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资源
党的十六大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25000元人民币(约合3000美元)、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2010年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主要是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并改善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从2010年起到2020年,则是要求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到那时,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将初步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从求生存、求增长阶段到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整个社会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这一目标,可谓中国历史性的跨越。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2004年和2005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同时,“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水平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从资源利用效率看,目前我国创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上31%的钢材、30%的煤炭和50%的水泥。从资源再生化角度看,我国资源重复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循环利用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10%左右。从资源消耗角度看,自2001年起我国万元GDP能耗已经逐年下降,2004年又上升了14%。
另外,过去人们单纯用GDP指标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以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掩盖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用,导致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产品高价,资源地价,环境无价”的畸形特征。显然,不改变这种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方式和对环境的破坏,要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人们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在计算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就时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环境作为“社会财富”和“潜在社会财富”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以往我国为了摆脱贫困落后,选择了效仿工业化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作为振兴国力的手段,这造成国内生态环境形势更趋严峻。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而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改革开放以来,静观我国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上,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还在加剧。人们不顾自然生态规律滥用环境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给现在的经济生活带来副作用的同时,还不断地将这类后果传递给子孙,这种时间上的后代沿袭,最终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自然灾害和更多的物种灭亡。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防止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以较小的环境损失换取高效的经济增长和较高的环境治理能力。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创新保障
(一)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创新保障
我国应该根据国情,制订一系列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用法律法规制度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如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个里程碑。应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循环经济法》和相应的《国家绿色消费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真正起到预防污染和绿色导向作用。
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鼓励措施。
(二)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创新保障
资源的价值被人为地低估是我国资源严重浪费的根源,而其根源又在于政府对GDP增长的追求,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损失以及资源的过早耗尽是子孙后入多少倍也难以挽回的。因此,要加快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让资源以价格的形式真正体现出资源的价值。
政府需要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就是通过政策调整,利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
为了防止没有计划地使用、早用、误用和过度利用资源的情况发生,可以对共有财产(指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课税,并且应该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对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本文建议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使全社会建立起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三)绿色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创新保障
绿色是循环经济模式的守护神,应贯穿于资源开采,产品研发、生产、包装、销售、消费及回收利用的全过程,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绿色研发。绿色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理念的关键所在,企业应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实施绿色设计,树立绿色品牌。在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中,始终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做到“清洁生产”,使企业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
2.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绿色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第一信息,应以环境保护为首选目标。无论在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和包装风格上,都要力求简单,充分考虑对环境无毒害和可分解成能再循环的原则。
3.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绿色消费已成为21世纪的潮流,标志着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环境恶化对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要求企业生产、销售绿色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服装”、“绿色家居”、“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已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绿色消费”的需求不断高涨,企业应不断创新,生产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营销。
4.绿色标志认证。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目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有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每年都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为了突破“绿色壁垒”,应努力争取环境认证,特别是ISO14000认证,以扫清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障碍。
5.绿色GDP核算体系。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只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的做法。在GDP核算中考虑资源环境因素,最终反映出经济的净增长。这种核算方式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的新模式。但目前直接运用绿色GDP核算方式尚有一些技术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可以通过从小循环到中循环,最终到大循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逐步采用绿色GDP的核算方式,即小循环——企业层面: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在企业大力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都成为生态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中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最有效利用,从而达到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大循环——循环型社会层面: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四)政府引导、共同参与、普及环保教育体系创新保障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循环经济的对象,探讨政府主导下的激励机制设计,也是新形势下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的考虑。
2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基本理论的概述
2.1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内涵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是以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经济与非经济的手段和措施,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利益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按照实施主体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经济激励机制和非经济激励机制。
2.2黑龙江省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意义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打破经济主体“路径依赖”痼疾和使外部性内在化的合理途径,也是在经济社会中推广循环经济理念的有效方法。此外,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落后,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3黑龙江省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现状
3.1市场机制不健全
首先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的产权不明晰,对资源和环境产权界定工作的缺失是黑龙江省资源滥用和环境恶化问题久治不愈的根源;其次交易机制的“短板”则限制了诸如排污权等先进治污理念的运用。
3.2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目前,黑龙江省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还没有专门制定与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没有制定中长期的节能规划。
3.3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
不可否认,黑龙江省仍然存在将GDP作为官员政绩考核和职位升迁的主要标准的惯性思维。但事实证明,对数据的极端偏好会限制执政者视野,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包括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两个方面。经济激励机制更多地强调以物质利益来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将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联系;非经济激励机制则以法律法规和宣传舆论为主要激励和约束工具,通过对经济主体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规范,提高其参与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1经济激励机制
经济激励机制以经济主体利益为核心,主要运用价格、财税、信贷、排污权交易等手段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1)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扶持力度,制定以财税为主的激励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购买性支出、财政补贴、税收等财税手段来影响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激励机制最重要的内容。在购买性支出方面,政府以绿色采购的形式来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财政补贴方面,对企业主动研发清洁生产工艺和自觉进行节能减排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税收政策下的激励机制分为正、反激励两部分,即正激励体现为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有建树的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政策,反激励则是对企业的环境污染和滥用资源行为征收惩罚税。(2)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流入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行业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领域。而目前我国资源价格机制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市场价格仅反映资源市场的一般供求状况,资源的稀缺性价值和开发利用行为带来的环境成本却没有在价格上得到有效反映。使资源节约的意识贯彻到厂商的生产流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调整资源价格———将资源的稀缺性成本和负外部性成本纳入资源的价格体系中。当资源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时,对成本和利润的敏感性会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设备更新换代。(3)建立绿色信贷制度,引导企业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选择。绿色信贷是银行业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及产业政策,对开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开发新型能源及开展防污治污作业的企业和机构给予优惠利率的贷款,而对于高污染、破坏型的企业控制其贷款数量及给予惩罚利率的贷款。相对于财税政策带来的财政收支增减变化,这种以优惠的信贷制度为表现形式的货币政策显然更具成本优势,在融资方面对企业的投资项目选择加入激励机制,也能更深刻地影响企业长远的经营发展计划。(4)发展排污权流通市场,建立阶梯式累进排污量收费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具有治理污染成本最小化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是控制和治理污染物排放的有效制度创新。但在排污权流通市场之外,政府可以借鉴应用在电力市场和自来水市场上的阶梯式定价原则,把阶梯式累进排污量收费制度引入排污治理的整体规划中。短期内,高排放、高能耗的企业能依靠排污权的市场交易解决燃眉之急,但从中长期看自觉安装排污装置和更换先进生产设备会是这类企业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当政府执行阶梯式累进排污量收费制度时,会给企业的节能减排发出强烈信号,经济主体也就有依据和动力去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
4.2非经济激励机制
非经济激励机制是政府利用自身行政主体的地位和优势,结合行政管理的特点,采用的有别于经济激励的其他奖励手段和激励政策,如在法律规范、政绩考核、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入政府干预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1)完善政府在资源环境产权和节能减排目标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循环经济立法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界定资源和环境产权:野蛮开发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资源和环境的所有权不明晰,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是居民)不能利用法律来合理维权,最终只能以环保部门的事后调节和企业的有限妥协告终。科斯认为只要产权的归属是明确的,就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解决黑龙江省资源和环境利用方面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此类物品的产权归属。循环经济立法第二方面内容是建立健全黑龙江省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除了执行国家的一般法律外,黑龙江省应专门制定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行政法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并建立中长期的节能减排规划。(2)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标准,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引入评价体系。关注GDP总量和增长速度没有错,因为它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但问题在于,不少执政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不惜以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代价,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要转变执政者的发展思维就必须要变革对官员的激励规则———弱化GDP作为考核官员政绩和职位升迁标准的重要性,同时把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评价体系中去,建立健全针对政府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奖惩机制。(3)积极开展宣教活动,引导民众参与循环经济。民众是环境问题最大的利益攸关主体,也是决定循环经济政策最终实现效果的最大影响变量。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增强人们关于绿色消费的意识,提高民众参与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政策落到实处。而宣传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宣教活动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形成生态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促使消费者形成注重消费效益和从消费中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的新理念。
作者:袁雪刚 王晓楠 刘艾迪 阮德煌 刘小凡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宝艳园,王积超.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15(7):134-135.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总面积61.9%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贵州较为典型,这里以该地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例论述民营企业与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机制。
(一)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滞后体现在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聚集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方面。
1.民营企业规模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规模差距首先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少,比重低。截至2011年底,贵州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6.9%,低于全国约21个百分点,四川、重庆等省份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在西南4省份中,贵州民营经济总量最少,比重最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指标相比,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7~2011年的5年间仅提高5.6个百分点,增速缓慢。规模差距其次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少,产值低。截至2011年底,生态脆弱的贵州喀斯特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9个,仅占私营企业数的3.5%,95%以上为中小企业;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为1129个,产值为1214.36亿元,分别是云南的87.9%和74.3%、四川的15.9%和10.2%、湖南的13.7%和10.1%、浙江的5.0%和5.3%。考察2009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家,东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有405家,占比81%;西部地区34家,占比6.8%。
2.民营科技企业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科技民营企业与其他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少,比重低,研发投入少。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分布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中,初级产品加工所占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低。大多数民营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研发投入少。2011年贵州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经费为3.2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比重仅为微不足道的0.056%。2011年贵州研发经费支出36.3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1.84%,更是远低于北京的5.7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倒数第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经费投入为27.52亿元,仅为四川的26.3%、湖南的15.1%、浙江的5.7%。
3.民营企业产业聚集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商贸、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医药、特色食品等优势资源方面也有一定集中,如制药业、遵义辣椒加工业、仁怀白酒业、六盘水煤及煤化工业、开阳磷化工业等已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但喀斯特地区民营企业制造业整体上仍然呈散沙状。虽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并针对民营企业提供各种配套便利设施,想法设法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这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聚集。但由于规模过小,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分工效应,聚集效应的优势尚未显现。
4.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与其他地区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历、职称和技术等级结构上。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学历较低,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低;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比重低;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比低。无论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均呈现出低端化。
(二)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表象在民营企业身上,实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文化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
1.生态脆弱地区的区位地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贫困、社会封闭,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如生态脆弱地区的山地特征导致交通闭塞、基础设施难以跟进企业发展,生态脆弱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三不沿”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薄弱的经济基础均会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首先,地区相对恶劣的地理条件,如占总面积61.9%的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地无三尺平”,山地和丘陵占地92.5%等,自然条件造成该地区社会闭塞和经济贫困。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信状况较差,信息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闭塞落后。其次,从整体地理位置看,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一般地处“三不沿”(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地区,基础环境硬件设施薄弱,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受区位的制约相对落后,造成整个社会经济闭塞。最后,生态脆弱地区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喀斯特地区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民营经济聚集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资金条件、土地瓶颈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园区建设投入大,推进难度大,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完善,聚集效应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生态脆弱地区的人才缺乏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贫困对民营企业影响最严重的就是人才缺乏,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进一步制约民营企业发展。首先,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缺乏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普遍缺乏。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家的任务是“创造性地破坏”;刺激企业家创新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创新能给企业家带来丰厚盈利的机会,特别是创新在短期内能带来超额垄断利润;二是创新的成功能凸显企业家的才能,满足追求成功的欲望,这种欲望、事业心或“荣誉感”是企业家积极进取的内在冲动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大多趋于保守,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较为欠缺。其次,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缺失,这也是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区位条件、工资条件、住房条件、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层次人才总量少、比重低、人才发展空间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难以引进、且容易流失等,由此导致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滞后等困境。
3.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导致思维观念狭隘、缺乏创新、企业主素质较低、信息闭塞等。首先,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思想观念上的桎梏首先应追溯到生态脆弱地区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地缘关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下,生态脆弱地区“以商为末”的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较明显,如较为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较弱,思想观念守旧;冒险精神缺乏,满足于小富即安。其次,思想观念上的桎梏还表现为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偏差。没有认识到民营企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认识较晚,迟迟未能落实到行动之中。这表明生态脆弱地区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歧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涉及到扶持民营企业时行动上表现得较为消极和迟缓。
二、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解除桎梏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适宜的经济平台,如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一)民营企业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对地区就业、反贫困、增加地方产值、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重大作用和意义。为了清晰呈现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对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和地区人均GDP的数据进行整理。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呈较强的正向变化关系。从三大区域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次序排列,人均GDP也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次序排列。从各个地区来看,基本上也呈现出较强的正向相关。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折线图的走向和形状极为接近,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民营企业对欠发达地区反贫困以及增加地方产值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学界较为一致的认同。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民营企业发展有反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规模扩大,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能够吸引人才资源、资本等要素流入,促进区域技术、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增加。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提高,使得民营企业获得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降低,民营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约束得以放松,从而改善了民营经济生产要素配置,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可在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产业聚集引导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更高质量地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1.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生态脆弱地区由于地质地貌导致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无力完善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之一是劳动力供给首先在数量上受到限制,缺乏供给弹性。究其根源,在于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种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久而久之,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分布日趋不合理,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偏小等。这也成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反之,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较为完善,能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高,投资者必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效益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必然导致生态脆弱地区资金投入水平低下。
2.区域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正向的外部性,使得整体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和企业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得好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软环境建设更适宜投资。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环境上看,投资成本低,投资效率更高,工业园区建设更为完善,能更好地吸引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具有正外部效用,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生产信息、技术和经验等,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3.区域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集群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流动是促进地区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流入。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约束得到放松,能够较容易地得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带来的好处。生态脆弱地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偏小,缺乏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人才和资金。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引进,引进之后难以留住,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难以形成;自身资金不足,信用评级难,贷款额度小甚至难以贷款。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有利于打破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和融资瓶颈。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可能性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得好,思想观念开放,更能包容创新和创业的失败。
三、结语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许多企业都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了起来,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而绿色经济的提出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绿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对绿色经济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同时针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机制政策进行分析和创新性的研究。
一、绿色经济的相关介绍
顾名思义,绿色经济使根据我国社会、环境资源、经济水平等情况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绿色经济是针对我国经济、环境、社会不能协调发展而提出的,其核心目标是效率、发展、可持续,首次提出者是英国的经济学家皮尔斯。在我国,绿色经济被这样定义——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可以说,绿色经济打破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经济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尴尬境况,要知道,如果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那么这种经济无异于“割肉补疮”,是十分不明智的。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资源的协调上应该十分重视,正所谓发展是一种长远的计划,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方面应该着重进行研究。
二、当前国内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环境资源压力过大
要知道,在绿色经济模式在我国被提出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都是以损害环境、消耗资源为代价进行的。虽然之前的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同样今后的绿色经济也是时展的必然。我国是人口大国,总体来看资源并不匮乏,但是人均资源却很少,所以我国的环境资源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经过多年耗损以后,我国的各方面资源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并不允许我们继续拿资源和未来去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同时,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和资源压力过重也给绿色经济的实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机制弊端制约绿色经济发展
我国的官员考核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单纯以GDP为考核标准会促使地方官员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着重发展经济,忽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从而导致可持续发展的难以施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体系导致了目前地方大多重点发展土地财政,提高房价,从中获取利润,发展经济。但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又不够,这就导致了体制制约经济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说我国的机制是存在弊端的,这种弊端制约着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下图为一个简单的结构图,希望可以便于读者理解。
(三)相关法律政策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
从长远角度来看,环境资源的保护重于短期的经济发展,但是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政策一直不是很完善,使绿色经济难以施行。例如环境资源的问责就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对于绿色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是重中之重,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才能够是环境和资源得到切实的保护,才能够使我国的环境、经济、社会完美的融合,达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对不完善的体制机制一直是催化阶级矛盾的关键点,只有完善体制机制才能够真正遇到对环境的保护,进而达到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从国家到人民都要树立绿色观念
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是绿色发展能否实施的关键。应该从国家到人民都树立绿色观念,深刻认识到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循环工业。只有我国人民从思想上认同了绿色经济,不再执着于短期内的经济发展,才能够使绿色经济在我国真正的施行。
(三)转换政府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政策法律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上需要考虑的因素过多,导致相关政策不能够全面的贯彻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政府转换角色,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办事。例如在环境维护上做到及时问责、有效问责,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对环境的保护。在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问题上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保护机制,定期进行对企业检测和教育。
四、总结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我国目前各个方面的境况来看是必然实行的,本文首先对绿色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介绍,从而引出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环境资源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的不良基础、机制弊端制约绿色发展、相关法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同时笔者也针对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我国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了创新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OttheinHERZOG,BernhardMUELLER,WUZhiqiang.Ad⁃vancedManufacturingandSustainableUrbanDevelopment先进制造与可持续城市发展[J].南方建筑,2016,(05):1-12.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张琦,许凌筠,宋涛,施发启.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参考,2015,(10):32-40.
[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张琦,封惠子,陈伟伟,徐晓君.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罗霄山片区绿色减贫指数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10):59-72.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当前形势变成了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局面,我国的产业构成也在不断的转型,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要在根源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城镇化的建设能够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城镇化的建设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转变,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合理的利用资源,在生产配置上进行积极的转变,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使我国的工业生产进行飞速转变,进入到了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在农村过多的劳动力有很多剩余的时间,在空闲时间很少有工作机会,造成了劳动资源的大规模浪费,城镇化的建设有效的改变了这种局面,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为其经济收入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城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这对于缩短城乡差距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化的合理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价值体系的形成。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快速转型,可以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流,能够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传播,有利于城乡之间的信息转变。
(一)促使三农问题进一步解决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焦点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的迅速增多,土地资源与人口资源之间形成了高度紧张的局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过多,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为此推出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向城市发展,城镇化的建设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和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缩短城乡差距奠定了基础。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带动农村区域发展,有助于提升工业的生产水平,改善产业结构等。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产业消费结构出现转型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逐渐在往城市转移,在转移中其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其基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数据调查中显示,在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其消费的水平随之提高,相应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模式也随着发生了改变。单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结构本身发展出现了失衡情况,农业的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工业的发展迅速带动了经济的大幅度发展。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转变,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促使改革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出现了第二产业发展过剩问题,因此导致了全面推进产业优化的进程变得困难重重,这就意味着在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想实现产业的转型就应该大力的推进城镇化的建设进程,要实现产业的快速转型,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为实现寻找和释放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出路,为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的产业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为我国的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受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具有上百万的劳动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这就导致了农村的生产效率低下,在工业的发展规模上占据着重大的地位,但是生产力却得不到发展,生产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在服务行业我国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经济发展中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不到提升。城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的资源和人口向城市转变,有效的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农村的劳动力为城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剧,我国的服务行业也在逐渐的兴起,在城镇化建设的伴随下我国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改善了我国服务行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三、结语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的建设水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发展中各级应该充分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掌握国情的基础上加大城镇化的建设规模,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各个产业的建设情况,应该制定合理的机制,要有效的促进城镇化的建设机制,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得以平稳、快速进行。
作者:刘艳艳 单位: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汪小欣.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5.
[2]卢慧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6.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变使我国各种产业开始进入转型期,因此,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才能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缓解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更好更快地完成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中国城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效地积累了我国的人力资本以及物资资本,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民的生产以及生活都产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我国的工业以及制造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偏低的素质,导致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不尽如人意。
1.1城镇化促进了产业平衡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并不十分稳定,受此影响,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规划也在随之不断变动,导致产业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产业转型的脚步。我国城镇化的完美实施扩大了许多城市的规模,城镇数量的急速增加促进了城市建设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有效地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1.2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的高回报率使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人们把更多的东西存储起来形成投资,加之农民劳动力十分充足,可以有效延缓工资递减现象的出现,从而使资本的回报率提高。当前阶段,许多因城镇化移民的人口大多为年轻力壮,具备强大的生产力,促进城市年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为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1.3利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想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才能在物质以及技术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这种支持需要国民经济具备扶持农业的余力,利用价格、金融、补贴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经济调控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实现农业水平的发展。这样一来,中国的农业经济会从工业发展中汲取养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城镇化比率年平均增长率已经超过1%。这是在国家正确政策的指导下实现的。中国对于城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增加,因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农村土地面积的限制,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不断向城市聚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2中国城镇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其一,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国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阵营,导致“三农”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需求,许多农民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处境,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平均收入的提升。城镇化的发展为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于是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向着各大城市聚集,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生产力过剩的问题,还使得城镇的劳动力缺口得到补充。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村也开始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促进各项产业的发展
为了应对经济发展形势频繁改变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产业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阶段,我国正致力于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我国城市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在进一步扩大。这就为我国市政公共建设以及房地产建设等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于是,与此相关的制作生产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成了当前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以高中生为例,大量生源的涌入使得各个高中必须不断扩大规模,这也影响着建筑建设工程的发展。同时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对于经济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2.4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型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消费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进入城市定居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渐递增。其后涉及了文化、休闲、旅游等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的消费也不可忽视。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消费,例如,文具行业。当前阶段,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计算机行业的消费也成了消费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整体上来讲,城镇人口消费支出向着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不断靠拢,促进了消费结构的转型。
2.5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了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制约。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工业生产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生产力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待提升。因此,想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将人口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向城市靠拢,不仅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其中教育自然是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民子女高中教育受到的重视持续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3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3.1提升农民的参与度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决策者对“三农”问题要具备清晰的认知,在进行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同时保障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升,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基础行业的建设,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升。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有效地避免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使农村城镇化过程得以顺利的进行,促进农村城镇化高效稳定地发展。
3.2化解社会矛盾
当前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最主要的冲突和矛盾就是农民工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少之又少。此外,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此外,城镇化中的农民土地征用所造成的损失也得不到有效的补偿,例如开发商在拆迁时就常常与农民产生纠纷,导致了“钉子户”这一群体的出现。鉴于此,政府要对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平衡各方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的执法,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稳定进行。
3.3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的监管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在保障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此外,政府还要明确城市的发展重心,加强对各个行业的管理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各个层级的政府机关必须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机制,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4):691-700.
[2]王鹏宇,毕天平.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24.
[3]汪小欣.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5(29):204-205.
[4]卢慧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6(15):13-14.
[5]常青.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经贸实践,2015(10):126.
Abstract: The region's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talent, doing a good job in talent management is critical, this article mad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alents working of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d described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海港开发区;人才;发展
Key words: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talents;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153-02
————————————
作者简介:周玉莲(1971-),女,河北乐亭人,经济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
0 引言
海港经济开发区作为河北沿海开放开发和唐山湾“四点一带”的重要支撑点,经济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品钢材、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能源和港口物流等五大产业。全区注册企业583家,国内生产总值80多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高度聚集吸引了大量科技和管理人才。通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确立了“抓队伍、聚人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建立“定向引进、培养锻炼、服务保障、政策激励、选拔使用”五项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激情,开发区的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活力不断增强。然而,按照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 人才状况及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高技能的各类人才。目前,全区人才分布情况是:从总量上看:党政人才304人,占人才总量的1.52%;专业技术人才3557人,占17.78%;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2人,占0.51%;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学历22人,占0.11%,大专、大学学历2940 人,占14.7%,中专学历4200人,占21%;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10200人,占51%,36-45岁4400人,占22 %,46-54岁3600人,占18%,55岁以上918人,占9%;从专业水平上看:高级职称7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2.92%,中级职务225人,占8.44%,初级职称2165人,占81.2%;教学人员197人,占7.39%,其它专业人员486人,占18.2%;这些人才已成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但是,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才供给严重不足。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③人才引才渠道单一。④人才服务机制不够健全。⑤人才资源开发机制、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与奖励机制有待完善。
2 主要原因
人才问题受经济实力、人才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吸引、培养人才的经济基础。一个高度密集、门类齐全的人才群,必然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又必然会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人才。海港开发区区位优势虽然明显,但由于建区时间短,远离大城市,不能形成吸引人才需求的大环境,既不能吸引外地人才来这里施展抱负,又使得本地现有一些人才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被闲置。一些专业人才,为求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二是缺乏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由于市场配置人才机制尚未建立,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人才市场,人才合理流动渠道不畅,缺乏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管理机制;一些专业人才住房条件,医疗保健条件不高,子女升学就业无保障,这些实际问题,耗费了一些人员的大量精力。在问卷调查中,认为缺乏拴心留人的软环境和保障机制占43.1%;绩效挂钩的有效机制尚未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够,尤其是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出口"不畅,难以实现优胜劣汰。三是缺乏人才管理创新。一些单位往往对项目和资金情有独钟,对人尽其才、用其所长认识不足。有的只看人才弱点、不看人才优势,在对一些有个性的人才使用上,谨小慎微,不能用其所长,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有的只重视人才拥有、不重视人才开发,或是只重视使用人才、不重视培养人才,对一些骨干人才,只知道使用,不注重培养提高;有的认为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对引进的人才关心有加,对原单位的现有人才则关心爱护不够,影响了本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引来女婿气走儿”的现象。导致人才综合开发使用效益还不高。
3 应对措施及主要工作
3.1 创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与时俱进的引进培训机制,搭建锻炼和培养、发现人才的工作平台。一是认真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实现刚性和软性两种引进模式,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首先,坚持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增强学习效果。其次,坚持专题培训。三是大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创业锻炼人才,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和唐山市《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对部分有创业愿望、符合规定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给予资金支持,使人才在创业中提高素质。
3.2 完善工作机制,稳定人才队伍,建立优化配置的使用机制,确保优秀人才用得好、流得动。一是量才就位。分门别类建好各类人才信息库。根据不同对象的素质优势和智力专长,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按照人力资源优化原则,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把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有机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将人用户口、用档案、用学历固定的人事管理模式,打破了人才的部门、地域壁垒,鼓励人才向重点行业和部门以及基层一线流动。引导人才由党政机关向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流动,改变专业技术岗位和企业人才及技术力量薄弱状况,使各类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各得其所,各展所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选用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考评制度。三是改革现行职称评审制度。
人才工作事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提升,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人事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狠抓各类人才工作任务的落实,统筹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二是搞好服务,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三是创新方式,拓宽引才渠道。首先由人才中心牵头,用人单位为主,广泛开展组团式的招聘活动,深入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类学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其次,以重大项目引才。此外,以服务环境引才。四是加强培训,建立人才自生机制。
开发区将抓住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政府在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活动中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好地鼓励和吸引人才,加强人才引进,加快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软环境,推动海港经济开发区尽早实现向国家级开发区的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恬.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溢出效应——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8(04).
[2]张书凤,沈进.21世纪江苏人才经济价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15-02
1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态势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作用下,农村分散的人口、非农产业、资本要素向城镇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向农村扩散,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功能优化,衍生出新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形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
依慧(2007)等人认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此他们认为应从根本上化解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江明融(2006)提出造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实行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这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仅靠农村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将城市的一部分财富转移到农村,以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2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理论模式。该模式有三个假设条件:(1)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2)劳动力无限供给;(3)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
它的基本内容是:不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一个是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生产率高、工资高的现代部门;一个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的传统部门,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没有人为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城市现代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城市现代部门由于吸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而扩大了生产,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积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扩大资本,再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扩大资本,如此循环,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为止。在上述循环往复过程中,城市现代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刘易斯模型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现代工业发展,不断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直到最终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将趋向于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2 工业反哺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积累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并不完全是工业产业或工业厂商对农业的直接反哺,而是以工业为基础的整个国民经济所提供的经济剩余,抽出一部分来扶植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这种支持是在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之上,运用公共财政手段和产业发展政策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转移,更不是不同的生产者主体之间的直接转移。这种支持也不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价格、税收、财政补贴、金融、公共服务等政策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有关收入,引导其有关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其本质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产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通过这些支持,农村经济必然会得到长期快速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3 城市辐射作用
城市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及其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城市的发展会开阔农民视野,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转变。对于促进农村工业集中、集约经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既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和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虽然是一个既不是城又不是乡的独立社区,但就其性质来说,它是既依赖于城市,又依赖于乡村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区域,它把城乡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就决定了城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某些特征。徐荣安认为,城镇亦城亦乡。从社会结构上看,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信息的中心,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体,又有一批亦工亦农的劳动者,工作在城镇,户口在农村。从经济结构上看,城镇以城市为依托,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比重的农业和为农业服务的加工业。从空间结构上看,城镇既有相对集中的人口、公共设施和建筑群,又有接近乡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说,城镇既有城市的属性,又有乡村的属性,是城乡属性兼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生态结合的实体。
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具有吸纳城市先进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功能,也具有将城市的技术、产品、人才等向乡村转移、扩散的功能,促进城乡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城一镇一乡一村梯度结构的形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镇作为城市社区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使城乡之间的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城镇作为城乡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初级日用品以及各种劳务,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还可以接受城市更新换代但还有持续使用价值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城镇背靠大中城市,腹容广大农村,确实起到了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及联系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城市社区之间的要素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互相渗透。同时,还促使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此外,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多维视角模型
对于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依靠资本深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快速崛起并因此而显著地取得工业化、城市化效果与良好减贫绩效的大国经济而言,其增长的包容性毋庸置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2002年的4.4%增加到2011年的10%以上,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20%,能力大了,中国的责任也就大了。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显著增长绩效是与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的,面临着碳排放的巨大压力。因而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增加碳汇潜力、减少生态足迹阈值成为当务之急。国际与国内双重的压力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最优选择,中国对于推动整个亚洲向低碳社会的转型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一模式的转变也会对中国自身的商业、文化以及政治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置于横纵交叉形成的多维视角中进行剖解(图略)。首先,从横向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沿着两种不同的路径展开:一种是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另一种是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在低碳经济发展多维视角模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处于核心带,低碳经济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政府低碳改革的决心与支持、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和企业的低碳生产转型。在仔细梳理与剖析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时,如果将异质型地方政府置于一个彼此横向相互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则不难发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异质型地方政府自身的行为导向,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从中观层面来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在服从于宏观层面整个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硬约束下,也受到城市发展、城镇化步伐乃至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软约束影响。基于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的分析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梯度差异并存性、资源禀赋条件的区域差异性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均涉及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行为主体。尤其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机制能够较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中,政府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中有关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一个比较理想的政府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对从事低碳生产的企业、应用低碳技术的组织以及养成低碳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等所给予的经济补偿,也包括对与此截然相反行为所给予的经济惩罚等。其次,从纵向来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三重约束条件的影响:资源禀赋差异性的约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生产性要求以及人均收入水平跃升到特定阶段所导致的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的演变。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禀赋约束下,全新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对原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替代。由于存在着“锁定效应”,不管是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企业的生产组织行为或者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等[5]46,均极有可能陷入高碳型发展模式、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刚性约束中,从而难以产生纵向层面上的一致。因此,政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为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提供合理化导引,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建立法律保障体系等尤为迫切,以便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的转变。由是,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多维发展格局中。
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激励机制构建
从上述低碳经济发展的多维视角模型中可以看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在纵向层面上受到三重约束,如果缺乏将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和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所带来的内部成本外在化的激励机制,那么,低碳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将会面临弱市场需求甚至无市场需求的局面。为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外部激励的一个简单模型(见图2)。在此外部激励模型中,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选择和关系结构,其顺利实施依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博弈,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的协同作用。这种外部激励机制设计既包括宏观层面上中央政府的顶层制度创新设计,也包括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制度创新设计,还包括微观层面上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产业层面上的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设计,以及社会层面上激励全体公众自发形成低碳消费理念的机制。(一)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碳基技术使得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来自于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技术锁定;另一方面是制度锁定。低碳技术创新就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6]38。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受低碳技术研发(R&D)投入资金额度相对较大所导致的高风险、环保设施投入较大所带来的资产高度专用性的影响,企业如果通过减少产量或者增加环保投入来减少碳排放,就会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因此缺乏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性。由于从高碳生产转向低碳生产,需要企业在研发、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这种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沉没成本。如果企业低碳产品的早期市场需求不足,再加上生产前期缺乏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生产成本难以下降。成本下降刚性与收益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见效不明显,从而就会对企业产生一种负向激励效应。因此,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二)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力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均存在着理性自利的一面,即每个人均会按自利最大化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哈维茨(LeonidHurwicz)的机制设计理论则进一步表明,由于不同行为主体(例如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加上面临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措施,从而会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发生,最终造成不利(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如果说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也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的话,则在当前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占优策略的情况下,其扮演的是委托人的角色,而企业和消费者扮演的是人角色。由于人和委托人的低碳行为目标函数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性,造成人的低碳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低碳发展目标函数,而且委托人往往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假设能设计出一种制度安排,使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行为,正好与委托人低碳经济发展最大化目标函数值相吻合,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需要设计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以使其所期望实现的利益与人从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的利益实现有效“捆绑”,以激励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低碳行为模式。(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力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与升级,在此过程之中低碳经济发展得是否顺利,与城市或区域是否能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关系密切。然而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也取决于集群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与产业进入时滞的长短,还取决于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内部因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的运用所带来的成本溢价问题时市场机制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但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市场自发过程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需要围绕着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外溢性效应而展开,通过结构性减税促成集群产业价值链的规模效应达到实现成本降低的激励效应,以使低碳技术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完成集群区域内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国外政府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即是一个成功借鉴。当前国外新能源产业在迅猛增长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集聚的态势,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四)低碳消费行为的激励机制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力作用低碳消费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模式,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是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模式会对企业的低碳产品供给和低碳生产方式形成反馈型市场激励效应,从而促使企业尽快地从高碳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方式转型。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实现低碳消费后,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一旦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侧重于加紧产品更新换代,从消费环节倒逼到生产环节,以实现整个链条的低碳化。
关键词:企业;低碳经济;锦标机制;激励机制
一、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带来了全球变暖的气候问题,继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低碳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并且也迅速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且能够改善全球变暖的气候环境。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很多企业都是以高投入、高能耗以及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来进行生产,并且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支持企业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的。但是人们都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直到上世纪末期,我国才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才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只有采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已经非常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有很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例如有学者认为,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不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可以通过四方面来实现,即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法律与政策共同指导的发展、配合激励扶持机制的发展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循环资源等。但是事实上,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我国对于激励扶持机制这一方面还没有较为系统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不利于企业积极的执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下本文就以这个问题为研究方向,提出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即锦标机制。
二、锦标机制理论概述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代表他们去完成一些工作,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但是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方也存在不兑现合约中的承诺的可能,这使得委托人也存在一种“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可能是源于委托人否认所观测到的业绩,且人也无法向委托人证实其业绩。这就导致委托人在事实上观测到高产出的时候也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履约的责任。但是,倘若存在一种锦标机制,它规定一定比例的人必将获得较高的报酬,那么,委托人的占优的选择是将较高所得支付给业绩较高的人,因为这样可以激励人努力工作。人的占优战略也是选择努力工作,从而强化激励机制。这就是锦标机制的激励原理。
三、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锦标机制的应用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锦标机制的基本应用原理,表现在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中,就是指作为当地的行政管理者,政府是为整个社会和集体服务,需要充分考虑集体的利益,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和集体带来很大益处的发展模式,需要大力支持和推行。但对于当地企业来讲,原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为其带来较大的利益,若实施低碳经济模式进行节能减排,可能就会影响到企业利益,因而不愿意积极开展执行这一发展模式。在此情况下,政府就要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例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以及政府采购等等,在这种补贴作用下,企业可能会接受低碳经济模式,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并不对称,企业是否按照要求积极执行,政府也不得而知,这样就有一些企业做出机会主义行为,即并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却享受政府的低碳经济补贴。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政府可以引入锦标机制理论,即政府为委托人,而企业为人,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委托关系,并按照锦标机制实施激励政策。
四、制定激励政策的注意事项
1.政府要设立专门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同时政府还要明确激励基金的额度和增长幅度,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2.政府在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时,要有层次、有针对的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形成阶梯式的支持结构,而且要重点支持区域内少数发展低碳经济效果较好的企业,并对其提供更为有利的激励政策,使激励低碳经济发展的有限财政资金得到合理配置。
3.政府应该以区域内企业实施低碳经济活动的努力水平为评判标准而不是按照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水平和企业资质为标准对企业进行激励。即发展低碳经济有成效的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盈利能力强弱和资质的好坏,只要其愿意并主动与区域内其他企业学习、交流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并在竞赛活动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就应该在财政、税收、采购、信贷等政策方面给予其阶段性的重点支持和照顾。
五、结语
总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推行低碳经济时却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企业都认真对待,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并且为了约束企业行为,可以利用锦标机制来制定激励政策,以此来激励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低碳经济;锦标机制;激励机制;委托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47-06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被人类大量消耗,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温室气体的严峻威胁,而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80%,可见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巨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终方案。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追求的目标通常都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或获取最大利润上,很少考虑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企业经常采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致使制造业长期处于“两高”(高污染、高能耗)和“两低”(低技术密集度、低附加值)的发展状态,导致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环境与人类的矛盾要求企业发展遵循“与环境相容”的原则[1-2],低碳经济发展无疑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低碳经济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经济等内容,靳志勇(2003)对英国当年实行的低碳经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介绍[3]。张秋明(2005)分析了英国政府为将生物燃料和氢确定为未来低碳运输燃料最有前景的备用燃料,实施的一整套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包括燃料税、投入税收、资本补助金、资本减税及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4]。安培浚(2005)介绍了美国气候变化技术战略规划的任务、目标、方法,并论述了其对我国气候变化技术发展的启示[5]。任小波等(2006)对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进行了解读,从科学基础、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适应行动的效益分析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对报告的主要内容、立场和结论进行了介绍[6]。王志轩(2007)认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一定要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一定要科学估计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一定要通过政策、价格来引导、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推进[7]。邹骥(2007)指出中国从传统的发展路径向一个创新性的发展路径转变需要三方面的个因素:一是需要研发技术、引进技术需要体制的改革,正确的政策,人力资源和资金;二是要把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低碳技术迅速加以推广;三是战略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的合理规划也非常重要四是要形成互利双赢的国际合作,联合进行开发、设计等[7]。徐冬青(2009)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8]。杜明军(2009)指出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构建由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培养机制,政府、企业和公民间的低碳经济利益“三角”均衡机制,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机制,低碳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低碳产品税(预备)机制,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预备)机制,低碳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机制,社会公害应对和社会废物处理机制,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诱导机制等十项机制构成的低碳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体系,以保证低碳经济的转型成功[9]。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10]。周宏春(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11];任力(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12]。赵卓等(2010)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的动力和核心,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并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13]。高为(2010)认为未来我国要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其可能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与实践结合,发展低碳经济;二是法律与政策指导,实现低碳经济:三是激励扶持机制,进入低碳经济;四是再生能源循环,促成低碳经经[14]。但是当前关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研究还相当不足,基本上对激励措施的研究文献也是局限在政府给出一定的固定费用对企业的低碳经济行为予以奖励,如刘卫国等(2010)运用多任务委托模型研究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优激励机制,认为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项任务,并设计出当三项任务努力的激励成本相互独立和相互依存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契约[15]。鉴于当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希望借鉴激励理论中的委托――理论基础上,搭建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框架,通过设立“锦标机制”构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模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刘卫国等:锦标机制理论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1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建模
委托理论中,有一种通过比较相对业绩对人进行激励的方法――“锦标制度”(rank order tournaments),他是从竞赛的角度出发,对委托理论的解释。在锦标机制中,每个人的所得只与他在所有人中的排序有关,与他的绝对努力程度不直接相关。m个人有m个奖品wi,i=1,2,Λm,其中w1≥w2≥Λ≥wm,业绩最好的人得到w1,第二名得到w2,最后一名得到wm,如此等等。Lazear and Rosen曾证明:如果人的业绩之间不相关(人不受共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锦标机制要比每个人的报酬仅依赖于他的绝对业绩水平的机制差,因为它在不增加有关人努力水平的信息量的情况下,增大了相互竞争中的每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弱化激励机制;但是,如果人的业绩之间存在相关性(人受到共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通过锦标机制可以剔除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委托人对人努力水平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即降低风险成本,又强化激励机制。此时,锦标机制是有价值的[16]。下面笔者就在明确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委托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锦标机制原理,建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
1.1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的委托关系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代表他们去完成一些工作,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人是授权方,人是行动方。但是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方也存在不兑现合约中的承诺的可能,这使得委托人也存在一种“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可能是源于委托人否认所观测到的业绩,且人也无法向委托人证实其业绩。甚至,这种信息在法庭上也无法证实。这就导致委托人在事实上观测到高产出的时候也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履约的责任。这种道德风险在合约规定需要向人支付的数额很大的情形是很可能发生的,因为存在委托人不履行合约的激励。当人事先就明白这一道理时,他就很可能不努力工作。但是,倘若存在一种锦标机制,它规定一定比例的人必将获得较高的报酬,那么,委托人的占优的选择是将较高所得支付给业绩较高的人,因为这样可以激励人努力工作。人的占优战略也是选择努力工作,从而强化激励机制。在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问题上,行业管理者(一般认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以下简称政府) 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表,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因此会采取一些手段激励(委托) 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比如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补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但是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改变现行的发展模式,不愿意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再加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有可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达不到政府所要求的节能减排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就形成一种低碳经济发展的委托关系。显然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对象,即企业。委托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主体,即政府。
1.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模型的构建
根据Malcomson模型的研究方法[17],构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
(1)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某个区域内存在许多同类型企业,区域范围可以是省级(直辖市、自治区)范围,也可以是地级市范围或县(区)范围,还可以是开发区范围。
②所有企业除了在节能减排方法上存在差别外,其它一切都是相同的。
③企业数量足够多,以至于某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不会受到其它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即企业之间没有博弈。
④每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得到当地政府对于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政策,时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用t=1,2表示。
⑤每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所产生的效用函数为U(a1,w1,a2,w2),其中的at表示t时期的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wt表示第t时期时,政府根据企业的努力效果给予的政策或资金支持。自然有假定Ua=Ua<0,Uw=Uw>0,2Ua2=Uaa<0,2Uw2=Uww≤0。每个企业的留效用为U。
⑥设政府观察到的区域内每个企业在t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产出水平的效用函数为:
πt=at+εt,t=1,2(1)
其中:πt为政府观察到的每个企业的发展低碳经济所带来的产出,可以使用碳减排幅度(量)等指标衡量,ε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扰动项,可将其解释为政府对企业在碳减排努力水平的观测误差,at为每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时的碳减排努力水平,这说明每个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业绩”受共同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符合锦标机制的前提条件。
⑦设F(εt)和f(εt)分别是ε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故给定at下π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就分别为F(πt-at)和f(πt-at),假定区域内企业无论能否得到政府支持或补贴,都存在一个最小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0,设政府规定企业的最低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为a>a0,否则将不能享受激励机制的优惠政策支持。
(2)模型构建
如果企业不能证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出效果πt,政府根据πt对企业支付低碳经济补贴wt的激励合约是不可行的。由于Ua<0,故一成不变的固定补贴不能激励企业选择大于a的努力水平。下面,我们给出基于相对业绩的锦标机制,通过它来激励区域内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
①1―阶段合约设计
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a≥a,企业得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或补贴为wL或wH,其中wL<wH;且获得wH支持或补贴的企业比例为P。只要实际得到wH的企业比例P是可证实的,这样的合约就是可执行的。
由于πt与at是正相关的,只要得到wH的企业是被观察到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大的企业,这种合约就可以激励企业努力发展低碳经济。这是因为政府支持区域内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预算和政策是固定不变的,区域内每个企业期望得到的平均支持或补贴等于PwH+(1-P)wL,政府支付的资金支持总额为nPwH+n(1-P)wL=n[PwH+(1-P)wL],其中n为区域内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总数,所以,政府的占优战略是将高补贴付给发展低碳经济效果较好的企业。
设政府在吸引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竞赛前,制定一个“较高业绩”的标准π*,当πt≥π*时,政府给予企业高的支持或补贴wH,其他的企业只获得低支持或补贴wL。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为at的企业,其业绩πt≥π*的概率为1-F(π*-at)。当n充分大时,有
P=1-F(π*-at)(2)
即当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规模足够大时,为了使合约有实际的激励作用,应有0<P<1。因为若P=0,则没有企业会获得政府的高支持或补贴,P=1时所有企业都获得政
②2―阶段合约
在2―阶段合约中,第一阶段所有企业得到相同的支持或补贴w1;第二阶段,有P比例的企业得到高支持或补贴wH,剩下的企业得到低支持或补贴wL。那么2―阶段合约是如何激励企业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a1的呢?根据参与约束,只有当期望效用不小于保留效用U时,企业才会接受合约。当企业接受合约,它在阶段1是为w1工作。如果政府观测到其努力带来的产出π1≥π*,他将被重点照顾,时期2获得支持或补贴wL,否则不被重点照顾,时期2获得支持或补贴wL。
设w为企业不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竞赛的政府保留支持,令w*2=max{wL,w}。则企业在决定阶段1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1时,将假定如果他不能被重点照顾的话,他在阶段2将获得支持或补贴为w*2。自然假定wH>w*2,否则重点照顾是无意义的。
假定阶段2后不再有重点照顾的现象发生,则a2=a。企业的期望效用为
V(a1,w1,w*2,wH,π*)=F(π*-a1)U(a1,w1,a,w*2)
+[1-F(π*-a1)]U(a1,w1,a,wH)(3)
公式(3)右端第一项对应企业未被重点照顾时的情形,第二项对应企业被重点照顾时的情形。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最大化公式(3)的a1,约束条件是a1≥a。当存在内点解时,一阶条件为:
Va1=-f(π*-a1)U(a1,w1,a,w*2)
+F(π*-a1)•Ua1(a1,w1,a,w*2)
+f(π*-a1)U(a1,w1,a,wH)
+[1-F(π*-a1)]•Ua1(a1,w1,a,wH)
=f(π*-a1)[U(a1,w1,a,wH)-U(a1,w1,a,w*2)]
+F(π*-a1)Ua1(a1,w1,a,w*2)
+[1-F(π*-a1)]Ua1(a1,w1,a,wH)
=0(4)
当这样的解惟一时,则令其为a*1=r(w1,w*2,a,wH),则有
a1=max{a*1,a}(5)
公式(5)给出的a1是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的节能减排努力水平。下面我们来分析w1,w*2,wH和π*怎样影响最优选择的a1。
在公式(2)中,合约并不直接给定π*而是规定P,通过该式决定π*。即假定该区域内有足够多的企业,即n足够大,以至于单个企业不考虑自己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选择对π*的影响,他在选择a1时将π*视为给定的。从而P通过公式(2)继而影响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努力程度;其他变量w1 、w1和wH也类似。
假设效用函数U是时间可加可分离性的,即
U(a1,w1,a,wH)=U′(a1,w1)+U2(a,wH)(6)
由公式(4)知a*1满足
V1=v(a1,w1,w*2,wH,π*)a1=0(7)
根据隐函数定理及公式(7)有a*1x=-v1xv1a1,其中x可能是w1,w*2,wH和π*中的任一个变量,将π*用P来替换。因Ua1=U1a1,Uw1=U1w1,根据公式(4)和公式(7)可知
V1=f(π*-a1)[U2(a,wH)-U2(a,w*2)]
+F(π*-a1)U′a1+[1-F(π*-a1)]U′a1
=f(π*-a1)[U2(a,wH)-U2(a,w*2)]
+U′a1(a1,w1)
=f(h(P))[U2(a,wH)-U2(a,w*2)]
+U′a1(a1,w1)(8)
根据公式(2)、(4)和(8),可以得到
a*1w1=rw1=-V1w1V1a1=-U′w1U′a1
=-U12U11≥0 U12≥0
<0 U12<0(9)
同理:
a*1w*2=rw*2=-V1w2V1a1=+f(a*-a1)U4U11<0,U4在w*2取值。(10)
a*1wH=rwH=-f(π*-a1)U4U11>0,U4在wH取值。(11)
a*1P=rπ*dπ*dP
=-f(π*-a1)dπ*-da1dP[U2(a,wH)-U2(a,w*2)]U11
=f[KG*9]′(π*-a1)[U(a1,w1,a,wH)-U(a1,w1,a,w*2)]f(π*-a1)
≥0, f[KG*9]′(π*-a1)≤0
<0, f[KG*9]′(π*-a1)>0(12)
这里假定了wH>w*2,若wH=w*2,则a*1P=0。
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2.1 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公式(9)表示,当效用函数对发展低碳经济效果和努力水平是可加的,则U12=0,则a*1w1=0,所以最优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1与第1阶段的政府支持或补贴w1无关。显然a*1不影响w1。
公式(9)a*1w*2<0表示,政府保留支持、补贴w或第2阶段的低水平支持或补贴wL的上升将导致最优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下降。这是因为w*2愈高,被重点照顾的好处就愈小,企业也就愈不害怕不被重点照顾。
公式(10)a*1wH>0表示,被重点照顾后的支持或补贴wH愈高,企业就愈努力从事发展低碳经济工作,因为被重点照顾的好处愈大。
公式(11)表示,企业对被政府重点照顾与支持的比例P的反应不是单调的。当重点照顾和支持的比例使f[KG*9]′(π*-a1)<0,a*1随P的上升而上升,意味着受到政府重点照顾和支持的可能性愈大,企业从事发展低碳经济活动就愈努力。但当重点照顾和支持的比例超过某下滑界点后,由公式(2)知π*-a1充分小,此时f[KG*9]′(π*-a1)一般会大于零,故a*1随P的上升而下降。譬如,若εt是正态分布(均值为零),则当P<1/2时,f[KG*9]′(π*-a1)<0,当P>1/2时,f[KG*9]′(π*-a1)>0。此时P=1/2就是一个临界点。其意为:奖励面过大并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当P太小时,满足一阶条件公式(4)的a*1会小于a,企业也不会有积极性努力从事低碳经济发展。
2.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对政府(社会)收益的影响
政府在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区域内每个企业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整个区域内收入水平增加,比如以环境效益和税收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政府收益,是指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给整个区域带来的收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去政府补贴后的余额。则政府从每个企业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π(w1,wL,wH,P)
=h(w1,wL,wH,P)-w1+β(a-PwH-(1-P)wL),wL≥w
h(w1,w,wH,P)-w1+βP(a-wH),wL<w(13)
其中a*1=h(w1,wL,wH,P),β是企业的贴现因子。政府的问题就变成选择(w1,wL,wH,P),使期望利润π(w1,wL,wH,P)最大化,并满足U≥U和0≤P≤1。在现实生活中,政府是区域整体利益的代表,只要能够保持收支平衡(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锦标机制就可以持续使用。因此,当选择w1,wL,wH,P使得π(w1,wL,wH,P)≥0,政府就可以实施锦标机制。
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1―阶段固定补贴合约。此时,区域内企业在二个阶段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均为a,政府期望利润为:
π(w1,w2)=a-w1+β(a-w2),w2≥w
a-w1, w2<w(14)
这个合约等价于2―阶段合约中P=0的情形。因此,2―阶段合约一定要优于该合约。当选择0<P<1时的期望收益大于P=0时的期望收益,最优的2―阶段合约就严格优于固定支持或补贴合约。只要企业第二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取得收入的边际效用U4大于第一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努力的边际效用的变化率U11,2―阶段合约的期望收益就严格大于固定支持或补贴合约(满足0<P<1,wH>w*2)。也就是说,从企业的最优化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看,对于任何给定的0<P<1,-U4/U11决定a1如何随wH上升而上升;若-U4/U11足够大,增加的a1(从而π1)就能弥补政府要对企业进行额外支持或补贴的成本wH-w*2且还有余。
3 结 论
根据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模型进行构建和分析,可以推导出区域政府在制定本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政策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来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满足地方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单独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加强监管,结合预算绩效考评,确保资金的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挪用。
(2)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地区财政预算收支科目中设立环境保护类级科目,专项列支,用于支持区域内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从而促使企业更好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政府还要明确激励基金的额度和增长幅度,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3)地方政府在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时,要有层次、有针对的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形成阶梯式的支持结构,而且要重点支持区域内少数发展低碳经济效果较好的企业,并对其提供更为有利的激励政策,使激励低碳经济发展的有限财政资金得到合理配置。
(4)地方政府应该以区域内企业实施低碳经济活动的努力水平为评判标准而不是按照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水平和企业资质为标准对企业进行激励。即发展低碳经济有成效的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盈利能力强弱和资质的好坏,只要其愿意并主动与区域内其他企业学习、交流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并在竞赛活动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就应该在财政、税收、采购、信贷等政策方面给予其阶段性的重点支持和照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rtinVega L A, Dmi I I.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R]. Key Report 1999 NAF Desing & Manufacturing Grantees Conference. Los Angeles, USA,1999.1-46.
[2]Melngk S A, Smith R T. Green Manufacturing[M].Dearborn, USA: 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1996.
[3]靳志勇.英国实行低碳经济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3,(10):23-27.[Jin Zhiyong. Energy Policy on Implemen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in UK[J].Qlob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2003,(10):23-27.]
[4]张秋明.英国政府的公路运输生物燃料战略[J].国土资源情报,2005,(9):11-15.[Zhang Qiuming. British Government’s Biofuels Strategy on Road Transport[J].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lon, 2005,(9):11-15.]
[5]安培浚,等.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新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12):95-100.[An Peijun, et al . An Induction of New Strategic of U.S.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Program and the Implications [J]. World Scitech R & D,2006,(12):95-100.]
[6]任小波,曲建升,张志强.气候变化及其适应与减缓行动的经济学评估――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解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7(7):14-16.[Ren Xiaobo,Qu Jiansheng, 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7):14-16.]
[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会议概要[Z].内部材料,2007,5.[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Summary on LowCarbon Economy and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Seminar [Z]. Internal Information,2007,5.]
[8]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12-116.[ Xu Dongqing. Low Carbon Economy: Approach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ferences for China[J]. Forum of World Economy & Politics, 2009,(6):112-116.]
[9]杜明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体系的战略思考[J].中州学刊,2009,(11):54-59.[ Du Mingjun. My Strategical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upling Mechanism System[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09,(11):54-59 ]
[10]吴昌华城市引领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中国投资,2009(2):116[Wu Changhua. Lowcarbon Economy Transformation Led by Ueban in China[J].China Investment,2009(2):116.]
[11]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2009(1):65-68.[Zhou Hongchun.The gravity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J].Green Leaf,2009(1):65-68]
[12]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7-50[Ren Li.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Social Scientist,2009(2):47-50]
[13]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41-46.[Zhao Zhuo,Xiao Liping. Bottlenec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0(6):41-46.]
[14]高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潜力[J]环境保护,2010(14):38-39.[Gao Wei.The Ways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0(14):38-39.]
[15]刘卫国,储祥俊,郑垂勇多任务委托―模型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问题研究[J].水利经济,2010,28(5):1-6.[Liu Weiguo,Chu Xiangjun,Zheng Chuiyong.Study on Incentive Issue for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Based on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2010,28(5):1-6]
[16]Lazear E P, Rosen S.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 89, 841-864.
[17]Malcomson J M. Work Incentives, Hierarchy and Internal Labor Market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4,92 (3):486-507.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nterprise’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Rank Order Tournaments
LIU Weiguo LI Qianwen
(School of Mangement,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1815,China)
[关键词] 奥运会 经济发展 关联分析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等;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会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如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速发展,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96,1985年至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北京奥运会关联产业的促进效应
奥运经济促进关联产业发展,来源于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定义为因举办奥运会引发的关联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奥运经济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产业间传导;二是区域间传导。
产业间传导是指将奥运经济中的体育产业作为一个中间产业引发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根据著名的产业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所创立的产业部门关联数学模型可以对此进行量化分析。奥运经济中产业间传导路径分析起点是产业关联,是将奥运体育产业作为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区域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发展的过程。区域间传导路径比较复杂,除与区域资源优势有关外,还与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奥运会举办地的扩散效应,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发展极理论认为: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这些中心就成为发展极。发展极对广大周围地区有一种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辐射扩散效应,发展极成为一个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向心力的作用使得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四周聚集着日益增多的其他相关部门、行业和辅厂商。其增长势头又把技术、资金、组织,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随着积聚效应的增大,该区域的经济成本转而回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可能在地区内的所有城市同时出现,从而又产生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扩散效应”。成为发展极的城市应该向其他城市积极地进行扩散效应,使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另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地影响,这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是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关键。
奥运会与大推进理论,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大推进理论认为:如果投资是一点一点、孤立分散地进行,它对经济增长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只有在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采用大推进的方式,持续增长的目标才能实现,就是说,资金的积累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要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如果对举办奥运会的投资是一点一点、孤立分散地进行,它对举办城市经济增长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只有在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采用大推进的方式,持续增长的目标才能实现。由于奥运会的规模相当巨大,因此为满足举办奥运会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等公用事业方面的投资也会非常巨大,达到相当的规模,只有政府进行大量投入,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民间投资才有可能实现。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使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上一个台阶,对奥运会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奥运会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方面的投资,那么,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就会比通常认为的要小,这是因为奥运会的组织支出和工程的直接支出与工程的间接支出的数量相比要小很多,而投入的少,产出也自然要少。
三、北京奥运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是建立和完善市场,强化中心―边缘关系。以奥运会经济为推动力,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即有益于奥运会的举办,也有益于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北京、天津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制约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首都经济圈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即以市场为纽带的中心―边缘关系是当务之急。都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集中,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北京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同时自己又无法满足,为了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借助奥运会经济效应加大开放市场的力度,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联手共建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倡导各区域彼此间市场的相互开放,为区内外经营者提供平等竞争的经营环境,给予周边地区平等参与奥运会经济及其他经济发展的竞争机会。然后要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远洋运输、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套、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区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合力打造“数字首都”。推进区域信用环境建设实现区域社会信用数据库联网,共同创建“诚信首都”。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联合开展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弃物末端处置设施建设,联合实施首都经济圈近岸海域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协同打造“绿色首都”,完善区域生态城市网络体系。
二是以北京奥运会为主线,在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以各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为基础,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群。实践表明,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在价值链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通过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带动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产品开发,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有助于依靠网络竞争优势,强化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首都经济圈必须开始重视区域产业链建设,如北京展为奥运会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中心,带动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天津以服务奥运会信息通讯和游客观光为主的现代IT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促进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商业等城市服务业的振兴;唐山等其他城市也相应的以奥运会为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新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与北京、天津一道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地域,形成完整的IT高科技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商贸购销产业链、文化休闲产业链、住宅产业链、诊疗服务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等链型经济,促进产业链接和结构优化共同带动首都经济圈外圈的发展。
总之,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从空间范围看,北京奥运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在北京;从时间维度上看,奥运经济影响在12年左右,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主要是影响总需求,长期主要是影响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和经济体制,从而影响总供给和生产能力;从经济层面上看,奥运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实物经济层的影响和货币经济层面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奥运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因此,奥运对社会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北京奥运将对首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等:2001年~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
[2]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1.1通过价格机制促进邮电通信经济发展
1.1.1价格机制的概念。价格机制的概念是,市场上的某一类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其市场价格和商品供求变化形成的一种有机联系。价格机制通过市场价格来映射出供求关系,并根据价格变化对生产、流通作出合理、及时的调整,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是其中最为有效和敏感的调节机制,价格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活动。因此价格机制在邮电通信经济市场中具有导向作用,通过供求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制约关系,可以有效调节邮电通信经济的杠杆。
1.1.2具体实践策略
1.1.2.1通过价格机制提升质量、控制成本。对于邮电通信的经营者、生产者来说,价格机制可以作为一种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为了占据更高的市场经济份额,邮电通信经营者和生产者应以廉价作为自身优势,尽可能控制成本,为价格调节提供出足够的波动空间,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经营者和生产者在尽最大努力压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应当保证邮电通信服务的质量,这样才有利于邮电通信的长久发展。
1.1.2.2通过价格机制调整邮电通信生产结构。海面上细小波纹往往暗示着水下的巨大漩涡,在市场经济中也是如此。价格上的微小波动看似平常,但是经营者和生产者不能对其掉以轻心,因为价格上的变化可以映射出整个行业的更深层次的生产结构变化趋势。对于邮电通信经营者、生产者来说,价格波动是调整生产方式、改变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的信号,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衡量邮政业务或通信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最佳参照。如果某种邮电通信产品不被受众所认可,经营者和生产者首先能够从价格变化情况中得到反馈信息,从而对邮电通信生产结构做出及时调整。
1.1.2.3通过价格机制反映邮电通信市场变化趋势。当一种邮电通信产品或业务逐渐被受众淘汰,其市场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因而不同的邮电通信产品或业务的市场价格变化可以反映出邮电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也为经营者和生产者开发产品和服务类型提供了有利参考。例如,过去几年固定电话市场的繁荣与当前固定电话市场的衰败就是很好的例子,邮电通信业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手机通信中,这体现了价格机制的作用。
1.2通过竞争机制促进邮电通信经济发展
1.2.1竞争机制的概念。竞争机制的概念是,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基本目标展开激烈竞争,并因此形成了经济市场的优胜劣汰。这种市场机制使市场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从而能够保持市场良性发展。
1.2.2具体实践策略。邮电通信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是其内在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经营者和生产者与其消极等待或随波逐流,不如加强自身竞争意识,牢牢把握住时代脉搏,在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及时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调整,适应市场规律。
1.3通过供求机制促进邮电通信经济发展
1.3.1供求机制的概念。供求机制的概念是商品供求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发挥作用的现象。供求关系是市场内部矛盾的核心,会受到竞争和价格这两方面的影响,相应地,也对竞争和价格造成影响。供求关系与市场中各个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
1.3.2具体实践策略。邮电通信领域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应充分利用供求机制来合理调节生产、经营策略,抓住机遇,改变营销手段,推广新型产品和业务。没有供求关系就无法产生市场,在邮电通信经济中,当通信能力超过市场的需求,即供过于求,其市场价格就会降低,并且延缓邮电通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突出自身产品特色,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如果通信能力滞后于市场需求,即供小于求,其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应控制成本,通过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邮电通信行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不能把市场供求机制简单地、人为地固定化,一定要结合所处地区实际的通信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制定自身发展战略。
2结束语
一、开展科技创新
科技是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开展科技创新,能够有效转变选育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开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引导。因此,县域政府部门需要对现有科技支持政策作出树立,通过分析不足与弥补劣势来对科技支持政策作出完善。同时,县域政府部门有必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出发点,构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并以科技创新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结合县域自身产业结构,来构建全面的科技创新保护机制与产学研合作机制,从而使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县域政府部门有必要设置科技创新监督部门,并负责对科技政策的贯彻情况作出监督,对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进行引导。
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与金融机构资金介入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从而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县域政府部门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因此县域政府部门需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对民间资金进行吸引,并对科技研发单位进行资金注入与扶持,从而确保工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风险投资可以利用。另外,在财政投入方面,县域政府部门应当将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资金,并保持一定的年增长幅度,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近年来,太谷县加大科技投资的力度,建立医药园区、食品园区,鼓励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在科技研发上,采取“企业投入、政府奖补”的办法,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2013年太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达8085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2377万元)的1.44%;,占全县GDP(660005万元)的1.22%;占有科技活动项目企业总产值(269660万元)的3.0%。
二、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式方式,对于实现区域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首先有必要以节约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为指导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则应当根据区域产业优势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强调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对资源做出充分的利用,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同时要求工业发展中做到污染最小化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县域政府鼓励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清洁生产方式,并降低生产能耗,通过革新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量。另外,在县域工业园的建设中,需要重视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通过实现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和重复利用来构建生态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当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仅仅依靠一家企业是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的,因此,县域政府应当用政策进行引导、法律进行规制,促进社会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氛围。
为了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应当重视对自身的优势资源做出充分的利用。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同时有利于提升社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挖掘县域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指的是县域中能够创造独特经济价值的各类特色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社会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结构资源等;二是要对产品特色做出定位。特色产品的定位不仅要以资源为依据,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实现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来选择生产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产品;太谷县建立的恒达循环经济园,利用生产煤焦的余热来发电,发的电能够满足整个生产的需求,既利用了余热,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又为企业的生产降低了成本。
三、构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
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求县域政府部门能够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县域政府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财政支持力度,通过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来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等。同时政府有必要从政务方面做出改革,通过构建问责制度、限时制度和责任追求制度来实现行政效应的提升,从而为外资的引进构建绿色通道;其次,在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还需要推动县域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产业的发展中。其中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则能够优化工业发展中的流通,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则能够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因此,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是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开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引导。因此,县域政府部门需要对现有科技支持政策作出树立,通过分析不足与弥补劣势来对科技支持政策作出完善。同时,县域政府部门有必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出发点,构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并以科技创新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结合县域自身产业结构,来构建全面的科技创新保护机制与产学研合作机制,从而使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县域政府部门有必要设置科技创新监督部门,并负责对科技政策的贯彻情况作出监督,对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进行引导。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与金融机构资金介入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从而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县域政府部门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因此县域政府部门需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对民间资金进行吸引,并对科技研发单位进行资金注入与扶持,从而确保工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风险投资可以利用。另外,在财政投入方面,县域政府部门应当将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资金,并保持一定的年增长幅度,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近年来,太谷县加大科技投资的力度,建立医药园区、食品园区,鼓励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在科技研发上,采取“企业投入、政府奖补”的办法,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2013年太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达8085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2377万元)的1.44%;,占全县GDP(660005万元)的1.22%;占有科技活动项目企业总产值(269660万元)的3.0%。
二、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式方式,对于实现区域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首先有必要以节约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为指导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则应当根据区域产业优势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强调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对资源做出充分的利用,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同时要求工业发展中做到污染最小化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县域政府鼓励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清洁生产方式,并降低生产能耗,通过革新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量。另外,在县域工业园的建设中,需要重视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通过实现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和重复利用来构建生态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当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仅仅依靠一家企业是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的,因此,县域政府应当用政策进行引导、法律进行规制,促进社会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氛围。为了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应当重视对自身的优势资源做出充分的利用。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同时有利于提升社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挖掘县域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指的是县域中能够创造独特经济价值的各类特色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社会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结构资源等;二是要对产品特色做出定位。特色产品的定位不仅要以资源为依据,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实现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来选择生产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产品;太谷县建立的恒达循环经济园,利用生产煤焦的余热来发电,发的电能够满足整个生产的需求,既利用了余热,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又为企业的生产降低了成本。
三、构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