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政和税务的关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财政;税收;成本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76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0 引 言
目前,我财政税收成本由两个部分构成,税收部门日常的办公产生的成本占财务税收成本很大的比例。紧随其后的是纳税人在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缴纳税款时所产生的银行手续费,这部分的纳税成本是无法避免的。当前,保障国家正常税收是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重点。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发展,要逐步改善当前金融税务机关管理的模式,改变税收机构传统的功能和适用性。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经常出现财政赤字的现象,财政和税收成本相对较高,在这方面,必须注意对金融和税收的成本控制,在保障国家税收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坚持以降低税收收缴成本为出发点,才能有效的节约我国在财政上的经济成本。
1 财政税收实施的基本原则
财政和税收的效率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加的成本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小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和税收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1.1 税收经济效率的原则
经济效率是国家实施税收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以经济效率为中心,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类别的实施税收政策,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逐步调整各地区、各行业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同时进一步加强税务管理的效率,用最简单的税收系统来完成操作。
1.2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的根本目的是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分配,在国家实施税收政策时要坚持税收公平的原则,有效进行资源的优化分配,设置不同的税收政策,同时避免因为税收产生的不均衡现象。在税收过程中会出现有些部门参与转移资金,这就是所谓的财政部门资金用于执行当地建筑的基金,税收制度和工作上的不公平现象给公务人员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在我国,财政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支柱,是影响着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在保障税收公平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和谐。
2 我国财政税收成本的影响因素
2.1 税务系统人员的因素
我国税务系统人员不匹配是我国财政税收成本的影响因素之一。一方面,税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税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税务人员具备法律、税收、会计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相应的业务能力的水平,由于历史、教育水平及选拔手段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税务系统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上不能满足业务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税收人员组织机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机关管理人员过多,基层一线税收人员较少,畸形的人员结构不利于税收系统整体的改革和发展。
2.2 相关部门的成本意识较为淡薄
财政税收部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是我国财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国家行政部门的特点,在工作中产生的成本与个人的收入与利益毫无关系,导致行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盲目自信,不注重成本控制,更不用说建立高度集中的成本控制意识了。甚至有些部门会参与转移资金,导致当地施工延误,这样的工作方式给公务人员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2.3 成本意识淡薄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税务机构往往追求要完成税收任务的目标,只关注税收征收额度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成本的计算和控制等方面十分欠缺。
2.4 税收环境因素
税收环境因素是影响税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一,纳税人税收意识淡薄,一线税务征收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同时税务稽查人员的监管工作量大,造成税收成本的增加;第二,税收的法制化程度较低,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开展,税收制度不明确,常造成税收环境的恶化及偷税漏税和法外纳税等情况的出现,双方的分歧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增加税收成本;第三,社会各界的配合程度同样影响着税收成本,税收工作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配合势必会造成税收成本的增加。
3 降低我国财政税收成本的措施
3.1 增强全员的税收成本意识
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员工思想意识的培养,建立成本概念;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与银行、海关、公安部门的配合。用典型的反面案例提醒自己,改善工作状态,通过社会完善我国当前的财政税收服务体系,提出合理的成本分析、预算、部门预算执行和税收。在整个财政税收系统中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税收工作的整体效率。
研究表明,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对规范要求的遵从程度。对于税法和税收相关知识的了解是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知识和纳税意识,有关部门要进行各种税收宣传,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还应该定期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加大税收及税法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税收意识,进而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3.2 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政策
更宽松的税基、简单的税收种类、完善税率结构,是减少税收成本的主要方向。然而,目前的税收制度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因此,合理的税制结构、简洁而明确的税收制度不仅可以明确纳税人的义务,还可以减少时间的成本,纳税人在缴纳税收和其他各种费用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起到增加税收的效果,税收政策标准化过程能够提高税收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降低税收成本。因此,政府部门要不断地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政策。
3.3 优化税务机构,减员增效
各级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减员增效的办法,并结合当地税收征管机构的特点及服务范围的大小,适当调整机构的规模和人员数量,从而减少税收成本。税务部门简化税收机构,调整纳税人缴纳税款的程序,将税务办事机构进行整合、合并,达到让纳税人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缴纳税款的全部流程的结果,从而降低我国财政税收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税务机关的管理成本。
4 结 语
财政和税收效率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加的税收成本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我国目前的税收成本高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因此,为了解决税收成本高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各种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而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基础保障。在我国,财政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支柱,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因此,要不断进行成本、财政和税收工作的调整,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凤轩,于艳芳.财政与税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摘 要 在政府众多的财政收入形式中,税收是最为主要的,税收构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税收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并对如何正确处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财政 税收 关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所谓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如发行货币获得的收入,公债取得的收人以及税收取得的收人等等。总的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包括利润收入、债务收入、税收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利润收入主要是国有企业税后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即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和国际债券,并向外国政府、国外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借款等取得的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二、税收的内涵和特征
(一)税收的内涵
人们通常习惯将税与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根本上来说,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执政职能,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经济保障。由于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决定了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二)税收的特征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是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来进行强制征税,这主要表现在纳税人依法纳税是其最基本的公民职责,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是其最基本的工作职责。税收的无偿性表现在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纳税人是无偿获得国家的回报的,即不需要将税收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从纳税人那取得收入而付出任何代价。但税收的征收并不是随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征税对象收取不同的税收,这是在征税之前,国家就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规定了的,即具有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其必须要有强制性,没有强制性,无偿性就缺乏保障,只有依靠国家的治权力,才能依照法律强制性地从征税人那里进行无偿征收。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税收不可随意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缺少标准依据,就会致使国家经济生产无序,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因此,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共同体现税法的权威性。
三、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最为稳定的部分,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实现了83080亿元的收入,比2009年同比增加14562亿元,增长率为21.3%。其中,税收就占了财政收入的88%,共计73202亿元,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可见,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主体。
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决定了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从民那取得的税收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为民提供各种服务时,公民作为纳税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总的来说,税收和财政是不可脱离的一体,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手段,国家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了公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另外,税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税收,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以及纳税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如通过税收收入情况,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了解行业结构的变化,看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中捕捉经济发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四、正确处理好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其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税务部门应该思考的,如何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发挥税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税务工作者需要努力和提高的。
(一)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财政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国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国家的财政支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税收可以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和谐。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是相关部门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二)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分配调节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人的基本来源,是国家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最为主义和规范的形式,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强化分配与调节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我国各个地方的税务部门来说,合法征收应有的税收收入,确保依法治税的有力执行,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准备。
(三)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
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相关税务部门应优化纳税服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税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作用,通过国家财政和税收,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当前,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阻碍我国税管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税务部门应加大对税和税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税法制度,以身作则,做到严格守法。加大税法的执行力度,对于违法者,严惩不怠。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对于个人所得税,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的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机制。因此,在继续完善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制度的前提上,应建立纳税人编码实名制。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银行、海关、公安以及法院的配合,对纳税人的账户进行全面的监控,防止税源流失。
(五)调节个人收人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现阶段,我国现行的税务体制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要内容的,并以行为税、财产税、资源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税收作为调节居民贫富距离,缩小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现行的税务体制还不够完善和合理,征管力度有限,使税收政策在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还有不足,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就拿所得税来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存在征收项目少,收入规模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达到税收对个人收入调节的作用。因此,完善现行的税制结构,尤其是扩大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税基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例,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更好地达到调节的功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参考文献:
[1]韩永文.财政与税收政策需协调一致.财经界.2000(4).
[2]石坚.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税务研究.2002(9).
[3]贺众.收入分配理论、现状及调节措施.税务研究.2002(12).
[4]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5]艾立晶,陈宏博.从税收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财政收入.松州.2006(Z1).
【关键词】财政;税收;关系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所谓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如发行货币获得的收入,公债取得的收人以及税收取得的收人等等。总的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包括利润收入、债务收入、税收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利润收入主要是国有企业税后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即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和国际债券,并向外国政府、国外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借款等取得的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税收的内涵和特征
2.1税收的内涵
人们通常习惯将税与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根本上来说,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执政职能,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经济保障。由于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决定了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2税收的特征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是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来进行强制征税,这主要表现在纳税人依法纳税是其最基本的公民职责,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是其最基本的工作职责。税收的无偿性表现在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纳税人是无偿获得国家的回报的,即不需要将税收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从纳税人那取得收入而付出任何代价。但税收的征收并不是随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征税对象收取不同的税收,这是在征税之前,国家就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规定了的,即具有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其必须要有强制性,没有强制性,无偿性就缺乏保障,只有依靠国家的治权力,才能依照法律强制性地从征税人那里进行无偿征收。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税收不可随意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缺少标准依据,就会致使国家经济生产无序,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因此,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共同体现税法的权威性。
3.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最为稳定的部分,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实现了83080亿元的收入,比2009年同比增加14562亿元,增长率为21.3%。其中,税收就占了财政收入的88%,共计73202亿元,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可见,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主体。
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决定了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从民那取得的税收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为民提供各种服务时,公民作为纳税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总的来说,税收和财政是不可脱离的一体,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手段,国家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了公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另外,税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税收,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以及纳税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如通过税收收入情况,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了解行业结构的变化,看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中捕捉经济发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4.正确处理好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其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税务部门应该思考的,如何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发挥税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税务工作者需要努力和提高的。
4.1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财政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国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国家的财政支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税收可以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和谐。正确认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是相关部门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4.2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分配调节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人的基本来源,是国家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最为主义和规范的形式,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强化分配与调节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我国各个地方的税务部门来说,合法征收应有的税收收入,确保依法治税的有力执行,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准备。
4.3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
推进依法治税,建立和谐的征纳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相关税务部门应优化纳税服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税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作用,通过国家财政和税收,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4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当前,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阻碍我国税管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税务部门应加大对税和税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税法制度,以身作则,做到严格守法。加大税法的执行力度,对于违法者,严惩不怠。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对于个人所得税,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的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机制。因此,在继续完善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制度的前提上,应建立纳税人编码实名制。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银行、海关、公安以及法院的配合,对纳税人的账户进行全面的监控,防止税源流失。
4.5调节个人收人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现阶段,我国现行的税务体制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要内容的,并以行为税、财产税、资源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税收作为调节居民贫富距离,缩小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现行的税务体制还不够完善和合理,征管力度有限,使税收政策在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还有不足,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就拿所得税来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存在征收项目少,收入规模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达到税收对个人收入调节的作用。因此,完善现行的税制结构,尤其是扩大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税基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例,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更好地达到调节的功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参考文献】
[1]韩永文.财政与税收政策需协调一致.财经界,2000(4).
[2]石坚.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税务研究,2002(9).
[3]贺众.收入分配理论、现状及调节措施.税务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