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环境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环境的建议

第1篇

摘 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内涵及特征的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不均衡 信用体系 政府行为 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各种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因素总和。广义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法制等因素,它强调的是金融运行的外部宏观环境;狭义范围仅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

(二)金融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1.动态发展性

金融生态环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因素较广。而当今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环境等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不会一成不变。如目前国内各银行就正在面临金融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等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不均衡性

我国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也使得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根据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前十名的省市,西部地区只有重庆与四川,其余全部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排名后十位的省市,西部地区却占据六席。与此对应的是东部省市金融市场就比较发达,西部地区比较落后。

3.竞争性

无论是处于外部宏观环境中还是处于内部微观环境中,各金融生态环境主体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如国内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国内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竞争等。这种竞争可以说是市场化必然的产物。

二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法律基础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基础比较薄弱,在金融立法、守法、司法、执法等各环节都存在一定不足。立法方面,已经颁布实施的与金融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宏观性综合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合同法》、等,缺少针对性强的单项法规,如缺少规范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此外,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在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情况下仍未更改;守法方面,一方面存在政府工作人员干涉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金融活动主体法律知识不足,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现象;此外还存在诸如执法效率低下、周期长、费用高,司法有失公正、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其他现象。

(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社会信用不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逃债、失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人缺乏诚信意识;二是我国信用法规不完善;三是征信业发展落后,失信惩戒机制仍未建立,尤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缺乏有效客户信用查询途径,很难做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四是企业资信评估公司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多,应用的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缺乏高素质的资信评估人才,影响了资信评估的质量;五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信贷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社会的信用缺失很容易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给国家与金融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三)政府存在干预金融机构行为

地区金融生态的状况优劣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干预包括制度干预、政策干预、行政干预、执政理念干涉等。多数情况下,这种干预的产生源于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经济增长做为政绩考核目标、官员考核目标,而这一目标显然与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受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可能一致的。因此很容易出现在地方利益和银行利益的博奕中,银行有时不得不被迫背离其经营目标。如在资金的借贷上,有时就会出现政府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为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变相的信用担保等保护企业利益,牺牲银行利益的行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的这种忽视、违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不尊重金融机构独立性,不遵循金融机构债权规则的行为,是不利于本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

(四)经济运行质量整体仍存在上升空间

经济运行质量是决定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会从基础上制约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基础可以说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繁衍生息的物质载体。通常情况下,地区经济越发达,企业产出能力和偿债履约能力就越强,与此对应的是该地区企业越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性循环。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会决定地区企业偿债履约或金融机构主动支付的意愿,从而最终影响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情况因素水平的高低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较大。

(五)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无论从形式还是数量均远未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种类少、缺乏金融机构间联动等均是体系不完整的体现。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现更为明显,如农村地区货币市场较多,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则极少。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诉求。

三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作为金融生态主体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松紧适度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1.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主体权利义务

现代市场经济的立法理念提倡保障各产权主体地位的平等,各主体之间交易的公平。因此,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应当注重完善金融产权制度,注重从市场公平交易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金融主体法律制度。在明晰金融企业产权的基础上,真正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明确各个股东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赋予股东相应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逐步消除金融产权所有制存在的法律障碍。

2.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促进金融生态平衡

基础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从立法上,要逐渐完善、修订各个金融法律制度,确保金融机构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从执法上,加大法律威慑力,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强调以法律手段处理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等问题。同时提高执法人员对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提高立案率、侦破率及执行率,强调地方政府信用,大力支持司法公正,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从监管上,一是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监管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围绕如何提高监管效能,研究制订确保金融稳定的法律框架,合理配置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金融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三是按照市场原则,真正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相关破产法律,恢复金融机构的企业本性,使其逐步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大力发展征信行业

首先,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与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一个由政府为指导,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库,并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分割,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而又详实的信息服务,使信用度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的主要参考指标。其次,加快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增加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建立政府主导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促进担保市场健康发展。

2.树立社会诚信价值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强化信用意识建设。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在各领域广泛施行信用评级与惩戒机制,全面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意识到诚信度缺失会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作为政府,切实履行诚信监管职责,加大对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坚决打击,降低金融风险,并将诚信度作为企业、个人考核、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参考标准。

(三)强化地方政府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等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对于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1.地方政府更新观念,注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能够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在本地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级政府辖区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对成绩落后地区追究相关责任,强化责任约束意识,最终为吸引、发展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地方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地区相关规章制度,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法院、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助推机制,推动本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3.地方政府要加快职能转换

这种职能转变包括思想转化及行为转化。首先,地方政府应树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高于市场的指导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行为。其次应尽快落实,废除有悖于市场原则的原有机制、制度,优化区域金融的制度环境,提高本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加大对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加强经济建设

经济与金融共生,生存环境优劣与地区融资总量相依,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壮大,才有资金量供给和需求的放大。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降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落后,与此对应的是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如此,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则比较落后。因此对于这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一方面国家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该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本地要求的产业。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良好的银政企合作关系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应以本地区实际情况为标准,立足本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发展,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客户基础;组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平台,努力疏通银、政、企合作渠道,真正实现三方的互惠共赢。

(五)完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要尽快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竞争力强的金融组织体系,为不同领域提供服务。如对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多建立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等,对其服务对象、经营模式、业务种类等方面加以引导与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除此,金融产品创新、信贷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机构设置等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对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9).

[2]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网络体系;建议

引言

生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技术支撑。对生态环境监测体制进行改革,也是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天地一体、陆海统筹、信息共享、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信息的利用效率等于增强,最终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水平。

1新形势下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发展

1.1“互联网+”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互联网正在融合发展中,国务院在相关的文件中指出“互联网+”的绿色生态发展,要积极的开展主要生态要素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网络构建,实现你生态环境数据的开放共享[1]。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规模要足够大,能尽量的覆盖各要素、各地区和各时段;而且还要保证监测数据具备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比性,质量足够高;保证监测信息能共享、能联网和能应用。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指出,用大数据改进生态环境的监管势在必行。

1.2重大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必须建立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体系,比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制定这些重大制度和执行这些重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网络体系,只有充分的利用高质量的检测数据,才能够构建过程严管、源头严防、后果严惩的约束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的风险呈高发趋势,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综合提高生态环境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1.3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发展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环境共同体的概念,不能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割裂。这也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的理念,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检测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了对生态环境比如森林、大气、海洋、土壤、草原等要素进行统筹监测,需要对位于上游和下游、陆地和海洋等各个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布局。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正在开展相关的示范工作。

2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监测网络分割

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对同一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造成了监测部门的重叠交叉。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职能一般分散在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监测网络也是由这些部门与不同的法律问题进行管理,具体见图1。比如气象、环保、交通三个部门对大气监测网络的监测就存在着部分的交叉,类似水监测就设计了八个部门。同一生态环境要素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监测,其布网密度、覆盖范围、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等方面比较不同,以至于最后的监测结果并没有可比性,也常出现监测结果差异较大甚至是矛盾的情况,这对于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来说非常不利。另外,各部门会单独的不相同的结果,影响政府公信力。

2.2中央和地区的监测网络分离

目前我国的监测网络是多张国控网同时运行,运行的费用是由地方来承担。根据行政层级将不同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分为地方网和国控网。再往下细分就是县级网、地级网、省级网,每个网络都是由政府来建立并负责运行的[2]。另外,中央的财政配套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控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中央将大部分的国控监测任务委托给地方监测机构,但是财政保障不足,地方监测机构承担了和能力不相符的任务,难以保证监测质量。除此之外,国控网的独立运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其中环保部门的国控网受到影响最大,中央对地方的政府环境绩效进行考核时,需要相应的监测数据,而这些监测数据由地方机构提供,而地方机构的编制又是有地方的政府负责,在这种体制下,监测数据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在所难免。

2.3政府的监管能力落后

政府的监管能力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能力落后。由于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主要是由质检部门来进行监管,在进行专业化监测服务时,又受到水利、环保等部门的监管。这里存在三个问题:①部门直接行使管理权时,出现不协调的状况;②相应的监管权力法律依据缺乏;③相应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2.4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仪器不够先进,进口仪器的操作应用水平不高、监测过程受到遥感数据源(见图2)的制约、大数据分析受到体制制约等方面。

3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措施

3.1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的统筹布局

由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可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筹布局。比如,要对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网络纳入到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中,而且相应的地方网络也一并纳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信息,进一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又比如,由中央主导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国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运行等方面的事权属中央,国家提供人力、资金等保障;再比如,建立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独立的机构来管理,这个部门要独立于各部门之外,不受地方政府约束,由国务院直接负责,改变传统的体制弊端,将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公正权威。

3.2多张生态环境检测网并存发展

将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职能进行分离,按对应的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划分,和相应的特定管理需求对应,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3]。①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比如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调整;②对地方和中央在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方面的事权进行划分,比如在现有监测体制的基础上,根据专门监测领域的专业要求,进行相应的事权划分,对地方和中央的权责进行明确,建立执行性很强的问责机制。

3.3政府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的监管

首先要对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将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的购买力度,加强,积极的鼓励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监测。另外,增强质检总局对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比如从国家的层面要求专业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管理和进行资质设定。除此之外,可对环境监测市场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培育,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东部地区的政府监管能力,借国家的一些事业单位来进行改革,促进环境监测机构的转型发展。

3.4加大大数据体系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支撑

①必须要尽快的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进行构建。比如制定相应的“互联网+”专项规划;②进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云平台的搭建,对生态环境监测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相关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③促进云计算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加大监测设备的研发力度,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实现仪器和设备的互联互通。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芹,程会强,高世楫.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10).

[2]阴琨,王业耀,许人骥,金小伟,刘允,滕恩江,吕怡兵.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J].中国环境监测,2014(10).

第3篇

关键词 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影响因素;建议;湖南株洲

中图分类号 X21;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52-01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gges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uzhou City

XIANG Yang-hui LIU Li-xin WEI Xiang YU Xiao-feng *

(College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Hunan 415000)

Abstract With the speed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ecome faster,the standard of people′s living have improved a lot,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problems came out,among which,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getting people′s attention increasingly.Taking Zhuzhou City for example,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water pollution,solid waste,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etc.Aiming 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combining with ecology,urban and rural planning,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urban and rural planning;influencing factors;suggestions;Zhuzhou Hunan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但是由于近几年来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与高效益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如水体污染、垃圾围城、交通堵塞和大气污染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党的十会议上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种新的总体布局中加入了生态文明建设一项体现了国家政策上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

1 株洲市概况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东部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相接,西部与湘潭市为邻,南部则连接衡阳、郴州2个市,北部与省会长沙市相接,介于北纬26°3′5″~28°1′7″,东经112°57′30″~114°7′15″之间。株洲市辖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代管县级醴陵市,此外设立有云龙示范区。株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在286 d以上,年平均气温16~18 ℃,年平均降水1 400~1 700 mm,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湖南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株洲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金、稀土、萤石、石膏、硅石土等40余种,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丰富的农产和矿藏资源,加上气候、土壤、地质、植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为多层次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株洲市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株洲市是一个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特殊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等重工业工厂的建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已经在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挑战。

2.1 水体污染

“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化工、火电仍然是株洲市的主导产业,这种类型的产业不仅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而且“三废”排放量大,这其中就包括废水。工厂排放的废水与生活废水相比危害性更大,其包含有氨氮化合物、石油类物质和汞及其他的重金属等,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一经排放,不仅对出水口位置的生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更严重的是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市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于河流,一旦其中的某一条河流被排入了工业废水,人们的饮用水也就受到了污染。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测使得水体污染情况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3]。除此之外,生活废水的排放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活废水中也含有大量与工业废水中相同的元素,如果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排入城市河流极有可能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2.2 固体垃圾

株洲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目前城市人均日产生垃圾量为1.0~1.2 kg,株洲市城区人口为105万人,则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1 050~1 260 t,但这仅为每天城区所产生的垃圾量,还不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农村地区。随着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垃圾量必然随之增大,但是城市对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如果跟不上生活垃圾量的快速增长将会导致更多、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2.3 大气污染

一方面大量的工业生产所产生的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私家车的日渐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成为导致大气污染的一大因素。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雾霾,形成(下转第256页)

(上接第252页)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多,当天空中出现雾的时候它们就会与雾结合起来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降低能见度。雾霾的出现不仅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影响,更严重的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等一系列的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2.4 噪声污染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城市噪声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噪声。株洲市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冶炼厂、化工厂、电力机车厂等多家工业企业,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噪声是无法避免的。二是建设施工。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是否繁荣兴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内部建筑的密集度。株洲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房地产开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三是交通噪声。株洲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中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便捷的交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发展与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小瑕疵的产生,火车的来来往往以及鸣笛所产生的噪声对居住在铁路附近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株洲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包括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

2.5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株洲市市域范围内除了城市用地外剩下的就是大片的农村范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给土地和水体造成了污染,同时也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二是畜禽和水产养殖导致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三是对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和对林木资源的乱砍滥伐带来的生态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四是农村工业由于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管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3 建议

一是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城乡规划相结合,逐步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将功能性质相似或是有关联的产业集聚到一起,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减少前期投入,另一方面前一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物又能被下一个生产环节所利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污染产生最小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甚至可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三是相关技术部门加强对新型交通工具的研发。株洲市目前已经有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交通压力和对大气的污染,但是私家车的使用率仍居高不下,因为汽车的速度更快,更方便,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同时具有上面两者的优点,既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达到一定的速度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就需要相关技术部门加强对新型交通工具的研发。引进国外先进的污染处理方法对目前环境的改善固然有好处,但也不是长远之计,实现排污技术的自主研发才能使我国在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四是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垃圾收集站、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等,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进行布置,在将污染物向外排的最后一道程序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五是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可以通过新增某个专门的部门实现对当地环境的监管,同时向当地农民传播环保相关的知识,改变他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减少源头上的污染[5]。六是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植物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减少大气污染程度,还能降低噪声污染,对水体和土地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4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工业生产而出现,同时由于不够重视才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不一定非要等到其发生后才采取措施,应设立相关的监测预测机构,防患于未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能使人们心情愉悦,而且从长远来说也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5 参考文献

[1] 邵军高,刘桃树,姚勇盛.银川市兴庆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80-281.

[2] 陈锦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青海环境,2007,17(3):23-29.

[3] 姬锋.加强庆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8(10):64-65.

第4篇

一、依托良好生态园林基础,不断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青岛依山傍水,植被繁茂,自然风景优美,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生态绿地结构布局。但是,从总体上看,城市的园林特色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空间布局上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生态绿地建设有待加强。应以自然山水公园为主体,以滨水带状绿地为纽带,以专类公园为地域文化标志,以街旁绿地为点缀,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青岛“山、海、城、岛、河、湾”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保留城市自然山体、河流水系、海岸绿地、湿地等,形成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构成的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以沿海基干林带、沿河绿化带、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海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库涵养区、山头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全市域生态体系,构建“一核、三区、三廊、多点”的生态网架。

均衡发展公园绿地。要在原有城市绿地基础上,以轴线、廊道联通大型公园绿地,合理放置绿化广场、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节点,使大、中、小公园有机结合。尤其是浮山、太平山综合公园、百果山、午山四大城市 “绿肺”。目前,大部分居民周末的去处一般是城市公园,尤其是老年人,公园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必去之地,因此,加强对公园的绿地建设是及其重要的。

合理布局生产绿地。要按照生产性、观赏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市域范围协调生产绿地,以点状形式分布其间,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合理布局生产绿地有利于城市的美观,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绿化和空气清新。在布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季节调整绿地的类型,使其跟城市景观协调一致,在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的同时,为城市带来清凉绿色的感觉。

改造提升居住绿地。要将居住区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结合,扩大原有绿地面积,增加居住区内的游憩、保健和游乐设施。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跟绿化用地的设置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尤其是空气中的微尘物质,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居住区内及周边的水体、绿地,将各类绿地有机串联,使居民一出门就能步入绿色走廊。

严格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城市历史的明智之举。古树是城市的一道重要风景线,不仅体现了古老的韵味,也有利与对生态的保护。要抓紧对我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挖掘文化内涵,从而为开发古树资源创造条件。

二、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加强生态城市文化建设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但要保护有形的物质遗存,把现存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以及具有一定价值的古街旧巷、遗址遗迹等,通过控制性规划划定保护区,严格实施刚性管理,更要注重保护民风民俗、民间传说、遗闻轶事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要及时对其加以发掘、整理和保存,同时,还要保护好孕育了灿烂历史文化的青山秀水。

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有价值的古迹、遗迹要尽量保存或修建、复建并丰富其内涵。历史遗迹是一笔珍贵的文物,对其进行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在城区拓展过程中,力求使史料征集和发掘的成果在规划建设中得到合理充分运用,突出青岛“山、海、城”的海滨特色与欧陆风情交融的生态环境。

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统筹发展,又必须各展所长。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利用并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人文特色,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保护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格,它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不仅能对提高市民素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生态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5篇

建设低碳城市社区,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能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创建出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运用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环保交通技术,来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鼓励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生态城的应用,扩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低碳”宣传教育。在具体的操作中,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漏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在产业生产中要采用生态工艺、物料的闭路循环和多极利用的方法与“无废料化设备”,实行废物的能源化、资源化,实现三废零排放,进而形成资源加工链。建立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做到生态化管理和服务。

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工艺,中心城市应尽快淘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如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制约等高技术产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并综合利用,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扶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第6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土地生态资源保护中的弊端

1.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中表现出来的土地退化、地力消退的重要原因。在土地管理中我国的土地主要表现在滥砍滥伐、过渡垦植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的人为原因,这样在应对水土流失中我国的水土流失的主要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8%,建国以来,我国为水土流失的应对策略也提出了一定的调整和控制,造成经济损失严重。

2.土地污染

在积极推进的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由于设备不齐全,环保意识差,对于工程实施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控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在完善矿产资源生态建设上,不能真正的针对整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造成了有长矿区的地方的土体污染的情况存在。

3.可持续发展缓慢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对环保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在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对生态建设发展的不足,这样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是不利的,因此,在发展的同时,针对整体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调控中的缓慢问题,将整体的情况进行综合性控制,这样整体的进行综合性调控,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二、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中的思考

1.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调整经济的增长模式,对于产业化政策的控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并把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综合性控制,最终调整一系列的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的布局政策的控制,这样在三大产业调整中,一般都是加强整体的控制上进行综合性控制,推行产业调整的政策与产业的布局政策的都应向资源的调控,向集约的产业转化,并从整体的技术结构进行调控并鼓励各地区集约的技术与项目。

2.在土地利用中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受到了土地资源的约束,在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中主要提供一定的主体性控制,来确保土地征用的问题的解决。在土地利用中主要是着眼于现有的土地管理中存在整体性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在加强土地利用中的其他的土地管理控制记性合理的安排,最终将整体的资源调控进行合理的安排。因此,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发展的需要,还要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处于主导地位。

(1)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合理的安排劳动力,将投入的劳动以及资金技术等进行合理的调控,这样将整体的资源进行相应的调配,最终保障资金的合理控制性。因此,在土地利用稳定的基础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最终将整体的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控,达到对城市化水平中的耕地数量压力的缓解,这样在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上,不仅将整体的资源进行再控制,还能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从根本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高度的内涵以及外延式的控制工作,保证整体的建设用地的调整工作,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

(2)依据土地的开发,挖掘城市土地潜力。在土地的开发中发展以内涵为主体的土地资源管理,发挥其城市土地的利用潜力,将整体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性控制,这样在城市的利用中的土地的机构控制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并最终完善土地的开发利用工作。

3.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加强耕地的平衡性建设。在耕地利用上实施耕地的利用状况的调整工作,加强国家的粮食安全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维护我国要求的“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对于各地的数量保护的要求比较模糊,更没有考虑到区域人地的调整工作,加强人地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土地的利用的基础上,不仅需要调控整体的资源平衡性,还需要加强整体的资源控制,这样在调整资源利用上进行综合性控制,保障资源的相应的控制与调整工作。

(2)严把用地审批关。对土地的利用上不仅要保证对土地的耕地加强后的监督工作,保障土地的纠正的各种违规土地的项目用地工作,将整体的城市中的建设用地进行再次的复核工作,并将备案进行的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建立整体的资源控制中存在的一些其他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沟通与管理,最终保证土地利用中的信息评价的机制。

(3)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对整体的拟定的整体的基准的造价调整,对整体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总体的规划控制,对有些地域的调整分析进行综合的实施方案,保证农田水利的实施方案,在实施中举行听证会的建设,这样从整体中进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得出问题践行,保证依法进行综合性调整工作,这样在加强整体的土地管理实施工作中,不仅需要控制整体的政府职能,还能依据一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转变进行听证权利,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发展的整体过程要求。

4.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1)实行土地保护策略,保护土地质量。在土地利用中不仅要保护整体的土地利用,加强以耕地为基准的土地的质量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保障整体的水土流失中的土地控制,这样在整体中的水土流失的建设中,不仅能够维护粮食建设,还能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性调控,提高经济作物的实用能力,保证农田的整体的控制措施,最终要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休耕,达到长远控制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并最终进行综合性调整工作,保证生态环境的建设。

(2)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耕地处于明显的下滑趋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在整体的生态退耕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这样加大农田的生产建设,提高高质量农田的比例,进行投入使用。改造那些低的农田质量,挖掘土地的生产能力,并将耕地的再使用以及废弃的土地的合理开发等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工作。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农药以及化学药品是对整体农业发展的破坏,在看到农药使用中,带来巨大的生产效益的同时,还要改善农田的生产水平,保证农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平衡。对于杀虫剂的大剂量使用,也使得害虫也具有了抗药性,造成了农药的破坏性污染,这对天然的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土地管理不仅仅是要调整整体的土地集约的利用现状,还需要调整土地保护策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将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耕地的利用进行综合性调整,保证对土地的合理化利用。

参考文献

[1]余星涤,探索土地管理生态效益的实现路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06).

第7篇

教师专业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取向,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成熟,强调了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来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认知、追求的和谐以及成长环境的和谐,因此,教育生态学提供的新视角,可以说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完善和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选择。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思想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就其本意而言,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ekel,E.)为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就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了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堪萨斯大学的巴克(Parker,R.)和赖特(Wright,H.)、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Bron—ferbrenner,U.)、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E.)、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等都为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入较为兴旺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在此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生态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也开始向纵深发展。我国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研究先于大陆,可以说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何确定教育生态学独特的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主要侧重于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利用多门学科的优势,超越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目前教育生态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人们的研究分属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既有微观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也有宏观的关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遵循着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系统、平衡、联系。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就要坚持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思想,既要保证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又要体现真实有效性、自主独立性,从而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职业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为大家注目,随后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引发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全面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体现为教师具体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等。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一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应看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要求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实践学校等模式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落实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要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首先要引导教师思考共同体何以存在的目的,清晰共同体的使命,即共同体存在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是那些可以当做口号的笼统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行动目标;其次要组织教师共同创造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愿景,以形成教师参与到共同体中来的动力,由此可以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更好地支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注重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这样才可以真正营造一个能够滋养教师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的专业共同体。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课例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寻求校本培训的内在动力,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合作、创新培训形式等途径的运用,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制度、规范、教育、榜样等手段,施以职业效能感、幸福感的提升等策略,努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形成教师共同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通过变革既有的同事关系、评价体系、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学习与反思,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形成教师自觉钻研业务共同提高的风气;关注教师生活状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专业权利,加强教师心理保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宽松的人性空间等,都将有利于在教师生态群体中建立真诚、和谐、合作、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反馈调节环节。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测验能够把握其特点、属性和现实水平,掌握其动态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多元和尊重差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而生态学的生态位分化的观点认为,竞争使得竞争个体各自从其部分潜在的生存和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实现稳定的共存,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教师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所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理应存在差异,而不应用单一的标准。显然,发展性教师评价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采用的教师评价方式。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第8篇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达和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目前我国在开发、加工和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各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一、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以及综合实力,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资源问题也日益严峻,对于矿山开采领域来说,其开采矿石的过程中,原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破坏大自然的过程,因此,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那么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样一来,资源生态问题与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同时也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各省市中的相关部门应该以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体会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尽快转变自身职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制定的新的制度,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环境保护方法,从而有效维系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和谐[1]。

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层矿山管理部门和企业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非常重要,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但是,实际管理中,政府对于资源开发过于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忽视,这就导致了基层矿山管理部门以及企业重生产,轻生态的现象普遍存在,久而久之,管理部门更加重视业务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越来越减退,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从而忽视长远发展。这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从我目前的生态环境法律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条例中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相对较少,在很多问题上没有明确规定,这也是我国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题丛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在生态环境保护执行力度上,我国一部分地区在矿上生态环保工作上还是十分薄弱,具体表现为:执行机构体系不健全、在很多环保单位内部,根本没有单独的生态保护科室,其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不重视自身工作,环境监理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还有少数人员在矿山环保中对于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不够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于上述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没能得以有效控制和解决[2]。

3、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职能相互脱节

现阶段,我国环保局在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逐渐加大了力度,但是与实际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国土资源部在矿山环境管理职能上缺乏明确规定,也就是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都没有明确,环保局项目审查与监督部门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科室,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联系,在具体进行工作的时候,由于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长期处于相互疏离的状态,因此,就会出现工作相互脱节的问题,同时采矿许可证与环境许可证件的审批也相互脱节,造成审批不管监督,监督无法真正履行的被动局面。具体到矿山项目的环保上,还没有突出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特性,不能从源头上把握生态环境关。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生态部门不能真正履行其职责,不能实现矿山项目建设前期和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

三、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究

1、健全矿山生态环境许可证制度

第一,应立法规定矿山企业在进行矿山开发前不仅必须申请矿山生态环境许可证,还要具备环境计划、开采方式、环境影响评价、资源评价、复垦计划登记等资料,并对具体的计划方案、评价标准、开采及复垦的具体方案做出具体要求。第二,应当限制矿山企业的排污量,建议由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及审核,审核时一定要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的核实,汇总当地排污总量信息,根据本地区的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数,通过可行性分析和择优计算,确定矿山企业的允许排污量。

2、深化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法律之后,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后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处理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针对矿山项目的特殊性仍然存在不足,建议在下列方面予以加强。第一,在对区域环境实行评价时,充分考虑矿山周边生态环境的复杂性、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潜伏性。第二,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尽量避免预测结果带有主观性。第三,要定期地对矿山开发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做动态的环境影响评价,使开发活动与环境影响评价同步进行。

3、建立完善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首先,采矿权人必须依法履行矿山环境治理的义务。保证金是采矿权人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而缴存的保证资金,促使采矿权人保护地质环境和自然景观。其次,保证金数额的确定也要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不得过高或过低。再次,建议有地质环境治理任务的地方政府设立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对停办、关闭、闭坑的矿山,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治理。保证金的缴纳数额的多少必须能够保障矿山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全部完整恢复和治理。第四,如果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显著,环境恢复较好,那么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验收合格后,保证金及其利息会全部返还给矿业主。

4、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污染监督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我国矿山的环境治理,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在矿山生态环境监督检查制度中,政府要对矿山企业环境治理的进度与程度进行监督检查,并规定报告制度;要严格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企业具体的治理责任。可以借鉴国外的有效做法,在每个矿山设立一个矿山监察员,帮助有关执法部门进行一线执法。

5、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

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极易受到气候和地质灾害的影响,尤其是遇到地震、泥石流等不可抗力时,往往给环境和他人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根据我国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来看,又无人承担相关责任,从整个社会效益来说,对整个社会乃至受害人均不利。因此在此情况之下,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是刻不容缓的[3]。

6、完善土地复垦制度

目前,随着我国矿山开发活动的全面开展,对矿山土地复垦法律制度作一个完善势在必行。在土地复垦制度中,采矿企业应该上交土地复垦计划,明确土地复垦及治理的对象、治理目标、治理办法、实施的进度和成本等内容,由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结束语

采矿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也不可避免地使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我国现阶段由于法律制度的滞后助长了这种趋势。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根据我国目前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国国情,汲取国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可以说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克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第9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建议

十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环境保护规划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提出已有几年时间,在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偏远地区,虽然也能注意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是生态环保工作往往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比如有些地区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等,采取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造成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粉尘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而且也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在规划地区未来发展时,要坚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不能一味地靠山吃山,要结合当地特色,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比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率先尝试发展乡村旅游,以创意园艺景观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为落脚,以合作经营模式运作,发展成为全国文明的旅游热点和指知名乡村旅游品牌。

二、落实执法监管工作

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视法律法规,对当地环境肆意开发破坏,或者将污染物直接悄悄违规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一些野生动植物较多的地区,一些民众或者偷猎者大肆捕猎珍贵野生动植物,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当地相关部门应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法规,落实环境监管工作,将监察、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比如将所在地区进行划片,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直接的负责区域,并落实相关的监管职责。同时,加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组建强大的联合执法小组。比如环境监测部门及时为环境监察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配合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监管执法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深入到农村基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动员村委工作人员做好生态环保普法工作;走进校园开展生态环保知识讲座等等。另外,还要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保当中,鼓励群众积极监督生态环保违法行为,在发现相关的违法情况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帮助相关执法人员及时查处破换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事件,充分发挥群众的伟大力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与群众的信息互动,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图表和文字定期向群众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信息,保护落实群众的知情权,提升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长远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政府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举措,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华.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企业研究,2014,06:161-162.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文明;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环评,指的是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制定出预防或降低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在具体的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是不同的,且每一项步骤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必须要符合满足下列条件:

1、要能够适应对环境造成的显著影响的项目。而且还要识别和评估所有可能的较为明显的影响;

2、要比较每一种替代设计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

3、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定要详细清楚,从而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明白其可能影响的特点和重要性;

4、包含广泛的公众参与与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5、结论要及时、清晰,为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和分类

(一)层次

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已经建设完并且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其排放的污染物和周边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依据每一类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对这一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该区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进行评价,看其是不是在环境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2、环境预测与评价。依据地区发展规划分析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这一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跟踪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跟踪评价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完成后的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果项目与预定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得对评价制度进行改进,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分类

1、按照评价时间分类。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2、根据评价内容分类。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

3、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声学环境评价、土壤环境评价、生物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美学环境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伴随着日益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渐渐从单方面控制污染转向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第一,对优化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很有利,能够提高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比较特殊的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功能;第二,能够加强工程设计方案的及时变更,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注重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四,减少水土流失,推动生态环境的回复与重建;第五,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第六,对于关注率高、影响大的重点工程进行环评,树立国际威望。

(二)促进了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口”和“控制闸”,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优化规模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分析,从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持续发展出发,对区域或行业合理确定发展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不同选址和布局的环境影响的研究,比较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案,确保环境的选址和布局能够合理;对于新污染要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采取“以新带老” 、“上大压下” 等措施,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改革生产工艺和达标技术上,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新工艺,设计出优良的产业链,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

(四)服务民生,维系人民群众健康

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质量关系健康,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 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一直以来,环评将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保护环境质量作为主要关注点,对维护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1、普及环评知识,增强社会群众环保观念,重点加强政府及企业管理人员对环评在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作用的理解,提升对环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环保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企业自身、民间环保组织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普及环评知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2、引进替代方案机制。我国应积极引入替代方案,在环评报告书中规定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完善环评报告书的内容。然而就当前我国形势而言,对所有的项目要求设计替代方案是违背实际的,由于设计替代方案需要经济成本作为支撑,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只有需要编制环评报告书的政策决策、规划、立法和建设项目,报告书中才需要涉及替代方案,而那些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只要编制环评报告表和登记表的项目,就不用替代方案了。同时,那些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牙需要设计替代法方案,让公众更加了解替代方案,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对决策者更具信心。

3、推动环保立法,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政府、媒体及群众的监管监督。推动环保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使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矫正“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反常现象。

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统一管理机制。当前,环境保护监管模式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对各级政府和部分的环境保护责任加以明确的界定;把因为分割部门导致的环境监督管理予以集中,强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确立环境保护机构的独立执法地位,实现环境保护执法垂直管理。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以生态文明委主要目标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效益评价;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类污染、“热岛效应”以及自然灾害等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该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从业经验,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对当前我国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1.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可概括为“位居主体,效益显著”。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如公园、专类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处处体现其重要地位。

1.2生态效益为主,多效益并存的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生态效益方面,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噪等;经济效益方面,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收入以及生态节能所带来的间接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为市民或游人提供休息、交流以及释放自我的空间,以达到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启动啊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是一个应用理论,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今而论,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相关效益的研究,对该问题的评价鲜有问津。笔者认为,针对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准确核定评价内容

如上文所述,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效益凸显,而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包含改善小气候效益、水文生态效益、森林游憩效益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2.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2.2.1体现综合效益

森林系统效益体现主要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树立的主要目标,在效益评价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围绕三大效益确立投入产出利率、投资回收率、内部收益率[1]等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正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2.2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为了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中要掌握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且要从质量、数量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时在直接评价中也会遇到一些待评因素或指标不好预测、定量或计价[2],这时就应当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从其侧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2.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为追求评价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从系统本身而言,要对其不同阶段的效益评价;对不同系统而言,还要对相同阶段的进行比较。因此,只有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才能如实反映其现实状况以及系统发展趋势。

2.2.4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通常,在评价时往往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也就是项目基期、项目执行期和项目后期阶段,这样评价结果会相对准确、客观。

3.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逐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我国主导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林业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林业建设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为导向。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是人们工作、生活比较集中的场所,应保留部分廊道或斑块;城市,往往是人们游憩、休闲等场所(崇尚自然的回归),因此,在规划时,除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外,还要在其附近人工营造相应斑块,以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此外,城市内外的廊道要注意有机密布与衔接(嵌块体),这样有利于增加绿地率,进而构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多学科同行

林业建设的主要要素是植物,而植物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同时要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多学科作为指导,兼收中西方文化,注重造景艺术,达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系统。此外,城市中的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也在不断演替,我们还要根据其变化特点适时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结构,进而提高三大效益。

3.3其他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地面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应用,以提升城市人均绿地率为主。出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要尽量考虑绿化用地面积的有限性,要通过先关技术,采取复层混交种植模式,即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充分优化城市绿化或造林植物资源的选择,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注重乡土植物、抗性树种的应用,关注森林结构优化等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还要从源头上真正重视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

4.结语

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创造宜人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良性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意义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32-01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含量进行监测,以此来确定环境的质量水平。通过环境监测将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背景调查、现场采样、优化布点以及数据收集等,主要是通过计划环境监测方案然后对该区域环境进行采样,然后根据采样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最后获得环境的综合信息。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环境监测的范围很广,例如对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都能有很好的检测作用。

二、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意义及其分类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时,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例如为了建立厂区而开山毁林造成了绿色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得空气中的CO2 含量升高,从而造成了酸雨以及全球变暖等恶劣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许多麻烦,但是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话就可以分析得到那些地区的CO2 或其他有危害物质的含量超标,然后对于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例如进行植树造林或关闭能够产生有害物质的工厂。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对环境有高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所以要通过环境监测对于这样的企业予以重点监测,监测其排出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超标排放应停工整改,整改不合格应予以关闭。所以环境监测为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保障,两者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的共同协作将能够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环境监测有很多种方式,其主要是按照监测目的、监测介质对象、监测区域以及检测性质等来进行分类,通过对环境监测的分类将能够更好的实施环境监测工作。

(一)依照监测目的分类

(1) 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即常规监测,其检测范围包括对污染物的检测、污染物排放量的检测以及对污染的检测。监视性监测的主要方式是对检测的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的检测,并记录所检测的数据,通过和以往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便可以得到现阶段的环境污染趋势,如果环境有恶化现象,则对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定点性检测

在环境发生污染事故时,需要对事故区域予以及时检测,方便确定污染源的大致位置。并通过检测得到有害物质的扩散情况,例如及时掌握有害物质的扩散速度及方向,并预计污染的波及区域。环境监测将能够为国家对于污染事故实施仲裁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预告近期的环境污染情况。

(3)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主要用于科研,即所从事的环境监测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的,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对于这种环境监测要求更加严格,监测的任务也非常单一,研究性监测所测定的数据也更加准确。

(二)依照监测介质的分类

由于环境监测的范围很广,所以其检测的介质也不尽相同。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常用的检测介质有声音、震动、固体废物、水质、土质、气体、热能以及光,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上述因素的变化,通过检测这些介质含量或成分的改变就能够确定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并可以得到环境遭受污染的严重程度。监测介质存在于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一旦某一地区的环境遭受污染便可以通过监测介质得到的相应的信息。

(三)依照监测区域的分类

环境监测有许多环境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分布很广泛,但是可以大致的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厂区监测主要是针对一些对环境存在污染情况的厂区,这些厂区可能超量排放有毒物质,通过对厂区进行环境监测将能够有效的控制厂区对于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于经常超量排放有害物质的厂区应予以关闭。而区域监测主要是对于某一较大面积的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区域监测主要用于旅游景区或是大气的检测。

三、环境监测的对象及技术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气体、水质、土质、热能、光能以及声音等介质为对象,利用现代化的化学、地质学以及生物学对这些介质的变化予以检测。这些学科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析便可以得到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通过这些学科严密的科学实验可以得到污染物的具体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作用,而环境对于生态平衡以及稳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在现阶段的检测内容包括气体环境监测、水质环境监测、固体废物检测、土质环境监测、放射性污染检测以及噪声和光检测,这些监测手段几乎能够对所有危害环境的因素加以检测,通过对全球的监测对象加以环境检测将能够有效的预防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由于环境的监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环境监测首先要能够对监测区域的各种检测对象加以采集,通过对比采集到的数据和原有的正常数据将能够分析出该区域环境被破坏的原因,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且有很好的化学成分分析能力。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同时还有具备良好的物理学、地质学以及生物学知识,这些学科知识被广泛运用到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只有得到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够对比得出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范围并对污染后造成的灾害程度加以评估。

现今的环境监测技术有很多,并且随着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中化学知识被运用的最广泛,其中用到化学知识的分析法有重量法、色谱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对采集到的样本加以严密的分析,得出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各污染物的含量。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中运用的最广泛的环境监测技术是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速率来对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生物传感器有可多次使用、监测速率快以及准确度高的特点,通过生物传感器将能够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更好的检测。

四、环境监测的任务及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包括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监视环境管理的效果以及对环境综合防治的对策。通过评价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可以判断环境质量是否达到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可以大致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扩散趋势,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环境监测还可以判断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对受污染较严重区域提出防治对策以及治理手段。通过对比前后大量的检测数据,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对环境进行保护。环境监测的任务就是在某一时刻对某一区域的某一污染或多种污染进行污染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然后依照分析得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环境监测的目的就是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基础依据,并通过环境治理来确保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五、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现在正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战略,但是仍然还有不少企业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治理的工作势在必行,可要进行环境治理必须要对环境的灾害程度做出了解和评价,环境监理便可以利用自身的高科技技术以及遍布全国的4000 余各环境监测站对所在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测。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得到一个较大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该区域内的污染指数、分布规律以及污染物的含量,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会首先监测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危害程度很大的有害物质,通过分析这些有害物质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1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比较独立的艺术类型,主要分为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种,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关系到环境质量,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生态文明观为依据,进而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并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生态文明观概述

随着经济和计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导致人类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那么,生态文明观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内容[1]。生态文明观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思想,当生态文明观发生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发挥主导作用。当然,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必然联系,在生态文明观下,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而且要循环使用,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在生态文明观的要求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减轻投契废弃物,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源。此外,在生态文明观下,还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论在建筑还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应当遵循生态文明观,进而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人类的生产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状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保持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具有特色,而且必须降低对环境的破坏[2]。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以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所进行的使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活动。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以回归自然为根本。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即便是面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建设具有生态性的生产环境,设计师们应当将充分运用自然表现手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从自然角度出发,将自然和环境因素等整合在一起,进而设计出具有生态性和舒适性的现代环境。第二,遵循人文内涵原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期间,不仅要体现生态化下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遵循人文内涵原则,在设计时,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进行开发和应用,也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内涵,将现代美与古典美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进而突出人文内涵,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内涵得到有效体现,并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自然美,最终确保现代环境艺术作用的韵味得到提升[3]。

三、现代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

1)现代室内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在将生态文明观渗透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建筑结构和生态文明观,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进而实现在室内装修时简化过程,而且在室内装修时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4]。在进行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将最大限度的节约装修材料。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保证设计的室内空间环境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尽可能减少装修材料的使用,那么,设计师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就应该创新设计,设计出使用的装修材料少而且又能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的新造型,认真落实生态文明观。此外,要使用安全的装修材料,确保环保系数符合要求,避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当前,安全无害的室内装修材料有藤和竹等,使用这些材料可以降低室内环境污染系数,并为人类打造健康的生存空间。2)现代室外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融入生态文明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的运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短缺是面临的比较严峻问题,所以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节约土地资源,对于存在的空余边角地带,一定要在设计时将其充分的考虑在内,将空余边角地带设计成小草坪或者是花圃,这样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优化了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5]。此外,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还要对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借助于喷泉、山石和植物等,进而营造出具有自然化的生态环境;其次,尊重当地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在设计室外环境时,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在当地动植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再提出设计方案,从而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当对环境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而且最大程度的尊重栖息动物,避免对其生存环境造成破坏,进而使得栖息动物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同时,确保其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特色,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稳定发展;最后,降低设计成本。在生态文明观下,对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还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设计成本,在选址上一定要科学,而且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和土地,防止出现材料和其他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保证设计内容新颖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6]。

四、结束语

在经济、科技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在对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引入了生态文明观,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和谐发展。总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其中,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能适应自然生态规则、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且唯一的手段。

作者:李冬 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宋霞.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5(2):78-78.

[2]侯约辞.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3):72-72.

[3]王思天,吉鹏.浅析生态文明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4(12):150-150.

[4]余玲.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金田,2015(8):64-64.

第14篇

通过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和实际措施,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这是加强旅游绿道管理,维护绿道环保的首要措施之一。我认为,立体化的绿道环境监测有机体系,应该包括环境监测保护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游客体验监测体系等,这些子系统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整个区域绿道生态环境监测有机体系。

1.1建立绿道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绿道环境监测保护体系主要是监控绿道的污染源,其构成包括废气在线监控、重点污染企业废水在线监控、建筑噪声监控、放射源监控、环保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要改变传统环境监测手段,借助信息化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实施长期、连续、有效监测,科学准确、全面高效地监测、管理所辖绿道区域的环境状况。

1.2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首先是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招贴等,浓缩展示绿道沿线的生物多样性,把群众动员起来,让大家知道和自觉保护生物。同时,对绿道沿线区域的稀有动物、珍稀动物,加强保护。此外,环保、林业部门等,要做好绿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1.3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建立和完善联网的电子监测系统等防火监测设施,建立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平时要增强危机意识,树立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科学理念,同时,完善危机处理体系,形成危机后的恢复机制。

1.4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绿道服务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游客体验监测体系,包括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及游客满意度调查,游客体验与满意度关系调查,生态环境变化与游客体验之间关系调查等等,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提高绿道服务质量。

2加大生态旅游绿道环保防治措施和力度

根据监测体系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和有关环保部门,要加大绿道环保管理的力度,落实防治措施,特别要加大防治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主要污染的防治措施,保护绿道生态环境质量,以防绿道生态环境退化。

2.1水污染防治

绿道区域多是沿水而立,为此,必须加强绿道区域水污染的防治。要根据有关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绿道环境的水质监测和管理。对绿道区域的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和居民住户的污水,实行清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区域植被保护。同时完善排污网管建设,改善厕所设备,切实处理各种污水,保证水质达标。

2.2固体废弃物防治

绿道沿线要有专门的环卫人员,做好卫生清扫。把固体废弃物收集后,专门处理,特别要更新垃圾处理设施,做好密封,集中清运,以避免垃圾空气污染。

2.3大气污染的防治

绿道大气污染主要是接待区域的煤气烟气、汽车尾气等废气污染。可采取严管措施,严禁在绿道范围内使用燃煤燃料,宾馆可使用柴油或液化气等清洁燃料,安装油烟净化器,保证空气净化效率在85%以上。禁止宾馆的燃油锅炉使用重油、渣油作燃料,锅炉烟气应达到GB13271-2000的一级标准要求,宾馆的烟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m,还要强调外观上与周围环境协调;特别地,绿道只能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严禁使用汽油柴油轿车、摩托车等机动车。

2.4噪声防治措施

第15篇

关键词:大型医院 人才生态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25—02

人才是现代医院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以现代医院为主体的大型医疗卫生单位,一般都是人才密集、智力雄厚的“洼地”,面对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势,怎样才能合理开发利用、如何有效地激活人才潜能、充分发挥人才效应,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成长与单位发展共赢,是值得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为,化解这一难题,单靠固有的人才管理模式,或者过分依赖僵化的体制机制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着力构建和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使人才真正找到事业的舞台、创业的沃土、生活的乐园,从而获得个人与单位“乳水交融”进而“如鱼得水”的感觉。不仅更好彰显人才个人价值,更有助单位的发展进步。

一、要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人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外部的“生态环境”,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各种基本矛盾的影响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道德传统、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熏陶等;另一方面,人才内部的“生态环境”,主要由人才所属单位内部打造,属于各类人才合理定位甚至“量身打造”,主要目的是为人才发展创造和谐宽松氛围。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决定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与发展,它能使固有的人才机制更加高效灵活,能够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障碍,使人才得以解放,人才潜能得以释放。没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作保障,所谓“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等等都将是一名空话。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讲的其实就是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与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

医疗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硬环境”,更取决于“软环境”。如今,大型公立医院大多注重硬环境建设,高楼林立、设备高端、环境优雅,但作为人才生存发展的“软环境”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医疗单位舍得投入引进人才,有的医院也意识到人才是医院之本,但如何为人才发挥作用却缺少办法和措施,也未能为人才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致使人才要么安于现状、难有大的作为;要么信心动摇,远走他处,久而久之,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都可能蒙受损失。

环境是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环境,人才成长进步同样需要环境保障。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级各类人才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力,也是自身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医院的决策者,应该把创新人才工作,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着力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各类人才健康成长,才干充分涌流。

二、现代医院要着力建设三个方面的人才生态环境

作为现代医院,应着力建设三个方面的人才生态环境:

1.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也是人才走向成功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它既包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水平,也包括单位发展、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等,它对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医院发展,人才为本,只有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且不断创新引进培养机制,才能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和学科后备力量。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广泛宣传人才政策,传播优秀人才的鲜活事例,努力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一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大事业的大好局面,让知识崇高,劳动光荣,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浓郁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必将产生激励作用。

2.良好的用才环境。科学使用人才是医院人才建设的根本所在。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营造良好的用才环境,打造科学的用人机制尤为重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作为领导者,发现蕴藏在一个人身上潜在能力,预知一个人的发展价值,即是一种出色的发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才者是否具有发现金子般的眼光,是否具有调兵遣将的艺术,是否把人才放在最合适、最能激发其潜能的岗位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型医院以专业技术人才居多,其中,高学历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聚集一起,能力倾向不同,性格性情各异,怎样才能知人善任,用当其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现代医疗卫生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应解放思想,打破禁锢人才脱颖而出的条条框框,坚持把以用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核心,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要通过明确的工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给德才兼备的人才压担子,给业绩突出的人才搭台子,在政策上关心、生活上关爱、事业上关注,努力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3.良好的服务环境。变管理为服务是人才工作理念的根本转变。医院管理者应该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优化环境上来,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创业机会,提供干事舞台,提供发展空间。要主动与人才交朋友,做他们的贴心人,对遭受挫折的人才多一点宽容,少一责备;对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成就的人才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才的积极性。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切实为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各类人才创造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创业保障,降低创业风险,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要探索适合人才特点的激励机制,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集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推动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注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让现代医院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呼唤生态。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人才价值的彰显,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是智力雄厚,人才密集的“洼地”,有必要构建并优化良好的人文环境、用才环境和服务环境,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造优秀的医疗品牌提供保障。

总之,人才生态环境是现代医院生存发展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决定医疗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价值的彰显。只有建设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打造出卓越的人才团队,才能担负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