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教学随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第1篇

关键词:PLC;T68镗床;设计要求;设计思路

一、设计要求

(1)对T68镗床实物的了解,熟悉其工作原理。(2)阅读T68镗床的控制电路,分析其控制功能与要求。(3)通过原理图对T68镗床进行PLC的设计,画出接线图。(4)设计PLC地址表,画出接口电路,设计程序流程图。(5)设计程序,画出梯形图和指令表。(6)调试程序并编写说明书。

二、设计思路

为了使顺序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采用步进式顺序控制电路结构。所谓步进式顺序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任一程序步(以下简称步)的得电必须以前一步的得电并且本步的转步主令信号已发出为条件。对T68镗床而言,受控设备任一步的机械动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控制系统前一步是否已有输出信号及其受控机械动作是否已完成。若前一步的动作未完成,则后一步的动作无法执行。这种控制系统的互锁严密,即便转步主令信号元件失灵或出现误操作,亦不会导致动作顺序错乱。通过对镗床工作原理以及各机械部件的动作方式的分析,按照其接线画出相应原理图,并对其进行注释。对原理图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所有的机械动作原件(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转换成以PLC的软件控制(即软触点换成硬触点)。设计PLC的梯形图,要求与原有电气部分控制的工作原理相同。

三、电气控制要求

(1)主轴旋转与进给量都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由一台电动机拖动,为简化传动机构采用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2)由于各种进给运动都有正反不同方向的运转,故主电动机要求正、反转。(3)为满足调整工作需要,主电动机应能实现正、反转的点动控制。(4)保证主轴停车迅速、准确,主电动机应有制动停车环节。(5)主轴变速与进给变速可在主电动机停车或运转时进行。为便于变速时齿轮啮合,应有变速低速冲动过程。

四、设计目的

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立足点;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第二子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侵华日军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讲课途中,一名学生对的侵略本质提出了质疑,该学生甚至认为“死去的人是活该!”“政府打了败仗,还要骂别人!”这样的观点震撼了我。从教五年多,第一次对学生的言论有了难以抑制的愤怒。愤怒之余,思考:学生会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出现了缺失?为什么一堂课下来,最基本的课标要求我们却没有能够实现?我们的历史课堂,除了记忆、练习、考试,还剩下些什么?在中考的大背景下,应该如何弥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一、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立足点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交织的,了解、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在分析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情境中感悟信念,形成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科学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获得是中性的,它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会带来消极的结果。正如我开头所提到的现象,这样的观念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会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起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为社会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把握和科学分析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世界的变化。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情感教育

很多学生说历史,不就是背嘛。其实,不光是学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学校的领导,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认为一堂比较好的历史课就是把知识点讲清楚,给学生当堂把内容背清楚。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被误导,进入这个误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把学生情感变化作为认知行为的结果来研究,就可以制订出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和情感内化层次,使之变成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体系。

1.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

就目前新编初中历史教材而言,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饱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如,“商鞅变法”体现出秦国新兴地主阶层勇于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唐太宗善于纳谏,表现出知错就改、服从真理的理智感;还有敦煌飞天的情韵、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则渗透出强烈的审美感。可见,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每大类又可划分为若干细目,可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2.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

如果说历史教学的认知目标指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智能的各种层次的话,那么,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如,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时,通过爱国主义者的生动素材,配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首先使学生愉悦地接受刺激,然后让学生作出满意的反应,接着使学生通过对爱国主义者的事迹、思想的认识,进行内心体验,逐步对爱国主义内涵、价值观作出全面系统的理解,最后,形成性格化中的爱国主义人生观。

三、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1.构建平等的沟通,坚持以疏导为主

教师必须意识到,时代不同了,自身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也要直面中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看法。

我的大学老师朱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这是一个选择题。“下列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一定影响,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 )A.戴高乐 B.希特勒 C.墨索里尼 D.丘吉尔 E.罗斯福 F.斯大林”。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希特勒,并表达了他们对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思想家的身份认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而是要在教育中坚持以疏导为主。坚决避免无端说教和强行灌输。

2.重情境创设

情感的产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经历一定的过程。历史教材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情感,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但这些都是书本的东西,学生只有借助这些东西、引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展开想象,才能从中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素养。又因为历史的过去性,决定其无法重演,后人只能根据当时留下的众多材料来演绎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后人对该事件阐释论述的材料,自己设置一定的情境或让学生充当事件的主角,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处置或应对的措施,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情感熏陶,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受到感悟,获得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师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同时,还要补充对祖国的赤诚、对文明的敬仰之情。当今社会诱惑越来越多,作为教师也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对自己的民族没有情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没有情感,那么,他一定不能在课堂上传递出准确的情感。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所理解的“活”,是指激活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知识活起来,思维活过来,活化情感。那样,对他们的情感一定能贯彻得更到位。

在我看来,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绚丽色彩、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传递深刻精辟、富于意境的哲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在历史认知的过程中激发起响应的内心感受。在长期的学习、理解的感受与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行程并丰富其积极、健康、内在和稳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惠军.笃学行思路: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

[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1.

第3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中学各个学科来说,作业都是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状况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老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反馈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认知水平及操作运用情况,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大家都注重了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改革,却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评价方面思考的较少。因而也就形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作业模式。比如我们在许多学校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时总会说:“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本XX页的作业做完交上来”。这种简单粗放的传统作业布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极其有限,成为长期制约历史教学发展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历史作业模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完成历史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传统历史作业模式下,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欠缺;

第三、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使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容易程式化,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不大;

第四、历史老师长期将班里的优秀生与学困生进行“一锅烩”式的作业布置,就会造成优秀生觉得没意思,学困生无法适应等状况。从而降低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所存在的这些弊端,若不尽快改变,将会给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针对上述这些传统落后的作业模式,试图通过调查、实验、论证、分析、研究,找出这些传统作业模式的缺陷,并针对这些弊端,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新颖的历史作业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通过这些新方法使历史教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理念,同时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作业感受,让学生们由过去的应付历史作业到现在的喜欢做历史作业,进而使学生在这种新颖有趣、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历史作业之中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愈加喜欢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名称的界定

所谓“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2、课题名称的解读

对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作业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研究,对于教师,在研究中试图给他们一种既能全面掌控学生,又能逐步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成绩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带给他们一些自己比较喜欢、便于操作而且行之有效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角度

在课题研究方向上,我们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总结开创一种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与评价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还要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教师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召集课题组及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对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都进行充分的整合、分析、论证,并在实验班级进行有效的尝试,进而总结出一些对历史教学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作业布置理念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课题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听课调研、师生座谈、跟踪实验并结合有关文献理论的研究等方式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x年4月初——9月初)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讨论研究筹备课题的申报立项等工作,并将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即由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申请报告,并考虑制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即开题报告);考察并确定实验学校和班级,即陕鼓子校的高一年级六个班的学生。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具体参与实验,并负责搜集和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写和收发问卷调查表及调查分析报告等。课题组在对课题进行研究之前,要对课题实验学校以及周边一些高中进行走访调查,力争掌握更多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将涵盖各校历史老师对历史作业的常用布置方法;学生对各种作业布置方式的看法;老师对历史作业布置的一些想法及学生对作业布置方式的建议等。

2、中期实验阶段:(201x年9月中旬——201x年1月上旬)

(1)课题组将对调查搜集到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整理,并针对整理出来的数据,初步得出区域内历史作业布置上的问题所在;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吸收国内外的一些优秀历史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奇思妙想,来展示一套先进的的作业布置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

(3)结合课题实验学校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划定的高一年级六个实验班内进行分层次、分组别的具体的实验,并从实验中总结出一些操作性较强而且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

(4)在充分验证、反复实践之后,课题组将对有关作业布置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汇总、成文,由课题实验老师撰写阶段性教学实验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实验小结。再由课题负责人撰写小课题中期报告。

3、后期总结结题阶段:( 201x年元月中旬——201x年5月底)

收集前期所有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提炼、分析、概括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由张涛老师撰写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由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并将课题研究成果主件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交给西安市有关专家进行评审、鉴定;准备好所有课题研究的文本资料与影像资料等待结题。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课题成果预期

1、总结并推出一套全新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总结出若干套具体的历史作业布置方式供教师借鉴;

2、在实验学校老师中间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风气;

3、能让这种全新的作业布置模式带给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热爱并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4、进而通过教研室,逐步在全区推行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改革尝试。

二、课题成果的呈现

1、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研究论文;

3、关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形式下的作业布置实例若干;

4、《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