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的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阐述了1998~2006年美国房价的波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150%,比国民收入、GDP高出很多,房价的上涨超过基本面是非常糟糕的泡沫状态。相比而言,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快速上涨的房价,与过去的美国房地产很是相近。为了避免我国房地产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给国民经济、国家金融带来严重危害,科学、合理的预测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调整房地产,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1]。所以,科学、合理的预测与思考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1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因素分析
房地产是一个涉及方面较广的行业,其不仅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双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经济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1.1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环境频频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越加剧烈。其中本国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加之一些政策变动,都会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
1.2内部因素影响
房地产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包括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矛盾、房价变动、房地产投资的波动等。(1)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房地产市场供需是最直接的调整模式,同时也是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从目前我国房地长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房地产投入增长较快,而广大消费者住房需求迟缓,这极有可能造成房地产行业下行,房地产经济减少。(2)房价波动。房价波动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盲目房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从我国过去十年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情况来看,诸多投资者为了在房地产行业谋取高收益、高回报,积极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房地产市场将受此影响而不断扩大金融发展上升空间。但不断攀高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降低房价,而大量投入开发的建筑将难以得到高回报,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经济下降。(3)房地产投资波动。投资变动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房地产投资加大,必然会刺激房地产行业扩张,反之房地产行业就会萧条。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经济的变化周期与投资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诸多房地产投资者以观望态度来对待,如此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容易造成房地经济变动[2]。
2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内外部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2.1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影响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热已经在全国蔓延,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房地产开发上,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而其他行业发展迟缓,打破我国经济发展平衡的态势。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控制消费者持房数量、土地开发等。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热有所减缓,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相应的房地产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这其中就包括银行信贷为房地产开发提供的资金,如此国内银行信贷规模将会快速增长,加剧银行信贷风险。为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避免金融危机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缓解了银行信贷风险,但却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3]。
2.2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较好,且形成一套基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制度,但依旧存在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的情况,给房地产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房地产信贷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信贷都是以开发贷款为主,而消费者信贷不佳,导致银行需要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这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缺失。其二,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的扩大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扩大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房屋建筑。但目前住房公积缴纳比例受环境因素制约无法上调,相应的消费者在没有较高住房公积金支持下,会慎重考虑是否购房[4]。
3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思考
3.1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综合分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国内大环境,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确定发展趋势将表现为:(1)国家政策的出台,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考虑到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购买热情,对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不利的。我国政府和职能部门将结合本国国情,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使房地产价格处于理性区间,避免房地产经济处于恶劣发展状态,危及国民经济、国家金融。所以,我国政府有望出台政策来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使其良好发展。(2)房价将逐渐趋于平稳。在我国过去的十年间,房价的持续攀升,的确促进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广大国民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高房价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购房望而却步。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房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所下调,最终达到居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并逐步趋于稳定,使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3)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从我国房价开始攀升到今天,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整个房地产业还未成熟,因此房地产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频频波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有利刺激与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相应的房地产经济也会平稳的发展[5]。
3.2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合理发展房地产产业。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发展需要,制定健全的房地产经济长期发展计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房地产精细化发展。如此可以逐步改变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现状,使房地产产业趋于成熟,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制定长期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计划,有目的、有序的落实房地产业务,可以逐步实现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保障房屋建筑质量。实现我国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有广大消费者的支持。而获得广大消费者支持的关键就是为其提供安全、坚固、耐用、舒适的房屋建筑。因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完善、健全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要求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房屋建筑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房屋建筑质量达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住房[6]。
4结束语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同样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与思考,国家出台政策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加之房价逐渐平稳、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会使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而要想真正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通过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才能逐步实现。所以,积极调整我国房地产行业,可以使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高洪祥 单位:浙江中安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志明.浅析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2,(2):29.
[2]武增元.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分析浅谈[J].现代商业,2013,(35):105.
[3]韦芳.基于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与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6-17.
[4]周琳.浅议新常态下房地产业研究和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1632-1632.
关键词:煤炭经济;产业结构;资源整合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长期以来,煤炭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尽管新能源的开发有了新的发展,然而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这一战略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发展中所伴生的问题与现象也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国家已经着力对煤炭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发展格局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其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使产煤地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资源诅咒之中。一是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1.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
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产品的加工等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不少地区并不具备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洗选、炼焦、发电等;而对于一些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且顺应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理念的开发模式,如工业型煤以及煤焦油深加工等,不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难以达到产业化发展。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由于煤炭产业的发展而滋生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屡屡涌现。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和生产强度持续增加,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煤炭有效供给主要靠晋陕蒙地区,晋陕蒙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量占全国煤炭总增量的80%左右,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以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不少地区地表大面积塌陷,大气烟尘污染严重。
3.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由于煤矿分布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矿井基础差。不少企业为了压低成本,难以做到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维修,造成矿井隐患增加。煤矿往往缺乏安全管理人员,人才素质低,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不能接受正常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状况均引发了煤矿安全隐患增加。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向
1.对煤炭经济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链条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减缓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供给,由于晋陕蒙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逐步得到缓解,积蓄的煤炭产能将逐步释放出来,西煤东调能力将大幅度上升,全国煤炭供给能力呈现出逐步增强走势,煤炭市场逐步转向供给过剩。同时,在煤炭产品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虽然煤炭企业职工薪酬有所增长,但是大多数企业职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职工薪酬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措施,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研究出台环境税和碳税,加大煤炭开采损坏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力度。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收负担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煤炭价格的增长速度,若不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实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将打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走势,导致经济效益出现滑坡。
2.加快资源整合,壮大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单产能力
煤炭资源整合对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是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3.夯实基础,上标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多年来的煤矿整顿与关闭,我国煤矿安全基础得以整体提升,但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强化服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矿井进档升级,严把安全关,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坚持不懈地严抓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煤矿企业合法生产,确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持肯定态度的专家,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积极作用,该专家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需要根据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协调发展。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剂”和“加速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政府干预即宏观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市场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手段,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优利用。但是,一味强调市场调节,就会使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和“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利用市场调节的“聚集效应”,结果使得国家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东部地区,区域差距拉大。因此,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消除区域差距过大造成的“市场失灵”。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区域之间建立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宏观调控体机制。这一调控机制的实质是政府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各区域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具体而言,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指出,这几年,推进地区经济工作,总体上是循着如下基本思路进行的:第一,紧紧扣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在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际良性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改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第二,坚持把抓重点地区发展作为基本路径。着眼于缩小两极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一方面抓条件较好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率先发展的地区,使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与此同时,遵循市场规律,突破行政区界限,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推动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着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抓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第三,立足解决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我们着眼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着力推动解决那些关系到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结构和体制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做出前瞻性谋划,提出解决深层矛盾的方向、思路和主要措施;通过开展相关专项试点和综合试验,在一些风险较大、涉及面较宽的重大问题上先行先试,摸索路径,积累经验。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
一、中国土地现状及其制度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即“一多三少”)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我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国土面积仅为11.65亩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00.4万亩,截至2004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3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41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左右。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形势日趋严峻。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6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水源不足或者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浪费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我国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现行农村双重共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是在生产制度的基础上转变而来,其经济主体是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是一种“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分散经营”的经营制度和土地共有制度,是一种多元产权格局,由于这种所有权与承包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适应了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这次制度变迁是一次典型的帕累托改进,从制度供给的每一变量分析,差不多都表现出正相关的绩效,该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土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通过与生产资料的紧密结合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不论是在经营目标上还是在经营方法上,都已无法再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随着时代的演进和改革的深入中国以前的土地政策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本文分别以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状况为分析对象从经济角度分析其不合理性的表现,并试图从制度方面分析起不合理但存在的原因。笔者试图通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允许对土地资源市场化运作,并对城市和农村的土地提出具体的运作方案已达到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目的。
二、现行土地制度已经出现制度约束
是我国建国之后最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之一,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绩效在80年代初就表露无遗。首先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高速增长。据专家估算,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其次还直接促进了农户收入的提高。据研究,从1978~1984年农民收入的实际年增长率达到15.1%成为历史上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再次,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5.98%,农村经济贡献率为37.28%。一种制度安排在一段时期内很可能是较优的、有效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制度安排就是不可变的、是一劳永逸的,经常的情况应该是,制度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补,不断的量变着。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1)集体土地所有制度的缺陷:所有权主体不清,不仅“农民集体”所指含混,而且这个“集体”无边界;所有权客体不清,特别是与国有五荒地、林地的边界不清,集体与集体社区之间的边界也常常发生纠纷;乡(镇)、村、小组三级主体的利益分享没有明确界定。(2)农户使用制度的缺陷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主体农户不具备法人的资格和地位,户主在法律上是自然人身份,事实上却充当了“家庭法人”的代表;使用权的起点和期限不明确,《土地法》中“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的法律条文与“第一轮土地承包期到后再延长30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语言是两个不同的含义;不同内别的土地使用权存在差异和不平等;(3)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仅仅是停留在“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等原则规定上,诸如土地地力的评估和定价,土地市场的建立和运作,土地使用权交易规则和程序等方面都无具体规定。(4)土地宏观管理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土地用途管制软弱无力。尽管法律法规有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及执行缺乏法律的确定性和权威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的法律和规章等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过程对农地的侵占的“合理性”显得软弱无力。这一系列的制度缺陷制约了我过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而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造成阻碍。
虽然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大大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所新。但是到今天土地制度已经构成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最大瓶颈。因此不回是我国农地变迁的最终归宿。改革开放至今以有30年了,在建设新农村的今天我们需要探寻一种更加符合当前国情的制度。
三、制度约束与经济发展
对于制度,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他们各自的定义。诺斯(1994)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康芒斯(1997)认为“一种制度是有关个人行动控制,自由和扩展方面的集体行动”。史密德(schmid,1972)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课制度的定义,指出制度是人们之间的有秩序的关系集,它确定了他们的权利的侵犯、特权和责任。据此分析得出制度两方面的意义:(1)制度降低了交易成本。(2)制度影响经济绩效。制度对农业经济更是具有决定性的约束。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在分析近代之前法国经济衰退的时候,也分析了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近代初期法国农业的日趋虚弱使收益递减及阻挠有效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造成的。阻挠全国市场发展的限制主要归因于近代法国农业大量保留了中世纪的特征。”凡勃伦认为,“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现实中经济不断发展而使相关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制度却没有及时跟进行相关的制度变迁,则原有的制度很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因此,制度的创新显然很重要。
四、实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不排除有些土地投机者会进行投机活动因而损害农户的利益,因此土地流转应在宪法的规定下制定《国家土地法》、《农村土地使用、流转、买卖法》,《国家征地法》等法律法规来对其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对土地买卖、国家征地等农户极为关系的问题作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
2.有学者认为农地私有化涉及社会制度问题,是对公有制的严重挑衅然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我们鼓励一切有力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形式。我认为,实行农地私有化会大力促进我国“三农”的发展,是惠及我国广大农民的好措施,它与公有制是可以并存并能相辅相成的。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农地私有化之后,那些失地农民流入城市,而在我国现有城市化发展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些流民很可能会因因无法就业、无法享受医疗、教育等而诱发一系列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把我们的农民培养成为现代公民,并将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去。
总之,土地流转要分阶段、分地区,有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落后地区渐进式推行,同时还要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长期看来,土地流转时一个大的趋势,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 榆林市;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12-01
解放思想是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党的十报告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一项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那么榆林市如何落实十精神,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解放思想?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榆林经济发展方式及产业结构现状特点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上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1.我市的经济发展是高度依赖资源开发、高度依赖工业的经济。各类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是我市经济活力的源泉,我市集煤油气盐于一地,质量优良,储量丰富,易于开采,这是我们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的先天优势。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又为我市的开发繁荣创造了政策上的优势。据统计,在我市目前的工业总产值中,煤油气盐及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将占到90%以上,而工业产值又占到我市GDP的近70%。因此,是高度依赖资源开发、高度依赖工业的经济。
2.我市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投资和国外投资,GDP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增长,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极低。据统计,从2001-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以上;而利用外资规模也逐年加大,从2000年到201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6577万美元,引进内资总额达2616亿元人民币。在我市2001-2011年的GDP增长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在60%左右,而与此同时,全社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只有30%左右。
3.我市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重化工特征明显,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与日俱增,煤电油运的紧张,客观上助长了资源能源产品的价格上涨,使我市在前几年在西部大开发中上马的能源重化工项目如日中天,市场一片繁荣,也就催生了我市GDP的连续1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
4.我市的经济发展是高度依赖内外贸市场交易体系的经济。国内外巨大的能源矿产资源及特色产品需求是我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伴随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等工程的启动和扩展,我市作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地位日益巩固,战略地位日益明显。
5.我市经济发展是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成本、高生态成本及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经济效益实现的,经济增长中科技、管理、制度创新对GDP的贡献度较低。
(二)从产业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一产业薄弱。表现在: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低,其中“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及特色农产品占比大,但产值受自然天气条件影响大及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农业总产值发展不稳定;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各地农林牧副渔业发展不平衡,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布局参差不齐,内部结构有待完善;市场意识淡薄,农产品品牌建设落后,农产品深加工业不发达,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弱小,“谷贱伤农”现象频发。
2.第二产业素质不高。表现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超高,但工业经济综合效益与国内及国际水平相比水平很低,技术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以粗加工能矿产品为主,缺乏精细深加工高技术含量品牌名牌产品;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发展工业所吸纳的劳动力相当有限。
3.第三产业落后,质量不高,与我市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称。表现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小,从2000-2011年,第三产业比重从37%下降为24%,这与国内国际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新兴的金融、环保、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咨询等服务业比重偏低,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深度、广度不够,内容不全。
二、榆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主要方向与路径
1.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突破原有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建立新的政绩考核体系,创建绿色GDP标准,并用国际流行的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快乐指数等指标引领发展潮流。要确立GDP增长≠发展的思想,片面强调工业的突飞猛进并不利于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不利于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协调资本与劳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加剧工农、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的矛盾。
2.树立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目标上,要把生产与生活、富国与富民、兴市与富民、富企与富民、中央与地方、国税与地税的关系协调好,重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不仅仅依托资源优势,更主要应加大科技、教育、人才、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深化对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有一定规律性,我们应结合本国实际,放眼世界,积极借鉴别国在发展过程中的成败经验,科学选择适合国情、市情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做到高瞻远瞩,先人一步。
4.如何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是关键。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而要让企业自觉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使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全面塑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和氛围。
5.结合实际,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6.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突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目前的投资过度主要是工业投资过度、城市投资过度,目前的消费不足主要是农村消费不足。因此,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对此,要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政策,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一体化推动格局,制定一套制度体系,使城乡各类资源要素能充分自由流动的城乡互动、工农对接的新机制。。
7.通过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此,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契机,丰富政府服务内容,公开政务信息,大力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通过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效能。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的执政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
[关键字] 行为经济学 局限 发展
一、传统经济学的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四个重要的假设,即:信息对称、偏好一致、完全自利和完全理性。但市场中发生的经济现象却几乎完全违背了这四个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要完全达到这四个假设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1.信息对称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信息对称”,即在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都可以无偿的获得市场中的全部信息,在交易的过程中对信息的了解是全面透明的。但事实上,信息是一种无形的但能给经济人带来效用或价值的资源,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有价的,信息的获取也是需要成本的,人们不可能在信息世界中完全收集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略了信息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根本无法用原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经济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
2.偏好一致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偏好,这种偏好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改变,同时,经济人能理性地使其偏好效用最大化。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的面向,人们在认知判断上可能会随时因收入状况、社会潮流、以众现象、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还有许多的发现都使人们更加怀疑选择是否能够反映稳定、明确的偏好。而偏好一致性假设也违背了自然界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这一假设本身就有自己的局限性。
3.完全自利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自利的,这一自利的行为还会导致个人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但人们发现,纯粹的自利无法解释慈善事业、自愿捐献、干旱时的自愿节水、储蓄能源以解决能源危机,以及牺牲金钱从而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报复等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不仅仅只是“自利”,也有情感、观念导引和“社会目标”引致的成分。社会中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制约关系也使得我们完全自利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及优势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阿克洛夫、斯宾塞、卡尼曼,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象的良好解释已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1.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
行为经济学的诞生有其学术背景。第一,20世纪中期,大量的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文献面世。其中,“期望效用理论”和“贴现效用模型”作为“不确定条件”和“跨期选择”条件下计算效用值的精确分析工具已经被众多的主流经济学家接受。第二,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心理学家所谓的“大脑是一个刺激-反馈器”的理论已经被“大脑是信息处理器”的理论取代。认知心理学家对与“大脑信息处理器”相关的很多问题(比如,“问题解决”、“决策过程”等)的了解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相关性很大。此后,有关方面的比较研究也日益增多。这样,真正的行为经济学产生的条件日益成熟。行为经济学理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的假设和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新认识和新的挑战。
2.行为经济学的特点及优势
(1)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并不是没有道德的科学。行为经济学使我们必须承认,人也是有性灵的、活泼的一面,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致的成分。
(2)行为经济学的优势
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它从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通过建立精密的数学模型、严格的推理论证来解释、研究经济行为的框架,引入了描述经济学的成分,对传统经济学是一种修正,也是一种补充。因此,行为经济学已确立的原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拓展。
三、行为经济学发展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涉足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形成了多个分支,其发展较为活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幸福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和他的研究成果――幸福学。
就当今社会而言,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言,人们感觉到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据统计,目前80%左右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常常是在用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这不得不使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模式,究竟以什么为最大化目标。对此而言,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幸福学。
其实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幸福,归根到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拥有更多的金钱或财富。即使是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这也应该是效用本身定义的初衷。奚教授指出,人们到底觉得幸不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包括比较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各种客观的评价等等。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幸福。如何增加社会的幸福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关系,是每个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神经经济学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在经济行为中产生非理性决策,与人脑的神经生理结构相关。神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放弃了主流经济学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过分简单的模型,在切实了解人脑精神活动的真实方式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20世纪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类具有稳定而持续的偏好,人们据此作出各种理性的行为决策。在这一框架下,所有明显不合逻辑的非理,也被解释为某种理性决策过程的结果。但神经经济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对长期行为进行决策时,他们的决策行为的确符合经济学教科书假定的“理性决策”过程。而面对短期决策,比如是否立刻进行消费活动时,非理性冲动因素在人脑决策中的作用与猩猩毫无二致。磁共振扫描发现,参与长期决策的主要是大脑额叶前区部分,理性思维主要是在人脑的这一部分进行。而在短期决策时,大脑边缘皮层的作用则会超过额叶前区,这时产生的决策更倾向于立即满足需要的原始状态。在谈判的情境下,谈判者大脑中并非只有额叶前区皮层处于活跃状态,大脑皮层深处产生情绪反应的区域同时也被激活。当人们感到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大脑中名为“前脑岛”的部分即被激活,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其强度会超过额叶前区皮层产生的理性思维。既然这种初级大脑活动如此强大,由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经济行为总是会走样。
3.实验经济学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而且,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
但同时,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行为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延续和发展,是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它所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经济学是一样的,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但它在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的观点,使得经济学更加贴近于生活与现实,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逐步完善,它势必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保民:《信息经济学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不但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符合国家的科学的发展观,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也为参与到世界经济竞争、建立新的绿色会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结合低碳时代经济的背景,研究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意义重大,本文对绿色会计的发展进行探讨。
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国家积极鼓励过人们出行尽量坐公共汽车,交通选用自行车,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方式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出行的方式与低碳经济都是这个道理。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体态。
绿色会计是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经济理论和传统的会计学相互结合,社会环境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耗费要以有关的法律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形式,运用会计学中一定方法计量并记录环境污染、环境开发和环境防治的成本费用,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报告,这样就可以综合评价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所以只有结合低碳经济来重新审视绿色会计的内容和体系才能适应目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低碳经济和绿色会计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助互利的关系,绿色会计是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和实现途径,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绿色会计的现状
在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还不成熟,有一部分从业人员甚至于没有搞清楚绿绿色会计的意义,对于其认识还不够清楚。国家对于绿色会计还在理论探讨之中,而且深度不够,企业的环境会计实物在我国企业界已经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更不要说跟国外的绿色会计理论相比较,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我们国家的绿色会计主要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1、普遍大众社会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矛盾,要换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损害环境为基础,要想保护好环境经济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种想法已经形成了共识,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也只注重投资回报,进行环境保护的努力又会减少其利润,所以对环境的污染就视而不见,社会普遍对于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阻碍了绿色会计的理论和发展。
2、绿色会计理论不够完善。(1)研究其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时候就是大而化之,敷衍了事,大多数的研究只注重其某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关系及之间所产生的影响,将绿色会计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极少。(2)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仍然是以规范性为主,尽管近几年来对其有了部分实证性的研究结果,但实证性的研究还是少的可怜。(3)研究性成果缺乏实质性指导,很多学者注重理论性的研究。
3、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我们国家的会计法中没有关于绿色会计的内容,颁布的环境法规也缺少环境会计的内容,所以企业对绿色会计的应用缺乏法律的支持和约束。此外我国对于环境犯罪方面也没有规定,对环境方面违法的惩罚力度不够,容易使企业抓住法律中的漏洞。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才能够使企业领导者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他们来说就是“光打雷不下雨”,起不到震慑作用,国家相关部分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4、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绿色会计对绝大一部分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上讲是一个边缘性学科,发展绿色会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要深谙会计理论又要掌握一定的资源、环保知识,目前我国缺乏这样的人才,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和研究也相对滞后。
5、绿色经营理念认知少。现在的企业会计对象,是与企业资金运动相关的,是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都没有考虑到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态循环价值。企业会计的目标是要兼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对于这样的一种现状,企业应该加强对绿色经营理念的认知。
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发展的意见
1、国家和社会要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和宣传。政府要对绿色会计多进行宣传,对于宣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我认为就是到企业内部中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进行讲解,使从业人员提高自己的认识,明白什么是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有哪些作用。特别是要督促好国有企业,要以身作则来引导更多的企业应用绿色会计,要不断的提高全社会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要求高校内开设与绿色会计相关的课程,并且要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培养更多的了解绿色会计的人才,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在高校中的开展也利于普遍大众的认识,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学到相关绿色会计的知识,但是这一观念深入民心对以后开展环境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应用环境会计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社会价值。
2、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1)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绿色会计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了它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其中的应用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相关从业的人员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了解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经济上对从事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提供支持和补贴,激励他们从事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能够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毕竟这一新型的会计方式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很多从业人员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行业会成为朝阳行业。(2)吸收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会计的实践如果不能够关注到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将会逐渐恶化。还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注意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成功的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避免我们犯同样的错误,可以少走些弯路。把这些现成的成功经验直接转为我们所用。吸取经验教训,将治理、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政府不仅要用自身的优势来保护和治理环境,也要对环境的保护加紧立法,制约企业发展时的环境破坏,建立绿色会计也是企业要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
3、加大社会的监督力度。绿色会计如果没有国家的法律保护和强制,那么它就失去了绿色会计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变成一纸空文,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其中不好的现象进行曝光或者披露。因此,加大社会的监督机制力度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度相关的法律和条例,对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计量方法、披露内容等实行统一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绿色会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符合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
[2] 王小群.浅谈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发展之路[J].时代金融.2011.
一、会计的历史定位
(一)会计具有重要地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手工操作,使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那么会计工作是否不重要了,会计人员是否无所事事了?
在会计工作中,由于使用计算机而富余的会计人员,不是无事可干,而是要不失时机地转向会计管理工作。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二)会计的重心在管理
会计工作不等同于会计核算工作,它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个方面。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是否具有管理职能,要从会计工作总体出发,从客观条件和要求出发来分析。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管理型会计模式
会计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模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相应地需要建立强化会计管理的会计模式;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地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调节相协调的会计模式;企业要进入世界大市场,参与国际流通,开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往,相应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管理型的企业会计模式。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四)会计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现代化,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先进、科学、规范的会计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现代化包括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方法现代化、会计手段现代化和会计组织现代化。
中国的会计工作进入80年代,1990年11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双先”表彰大会,提出要努力使会计工作向经营管理型发展,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1995年10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八五”期间会计工作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15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1995年12月15日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在“九五”期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实现会计的现代化、法制化。”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是会计发展的方向,需要一个过程。要求会计工作要达到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国际性。
二、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会计核算集中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统一制定、分级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决算、分级辅助核算。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可以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企业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可以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对经济活动要统一、全面核算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对小企业,有的可以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有的可以实行记账,由记账的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实行集中核算、全面决算,被记账的单位进行辅助核算。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
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过程是信息的输人、加工、整理、传递、贮存和输出的过程;是通过信息发生着与国内外各企业、事业等单位各个方面的经济与技术的联系,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通过信息沟通、处理与国内外各企业、事业、社会组织、国家机构和社会人士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技术与行政的关系,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会计核算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进行的,通过网络生成和传递各种会计信息。
伊通发展棚膜经济已经具有数十年的历史,1998年伊通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实施“兴菜工程”,作为全县发展经济的“五兴工程”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的积极运作下,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广大菜农的辛勤耕耘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真正实现“一亩园赛过十亩田”的经济效益,促进伊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探索伊通棚膜经济的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伊通棚膜经济,是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农民朋友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
2 伊通棚膜经济发展方向
2.1 因势利导谋发展,明确方向不动摇
伊通初步计划在三道乡、莫里乡、黄岭子镇等地集中连片开发高标准、高起点的棚膜经济开发区,形成具有特色的棚膜经济产业带。
2.2 加强领导抓发展,高度重视有行动
按照国务院和吉林省关于“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伊通对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建立了各级领导组织,县里由主管县长负总责,县农业局具体负责。
2.3 加大宣传多引导,提高认识转观念
加强正面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彻底改变陈旧观念,注重典型户的现身说法,让身边的实际来折服周围的农户,让显著的经济效益来吸引周围的农民,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农民走出去,参观考察。
2.4 齐抓共管成合力,多方联动齐努力
发展棚膜经济不是简单的一项工程,在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等方方面面给予扶持,形成上下同心,多方联动,为棚膜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尤为重要。
2.5 加大投入筹资金,实现发展可持续
通过信贷投资、招商引资、民间集资、入股分红等一系列筹资措施融集社会和民间闲散资金,也可政府建设,租赁农民等形式进行前期的基础建设,保证资金的投入,是实现棚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6 完善服务一条龙,强化指导到位率
棚膜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物资,各部门应统筹运作、协调发展,强化指导,保证技术田间到位率、增产贡献率,增效保障率,层层建立服务保障机构,在技术、智力上提供强大的支撑与保障,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式服务。
2.7 科学规划区域化,规模发展稳推进
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连片开发、规模发展、优化结构、突出优势的发展格局。
2.8 打造名品创精品,形成特色要效益
建立特色产业带,建设品牌基地,要及时注册伊通精品商标产权。
2.9 完美包装树形象,扩大影响知名度
设计星级包装,分门别类,有目的、有计划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营销,以此扩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2年4月,国家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制定指导方针及实施细则。上海市早在2008年就开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全国最早开展绿色建筑示范的城市,目前已编制完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善了符合上海市经济发展趋势、适合上海地域气候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并于2012年9月15日起实施《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旨在推广和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本文在解读有关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如何发展绿色建筑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根据200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相关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现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高新科技的成果,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贴近自然、方便舒适并节能的使用环境。所谓“绿色”并非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景观绿化等,而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一种标志,本质是物质系统的循环,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良性循环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质的循环系统。
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措施。低碳经济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要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节能降耗;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型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问题就是绿色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规模大、投资大、能耗高、寿命周期长和相关产业链广等特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而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的报告指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9%。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求相冲突,而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包括新能源、工业节能、资源回收、环保节能材料和绿色建筑等。
二、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内容及解读
近几年来,绿色建筑一直是国家、政府部门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早在2006年我国政府就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见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程度。为指导“十二五”绿色建筑产业科技发展,2012年我国针对绿色地产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陆续出台并付诸实施,为传统地产商的“转型”指明了方向,为绿色地产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将有助于大规模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12年4月,国家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中包括六大部分内容:一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二是推动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三是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四是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政策激励机制;五是推进发展规模化绿色建筑;六是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中对发展绿色建筑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有四本文由收集整理点:一是要求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要求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二是首次明确了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的奖励标准: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三是鼓励和支持绿化生态城区建设:凡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发展新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对规划建设水平高、建设规模大,能力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将相应调整增补助额度。四是支
持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发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达到一定规模也将优先给予定额补助。鼓励各地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2年5月住建部又下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出将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科技部也印发了《“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到,将加大财政对绿色建筑科技的投入力度。
国家针对绿色建筑相关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大规模推进国内绿色住宅消费的态度和决心,这些将大大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并撬动万亿元的绿色建筑产业。
三、发展绿色建筑是提高房地产开发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绿色建筑成为未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发展主流方向,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将开始转型“绿色”,尤其是获得相应认证的绿色建筑,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开发商的重视。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估算的数据,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商排名前十位的都在成体系的开发绿色建筑,而一些中型开发商甚至是把绿色建筑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前者如万科集团、绿地集团等;后者如南京的朗诗集团等。作为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龙头,万科集团也是绿色建筑的先导者之一,早在2004年万科就在上海做了第一个绿色建筑“朗润园”,当时也是上海市政府刚刚开始推行绿色生态建筑,朗润园除了按当时的政府要求建成为“四高小区”外,还把节能率提高到一半以上,甚至为当时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提供了参考。绿地集团也是较早介入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在上海,绿地集团得到了上海市政府专向节能基金的资助;在其他一些地方,正是因为满足了当地政府兴建绿色生态小区的要求,绿地集团较为顺利的取得了土地开发。
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改革开发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从原始积累期发展到了稳定发展期。房地产开发商要做大、做强就要从单一的开发销售转变成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与经营共举,通过优质的资产沉淀获得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必须要从开发建设(增量)为主转向经营投资为主(存量),房地产企业的主要业务环节也将变为房地产资产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直至报废拆除)的管理,因此,未来建筑物业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将是房地产开发商自身的一项重大成本支出,而谁能把这项成本降低,就将大大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良性循环。而绿色建筑的所关注的核心点正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节约各类资源,因此开发绿色建筑可以使开发企业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成为购房者选择购房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为品牌的竞争。开发商如果能将绿色建筑作为经营理念之一,则能够加深购房者对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印象,从而提高开发企业的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企业经济;企业运营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09-2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是以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网络为基础,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的各种经济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动力。国外互联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相对较早,美国自1991年3月开始实施网络技术商业化,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产业基础设施等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在1995-1999年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产值已经达到美国经济产值的三分之一,以美国互联网经济经验为基础,各国逐步将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突袭为国内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互联网经济作为传统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转型与发展方式得到社会与企业的高度认可,互联网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传统企业的运营战略分析
(一)优化企业经营模式,改进经营方式方法
传统企业的经济运作主要依靠原材料的获取、技术支撑、运输基础结构与劳动力的质量等关键要素,互联网经济环境优化了传统企业的创新模式,为企业运营方式的改革提供机遇。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企业通过互联网立足于网络平台的电子商务获取更有效率的、适合企业定位的产品,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采购运输的经费消耗,优化了企业采购体系结构。在技术层面上,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对传统企业单一的线下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补充,突破了线下空间的局限,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策应,促使企业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在运输基础结构方面,互联网经济环境给予企业省略运输成本的平台或者依靠第三方企业的运输计划;在企业的销售活动方面,现代互联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或者设计产品,可以有效避免非自愿的闲置和浪费等现象;在企业的生产活动方面,现代的互联网经济是我国企业生产方式由集中化的生产转化成为分散的生产的一个转型期的必然。
(二)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现代社会,互联网产业成为国家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互联网经济环境为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提供独特的条件。第一,互联网经济环境推动着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传统企业基于相互联系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系统与应用程序能够实现多种合作机制,依据互联网的重要平台能够实现对信息与知识的创新、运作、存储、资源共享与传播。互联网经济时代,时间、空间、技术与资源的整合是我国企业运营战略决策制定的核心环节,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企业产品的动态化管理是企业运营战略的发展方向;第二,互联网经济时代实现传统企业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产品经济至服务经济的过渡,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的转变,互相竞争到合作双赢的创新,基本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结构化、信息化。互联网经济凭借渠道信息专业知识推动世界繁荣与发展,创造出重要的价值、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跨越了空间、距离的局限,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营机制,强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技术变革,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在改革、创新中加强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第三,企业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运营模式的有效融合是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实现线上线下的体制互动、资源共享是企业整体运营发展的关键。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要在核心内容上加强互动,在实践工作中提升融合的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来完成企业的运营目标,在实践中总结二者资源共享的经验与教训,强化技术驱动创新,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
(三)探索企业营销渠道,拓宽市场业务路径
互联网经济环境优化了营销渠道的结构性、实现了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发展,有效拓宽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路径,为营销渠道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的基础条件。从企业营销渠道上分析,首先,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引发市场格局的重大转变,各地区的销售渠道差距缩小,形成了一个逐步稳定的价值链系统,促使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其次企业营销渠道组成结构实现了传统经济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方向的转变,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营销模式,在销售过程、销售成本上为企业争取到更发的利润空间;最后互联网经济环境实现了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拓展与延伸了企业的运营渠道。互联网经济环境实现了企业运营的数据库营销模式,建立了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引入了品牌关系管理与管理顾客资产的重要流程,为企业的营销渠道注入了重要的创新要素。从市场业务路径上研究,现阶段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观念得到不断的创新,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其他部门拓宽了发展路径,使企业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第一,企业的创新与改革中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的处理技术为顾客与企业之间实现了重要的双向交流通道,在销售模式上引入了顾客的个性化定制,经济重心上实现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方式上实现网络虚拟运营、合作双赢的新型运营模式。第二,互联网环境实现了实体传统经济到空间网络经济的重大转变,增大了企业营业范围,拓宽了企业营销路径,引入了不同区域顾客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了跨区域、跨企业的合作发展与资源共享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契机,企业应该掌握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创新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创新与改革中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发展能力。
三、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途径
(一)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建设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企业交易成本、交流成本与运输成本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集群的高效率运作的核心,是企业完成个性化 定制的关键环节。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建设,通过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促使企业之间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得技术扩散的效益。现代产业集群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供应商协助企业领悟新技术、新机会、新技法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价值体现。故供应链系统的建设要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通过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具备自身独特优势的网站,进一步建设供应链的管理系统。
(二)强化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采取差异化企业竞争策略
高级、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中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过程中要对人力资源、思想教育、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强化高级与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加大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资,第一时间掌握新的技术、采取实践优势的竞争策略。互联网经济环境为企业建立按需定制、柔性化、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创设了优秀的基础条件,采取差异化企业竞争策略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能够准确、及时的掌握消费者具体需求的情况,企业依据具体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监理起基于网络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背景下,国外企业在较多领域形成了基本垄断的优势地位,国内企业须采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包装与运营体系中要逐一环节进行突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运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经济与相关产业经济的有效融合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目前我国的网络普及率将会出现越过平台期,呈现继续稳健发展,网民的规模也将进一步的增长,网民的增加为网络经济的深度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预计在2013年为止,中国的网民数量将会到达6亿人,网络经济服务在整体市场占的比重近70%,以互联网经济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更能符合用户的契合度。现阶段互联网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充分重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要把握互联网平台终端的市场动态。整体上分析现阶段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速度逐渐加快,步伐稳健,移动终端日渐普及,其一,我国的手机用户不断增长,其速度大于网络增速,作为手机上网终端的可行性有优势在逐渐扩大;其二,手机作为现在逐渐全面普及的智能型终端,使得国有企业应该循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国不断的加大自己的手机时代优势,努力发展国产品牌,将国产品牌推上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打入国际市场;其三,我国的微博用户在2013年为止将达到2.5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将进一步增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手机网络的视频应用和微博同时发挥着效用;最后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营,企业要充分重视网络平台的安全支付环节,企业运营过程中须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的安全平台,现阶段企业发展结合二维码以及更完善的电子支付平台是我企业运营的焦点和发展的重点。
五、结论与建议
世界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崛起的运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创设重要的机遇,成为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运营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创新在整个行业之间的竞争策略,重视远期发展规划和近期盈利目标的选择,挖掘各种手段进行经济与技术的多方位结合,创新企业发展的发展模式与运营机制,实现企业的投入与高效益运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强有力的优势元素。
参考文献:
[1]戴凤基.论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市场论坛,2009,(11).
[2]姚伶俐.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张媛.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现状;问题;政策建议
一、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北京地区重点产业
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地区产业发展的“两极”。 数据表明,2009年,北京地区进入第三产业主导阶段,而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则是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因此北京市当前的产业重点是现代服务业。同时,现代制造业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适度配合发展的产业。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0)》,2005~2009年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7年开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第一次超过50%。从现代制造业来看,其占比逐年递减。因此,北京地区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真实地反映了重点产业定位: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从北京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中分离出三类产业作为典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2009年为例,它们对北京地区GDP的贡献程度分别为 6.41%、14.51% 和 12.26%。
(二)天津地区重点产业
天津市当前的重点产业主要分布在七个方面,这些重点产业主要属于制造业范围,说明该地区第二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尤其是制造业中高级化趋势突出。因此,以制造业的高级产业为主导方向,塑造制造业的整体优势是天津地区当前重点产业的确立依据。在2009年天津地区的优势产业中,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和轻纺工业给该地区创造的利税总额最大,说明这三类产业在近期处于主导地位 ;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产业所产生的利税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它们属于新兴产业,在未来时期是该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重点培育和发展。因此,从天津地区优势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新兴制造业成为该地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三)河北地区重点产业
河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四类:装备制造、钢铁、石化以及其他传统产业等,这四类产业2009年度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比重为28.26%。该年份河北地区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52%,而传统优势产业对GDP的增长就贡献了28.26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该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柱地位。从具体行业来看,钢铁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接近14%,其次是装备制造业和石化行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接近5%和4%,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如建材工业、轻纺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的经济贡献共计5.52%。因此,河北地区的传统型制造业仍然是该地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京津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作为我国潜在的第三个增长极,有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力也在加强。但是,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区域内整体协调意识较差
北京、天津作为首都、直辖市,政治色彩严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市场化意识较差,造成要素流动性差,与周边合作的意识较弱。北京和天津以本市经济发展为目的,也在构建产业链,但都是本市内的。比如,与汽车厂商北京现代有合作关系、并为其提供零部件供应和配套服务的国内40多家配套企业中,近20家是韩国现代的原配套供应商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而天津市的汽车产业,零部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零部件厂指令生产的,市场竞争远不充分。各家自打算盘的结果是,资源不能在这一区域有效配置,产业链不能在这一区域有效衔接。因此,区域内整体协调意识差是形不成产业链的主观原因,无法形成产业互动、要素流动,无法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二)区域内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多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均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结构趋同继续加重,区际分工弱化,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以及河北周边各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
(三)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梯度落差较大
北京、天津这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周边地区很低,因此,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所以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而且京津原来的发展思路就是大而全,城市内部就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链条,所以也缺乏与其他城市合作的动机。长三角、珠三角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相当发达,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靠行政,而是和产业特性相联系的。企业规模小,往往依托于其他企业的发展,多为中间产品,考虑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京津地区相对来说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不够发达,大企业习惯单独打拼自我完善。
三、京津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关于京津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应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京津冀产业链。打造京津冀产业链应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作用,搭建一体化的开放式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行业技术支撑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从现实情况来看,北京拥有丰富的资本、科技、技术研发成果等资源,但其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应重点发展产业链的总部与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环节。天津和河北则在新兴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具有各自的优势,因此针对京津冀不同的发展优势,应以河北和天津作为生产基地,形成研发、营销和管理等总部功能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天津和河北的分工合作方式,这样能有效发挥三者的比较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
具体而言,本文认为为构建京津冀产业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促进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在京津冀的大区域内,中央政府未能及时地对整个区域进行规划,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基础设施未能共享、要素的流动性差等问题。整体发展规划的空缺使京津冀经济圈内部的协调发展受到影响。例如,近年来,北京和天津都提出要做北方金融中心。但在京津冀区域内不应该有两个中心,由于没有整体规划,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还有在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上同样由于没有统一规划,造成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共享。因此,为了避免京津冀政府之间陷入博弈的“囚徒困境”,应整体协调各方利益,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北京主要发展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天津主要发展物流业和制造业,河北主要发展加工制造业。如果每个省市都各自打造自己的产业链,那么区域产业链就难以构建。因此,必须明确规划出北京、天津和河北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具体定位。
2.积极推进京津冀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是基于某个特定产业的众多相关企业和其他组织在某个特别的地理区域上的资源集聚体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天津的产业政策都是发展“大而全”产业,河北省内各市的产业趋同现象也比较严重,造成京津冀地区难以构成产业链。因此,京津冀要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产业的合理区域分工与协作,产业布局方面更加合理。区域内同构较大的产业实行“强强联合”,较小的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朝着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3.强化区域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由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周边地区却很低,因此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这也是该地区“三资”经济逊色的一个原因,因为跨国公司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为产业链竞争,没有产业链支持的地区,吸引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快构筑合作对接的平台,破除体制、机制约束,推进产业对接、市场对接,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内行业及企业间的全方位合作,在加强联合中求发展。
4.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合作。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多限于区域内部封闭式合作,实践证明区域合作必须积极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可能性是很广的,如物流业、金融业、汽车业、生态产业、钢铁业,等等。目前,在钢铁产业领域,河北和北京的产业分工合作就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5.加大研发、强化品牌,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研发环节一般处于产业链的上端,销售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由于产业链的价值往往集中在两端,因此加强对产业链两端的控制、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对京津冀地区深化产业链有着战略性意义,可以减少对区外的依赖程度。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限前提下,占据、控制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是不现实的,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附加值高的两端。
总而言之,就京津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言,本文认为总体方向为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具体则需要在政府协调和产业规划基础上,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和配套体系建设,争取将北京建设为产业研发中心和总部中心,天津和河北分别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传统制造业基地,从而形成一个合作密切,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北京主导优势产业链发展战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7(3).
[2]张文忠.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和时间[M].科学出版社,2009.
[3] 臧学英,于明言.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与合作[J].中国发展观察,2010(8).
[4]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机遇“资源――结构”观的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7.
[5]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6]北京统计年鉴(2010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仍是欠发达地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采取将经济运行控制在中高位平稳增长区间的时候,不能忽视当前经济整体呈现“富态”这一前提,“稳增长”是与经济总量壮大条件下的“调结构”、“惠民生”互为支撑的。然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制约,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经济增速对总量的贡献较少,因而基础不一样,迈的步子也不能完全一样。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但不能慢下来,而且还要进一步紧催、紧逼,只有将经济总量做大,并同步推进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渐拉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以2013年镇宁自治县经济发展指标为例,全县生产总值达51.69亿元,同比增长17%;全部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1亿元,同比增长67.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含黄果树)5.28亿元,同比增长35.4%。从上述指标来看,各项指标的增速均保持高于发达地区平均速度的高位增长。但是,从总量上看,上述指标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容乐观。以作为镇宁自治县对口帮扶城市的山东省胶州市为例,2013年该市生产总值836.73亿元,同比增长12.5%。镇宁自治县虽然在GDP增速上高出胶州市4.5个百分点,但是总量不足该市的1/16,高出的百分点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微乎及微。换言之,胶州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较镇宁自治县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总量的贡献程度,将是16:1的差距。因此,镇宁自治县若不加快发展,保持高位的增长速度,那么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最终将导致就业、民生改善等方面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差距。所以,在“新常态”下提倡打破旧有的“唯GDP论”,目的是加速由传统粗放型的高速增长阶段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稳定增长阶段转变,但不必然推导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快了”和“高了”会出现问题,恰恰相反的是,如何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和基数的差距,才真正是欠发达地区迫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以调优结构加速县域经济的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两条主线: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速发展,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强实力、做优特色。两者互相联系、互为支撑,必须要同步解决,因而结构调整工作决不能“等”。
以工业为例,镇宁自治县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优强产业支撑,工业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弱,这些都反映了工业经济发展“慢”的问题。与此同时,工业领域的关联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较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在统工业固投项目质量不太高、受市场因素影响达不到发展预期等问题突出,也体现出工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的紧迫性。
镇宁要加速工业经济增长、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决不能单靠投资和要素来拉动,解决不好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瓶颈”,盲目依靠市场不“叫好”的产能投资和低水平建设,不但形成资源浪费,更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必须双轮驱动,解决经济发展“慢”的问题,还需借助结构调整释放出的强大动力,在着力扩大总量、提升速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契机,借力完善工业产业体系,提升质量效益,以调优结构触发县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镇宁发展要抓好两个关键
当前,镇宁自治县紧紧围绕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大力推行“工业引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并举”的雁型发展模式,在做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以转方式、调结构找寻新的发展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高效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释放发展潜力,加速发展和加快转型两条主线并轨推进,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促进经济加速提质发展应当大有可为。
解决发展问题,必须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针对镇宁经济发展而言,应当聚焦以下两个关键:
强化产业招商。招商引资对推动现阶段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发展的总量,而且影响到发展的实力和质量的突破。镇宁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是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利条件。在推行将资源禀赋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靠山吃山”战略的同时,还要紧盯“两头在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创造“无中生有”的产业招商奇迹。要积极创新招商策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开展“以商引商、以外引外”,引进更多关联度大、集聚力强的项目,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群’的效应;逐步拓宽和理清项目信息渠道,紧盯优势产业招商,紧盯优强企业引商,利用小分队招商、平台招商等渠道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同时,加大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尽可能地缩短行政审批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落实项目后续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办理行政审批联合办理、一站式服务机制,争取更多企业被引进留下;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报批进程,适时跟踪问效,全面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项目包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同步推动全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互动关系;作用;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al estate econom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al estat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nd national economy, pointed out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ow to drive domestic consumption growth in the relationship of countryman economy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economy.
Key words: real estate economic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effec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引 言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一分,不仅能够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而且还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而长远的影响,房地产业已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就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 房地产业既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可见,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之重要。
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房地产发展,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又拉动着经济的增长。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密切联系。房地产对其它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十分显著,对金融保险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化学工业、冶金、社会服务业、商业等有明显影响作用,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房地产业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的外资,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进步,为房地产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市场环境。因此,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存在着环向作用关系。
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近几年,房地产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明确其在拉动内需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 房地产业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产要素。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业为它提供的物质条件。只有房地产保持适当速度率先发展,才能保持有关行业的发展速度。我们把房地产业叫做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也就是这个意思。
2 地产业的发展拉动其他行业部门的发展。
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投资规模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既包括由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本身所做出的贡献,也包括对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带动效应做出的间接的贡献。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需要其他行业和部门配合,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房地产产业与机械、设备、建材、五金、玻璃、陶瓷和燃料动力等行业紧密相关,对这些部门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3 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房地产业在不断满足城市扩大与改善住房需求方面,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中国各个城市的居住水平与过去已经发生了量和质的巨大变化。在八九十年代,曾多户合用的厨房卫生间已成为家家户户独套专用;曾是小底层的简易楼已变成为一切科技智能化的高层建筑;曾无任何安保措施的生活区已改变成为高绿化高管理水平的文明公寓。房地产业在建材方面也越来越有考究,现在提倡绿色环保,在选择材料时采用符合“三无”标准的材料,并且进一步改善房屋的质量,做到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房屋的性能,真正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样在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切都在朝着实现现代化发展,这说明房地产业是在不断的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
4 推动内需增长的动力
通过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在国内资金充分的前提下,优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地产业的公共建筑建设是投资行为,要通过经营收入逐步回收房地产的投资,其形成的工程产值,既对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又对改善投资硬件环境,吸引新技术和国际资本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推动内需持续增长,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国际市场形势变化的不利影响,都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
5 促进就业增长。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就业人数的平均增速大于我国全部就业人数的平均增速。第二,通过带动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就业增长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持房地产业协调稳定发展
要做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除了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外,还要考虑房地产业内部的结构协调和供需协调,通过刺激或抑制对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来达到房地产业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大体平衡。那么如何使房地产经济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保持健康发展之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性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改善住房供需结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引导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领域出现的不合理不规范行为坚决抑制,对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适度增长,并合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住房供需结构时,一是要保持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要逐步完善以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与目前住房市场化的进程相比,住房保障体系还相对滞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时缺乏规范和明确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要稳定和控制住宅价格的过快上涨,改善供给结构。三是要大力发展住房二级市场,鼓励房屋出租和再出售,也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二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鼓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各类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同时还要为培育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严格控制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政府必须根据商品房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土地的供应总量,避免盲目扩大商品房开发规模,才能稳定地价、房价,开发商、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才会有投资信心。
结 语
总而言之,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的支持, 正确定位房地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展中的功能作用,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为一国带来巨大的财富,畸形发展则会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要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到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颜,李莹.对房地产经济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7).
[2]刘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J].中国投资,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