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简述营业推广及其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网络书店;发展类型;发展路径
近年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经营的广泛应用,网上购物成为时尚潮流,网上书店也顺势快速发展。相比实体书店而言,网络书店的发展呈现出诸多显著特性,如全面的图书查询信息功能,齐全的图书品种,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低廉的销售价格,直接准确的数据积累,灵活多样的宣传营销平台,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等等。本文将对我国网络书店的经营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和扫描,并从书业出版发行企业的角度探讨网络书店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一、当前我国网络书店的主要发展类型
目前,我国网络书店的经营主体众多,经营内容各异,经营方式也各有千秋。经营主体是指网络书店的建设和拥有者,其特点影响和决定着网络书店的运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尽管书业内的经营主体建立网络书店有较多有利条件,但实际上,目前我国书业外的经营主体所建立的网络书店市场影响力更大,发展势头更快。如京东商场、苏宁易购开展网上售书业务,以低价竞争方式在图书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经营内容是指网络书店的经营产品,主要指不同载体的阅读产品,包括图书、电子书或者数字阅读平台的区分。经营方式是指网络书店经营的具体形式,主要是从出版商与消费者的渠道构成类型进行划分。
按经营主体分类,可分为由运营商、书业出版发行企业和信息提供商等建立的网络书店。运营商设立的网络书店,如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网、京东商城等。这类网络书店的特点是以网络渠道作为销售推广平台,销售纸质图书,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在多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中,这类网站一般具备较成熟的结算体系、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网是国内两大主要购书网站,读者认同度较高。
书业出版发行企业(出版社和书店)设立的网络书店,如博库书城网、北发图书网、九九读书人、九月网、阅达网,以及其他各出版社和书城自办的网络书店等。这类网上书店的特点是以其自身出版或者经营的图书商品作为主要依托,以销售或者推广图书为主营业务。其中大部分出版社的网络书店也是自身形象宣传和展示的平台。一部分出版社或者出版集团的网络书店还专门设有电子书阅读频道。
信息提供商设立的网络书店(频道),如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方正出版的蕃薯网,新浪、搜狐和腾讯等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中国移动阅读网,中国天翼阅读网等。这类网络书店的特点是主要由信息提供商设立,以提供图书的网上阅读为主要内容,或者以发展数字图书的付费阅读业务作为经营方向。
按经营内容分类,可分为纸质图书销售、电子类阅读器销售、数字出版阅读等类型的网络书店。纸质图书销售是大多数网络书店主要的经营对象。特别是红泥巴网、孔夫子旧书网等以专业性、个性化的图书内容经营而获得读者的特别关注。此外,出版发行企业在淘宝网上开设的网店则是充分借助书业外专业平台,以低成本费用投入的方式宣传和促销图书。如四川、山东、江苏等省的新华书店在淘宝网上均开设网店,此举拓展了书业企业网上营销的新形式。
电子类阅读器销售是网络书店应对数字出版实施经营转型而出现的产品形式。如湖南省新华书店的阅达网销售点读笔、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销售锦书阅读器、汉王科技的汉王书城销售电子书等就是以电子类阅读器为主要经营业务。
数字出版阅读主要指信息提供网以数字出版免费或者付费阅读方式作为经营内容的网络书店类型。这种阅读完全不依赖于书本,也不依赖于电子书(阅读器),而是直接以数字内容和信息作为阅读消费对象,以在网络上或者手机上进行免费或付费阅读方式作为经营内容,最终向网络阅读和数字出版产业链方向发展。
按经营方式分类,可分为B2B型、B2C型以及B2B和B2C混合型网络书店。B2B型模式是从企业到企业(出版社到批发商、出版社到书店、批发商到书店等)的商务模式,又称为“图书交易平台”、“电子中盘”。如部分出版社(集团)建设的网上批发平台。该模式使书业企业清晰掌握供需信息和财务状况,实现新书与可供书目信息的适时、网上查书、网上订货、网上余缺调剂等多种业务功能,从而有助于减少书业企业的图书库存、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提高效益。
B2C型模式是从企业直接到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主要是指为数众多的图书网上零售店。如当当网、书业出版发行企业的网上书店等。该类型网上书店为消费者提供了科学的商品分类、直观的网站导航、智能的查询系统和便捷的流程。
B2B和B2C混合型是整合了B2B、B2C模式后的出版社——批发商——书店——读者的全程电子商务模式。如博库书城网上书店兼具图书批发和零售业务。这种模式的网上书店作为交易的平台和交流的中心,通过信息化的集成方式,提供从出版到发行直至零售的各种服务,有利于经营者之间高度协作来实现信息与商业机会的共享,同时也能直接面对广大终端消费者,从而有效开展各项图书交易活动[1]。
二、出版发行企业的网络书店建设和发展路径
结合实际,进行网络书店建设类型和模式的科学定位。作为书业企业,其网络书店的建设可从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定位。网络书店可以做图书营销平台,也可做电子阅读器、数字内容的阅读平台。同时,不同的经营模式也可作出有针对性的选择。这主要取决于书业企业所拟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总的来说,书业企业网络书店建设定位的基本要求是: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找准自身有效的切入点;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易为读者所认同;要顺应网络时代的特点,能逐步发展成为有效的经营模式;要符合一定网络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建立较高忠诚度的客户关系体系。
创新经营,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网络书店。目前,部分书业企业的网上书店建设在内容和服务方面存在着误区,如有的书店网站出版信息、书业动态,有的则介绍实体书店的近期活动、获奖消息等,其网站建设的出发点不单纯是一个网上书店,同时也是为实体书店建设的消息和企业宣传的平台,实际上,这些内容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不利于读者直接获取购书信息,也影响网上购书行为的快速顺利进行。
书业企业的网上书店建设要在网站内容和服务方面创新经营形式,广泛借鉴一般购物网站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网络书店。如豆瓣网在读者评书和互动社区方面加大建设,从而区别于当当网等购书网站的发展模式,有其独到创新之处,在特定范围内的购书读者中获得特别的青睐[2]。还有如孔夫子旧书网、儿童图书类红泥巴网等网络书店皆是以其鲜明的特色在读者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强化品牌,积极应用和创新网络营销的经营方式。与实体新华书店在读者心中的品牌影响相比,大多数书业企业的网络书店不被广大读者所知晓是一个现实问题。对此,书业企业的网上书店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通过广泛的读书活动或者促销推广方式,使其在众多网络书店中脱颖而出。网络书店的营销活动要结合实体书店同时开展,将实体书店的品牌影响力移植到网站上来,从而强化读者对网络书店的认同感。
出版发行企业的网络书店多数定位于图书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可通过在线推广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促销活动。随着上网人群的不断增长,网络书店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举办的在线读书、讲座、研讨、书介等活动将逐步成为经常化的数字化阅读和学习方式,网络书店借此可以提高市场地位,打造良好的品牌特色和企业形象[3]。同时,网络书店对于书业以外行业的网络营销方式也要积极借鉴和应用。如团购网发展迅速,证明网上团购的市场潜力很大。因此,网络书店可科学应用和创新经营方式,如网络上的图书团购、限时供应、秒杀、拍卖等销售方式,以有效提高网络书店的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鸿,王汉栋.博库书城的经验[EB/OL].上海情报服务平台istis.省略,2006,7.
[2]彭兰.网上社区个案研究——豆瓣网[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7(6).
[3]陈颖.网络书店经营的理论与实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8).
关键词: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撰写经验 ;撰写报告;评审标准
当今的社会各领域已进入了“创新”时代,QC小组的课题类型也在与时俱进,为各行业QC小组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计”的研发上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手段。目前“创新型”课题在各行业中广泛推广应用,但是在撰写QC成果报告方面,多数小组成员还没有掌握其方法,还存在“照猫画虎、一支笔绣花”的现象。下面结合“创新型”课题的特点及实践经验,就其QC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1 “创新型”QC小组基础
要想开展好“创新型”QC小组活动,一要掌握QC小组基础知识;二要掌握创新型小组的活动程序;三要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种QC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四要借鉴优秀成果报告的撰写经验,这些是撰写QC成果报告的基础。
1.1 “创新型”QC小组
就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效为目标的小组。
1.2 QC小组的活动类型
以往的QC小组活动类型分成“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类并统称为“改进型”。中质协2000年提出了“创新型”QC小组概念,所以,目前共有五种活动类型的QC小组。
1.3 QC小组的课题分类
中质协2006年又在《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实施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QC小组的主要区别,明确地把QC小组活动的课题分成二大类:
(1)“问题解决型”课题:包括以往的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2)“创新型”课题:只有创新型。所以,目前QC小组撰写QC成果报告,也只分“问题解决型”课题和“创新型”课题两大类。
1.4 QC小组的课题来源
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1)指令性课题。(2)指导性课题。(3)自选课题。限于篇幅,这三类课题的解释请查询参考文献[2]。
1.5 “创新型”和“问题解决型”课题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二类课题“立意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不同、运用方法不同,详细解释参见参考文献[1]”。
“问题解决型”课题的现状是与标准或上级下达的指标比有差距,而“创新型”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来没有过的。二者是企业解决不同问题的二种不同活动程序思维与活动形式,互为补充,课题本身决定小组课题的类型。所以,五种类型的QC小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课题并开展好活动,而不要盲目追求“创新型”课题。
1.6 “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
“创新型”QC小组开展创新活动的具体程序如图1所示,简称“四个阶段八个程序”。在这八个程序中,程序1~3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成果的成败,必须把握好、活动好。
2 撰写QC成果报告的经验
2.1 撰写报告目的
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运用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进行质量改进活动后,达到预期目标的经验总结,是小组全过程活动的真实写照。撰写成果报告既有利于小组成员自身的共同提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又利于成果的交流和。
撰写“创新型”QC成果报告必须充分体现小组活动的“四个阶段八个程序”,只有这样才会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及科学性。
2.2 整理成果报告
(1)制定总的活动计划。包括回顾总结、上报报告、制作PPT、预演、明确计划时间等。(2)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回顾、总结、分析活动的全过程。(3)根据课题,拟定成果报告内容编写提纲、确定执笔人。(4)各环节人员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整理活动记录,提供相关材料。(5)起草成果报告初稿,集体讨论与补充。
2.3 撰写的基本方法
可以概括成八句口诀:以实为本、课题选准;PDCA、计划先行;工具适用、简便易行;主因找对、对策可行;实施跟踪、不断修正;巩固成果、纳入标准;整理报告,突出重点;图文并茂;逻辑性强[2]。
2.4 报告的排版
全文以Microsoft_Office_Word文件格式编辑,纸张A4。页边距:上2.5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眉1.5 cm,页脚1.75cm,页码居中。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字体(宋体10)。
封面:行1:左上角为公司的LGLO;行2:QC题目(微软雅黑1号、居中);行3:XXXX年度QC成果报告(黑体2号);行4:可加一幅相关图片;行5:填报单位、部门(黑体3号);行6:班组及QC小组名称,最后手工调整各行距,达到排版美观、和谐。
第1页及后续各页:各节的内容要依照拟写的“各节提纲”顺序编排。当某行需要插入图片时,一定要将该行行距更改为单倍行距,防止图片和本行文字出现重叠现象。表格标题放在表格的上面,图片标题放在图片的下面。
2.5 报告的“各节提纲”顺序
从第1页开始,“各节提纲”名称顺序如下:
“创新型”课题名称(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单位及QC小组名称(宋体小四加粗,居中)
名词解释(如无,则可省略)
正文内容……
小组简介
正文内容……
一、选择课题
正文内容……
二、设定目标
三、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四、制定对策表
五、按对策表实施
六、确认效果
七、标准化
八、总结与今后打算
3 撰写“创新型”QC成果报告
报告全文通常以一万字左右为宜,按照拟定的“各节提纲”顺序编写,以12左右页为好,打印时选择手动双面打印,下面按各节提纲框架顺序进行具体的说明。
3.1 “创新型”课题名称
题目要落实在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方法等方面;课题宜小不宜大;简洁明确、不抽象,字数一般在15个之内。
格式:XXXXXXXX的研制,或创新XXXXXXXX方法。
如《研制架空光缆接续点处的余缆盘线工具》、《创新电费缴纳服务新模式》等。
要注意的问题:一要避免“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相混淆。如《10KV开关柜闭合锁具加工攻关》。二要避免课题太大、太简单或迷糊不清。如《创建学习型班组》、《研制变电站捕鼠器》、《创新电力营销服务模式提高顾客满意度》。
3.2 单位及QC小组名称
单位名要用详细的全称,小组名可起有特点的名字或直接使用班组名。如: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信通公司通信运检二班“海创”QC小组,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电气实验班QC小组。
3.3 名词解释
对课题的专业术语进行通俗、简练的文字解释,切忌过长。
3.4 小组简介
应包含:小组名称、成立日期、注册日期、注册号、培训教育、活动次数和时间(9-10个月为宜)、小组近三年来完成的课题及成果获奖情况、小组成员(十个之内为宜)姓名、年龄、职务或职称、文化程度、组内职务等。表达方式有:(1)文字叙述式;(2)表格式;(3)表格+叙述式。
3.5 一、选择课题
可按“1.问题提出,就是说明选题原因。2.调查分析,就是使用调查数据话,说明选题的理由。3.确定课题,就是针对问题提出要解决问题的想法、目的后并确定此次课题。
以下,均以《架空光缆接续点处的余缆盘线工具研制》为范例,简述QC成果报告的具体撰写 。
范例1:一、选择课题
(1)问题提出。XX公司现有主干及分支的架空光缆总长度约430公里,由于近年来智能配网采用的光缆多为ADSS,形成的支线光缆较多,所以形成的光缆“接续点”也多,接续点处的预留光缆的余缆盘线及接续盒也多。由于刮风、下雨、雷击、火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城建的发展致使配电线路的拓展改道,时常会发生“余缆盘线”改线、支架晃动下坠、光缆接续盒进水等故障,导致架空光缆通信中断。(2)调查分析。列出每次光缆中断事故类型调查表(略),由表中可以看出,“余缆盘线”处理属于高空作业、盘线作业耗时长、危险、不规整。小组做出了影响盘线时间因素图(略)。从图中可以看出,余缆盘线高空作业时间长是影响工效的主要因素。(3)确定课题。1)解决方法。针对余缆盘线时间长的因素,提出可行性方案,见表1 。
小组考虑,能否研制一种综合上述功能的“余缆盘线工具”,使盘线工作省力、省时、操作安全方便。2)课题查新。通过关键词“余缆盘线工具”在中国专利信息网上进行查新,未找到相应结果。3)经分析讨论,小组决定研制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余缆盘线工具,并确定课题为:《架空光缆接续点处的余缆盘线工具研制》。
3.6 二、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不要偏离题目所表达的内容,要尽可能量化,以便于检查课题活动的成效。课题目标要直接定量表示,有的难以定量表示就用定性加定量表示。
范例2-1:二、设定目标并进行量化分析(直接定量)
(1)目标设定:余缆盘线工具应能携带轻便、安装及拆卸方便、高空盘线整齐省力.目标值:余缆盘线作业时间由原来的2人45分钟缩短到1人15分钟。(2)目标可行性分析:从1)理论方面;2)人员方面;3)财务方面;4)领导重视方面等,进行简洁的论述。
范例2-2:二、设定目标并进行量化分析(定性+定量)
如:《居民电表计量防盗箱的研制》,目标:(1)窃电分子开启防盗电表难度大(定性);(2)抄表人员使用专用防盗钥匙打开方便且开启时间不超过1min(定量)。
要注意的问题:目标未量化;目标值设定太多;不要对目标值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对完成的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3.7 三、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这一步是对“确定的最佳课题”进行活动的关键一步,关系到创新成果能否取得成功。
有三个步骤:(1)提出方案:围绕小组活动目标,全体人员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途径。(2)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途径(方案)逐个进行分解分析和综合论证,做出评价。必要时,应对不同方案进行小规模试验对比。(3)在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方案间的比较,确定出最佳方案(即准备实施的方案)。如果此时这几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较接近,则可以使用标准排分法进行优选。
范例3:
(1)需求分析:小组根据设定的目标值,首先进行了对应的需求析。
(2)提出方案:小组根据设定的目标值,制作了余缆盘线工具的亲和图1(略)。根据图1,小组提出了三种初选方案,见下图。
对各方案,分别进行试验分析及评估,见表4。
小组决定采用“方案三”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方案分解,分解为“转轴及圆形六杆支架、理顺光缆的摩擦器、盘线工具和余缆支架的连接固件、余缆支架的脱离方式”等4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逐次分解,提出可选方案分解图,如图3所示(略)。
(3)方案分解和优化:围绕“方案三的分解图”,进一步进行各环节工具器件的细化论证和选择,深入细致的开展各环节的研究攻关活动,确保制定各个环节的最终形成的最佳方案。
(4)最佳方案的确定:经过逐步试验和分析,小组确定了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如图5所示。
3.8 四、制定对策表
制订对策表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实施,因此“创新型”课题的对策表要根据最佳方案的分解来具体化。对策表仍需按“5H1W”的表头(见表5)设计来制订。其中“对策”一栏,应按上述最佳方案的步骤或手段(要素)逐项列出;“目标”一栏,则应是每个步骤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要尽可能量化;“措施”一栏是指每一个对策目标具体要用什么方法具体实现。其它项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要求相同。
范例4:根据最佳方案,小组绘制了对策表,如表5。
3.9 五、按对策表实施
在实施对策阶段,可能需要做的试验较多;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按对策表的措施去做了,但却未达到对策表中的目标,这时就要让小组成员再讨论,提出一些补充措施并加以反复验证以确保达到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实施情况记录,包括有关的实验数据,并可适当穿插一些学习活动,以助于顺利实施;每项实施完毕后,一定要进行各项实施后的效果检查并加以验证说明。
范例5:
根据对策,经报请信通公司同意、批准后,小组根据对策表进行了分步实施。
1.实施一: 制作圆形支架
(1)实施过程,可对对策分(1)、(2)…的顺序简述实施过程(略)。
(1)效果确认,可按对策 (1)、(2)…的实施效果简述效果(略)。
2. 实施二:制作盘线主轴;写法同实施一(此处省略)。
3.10 六、确认效果
这一步主要对照课题的目标来检查实施结果,看一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当然,活动取得的效果也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
编写内容包括:(1)对照目标进行效果检查;(2)进行效益分析。
3.11 七、标准化
(1)要将本次活动的设计图纸、工艺资料整理归档,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要经过有相关门的联合验收,认定其具有推广价值。(3)编制成果工具使用的说明书并进行专题培训。(4)编制成果工具的维护计划或制度,纳入班组工器具的统一管理维护之中。
3.12 八、总结与今后打算
这一步同“问题解决型”课题相同,主要是对QC成果活动的体会和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课题,以便把QC小组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
4 “创新型”QC成果评审标准
创新型QC成果报告完成后,参照中质协或本行业制定的评审标准打分,以利于发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
评审原则:一是肯定成绩,二是指出不足。评审的重点应包括:(1)成果所展示的全过程活动是否符合PDCA的活动程序。(2)各个环节是否找到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以及所用数据是否完善、正确、有效。(3)统计方法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
5 结语
综之,“创新型”QC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的成果结晶,它不是靠“灵感、模仿照抄、雷同套用”写出来的,虽然有一定的编写程序模式,但每种成果报告的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成果报告的价值就在于真实可信、科学严谨、有所创新、可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质协.开展“创新型”课题QC现在活动实施指导意见[Z].2006.
[2]田生囤.如何编写QC成果报告,互联网[Z].河北省质量协会,2012.
[3]张芯.创新型QC小组培训教案,互联网[Z].中国交通企协,2010.
[4]韩炳秋.撰写QC成果报告的规范性[J].福建质量管理,1997(04).
[5]胡晓新.QC小组怎样编写成果报告[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5(04).
[6]鲁萍.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撰写技巧[J].中国工程咨询,2010,12(123):34-36.
为了顺应内部审计的发展,同时使内部审计准则能够更好的在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2003年以来的内部审计准则于2013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了最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规定的内部审计,是指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各项任务完成的优劣程度及其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实行控制,是指对企业内部与审计活动相关的部门或机构,实行有目的的管控,重点针对部门或机构所发生的审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审计质量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其对企业发展的推进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3年通过《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定义为:内部审计机构为保证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制度、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可分为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目的是提高审计的行为质量。但主体对其质量控制,没有过多约束,最主要的是客体,即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内部审计的全部过程和内容,对其实行质量控制,保障内审达到一定的特性状态。
二、CS公司的基本情况
CS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多元经济实体,公司主营石油勘探开发业务。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持“敬业、创新、务实、理性”的企业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油田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为辅的专业化经营实体。2008年油田重组整合后,CS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原油产量稳步在年产3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
CS公司坚持“以油为主”的战略定位,做强主营业务,打造优势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教育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注重激励和挖掘人才潜能,为每一个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CS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为了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CS公司早期设立了审计监察科,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与提升企业价值。虽然CS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已有多年,但CS公司有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仍存在着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独立性始终贯穿于内部审计的生命中。就必须使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具备应有的独立性,且在工作中不受公司其他部门、人员的干扰和制约,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CS公司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部门配合较少直接影响了其审计的质量。
(2)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CS公司的审计模式是公司董事会直接领导审计监察科。此模式最大特点是总经理及其管辖的经营层由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实施内控,董事会则由监事会实施内控最后上报股东大会。其优点是使各领导层之间相互制约,优化了内部控制系统,使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地位,最终为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此模式的缺憾是召开董事会会议的频率低,且一般是集体集中研究讨论公司的重大问题,所以关于内部审计的问题容易被忽略,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的日常工作的执行。
(3)内部审计的信息技术建设与时展不相称。CS公司的财务部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但内部审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发出很好的通用或专用审计软件,审计技术和方法基本上仍然以传统的手工为主。由于审计技术落后,缺乏人手,工作任务繁重势必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效率。再加之随着会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会计信息都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于电磁介质上。而存储在电磁介质上的数据文件是无形的,不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来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将会严重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往往也会造成审计人员工作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四、提高和完善CS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CS公司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劣势,需要我们从以下几点入手从而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
(1)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想内部审计部门处于较高地位,就要求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威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因素会越来越少,内审工作也将会有所依靠,内部审计人员也才能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因此CS公司要想内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提条件是真正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更新CS公司内部审计模式。企业必须加强各项工作达到从实质上提高内审部门在人员、业务上的独立性,建立适合自己的内审机制和模式。内审工作切实履行自身各项职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CS是一家拥有众多子公司,且规模较大的公司,所以其内审模式设定为在公司总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CS公司存在诸多方面的风险,所以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识别公司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并根据这些潜在风险点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让公司管理层关注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以及提高对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在内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需及时按照规定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目前存在的最合适的内审机构设置方式是将审计委员会设立在公司总部董事会下。这种模式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专业性,使内审机构处于最高地位,使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更好的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3)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审计技术的更新。为提高CS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在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面,要根据CS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大对CS公司内部审计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加强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推广运用。
同时CS公司要全面推行风险的导向审计,引入管理审计,建立企业管理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审计方法也应逐步改变过去翻账簿、查凭证的审计模式,要针对CS公司拥有众多子公司,经营范围广、管理活动复杂的情况,尽快建立容量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快捷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组合要素,是指企业将可控制的多种市场营销手段综合运用的要素。即使企业的营销人员采用系统的手法,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把市场营销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使它们相互协调和配合,综合性地发挥作用,藉以实现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
一个企业在分析市场,决定自己的目标市场之后,就要针对目标市场的要求,设计企业的营销战略,制定最佳的营销组合要素方案,以达到企业占领市场的预定目标,在今天,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组合决策,以及与之相应的商品包装策略。
1市场营销组合因素
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过程中的因素。然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可控因素很多,细分起来也十分复杂,人们为了便于分析运用,曾提出过多种分类方法,其中美国营销学家麦克塞教授提出的“4P‘’[1]分类最为流行。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ing)、分销渠道(Place)和促销(Prowotion)4大类型。因为这些英文词的头均为P,所以简称为”4P“。
下面将“4P”组合要素简述如下:
a、产品(Product)代表企业提供给其目标市场的产品和劳务。其中包括:产品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名称,商标、包装、买卖权、服务、保证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必须建立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
b、价格(pricing)代表顾客购买商品的价格。其中包括:价目表所列的价格、折扣折让、支付期限、信用条件等,它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首先,价格的制订必须能够产生利润,其次,当竞争对手推出类似产品时,这个价格必须能够调整而且有竞争力。
c、分销(Place)或营销渠道指将产品实体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整个过程。它是由所有的生产制造商和中间商组成的商品流通网络。如果是生活消费品,一般要经过批发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这样几个环节,是又长又宽的渠道;工业生产资料所经过的渠道一般是经过经销商到用户,或是由制造商直接到用户,是较短的渠道。
d、促销(promotion)指企业宣传产品的优点和说服顾客购买其产品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如人员推销,广告促销,营业推广等。这里,重要的是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以求产生整体的良好效果。
总之,市场营销组合,是用系统分析方法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系统,企业内部的各种营销因素和手段都是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目标市场和外部环境各因素的情况,企业应使这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动态的、复杂的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协调组合起来,以求得总体策略的最优化。
2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与商品包装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主张从整体上运用营销组合因素的决策来开展营销活动,即对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fion)等方面进行决策。而商品包装的功能与作用恰恰在上述方面的营销组合因素中得到体现,同时表现为不同的促销特征。
2.1与产品配套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包装是产品整体的一部分。没有包装的产品,不是市场营销所讲的产品,因为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经过包装后,生产过程才算完成。那么配合产品这一营销要素,可以采用怎样的商品包装策略呢?概括地讲,主要有3种:
a、等级包装策略。将产品分为若干等级,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优质包装,一般产品采用普通包装。
b、类似包装策略。企业将其生产的各种产品,在包装外形上采用相同的图案,近似的色彩,相近的造型等共同特征。这种类似包装,如五粮液、五粮春酒等,使用户和消费者容易联想到同一企业的产品,通过用户和消费者已有的包装印象,达到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的目的。
c、组合包装策略。企业将多种有关联的产品组合在一起,置于同一个包装容器内,如日用陶紫砂陶茶具,玻璃制品茶具、餐具的成套包装。这种包装显然考虑了配套产品使用及其销售特点。用一个容器而不同分类的包装才能适应产品的销售。
2.2与价格配套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产品的价格是实现市场交换的必要条件,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营销价格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产品的定价一定要能够适应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比较与竞争,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价格策略是要受商品包装的影响与制约的。一方面。包装的成本或分装与改装的费用,直接影响着整个产品的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包装的精美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判断。
具体说来,与产品价格策略相适应的包装策略也有3种:
a、高档包装策略。如前面等级包装策略所讲的那样,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高级的包装材料、设计精美的包装造型和漂亮的包装装潢,给人以产品质优高档的感觉,以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价。
b、华丽包装策略。对于贵重的商品,如金银首饰、钻石珠宝、高级服装、古董古玩、精致艺术品等。一般采用富丽堂皇极感高贵的包装,做到使商品的本体价与由包装装潢所显示出来的“身份价格”相匹配,这样的华丽包装,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对贵重商品定价的认可。
c、分装与改装策略。将产品原来的大包装改变为小包装,或改变原有的包装。分装与改装除了方便销售之外,还可提高原有产品的定价。如香港经销商将我国出口香港的蜂蜜,由原来的坛装和罐装改为分散的小瓶销售,定价比原价提高了3倍。
2.3与促销手段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促销又称销售促进。它是指以人员或非人员方式,传递信息,唤起需求,说服促进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不断扩大商品销售的营销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作为非人员促销方式的商品包装,可以起到宣传商品,促进销售的良好作用。那么,配合促销方式这一营销要素。可以采取哪些包装策略呢?主要有以下4类。
a、透明与“开窗”包装策略。这类透明包装有全透明和部分透明两类。“开窗”包装则是在商品包装的某一部位开一个“窗口”,用玻璃纸或透明薄膜封闭,把商品层适合展销的部位显示出来。透明包装和开窗包装是充分利用商品本体的形态、质感、色彩等来作宣传的,“开窗”和透明部位由于它与包装装潢的整个造荆,图案、文字说明相协调,会对消费者起到很好地引导作用。
b、易开式包装策略。为了方便使用,包装容器(下转第62页)(上接第57页)一般要安装附加的易开装置。常见的易开罐、易开瓶、易升盒,其包装容器结构科学巧妙,包括拉环、拉片、按钮、扭断式,卷开式、撕开式等。商品包装方便消费,也是一种促销策略。
c、附赠包装策略。附赠包装是指在产品包装物内附赠实物、奖券、图片等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d、复用包装策略。即被包装的商品经消费者消费使用完后,其包装物可以再次使用或移作它用。如小型拎桶式洗农粉包装,在洗衣粉使用完后,其小型拎桶可以盛装其他物品,也可以作提桶使用。但是,也应指出,假如把第二次使用、即复用当成了包装的目的,那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造成喧宾夺主的“过分包装”。把复用包装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是有害的,是有损消费者利益的。
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装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销售。我们要充分运用包装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企业不仅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也要努力设计并制造出具有明显的竞销目的和竟销能力的包装商品。
市场营销组合要素,是指企业将可控制的多种市场营销手段综合运用的要素。即使企业的营销人员采用系统的手法,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把市场营销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使它们相互协调和配合,综合性地发挥作用,藉以实现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
一个企业在市场,决定自己的目标市场之后,就要针对目标市场的要求,设计企业的营销战略,制定最佳的营销组合要素方案,以达到企业占领市场的预定目标,在今天,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组合决策,以及与之相应的商品包装策略。
1 市场营销组合因素
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过程中的因素。然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可控因素很多,细分起来也十分复杂,人们为了便于分析运用,曾提出过多种分类,其中美国营销学家麦克塞教授提出的“4P‘’[1]分类最为流行。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ing)、分销渠道(Place)和促销(Prowotion)4大类型。因为这些词的头均为P,所以简称为”4P“。
下面将“4P”组合要素简述如下:
a、产品(Product)代表企业提供给其目标市场的产品和劳务。其中包括:产品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名称,商标、包装、买卖权、服务、保证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必须建立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
b、价格(pricing)代表顾客购买商品的价格。其中包括:价目表所列的价格、折扣折让、支付期限、信用条件等,它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首先,价格的制订必须能够产生利润,其次,当竞争对手推出类似产品时,这个价格必须能够调整而且有竞争力。
c、分销(Place)或营销渠道指将产品实体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整个过程。它是由所有的生产制造商和中间商组成的商品流通。如果是生活消费品,一般要经过批发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这样几个环节,是又长又宽的渠道;生产资料所经过的渠道一般是经过经销商到用户,或是由制造商直接到用户,是较短的渠道。
d、促销(promotion)指企业宣传产品的优点和说服顾客购买其产品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如人员推销,广告促销,营业推广等。这里,重要的是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以求产生整体的良好效果。
总之,市场营销组合,是用系统分析方法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系统,企业内部的各种营销因素和手段都是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目标市场和外部环境各因素的情况,企业应使这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动态的、复杂的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协调组合起来,以求得总体策略的最优化。
2 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与商品包装
市场营销观念主张从整体上运用营销组合因素的决策来开展营销活动,即对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fion)等方面进行决策。而商品包装的功能与作用恰恰在上述方面的营销组合因素中得到体现,同时表现为不同的促销特征。
2.1 与产品配套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在市场条件下,商品包装是产品整体的一部分。没有包装的产品,不是市场营销所讲的产品,因为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经过包装后,生产过程才算完成。那么配合产品这一营销要素,可以采用怎样的商品包装策略呢?概括地讲,主要有3种:
a、等级包装策略。将产品分为若干等级,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优质包装,一般产品采用普通包装。
b、类似包装策略。企业将其生产的各种产品,在包装外形上采用相同的图案,近似的色彩,相近的造型等共同特征。这种类似包装,如五粮液、五粮春酒等,使用户和消费者容易联想到同一企业的产品,通过用户和消费者已有的包装印象,达到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的目的。
c、组合包装策略。将多种有关联的产品组合在一起,置于同一个包装容器内,如日用陶紫砂陶茶具,玻璃制品茶具、餐具的成套包装。这种包装显然考虑了配套产品使用及其销售特点。用一个容器而不同分类的包装才能适应产品的销售。
2.2 与价格配套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市场条件下,确定产品的价格是实现市场交换的必要条件,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营销价格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产品的定价一定要能够适应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比较与竞争,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价格策略是要受商品包装的与制约的。一方面。包装的成本或分装与改装的费用,直接影响着整个产品的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包装的精美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判断。
具体说来,与产品价格策略相适应的包装策略也有3种:
a、高档包装策略。如前面等级包装策略所讲的那样,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高级的包装材料、设计精美的包装造型和漂亮的包装装潢,给人以产品质优高档的感觉,以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价。
b、华丽包装策略。对于贵重的商品,如金银首饰、钻石珠宝、高级服装、古董古玩、精致品等。一般采用富丽堂皇极感高贵的包装,做到使商品的本体价与由包装装潢所显示出来的“身份价格”相匹配,这样的华丽包装,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对贵重商品定价的认可。
c、分装与改装策略。将产品原来的大包装改变为小包装,或改变原有的包装。分装与改装除了方便销售之外,还可提高原有产品的定价。如香港经销商将我国出口香港的蜂蜜,由原来的坛装和罐装改为分散的小瓶销售,定价比原价提高了3倍。
2.3 与促销手段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促销又称销售促进。它是指以人员或非人员方式,传递信息,唤起需求,说服促进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不断扩大商品销售的营销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作为非人员促销方式的商品包装,可以起到宣传商品,促进销售的良好作用。那么,配合促销方式这一营销要素。可以采取哪些包装策略呢?主要有以下4类。
a、透明与“开窗”包装策略。这类透明包装有全透明和部分透明两类。“开窗”包装则是在商品包装的某一部位开一个“窗口”,用玻璃纸或透明薄膜封闭,把商品层适合展销的部位显示出来。透明包装和开窗包装是充分利用商品本体的形态、质感、色彩等来作宣传的,“开窗”和透明部位由于它与包装装潢的整个造荆,图案、文字说明相协调,会对消费者起到很好地引导作用。
b、易开式包装策略。为了方便使用,包装容器(下转第62页) (上接第57页)一般要安装附加的易开装置。常见的易开罐、易开瓶、易升盒,其包装容器结构巧妙,包括拉环、拉片、按钮、扭断式,卷开式、撕开式等。商品包装方便消费,也是一种促销策略。
c、附赠包装策略。附赠包装是指在产品包装物内附赠实物、奖券、图片等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d、复用包装策略。即被包装的商品经消费者消费使用完后,其包装物可以再次使用或移作它用。如小型拎桶式洗农粉包装,在洗衣粉使用完后,其小型拎桶可以盛装其他物品,也可以作提桶使用。但是,也应指出,假如把第二次使用、即复用当成了包装的目的,那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造成喧宾夺主的“过分包装”。把复用包装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是有害的,是有损消费者利益的。
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装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销售。我们要充分运用包装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企业不仅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也要努力设计并制造出具有明显的竞销目的和竟销能力的包装商品。
关键词: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存在问题;对策
1、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简述
1.1小微企业的定义
对于小微企业的界定,国际上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经济学家郎咸平根据这三项指标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概念界定,将小微企业认为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的一个统称。
1.2小微企业的现状
2015年4月16号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新闻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说,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已经达到6666万,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发明专利、80%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我国小微企业基数庞大,小微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及劳动者就业等息息相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存在着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等劣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增长趋缓,导致我国经济市场的局势趋于严峻。特别是近年来,小微企业都普遍受到国内劳动力、土地使用、原材料等成本上涨,业务上的订单量减少的影响,也面临着在企业转型或者受到威胁时能够动用的资金链紧张等困境。
1.3网络营销的定义
网络营销是相对于传统营销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以达到拓展市场、实现营利目标的经营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对网络营销的促进作用,网络营销在我国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1.4小微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缩短了企业与顾客之间交流的时间成本,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快速方式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通过电子数据的交换实现了对资金、物资供应链的管理,加速了资金的周转,节约企业采购与仓储成本等。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更低的营销交易成本,却可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及时地信息传递与宣传。网络营销的这些优点尤为适合基数庞大、资本规模小、对抗风险能力弱,但经营相对更为灵活的小微企业。目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与挑战,更应该利用网络营销这一营销工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出适合自身企业生存发展的、方便快捷且有效的营销方式,为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发展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2、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办公、进行网络营销的状况与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调查报告》显示,中型企业在网络营销应用上占据市场比例较大,相对而言,小微企业由于意识、能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在网络营销方面的应用处于较低水平。
3、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上有一定的进步与进展,但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小微企业经营者的重视。
3.1互联网意识薄弱
对于小微企业业主来说,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他们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互联网认识不足,不敢开展网络营销。而一部分进入互联网的小微企业,只做了一些简单的产品展示,或者建了网站却鲜有更新;或将网络营销单纯地理解为“搜索引擎营销”。这些现象都表明,众多的小微企业还没有真正地认可互联网这个神奇的平台。
3.2缺乏明确的网络营销目标向导
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关于网络营销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缺少规划,没有制定明确的网络营销目标,进而没有设计一个符合企业发展的网络营销方案。
3.3相关资源投入以及人员支撑不足
受制于规模以及前述等问题,小微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展网络营销的相关配套设备也不够齐全。有些小微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但由于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缺乏对企业网站的维护、更新以及推广,使企业网站成为“僵尸网站”。除了资金投入的不足,小微企业进行网络营销还缺乏网络营销人才,缺乏那些不仅掌握着传统营销知识和技能的,而且精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在资金成本方面的限制,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聘请此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在工作环境、人员素质、待遇等方面的原因,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
4、推动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相关对策
4.1强化互联网意识,明确网络营销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营销市场上,小微企业想要在自身规模小、资金量少的劣势下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从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角度深化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认识到当前社会,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公平的交流平台,为网络营销奠定了竞争优势,更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与中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同平台对话、共同竞争的机会。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应该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相关行业动态,结合企业现状,为自身生存发展制定具有战略性的长期发展目标,根据该目标明确网络营销的目的,对企业网络营销策略进行规划,制定一个制度化、低成本、规范化的网络营销实施方案。
4.2加强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小微企业虽然存在规模小、资金量少的劣势,但应该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网络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由于自身资金与实力的限制,加之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供给的缺口较大,小微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营销人员的培养,通过参观优秀的电商企业,参加专业网络营销培训机构的学习,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的网络营销技能。另外,小微企业需要对网络营销岗位进行专业人才评估,提高薪资待遇,以便吸引和留住网络营销专业人才。
4.3依附互联网成熟商业平台,开办特色企业网店
小微企业应该充分了解自身情况,明确网络营销目标。“到有鱼的池塘钓鱼”,小微企业依附互联网上的知名成熟商业平台,如慧聪网、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可以快速达到网络营销的目标。这些成熟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已拥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用户群体大,有专业的网络推广人才。与此同时,这些成熟的电商平台基本解决了电子商务服务的重要瓶颈——信用。小微企业在这些平台上开办企业网店。第一,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如果小微企业建设独立的企业网站,不仅要在企业网站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企业网站的宣传、维护、更新、推广等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才能维系其运作,但小微企业资金量较少,建立自身网站未必能够达到营销效果。而依附于第三方电商平台(尤其是淘宝网)开办企业网店,与企业自建网站相比,则大大减少其网站建设以及推广成本,进而减低企业网络营销的成本,实现小微企业低成本进行网络营销的想法。第二,小微企业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能够迅速获取大量用户信息,低成本找到目标客户群体,便于制定营销策略,及时把握商机。第三,企业网店在运营技术方面要求适中,而且第三方电商平台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解决了小微企业网络营销人才不足的缺陷。以淘宝网为例,今年,淘宝网推出了以“规范化”标签为主的企业店铺,在产品与推广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品牌及产品特点,建立一个有特色的企业网店,这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运营产品的平台,更是为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提供了一个门槛低,便利且低成本的途径。
4.4利用微博、微信进行网络推广
搜索引擎是有效的网络推广,但从现在百度平台的竞价排名和关键词广告这两种搜索引擎的营销效果来看,搜索引擎的竞争相当激烈,网络推广的成本也很高。小微企业从自身实力及经济性出发,应选择一些推广成本较低且效果好的网络推广方式。例如微博、微信等网络推广方式。微博、微信的推广成本低廉、客户群体精准、以裂变形式传播等优势,使得它们成为目前比较热门的网络推广工具,更重要的是此类营销工具中存在较大数量的潜在客户,对于小微企业的营销有着不可预料的影响。总而言之,小微企业利用微博、微信此类方便且符合当代消费者习惯的营销工具,一方面可以实现话题导向,为企业品牌、产品进行软性广告;另一方面可以与顾客即时交流,实时了解顾客的需求;第三方面,改进售后服务方式,及时、方便解决顾客的要求和问题。小微企业要达到较好的网络营销效果,还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灵活定位市场。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也小,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以及相关产品的市场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灵活地将营销策略定位在市场的空隙上,或者通过研究客户需求从而开辟新的市场。
2)突出产品特色,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便捷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生产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小微企业利用自身的特点,对产品的花色、规格、包装等增加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甚至可以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个性化产品,以区别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小微企业利用这些特色,一是避开与中大型企业的竞争,二是容易获得目标消费者的认可,三是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
3)制定价格策略。网络市场与传统市场有着较大的差别,在网络环境下,市场更加互动、透明,价格成为了一种公开的信息,消费者可以轻易了解到相同产品的价格,或者找到代替品。小微企业要了解网络营销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一是低价定价,影响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很大因素是购买成本低。网络营销节省了产品的商务沟通、流通仓储成本,小微企业可以将此转化为价格的优势,让利于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进而占领市场;二是特色定价,小微企业利用生产的优势,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施特色定价,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特色服务。
4)完善售后服务。互联网的技术日新月异,但方便、及时是永恒的追求。小微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通过优质、方便、及时的售后服务,为客户解决问题,维系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进而树立产品的口碑。
5、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跟上时代与消费者的脚步,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小微企业应该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网络营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网络营销作为小微企业提高其自身知名度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作为企业未来营销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其网络营销水平,本文针对互联网意识、人才培养、开办企业网店、网络推广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促进小微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鑫.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朴英.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
关键词 传媒品牌;价值;迪士尼;中国传媒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35-02
1 传媒品牌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1.1 品牌的概念
品牌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组合,其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1.2 迪士尼品牌价值及影响力
《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和 InterBrand 评出的世界品牌价值100强中,最近几年的数据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迪士尼的品牌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在由世界媒体实验室(World Media Lab)编制的2013年度《世界媒体500强》 (The Worlds 500 Largest Media Company)排行榜中,迪士尼公司排名第二, 营业收入为423亿美元。《世界媒体500强》排行榜评判的依据是媒体公司2012年的销售收入,涉及电视、广播、电影、报刊、图书、卫星通信及媒体服务等所有传统媒体行业,研究对象覆盖美洲、欧洲和亚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媒体公司。 迪士尼的品牌价值与其带来的利润相辅相成,品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促进迪士尼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增长的销售收入也为迪士尼相关业务的扩张提供了经济保障。
一说到迪士尼,大众的第一反应会是,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狮子王、花木兰等等,还会想到迪士尼乐园。这便是是品牌效应,不需要过多的广告宣传,这些动画形象已经通过各种表现方式深入人心,有了品牌影响力,迪士尼的衍生品就有了良好的“基因”,可以继承发扬“母体”的优秀特质,进而促进品牌推广,再次提高其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2 中国传媒品牌与迪士尼的品牌差距
2.1 中国传媒业现状
中国传媒业和国外传媒业最大的差别在于所有权结构。中国传媒业一直是政府所有,产权没有进入市场。加入WTO 后,虽然中国的广告市场和出版分销等在一点点开放,一步步走向市场,但产权关系还是明显地带有政府色彩。中国传媒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化经营,无论从经营管理体制还是经营规模、市场成熟程度来看,均处于初级阶段,媒体的品牌经营也在起步阶段。虽然在实践中,许多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对品牌经营进行了尝试,形成了品牌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但这也仅仅是表面在某个栏目或者环节之中,没有哪家电视台或者电台等媒体拥有完整的品牌战略体系。
2.2 迪士尼传媒集团现状
迪士尼,由华特・迪士尼创立,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 迪士尼公司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形成了强大的传媒集团。而其拥有的无形品牌资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迪斯尼每次推出一部新片之前,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全力配合,利用所有宣传机器:迪斯尼电视频道、所辖ABC电视网、迪斯尼网站、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玩具专卖店,并与其战略伙伴电影院、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等有关方面合作,进行整体宣传。
“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即使再轰动也只是‘一时’。但迪斯尼要让它变得更为长久,于是采用了连环套:影院放过后,电视播,接着是录像带、光盘,书籍、出版物,同时将‘明星’、‘偶像’制成玩具,印在服装上,让它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深处”。 迪斯尼可以将一部热门电影如《狮子王》变成大为轰动的特许经营系列,衍生出电视剧、图书、玩具、主题公园和百老汇演出…… 除了影片的发行网外,迪斯尼还拥有商品、书籍、玩具、服装、电视以及录像带等其他商品的全球发行网络,所有这些构成了迪斯尼复杂完备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迪斯尼在动画片以及其他产品的制作方面已经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建立起了世界性的声誉。
迪斯尼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样,已经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并已经同法国、日本和拉丁美洲的多家公司签订了产品生产和销售协议。迪斯尼的Miramax公司在欧洲建立了以英国为基地的电影公司。迪斯尼对全球电视市场发起了全面的攻势。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广播系统(SBS)最大的持股者,SBS公司是挪威、瑞典、丹麦、芬兰、比利时和荷兰的主要地方商业电视的所有者和运营者。迪斯尼在全球拥有无与伦比的娱乐以及新闻品牌优势,其麾下有590家遍布全球的迪斯尼零售商店。它同成千上万家制造商和零售商有买卖和特许关系。迪斯尼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消费品的最终制造公司”。
3怎样建立中国传媒品牌
3.1 品牌媒体形成的关键指标
国际一流媒体综合评估指标四大能力构面包括媒体的传播能力、经营能力、内部运营能力以及新媒体发展能力。这一 媒体四大能力构面的设计不仅为媒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绩效评估系统框架,同时也为媒体的管理和战略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3.1.1 传播能力指标
传播能力,即电视媒体的受众到达能力以及其社会和国际影响力。电视媒体机构通过其节目信号覆盖,有效到达受众,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的工作、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等。主要包括采编能力、制播能力、覆盖能力、传播效果四个子指集。
3.1.2 经营能力指标
经营能力是指媒体在经济意义上的运营能力。在当前传媒产业高度发达的大趋势下,媒体的经营能力即是其传播能力的体现,又是其传播能力的基础,因而是构成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3.1.3 内部运营能力指标
内部运营能力构面包括资产规模、人力资源和装备实力三个子指标集,主要考察电视媒体的硬实力。其中,资产规模包括总资产、对外投资额、现金流、总负债和资产构成五项指标,用以衡量电视媒体的宏观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人力资源包括员工数量、人力投入和员工特征构成三项指标,用以描述电视媒体的人力资本状况。装备实力包括经营实体数量和媒体经营类型两项指标,用于衡量媒体可运营的内部资源。
3.1.4 新媒体发展能力指标
新媒体发展能力是指新兴媒体的发展情况,是网络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传播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一种体现方式,主要包括手机电视、网络视频、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收入、发展情况。主要由经营投入、经营产出和传播效果三个子指标集组成。
3.2 浅谈中国传媒品牌的发展方向
在现有体制下,实现国际化,整合资源达到采编、制播、覆盖等多方面处于较高层次仍需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新媒体的出现,开辟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信息可以即时传播,它将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隔阂打破了,媒体进入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时代。新媒体方便人们及时获取和更新信息,提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水平,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时出现信息过剩问题,如何提高信息的实效性 、准备性、精简性是媒体人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实现传媒业品牌化经营迫在眉睫。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央视已开播了四个国际频道,分别是CCTV-4(中文)、CCTV-9(英语)、CCTV-F(法语)、CCTV-E(西班牙语),初步形成了多语种全球传播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国际频道的海外落地也初有成效,央视国际品牌的全球传播战略得以实施。
2003年到2007年,海外落地业务有明显的增长,03年新增业务数16,新增用户数1400万,07年新增业务数19,新增用户数1680万。虽然海外用户明显增加,但从海外用户收视比重来看,收视效果一般。据统计,全世界使用西班牙语的人口约有4亿,使用法语的人口约有2亿。在拉美、非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和法语均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实际受众人数比较小了。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有一定冲击力,很多受众尤其年轻受众选择网络等新媒体;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与众多老牌媒体相比,央视仍存在一定差距。
近些年,我国电视台自制剧、自制动画不断增多蓬勃发展,但电视台的收入来源大部分靠广告支撑。制作精良影响较大的电视剧也往往在几个月后销声匿迹,成本大量消耗、
资源大量浪费,并没有真正带来效益最大化,使得产出最大化。结合迪斯尼等媒体的经验,在观众喜爱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播出后,可以建造角色扮演体验区,制作与剧中角色相同的玩偶和卡通人物,后续可以有一系列的文化用品或者娱乐用品等衍生品出现。当然,做好观众满意度调查和剧中角色影响力调查尤为重要,前期对于产品的判断和观众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后期产品的营销,产业链价值的发挥。塑造有特点、个性鲜明的人物,传播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发挥作为媒体的正面作用,维护好中国国字品牌,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除了硬实力之外,软实力的建立和发挥更加重要。第一点,努力打造集团模式,学习迪士尼等传媒集团的管理方式 ,从源头到产品的营销形成系列产业链,在现有的制度和政策下最大限度挖掘作品及作品人物等的商业价值。第二点,尊重市场,尽可能地做到市场化运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要求,高效精准,提高采编能力,从大众的视角出发,满足其需求。第三点,树立品牌概念,定位自身品牌优势,在节目中不断强化品牌文化精髓,在细节处渗透,得到大众的认可,不断增强发挥自身的软实力。一旦形成品牌依赖性,大众更容易接受其引导,稳定受众群体。第四点,调整战略,改变创收思路。如今广告收入 在电视台收入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而播出的素材和宝贵的媒体内容资产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开展社会化有偿服务工作,有效利用媒体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资源的作用,把死的资产盘活。
参考文献
[1]王赓年.媒体品牌战略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1:63.
[2]李舒东,等.国际一流媒体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4:17,18,19.
摘要:自Amazon推出第一个云应用到现在,云计算市场竞争愈显激烈。中国电信作为国内最大的宽带接入提供商,及其最高的3G品牌知晓度,无疑成为云平台建设的最强推动者。本文将系统地对中国电信云平台建设进行研究,对各方面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中国电信的云平台之路走的更从容,更广阔。
关键词:云计算;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
0引言
2010年9月28日,中国电信正式加入全球云计算研发测试平台Open Cirrus,正式开始布局云计算市场。环顾中国,云计算建设如火如荼。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需要冷静、客观的分析,本文将对中国电信云平台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环境,积极发现不足,防微杜渐,以期中国电信“云”之路走的更顺畅。
本文安排如下,首先简述云计算的相关概念、阐述云计算对中国电信的意义,然后通过系统化的云计算市场分析、价值链分析、核心能力分析、以及SWOT分析,对中国电信云平台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对是对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的问题和展望。
1何谓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或者说是网格计算的一种升级,一种商业化的实现。目前,云计算尚无统一的定义,各方表述均有不同。
维基百科中对云计算做出了定义,定义的第一段如下: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一种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易扩展、虚拟化的资源,整个运行方式就如同电网。
云计算基于网络,发展并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它是一种把资源作为服务的计算模式,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用户不必了解“云”中的细节,也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对“云”中的技术设施进行控制。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则认为:所谓“云计算”,就是要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就是:钱庄[1]。
云计算带来的是一种变革——用户只需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云端”资源,这也将改变传统硬件和软件的使用方式。狭义来讲,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实时扩展,按使用付费;广义来讲,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自我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带宽资源等[2]。
笔者认为,云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一个开放的数据中心,可以实时、按需、易扩展的把所需资源分配给各用户,使其独立、高效的完成。当云把计算及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互联网用户时,用户所使用的数据、服务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资源都来自互联网上的虚拟化计算中心,该数据中心负责对分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负载的均衡、软件的部署、安全的控制等。例如某用户想要建设一个网站,只需租用运营商提供的虚拟服务器,网站压力过大时,可以瞬间请求更多资源,压力变小时,可以将多余资源源释放。基于这种模式,就方便了用户对资源的获取和管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2云计算对中国电信的意义
自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十二五”规划高调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云计算发展如火如荼,中国电信面对如此环境,也必将以云计算为契机,履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职责,加速自身战略转型。
2.1 中小企业的巨大需求满足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具备大规模、低成本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应用能力;引入更多第三方开发者,形成信息化应用生态系统,并与企业信息化终端系统结合;满足大量中小企业的弹性IT资源需求,降低客户信息化发展门槛。
2.2 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云计算,将有助于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云计算的应用,有利于丰富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且有效改进应用的使用体验,吸引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
2.3 提高IT效率,降低成本加快新业务创新、孵化和部署速度,降低投入;提升IT支撑系统性能和响应能力,降低IT投入成本;利用云计算技术特点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3中国电信云平台建设的分析
3.1 云计算市场分析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的推陈出新,这些必将对未来的电信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从服务器、存储等到中间件、操作系统、各类软件服务在内的众多领域。据权威调研机构IDC的预测,未来5年,全球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有望达到420亿美元。
2010年底,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未来3年,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化工和电力等行业为主,市场规模也将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4%。
中国云计算市场潜力巨大,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方面,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所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对于这些还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建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快速发展的业务相匹配,而云计算的租用、按需付费的模式正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众多的服务器、存储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产品推广到中小企业中,以便未来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技术的落地、企业的联手、政策的扶持将极大的推动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众多的电信运营商、IDC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具有成为云运营商的潜力。而中国电信依托强大的宽带接入市场份额、3G网络覆盖、“十二五”规划的电信政策扶持和资金后盾,必将成为这一发展浪潮中的翘楚。
3.2 价值链分析伴随着中国电信业绩的一路高歌猛进,中国电信的业务的重心也已完成从原始的固话网络建设到移动通信、宽带网络建设的转变。由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不需要大量购买生产原料,其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设备折旧、网络运行维护费用和员工的薪酬福利。
中国电信现阶段的价值链形态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3.2.1 支持资源中国电信的支持资源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公司基本活动的效率,对公司整体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独特的管理体系,可以迅速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完善的内部管理新体系具备可复制性,未来中国电信可以通过管理输出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品牌对于公司的形象提升、客户开拓甚至提高公司利润水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将成为中国电信核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有品牌“天翼”、“我的e家”和“商务导航”以其清晰的市场定位,丰富的内容层次,高性价比的服务水平获得一致好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宽带接入覆盖面持续增长,“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步伐加快,接入能力逐步提高。
3.2.2 技术开发与基础网络建设既要充分满足现有业务需要,又要适当超前。市场需求是技术开发和基础建设的源动力,及时、充分的市场需求分析,畅通的信息反馈,为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创造先决条件。
3.2.3 运营维护要研究业务的运营机制和盈利模式,这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至关重要,是公司未来运营维护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只有如此,才能制定有效、经济的运营维护执行策略,实现最大化收益。
3.2.4 中国电信营销策划水平提升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建立市场调研体系和建立营销策划团队。营销水平是决定产品市场实现的关键,出色的营销理念对建立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至关重要。
3.2.5 中国电信市场实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在营销体系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包括以提升营销技能为主的培训和公平、合理的员工绩效管理。
3.2.6 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客户业务办理的便捷程度和服务质量。具体工作包括科学布置营业厅、增加营业厅数量、提高客户服务部门管理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更个性的服务、及时的信息反馈等。
3.3 核心能力分析核心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必将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因素。中国电信作为国内电信市场全业务覆盖的中坚力量,其业务运行能力,品牌支撑能力,产品组合提升能力,是其最基础的竞争优势。而在语音信息和宽带互联网市场积淀的内容优势、3G网络环境下,高带宽、高流量的增值业务提供能力是其获得未来市场的最好保证。
作为客户知晓度最高的3G品牌,“天翼”以其丰富的内容提供、稳定性、高性价比等因素,份额逐渐提高。基于高带宽、高流量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电信全面布局指明了方向,而国内宽带接入市场的主导地位,无疑成为中国电信赢得下一代电信革命胜利的宝器。
3.4 SWOT分析通过对中国电信业务模式的分析,结合网络资源和现有的数据信息,归纳出中国电信建设云计算平台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4]
3.4.1 优势(Strength)①资源优势:中国电信拥有较丰富的带宽资源,网络接入高速、可靠;②客户优势: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尤其是拥有一部分高知名度的客户资源;③品牌优势:中国电信拥有领先的品牌优势,有很好的社会信用度;④国家对电信产业的政策扶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说明:云计算是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⑤充足的资金是建设云平台的保证。
3.4.2劣势(Weak)①云计算研发能力不足,原有业务平台改造难度较大;②渠道力量薄弱,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明显;③市场营销策略灵活性不足;④整体服务水平较低;⑤低端用户多,价格方面满意度较低。
3.4.3机会(Opportunity)①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发展;②互联网行业应用的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及三网融合的趋势,促进了云计算服务需求的发展;③云计算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绿色IT技术”的代表之一,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这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④交通、金融、物流及制造等传统行业信息化的加速促进了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市场潜力较大,另外,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也是巨大的市场诱惑;⑤未来,政府在云计算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量。
3.4.4 威胁(Threat)①起步较晚,技术上需要突破,研发时间难以确定;②互联网运营商、IT厂商纷纷加入云计算服务领域,导致云计算服务领域的竞争将异常激烈;③云计算服务将带来技术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其实施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于中国电信的业务开发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④中国电信对企业级客户需求挖掘相对不足,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⑤对未来云计算市场的市场预期难以保证。
4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的展望和问题
4.1 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的定位中国电信依托自有资源优势建设云平台,清晰的市场定位对于实现最大化收益至关重要。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市场形态,其市场角色可以有如下的定位:
4.1.1 成为国内领先的IaaS服务提供商:IaaS是中国电信发展云计算的必由之路,国外领先电信运营商的一致选择;以云计算为契机,整合IDC业务服务体系;依托IDC业务,利用中国电信在基础资源、用户群、资金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优先提供IaaS服务。
4.1.2 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聚合者,积极争取主导PaaS运营:PaaS具有密集软件技术特点,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中,中国电信应积极跟进,稳妥介入;与成熟平台提供商合作,适时提供PaaS服务,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和聚合点;同时利用PaaS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内部应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4.1.3 成为国内SaaS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利用“商务领航”等品牌提供供SaaS服务;利用中国电信网络覆盖和业务资源优势,提供差异化竞争的SaaS服务;通过PaaS平台引入第三方SaaS开发力量,提供个性化应用。
4.2 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4.2.1 合作风险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不一致,同一服务模式存在多种非标准化实现,市场潜力未知,存在技术选择风险;多数潜在合作伙伴的技术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难以实现共享或互通,不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更不利于中国电信对产业链的主导。
4.2.2 市场机会云计算市场还处于孕育期,产业链尚未建立,市场潜力尚待挖掘;云计算不同层面的市场竞争各异,需区别对待,充分挖掘市场机会。
4.2.3 相适应的运营管理架构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服务无界性与电信现行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尚没有适合运营云计算服务的实体;云计算对现有结算方式,IT资源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另外,基于云计算的各种技术问题,诸如数据安全问题,服务器集群配置等,以及社会问题等,都会影响中国电信云平台建设,需要正视。
5结语
中国电信的云计算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公司科学的部署发展战略,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结合自身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宽带接入提供商,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的云平台建设经验,结合现有资源,一方面重新审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建立完善的问题处理机制,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合作,由解决方案提供商(IBM、Alcatel-Lucent等)规划云服务运营体系,由系统集成商组织资源进行技术改造与业务平台开发。
百年电信,基业长青。相信中国电信会把握住云计算的发展机遇,建立中国电信在云计算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杨云,冯亚.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J].微型电脑应用,2009,25(10A):42..
[2]马少武,张应,徐雷.云计算在电信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0,02:37.
关键词:汽车 4S店 销售公司 财务管理
一、我国汽车销售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状况
在中国汽车销售公司属于一种新兴企业,目前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在汽车销售公司起步阶段一般需要庞大的建设与运作资金,但其获利能力水平较低,经营积累资金也不足,很多汽车销售企业会利用投资者权益资金或短期债务资金;所以财务管理也会相对复杂,财务风险也较大。随着企业整车销售量递增以及客户保有量逐步上升,也会带来更多售后服务,在汽车销售公司成长发展阶段,售后业务又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财务管理内容更为丰富,核算范围更广,因此为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需要采取更为高效合理的策略,理清财务内容,减少财务风险,以便高效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价值与效益最大化。笔者以为当前我国汽车销售公司财务管理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现代化、高效化。随着汽车销售公司规模化发展,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其基本财务管理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方式来适应汽车销售行业的递级式发展。尽管这样汽车销售公司实现预算管理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几项重要预算的编制均需要有关部门参与并要求企业的账务上的信息都是客观、全面的,同时财务人员能力较强,能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严格来说在汽车销售公司实践起来难度较大。
二、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汽车销售公司财务部工作包括融资、税务、编制预算、进行财务分析等,在部门内一般负责总账、会计报表、税务报表、审核、整车及服务成本结转。一般来说汽车销售公司会分设记账会计(负责对账、记账、作凭证、开整车发票、辅助报表)、出纳(负责整车款,跑银行,整车合格证核对及存取业务),服务结算(负责收取服务收入款,备件收入款,精品安装收入款,作服务业务结算,并每日将收取的款项交公司财务,作营业日报表)。
对于当前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汽车销售行业,我们主要从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其他支出三方面来深入探究其财务核算与管理。其中汽车销售的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整车销售及三方协议贷款资金和经销商进货两方面的财务管理;汽车售后服务主要有售后维修、配件销售、汽车装饰等三类业务的财务管理。
(一)汽车销售财务核算与管理
整车交易过程中,采购链会产生两种财务活动,也即自备资金与三方协议贷款资金的流动。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资金管理、销售统计、库存与账务核对。在财务管理中要严密关注资金的周转率及其流动时间,汽车采购时尤其要注意根据公司融资能力的强弱来与厂家按类型及型号订购的车辆。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三方协议贷款资金的控制相对较为麻烦,它是由银行、厂家及经销商三方协议签订贷款额,其基本资金流由30%的经销商自有资金与70%的车质合格证抵押贷款构成,继而从厂家处采购整车。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三方协议贷款资金要注意严格管理车质合格证,确保三方信息动态一致性,那么财务信息就得跟进统计台账。然后在整车销售后根据客户订车情况核算流动资金以换回合格证,当然在日常销售过程中必须定时统计汽车销售状况,以库存为依据,确定是否需要补给车辆,库存不足时采购人员须按照所需车型类别和型号及时进行补给。当达到一定的订单量时,要及时预约银行换取合格证,以便提高整车销售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汽车销售公司要保证较高的资金与存货的周转率以及规范的销售操作程序,从而保证销售流程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要登记并核对好销售核算与库存台账。
汽车销售公司的进货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资产登记,处理好货品与发票收发问题,与此同时还要采取备查台账的形式管理好合格证。进货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销售返利及广告费的核算与收支方面。整车销售返利需按销售量及返利制度由厂家返利给经销商,需预提入每月利润。广告营销费用也是汽车销售公司大额支出部分,,一般厂家分担一般广告和宣传费用,所以广告支出应索回两份不同名义的等额发票,如果采用承兑汇票方式,可高效利用资金。
(二)售后服务财务核算与管理
如今汽车售后服务已成为汽车修企业盈利的重心,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但其核算管理并不复杂,一般是借助维修结算清单核算配件款和人工费。维修结算清单既是与客户结算及开发票的依据,也是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好成本和毛利的数据单。而在售后服务财务管理中业务提成以比较大的财务管理范畴,汽车售后维修、销售配件及配置保险业务时都有相应比例提成,所以需记入每项业务会计成本,或体现在销售费用中核算成本,这个过程类似于整车销售返利。这个过程中包括配件及其销售利润的核算,其中配件可以维修阶段的领用清单为依据,记录相应的周转成本,月底对领用单与库存量进行核对统计后,再进行返利计算。
配件销售中会产生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会返利或支付代收手续费,当然这也是汽车销售公司占有较大份额的部分利润,并与整车的销售和售后维修密切关联。保险返利核算时应单独列账再转入利润。
售后维修是汽车销售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后的盈利重点,其财务管理一般以核赔定损清单为依据,与一般的维修同等核算,若维修费用有差额,应先挂在应付账款上暂缓半年,再根据保险清查情况将其转入利润。对于维修费用的控制与核算应以月为单位进行环比,并对比去年同期情况,根据各项维修业务占总费用比例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发展趋势。
(三)其他收支管理
不同的汽车销售公司的帐务收支有着不同的特点,除以上两方面的财务管理,还有两个重要方面的会计管理——税务及工资,尤其在开出汽车销售、维修发票、配件销售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员需要开具销售结算单,结算员核对无误后方能办理业务。工资是汽车销售公司很重要的一项支出,而且工资激励制度对预算编制有很大的影响,若公司实现的激励办法时不利于控制工资水平,而这又并非财务人员所能左右。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汽车销售公司的业务也开始走向信息化平台,尤其是在现阶段电子商务团购服务以及网络营销推广的普及,其财务管理范围也将由单纯的线下交易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方式。那么财务管理系统,也将变换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以顺应时代的需要。
三、汽车销售公司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
汽车销售公司发展到稳定成熟阶段时,经营状况稳定,运营管理规范化,其资产模式会更为复杂,在过去的融资模式基础上,又辅以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模式。随着客户保有量日益积累,售后维修业务逐日累增,企业利润和的现金流量稳步增长,财务管理内容也稳步增长。企业已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大幅度降低财务风险。汽车销售公司走向债务融资、公开市场发行股票的道路,巨额的资金流管理需要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系统的重组。在未来的汽车销售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走信息化、高科技化、集成化的道路。
在21世纪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将逐步被时代淘汰,而取代它的将是更先进、更准确、更高效便捷的财务管理系统。
四、结语
在大多数汽车4S店的财务管理中,大多以高效、低成本、程序流畅、数据反映及时以及提供决策依据为基本原则。可见财务管理在汽车销售公司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玉朋.《有效财务战略提升企业价值》[J].新理财,2011年第1期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其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礼仪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传统礼仪文化在酒店现代服务理念的导入为论述的主线,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及其在酒店现代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将就如何围绕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内涵对酒店现代服务理论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酒店行业的服务升级、弘扬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做些有益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礼仪文化;酒店管理;服务理念;重构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134-02
在酒店的发展运营中,所推行的价值观应是酒店的发展核心与终极目标,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对酒店员工言行进行统一管理的规范和考核依据,它能使酒店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打造成具备竞争力的服务团队。重构员工道德和礼仪文化,更能使酒店取得经营上的突破与成功,这些文化所形成的动力必然能促进酒店实现应有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一、传统礼仪文化及酒店礼仪文化的简述
1.传统礼仪文化及其价值内涵
追溯礼仪的源头,是由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祭祀产生的。人类的行为与发展一步步进入文明的轨道,国家与阶级也随之建立,早期的礼仪是稳定社会的一种标准与规范。在西周时期,通过礼教推行国家制度,因而有周公吐哺的典故,是遵礼的模范。尤其到春秋时代,礼仪成为孔子所倡导的育化方式。孔子指出,礼是人在社会与生活立身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正是最好的体现,一个具有道德标准的君子,需要符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标准。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儒学大家,他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学规》,在此文中向学生们指出了,要形成“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的礼仪。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深入到教育,并在整个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而礼仪也因此在人类的历史中世代相传。所谓礼仪之邦便是这样形成的。
2.现代酒店服务行业的礼仪文化
综观酒店业的发展史,客栈是它的古代形式,以及后来的大饭店与商业饭店和新时代的饭店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营模式。酒店业的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新的更为明确的礼仪进一步规范起来。19世纪初期,也就是大饭店时期酒店礼仪得以发展,那一时期饭店的主要客户群就是王公贵族等高层的消费群体。以豪华、奢侈为主要特征,自然仪式与礼节也格外注重。i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这一传统被保留并且发展起来。现代化的酒店文化,不只将礼仪的形式与物质方面做为发展核心,而且更侧重内在的精神领域的发展。
总之,酒店礼仪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职业礼仪,它经历了长期的酒店行业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酒店礼仪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服务,也就是说,它是酒店向顾客提供的一项产品,酒店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言行标准与规范,具有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项酒店经营制度。礼仪文化良好的氛围是以一些规定为基础,还需要员工自觉的从内心真诚的为顾客服务。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的导入及必要性
酒店把握住礼仪文化的意义,并且按照其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运用到酒店经营各个方面,充分表现在酒店工作的实际当中。
1.提升员工的核心凝聚力,规范酒店内部管理水平
礼仪已经形成一种观念中的既定符号,它将人们交际言行进行了充分的提炼与总结,可缓解人们不安的情绪,使交往最适宜的情绪与言行派上用场,引起对方的关注,以此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ii。能使企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还能杜绝各种不应有的浪费,使员工对酒店这一集体更有归属感。所以,酒店礼仪文化是提高内部人际氛围的有效方法。
2.巩固消费者的忠诚度,塑造酒店的良好公众形象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进行了这样的划分: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归属和爱、受尊重这五类。顾客在酒店不只能得到一些表面应对,顾客需要得到的基本生理上的满足,像吃、住等那是理所应当的,除了这些还要得到礼遇。顾客进入酒店不光是要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需求,有时顾客更注重得到尊重和礼遇。酒店应该从顾客的心理特点出发,既要让顾客得到酒店硬件上的享受,又要得到酒店的整体尊重的心理享受。
3.形成酒店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酒店市场竞争能力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酒店行业里,只有把握住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据统计,顾客在面对一样的酒店硬件设施时,首当其冲的就会选择酒店的服务水平,酒店的服务理念会直接影响选择的结果。礼仪、礼貌就是优质服务的重点。酒店行业要运用礼仪文化提升竞争力,礼仪文化能够树立酒店优质形象,打造酒店的品牌。这就要从礼仪的基本内容入手,注重酒店员工的行为举止、仪表谈吐、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等。还有,国内的一些酒店实行工装统一,标牌统一,甚至色彩也要求一致,这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整齐划一的品牌印象,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礼仪规定。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比如香格里拉殷勤好客五项核心内容:真诚质朴、温良恭谦、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尊重备至。如家的服务理念:快乐的微笑、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服务、真心的亲爱。海景花园大酒店的“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因此,礼仪文化创造的价值在酒店行业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iii。
三、传统礼仪文化对我国酒店现代服务理念构建的途径
1.提升“礼”的思想认识,构建酒店礼仪文化体系
酒店礼仪文化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强化礼仪观念,以规范、协作、融洽的礼仪规律作为从酒店制定整体政策、发展方针,武装酒店员工的个人思想。
其一,需要改变酒店管理层在礼仪文化上的观念。作为酒店的管理者首当其冲要认识接受酒店礼仪观念,还要把礼仪文化运用到酒店的管理政策与运行标准中去,规范酒店的经营行为。只有酒店管理者的礼仪观念根深蒂固,通达明白,才能具备传授一般员工礼仪文化的资格,高效传达酒店的礼仪文化精神。管理者礼仪观念强、素质高,才能有效的建立执行酒店礼仪文化。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倡导有效的礼仪文化竞争的新思维,从考评思想觉悟,文化水准以及对酒店的展望等角度入手,挑选和任命酒店管理者,管理阶层需要首先武装正确的礼仪文化理念,不断培养酒店员工的思想认识。
第二,要让酒店员工从整体上形成酒店礼仪文化的共鸣。酒店的礼仪文化构建需要酒店员工深入了解酒店礼仪观念,并切实运用到个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去。通常情况,提高酒店员工的礼仪文化理念,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培养礼仪文化理念要有选择性,侧重强调青年、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弱化的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传授礼仪理念,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礼仪观念的生成,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员工的问题,加强员工礼仪服务的理念;再则,礼仪观念需要润物无声、渐渐形成,通过酒店的内部刊物酒店文化网站等途径形成员工深入的学习的氛围,构建员工有序、协作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提高员工自觉的礼仪文化观念。
2.完善酒店礼仪制度内容,保障礼仪文化的实施
长期不断的酒店营业和管理经验衍生出礼仪制度,这是一种遵循酒店礼仪规定的文化现象,目的是增加酒店社会经济效益,在酒店的礼仪传统中,它对其文化的根基与发展以及不断的创新,都起到了最为关键性的作用。其内容有管理与组织构建规范章程等,旨在使酒店管理更为正规,员工的言行更为规范,是带有强制色彩的。酒店行业的制度章程,在文化构建上主要可通过下边几点着手:
首先,开展酒店礼仪文化的宣传工作。依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由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所属的培训部门制定酒店礼仪制度,请礼仪培训讲师向员工传授礼仪规范,担任具体执行礼仪制度的责任人。酒店的质监部门要把酒店的礼仪制度纳入到监督范围之内,保证切实执行。酒店的礼仪文化管理高层由酒店高层领导兼任,主要是监督和全员执行酒店礼仪制度,担当酒店礼仪文化运行中的重要事件处理工作。酒店必须构建上述机构组织,才会真正切实的把酒店礼仪制度落实到位。
其次,制定完善的酒店礼仪制度。酒店礼仪文化需要从酒店所出台的各项礼仪规定和制度去体现。当前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大同小异,但细分到各个酒店中去就不尽相同。所以,酒店之间要互相学习,总结好的经验方法,突出酒店自身特点,出台适合酒店自身运行的礼仪规定,让酒店员工的行为有所依凭,有所约束,让酒店员工在实际的执行时呈现最佳状态。
第三,要关注酒店礼仪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据统计,礼仪文化建设中最亟待完善的就是礼仪培训的过程和师资问题。酒店员工对礼仪文化接受的程度有赖于培训师的水平高低,正确合理的礼仪培训影响员工向顾客展现优质的礼仪服务。当前的酒店现状是,将礼仪制度和关联的服务行为规定施行捆绑制定,礼仪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可混合不是混淆,不能忽视礼仪制度的发展,要把礼仪制度具体化,让礼仪行为有所依凭。
3.营造酒店良好的礼仪文化环境,增进员工及客户之间的沟通
酒店不能停留在已有酒店礼仪文化的成绩上,还要促进礼仪文化的不断进步,这样酒店文化才能长久下去。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一般酒店和酒店的员工行为活动都可以满足行业礼仪规范,能够达到客人的基本需求。但具体起来,在酒店礼仪细节方面还需要完善和发展。比如,个人礼仪要在酒店员工行为上加倍具体和专心。有调查显示,许多酒店的员工在服务礼仪的实际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管理,这种现象说明酒店员工没有专心学习,对工作不热情。对酒店员工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整体上符合操作规范,满足客人一般需求,还要进一步提高到优质的礼仪服务。有一些具体要求需要强调,比如微笑服务,举止优雅等。顾客不能忍受冷冰冰的机械式的服务,顾客需要热忱用心的服务。往往在一些小的方面就会改变顾客对服务的看法,一些误解的产生就源于服务细节。酒店员工的言行举止属于个人行为,表现出一个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酒店的面貌和服务水准,所以,必须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服务,不断使员工的服务理念有所提升,培养他们的职业修养,培训员工的职业行为。酒店的礼仪文化具体由酒店员工去展现,必须把酒店礼仪文化贯穿到实际的酒店礼仪服务中,才能达到酒店礼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酒店的基础设备方面已经不存在对比优势,只有不断提高服务和质量,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树立优秀品牌形象才能在酒店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一定要跟上潮流发展的趋势,积极调动酒店的礼仪文化元素,正确解读酒店礼仪文化的含义以及发展趋势。
注 释:
[1] 周丽洁.饭店管理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2-19
[2] 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
[3} 牟红、杨梅.旅游礼仪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27
参考文献:
[1] 周媛.酒店员工形体素质教育初探[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 孔凯、刘云腾.内部营销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0).
[3] 冯红瑞、孔春艳.浅谈酒店文化建设[J].中国商贸,2011(20).
[4] 陈妍如.酒店文化的精神品格和社会价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 徐耀强.企业礼仪:重要的企业文化型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3).
[6] 尹菲、宫宇宁.形体礼仪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与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8).
一、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简述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这些国家举办农业保险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根据其特点和法律制度,把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参与型
政府主导参与型模式就是,以国家专业保险机构为主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宏观管理和进行直接或间接经营,重点以农作物为主,并逐渐向养殖业方向扩展,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这种模式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的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了政府主办下的农业保险公司来提供农作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是自愿投保,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认购农业保险公司一定数额的资本股份,并负担一切经营管理费用,对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一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以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公司、保险互助会等也都可以在政府农业保险的框架下经营农业保险。
2.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
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等)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强制保险,其他实行自愿保险;其次农业保险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级,最基层的为村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由参与农业共济组织的农民组成,主要负责经营本地的农业保险,同时依法向上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分保,府县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则接受下级共济组织的分保,并提供防灾防损的指导工作,同时再在中央政府级设立农业共济组织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接受下一级的再保险,并接受政府的紧急援助资金、保费补贴和管理补贴。政府的主要职责不是经营保险而是监督和指导。
3.西欧模式——政府资助的商业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些西欧的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采用的模式。主要特点是,全国没有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保险公司、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投保是自愿的,农民自己支付保费,有的国家也支持私营保险公司举办农业保险,同时为了减轻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的负担,也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4.亚洲发展中国家模式——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
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以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为代表。这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由农业保险专门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②由于多是试验,主要承保的是农作物而很少承保饲养动物。农作物也一般选择本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的是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③参与保险的形式大多数是强制保险,并且这些强制保险一般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
二、我国各地对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在恢复农业保险的20多年中,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险机构等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进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有益探索,这些组织模式对构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模式
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是中国人保这20多年在农业保险试验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商业性是指农业保险在人保内部单独核算,人保公司对该部分业务自负盈亏。准商业性是指人保是国有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有点对农业的政策性味道,同时政府对人保经营的这部分业务进行了补贴和支持。
人保的这种经营模式优点很明显,人保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公司,财力相对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经营网点遍布全国,抗风险的能力强,而且人保的信誉好,农民比较信任。但人保的经营模式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风险大,利润小甚至没有利润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难以调和商业保险公司赢利性和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之间的矛盾。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的推广和经营上也会出现很多实际困难。
2.商业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联合经营模式
联合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保险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与当地的政府或政府的某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经营农业保险,实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联合共保的方式。
联合经营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发挥各方的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凭其行政权力,扩大承包面,提供理赔方面的便利,而保险公司具有专业经营的经验。但联合经营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及农技部门财力有限,偿付能力不足,作为赢利率较低甚至亏损的农业保险业务,很容易出现有利大家争,无利亏损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推委扯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
3.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性经营
这种由政府或政府部门政策性经营农业保险有三种主要的外在组织形式:
其一是民政部门的农村救灾保险,就是在每个试点县有政府调拨资金建立农业保险的初始资本金,财政上再给适当的补助和补贴,对农业农民提供保障水平很低的保险,目的是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和简单的再生产能力。
其二是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所经营的农业保险。这种经营模式实际上是在商业保险公司中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性经营。这部分业务的初始资本金由财政每年拨给,并且享受免税待遇。对一些重要农作物、牲畜和农业机械实行强制保险,其他保险标的允许自愿投保。至今来看兵团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还比较好。
其三是上海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拨款建立准备基金,各政府推动,人保上海分公司代办,结余积累留地方,上海市地方财政在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时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免征一切农业保险营业税。上海的农业保险是全国农业保险试验中成功的范例之一。
4.农村保险相互会社的经营
1990年在河南的新郑试点建立了中国的保险相互会社——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保险相互会社是一种被保险人自己组织,共同出资,相互保险,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保险组织。这种经营模式依靠县、乡、村的力量组织保险组织,实行“独立核算,资金留存,以丰补歉,结余留会”的经营原则。但互助会一般范围小,准备金积累能力弱,积累速度慢,难以应付较大的灾难。
三、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1.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基础。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强的。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其立法的意义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
2.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我国的农业保险即涉及到农业和经济发展政策又涉及到社会保障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战略意义,需要农民普遍参与,否则就会失去其政策意义。另外,对农业保险这类的准公共产品实行自愿而不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强制,可以肯定的说,其参与率会非常低。这样农业保险就很难持续经营下去。
3.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主导或支持。首先,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就决定了我们要把农业保险定位于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的经营就离不开政府的参与行为。另外,在农业保险的具体经营实践中,政府不但要提供保费、管理费用的补贴,提供农业再保险业务,还要在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理赔、核赔等环节提供便利,协调各方的利益,保证农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国内外的农业保险实践来看,我国要想使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和保持农村稳定的作用,就应该进行农业保险的制度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也就是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保险的制度模式。所谓政策性就是把农业保险产品当作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来对待,采用商业保险的形式和技术进行经营。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对政策性经营的农业保险提供统一的制度框架,各级政府和各级允许的经营组织要在这个框架中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同时政府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给予财政支持。这种政府主导下的政策保险的制度模式,有4种经营模式。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介绍:
政府主导并由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
1.模式特点
这种经营模式就是由政府主办,并设立相关机构从事农业保险具体业务的经营。其特点主要有:
第一由中央政府或其相关部门出面建立专业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并以该公司为主经营全国的农业保险业务,它既可以经营农业保险,也可以经营农村的寿险和其他财产保险,以此来补贴传统的种植险和养殖险的亏损。各省、自治区、市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具体业务由县支公司及其人组织办理,并以县为单位进行独立核算。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作物保险主要是一切保险和多重保险。除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外,也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社和相互会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但是必须经过保险监管部门审核批准,在各自业务范围以法规范。
第二由国家政府出资建立政策性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可以由现在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这部分业务),再保险公司的职能主要是一是通过再保险机制,使农业保险在全国的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分散,以维持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二是补贴各省、市、自治区农业保险的亏损。农业再保险公司通过一种差额杠杆来调动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积极性。即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组织可以按低于农业风险的实际费率来承保,当赔付率超过一般赔付率时,由国家再保险公司来补足。
第三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对有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几种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也可以考虑将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结合起来,凡有农业信贷的保险标的,都要实行法定保险。
第四政府补贴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或大部分的经营管理费用,并且给予农业保险经营免除一切税的优惠,以利于农业保险公司总准备金的积累和长期稳定经营。
第五这种模式农业保险的举办需要有关行政、民事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农业保险的区划、费率的厘定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落实都不是农业保险公司一家能够完成的,农业保险具体业务的开办,如展业签约、查勘定损、理赔兑现等工作也都需要县、乡行政部门的组织、协助和推动。
2.模式的优缺点
由政府主导并组织经营模式有一定的优点:
①农业保险容易推广普及,农业保险是一种现代的农业风险管理制度和工具,对我国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还相当陌生,如果仅仅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自愿的接受农业保险,从而产生诱致性制度变迁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如果经营者是政府主办的保险公司,通过各级政府红头文件及其组织发动,通过政府运用其权威实施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使更多的农民参加保险,特别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时,农民比较容易接受。
②从农业保险的性质来看,它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大部分的特性,诸如保险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保险经营利益的外在性、保险产品取得方式上的非竞争性、产品消费在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加上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高费用、高价格等特点,使之由政府来主办最合适不过。由政府组建的农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实行垄断性经营,在进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追求自我财务平衡的基础上,主要将社会效益作为目标和任务,加上全国性经营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可以交好的矫正市场在这方面的不足,容易受到较好的资源配置效果。
③由政府组建的农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可以扩大承保面,分散风险,提高偿付能力,降低经营成本。保险经营的基础是大数法则,风险单位越多。保险风险越容易分散,保险经营的财务就越稳定。农业风险单位太大,在较小范围内很难有效分散风险。政府组织在全国范围推行农业保险,特别是对某些险种实行强制保险,使风险尽可能在最大空间进行分散,政府行为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风险在时间上得到有效分散。
但政府组织经营农业保险也有很大的问题:
①这种官办性质的国有独资公司必然产生和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一样的弊病,难有动力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都不会真正向管理要效益,只会向政府要补贴。更重要的是,国有农业保险公司不象其他国有企业那样,在经营亏损的时候很难为亏损找到合适“借口”,经营农业保险亏损本来就相当正常。如果某年农业保险公司亏损严重,经营者往往会找到一个难以反驳的“借口”,就是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巨额赔款不可避免,政府的保险监管部门也很难去界定亏损到底是巨灾造成的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由于农业保险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太大,政策性保险的经营业绩就很难用利润来衡量,这样盈利亏损都有理,反正有国家财政买单,长此以往,农业保险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作为一个国有独资的政策性保险公司,通过政府来干预农业保险的经营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是有一定前提的。即政府的廉洁和高效、经营独立、信息完全公开、技术完善,这些条件在现阶段我国还不成熟,也就会造成“政府失灵”的后果。
③由于利益主体不统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农业保险公司及地方各级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好协调。在这种模式下,农业保险经营亏损了由中央政府负担,地方政府虽然也拿出来部分份额,受益的最后还是地方。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出现地方政府和农民一道“吃”农业保险公司,也就是“吃”中央财政。
政府支持下的农业保险互济合作社经营模式
1.模式特点
对于合作社性质的组织,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农村就有过广泛的实践,但后来我国农村的各类合作社逐渐背离了其本来面目,异化的合作社道路使农民谈“合”色变。但从国际上来看,农业合作社保险在欧洲一些国家,例如德国、法国并不鲜见,甚至是这些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农业保险合作社是农民按照自愿原则,采取入股方式筹集保险基金,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一种合作组织。就一般合作社来说,目的不是赢利,但是可以赢利。由于农业保险合作社经营的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其目的就不可能是赚钱,而是将合作社成员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散,不仅如此,为了减少合作社的风险责任和提高其在重大灾害条件下的偿付能力,政府还要给予支持和配合,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由于我国实行以后农村集体组织的松散性,由农民自发组织农业保险合作社一般说来难度很大,而且难以作到规范性。因此应由各级地方政府帮助组织和建立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或农业保险相互会社。
第二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法定保险的险种不要太多,以避免太大的保险责任,法定和自愿保险险种由各省、自治区、市根据自己饿具体情况决定。鉴于合作社初创的实际情况,应该多方筹集保险基金,各级政府要提供一定数额的初始资本,并给予一定份额的保费补贴。同时,由于农产品加工部门和农产品消费部门和农业保险是息息相关的,他们也要分担一部分保费。
第三在组织结构上,一般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独立核算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比较合适,每个村成为其中的一个核算单位,同时在县里设立县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具体负责全县农业保险的经营和财务管理,同时给下级合作社提供再保险业务。在省级可以建立联合会,统一规划和协调全省的农业保险,并建立该系统内的再保险机制。另外,国家必须建立农业再保险机构,为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合作联社提供再保险。
第四在乡镇级的合作社,为加强农户之间的监督,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一般自留部分的赔款应以当年所交保费为限,或者适当运用部分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鉴于大部分损失由上级联社赔付,自留部分如果不够赔可以按比例赔付,这样大灾年份农民自己也要承担小部分的损失,其他人多赔意味着自己跟着受损,这样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从而发挥互济合作组织的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良好作用。
2.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模式的优点在于:
①保险合作社是社员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盈亏自负,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保险组织,因此,其经营灵活,可因地制宜设计险种,保费较低,同时在保费收取、防灾防损、灾后理赔等方面具有其他形式保险企业和组织所没有的优势。
②由于基层保险合作社的社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社员们的利益高度一致,而且有时本乡本土相互之间对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等级、受灾情况较为熟悉,任何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都会涉及到其他保险人的利益,因此被保险人之间容易形成一种自觉监督机制,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也会使农民联合起来一起“吃”保险的局面得到改观
但这种模式的经营也存在着问题:
①农业保险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在现今我国保险业整体缺乏专业人才,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农险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从事收入较高的商业保险的情况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想要吸收足够的合格经营管理人才是很成问题的。这使他们在保险费率、保障水平的确定、定损理赔、风险管理、财务核算等经营管理方面,会遇到很大的障碍。这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协调和监督十分不利,也对农业合作社的规范和健康经营不利。
②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难以解决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农业风险单位巨大,往往一个风险单位就涉及数县甚至数省,特别是洪涝灾害,干旱灾害这些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就涉及千千万万农户,上亿公顷的农田。因此即使以县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规模也是太小风险还是显得过于集中,这就难以是风险在较大的空间上得到分散。即使有两层的再保险支持,也无法完全解决直接保险的全部风险问题。同时,合作社的规模太小,保险基金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会受到限制,所以其保险补偿能力有限。
③虽然农业合作社模式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要付诸于实践并不容易。由与受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缺乏合作传统意识,也缺乏自我组织能力,加上我国早期不太成功的合作化运动留下的后遗症,很多农民对合作社反感,在这种条件下,要建立规范、廉洁、高效的合作社并非易事。另外,从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来看,合作社的经营容易受到地方政府行政的干预和操纵。基层乡镇司空见惯的帐目不公开和财务混乱,管理人员和领导贪污、挪用私分集体财产的现象在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经营中也会出现。
④此模式在运行机制上还面临着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互济合作,进行了再保险以后,基层乡镇合作社只留下了少量的风险责任,一旦出险,大部分保险责任还是由上层的再保险组织承担,这样就完全有可能出现虚报损失、冒领保险配套赔款资金的情况。
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1.模式特点
相互保险公司是一种兼顾股份公司形态、保险经营技术和合作保险组织的保户权益的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本,是以负债性质的基金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公司保户兼有被保险人和公司所有人的双重身份在公司中有选举权和收益权。我们这里提出的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有一定数量的发起人成立全国性的“中国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发起人自动认购公司经营所必需的基金,或者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这笔基金。然后在自上而下建立农业保险公司组织体系。在总公司下面,各省、自治区、市设立分公司,县设立支公司,乡镇设立营业部。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下,中国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负责制定本公司的经营方针、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及再保险业务。
第二由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向农户提供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的各种险种和政府允许的其他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险种。各级政府对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应从行政上和技术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统一进行农业保险发展规划和农业保险区划,帮助他们科学合理的厘定保险费率和设计保险条款。政府还要在财政、金融、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支持,具体办法是通过减少或免除相互公司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及对其经营亏损通过再保险公司给予间接的支持。
第三为了保证相互公司的稳定经营,促进农业保险的良性循环,农业保险相互公司必须充分利用投资渠道,有效运用资金。还要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在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内部,基层公司向上一级公司分保,总公司再向中国再保险公司分保,使分散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能得到再保险的支持。
2.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①相互保险公司模式能解决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和股份保险公司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如,通过相互保险公司,可以将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协调各方矛盾,理顺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关系,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的展业难、承保难、收费难、防灾难等经营管理问题,在相互保险公司条件下,就容易解决的多。
②相互制公司是合作制的高级形式,具有独立的法人产权制度,法人管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相互保险公司就容易作到产权明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对成称,保证资源的优化配制。
③采用相互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有利于农民的积极参与。相互公司没有股份公司那样必须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红利分配给股东的压力,所以他们有更大的灵活性来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价格。采用这种模式主要动员的是民间资本,政府支持的力度不会太大,财政不会花钱不多,政府容易接受。
虽然相互公司模式有商业公司和股份公司所没有的优势,但是其经营也有自身的缺陷:
①相互保险公司没有政府的保费补贴,即使是非赢利性的,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保险费仍不能低到对农民有足够的吸引力。特别的,如果不能解决由于微观主体从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中所获预期效益不高而缺乏购买需求的问题,其经营规模就会受到影响。和合作经营一样面临着难以有足够的合格经济管理人才,在收入较高的商业保险尚缺乏人才的现今,没有赢利的农业保险吸引人才是一个大的难题。
②相互保险公司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组建和操作方式缺少实践经验,理论上的优势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这种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很难从中赢利,又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来增加资本,要收回初始资本金都是难度很大的事情。这样就必须请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帮助相互保险公司,而政府是否愿意担当这些责任还难讲。
③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同样存在和农业合作社所涉及的这种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参加积极性问题,还有行政干预问题。另外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也存在本身不可克服的缺陷,例如,相互公司的所有者即客户经常变换,使其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控制不力;多元经营空间有限;相互保险公司将所有者和客户的职能混合,经营结果的透明度不高等。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1.模式特点
美国近10年来农业保险的改革方向一直是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让商业保险公司具体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我国的商业公司如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新疆兵团保险、人保新疆分公司都有在政府政策框架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成功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表明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是经营农业保险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模式的含义就是,在我国政府统一制定的政策性的总体框架下,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参照美国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我国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设立中国农业保险管理专门机构(如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该机构隶属中央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它不是商业性的企业,而是国家的事业机构,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具体业务,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该专门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功能是,负责设计和改进全国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具体险种;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向参与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业务;审查和监督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并根据各商业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量对保险公司提供补贴。
第二商业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由政府提供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政府除了提供保险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补贴外,还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免除其营业税和所得税,保证商业公司的稳定健康经营。获准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农业保险的专门机构除了给予补贴外不承担其他责任。
第三获准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主要经营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设计的险种,也可以自行设计自愿投保的农业保险险种,但这种险种必须经过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的审查和批准才可以出售。保险的展业、核保、理赔由商业保险公司直接或通过其人进行。但各级政府应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四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的农业保险项目要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对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和畜禽实行法定保险,以避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风险在更大的空间分散和降低项目的经营管理费用。其他保险项目实行自愿保险,政府只对法定保险项目给予补贴。
2.模式优缺点分析
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的具体业务有很大的好处
①首先,能把政府及政府建立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从农业保险的具体业务中解脱出来,它不再经营农业保险的直接业务,可以把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协助保监会作好监督,同时又能集中一些专家从事农业保险的研究,使农业保险制度和经营不断得到改进。
②商业保险公司也会积极的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由于政府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以及政府对农民实施保费补贴,使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在能够避免亏本的低保费下承保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来开拓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市场获取利润,这样保险公司仍有很大的积极性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对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性。
③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比政府主办经营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明显的优胜,商业保险公司有经营保险的技术和成龙配套的专业人才,具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于利益归己,风险自担,要考虑必要的盈利,这样公司在经营上就会想法加强内部管理和监控,在业务经营中从严把关,大大减少管理费用和多赔、滥赔现象。
④商业保险的经营一般说来从制度到技术都比较规范,信誉相对较好农民比较相信。在商业保险中,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地位是平等的,不会产生由政府经营农业保险那样,农民感到是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这样商业性的农业保险相对更好接受。
当然,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并非一帆风顺,它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
①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必须有政府的补贴,但补贴的方法和份额问题不好解决。政府补贴过少,商业保险公司就不愿经营,而补贴过多,政府财政又会陷入较大负担。另外保险公司的赢可亏状况还与其经营的其他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有关,如果这部分业务没有赢利,保险公司就会想法找政府要补贴,所以在政府和保险公司之间利益博弈中找到可行解决难度也很大。
②商业保险公司更愿意经营那些风险小,利润大的经济作物和特种养殖业保险,也愿意经营农村的财产和人身保险,而不愿意经营亏损大,无赢利的但对农民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保险业务。
本文主要阐述了印染企业ERP系统的管理思想及其在印染企业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横向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印染企业在企业管理上的异同,指出ERP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且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整个印染行业的大势所趋。同时,纵向分析了我国印染企业实施应用ERP系统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印染企业;ERP;信息化管理;企业管理
我国印染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而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除了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条件之外,先进的印染企业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印染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要求。而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方向,其中,典型的ERP系统在许多行业中已经被成熟地应用。特别指出的是,ERP系统在纺织生产和服装生产中也已成功地应用,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印染企业的ERP系统应用是大势所趋。
1 ERP系统在印染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1 ERP系统简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面向供需链的集成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软件为载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简要说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并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信息的管理[1]。
ERP系统的应用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2] :第一层次即ERP管理系统,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第二层次是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各环节、各机台都纳入该系统;第三层次是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的,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
总的来讲,ERP系统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的一体化管理的管理系统。ERP系统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对供需链的控制。
1.2 印染企业ERP系统中的管理思想
深刻地理解ERP系统内在的管理思想是企业了解ERP、选择ERP、用好ERP的关键。尤其对于具备实施ERP系统条件的印染企业在开发实施ERP系统时,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注入ERP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紧密结合了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出的ERP系统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在具体实施时能减少企业调整适应的周期。
在ERP系统的IT外衣下,蕴含着长期积累和吸收的管理思想[3] 。ERP系统不是程序开发、数据库链接和硬件网络等IT技术的简单组合,其真正核心是基于IT技术手段所要实现的对于企业所有资源的整合与控制。
现代印染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企业订单呈现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趋势;二是企业组织生产所需原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三是印染加工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四是印染企业多为外向型企业,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复杂。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印染企业在生产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参数,需要频繁地信息交互。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交流不畅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提高效益、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由此,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快速平稳传递的需求是发展ERP系统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目前企业管理中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许多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即更为注重供应链的管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区。悉尼工商管理学院David Walters 的研究指出,供应链管理与需求链管理之间的联系相当脆弱,尤其是对于需求链的管理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4]。 ERP系统的建立,同时强调了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无疑更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1.3 ERP系统在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当前,ERP系统已经逐渐由大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小规模、传统产业转移,印染产业的上游纺织企业及下游服装企业都在ERP系统上有了成功的实践,ERP在印染行业中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
1.3.1 中、日、韩印染企业管理比较
中、日、韩三国印染企业的生产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层次,三国的印染产品也各有特色。目前中国在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日韩企业在印染新产品的开发上却更为擅长。尤其要指出的是,日韩的印染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升级,而中国印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比较分析得出,三者的管理还有深层次的差异。
日本印染企业管理严谨而系统化。以日本PAKA RGB印染公司为例,其厂房布局合理,采用自动库房设计,既节约了空间又使得产品摆放更为整齐。同时,为了有效利用热源,高温高压染色机另外套上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不仅仅是严谨管理,日本印染企业的系统化管理也十分突出。拥有百年历史的泷定名古屋株式会社在资料保存上也很有特色。该企业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流行面料(包括当时的中国纺织品样本),虽然时间久远,但资料中的布样摆放依然平整有序[5]。
韩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普及化、实用化。数字化技术是韩国染整业技术领先的关键,韩国的印染企业中有针对化验室、生产车间使用的诸多数字化管理设备,最有特色的是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设备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正是以上的基础使得韩国印染企业实现了减员增效,同样一个日产10万米的印染厂在中国需要300左右的员工,而在韩国只需要100左右的员工,用工是中国同类企业的1/2~1/3左右[2]。
中国印染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客观地说,许多印染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完善,企业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保护的思想浓厚,开发市场的意识薄弱,决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6] 。中国的印染企业在企业管理的严谨化、系统化上还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单纯地以绩效管理作为管理手段往往存在很大的质量控制上的隐患。同样的情况下,韩国印染企业却在管理中推行员工收入与个人产量脱钩,避免因赶任务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在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上还达不到普及和实用的程度。
1.3.2 中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分析
目前中国的印染企业已经具备实施ERP系统的基础,实施ERP系统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础平台的ERP管理系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较小。见诸报道[7-8] 的深圳中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开发的“深中冠ERP系统”和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的ERP管理系统都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增长。
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中国印染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即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数量很少甚至根本没有,由此导致在信息化管理中不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印染产品生产的重演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工艺参数有几十个之多,要将这些参数控制在工艺允许的范围之内,单纯地依靠人力是很困难的,这项工作由计算机取而代之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印染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上的某些不足。ERP系统作为信息交互的平台能使整个企业生产管理类似于一个供需链,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如果同时配备数字化的设备更能实现管理者对各类信息和数据参数的实时掌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适应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生产方式,为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中国印染企业应用ERP系统的进展与前景
2.1 中国印染企业ERP系统开发的背景
中国的印染企业开发应用ERP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由于先进设备的快速增长与信息化严重滞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包括: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印染色彩的高要求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先进设备与技术参数的矛盾;印染装备技术快速扩展与管理能力提升缓慢的矛盾[1]。
ERP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正是基于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需求,而且ERP系统中各个模块化子系统能针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
2.2 印染企业ERP系统发展的各阶段
ERP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由调研开发ERP管理系统到整个系统运行自如,需要经过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阶段、MRP(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阶段、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阶段、ERP阶段[8]。
MIS阶段,企业需大量地采集原始数据,该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要具备查询和汇总等工作的功能。尽管MIS处于ERP的起始阶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不高,但该阶段是一切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Rong-Ruey Duh等对于台湾一家实施ABC管理系统进行ERP管理的纺织企业的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如果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采集,ERP管理很难发挥实效[9]。
MRP阶段,企业对产品结构进行管理,旨在借助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订单、库存的管理,满足企业根据订单展开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还能方便企业掌握物料需求信息和实际库存信息,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目标。
MRPⅡ阶段,在前一个MRP系统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的管理,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功能。此外,还要将财务系统纳入该系统,在企业内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
ERP阶段,该阶段高度整合前面各个阶段的功能,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ERP系统将企业内封闭的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对接,实现对整个供需链的全局控制,成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平台工具。
目前,具备一定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印染企业多数处于MRP与MRPⅡ阶段,一些规模型企业正处于向ERP系统过渡阶段,少数企业已经实现了ERP系统管理。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顶级的印染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基于ERP系统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规模型企业正努力构建ERP系统,现有的MRPⅡ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选择MRP或者MRPⅡ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整个印染行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上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特别是底层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层次的提高抬升了中国印染行业整体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2.3 印染企业ERP系统的发展前景
ERP系统是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所以ERP系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中一个具有指向意义的发展阶段。当然,ERP系统除了主要的构成不变之外,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
在2000年,ERP概念提出10年之后,美国研究机构 Gartner Group 再一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ERPⅡ。ERPⅡ强调协同商务,在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在同行业范围实现一体化和协同化的运作方式,企业可以提高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入,增加灵活性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ERPⅡ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10] 。
我国印染行业的产业链完整,区域化集中优势明显,使得全行业在未来实施协同商务模式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此之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整个印染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有更大的提升,实现以ERP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曾林泉. 基于ERP系统的印染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J]. 染整技术,2007,29 (1):10-12.
[2] 韩国染整业观察[EB/OL]. 中国印染网.[2009-12-26].省略/news/shownews.asp?id=959 .
[3] 计算机世界. ERP的IT外衣[N]. 计算机世界,2005-05-13 ,(C12).
[4] David Walters. Demand chain effectiveness supply chain efficiencies A role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6,19(3):246-261.
[5] 吴玉华. 日韩印染企业考察[J]. 印染,2006(22):45-46.
[6] 李志敏,杨锁廷.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优化方案[J]. 产业用纺织品,2005(1):20-24.
[7] 杨文. ERP: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N]. 国际商报,2003-08-23 ,(7).
[8] 梁海波. ERP在印染企业中的应用[J]. 针织工业,2007(2):64-66.
[9] Rong-Ruey Duh,Thomas W. Lin,Wen-Ying Wang,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 case study of a Taiwanese textile company [J].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17(1):27-52.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实物期权定价法
科技型企业是指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产品或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在为社会提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含量比较高,“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的现实诉求
科技型企业与已经有较长历史、经营相对稳定的传统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科技型企业日益重要的今天,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估理论来判别科技型企业成长以及价值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许多误区。科技型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业者用独创的科学与技术识别了一个迄今为止没有人涉足的、新颖且具有潜在价值的市场机会或商业模式,发现并鉴别了他人没有发现的机会,并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为其他人创造了价值。科技型企业的价值主要存在于创业者的自主创新以及对这些原始创新的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创业者专有的知识技能、探索中的企业赢利模式,使科技型企业构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期权”,而且传统评估发法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模型将其价值“甄别”出来。如,当年“中华网”( china.com),按传统评估方法评估出的1000 万美元的资产被卖出,上市后被卖出的1000 万美元的资产价值变成了13 亿美元;还有,当年雅虎公司创立时,杨志远和菲罗找到OFJ 投资公司理派克,希望能得到风险投资,当时的OFJ 投资公司在科技型企业价值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拒绝投资;然而,同在硅谷的红杉树公司慧眼识金,以100 万美元买了雅虎公司25%的股份,短短的五年内100万美元却变成了40亿美元。可见,科技型企业有着自身特点和发展模式,探讨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是现实诉求。
二、实物期权定价法是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的内在要求
1.传统评估方法的难点
面对科技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传统方法都面临评估难点。
(1)对公司历史绩效和预期增长率的估计
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 其着眼点在于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而对获利能力的分析是基于对企业的现状和历史绩效分析判断进行未来预测。无论采用现金流量法或市盈率倍数法,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科技型企业, 尤其是初创期或成长初期的科技型企业,往往是以掌握着某项优势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兴起的。产品研究、开发及市场推广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公司财务状况拮据,净现金流为负,销售收入少,效益极不稳定。此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网络公司。如果以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作为评估基础,显然网络公司的价值可能会被严重低估,这是由于企业目前的收入状况与未来获利趋势的相关性不明确。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项目的不断开发的历程。而项目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 对利润率的影响举足轻重;高科技项目开发风险大,且高新技术行业缺乏“外部”增长率预测的历史数据。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增大了预期增长率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企业预期收益估计会出现较大偏差。
(2)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度量
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比知识较少的企业在整体上运行更好。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具备作为资产的三个条件:首先它是一项经济资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其次,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与使用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及其在企业取得前所具有的价值,都可用货币计量。再者,能被企业拥有和控制。当某企业聘用或雇用某员工时,就已将该项人力资源的使用权拥有和控制。因此,人力资源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但是,人力资源的测度难、易消散、动态性、主观性等都给人力资源资产的评估带来一个难题,即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计量使该项资产价值较好地得到反映。
2.期权定价基本理论
期权(option right ) 是一种选择权合约,它给持有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权利。由于购买期权能为其标的资产保值或从中获利,因此期权有潜在价值,要获得它,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就是期权价格。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以传统意义下现金流时间价值为基础,再融合考虑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和管理柔性价值以及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带来的价值,从而能够更完整地对投资项目的整体价值进行科学合理估价。期权基本类型分为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s)是指仅允许期权的持有人在期权的有效期最后一天方可履行合约的期权;看涨期权则是估计这个股票会涨,可以在未来以一定的价格买进;看跌期权是估计估计会跌,可以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卖出。20世纪70年代,布莱克和斯哥尔斯提出了第一个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和斯哥尔斯证明了通过构造一个包含股票和欧式看涨期权的投资组合而产生一个无风险的套头组合是可能的。该投资组合价值变化的来源必定是价格,因为在某一时点上资产的数量是固定的。如果看涨期权的价格是股票价格和到期时间的函数,那么看涨期权价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股票价格的变化和期权的到期时间的变化的函数。
下面简述一下Black - scholes 公式:
设买权价值为C ,标的资产市场价值为S ,约定价格为X。对于一个约定价为X,标的资产当前价值为S 的买方期权,其收益(现金流) 为:
收益=S - X当S > X
=0当S ≤X
这个收益实际上就是期权的好处,期权的利润,它不等于期权价,期权价就是获得期权所付出成本。所以收益为零时,期权仍有价。我们现在要求的也就是这个期权价。
如果距离到期日还有时间T,则该买权的价值为:
C = e - rTE max( ST - X ,0)
设ST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通过Black - scholes 微分方程的积分求解,可得到Black - scholes 的应用形式:
C = SN ( d1 ) - Xe- rtN ( d2 )
其中, S 是根据在没有套利机会的情况下e- rt S T= S 得到的。
N ( d1 ) 和N ( d2 ) 分别表示在正态分布下, 变量小于d1 和d2 的累计概率。
d1 =ln( s/ x) + ( r2 +σ2/ 2) Tσ/T
d2 =ln( s/ x) + ( r2 - σ2/ 2) Tσ/ T= d1 -σT
这里r 是无风险利率, N 是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Black - scholes 模型可以解释成股票价格乘以套头率的倒数, 减去执行价格的贴现值乘以将被执行的期权的概率。Black - scholes 模型仅是5 个变量的函数: 股票价格S 、执行价格X 、期权的到期时间T 、无风险利率r 和股票价格的瞬时方差率σ, 前4个是直接可观察的, 这也是Black - scholes 的期权定价公式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它不像其它金融模型那样依赖于投资者的偏好和期望, 它的输入变量中惟一不可观察的是标的资产的波动量。Black- scholes 的期权定价的相关分析为有要求权资产(contingent claim assets) 的一般分析提供一个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对实际中具有期权特点的问题进行研究,都可归结为对相关期权的分析。今天期权思想方法已成为投资决策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这种思想的意义甚至超过Black - scholes 模型本身。
.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可行性
科技型企业采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主要表现为高风险性、创新性、高效益性和高投入性,除此之外,高新技术还具有高竞争性、系统性、周期性等特点。高新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投入和经营与期权投资在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上是一致的:第一,投资的潜在价值是未来风险的函数。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变化越大,企业开发高新技术的风险越大,收益可能越高。第二,少量的、初始的投入能够为将来创造新的、更多的投资机会,并且这种投资机会具有“可选择性”,这正是期权的本质。企业开发出相关高新技术的前期费用不一定很大,但该技术可能会拥有巨大的市场力。第三,高新技术的投入是一个有限值,而由此带来的市场前景可能是无限的。高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期权特征,就可以沿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考虑管理决策者在投资、生产以及产品研发等高新技术决策中的选择权,从而能充分反映实施技术决策的选择权价值,更为合理而准确地评估高新技术的价值。引入实物期权法评估理念,就是考虑某一高新技术项目的价值不仅包括项目产生的直接收益,而且还要包括未来选择权带来的收益,即期权价值。与传统的净现值(NPV)评估方法相比, 用期权理论评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更符合客观实际。运用期权方法来评估高技术项目投资价值时就需要考虑高技术项目的实物期权特征。拥有了一个项目,就相当于拥有了一种机会或者说选择权。可以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投入商业化资本(包括启动资本和扩张资本) ,来换取相应的回报。项目拥有者只有在回报大于成本时才会利用这种机会,行使这种权利。这种成长机会的选择权称为成长期权。对一个技术基本成熟的高科技项目来说,其商业化投资额比较容易确定,但项目未来的收益却因为市场风险的存在而变得不确定。如果拥有了灵活的选择权,就可 以审时度势,选择适当时机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采用实物期权的评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估计未来可能的股票价格出现的概率,因为这些信息已包含在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和波动率的估计值之中;(2)不需要估计标的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因为标的资产的价值和复制组合的形成已保证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3)不需要知道期权的期望收益率,因为期权的价值直接由动态复制得出;(4)不需要对折现率进行风险校正,因为定价过程独立于个人的风险偏好。
三、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具体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按阶段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因此,实物期权定价法评估科技型企业价值时,要因时而变。
1.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首先,处于种子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企业,因为此时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只拥有一项高科技和对理想中的产品的设想,还没有现实的企业形式对它进行评估可采用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其次,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独创性,难以找到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因而不适宜运用市场法。同时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创立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取得销售收入或销售收入数量很小,净现金流为负,以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用普通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此阶段,应采用期权定价法对初创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再次,创意期的技术转化成为产业发展和具体的产品形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开拓销售渠道等。如果科技型企业采用恰当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的需求问题,企业接踵而来面临的就是经营风险,特别是顾客市场的风险。企业已经投入大量无法收回的资金,但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清楚。创业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经营风险便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融资需求能否恰当地解决,经营风险能否很好地化解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其未来成长的期权价值。所以,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从企业现有获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机会两方面来评估。相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未来的投资机会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因此,此阶段应采用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长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最后,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熟蜕变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趋于正值并且稳定。但这一美好景象的背后却隐含着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危机:阻碍创新。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却往往被成熟期的企业盛况所误导。其实,企业成熟期是企业蜕变转型的前提,正是在成熟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成功地进行二次创业转型。所以,成熟蜕变期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寿命的长短。从发展的眼光看,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很明显的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转型机会价值。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具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现有资产的获利能力价值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二次创业发展转型的机会价值构成了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而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又分别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抓住转型机会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关键驱动因素,在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价值。
综上所述,由于高新科技企业在高投高风险、高收益、发展阶段等方面与传统型企业有较大差异,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时要针对不同成长时期的高新科技企业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灵活运用。期权定价法的运用,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有抉择权产品、技术的企业价值,从而减少对拥有这类资产的企业价值低估的可能性。折现现金流量法比较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阶段。灵活运用两种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相接近。
2.实证应用分析
拟对一家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行评估,该企业拥有一项有效期为10年的专利权,如果现在开发该产品,预计现金流为2.5 亿元,开发产品投入成本的现金流为5亿元,由于技术进步因素,对各种市场情况的概率表明该专利产品现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年标准差为6% ,为维持技术的领先,公司每年投资一千万元对该产品进行改造研究,10年的国库券利率为6% ,同时该企业还拥有账面资产及现有业务价值为800万元,试评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价值。
企业的评估值= 企业无形资产( 专利权) 价值+企业有形资产
对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可以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评估,而专利权这类无形资产我们可运用Black - scholes模型进行评估。
Black - scholes 模型中有关输入参数如下:
标的资产的价值( S ) = 预期现金流的现值=2.5 亿元
期权的执行价格( X ) = 开发该专利产品投资成本的现值= 5 亿元
期权期限( T ) = 专利权的有效期= 10 年
标的资产价值的方差(σ) = 专利产品价值现金流的方差=(0.6)2
无风险利率( r ) = 10 年期利率= 6 %
延迟成本率( y ) = 预期现金流/ 现金流的总值= 1 000/ 25 000 = 4 %
代入Black - scholes 模型的期权定价公式中
d1 = 0.6888N( d1 ) = 0.7545
d2 = - 1.2086 N( d2 )= 0.1134
e- yt = 0.6703 e- rt = 0.5488
期权价值=S e- ytN ( d1 ) - Xe- rtN ( d2 )
=2.5×0.6703×0.7545-5×0.5488×0.1134= 0.9532
企业评估总价值= 0.9532+0.08= 1.0332 ( 亿元)
如果按照传统的贴现现金流法评估= 2.5 -5+0.08 = - 2.42 ( 亿元)
可见,用期权理论估价得出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体现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价值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7
[2]王德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J],未来与发展,2007.4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实物期权定价法
科技型企业是指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产品或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在为社会提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含量比较高,“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的现实诉求
科技型企业与已经有较长历史、经营相对稳定的传统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科技型企业日益重要的今天,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估理论来判别科技型企业成长以及价值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许多误区。科技型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业者用独创的科学与技术识别了一个迄今为止没有人涉足的、新颖且具有潜在价值的市场机会或商业模式,发现并鉴别了他人没有发现的机会,并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为其他人创造了价值。科技型企业的价值主要存在于创业者的自主创新以及对这些原始创新的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创业者专有的知识技能、探索中的企业赢利模式,使科技型企业构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期权”,而且传统评估发法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模型将其价值“甄别”出来。如,当年“中华网”( 省略),按传统评估方法评估出的1000 万美元的资产被卖出,上市后被卖出的1000 万美元的资产价值变成了13 亿美元;还有,当年雅虎公司创立时,杨志远和菲罗找到OFJ 投资公司理派克,希望能得到风险投资,当时的OFJ 投资公司在科技型企业价值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拒绝投资;然而,同在硅谷的红杉树公司慧眼识金,以100 万美元买了雅虎公司25%的股份,短短的五年内100万美元却变成了40亿美元。可见,科技型企业有着自身特点和发展模式,探讨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是现实诉求。
二、实物期权定价法是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的内在要求
1.传统评估方法的难点
面对科技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传统方法都面临评估难点。
(1)对公司历史绩效和预期增长率的估计
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 其着眼点在于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而对获利能力的分析是基于对企业的现状和历史绩效分析判断进行未来预测。无论采用现金流量法或市盈率倍数法,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科技型企业, 尤其是初创期或成长初期的科技型企业,往往是以掌握着某项优势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兴起的。产品研究、开发及市场推广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公司财务状况拮据,净现金流为负,销售收入少,效益极不稳定。此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网络公司。如果以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作为评估基础,显然网络公司的价值可能会被严重低估,这是由于企业目前的收入状况与未来获利趋势的相关性不明确。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项目的不断开发的历程。而项目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 对利润率的影响举足轻重;高科技项目开发风险大,且高新技术行业缺乏“外部”增长率预测的历史数据。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增大了预期增长率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企业预期收益估计会出现较大偏差。
(2)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度量
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比知识较少的企业在整体上运行更好。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具备作为资产的三个条件:首先它是一项经济资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其次,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与使用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及其在企业取得前所具有的价值,都可用货币计量。再者,能被企业拥有和控制。当某企业聘用或雇用某员工时,就已将该项人力资源的使用权拥有和控制。因此,人力资源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但是,人力资源的测度难、易消散、动态性、主观性等都给人力资源资产的评估带来一个难题,即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计量使该项资产价值较好地得到反映。
2.期权定价基本理论
期权(option right ) 是一种选择权合约,它给持有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权利。由于购买期权能为其标的资产保值或从中获利,因此期权有潜在价值,要获得它,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就是期权价格。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以传统意义下现金流时间价值为基础,再融合考虑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和管理柔性价值以及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带来的价值,从而能够更完整地对投资项目的整体价值进行科学合理估价。期权基本类型分为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s)是指仅允许期权的持有人在期权的有效期最后一天方可履行合约的期权;看涨期权则是估计这个股票会涨,可以在未来以一定的价格买进;看跌期权是估计估计会跌,可以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卖出。20世纪70年代,布莱克和斯哥尔斯提出了第一个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和斯哥尔斯证明了通过构造一个包含股票和欧式看涨期权的投资组合而产生一个无风险的套头组合是可能的。该投资组合价值变化的来源必定是价格,因为在某一时点上资产的数量是固定的。如果看涨期权的价格是股票价格和到期时间的函数,那么看涨期权价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股票价格的变化和期权的到期时间的变化的函数。
下面简述一下Black - scholes 公式:
设买权价值为C ,标的资产市场价值为S ,约定价格为X。对于一个约定价为X,标的资产当前价值为S 的买方期权,其收益(现金流) 为:
收益=S - X当S > X
=0当S ≤X
这个收益实际上就是期权的好处,期权的利润,它不等于期权价,期权价就是获得期权所付出成本。所以收益为零时,期权仍有价。我们现在要求的也就是这个期权价。
如果距离到期日还有时间T,则该买权的价值为:
C = e - rTE max( ST - X ,0)
设ST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通过Black - scholes 微分方程的积分求解,可得到Black - scholes 的应用形式:
C = SN ( d1 ) - Xe- rtN ( d2 )
其中, S 是根据在没有套利机会的情况下e- rt S T= S 得到的。
N ( d1 ) 和N ( d2 ) 分别表示在正态分布下, 变量小于d1 和d2 的累计概率。
d1 =ln( s/ x) + ( r2 +σ2/ 2) Tσ/T
d2 =ln( s/ x) + ( r2 - σ2/ 2) Tσ/ T= d1 -σT
这里r 是无风险利率, N 是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Black - scholes 模型可以解释成股票价格乘以套头率的倒数, 减去执行价格的贴现值乘以将被执行的期权的概率。Black - scholes 模型仅是5 个变量的函数: 股票价格S 、执行价格X 、期权的到期时间T 、无风险利率r 和股票价格的瞬时方差率σ, 前4个是直接可观察的, 这也是Black - scholes 的期权定价公式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它不像其它金融模型那样依赖于投资者的偏好和期望, 它的输入变量中惟一不可观察的是标的资产的波动量。Black- scholes 的期权定价的相关分析为有要求权资产(contingent claim assets) 的一般分析提供一个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对实际中具有期权特点的问题进行研究,都可归结为对相关期权的分析。今天期权思想方法已成为投资决策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这种思想的意义甚至超过Black - scholes 模型本身。
3.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可行性
科技型企业采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主要表现为高风险性、创新性、高效益性和高投入性,除此之外,高新技术还具有高竞争性、系统性、周期性等特点。高新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投入和经营与期权投资在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上是一致的:第一,投资的潜在价值是未来风险的函数。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变化越大,企业开发高新技术的风险越大,收益可能越高。第二,少量的、初始的投入能够为将来创造新的、更多的投资机会,并且这种投资机会具有“可选择性”,这正是期权的本质。企业开发出相关高新技术的前期费用不一定很大,但该技术可能会拥有巨大的市场力。第三,高新技术的投入是一个有限值,而由此带来的市场前景可能是无限的。高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期权特征,就可以沿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考虑管理决策者在投资、生产以及产品研发等高新技术决策中的选择权,从而能充分反映实施技术决策的选择权价值,更为合理而准确地评估高新技术的价值。引入实物期权法评估理念,就是考虑某一高新技术项目的价值不仅包括项目产生的直接收益,而且还要包括未来选择权带来的收益,即期权价值。与传统的净现值(NPV)评估方法相比, 用期权理论评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更符合客观实际。运用期权方法来评估高技术项目投资价值时就需要考虑高技术项目的实物期权特征。拥有了一个项目,就相当于拥有了一种机会或者说选择权。可以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投入商业化资本(包括启动资本和扩张资本) ,来换取相应的回报。项目拥有者只有在回报大于成本时才会利用这种机会,行使这种权利。这种成长机会的选择权称为成长期权。对一个技术基本成熟的高科技项目来说,其商业化投资额比较容易确定,但项目未来的收益却因为市场风险的存在而变得不确定。如果拥有了灵活的选择权,就可以审时度势,选择适当时机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采用实物期权的评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估计未来可能的股票价格出现的概率,因为这些信息已包含在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和波动率的估计值之中;(2)不需要估计标的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因为标的资产的价值和复制组合的形成已保证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3)不需要知道期权的期望收益率,因为期权的价值直接由动态复制得出;(4)不需要对折现率进行风险校正,因为定价过程独立于个人的风险偏好。
三、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具体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按阶段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因此,实物期权定价法评估科技型企业价值时,要因时而变。
1.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首先,处于种子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企业,因为此时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只拥有一项高科技和对理想中的产品的设想,还没有现实的企业形式对它进行评估可采用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其次,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独创性,难以找到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因而不适宜运用市场法。同时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创立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取得销售收入或销售收入数量很小,净现金流为负,以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用普通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此阶段,应采用期权定价法对初创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再次,创意期的技术转化成为产业发展和具体的产品形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开拓销售渠道等。如果科技型企业采用恰当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的需求问题,企业接踵而来面临的就是经营风险,特别是顾客市场的风险。企业已经投入大量无法收回的资金,但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清楚。创业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经营风险便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融资需求能否恰当地解决,经营风险能否很好地化解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其未来成长的期权价值。所以,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从企业现有获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机会两方面来评估。相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未来的投资机会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因此,此阶段应采用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长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最后,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熟蜕变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趋于正值并且稳定。但这一美好景象的背后却隐含着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危机:阻碍创新。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却往往被成熟期的企业盛况所误导。其实,企业成熟期是企业蜕变转型的前提,正是在成熟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成功地进行二次创业转型。所以,成熟蜕变期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寿命的长短。从发展的眼光看,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很明显的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转型机会价值。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具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现有资产的获利能力价值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二次创业发展转型的机会价值构成了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而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又分别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抓住转型机会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关键驱动因素,在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价值。
综上所述,由于高新科技企业在高投高风险、高收益、发展阶段等方面与传统型企业有较大差异,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时要针对不同成长时期的高新科技企业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灵活运用。期权定价法的运用,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有抉择权产品、技术的企业价值,从而减少对拥有这类资产的企业价值低估的可能性。折现现金流量法比较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阶段。灵活运用两种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相接近。
2.实证应用分析
拟对一家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行评估,该企业拥有一项有效期为10年的专利权,如果现在开发该产品,预计现金流为2.5 亿元,开发产品投入成本的现金流为5亿元,由于技术进步因素,对各种市场情况的概率表明该专利产品现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年标准差为6% ,为维持技术的领先,公司每年投资一千万元对该产品进行改造研究,10年的国库券利率为6% ,同时该企业还拥有账面资产及现有业务价值为800万元,试评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价值。
企业的评估值= 企业无形资产( 专利权) 价值+企业有形资产
对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可以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评估,而专利权这类无形资产我们可运用Black - scholes模型进行评估。
Black - scholes 模型中有关输入参数如下:
标的资产的价值( S ) = 预期现金流的现值=2.5 亿元
期权的执行价格( X ) = 开发该专利产品投资成本的现值= 5 亿元
期权期限( T ) = 专利权的有效期= 10 年
标的资产价值的方差(σ) = 专利产品价值现金流的方差=(0.6)2
无风险利率( r ) = 10 年期利率= 6 %
延迟成本率( y ) = 预期现金流/ 现金流的总值= 1 000/ 25 000 = 4 %
代入Black - scholes 模型的期权定价公式中
d1 = 0.6888N( d1 ) = 0.7545
d2 = - 1.2086 N( d2 )= 0.1134
e- yt = 0.6703 e- rt = 0.5488
期权价值=S e- ytN ( d1 ) - Xe- rtN ( d2 )
=2.5×0.6703×0.7545-5×0.5488×0.1134= 0.9532
企业评估总价值= 0.9532+0.08= 1.0332 ( 亿元)
如果按照传统的贴现现金流法评估= 2.5 -5+0.08 = - 2.42 ( 亿元)
可见,用期权理论估价得出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体现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价值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7
[2]王德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J],未来与发展,2007.4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协同效应;银保深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90-05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ncassurance is an increasing prevalent channel for insurance distribu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banccasura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bancassurance an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bancassurance penetration. By the stud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ncca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should be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ideway. In bancassurance practic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of China should develop new type bancassurance products adjusted to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and the current policies, keep the cost advantage of bancassurance, and prevent vicious competition.
Key Words: Bancassurance;Development Mode;Synergic Effect;Banccasurance Penetration
20世纪70年代末,在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扩张、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过程中,银行保险应运而生。银行保险,由银行提供保险服务的模式,已逐步成长为一种有效的保险销售渠道。在西欧,采用银行保险极为普遍,在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地区等, 银行保险也已成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的新亮点。2005年的数据显示,亚洲银行保险寿险保费收入在总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8%。目前, 欧美的一些国家,如法国、西班牙等甚至超过60%。
高效的银行保险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银行柜员向客户即时销售简约化产品。由此,仅凭借较低的银保深度与有限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业务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强合作功效,但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受到了正在进行的制度变革(如有些国家开始禁止银行与保险的相互参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新的制度将使得银行保险原有的资本优势不复存在。不过,银行保险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成熟市场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各类寿险与非寿险产品将被相继推出,银行保险销售也将进一步增长。在新兴市场,新的市场进入者已成功地运用银行保险与同业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银行保险的发展
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对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分销协议合作――银行保险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银行保险还处在萌芽时期,银行简单地充当保险的中介,纯粹合作关系,没有竞争,银行介入保险业务的分销环节,主要是销售寿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和佣金。银行保险没有真正出现,但银行积累了从事保险业务的销售经验。
(二)战略联盟――银行保险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以及客户资源的共享,销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但在组织结构上,银行与保险是松散的协作关系,欧洲是此阶段银行保险的主要市场。
(三)股权渗透――银行保险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科技的进步,金融管制的放松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内部和保险业内部的竞争开始加剧,向外拓展各自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成为必需。因此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银行主动参与保险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并采取协议、新设、并购、合资等方式相互渗透和融合,将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 通过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共享,提供综合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组建金融服务集团――银行保险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和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相互合作和渗透性质,寻求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运作,采取自身培育、合并、收购等手段,组建金融服务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优势。银行保险出现两种经营趋势:一是金融集团化趋势;二是部分地区金融机构重新回到专业化经营,在银行主营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同时,银保业务变为协议销售或战略联盟。
当然,各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是基于银行保险最发达的欧洲的情况进行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国家和地区是阶段混合式的,有的则是阶段跨越式的,即使是在欧洲,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
二、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金融监管政策放松。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混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在1986年就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意大利在1990年公布了阿玛托法案,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这些法律都对各自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金融分业经营,确立了金融混业经营,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最近亚洲各国,如印度、韩国,也开始相继放宽对银行保险的政策限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国虽然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开始允许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允许银行可以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允许保险产品可以通过银行网络进行销售。
(二)优惠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推动了欧洲一些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法国银行为了迎合客户追求税收优惠的需要,主动推出一种“契约资本化”的保单,它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简单的养老保险产品,具有避税功能。此外,在法国,截至1995年,政府对于25%以上的保费或长达8年以上的资本收入以及大多数遗产并不征税。法国银行保险商充分利用税收上的优势,以简易、低价、长期的储蓄型产品取代由传统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复杂产品,银行保险的市场份额在2001年就达到60%,2006年达到64%(Swiss Re,2007)。日本也规定个人寿险保费的最高免税额可达50000日元,寿险业的发展加快了日本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程。
此外,从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发展情况看,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影响银行保险的重要因素。如2004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西班牙的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寿险中的占比高达60%-70%,而英国、德国、荷兰和瑞士等国的这一比例只有20%(见表1)。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银行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DR指数(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金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西方国家政府采取了各种方式以刺激私人养老金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寿险行业的迅速发展(沈爱卿、贾悠然,2006)。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期望,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储蓄方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此外,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资本市场上日益增长的复杂的投资工具也比低收益的银行存款更具有吸引力,人们的储蓄逐渐从银行的存款账户转移到寿险产品。以上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银行存款比重不断降低。与此同时,银行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银行收入的比重大幅增加。
(四)银行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金融监管放松、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表现在: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加剧;新进入者的威胁与挑战,极大地侵占了银行的市场;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银行客户的谈判力量加强,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范围、信息、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等。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利润率不断降低,这迫使银行不得不积极开展其他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事实上,由于银行具有广泛的分支网络,大量的客户群,银行业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
(五)银行保险的低成本比较优势。由于充分利用了银行固定成本,依托了银行区域品牌效应,共享了银行网点渠道与客户资源,银行保险具有其他销售渠道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在韩国,中小寿险公司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同大型寿险公司进行竞争,极大地降低了国内前几位寿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银行保险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保险公司在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银行的网点与大量的客户资源,快速进入市场。同时,保险公司还对银行的职员进行保险销售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取代专门的保险团队,进一步降低了培训的成本。与其他销售渠道相比,银行保险的成本与利润的数据不易搜集。但意大利与法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却显示,银行保险确实具有其独特的成本优势(见图1、图2)。
(六)银行与保险合作的协同效应推动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银行保险的成功在于银行保险可以实现银、保双方的协同效应。银、保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模经济。通常,在不改变产品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扩大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就存在规模经济。银行保险也存在规模经济,一般而言,因为借助银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保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总平均成本是下降的。第二,范围经济。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比各个单独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总成本更少的话,就存在范围经济。对银行保险来说,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从生产层面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品间共同分担管理费用,技术成本以及其他的固定成本费用。从消费层面看,顾客将可以通过购买银行保险集团的产品而不是在各个专门的公司购买相同的产品来体验到更低的搜寻、监督与交易成本,而且可能为这种方便的购买方式支付更高的价格。第三,服务一体化。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观念的增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在于力求满足客户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值的关注,通过一体化的服务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扩大新的客户群。
以上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可能促进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在现实中也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阻碍银行保险的推广。例如,客户的消费习惯、客户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定位等。在此不再赘述。
三、国际银保深度的变化态势
银行保险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普遍,但银行保险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表2中看出,在欧洲许多国家具有很高的银保深度,寿险收入占到了保费收入的50%以上。在北美的加拿大与美国,银行保险的深度明显偏低,这反映了政策对银行销售保险的严格限制。而在日本,政府对银行保险的限制直到2007年底才会彻底解除,因此,其深度依然较低。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寿险方面有着较高的银保深度,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寿险产品主要由银行集团提供。而新兴市场中的银保深度则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政策规定、市场开放度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银行保险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亚洲市场,尤其是在寿险领域。同时,银行保险在中欧、东欧以及拉丁美洲也相继取得了成功。
银行保险的重要性在多数市场中日渐突出。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银行保险便开始对欧洲(除德国之外)、大洋洲的市场高速深化。而非寿险的银行保险销售,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仍保持着增长态势。由于制度上的解禁,如今,美国与加拿大已开始全面接受银行保险。在2000年之前,银行保险并未在日本生根发芽,但现已成为了日本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保险销售渠道。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银行保险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兴市场上,拉丁美洲、中欧、东欧和亚洲的银行保险销售虽然启动速度较慢,但在寿险市场上,均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另一方面,银行保险在非寿险领域内的发展则相对较弱,但拉丁美洲却是例外,在其市场上,银行保险的非寿险销售已赶超寿险。同时,在中东与非洲,银行保险却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深度水平。
四、国际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加大银行保险产品开发力度
目前,中国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小。中国银行保险产品99%以上是趸缴型分红保险产品(罗志勤、傅国尧,2008),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 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中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并且,各保险公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上较为相似,削弱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代销协议的非稳定性。
银行保险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要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在产品创新上下工夫,打造具有特色的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可通过利用银行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对各类客户如企业、个人等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客户的保险需求,设计各种不同的保险产品。
在寿险领域,保险公司应根据国外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成功销售经验,加大对信贷寿险产品的开发力度,设计与银行业务配套的寿险产品,加大力度研发养老保险产品,大力发展保障型人寿保险产品和储蓄型人寿保险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银行销售的特点,尽量简化产品,做到条款清晰易于理解。此外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从经营银行产品的替代品转向开发银行产品的补足品,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倾向,增强协议的稳定性。
在非寿险领域,国外的银行近几年也作了有效的尝试,银行正在加速向非寿险领域进军。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与银行服务存在关联的产品,拓展财产险的银保营销渠道。
(二)保险产品应适应客户的消费需求
从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银行保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这说明中国客户对于银行保险寿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或资本化消费倾向。因此,保险公司可在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出保险的资本化功能,满足客户的投资性需求(吴韧强,2008)。
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连险与万能险片面强调保险投资功能,在保障功能上偏弱。目前中国股市正处于调整时期,金融危机正向全球蔓延,股市的振荡已对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削弱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基础。鉴于此,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发新型的投资理财保险产品,平衡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以作为投连险与万能险的替代品。在满足客户投资性需求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
(三)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
低成本是银行保险的比较优势。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以较低的销售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借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已形成的信任关系及银行的品牌形象,拉近了保险产品与客户的距离,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经营成本。目前,中国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主要采取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方式。一个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与多家保险公司或多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掌握大量网点资源的银行因在渠道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具有按照手续费与佣金的高低选择合作伙伴的先天优势,迫使保险公司之间展开手续费交替攀升的恶性竞争,银行保险滑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商业陷阱(闻岳春,2007)。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遭到削弱。为了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避免恶性竞争,发挥银行保险的经营效率,有必要探讨银、保协作模式与客户市场分析等问题。
1.创新协作经营模式。目前,银保合作还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协议合作方式。在此方式下,银行对于保险销售的积极性并不稳定,易受到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干扰。同时,银行利用其自身优势进行讨价还价,竞相抬高手续费,造成了银保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银行和保险应建立起长效的、稳定的合作机制,突破现阶段粗放式合作阶段,寻觅深层次合作。如,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中国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已逐步朝这个方向进军,如中国光大集团拥有中国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拥有中信实业银行,同时又控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银、保还可以实现股权联姻。随着中国由分业向混业的发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探索尝试新的银行保险模式,其中就包括成立专业保险公司或参股保险公司等。银行、保险公司相互参股、相互融合,合作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是未来银保业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做好客户市场细分。大型银行是各大保险公司的必争资源,争夺焦点集中于银行保险产品代销业务上,易引发过度竞争。鉴于此,保险公司可依据自身实力与发展需要,适当避开代销业务竞争,转而挖掘大型银行的软性资源,与银行互连电子销售平台,将合作领域拓展至网络、电话销售。以即时出单的简易产品,扩大对银行低端客户的销售面;同时,开发银行高端客户,向其提供一体化理财与资产管理服务,将定制的个人或团体年金、保险计划纳入其中,改善产品功能,提高边际利润。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我国的银行保险战略视角及其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2]罗志勤,傅国尧.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初探[J].浙江金融,2008,(1).
[3]沈爱卿,贾悠然,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2).
[4]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5]吴韧强.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