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旅游社会效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

第1篇

因传统思想束缚我国农村人口的消费观念,致使我国农村旅游市场从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与重视,其旅游价值潜力仍远未达到饱和态势。虽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我国三农政策的出台并大力实施,促进我国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但是农村旅游在我国仍类属于新兴产业,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旅游产业链条的价值;如何优化农村旅游发展现状;如何高配农村旅游资源、调整产业间的供求关系成为我国农村旅游市场改革的重要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农村旅游产业遍开经济之花,但是其产业运作模式仍未脱离老旧的分散式经营框框,其框架式、分散式、小规模式的产业运作模式严重制约了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制约了产业经济助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笔者基于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旅游营销诉求的统一方法,以期找出最优的、最具竞争潜力的营销手段。

一、日本农村旅游特点及其对我国农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特点:日本农村旅游的最大特点是将科技旅游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日本农村旅游崇尚精英示范联动发展模式,精英即: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公信力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相对优势明显的个人,其通常具备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并且其能够对当地旅游发展造成一定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村民。笔者仅以日本上野县四贺村现任村长为例,此人在当地烟业、蚕业运作失败、村民生活状况每况愈下时,利用废弃的桑园地等带领四贺村村民开发了逗留型市民休闲农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使其他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接待中来,从而实现了四贺村经济的复苏。

启示:日本政府认为在农村人口外流比例失衡、生产萎缩等不利情况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稳步提高农村人口收益,同时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的休闲及消费需求,纵观日本五个综合国土规划,通过发展农村旅游振兴农村地区策略也是用愈加清晰、明确。自此我国提出三农改革,其很多地方都以农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很多农村旅游社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实际营销成果并不理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村旅游产业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市场营销理念的缺位现象

一是近年来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呈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旅游黄金周时段农村旅游景点都求不应供,以至于很多农村旅游社过于自信,自认为其知名度能够长久维持单位的运营与发展,忽略了促销的重要性;二是个别旅游单位对促销的瞬时效应报以过多期望,总希望投入促销经费后能够立即收回,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客观认知促销目的的意识,致促销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利益而不顾,无法坚持长期营销规划,从而导致长期利益不显、短期利益得不到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忽略了农村旅游定位,许多农村旅游社没有根据自身资源配置营销市场,不顾及差异化的品质竞争诉求,不仅影响了农村旅游社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影响了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

(二)营销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依据

营销这门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农村旅游社在运用营销策略时,应从调研工作做起,明确营销群体及营销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计划,最后才能实施执行工作,农村旅游社在任一营销环节都必须认真考核其科学性与可行性,不能有丝毫马虎。但是就我国农村旅游社营销策略运用现状来看,其营销计划与营销策略的运用仍停留于初始阶段,许多农村旅游社在制定营销计划时缺乏完整规划,更不要说分几步走、如何走等细节规划了。虽也有某些农村旅游社非常重视营销策略,并制定了较为健全的营销规划,但因单位缺乏营销指导依据,使得营销策略的制定总不能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很难达到经济之花遍地开的效果。再加上很多农村旅游社仅逐短利,不能更不愿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使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旅游价格优势与产品营销优势在短时间内消散一空。

(三)旅游营销市场缺乏规范秩序

强化法制管控力度,以法律为武器规范市场营销活动是我国农村旅游社必须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据笔者了解某些农村旅游社以不正当营销手段为武器拉拢游客,例如:诋毁其它农村旅游社的声誉或以虚假信息拉拢游客等,这些不正当的营销手段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有的农村旅游企业采取个人承包或旅行社承包方式运作,经营人员只顾及短期效益,忽视了品牌营造等问题,在处理营销方式运用问题上不得当,经常发生违约等客商纠纷事件,此类做法在扰乱市场营销秩序的同时,也损坏了旅游单位的形象,使旅游供求市场都极受影响。从长远利益来看“依法经营、守法营销、竞争有序”是维护农村旅游社及游人双方权益的最有效手段。

(四)营销方法与手段落后

据笔者调研可知,我国农村旅游社过于追求口播传播及回头客宣传,虽然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营销手段更类似于传统的贴广告、发传单,其营销方式早已与信息时代相脱轨。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如何运用网络及信息技术开展营销工作是决定营销效率及营销成果的关键,如农村旅游社过分执着于口碑和回头客宣传,先不说其营销方式是否先进,仅就营销范围而言,该种营销方式就不适于大范围的播撒营销种子。

第2篇

关键词:内蒙古;旅行社;旅游法;产品研发

本文写在新《旅游法》颁布的第10个月之后,实则在于通过对这将近一年来的制度安排进行调研,来发现其对于内蒙古地区旅行社的影响,以及如何倒逼该区域旅行社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不仅含有内容多元的物质文化旅游项目,也含有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产业链的分工上,旅行社成为了内蒙古旅游资源的零售商。而在当前全国各地纷纷优化自身资源环境的大背景下,旅行社这一零售商则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销售职能。然而,传统的旅游项目已无法满足当前各地消费者的口味,从而不断研发旅游产品则成为了时代必然。为此,探讨旅游法实施条件下的产品研发问题,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旅游法》对旅行社产品研发的影响分析

新《旅游法》的颁布和实施在两个主要方面发挥着制度规制功能,即针对旅行社的方面和针对游客方面。事实表明,该法规的出台除了解决旅行社导游薪酬来源问题的同时,更是对规范旅游服务行为提出了约束机制。

具体而言,《旅游法》对产品研发的影响可归纳为下面两个方面:

(一)倒逼产品研发方面

该法规在2013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从制度层面对规范内蒙古旅游市场环境提到了重要作用。所谓规范的市场环境,其最根本的就是最求公平竞争。因此,在竞争视角逐渐聚焦到旅游产品质量上后,必然会倒逼旅游社主动提升旅游产品研发质量,以及着力打造自身的品牌旅游线路。

(二)激励产品研发方面

“激励”主要从旅行社的收入来源,以及导游的薪酬结构来考察。旅游法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对景区景点的分类和不同类型门票涨价程序和提前量的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另一方面看也降低了旅行社的经营风险。由此可见,这就激励着旅行社不断研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二、分析基础上的产品研发策略定位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旅游产品的研发策略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研发目的方面

新的旅游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向旅行社提出了追求社会效益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内蒙古地区旅游社应在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应从承担起传播内蒙古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来厘清产品研发目的。

(二)旅游产品研发手段方面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之后,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也需要不断重视消费者偏好。然而,旅游产品因其性质决定了,重视消费者偏好并不等于遵循消费者的偏好。因此,需要在区域特色打造与外地游客接受能力上寻找结合点。

(三)旅游产品研发结果方面

建立起针对旅游产品研发绩效的评价机制仍是当前的空白,而这对于旅行社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处于零售商的地位,但旅行社因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环境,必然需要花费工夫在非价格竞争的构建上来下功夫。因此,有效的评价机制将避免产品研发偏离企业的价值判断。

三、定位驱动下研发合理化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内蒙古旅行社产品研发的合理化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认真解读《旅游法》的相关条例

新《旅游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旅游业将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中国旅游行业的第一部法律,将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中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国内旅游市场环境将发生演变的当下,内蒙古的旅行社唯有首先对《旅游法》进行充分解读,才可能在行业预测上做到未雨绸缪。

(二)确立区域植根性的产品研发目的

在商业运营上一直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看作是共生关系,因此,旅行社应该给予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明确自身的二元目标导向。特别在强调社会效益目标的情况下,将可能会获得区域政府部门的支持,进而在产品研发和宣传上都将得到政府公权力的保障。

(三)重视旅游产品研发的差异化思维

同处于内蒙古地区的旅行社仍然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的挑战,尽管部分旅行社通过调整行程和实施营销组合来解决同质化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源上来看,实则在于游客对服务品质的看重,以及对自身产品消费权益的重视。因此,旅行社需要在非价格竞争和导游职业规范上下工夫,这样才能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上得到游客的认可。

(四)建立有过程控制职能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建立在于对产品研发进行过程控制,特别是事前和事中控制。因此,需要完成评价组织、评价主体、信息反馈等要件的建设和实施。这里笔者只是强调一点,即应通过向游客要反馈来获得第一手资料。由此,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便十分重要了。

在去年的9月15日,呼和浩特市旅游局组织全市60余家旅行社千余名旅游人全面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呼和浩特旅游局局长高瑞军表示,全面贯宣旅游法旨在规范旅游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使消费者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得到保障。国家旅游局领导在会上与大家进行了旅游法的学习交流,在会上指出《旅游法》的出台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益、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

四、小结

本文认为,在《旅游法》实施条件下产品研发应围绕着:认真解读《旅游法》的相关条例、确立区域植根性的产品研发目的、重视旅游产品研发的差异化思维、建立有过程控制职能的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展开。(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殷鑫浩.关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想设计[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4).

第3篇

关键词:生态行政管理;贵州省;乡村旅游管理;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部分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了知名品牌。但是,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模式并不成熟,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部分政府或者开发商在开发市场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提前的规划,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缺乏完善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各个相关部门并不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缺乏对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能够促进贵州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就需要站在生态行政视角,对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完善与改革。

一、基于生态行政视角下管理贵州乡村旅游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贵州省部分地方在开发旅游过程中,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开发商部门过于急切,同时当地村民也希望借助乡村旅游业能够脱离贫困,因此,导致乡村旅游业的盲目开发,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乡村性生态特征造成了破坏。由此,就需要从生态行政角度,对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分析,促进乡村旅游能够实行生态行政管理模式[1]。

二、乡村旅游开展生态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行政意识有待提升

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管理部门缺乏一定生态意识,过度注重乡村旅游业的短期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但实际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客观角度来讲,二者也具有统一的关系,由于政府过度注重绩效考核,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乡村旅游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如:部分政府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爱好,就会将具有乡村特色的东西进行改造,使其普通化,进而造成了系统规划的缺乏,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缺乏健全的生态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乡村旅游开发地点是农村,因此部分在政府开发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致景区管理机构不健全,且管理者素质相对较低,甚至还出现部分管理者是由当地村民担任。与此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政企管理没有明确分出,由二者共同进行管理,进而导致多种主体的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乡村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并且,当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也较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进而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

三、生态行政视角下贵州乡村旅游管理路径

(一)提高生态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政府在确定价值目标过程中,既要求保障经济效益,还同时追求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但是,只有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优先的政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行政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就需要注重服务观念的转变,坚持以生态行政理念作为指导,加强对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制度培训,进而使得相关人员生态环境管理意识能够得到提升,最终促使贵州省乡村旅游形成独特的生态行政文化。

(二)对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

在完善生态行政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生态行政职能的严格执行,进而使得生态旅游行政管理系统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情况,实现生态系统能够同当地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有效融合的目标。第一,贵州省县级以上的政府,需要加强当地乡村旅游工作的指导,对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监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同时改变多个主体共同管理的现状。第二,还可以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并制定相关完善的管理流程,使得乡村旅游活动的进行能够得到合理监督与指导,保障乡村旅游资源,规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3]。

(三)注重生态行政管理

在实施生态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能够保护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因此,相关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生态行政管理,并同时在当地设立独立的生态管理部门,并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生态行政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贵州省为了能够促使乡村旅游实施生态行政管理,就需要提高生态意识,并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行政管理,从而使得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59-04

一、引言

乡村旅游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乡村旅游目的地指凭借乡村意象和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去,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旅游需求,使旅游者愿意停留的地理区域。我国乡村旅游在一些地区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历史,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模比较小、产品单一、恶性竞争等问题,旅游对当地农业、民俗等生态资源保护不到位,利用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链,对当地经济、社会拉动作用较小。同时由于特色和生态性不足,与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纯净度、优美度,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乡土味”、 “地方性”、“民族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性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2]。因此,在评估资源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当地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状况等多种条件之后,以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将原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结合,延长产业链,联系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进行开发。深度利用乡村资源,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带动社区全面、主动参与到旅游业中,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民主文明程度等目的,使当地成为产业要素齐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才能使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客体生态化开发模式

(一)产品开发模式

1. 产品开发总体模式。

乡村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高度参与性、与旅游氛围的深入融合性、与旅游环境的亲密接触性[3]。因此需要具有生态性、乡土特色性和参与性。产品开发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特色,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在目的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维护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对乡村社区和城镇采用葡萄架、果树、瓜藤等绿化方式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乡村景观、农业资源、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以及节庆活动进行全面深度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开发带动保护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无公害的饮食产品、住宿产品和旅游商品以及有益游客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旅游开发要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加,尽量减少对当地稀缺资源的占有和消耗,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及文化,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多要素齐全的绿色产业链,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旅游线路既可以仅包含某一类乡村旅游产品,也可以根据游客的偏好将几种产品组合,并且可以和其他产品组合或其他地区合作,灵活组织成各种线路。

2.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主要旅游项目开发需要和当地资源密切结合,针对中老年市场、白领阶层、青少年市场开发观光、度假、休闲、科普、科考、健身等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主要可利用目的地内水域、山体、森林、地热等资源开发龙舟、木船、采莲、捕鱼、野营、健身、温泉等游憩产品和度假产品;利用田园四时不同风光、高科技农业开展观光活动;休闲项目主要是利用传统农业资源开展的插秧、收麦、拔花生、推磨等农事体验活动,还可以开展趣味性强的农事比赛和健身活动,开辟教育农园、租赁农园以及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农业科普教育;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展动植物观赏、田园观光、探险、徒步、摄影、科考、科普等旅游活动;利用当地建筑、传统民俗资源以及瓜果、花卉等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乡村节庆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精心策划,注重参与性和生态性,在不同季节灵活调整,还要注意淡季产品的开发。

3.辅助产品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这些辅助服务也要尽量利用本地资源,突出乡土性和生态性,如挖掘本地民间饮食资源,采用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开发生态、特色餐饮;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打造瓜果飘香的农家小院为特色住宿设施;开发筏子、畜力车、轿子等本地独具特色的生态交通工具;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为旅游商品;将民间日常娱乐活动捉鱼、捉知了、农活比赛以及传统节庆等开发为娱乐产品。这些辅助产品和主要旅游活动可以相互结合,使游客获得更多体验。如旅游商品中农产品可以让游客自行采摘、加工,工艺品可以教他们现场制作;游客收获的农产品可由游客出资购买;游客可以白天参与农事体验活动,自己收获、采摘粮食、蔬菜、瓜果,捕猎鱼类、昆虫作为食材,晚上住宿农家小院,期间使用乡村特色交通或参与娱乐活动。

(二)乡村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模式

1.功能分区。

许多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乡村旅游开发尤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也要受到资源、生态、交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乡村山体、水域、保护地、农田及特殊地貌等主体生态功能区开发程度要比较低甚至不开发,在小城镇、城市周边加大开发力度,尽量利用城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服务设施,形成若干集中服务区,同时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功能分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兼顾生态和交通,形成游憩带、休闲区、观光区、生态科普教育区等特色鲜明的主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保持本地生态系统的原貌,采用小规模接待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主要面向生态旅游者,维持较低的旅游容量,道路方便通行即可,交通工具本土化,不提供食宿接待设施,仅提供导游、解说标牌等旅游服务。休闲区以本地传统乡村面貌为主要风格,保持原有建筑,采用本土方式种植农作物和畜产品,开展农家生活体验项目,该区提供体验性的食宿服务和非市场化的商品购买服务,可采用自行车、电瓶车、畜力车等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尽量保持乡土生活的原真性。目的地内的县城、交通枢纽设为当地的旅游集散地,扩展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和能力,能够集中处理污水、垃圾,能为游客提供停车、餐饮、住宿、夜间娱乐、购物等多种服务,旅行社或旅游公司也集中在该区,建设度假、水上游乐、农业节庆活动会场、旅游商品加工场所等游憩场所,成为服务要素齐全的密集游憩区,风格既有一定的本地风情,又又有一定的城市商业氛围。旅游项目以高端产品为主,更多注重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游客可以尽情欢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种功能区的环境容量较大,服务项目较多,对目的地经济和就业带动最强。

2.空间布局。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需要尽量借助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减少旅游对乡村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总体布局宜采用沿交通干线多环散点式布局,(如图1)环内采用社区――吸引物布局模式,如果城镇间距离较近,也可以形成沿交通干线的休闲带。主要游憩区位于内外部交通联结地区或目的地内著名景区周边,以社区为中心,周围发展瓜果、花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开发水上游憩项目、森林、温泉等度假项目;休闲区以位于内部交通干线的小城镇为社区依托,在周围农村开发乡村休闲项目;生态旅游区仍以小城镇社区为依托,在周边生态旅游点开展旅游项目。游客流基本遵从从主要游憩区到休闲区到生态旅游区的流动规律,游客密度、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依次递减。

三、乡村旅游目的地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

1.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牵涉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开发商)、社区集体和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主张,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4]。除此之外,游客、非政府组织也会对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的主要利益诉求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等任务,有些政府部门也存在开发所管理的资源获利的动机。政府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旅游规划和营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目的地开发和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但政府权力分属许多职能部门,它们必须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追逐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旅游企业有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分,外来企业经常可以带来乡村地区最为缺乏的资金、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客源,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利润的外流,而且在很多地区成为“飞地化”开发的罪魁祸首,并和当地社区居民矛盾重重。本地企业一般会对社区居民就业和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大。社区集体及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较为复杂,他们既想从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还需要保持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主体地位以及控制未来发展。他们是大部分乡村资产的所有者,但囿于资金、技能的限制在开发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当地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游客希望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为代价获得最大的美好体验,他们的行为对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如科研院所和各种基金会有各自特殊的利益诉求,他们能够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起到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作用,但一些环境保护团体也可能会阻碍开发。

2.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

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均衡利益、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单一的或部分的利益相关者不能控制旅游开发的所有要素,往往也不能主动和全面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利益的实现就需要各方的合作与支持[5]。资源、资产、技术是利益相关者合作的主要纽带,取得互补优势和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是合作的主要动机。他们利益合作和利益冲突主要在投资经营领域,因此必须首先界定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和设施的所有权,所有者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再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投资收益,还要补偿在旅游中受到破坏的环境成本及受到负面影响的社区居民。必须理顺各方关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合作模式,(如表1)才能达到多赢的目的。除此之外,利益相关者应该共同参与当地旅游业的规划,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他们之间还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当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有赖于各方合作。总之,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的密切合作是乡村旅游目的地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社区参与模式

1.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内容与保障措施。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乡村十分必要[6],对当地乡土性及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动、全面、成熟的社区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旅游诸多目标,才能带动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目的地社区需要以主体的地位参与旅游业规划和管理、参加旅游相关培训,参与到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是参与旅游业收益的分配。由于社区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参与意识淡薄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社区参与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各利益相关者需要考虑社区利益,政府、专家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积极引导,及时传达相关信息,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以及帮助他们提高参与技能,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社区集体和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还要在社区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政府、旅游院校、协会等组织还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涉及经营、服务、保护资源多个方面;政府、企业、协会和社区居民要密切合作,对乡村旅游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在以上保障措施下,要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操作性强社区参与模式,在规划与管理、参与利益分配以及社区补偿方面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合理的参与目的地旅游业。

2.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社区全过程参与目的地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来制定旅游业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可以在乡村旅游中引入类社区共管模式,由专家深入社区听取居民意见,进行讨论及对乡村社区进行调查之后来制定旅游业规划。由社区居民内部协商推选社区代表或组织旅游协会由协会代表和政府与企业代表共同组成旅游发展管理小组,负责评估规划实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制定一系列措施落实规划。除此之外,小组还负责日常管理,并和社区集体与居民建立随时沟通的渠道,尽量使社区可以控制旅游业发展方向。对于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社区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可采用征收生态补偿金的方式获得补偿所需资金,然后采用生态技术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社区补偿可采用二次分配的方式,在旅游业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直接分配给社区居民,另外还可以用于社区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是医疗、养老等社区福利的改善。社区参与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因此必须针对社区现状和旅游发展设计相应的模式使社区获得直接利益。(如表2)除了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品销售机会外,还要尽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和提供服务,项目开发和商业机会要优先社区集体和居民,并要为社区提供融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进行经营指导等多样化的扶持与帮助。

四、结论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还需要达到多个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开发之初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统筹考虑乡村资源和目的地特色,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要服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便于统一管理的需要,尽多的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目的地旅游开发需要政府、企业、社区集体与居民以及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理顺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合作机制是旅游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政府尽量退出经营领域,从事改善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供政策资金帮扶以及维护社区利益等公共服务领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需要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自觉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以及为社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乡村旅游需要更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投资、经营、劳务、股份等多样化的获利形式,但并非需要全体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持目的地的传统产业是对旅游业的最大支持,他们可以通过目的地经济发展而分享旅游开发的成果。总之,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的考虑资源、利益相关者及社区实际情况,以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设计开发具体模式,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引擎,最终带动当地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2009RKB404); 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J09WJ15 )。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文集[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14.

[2]杨敏,骆静珊.昆明市团结乡乡村生态旅游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02):51―55.

[3]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7,(04):64―66.

[4]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07):82―86.

[5]王德刚,贾衍菊.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J].旅游科学,2008,22(02):9―14.

[6]李玉新.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08):99―10.

第5篇

1.都市农业升级奠定产业基础。都市农业是处于都市群影响范围内的农业生存发展方式,是与都市的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齐永忠、于战平,2006)。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了都市农业扶持小组,1996年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农业基金,广泛开展全球都市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1999年,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调研报告指出,现代化农业技术与设施的应用使美国、日本、法国和荷兰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城市建立起“都市农庄”。发达国家的“都市农庄”面积在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平均递增12%,产值由5000万美元增至75亿美元(吴方卫,2008)。都市农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都市农业的生态景观、高新科技和农耕文化等形成了丰富的旅游吸引物。

2.城市化进程催生休闲旅游需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为55%~60%,2050年前后将达到70%左右,届时我国将完成城市化进程。然而,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负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为了体验“高质量生活”,寻求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享受而产生休闲旅游需求(Maccannell,1999)。因此,城市周边的农业自然风光、乡村气息、民俗文化等对都市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为都市农业旅游创造了客源市场。

3.城乡统筹提供政策环境支撑。我国长期的实践证明,完整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应是将农村和城市共同纳人工业化和城市化框架之中,形成城乡互补、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协调格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都市农业旅游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城郊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二、都市农业旅游的概念辨析

1.农业旅游、旅游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农业旅游是以大农业资源和农村特色为依托,寓科研、观赏、娱乐、文化、购物、度假于一体的特殊的旅游活动(程道品、梅虎,2004)。国家旅游局定义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周边环境的可进入性和发展后劲等数十个指标。都市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或旅游农业在特定城郊区域的表现形态,是农业旅游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特殊形式。

2.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英语原词是“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2000年7月台湾农业主管机构在其实施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定义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休闲农业是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郭焕成、刘盛和,1999)。“Agritourism”在我国台湾被译为“休闲农业”,在大陆休闲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习惯译为“观光农业”(成升魁,2005;毛帅,2008)。可见,“观光农业”是“休闲农业”的一种简单形式,“休闲农业”的内涵更丰富。都市农业旅游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是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升和旅游需求结构优化的客观需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区别在起源地区和术语称谓两方面。

3.乡村旅游与都市农业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在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特点所在”。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生态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及民俗旅游等多层面的旅游活动(Bramwell与Lane,1993),具有旅游企业规模小、区域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等农村区域特征(Frechtling等,2005)。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为城市居民,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姚素英,1997)。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旅游发达地区并不集中于乡村,而是分布在城市郊区,都市农业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地域界限较为模糊;而乡村旅游目的地则是远离城市的传统农村地区。此外,都市农业旅游是广义的乡村旅游的一种,都市农业旅游吸引物以都市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是城郊农村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而乡村旅游吸引物则是以传统村落的建筑风光、文化风俗、生活风情为主。

4.生态旅游与都市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围绕自然环境环保的核心内涵。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思想在特定自然区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卢云亭,1999)。城市郊区森林公园、观光农园等的生态旅游属于都市农业旅游,其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的都市农业旅游,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均衡发展,其本质上是生态旅游。综上所述,都市农业旅游及其相关概念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需求和旅游效益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市农业旅游可定义为:在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范围内,以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和生态景观、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旅游资源,以观光农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会展、农事节庆活动、民俗旅游村、综合度假村等为旅游吸引物,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并实现都市农业观光休闲、示范推广、科普教育等功能拓展,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新型复合旅游产业。

三、都市农业旅游的理论视角

1.都市农业旅游的综合影响。都市农业旅游创造了更高的经营利润,提高了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Bowen,1996),成为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erec,2000)。都市农业旅游对环境不仅只产生负面影响,其发展也可引导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发展农业旅游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Loumou等,2000)。都市农业旅游对农民家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并衍生社会文化后果(Frederick,1993),建立基于社区的伙伴关系可提升都市农业旅游社会价值(MacDonald、Jolliffe,2003)。因此,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形成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者的落后观念;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空间质量(张艳芳,1999)。

2.都市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是在拓展都市农业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文君,2005)。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包括物理、事理和人理三大要素(张蓓、刘人怀,2009);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包括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三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评估都市农业旅游效益(魏敏,2004);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都市农业旅游“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仿真(张蓓,2011)。

3.都市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旅游可实现“旅游扶贫”,其投资小、见效快、关联带动性强,发展农业旅游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就业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大量实证数据表明,都市农业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李周、操建华等,2004)。加快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及缩小城乡差别(丁忠明等,2000)。

四、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探索

1.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态势。国外都市农业旅游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具有相当规模。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户从事农业旅游,超过5800多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休闲旅游,占全国旅游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我国都市农业旅游起步较晚,1991年上海举办“南汇桃花节”掀开了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自此都市农业旅游率先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大城市兴起。据国家旅游局在“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上介绍,2008年我国内地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都市农业旅游的收入。

2.都市农业旅游的经验借鉴。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学者研究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政策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国外政府以及协会或其他非政府组织在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区域结构调整、社区变革和合作机制中的作用(詹玲等,2009);从旅游内容、组织保障、财政支持、土地管制、集群经营模式等方面概括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林源源,2009);归纳出政府扶持型、非政府组织型等六种国外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张蓓等,2011)。

3.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农业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是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都市农业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等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都市农业旅游区位选择包括城市近郊区、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农业地域、旅游资源独特的贫困地区等(毛勇,2007),应着力从聚落景观、田园风光和观光旅游专类园三个方面建设都市农业旅游景观(郭春华、李宏彬,2005)。

4.都市农业旅游的规划个案。陈文君(2005)结合广州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等都市农业旅游开局,探讨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类型。熊伟、康刚(2005)从总体规划、管理体系、优惠政策等方面探讨了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策略。蔡庆丽(2005)就南宁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旅游空间格局和配置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南宁市的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发展观光农园、体验农园、科教农园、产品农园和休闲农园的战略构想。

五、简评与展望

总体而言,现有文献对都市农业旅游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基本反映了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表面化的探讨,尚未形成规范严谨的理论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也明显不足,这无疑为后续研究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

1.进行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尽管近年来国内农业旅游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加,然而,相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增长,现有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需要构建规范的理论研究框架并统一概念术语,拓展都市农业旅游研究的视野,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

2.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都市农业旅游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其对于促进农业功能拓展与产业升级,农村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农民福利改善与文化提升有重要影响。应继续加强都市农业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效益评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等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关注如农村妇女对于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社区居民对农业旅游发展感知、农业旅游利益主体关系协调等问题。

第6篇

一、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对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很多研究涉及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经济利益是最明显和重要的方面,存在积极和消极的影响。StylidisD和BiranA专门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做了研究,并指出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的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近10年来关注比较密切,研究呈多元化趋势,实证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刘振礼和野三坡的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和居民的经济状况、经济意识和文化观念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琼等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汪芳等认为良好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延长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

二、研究区域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对象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四川绵竹年画村,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于四川省辖德阳市代管。1993年成为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的“中国年画之乡”。绵竹年画村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地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腹地,2008年地震后,为了灾后重建,恢复当地经济和人们生活的信心,在江苏苏州的对口援建下,政府将地处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的由大乘村和射箭台村合并建成年画村,打造了总面积7.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750亩,总人口6164人,以乡村旅游、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型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先后于2015年1月15日至22日和2015年8月5日至12日随机抽取了年画村的近100名村民参加调研,回收有效问卷87份。访谈中涉及的村民涵盖老人、小孩、中年、青年等各年龄层次,以及当地旅游从业者(包括餐厅工作人员、老板、农家乐主、年画经营者等)及非旅游从业者村民。为了减少被访者的后顾之忧以及为了得到更真实的回答,事先没有让被访者看到问卷,而是笔者根据问卷内容,在实地亲身感受当地的吃住行中采用半开放聊天的形式和村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录音,随后对录音进行统一整理、填写。

三、研究结果

(一)被访者基本信息资料如表1所示,被访者男女各占样本总数35.6%和58.6%,接近2:3。年龄可划为青年、中年和老年,其中中年人数较多,比例为59.8%,而青年和老年所占比例较少。另外,被访者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旅游方面,涵盖了餐厅服务员、年画工作者、农家乐(包括住宿)经营者、停车场管理员、村委会工作人员、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等,少部分是在离家不远的工厂而无业者主要是老人和在读学生。在访谈中发现,被访者99%均是本地人,谈话间带有本地口音,并且大部分旅游从业者均是因为地震后开发年画村旅游区由原来务农的农村妇女转为旅游从业者的,并且都会基本的普通话,热情大方开朗,服务态度好,乐于与人交流。

(二)年画村开发旅游以来对当地村民的经济影响自年画村景区开发以来,年画村村民依托景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年画村农家乐从零发展到2015年的28家,农家居6家,从事旅游纪念商品销售15家,年画培训学校1所,现代农业合作社2家,乡村旅游得到蓬勃发展,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61.75万人次,景区旅游综合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300万元增长至2013年的546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615户,占年画村总户数的22.65%,带动年画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8616元增长至2013年12362元,收入中因旅游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2.41%。而依托景区的各种培训,年画村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从2010年的200余人增长至2013年的1050余人,占景区各年画企业和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员工总数80%以上。

(三)年画村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和感知通过访谈我们发现,99%以上的村民都赞同和积极支持政府开发年画村,并表示年画村的旅游开发给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住房条件、收入等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其中“年画村旅游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增加”,“旅游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让我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旅游改善了村里的整体面貌”,“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好事”等话语多次出现。而谈及开发旅游是否对他们的生活有何不良影响时,旅游从业者、年画工作者均表示对接待旅游者感到十分欢迎和高兴,希望游客更多,并表示愿意一直从事旅游和年画相关工作。对于一部分没有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村民,他们表示,年画村的旅游开发极大改善了他们的住房条件以及福利,让他们生活得十分舒心和开心。

(四)年画村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和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1、年画村旅游相关从业者以及当地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和感知与年画村刚开发旅游不久,还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关,因为在这个阶段,旅游发展带来的利大于弊,比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以及他们的基本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得到了保障。他们的住房条件、就业问题、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乃至福利待遇等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提升,这些都得益于年画村的旅游开发,所以此时人们的态度比较积极和肯定。2、村民的热情与灾后重建的大背景分不开,当时人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家园能够得以重建和改善,所以年画村的村民在当时的旅游开发中积极参与和投入,年画村的旅游兴旺应该是大部分村民的殷切期望。3、在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的支持下,加上苏州的对口援建,以及旅游局和景区管委会的规范管理、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年画村的品牌打出去后,还能增加村民的自豪感,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当然是积极的。4、村民的态度和感知还与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当地的文明程度有关,因为目前村民只看到了旅游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利益,却没有意识到旅游发展可能会带来的交通拥堵、人满为患、出行困难、物价飞涨、治安问题、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年画村村民对旅游开发以及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持较为肯定的态度,对旅游的积极作用较为肯定。其中,“改善了村里的整体面貌”、“提高了生活水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等评价较高。绝大多数村民处于对经济收入的考虑非常欢迎旅游者的到来,并不认为旅游开发带来了任何不良影响。凡事皆有两面性,也许旅游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人满为患、物价飞涨、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因为景区知名度还不够高或者村民还未意识到等原因还未体现出来。同时,政府和村民过分看重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借助“绵竹年画”这张名片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忽略了对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居民感知;贵州;巴拉河

中图分类号:F5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145-09

一、引言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取得众多成果。早期主要关注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的感知(Getz,1986),现今则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Besculides et al,2002)、社会和环境影响(Brunt&Courtney,1999)的居民感知。Mathieson与Wall(1982)指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总的来说是有益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影响则不然,这与旅游发展阶段相关联;Ap与Crompton(1998)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关于居民感知旅游影响及居民态度的文献,指出人们关于经济及环境影响的正面或负面态度往往易于达成共识,而关于居民对社会及文化影响的态度却有时相去甚远。Ahn(2002)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与旅游者的感受做定性与定量的相关分析,从而使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总体而言,国外在实证与理论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我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关注这一问题,陆林(1996)、宣国富(2002)、黄洁(2003)、苏勤(2004)、陈金华(2007)等人对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做了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综观我国相关文献,研究以城镇居民、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理论分析多、数据分析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到目前为止,国内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研究较少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感知及态度分析,本文将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有益的补充。深入研究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对旅游业的态度,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区域背景、研究方法及调研数据检验

(一)研究区域背景

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以下简称巴拉河旅游区)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东南面约12公里处,以凯里三棵树镇的怀恩堡村为起点,沿巴拉河向南逆流而上20公里,直至雷山县境内,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45亩。巴拉河旅游区包括南花、郎德、季刀、怀恩堡、猫猫河、南猛、脚猛等7个主要村寨,共有农户1082户、人12147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距贵阳龙洞堡机场140多公里,通过凯麻高速公路西连贵新高等级公路直达广西,东有65号高速公路进入湖南。七个村寨距离凯里至雷山主干公路均在2公里以内。

“山水+田园+民族文化+科技农业+历史遗存”是巴拉河旅游区的主要特色。七个村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农业兴旺,民风淳朴。厚重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浩瀚的口碑文学,富于哲理的曲艺嘎百福,娓娓悦耳的押调苗歌,内涵丰富的鼓社集会,式样繁多的民族服饰,别具一格的村寨吊脚楼等众多的人文景点以及男耕女织的劳动生活场景,吸引了大量旅游者。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旅游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04年国家旅游局评定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巴拉河旅游区的南花村,被农业部授予“生态家园富民示范点”;郎德上寨,2001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全国百座特色露天博物馆”。

(二)研究方法

居民感知、态度与旅游影响研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范畴,注重田野调查法,强调对任一社会现象的判断都必须建立在踏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旨在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所以主要采用现场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调查时间为2006年11月及2007年5月;调查对象是巴拉河旅游区南花与郎德上寨居民;问卷发放采取随机上门调查的方法,问卷发放后,调查者帮助被调查者理解问卷并当场收回,以保证问卷质量及回收率;正式开展调查之前进行了试调查,以保证调查结构的严谨性和完备性。问卷共分发并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92.25%。问卷包括五部分内容,共69个问题: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社会属性,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第二、三、四、五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就居民参与旅游基本情况、居民对本地区旅游的感知、旅游影响及发展建议进行评估。问卷主体部分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按满意程度或赞同程度由低至高分别赋1―7分)请被访者对调研列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三)问卷基本信息及信度检验

本次成功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57.53%,女性占42.47%,苗族居民占期95.9%,以25~64岁年龄段为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家庭年收入5千至2万居多,收入来源以务农与旅游经营为主等。根据对旅游区主管部门的干部访谈得知,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旅游区内居民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研究采用克伦巴赫(L.J.Cronbaeh)Alpha(α)信度系数法,Lee等人(2004)在进行因子分析时认为Alpha(α)值大于0.6,表明数据可靠性可以接受。各因素层潜变量的Alpha(α)系数均高于0.6,且总量表Alpha(α)系数达到0.8445,说明本次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进行方差分析,F=45.1848,P=0.0000(

三、研究发现

(一)居民对农业旅游现状评价

1、居民对农业旅游现状评价

第8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都市农业经营形式和多效能特征,说明了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都市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1都市农业的定义及合理性

所谓都市农业是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

2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

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

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

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像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

3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3.1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

3.2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

3.3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第9篇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促进公众参与”。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二、问题的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系统论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旅游系统是旅游要素按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旅游功能的有机体。社区旅游系统是隶属于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旅游的主要倡导者墨菲在《旅游:一个社区方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4]。他把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生态社区,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旅游社区生态系统中,当地居民要素往往是被忽视的对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往往是低层次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反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想法和的态度,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是维持、协调、维护旅游社区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其理论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影响巨大。相关利益者指“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主体利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直接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5]。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描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而漫长的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古镇游”、“胡同游”、“民俗游”、“乡村游”如火如荼开展,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山西的“大院”、江南的“水乡”、云南的“民族家庭旅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参与旅游已蔚然成风。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困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既受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程度、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优劣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境。

第一,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我国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多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关注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热情高涨,甚至出现过度参与的现象,如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的随意设摊兜售,强买强卖;野导遍地,误导行骗等。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环境进步恶化与非自然化、文化失真与伪装化等结果。这些消极影响又造成旅游地吸引力减小,游客体验和满足程度下降,游客数量减少等恶果。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社区参与层次低。Inskeep(1993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主要表现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参与和伪参与。Pretty(1995年)提出社区的参与大体分为七个层次,即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胡志毅(2002年)把社区参与的历史历史进程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四个阶段[6]。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参与层次上,停留在社区咨询和象征性参与这两种形式上;在参与阶段上,大多处于组织参与阶段,个别成熟旅游地进入大众参与阶段,尚未进入全面参与、促进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社区参与力量对比弱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处于主导,政府和开发商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社区居民难以平等对话[7]。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社区居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在观念上,社区居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

三、制度安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心理参与,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广泛参与,达到提高社区参与意识、维护社区整体、增强社区权力的目的,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经济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通过对开发者、经营者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的约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让社区团体及居民介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给当地社区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所获收益为社区共享,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9]。

2.政治参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参与能力,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决策。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权,把社区参与意志内化为社区权力,上升为主管机构的决策,实施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中。

3.环境参与。保持社区生态与环境平衡,营造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政策的制定,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参与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敦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化参与。防止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旅游文化交流中,对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确保传统文化核心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南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85-201.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意愿;丽江游客;丽江

收稿日期:2011-11-17

作者简介:任风鸣(1985―),男,重庆人,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叶 文(1958―),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保护地与游憩地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94-04

1 引言

自1997年丽江古城申遗成功以来,丽江旅游经历了10多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四方街、束河古镇、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等传统热门景点。近几年丽江旅游呈现出十分火爆的态势,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传统热门景区游客数量激增,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景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丽江周边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在其周边开展乡村旅游,既可以分流丽江古城游客,缓解传统热门景区的压力,又可以拉动丽江周边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丽江游客到丽江周边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旅游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市场细分、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规划、开发研究,部分还涉及对乡村旅游者及乡村居民的研究。有少量研究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罗明春等在体验真实性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体验真实的相对性,并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马炜和张爱谷叙述了美泉村旅游合作社产生发展历程,在介绍合作社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以来该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意向研究,主要见诸于对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消费意向研究,针对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意向研究等,以旅游目的地游客为研究对象的乡村旅游意向研究还很少见,而以丽江为案例探讨其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向的研究还没有见到相关的文章。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抽样调查法获取原始数据,针对丽江游客到周边乡村旅游的出游意愿、出游方式偏好、出游距离意愿、停留时间、花费、旅游动机及需求偏好等进行详细调查。基于市场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借鉴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模型详细分析丽江游客到周边乡村旅游的推力、引力与阻力。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深入访谈,广泛搜集游客意见。

调查小组于2010年12月15~22日在丽江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丽江火车站对游客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用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共发出问卷360份,收回321份,实际有效问卷288份,收回率89.2%,有效率80%。

3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表1显示,从性别上看,调查对象男性占55.2%,女性占44.8%,男性略多于女性,这与丽江游客总体性别特征接近,说明样本抽取是合理的。从年龄上看,33~45岁的旅游者是旅游的绝对主力。从职业上看,私营业主或职员占54.2%,学生占27%,较高比例的学生游客是一大特点。从文化程度看,本专科学历旅游者是丽江古城旅游的重要客源,这与丽江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是密不可分的。从经济状况上看,2 500~3 500元收入水平的游客比重最大,该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因此,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 丽江游客到周边乡村旅游意愿分析

4.1 总体出游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丽江游客愿意参与周边乡村旅游,只有10%的游客选择不愿意去,而这10%的游客中有些很多是因为旅游时间比较紧凑,对周边的乡村旅游地不了解等客观原因,可见周边乡村对丽江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2 出游方式偏好与出游距离意愿

为了更详尽的了解游客的出游方式偏好和出游距离意愿,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我国传统惯例将游客划分为:青年游客<32岁,中青年游客33~55岁,老年游客>55岁3个年龄段。

从表2可以看出,游客主要选择家人、亲朋一起出游的占38.9%。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独自出游的比例较高,其中青年人更是高达36.0%,这与丽江作为许多青年人放飞心情、散心疗伤的目的是分不开的。中年游客多选择与家人、亲朋一起出游,而老年游客则更倾向于通过旅行社组团。

表2显示,丽江游客选择到周边乡村旅游出游意愿以短距离为主。选择到50km以内的占43.8%,约1h车程内,很少有游客选择到200km以外的乡村。一方面,游客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已经略显疲惫,不愿意再远距离出游;另一方面,游客已经来到了丽江,其求新求异的旅游心理已经得到满足,没有远距离的冲动。相对而言,青年游客倾向选择较远距离的乡村出游。

4.3 停留时间

游客在丽江的停留时间直接决定其到周边乡村乡村旅游的实现可能性。表3显示,36.1%的游客选择在丽江停留3~4d,38.8%的选择停留5~7d,停留时间较长。这为大多数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提供了时间条件,游客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参与乡村旅游。表3同时显示,在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地的停留时间,多数游客选择停留1d,选择停留2d以上的游客仅为2.9%,可见游客不愿意在丽江乡村停留过长时间。

4.4 消费及购物意向

游客在丽江周边乡村的消费多集中在300元以内,旅游者普遍认为乡村的消费比较低,并且不愿意在乡村花钱消费。购物意愿不是很强烈,有将近1/3的游客表示不会购物,愿意购物者倾向于购买当地土特产和手工艺品(表4)。

5 丽江游客到丽江周边乡村旅游的因素分析

旅游推力因素是影响旅游者决策旅游活动的特定动力,是激发旅游需求的内在因素;引力因素是旅游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动力,是对旅游目的地本质、特性、吸引物的概括;阻力因素是阻碍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本文参照郑文俊等《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研究――以柳州市为例》,设置旅游动机、旅游感知渠道、旅游吸引物、项目偏好、阻力因素5个分析因子。

5.1 推力因素

出游动机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重要推力之一。从表5可以看出,丽江游客多是基于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和品味特产美食的动机而到周边乡村旅游。旅游感知渠道是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途径,助推游客作出旅游决策,对于目的地市场营销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表5显示,游客主要通过亲朋推荐(占50.6%)了解目的地,通过网络途径的比例也达到了30.8%,通过旅行社推荐和媒体广告比例较小。

5.2 引力因素

旅游目的地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优势是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的重要引力因素。通过在游客填写问卷的间隙对游客进行访谈,优美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食物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对于丽江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期待参与的旅游项目,游客更偏好户外观光33.1%、民俗节庆活动20.4%和参观村寨19.9%,丽江高原纯净的天空、独特的田园风光和民族村寨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所以也有许多游客对采风摄影比较感兴趣。

5.3 阻力因素

通过与游客的详细交流,特别是搜集表示不会到周边乡村旅游的游客意见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阻力因素,部分游客要游览大理-丽江-香格里拉3个目的地,所以时间比较紧凑;由于事先没有安排到周边乡村旅游,所以担心会超出预算;大多数游客对周边乡村旅游地不是很了解,好不好玩?当地的治安状况如何?包括消费水平如何?所以不愿意冒然前往。

6 结语

调查结果显示,90%的丽江游客愿意参加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出游意愿强烈。年龄以33~45岁的中青年为主,职业上私营业主或职员是主力军,27%的学生游客是一大特点。文化程度较高,多为本专科学历,收入水平多集中在2 500~3 500元。

游客主要选择与家人、亲朋一起出游,多倾向于50km(约1h车程)以内的短程目的地。游客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参与周边乡村旅游,大多数选择在目的地停留1d,约有61%的游客愿意在目的地过夜。预计花费多在300元以内,购物意愿不强烈,倾向于购买当地土特产和手工艺品。

丽江游客多是基于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和品味特产美食的动机到周边乡村旅游,主要通过亲朋推荐了解目的地,通过媒体广告比例较小,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地媒体宣传比较欠缺。优美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食物以及纳西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对游客最具吸引力。游客更偏好户外观光、民俗节庆活动、参观村寨、采风摄影。时间紧凑、花费超出预算和对目的地的不了解成为丽江游客到周边乡村旅游的主要障碍。

(1)由近及远阶梯式开发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地。丽江游客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已经略显疲惫;另一方面,游客已经来到了丽江,其求新求异的心理已经得到满足,没有远距离的冲动,因此多选择到50km(约1h车程)以内的短程目的地。这比诸多大中城市居民到周边乡村旅游出游距离要短,所以在周边乡村旅游地的开发上,不盲目的广撒网式的开发建设,尽量选择满足条件的距离丽江市区较近的乡村优先开发(拉市海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再根据经营情况,阶段性的由近及远向更远的周边乡村推进,这样能更好的保证目的地开发的成功几率,减少旅游资源浪费。

(2)加强旅游接待和设施的建设。61%的游客愿意在乡村旅游地过夜,因此提高丽江周边乡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也至关重要。由于目前丽江周边乡村中的餐饮、住宿接待都是每家自主经营,没有统一管理,比较混乱。因此,需要加强对丽江周边乡村餐饮、住宿接待户的统一管理,建立培训机构,定期对经营户进行培训,做好卫生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丽江周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厕、照明设施等。

(3)加大对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地宣传力度。丽江游客中,有90%以上愿意到丽江周边乡村进行旅游,但由于对目的地不了解而没有成行。因此,相关企业和部门要加大对丽江周边乡村的宣传力度。针对丽江周边乡村,拍摄旅游宣传广告;在各个交通沿线,设立宣传丽江周边乡村的大型广告牌;加强丽江周边的乡村在各展会上的推介工作;加强与客源地旅游社的合作,积极把丽江周边乡村介绍出去,使旅游者了解丽江周边的乡村。

(4)加强周边乡村旅游地环境的保护和纳西文化的保护。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原生态的美食、浓郁的民族风情对于丽江游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丽江周边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使人流连忘返。因此在目的地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在改造和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景观造成破坏。同时,食品原生态的保持,纳西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保护都直接关系到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地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2):61~68.

[2] 赵 宏,崔建良.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河北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J].中国商贸,2010(19):144~145.

[3] 丁运超,贾永健.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 302~15 304,15 308.

[4] 潘顺安.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3~105.

[5] 代则光,洪名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中居民行为的博弈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261~264.

[6] 罗明春,陈超群,钟永德.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156~157.

[7] 马炜,张爱谷.乡村旅游与制度建构――以玉龙县美泉村旅游合作社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46~51.

[8] 李 冰,白羊峪.青山关景区旅游者消费意向调查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年(12):361~362.

[9] 李翠林,樵 莉.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意向调查[J].北方经贸,2010(5):128~130.

[10] 李翠林,牛小兰.新疆昌吉市居民乡村旅游意向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8(4):27~30.

[11] 郑文俊,周志翔,程道品,等.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研究――以柳州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6):143~145.

Research on Willingness of Lijiang Tourists to Visit the Peripheral Villages for Rural Tourism

Ren Fengming,Ye Wen

(Ecotourism Faculty,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第11篇

 

一、刘家峡旅游资源状况 

 

刘家峡大多数旅游产品仍然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中的成熟产品少,种类比较单一,游客到各景点来基本上是以观光为主,参与性很少,旅游业基本上呈静态存在,与国际普遍流行的动态发展相悖;有些景区由于只注重数量型扩张,旅游产品有重复性,人工景点与资源的风格不协调,大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提供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其他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景区的基础设施在生活和商品供应、医疗卫生以及其配套设施同旅游地性质要求存在差距。建筑在式样上也没特色,布局不合理 ,由于当地整体经济能力弱,财力有限,投资渠道和来源单一,投资机制不灵活,资金投入有限,绝大部分景区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娱、购、游”的要求,现有的宾馆、饭店设施陈旧,配套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开发和促销方式缺乏创新;政策法规不健全,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督力度不够 ,在创造旅游名牌产品上意识落后,机械被动。旅游企业经营方式陈旧,市场竞争力较弱。许多景区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业总体开发水平低、产品档次低、接待能力低、有很多景区由于资金不足处于待开发状态,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大量独特优秀的旅游资源未转化成旅游产品,当地旅游业实际上处在一种低层次的初始发展阶段。不少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注重景点历史、故事、作用等文字材料介绍,或过分专业化,只能就景看景,不能适应大多数普通游客的需要。旅游产品开发较单一,景区景点分散,点疏线长,交通不便,旅游交通设施不完善,不能做到游客“进的来,散的开,出的去,有特色”要求。 

 

二、旅游业改进的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为标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做到规范服务,诚信经营,营造公平公正的旅游环境。突出旅游开发共赢,既要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又要做到预期旅游市场收益.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倡导求真务实要做到合理推进。从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发展政策;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壮大旅游人才队伍方面,为向旅游强县跨越提供保障。 

2. 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1]。特色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旅游资源的特色,而且要充分揭示、挖掘、发展旅游资源独有的、异质资源的特色[1]。在开发模式上,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突出旅游形象策划,彰显刘家峡旅游的原始性、民族性、创意性等特色和亮点,从而达到旅游定位个性化和形象魅力最大化。全面推进,引资开发,分项招标;商业运作,效益共享。  

 3. 市场导向性原则 

市场导向性原则就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内容和变化规律,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这是市场体制下的一条基本原则。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自助游、结伴游、家庭游、自驾车游成为旅游市场主流,省内游客仍是我省旅游主体。旅游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游客出游形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游客出游主要选择自助游、结伴游、家庭游和自驾车游,参加旅游团队的明显减少。我省游客出游规模超过省内过夜旅游者规模,一日游、乡村游、探亲游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制定保护资源的切实方案是,要把资源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一旦出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情况,要及时调整和修改计划。防止资源原貌和环境的破坏。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稀缺性等特征要求我们将原来粗放型的、纯粹追求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追求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旅游发展更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刘家峡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1. 深化现有旅游资源

对已有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按照先开发重点旅游路线的原则,充分挖掘其旅游潜力,让游人能处处感觉到美的乐趣。比如对刘家峡水库、冰凌寺一线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丰富而又便利的水资源和刘家峡水电站的电力对水库两侧的山地进行绿化,让游人能感受到水库水的青蓝和乘船的乐趣同时若能看到水库两侧山上披上绿装,不仅能增加旅游效益,而且还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绿化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选用的植物品种应突出地方特色;二是植物品种应注意季节的搭配,适当增加常绿树种;三是植物品种要兼顾观赏性以及花卉和水果的供应[2]。依靠独特的水库和湿地特色,着力开发让游客赏水、嬉水、赏鱼、钓鱼。 

2. 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资源品质

一是要科学规划,建设西域仙境炳灵石林、陇上江南太极岛、神秘时空恐龙园、水上公园炳灵湖、百里红柳风情线五大景区;二是注重景区景点生态建设。对百里红柳风情线、炳灵石林、吧咪山、抱龙山等旅游景区逐步实行封山育林禁牧,进一步深化湿地和枣林资源。

鼓励个体承包库区沿岸荒山荒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养殖、休闲等多种经营,逐步建成沿库和县城两侧绿化带;三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全面改善景区通行条件,精心设计黄金旅游线路,推动黄河三峡旅游由一日游向二日三日游转变,四是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度开发傩舞戏、恐龙、太极等文化遗产,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全面提升黄河三峡文化品位;五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大型主题节会、制作大型广告牌、编播电视宣传片、举办旅行社老总联谊会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扩大旅游宣传推介,重点巩固兰州客源市场,开辟西安、西宁市场,辐射国内市场; 

3. 坚持发展抓重点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发展条件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改善旅游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安全防护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硬件建设,规模经营管理,完善配套的服务功能,使“行、游、住、吃、购、娱”旅游服务体系向逐步向“一条龙”服务配套。旅游城镇建设做到景区景点建设相协调,注重完善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旅游风格。

4. 建立灵活多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创新投资体制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推介本地特色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开发和经营旅游项目。其次是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和信贷的支持力度,项目建设要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配套,启动民间资金兴办旅游项目,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真正成为临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5. 着力培育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

对于农村生态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既是一种行为理念和发展模式,也是推出绿色旅游产品。[3]乡村生态旅游社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环境,通过住民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生态旅游发展当地社会建设的互动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的开启,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而且可以使有价值农村文化名村、民间艺术、自然景观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农家乐”是近几年开展农村旅游的重要项目,依托城镇和旅游景区景点满足旅客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服务。一是结合“农家乐”开发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比较成熟、完善的农村旅游产品,不断推出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的农村旅游产品。二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培育旅游精品,依托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销售网络,拓宽“农家乐”销售渠道,提升农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使农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转移剩余劳动力,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

6. 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效益优先”的原则,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出台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使旅游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二是在“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原则指导下,建立符合政策法规和现代旅游发展的管理机制,统筹好规划制定、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加****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努力把临夏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结语

刘家峡是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利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无不吸引着八方游客,只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合理解决,相信刘家峡的旅游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有力地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12篇

一、刘家峡旅游资源状况

刘家峡大多数旅游产品仍然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中的成熟产品少,种类比较单一,游客到各景点来基本上是以观光为主,参与性很少,旅游业基本上呈静态存在,与国际普遍流行的动态发展相悖;有些景区由于只注重数量型扩张,旅游产品有重复性,人工景点与资源的风格不协调,大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提供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其他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景区的基础设施在生活和商品供应、医疗卫生以及其配套设施同旅游地性质要求存在差距。建筑在式样上也没特色,布局不合理,由于当地整体经济能力弱,财力有限,投资渠道和来源单一,投资机制不灵活,资金投入有限,绝大部分景区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娱、购、游”的要求,现有的宾馆、饭店设施陈旧,配套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开发和促销方式缺乏创新;政策法规不健全,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督力度不够,在创造旅游名牌产品上意识落后,机械被动。旅游企业经营方式陈旧,市场竞争力较弱。许多景区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业总体开发水平低、产品档次低、接待能力低、有很多景区由于资金不足处于待开发状态,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大量独特优秀的旅游资源未转化成旅游产品,当地旅游业实际上处在一种低层次的初始发展阶段。不少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注重景点历史、故事、作用等文字材料介绍,或过分专业化,只能就景看景,不能适应大多数普通游客的需要。旅游产品开发较单一,景区景点分散,点疏线长,交通不便,旅游交通设施不完善,不能做到游客“进的来,散的开,出的去,有特色”要求。

二、旅游业改进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为标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做到规范服务,诚信经营,营造公平公正的旅游环境。突出旅游开发共赢,既要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又要做到预期旅游市场收益.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倡导求真务实要做到合理推进。从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发展政策;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壮大旅游人才队伍方面,为向旅游强县跨越提供保障。

2.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1]。特色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旅游资源的特色,而且要充分揭示、挖掘、发展旅游资源独有的、异质资源的特色[1]。在开发模式上,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突出旅游形象策划,彰显刘家峡旅游的原始性、民族性、创意性等特色和亮点,从而达到旅游定位个性化和形象魅力最大化。全面推进,引资开发,分项招标;商业运作,效益共享。

3.市场导向性原则

市场导向性原则就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内容和变化规律,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这是市场体制下的一条基本原则。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自助游、结伴游、家庭游、自驾车游成为旅游市场主流,省内游客仍是我省旅游主体。旅游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游客出游形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游客出游主要选择自助游、结伴游、家庭游和自驾车游,参加旅游团队的明显减少。我省游客出游规模超过省内过夜旅游者规模,一日游、乡村游、探亲游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制定保护资源的切实方案是,要把资源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一旦出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情况,要及时调整和修改计划。防止资源原貌和环境的破坏。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稀缺性等特征要求我们将原来粗放型的、纯粹追求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追求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旅游发展更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刘家峡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1.深化现有旅游资源

对已有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按照先开发重点旅游路线的原则,充分挖掘其旅游潜力,让游人能处处感觉到美的乐趣。比如对刘家峡水库、冰凌寺一线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丰富而又便利的水资源和刘家峡水电站的电力对水库两侧的山地进行绿化,让游人能感受到水库水的青蓝和乘船的乐趣同时若能看到水库两侧山上披上绿装,不仅能增加旅游效益,而且还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绿化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选用的植物品种应突出地方特色;二是植物品种应注意季节的搭配,适当增加常绿树种;三是植物品种要兼顾观赏性以及花卉和水果的供应[2]。依靠独特的水库和湿地特色,着力开发让游客赏水、嬉水、赏鱼、钓鱼。

2.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资源品质

一是要科学规划,建设西域仙境炳灵石林、陇上江南太极岛、神秘时空恐龙园、水上公园炳灵湖、百里红柳风情线五大景区;二是注重景区景点生态建设。对百里红柳风情线、炳灵石林、吧咪山、抱龙山等旅游景区逐步实行封山育林禁牧,进一步深化湿地和枣林资源。

鼓励个体承包库区沿岸荒山荒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养殖、休闲等多种经营,逐步建成沿库和县城两侧绿化带;三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全面改善景区通行条件,精心设计黄金旅游线路,推动黄河三峡旅游由一日游向二日三日游转变,四是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度开发傩舞戏、恐龙、太极等文化遗产,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全面提升黄河三峡文化品位;五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大型主题节会、制作大型广告牌、编播电视宣传片、举办旅行社老总联谊会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扩大旅游宣传推介,重点巩固兰州客源市场,开辟西安、西宁市场,辐射国内市场;

3.坚持发展抓重点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发展条件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改善旅游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安全防护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硬件建设,规模经营管理,完善配套的服务功能,使“行、游、住、吃、购、娱”旅游服务体系向逐步向“一条龙”服务配套。旅游城镇建设做到景区景点建设相协调,注重完善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旅游风格。

4.建立灵活多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创新投资体制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推介本地特色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开发和经营旅游项目。其次是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和信贷的支持力度,项目建设要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配套,启动民间资金兴办旅游项目,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真正成为临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5.着力培育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

对于农村生态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既是一种行为理念和发展模式,也是推出绿色旅游产品。[3]乡村生态旅游社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环境,通过住民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生态旅游发展当地社会建设的互动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的开启,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而且可以使有价值农村文化名村、民间艺术、自然景观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农家乐”是近几年开展农村旅游的重要项目,依托城镇和旅游景区景点满足旅客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服务。一是结合“农家乐”开发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比较成熟、完善的农村旅游产品,不断推出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的农村旅游产品。二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培育旅游精品,依托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销售网络,拓宽“农家乐”销售渠道,提升农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使农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转移剩余劳动力,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

6.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效益优先”的原则,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出台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使旅游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二是在“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原则指导下,建立符合政策法规和现代旅游发展的管理机制,统筹好规划制定、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加****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努力把临夏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结语

刘家峡是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利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无不吸引着八方游客,只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合理解决,相信刘家峡的旅游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有力地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13篇

“节事”一词来自英文“Event”,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等多方面的含义。国外常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盛事(Mega-event)等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英文中简称为FSE(FESTIVALS &SPECIAL Events),中文译为“节事”。 城市举办的大型节事活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改善其社会效益,改观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认知和活动参与性,增多旅游服务岗位就业机会,塑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还会促当地的旅游业与全行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等等。

我国大型节事活动已经走过了大约30年的历程,已经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首先,表现在主题上,大型节事活动的主题已经越来越丰富,比如说有以“文化”为主题的、以“宗教”为主题的、以“风景特色”为主题的、以“特色农业、民俗”为主题的等等,呈现出主题、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大型节事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锦州的笔架山海会把节事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推向了一个新方向。最后,大型节事活动“以节招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操作模式,推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塑造了城市整体形象,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

二.锦州与节事活动

(一)锦州简介

锦州作为辽西中心城市,物流业,旅游业,经济,文化等都是辽西龙头,交通方面,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枢纽。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锦州拥有优良的海港和国际4C标准机场,海路、空路交通也十分便利。酒店餐饮方面条件优越有喜来登酒店,凌海花园酒店,笔架山庄,金厦酒店等各个中高档酒店。在即将到来就2013年锦州世园会,锦州政府为提高旅游接待容量,兴建了多家星级酒店为世园会做好充足的准备。锦州名胜古迹遍布全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山、海、林、鸟荟粹,寺、塔、碑、馆齐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2001年锦州市已加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

(二)锦州曾举办过的大型节事活动

锦州市主要节事活动:北镇梨花节,伏羊节(锦州民间文化节),北普陀山采桑节,闾山赏花会,青岩寺庙会,古塔庙会,奉国寺庙会,笔架山海会,锦州古玩文化节等等。以北镇梨花节、笔架山海会为例,分析其节事活动的主题和背景。北镇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31.4%,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北镇市明确了“祈福圣地?医巫闾山――中华北镇”的旅游形象定位,推出了以“祈福?和谐”为核心,以镇山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品牌,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得到有效整合。锦州笔架山海会是锦州四大节事活动之一,为了弘扬海洋文化,展示滨海锦州风采,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滨海新城,每年的七月由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锦州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锦州笔架山海会,为锦城人民奉上了一道道丰盛的海洋文化大餐,活力四射的滨海新城。

三.节事活动对锦州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一)对锦州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

城市形象与品牌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旅游的象徵,是旅游者的感知、认知的印象。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旅游形象,城市举办大型节事活动是一种宣传手段,一种发展侧率:即传播城市的形象的手段,塑造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率。举办大型活动就是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与完善的过程,同时由于大型节事活动在举办期间的强势宣传,不仅是更多更广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或实地游览对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北镇市紧紧围绕“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按照“医巫闾山――祈福圣地――中华北镇”的旅游文化基本定位,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引爆旅游经济。在2012年里,北镇市在旅游宣传促销、温泉旅游开发、旅游行业管理以及旅游执法稽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全市构建大旅游格局增加了贡献份额。统计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北镇市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9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实现19亿元,上述三项指标较2011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增长。

(二)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据专家估计节庆经济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据悉,锦州市星级酒店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改造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由锦州汇香国际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开发兴建的五星级标准的锦州国际酒店和锦州万博国际文化体育会展中心已经竣工,凌海花园酒店投入1亿元完成了由四星升五星级的改扩建任务,石油宾馆投资8000万元进行由二星升四星的翻新扩建任务,凌河宾馆投资4200万元完成了改扩建工程等,元都酒店进行四星级改造投资2000万元。这些工程建设对提升锦州乃至辽西地区旅游接待规格和水平,吸引高层次商务旅游和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三)对旅游服务的影响

由于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最直接受益者,因此服务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反过来,旅游业对现代旅游服务业有着很强的拉动作用。节事活动的举办,能促使举办城市的旅游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即将到来的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中,旅游服务行业的表现和水平决定着锦州市和世博园的形象。为更好地服务各界游客,市旅游局将对我市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和旅行社从形象、礼仪、安全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提升自身软、硬件条件。要做到更好地操作实施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星级饭店床位潜力、提高星级饭店质量,更好地接待游人,树立锦州旅游服务行业良好形象。

(四)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影响

大型节事活动在空间上对锦州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大型节事活动由于举办的时间相对集中,期间有大量游客参与,这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满足这种需求,节事活动前,举办地城市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2010年,锦州市旅游投资累计近28亿元,是“十五”期间旅游业投资规模的3.2倍。如凌海吴楚庄园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修建休闲度假山庄,北镇大观音阁景区投资3000万元对观音阁山门进行了改造;岩井寺景区投资1300万元修建休闲度假山庄,凌河口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万元,宝林楼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义县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义县奉国寺旅游服务中心。

(五)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在全国的产业经济活动中,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大型节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吸引物,构成了城市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与城市旅游中静态的吸引物相区别,节事活动动态特征明显,作为城市旅游吸引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强举办城市的吸引力。为此锦州市政府打造五色旅游神奇之旅。5年来,锦州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实现旅游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新飞跃,旅游形象逐步提升。按照旅游六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锦绣之州 神奇之旅”推出了“红、绿、蓝、金、白”等五色旅游。其中,以北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义县打造旅游强县为依托,以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提档升级为重点,全力打造以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以青岩寺、笔架山为龙头的金色旅游和蓝色旅游三个品牌。另外,围绕构建“大闾山”旅游带,打造“锦州滨海大道旅游观光带”和红色文化旅游带,进行规划整合,开发建设;强力推进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工作。

四.节事活动对锦州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锦州是座历史厚重、发展迅猛和风光迷人的滨海城市,已经通过开展各类节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品位,滨海新锦州的城市形象愈加光彩。但在举办节事活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节事活动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有品牌知名度、国际影响力的却很少。据统计,锦州每年举办过的各种节事活动有13个,宣传知名度不高,不具有品牌效应,节事活动的主题低层次重复现象很多,差异化不明显。如北镇梨花节,伏羊节(锦州民间文化节),北普陀山采桑节,闾山赏花会,青岩寺庙会,古塔庙会,奉国寺庙会 等。

(二)节庆活动经济与文化结合的力度不够,文化内涵尚有待于挖掘。节事活动本身就是文化活动,这些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等为主导的节事活动往往具有极浓的文化气息。而锦州目前的节事活动主题单一,多以佛教文化为主,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锦州市民对体育文化认识性与参与性低。

(三)在锦州举办节事活动对于锦州原有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冲击,对因文化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和保护与传承当地历史文化,起着缩缚的作用。举办节事会活动的同时,会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会限制或部分限制当地群众交通、消费的能力,会对当地环境保护和价格指数产生不利因素。

(四)节事活动投资回报率低,有的需要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投入,经济效益较差,而且举办主体单一。举办旅游节事活动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协调,政府的宏观统筹作用必不可少。但是我国很多节事活动过多地依赖政府的作用,存在严重的重政府、轻市场的思想误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把节庆活动作为一种纯粹的政府行为,而忽视市场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做法,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空间。

第14篇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说明及来源

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是城市居民体验农事休闲、了解农业文化、感受乡村民俗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休闲、体验、观光等农业旅游活动的核心农业旅游资源,其发展与结构状况是衡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尺度。以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研究变量,来分析和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演化过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涉及的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旅游局和13个辖市旅游局官方网站截至2013年12月公布的439个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3》中统计的102件农事节庆活动。借助Googleearth和ArcGIS10.0软件对所有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进行了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以便进一步分析。

1.2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法(SSM)是在经济、能源、旅游、贸易等领域中被广泛用来动态分析和比较区域发展演化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区域研究变量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该区域所处上一级区域研究变量为参照系,通过将区域研究变量的总量变化在时间维度上分解为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来寻找影响区域研究变量发展的因素并进行解释,科学认识对象在区域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动态偏离份额法是指在研究变量发展的若干个连续研究时段a1、a2、a3…an,通过分别计算研究变量在不同时段的偏离份额分量,并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变量在研究期内变化状况的方法。基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需要,本研究选择以2006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通过对第j类农业旅游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偏离份额分量进行比较,来动态认识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状况。

2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2.1增长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2,比较发现:从区域整体来看,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均为正值,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在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均为贡献要素,均对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和吸引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两个时段中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增长份额分量变化基本一致,且数值均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表明农业旅游景点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普遍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且在2000—2012年间呈现增长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两个时段中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增长率和增长量在13个辖市间存在较大差异。2000—2006年南京、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和增长率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明显,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出宿迁近8倍,无锡、淮安和徐州以较高增长量和增长率位于全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前列,而其他地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提升相对较滞后;2006—2012年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均有所上升,南京、苏州仍保持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已高出宿迁9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常州、盐城、连云港在这一时期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较为突出,但同南京、苏州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2结构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结构偏离分量是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状况对其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结构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3,分析发现: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差距较大,区域间农业旅游发展的结构优势差异显著,已从2000—2006年的3.857扩大至2006—2012年的9.007,表明随着城市居民体验需求多样性增强、农业旅游休闲活动丰富性拓展,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由7个降至4个,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具有结构优势地区由6个增长至9个,表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优化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此外,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除盐城外均位于苏南地区①,表明苏南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中通过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来保持区域良好的结构优势,取得较显著效果;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结构优势增长地区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2006—2012年苏北和苏中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积极开发当地特色节庆活动来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结构改善,带动农业旅游卓有成效发展。

2.3竞争力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竞争力偏离分量是反映除结构因素外,所有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旅游产品价格、交通可达性等)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竞争力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竞争力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4,分析发现:2000—2012年13个辖市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与农业旅游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在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差异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呈现普遍上升趋势,表明随着农业旅游活动的深入,居民对展现特色民俗和历史文化的农事节庆活动需求更加强烈,以节庆为主的农业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农业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同时,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9个,除南京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通过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改善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发挥结构优势来提升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呈现后来居上的势头;2006—2012年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8个,除镇江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注重农事节庆文化品牌打造,将农事节庆活动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当地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农村发展的有利手段。

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总体动态分析

3.1农业旅游发展总体动态分析

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动态数据梳理得到表1,分析发现:2006—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资源增长量相比2000—2006年平均上升10.367,结构优势平均上升2.733,竞争优势平均上升6.419,全省农业旅游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南京、常州等7地下降至无锡、常州等4地,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苏州、无锡等7地增加至泰州、宿迁等8地,且竞争力提升地区达到9地,表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呈现整体由结构优势向竞争力优势转变的趋势,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市场成熟,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市场化水平提升,苏北和苏中农业旅游资源富矿区通过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促进农业旅游资源增长率较快增长,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普遍提高。同时注意到,13个辖市农业旅游资源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各地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极值差变化仅为6%,由2000—2006年的35.001下降至2006—2012年的32.715。2000—2006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7个,增长率最高的无锡增长量达到26.001,总偏离份额为14.134,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6个,增长率最低的淮安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仅为4.000,总偏离份额为7.866;2006—2012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8个,增长率最高的南通增长量达到33.804,总偏离份额为19.571,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5个,增长率最低的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为27.198,总偏离份额为42.743。

3.2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动态变化

为更清晰梳理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基于以上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优劣势分析,将各地农业旅游发展划分为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4类。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通过较合理的资源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形成其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分量均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技术、政策、土地等因素限制既无法形成自身资源的结构优势,也无法形成地区竞争力优势,导致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竞争劣势。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正值,竞争力分量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结构优势明显,对地区农业旅游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帮助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赢得比较结构优势,弥补竞争劣势不足。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负值,竞争力分量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中农业旅游资源竞争力优势明显,成为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与其他地区相竞争的重要砝码,帮助该地区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赢得比较竞争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不足。对2000—2012年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得到图5,分析得到:经过不断发展,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由2000—2006年常州、盐城和南通3地下降至镇江1地,2006—2012年镇江在保持自身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手段(如加强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重大农业节庆活动宣传营销,积极运用区位优势吸引南京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来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总体上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发展水平,实现镇江农业旅游由结构突破型向优势发展型转变。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由2000—2006年徐州、宿迁变为南京、苏州,表明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居民农业旅游需求意愿增强,徐州、宿迁通过加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投入,完善农业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打造当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宿迁西楚文化节、中国彭祖伏羊节、中国丰县梨花节等),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有了较好的改善,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得到提升,进入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行列。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由2000—2006年南京、淮安、镇江和泰州4地变为无锡、常州和盐城3地,表明2006—2012年无锡不断通过建设农业旅游景点,调整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丰富农业旅游景点类型等方式,满足农业旅游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常州和盐城在保持当地农业旅游良好发展基础上,加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优化旅游景点结构,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由2000—2006年苏州、无锡、扬州、连云港4地上升至徐州、宿迁、淮安、泰州、南通、扬州和连云港7地,且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其中,徐州、宿迁变化最为明显,在2000—2006年间两地受资源、经济等因素制约,农业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两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区内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和农事节庆活动的开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来提升自身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淮安和泰州两地在早期结构优势基础上,2006—2012年更加注重农业旅游竞争优势建设,尤其在提升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建设上工作突出,使淮安和泰州的竞争力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造成的损失;2006—2012年南通农业旅游资源相比2000—2006年总量上增长4倍多,竞争优势提升近34倍,从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转变为竞争突破型;扬州和连云港两地继续保持其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不断实现农业旅游发展新突破。综合看来,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呈现不同程度发展,尽管南京、苏州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两地仍是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较多的地区,南京为43.634,位列第一,苏州为27.198,位列第四。从全省三大区域来看,苏北和苏中地区后发优势明显,两地充分利用资源、市场、政策优势,发展速度较快,除盐城外农业旅游发展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苏南地区在2006—2012年间与苏北苏中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除镇江外,其余地区发展均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旅游优势地位开始下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滞后42.743,无锡、常州、南京则分别滞后10.482、9.442和4.496。同时,尽管苏南农业旅游发展速度减缓,由于其较好的农业旅游基础,发达的工业经济和广阔的需求市场,苏南仍保持全省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地位,2006—2012年苏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占全省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62.7%。

4结论与建议

江苏省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东部农业旅游发展较早和较成熟地区,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来动态分析江苏省2000—2006和2006—2012年农业旅游发展,并对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进行分类对比,认识到:

①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均有所发展,其中,苏北和苏中地区基于资源、环境和政策优势资源开发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后发优势明显,同时通过农业旅游品牌建设,重大农事节庆活动打造,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和农业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促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在省内普遍提升;苏南地区受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限制,呈现发展滞后现象,但苏南地区由于农业旅游资金、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仍是江苏省农业旅游景点增长最多地区,是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其在农业旅游市场地位仍然不容小觑。

②农业旅游资源内部差异明显,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相较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更高,对发挥农业旅游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效益的作用更加突出。但从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认识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展示乡村资源特色、表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对吸引大众旅游者,推动农业旅游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的补充是进一步优化地方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农业旅游吸引力提升的重要吸引物。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江苏省各地在今后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

①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整合区内资源,寻求自身突破,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发挥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优势,帮助农村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其中,苏南地区应更加注重农业旅游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通过重点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建设,对现有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突出农业旅游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苏北和苏中地区则应抓住机遇,积极利用苏南资金、市场、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当地农业旅游对外宣传与营销工作,结合外部条件,发挥内部优势,注重对重要农业旅游景点和重大农事节庆活动培育,以节事活动为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推广。

②统筹发展是解决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和提升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突破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资源、科技、交通、资金、政策等瓶颈,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农业旅游资金、技术、人才、科技等要素在苏南、苏北和苏中三个地区间的相互流动,集中优势资源帮助落后地区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品牌优势,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形成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15篇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 农业经营形式 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 “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

(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 et 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 et al,1995)[12]。

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 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16]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