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安全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安全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分析;风险评价

引言

安全关系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尽管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各个施工企业也做了大量的安全工作,但由于施工项目的多样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风险的概述,提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的方法。

1.安全风险识别概述

1.1安全风险识别的定义、内容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也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安全,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相关文档。

安全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2安全风险识别即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即危险源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前提,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安全风险识别归根结底就是对潜在危险(危险源)的识别,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一旦识别出潜在的威胁,与之相关的起动事件类型就更容易显现。对潜在危险从物理性质和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起动事件和触发条件进行一一对应,这个过程把潜在危险(危险源)转化成了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所以安全风险识别是对与风险项目相关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全面的识别,是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风险识别,就不可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安全风险识别做的不好,通常意味着安全风险评价也会做得不好。安全风险一旦被识别和鉴定,那就不再是风险,而变成了一个管理的问题。

1.3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

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必须按照一定科学的程序进行辨识。安全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特别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安全风险识别也是项目管理者识别安全风险来源、确定安全风险发生条件、描述安全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对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使安全风险评价更具效果和效率。而且安全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可以通过系统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图来完成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见图1)

1.4危险源辨识

据近年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始终占据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为此建筑业被列为高危行业,但通过分析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仍存在危险的能量、危险物质、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但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从业人员的周围,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

1.5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好危险源识别的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见表1)。

2.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

2.1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析,牢牢抓住安全风险分析这个关键环节,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从西部铁路建设实践看,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行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建立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通过分析进一步把握安全风险准确度,为超前防范、超前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2.2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有了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价,安全作业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评评价要结合施工管理实际,针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着重从行车安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作业行为等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准确判断各种安全风险,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从而确保安全施工。

2.3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损失。①立足现场实际抓控制。如铁路道口安排固定的防护员跟踪防护;在线路规定方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绳;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等。②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再次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对事故人为风险因素实施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者安全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同时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措施的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对能力,从而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3.结语

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建筑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0).

[2]李国刚,魏江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索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

第2篇

[关键词] 建筑安全性 结构安全 问题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点大事,也是我们干其他所有事情最基本的条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关注我们居住的房屋安全,值得我们去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如果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到,万一发生意外,房屋倾斜甚至倒塌,将会对我们个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人身安全也会得不到保障,经济损失更是在所难免,更会对我们现在大规模的进行房屋建筑建设带来巨大影响,人们为对所建筑的新的房屋考虑是否也会存在安全问题,从而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连锁反应,造成恶劣的影响。当下,我们应该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在本文中,本人将从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和施工管理方面分别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分析

1、从房屋结构构件安全来判断

要按照相关规定,首先要确定该房屋结构所能承载的额定荷重,然后是确定载荷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它们的大小与房屋建筑的安全息息相关;房屋的整体牢固性差体现在当房屋的某一小部分出现问题时,如该处出现破裂,出现影响整个房屋出现连锁反应,而导致整个房屋倒塌,发生毁灭性的后果。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发生地震等意外灾害时,而不至于出现大的灾难;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房屋建筑的耐久安全性能,在一般的房屋建筑的设计中,绝大多数考虑的是在各部分压力下的建筑本身的力度要求,而对其他的外界条件很少注重,因为这些外界的因素如日久之后雨水的侵蚀,寒冬下对建筑可能会产生冻坏,长此以往,会降低房屋的耐久性,在这当中耐久性最重要的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产生锈蚀,而导致钢筋混凝土失效,最终将有可能导致整个房屋倒塌,其造成的后果远比其他因素严重,在安全问题中要多注意这方面的分析[1]。对这些安全问题仔细分析,并得出一些解决方案,最终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2、从房屋结构设计安全来判断

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房屋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带来麻烦,应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要掌握各自概念设计安全中的要点。例如,对于农村住宅的设计安全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基埋置深度不能太浅,当挖到老土(板土)后应至少再下挖20厘米,有设计图纸时还需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底标高。2.房屋建筑应适当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以保证房屋的抗大风机抗震设防要求,减小由大风或震动引起的损失。另外墙体拉结钢筋伸进墙体长度应不小于1米,间距沿墙高度也应不超过50mm,末端应有弯钩等。3.屋顶要轻量化,用钢架、木架或轻板顶盖,屋面隔热板及所有混凝土架空板应配钢筋网,且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2]而对于高层结构住宅则要做到:1、结构布置尽量采用规则结构,结构不知以少设缝为宜,如果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2、坑侧力结构如框架和抗震应双向不知,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3、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层盖的长度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层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二、房屋施工安全分析

1、加强各个单位部门的监督力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资格上,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所承接的施工单位应当积极接受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并分阶段向当地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审核。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等,应当要对其进行上级安全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为了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能有效地运行和成功实现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的安全管理, 就需要项目安全工程师进行监督协调。同时他们还必须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等管理。并且及时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 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3]。同时房屋建筑项目监理单位要将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也纳入建设项目监理范围内,做到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四项工作的同步控制。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施工安全, 各项安全设施防护必须应当到位, 材料质量及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班组长在每天开工前履行交底制度时,要根据而定将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认真做好交底记录。并且交底双方都应进行签名手续, 强化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制度。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是一种必要的执法手段。第一, 项目经理部闷必须不折不扣地规范执行相关规定及实施办法,并能对照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自检。第二, 加大检查频率。施工部门要针对各专项不定期进行检查, 要建立一套专兼结合的施工安全目标管理控制系统, 督促施工现场按规范进行施工。企业需每季度、项目部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且要把施工现场相关单位同时纳入检查范围, 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4]。

(3)施工现场经济责任制度。企业层次对项目管理目标及管理人员要根据安全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项目经理要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并在施工进行现场推行,负责层层落实,进行划区分片式管理。施工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原则, 签订相关的项目管理安全责任书、作业班组安全责任书等,从而到达鞭策施工现场有关单位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目标, 实行四定防范的目标。同时,对考评成绩优秀的可以进行经济奖励,而对不合格的则可进行经济处罚。

3、不可忽视竣工后期的安全监督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后期的安全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这关系到工程项目后期管理的安全性和房屋建筑工程的最终完整性。在房屋建筑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要对该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和整理相关资料, 同时要对其做好相关的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安全管理资料所提供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客观检测资料文件记录, 是判断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安全管理全过程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是房屋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有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安全记录,且内容应包括以下各点: 台账、报表、原始记录等, 并要按有关规定建立、收集和整理, 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 并装订成册; 同时要有专人负责安全记录的贮存和保管。

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业的生命线, 关系到广大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安全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是确保建设人员人身安全和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和保障。本文从以上几点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旨在确保建设出优质工程和平安工程。

参考文献:

[1]郭,浅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09(12).

[2]张东平,探讨建筑结构安全性及实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duction,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pres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for a long tim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industrial accidents,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not only caused many casualties, but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The causes of engineering safety accidents, discuss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一、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制严重滞后,安全监管机制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距。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安全规章知足职责不清,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对于施工现场的很多安全隐患不闻不问,未能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上下脱节,无法更好地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最终酿成恶果。

(3)安全经费的匮乏,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部分,施工项目现场甚至无任何安全网等措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单位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导致建筑工人长期作业,超负荷工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5)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工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安全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①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②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③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①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②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①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③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①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②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③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施工安全管控,不仅要建立健全安全管控体系,更要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多管齐下,定能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方东平.黄新宁,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l(2):25-32.

[3]张红英.无效施工合同与民事法律后果.天津市政法干部管理学报[J].2006,(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笔者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六年,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相对比较熟悉,建筑施工很辛苦,也很危险,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的安全生产事故,失去生命、造成残疾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痛苦。虽然工作才几年时间,但我对建筑安全有了不同于从前的认识。

1.建筑施工安全的认识

建筑施工,是与大自然作斗争,地质条件千变万化,生产环节错重复杂,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事故,这就决定了安全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位置。建筑安全工作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向我们七局早年就提出了“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管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为安全”的理念,并配套出台了许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已经向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如果这些理念、制度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安全管理的每个环节,能够扎根到每个员工的思想当中,那么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1.1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提高效益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达到工程的安全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队伍的高效率,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与安全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在实现项目目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做好工程的安全工作,实现工程的安全开展,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按照新的系统工程观念、理论和方法来展开,保证整个工程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的进行。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业内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和企业安全管理条例等,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设计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力争安全管理工作高于标准要求之上的同时,协调好施工工作方面的高效开展。

1.2建筑施工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性质的特点所决定。因为建筑产品不合格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笨重不易移动、涉及建筑安全技术等特点:如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此外还有以下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容易造成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等事故;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②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很难实现标准化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③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④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易发生伤亡事故。⑤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

据我了解,在我们的工作实际当中,“看惯了、干惯了”的思想普遍存在,甚至还有人相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该死面朝天、不死又一年”、“出事不由人”这样的话还能从某些工人的嘴里说出来。就在前年我去医院探望一名因高空作业违章受伤的同事时候,我问起他如何受伤,他躺在床上说了一句“这是命里注定的,出事不由人”,我听了之后,印象很深刻。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管理人员、我们的工人,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工作,怎么搞好安全工作,他们的头脑里“凭侥幸、撞大运”的思想还非常严重,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安全。对于那名受伤在床的兄弟,我又悲又怜,怜的是,他是全家的支柱,他受伤之后,家庭生活会过得非常窘迫;悲的是,他到受伤在床的时候,都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伤。这样的人,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出事故是必然的。试问,在我们的员工当中,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呢?

2.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具体做法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先要从思想上纠正对安全的认识。人是安全工作的主导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很多项目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较差,长期传统的、封建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他们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他们始终认为“命运、运气决定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潜伏在员工思想当中的安全隐患,要消除这一隐患,并不容易。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为这些人员彻底洗脑,在全体员工中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让广大员工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安全观,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意识,用正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保障自身的安全,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我们领导也经常给我们讲: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抓安全工作怎么抓都不过分,谁抓都不越位”的安全责任理念,认真落实职责,防微杜渐,严把安全关,对身边的各种违章行为决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自然,要敢于碰硬动真,及时制止,不怕得罪人,决不能带着感情抓安全。要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的思想,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样,违章行为就没有了生存的条件,各种事故也就不会发生。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光有科学的、正确的安全观还不够,还要懂安全、能安全。这就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干的工作,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能够按照标准作业,能够按照规程操作。就是要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让他们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保障安全。就是要加强对“人人都是安全员”等一系列安全理念的学习,把理念转化成为安全工作的能力,实现从“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的升华。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就必须夯实基础,打造零事故现场。安全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规范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有保障。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从基础管理入手,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力度,加强现场管理,加强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扫除安全工作中的死角、盲区,打造零事故现场、创建零事故环境,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事故,还必须强管理、重落实。我们每一名职工牢固树立“违章的活不干,带血的钱不拿”,“挣钱不要命,再多也没用”,“干活图省事,早晚要出事”的珍惜生命理念。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金钱、安全与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做到正规操作,按章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结语

“安全重于泰山!”这个责任,不仅仅关系着我们的企业,更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我们要知道,没有安全,企业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安全,也谈不上我们个人的生存;没有安全,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未来又从何而来呢?为了我们的企业,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自己,请把你的安全思想牢牢树立。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就一定能把好我们的安全关! [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业;施工;

Abstract: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principle of "benefit is fundamental, safety is guarantee" i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eans to grasping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it is not siple productive labor, but a great system engineering, and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cience.

Key words: secur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如今,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意识已深入人心,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与之不相适应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客观上,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增加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安全生产方面的投资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施工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性不是很高。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二、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安全工作管理

顺应时代潮流,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为进一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制,首先是法人代表、经理或者董事长必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际就是确定安全责任大小,责任范围等,就是要做到担任什么职务负什么责。“以人为本”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重在预防。应把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核心来抓。“以人为本”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培训教育要与技术进步同时进行,因为它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以人为本”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各种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再者,应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目前从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和发生事故来看,既有技术、工艺、设备的原因,也有操作者的精神状态不佳,劳动纪律松弛,规章制度不严和管理不善的原因。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领导到制度,从检查落实到责任目标,应形成完整的规范。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监理公司要从工程的安全角度加强调控。一方面,注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从项目负责到工段头目,层层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实施不同的责任负责制。做到工地围挡、临建设施、控制扬尘、材料堆放、施工道路、冬季取暖和生活区管理都有章可循,施工现场全面实行标准电闸箱,规范和提升用电设备安全性能。并要求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申报、全过程监督和安全施工评价。为使企业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农民工安全防护意识,施工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第三,应该强制执行并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等。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国家法制的需要。

第四,杜绝安全专项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施工作业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操作班组及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管理人和监理人员应在现场随时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具体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执行过程偏差。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安全帽作为个体防护用品之一,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工人时常不带安全帽的现象,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并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另一方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要求做好安全帽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要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全面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并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示牌,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重视本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的安全。另外影响建筑施工现场的因素比较多,还包括工程“低价中标”对安全问题的影响,施工临时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塔吊企业操作在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主管机关改善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影响等等。

四、结语

建筑施工工作的安全性重于泰山,关系到每个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朝栋,张元培.现代建筑安全技术防范设计要点[j].建筑电气,2008,12.

第6篇

1.1建设项目设备供应、工机具提供单位的安全责任

1.1.1建设工程采购的机械设备和配件,必须选择正规的企业或商家,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工程安全施工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防范配备好各种设施和装置。

1.1.2建设工程租赁工程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时,必须验明相关部门颁发的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同时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方可签订租赁协议。应明确租赁期限、维修责任、保养周期、配件供应、运输责任及各项费用等。

1.2施工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

1.2.1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取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承揽建筑工程,并建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全面管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1.2.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必须由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并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组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进行全面管理。

1.2.3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总承包单位负责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分包单位要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不服从管理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分包单位承担责任。

2建设工程主要的安全生产措施

2.1建设单位应当向勘察、设计、施工等个参建单位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地下地上的有关资料。

2.2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达到合格的方可上岗操作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3施工单位必须以施工现场为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按相关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

第7篇

建筑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它的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表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行业。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死亡率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高的行业,损失巨大,令人痛心。虽然强制实行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建筑市场的准入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检查力度,但伤亡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本人认为,伤亡事故多主要是由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的。而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一、建筑业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现场,可以说,施工项目是事故发生的发源地。

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否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是否满足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改进或更新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

(二)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2.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建筑行业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造成钢丝绳断裂,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造成电线失火等。

3.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也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较之杂乱的现场肯定低。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从而增加事故隐患。当然,人文环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业从领导到职工,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逐渐形成安全氛围,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状况肯定良好。

4.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分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由此看来,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二、建筑安全的管理措施

(一)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所有新员工或从事新的工作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项目部、班组的安全教育,并要定期培训,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二)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三)加强风险评估,做好重点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并对每个项目具体化,做好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四)编制安全措施,执行科学程序。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遇有特殊作业(深基坑、起重吊装、模板支撑、人工挖孔桩、临时用电等)还要编制单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程序经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

(五)搞好“五定”,认真落实。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三、项目安全管理模式

(一)全员安全管理模式

1.注重培育全员安全文化

这种全员安全管理模式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因此,其安全文化应该是全员安全文化。形成新的安全文化就是要培育全员安全文化。全员管理不仅包括总承包管理人员、分包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人,还应包括业主、设计、监理及社会相关方。

作为总承包方,要积极调动和发挥相关各方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使安全管理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当然,首先要充分调动本单位全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安全文化。只有形成全员安全文化,才能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保障人员安全。全员安全文化是新的项目安全模式的核心。

2.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四个转变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安全模式相比,有四个转变,分别是:变单纯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岗位安全管理为全员参加的体系安全管理;变单纯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管理与进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变以点为主的间断的、静止的管理为线面结合的、连续的、动态的管理;变并行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安全生产一条线。

3.全员参与是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岗位安全管理组织,而是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以专职的岗位安全管理为核心,以各专业工程师为骨干,班组长及工人全员参与的,安全监督管理层和安全管理实施层既独立设置又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体系安全管理,是将生产与安全的紧密结合的组织,是对项目安全管理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

(二)安全目标管理模式

制定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政冶、经济、文化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家声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各个层面,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效益 经济效益

一、安全效益的含义

“效益”是现今市场经济社会最关注的词语之一,是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效益”的字面解释为效果和利益,其实质是价值的体现。

安全效益是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社会(国家)、对集体(企业)、对个人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安全的直接效果是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保障和财产损失的减少,这是安全的减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功能;另一重要效果是维护和保障系统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等)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安全的“价值增值能力”。

二、安全效益的分类

安全的效益又可分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安全的经济效益是安全投资的无益消耗和经济损失的减轻,以及对经济生产的增值作用;安全的非经济效益则体现在生命与健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安定。对安全效益的评价,要重视经济效益的方面,更要重视非经济效益的方面,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安全的非经济效益体现的愈加明显;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否则往往会事倍功半。

安全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产出量”大于“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利益。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种是指利润或收益,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第二种是比较性的利益或进展,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与“效益”联系非常紧密的“效率”和“效果”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效率=产出量/投入量×100%

效果=实际产出量/应有产出量×100%

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安全的经济效益从安全投资的物质结果方面,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企业等社会单元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事故经济损失的减损效益;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的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主要表现为增值效益[1]。

三、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算

1.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量方法

(1)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算公式

在对安全效益的定义中,可以得到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方式。由于本文中将建筑工程安全社会效益经济化后,并入建筑工程总体的效益中,所以文中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既包括有安全经济效益,又包括有安全社会效益,而且由于社会效益已经经济化,计算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时可以直接使用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计算[2]。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也有两种具体表现方式。

a.用“利润”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的经济效益 用“利润”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有下面“差值法”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数值越大,表明安全活动的成果量越大。

所以,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是评价建筑工程安全活动总体的重要指标。

b.用“利益”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率用“利益”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率有“比值法”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效率=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表明了每一单位安全投入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安全成果,用它可以衡量安全投入的效率如何。上面的两种形式都需要知道“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与“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两大要素,没有它们就没办法确定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因此,评价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就必须要确定这两大要素。

(2)建筑工程安全投入与安全产出计算公式

a.建筑工程安全投入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投入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投入=文明施工投入+临时设施投入+施工安全投入+施工机具安全防护投入+其他投入

b.建筑工程安全产出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产出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产出(减损产出)=∑建筑工程事故损失减少增量=前期(安全措施前)损失-后期(安全措施后)损失

其中,建筑工程事故损失减少量包括建筑工程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非经济损失和间接非经济损失的减少量。建筑工程安全产出中的本质增益部分包含在建筑工程企业日常管理的效益中,所以没有列入公式。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分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在国民经济管理及企业微观决策中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运用[3]。它以系统性、全面性、均衡性为其方法论特征,以协调一致的数学工具,为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目的是表现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在投入产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为保证模型有惟一解,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假设条件:

(1)假设每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只用一种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以保证每个部门只有单一的消耗结构。

(2)假设反映各部门消耗关系的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发生变动。这样的假定,一是为了使投入产出模型建立在生产技术联系的基础上,二是为了在模型应用中保持消耗系数的稳定性。

(3)假设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性结构模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种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固定的线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都有不同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在承认此假设条件时,就意味着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某个生产发展阶段上的投入产出关系。

安全生产投入指的是一国(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包括:安全措施经劳、劳动保护用品费用、职业病预防及诊治费用等。安全产出指的是通过安全的投入,一国(行业、部门、企业)获得的安全产出[4]。安全产出反映的形式与其他有形产品不同,安全产品以一国(行业、部门、企业)一定时期内事故的减少、安全环境的有效改善、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商誉的提高等各种方式体现。从理论上说,安全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应该可通过投入产出法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而获取。

随着现代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即增值效益合并入企业正常生产时的效益,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只表现为直接经济效益的减损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盛仁,罗云.矿山安全增值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1,10(3):22.

[2]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The Costs of Accidentss at Work.HSG96,1997:3.

第9篇

1.1建筑物没有达到抗震标准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管理制度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我国的建筑物抗震程度有着明确的规定,通常63%以上的建筑物都会受到小震,在这种程度的建筑物必须保证没有损坏;10%的建筑物可能会受到中震,这种程度的建筑物必须保证损坏是可以修复的;2%的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大震,这种程度的建筑物必须要保证不会坍塌。从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中可以发现,建筑物的抗震程度还没有达到我国要求的建筑物抗震标准。一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威胁建筑物的安全。

1.2建筑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谋取私利或者降低建筑生产成本,经常忽略建筑材料的质量,或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这些都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因素。建筑材料因为建筑企业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被过度结余、偷工减料或者一次充好,容易为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不利于建筑安全性的提升。例如,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建筑过程中使用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韧性较小,而且脆性很大,在建筑物中使用之后,会降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威胁建筑物的安全。

1.3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上,都和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和实际经验不足等问题。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楼梯和电梯的数量和位置设置,既要符合使用要求,又要满足消防需要,减少因为安全事故对建筑物的影响,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建筑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才能有效的实现建筑安全性的提升。

2解决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的方法

2.1加强建筑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设置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全面实施对建筑安全的控制,才能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加强建筑安全管理,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建筑设计,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建筑安全进行检测,严格控制建筑质量安全,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安全性。

2.2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提升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按照我国建筑安全设计规范,应用科学的技术实现建筑的结构设计,保证建筑的安全。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建筑质量安全意识,可以在建筑机构设计中,对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有利于建筑结构设计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实现。设计师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的章程和规范,结合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改变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观念,与时俱进的应用新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充分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才能实现建筑安全性的提升。

2.3提高设计师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严格。提高设计师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可以有效的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提升。只有建筑设计师全面掌握了系统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备牢固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创新意识,才能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建筑设计水平,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建筑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设计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建筑设计水平,吸收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和经验,适应新的建筑发展过程中对建筑架构设计的要求,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2.4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创新

建筑结构的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和政府的建筑结构设计制度和企业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培养建筑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建筑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创新,可以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建筑企业的结构设计水平,实现建筑安全性的提升。创新的方式可以结合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不仅要实现建筑结构设计方式的创新,还要实现对建筑结构设计思想和理论等的创新,促进建筑设计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保证建筑质量安全。

3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提升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其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对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保护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对有限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选择切合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使建筑更加美观和舒适,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初始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空间大小、地质状况、周边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和考虑,结合建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面积、空间、造型等进行相应的设计。只有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与美观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建造出好的建筑物。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设计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五个,即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经济性以及简便性,简便性主要是针对建筑施工单位来说的。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和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建筑对于造型和舒适方面的要求,也可以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和安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总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建筑工程结构分部的优化设计两个方面。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出发,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自身的不合理

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由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或问题,造成建筑结构设计与实际建设情况出现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安全隐患或其他方面问题的出现。安全意识的淡薄,使得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建筑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一味关注设计的美观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也有一部分建筑设计人员,虽然认识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为了迎合企业的要求,保住自己的工作,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只考虑经济效益,,这也从客观角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情况,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时,要在提升设计人员能力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于其安全意识的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设计人员从根本上重视起建筑的安全性能。同时,在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对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经过细致地分析和思考之后,才能进行设计,杜绝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现象,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2.抗震强度不够

最近几年我国地震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建筑的抗震性能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当前许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忽略抗震性原则,使得建筑并不具备真正的抗震能力,一旦遭遇强度较高的地震,建筑的安全性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如何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当前建筑的主要构造多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材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也是最为主要的,而因为钢材不足而导致的功能患也是最为常见的。首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预算,一味节约钢材,偷工减料,无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导致建筑中钢材短缺,使得建筑质量不合格,安全性能下降。其次,一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仍然使用冷轧变形钢筋,虽然其强度较高,但是与其他优质钢材相比,韧性小,脆性大,其抗震性能不足,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加强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管工作,一旦发现这种现象,要从重处罚。

三.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1.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而这些法规和标准,不仅仅具有相当的技术性,同时还具备极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提高建筑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为目的,对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避免安全隐患向安全事故的转化,将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之际。

2.对设计技巧进行改善和创新

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从设计技巧和设计软件的改善和创新出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是浅显易懂的。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其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的结构设计软件和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设计人员的需求。因此,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首先要开发出精准度较高的设计软件,这就需要设计者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的共同合作,完成设计软件的开发、完善和创新。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安全性的认识

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立足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地进行创新,坚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要精益求精,对于建筑中各个结构构件的产生都要进行深刻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要理解相应的规范和章程的具体含义,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进行建筑施工。要善于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同时,要本着对建筑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工作认真负责,加强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认识,保证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不仅美观实用,更加安全可靠。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要加强对于设计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责任,提高对于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解增银,严庆平.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保证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221.

[2]刘欢.刍议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J].中华民居,2011,(10):162.

[3]李伟健.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4):410-411.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问题对策

在工程技术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复杂程度也在持续提升。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讲,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但是,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保证建筑安全始终是设计的首要原则[1],一旦建筑安全出现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将结构安全问题纳入重点考虑。

1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一般来讲,建筑结构安全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合理设计与规范施工的前提下,建筑对外界破坏的抵御能力和防倒塌能力,是一项评价工程结构的指标[2]。该指标不仅与施工、结构使用关联密切,与设计工作也有着直接联系。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必须在设计中对相应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保证结构安全应是设计工作的首要考虑。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这样做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工程能够在使用年限的范围内满足预期要求,具备应有的各项功能。

2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问题探讨

2.1常见问题

(1)砼结构问题。

钢筋砼结构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均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此种结构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震能力。一般来讲,工程的抗震能力取决于结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设计的结构能够达到抗震要求的标准。在建筑高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结构设计时需要满足的条件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依旧存在很多与规定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

(2)人为因素问题。

偷工减料的情况并不局限于施工环节,设计中也经常会出现。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讲,“偷工减料”表现在下述方面:①部分建筑单位缺乏责任感,只关心工程能够为自身带来的收益,对质量则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所以,这类工程在结构设计环节中存在非常高的偷工减料风险,比如在结构设计时将利润作为首要考虑,为了缩减成本,一味的强调“节约”,造成不应省略的部分被省略,加大了结构安全风险。还有的建筑单位为了获利不择手段,刻意的使用一些劣质建材代替本应使用的建材,造成工程品质低下,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建设单位会故意选择价格低但是与工程要求不符的钢材,以次充好。另外,钢筋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对其配筋率有着明文规定,但依旧有部分工程无视规范要求,导致配筋率达不到要求,由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是比较高的,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②当前,部分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在项目建设中,往往过分看重资金成本。比如,有的工程中选用的钢筋为韧性不佳且强度较大的冷轧钢筋,这个类型的钢筋不符合现代建筑的建设要求,应用后会造成结构抗震性低下,使得结构安全面临很大风险。总体而言,人为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材使用上,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即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正是由于企业无意或故意的做出了上述行为,才使得建筑结构存在诸多隐患,面临巨大风险。

2.2改进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对策

(1)选择适宜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

当前,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的结构形式包括下述几种:①砖混结构。此种结构若应用不当,将出现倒塌事故。造成此种结构倒塌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为结构形式问题,表现形式包括纵墙承重以及大开窗等;二为抗震措施问题,表现在无圈梁等方面。所以,对于此种结构来讲,设计时需要重视浇筑部分,尤其是要确保构造柱达到质量要求标准。②钢结构(见图一)。此种结构的优势在于抗风、抗震性能俱佳,并且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因此,钢结构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③框架结构。此种结构比较常出现的问题是柱端出铰以及剪切破坏等,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到建筑安全。所以,工程中若采用此种结构,就必须重视严格遵照“强柱弱梁”等原则,进行科学的建筑结构设计。上述结构各有特点,在抗震方面应以实际采用的结构的特点为依据,确定有效的抗震方法。④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效率,但缺点在于不够灵活,应用范围比较有限。除此之外,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还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轻钢结构等。

(2)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隐患。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设计、是对其安全性影响最重要的环节。要想做好结构设计这项工作,设计者必须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极强的责任感和灵活的思维模式。同时,考虑到结构设计对后续施工和工程质量均有重大影响,设计时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每个环节的合理性,以改善设计的整体质量。为了保证设计能够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设计者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始终以国家和当地颁布的设计规范及行业标准为准则,切实做到依规定办事。除此之外,设计者还要及时的进行自我反思,通过改进不足和吸取教训等方式,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设计中的技术性问题,则需要设计者按照相应的理论,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进行解决。为了使设计者能够做到上述要求,现实中企业必须积极发挥作用,采取培训等可行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对建筑安全进行充分考虑,主动规避风险。鉴于当前的工程技术发展很快,设计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结构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应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以适应当前设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背景下,计算机成为了各项工作开展中提高效率的工具。结构设计中也可以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给应用过来,若设计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因此,企业有必要对设计者进行技术培训,以适应时展。

3结语

总体来讲,结构设计是决定建筑使用寿命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效益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出于保证建筑安全的考虑,在现实中企业除了要重视以工程实况为依据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之外,还要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控制,以降低建筑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宗靖.浅议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19):125-126.

[2]龚俊.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19):131-132.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监理 安全控制 手段

一、前言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把工程安全责任明确归入到监理的工作内容中,使得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 并最终决定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它是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然而,如今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生产成本、施工进度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往往在安全施工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导致工程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二、工程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

由于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监理工作的安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最大程度的追求高利益,没有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此外,由于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来源有限,一般数量较少,从而导致监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层次不齐,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安全控制的不能按照规范要求正常进行。

(二) 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不深刻,安全作用不明显

研究发现,一些监理单位对于监理工作的安全控制仅仅只是应付,对工程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施工方案的审核不够重视,审查不够严格,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了真正的作用。此外,一部分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对于安全施工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比如工程中的高空作业、脚手架安置、起重吊装等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提前发现其中隐藏的技术错误和安全隐患,这样使得对于安全监理的安全控制工作成了泡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监理工作没有主次,监理工作混乱

由于一些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从而使得他们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控制监理工作时,没有主次工作之分,没有一定的顺序,使得监理工作十分混乱,这样就导致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工作要点

(一)监督施工单位完善工程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并完善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分项分部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和安全防护措施工作;

(二)对各类工程相关施工安全资料。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进行严格审查,以及对进场施工作业的各单位的资质和对工程各工序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人员配备等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查。

(三)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文明施工以及工程拟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安全控制等进行审查,同时,还要定期的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的综合检查。

(四)对工程进行跟踪检查。审查工程承包商在不同工序交接检查的安全报告,对每道工序的安全进行确认。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的安全控制手段

(一)提前熟悉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应该事先进入施工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和周边的环境进行自习的考察分析,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逐以进行排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万无一失。此外, 在工程开工以前,监理人员还应该和施工人员针对安全作业交底工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源并做出相应的消除危险源的措施, 保障现场的安全施工。

(二)做好开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在开工前,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查,结合工程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监理工作方案。同时,要特别注意在接下来的日常监理工作中工程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项目。对不同方面的安全监理工作,分派不同的监理人员,实现监理责任到专人。此外,监理人员还要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坚持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监理单位应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情况的检查工作,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由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要安排不定期的进行现场的抽查,做到专项检查和整体检查协调开展,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检查结束后要有书面检查记录报告。

(四) 在施工中,注重各单位间的沟通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单位间的沟通工作。沟通工作的对象除了施工单位外,还要包括业主方,监理单位只有很好的和施工单位以及业主进行沟通,才能顺利的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在实际工程中,有的业主为了缩减工期,或是认为工程的安全管理与乙方没有关系,不接受安全监理提出的意见,这就阻碍了安全监理的工作的开展。因此,监理单位应该加强与工程业主间的沟通,从而让业主意识到工程安全非常重要。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要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努力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此外,也要注意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让施工单位引起工程安全的意识。这样才可以确保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五、结束语

工程安全监理的安全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它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到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要性。此外,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充分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的安全控制工作。同时,还要准确的判断出工程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地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保新.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2(3):120-121.

第1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

1 安全规章制度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实现有效的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筑企业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应主要采取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对于不遵守劳动纪律、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人,必须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人,要给予奖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说,人应该有与其工作岗位有关的职责和权利,并且具备完成职责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管理对象的角度说,人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满足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条件下受到应有的保护。针对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常分为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等。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安全组织机构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的规定,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机构第二内容就是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的第三个内容是企业安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深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3 安全技术管理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班子成员配备,通常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小组组长,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小组的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安全员完成,安全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情况配备的数量不等,而技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处于淡化位置。事实上,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淡化的。一个工程项目的运作,从立项开始,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投标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方案选择,图纸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计)仪器和仪表的年度报检(审),开(停)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设备吊装方案、深基坑坑壁支护等。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其实,这中间每一项技术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的发展将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安全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作支持,事实上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安全工作。所以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是提高施工安全工作的本质保障。

4 安全教育

根据安全系统论的原理,事故系统包括四个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管理欠缺。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大因素,它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都是管理欠缺的表现。因此,也可以说,事故是企业管理差的一种表现。而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欠缺实际上就是人的欠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的因素)是导致事故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要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人”这个重要因素。“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智力和体力的综合体。因此,在生产活动中,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5 安全投入

所谓安全投入,就是为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参与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械、设施、环境等确保安全所作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空间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在建筑工程中具体表现为安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安全措施费,安全施工费等。

诚然,实现建筑施工安全不仅要订制度、抓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投人。一些项目经理对安全的投入容易视为额外负担,影响创效益。这是一种错觉。“防患于未然”是最简单的道理。建筑施工是人与材料、机械反复交往的过程。施工人员需要活动,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事故,除了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外,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是不可少的。须知必要的投入可以换来安全,可以换来队伍的稳定及顺利施工的局面,短期行为、得过且过的观念则会留下隐患,酿成事故。

安全施工的投人与创效益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刨效益。没有施工安全的先期投入,就不会有稳定的施工秩序,创效益将是一句空话。聪明的项目经理及企业管理人员必然将安全投入看成是生产上的必需,是维护企业效益的必然投入。

6 安全预警机制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事故或灾害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其酝酿伊始直至临界状态呈现,都有端倪可察、征兆可寻。这“端倪”与“征兆”便是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大多数是可观测的,有些还是可控的。采用安全预警机制就是要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将以事故发生后应急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事前危险态控制、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将静态的安全管理方法转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方法;将分散、单项的事件处理方式转变为系统、组合的管理体系。本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设安全方针的需要。所以倘若有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机制,完全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至少能够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7 人员安全管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事故的“桥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不善搭成的,所以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因素是相互牵连的,就像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其中的一条边变化,另外三条边也就跟着变化。决定另外三条边的就是人的因素。因为管理规程是人制定、修改、补充的,也是由人执行、监督的;设备是人按规章购置、安装、操作、维修的;企业作业场所的环境也是由人安排的,这就不难看出,一个企业出不出工伤事故,人的因素是起决定的作用。所以,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对于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玉生、李奉阁. 竖向配筋砖砌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工程抗震.2001,(02)

[2]Jai John.Reinforcing masonry walls with composite materials:[Ph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bersity, USA, 2000

[3]唐家祥. 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J].建筑科学.2002,18,(01)

第14篇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由于大部分高层均是住宅建筑,其室内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以及装修材料,大多都是对火敏感的易燃材料和可燃材料。室内易燃、可燃材料的增加使建筑中火灾的负荷也进而增加,这不仅会导致在燃烧中分解出少量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气和烟气,还会分解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对于人体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危害。据相关资料表明,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火灾伤亡人数都是由于其吸入过多的毒性气体而导致死亡的。2.竖向管井多,火灾蔓延快在高层的住宅建筑里一般都设有电缆井、管道井,如果不能做到将其完全分隔开来,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就会沿着管井进而蔓延直至完全扩散。只要整栋建筑都通过竖向的管井进行上下贯通,就一定会发生“烟囱效应”,进而助长火势的蔓延并扩大,再加上风速和气压的作用力,火势就会更加的猛烈。如果烟气垂直的流动速度是每秒两米至四米,那么在垂直的方向一分钟之内就会蔓延建筑的几十层。3.灭火装备少,扑救难度大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来说,扑救火灾较为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消防员在建筑外部登高的途径比较少,很难接触到火点,不能做到从外部射水进行灭火。当前现有的消防设备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高层住宅建筑的需要,再加上移动消防装备的射程有限,进而使灭火功效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举高消防车来进行灭火,但是举高消防车之后的高度仍距离现有高层的高度有一定差距。所以当前扑救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现象,只能使用当前建筑内部的一些消防设施,而在现实中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又存在严重的缺损现象。

二、高层住宅建筑的现实隐患

1.消防设备缺损发生高层建筑的火灾现象,一般其外部的消防很难真正的发挥有效作用,主要是依靠内部的消防设备。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居民对于消防安全不了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经常会出现一些对于自家的防火门擅自拆改;楼梯间以及前室的常闭式的防火门经常由于损坏或者长期保持展开的状态致使不能密闭;消火栓箱内的栓口、水带、水枪配置不全,灭火器的过期或者丢失;消防水泵由于故障不能正常启动或者一直处于手动状态,以及管网内、屋顶水箱和消防水池无水这些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2.使用功能改变经举报投诉火灾隐患的事件中发现,部分高层的室内已经被改造成为广告制作、摄影、经营、仓储、小型加工的非居住的场所,这些场所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邻里纠纷、噪声扰民、环境污染、火灾隐患的问题,使得一直被居民群众所举报。3.消防车通道不畅消防扑救面和消防车通道作为一种消防力量是高层住宅建筑第一时间救人和灭火的“安全通道”。伴随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以及逐年增加的私家车数量,由于物业管理的不规范,再加上停车位的紧缺,使得出现越来越多私家车私设地锁并且占用消防扑救面、消防车通道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消防车的作业和同行。

三、消防安全对策

1.强化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管理首先物业服务企业要时刻牢记一个消防责任的主体意识,对于消防安全的管理人以及消防安全的责任人这两者要明确,确保各项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都明确规定,做到自查消防安全、自改火灾隐患、自负事故责任。而对于那些消防设备的维修资金不充足的住宅建筑,尤其是一些比较老式的,这些住宅建筑中的设备都处于严重损坏、年久未修以致瘫痪的状态,已经对于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就要求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或者由政府出资,对其消防设备进行维修,进而有效避免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2.严格公安派出所、消防部门的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部门应该严格的参照国家消防技术的标准,对于那些符合规划许可的高层住宅中的消防设计实行严密的审核,一旦发现消防设计背离规范要求的一概不予审批,并指导和责令其进行修改,同时使用书信的形式告知当地的住建部门,修改后仍不符合要求者一概不允许其继续开工建设,从根本上杜绝一些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在建筑单位向消防部门进行验收申请时,要提供相关技术的完整资料,接着由消防部门检查建设单位消防设备和设施是否已调试合格以及是否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对于那些检查仍有问题的工程,不能够批准其验收合格。同时公民也作为消防工作的监督者和参与者,所以增加对于消防宣传培训的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居民意识到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以及消防设计的必要性,同时掌握疏散逃生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技能以及掌握气、电、火、油最基本的消防常识。在使用传统方式宣传的基础之上,多加使用新兴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增加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每位居民都能将消防知识了然于心。3.加快政府支持下的消防装备建设一项非常重要且被动的防火措施就是加快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装备的建设,进而原有消防设备的缺失。由于每个地区建设高层住宅的情况都不同,所以首先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要求,接着请求当地政府加大在消防装备的经费这方面的投入,充分地满足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所需设备。同时还要展开相关针对高层住宅建筑中火灾扑救的一些实地的调研和讲座,加强实用性、针对性的训练,研究如何扑救高层住宅建筑的登高施救、火场供水、战斗展开、火情侦查、组织指挥、力量编成,时刻做好打恶仗、打大仗的准备。

四、结语

第15篇

随着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经历的灾害事故更为严重,甚至可能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事故灾害的产生,使人们对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这其中建筑行业受其自身的生产特点影响,不安全因素多,危险性大,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以我国建筑业为例,建筑施工事故在各行业事故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三位,属高风险生产经营行业。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带来的灾难,促使了人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对事故控制理论的重视。研究和分析建筑工程多发性伤亡事故的成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建筑企业施工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对建筑业安全概念有两种认识

一种是狭义的认识,把安全与技术,生产相脱节,认为建筑安全工作就是工人作业时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为防止人员和物体从高处坠落架设好安全网,做好临边洞口的防护。这种认识危害极大,导致建筑企业领导忽视安全生产,弱化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致使一些老、弱、病、残和文化低的人员走上安全管理的工作岗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随意简化,事故隐患不断增加。另一种是广义的认识,即安全与技术、生产相结合,安全贯穿施工全过程中,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从管理角度讲包括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监督管理,文明施工,事故的处理和安全教育培训:从专业角度讲包括拆除施工,爆破施工,塔吊等大型器械的拆装,脚手架的搭设,模板工程,基坑支护,物料吊装及外用电梯,施工机具和施工用电等。这些都是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范畴,忽略那一方面都将影响人的安全.安全问题非常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全面贯彻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安全事故与安全的关系

(l)对安全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安全就是无事故、无危险,称绝对安全观。另一种安全是指客观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低于允许的承受限度的存在状态,称相对安全观。现代安全观点认为:安全是系统运行过程的状态描述量,是和危险互为对偶的两个系统过程的状态量。安全就是系统在一定的功能、时间和费用约束下,使系统中人员和设备遭受的伤害和损失为最少。由此可见,安全是相对的。这种“可接受的危险水平”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公认,即系统的危险性应该达到社会允许的危险水平。“社会允许的危险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状况。

(2)工程建设安全和事故是密切相关的。对安全的管理,客观上对事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对事故的管理和控制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提高系统安全状态水平和系统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效果。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的目标。工程建设安全事故控制主要是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身伤亡事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进行控制。安全与事故是相对统一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事故总是在人们被危险因素控制不力而突然发生。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于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发展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三、建筑安全事故调查分析

目的是弄清事故情况,在管理和技术各方面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划清事故发生的责任等,提出整改措施,吸取教训,预防类似事故发生。调查分析的任务是:

(l)查清发生的经过。通过现场留下的痕迹,空间环境的变化,对事故见证人及受伤者的询问及对有关现象的仔细观察以及必要的科学实验等方式或手段来弄清事故发生的前后经过,并用简短文字准确表达出来。

(2)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的主要任务。

(3)分清事故的责任。通过事故调查,划清与事故事实有关的法律责任,井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吸取事故的教训,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这是事故调查分析的最终目的。

四、建筑业安全事故类型划分

(l)高处坠落:所谓高处作业是指操作者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主要是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在主体结构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的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均应作为高处作业来对待,并加以防护。如脚手架、模板安装与拆除、各类起重吊装作业等,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要求进行防护,避免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2)触电事故:电是施工现场各种作业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各种机械、工具等主要依靠电来驱动,即使不使用机械设备,也还要使用各种照明。近年来触电事故也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违章使用电气用具、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等原因引起的。

(3)物体打击: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凡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都有可能被击中,特别是在一个垂直平面下的上下交叉作业,最容易发生此类事故。

(4)机械伤害:主要指施工现场使用的木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电焊机、搅拌机、等电动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置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

(5)坍塌事故:主要是指在土方开挖中或深基坑施工中,造成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在建工程及临时设施等的部分或整体坍塌。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大土方开挖遇降大雨时最易发生塌方。

五、建筑业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种不同性质的原因对事故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现详述如下。

(l)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2)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多层次来自事故本源的基础原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1、人员因素

主要指建筑人员的素质。

①工人的教育因素。我国目前的建筑业队伍普遍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对工人的安全知识培训不足,工人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②工人的身体状况。操作者身体有缺陷,视力或听力有障碍,或者由于长期缺乏睡眠导致的焦躁、紧张、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

2、技术因素

包括勘测、设计、施工和使用等环节。

①勘测有误,地基处理不当。如盲目套用邻区资料,钻孔布置不足,个别隐患未能查饱和土用强夯法;打桩未打到持力层,深基坑支护不当,地基土受干扰又未重新夯实等出

②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设计时间紧,为设计失误留下了隐患。如套用己有资料而又未结合具体情况;计算中漏算;设计方案未考虑施工过程会遇到的意外情况。同时,设计任务的繁重导致设计人员缺少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样就加大了设计失误的可能性;盲目依靠电算等。

③施工质量差,不达标。施工组织设计有问题;施工马虎,偷工减料;技术人员不熟悉设计意图,擅自修改设计;施工不遵守规程,不能达到质量要求;不合格材料进场控制不严等。

④装修、改建及使用不当。装修改建中随意破坏结构,留下严重隐患;使用过程中随意加大荷载,改变结构用途。如阳台当库房用,一般民用住房改为娱乐场所等。

3、监理因素

监理是政府提倡的监督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工程监理机构同施工队伍和迅速发展的建设市场相比,不能满足需要。同时,监理队伍中也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监理队伍跟不上建设需要,许多地区甚至大量聘用退休人员和兼职人员。

4、管理因素

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无证设计、施工,有章不依,违章不纠,或者是纠正不力;违反基建程序,赶进度;工程发包非法肢解分包,监督不到位;申报手续不全,施工前未取得许可证,边设计边施工;从业人员资质、施工机具不够,或者借用资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松懈或不为施工人员办理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