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司所属各部室、队组: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本矿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等有关规定对各部室、队组进行安全分级管控专项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使参与辨识评估的人员掌握科学评价安全风险的方法,提高日常安全风险意识,为做好安全基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使每位岗位工熟记、理解所在岗位存在的风险,力争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实用管用的培训效果,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培训对象
公司各部室、队组人员。
三、培训主要内容
(一)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
(二)双控机制对安全管理的促进作用;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特点;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条文解读;
(五)2019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及落实情况。
四、时间安排
2019年4月2日开始培训,每周二至周四利用下午培训两个队组或部室,先从队组开始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如下:
通风队、瓦斯队:2019年4月2日;机电队:2019年4月3日;
运输队:2019年4月4日;综采队:2019年4月9日;
综掘队:2019年4月11日
探水队:2019年4月12日;
调度室:2019年4月16日;技术部:2019年4月17日;
信息部:2019年4月18日;通风区:2019年4月23日;
地测部:2019年4月24日;机电部:2019年4月25日。
五、培训人员
由安监**分别对各部室、队组进行培训。
六、培训地点
各部室、队组办公室。
七、培训要求
(一)各部室、区队负责人统筹安排,在不影响生产实际的情况下,要求职工全部参加培训。
(二)所有培训人员积极按时学习,认真听讲做好记录,对于不遵守培训纪律的行为,按照公司培训考核相关制度执行。
为及时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生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编制依据
(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2020〕16号)。
(三)《陕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实施细则(试行)》(陕应急〔2020〕140号)(试行)。
(四)《招贤矿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三、主题内容
(一)煤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总经理对本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负全面责任;各分管副总经理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负责,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存在的重大风险,并按规定向董事长、总经理报告。
(二)矿每月开展由总经理组织1次对各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排查;每月各专业分管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进行2次全面排查;各基层科区、队、班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随时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议进行报告。
(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议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1.本专业本月风险分级管控排查情况、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2.制定并报告根据每月生产工作计划,制定下月的风险管控重点。
3.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
(四)公司每月召开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议对检查中的发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并建档管理,对需要上报的重大风险及时向上级相关监察部门和集团公司报告。
(五)安全监察部等业务职能部室对各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工作负有监督检查和考核的职责,对不按规定报告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对不履行风险分级管控报告职责给予责任单位党政正职罚款100元/次,对公司分管领导按公司章程处理。
四、实施
本制度自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属招贤矿业安全监察部。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建议
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化工企业来说,工厂在生产时所用到的原料大多以易燃易爆有为主,并且在进行相关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的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再加上这些化学制品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在生产运输或者使用的过程当中导致爆炸或者泄露等危险事故,对线管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对各种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并且做好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是保证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1.风险辨识的含义
所谓的风险辨识,说到底其实也是对危险发生的源头进行一个分析与判断,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的每一个诱发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叫做风险辨识。(1)风险辨识的范围。一般来说,按照目前化工厂发生事故的分类来看,根据分工的不同以及所处的职位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辨识的过程当中,会根据施工人员的职责不同、工作所处的环境不同、相关机器设备的功能不同以及对周边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不同进行相应的模块划分。同时还根据这些模块,进行相应的细分,以此可以将风险的诱发因素从源头上解决。(2)常用的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通过对当下的一些化工厂的研究来看,一般遵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或《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将相应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同时在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的过程当中,还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同时还要考虑到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危险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辨识。因此常用的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有工业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对于当下的化工企业来说,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应该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因此在日常的化工产品生产以及机器维护的过程当中,都需要进行危险诱发因素的辨识。
2.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级管控概念
(1)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当下化工厂进行风险评估的现状来看,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和风险矩阵评价方法。(2)风险的分类及相应的措施。对于化工企业,根据对企业进行化工生产时风险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安全风险数据库以及相关的详细列表和清单。在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的时候,风险越大,重视的程度也就越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化工企业主要风险
(1)化学产品生产原材料。对于任何一家化工企业来说,关于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化工原料的使用。化工原材料由于自身不稳定的特性,在运输或者使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导致原料泄露,其中原材料有很高的腐蚀性与有毒性,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失。(2)化学产品生产环境及机器设备。化工厂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会根据材料彼此之间的化学性与物理性进行组合,因此对操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避免生产环境危险程度较高。由于一些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因此对于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机器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如果机器设备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或者没有达到化工厂进行生产的最低要求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导致相关材料泄露,加快对机器的腐蚀程度,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安全事故。(3)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从当下的一些化工事故当中也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化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与行之有效的生产制度,这也是导致一些化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一些化工企业建立了一系列的生产制度,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后发现,有很多相关的专业人员缺乏对相关生产制度的重视,这就导致生产制度发挥不了原本的作用,导致一些员工我行我素,大大增加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4.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关于员工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对线管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化工生产安全性的认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能够极大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的进一步认识,规范自己的工作操作流程,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2)对生产的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进行化工产品生产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危险发生最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来说,优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极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程度,例如,同各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强对线管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处在合理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本着质量与安全的双重标准,可以选择危险性更低的原材料,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同时在进行制作工艺的选择上,要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3)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化工企业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与规定,运用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系统,对设备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个良好的排查。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生产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保存,在机器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购买新的设备的时候,需要核对相关数据信息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在企业当中,设立轮值制度。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每日对机器运行的状况进行记录与检查,同时对机器的维修情况作出相应的记录,这样可以保证当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记录,将责任具体到人,这样做可以极大提高相关检查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信心。同时在日常的化学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定时的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情况,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措施都需要具有专业的管理人士来进行担任,只有这样,才能早发现问题早解决,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5.化工企业隐患排查管理策略
(1)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建立一套系统而又完善的的隐患排查制度,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撑。通过这项隐患排查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于当下绝大多数化工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套完善而又系统的隐患排查制度,就必须从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以及制作设备这三方面来进行隐患排查。作为化工企业的检查人员,更要树立起安全这根紧绳,在进行机器设备检查的过程当中,要不定时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并且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危险扼杀在摇篮当中。生产出来的化学产品往往能反映出在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产品进行抽样质检,通过产品的质量,分析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对制作工艺进行检查,说到底就是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对制作流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检查,对于那些违规操作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一个重要的保证。(2)构建隐患排查档案。当结束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的流程之后,作为相关的检查人员需要对相关的信息做好记录,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归档处理,这样做可以为未来发生相类似的情况提供有力的依据。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隐患排查档案,进一步降低在进行相关化学产品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在平常的隐患排查过程当中,做好相关档案的记录工作,对在检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当解决问题之后,将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并加以保存,为相关的问题提供参考价值。(3)建立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建立起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通常会根据工作情况、日常安全行为等方面进行一个百分比式的评价,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根据每个员工所对应的岗位以及自己工作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对那些不达标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以降低安全风险;对于评价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般来说,化工厂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属于一种动态的管理,如果缺乏对风险级别的进一步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化工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同时通过加强风险等级辨识与隐患排查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典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2017,12(07):36-38.
[2]姚月华.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J].化工管理,2020(25):121-122.
[3]贾晓君.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探讨[J].化工管理,2020(07):8-10.
Abstrac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s the foundation industry, its safety concerns not only itself, but also social stability and other industry;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introduce risk management into power enterprises safety production. Through analysing safety situation of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and experts investigation, to identify risks of safety production; safety risk fa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nclu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other risk. Using AHP method to rank the importance of risk factors, get the key risk factors with human factors, emergency plans, function design,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risk control, expec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guarantee system on China'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afety production.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safety production;risk identific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26-04
0 引言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其中电力行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45起[1],近几年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如图1[2]所示,纵观整个电力生产行业,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这些事故在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反映出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降低和消除安全生产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转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3]。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识别
1.1 安全生产的范围界定
电力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电力生产安全、力基本建设安全、电力多种经营安全三大部分[4],本文研究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指电力生产安全。
1.2 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识别,调研的多位具有电力行业专业背景的专家,其中包括45%的工程师、55%的高级工程师,工龄少则6年多则17年,分别来自电力行业的不同领域,包括技术支持、运行生产、财务及行政管理等;专家单位或者主营电力生产,或者承包电力工程,或者电力多种经营,充分保证了调研对象的广域性、全面性、权威性。
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了解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有人身伤亡事故风险、设备事故风险、电网事故风险等。通过对访谈结果和文献研究的整理,归纳出主要影响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因素有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劳动管理失误、违章指挥、交叉作业管理混乱等二十多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进行细化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特性(系统整体性、过程连续性、劳动环境复杂性、高度密集性等),进行归纳整理,可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其他风险等五大类。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工艺技术等引起的风险统称为技术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艺流程,生产工艺自身未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人机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人因工程原理,工艺规程有缺陷以及再设计及变更可能导致人身、电网、设备等的事故;功能设计,主要包括抗震设计、强电设计、暖通设计等;设备系统,指生产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如变压器设备、开关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等,因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隐患等危险;应急预案,指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设计出的应急处置方案,必须保证它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
2.2 管理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力因素(生理及心理),例如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作业能力、行为方式、随机应变能力等会直接左右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工作效率,严重时引发安全事故;管理组织,管理者需具备沟通、协调、决策等的能力,应注意防止出现管理决策失误、违章指挥等问题;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操作程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模式等,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记的清楚,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警醒状态,安全意识差,凭老经验办事、侥幸心理的存在以及员工教育与培训的落后,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以上因素均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3 环境风险
安全生产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期间必然受来自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不可抗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作业环境,包括空气状况(有害气体、固体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噪声状况和微气候等因素,而作业现场涉及的高压和低压电气设备多,高速旋转机械多(如发电机、风机等),特种作业多(如高处作业、焊接作业等),因工作场地光线不足或光线太强,容易使视线受阻而引发操作失误等风险;市场环境,主要指行业竞争和市场消费需求变动引起的风险。政治环境,国家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稳定性,一旦涉及到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动,而这一变动是企业掌控不了的。
2.4 经济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率,法规,汇率。外汇汇率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等会直接或间接促使电力企业调整生产进度而可能引起生产风险。目前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并不健全,其中甚至出现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导致我国电网事故频频发生。
2.5 其他风险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金风险,能源风险,合同风险。相当一部分电力事故发生是因为企业资金链的短路、合同管理的不规范,雇佣缺乏专业知识的临时工,采购劣质个体防护用具等;电力生产的能源类型有火电、风电、核电、水电等,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估
基于上面风险识别、分析的结果,本文采用AHP法[5,6]进行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1 建立风险评估层次结构
结合以上风险分析结果得出一级指标有5个,分别为环境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管理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其他风险;二级指标为18个,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3.2 判断矩阵和相对权重的确定
抽样选取调研专家中的部分专家(50%),采用九分位比率标度法[7]进行指标间两两重要性的比较、打分获得判断矩阵中的系数,根据比较判断得分表可直接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结果,如表1-表6所示。
采用方根法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w1,w2,…,wn)和最大特征根λmax。经过对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详细计算可参考文献[8、9],结果如下:
W=(w1,w2,w3,w4,w5)
=(0.3403,0.3248,0.2037,0.0789,0.0523)
w1=(0.3452,0.3701,0.0997,0.1850)
w2=(0.1320,0.5541,0.1715,0.1423)
w3=(0.1504,0.0901,0.6017,0.1578)
w4=(0.5499,0.2402,0.2098)
w5=(0.2000,0.2000,0.6000)
根以上计算结果,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表,如表7所示。
3.3 重要度排序
依据W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大小,按相对权重从大到小顺序给出下列风险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
因素层:技术、管理、环境(权重>0.1);其他、经济(权重
指标层:技术风险:应急预案、功能设计、设备系统、工艺流程;
管理风险:人力因素、规章制度、安全文化、管理组织;
环境风险:作业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
其他风险:能源、合同、资金;
经济风险:汇率、利率、法规。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技术性风险中“应急预案”指标和“功能设计”指标分别约占37%、35%,管理性风险中的“人力因素”指标约占55%,环境性风险中的“作业环境”指标约占60%,应将其作为关键风险因素重点研究,如图3所示。
4 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控制风险是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措施。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电力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4.1 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安全教育与培训
管理风险在系统中占32%,其中人力因素指标占该类风险5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必须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首先,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个体防护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维模式;其次,定期举办电力生产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最后,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标准程序、实施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去,保证员工有章可循,防止人因差错的发生。
③定期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技能竞赛和安全培训,树立员工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个体防护意识,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操作失误。只有进行适时、内容合理、方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才能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
④监督管理是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因,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对安全生产起决定作用。只有加大安全监督的管理力度,从已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
4.2 不断优化技术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技术风险在重要度排序中以34%排在第一,而其中的应急预案和功能设计两项指标又是该类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分别占37%、3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尤其是火灾应急预案、防地震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等的管理。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事故演练,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处理能力,并在演练结束后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电力企业应针对情况的不同,遵循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包括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②定期M行设备系统的维护检查和更新。通过对设备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对过时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不断降低故障设备诱发的风险事故。在土建安装阶段,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系统的运行阶段,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详细性能,依据指南操控设备,从而降低设备破损,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在设备的检修阶段,应严格执行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保障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整体性。
③不断优化功能设计,如抗震设计、给排水设计、强电设计、弱电设计、暖通设计等,以降低后期因技术变更带来的安全生产损失和风险。
④及时调整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人的特性,满足能见性、清晰性、易操作性要求,避免不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人机设计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4.3 提高作业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环境风险在整个系统中占20%,其中作业环境指标占该类风险60%,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对于定义极高风险的作业,提前做好防范,及时关注空气浓度,做好疏散工作;如遇极高危险作业,或者放弃改选其他方案,或者使用机器人代替,避免人身事故等发生;针对危险区域,加强保护措施,如适当地屏蔽电源、热源等;通过实施现场6S管理,改善作业环境等。
②针对性地选择个体防护装备工具,不仅是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亡的必要手段,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例如进入生产现场配备安全帽、防砸鞋,焊接作业配备护目镜,粉尘超标的场所配戴口罩,带电作业配备屏蔽服,进入高辐射区域配戴防辐射服等。
5 结语
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风险管理理论与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任重而道远。我们需不断深入研究电力领域风险管理的特点,切实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力求为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北极星电力网.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电力安全事故[DB/OL].http://.cn/special/?id=805156, 2012-08-03/2017-01-22.
[2]http:///newpage/.
[3]田振雨.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杜明峰.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化工管理,2013(10):41-41.
[5]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35(2):162-166.
[6]苗后营,王伟,宋波,等.改进AHP方法在工程评标定标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2):23-25.
[7]程安顺.城市综合体项目风险评估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关键词】不安全事件 空管 风险管理
对于任何交通运输行业来讲,安全是其永恒的主题。空管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以说,空管的安全现状对整个航空系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1.空管的相关概念
空管全称是空中交通管制,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控制和检测飞机的飞行过程,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飞机能够按照预定好的路线飞行,并到达指定位置。
空管的管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雷达管制。雷达管制就是雷达管制员通过雷达所显示的信息,来了解本管制区域内所有航空器的位置及状况。这种管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各航空器彼此间的间隔,并且能够使管制人员在指挥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因而整体上提高了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使航空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工作。另外一种管制方法就是程序管制。程序管制不像雷达管制那样,需要精密的雷达监控设备,程序管制只需要地空通话的设备。这种管制方法就是通过通话设备,管制员了解飞行员所在位置及各航空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了解空中交通状况以及变化的趋势,并向飞机放行许可,进而指挥空中交通。程序管制这种方法也可在雷达失去相应效应时候使用,以便在雷达出现故障过程中依然能够指挥空中交通。
2.我国空管风险因素及现状
2.1空管风险因素
空管风险因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因素:人为因素、组织管理因素、恶劣环境因素及设备因素。如图:
2.2我国空管管理现状
我国空管风险管理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状况。首先,我国未建立风险管理理念体系。这导致空管风向管理过程中很难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及方法处理不安全事件。其次,我国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导致运行机制落后,监督机制不完善。然后,风险管理责任体系缺失,问责制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全员责任体系很难到位。最后,风险管理人才匮乏,技术设备落后以及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3.对我国目前空管风险管理现状的建议措施
空管管理涉及到航空器的安全飞行以及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状况,所以必须对空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保障航空器的正常运行。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空管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员工对空管风险管理的整体认识,使其意识到空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在空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选用上,要注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并且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员工要严厉惩罚,给以教训并能够让其他人员引以为戒。同时,空管管理是一门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的门类,空管管理人员要定期更新设备及技术知识,可以邀请国内外优秀专业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宣传教育,确保管制员的整体素质。
3.2建立空管风险管理的相关原则及制度
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有关空管风险管理的相关原则以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导致空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依照有效、正确的规范进行,使得各个管理系统整体处于一个各自分离,不成系统的状态。建立空管风险管理的相关原则,例如从实际出发原则、精确原则等,使得管制员的工作的时候能够依照有关原则进行。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各项内容依规范条文的形式展现与众人面前,提升其强制性。这样就能够使整个空管风险管理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形成一套机制,保障空管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高效进行。
3.3建立相关责任体系
我国空管风险管理中并无有明确的责任体系,这就导致一些人心里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这就需要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可以实行分工负责制,就是每个人在各自领域管理各自事项,哪一环节出现问题,主管人员就可以就其相关部门进行惩罚。这样在员工心里就形成了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做起事来就能够有重点、有主次。
还应该制定相关的风险等级表,对于处于何种等级下的责任实行相应等级的处罚,做到奖罚分明。
3.4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针对我国空管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有关人员可以查询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引用,使之变成符合我国现实的管理方法。主管人员可以要求员工定期出国考察学习,并为其出国考察学习提供相应的条件。这样员工个人提高了知识能力,同时也能给我国相关管理方面带来优秀的管理经验。
4.结语
空管作为航空器能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和作用。虽然我国空管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使其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的为我国航空事业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何世明.浅谈风险管理在空管指挥工作中的应用[J].华章,2011,17(24):97—98
关键词:民用航空;交通管制;人为安全风险;飞行安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75
0 引言
我国民航事业发展迅速,现阶段许多出行的人都选择乘坐民航航班,节省了时间,方便个人和家庭的出行。但是在乘坐过程中,乘客也经常遇到一些飞行事故,而这些影响飞行安全的事故有很多是由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引起的安全风险造成的,这就使得乘客对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人为安全风险有哪些,并提出应对措施,减轻人为安全风险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 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容易引发的人为安全风险
1.1 空中交通管制员违章操作
违章操作是所有操作工作中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对民航航班进行指挥,关系到数百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如果管制员违章操作,使得民航飞机不按规定执行命令,就会使飞行器受到影响,更会对乘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违章操作包括许多方面,例如管制人员忽视规章制度,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或者明知章程,却故意违章操作;又或者由于操作不当,变成违章操作等等。这些都会引发安全风险,而且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常发生惯性违章,这就大大增加了安全风U引发事故的几率,一些管制员在工作中为了逃避复杂的操作程序,会大而化小,繁而化简,虽然方便了自己的工作,却给飞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时候,只是因为管制人员的侥幸心理,就会造成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误差,严重时就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1.2 空中交通管制员指挥失当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繁荣和壮大,给民航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高强度的工作量,尤其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因为航班的增加使得他们面临的突况也增加了,这就给管制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工作环境下,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会出现指挥失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管制人员的工作是不容出现任何细微差错的,如果出现小小的错误,极易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当空管人员的指挥出现问题就会使得民航行航班在飞行中出现迷惑,有时候会发生飞行冲突事故[2]。管制人员的指挥工作对飞行安全有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外很多飞行事故都是由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指挥错误引起的,这需要国内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起注意。
1.3 空中交通管制制度设定存在漏洞
空中交通管制制度是由人为设定的,所以如果空中交通管制制度存在漏洞就会引发安全风险,对飞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制度是确保工作达到标准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风险产生的主要措施,然而现阶段许多空中交通管制制度中依然存在些微漏洞,会引发安全风险。这就需要我国空管部门加强监管,也需要各个管制人员及时发现制度中的漏洞,向上级汇报,促进空中交通管制制度的完善。此外,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监管力度执行不到位也是引起人为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有时候空管员会不自觉的走神、放松,降低自身的警惕性,这样极易引起操作不当、反应缓慢等行为,对飞行安全十分不利。
2 应对空中交通管制出现人为安全风险的措施
2.1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应对违章操作问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的培养和监督,要坚决杜绝违章操作行为,对违章操作人员施以严重的惩罚。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可以定期的增加培训,向管制人员宣传安全管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强调个人责任制,“谁出错谁承担”原则。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要求空管员熟记规章制度,还可以为空管人员播放一些由于违章操作导致飞行安全事故产生的现场照片、视频,让他们直观面对严重后果,提醒这些管制人员按照规章进行操作。空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一旦提升,就会从根本上杜绝违章操作行为,这对飞行安全有重大意义,也会有效保障乘客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的在宣传栏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随时提醒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要遵守工作职责,端正工作态度,认真操作,保证飞行安全。
2.2 提高空管人员的指挥技能,提升心理素质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指挥失当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责任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也在于空管人员个人的专业技能不扎实、不牢固,应变能力不强,对此要不断的提升其专业技能,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促使空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指挥工作,避免引发安全风险[3]。首先,可以制定定期的技能考核,督促空管人员实时汲取专业技能相关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适应工作岗位;其次,需要相关部门为空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强化空管人员的管理技能、专业技能以及应变能力。要不断提升空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这样才会避免人为安全风险的产生。
2.3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是应对人为安全风险产生的重要内容,制度是一项工作最为标准的规定,只有不断完善制度才能促进工作标准的精准。所以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必须不断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邀请专家对制度中的漏洞进行优化和弥补,使风险管理制度更为可靠。此外,还要求空管人员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向上级进行汇报,以健全现有的风险制度,促进空中交通管制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 结束语
深入分析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人为安全风险,有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文从加强对空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空管人员的指挥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人为安全风险的策略,希望能促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苏文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人为差错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1.
关键词:区域;控制风险;安全风险分级辨识;数据设计
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总体领导和自下而上的意识提升。企业应当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制度,组织全体员工(从一线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全面、系统地辨识和评估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安全措施,并根据风险级别,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情况,合理确定和落实管控措施责任主体的层级,结合自身可接受控制风险的实际,按照从严从高原则,定期评估控制风险,持续完善和落实安全措施[1]。
1基本流程
综合多个省市的安全风险分级指南,目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基本划分为:成立工作组、划分区域、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进行风险告知等。基本工作流程图见图1。对企业来说,首先需要组织技术、安全、设备及生产等人员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其次收集分析政府部门颁发的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规范,结合企业安全评价报告等内容,理顺风险辨识的思路、进度、工作安排。再次需要进行区域的划分。可以按照内部业务系统的各阶段、场所位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来划分作业单元。作业单元划分时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并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1]。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需要对数据进行梳理汇总,包含各区域涉及的各层级负责人、设备设施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危险物质信息和工艺信息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作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当遵循固有安全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固有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以及作业活动应重点管控。应当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在工作场所或岗位设置明显的安全风险告知卡和警示标志[2-3]。
2模型设计
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过程分析,结合对多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总结[4],目前笔者及其团队设计了一套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模型。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的前期、中期、实施、后期四个阶段,制作了数据设计和支持单元两种功能模块。数据设计分为制度建设、基础信息表、风险辨识表、公告警示4个数据块。支持单元分为设备设施检查表、应急措施汇总表和安全标识汇总3部分。工作流程、数据设计与支持单元之间的关系见图2。
2.1数据设计的具体内容
制度建设单元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两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职责、流程、技术要求、风险点评价、控制措施、管控层级等进行规划。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中涵盖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和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等要求。隐患排查治理中还增加了基于风险点的管控措施,按管控层级和频率进行隐患排查的要求。基础信息表包括区域信息及风险辨识需要收集的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工作及危险化学品等数据采集的格式。其中区域信息中有区域名称、各层级责任人等信息。在整个模型设计中,区域名称是整个数据结构的主指针,将基础信息表与风险辨识表的数据进行关联。风险辨识表中包括区域安全风险等级的汇总判定、设备设施分析记录、作业活动分析记录及对基础管理单元、总图单元的检查表。其中设备设施分析记录为:序号、风险点编号、责任部门、所在单元、区域、设备设施名称、设备设施类别、风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危险有害因素、检查内容、标准、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备注。作业活动分析记录为:序号、风险点编号、部门、所在区域/地点、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步骤/内容、活动频率、风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备注。公告警示含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安全风险点警示牌,各地规范要求对较大以上风险点进行公告和警示。
2.2支持单元的具体内容
设备设施检查表涵盖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转动设备类、起重运输设备类、供配电设备设施、通用电气设备、通用设备及各类机械设备检查表[6]。应急措施汇总收集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涉及的各类事故类型的应急处置措施、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标识汇总收集了各类安全标识的图标。
3模型使用
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前期、中期、实施、后期四个阶段,对数据设计和支持单元的引用如下:
3.1前期
前期对于工作组的组建、工作组织、职责、流程、技术要求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可参考模块中的制度建设要求制定本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区域划分原则进行区域的划分,区域名称唯一不重复,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序号、所属单元、区域名称、所属部门、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人数等。区域划分结束后,由各区域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区域人员进行后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2中期
各区域负责人按“基础信息表”的内容,收集本区域的各种数据。数据收集过程中需经本区域人员参与确认,以防止数据的遗漏。
3.3实施
各区域负责人按风险辨识表模块进行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的安全风险辨识、风险度评价、安全控制措施的填写。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中,可根据设备的类型,引用设备设施检查表模块,根据设备设施的类型,匹配设备应检查的内容和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控制措施中的应急措施可引用应急措施汇总模块中的内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辨识中风险度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作业频率的取值需经区域内参与人员奇数人员表决,取表决票数大值的作为风险度评价结果。模块中对于风险度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已设置计算公式自动进行计算。各区域负责人组织完成本单元的基础检查表、总图检查表的填写。本模块将各区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结果汇总,筛选出各区域设备设施风险和作业活动风险的最大值作为本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
3.4后期
根据各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完成安全风险公告栏的编制和较大以上风险点警示牌的制作。企业在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后,将各较大风险点的安全措施落实纳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中。
4结论
1)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过程进行了梳理。2)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种类型企业的数据模型。3)将区域名称作为数据指针,将区域各层级负责人的管控层级与区域、风险点的风险级别进行关联。4)最终风险度的计算、管控层级的确定采用数据自动匹配,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数据统计中产生的错误。
参考文献
[1]T/SWSA004-2020,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基本规范[S].
[2]苏应急〔2019〕(105),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指南(试行)[Z].
[3]浙应急基础〔2020〕(56),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Z].
[4]江阴市大阪涂料有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风险分区分级管控报告[R],2020.
[5]宋继军,贺国军,闫朝勋.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的实践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4(24):6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有关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作为提我院本质安全水平基础性、系统性工作重点攻坚,围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怎么做、做什么”问题,层层动员部署,层层培训发动,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和业务培训会议,积极探索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方法路子,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我们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全员培训,进行了风险辨识,形成了风险清单,绘制了风险分级图,制作了岗位风险告知栏,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管控方面,原来坚持的比较好的有如下两项工作
1、风险较大的作业(比如电工、医疗废物清运工等)必须编制作业组织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制定规程,定期召开全体科室人员参加的讨论会,讨论风险因素,并制防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全体工作人员。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全院各科室、各部门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对科室、部门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要通报、排查,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二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三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医院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把隐患排查治理与生产管
理相结合,与各科室、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相融合,在运行过程中,各科室、部门开展的各类检查、巡检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形成一种自主的、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日检:科室领导、安全员和保卫人员每天巡查。
周检:医院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月检:医院领导带队,每月在全医院范围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谁检查出来的隐患,就由谁下发整改通知、督促落实,完成后进行验收,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三)责任制落实情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原则,明确了医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入、科室、部门第一责任人、班组及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求,并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医院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分工负责、分级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项工作进展不平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运行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习惯,进展的比较好;风险分级管控主要在关键任务、关键工作、风险软大的工作方面进行了控制,其他方面进展缓慢。
2、风险管理的培训不足,职工的风险意识软差、风险辨识能力不足。部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对潜在的风险经常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他们对工作中的风险认识不足,辨识风险能力较差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更谈不上有效开展风险辨识
3、风险辨识、管控的工作没有形成习惯。现在是风险辨识出来了,分级管控的措施有了,形成文件了,挂到墙上了,岗位风险告知卡发到职工手上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职工自动忽略了,还是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深入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盯住关键少数,抓风险预控、抓隐患排查治理,压实各层级安全责任,营造依法决策、照章管理和按规操作、遵章守纪的氛图,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安全重点工作。
1、要以安全绩效考核为手段,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各级的责任。
2、要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的工作中来,确保安全风险确定的专业性、合规性,确保隐患排查的群众性、实效性,提开本质安全水平。
3、要加强管理人员、班組长和骨千的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要播下种子,培养风险预控的习惯,让他们在职工中发挥表率、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1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1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定义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施过程前,煤矿企业对照国家规定的分级标准,辨识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安全风险、生产作业风险因素的级别或者等级。从而能够科学合理确定风险评估所有必需的要素,同时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的分析数据库,煤矿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并根据安全生产评估的数据分析其研究结果,继而采取有效的管控控制措施,从安全作业风险组织、安全作业制度、安全作业技术、安全作业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确保煤矿安全风险的生产作业风险始终能够保持在完全处于有效的受控制的范围之内,以较高的效率严格预防遏制“认不清、想不到”的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频繁反复发生[1]。
1.2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内容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的问题内容,以及及时排查治理的登记跟踪,煤矿隐患排查治理问题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各级煤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由各级煤矿企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按照本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问题及时排查登记管理制度,同时组织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煤矿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在日常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可能因为事故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安全隐患问题大排查,对在安全隐患问题大排查中暴露出的各种安全隐患,按照危险等级确定顺序,并及时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跟踪,同时按照“五到位”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及时组织,有效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从而实现完成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闭环控制管理,进行切实可行且安全有序高效率地准确解决安全生产作业在煤矿日常生产“查不清、管不住”的安全隐患治理问题。
1.3两项工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这两项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从两者的基本关系来看,按照矛盾的理论观点,两者有不同之处,虽然两者同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同一类事务,归属同一类事务的两个基本方面,性质是相同的,但是两者工作的侧重点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顺序又是不同的。(1)两项工作的相同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两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目的是一致的,主要任务目的都是从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中危害风险的超前管控、对重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事前事中排查、事后及时治理作为重要手段,坚决把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都及时消灭在隐患风险危害的萌芽阶段,更加高效率地及时防范各类型煤矿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再一次发生。由此可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两项安全管理工作都一样,对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风险进行事前排查,其实质都一样,也就是准确辨识安全管理经营者和服务事业单位自身,可能必然存在的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风险危害以及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的影响因素,然后及时地研究采取其他管理而制定的相应措施,在各类煤矿安全事故没有完全发生前,对这些隐患危害风险因素分别及时进行事前风险控制和事中排查事后解决。两项安全管理工作均严格按照实行分级管理,都将安全管理生产危害风险最高等级级别分级为“红、橙、黄、蓝”(其中以下红色为危害风险程度最高级别),4个级别的划分让煤矿企业对风险最高等级分别及时进行管控,将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危害风险等级分为重大类型安全隐患和一般重大安全隐患分别进行事前排查事后治理。(2)两项工作的不同点。安全隐患事故风险项目排查治理和风险评估治理工作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一项煤矿安全生产治理工作,作为一个隐患排查治理及专项排查辨识决策治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者一段时期进行开展的一项管理工作。而煤矿安全隐患治理则仅仅只是日常排查的一项工作,煤矿企业每天都需要按时进行隐患的排查治理,其中包括由煤矿作业风险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安监人员对煤矿企业的安全作业风险治理重点区域或是实际生产的每一个工作面、每一个车间进行的定期的常规的日常煤矿隐患排查,并且所在煤矿工作岗位上的煤矿作业风险治理技术人员在日常进行煤矿作业风险治理评估过程中也不一定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排查这些安全事故隐患。
1.4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价值及意义
(1)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新的关口再次地向前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生产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方针,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价值就直接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目前,在建立事故风险安全预防综合治理体系方面,基本建立健全完成。由双重风险应急重大事故安全处置风险治理体系转向双重重大事故生产风险安全预防,实现了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技术企业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形势明显好转。(2)体现了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思想。双重过程预防管控机制对作业风险管控进行两个全过程预防管理。首先,在可能产生风险隐患之前对现有风险隐患进行实时预控,即通过对现有风险隐患进行实时识别、评估、分级,并及时采取有效率的预防管控风险措施,达到有效减少作业风险、降低作业风险以及危害严重程度的主要目的,在风险隐患可能产生的各个源头阶段起到有效控制风险作用,防止风险隐患反复产生;其次,在风险作业管理过程中,对已经发现产生的风险隐患情况进行实时排查,即对各项风险可能控制相关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监测,随时随地关注各项风险可能失控相关情况;再次,对隐患排查中已经发现的各项风险可能失控(也称即风险隐患)相关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一并进行综合治理(也称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总结研究分析造成风险管控各个环节可能失效的主要原因,不断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分级预防管控的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体系进行创新完善。
2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系统内大型煤矿的管理实践与应用探讨
2.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施工作情况
(1)全面规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辨识。组织领导全体企业员工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工艺、设备维护设施、作业管理环境、工作岗位、人员使用行为等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辨识,并逐一将经过辨识后得出的安全生产风险数据进行分析记录[2]。(2)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根据确定的管控危害风险类别和管控风险管理等级,明确公司所属企业矿区应排查暴露出各类危害风险的管控危害管理职责层级,矿长为主要危害风险管理责任人,与煤矿公司所属分管副高级助理矿长、总工程师等管控重大风险类别类型风险,矿各直属职能部门、区队管控较大风险类别类型风险,班组管理成员个体管控一般风险类别类型风险,员工参与所属企业个人组织个体管控低风险类别类型风险。近年公司先后采取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设备生产技术规范更新、个体生产风险管理防护、监测设备风险管理监控、应急处置风险管理等多项安全综合管控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高效生产并对风险进行实时安全可控、在线管控。
2.2对策建议
(1)加大对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建设宣传和学习培训教育力度。每年针对我们煤矿各管理层级员工开展关于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专项宣传培训并不断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让我们全体煤矿员工都深刻接受并自觉学习践行煤矿风险管理优先的经营理念,学习煤矿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煤矿风险因素辨识和煤矿隐患风险排查的基本操作方法。(2)出台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强化企业管理标准。围绕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主要涉及的企业危险源识别辨识、风险评估、防控管理措施、隐患风险排查和企业隐患风险治理等企业重点工作环节和管理内容,出台一系列分别适用于企业集团公司所有煤炭产业板块不同特点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规范标准、工作规范标准和风险管理规范标准,指导企业系统内所有煤矿能够更好、更全面管理内容,出台一系列分别适用于企业集团公司所有煤炭产业板块不同特点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规范标准、工作规范标准和风险管理规范标准,指导企业系统内所有煤矿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组织开展企业风险评估预控管理工作[3]。(3)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两项工作制度的建立主体主要是煤矿安全生产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同时通过自查自纠自整改,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不断完善安全风险举措,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4)建立风险数据库。将作业流程以及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辨识完所有的风险因素之后,根据LEC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按照不同的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当然不同层级的风险分级管控要体现出来,一般最高层级需要控制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而最低的班组级别需要控制到四个层级的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也就更加细致。此外,结合我们日常的安全检查,形成隐患排查台账,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对未按期进行整改的,后续要进行闭环整改跟踪。(5)建立岗位风险告知卡。建筑物或作业平面区域的风险四色图以及作业风险比较图。将以上三类图片粘贴在作业现场醒目的位置,起到警示和提示的作用。岗位风险告知卡中应明确岗位的风险因素、安全举措、应急措施、还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建筑物的风险四色图,可根据作业范围或设施设备的风险程度来进行评估,以最高的风险确定本区域的风险程度。作业风险比较图是根据所有的作业活动进行的风险评价,包括作业程序的暴露程度,发生的频率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而不是安全管理人员的闷头工作。因此,在风险数据库,作业风险比较图,建筑物的四色图,以及岗位风险告知卡方面,应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其中,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岗位的风险,也知道岗位的应急处置。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事故预防管理机制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综合理论性和科学性、先进性和理论综合性的实用性。通过理论研究如何建立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对我国煤矿企业人、机、环、管各方面都有要求,而不是需要人员进行有效的的安全控制,推动煤矿企业进行煤矿安全事故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长效机制的稳固有效发展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将广泛发展应用成为我国煤矿企业进行煤矿安全事故生产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爽,毛吉星,贺超.安全管理中危险源辨识的顶层设计与体系设计[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07):59-64.
[2]王中兴,李晓琴,张维克.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J].安全,2018,39(02):43-45.
(一)1+4辨识评估工作
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时开展辨识、评估工作,将50项年度辨识评估结果及时补充到双重预防信息系统中,开展了复工复产前及春检停电检修期间单回路供电2次安全风险专项辨识,每次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后,将辨识出的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补充完善至年度辨识评估报告中,并将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并在井口显著位置将矿井17项重大安全风险进行了公告,在井下各工作面及主要要害场所对重大、较大等主要风险内容进行了公告。
(二)员工不安全行为重点管控工作
强化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完善了员工不安全行为制度和员工不安全行为表,以信息系统为收集渠道,通过员工绩效考核、经济处罚、零故障月奖励等多种激励手段,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录入了不安全行为24条。通过对发生的各类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矫正措施,实行分级管理。
(三)岗位风险辨识工作
强化岗位风险辨识工作,修订完善了班前会岗位作业危险源辨识制度。为了树立安全风险意识、落实各级各层人员管控责任,切实把风险辨识、管控工作落实到基层、区队、班组,特从创新班前会机制入手。在认真抓好员工日常学习岗位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创新学习形式,采取在班前会上提前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危险源自述,提高安全意识。班前会组织各岗位人员结合自己当班的岗位实际,进行危险源辨识,详细叙述岗位上存在的风险及需要采取的管控措施,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四)月度、旬度定期检查
结合年度和专项辨识评估结果定期开展了月度(每月25号)、旬度(每月5、15、24号)安全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将检查分析报告及时上传到信息系统。
(五)现场检查
建立了安全风险点台账,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绘制出了安全风险四色图,将风险点逐一明确了管控层级,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具体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制定了月度安全风险管控计划,通过现场跟踪落实安全风险管措施的执行情况,来实行安全风险闭合管理。
(六)教育培训
组织各岗位工对年度和专项辨识评估结果、涉及本岗位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安全培训学习,并分批进行了考试,考试人次达225人,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各部室、区队每月自主培训2次双重预防基础知识,各区队每班学习一条岗位风险内容。
具体的改进措施及下季度工作计划
(1)持续开展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工作,辨识评估后对年度辨识评估进行补充完善,对新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结果在应用中体现,并充分运用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实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有效管控安全生产风险,切断事故源头,实现关口前移,有效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根据X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化工矿商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2020年度全县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强化“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020年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要继续贯彻《X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安办(2017)78号),X县安委办转发《X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参考《X省安全生产双预防机制典型案例汇编》落实。各有关企业要认真学总书记关于对安全生产重要批示中有关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的要求,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年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打牢基础。要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的总体要求,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从事故的调查处理向事故的预防、源头治理转变;从注重隐患排查治理向重要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治理转变;从人盯人守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方式转变。减少事故起数,减少伤亡人数,防控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二、突出“预防和管控”,抓住关键薄弱环节
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班组岗位为单元,从生产技术设备、作业岗位、工作场所三个方面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分级,对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治理,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形成岗位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点清单记录。要完善危险作业管控制度和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岗位风险告知卡(一图两清单和一卡)。已经先期先行先试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企业,要组织全员对企业存在的风险源及风险分级等级和对策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一步夯实“双重预防机制”运行基础。要通过教育、培训、督导、检查、奖励、执法等措施,督促和引导建立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建立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整改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提升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要推行以激励全员参与为目标的企业“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完善“三违”奖罚机制,严格落实违法行为处罚制度,将安全行为与个人收入紧密结合起来。要紧紧抓住关键薄弱环节,加强危爆物品、“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重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严格的危险作业申请、审批验收及作业票闭环管理制度。涉及危险作业及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必须提高审批层级。
三、紧盯时间任务节点,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1月31日起施行。这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日前,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据市应急管理负责人介绍,《办法》为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了相应的管控和治理措施。《办法》指出,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全面风险辨识,编制风险管控清单,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实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和备案管理。
《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履行风险隐患监督管理职责,制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标准规范、开展风险隐患业务培训指导、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管理信息系统、督促指导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依法查处违反《办法》规定行为。
安全风险实行红橙黄蓝四级管理
为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办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确定了评估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使用红、橙、黄、蓝四色标注。其中,危险因素多,管控难度大,发生事故将造成特大经济损失或者特大伤亡事故的应评估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对重大风险应当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建立包含风险部位、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评估情况的档案,档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完善。
高危行业企业进行风险辨识评估
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周期不同。《办法》要求,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废弃处置以及使用危险物品的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辨识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辨识和评估,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于下一年重新对重大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
实行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
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
报告方式等内容。
对存在风险的工作场所、岗位和有关设备设施,应当设置明
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挂牌督办按照属地、分类和分级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制定治理方案,治理完毕后,应当对治理效果组织验收。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生产储存装置、设备设施;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生产储存装置、设备设施,应当加强管控。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为期半年的“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推动各村各企业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整治范围
此次“排险除患”集中整治的范围是全镇各行政村、各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确保整治覆盖面达100%突出三个整治重点。一是突出危化品、道路交通、农村建设、特种设备、消防等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10个重点整治领域;二是突出项目建设施工等事故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三是突出学校、卫生院、景区、寺庙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整治重点
(一)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集中整治重点
各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要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每日排查隐患,每周研判风险,每月汇总隐患整改和风险管控情况,建立“每日排查、动态清零,每周研判、集中管控,每月汇总查漏补缺"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项隐患得到全面治理,彻底解决反复发生、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重点问题。
1.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一是全面辨识风险。各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和全体员工,对自然灾害、生产工艺、生产安全系统、厂区厂房、设施设备、管理体系、制度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确保无遗漏。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风险台账。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必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制度,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纳入员工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全面强化措施。根据风险特点,逐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常态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紧急状态下的管控措施。要在风险点位、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三是落实管控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在全面辨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风险管控青仟浩单、将闵管控青仟诼一菠立到工区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人员。
2、立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完善制度,列出清单。结合清单制管理工作,各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列出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等在内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二是每日排查,闭环整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每天组织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一线人员规范操作情况等进行排查检查,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预案、资金、时限、责任,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切实整改到位。
(二)各村机关事业单位集中整治重点
各村机关事业单位要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将本村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动态监管,确保风险辨识到位、可控、受控,隐患排查全面、动态清零。
1.精准管控风险。一是摸清风险底数。各村机关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对行政辖区内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本村安全风控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应数话库,绘制安全风险空同分和是分级分类监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掌握本村安全风险变化情况,并对企业是否全面辨识管控风险进行复查,督导企业落实风险管控整治措施
2.督促隐患“清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家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开展解剖式安全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生在内的科学的日堂实仝松杏洁单每曰开属陷串白本对陷串敕改情况定期复查验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推动企业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
3.深化“打非治违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重点检查各企业风险辨识情况、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综合运用行刑衔接、关闭取缔、联合惩戒、公开曝光等措施,形成强力震慑和高压态势,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抓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严肃事故调查。对集中整治期间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开展调查,必查风险有没有辨识、隐患有没有整治、制度有没有建立、机制有没有还仃,找准问题,厘清责仕,坚决追责问责。
四、工作安排
从2020年7月至1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排查、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
各行政村机关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各企业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全面辨识安全风险、排查隐患,制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坚决整治消除隐患,各村企事业单位要对各个领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也要对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
(二)集中整治、巩固成效阶段(9月1日起至11月30日)
我镇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和“四不两直”“三带三查”(带着执法查、带着媒体查带着专家查)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全面整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开展了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否全面、管控措施是否落实、风险是否可控受控、是否每日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是否动态清零。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梳理总结,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固化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三)“回头看”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行政村各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综合督查,对风险辨识官控、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建立等情况开展“回头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集中整治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本次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也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开篇布局,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上来。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空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责任和工作标准要求,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分头落实。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辨识管控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敢于动真碰硬,务求工作实效。各村机关事业单位要以“严细实”的作风和对隐患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敢抓敢管,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督促指导,狠抓落实,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确保“排险除患”集中整治取得实效。
2020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春夏火灾防控、“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专项工作,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确保了公司系统生产经营活动的平稳运行。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签订公司与各所属企业的2020年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共计118份,并跟进所属企业目标责任书的层层分解签订,确保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实现责任全覆盖。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文件198份,重点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春夏火灾防控、消防安全宣传月等专项工作。同时,公司安委办对各所属企业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文件指示精神传达到位,各专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11月,公司共汇总并向国资委上报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信息60余份。
(三)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一是采取定期检查、驻企督查等方式对各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两会”、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公司领导带队深入生产一线,对各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三是开展春夏火灾防控工作,重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6+1”自查自纠措施、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查,截止12月底,公司开展督导检查12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10项,整改完成208项,整改率为98.18%。
(四)进一步贯彻全员安全教育理念,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一是认真做好新入职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专项培训,提升广大干部员工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能力,切实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三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培训,对标准化体系的管理、评价、提升等工作进行培训学习。四是认真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专项培训,五是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讲座,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进行阐述和解读,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20年度,公司各所属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开展21次,共计1253人;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3次,共计242人;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1次,共计51人;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健康及节假日期间安全专项培训40余次,累计参训人数达5400人次。
(五)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一是购置《施精准之策,固预防之本--构建双重预防管控机制解读》《隐患直击》两部警示教育片下发至各所属企业,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学习;二是通过电子屏、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设宣传专题、设置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等方式,累计悬挂安全宣传标语21条,制作安全生产板报14块、安全漫画140幅,微信平台专题报道3篇;三是公司对所属企业开展了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两项专题培训;四是组织开展了公司级应急演练9次,共146人参与演练。此外,部分所属企业还组织开展了文艺汇演、主题征文比赛和消防安全漫画展等有特色的活动。
“安全生产月”活动结束后,公司对安全家书、“我为安全作诊断”两项活动的优秀个人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
(六)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证专项行动。公司各所属生产型企业按照专项治理行动工作要求,排查特种作业人员共计619人,查验后在有效期内真实证件数量为619个,查验后假证件数量为0,完成了公司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查的全覆盖。同时,各所属企业对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更新建档,确保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特种作业操作证查验率达到100%。
(七)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加强对各所属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的指导、监督工作,督促各所属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公司应急管理部结合正在开展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专项工作,组织所属企业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知识培训和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风险辨识和评估能力。
(九)修订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三季度应急管理部根据公司2015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从管理范围、管控内容、奖惩方式、制度衔接等方面对现有基础管理制度以及17个暂行办法、10个应急预案进行再次修订。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公司总体工作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企业消防系统存在故障,未及时检查整改,暴露出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要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落实,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是公司各生产型企业特种作业工种存在人数配备不足的情况,各企业要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培训,积极鼓励员工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二部分2021年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2021年,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国资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文件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监督、检查、指导、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大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持续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公司系统安全、稳定生产,为实现2021年安全环保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公司要实现“六个为零”的工作目标。
(一)“六个为零”是:
1.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3.火灾事故为零;
4.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的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为零(一般事故指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超过1万元不足3万元的事故);
5.职业病发病人数为零;
6.环境事件为零。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通过会议传达、印发通知、制定方案等形式进行宣传落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年工作中。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组织签订2021年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通过目标责任的层层分解落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强化日常安全检查和年度综合考核力度,做到有目标、有实施、有检查、有考核。
(三)贯彻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在2020年双重机制建立完善的基础上,督促各所属企业逐步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 对高风险等级区域, 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加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督促所属生产型企业认真做好锅炉、压力管道、起重设备、仪器仪表、液化石油气罐等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督促做好特种设备按期检测检验,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督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五)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督促所属生产型企业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装卸、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流程,并加强岗位人员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公司定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
(六)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工作目标,督促所属企业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能耗、物耗;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培训,充实环境保护管理队伍,完善环保监测管理制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机制。
(七)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措施。根据公司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督促各所属企业按计划推行各项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088-01
引言
安全风险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切不确定因素,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风险管理与常规安全管理相比,不是“反应性”管理,而是“前瞻性”管理,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后”;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实施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风险分析(是否纳入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对策),逐步建立基于闭环、重视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所有的事故发生之前都有一系列的事故链条,而且事故链上有一个事件失去控制,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如果要阻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制止这一连串隐患和违章中的任意一个事件,截断“事故链”。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易燃、易爆因素多,事故链条更为复杂,只有变传统的单一事后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事后的事故管理相结合,把人、机因素进行过程风险综合分析与控制,才能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立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系统收集梳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经验教训,修订完善企业过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推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管理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修订要注重和安全作业管理、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涵盖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既包括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也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的管理,明确了全风险评估职责分工和实施步骤,要求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级管理,从直接作业、岗位操作到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根据生产安全评估的内容和结果,按危险级别和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度进行等级划分,进入隐患治理程序,全过程跟踪监控,实现安全评估闭环管理。
2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化工企业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对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都要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化工企业依据自身企业实际合理划分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风险管控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公司层面要着重从建立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工作规划入手,提供组织、制度、文化和财、物保障,做好系统评价和管理评审。业务部门要根据安全生产职责和专业分工,组织策划各自专业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监督检查、效果评价工作;组织编制专业范围内各类安全风险评估表样表,做好公司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及时做好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车间要组织制定各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评估出的较高风险,及时按隐患排查程序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制订、落实好相关防范措施。班组岗位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组织好班组重点工序和岗位扎实开展“工前安全预知”活动,以交接班程序为抓手,从“人员、工具、环境、对象、票证”等方面积极推进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3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
3.1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引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结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作业规范》、安全确认制度,把安全评估工作可率先引入动火、高处、受限空间、盲板抽堵、吊装、检修、动土、断路等安全作业和工艺交接班等一些常规安全管理环节强化风险管控。可在安全作业中明确危险辨识、措施制订、安全确认和安全验收等几个环节,强化安全作业风险评估闭环管理。在工艺交接班中,可围绕“人员、工具、环境、对象”四要素,合理设定相关细节,实施百分制打分,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进行打分考核。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可结合工艺管理过程落实相关风险管控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及日常管理工作,可按月或是季度进行安全评估,促进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3.2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
可以按照“岗位、班组、车间、部门、公司”五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模式,采取专家诊断式、专业对标式、系统解剖式与职工自主查隐患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工作危害分析的方法实施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提前辨识安全风险、实施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对列入隐患的项目按照隐患治理程序实施定项目、定资金、定措施、定完成时限、定责任人等要求进行跟踪监控,直到隐患彻底消除为止。
3.3 对于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品、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对于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重点监控的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以及辨识评估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系统装置,可以引入中介机构进行hazop分析或是由专家团队带领企业人员系统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
3.4 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利用集中控制、视频监控、检测报警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完成生产现场安全信息的收集、反馈、动态跟踪与闭环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管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管理权限可随时查阅现场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使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更加便捷。
4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应注意划分清楚风险辨识、分析评估的范及各级管理组织的职责。
(2)制订明确的风险评估准则、时机和频次,根据风险分析、评价。
(3)风险评估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4)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人体防护措施等。
(5)安全评估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跟踪进行治理,直到治理完毕后组织验收。
(6)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