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一、利用课堂范读语言,变纯文本语言为传递情感的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不注重范读,而是往往把范读当成了教学的一个环节。这就使得范读语言的功效在不知不觉地缺失。事实是,文本语言魅力的显示,离不开范读语言的有效转化、恰当体现,尤其在小学阶段。换句话说,范读语言没有艺术性,则文本语言本身的魅力只能在静止中存在。如果教师把范读语言当成一种有效转化、恰当体现文本语言的课堂语言,那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就会在教师的范读中得以体现。
就课堂范读语言而言,教师的范读要情真意切,变纯文本语言为传递情感的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到忘我之境时,师生往往投入其中,学生、教师、文本一切地融为一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核心是读。对于教师而言,“读”是转化纯文本语言为情感语言的一种方式。正确、流利是对“读”的浅层次要求,有感情、有节奏是对“读”的高层次要求。读正确是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流利是说不一字一顿、不拿腔作势、不上气不接下气。这些是课堂对范读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一般教师都能做到。文本中的情感,是喜,是怒,是哀,是乐?是单一的,复杂的?是淡淡的,浓烈的?文本中的节奏,是抑扬顿挫的,是流畅自然的?文本中的语言,是朴素自然的,华美欢快的,还是意味悠长的?同样是课文中的字字句句,通过艺术性的课堂范读,在教师的口中,必须把静态的文本语言幻化成令学生听来乐则开怀,悲则呜咽的动态的课堂语言。这是多么的美妙!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语言中体会人们翘首盼望总理的焦急;读《吃水不挖打井人》,学生在教师情感的洋溢中感受乡亲们对的崇敬之情。这种范读带来的美妙,不就是范读语言艺术性的体现吗?极具感染力的课堂范读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修饰,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朗读的技巧,它更是一种体现课堂语言艺术性的方式,更是一种此情此境的感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艺术化的范读语言,让学生心动,让学生情生。
二、课堂口头语言要灵活,各尽其妙显个性
课堂口头语言关联于文本语言的意思是指它与文本语言并行为理解文本语言而用,是课堂主导、引导、激励、评价者主导、引导、激励、评价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主导语、引导语、激励语、评价语等等。为此,课堂口头语既是具有个性色彩的和教师教学风格相一致的课堂口语,又是极具感染力的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课堂“台词”。
【关键词】网络安全 生物认证 击键动力学 键纹识别
生物认证就是利用人体生物学特征来识别用户身份的安全认证技术,常见的有指纹、声纹、笔迹、虹模等。生物认证在很多领域得到成功的运用,但现有生物特征认证存在两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一是需要成本相对较高的生物特征提取设备;二是需要用户当面认证,无法实现远程自动认证。
早在人工摩尔斯电报时代,1895年研究人员就发现发报人员的击键模式特征与发报人员是一一对应,熟练的收报员能够通过发报人员的击键特征远程确定发报人员的身份,现代电脑键盘的使用与之相似,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华盛顿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 Sc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就研究证实人们敲击键盘的动力特征有唯一性[1]。对于信息系统来说这种唯一性就是来自键盘输入信号特征的唯一性,过去很多文献将这一特征叫击键动力学特征,我们认为,既然键盘输入特征和指纹一样对于用户唯一确定,更确切地应该将这一特性取名为键纹。
运用键纹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用户身份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以键盘作为特征提取设备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其次它将用户身份识别与信息系统登录、认证过程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远程身份识别,用户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具体说来,用户在敲击键时有各自不一样的特征。例如在使用拼音输入“中国”二字时,一些人会以zh-ong-guo的方式打入字母,停顿在声母和韵母以及字的中间;另一些人则会以zhon-gg-uo的方式,将两个g字母并在一起快速输入。这些特征是人在长期的打字实践中潜移默化形成无法随意改变。利用这些打字特征来识别用户不仅可以识别用户身份,还可以实现远程在线识别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己往的研究中对键纹的识别方法主要使用模板匹配法、模糊逻辑识别法、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往往较为复杂,需要相对深奥的数学模型和相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本文研究提出一种较为简便的数学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击键组合产生的键纹特征,且计算较为简便、易于实现。
1 键纹识别的数学模型
在阐述算法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些名词。用户的打字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包括了按下键和释放按键。我们把按下某键x到放开x的时间称为“x的滞留时间”记作Tx,从键入x开始到键入下一个按键y中间的时间称为“xy的跨越时间”记作Txy。我们将一次滞留或者一次跨越统称为一个“事件”。在用户输入一串文字的过程中,第i次事件记为ei,事件ei所用的时间记作ti。这里我们统一用大写字母表示某一类事件,而用小写字母表示某一个事件,比如我们用EA和TA表示按下A键和A键的滞留事件,而用ej和tj来表示第j个事件和其占用的时间。
我们现在来定义问题。我们希望在得知用户输入各个按键的时间情况下,判定输入的用户是否为特定用户。即:已知一系列事件e1,e2,…en和其时间t1,t2,…tn,求解输入用户u是指定用户u0的概率:
Pr(u=u0|e1…e2,t1…tn) (1)
我们已有的数据是用户u0过去的输入习惯,即我们已知用户过去打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事件e1',…,em'以及各事件的时间t1',…,tm'。这里m是一个非常大的整数,因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打字经历,因而我们应该拥有大量的关于用户过去打字的数据(即大量事件)。这意味着对于任意事件Ex,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概率:
(2)
换言之,我们有对于任意事件所耗费时间Tx的概率分布函数fx(t),使得:
(3)
实际操作时,fx(t)不是一个连续函数,(例如用户过去在A键上的停留时间分别是3.5,2.2,4.3毫秒时,fx(t)在这些值上都是无穷大,而其它值上则为0),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算法,我们会在后文中再回到这点。
除了对单一事件所耗时外,只要我们有足够数据(m中够大),我们还有对任意多连续事件Tx1、Tx2……Txi所耗时的概率分布函数:
(4)
上式中的概率可以用(2)式一样的方法求出或找出过去用户u0的输入中所有的Ex1……Exi连续事件,计算出其中多少事件符合a1,……ai,b1,……bi的约束条件即可。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以上概率(2)(3)(4)求出(1)的值。我们首先利用贝叶斯定理把(1)改写成:
Pr(u=u0|e1…e2,t1…tn)
=Pr(e1…e2,t1…tn|u=u0)
(5)
上式中,Pr(e1…e2,t1…tn|u=u0) 可以用我们之前的方法求出,我们只需要找出用户过去的输入历史中,该片段e1…en,t1…tn出现的概率即可。实际操作上有两个小问题:第一用户随意输入一段话e1…en时,用户一般在过去并没有输入一模一样的段落,因此我们无法简单的通过过去的历史直接求出这一概率。然而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近似手法,假设各事件之间是独立事件,这样虽然会损失一些精确度,但是能给我们带来计算概率的方法:
(6)
而乘积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在过去的用户历史中求出。第二个问题是由于ti是实数,Pr(ei,ti|u=u0)要么是无穷大,要么是0。这是因为我们概率分布函数不连续,这个问题可以用把时间离散化的方式解决。
(5)式中的第二部分更难计算。事实上从分子分母两式的定义来计算其值几乎不可能,分子表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事件和用户键盘输入的具体内容有关,因输入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无法人用户过去的输入习惯中获得。分母则是该用户为指定用户的先验概率,更无法从输入习惯中获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并不需要用严谨的数学方法来计算(5)式。考虑到
是一个关于用户的函数,我们知道对于特定类型(用户输入习惯类似)的文章,该值对于特定用户应该是一个常数。
因此,我们可以用过去用户输入的类似类型的文章/段落等获得该值。例如,同样是输入政府文件,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输入若干等长的文件(同取文件中随机的1000个事件)时,该分式的值应为常数。(严格意义上说,只有用户输入同样内容时,该值才为常数,但实际上操作上我们可以做一些近似假设)。
因此我们用过去用户输入的同等长度的片段来计算分式的值,我们把(5)改写成:
(7)
既然我们能够核实已有纪录里输入用户u0的身份,我们可以令,并利用(6)中的独立事件假设,把上式改写成:
(8)
将(7)(8)代入(5)我们即可获得正在输入用户为指定用户u0的概率:
(9)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在用户的过去输入历史中,随机选取n个事件来进行这一计算,这导致计算结果并不准确。理想状况下,如果用户确为指定用户u0,这一式子应等于1。
2 实验与验证
为了验证本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我们在Linux平台下设计编制了一个user_name软件,利用这个软件对本数学模型进行了测试与验证。我们在学生中邀请了100名实验对象,将他们注册成用户进行测试。测试用户以自己的注册身份登录系统,输入统一的稿件来作为各自的键纹储存在数据库中。然后这些用户又输入一些随机片段,让计算机识别这些片段的输入用户,
实际测试结果,若用户本人输入,软件输出的输入者为用户本人的概率一般在0.01到100之间。概率不等于1的原因是算法中用随机片段近似地计算输入者为用户本人的概率,因此有若干数量级的误差。
我们再由用户A冒充B的身份登录系统,输入一定长度的文章片段,实测得软件计算出的用户为B本人的概率往往非常小,可达到10-10到10-6之间,由此可见本数学模型有着良好的用户身份区别作用,尽管近似算法带来的误差可能有正负两个数量级,但与其用户间的区别率高达七个数量级的识别性能来说,本算法具有很好的认证用户的效果。
3 结论
实验表明运用本数学模型来远程识别用户身份,具有简单可靠、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远程登录用户身份识别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Donald R.Rules of Thumb for Biometric System.Security Management, 1995(39):67-74.
[2]Miller B.Vital Signs of ldentity.IEEE Spectrum,1994,31(2):22-30.
[3]Alexander T J.Biometrics on Smart Cards:An Approach to Keyboard Behavior Signature. Future Generation Commputer System,1997(13):19-26.
[4]Ru W G,Eloff J H P.Enhanced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Through Fuzzy Logic. IEEE Transaction on Expert,1997,12(6):38-45.
[5]芮挺,沈春林,Qi TIAN,张金林.基于HMM的击键特征用户身份认证[J].计算机工程,2005.
[6]桑应朋,范志平,郝莉.基于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的用户击键特征鉴别[J].计算机应用,2004.
[7]WANG Y H,TAN T N,ZHU Y.Fa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ingular values decomposition and data fusion.Chinese -put,2000,23(6).
[8]NEGIN M,CHMIELEWSKI T A,SALGANICOFF M G,et al.An Iris Biometric System for public and personal puter,2000,33(2):70-75.
[9]ERN L C,SULONG G.Fingerprint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 an Overview.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s,2001(01):347-350.
一、注重激励形式,培养良好习惯
1. 使用口头语言
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法。“不是聪明使人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人变得聪明”。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用口头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只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我便忽略孩子正在进行的错误现象,用稍带夸张的语言激励去调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一般的情况下,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这类语言。
2. 使用书面语言
这是口头激励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无论是学生作业还是周记,一个“√”,一个笑脸,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几行发自心底的赞扬与鼓励的文字,都能表达我们对学生的肯定。书面沟通有时候比口头教育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师生之间存在了误会或者学生比较固执的时候,心灵中流淌的文字更能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教师用书面语言去激励孩子,只要发自内心,充满关心、信任和宽容,就能打动学生,产生无与伦比的内驱力。如果在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上,恰当地表达教师的观点,也是一种激励。一个勾,一个笑脸,一个红五角星,都是在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满意。甚至于,教师寥寥数笔对学生提出的不满意和希望改正的建议,在学生看来,也是一种交流,远比一个冷冰冰的叉或者订正来得温暖人心。
二、注重动之以情,运用正反激励
运用负面激励的使用比较难以把握尺度,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出现某些问题了,教师应该赞许、激励,而不是打击、讽刺和伤害。教师还是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激励学生必须建立在关爱、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之上。陶行知先生说:“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孩子不犯错是长不大的。”我们的学生每天犯的错误要比普通的孩子多,如果我们一直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他们一无是处,更谈不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表扬了。而一直生活在批评声中的人是很难成长好的。给他们的比其他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尊重、理解和宽容更利于他们成长。
三、注重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本色
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宽广,信息流通越来越迅猛,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以往可能“辩论”、“讨论”、“竞争”等词,但现在,如果用“PK”一词,既不改变意思,又令学生产生兴趣,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发现与创造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进一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开展制作“写字活动评价表”。设计“写作最高奖”、“朗读五星奖”、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促使所有学生比、学、赶、帮、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我认为形象性、趣味性、修饰性和抒情性是更便于课堂使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一、形象语言――形神毕现
课堂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环环相扣。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取喻贴切、出言有章,要具有强大的语言加工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内部语言”迅速且准确地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外部语言”,就会“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和教学目的。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这种形象的富有直观性的语言来自教师平日的语言修养,来自教师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经过加工的语言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 接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 趣味语言――巧妙生辉
语言有趣味,才能使学生陶醉、忘我, 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促成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将会使学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把趣味比作教学语言的“味精”。这种“味精”的作用是将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一案例:一位老师教学《晏子使楚》时叫一生在黑板上写课题,结果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执教者就势说:“同学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大家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这里,教者机智迭出,诙谐幽默,别出心裁地运用“形象书写法”既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把写字跟情感联系起来,并渗透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使生笑中感悟,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老师传授的知识。
趣味性往往是靠幽默的语言来创造的,它决非庸俗的滑稽和浅薄的哗众取宠,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在用词的精当和巧妙上下功夫,创造一种幽默的氛围。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呼后应,血脉流通……这样,前面所说的,是为后面打埋伏,到时候就必有效果,使人发笑。”
同时应该将谐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寓理趣于谐趣之中,这样才能让人觉得像品怪味豆――鲜中带辣, 营养丰富; 像嚼青橄榄―― 甜中含酸, 回味无穷。
三、 修饰语言――锦上添花
语言要有修饰性,就是说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师如能妙语连珠,学生必能如浴春风,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
极富美感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学习《 荷花淀》一文时,教师带领同学先观看了教学录像片《荷花淀》。看过之后,执教者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说到其中的“绿”,执教老师有意识地强调:“那不是朱自清笔下醉人的绿,也不是李乐薇笔下的那片纯绿,这绿要人们用心灵去捕捉,用精神去体味,用双眼去勾画方能寻出个中真味, 那么,这片绿的内蕴是什么呢?”由于这位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了对比和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性,所以,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象受到了感染,语言也披上了美丽的霓裳:“ 这是充满生活希望的绿”,“这是蕴藉纯情的绿”,“这是饱含乡土芳香的绿”,“这是洋溢斗争精神的绿” ……修辞本身具有动态美,运用得巧妙就会锦上添花, 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此,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会牵动起学生仿学的兴趣。学生不但学得课文中的知识,也会深为教师优美的语言所感染,进而能学得许多词语,学得优秀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延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当然,教学语言既不同于一般的口语, 也有别于书面语言, 所以,修饰语言也要恰如其分,切忌哗众取宠,避免买椟“失” 珠。
四、 抒情语言――陶情冶志
教学语言的情感表现为语言的抒情性。那来自于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极富抒情的语言,必然凝聚着深深的情感。而教学中这种充满了情感的“高级信息”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在讲巴金先生的散文《灯》时,我描述着那漆黑的寒夜:万物是死一般的沉寂,脚下的大地仿佛在下沉,这时在我们眼前闪出几点灯光,尽管那灯似在微微颤抖,尽管它的颜色是昏黄色,但它还会使人们心中一震,因为它是光明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我被那无望的感觉攫住心灵, 所以语调格外低沉、 冷涩。这时,我发现学生眼里也布满了迷惑不安的神色。接着,当我自己为文中的灯光一震,用充满情感的语调牵出希望之时,学生们也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抒情性语言使学生入情,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作品的情感所牵动,即所谓的“要使别人被感动,自己首先要被感动”。自己被感染了,成了“局内人”,把作者的情感化作自己不吐不快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一定充满真实感情。
语文教学是艺术,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创造出的艺术,只有将语文教学艺术化,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的个性来。艺术化的语言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教师的修养,来自于丰富的知识。
1. 前言
在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但凡经典美文都不乏模糊性的语言,而且语言的模糊性在当代翻译界也是众多研究学者热切关注的重点课题。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作品当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用语中,语言的模糊性均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在英语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造成翻译者在翻译英语文学艺术作品时,无法将原文的主旨精确地翻译出来。所以,研究语言的模糊性,使翻译者能够采用正确的英语翻译策略来应对因语言的模糊性所引起的歧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模糊性语言的涵义
语言的模糊性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定义语言的模糊性的历史第一人是皮尔斯。皮尔斯认为,当对同一种事物有着几种可能性的理解时,即便讲话者已经进行了十分周密和认真的思考,但是却仍然无法对这个事物的归属性进行确定,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失误是模糊的。实际上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用语当中,模糊性通常是指不明确性,极易使人产生多种多样想法。虽然语言的模糊性具备着显著的不确定性,但是因为人们长期的使用,因而已经逐渐地形成了一种自觉,而且语言的模糊性地使用并不会对交往目的的实现产生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所以,语言的模糊性也可以这样定义: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具备的属性,是长时间人类社会使用语言不断积淀所形成的认识方式,而且属于不确定的一种表达方式。
3.模糊性语言的主要类别
作为一种语言本质属性的模糊性语言,其在各种语言形式中极为常见,比如词、短语以及句等等。一般可以把模糊性语言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3.1言外之意所造成的语言模糊
在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当中,有些英语原文在字面含义以外都有着一定的弦外之音,必须借助于上下文的结合才能这些弦外之音推断出来,这些迫切地要求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十分熟悉原语的文化。有些看起来表达十分准确的话语往往也极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造成语言模糊。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人们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语言附加言外之意,语言的模糊性便由此产生,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说话者的表达,相反还会使得语言的表达显得更为生动。
3.2模糊性语言的使用造成信息模糊
3.2.1模糊词
几乎所有词性的词基本上都可以具备一定的模糊性,比如模糊形容词包括“漂亮的”、“清晰的”和“年少的”等;模糊名词包括“早晨”、“将来”等;模糊数词包括“部分”、“好多个”等。从这些模糊词当中,可以看出要想使用模糊词,那么就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参照物。
3.2.2模糊限制语
就模糊限制语而言,其使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模糊限制语往往会与精确的语言结合使用,以便于使得语言的精确性有效地转变为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与模糊词有着很大的不同,模糊限制语本身的语义较少,对语言情景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历史上使用模糊限制语最早的学者是拉可夫,在拉可夫《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一书中,拉可夫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将事情弄得更不模糊或者更加模糊的词语。比如,he is two years old. he is about two years old. 在这两个句子中,正是因为使用了“about”,使得本来对年龄表述非常精确的语句转化成为了模糊的句子。英语语言中有着非常多种类的模糊限制语,比如a little bit, more or less, a kind of等等。所以,翻译者必须对英语语言当中的模糊限制词加以全面地掌握。
4.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分析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形象性。读者是通过头脑中的再造想象来欣赏文学作品的,而这种再造想象正是以模糊性为特征。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大大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也彰显了文学作品的魅力。《王子复仇记》中“to be, or not to be”短短几个单词引起了读者无尽的揣测和解读,或许正是这六个单词如此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中国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模糊语言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以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在描写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时,常常借助模糊语言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模糊语言的魅力。例如,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缡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王。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即单词、短语和句子中得以展示。本文拟从单词和短语两个层面来分析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有关模糊句子的翻译策略将会另作论述。其原因之一在于英语句型和句法结构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仅是通过三种翻译策略很难达到翻译好模糊句子,尤其是复杂的模糊句子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句子的翻译,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到单词和短语这两个基本语言层面的分析上。
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精粹便是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化艺术的一大瑰宝,而对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翻译是广大翻译者长期以来的最大心愿。就英国知名小说家萨克雷的作品《名利场》来说,它充分地向人们展示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的景象,当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部小说的翻译版本,但是被翻译学界公认为最好的翻译版本就是杨必所翻译的。因为《名利场》一书中有着非常多的模糊性语言,因此这本书的翻译难以准确地进行把握,而杨必却很好地对此书中的模糊性语言进行了处理。所以,下文我们将结合杨必对《名利场》的翻译对语言的模糊性加以探究。
4.1糊词语的翻译
举例1:guff goes home every saturday, but can not this, because he has 2 black eyes.此句当中的black一词是属于颜色词。在英语翻译中,颜色词所表述含义的界限相对来说较为模糊,因为颜色自身就属于一个整体。所以,不同的民族都会对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所使用的词语也是不同的。原文当中的眼睛因被打而变得“black”,而若翻译为黑色的话,那么就难免有歧义的产生,比如中文当中的眼睛变黑,既可能是由于熬夜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缺乏睡眠所导致的,而被打“黑”,中文中一般用“青”来进行形容,比如中文词语“鼻青脸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black coffee表示的是清咖,dark tea表示的是浓茶,green man表示的是新手等等。
4.2模糊语义的翻译
通常很多句子看起来翻译很容易,但是在这些句子中一般会潜藏着一定的言外之意,我们将这种类型的翻译称为模糊语义的翻译。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日行千里”等,这些语句当中的“千”并非指的是我们平常说的一千,而表示的是模糊性的含义,表示的是距离长、多的意思。模糊语句的使用能够使得文学艺术作品更加地富有表现力,对模糊语句进行翻译能够考量出翻译者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 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教师加以手臂舒缓起伏动作和远视的眼神,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使之意会到草原的无边无垠。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
三、言之有物,生动形象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能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
四、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五、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六、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七、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艺术性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它的主要展现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基于小学生年龄小还处于主要以“接受知识为主”的阶段,教师课堂主体引导作用就体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语言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正确的使用评价性语言。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使用评价性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随意使用评价性语言,无目的性
很多教师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比较随意,常常只是根据自身心理状态和情绪随机的在课堂上使用,并且评价性语言乏味单一,学生长期听重复性的表扬自然不会再有学习动力。这就反映出,教师并没有将课堂评价性语言重视起来,也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认真对待。比如,教师表扬学生的时候重复使用“你很棒”这样的句子,学生听得多了,评价性语言的就失去了本有的作用。教师应该有目的地使用评价性语言。
(二)评价性语言单一匮乏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评价性语言的时候只会说:“很好”“很不错”这样的词语。虽然这样的评价语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在最初听到时,会有被老师重视的感觉。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老师对谁都会说很好,我也只是其中一个”的感觉,从而在内心上抵触这样的评价。评价性词汇的匮乏主要源于教师没有用心挖掘教学中适合教学对象需要的优点词汇。小学教师评价性词汇的单一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广大教师认真反思和用心钻研。
(三)不重视评价语言的反馈
评价性语言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要求,这是判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性的反馈,及时发现哪些语言更能适应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不断地结合课堂教学的发展、更新和改进课堂教学反馈机制,让反馈机制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常常把教学的中心放到课程内容、课程设定等方面,对评价语言是否使用本身不重视,即使使用评价语言也很难顾及到其反馈机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效果性,因此,评价语言的反馈机制无法得到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使用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
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使用评价性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评价性语言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汉语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它拥有众多的词汇,不同词汇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句意。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涉及到很多抽象性的知识,例如在小学生学习开口闭口音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发音视频或者是图片进行讲解,对于学习快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表扬,就会增强他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不会的学生,要充分的理解,耐心细致的再次讲解,消除他们面对接受新知识时畏惧困难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渐转化成教师鼓励引导的模式。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评价性语言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师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信息沟通的桥梁。学生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中能够快速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而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评价性语言实现引导学生的目的,与传统命令式语言相比评价性语言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与新课程改革相一致。
(三)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价性的语言不仅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还能给教师提供一种驾驭课堂教学的捷径。同时,评价性的语言也能使课堂教学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促进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提高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方法
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使用评价性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评价性语言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出提高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方法。
(一)变换评价性语言使用方式
所谓的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方式也就是常说的“使用技巧”。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恰当地使用评价性语言,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有鼓励、表扬、肯定性的语言,避免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过于单一。例如,将“你很棒”变成“你最近学习很努力,老师很看好你,你还可以再棒些”这样的语句。或者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小明同学思考的很对,大家要多向他学习,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小明更加认真学习,对于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一箭三雕――这就是评价性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建立适合教学需要的评价性语言体系
每个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词汇库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使得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适合于不同学生的评价语言,进而构建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性语言体系,并且根据日常教学中学生反馈及时的更改或增加相应词汇。教师要时刻谨记,保持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让其更有生命力。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至关重要,它不仅对小学生一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让课堂评价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灵动的双翅[J].新课程,2011,10(01):135-137.
[2]胡悦.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性语言的思考[J].新课程,2013,11(02):061-063.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有效性;同辈群体
1.引言
目前作为艺术生大部分精力都是用来专业学习上,文化课只是专业课的辅助。大学生是同辈群体,所谓的同辈群体是指由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份地位、文化程度等极为接近的人组成的群体。[1]而艺术生他们是大学生中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与非艺术大学生相比,有自己的艺术类专业技能学习和大多数文化课都处于相对基础较弱的水平上,在这里我把他们称为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同类群体。
作为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同类群体。他们大部分往往是在很多艺术学生走上艺术道路都是被动的,他们并不是从小就选择走这条艺术道路。大部分是在高二或是高三时学习成绩太差,为了能够上大学而选择的一条绕弯路。这种套路目前在社会上很盛行。而这些学生在选了这条艺考之路后,离高考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短了,为了达到通过艺考来达到上大学的目的,他们不得不承受高昂的学费去参加社会上的艺术考试的培训班、速成班。然后就去参加艺术考试,走进大学。因此他们的文化课是“先天残疾”的,自然后天的艺术大学生涯中的文化课也就不那么“不健全”了。怎样改善这些艺术生同类群体的文化课现状,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
2.艺术生同类群体文化课现状分析
艺术生文化课教学往往被普遍认为是为专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只是专业技术教育课的辅助。
目前,艺术生同类群体的文化课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文化课教学中艺术生和非艺术生使用一样的教材,这导致文化课与他们的专业课严重脱节。第二,大部分文化课教师对艺术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知之甚少,教学中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三,由于大部分艺术生文化课先天基础薄弱,学习习惯相对散漫,加之文化课和专业课相比比较枯燥、单调、难懂。学生对学习文化课没有兴趣。
3.艺术生同类群体间的影响作用
作为艺术生,他们是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和非艺术生同样是受教育者,他们希望和非艺术生得到平等的对待。但是现实学习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艺术生往往有一定的差别对待。因此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群体心理。“这些孩子几乎把学校完全看作是我们给他们强加的一天天的、一小时一小时的任务……他们呆在学校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呆在那儿……在他们看来,学校是那些人让你做事的地方,是如果你不做或是不做好,那些人就会让你不愉快的地方”,[2]虽然上述观点有些极端,但在实际校园中这类艺术生的特性群体确实是存在的。在属于他们艺术生的这个圈子里,文化课成绩差是正常的。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文化课学习好那是非艺术生的事情,与他们毫不相干。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群体效应改善他们目前的文化课学习状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不仅有参与性学习,还有替代性学习,即经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因此,他人和榜样的作用很重要。[3]
4.利用艺术生同类群体效应改善艺术生文化课现状的措施
成员间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艺术生同类群体对自身群体有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其中,他们认为文化课水平不高对于艺术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如此,彼此间没有差距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充分利用好作为同类群体有其自身的自卫性和排斥性以及从众性。措施一,建立针对性教学体系。首先文化课教育中教材的选用,要和艺术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增加学习兴趣。其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艺术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增强学习自信心。措施二,内部渗透。充分利用群体内部的核心人物,班干部就是最佳人选。班干部群众基础好,思想觉悟相对较高,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号召力。因此对班干部进行重点教育,与其私下建立一个小“同盟”,制定适合艺术生的有效的学习文化课计划,班干部带头在班级内实行,潜移默化的间接对班级其他同学的文化课学习慢慢进行正面引导,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班级学习氛围和提高学习成绩。措施三,外部扶持。傅隆(Furlong,V.J)指出在学校生活中受伤害特别严重的那些学生往往宣泄情绪,并向权威者挑战。但由于此类情绪表达方式受到禁止,于是,这些学生便寻求伙伴的支持,组成反学校群体[4]。学校应根据艺术生同类群体的特殊性,肯定和接纳和尊重他们,并在文化课教学体系方面,与艺术类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改革制定具有艺术生特色的文化课教学体系。
总之,把高校大学生同辈群体中艺术生同类群体引入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以同类群体去影响同类群体,是提高艺术生文化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理想选择。(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50.
[2][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宽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82-83.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由字母、数字和其他数学符号构成的等式或不等式,或用图表、图像、框图、数理逻辑等来描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内部或外部联系的模型。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可以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在数学综合运用中,模型建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学模型的建构总是与数学探究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模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以“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组织探究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史宁中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后,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掌握了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但是对体积公式的综合运用(如物体浸没水中的问题),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20厘米,在鱼缸中放入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使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学生普遍感觉解决此题有困难,因为在这一问题情境中,正方体浸没水中时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即水面上升,总体积的变化),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难以把握情境中的各部分数量间的关系。
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物体浸没水中的相关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亲历这一变化过程,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1.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容器,一个鸡蛋,引导学生思考,想要测得鸡蛋的体积,可以怎么做?
2.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汇报。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从而将探究“物体浸没水中”问题的经历变成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引领数学思考,提炼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展开观察、分析、概括、提炼等一系列数学思考活动:1.将鸡蛋浸没于水中后,鸡蛋的体积相当于哪一部分水的体积?2.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与长方体容器有什么联系,你怎样计算上升水的体积?3.如果放入的物体是一个马铃薯或其他不规则物体,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如何计算它的体积吗?4.除了将鸡蛋浸没水中,求上升的水的体积外,我们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
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不仅发现鸡蛋体积的测量方法,还在分析思考中发现了这一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V鸡蛋=V上升。而“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则引导学生实现对数学模型的拓展。
三、变换问题情境,把握模型内在结构
事实上,学生通过对某一个问题情境活动经验的分析概括,初步地建构数学模型,这样的模型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两个变式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进而逐步把握数学模型的内在结构:
1.在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使其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0.6厘米,求长方体铁块的高。
2.-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和宽均为2分米,高是3.5分米。向容器中倒入6升的水,再将一个苹果浸没水中。这时量得水深是1.5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在上述两个变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发现,无论情境中的条件怎样变化,铁块或苹果的体积始终等于上升部分水的体积。这样,学生也就在变式训练中把握了数学模型的内在结构。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语文 实验教科书 综合 学习 设计
目前,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所有单元设计,大多以活动方式为主,内容基本相同,语言表述的风格也大同小异,这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必须进行教科书设计的改革,深入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统筹研究和考虑编排,真正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科书中大量的活动设计很容易误导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鲜明、丰富的活动设计会将学生的吸引力集中在实践活动中,并不能达到活动真正设计的目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其次,人教版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大致相同,不能体现出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不突出,梯度不大,不变的活动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与活动设计的初衷相背离。最后,人教版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描述步骤基本相似,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思考,相似的语言表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考力和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尽管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容不通过,但是最终收获的经验确实一致的,不能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设计没有很好的将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联系在一起,重视选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活动的设计,将学科与活动对立起来,没有有效的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会让语文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在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没有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习任务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课程的活动设计中,要指导学生进入一种生活情境中,在这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的想象,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学习变为有一定价值的活动型学习,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效的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真正起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建议
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更新学习观念,摆脱对教科书的盲目依赖,要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分析教科书,真正让教科书发挥其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案例选择,在合理的例子表述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提高。在设计教科书时,也要根据案例的反馈信息,完善教科书的设计工作。
教科书的设计者要转变设计观念,将设计重点放在学生和语文学者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实际性和学生掌握的程度,淡化设计目标的期望值,真正让教科书起到教本和学本依据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等的突变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由于学生在初中三年中成长较快,思维意识、逆反心理等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智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其语言的发展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教科书的设计要能体现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水平,达到积极配合学生这种成长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易于接受教科书的设计理念。进行活动性质的设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转变为学习的意识,从而进行主动的学习,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此外,教科书还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通过一些小测试、小活动的板块设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全面扩展学习内容。综合考虑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等,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但是相对弱化了学习能力,缺少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深入。教科书的设计要充分表现出思想观念、交流表达等内容,最终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要体现出自主选题的重要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社会环境、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与人交流、发现事物美的乐趣。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较为丰富的提供给学生活动内容,这样会固定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教科书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脑,留出自己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的空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保证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目的。通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的快乐,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科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合理的学习、思考,充分体现出教科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明.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J].语文建设,2001(10):105-107.
【文章摘要】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渭南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解题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意识有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对中学生进行解题自我监控的训练能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新方法。
【关键词】
问题意识;解题自我监控;实验研究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我们都知道,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于创新,而创新源于敏锐的问题意识,可以说,任何创新均开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提出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便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作为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份关于数学学科提出问题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及美国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就体现出了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视。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是怎样养成的呢?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对职前数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1.2 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包括因子问题的能力:第一,阅读理解问题的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包括结论和问题逻辑结构条件(或数学)的知识和理解;第二,对问题情境的能力的学生解释,包括接触并提取相关的知识,根据确定的,问题组织图像,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在信息解释的问题。自我监控的身体上的问题,了解监管,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保持积极的态度,自我监测,控制,调节,管理和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的问题,有相同的,因此,本文将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2 研究目的和思路
本文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之间的关系的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所以这个测试是通过阅读和数学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自我监控策略的过程或问题解决新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的问题的实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中学生自我监控与问题意识之间,学生的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的分析意识。
3 研究方法的设计
3.1 个实验组
陕西省渭南市人,一个学校,六班的学生,一年级。根据期的学生考试成绩,三的学生将最坏的情况下,6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5在2013年初,我们获得了“自我问卷”和“数学问题意识问卷”,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通过阅读和理解数学问题,或问题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过程监测,提出新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实验结束后,我们根据这两个测试结果的自我意识的监控问题,分析了自我监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数学问题。
3.2 实验材料
问卷自我监控,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玉屏“数学问题,通过李可量表的形式,有5种可供选择的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42,是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工具,完全满足本研究的需要。问题意识问卷的数学公式,运用问卷调查的数学问题意识,中海雅园,问卷包括10道选择题,通过第四家测试,可靠性和整体问卷为0.78份,检测工具是更有效的,随着研究的需要相一致。
3.3 数据处理
所有“问卷自编问卷”和“数学问题意识调查问卷”,SPSS17.0数据处理和人工检查问卷的使用。学生自我监控,采用Likert评分表反映的问题意识的测试水平的数学测试结果,得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
4 实验结果和结论
4.1 解题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提出之间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和自我监控的数学问题意识是0.881,这个值是正的,那就是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意识。
4.2 本研究结论
(1)每个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不同程度的数学探究能力。
(2)自我监控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正相关。
5 研究展望
自我监测可以启动和促进转移。移民是依靠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的转型,监测从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控制和调节,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促进。
本研究提供了增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可能还没有被大量的推广,这与广大教师朋友的自我监控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将进一步对数学学科的职前教师进行这方面培养,从而在根源上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Ci(1998Cai,J.(1998a).A investigation of U.S.And Chinese students’Mathematieal Problem Po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athematies Edueation ResearchJournal,10(1):37-50.)
[2]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丁亚元.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影响力;分析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常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在创作者本身所选主题已经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不仅要掌握作品本身的创作内容,还要对作品中所用语言文字进行详细地揣摩。语言环境是文学作品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不同作品对语言环境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深入探讨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可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语言环境概述
广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狭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人说话时的状态。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近年来语言环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作品赏析中需考虑的一大要素,透过语言环境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文学作品内涵,感悟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种种形象。
二、语言环境的特点分析
相比于行为活动中产生的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对语言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符合作者创作时的意境要求,才能彰显出作品本身表达的主题思想。语言环境并非简单的语境构造,而是要根据整个编排后形成相关的环境,进而表达出文学作品内在的文学元素。新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理解层次进一步提高,语言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更加明显,主要包括语言性、文学性、针对性、多边性等。
1、语言性。汉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基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同样是有不同形式汉语言组合而成,这是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本质特点。为了更好地彰显作品文学理念,创作者常常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环境,与作品形成相互对应的衬托关系,进而展现更多的语言文化特色。塑造语言环境必须遵循语言性准则,对字、词、句及语法等均详细琢磨。
2、文学性。发展至今,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其中散文、小说是主要文学载体。从现当代文学创作历程可看出,小说、散文等在中国文学变革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语言环境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意境,具有文学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类别、内容、主题等,在不同作品条件下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不一样。
3、针对性。按照时间划分,中国文学经历了古、近、现、当代等四大历程,这一时间段内文学作品所处的创作环境不一样,决定了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过程。但是,作者们无需考虑语言环境变动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而语言环境具有针对性特点,可这对不同作品、特定条件等起到艺术性作品,帮助作者塑造文学语境条件。
4、多变性。与文学语境针对性相比,当代文学语言环境更具有多变、多样等风格,这是多变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一般情况下,文学作者不会拘束于某一个题材的创作,起作品最终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姿态。语言环境可随着作品小说人物、诗歌元素、散文故事等灵活调整,进而为书写作品之人给予更多的文学思路。
三、对文学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分析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语言环境带来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客观地体会作品寓意。笔者认为,“表现力”是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影响之一,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而表现对象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当然,表现力并非随便书写语言文字便能呈现出来的,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构思去逐一摸索,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结构体系,注重“语言场合”是增强语境表现力的关键。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由同一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有了狭义的语境,再加上谈话时的一些辅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态度、语调等,要达到相互理解并不难。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写出来这个动作,母亲是“迎着出来”,八岁的孩子则是“飞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和动作特点。如果说成“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八岁的侄儿宏儿也出来了”,语言不仅单调、呆板,而且不足以表现出宏儿年龄小、动作快、活泼、天真等人物特征。从鲁迅文学创作方式可以看出,语境环境对于人物动作表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描述人物时选择与人物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可以把故事情节展现的更加精彩,这是现代文学创作比较重视的一点。
四、对文学作品“文字寓意”的影响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或其他类型的载体,文学作品总是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寓意,为文学作品艺术价值提供了语言方面的保障。语言环境是贯穿作品全部的核心要素,文字语言塑造环境促进了寓意的客观表达,让作者个人思想意识与文字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文学作品表述过程来看,作品人物与语言环境基本处于“同步”状态,这种同步是相互统一、协调利用的表现,即语言环境随着文学作品的变化而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借助语言环境发挥创作寓意,让小说作品内在渲染更加多样,读者们对作品产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在品读文字语言时也掌握了作者的文学寓意。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先驱者”,其在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时,则擅长于把语言环境跟人物情节相互联用,让个人创作意图在小说里得到充分展现。例如:“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人物描写,鲁迅对“教书先生”的描述颇具内涵,首先,从文字语言上描述了先生的容貌,“高而瘦、须发白、戴眼镜”等是对教书先生最直观的表达;其次,在行礼前后,教书先生都给予相应的答礼;这些都是对作品人物的详细描述。进一步分析,鲁迅所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按照当时年代教书先生的实际形象来写的,同时利用语言交流环境表现了先生的和蔼、礼貌等,以对中国传统教育给予了认可,这也正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度过快乐时光的潜在要素。
五、对文学作品“词义”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表达的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可能是语境所赋予的一种深层的含义,还有可能是一种言外之意。字面义的理解比较容易,只要弄懂每个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组合起来的意义就可以了。字、词、句是汉语言文学的三个语言层次,每一个层次可灵活选用汉字、语言进行组合,而语言环境对“词义”表达的影响也是颇为明显。正常情况下,文学作品词义都有固定的模式,但在语境变化状态中,词义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变化中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回顾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词义多样性的表现方式,这些都是借助语言环境才能体现艺术魅力的作品典范。例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词义的掌握十分精准,用了两个“英雄”,前一个作“有”的宾语,受“这样”修饰,指英雄的人;后一个是定语,修饰“国度”,是指所具有的英雄品质。另外,“骄傲”是相对英雄说的,又与下文的“自豪”对称使用,表达的也是自豪的意思。实际上,魏巍之所以构造如此巧妙的语境,关键在于其对汉语言词义的透彻分析,把“英雄、过度、自豪”等词语设置在特定的语境下,才使得作品显现出不同的艺术姿态。
六、对文学作品“意境补充”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则不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透过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去深入理解。多数情况下,由于语境所起的补充作用,人们都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意境补充”是文学创作革新的常用方法,借助革新方式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固定语言模式,为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突破提供了意境指导。仔细说来,意境补充也是符合了中国人语言表达的习惯,常常会在语句表述之后,又重新补充对某个事物的描述语句。
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也习惯用意境补充来表达主观思想,前提是必须有语言环境作为补充条件。朱自清《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述荷塘之后,作者又用“曲折、幽僻”补充说明了核桃周边的环境,对小路进一步描述,让读者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然而,语言环境对文学意境补充需要读者细细品读内容,否则很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路怎么会“寂寞”呢?这就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对现实不满,幻想能够逃避,在苦闷中彷徨。“寂寞”一词正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写照。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语言环境用作意境补充必需做到“精、准、好”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真正塑造符合作品情节的意境形象。
七、结论
文学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重文学作品内涵分析有助于提升文化涵养及文学素质,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文明需求。我国从古展至今,已有无数文学作品诞生,每部作品都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彰显出时代特色,都是作者个人主观思想的表达。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其介于汉语言文学理论下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也恰恰是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汶成.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J].齐鲁学刊.2002(01)
[2]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王培基,秦红月.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之四[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01)
[4]张瑞德.二十世纪西方诗学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电影语言,它们都是一种传播语言,共同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这信息链条的终端就是受众,若信息不被受众接受,那么这种语言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受众要接受就必须具备真实性,真实性是电影语言要表达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则表现在作者的表达意图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意图。文学语言在转化电影语言时,必定会发生信息上的取、添加、重组等转变。文学语言为了让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可以繁枝冗节,尽情述说,可以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增加叙事信度的维度。在《金陵十三钗》中,叙述者既有文豪书娟,即我姨妈,也有转述者我,甚至还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三重叙事角度固化了事件的真实性。电影不似文学作品,它在事件的链条上没有回溯性,一般不会参与作者叙述的声音和态度,它只是在事件的链条上客观地展示画面,观众在画面中获取信息和叙述者潜在的声音。因此,如果电影语言像文学语言那样频繁地转化叙事角度,会让观众不知所措——电影一般选择一种视角,稳固地而客观地叙事,如利用拍摄技巧、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等手段。表达意图是电影语言的主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在转化时,故事情节、人物造型、特技处理、人物对白、电影拍摄构图等要素都会发生一些改变、偏离。(拍摄构图属于纯技术层面,本文不涉及)文学语言通过文字记录一个个情节,情节的盘根错节的交织,推动着故事发展,受众对文学语言接受的自由度极大。文学语言提供的细节愈是枝繁叶茂愈好,这些貌似琐碎而零散的细节恰好与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细节上对应的可能性。受众在密集的信息中,会忙于接收、对应、完型,继而对文本进行个人化的再创作,会减少或无暇对文本真实性进行质疑。文本真实度确立后,另一个要务,文本意图才是作者顾左右而言他的最后落脚点。文本意图不会像文本情节和故事画面那样浮泛,它停留在文本情节之下,是文本的内核,受众可思考空间的广度、时间的长度都是文学语言是否成熟是否具有影响力的一个航标。因此,文本语言所描述的细节越密集,内在关系越是紧密细致,能凸显主旨表达力的符号越多,就更能启人思考。与文本语言相较,电影语言是一个迥异的表达手段,时间短,节奏快,用画面讲述。因此,文学语言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情范式,而电影语言却是对文学语言的二度创作。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往往需要从人物、情节、造型、特技方面进行转换。
为了使信息的繁复度增加,文学《金陵十三钗》情节密集,众生百相,热闹非凡。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背景依然是1937沦陷的南京,一座还未被日军占领的暂时安宁的天主教堂,依然是教会女学生、秦淮风尘女、军人、奄奄一息的小兵、教父、小差役。然而不一样的是文本中的两个神父,由一人承担,美国人约翰原本只是一个混混,并非神父。关于另一神父的人生背景,也就顺势戛然而止,节约了篇章。同样的差役、伤兵也由两人变为一人,他们的人生背景也未被提及。日军在教堂发现了女学生,军人殊死抵抗,并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了女学生,英勇牺牲。电影中,省略了很多的情节,诸如很多年后,我姨妈书娟看见玉墨已经毁容,站在对日本审判的证人席上的情景。电影中,却增加了诸如小杂役女扮男装赴一场生死之约的情节,孟先生寻自己女儿不着,被打死的情景。电影语言通过画面记录情节,当情节发生改变时,根据需要,人物对白都会随之而变化。如约翰和玉墨之间发生的感情戏,由于这段情节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对白也是凭空而降。雨墨和约翰之间用英语交流,表达了英语的强势地位和洋人这个时候的优越性。但对白不限于此,在貌似两人相互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浪子约翰有一个小女儿,和女孩们年纪相仿,却死去了。而玉墨也在这个年龄遭受,逝者已去,生者的命运此时此刻再次成为关注的潜在焦点。因此影片中,这些对白的表层是在互相深情交流,而其深层却是为约翰由浪子转化为父亲,玉墨替女学生去赴生死之约打了一个大大的补丁,为推动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文学语言会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电影语言具有明晰性,必须清晰地展示人物的形象,所以造型方面,《金陵十三钗》的导演张艺谋特意邀请了曾任《花样年华》、《让子弹飞》、《新龙门客栈》的服装造型设计、剪辑、美术指导的张叔平。剧中的秦淮青楼女子堪称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豹纹皮草、丝绒睡袍、齐膝小洋装,各显风韵,万般妩媚。《金陵十三钗》的景别是在溧水县石湫镇平地而起的,所有建筑、道具都为影片量身定做。“片中的废墟、民居、商店、妓院、大街小巷全是造的,从设计到动工到完工,我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建造了一座占地几百亩的城镇。”为了尽量忠实历史,张艺谋要求所有的建筑风格,甚至小到教堂窗户风钩,教堂坐凳,日式请柬、手表、打火机、小木箱等,均要求尊重历史。为了制造逼真的战争场面,《金陵十三钗》中的反应弹全是美国进口的,爆破飞起的抛射物是一种很安全的保温材料,而影片开头弥漫全城的大雾,也是从美国运过来的原料——一种可食用的油经过高温雾化,可以在5分钟之内造成笼罩城镇的大雾。正如张艺谋所说,“我们会把剧本打磨得越来越好”[2]无论如何转化,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是为了在各自的领域力图圆润、精巧地叙事。
二、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深层本质
表面上看,文学语言是在解读现实,小说选取一定的画面,既叙又评。电影语言是在客观公允地用事实说话,没有拍摄者说话的机会,只能以镜头静静反映画面。在文学语言被搬上银幕前,电影语言以一种大刀阔斧式的删节、注入、组合、改变,使文学语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或者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因此,由于载体的不一样,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在转化时,不能发生一一对应,会出现情节较大的错失和添补。那么,此文学语言和彼电影语言已经是完全的彼此关系,二者还能同一化吗?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修正删刈添补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选择结构,采用什么视角,其内在的信条、理念、判断结果是一致的。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金陵十三钗》依然是《金陵十三钗》,表达叙述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很多细节处并不一致,但其深层的本质却是相同的,真正的好电影都不仅仅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传递一种声音,都在传递一种叙述者力图表达的主旨,当然叙述者的任务也是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声音,即重拾人们已经忘却的那段耻辱记忆,挖掘生命深处最美的人性。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是依据一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唤起一份集体记忆,所有的情节和人物都是指向集体的记忆,其中具有必需要素,和可需要素。为了达到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一致性,必须要素即基本情节、背景、主要人物、重大事件、关键情节等,可需要素是指一些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零星的细节等。无论是电影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金陵十三钗》的不可缺失的必须要素有:故事以为背景,在教堂这个相对狭小空间里,秦淮风尘女子、纯洁的女学生,他们都在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他们之间有不同的矛盾,也彼此产生着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这些平日被人们看不起的风尘女,在生死面前,她们的灵魂和身体却是那么的高贵,她们用生命去洗礼,“身体最终拉住了灵魂和神明的衣襟,完成了自己的诗学转换”[3]如果以叙述者传递的旨要作为信息值,那么信息指就是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两者媒介的不一样,因此,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取值方式各不相同。由于文本中文学语言的描述没有时间限制,文学语言力求所叙述的情节尽量真实,生活化,其组合关系是叠加关系,通过叠加获取信息值。电影语言作为试听媒介,相对文本语言,其表现的艺术化程度更高,事件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更强,时时有铺垫,处处打补丁,电影语言表达的情节,其组合的关系更像是积倍关系,情节的机巧性更强,情节的内涵更丰富,情节的艺术性更强。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一个殡葬业者摇身一变成为神父,因为父亲的称呼完成了对女孩们承担的责任,这是一种普世情怀。
一、前期创作中电视编导的观察视点
编导具备各种各样的综合能力是一部优秀电视纪录片成功创作的关键,编导在前期阶段对纪录片题材的认知非常重要,其认知深度则直接影响到纪录片的底蕴内涵。在前期创作中,编导必须要考虑认知素质、节目的结构以及节目的情感韵律这三个因素,这其中包含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而这些关键则直接决定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
以电视纪录片《故苏城外》为例,电视编导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意境,试图将遥远的唐代枫桥与当代苏州进行一种关照与联系,寻找当代苏州的某种历史印迹。诗中提及的枫桥和寒山寺远近闻名,因而也形成了它独特的人文景观。要想能够尽大可能地再现诗人对诗中描写此情此景的感叹,电视编导必须对这首诗和这一人文景观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积累,深刻理解这首诗所体现的整体意境。
二、后期剪辑是电视编导全方位提升的关键
镜头传达着电视编导所观察并记录下来的一切事物,然后把这些呈现出来的东西转换到观众的体验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把镜头比作编导的眼睛。从该层面上看,摄影机的镜头与观众的眼睛应该是一体的,观众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感受影片中的时态并与影片形成一种被影响与阅读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将,电视编导的观察与思考总是希望能够跟观众的内心情感形成共鸣。
编导选择的材料,直接会被观众看到并感受其中所经历的一切。因此,编导在后期对影片进行剪辑的过程中,应将本着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中心把零碎的艺术构思与镜头画面进行串联,这就需要电视编导有足够优秀的文化素养来对纪录片的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进而来提高纪录片的审视深度。
三、对文学艺术思维的合理借鉴
1.借鉴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和手段
从电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语言系统的结构上来分析,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电视作品来讲,电视作品是以“集”为单位,每个电视作品会有以集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其中每一集里又包括有很多的段落,而这些段落则是由声音与画面的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来完成进行分隔的。而段落则是以“镜头”为单位,这跟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比较类似,电视作品中由一个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中的情境的变化包括镜头内外各种运动、画面元素的组合方式等等,这些可以比作电视艺术中具体的句法和词法。
2.借鉴文学艺术的时空观念
语言能够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准确的描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随意的、自由的进行转换,此外,语言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随意的更改,根据创作需要对时间和空间的方式改变而改变。在电视艺术中,时空实现了其多种的表现可能,进而使得电视艺术世界的整体时空观念得到了有力的拓展,文学艺术的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3.直接借用文学语言作为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