需求发生波动,这些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就会大量闲置,变成沉没成本,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世界经济将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的危险。

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增长是不对称的。按理说,科技进步在增加供给能力的同时也创造需求,因此,不一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但是,事实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大部分由发达国家得到,而技术成果在全世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进步只在发达国家创造了需求,发展中国家没有得到科技进步所创造的利润,收入没有增加,因此需求增加得很少。

科技进步增大了危机传播的可能和速度。科技进步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使得分工更加专业化,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限制越来越小,各国经济之间的依赖性增加了。因此,当一国经济出问题时,极可能传染到其它国家并在传染过程中逐级放大,正所谓一只蝴蝶翅膀扇动可以引致远方的一场风暴。

科技进步增加了投资风险。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不确定性增强。一种技术、一个产品从发明到投资,到批量生产,最后到淘汰,周期越来越短。所谓生产能力过剩在很大程度是由这种超快速折旧的淘汰机制所致,这使得投资的风险增大。

结论: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短缺经济的消失和科技进步使得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不确定性加大,全球范围内生产过剩成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危险。在这一大背景下,任何来自需求面的负面冲击都可能使这种危险变为现实,从而使世界经济迅速陷入衰退。

“世界经济向萧条经济回归”这一判断指出了一种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因素正在形成并不断强化。根据本文分析可以预测,中国将来的贸易摩擦将有加剧的趋势,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如何应对。  四、扩大内需,刺激民间投资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当务之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判断: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失业的压力将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政策选择上,要从宏观和微观政策同时着手,双管齐下。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夜景照明;照明规划;照明标准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夜景照明俗称让城市亮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美化市容、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发展城市经济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加上照明技术、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夜景照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城市建设者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以保证城市夜景照明的良好发展。作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夜景照明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城市夜景照明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城市夜景照明的规划问题

从我国的城市夜景照明调查现状来看,大部分城市的夜景照明缺乏整体规划。很多城市的夜景照明单位在设置夜景照明时没有统一标准,只是随意安装几盏灯将建筑物照亮,或者就在建筑物上加几个彩灯了事,导致城市夜景照明中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不亮,整个城市的夜景照明规划非常凌乱,整体照明效果更差。而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如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夜景照明整体规划比较好。这些城市将城市的标志建筑、公园、商业街、河道等夜景照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整个城市的夜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重点突出,组成一幅壮美的城市夜景图,也很好地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部分城市夜景照明缺乏整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有很大关系。由于相关部门领导的不重视或因为能源和财力的限制,无法完成让城市亮起来的目标。而有些单位虽然有能力实现夜景照明,却是各自行事,没有考虑到城市夜景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城市夜景整体照明规划中,相关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夜景照明和城市形象间的关系,明确其对于发展本市经济和旅游事业的意义,将城市夜景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

二、夜景照明的方式(方法)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夜景照明中,建筑物都大多采用轮廓灯照明,商业街采用霓虹灯照明,而其他的照明方式如泛光照明、内透光照明等使用的很少。不少单位在夜景照明中,几乎统一使用泛光灯照明,很少考虑其他方式。如果墙面反光率很低的建筑物或玻璃幕墙建筑使用泛光照明照射,照明效果会很不理想[1]。同时这种单一的泛光照明方式让建筑物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且耗电量大、光污染严重,达不到城市夜景照明应用的效果。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城市规划者对夜景照明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缺乏理解,认为夜景照明只是让城市变亮,忽视了还要将城市变美,还要用灯光来塑造城市形象。其次,对常用的泛光照明、轮廓灯照明和内透光照明等的照明方式的内容、特点和适用范围没有全面的了解,将所有的夜景照明都当成泛光照明。为解决这个问题,城市规划者在设计夜景照明时,应对被照对象的材料、造型、颜色和其周围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建筑物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合理的照明方式,以确保照明效果。

三、隐框玻璃幕墙建筑的夜景照明方法问题

玻璃幕墙建筑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由于其明镜透澈、豪华美观的特点,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建筑流派。玻璃幕墙分为明框和隐框两种,本文主要研究隐框玻璃幕墙建筑。研究统计表明,近几年我国隐框玻璃幕墙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350万平方米[2]。但我国的很多城市没有考虑到玻璃幕墙的特性,在设计夜景照明时统一使用泛光照明方式,在这种照明下玻璃幕墙还是漆黑一片,反而把室内照的很亮。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电能,也达不到应有的照明效果,同时影响到室内人员的工作和休息,还会产生大量光污染。

导致这种问题,首先是设计人员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玻璃幕墙的光学特性,误将它当成实墙看待。而玻璃的透光率很高,反射率很低,当用强光照射时大部分可见光都会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使用泛光照明必然会导致以上问题。同时现在适合幕墙玻璃的照明技术和相应的照明器材还很少,加上这些技术相对一般的照明方式更复杂,导致玻璃幕墙建筑的照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目前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广使用适合幕墙的玻璃照明技术和产品,例如内透光照明技术,在幕墙玻璃外侧使用霓虹灯管等。

四、彩色光在建筑夜景照明中的应用问题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一直十分关注彩色光在建筑夜景照明中的应用问题[3]。首先彩色光具有一定的感彩,其次涉及的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也很多。如果彩色光使用不当会影响建筑形象,破坏建筑夜景的照明效果。近几年,我国的夜景照明迅速兴起,更应该注意彩色光使用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的很多建筑在夜景照明中使用了彩色光,但应用十分混乱。例如一些中小城市的建筑夜景照明采用大红大绿,和建筑的自身风格、墙面色彩和周围环境很不协调,需要引起城市规划者的高度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和用户在使用夜景照明时一定要了解色光的特征和色光的使用规律,把握色光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注重彩色光和建筑功能的协调、彩色光的颜色与建筑物表面颜色的协调,以及彩色光与建筑周围环境的色调和特征的协调,根据建筑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用彩色光。

五、结语

城市夜景照明在美化市容、发展城市经济和丰富人们的夜生活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城市相关规划和建设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夜景照明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市夜景照明的整体状况,以此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洛西.关于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发展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2010,11(07):45-47.

[2]邢燕,陈玉兴,邓超.郑州市夜景照明设计初探[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0,05(02):58-59.

第9篇

[关键词] 加强 软环境 建设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渐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有关政策法律的逐步规范,过去的那种靠拼优惠、比低价甚至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地方政府日益重视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通过建设廉洁、高效、规范、有序、宽松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各方的共识。

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应提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软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得越好,就越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反之,软环境建设得越差,就越会阻碍或延缓地方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而且还是一种能够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聚集的优势品牌资源。一个地方如果能够把经济发展软环境打造成优势知名品牌,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广泛的动员宣传,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改善软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关注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人人都是软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必须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时,无论是人们观念、行为的转变,还是软环境建设成效的取得、巩固和提高都必需有一个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希望在软环境的建设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艰苦、不懈工作的准备,以政府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为主要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稳步推进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出效率高、服务优、讲诚信、重安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要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有一支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在有些地方,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在干部队伍的结构上明显地存在着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多而熟悉工业、服务业工作的干部少的缺陷,这样的干部队伍结构既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不利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只有拥有一支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我们才能在经济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吸引各方投资者前来投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实现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队伍,特别是要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此外,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的下派锻炼总是将眼光局限在农村,请别忘记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也是干部锻炼成长的好地方。

四、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的同时,要坚决查处少数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将项目的登记备案制搞成变相的行政审批制的行为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已将一些事项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少数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依然贪恋失去的行政审批权,对项目的登记备案人为地设置了重重关卡,将一些项目的登记备案制搞成了变相的行政审批制,以此为部门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对于这样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以儆效尤。

五、对依法经营的企业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

对在当地依法经营的企业,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各个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市场主体拥有超越法律之上、市场之外的特权。此外,如果对一部分企业实行特殊待遇、重点保护,对其它企业来说则意味着一种歧视,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原则,同时也或多或少地透露出地方政府对当地的投资发展环境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了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彰显地方政府对优化当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建议那些还在实行重点企业保护制度的地方对该项制度予以废止,对在当地依法经营的企业一律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

六、整顿规范车站、港口、公交、出租、银行、宾馆酒店等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秩序

窗口服务行业往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形象建设。许多地方的窗口服务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服务乱收费,车站、港口、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服务秩序差和治安状况不理想,部分银行网点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出租车拒载、宰客、不打表,公交车、出租车车内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到当地软环境建设的总体成效和对外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需把窗口服务行业服务秩序的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七、做好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工作

划分城市功能区,对于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城市功能区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宜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各类城市功能区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一般情况下,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应定位于以发展服务业为主,不宜新上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城市附近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应严禁新建冶金、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已经建成的要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搬迁;城市工业发展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道路,新上的工业项目应尽量安排到各类工业园区或工业基地进行集中发展。城市功能区科学、合理的划分与定位,能够显示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是当地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经济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八、建设诚信政府,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政府在诚信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首先必须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如办事程序不透明、承诺不兑现、执法随意、朝令夕改、政出多门、拖欠工程款、“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政府失信的问题,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以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社会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中心内容,大力推进诚信政府的建设,通过诚信政府的建设,带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第10篇

他认为,导致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索尼的绩效管理方法。

天外分析道,在绩效管理中,为了衡量业绩,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公司为了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真正的工作却敷衍了事,出现本末倒置的倾向。因为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提出的目标都是容易实现的,短期看到的,既泯灭了索尼精神的核心——挑战精神,又导致了短期行为盛行,一些需要精心投入,但效果不突出的工作被忽视了。更重要的是,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这些分析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尤其是对于痴迷于绩效管理的一些中国学者和官员来说,颇有当头棒喝的效果。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借鉴国外的经验,进行流程再造、管理标准化(采取ISO标准),应用平衡计分卡等绩效管理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许多形式重于内容,甚至回避了政府改革的关键领域、核心任务,导致政府改革创新的“技术主义”。因此,政府改革的核心,不是技术和程序,而是体制和结果。

即便是采取了绩效管理,也存在一些类似于天外所指出的问题。

第一类是公共精神的削弱。政府不同于企业,是公共权力的代表,给社会提供的不仅有物质服务,还有公共精神的感召和塑造。后者既难以作为任务进行量化分解,也难以对结果进行即时性考核。绩效管理,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简单为服务提供者-顾客关系,双向的权利-责任关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政府行为过于物质化,而民众物质需求则被放大化。

第二类是部门意识的强化。与企业的管理流程相比,政府的管理流程更难以进行清晰的划分,尽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非常重要,但因为许多事务的管理是跨部门的,尤其需要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因此绩效管理虽相对化日益复杂化的公共事务来说,往往会产生削足适履的效果。现在的绩效管理,虽然对于部门来说,这便利了管理,但是对于政府整体来说,也可能是推诿责任的新理由。

第三类是政府行为短期化。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各类问题、风险不断出现。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和风险,除了要采取及时的措施外,更需要从长计议,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在绩效管理中,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很难进行定量化,更重要的是,其解决的艰巨性,耗时性,难以进入测量周期,因此会有意无意地被从技术上忽视或搁置。这导致了简易问题精细化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粗放化应对,资源的配置因此也趋于不合理。

第11篇

【关键词】田径训练 注意 问题

一、抓住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所谓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是指,身体素质自然增长最快速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最大。如果进行科学的训练,会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10岁以前,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类少,因而骨骼、韧带柔韧,富有弹性,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应多做柔韧性练习。到10~13岁时,人体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此时应特别注意通过发展高频率和协调性以提高速度能力。12~14岁时,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时,可以开始采用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较长的练习距离来发展专项耐力。

二、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学校田径训练的内容应以全面的身体训练为主,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依据在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理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与提高。田径运动各项目技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过程,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等素质的过程。不仅要学习多种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如学习推铅球的侧向滑步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学习跳远的蹲踞式和挺身式。要求学生能用左、右腿完成跳跃的起跳,左、右腿完成跨栏跑的攻栏等。使身体匀称全面的发展。

三、处理好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关系

运动负荷是指做身体练习时所承受人体的生理负担,表示运动负荷大小的指标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负荷强度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人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下实现。运动负荷增加过快,特别是超过人体所承受的范围,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导致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或者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产生了适应,人体的机能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训练效果就不大。因此,我们应该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相互配合逐渐增加,尽可能的让运动负荷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在校学生,通常先从增加负荷量开始,当他们产生一定的适应后,再增加强度。当增加负荷量的时候,安排的负荷强度应小一些;当增加负荷强度的时候,安排的负荷量应小一些。这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交替地不断增加和下降,提高承受负荷能

四、合理安排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

只有在训练中合理安排练习顺序和间隔,才能使身体机能逐步提高,避免疲劳积累带来的伤病,取的最佳的训练效果。一般练习的顺序是:在准备活动后,灵活性和速度性练习在前,耐力练习在后;技术性练习在前,身体素质练习在后;学习新技术的练习在前,复习巩固性练习在后。同样,我们运用重复练习法进行速度训练时,由于间隔时间过短,身体疲劳没有消除,必然导致下次练习强度下降;或间隔时间过长,练习的兴奋性将降低,这都不利于进一步的练习。

五、重视速度训练

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发展的特点显示了速度的重要性:像短跑强调不充分后蹬的快速摆动;长跑采用高步频技术;跳跃从以“可控速度助跑”变成了以最快速度助跑;投掷则要求最后出手动作尽量快,都强调了“快”字。田径运动的成绩主要取决于速度,这一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速度,不仅是跑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含义包括所有的训练内容,包括跑的练习、各种跳跃、力量以及技术练习等,都应该有速度的要求。

六、心理素质必须从小培养

第12篇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在早产儿中发病率更高。新生儿惊厥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使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表现为眼球水平位或垂直位偏斜,眼睑反复抽动,眨眼动作,吸允、咀嚼或其他嘴部动作,四肢呈游泳或踏车样运动的表现。

营养脑细胞治疗

新生儿惊厥放电更具局限性,新生儿左脑皮层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的胞浆胞膜分化不全,树突状髓鞘及突触的形成尚不完全,神经胶质与神经细胞至贱的正常联系尚未建立。以下几种新生儿脑组织的可能导致惊厥:①缺氧、缺血、低血糖使能量生成减少,细胞膜钠泵功能失调;②钙、镁离子抑制钠离子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运转,血清钠离子减少,促使细胞膜产生放电极化过程。惊厥后缺氧损伤是一种可逆过程,细胞缺氧损伤是一个细胞凋亡过程,如果不加干预,被损伤细胞将凋亡。如果加以干预,保护性治疗可阻断细胞凋亡过程,受损细胞将被修复,保持原有功能。脑部停止供养10~15秒意识丧失,>5分钟形成微梗塞,常形成永久损害。止惊的同时还要防治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治疗以减少癫痫的发生。避免导致发育智力障碍。

脑电图检查

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严重脑部病变有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发作期间脑电图异常率波动后30%~60%。脑电图异常共型分为发作性异常(棘波、尖波后或棘慢波综合波)脑电图仍然是目前诊断脑缺血缺氧性疾病及脑出血等脑部疾病引起的惊厥后,遗留有癫痫的重要手段,对癫痫患儿常规做24小时动态脑电图。

抽搐对心肌的影响

血清肌酸激酶(CK)有3种同工酶,即CK—BB,CK—MB,CK—MM,其中CK—BB主要存在于脑和神经组织中,脑阻止受损时CK—BB值升高。当惊厥患儿抽搐发作时,特别对持续5分钟以上的患儿CK—MB,可出现增高,应注意心肌的保护。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不但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止惊,营养脑细胞治疗,还有防止再次抽搐及减少继发癫痫的发生,而且还要注意保护心肌,早期应用营养心肌药物,以利患儿早日康复。

惊厥的处理

惊厥是儿科急症,治疗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药量15~20mg/kg,缓慢静注。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再加用10mg/kg,12~24小时后的维持量,3~5mg/(kg·日),静注或肌注,此药能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内上行激活系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小剂量药镇静作用,中等量有催眠作用,大剂量有止惊、抗癫痫作用。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安定,0.1~0.3mg/次,静滴或用水合氯醛50mg/kg灌肠。

新生儿惊厥预防

新生儿惊厥对儿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进行预防,是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加强护理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发生了新生儿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参考文献

第13篇

1985年清华大学毕业,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长期关注经济与发展的研究,被评为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新一轮改革即将全面推出,说人们期待了这一轮改革10年并不为过。

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迎来了极为快速的发展,但改革却停步不前,经济运行层面出现了民营投资乏力、金融体系风险聚集、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中国社会有了共同的呼声——改革到了非进行不可的时候,而且,这一轮改革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走势,关系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系未来的大格局,也关系到政府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那么,这一轮改革新在何处?

如果说1978年的改革发轫于农村;1984年的改革将其经验推向城市;1992年的改革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4年的改革是全面市场经济改革的铺开,那么,这一轮改革将触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种种深层次问题,触及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的骨髓,从而重构其造血功能。

目前,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中央政府某些部门紧抓权力不放,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基本社会福利体制未能建立,以及由于司法体制设计不合理,导致司法依附于行政,许多经济纠纷无法通过司法体系依法裁决等问题,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仅在经济体制上做文章已远远不够,中国市场经济以及社会问题必须在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下工夫。若这些软关节的问题不加以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难以推进,民众的怨气将难以化解,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也将难以维系。这就是这一轮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这一轮改革与之前改革的根本不同。

在我来看,目前有几大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一是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经过上世纪末的整顿和改革,目前运行相对良好,利润总体上不错,但整体效率还没有真正提高。国有企业的机会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对民营企业的禁入,因此,国有企业本身利润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证明国企经营的好坏。值得期待的是,这一轮改革的重点将落实混合所有制,将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分开,国家将不直接插手国有企业经营,相反,国家通过控股投资公司的方式投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而民营企业本身也可以入股国有企业,从而让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期待,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逐步改造为一系列由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或者韩国国家投资公司等投资基金持股的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长期持有相关投资基金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这也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

第二个值得期待的是金融体系改革。金融体系经过上一轮改革,已脱离了商业银行资不抵债、技术性破产的困境,但问题在于,商业银行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大头,这导致其利润过高、大型银行挤占了相应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型企业扶持、资助不力的不良局面。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国家打开民营经济进入金融体系的大门,大量民间投资的金融机构有望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这种改革将使得大银行更加专业化,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下降,而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得到来自金融部门更多的帮助。同时,相当一部分民营经济进入到金融体系中,通过它们的运作让中国的储户得到更好的投资回报。

第14篇

1 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一些人还在用老思维、老经验、老方法去谋事抓管理;在新体制、新模式下,一些人还在按照老观念、老程序、老方式去做事干工作。在观念转变上,我们要重视三个突出,一要突出“激励”管理,实现由“控制”向“激励”的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岗位价值管理,创建人才成长平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突出“战略”管理,更加注重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按照战略定位和规划,全面有序地做好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质量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等,以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要突出“文化”管理,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厚度,用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方向,铸魂强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2 注意推行的方法

推行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先易后难,稳扎稳打;交流创新,不断进步。重点选准两个点;培养一支队伍;建好一个机制。

2.1 做注意选好试验点。各公司要结合实际,分析研究,选准工作开展的切入点,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备条件的方面入手,确保工作开局顺利。要选好一个基层做试点,在取得成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推广。切忌一下子全面铺开,多头并进。在此问题上,我们要一发中的,严防盲目急进,不能反复折腾。在选准切入点和选好试验点的问题上,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多做调查研究,多方考虑,多方比对,选点要准,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一炮打响,确保起步稳妥,务求必胜。

在工作推进中,各级领导干部、机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实际,大兴调研之风。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了解实情、科学决策;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地做到俯下身子、眼睛向下、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防止盲目冲动,防止主观臆断,杜绝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决定或决策,做到决策无失误,管理无漏洞。

2.2 要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积极进取的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干部队伍。加强管理队伍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管理队伍自身作风建设。选苗子、压担子,积极选拔工作积极主动、作风硬朗、业务精良、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到管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磨打锤炼,着力培养自己的优秀管理干部队伍。要多组织管理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并用最新的理念、成果去指导工作,确保我们的管理处于发展前沿,具有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3 要着力构建一个能够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领导、责任划分、干部选配到培训学习、业务开展、检查考评、奖罚落实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以保证企业创新管理工作不因人而废、因事而废、因时而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并形成一种文化或传统,真正使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永恒推动力。各单位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网络。做到人人有责,个个有为,实现对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每一时、每一部门、每一单位的有效监督考核管理,并不断将监督考核的触角向企业管理的末梢延伸。要按照阶段工作安排,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和五精管理阶段工作做出全面、客观、系统的科学评估和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3 要注意结合实际,突出特色

企业管理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虽然五精管理的理论很多,方法很多,但各单位在推进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理论和方法,不能事事对照条条框框,而要突出“实效在于实际,管用在于实用”,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安排,在计划实施中,不搞模式化,切忌一刀切,突出特色,有所创新。探索符合各单位实际的有效方法和方式,要按照阶段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以力求实效为原则,稳步推进,使管理更显个性化和本土化。

4 要重视管理干部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自己的知识更新、观念转变和方法创新。不断扩大视野,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以学习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工作创新。要领会、吃透“五精”管理的精髓,把“五精”管理这种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淀和能力修炼,做一名“五精通”。讲究学习方法,善于与别人交流讨论,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总之,学习,对于管理工作很重要,对于管理干部的发展成长也很重要,作为管理干部,一定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境界,要有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

作为集体,要把“五精”管理同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干部队伍。要学习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增强管理功底;要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促进管理创新;要学会交流与借鉴,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发展。向书本学习、向实际学习、向别人学习,以开放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对待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第15篇

在这些众多令人啧啧称赞的发明中,谷歌眼镜凭借它靓丽的身姿吸引了“电子控”们的眼球。

预定价格为1500美元天价的谷歌眼镜堪称架在鼻梁上的“摄录放一体机”。如此昂贵而新奇的眼镜,究竟给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先睹为快吧。

谷歌眼镜本质上是一款允许用户佩戴眼镜展示世界、与世界交互的设备,通过“扩增实境”的原理(即AR原理),将眼镜镜面显示和互联网功能融为一体。人们可以把谷歌眼镜理解为一台新型的智能手机,只是它更加智能、人性化。

谷歌眼镜可以实现日历、语音搜索、时间、温度、短信、拍照、地理位置等多种功能。戴上眼镜后,通过语音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

比如,出门抬头看天,系统便会联网提示天气状况;看到公交或者地铁站,便会联网搜索相关的站点信息;看到美丽的景色,可以实时拍下来传送给分享的人,还可以通过地理定位查找好友位置,发出邀请一起喝咖啡等等。

有趣的是,这款眼镜并不是为长期佩戴设计的,而是在需要时才佩戴,可以夹在自己的眼镜或者太阳镜上面,内置有重量极轻的电池。戴上之后,这款同样为安卓系统的设备操控非常简单,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还可以通过点头、摇头等头部运动来控制。比如当有重要电子邮件时,眼镜会发出音频提醒,人们只要稍微抬头,就会显示信息。

当然,当今流行的声控命令不能被忽略,眼镜可将信息传送至镜片,用户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收发信息。

谷歌眼镜的镜片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型显示器,除了内置摄像头、处理器和大量的存储空间,它还有一个可供输入的触摸板,并配有麦克风和扬声器。

眼镜一侧的控制触摸板顶部有一个按钮,可借助内置摄像头拍摄照片和视频,眼睛视线外上部有一个非常小的信息显示屏,实时传输视频、拍摄照片或部分电影。如果与小孩进行玩耍,就能用眼镜看着小孩拍出视频或者照片来。

谷歌副总裁塞巴斯蒂安·图伦与大家分享了一张用谷歌眼镜拍摄的样张,效果堪比卡片相机。

图伦抓住儿子的双手原地旋转,同时用谷歌眼镜拍下了儿子当时的表情。这张照片随后在网站上疯传,甚至被谷歌联合创始人塞吉·布林转发,称之为“了不起的抓拍”。这张照片也吸引了500条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称赞。

这张照片的分辨率为2048×1536,这意味着谷歌眼镜摄像头的像素约为320万像素。虽然这张照片的画质平平,可以通过更好的摄像头进一步改进,但却凸显出谷歌眼镜在摄影中的应用前景,传递出真实的第一人称拍照体验。

此外,谷歌眼镜还有一个陀螺仪、加速度计和指南针,支持多个无线电数据通信,便于随时告诉用户位置和方向。

谷歌眼镜的原理被称为“扩增实境技术”,其特点是在显示装置(如谷歌眼镜镜片、手机屏、电视屏等)上联网附加了环境信息,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中,让真实环境与虚拟物体实时叠加在同一画面或者空间上,两者相互补充,给使用者呈现一个实时交互的感官效果。

实际上,AR技术在手机当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看伦敦奥运会时,可以对着伦敦塔桥或者伦敦碗体育场拍照,手机就可以联网获取相关信息,方便人们及时了解。

根据芯片商美国高通公司公布的统计数字,其用于将现实世界物体转变为互动体验的扩增实境平台Vuforia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名注册开发者,并且在过去12个月被应用于超过1000款应用程序中。

谷歌眼镜也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只是将产品设计在眼镜上,方便调取各种信息,并且联网实现了智能化应用。

谷歌眼镜在虚拟和真实之间跳来跳去,的确给未来生活带来了冲击。戴上这样一款谷歌眼镜,行业内部的评价分为“太酷了”和“太恐怖”两个极端。

认为“太酷了”的一方认为,这一技术将完全超越Siri(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并且认为眼镜导航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完成驾驶、行走以及这过程当中的任何所需。

但是,认为“太恐怖”的人则表示,信息太多,让人目不暇接,可能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网上流行的两段恶搞“谷歌眼镜”的视频显示:一段视频中,由于视野中不断跳出的各种信息,让配戴者看不清前方的道路,频频撞上电线杆和路人;另一段中,视野中频频弹出的警示窗口、出错窗口甚至系统蓝屏,让使用者几乎无法正常行走!

谷歌眼镜小巧玲珑,可以涵盖万千,但毋庸置疑它的“显示屏”太小了,跟手机乃至智能电脑比起来,实在小得可怜。

谷歌眼镜并非一整块的镜片,只是在一根钢圈的右上方的眉线处装置了一块长条状的显示仪,所显示的可能只有用余光才能“瞥见”的屏幕。所以它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疑问:小屏幕怎么能覆盖大视野呢?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院米斯奇就表示了质疑:“小屏幕不可能带给我们如演示视频所展示的体验。”

针对这种说法,谷歌方面的研发者认为,未来像这样的眼镜可能会变成隐形眼镜。只是,这又回到了“会不会影响我们正常视野范围”的担忧。

很多人表示,谷歌眼镜的推出,会刺激相应的各种软件服务和商业机会。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可以很快赚到钱。

在实际生活中,商业模式的建立并非如技术发展那般想当然。谷歌眼镜的功能实现需要很多配套应用来完成,比如地理位置信息、商业促销信息等等,至少在目前,商业模式还未形成,倒是可以说为将来的商业合作提供了机会。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表示,这款眼镜的开发者版本(探索者版)已接受预订,价格为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954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