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育从业人员,是师范院校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专科学校,重点面向农村进行小学、幼儿师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合理、方法得当,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竞争力很强,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国内二十多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作者得出:大多数院校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目前,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层次,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将更加规范。
对于区域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办学点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层次[1],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与本科层次有所不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变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看似只改动了几个字,其中的转变是深层次的[1]。一般来说,专科层次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学习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对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课程体系进行差异化设置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学校六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小学、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功底扎实、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在当地广受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小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并成为重点专业建设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设置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原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最直接表现应该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设立初,人才培养目标仿照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能够基本体现教育技术学核心价值和特征,但却缺少了地方和学校特色。
三、课程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地方性师范专科院校是直接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2],应该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和自身优势,专门培养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3]。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深入分析当地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兄弟院校或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课程框架[4]。
2.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所占比例关系是比较不容易把握和均衡的。为了实现与本科院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放弃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实用性。而专科层次教育技术人才也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区别于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理论过分薄弱,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明确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特色的关键[5]。
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是学科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而选修课的设置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5],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修课不能替代的[6]。必修课相对稳定,而对于学科前沿的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的动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选修课程来体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能使专业课程体系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就业去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在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应该尽量避免所培养的学生挤在一个门槛就业抢饭碗的情况,这就需要人才分流培养的思想。不同的就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某个方向有所侧重。
四、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主要流向来优化和重构参考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设置。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参考重点院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课程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作用,将原来划入专业课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口语、写字、音乐、美术三门课归入公共必修课。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又分为教师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方向课程)。
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其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本学校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特色课程。该课程模块直接面向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性强,突出了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最低学习要求,除教育技术核心课程以外,设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精品课件分析(案例)、动画设计与制作I、图形图像处理I等贴近小学教学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专科教育的实用性。此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一方面保留原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加入部分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入门知识。
专业选修课由任选课和限选课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是为了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提供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深入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应用课程,或根据兴趣在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作为主修方向。该课程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动向调整选修课内容,使课程体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3.关于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该课程体系除增加了数量和门类丰富的选修课以外,与以往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采用了内容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这主要借鉴于美国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课,在必修课中就有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以及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I等。这些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上存在难易程度的递进性[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动画设计与制作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都是按照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进行设置的。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上设置的,既保证原有的特色内容被继承,又适当拓宽学生理论基础。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I,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动画设计与制作I和图形图像处理I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技能标准,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继续选修其后续课程。递进性的组织课程,既能够保证学生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逐步深入。
4.实践课程。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
五、总 结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这就要求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设计要求相适应[7]。本文从地区环境与学校专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
[2] 李琪,李文高,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12).
[3]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8,(3).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8).
[5]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是以培养能够进行网络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实战演练为常态化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所开设的各类课程构成的总和。其中,网络创业是指通过互联网创建和组织商业活动,并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过程。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以其明确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标志着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产生的背景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高校大规模扩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随后的几年,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在校人数达到300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则超过630万人。2006年起平均每年超过100万人毕业时不能就业,而且这个数字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岗位稀缺化、工资待遇不断下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和现象,成为大学生毕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传统的课程体系的一些缺点广受质疑。传统课程体系下,有几个突出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例如: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如何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奋斗、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潜能和意识?如何使课堂教学改变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如何改变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总结起来,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传承,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改革才能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电子商务创业蓬勃兴起
创业教育作为“学术性的教育”、“职业性的教育”之外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甚至被视为创造美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1998年,我国政府决定将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于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启动我国的创业研究和推广工作,2002年,教育部决定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学校列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各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创业教育。近年来,网上创业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通过淘宝、易趣、拍拍等电子商务平台创业的卖家就达到100多万家,2008年9月以来,淘宝网每月新开店铺近20万家,每天超过5000人成为新店主。这一现象受到一些高校的关注,并鼓励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高职院校是创业教育最活跃的区域。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第二本护照即职业性教育,与学术性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距离更加接近,向创业教育进行转化也更加容易。加之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办学思想比较活跃,很容易激发创业教育的火花,例如高职教育提出的教师队伍双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应用化,注重实习实训,注重技能培养,这些与注重学术教育的本科院校相比,更具有思维的活跃性,更强调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变革与挑战,也就更加容易产生创业课程体系的萌芽。
(二)课程替代阶段
很多高职院校大幅度增加实践实训课时的比例,注重勤工俭学,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行技能训练。这时,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是减少纯粹的理论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课时。然而,实践中,单纯依靠这种办法也不能解决上课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时间的冲突、内容的冲突、场地的冲突等,这时改变上课形式,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时间,实行课程替代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三)创业课程体系形成阶段
随着电子商务创业的浮出水面,形成规模,尤其是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出现,意味着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开始形成,具有自己完整的独立的教学计划、明确的独特的教学目标和独立的考核体系。
三、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创业课程体系从属性上划分可以分为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划分一般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电子商务创业作为创业的具体形式之一,有其比较独特的地方,例如进入门槛很低,实战性很强,因此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业观念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和创业素质课程。
(一)创业观念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中,创业观念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创业观念不仅包括抽象意义上的创业理念、动机、需求、兴趣的教育,更主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明其一条现实可行、循序渐进、可操作的创业之路。电子商务创业最伟大的地方,它取消了创业是某些精英人士的专利的概念,使得创业成为任何一个普通人可以选择的途径。电子商务创业产生的历史、发展的前途和前景、一些基本要求以及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之路,都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业信心和决心,从而使他们更早地树立人生目标,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自我雇佣者和创业者。创业观念课程实际更多体现在隐性课程之中,例如创业学生的成功经历、创业学生的创业感言。显性课程主要有创业讲坛、创业学等。
(二)创业技能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技能课程是创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电子商务创业技能有些是技术性很强的,如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和摄影摄像知识等;有些是策略性很强的,如客户心理的研究和揣摩、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商品的选择与定价等。创业技能课程主要有三类:营销技能类,包括推销技巧、谈判与沟通技巧、营销策划能力等;网络与计算机类,如图形处理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淘宝实务类,如淘宝基础、淘宝实务等。
(三)创业素养课程
创业素养课程主要包括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课程。知识素养课程有经营管理知识、专业职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者的心理素养主要有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信心、自我恢复能力、驾驭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四、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与贡献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育主体的真正转变
谁是教育主体?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课程、专业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这才是教育观念的人本主义的体现。但是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实现教育主体的迁移是非常困难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体现为:
1.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目的性比较强的学习状态。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目的,不清楚未来发展方向。很多学生反映,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高中时期由于有“考取大学”这个目标,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学习动力,到了大学,学习突然变得没有目的,依靠高中学习惯性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就慢慢滑向了“厌学、弃学”的边缘。相比之下,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聚焦效应比较强,他们在实践中更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就更有动力。
2.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主动参与式的学习状态。传统课程模式下,学生被视为课程实施的对象,而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因此在传统的教材和教法之下,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学习,是“要我学”。
创业课程体系之下,学生是带着真实的任务的学习,是典型的任务驱动模式之下的学习,是基于真实的交易和管理情境的学习,每个学生创业的思路是不同的,对商品的选择是不同的,店铺的经营风格也各有千秋,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个性化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式的学习状态。这就不难理解,每当他们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时,他们是多么的开心。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同学与非创业班的同学比,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频率更高,提出的问题更多,提出的方案更具有建设性。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提出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提升。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3.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探究式学习状态。有人曾经说过,学生和考生之间有什么区别?考生是学习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知识,学生是学习那些尚未知道答案的知识。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与其他形式的创业学生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是在探索高度未知的知识,而其他形式的创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在模拟状态下,“吃别人嚼过的馍”。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所面临的是真实买家,交易的是真实的商品,而且买家遍及全球,因此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度未知状态,创业学生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或者答案是多元化的,这就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方收集材料,广泛询问,最后做出取舍与决定。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学生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学习过程,因此其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从而彻底实现了学习主体的有效迁移。
(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从“教什么”转变为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教师教育的重点不再是知识,而是知识+能力;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不再是教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张考卷,30名学生可能给出30种答案,这些答案可能都是正确的。教师要有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教师,教书育人;还要是教练,真刀实枪地演练;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他们共同体会创业与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与挫折。
(三)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开放式课程体系是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课程体系与其环境之间构建互相渗透和转化的联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思想等的交流和碰撞。创业课程体系是基于互联网的以创业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以锻炼学生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这就决定了创业课程体系必须是开放式的系统,这种开放性体现为:
1.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创业课程体系由于其内容既强调理论性,更注重实战性,因此其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特点,甚至可以称得上“人人皆可为师”。这里既包括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包括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还可以是学有所成的毕业生、先学一步的学长、一起创业的伙伴、互联网上的朋友,都可以成为广义上的创业师资队伍。其中,最重要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以及实战经验比较丰富、又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传统课程局限于课堂不同,创业课程体系学生的活动范围很大,学校、企业、市场,是创业学生的“三点一线”。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和电子商务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开放性。
关键词:会计学;教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97-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在建设中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1]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同,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也有千差万别。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流向是软件开发;有一些具有财经背景的学校,则把该专业办得和会计类、经济类专业差不多。该专业的学生也存在很多的困惑,由于是交叉学科,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好,又不如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牢固,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的情况。
为了很好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方向不清晰的现象,首先得明确一个原则:由于该专业隶属于管理学,所以专业建设必须植根于“管理”。脱离了这个原则,专业建设的定位不准,就业方向就不明确,由此导致的就业率低,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发展。会计学是管理学中的“科学”,有一整套成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是管理学课程当中最为具体的一门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置会计学课程,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侧重于决策,研究如何利用管理知识提高正确决策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支持决策所需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更是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管理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向管理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元素,也决定了信息处理的质量。虽然不同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但是最终计算机技术还是要为管理服务的,背离了这个层面的意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管理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会计学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前导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前不需要特别多的知识储备。但是,会计学的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等,却需要会计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作为铺垫。从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来说,会计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借贷记账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思维”,这种方法所涉及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企业的基本构成和经济的来龙去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虽然很多管理类专业都会讲授会计学课程,还有的高校把会计学安排到通识教育的位置上,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会计学的设置要与其它的会计类专业区别开来。
1.教学内容要有主次之分
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符合专业建设的需要,课程内容要有主次之分。一般的会计类专业都会从基础会计到财务会计来进行讲授。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侧重于会计知识的普及,对于该专业来说已经足够,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制造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分配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构造了企业的主要经济命脉,展现了一个企业完整的价值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该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该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而对于一些会计实务所用到的会计账簿分类方法以及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和处理,则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只要让学生掌握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和作用即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2.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以及登记总账和明细分类帐,最终出具会计报表。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是专业的特色,用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来辅助会计处理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差错,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该专业会计学除了理论课程之外,最好是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入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了核心知识,另一方面能将该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用友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来作为实践教学的辅软件,教师在培训资料的基础上,添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处理综合实例,最终通过软件得到总账、明细账和会计报表。
3.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困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其中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融合。[2]课程体系改革见下图:
在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和管理类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找到相应的融合点以后,专业特色才能显现出来。会计学课程因为没有前导课程,所以建议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三、教学效果
在会计学课程教改之前,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设置的原因和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放松对本门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还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技术比较重要,而放松了对管理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不能成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教改之后,学生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增加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是对会计学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凸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练习,增加不同课程体系间的融合,找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课程群建设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发展
本研究受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0)资助。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第四条就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育部颁发的各项纲要和意见中均明确指出:继续积极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高职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只有充分了解专业、行业现状和跟踪专业前沿,才能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着建设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符合院校的定位和特色,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大家分享。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不成熟[1],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校内、校外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通识教育仍然是普及概念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课程质量尚难以达到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陶冶的效果;教学内容仍然存在着“概论”或“漫谈”的倾向,与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一些方法课、技术课,但仍流于技术的使用介绍而非应用,增加的量化知识分散而教条,难以具备“通”的学识和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真正围绕着应用能力去设计课程体系的意识还比较缺乏[1]。
其次,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1]。受传统本科学科教育的影响,高职专业教育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化,而其自身内涵建设欠缺,造成了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艰巨性。目前高职教育虽然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和“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
2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几个相关问题探析
2.1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一于院校的“定位”和“特色”
课程体系要以教育目标为前提,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明确高职的“定位”和“特色”;进而制定符合高职“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最后研究论证高职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下面将以下例子谈一些感受。
例一,较早些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的内涵容易与“使用”相联系和混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包含了“谁把什么应用于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而“使用”给人的直观感受简单些,经常指使用了什么工具,没有强调“应对、应变、呼应”的意思。因而两者代表的实施过程是不同的,要应用好,首先就要分析问题之所在,然后思考用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的过程伴随着操作的选择、准备、开始、实施、控制、结束、总结、回馈、提升这整个过程,而“使用”往往只明确地表示实施环节的正确性、熟练性、准确性,因此应用和使用两者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应用包含了使用,而比使用有着更多的思考力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很多高职课程体系尚不能完成对人才“应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了熟练的操作工,这可以从一个现象看出:如果前者目标达到了,高职生则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研究能力,即使由于其素质的欠缺,尚达不到本科学生的分析研究水平,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从中国传统人才发展观念看,其选择继续升入本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就业,而没有成为本科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暗示着课程体系或者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例子,“特色”是保证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突出“行业性”和“地域性”就是形成高校特色的两种途径,但两种途径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是不同的:如果要突出院校的行业特色,就要先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提炼出行业所需高级人才的重要素质,进而设置课程体系;如果要反映出院校地域特色,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就需要先开发出反映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而配合以合适的教学形式,形成培养具有地域特色人才的课程体系。
综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定位之下,才能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2.2 “反求诸己”是高职院校面对发展“定位”的困境,走出自身“特色”所需要的态度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生源质量不稳定,社会对其的肯定和普遍认知程度不高,造成了优秀的学生不选择它求学,优秀的教师不选择其工作。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例如很多高职的在校老师、学生也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深刻的热爱、投入和归属感。总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好的师生资源上,对目前高职的发展更多地是纠结、迷惘,甚至麻木。
各种不利的现象阻碍着高职发展,介于此,高职院校所能做的最有效的反应就是反求诸己!——“本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最大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走出特色之路?”、“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取得社会的认可?”、“如何调动起在校师生的热情?”、“如何赢得教育市场的竞争?”、“如何真正负担起国家、社会和人才赋予的责任?”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通过高职院校自己深刻的反思,才能形成有效、有益于全社会的答案。
2.3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公认的功能有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求,其中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就需要重视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校学生处于轻熟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尚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迷茫、无助、纠结、迟疑是青年学生的普遍状态,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明显,且不得不注意地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基础修养的缺失,而本科学生大多可以克服不利于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正因如此,高职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自信力和较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而本科学生则具备基本的自信和摸索能力,这是两种院校学生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向高职学生说明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始全面的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就好比让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难免有不得其要,不知其门而入的感觉,久而久之形成死记硬背、敷衍考核的学习状态,高职教育只会离人才培养的初衷越来越远,舍本而逐末,高职教育目标很难真正的落实,不仅不能成为青年人成才的重要阶段,还会进一步损伤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高职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是什么?笔者的感受是,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在高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也不知道这一阶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又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显著不同(大部分本科生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但总体要好些)。作为高职教育者,首先需要识别出高职学生真正的求学需求,帮他们设计出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向,以此引导其求学需求,给学生拆上理想的翅膀,甚至帮其指明飞翔的方向,通过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持续辅导,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由于学生学习所需的基本修养缺失,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基础教育尚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具备就业或者升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担当了更多的教育任务,也使得高职教育在学生人生中尤为重要,是决定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重要分水岭,完成此责任好比逆水行舟,首先需要排除施教的阻力,才能进而瞄准前行的方向。
2.4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校生源质量不能仅从其入学成绩来考虑,大多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大多学生对“高考成绩”的认识尚存在偏差,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使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求学多出于“无奈”,这种偏颇认识和消极的态度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
从消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及时地、有效地扭转这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利于教育实施的各种心态,以保证教育质量;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正确区别学生的“不足”和“特点”(“特点”有时会被误解为“缺点”,例如:趋向于本地就业,这个就是特点,而不是缺点,不能认为其“志向不远大”),选取学生的显著“特点”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突破点),因势利导,因才施教,形成自身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从和学生的接触中,大概可以总结出高职学生具备的一些特点,列举出两点如下:
① 地域性显著。高职学生生源多集中于高校本地或者周边一些地市,学生的地域性显著,对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人文社会、人情世故等有着更深刻、更熟悉、更亲切、更直观的认识,有时其认识和理解(更有其对家乡故地的热爱),比学校老师更全面和深刻。
② 就业地域意向明确。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一部分高职学生会选择继续学习(例如:升本、出国等),一部分则选择就业,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这些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多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在家乡附近地市就业,或者选择有家人工作的地区工作。这种意向在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中不是很明显,只有生源地比较发达、或者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回家乡地工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除以上列举的两点,高职学生还有很多“特点”,比如:可塑空间大、处事灵活、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等,这些特点都可以好好利用,转化为“优点”和“特色”,在转化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必然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比如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否能满足学生特色能力增长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加强学生的特长和特点?
举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针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给予集体活动更多的设计和关注,可以通过学分、荣誉、网络监督和控制,运用项目管理等多种方法,把学生活动设置成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科学设置活动内容,融合多种教学目标,如:制作一个新型机器模型、设计一个校园趣味活动、解决一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加深一个概念的理解等,既锻炼了学生团体活动能力,又达到了传统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目标。
长此以往地针对学生特色加强培养,形成师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有引领作用。只有植根于师生自身性格特征的“特色”,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3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发展定位和特色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土壤,也是教师发挥所长、提升发展平台,目前在高职教育层面,由于大部分院校定位尚不清晰,特色亦不明显,大多数课程知识体系可能还处于未知状态,只有用研究的方式才可能获得这些课程知识,否则就会陷入到常见的“技能 + 理论”的状态[1]。在此过程中,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脚踏实地、无微不至的从学生、自身、社会、学科发展等多角度积极思索并参与讨论,群策群力,才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实现规模办学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之生命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为使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为不断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我认为需完成三项主体工程: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培养成型的优良向上的校风;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
一、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沈阳化工学院科亚学院教师队伍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职教师,一部分是从总院聘请的专任教师。为了学院今后发展,学院教师队伍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专职,一部分从总院聘任,一部分从社会聘任。学院从总院聘请教师采取从高向低聘:先聘教授、副教授,之后聘讲师,原则上不聘助教任课。一部分从社会聘请优秀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师来校任课,从而保证所聘教师基本资质较高。教师队伍建立后要稳步向学习型组织发展。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组织愿景,挖掘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素质,进而达到强化组织整体能力的目的。在强化教师队伍内部修炼的同时,外派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达到眼睛向内看自己,多寻找不足,眼睛向外看世界,多向外界学习。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只优秀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得到保证。
二、培养优良向上的校风
校风是学校稳定的文化积淀,培养校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校风所含范围很广,从学院的制度文化建设到学院精神文化建设折射出来的都是校风。
学院校风应从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组织成长过程就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产生制度,教学需要产生教学管理制度;学风建设需要产生学风建设制度;行为管理需要产生行为管理制度,而制度的有机合成,就形成学院制度文化建设。科亚学院建院时间较短,现有部分制度尚不完备,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以法治校,规范管理。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强化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强化学院精神文化建设核心是强化班子作风建设,教师教风建设,学生学风建设。
要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班子,班子在思想上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在作风上要塌实做事、老实做人,在行动上要肯为人先,干在前以此带动全院师生。教师教风上要树立育人先育己观念,发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在教学上鼓励师生互敬,教学相长。学风上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以教师崇高的师德、规范的行为、高超的教学艺术手法引导、带动学生,以辅导员谆谆教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精神感化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优良学风。
学院经过几年努力在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如能成形,就将为学院优良校风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深化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预测教育变化,与时俱进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独立学院建立正处在改革阶段,学院必须以现实社会情况为基本参照,从生源实际状况出发,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走出独立学院的特色之路。
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学院教学模式改革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因材施教、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原则。研究专业规范和人才培养规格,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人文教育体系、辅修体系等,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发展。科亚学院经过几年实践近年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学生入校两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口径基础教育,现在看效果很好。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规范各类课程教学要素,全面落实“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切实发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行课程教学形式规范制度,强化课外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竞赛,完善课程环节管理。使教学过程规范有序。
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支持教师参加教改立项,做到在不断改革中推进教学进程的不断完善。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好计算机实习基地,建立部分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强化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环节。完善实践环节的检测标准。
2.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结合学院教学实际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细化管理环节,保证学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强化教学督导,完善教学质量学生信息网、完善听课制、网上评教制。强化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核考试等五大基本环节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
3.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借鉴总校课程体系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但这种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是否符合独立学院生源实际应是今后学院注重研究的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在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时间上较公费生有差距,学院培养学生目标定位也与公费生有所区别,因此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母校课程体系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在选用教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机组合,协调搭配。经过四年大学教育切实对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学业的基本掌握、能力的培养上,有较大助益。学院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学院在教材的选用上应与公费生区别,选用部分院校为三本学生编制的新教材,选用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水平的部分优秀教材;在课程配置上,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同时强化素质教育课。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加开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知识面上拓展开来。
总之,学院如果能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培养起优良向上的校风;能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学院就将在教学质量上有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引 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要采用先进农业机械代替人和简易农机具,从事繁重农业生产。使用、维护和管理先进农业机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解决中职学生就业薪酬低、上升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而且可根据客观规律培养高端农机人才。
课程衔接是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文章对构建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明确研究重点,发现主要问题,促进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1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岗位需要脱节
在农机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中,往往重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安排等环节衔接,忽视课程应根据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来设定。这促使学生毕业时所学技能和社会需求偏离,入职储备不足。
1.2课程内容设置重复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后,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势必定位不清,课程内容层次容易混乱,有些课程就会存在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在高职阶段又重复学习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3课程衔接不紧凑
中高职阶段专业课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前后联系不够,铺垫不足是课程衔接的常见问题。例如:学生在中职阶段缺乏电路基础知识,在高职阶段就很难理解机电一体化课程中电器设备的控制要点。
2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2.1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以黑龙江省为例,中职和高职院校需要联合走访黑龙江省农机管理局、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市场、农场、生产企业等用人单位,调查农机专业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现状,分析人才需求方向和数量、职业岗位、典型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问题。
对职业岗位进行层次分析,确定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细化出各阶段的岗位技能,确定出各自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最后再确定出中高职阶段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等,具体流程如图1.1。
图 1.1 构建课程体系流程
2.2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
(1)构建公共基础课
首先应严格遵照教育部在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保证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的门类及最低课时数。然后,适度增加中职阶段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等公共课基础课难度,具体内容可根据高职阶段农机专业课的特殊需求安排,为后续专业课做准备。
(2)构建农机专业课程
可将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再分别对这三种类型专业课进行构建和衔接。
①专业基础课
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农机专业的入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要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因此可将一些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训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如: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基础课门类应有所重复,但课程内容应有较大区别。
②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典型岗位技能的课程,它是农机专业学习的关键。为此,需要对岗位需求详细分析,确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门类。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在深化中职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包含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和较新的技能培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③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介绍农机专业前沿知识,展示学科成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课程。中职阶段可开设少量选修课,高职阶段应提供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3)构建实训课程
农机专业实训课程应依托岗位技能要求,强化理论课内容。中高职在实训课程衔接时,首先应编写实训计划,在实训内容、学时、操作难度、工具使用方面做好衔接。其次,中职教师应以高职实训内容做适当拓展练习,激发学生思考;高职教师应以中职实训内容做课堂引入,巩固学生学习。
3改进课程衔接的尝试
中高职阶段的专业课应有所区别和联系。为了知识引入和技能迁移,各阶段专业课程在内容方面允许有少部分重复。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中职阶段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高职要学的新内容。
但中高职阶段专业课应有较明显区别,中职阶段专业课应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高职阶段应将全面的理论知识、前沿动态,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因此,课程内容衔接要做到:知识点衔接紧密而有序,课程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知识巩固和升华,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以农机识图和制图课程为例,中职偏重识图基础,高职偏重制图技巧,知识点和技能点细化衔接如表1.1。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03)。
[2] 刘军.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一、岩矿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岩矿类课程都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实验教学通常占课程全部学时的1/3-3/5,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然而,在最终成绩分配上,实验教学成绩通常不足50%,成绩构成主要为平时实验报告成绩。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学生把实验成绩当做平时成绩不够重视,无法达到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培养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能有效评价学生实验效果的新岩矿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实验教学独立成课的课程新体系
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建立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在当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学分普遍提高、专业课程学分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分里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专业课学时;第二,如何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针对这两个核心问题,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新版教学大纲编订的契机,对岩矿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做了重大调整。即:将岩矿类课程实验课独立成课。按照学分和学时分配规则,理论课中16个学时为1个学分,实验课程24个学时为1个学分,这样可在学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适当学时,达到突出实验教学并增加岩矿类专业课程学时的目的。以结晶学与矿物学为例,原为3.5学分,56学时(实验部分32学时),分解为结晶学与矿物学(1.5学分,24学时)和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1.5学分,36学时),虽然学分减少了0.5学分,但是总学时却增加了4学时,全部增加到了实验教学上。改革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岩矿类课程总学时增加了10学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增加了2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增加显著。
三、建立实验课堂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课程体系下岩矿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完成,而学生仅仅能在实验室内完成对矿物岩石的鉴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自然界的岩石在种类、新鲜程度、结构构造等方面与实验室有较大区别。必须将实验教学由实验室的第一课堂延伸到室外的第二课堂,甚至教师科研的第三课堂[2]。每一个地质类院校,其校园内外的石材都是十分丰富的。实验教师在事先备课情况下,把学生带到校园内外,对地砖、路基、雕塑等天然石材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岩石与实验室的标本是有明显区别的。通过实验室第一课堂和校园内外的第二课堂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科研的第三课堂,将科研过程中的标本、薄片带给学生观察、讲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将学生逐渐引入到矿物岩石学的科研课堂。
四、完善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制度,保障改革效果
1、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课考试改革的思想与理念
新的课程体系下,虽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单独设立课程,但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仍然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在前、实验课程在后,且在同一个学期开课。新的考试制度本着“课程分离,考试不分离”原则,即在实验考核过成中要兼顾理论知识的穿插,避免脱节,理论课程闭卷考试中也要涉及相应的实验教学知识点。课程的考试应该遵循“方式多样、内容灵活、成绩复合”的思想。
3、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验环节单独设置课程后,必须制定完整的课程考试方案。实验课的考试方式包括课堂内考核、课堂外考核以及实验延伸考核三部分。课堂内考核成绩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主要包括学生平时听课及回答问题的专注情况、实验报告撰写情况以及期末阶段学生鉴定未知矿物岩石的能力。学生鉴定能力的考核应该兼顾手标本和显微镜薄片,以岩浆岩与变质岩为例,期末考核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对一个未知岩石手标本和一个岩石薄片进行系统鉴定、书写鉴定报告。课堂外考核以团队形式进行,成绩约占30%。凭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天然露头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观察点,进行详细观察、描述、查阅资料,采用课堂讨论或者报告形式进行汇报,计入课外考核成绩。实验延伸部分成绩所占比例较低,约占10%。主要是针对某些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结合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针对其研究思想及效果给予成绩,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
五、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2013级我校地质学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均采用了新版教学大纲,其中地质学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结晶学与晶体光学都采用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的课程体系。课程新体系实施过程中,理论课与实验课为同一教师,按照理论课相对在前,实验课相对在后的原则逐一进行,在师资力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
1、实验环节师资队伍显著提高
原课程体系下,由于班级较多,理论课教师只能兼顾一个行政班级的实验课,其他班级往往由实验室教师或者助教完成,这
往往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脱节。每门课程的实验环节单独设立课程后,在我校小班上课的大环境下,实验课程也由理论课程老师亲自授课,避免了原课程体系下部分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的情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我校岩矿类课程教授上课率达到100%。
2、学生对实验环节重视程度增加
原有课程体系,实验环节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部分同学投入不够。在新的课程体系与考核标准下,由于实验课为独立课程,具有单独的学分,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2个学时的实验课普遍延长到3~4个学时,实验室开放期间,一座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习的态度端正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随之显著提高。此外,学生对岩矿类科研项目的兴趣也显著提高。“小珠山花岗岩类型研究”、“灵山岛老虎嘴地区流纹岩流动方式研究”等一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继立项。
3、课程成绩分布更加合理
原课程体系下,虽然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但实验报告差别并不大,任课教师所给实验报告成绩也差别不大。新课程体系下,2013级两个专业两门岩矿课程的成绩都为正态分布,学生实验课成绩虽然以70~90分为主,也有部分学生成绩介于60~70分和90分以上,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引起下一届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五、结束语
关 键 词:职业教育;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指导。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表现在具备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较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且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部分中职、中专学生希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提高就业层次。为满足海南经济发展和中职学生继续教育的需要,近两年来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单独招生试点,经过我们的调研,如果有更好的鼓励政策,将有相当比例的中职学生愿意进入高职继续学习。目前中高职专业目录中均有网络技术专业,为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取得切实的效果,有必要从微观上对二者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使之能够合理衔接,真正体现中高职教学资源整合,使人才培养体现系统性。
二、海南省中高职网络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1.海南中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基本情况
海南省目前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4所,在校生15.7万人[3],若按学制三年计算,每年毕业人数为5.2万人左右,这类中职学校大多设置了网络技术专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比如省商业学校、省高级技工学校的网络技术专业年招生人数在100―200人,中等规模学校的年招生人数在50人左右。海南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1所,七所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两所设置了通信类专业,对其中六所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做的数据搜集表明,近五年来,各校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人数大多在150―600人。
2. 中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比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和高职教育都要围绕经济需求和学生就业设置专业, 因此中高职培养目标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会出现相似的情况。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看,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品质,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的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的业务流程、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网络组建与管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能胜任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任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差异,即中职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与劳动者,高职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职业发展能力较强;二是学生对前沿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复合性。
3.中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
中高职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如何衔接好,对提高教学效益、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意义重大。我们选取两所中职学校和一所高职学校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的课程来对比分析。表1、表2分别是海南某技工学校(中职)、某商业学校(中专)和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与专业技术课的对比表。
对比发现,课程大多属于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课程,名称有所区别,层次有所提升,比如英语提升为大学英语。
对比分析表2中的中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与高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发现二者课程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但并不说明课程设置不该如此,因为初级和中级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经过这样的培养过程。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调研发现,同样的课程,中职院校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较难达到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而高职是基本可以达到。并且高职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综合实战课程以及分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如网络组建模块开设CAD工程制图、客户关系管理,网站技术模块开设软件开发工具、网站建设等课程,选修课有调查与分析、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座位等,而中职缺少这些拓展和选修内容。
从学科体系的角度看,同一专业的中职、高职课程很难避免重复,同一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不同,所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的关键并不在于课程名称,而在于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4]。
三、中高职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策略
我们分析研究了部分发达国家中高职对接的情况,如德国职业教育是以双元制为基础,实施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对接模式。日本实施推荐与选拔优秀职业高中毕业生进入国立高等职业专门院校的制度,高职专门学校开发出与职业高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教学计划。美国的情形是不断修改衔接方案,在中职开设一些技术准备课程供上高职的学生选学,而且建立了以知识与职业技术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如开设应用科学、实用数学、工程技术等综合课程。英国中高职教学单元对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了教学单元的方法,避免了重复学习。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赵定乾
(一)活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从历史角度考察,活动课程是从课外活动发展而来的,即课外活动是活动课程的前身,活动课程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换言之,“活动”是“学科”的补充形态,承担学科课程不能承担或不便承担的任务。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概括地说,是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
(1)自主性特点。自主性指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开设的,或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是活动的主体;否则活动就不存在;活动成效,决定于学生(个性、群体)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而非主导(领导和决定)作用。
(2)实践性特点。实践性指活动课程是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在活动中,发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活动课程重参与,重过程。
(3)综合性特点。综合性指活动课程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而非某一 门学科知识;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锻炼是多方而的、综合性的;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4)多样性特点。多样性指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样。
(三)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在育人功能上,有许多一致之处。但其性质、地位和实施要求,却有很大差异。前者,列入正式课程,是课程体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并按照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规范要求进行;后者,不是课程(非课程),属于课余生活,可随意进行之。现代课程论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都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各有独特功能,缺一不可,具有同等价值。
(四)活动课程与学科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参观、技能训练、实习作业等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改革,但就其性质说,这些“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服从和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需要,并受学科教学大纲的制约,不属于学生自主参加的活动,与活动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高职 工作岗位能力 人文教育 课程体系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应从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方面入手。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功利思想的驱动下,在课时、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忽视高职人文教育,出现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争课时、抢资源、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
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是针对现状而提出的一种职业形态的特殊人文教育,在分析人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的对原有高职人文教育进行了改革,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该体系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考虑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共性要求,突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对人文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设计以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
(一)变纵向课程体系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尊重学科性,但并不恪守学科性。现存的两段式或是三段式课程体系,都过分强调分阶段。在这种体系下,分成一、二学期基础课,三、四学期专业课,五、六学期设计与实习课。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的重复或支解。”[梁春阁·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职教论坛·2003年第2期第19页。]这种课程安排还会使刚进校的高职学生感到迷茫,体会不到高职课程与中学的区别,也感受不到不同专业的区别,还可能导致高职学生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将人文素质课根据专业课需要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按阶段和难度连续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各专业自成体系。据笔者调查,高职学院普遍在第一学年集中开设“两课”、高等数学、应用写作、高职英语等人文素质课,其实大可将这些课程与专业课程交替开设。这样既避免同类课过于集中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同时又可让人文教育课与专业课程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围绕专业设置人文教育课程,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打破学科逻辑的界线,抛弃呈现完整的学科体系的思路与想法,在课程体系设计前对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针对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来组织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为顺序组织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人文素质课,不同专业的人文素质课也各有侧重,做到既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又为学生能够继续深造打好基础。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进行日常会计实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和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核算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和应用文书写作能力。因此可以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紧接着开设经济法基础,并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应针对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增删内容。会计专业的高等数学应设在第一学期,而高职英语为了方便广大学生过级,可在第二、第三学期开设。
(三)整合专业技术课与人文素质课,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
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契合点,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础,强调对学习者的行动导向,使其能够在与工作过程相吻合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仅掌握职业技能,还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参照专业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过程分析为依据,将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四)机构联手,实现人文教育课内、课外实施
人文教育的实施由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人文课程”与以课外活动为载体的“素质拓展”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各自为阵,未能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文教育需要打破这种“两张皮”的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培养新格局。“人文课程”由“核心课程”(公共必修课)和“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组成,由教务处牵头,各教研室配合,统筹安排。“素质拓展”由院级和系级素质拓展项目组成,分别由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胡燕燕. 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2]李爱香.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 财会通讯,2011(5) .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0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各类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然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由于对电子商务本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学校师资、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仍停留在"灌输"知识的水平上,仅仅满足于完成了几门课程的讲授任务,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严重脱节,偏离了教学目的,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如何能够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水平,成为摆在很多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课程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活动能改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并帮助学生为迎接毕业后的挑战做更充分的准备。目前,学分制已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行,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很多学生对自己真正要学什么,哪些课程对自己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更有益并不清楚。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的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具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态度和能力。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结合普通高校实际,通过分析相关高校课程设计差异,提出了对于普通高校发展电子商务类专业等新兴专业的课程设计建议。
1湖北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基本情况
湖北工程学院位于湖北省孝感市,该校电子商务系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与性别结构合理,共有专职教师二十余人,其中高职称教师六人,拥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超过40%。该专业在校生共有500余人,近三年就业率达97%以上,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实践中,从学生看,认为管理角度的电子商务有些务虚,技术支撑太弱;从教师来看,由于更多师资是管理背景,与技术结合不够,上课时很难把握与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区别问题;从社会来看,近来年就业率一直不错,但企业也反应学生的实践还需加强。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优化和整体优化工作是我们迈向更高台阶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只有通过周密地规划、设计课程与课程体系,以及科学地调研、认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逐步地把电子商务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2课程优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对于专业课程优化,首先应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是要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根据该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要突出职业性或技术性的特征,电子商务专业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即在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上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但其并未详细规划出双平台应包含哪些具体课程。因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也有较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上。通过对国内开设本科层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百多所高校中,选取了十所在学科建设上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发现每个学校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其中综合型的重点大学课程设计更偏重于向研究型发展,理工类院校更偏重于穿插一些工科课程。
该校自2006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一直在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优化和实践。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学校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2.1电子商务类专业课授课课时偏多且交叉重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类课程有:电子商务概论(72学时)、市场调研(52学时)、销售管理(52学时)、计算机基础(36学时)电子商务安全管理(54学时)、服务营销(54学时)、物流管理(36学时)、网络营销(54学时)、网页设计(36学时)、客户关系管理(54学时)、管理学(54)、网络金融(54)等十几门,共计约600个学时。从名称上看各门课程有较大区别,但教学内容多处交叉重复,这种现象既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又使学生因过多重复产生厌倦感。
2.2跨专业课程设置较少且不系统。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以电子商务理论课为主,他们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实践完全不熟悉,大大影响其电子商务的能力。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方面很多,围绕管理方面开设了管理学、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等课程,出现了以管理代电子商务的倾向,又与营销专业交叉太多,专业特征没有突出。造成了学生电子商务了解管理知识的面很宽,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够深入,缺乏实践性。
2.3缺乏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大多采用笔试,试题在知识分布、题型分布、题分分布和难度级别等方面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这种学习效果的测评体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加上目前采用的学分制体系还不够完善,最终可能导致评价信息失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电子商务专业课的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拓展电子商务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已是当务之急。从已增加的实践环节看,普遍存在着过程管理不严格,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经费支持及制度保障力度不够等现象。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过分依托实验软件的情况,由于实验软件模拟的真实性不够,过程简单,完全以软件为中心,并不能让学生很好体会软件背后的电子商务管理思想。
2.5重智商培养轻情商开发。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与各种各样的顾客和用户打交道,因此,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敬业精神。而目前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却在开发学生情商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虽然情商的培养主要靠学生自己,但若在课程中加入一门开商的课程,对于处于青春困惑期的学生来说,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并能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社会,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
3具体课程优化设计思路
采用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组织设计方法,优化现行的课程和课程体系。了解国内外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态度和能力的观点,对上述项目进行筛选、确认和排序,然后对在校学生和部分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课程的认识、感兴趣程度和就业倾向等问题。最后,本课题组成员在对多方调研基础上,通过讨论重新明确和定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从业必备能力,并根据所定义的详细技能要求、学校整体目标、评估要求、学分限制、可利用时间的限制、资金和人员限制等因素优化课程和课程体系。
3.1对电子商务专业所开课程进行优化。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和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并结合该校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课程体系。合并、精简部分重复讲授的必修课,减少授课学时,增加跨专业选修课,尤其是工科类课程,并在培养计划中明文规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管理类课程,以体现学院办学特色;设计多个选修方向,并根据不同方向编制选修说明,可帮助经验不足的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或和未来就业相关的专业方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3.2凝练具有特色的选修方向。将社会需求、学生意愿和该校资源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系统地设计出几个选修方向,并明确地告诉学生各个方向应系统地学习哪些课程。
3.3调整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从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趋势和变化入手,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具备哪些从业能力,并通过能力与课程对照表直观地告诉学生所开课程与能力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动机更明确、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扩展学生实习基地,增加社会实践时间和次数。
3.4修订原有的学习评价体系。增加对电子商务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加强对知识运用的考核,减少对知识记忆的考核。
3.5优化教师结构。派出本专业教师到外校学习、访问,或到企业从事顾问、培训活动,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必要时可在校外企事业单位聘请校外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张辉,深度探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09年6月
2.韩子贵.试论电子商务专业能力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年第1期.
3.王海云.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教改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年6月
4.罗伯特·M·戴尔蒙德.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2012Y021);湖北工程学院校级教研项目(2011013,2011048)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之间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类别特征、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近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
1构建合理专业课程结构
1.1专业知识结构
线上与线下和明确学习目标的混合教学。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模式和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在混合的设计上,达成学习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既可能是传统方式,又可能是混合式教学。如:课堂学习以及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或是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以及网络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等。
1.2能力知识结构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成混合式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等。在计算机应用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能力是整体教学的关键。那么,就要根据专业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平时实践所得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编程问题。可以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充分的交流,教师对学生开发或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评并且指出学生问题的不足。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创造性编程开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求新求变。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为主动探求实际操作的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1.3人才素质结构
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培养的高精尖的专业技能,还要强调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培养专业技能高的人才上面,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是这样专业技能高的典型代表。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于学生内心建设上的培养,育其成为人才之前,应先立其为人。高精尖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拥有高素质才是未来过得更多技能的根本性前提。促使学生可以不断积极的探索和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不断塑造自我。所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要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加注意对于综合能力的塑造,改变教育课程模块化的现状。
2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课程专业的设置可以根据市场调研或是市场的流行技术,来集体讨论共同制定一个适合的专业课程。如: 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设计进阶; 信息系统开发综合训练;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编程;面向对象程序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不需要强调严谨的系统教学,而是要根据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强调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将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换为《 计算机导论》等等。将具体的实际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等等整合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精髓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综合课程和混合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研发或是设计类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理解和操作技能。
3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
在综合课题、综合课程的授课中, 全程采用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该种授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融为一体,全课以项目为主线题贯穿始终,以学生完成课题/项目为教学目的,学生以小组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作品的形式的作为考试的结果。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实际特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三方面同时并进, 落在实处, 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帮助我们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好的感受外,还应在上课的示范别注意。在此,应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 达到能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也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