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第1篇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长大进入社会后使环保成为自觉的行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家庭教育中,都十分重视父母的引导作用,身教大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率先垂范,做孩子行为的先导,这种无声的隐形教育方法,往往比说教更有效果。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把孩子“成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西方家长把孩子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目标。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把学业有成当做成功的标准,忽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国外教育更看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外很多孩子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用过的垃圾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会自己揣到兜里,走很远的路扔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在中国由于学业压力大,孩子出去接触自然,参加实践的机会很少,孩子在家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多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电视媒体宣传。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在国外,家长很重视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社会上有很多专门的环境教育基地,孩子可以在父母的代领下参观农场、自然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让孩子在观赏与玩耍中掌握生态知识,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经验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对孩子生态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木经验如下:   

 1、家长做孩子的榜样,发挥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观察家”,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i1=,然后进行模仿,形成习惯。因此家长要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受用终生的环保习惯。   

2、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孩子在低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重复的说教不易于孩子理解,在家庭游戏或者外出实践中渗透进环保的思想,让他慢慢理解保护家园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使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教育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4、抓住每一个生活场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及时“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父母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对孩子的脾气、秉性最了解不过,孩子也会随时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对孩子不合适的做法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三)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和国外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弥补我国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环保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孩子,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自己以身作则,从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孩子知道保护环境的道理。家长应充分利用]’一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了解我国的生态现状,增加生态环保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家长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在口常生活中会更好的引导孩子从细微小事中付诸行动。  

 2、家长也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环保知识   

家长不应把学习好坏作为成才的标准,要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完善,家长应多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游玩,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水厂、图书馆等,在玩乐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自然的奥秘,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家长还应与孩子一起参加环保志愿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了解一些环保的做法,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乐趣。  

第2篇

一、生态文明时代节俭教育的内涵

节俭的美德迫于经济匮乏或困难年代而产生,然后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代代相传而不衰,显示了独特的生命力。特别是今天,产生节俭的社会经济条件已不复存在,但党和政府仍要求全社会重拾节俭品德,大力倡导节俭之风。一方面因为节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天提倡的节俭已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俭德的思想内涵,摒弃了其落后于时展要求的内容,赋予其符合生态文明时展要求的新思想、新理念,凸显了节俭教育的时代内涵和重大意义。

1.节制物质欲望。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老百姓普遍富裕起来,摆脱了物质上的匮乏。富裕起来的人们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不再为人所包围,而是被物包围,在生活上不再节俭,开始心仪物质,花钱大手大脚,久而久之,对物质的占有和对商品的购买不可遏制,消耗更多的物质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充满物欲的人们既掏空了地球,又填满了地球,引发了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甘地早就告诫:“地球只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因此,我们今天倡导的节俭不是过分的节约和吝啬,当守财奴;不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的苦行僧生活;也不是建国初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艰苦朴素的简单翻版,而是对过渡物质欲望的节制,提倡根据实际需要和生理需要而消费。

2.反对浪费。浪费是节俭的对立面。今天重提节俭,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正在撼动我们生存的根基。浪费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使用物质财富,而浪费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上的虚荣而过多消耗物质财富或超出自己生理消费能力进行消费。据统计,全国每年食物浪费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西晋傅咸曾形象地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有的人不以为然:“只要我的钱合理合法,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无权干涉。”的确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大家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浪费。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给每个人的需要和消费设置了极限,必须从能源、资源有限的角度重新认识节俭。

3.节约资源。今天我们提倡的节俭生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俭,仅限于生活上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还包括生产领域的节约资源。在生产领域的节约,其内容更丰富,不仅包括对原材料、水、电、土地等能源、资源的节省,既不闲置,又不浪费,做到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即3R原则,而且包括对时间、空间、精神财富等无形资源的节约;既包括对非生命资源的节约,又包括对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动植物资源,人力资源的节约。尤其是对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求我们在利用资源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二、节俭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

新一届政府在执政期间内多次就节俭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再结合反思目前社会上严重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之风,节俭教育绝不是搞几次教育活动而已,而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来长远谋划节俭教育目标。

1.适度消费:适度是一种美德,介于不足和过度之间,是一种中庸之道,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适度消费既不是超出生活的实际需要和生理需要过度消费、炫耀消费,又不是节衣缩食的消费不足或零消费,更不是禁欲。无论是过度消费还是消费不足都是不正常的,都会使社会畸形发展。因此,适度消费就是要学会理性消费,掌控自己的消费生活,抵制各种消费诱惑,提高消费自制力。

2.协调消费:“即使物质财富极丰富,也要保持精神上富有和心地纯心,否则富裕的腐化会吞没我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要丰富消费生活的内容和种类,做到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平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统一;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相协调。不能只注重物质需要,忽视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也不能只注重当前需要忽视未来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为物质所累,成为物的奴隶而痛苦。

3.绿色消费:把生态环保责任纳入自己的消费策略,减少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具备良好的绿色消费意识。购买商品时,首先要辨认环保标志,购买有环保认证的商品;然后看是否节能,也要考虑包装丢弃后是否对环境有害。据有关资料表明: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原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

三、节俭教育实施的路径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宣传教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生态文明理论是今天重提节俭教育的理论基石。党的十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一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这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节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有限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和发展基础,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就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剥夺和戕害。只有厉行节约,减少浪费,才能保护有限的资源,才能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预,为自然恢复留下足够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因此,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的宣传教育,才能使学生明晰重提节俭的背景、意义,产生践行俭德的力量之源。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融合生长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