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药学专业建设范文

药学专业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药学专业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药学专业建设

第1篇

根据市场调查发现,近些年来社会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分布在药物生产技术、制药工程技术、药品营销技术、药品使用技术、医院临床药师、药房药师等岗位,这些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执业技能,对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市场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制定大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大药学专业为基础,分化出制药工程、药品营销、临床药学三个专业化方向,在学生毕业之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工作内容设置专门的方向课,培养学生的药物生产技能、药物使用技能、药物营销技能等,结合校内校外实践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高职高专的理论课程虽然不像实践教学那样重要,但也有其本身的作用,学校应该结合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教学内容,把一些与岗位脱节、重复、过难、过深的内容去掉,精简理论教学的内容,增设临床药理学、制药工程学、药品营销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学科,使药学专业更加具有实用性,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实践。

2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率。药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药厂、医院、医药企业等,学校可以设置成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实验课程,先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然后再参加理论考试;对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要重要很多,也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按照班级建立开放实验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课外练习,每一个学期可以举办操作技能等比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建立健全实践考核体系,实践考核体系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检验中能够发现学生实践能力的缺点和弱点,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和加强,实践考核体系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以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践能力测评,保证测评结果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教师的职业素质对学生学习知识、学习做人都有重要的影响,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功底,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药学专业建设应该致力于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应该严格教师的上岗制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年的从业经验,或者具有企业工作经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如执业药师、职业中医师、职业中药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等,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从企业、医院、科研单位工作过的,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任教师,按照双师型的标准来引进人才,对于从企业、医院过来的教师上岗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使教师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思路,对于没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应该增加教学经验的年限,并安排教师去医院或者企业实习半年以上的时间,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研究生学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新课题的开发。

4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高专院校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训室建设、器材设备、药材物品等的采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学校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来说,学校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实践教学设施供应不上,就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缓解资金压力,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不仅切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利于企业储备人才,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学校应该实施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分布安排学生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实习,不仅为企事业单位、医院提供了选择优秀学生的机会,也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校企合作时最理想的产学结合方式,通过校企结合,学校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和企业人才可以多沟通与交流,促进双方发展。

5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管理是分不开的,教学管理包括课堂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履行学校规定的教学检查制度、点名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课程结束使完成课程教学小结表、试卷质量评估表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该严格管理,落实实践教师、技术人员责任制,严格按照学生守则开展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技术人员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和技术人员也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比如在实验前要填写预实验报告、准备实验记录、预习报告等,在试验中教师记录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在试验后教师和技术人员做好工作日志,学生填好值日生登记表等。

6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 教学团队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69-01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在中药学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应转变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改革的探索。中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借助与中药种植和生产企业的合作关系,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推荐、学校考核录用、挂职使用、互相兼职、有偿聘用等多种途径,引入企业的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药工,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现有的专业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

一 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1名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教科研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课程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专业带头人的主要任务是:(1)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2)带领教学团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3)具体负责教学团队中各位教师的发展方向、培训目标、培养措施,整体提高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4)具体负责实训项目建设,开发实训项目,保证理实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顺利实施;(5)负责和企业联系,圆满完成社会服务任务。

选拔若干名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定的实践水平,熟悉本课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有较强改革意识,能积极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专业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业务进修,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技术交流,提高其业务素质;通过制订倾斜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到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其实践技能培养,提高科研水平,取得专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的任务主要有:(1)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完成工学结合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2)编写具有行业地域特点的、创新的特色讲义,完成教材建设;(3)完成工学结合的优质结合课程建设;(4)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5)紧密联系行业企业,跟踪中药行业的发展,不断革新教学内容。

二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下企业,规定专任教师一年内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在中药种植和生产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三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与中药种植和生产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形成校企互动、共享共赢机制。增强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从合作企业中聘请2名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再聘请高水平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建设顾问。兼职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参与专业课程建设;(2)参与实践基地建设;(3)指导学生校外实习;(4)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四 健全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学科设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学科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入选者,在出国研修、国内高访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具体措施如下:(1)国内访问学者,学科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2)出国留学研修,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开展合作研究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3)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跟踪本学科最新发展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他们密切追踪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第3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管理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06〕26号,《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实施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核心,大力培养高职高专中药人才,为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建设探讨会

成立主要由来自中药行业、企业专家、高校骨干教师等成员组成的中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合作单位共30多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建设探讨会,凡属于办学重大事项,经过双方协商决定。建立行业与学院的双向教学质量监管系统,多层次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成员单位的深层次合作

结合学院专业建设要求,充分利用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成员单位的资源,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与苏州大学附属一院、苏州中医院、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有限公司,苏州天灵饮片有限公司等医疗单位合作,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构建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共同开发课程,《药品经营与管理》到药业现场教学,《中药信息化服务》《专业发展动态》等中药的课程聘请行业专家授课。

三、建设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创办中药学专业网站,及时国家、省、市有关医药卫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关政策。开辟宣传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专栏,及时单位用人信息和毕业生信息,构建成员单位选人用人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通过中药学专业网站建设,提高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研开发。建设好网上中药科普馆,介绍中药科普知识,中药资源,中药合理应用等,做好社会服务。

四、建立校企人才交流制度,开展理事会内专技人员互访学习

组织院内的教师到医药卫生行(企)业顶岗锻炼,同时积极选聘医药卫生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如中药鉴定、中药药剂等课程)的资源库建设。校企之间通过协商,按照有利于调动双方人才参与双向交流积极性的原则,酝酿建立校企人才交流互访相关制度,使合作单位内专技人员互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以不断提高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每年对专业教师举办1~2次中药领域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五、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资源优化共享

鼓励院校积极与相关行(企)业洽谈,在引入行(企)业资本或设备参与职业教育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专业服务支柱产业能力建设。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使“中药实习实训基地”这一优质资源成为向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实训场所和向省内其它高校及社会开放的示范。

六、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行双向人才培养

本着以学院、行业企业互利原则,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兼顾“企业员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行(企)业可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与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鉴定(中药调剂员),逐步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行(企)业也可根据在职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与相关院校开展职后继续教育,不断拓展岗位人才的发展空间。每年不定期组织人才交流招聘会,为成员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

七、提高科研水平,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

合作成员单位共建技术中心(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合作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如吴地中药材种植、开发与保护)、产品研发、工艺革新和服务等工作,促进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成果共享,提升学校、企业核心竞争力。

八、传承中医药文化,做好社会服务

中药学专业利用校企合作团队专业技能高,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面向社会提供适宜的医药卫生服务项目,为企业员工专业培训,比如开展“中药炮制与配制工培训”和行业技能大赛等。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有关中医养生方法、中药真伪鉴别、中药正确使用等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利用中药学专业的实训平台,构建一个向苏州市社区市民、苏州市中小学生,外地游客开放的宣传吴地医药知识,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课外教学基地。开展科普开放日活动,面向苏州市民,在苏州中药科普馆———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博物馆等开展系列贴近实际的科普开放活动。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是学院与相关行(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开展各项工作,为推进全省中药职教事业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中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聂小忠.大专层次应用型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23):117.

[2]冯传平,郭争鸣,陈斌.基于校企合作的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9):957-959.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慕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49-01

21世纪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得到迅猛发展,促使我国医药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药学学科基础和技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医药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社會发展规划,我国将从医药制造大国转变为医药研发强国,医药研发将从仿制转变为主创。因此,重视药学专业教育创新,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职医药院校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慕课”的内涵与优点

1.慕课的内涵

慕课来源于“MobileOpenOnlineSchool”,是指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云技术建设在线教育平台,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教育的限制,让学生利用网络在各种各样的地方都能够学习[1]。“慕课”不但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能够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突破传统学习模式的约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慕课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中的优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研究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药学基础知识也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专业内容不断增加,但高职教育课时有限,对于课堂中没有讲完的内容或是没有条件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需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和进一步了解的途径。慕课建设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但能够有效更新医药领域最新研发成果,还能够充分补充前沿药学知识信息,从而为药学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的途径[2]。同时,慕课教学由于是网络授课,能够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传递信息,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技术支持,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将教学内容与问题连接起来,例如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随机提出相关问题,只有选择正确的选项才能够继续观看视频。

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慕课建设的对策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提升视频制作能力

在药学专业课程的慕课建设中,教师不能再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而是要适应素质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慕课建设需要药学专业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水平以及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了解最新的药学研究进度,并要具有较好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慕课教学效率,这就要求药学专业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发展,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视频制作能力,教师也要在网络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归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符合现代教育环境变化的要求[3]。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授课形式

课程内容不但要及时进行更新,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在授课形式方面,需要符合慕课教学规律以及当前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一般为10分钟[4]。因此慕课视频时间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将时间过长的视频分解为数个短小的视频,并且在视频跳转过程中设计一些小问题,就像通关游戏一样,只有解答出一个问题之后才能够观看下一个视频,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创造良好的条件

先进的技术以及大量教育资源是慕课建设的基础资源,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要想实现慕课建设,高职院校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技术和硬件建设。慕课的应用需要稳定的网络宽带以及高效的传输网络,这就要求院校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并完善校园移动网络的建设,并且需要与其他院校进行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5]。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慕课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平台。在此方面,我国有许多知名高校都已经开展了慕课平台建设,探索联合建设模式。

4.完善网络药学课堂建设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药学专业课程开展的重要前提,而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中获取药学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课堂是慕课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以及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完整的慕课教育系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药学专业知识结构。利用短小的视频进行完整知识点的学习,还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习题,进行随堂测验,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补充。还可以利用后台反馈系统与教师进行互动,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在看到问题之后进行解答,不断细化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从而提升网络教学的效率。

5.利用网络进行虚拟实验实训

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学生有着较高的技术技能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尤其重要,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场所、设备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无法开展较多的实验实训活动。因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拟实验实训能够突破上述问题。通过对实验视频的讲解和示范,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知,或者引入虚拟实验系统,以网络软件以及生物仿真引擎为基础,学生能够自行进行虚拟实验实训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慕课的出现对现代教育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高职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紧跟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慕课建设发展步伐,做好慕课课程建设,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吕毅

参考文献: 

[1]苏丽娜,浦亚清,邓颖慧等.“慕课+翻转课堂”介导的药学“双证”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16-17. 

[2]潘伟男,邓水秀,舒展等.慕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J].情报探索,2015,23(3):118-120. 

[3]于淼,慕善学,徐海燕等.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5,34(11):129-130. 

第5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 实践基地建设 运行管理

课 题:本文系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中药鉴定(21)研究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谈如蓝、陈江、王慧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中药行业非常重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包括了“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当前我国中药高技能人才紧缺,而承担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实践条件需要提高,教学环节有待加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高职实践基地的投入,改善了办学的条件。但是职业院校对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实验室、实习场所,所以如何引进行业标准、如何实现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如何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等都需要研究与探索。

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为: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目的,满足行业大量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紧密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则由行业专家、社会或国家结合岗位任务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培养广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中,国家、社会、行业投资比例大,与企业水平和生产实际相近,有些直接建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某些阶段的实训教学。实训师资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并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和考核,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准入条件较高,考核严格。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是集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场所;比较成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训练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考核基地和就业顶岗的专业技能应用基地。

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职高专中药人才,对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践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建设途径、运行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改革研究,应力求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最终过渡到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经营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能力。

二、创建中药学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平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岗实练”运行模式

1.创建中药学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平台

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向型的服务于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的“真岗实练”型中药实验实训基地。在学院指导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包括特色吴地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炮制实验、生药数码互动实验室、中药生产模拟车间、模拟药店及吴门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浸出制剂实训中心、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等41个。把药用植物园打造成一个实验实训和药用植物科普基地,对外开放。中药标本馆藏有中药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生药标本、原药材数百种,为宣传介绍我国和本省的中药材做出贡献。这样基本能满足药学专业群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与行业紧密合作,与苏州中医院,天灵饮片厂等行业合作,构建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的实训基地,药用植物园的科普基地等。在此基础上申请项目资助,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区域示范和引领作用。

2.开展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学院开展了以“师生共建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和“中药调剂技能竞赛”“中药化学技能竞赛”“中药与方剂”知识竞赛、中药专业综合实训、“树山采药”等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创建江苏省中药校外实践基地,构建校外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习的第三年,学生到行业毕业实习,专业教师共同拓展实习基地,开辟了很多新的中药学专业实习基地,仅2013中药学专业就有江苏省内医院、药厂、药店、饮片厂共23个实习基地,自联系实习点共13个。

与中药行业通过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以苏州中医院、苏州雷允上连锁药业有限公司、苏州天灵饮片厂为例,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使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创新中药人才的培养之路。

四、构建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多媒体沟通平台体系

通过微信群或QQ群平台的建设实现中药资源共享,学生管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实习小组构建QQ群,每月定期写实习小结,与单位和学院实习部门联系,做好沟通。实现校企合作办学,行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建设中药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加强教科研能力,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五、实践实训基地的管理和使用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和使用

实训室都有规章制度,安排老师负责管理。按照课程表进行实训,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实践操作,学生按照实验和实训内容完成操作,并且有过程考核。课后,安排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开放,由学生主动完成实训的内容,有问题可以询问带教的老师,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

2.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运行

通过校企合作,由学院和实践单位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的学习,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制定顶岗实习的教学文件、考核标准,建立回访、巡访、网上联络制度等,形成校外实训基地长效合作机制。制定《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计划和大纲》《实习生守则》《实习生实习情况巡查记录表》《实习生实习情况巡查网络记录表》《实习生工作台账》,与实践单位定期沟通,完成学生的学业。

中药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实训中心,创新生产实训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校内实训必须和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形成系统,更好地提高高职中药学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从本院中药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出发,着力解决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对职业院校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从而为各有关部门、有关学校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以适应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2).

[2]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8(12).

[3]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4]王长青,季晓辉.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第6篇

关键词: 药学高等教育;药学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人才

1 合理进行课程改革

1.1增设临床医学和管理学课程[1] 药学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以化学模式为主,课程安排上受化学基础越牢、药学水平越高的观点的影响,造成了重化学而轻医学、轻管理的教育框架,使药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过分侧重于对化学类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及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以至难以理解其他学科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因此,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的药学专业可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药学、医学分离这一传统模式。药学专业还应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增加药事管理学、医药知识产权、营销学、药学经济学、人文社会学等课程,使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药学所具有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并聘请社会上成功的药学企业管理者来讲课,以培养创业型人才。

1.2强化药学实践课内容[2,3] 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许多学生在选择药学专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在真正进入专业学习时,会感到茫然,不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将来就业到底有什么用,将来自己究竟能干些什么,他们总觉得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中的这种普遍存在的想法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加大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使两者的比例接近1∶1,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将实验操作当作培养药学人才基本素质的必要工具。 

2 改革教学手段

2.1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4,5] 上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动脑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往的实验课多为验证性的,总是首先由指导老师提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死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的理解,但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要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例如拟定1个课题题目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该课题具体的研究方案,并利用现有的条件予以实施。这样无论对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研究生,都是有利的举措,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2 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专业课教学上,可研制多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丰富信息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的陈旧信息,还应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药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验教学上,建立新的功能性实验室,增强学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的能力,也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生产车间、医院药房等实践场所,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3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对于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由过去的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根本,文化素质培养是基础,业务素质培养是本领,身心素质培养是本钱。可通过增设多类选修课,开展组建兴趣小组,办药学简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药学专业发展,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并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的量化评估,而不是定性的评价,这对学生是一种督促。现代药学发展要求药学教育更重视学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第7篇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设定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业、择业的竞争力,以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学生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并因此而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医药行业与药学专业调研分析

通过相关的调研可知,近年来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有两个就业方向,一个是药品销售方向,每年均达五成左右,大多是进入零售药店工作;另一个方向是医院药房,每年均达四成以上;其余如进入药品生产企业、转行、专升本的不足一成。

由于薪酬等原因,很多本科生不愿进入或难以安心在零售药店工作,中专生则由于其学历的限制,工作较长时间后才能考药师和执业药师等资格证,导致其职业提升速度不快。药企根据自身对执业药师和高职生的需求,居于最低成本原则,认为高职生是其执业药师的重要来源,因此更愿意招聘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作为后备人才,并提供一定的职业提升空间,如分批选拔进入一线管理岗位如店长、经理等职位。部分毕业生在一两本文由收集整理年内经过培养被选拔为店长,部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即被培养为后备店长。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自2012年开始,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用药。由上可知,不管是对零售药店或是医院药房,高职药学人才的职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执业药师。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广西有执业药师4121人。按国家“每个零售药店必须配备至少一名执业药师或其他符合条件的药学技术人员”的相关规定来计算,广西执业药师缺口达3.4万人。因此,培养更多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可缓解医药人才紧缺问题,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对特色专业说明如下: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一)构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忽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空间。就高职药学专业来说,学生毕业时最好拿到“双证书”,即毕业证以及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证(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在职业生涯中,医药商品购销员需要自我提升时,工作满一年面临药士资格考试,工作满三年面临药师资格考试,工作满五年面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前两者是卫生职称考试,后者是药学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既应考虑培养符合职业标准的毕业生,也应兼顾到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提升,即兼顾药士(师)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社会人”。这样才能满足社会日益复杂多变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需求,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

(二)构建具有职业提升空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起大专业平台课程群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群,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并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大专业平台课程群由药学专业基础课群和药学专业课群组成。大专业平台课程群兼顾药士(师)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能够引导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提升。药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药学专业课群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药品购销、管理和合理用药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专门化方向课程群由药品销售技能综合训练、方剂学、中成药应用、中药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医学营养学、药店常用诊断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品营销心理学、药师资格考试培训等任选课组成,由校企老师共同负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高职教育除考虑培养优秀的“职业人”外,还应考虑培养合格

的“社会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还应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身传言教,提高“准职业人”的综合素质。

(三)构建注重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高职教育注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共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实训、见习、顶岗实习场所,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培养起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辅以药品销售技能综合训练、药师资格考试培训以及药店常用诊断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等校企联合开发课程,通过大量实战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共享企业的药学一线工作岗位的专家资源。这些专家资源多为“双师型”兼职教师,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完全胜任本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对于专任教师,学校可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由此建立起一支业务娴熟、能力突出、社会适应性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第8篇

然而,目前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不同专业讲授内容相差无几,专业针对性和各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的性不强。针对课程现状,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药品生产技术3个专业的专业需求,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进行重新开发和建设,依据行业通用、专业适用、工作够用的原则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依据课程特点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

1课程设计思路

1.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执业药师执业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药品(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药学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发现,药学人员应掌握医药行业的有关药物研究开发、注册、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处方调配等方面的国家药事管理要点,应具有规范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执业药师执业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所必需的药事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药学实践中常用的药事法规,了解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分析解决药学相关实际问题。

1.2以“精必修、宽覆盖”为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依据“精必修、宽覆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药事法规基础理论模块(各专业必选)、专业应用模块(各专业选择学习)和职业实践模块(各专业选择学习)。

1.3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了“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思学合一”和“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讲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案例法、模拟法庭法、调研性学习和关键词卡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还需深入探索其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4以突出能力本位,设计考核方法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规范学生的从业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法规处理药事的能力,可以说能力和素质培养是该课程的重点。因此,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表现、调查报告、辩论赛、作业等纳入评价指标,注重能力评价,但目前的考核方法在能力评价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建设。

1.5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构建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

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具备网络平台的条件下,拟建设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教案、练习题)、案例库、热点事件回放、药事在线、资料库、学生论坛和在线测试等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2教学内容选取

药事管理领域共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40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涉及到生物制药、药品经营、中药制药30余个岗位。因此,将这40部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作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将法律法规分为3个大模块,分别是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职业实践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中的法律法规具有基础性,是药学方向(包括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共需的法律法规和常识;专业应用模块是不同领域的不同岗位所需的法律法规;职业实践模块是具有代表性的药学实践活动。

课程的3个教学模块确定之后,第1个模块中的法规和常识按照认知规律排序;第2个模块的法律法规和第3个模块的实践活动按照工作任务进行排序。

3个模块教学内容及选取依据见表1。

专业特点和背景决定了不同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差异性,各有侧重。所以,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岗位需求不同,自由组合教学项目构建成该专业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

药学生物技术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1新药注册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1医药专利保护管理(2学时)、2.8.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2学时),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A”(共32学时)。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1新药注册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2.1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3药品流通管理(10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1医药专利保护管理(2学时)、2.7.2中药品种保护管理(2学时)、2.8.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学时)、2.8.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2学时)、2.9医疗器械监督管理(2学时),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B”(共48学时)。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药品注册管理(8学时)、2.2药品生产管理(6学时)、2.3.2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药品保护(6学时)、2.8.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学时)、2.8.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2学时)、3.1药品注册申报(4学时课外)、3.3GSP认证(4学时课外),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C”(共48学时)。

如果产生新的专业,仍然可根据专业的需要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教学项目见图1。

3教学模式设计

过去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最近几轮的教学中教师已经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了“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思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即在授课之初,教师会给出热点问题或与生活贴近的案例,同时提出几个问题。例如,案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药监部门的处罚是否过重、处罚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现有法律法规中找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分析案例,给出处罚决定并说出处罚依据,如果学生中出现不同意见,可以就此展开讨论或辩论。这种教学模式可转变枯燥的法规条文学习,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既锻炼了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力。

针对法规特点,还设计了“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讲合一”的教学模式,即授课时教师会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例如,在药店经常看到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什么是處方药和非处方药,为什么国家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药店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如何管理的,普通商业企业可否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依据是什么。同样,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别完成各个题目,而后以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与生产类、实践类的课程不同,其特点是法律法规繁多,且无逻辑关系,即知识点较分散。针对课程特点,不可能有一个适合于各个教学内容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阅读、总结、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多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新奇和有趣,所以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设计

该课程是法规类课程,过去很长时间都是采用讲授法教授,课堂枯燥,教学效果一直不大理想。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教师发现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灵活的案例法、模拟法庭法、辩论赛和调研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表达能力和应变力。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辅助实现了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既要学习基本知识,又要训练实务能力;既要提高理论素养,又要培养应用能力。但具体如何运用,在哪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探索,实施效果和可操作性有待于随着课程的开发与改革进行验证。现将已经实施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4.1案例教学法(事件回放法)

将药学领域中实际案例纪实、有关媒体节目的录像、新闻图片、新闻报道等列出,作为教学的导入;同时针对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疑惑查找相关法规、分析案例。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关键词卡片法

在归纳法律条文的框架时,学生需用最简洁的短语,即关键词来产生法律条文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4.3调研性学习

将市场调研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某个内容进行专题调查分析。例如,根据GSP,调查药品经营企业具体实施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这个工作需要学生分工协作、自己设计方案、实施和成果汇报,教师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调研能力,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在激烈的辩论中撞击出宝贵的思想火花,在分工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乐趣。

4.4模拟法庭

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分别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模拟辩论和宣判。此方法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模拟法庭形式生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4.5辩论赛

选取一些药品管理中较具争议性的问题或重要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对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辩论使学生思想交流碰撞,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5考核方法设计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表现、调查报告、辩论赛、作业等纳入评价指标。过程考核比例占总分的40%,其中平时表现、作业、调查报告和辩论赛各占10%,终结性考核占60%。

考核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方法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体现能力培养本位,又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困惑,所以希望通过此项目建设进一步探索考核评价方法。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08-03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本课程对学生药物制剂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

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我校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把课程教学功能从传统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向培养具有必备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药学专业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使用等领域的一线工作岗位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调剂和药品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完成了药物制剂技术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及申报,并顺利通过验收。现把本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深刻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在同类课程中,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对领先,质量属于优秀的课程,其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①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将课程建设成精品,是使课程精益求精的过程。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仅是教材或教学内容的建设,还涉及到诸多内容,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③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高校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行业一线的专家能手。其双重身份和角色决定了他们在精品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应该是主力军。④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明确课程开发思路,优化课程设计

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开发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进行校企合作。

在具体操作中表现为课程组密切与制药企业合作,从分析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和索质要求人手,将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来开发、改造本课程。

具体步骤为:在课程开发时,针对专业主要岗位进行企业调研。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确定人文素质领域、职业能力领域、职业拓展领域;引入企业生产项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学习情境,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情境具体实施环节,融合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学习过程。见表1。

3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内容建设是核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材教辅编制和实践环节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由科研水平、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主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专兼结合的教师梯队,最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较高,具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3,2教学内容改革要不断适应制剂技术发展的需要

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既定目标和建设目的,主要是通过传授教学内容来实现的。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授课内容及时更新、整合,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成果,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

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上。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增加药品生产程序中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相对接,增加教学有效性。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

将教学内容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一套教师教授有效、学生乐于接受,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有:

第一,项目教学充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的思路不是很清晰,主要是先进行理论内容(即制备必备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在下次课时进行相应实验操作,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连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被动性。本学期部分剂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如在颗粒剂制备项目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内容转移至实验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学生接受生产指令后。先听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解时结合实验设备及现场的原辅料进行摇摆湿法制粒的现场示范,教会学生如何制软材、如何制粒、干燥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整粒、对所制备的颗粒应该做哪些常规检查、如何检查等。学生看到制备出的颗粒半成品后,实验兴趣大增。然后由学生亲自操作。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辅料的选用、软材的湿润程度、制粒的原理、烘箱烘干的缺陷等能给学生启发,提出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自行操作时注意这些环节。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验感受,从而自然过渡到接下来的颗粒剂制备必备理论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项目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这是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各个项目的难易度不同,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对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而制备程序又不很复杂的实验项目,如颗粒剂、乳膏剂、栓剂等。

第二,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教学的直观性大大增强。在相应剂型制备内容的讲解时采用流程教学法,即首先给出制备流程,该流程为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有相应的洁净度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药品生产意识。按照流程图的顺序详细介绍每一生产工序的操作方法和要点,最后用典型的案例进行归纳和

总结,这样教学逻辑性强,在流程中强化知识点,避免了药剂学知识点过于零散而造成的学生学习难度大这一常见现象,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3.4教材教辅的编制是精品课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集中体现

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或反映专业优势的特色优秀教材。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自编校本特色教材,开发网络课件,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

3.5实践教学是突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通过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通过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通过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第10篇

关键词:临床药学;课程体系;药学教育;临床药学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62-03

随着近几年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医院的逐步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认可。国内各大医院陆续开展了不同特色、不同水平的临床药学实践,推动我国医院药学逐步迈入以技术为主体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临床药学服务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培养合格的、符合临床药学发展需求的临床药学人才,已成为药学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1],也成为我国临床药学能够持续、迅速发展的前提保证。其中,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部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合格的医药兼容的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临床药学高等教育和课程设置现状

面对临床药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我国药学高等教育改革也积极开展。2000年后,许多高校相继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2001年,北京大学药学院开设了六年制临床药学专业。2003年,山东大学药学院开设了七制临床药学专业[2]。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开始了临床药学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2006年,经教育部备案,中国药科大学开设了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至2012年底为止,已有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在内的24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3]。通过从维普、CNKI及互联网搜索,初步统计,全国共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或专业方向,学制分别为四年、五年、六年、七年不等。其中,由教育部备案的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正在成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学制的主流。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药学服务理念等因素影响,加上我国临床药学办学起步较晚,至今为止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无统一的规范,各高校主要根据自身的学制、办学理念、办学基础及师资力量等,制定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尽管如此,十年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使国内各高校间在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如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被认为是构成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大主干课程;通过缩减药学课程内容,增加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课程的比重,加固学生的医学基础;实践课程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与药学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临床药学的实践通常包括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两部分;在课程安排上,多数高校采取的是首先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进行实践课程,且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等。上述共识对促进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在具体课程设置的实践上,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一)医学模块和药学模块的比重安排

目前各医药院校在此方面的安排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制中,一味地强调医学类课程模块,而在化学类课程模块上进行大量的削减;有些院校的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则尚未脱离化学模式的轨道,在药学专业的基础上简单地加入了一些临床医学的课程,缺乏基础医学课程。即使加入了一些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安排也缺乏程序性、整体性,结果学生学习得很吃力,医学知识的积累很难达到要求,缺乏临床治疗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循证思维能力[4,5]。

(二)学时少和课程多的矛盾

临床药学应该医药并重,这在临床药学高等教育领域已然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时,有时很难兼得。较短的学制,大量的医学与药学课程,致使压缩学时成为不可避免的策略。学生们虽然学习了大量的医学和药学课程,但每门课程都是蜻蜓点水,一概而过,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医学基础和药学特色均无法有效体现,构建的知识体系也不能真正适应临床药学实践的需求。

(三)临床实践训练的有效实施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尚不成熟,现有临床药学专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学医院或临床基地的临床药学发展也参差不齐,致使临床药学实践训练缺乏有效的指导。目前多数高校主要由临床医生指导临床药学实践,这是基于现状不得而为之的办法,对丰富学生的临床实战经验很有帮助,但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药学训练,也无益于临床药学循证思维的建立。尤其是四年制的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基于更紧迫的学习时间,实践训练一般不超过6个月,实习地点也大多在医院的药学部门,很难真正受到临床实战的训练。

综上,我国临床药学高等教育及课程设置上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亦是如此。作为主流学制,积极探讨五年制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真正为临床药学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工作需求,对规范我国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我校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实践

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我校于2008年开设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基于我校雄厚的药学办学底蕴,通过与临床药学专家和临床药师的交流,在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性实践。

(一)医学、药学课程模块的合理搭建

作为一个药学院校,我校具有坚实的药学办学基础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因此如何跨出传统的“化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是我校进行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时最先遇到的一个问题。

首先,充分论证临床药学人才的素质需求,增加医学课程体系的比重。目前,医院药学正在从“提供药品、合理规范用药”的观念转向“药与人之间相互作用”,“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新理念;从间接为患者服务转向直接为患者服务。在这种服务理念引导下,临床药师必须走向临床,走向患者身边,成为“懂医”之人。可以说,懂医已经成为临床药师实践药学服务必备的基础素质[6]。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四年制临床药学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当调整,进一步增加了医学模块的比重,如增加原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课程的学时;增加新的生物医学课程,如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检验学、循证医学等;增加社会心理科学课程,如临床沟通与交流技巧、医学心理学等。

其次,从临床药学本身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出发,思考医学与药学的关系。临床药师是服务于临床患者的复合型人才,必备的医学知识是临床药学人才服务于临床的基础条件。但临床药师不是医师,学习医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比医生更懂临床,而是为药物的合理应用奠定必备的基础。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以“懂医精药”为目标,既要奠定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又要掌握系统的药学知识体系,决不能矫枉过正,只强调医学而失去了药学特色,失去了临床药师的立足点。为此,我们完整保留了四大化学和药学的专业课程,以保证药学体系的完整性,强化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特色。

最后,通过与临床药师积极沟通与交流,针对各门课程内容与临床药师未来工作和发展的相关性,逐一对每一门课程进行专业性的调整。如适当缩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应用较少的基础课程学时,精简课程内容,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将与临床药学相关,但不必需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如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毒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在专业课设置上,除上述主干课程外,增设生物药剂学、体内药物分析和临床药物评价等课程;根据我国现阶段临床药学的发展需求,增设了一些必要的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如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循证医学等。

总之,以临床药学人才的素质需求为导向,合理构建医学和药学课程模块,充分论证临床药学的专业特色,力求使课程体系不是简单拼凑,而是紧密围绕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本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拓展空间。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时少和课程多的矛盾,同样成为我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反复分析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衔接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首先,充分考虑我校的师资构成和教学特点,将同一教研室承担的、内容上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整合为一门课程,这样既节省学时又使学生的知识衔接更加顺畅。其次,针对内容上彼此衔接、知识点上有部分重复的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减少相同知识的重复授课,从而整体缩减教学学时,如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均为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三者在课程设置时彼此衔接,在内容上则有部分章节重复,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临床药物动力学亦是如此。我们将这些课程的主讲教师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课程的合理设置和重复内容的协调安排,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课程的前后衔接符合教学规律,又避免授课内容上的过多重复,使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更加紧凑、环环相扣。最后,根据临床药学专业的需求,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专业特色调整。如在药事法规课程中加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以适应学生未来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需求;在临床沟通与交流技巧课程中强化医生、护士与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通过上述措施,在保证课程内容覆盖面足够的基础上,力争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中打下坚实的药学实践基础。

(三)实践训练环节的有效安排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包括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两个环节。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训练又分为临床实习和医院药局实习两部分。前者在第八学期进行,为期十八周,学生在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共同指导下,深入临床科室,参与临床查房、药例分析及讨论等具体工作,使学生真正受到临床实战的训练,参与到临床药学服务中去[7]。后者在第期进行,为期四周,学生进入医院药局,在参与医院药局的日常工作过程中,认识医院药局的功能、药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临床药师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等。对于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八周的临床实习时间仍然不是充足的。为了弥补时间上的不足,我们更强调实践的效率和有效性。首先,与其他院校一般把临床实践放在最后一年不同的是,我校的临床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刚刚完成临床药学核心理论课程的学习,直接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同时也避免了大学最后阶段学生的个人未来规划与临床实践的冲突,使学生能安心实习,充分利用临床实践时间,最大程度地汲取知识。其次,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研发网络模拟教学软件,推动情景教学、模拟训练、PBL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尽力改善目前临床药学理论授课脱离实践、学校教学与实践基地的训练衔接不当等问题,提早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引入实践,使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能更快地适应实践训练的特点,更早地进入临床药师角色,从而提高实践的效率。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其中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校保留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实习,并将此科研实习安排在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中,要求完成与临床药学研究相关的毕业论文,以促进学生对临床药学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和理解。

综上所述,我校在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既保留原有的药学特色,又增加必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内容;力求不是简单的课程的叠加,而是根据临床药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融汇,以达到培养兼具扎实的医学基础和药学优势的高级应用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目标。当然,我们的思考和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完善,希望能在借鉴国内外临床药学专业建设的大量经验基础上,和国内各相关高校一起探讨,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临床药学教育之路,为我国未来临床药学发展搭建出坚实的合格的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汤静,刘皋林.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中课程的优化整合[J].药学教育,2007,23(6):19-21.

[2]纪建波,张庆柱,王韦玮.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药学教育,2006,22(4):14-16.

[3]谢晓慧,邵宏,等.中国临床药学学院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药品评价,2010,07(22):1-6.

[4]王玉琨,王萌,卢宝华,等.高等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6-7.

[5]沈良斌,冒小瑕.关于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3):13-15.

[6]吴春福.关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4,20(2):1-2.

第11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药理学;精品课程;实践;探索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于2003年8月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整体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1]。近几年来,我院也十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护理专业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对我院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院护理专业2006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安徽省师范专业”;2013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教学团队”;201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护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我们药理教研室于2016年成功申报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精品课程―药理学》,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我深刻体会到精品课程建设对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进师资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近段时间以来课程建设的实践及探索汇报如下:

1 修订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

1.1 修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素质实践技能型护理人才成为培养目标。依据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药理教研室在2016初年制定了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利用将近一年时间在临床进行了广泛调研,及时与毕业生、实习生取得联系,随时了解反馈信息,根据岗位需求及实际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再次修订,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1.2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表现形式[2]。我们药理教研室全体老师,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不断创新,一方面精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作为学生用书,同时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同济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另一方面,在广泛汲取传统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以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护理职业岗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编制了具有特色的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校本教材,突出了与临床护理岗位紧密结合的特点,同时又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

1.3 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遵照职业教育“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强化了实践,优化了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侧重代表性药物及临床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简化药物作用机制,并将临床护理用药案例引入教学,培养职业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减少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增加了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临床护理用药所需技能如正确使用药物、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等,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责任意识,强化了职业素养。

2 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2.1 改革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课件,同时还开放了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不久学生也可以进入我们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同步学习。还与学生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将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在平时玩手机时也能想到药理学,也能得到最新的药理学信息[3]。

2.2 改进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药学教研室全体老师,每周二下午集体备课,开展讨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应用。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们还灵活运用了: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注意收集与日常生活及临床用药有关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故事、录像等多种活泼的形式展示,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职业熏陶。2)直观演示法: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药物作用机制显得抽象难懂,如何让学生能易于理解呢?在授课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如氯丙嗪、地西泮作用机制,采用简短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帕金森病作用机制,通过天平的直观演示,学生获得了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集中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引起了学习兴趣。3)实践法:如抗高血压药的学习,让学生利用周末,深入家庭、走进社区、走访高血压的病人,进行高血压用药知识问卷调查,完成问卷调查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实践法,加强了理论内容的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4)其他: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总之,通过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提高教学效果,更能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

精品课程是一个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与管理的系统工程[4]。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能有利地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练就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现有专职教师7人,均在本科学历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占43%;具有高级职称者2人,占28%;年龄结构合理,50岁以上者1人,占15%;35~50岁2人,占28%;35岁以下4人,占57%;双师型/双素质型教师4人,占57%。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一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积极讨论,探讨教学方法,并制定相互听课制度,观摩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指定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教师带教青年教师,在工作上指导他们备课、听课、试讲、讲课、科研等,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三组织安排老师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四针对药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多内容进行研究,积极申报课题,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数十篇。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药理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护理专业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构建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课程建设体系;制定了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标准;优化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教学计划;编制了合适的校本教材;制作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完成了课程教案、章节习题及涵盖课程内容的综合测试等,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认识到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有待我们进行改进与探索、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现代服务理念、有护理岗位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月光,伍三妹,王玲,等.创建护理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4);60-62

[2]赵有亮,杨先振,李蓉.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23-224.

第12篇

药学社会实践报告(一)

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会交往的活跃,药品行业蒸蒸日上,药品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在人们生病时,需要药物的治疗,药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个方便的选择。但是,药物种类繁多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格外重要。今年寒假,我在托克逊县城实践了半个月时间,获得了经验,更增长了见识,使我对药店导购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达康药店半个月的实习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里,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实践生活,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总体来说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和所得。从一个对药品行业无知的少年变成一个既具有初步药品知识,又懂得简单的疾病治疗的青年。实习的收获是不能用语言一一所能描述的,总的来说有酸有甜、有苦有乐,苦的是让人记住那些几十种药物的疗效和基本成分,还得分清它们的适宜人群,是否有严重的副作用。快乐的是和同事领导的和睦相处以及老板的风趣幽默,还有顾客对自己付出服务的肯定与赞赏和自己既充实又有滋有味的实习生活过程。其实,实习的日子不是很长,当初的我还不知道药品导购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不知道原来感冒也是分种类的,风热感冒,伤风感冒,对于不同的患病症状,区分感冒的不同种类,用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才不至于吃了药还不见效。师傅在工作上的教导,是那么的叫人印象深刻。在这里,自己对药品超市和药品导购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药物的种类繁多,总体的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置于柜台内,通过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常见的为那种可令人产生依赖性的,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心血管疾病药和本身具有毒性须听医嘱的药物。非处方类药物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一般置于药品超市自选货架上。由于药品超市大,药物种类多,则将这些药物分别以其不同治疗功效而归类,划分区域。止咳平喘类、抗感冒类、维生素类、胃肠道类...每一类药物也有好多种药品,我们药品导购则是在患者进入药品超市时,询问患者所需要的药物,然后由各类药品分区负责人带领患者去相应药品去选择适当药物,同时以其病情进行相应的推荐,这就要求导购员做到对药物成分和其服用后反映及其疗效有深刻的了解,这也有利于我们充分掌握基本的用药知识。

初期,店长会对所有的员工进行药品基本知识的培训,才会上岗,还会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认定。在药店实习最刻骨铭心的是药店员工竭尽全力为客人提供"温馨细微"的服务,使患者温暖至心。都说服务是经营企业的形象之本,是企业的竞争之道,那么达康药店的服务魅力有表现在哪呢?那就是一张诚挚动心的笑脸,一声声悦耳动听的话语,一次次全身心投入的服务而凝结出一个个回味无穷的优质服务。在那里实习的半个月时间学到的东西可不少,感触也颇多,若要为患者或患者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就是要充分读懂患者的心, 充分理解患者的需求,以最低的价格推荐最有疗效的药物,帮助患者省钱,让患者买的放心,认识到我们药店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药店。所以,要在当下满足患者的多方面要求的同时,把服务的质量提高。

在药店实习的这半个月,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付出的不光有汗水,还有智慧和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超越。因此,自己变的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忘了如何去依靠,想的是如何去学习让自己独立自强。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关怀,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自己的一切事物都得要自己亲自去解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这次实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只有自己不去做,认认真真的学习,勤勤恳恳的做事,这就是生活,是真正的生活!

通过实训、实习,我对药品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了,尤其是服务意识、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处理与患者关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提高,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做了个好的开始。社会上由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社会经验,为人处世的经验,想想自己四年之后就要真正的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许自己的这次实习就是自己新的开始,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熟,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结束语:通过这次社会的实践,我学会了自立,懂得了团队在工作中的作用,也对药学专业方面的工作有所了解,对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所用药物又所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会依次为起点,以后更加勤奋学习,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药学社会实践报告(二)

见习时间:xx月xx日—xx月x日

地点:xxx

主题:在口腔科见习半个月

调查报告:在口腔科见习半月

学到的知识:

1 认识器械、材料及它们的用法。

2 了解了其他常见病的护理及预防原则。

3 熟悉了常用医疗无菌,污染物品的处理方法。

4 积累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不足之处。

5 门诊病历的书写方法。

临床经验: 1 做根管治疗时患者若张嘴时间过长,可在其嘴角涂抹凡士林, 防止嘴角裂。

2 加失活剂后可加丁香油棉球加氧化锌,棉球的作用是减压。

3 瘘管,口腔及颌面部皮肤形成瘘管,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处之易出血,长期排脓,有死骨形成。

5 若无炎性渗出或符合根充指征,就可行根管充填。瘘管会慢慢消退。

6 最好每一次扩管都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扩大针,以防止污染其他根管,同样擦拭牙胶尖。

7 前牙开随用球钻,熟练后可用裂钻。

8 扩管时若患者疼痛剧烈,可根管注入少量地卡因或利多卡因。

常用知识: 1 口腔常用药甲硝唑、利君沙等只可用于18岁以上的患者服用,年龄较小者应适当减量。

2 拔牙时除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外,还应询问是否患有感冒,感冒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导致创口感染

3 拔牙后不能漱口,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许多细菌。

口腔小手术饮食问题:

(1)术后2-4小时,进食无渣冷流食,如排骨汤、鸡汤、酸奶、凉牛奶、冰激凌、果汁等。

(2)术后4小时至次日可食半流食和软食,如蛋羹、米粥、蔬菜泥 汤等。

(3)术后三天开始进食高蛋白饮食。

总结:

在口腔科实习的半个月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体会了整体护理实施的关键所在。 加强了对常见药物的计量用法。进一步学习了对龋、牙髓炎、尖周炎的症状、治疗方法。积累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身为一个医师的基本工作职责。 时间虽然短暂,却开阔了眼界。在此谢谢各位老师的关爱及教育。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理论结合实践,早日做一名优秀的口腔医师。

药学社会实践报告(三)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快要结束就还剩下一年了,即将踏上社会的我而很懵懂,不知道社会的酸甜苦辣,之前一直是学生,也没有到社会上去实践工作过,这很是不好。终于在即将踏入社会之前有了一次社会实习的机会,我当然不能放过,兴高采烈的去参加实践去了。希望在毕业之前能够了解工作生活的艰辛,在毕业以后踏上社会也不至于无所依赖。

在实践结束以后我感觉这个暑假过得异常的丰富,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了与中药学专业有关的社会部门,进行了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亲身经历了本专业的工作流程,仿佛是一次模拟的职场人生,受益匪浅。

联系到中医院实习是通过一位要好的初中同学,她所读的专业是药学(中药学方向)。今年过年的同学聚会上,我便听她聊起了她在寒假時14天的到中医院实习的经验。当時的我兴奋不已,直说暑假的時候也要一起加入她们的行列。

八月初,我带着从辅导员那开的证明信,和好朋友一起来到了中医院报道。首先去科教科和那里的医生说明我们是来进行短期实习的学生,然后科教科开介绍信给财计科和药剂科说明我们的来意。在财计科交完费后,一位李老师带我们去中药房熟悉环境。

第二天开始正式上班。我们的实习期虽短,但实习的内容和其他大三、大四的实习生没有什么区别。每天和专属的指导老师一样時间上下班,在药房里协助老师抓药,有空的時候将缺的药材及時补够。

还记得刚到药房的几天,我对药材所在的位置都很不熟悉,抓一味药就要问一次老师,烦的不得了。于是我在有空的時候用纸将药材的名字按顺序抄下,再多多转转药盘,刻意的去记记药的位置,甚至于想到一个联想的办法,比如从下面开始将药盘编号,将编号和药材的名字进行联想几天下来就对药材的位置有了大概的印象。

然后再过了几天,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由于我们的中药学课程还没有学,所以我对药材的药性不是很清楚,老师一开始教我用药性的方法来归类,然后不知不觉地,下次再见到这味药的時候就自然想起了上次的暗示,回忆起了药的位置。

在药房里的時光过得很快,每天都是站在药盘中间不停的抓药,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机械的工作,没有什么专业度可言,只要是看得懂字,记得住位置的人都可以胜任这样的一份工作。药房里的老师每天都找不同的话题来聊,有時候说得火了甚至还骂两句,但我想,这也是因为工作本身没有太多的乐趣和潜力的原因吧。

4天的实习生活让我和中药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记录下了中医院中药房里所有的药材,同時也将大部分的常用药材记在了心里。认识了300多种常用药材,我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带我实习的老师和我算是半个老乡,老师很慈祥,她经常在工作不忙的時候教我一些认识鉴别中药的方法,也和我讲一些有关在药房工作的利弊,她说她在药房工作了三十几年,人情世故见得最多。我还在平時不用上班的時候去安娜老师家拜访了一回,老师带我参观她的书柜,里面全是有关中药的书籍,其中最老的竟然比我还要大上三、四十年。我在老师家借了三本书回去看,受益匪浅。

在实习期结束的時候,老师为了些了一段实习鉴定,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兴奋了一天。她在评语中写到:“由于学习刻苦,目前已具备了独立操作的能力……”,这是对我的实习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我这14天来不断努力的最大的收获。

第13篇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28-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in Liaocheng University//LI Guangyong, PENG Xiangqian

Abstract This project discussed the idea of PEPL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PL, training suitable experiment teaching staff, per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PL and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f PEPL, and endeavor to make full use of PEPL resource, to enhance the laboratory operating efficiency, to promot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to strengthen PEPL service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aching

制药工程是建立在化学、药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以培养具有坚实的制药和化学工程基础的理论知识人才为目标[1]。制药工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药学知识,还应具备实验和工程技术的能力,能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设计新的制药工艺流程[2]。

在制药工程学科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建设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可以促进制药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1 聊城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现状

制药工程作为聊城大学近年来新上的本科专业之一,坚持了高起点、高水准的顶层设计,拥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设备。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提供教学服务,同时也承担聊城大学药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和部分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需要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易燃易爆药品和剧毒药品,部分实验条件需要高温、高压、真空或者无菌,部分实验会使用到易挥发、有毒和易燃等危险性有机溶剂[2]。为明确安全责任,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执行。

目前,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仪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过程中,由于实验室管理权限的制约以及相关经费来源不足,仪器设备的更新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没有采取统管统用的方法进行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造成其利用率和共享率均不高。聊城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无法借鉴已有的、现成的模式,必须根据办学定位、师资条件和实验要求等,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采取合理的建设策略,但在仪器设备的购置台套数和技术参数确定方面的困难仍比较突出[3],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仍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

2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专业的实验教学团队培养 建设高水平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不仅要拥有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综合业务能力强和爱岗敬业的实验教学团队[4]。

建设高水平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首先要进行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同时具有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保证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是制药工程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实验室仪器设备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实验教学团队是以教学为主,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师人员的年龄构成和职称结构合理配置,积极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构建一支专业技术职称和年龄构成合理的教学团队;积极鼓励和引进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和高素质专业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团队中,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和课程等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科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完善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室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同时满足本科教学工作和师生的科学研究工作[5]。

首先,将课程任务少或者开设实验项目少的实验室进行整合,建立两个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配置完成本科正常实验教学所需的常规实验仪器、试剂和药品;

其次,将剩余的实验室空间改为专用研究室,放置大型、贵重或精密仪器,供本科生做毕业论文以及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师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吸收科研的新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同时可以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验课程设置上,打破实验课隶属于课程的传统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实验课程体系;按优化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对实验课程单独考核;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充分与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紧密衔接,在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由基础型、提高型和创新型三个模块组成,并逐步增加提高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3];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助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和合理配置 建设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5]。不断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力度,并逐步面向整个学校和社会开放,不仅可以为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基本条件,还可以促进仪器设备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同时满足本科专业教学需求和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聊城大学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的实验室拥有人才资源、仪器设备资源及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等三个重要方面的资源[6]。随着社会发展和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专业实验室资源的是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专业实验室应该改变过去封闭式、自我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完成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实施资源共享、提高设备使用率、产生合理效益,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服务教师和服务地方的重要基地。

根据制药工程学科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聊城大学实际,广泛与国内知名药品生产企业、国际重点实验室和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资源共享,进行实验室和实验课程的共建。共建单位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师融入学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实验教师队伍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实验室设备资源优势,面向企业和地方提供技术服务,增强聊城大学服务社会和地方的能力。

3 结语

通过专业实验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步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通过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独立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本领。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系统工程,要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把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于科研活动的基地,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明杰,危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13):281-283.

[2]张磊,赵肃清,王海龙.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浅析[J].广东化工,2012,39(4):231-232.

[3]陈淑清,邵金花.新上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滨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23-25.

[4]刘丁尔.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及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4(17):358.

第14篇

摘要:为了探讨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的思路,采用书面问卷与访谈调研的方法,对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2012、2013两届药剂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访谈10余家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相关人员。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掌握了学校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与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课程建设;调查分析;岗位能力;实用药剂学

作者简介:孙琍,女,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医药物流。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18-03

一、调研背景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明确规定,中职药剂专业培养方向为药品调剂、药品营销及药品物流,[1]主要面向临床以及医药商业和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调剂、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咨询等活动。这一规定为学校中职药剂专业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经过近20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实用型药剂人才。而“实用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中职课程应凸显中职教育的特色,与公共基础课程相比较,更突出的是职业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有必要基于药剂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能力要求,并立足南京经济发展,对现有“实用药剂学”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通过界定“实用药剂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从而制定适合学校药剂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中职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资料和方法

(一)调研基本思路

通过对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等进行调研,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药剂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从而使课程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相适应,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同时,结合本专业学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岗位对专业和课程的需求,构建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学校2012、2013届南京地区药剂专业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研。采用学生用调研问卷,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7.83%。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等课程教学相关信息。

2.对南京地区的10余家药厂、药店进行访谈。采用用人单位访谈问卷,调查对象为药厂、药店等用人单位的生产及经营人员。通过访谈易亨制药、海王星辰等11家药厂及连锁药店和门店,获得了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等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

(一)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情况(仅列前三)

在回收的90份有效问卷中,学生分布的单位类型主要为:制药企业(30人,占33.33%),社会药房(28人,占31.11%),医药公司(26人,占28.89%)。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药品生产与管理(37人,占41.11%),药店经营(28人,占31.11%),医药物流(14人,占15.56%)。主要岗位为:制剂生产与检验(26人,占28.89%),药品零售(23人,占25.56%),医药商品营销(14人,占15.56%)。

(二)学生对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的认知(可多选)

学生认为,岗位对自身素质及能力要求为:专业技术(39人,占43.33%),职业道德与责任心(35人,占38.89%),语言表达(31人,占34?44%),压力承受(28人,占31.11%),沟通(25人,占27.78%),组织协调(21人,占23?33%),计算机操作(19人,占21.11%)。

(三)企业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综合素质(仅列前四项,可多选)

通过访谈,11家药企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综合素质如下: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11家,占100%),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9家,占81?82%),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7家,占63?64%),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7家,占63?64%)。

(四)企业在挑选中职毕业生时最看中的素质(仅列前四项,可多选)

通过访谈,11家药企认为,他们在挑选中职生时最看中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为:专业知识和技能(11家,占100%),人文素养(10家,占90?91%),健康的身体和心理(9家,占81?82%),文化基础知识(5家,占45.45%)。

四、讨论

(一)药剂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去向与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两个方向就业,在药品生产与管理、药品零售等岗位从事药品生产、销售等工作,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分别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对于“实用药剂学”课程,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制剂生产、处方调配、配伍变化与合理用药等。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药企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是敬业精神与工作热情、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等;而在挑选中职毕业生时,他们最看中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人文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最后是文化基础知识。因此,“实用药剂学”课程必须凸显专业技能训练,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成才与成人,二者不可偏废。

(三)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相关岗位对本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本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2.专业核心能力。除具备药物制剂生产与调配的基本应用能力外,还应具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药品采购贮存与养护、合理用药咨询与指导等专业核心能力。同时,药品销售等岗位要求具备医药商品购销员等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而制剂生产等岗位对药物制剂工等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未作要求,因此,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拓展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对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应变能力的要求较高。

4.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5.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主要包括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用工越来越趋于理性,他们主要看重能力而非仅仅看学历,因此,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学生主要在药品生产和零售岗位就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所以,“实用药剂学”课程标准应以这两个工种的职业标准为参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制剂生产、处方调剂与合理用药等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及专业素养的形成。

五、对课程建设的启示

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岗位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也必将决定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使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及岗位需求相结合。

其次,要适应生产经营实际对技能的要求,紧贴岗位开发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根据岗位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将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行业标准与职业素质融于一体,构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2]

第三,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开发虚拟项目、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营造职业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四,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方向,力求做到三个衔接:一是课程标准与市场需求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岗位知识相对应;二是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相衔接;三是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培训相衔接,应参照岗位现场的操作标准规程,进行课程建设,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0[4]号.

[2]吴丽华,聂莉萍.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与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以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170-172.

第15篇

1 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职业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必须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培养满足社会的发展所需,学校应组成由本校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认真调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同时征求学校专业教师的意见,制定试行稿,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到企业收集生产一线专业人员的意见之后,反复论证,最后定稿,使培养方案的制定既科学又符合社会需求。而且每年都应根据各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调整培养方案,增强针对性与适应性,体现地方特色、科学性和先进性,使人才培养方案贴近生产实践。

2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养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根据专业方向需要,加强现有教师的自身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改善中青年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进而提高职称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行,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专职和兼职并举的方针,形成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地。建立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 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支柱,课程设置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强调“基础加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原则,突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以实用为原则,职业技术课程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及综合化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在现有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相关岗位要求及社会需求,整合相关课程,形成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实验实训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职教特色,职业学校能否取得应有的办学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只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目标,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认真抓好学生平时实验和模拟实习管理,形成一套良好的实验量化考核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教师指导水平等,形成校内实验教学和模拟实习的质量控制体系。

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职业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优秀的相关企业供学生专业认知实践和生产实习,这些企业可以为本专业的学生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企业氛围,让学生在特定背景下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尽可能缩短学习和工作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心理距离。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利用暑期下企业实践锻炼,学习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策略,更要分期分批安排年轻教师脱产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工作,将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带回学校;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加强紧密性合作,建立更广泛、更深层的合作机制;以冠名班、课题协作等方式,丰富“产学研”结合的成果。

6 强化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竞争能力

全国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竞赛,都说基础教育有高考这把标杆,那么职业教育的标杆就是技能大赛。因此,技能竞赛在全国、各省、各市均如火如荼的开展,毫无疑问,一所学校的某个专业能在全国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对学校在全国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专业教师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本专业的特色,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全方位开设实践技能的选修课和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并取的好成绩是体现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7 就业率是职业学校安身立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