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兽医学的定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兽医学的定义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4.010

这是一节校际之间的交流课,执教者是许老师,观察和评课的是耿老师和潘老师。上的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对于《质量守恒定律》,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教材分析:它是在学生已基本具备对宏观的化学反应的基本认识及建立对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的基本了解后的知识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解决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的关系,同时,质量守恒定律,在本单元也起到了知识衔接的桥梁作用,它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定量计算铺平了道路;应该说,这节课的内容对于本章教材及整个化学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对此课的理解是否只能限于此呢?新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世界,并结合化学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仔细研究初中化学教材尤其是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沪教版等教材,都很好地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挖掘化学教材中的哲学思想素材,理解好这些哲学思想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确实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片段1】引入:早期的哲学家们曾提出物质不灭的理论,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的变化只是原子的组合发生变化,物质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最后一段话表述了这样一种哲学信仰:“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哲学的思想是博大而精深的,上面介绍的这些思想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道理,这一科学道理是什么呢?学完本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了。

【片段2】为节约时间,教师采用了分组同步实验,一半同学做硫酸铜与铁反应,另一半做磷的燃烧实验。学生测量出反应前后的质量,比较,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一样。交流后得出结论。

【片段3】老师安排另外两个实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镁的燃烧。依然采用分组同步实验。一半同学做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另一半做镁条燃烧实验。学生在完成镁的燃烧实验时,相当部分学生对白烟忽略了。实验后,有些残留物掉在桌子上,学生很细心的用夹子夹住放在石棉网上。发现天平的左边托盘下沉,老师问怎么解释,学生说:有误差。

另外一个组的实验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学生发现反应后的质量明显减小了。与此同时,有学生发现杯中“有气泡”。老师问:你们的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回答说:失败。为什么?说:跟质量守恒定律矛盾了。

【对话】

许老师:课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哲学小资料。向学生传递了物质不灭这样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这时全班悄无声息,我感觉到同学们被伟大的哲学思想所感染了!当我提出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就能帮助我们去正确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时,立刻引起了全班的高度兴趣,也成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题。

耿老师:这就对了,什么是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学生真正的兴趣,应该不是来自于外来的刺激,这只是肤浅的诱惑,并不能真正持久。真正的兴趣,应该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的,并不是你出示的那段资料,而是资料后面的哲学意蕴。

许老师:学生实验时,我巡视到“镁的燃烧”这一组时,明明“一股白烟上青天”,学生却视而不见。可能还缺少一种对细节的关注。

潘老师:我们需要一些引导与培养,实在来不及就课前想办法铺垫吧。

许老师:实验后,有些残留物掉在桌子上,学生还是很细心的用夹子夹住放在石棉网上。发现天平左边托盘下沉,右边的砝码学生没有移走,只要验证等还是不等,所以,不移走砝码倒是要方便些。但是我问怎么解释时,学生说:有误差。

观察“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时,学生发现反应后的质量明显减小了。与此同时,有学生发现杯中“有气泡”。可惜,他们没有独立的往下寻找原因。我问:你们的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回答说失败。为什么?说:跟质量守恒定律矛盾了。我说,会不会是定律本身有问题呢?学生笑而不答。看来,他们是没有自信去怀疑“真理”。不怀疑定律本身,那就要去寻找问题呀,这方面学生比较被动。他们等着老师的解释。

耿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依照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我们对世界会有一个自己的看法,叫心智模型;然后与别人交流分享,这样的叫概念模型;最后达成符合客观的叫科学模型。他们是循环的,科学模型建立后要经历考验,经过放弃、修正、坚持的思考历程后,才会成为人的稳定的心智模型。并再次主导人的思维。

猜想表达的就是心智模型,是他对他的经验的积累的表达;然后,交流形成概念模型;实验,第一次做实验,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模型。然后,经历考验,在实践中的运用,才会转化为可以支配我们思维的一种自觉遵守的规律或者信仰――更高层次的心智模型。教材是这样编写的(我以为),教者也是这样设计的。所以,后面的实验,提供了这样的“磨练”。当实验的数据不支持“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你的态度是什么?你是怀疑质量守恒定律本身吗?(这个科学模型真的正确吗?)还是你认为我们的实验错误了或者有漏洞?质量少了?怎么会少了?跑了?如果明明我们的数据不支持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在不思考我们数据的问题的前提下就毫不怀疑或者懒得怀疑质量守恒定律,或者出于考试的需要我们无用怀疑,那这个时候的科学模型就退化为“功利模型”了――一种为考试需要而存在的模型,等到考试完了,分数到手了,它就寿终正寝了,不会再去支配我们的思维。因为,没有经受检验,也就没有“融化为我们血液或意识的一部分”。

潘老师:在课前创造一种气氛,来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让用数据来说话成为一种课堂的主流生活;要唤醒化学嗅觉,如“跑了气体是有质量的”,“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状态”,还要考虑细节,测量的细微等等。这些科学素养或者习惯的唤醒,将决定课堂的进程,也将影响课堂的品质。

第2篇

每个组织都是由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斯・彼得在研究了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的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员浪费、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是抹杀了他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 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有几个特殊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不及时处理就会迅速传染,把其他的苹果也变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则能很快使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是比建设更容易。一个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用一秒钟就能将它弄碎。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 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木桶定律和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 马太效应

《新约・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吩咐他们拿去做生意。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用1锭银子赚回了10锭,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用1锭银子赚回了5锭,国王奖励给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却因怕丢失,一直将那1锭银子包在手帕里,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5. 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20世纪,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都具备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6. 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人与人的合作,并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其中还掺杂了许多微妙与复杂的成分。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却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目前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7. 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了。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8. 不值得定律

此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成就感。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征,合理分配工作。比如:让成功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让依附性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协同工作中;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管理职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9. 蘑菇管理

这是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地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有这样的经历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历程,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迅速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0. 奥卡姆剃刀定律

第3篇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有关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即肥胖基因的产物,具有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脂肪组织,调节物质代谢等[1]。近期的研究发现,瘦素与呼吸疾病有关[2]。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酶联终点比色法和免疫比浊法对151例男性血清瘦素、INS、ALB、GLU、TC、TG进行了检测,从侧面探讨其与肺结核病的严重程度及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对照组:于东营地区不同区域的人群中选取68例正常非肥胖(18.5 kg/m2<BMI<25.0 kg/m2)的男性健康查体人员,年龄32~58岁,经检查均无心、肝、肾等急性或慢性疾病。

1.1.2 观察组: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经临床、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男性肺结核病人83例,年龄31~61岁,参照美国肺结核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灶范围及病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肺结核37例,中度肺结核25例,重度肺结核21例,其中在83例肺结核中伴有不同并发症者49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受检者均于早晨7:00—8:00时,取空腹静脉血3~4 ml,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

1.2.2 方法

1.2.2.1 体重指数的测定:受试者脱鞋、免冠、仅穿内衣,空腹测身高、体重,分别以千克(kg)、厘米(cm)为单位记录,精确度接近0.1 kg和0.1 cm;体重指数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

1.2.2.2 瘦素的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美国Linco Research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1.2.2.3 胰岛素的测定: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试剂盒由瑞士罗氏生物技术诊断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1.2.2.4 其它指标的测定:采用酶联比色和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温州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检测结果由仪器自动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为了观察leptin、INS等指标在肺结核疾病中的含量变化,我们对68例正常对照和83例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INS及ALB、GLU、TC、TG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其结果见表1和表2。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AL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肺结核患者血清BMI、leptin、INS、ALB较轻度和中度肺结核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而GLU、TC、TG含量与其它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表1正常对照与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及其它检测指标的比较(略)

表2 不同程度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及其它检测指标的比较(略)

注:* 表示与轻度组比较P<0.05,#表示与中度组比较P<0.01

2.2 为了观察有无并发症肺结核患者血清各顶指标的含量变化,对34例无并发症和49例有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血清含量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见表3。49例伴有并发症肺结核患者的BMI、leptin、ALB、GLU较无并发症者有显著差异,而INS、TC、TG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表3有无并症患者血清leptin及其它检测指标的比较(略)

2.3 为了观察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指标的含量变化,对83例肺结核患者中的64例肺结核,于正规治疗1~2个月后再次取血进行了血清leptin及其它指标的对比分析,其结果见表4。64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的BMI、leptin、ALB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而INS、GLU、TC、TG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464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eptin及其它检测指标的比较(略)

2.4 为了探讨leptin与其它受检指标间的相关性,对151例受检者血清leptin与其它受检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相关性见表5。

表5 151例受检者血清leptin与其它受检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略)

3 讨论

本资料中68例正常男性受检者血清leptin水平在1.68~15.1 μg/L之间,其中多数低于5.64 μg/L,平均浓度为(3.06±1.96)μg/L,百分位数法估计双侧90%健康正常非肥胖男性leptin浓度在1.87~5.49 μg/L之间,与陈树等报道相近[3]。通过对本资料中检测结果的分析也可得出,leptin浓度随着BMI和INS的升高而增加,与其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并且与其它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或0.01),从而进一步说明leptin在脂肪沉积、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中的广泛应用。肺结核患者leptin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特别是重症肺结核组的血清leptin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AL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降低程度与肺结核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即肺结核的病损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其血清中leptin和ALB的水平越低,并且在肺结核伴有并发症时,血清中leptin和ALB明显低于无并发症者,另外,BMI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其降低程度与肺结核的轻重程度也呈正相关,所以,测定肺结核患者BMI及血清中leptin、ALB浓度,可用于判断肺结核病的严重程度。肺结核患者经过1~2个月的正规治疗后,BMI及血清中leptin和ALB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另外,根据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和ALB含量,可适当调整病人的膳食结构,给予合理的营养治疗,从而加速病灶的恢复,提高治愈率。因此,动态观察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和ALB含量,可协助判定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leptin浓度的测定,及与其它指标的比较,初步揭示了leptin在不同程度肺结核病中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瘦素在肺结核中的发生、发展作用及其机制起到了一个开端引续的作用,同时,为临床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及临床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效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Zhang Y,Proenca R,Maffei M,et al.Positional cloning of the mouse obese gene and its human homologue[J].Nature,1994,372:42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