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温室效应的表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温室效应的表现

第1篇

错误现象之一,拼写错误。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也是极易出现的错误。这可能是标牌制作者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没有学过英语,觉得英语少一个字母或多一个字母,有无空格都无所谓。如在某邮局,我看到“general service”被写成“general seryice”。在某高校校园有一个标牌汉语是“环境是生命,文化是灵魂”被写成“circumstance is life,culture is sou.”我们暂且不说翻译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得当,单是拼写在一个高校校园里,绝不能让这样的标牌长久地矗立在那里。再如“taxi”这个字在出租车上居然被一个标志所隔开补写成了“ta xi”。但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犯的错误给外国游客留下极差的印象。

错误现象之二,语法错误。出现这类错误主要是因为翻译标识语的人员对英语不慎了解,机械翻译,无视英语语法规则。如候车室的问询处被写成“Information Desk”(信息台、服务台),而在欧美国家,通常只用“Information”(信息、问询处)就可以了。在某广场一牌子上中文是“与世界对话”,英文标识却是“AND?WORLDDIALOG”,“小心落水”(CAUTION!WATER)却被翻译成了“BE CAREFUL,FALLING WATER”。这简直就是人们常开玩笑说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再现。是逐字逐句翻译的结果,令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Chinglish”。

错误现象之三,语用错误。语用错误是指拼写和语法都正确,但不符合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是“小心碰头”的英文标识语,我见到过如下多种英文表达方式:(1)Carefully meet,(2)Meet Carefully,(3)Attention your head,(4)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d,(5)Look out head,其实这样的标识语会让本土人很费解。以上所有翻译都不正确,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meet”与“碰头”毫无关系,而第三句中的“attention”在这儿的用法不当。与“attention”相关的短语有“Pay attention to”,然而如果外国人看到“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d”这个短语,就会想,我为什么要注意我的头呀?这种翻译给人以奇怪的感觉。再看第五句译法“look out”这种译法也不对,因为它根本没有起到提示的作用,乍一看上去,他们会想,我到底想小心什么?根据英语的习惯用法,“Mind”这个词用“提醒某人什么事的意思”,所以这个标识的正确译法应为“Mind your head”。

又如我看到的“注意安全”的几种错误译法:

(1)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这里完全用的是汉语的直译,没有考虑“注意”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而“safe”也不应该用形容词,而应用名词形式,“safety”。(2)Attention security,这里“安全”一词虽用了名词形式,但也没有正确考虑“注意”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其实这里要大家注意的根本不是安全而是危险。(3)Be careful of safety,也是错误的。而正确的译法应为“Caution danger”,在英语标示语的翻译中表达“小心”“注意”的意思时常用的是“caution”、“watch”或mind等,常见的有“小心地滑”要用“Caution!Wet floor”。

错误现象之四,用词错误。导致用词错误的原因很多,如对原文理不太理解或对所翻译的物体不太清楚,或是因为翻译者没有深层次地理解某些表达的内涵,只是肤浅地照其字面意思翻译,都会造成在翻译过程中的用词错误。如在翻译“桥”这个字时,不能统统译为“bridge”,因为“bridge”单指水上的桥,假如要我们所做的标识语指的是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的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英文应该是用“overpass”或“flyover”。所以我们在市内所看到的“人民桥”、“学府桥”等,下面的英文用“bridge”都是错误的。

第2篇

【关键词】科学 问题 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上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对目标领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目标分类体系,将目标领域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结合由易到难的问题设计完成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掌握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曾在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浪潮。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目标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经过大量查找资料和学习外来先进教学经验,分析学科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课堂教学新授环节借助问题的深入设计,我们尝试“目标教学法在科学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研究。

课堂教学“新授部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环节采用“问题预设和深入追问”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展示交流四种形式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具体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学习任务的再分解,符合学生实际,要具体,有目的、可研究、可操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和深入研究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教师点拨早预设――将学生关注不足的内容设计成预设的问题适时出示在课堂上。当学生在自学质疑、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涉及不到的知识点,由教师按照预设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完成分析,这些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深入思考,再次探究发现的积极性,我们的学习任务能得以充分解决。如《节约能源》一课,教师既对学生不易关注的知识点进行了问题预设,又对需要学生加强认识的能源问题进行了强化,起到了双重效果。

・・・・・・

学生按照教师安排的自学任务完成独立自学,五分钟后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师巡视指导,根据讨论情况进行下面的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汇报组汇报任务:我国存在的能源问题: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预设:汇报组回答不完整由其他小组补充,全班讨论补充,做到观点有理有据,进行简单分析:将“人口众多”使用数据分析,针对“分布不均”进行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分析板书人口及人均排名数据)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均不足,分布不均(教师板书)。

教师点拨预设

若学生能够分析出上述知识点,教师直接利用,如不能分析出来,教师针对分析不全面的内容进行追问:老师了解到我国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你同意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利用课本数据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分析板书本组数据)

师生通过前后汇报出来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这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强调我国能源储量很多居世界前列,但因为人口众多,造成“人均不足”的能源问题。

数字的对比,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我国的能源人均不足。

教师评价:鼓励回答完整,优秀的同学,激励接下来的学习要做到:观点有理有据,分析准确,补充全面。

二、教师补充信息资料――通过提出问题引出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补充文字、影音等资料,创设背景,烘托气氛,加深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为更充分解决学习任务创造条件。如《节约能源》一课,通过出示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加上教师形象的描述,加强了学生对能源短缺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印象,为下一步学生积极找到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做好了充分地铺垫。

・・・・・・

教师引导

教师出示一组能源短缺的图片(教师边出示边解说)。看后提出问题: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展示:对能源缺失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或大胆想象。

教师追问一:怎样避免这些情况发生?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展示: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并分析原因:节约能源。分析原因: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使有限的能源使用的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等。

如本组汇报不完整可由其他小组汇报补充:不管我们如何节约,有限的能源也会用一点少一点,还会有枯竭的那一天,所以还要开发新能源。

三、教师点拨引导,离不开课堂追问。教学任务完成,学生能力的训练离不开教师课堂中的恰当追问。当学生的认识出现空白,或是学生的思维停留不前时,教师的追问会及时打开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节约能源》一课中的追问有时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

教师深入引导

教师追问二:同学们的眼光很长远,我们确实要节约能源,还要开发新能源,有了那些新的能源我们是否就可以随意使用,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了呢?为什么?

学生分析归纳得出:不能随意使用,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新能源也会有枯竭的一天。

强调无论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种能源,不论这些能源能够开采使用多少年,为了我们人类的未来发展,节约能源的都是同等重要的,深入强化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把生活问题转化成学习问题,让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将生活中的问题、现象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设计成问题,应用在课堂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再次得到实践和提升,教学的主题得到升华。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下 中小学 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是义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且同为“英语基础”教学,可以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相关初中英语教师应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然后应积极优化使用英语教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乐学、好学、自学中逐渐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并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合理梳理教材,重视内容衔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常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学习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且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间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问题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带来一定困难。但事实上,初中英语知识相较小W英语知识虽逐渐复杂,也增加了难度,但分析各版本小学英语教材发现,其与初中英语中部分内容有重合点。因此,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中,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学教师应合理梳理教材且重视教学内容的衔接。

以小学英语“My name’s Gina. ”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打招呼、介绍自己与询问他人姓名等基本句型”。这些内容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但由于时间久远、学生掌握情况不一,导致部分学生已然忘记。为唤醒学生记忆,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导入教学,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自我介绍”的相关英语动画视频,唤醒学生的英语记忆。然后由教师先向学生做一个自我介绍,并将相关句子进行板书“My name is …, My first name is…, My last name is …讲解自己名字意义,并简单的介绍下自己,为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对教材知识可以学以致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衔接

英语教学方法众多,且通常由于教师习惯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英语基础不同而进行多次变换。另外,小学生与初中生思维不同且理解认知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与中小学英语学习方法的衔接。

为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应了解班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将原有的学习方法过渡到新的学习模式。如:初中教师在讲到“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试卷分析”、“课堂学习情况”等方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在发现大部分学生以往小学中养成“通过生活中的实物记单词意思”这一学习习惯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单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让学生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记忆单词。这样一来,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固话思维,有助于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促进初中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同的地方在于,学生在枯燥、单一的课堂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且会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不利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英语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初中英语“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这一教学内容。教学前教师应深入教材,挖掘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已具备的相关英语知识,然后将班级学生以“同组异质、各小组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合理分配任务

(如:小记者、采访人物、记录员、提示员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彼此询问有无此类运动物品,并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采访”过程中自由发挥,利用自身已具备的英语知识进行询问与回答。通过以上形式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对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加强关注,积极找出对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印春琦.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65-67.

第4篇

(苏州智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城市的工业发展程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承受着由于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快速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其中气候的变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室效应”是目前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普遍存在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将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查找出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将温室效应对城市的损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 :城市进化程度;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1-0046-06

城市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每一座城市都经历过繁荣,其繁荣是因为处于最佳的地理位置,占据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书写城市历史的过程。从城市初建,到走向没落,只要我们翻开书写城市历史的篇章,就会从中寻找到城市所经历的各种故事,与人类的文明进程并肩而行,相互照应。这就意味着,寻找城市的足迹,也就是在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审视城市进化的脚步。城市在发展着,发展的过程也是进化的过程。城市遵循着“扬弃”的进化规律,将适合于自然发展规律的部分保存了下来,而妨碍城市前行的元素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人类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规律生产,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以改善生活质量。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人类的创造,堪称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过度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向自然环境中所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已经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造成了威胁。

城市的温室效应就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作用,也是人类文明中的“阴暗角落”。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研究温室效应已成为目前诸多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1温室效应

1.1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所以通常又被称为“花房效应”。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导致了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被大量地排入到大气中去,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就使地球表面与低层大气的温度不断地增高。这种“温室效应”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大棚有相似之处。当太阳向地球表面照射的时候,就会有太阳短波辐射随着光线被放射了出来,而大气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这种太阳短波辐射达到地面。但是,如果整个地球表面出现了温室效应,由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也同时被大气所吸收。

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理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加之城市人口的短时间剧增,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而无法在短期内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规律失衡,而资源耗费还在持续着,就导致了一系列温室效应凸显出来。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采取行动制止,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危害。

1.2关注温室效应,提高城市生态保护意识

多年以来,全球的温室效应就备受关注。但是,一旦付诸到行动,就会涉及到低消耗、控制消耗,而没有寻找到一个具有成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自然环境保持在可以自我循环的状态。可是,对于已经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够对其加以恢复,还有待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要恢复原有的城市自然生态,控制消耗,倡导低消耗,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是将遭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重新恢复并实现新的平衡。做好“保护”是首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生态平衡的状态循环下去。以此为前提,让城市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地发展。这才是真正地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日益严重的趋势还在继续着。现在,几乎有一点环境保护常识的人都已经意识到,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如何才能够在保证人类消耗的前提条件下,让温室气体少量排放的同时,又能够遏制住全球变暖的趋势,避免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一个攻坚难题。

绿化城市成为了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上空大气质量的关键,当然也是人类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用绿化的措施,主要在于树木具有很高的成活率,而且繁衍比较快。根据环境特征保护好城市中易于生长的树木,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栽种各种树木。伴随着树木成长的各种植被以及微生物繁殖出来,这些都是对生态环境不断自主完善的过程。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生态实现良好循环状态的地方。在推进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实现了城市的进化。

1.3关注自然灾害,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

基于近些年来各种灾害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得不让人们逐步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自然中,就要对自然现象负责的道理。人类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贪婪满足了自己贪欲的同时,也在为向自然的大量索取而付出代价。虽然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大型的自然灾害,如龙卷风、海啸、火山喷发等等,都属于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在承受这些灾害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事实上自己却是间接的罪魁祸首。

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发生,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让地球上的气候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地球温室效应逐渐变得更加猖獗起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类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同时,又在为自己制造着更大的灾难。也就是说,人类是厄尔尼诺现象频繁的推动者。

所谓的“频繁的推动者”,就是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从一些科学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前,地球的自转的平均速度几乎是在每10年变化一次,可是,在50年代以后,这个规律就被打破了,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一些周期性的变化频率出现了加速现象。它已经不再遵循过去那样的运转规律,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平均加速度平均每4年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波动。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的变化周期已经由10年缩短到了4年至5年的时间,变化的频率加快导致了地球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预料的自然现象发生。

1.4实施城市生态保护,抵御温室效应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消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但是如果消耗的程度不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说明人类的消耗是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中有效的各项资源耗费连年递增,同时还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所耗费的资源。随着城市上空中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这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城市进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普遍倡导城市居民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为城市的自然恢复留有余地,同时,还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起来,以促进城市自然生态的平衡。

《京都议定书》的审议通过,说明了有关部门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植被的恢复以及保护,就已经认可了森林会对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也应该被列入到保护范畴。但是如果城市资源所消耗的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意味着城市居民所消耗的资源超出了维持城市进化的合理的范围。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各项资源的耗费连年递增,与此同时,还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此时,城市居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减少自然消耗的同时,要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好。否则,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也许在常人看来,维护城市进化过程中,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就是采取多种绿化。实际并非如此,城市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遵循生态保护规划,而同时还要具有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此外,生态保护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的时间,多则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城市生态保护关乎到城市的进化,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保护所涵盖的问题极其广泛,并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以及城市人文理念等等各种因素来定位如何来治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以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是,根据生态功能以及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主导生态的功能,比如土壤、水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蓄洪防风固沙,这些都属于是自然环境保护。还有一些是人类的生活区域,这就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状况,并将其纳入到优先考虑的范围。

2改善城市温室效应的建议

2.1建立绿色基础设施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出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从概念本身而言,“生态足迹”是用每个人平均所需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来衡量并表示人类所消耗地球资源的量。这个概念的提出,从侧面在提示人类,生态保护已经被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生态足迹”,就是衡量人类资源消耗量的一种标准。人类所生活的城市空间就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正在通过高科技的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高产低消耗的新产品,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的一些城市每到干旱季节,就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刮起沙尘暴。沙尘暴是受到空气不稳定时热力条件下形成的。沙尘暴很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低层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下,受到对流的影响而使沙尘卷扬得很高。当然,如果低层空气相对比较稳定,就不会将沙尘卷扬得很高,此时,就不容易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善沙尘暴的污染程度,一些城市采用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可以将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减少,以分散地面上的风动量,并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沙尘暴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这些由于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负面效应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由于风与沙的相互作用,导致灾害性天气现象形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抑制沙尘暴的一种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会让城市的环境更为理想。

有效解决城市中的污染问题,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指由各种敞开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绿色空间网络,使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调控自身所需,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索取资源,杜绝浪费。这些具备自动功能的网络系统,不但可以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的质量,减少洪水的危害。“绿色基础设施”所模仿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系统和元素都发挥着类似于自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所以,其在本质上是城市系统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性的“绿地结构”,其中包括植被、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水系和微气候系统。在城市中,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是“绿色基础设施”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这里已经被设计成了具有渗水性地表和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可以得到自动的调节,这些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2.2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城市中的居民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享受城市生活的时候,也面临着城市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大量自然资源耗费导致温室效应,造成城市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都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副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城市不良状况导致的居民焦躁不安,社会矛盾突出加剧,安全隐患频频出现,从而制约了城市的进化发展。如何让城市中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这就是解决温室效应,打造智慧城市的基本目的,带给城市居民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繁荣经济,智慧城市成为了一个发展主题。

一位知识系统专家在其所著《知识城市》中提出了自己对知识城市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知识城市是那些通过研发,技术,智慧创造新产值来推动经济的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主题,要发展成为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及科学的治理城市,才能够使城市趋于合理的发展。以新的技术作为强大的驱动力,在城市科学的指导下,并结合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界定,还有很多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运转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表现。一些城市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应用高科技的传感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和提升城市化建设,可是,这也不过是构成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少部分元素。智慧城市,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具体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根据现代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而设计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全新的城市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产业发展、新的社会管理等模式,都是建立在新的城市理念基础之上的。利用城市中所具备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领先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快捷的电信业务以及优良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都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的先进技术。

城市要实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城市中汇聚更多的人才,建立更好的意见表达机制,城市才能够合理地发展。此外,智慧城市还有很多种的核心技术,这要根据城市的基础及发展目标而定。智慧城市是建立在知识城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那么,通过在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而是建立在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民生需求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基础环境以及与城市中的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通过多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和充分利用,使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更为简捷、高效、灵活。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安全、环保的服务模式,让现代城市更安全、健康地向未来发展。

2.3丰富城市的内涵

城市因为有内容,才会发展;城市要有内涵,才能够进化。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丰富城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建立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作为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城市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中,经济要素高度聚集,为宜居城市的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城市本身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潜力发展空间,才能够解决城市中的其他相关的问题。如城市中的居民就业问题,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城市居民就业匮乏,那么,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无法被很好地带动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城市的工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城市的进化程度要以公共安全度作为衡量指标。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被称之为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的内容包含有很多,如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公众出行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建筑安全等等。城市中,为了提高居民对于各种安全行为的意识,就需要使用公共安全标志来规范每个人的安全行为。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对于一些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雪崩;对于疾病防御方面的灾害,如瘟疫,各种流行病;人为的灾害,如暴乱、示威游行、恐怖袭击等各种突发的事件。如何防御和及时调度、应急处理,成为了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验城市确保居民的生命和个人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能力依据。其中的自然灾害,就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反应,而各种人为灾害则是温室效应作用下对人的间接危害。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以及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导致自制力不够而造成各种突发事件。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城市安全度提升,才能够实现城市安全感,才能够让城市中的居民安居乐业。

另外,城市社会的安全,也是构成宜居城市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座城市中,社会秩序令人堪忧,不但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会给城市中居住的市民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城市缺乏安全感,会使居民整日惶惶不安地生活。

城市,作为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要成为宜居城市,就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城市中要空气清新,道路清洁、水源充足而洁净。另一方面是人文条件。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讲,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中具有一个人性化的环境,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才能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人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力,同时,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也建立了起来。创造一座宜居城市,有3点重要的因素是缺一不可的,除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基础和前提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安全稳定,生态功能健全,设施结构完善,至少要将人类给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限制到可以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净化功能,这才是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2.4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

城市的温室效应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角度审视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生命显得格外的短暂。这就需要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远见性,将生态保护意识推广到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其实是在为地球的未来发展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园。

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以及一些环境系统分析人员,都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他们在研究地球资源的同时,也在倡导人类要为地球的未来发展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也提醒人们,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如果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依然没有节制,那么人类在未来将付出严重代价。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努力以积极的方式来减缓资源枯竭大灾难的到来。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生物的良性循环也会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益。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可想而知,在地球上所生存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所以,生态保护的前提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要以不侵害到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让生物在为人类所利用的同时,还可以自我恢复为底线,以实现地球生物物种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进化与人类的发展相协同,才能够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城市是物质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归宿。只有居民安居乐业,才能够有闲暇享受现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已经集中化了的城市,实质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公共设施以及人口过于密化,导致了城市变得比较脆弱起来,任何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那么,就要积极打造宜居城市,让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人类的文明,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资源过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城市的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不断地加大。造成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社会的和谐稳定,依赖于宜居城市的塑造,并以此为前提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拯救城市已经失去的自然物质,减缓温室效应。此外,温室效应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人类已经开始发起拯救地球的行动,抵制温室效应。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明显见效,从各种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自然变化中,就能够体会到人类正在为自然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有义务让地球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雯娴.计算机建模及其在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2012,25(5):73-77.

2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严书翰.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夏显泽.“天人合一”:儒家关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5克雷思迪安·阿瑟.温室效应的历史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6):213-218.

6程东来,钟学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6):86-88.

7刘宏文,夏秀丽.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3):49-51.

第5篇

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从地球宇宙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各个部分,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几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关环境状态数据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这些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使命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让学生知道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又如全球变暖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室效应相关资料,思考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了解温室效应对我们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进行分组讨论: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矿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行为,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自己身边还有哪行行为是能够引起温室效应。通过讨论,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温室效应的想法,从而达到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比较抽象或难以想象,如果地理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不容易让学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形象、直观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思维高度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探究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在讲“复杂的气候”时,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录像,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观看结束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反常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环境中的一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节约用纸,对废纸进行积极回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植树造林,每年的植树节,都亲自栽几棵小树,节约用水,并监督和呼吁身边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这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直观地突出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变化;林业生产;关系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掠夺和毫不顾忌地排放废水废气,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前的碧水蓝天变成现在的雾霾臭水沟;从前的绿树成荫变成了现在的土地荒漠;从前的蔚蓝大海变成了现在的白色泡沫,致使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海洋生物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日益严重[1]。都在警示着我们,环境的承载量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度,如果从现在开始还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人类无疑是自取灭亡。

林业生产作为生态系统中天然的“清洁剂”,不仅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而且森林还是动植物聚集的场所,可以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森林还可以保护土地,防止土地沙漠化,抵御风沙,恢复土壤肥力等,对于全球环境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对林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更要明白林业生产对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 生态环境变化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生态环境变化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分别表现在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2个方面。

1.1 大气污染

对林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是大气污染。由于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气中排放废气,致使空气中SO2的浓度过高,最后形成酸雨,对林木造成明显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森林受到多种大气污染的危害,欧洲的森林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容易受到损害或者严重损害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欧洲森林总面积的15%,相当于其每年森林采伐量的6倍。在我国,大气污染对森林的损害也非常严重,特别是西南和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不仅造成森林面积锐减,而且给城市绿化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更多是长远性的。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从而引起气候的变化,热带变得更热,温带变成热带,寒带变成温带,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可能会使动物植物发生迁移。现有的环境已经不适宜一些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同时,有些植物则能更加适应变化后的气候。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其物种分布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室效应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形成新的结构,从而对某些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危害,也可能加快高纬度地区针叶林的生长。从我国来看,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林的面积显著缩小,大部分寒温带针叶林将消失,对我国东北的木材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

2 林业生产可以改善全球生态环境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改善大气污染,促进全球碳循环,治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种植抗污染性强的树种,从而代替那些对于污染敏感的植物,通过植树造林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由于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碳贮存库,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很好地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森林的破坏则加大了空气中CO2的浓度[2]。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在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中,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稳定土壤,并且还能够恢复半荒漠化的土地和草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水土流失是因为土地植被减少、土壤外漏、土质疏松,一旦遭遇暴雨就会引发泥石流,不仅降低了土壤肥力,而且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很好地保护地表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经济损失。

目前,对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除了种植农作物和水利灌溉之外,还可以通过营造防护林带,防止扩大土地盐渍化范围。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树木的生物排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下水水位。在我国宁夏地区大面积盐渍化的土地中,就是通过营造树木防护带,从而控制地下水水位,抑制土壤盐分上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林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而林业生产在应对生态环境变化时,又能够起到很到的防止和调剂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森林,防止乱砍滥伐,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更要注重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注重能源的循环使用和废气废水的处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温室效应 环境生物 森林碳汇

我们面临着全球变暖,北美的依努伊特人已看到这种趋势:冰在消失,北极熊在挨饿,倔强的鲸也在移栖。

全球性融化,正在消失的陆地,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温室效应是造成近期地球变暖的原因。

一种天然的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的生命是重要的。200多年前的物理学家们就已知道,大气中的某些气体从地球表面聚集辐射热,防止它逸回空间。维持地球的均等温度的主要“温室气体”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如果没有他们的温暖毯子,地球的表面就会冻结。

温室效应是怎样起作用的?

来自太阳的温度将地球表面加热,地球反过来使能量向外辐射。某些向外辐射的热逸入空间。但某些热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气体带入大气,温室气体吸收的辐射降低层将大气加热。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林业对策:

1 天然林保护与管理

依据气候变化将引起植物区系和森林物种的迁移变化,以及在影响气候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物种灭绝的预测结果,我们采取的适应管理对策,应是立足有效地保护现有森林资源、遗传资源、以及各种动植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境条件,保存稀有的和濒临灭绝的树种,拯救那些当前或今后可能具有经济价值和适应性的基因和基因综合体,防止他们丧失,为森林物种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复杂多变的新生境提供较大的选择机会。

1.1 保护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分布范围和生态适应性,需要对这些植物种进行基因测定,了解其遗传资源的主要结构,并进行遗传分类、筛选出能适应气候变化条件和生态适应性强的遗传基因型,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培育,扩大种群数量,同时进行跨气候区的引种试验,这里提出的引种并非常规的引种试验,它是将其种引入自然环境中,即让其在天然植被生长的环境中生长,将引入种加入到当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之中参与竞争。

1.2 切实做好天然林分类经营和分区管理。对生态公益林要管严,坚决杜绝商业性采伐和人为破坏,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对宜林地和林中空地,按照公益林的建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尽快恢复森林植被;对生态功能低下的疏林地,进行合理补植和严格封育,改善林分结构,逐步提高生态功能。

――充分利用自然力恢复发展天然林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来恢复森林,同时辅助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封育结合。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转变观念,依靠自身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发挥林区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养殖,从加工、旅游等非林非木产业上分流富余人员;要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充分吸纳劳动力就业;要鼓励职工自强自立,发展家庭经济和私营经济自谋职业;要积极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减少林区内就业压力。

――建立多样化的产业体系。目前天保工程区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结构失衡,第一产业比重高达73%,而发展后劲不足,第二产业比重22%,且过于分散,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只有5%,尚未形成规模。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巩固第一产业,发挥森林培育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提升第二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林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保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积极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有目的地培育珍贵天然用材林和其他用途的森林资源;建立人工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基地;不断提高现有天然林生产能力。启动用材林中、幼林抚育工程,加大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 人工造林对策

基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迅速增长,气候已经变化并有可能发生剧烈变化的推论,在今后的人造林活动中,应根据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对造林级数、规划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2.1 适应气候变化的间伐和轮伐策略。

2.2 适应气候变化的经营赋予原则。

2.3 适应提前间伐,增大间伐强度。

2.4 适应发展超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

2.5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适应对策。

2.6 发展薪炭林减缓气候变化。

2.7 森林发货对策。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农作物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其固定的碳在收货后,大部分又以各种方式返回到大气。相对说来,森林较长时间地储存二氧化碳而不释放,而且森林土壤中也可以储存大量生物量。因此,生物碳汇的讨论多集中于森林。

3 森林碳库的容量

林业在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即对现有森林中的碳储量加以保护,包括防治毁林和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使得现有森林所含碳不至于释放到大气;

固碳:既增加碳库容积,从而将大气中的碳吸收储存。根据IPCC的评估,1995至2050年间,全球大约有3.44亿h土地可用于造林活动。

能源替代:森林生物量作为能源资源,不仅可以直接燃烧供能,如农村用的薪柴,还可以通过热电转化来发电。

原材料替代:钢铁、水泥、铝材、塑料等重要原材料,属于能耗密集型产品;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木材所替代,从而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拓展森林碳汇的挑战

森林的碳汇功能及其协同效益,为林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要将这种机遇转化成现实,仍需要很多挑战。

首先是可利用资源总量的约束。地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城市扩张、工业发展、道路建设、粮食生产等都需要土地。毁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增长对居住和工农业生产用地需求增加的结果。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与道路体系已较为完善,人口水平相对稳定,因而不仅没有毁林现象,而森林覆盖率还略有增加。发展中国家则正好相反。这也是为什么毁林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不仅土地面积,而且水资源也形成一个重要制约因子。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业与林业的竞争更加明显。

中国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大规模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取水,使得塔里木河中下游断流,成片的胡杨林干枯死亡。

第二,森林碳汇作为一种减少森林谈话的手段,必然要与其他手段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经济上存在竞争。森林生物量属于碳排放中性的可再生能源,而水电、地热、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则属于无碳能源。由于森林及其他生物质能的碳汇功能的实现具有土地空间利用上的排他性,只有其单位面积的减排量高于其他选择、单位碳的减排的成本低于其他选择时,森林碳汇才具有竞争力。而且,能源作物种植(如油料和甘蔗作物作为发动机原料的生产原料)如果不与粮食种植竞争的话,必要与森林碳汇的拓展经营形成竞争。

参考文献:

[1]熊治廷【环境生物学】.

[2]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当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僵化老旧模式依然存在,导致学生间存在巨大差异。新课改后也存在一些新的误区,盲目求新、求异的现象也常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要明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

1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原则

(1)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原则。 新课标对原有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改,新旧课标的主要不同不在于地理学科的内容设置,而是在于课程理念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课程理念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凸显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目标中应体现出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教学设计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重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 1]

(2)教学过程以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标旨在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不恰当的部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生为本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制定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应共同把高中地理课堂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教学场所。

案例:教学“温室效应”。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阅读有关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的“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有关“温室效应”视频。在学生经过充分了解和思考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地球及人类生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最后教师引出讨论话题:①目前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②人为因素与“温室效应”如何相互影响的? 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教师也作为机动人员加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互相配合,循序渐进地寻找答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循循善诱。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是课堂的引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于教师的加入,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鼓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热情高涨,有关“温室效应”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用正面情绪影响学生,多鼓励学生;或者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励学生;或者与时俱进,积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变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用,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从现代教育的状况来看,由于时代的变革,师生关系的转变还是比较大的,不像从前那么古板,那么“师道尊严”了,但是学生对教师与自身关系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如何应对当前的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期望,怎样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现在的“95后”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我曾尝试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却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对促进教学也没什么益处。后来又尝试过放下老师的架子,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平等交往,倒是顺利使学生接受了我。我发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就两个:一是尊重,二是平等。只要教师能够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来,尊重学生,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而一个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往往学生也能学得比较好。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十分巨大,创设出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火索。[ 2] 高中地理教师创设课堂情境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科内涵;二是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能够有利于启发思维。

(3)合作探究,有效互动。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就是合作探究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很多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或唯一答案,这种地理特有的学科特点可以使许多地理问题被设计成适合合作探究和互动学习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主要表现为课堂问答或对话,而生生互动则主要表现在学生间的讨论或合作中。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质疑,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积极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或合作,能够使生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各有收获,共同进步。

案例:“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片段。

①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城市污染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如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哪里?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怎么保护环境,治理污染?②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互相交流。了解城市污染的种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以及产生污染的原因如大气污染的原因有:企业排放有害气体、汽车尾气排放、鞭炮、垃圾燃烧;水污染的原因有:工厂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噪声污染的原因有:汽车喇叭、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③学生汇报总结。 ④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答案。

这样设计并教学,能够形成开放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积极探索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其顺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研究课题。新课程倡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贯彻学生为本的理念,就能找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生态;危机;灾难;气候变暖;人类

2004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后天》是西方灾难电影的经典巨作,它逼真地反映了温室效应带给人类的灾难:龙卷风、海啸、洪水、冰雹。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的冰块融化,海水温度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包括自由女神像、艾菲尔铁塔、大本钟在内的地标性建筑迅速冻成冰柱,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影片体现了导演艾默里克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电影虚拟世界呈现的严峻的生态现实,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意识到温室效应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厄运。影片引起世界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但当时人们很难将影片中的场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觉得“后天”离我们还很遥远。近些年地球气候异变,极端天气频发: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龙卷风、中国南方雪灾冻雨、印尼海啸、日本大地震等。这一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拯救我们惟一的地球,才能延缓和阻止“后天”的到来。

一、影片体现的生态意识

影片《后天》,为我们惊心动魄地演绎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巨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灾难。导演巧妙地把观众的娱乐喜好同生态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体会到影片中强烈的生态意识。影片传达了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密切关注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提醒人类审视自己的行为,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

导演开宗明义,传达了生态关怀这一主题。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全球气候变暖科学研讨会的场景。气象学家杰克通过多年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将引发巨大的气候灾变。可惜,杰克的理论和警告并未引起各国首脑的重视。但是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新德里下起雪,东京下起冰雹,洛杉矶遭遇巨大的龙卷风,纽约被海水浸泡。北半球天气变得异常寒冷,人们不得不向南迁移。这些情节体现了导演对生态的深深忧虑。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使人类深刻意识到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必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更大灾难。

影片里一群人被困于国家图书馆这一场景也传达了浓重的生态意识。烧书取暖隐含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文明的脆弱,乞丐和狗一同进入图书馆避难表现了生命之间的平等,人类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应该和谐相处。

电影结尾处美国总统的讲话表明大劫难后,人类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生态意识最终觉醒,承认人类中心论的功利性,意识到维护生态和谐的必要性。

影片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唤醒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而且对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强调各种生物在宇宙中平等生存的权利,试图建构一种天人和谐的生态观。

二、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现实

当今的全球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恶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受到越来越直接的威胁。近几年,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灾难性天气频发,这一现实验证了《后天》的灾难假设。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至少28万人死亡。印尼共有大约24万人死亡或失踪。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登陆,使美国七个州遭受洪水灾害,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1 200多人丧生。2007年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造成1 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流离失所。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大范围地区。据日本防卫省称,福岛县南相马市约1 800户人家遭受毁灭性打击,死者超过千人。地震及海啸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2012年7月,美国遭受暴风雨“德雷科”袭击,受灾民众高达百万。暴风雨造成交通瘫痪,灾民流离失所。2013年7月,中国南方的高温天气呈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强等多个特点。浙江、重庆、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气温飙升至40℃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其中浙江新昌出现了44.1℃的极端高温天气,湖南长沙在2013年7月实现了31天全部为高温日。持续的高温造成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中暑或得热射病,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与此同时,中国西南地区遭遇50年来最强降雨,大雨不仅带来了严重的水灾,摧毁了房屋和桥梁,还引发泥石流和多处塌方,导致数十人遇难,上百人失踪。洪水造成21省市670多万人受灾。

以上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昭显了一个可怕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大自然用残暴的方式“回馈”人类对她的肆意破坏。如果人类继续用有限的资源换取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减缓对生态环境的损坏,“后天”,真的会离我们不远。

三、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由于人类的短视,我们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电影《后天》和越来越多的自然灾难,使人类不得不认真思考,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自然的异常变化造成的结果,但更多的则是人类自身行为酿成的后果,而后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更具有灾难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人类征服与驾驭自然的欲望日趋膨胀。为了积累财富,人类贪婪地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损害环境;为了经济增长,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人类完全忽略了生态的平衡,加速生态危机,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构成了自身的困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侵袭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和谐观,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多数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盲目地征服自然,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大面积砍伐绿色植被导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燃烧化石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现代工业和汽车尾气造成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白天会吸收太阳和地面辐射的能量,在夜间会阻止热量从地球散逸出去,结果热量积聚起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干旱、水灾、飓风等极端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

(四)全球城市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球的大部分陆地都被高楼林立的城市所占有,城市中的绿地少得可怜。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自然的庇护,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空气浑浊,污染严重,形成严重的雾霾天。

人类只有尽早地看清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从支配自然的梦中清醒,才有可能远离“后天”。

四、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

目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护环境,公平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十分重要。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不应该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应该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多元的进步,是整个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高。应把发展经济、合理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三者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从而实现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社会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科学技术的正面引导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它既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法宝,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现代科技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也破坏了生存环境、制造了生态危机。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危机的应对方面。依靠高科技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恢复被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发现新能源。

(三)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选择有益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放弃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清洁生产。运用生态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摒弃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摒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去替代那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四)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人们也在为抑制全球变暖而进行着努力。目前世界范围的努力有针对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虽然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却因为追求经济、贸易、金融等“发展”而没有切实地行动起来。德国环境部长于尔根・特里廷曾在为《法兰克福评论报》撰写的文章里写道:“惟一的出路就是行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大幅减少,这样的措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只有共同努力,那些灾难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消退。

“后天”离我们看似遥远,实际却和我们的今天息息相关。我们的“后天”如何,取决于我们今天怎样做。人类必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改变与自然对抗、征服、主宰的关系,重建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在加速推进工业化文明的同时着手解决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问题;珍惜生存环境,减少生态破坏,尽可能地保护我们惟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这样,《后天》中那些可怕的景象才不会在地球上真的上演。希望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后天”离人类越来越远,永远不要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06).

[2] 夏伟翔,傅宗洪.论美国灾难影片中的生态意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2).

[3] 周春艳,王国栋.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后天》[J].电影文学,2011(01).

[4] 詹想.《后天》――灾难片还是大预言?[J].科技智囊,2010(08).

第10篇

根据地球上的经验,一个行星的环境可以人为改变,然而现在还不知道创造一个不受限制的行星生物圈是否可行。下面要描述的几种方法人类科技可能会达到,但目前运用这些办法所需的经济资源远远超出任何国家或社会为此而愿意承担的程度。

背景

火星由许多土壤矿物组成,理论上可以形成土壤,而且最新的研究表明,火星表面下至纬度60°以及两极表面大量的永久冰冻土中,夹杂着干冰、凝固的二氧化碳。也有猜测认为在较深的外层中有大量的冰存在。火星夏季当两极凝固的二氧化碳回升到大气层,残余少量的水,大风将其从极地刮走,速度高达400千米,小时。这种季节性的事件将大量的尘土和水气带人大气,形成类似地球上的卷云。

大气中只有微量的氧气存在,但是在火星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氧。有些氧也以过硝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凤凰”着陆器对于土壤标本的分析表明高氯酸盐的存在,它可以用来释放化学氧发生器中的氧,如果有足够的电,还可以利用电解法将火星上的水分解为氧和氢。

有人认为火星在其初期相对来说曾经有一个类似地球的环境。这种相似性表现为较厚的火星大气层,以及过去在火星表面水的明显存在。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气体逃入太空,火星大气渐渐稀薄,火星本身也凝缩成坚固的形态。水虽然似曾存在于火星表面,现在看来只存在于两极,而且是行星表面之下的永久性冻土。形成现今大气条件的精确机制虽然提出一些假设,但还不能完全知晓。假设之一是今天的火星引力表明上层大气中较轻的气体可能促成了大气的稀薄,使过多的原子逃入太空。火星板块结构的明显缺乏是另一个可能发生作用的因素,因为构造活性的缺乏在理论上会降低气体从封闭在沉积物中返回到大气中的再循环。由于没有磁场和地质活性,所以火星体形较小,这样它的内部比地球冷却得要快得多,当然这个过程的细节仍然是个未知数。然而,没有人认为这种过程对大多数动物物种典型的寿命会有重大的影响,或者甚至对人类文明的时序会有什么影响,而且大气的缓慢遗失甚至会被一直进行中的低水平的人工维持抵消。

需要的变化

火星变地球必然导致两个重大的相互交错的变化:大气的建立及其保温。火星的大气相对稀薄,因此地面气压很低,只有O.6千帕,而地球为101.3千帕。火星大气的组成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1.6%的氩,以及微弱的氧、水和甲烷。既然它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一种已知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行星一旦升温,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从两极冷库中释放并进入大气层,加剧温室效应。这就意味着大气形成和升温这两个过程会相互促进,对于变地球会有利。然而,在足够的时间内对某些技术进行控制应用以便实现持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将这种理论变为现实。

建造大气

建造火星大气的主要途径是输入水,比如说,从小冰星或者从木星或土星的冰卫上获得。给火星大气添加水和升温是在这个干燥寒冷的世界营造适合生命的良好环境的关键。

大气和水圈工程也可以输入氢。氢的输入和反应会因大气中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通过博施反应产生热量、水分和石墨,而氢和二氧化碳通过萨巴杰反应会产生甲烷和水。另一个办法就是输入土卫六大气中常见的甲烷或其他碳氢化合物。甲烷可以排放到大气中,在大气中它会调和温室效应。

甲烷(或其他碳氢化合物)也可以用来迅速增加火星的大气压,这些气体可以通过下列反应给火星大气生产水分和二氧化碳:

CH4+4Fe2O3=>C02+2H2O+8Fe0

这个反应可能会由热量或火星上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启动,产生的大量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可引发光合过程。

当星球变暖,极冠上的二氧化碳会升华到大气层,促成温室效应。移动气体所产生的巨大气流会带来持续的大尘暴,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直接加热大气中的分子而促使行星变暖,最终火星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使二氧化碳不能在两极凝固,但因气压极低液态水仍然不能形成。

在严重的沙暴消退之后,可以想象这个温暖的星球会适合某些形式的地球生命居住,可以在南极生存的某些水藻和细菌就可以到这里生存。通过火箭满载水藻孢子,将其送达冰冻的极地区域,它们不但会生长,而且会在这个无竞争、高辐射、二氧化碳高含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如果水藻成功地将自己扩散到这个星球的一些地方,这将产生暗化表面的效用,降低行星的反照率。通过更多的阳光,地面会使大气进一步升温。而且大气会从水藻获得少量的新氧,当然这时氧气还没有充足到供人类呼吸。如果大气密度加大,大气地面气压会升高,接近地球的地面气压。最初,在大气中没有足够的氧气之前,人类可能只需要随身携带一个呼吸面具和一小罐氧气。为了给空气增加氧含量,可以建造一些工厂减少土壤中的金属,有效地获得所需金属原料和副产品氧,人类也可以通过携带植物(以及肥沃耕土中固有的微生物)到火星,为火星大气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氧源。

另一个方法更复杂,就是利用氨作为强大的温室效应气体(大自然很可能以冷冻形式在外太阳系轨道的星状物中贮备了大量的氨),也许可以将它们送入火星大气(比如说,通过巨大的核弹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爆炸)。既然氢中含有大量的氨(NH3),大气层中需要缓冲气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持续不断的小型撞击也会有助于温度和大气质量的升高。

寻找缓冲气体是建造大气工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地球上,氮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占大气的77%。火星需要类似的缓冲气体成分,当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然而,搞到大量的氮、氩或其他某种相对惰性的气体还是相当困难的。

增加热量

这个描绘大约集中于本初子午圈和北纬30°,以及假想的海洋,海拔大约在表面平均高度2千米以下。海洋淹没了现在的Vastitas Borealis区,Acidalia Planitia区,Chryse Planitia区,和XantheTerra区,能够看到的大陆左侧为TempeTerra区,下边是AoniaTerra区,右下为TerraMefidiani区,右上为ArabiaTerra区。汇入右下海洋的河流是现在的Valles Marineris区和Ares Vallis区,右下的大湖是现在的Aram Chaos区。

增加热量和保存现有热量是此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来自太阳的热量是行星气候的主要动力。可以用较薄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对其进行铝处理,将其变为一面镜子放置在环火星轨道,以增加火星接收曝晒的总量。这样做将把阳光导向表面,可以直接增加火星的表面温度。可以将这面镜子当作静止卫星,利用其效力作为太阳帆,在相对于火星来说固定的位置环绕火星轨道运行,升华二氧化碳,促成升温的温室效应。

因为人类生存需要气候的长期稳定,可以利用强大的温室气体,包括诸如氯氟烃(cFc)和全氟化碳(PFC)之类的卤烃。这些气体是人造火星大气经常受推荐的成分,因为它们具有温室气体的强大效力。可以想象,这样做相对廉价,可以通过发射装载压缩氯氟烃的火箭到达火星,当火箭撞击火星地面时,就会将其负荷释放到大气中去。持续发射这样的氯氟烃火箭将需要十几年,在此过程中,火星会发生化学变化,逐渐升温。

有一项建议是开采氟矿作为氯氟烃和全氟化碳的来源,这样做的道理在于火星和地球一样,这样的矿藏一定很普通,这样做可以保持生产足量的最佳温室效应化合物,以维持火星上“理想”的温度,作为一种方法维护此前通过其他手段建造的类似地球的大气。

改变火星表面的反照率也会更有效地利用进来的阳光。用暗色的尘土和烟灰改变表面颜色(可以从火星的“月球”火卫一和火卫二获得,因为它们的颜色是暗色,可以在太空将其磨粉,然后“空投”到火星,通过某种方式统一撒到火星表面),或者利用暗色微生物形式,如地衣会将大量进入到地表的太阳辐射在反射回太空之前将其转化为热。利用生物尤其引人注目,因为生物可以自我繁衍。

增加温度的另一方法可以是将较小的天体(小行星)导向火星表面,其冲击能将被释放为热,可以把火星冰冻汽化,形成温室气体。

对付太阳辐射

第11篇

本研究涉及有关公用系统的环境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电力生产污染物数据按2010年我国发电煤耗平均水平0.333kg标煤(/kW•h),折合为热值5800kcal/kg的燃煤计算而来。CO2生成量按原煤固定碳含量50%计算;原煤灰分以20%计;电力生产、运输系统NO2、SO2生成量根据相应平均排放因子计算得到。以2010年我国火电发电排放指标换算得到粉尘和烟尘生成量(不考虑柴油颗粒排放)。以相同的电力消耗计算所有的原料开采。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环境数据,见表2。燃煤固定碳按50%计,水泥生产固体废弃物按产量4%计,燃煤产生CO2由固定碳计算得到,原料CO2按碳酸钙含量为50%计算得到。NO2、SO2生成量按表1的计算方式计算。

2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2.1分类根据LCA数据将混凝土空心砌块对环境的影响分为7类,并依据对应当量进行指标化,分为能源消耗(EDP)、资源消耗(ADP)、温室效应(GWP)、环境酸化(AP)、富营养化(NP)、人体健康损害(HCA)、光化学烟雾(POCP)。根据本试验的混凝土空心砌块配合比,计算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及再生骨料空心砌块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见表3。

2.2特征化结合表3,按有关参照物、相对当量数据、世界总当量数据分别求得混凝土空心砌块对于环境的相关影响、环境污染当量数和环境污染相对指数。结果见表4,表中列出了7类环境指标的相关数据。

2.3标准化用单项评价得到的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潜力除以相应的全球数据,就得到了各类环境影响相对于全球大小的贡献。

2.4混凝土环境性能评估与改善由表5中数据绘制得到图1,可以看出,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ADP和能源EDP以及温室效应GWP;对三种类型混凝土空心砌块而言,这三种环境影响之和基本都占98%以上。表5及图2表现的是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过程各阶段的环境影响指标,可以看出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阶段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砂、石骨料对环境生产的综合影响较大,其次是原料生产阶段,最后是能源生产阶段。由此可知,要减少混凝土空心砖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原料生产阶段和混凝土生产阶段着手,可以考虑完全使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这样对ADP的降低效果显著。

结合表5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3种不同混凝土砌块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标见图3。由数据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的环境性能优于普通天然混凝土砌块,尤其是再生粗骨料能更大提高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环境性能。主要原因是由于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可以减少天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因而再生混凝土的环境性能比较好。

3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温室效应;碳排放;国际环境法

人生如大海行船,途中充满各种未知的暴风和闪电,防患于未然,才是智者应对风险的选择。如何应对各种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使得各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整个地球村。环境污染的跨国影响,让我们无法忽视这种蝴蝶效应引起的内在联系。近些年变得愈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更是让全球知道了预防的必要性。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并逐渐发展到区域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向国际北海部长会议提议采纳该原则,最终在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得到采纳,会后发表的《伦敦宣言》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1]随后,风险预防原则在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得到了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立法更是全面体现了风险预防原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包含了风险预防的思想。

风险预防原则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诸多学者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笔者较为赞同的定义是“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2]这些定义目的均是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决策过程中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谨慎处之。好比日趋严重的碳排放问题,温室效应的影响超过了学者们的预期,科学实验得出的数据不能预知一切,“史上最暖的冬天”和“百年不遇的洪水”让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否则追悔莫及。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以温室效应为例

风险预防原则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适用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笔者将借助温室效应的问题来进行具体的阐述。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保持地表气温和气候稳定。但随着碳排放的不断增多,地表的气温不断上升,并进而改变气候,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比如极地冰块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很多岛屿和沿海地区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海水吞噬。若不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后果难以想象。如前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补充完善,但有几项在其适用中需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

(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

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即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应阻止其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根据常理会发生的某种风险却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二是因果关系不明确。例如,虽然可以得知温室气体对于大气温度的提升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及其因果关系的复杂程度,我们无法明确得知碳排放对于气候变化的具体作用,各地区的不同反应也使得得出一个全球通用的结论变得更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预防性措施,因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没有后悔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后悔的程度。

(二)风险评估的必须性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措施进行准确衡量,也称之为风险阀值,即在哪一个范围内采取预防措施。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而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石油等矿石能源的利用在不断提高,因此产生的温室气体将会对环境和气候造成无法预知的影响。此项评估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其阀值也会不断变化。

(三)收益的经济分析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使其理论逐渐渗入到国际环境法中。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比如过分控制或降低碳排放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该原则是一种粗略的方法,可能会损害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对此《公约》的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讨论的主题是未来各国的碳排放问题,但是,限制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各国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

在对该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或实施国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过分严重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或实施国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其通常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相对人则很难举证支持自己的观点。严格责任的适用则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行为的实施。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该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该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该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38条的(一)(丑)的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实践”与“法律确念”。[3]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笔者支持第三种观点,依据如下:

(一)从国际条约来看,《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里约宣言》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这会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

(二)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这些案件中均未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或者“风险预防方法”。

(三)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德国和瑞士最早对该原则进行了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由于尚未达成共识,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合理。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困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导致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几次气候峰会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推卸责任一再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我们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

由于人类认知以及科技有限性,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于未来的决定,常常需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例如新能源探索方面,为了减少碳排放,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追求新能源的利用,可是限于技术落后,很多尝试会有不确定性,发达国家会以此为借口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大胆创新。

(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

如果风险预防原则滥用,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在WTO的荷尔蒙牛肉案中,欧盟禁止美国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

(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风险

该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造成新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或许比实施该措施还要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潜在的危险足以迫使我们停止核电站的运行,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减少碳排放措施上。

五、中国对策――如何应对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GDP的引领下向发达国家靠拢。风险预防原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应对之策如下:

(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唯此,我国所施行的措施才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众人如何区分好坏,可这也为发达国家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诡计还是事实,一直都是某些国家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技术,不断争夺话语权,才能为国家谋福利。[4]

(二)综合考量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

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作出具体决策之前,应该将各种因素考量进去,运用科学观点来对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强势地位。全面的经济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求促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约的制定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发达国家总是处于“规则”的制定者位置,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被忽略。在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适用规则尚未形成定论之前,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为此而奋斗,争取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条约,使得在日后相关案例的处理中也能享有话语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中国更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广大同僚,争取在对该原则统一认识的形成进程中发挥正面效应,致力于有利发展中国家的条约的制定。

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理论正在不断发展中,可是目前对于该原则的完整定义、适用条件、法律地位等都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却不能以此为由阻碍其发展的进程。相反,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加入其中,共同致力于统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

中国,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一定要发挥出其大国的表率作用,在风险预防原则的确立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同样,在国际气候变化这个尖锐的问题上,我们也要力争发言权,担起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462-463.

[2]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1,116.

[3]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译.奥本海国际法[M].北京:中国,2007(12):52.

第13篇

关键词: 制冷剂替代 可持续发展

1引言

目前制冷空调行业中使用的制冷剂多为CFC(氯氟烃的统称)和HCFC(含氢氯氟烃)。这些物质由于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并产生温室效应,因此其替代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1]。本文在回顾制冷剂发展的历史中,发现制冷剂的替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另一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制冷剂替代研究中,应首先考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的制冷剂与制冷剂的替代

2.1 当前的制冷剂及其存在的问题

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从1830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CO2、H2O等作为制冷剂,它们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低,用了约100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从1930年到1990年,主要采用CFCs和HCFCs制冷剂,使用了约60年。

第三阶段,从1990年至今,进入了以HFCs(含氟烃)为主的时期。

由于行业发展的惯性,目前使用较多的制冷剂是CFCs和HCFCs,其次是HFCs。(对于CFCs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在使用。)

CFCs的禁用是因为CFCs会在大气中分裂并释放出破坏臭氧层的氯原子[2]。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有害紫外线的增加,会产生以下一些危害[3]:

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破坏生态系统。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使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辐射也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因此保护臭氧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紧迫任务[4]。

而HCFCs与CFCs同样能够破坏臭氧,两者只不过是所含的氯原子多少不同而已。同时CFCs、HCFCs和新一代HFCs制冷剂都被认为是温室气体[5],它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吸收红外能量的能力和它们在大气中延续的时间,可用GWP(全球变暖潜值)来度量它们对全球变暖作用的大小,其大小是相对于CO2的温室效应而言的,规定CO2的GWP值为1。物质对于臭氧层破坏能力的大小是以ODP(大气臭氧层损耗潜能值)来衡量的,以CFC11为基准,规定CFC11的ODP值为1。部分制冷剂的ODP和GWP值见表1[4]。

由于温室效应将引起气候变化,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2]: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沿海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入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并影响沿海养殖业。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

正因为现行的制冷剂对环境的巨大的破坏作用,促使着人们积极的寻求能够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替代制冷剂。

2.2 制冷剂的替代

自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来,各国纷纷展开了对CFCs和HCFCs物质的替代物的研究,在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以前,CFCs和HCFCs类的制冷剂替代研究主要以保护臭氧为目的,主要研制HCFs类制冷剂。但《京都议定书》签订以后,人们转而同时注重臭氧保护和减小温室效应,要求制冷剂不但要OPD值较小,GWP值也要较小。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CFCs在发达国家已经被禁用,HCFCs因为对臭氧仍具有破坏作用也即将被淘汰。由于GWP较高,《京都议定书》将替代CFCs和HCFCs的HFCs物质列入限控物质清单中,要求发达国家控制HFCs的排放。所有这些都对制冷剂的替代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理想的替代制冷剂除应有较低的ODP值和GWP值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优良的热物性等优点,争取做到既环保又节能。

新型的替代制冷剂主要包括人工合成型和天然型两大类,有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两个方面,混合工质又可分为共沸混和物、近共沸混和物和非共沸混和物三种。

目前合成制冷剂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

1)R134a

R134a的ODP=0,GWP=420,不可燃,无毒,无味,使用安全,其热物性质与R12十分接近,可用来替代R12,用于汽车空调和家用冰箱等领域。但使用R134a,会使能耗增大,且与CFC—12用的油不相溶,与材料的兼容性方面也不同CFC-12。另外它还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所以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2)R152a

从物化性方面看HFC-152a也与CFC-12接近,用R152a替代R12后能耗可降低3%~7%,但其在空气中含量达4.8%-16.8%时具有可燃性,因此推广使用收到一定的限制。而它可与其它物质混合,组成非共沸混合物来替代CFC-12。

3)R410A

R410A是近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质量分数为50%R32和50%R125组成。ODP=0,主要用来替代R22,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传热性能及流动性能较好,但同温度下压力值比R22高约60%。

4)R407C

R407C是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质量分数为23%的R32、25%的R125和51%的R134a组成,ODP=0,单位容积制冷量大,但传热性能较差。

天然制冷剂方面主要有:

5)碳氢化合物[6]

目前作为制冷剂应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R290)、丁烷(R600)和异丁烷(R600a)等,其中R600a已在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冰箱中,并且它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要求,ODP=0,GWP=15,环保性能好,成本低,运行压力低,噪声小,但其易燃,易爆。此外R290和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也有一定的发展使用。

6)氨(R717)

氨已被使用达120年之久而至今仍在使用。其ODP=0、GWP=0,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质,价格廉且容易检漏。不过氨有毒性而且可燃,应当引起注意,不过一百多年的使用记录表明,氨的事故率是很低的,今后必须找到更好的安全办法,如减少充灌量,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引入板式换热器等等。然而,其油溶性、与某些材料不容性、高的排气温度等问题也需合理解决。看来,NH3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7)二氧化碳(R744)

CO2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 ODP=0, GWP=1。来源广泛、成本低廉,CO2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油常用机械零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CO2的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故压缩机及部件尺寸较小;绝热指数较高K=1.30,压缩机压比约为2.5~3.0,比其它制冷系统低,容积效率相对较大,接近于最佳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制冷剂外还有很多新型的替代产品,如清华大学研制的清华三号,清华四号等混合制冷剂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制冷剂的替代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源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发展及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7]。”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8]。

3.2制冷剂的替代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当前环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通过近年来制冷剂替代工作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不再只注重制冷剂的热物性,而更加注重其环保性。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前制冷剂的研究一般以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等为主,如CFC系列的R11,R12等都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且无毒,不燃,不爆等,但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且能够引起温室效应。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后,在制冷剂的研究替代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减小制冷剂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如HCFC系列的R22虽然仍对臭氧有破坏作用但比R11和R12小的多。而HFC制冷剂如R134a已对臭氧没有任何破坏作用。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对于制冷剂的替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更加顺应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不但要求替代制冷剂要有较低的ODP,而且具有较低的GWP,这样HFCs也面临淘汰的危险。从上面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在制冷剂的替代中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只无形的大手在起着作用,它不但推动这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工作的发展,而且也为制冷剂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制冷剂的发展趋势

总得来说制冷剂的发展趋势应该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的核心要求,制冷剂的发展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环保,使用绿色环保的制冷剂已经是大势所趋,绿色环保制冷剂可以是合成的,也可以是天然的,虽然合成的环保制冷剂也对臭氧不会造成破坏,但从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天然制冷剂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天然制冷剂本来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无论是使用还是排放到环境中,取之于自然回之于自然,对环境的影响比合成制冷剂都小的多,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制冷剂必将大有发展。

一直以来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工作也是沿着环保的方向发展的,并且已经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3年9月为纪念“国际臭氧层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气象组织在巴黎发表了由37个国家250名专家联合作出的关于大气臭氧层状况的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自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得到183个国家签署之后,各国做了很多努力,大气臭氧层已出现了恢复的迹象,但在今后几十年中依然很脆弱。

1998年以来的研究表明,破坏同温层臭氧层的气体水平几乎已经达到顶点,但是破坏对流层内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总量正在以缓慢的速度下降。其表现形式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扩大,但近年来速度已经放慢低于上世纪80年代水平;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表明臭氧层正在恢复。

第二个是节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等设备越来越普及,同时其消耗的大量的能源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今夏我国18个省市出现电力紧缺问题,中国电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供需矛盾加剧造成今夏电力吃紧,其中空调制冷负荷快速增长是不可忽视因素。今夏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地区持续高温,空调制冷负荷猛增。华东电网、南方电网、华中电网空调制冷负荷比重已超过30%,个别省电网甚至接近40%。而电能的产生又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不但造成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燃烧产物如CO2等还可引起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因此除了改进制冷技术外还可从制冷剂上下手,通过研制新型节能制冷剂降低制冷空调设备的能耗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制冷剂的发展是与环境保护和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冷剂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结论

从制冷剂的替代过程以及其替代研究与环境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制冷剂的替代研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制冷剂替代研究的发展,并且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制冷剂的替代又进一步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朱明善.21世纪制冷空调行业绿色环保制冷剂的趋势与展望[J].暖通空调,2000,30(2):22-26

厦门市环境检测中心站.xmems.org.cn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epman.cn/

韩宝琦,李树林.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国家环保总局.zhb.gov.cn

马一太,魏东,王景刚.国际自然工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暖通空调,2003,33(1):41-46

张凯.对环境保护几个问题的认识[J].山东环境,2003(2):1-4

第14篇

关键词:阳极效应 环境工程 铝电生产

一、阳极效应的发生机理及对环境的危害

工业铝电解槽里氧化铝含量低于1%时,氟离子和氧离子共同在碳阳极上放电,形成氧氟化合物(COF),随后和其他吸附化合物一起积聚在阳极表面上。此时,电解质对碳阳极的湿润性变坏,电解质会在更大程度上为阳极所排斥,于是阳极的有效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达到临界电流密度时,便发生阳极效应。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特有的现象,而以电解铝生产表现尤为明显。阳极效应的产生是多种因素耦合产生的结果,主要表现出电解槽在物料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不相匹配的因素,因此导致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阳极效应的最大危害在于阳极效应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全氟化碳(简称PFCs,主要是CF4和C2F6)对环境的影响。CF4和C2F6是高温室潜势气体,其C-F键非常稳定、不易分解,并且具有很强的红外光线吸收能力,能吸收大量的地表及低空热辐射能,对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很大。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还伴随着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PFCs气体的产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铝电解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已从传统的对氟化盐挥发控制,转向效应发生的PFCs=CF4+C2F6的控制,而控制PFCs(CF4·C2F6)气体是极为困难的。因此西方国家将电解铝技术输出到第三世界国家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减少温室效应,严格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国原铝工业的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减少PFCs (CF4·C2F6)排放是铝行业面对节能减排的现实问题。

二、控制阳极效应发生的具体措施

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可以从重视设备管理、优化技术条件和改变管理观念等方面入手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保证槽内原料的及时补充

电解质中氧化铝的含量是诱发阳极效应发生的关键要素。实现氧化铝的有效补充,氧化铝控制策略优化、氧化铝供配料方式优化、打壳下料机构的适时维护、氧化铝砂状含量的比例控制等都是在生产中要密切注意的内容。对氧化铝浓度的控制是通过分析电解质电阻变化引起的槽电压变化,进而控制槽电压来实现的。一般的控制策略下,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之间是存在缺陷的:在氧化铝投入量加大时控制电压是下降的,并且在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达到最大时控制电压达到最小值。由于客观限制,解决这一缺陷是困难的。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常出现失控情况。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现场包括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都会对电解槽内氧化铝的补充产生影响。实际生产中,要对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进行不断优化,针对氧化铝状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载氟不均匀、结块、结渣等影响输送。为避免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影响生产,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过及时分析电压与下料曲线过欠量的关系,经常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

2.改善技术条件,优化控制程序

槽型其技术条件的保持各不相同,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本槽型不同阶段各项技术条件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求最优的技术条件保持范围,有利于降低效应系数。控制程序随着电解铝生产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升级,从最初的简单的下料控制到浓度控制、再到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控制,控制程序逐步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操作界面更为友好。通过优化控制程序,能够更好的控制电解槽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阳极状况也是控制阳极效应一个环节。阳极状况分为阳极物化质量和阳极表面状态两方面。阳极物化质量对阳极掉渣、阳极消耗异常等有直接影响,进而成为阳极效应发生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生产中要尽量使用高质量阳极。阳极表面状态主要是阳极表面的形状,改变阳极气体的溢出性质,目前主要的措施有梯形阳极、开槽阳极、开孔阳极等,采用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气泡挠动,降低二次反应而提高电流效率或减小无效极距实现降低电解槽工作电压达到低电耗生产的目的,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控制阳极效应也有贡献。电解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配置是控制阳极效应的重要内容。平稳有序的工艺运行状况对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非常必要。铝量及铝水平、电解质高度、电压、覆盖料、分子比、引风量、槽温等技术条件对合理的能量耗散分布规整的炉膛内形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阳极效应的产生,因此在生产中要合理配置并尽可能保持稳定。

3.改变管理理念,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并重

摒弃以往对电解槽效应优缺点参半的错误认识,追求零效应系数管理理念。传统的观念认为阳极效应具有消耗炉底沉淀、清理阳极底掌、判定电解槽冷热状态的功能,大型预焙电解槽具有点式定容下料方式炉底沉淀少,单块阳极底掌面积小,炭渣容易排出,可采集和测量的参数多等特点,阳极效应对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炉膛破坏严重,因此要树立零效应控制理念。通过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培训,使之具备对电压曲线监控、下料系统异常处理、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发现的能力,从而保证基础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铝电生产中产生的阳极效应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时代的进步,节能降耗已成为大势所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铝电解生产及对阳极效应的理解和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铝电解生产实现零效应管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

[引言]:

作为一种对人类发展十分重要的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不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目前人们重点关注的使怎样使林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最基础的森林培育工作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企业始终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对提高林业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森林培养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本现状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森林培育的理解一般是指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对森林立地与树种的选择、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森林苗木的培育、森林的营造、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以及对森林结构的改造,这些系统工程统称为森林培育;而生态环境建设则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和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进行改善,由于我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造成现如今因为对森林培育的不够重视所造成的植被退化和环境恶化等现象,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锐减,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这需要我国进一步重视森林培育的建设,认清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价值,以改善目前相对不利的生态环境。

2、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对于森林来说,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研究数据表明,1cm厚的枯枝落叶层,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径流至裸地情况时的1/4以下,还能有效降低泥沙量,降低率高达93%。不仅如此,在雨季来临时,森林还能对洪峰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能够有效控制洪水量,当处于旱季时,可以保持河流的流量,调节流域水量平衡。正是因为森林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我国将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把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2.2遏制土地荒漠化

通过森林培育,能够有效增大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进而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通过森林培育,就能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对于防风来说,一方面,森林能够有效降低风速,将灾害性大风转化为无害的小风。另一方面,还能改变风向,另外,通过森林培育,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浑浊度,对于一些乔、灌木来说,能够稳固土壤颗粒,提高土壤的肥力,能够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现象。

2.3森林培育可调节气候,减缓温室效应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人在呼吸的过程中需要氧气,同时,忍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在人类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中,煤炭和天然气的大量使用使得物质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这些问题对人类产生较大的威胁。森林中的植物不但能吸收CO2,还能释放O2,其吸收能力较强。通过植物的调节作用,气温得到控制,空气湿度增加,温室效应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对气候也起到了调节作用。

2.4确保农业高产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的危害越来越大。所以,耕地数量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作用较大。对于土地而言,夏季过高温度和冬季过低温度都是不利的。在森林附近的农田,温差较小,所以冬季温差影响对农作物的影响要小一些。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使空气的湿度增加达20%作用。所以,调节农田微气候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要在农业区打造防护林,这样就能很好的帮助农作物度过严寒的冬季。除外,对于耕地而言,旱涝灾害的作用不容小觑,而森林培育就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使农业生产得以稳定进行。

3、森林培育的应对策略

3.1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科技水平

应当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森林培育,从而保证森林培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森林培育管理体系,使森林培育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对于植株还需要培育人员运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的检测,对植株的生长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对于可能影响植株生长的各种例如火险、病虫害等风险进行密切的检测,从根本上提高了森林培育的整体质量。

3.2建立科学的森林培育理念

首先,树立积极的森林培育理念,对于森林自然恢复的消极观念应当彻底克服,从而养成良好的森林培育习惯,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森林的人工恢复,使的森林培育质量不断的提升。其次,对于以往的木材随意获取的行为应当予以严厉的制止,只有从内心树立正确的森林培育义务,才能获得获取木材的权利,最终使人们的森林培育意识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全面的提升森林质量。最后,应该从长远发展考虑森林培育的工作,深刻的认识到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的做好森林资源的人工恢复,使得森林质量从根本上不断的提高,从而存进森林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3.3强化森林经营,形成发达的林业产业链

现如今,我国林业发展资金投入形式单一,林业发展也表现的过于单一,因此,林业生产经济效益比较低,对此,应该丰富林业内涵,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单一的产业链。另外,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森林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各种效益难以实现,因此要全面促进绿色化的税收制度的推行,积极推动森林资源的有偿转让,加深产权制度变革,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

结语:

通过森林培育,农业生产也能得到很大提高,原因在于森林能够起到防灾减灾,调节温差的作用,夏季,能够改善高温灼热的影响,而到了冬季,能够有效降低低温寒冷对农业生产的负面作用。同时,森林覆盖面积增大了,植物蒸腾作用就会更加明显,空气湿度就会因此增加,极大改善作物生产环节。另外,森林还能有效防治干旱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