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生银行发展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上市银行正在迎来一场大规模的举牌潮。
8月28日晚间,浦发银行公告称,生命人寿自今年5月起已斥资139亿元买入浦发银行,截至公告当天,累计持股达9.3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97%,超过举牌线,并借此晋级为浦发银行第四大股东。
这是继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之后,近期第四家被举牌的银行股。
所谓举牌,是指投资者持有一家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或者5%的整数倍时,应当在其持股数额达到该比例之日起三日内向该公司报告。
这波举牌银行股的热潮,始于去年底安邦保险对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大比例增持。
2014年底,安邦不惜斥巨资增持民生银行,其合计持股比例达到14%,一举跃升为该行第一大股东。且其并未就此止步,财报显示,安邦保险今年首季至少又增持了13.71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4%。
同时,安邦保险还落子于招商银行。招商银行早前的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9日,安邦保险已持有公司约25.21亿股A股,占总股本的10%,构成举牌。其买入价格区间为9.64元/股-14.55元/股。该行后期的2014年报显示,此后安邦保险继续增持了招商银行,持股数量达到27亿股,占总股本的10.7%,成为招商银行第二大股东。
另一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则被中国人保举牌。兴业银行7月10日公告,中国人保于7月9日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2.81亿股,占总股本的1.47%。此前,中国人保已持有公司4.98%的股份,增持后合计持有12.29亿股,占总股本的6.45%。
不难发现,短短数月内,四家上市银行被密集举牌,举牌方则悉数为保险资金。
险资为何纷纷举牌银行股?
生命人寿在公告中称,买入浦发银行是因为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
低估值或是另一大诱因。近两个月股指的暴跌,令银行股估值水平明显回落,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时机。《财经》记者发现,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目前银行板块的估值都处于低位。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所有行业板块中,银行板块的整体动态市盈率最低,为10.8倍,平均市盈率仅有6.7倍。这一估值水平,在近年来也处于低位。2007年牛市期间,银行板块市盈率曾一度达到50多倍。相比之下,当前银行股依然是地板价。从市净率来看,截至9月9日,银行股整体市净率已经下降到了0.96倍,7家上市银行的市净率低于1倍,即股价已跌破每股净资产,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等。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权益法入账。国金证券银行分析师马鲲鹏认为,生命人寿持股比例超过5%之后,能获得董事会提名资格,获得董事会席位之后,能够将所持股权以权益法入账,此后股价波动就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了,同时还能获取稳定的分红收入,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现行政策也缓解了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东北证券银行分析师唐亚韫认为,8月25日央行再度宣布降准降息,超乎市场预期,体现了央行维持宽松货币环境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决心,实体经济企稳预期的强化将进一步缓解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险资频频举牌,反映出其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一般资金一旦对上市公司构成举牌,是不会轻易退出的。因为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举牌股东将其所持有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由此所得收益将归该公司所有。受此约束,在举牌后的半年内,举牌方是不会轻易卖出被举牌公司股票的。
如在去年底率先举牌银行股的安邦保险,在6月突如其来的股市大暴跌中,也未萌生退意。根据民生银行8月底的中报,安邦保险依然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和一季报公布的数据一致。
然而受到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前期强劲的信贷增长带来坏账等因素的影响,其201 5年业绩增速低于市场的预期,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速。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13.99%、3.51%。民生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同时,民生银行资产质量下降,2015年不良贷款率高达1.6%,创出近年来的高点。
此外,经历近20年磨合,民生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达成新平衡,公司治理日臻完善,转型战略更加清晰,但2014年底安邦保险集团的闯入,令一切陡生变数。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月,安邦保险持有民生银行股权已达22.51%,成为民生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利润增速下滑
民生银行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全年,民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44.25亿元,同比增长13.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11亿元,同比增长3.51%。市场之前有预测,民生银行净利润会维持在4.5名以上的增速,然而快报披露的3.51%让市场大失所望。此外,2015年以前,民生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始终维持在5%以上,其中,2014年、2013年同比分别增长了5.36%、12.55%。可见,2015年其净利润增速下滑明显。
据Wind数据显示,民生银行2015年前三季度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48.44亿元,2014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11.32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的资产减值损失已超出2014年全年,可以预见2015年全年必然大幅上升。显而易见,2015年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是净利润增速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民生银行不仅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上升,不良资产风险的暴露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据记者查阅其财务数据发现,近三年来,其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持续上升,尤其是2015年。2015年不良贷款率达到1.60%,较2014年上升了0.43个百分点。若假设贷款规模以同样的同比增度扩张,则预测年末不良余额接近约330亿元。不可回避的是,快速上升的不良资产侵蚀着银行的利润,银行不得不大幅度提高拨备。数据显示,三季末拨备覆盖率161.62%,属上市股份行中最低,且不良率上升较快,预计民生在年底加快了拨备计提,使得拨备后的净利润增速低于预期。
“野蛮人”安邦问鼎
经历近20年磨合,民生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达成新平衡,公司治理日臻完善,转型战略更加清晰,但2014年底安邦保险集团的闯入,令一切陡生变数。
据港交所数据显示,安邦保险集团的举牌始于2014年11月,安邦通过近一个月的二级市场吸筹,于2014年11月28日首次达到持股民生银行5%的“A股举牌”标准。仅半个月后,截至12月17日,安邦持有民生银行A股达到11.66%;12月24日,这一数字攀升至17.16%……在一段时间的“休整”后,被戏称为“中国最耀眼土豪”的安邦集团再次出手,继续增持民生银行。截至2015年1月26日,安邦保险持有民生银行股权已达22.51%,成为民生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尽管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洪崎、创始董事刘永好、股东史玉柱,对于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皆公开表明欢迎。但面对股东们和管理层多年来精心构建的均衡被意外打破,银行未来命运徒增变数,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度陷入紧张和不安。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民生银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A股十大股东中,第二大股东新希望持股4.18%,为除安邦保险外的最大股东。不过,新希望并没有与安邦相争的意思。在失掉第一大股东位置之后,民生银行原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选择了减持。截至目前,安邦的表决权持股已是刘永好的好几倍,更遥遥领先于中国人寿、史玉柱等股东。
有分析人士透露,安邦不断增持,除了民生银行业绩优秀外,更重要的是其股权分散有利于收购。据悉,安邦增持前,民生银行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介于1.98%到4.06%之间,均相差无几。民生银行一直在避免一家独大,以利于银行治理结构。
港交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保险两度增持民生银行A股,持股比例占A股已发行股份的比例升至22.51%。
业内人士认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而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而对民生银行而言,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
安邦图谋控股民生
此番增持后,安邦保险已是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这也是今年以来,安邦保险对民生银行的第五次增持。此前的1月19日和1月20日、1月21日,安邦保险分别以9.191元、9.367元、9.723元的每股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和2.52亿股、1.98亿股。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安邦增持民生银行股份一事一切都以公告为准。
安邦的金控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除了频频举牌民生之外,安邦也正在一步步拿下招行。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安邦保险2014年12月31日以均价16.271元增持了招商银行A股1.78434亿股,至此,安邦持股总数达27.046亿股,持股比例占招行总股本的10.73%、占招行A股的13.11%。据招行201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A股股东第一位的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12.54%。安邦正在向招行第一大股东―招商局的地位逼近。
与此同时,安邦保险正式通过保监会批复拿到了基金牌照。保监会批复同意安邦保险旗下子公司安邦人寿出资5亿元设立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占比100%。这也是国内的第三家保险系基金公司。而保险公司全资设立基金公司的,目前则仅有安邦一家。至此,以注册资本扩充619亿元居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第一位的安邦集团,其金融版图已囊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金融租赁和证券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安邦不仅大比例增持招商银行、金融街等上市公司股票,还与生命人寿公开争夺金地集团的控股权,更是连续增持,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高登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而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银行与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业务将产生更明显的协同效应,尤其是在网络和客户的共享上。“选择民生银行作为对象,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民生银行是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规模属于中型,安邦不会选择小的城商行,这样整合的成本比较高;其次,民生的股东多是民营企业,且股权分散,也有利于收购。”付立春说。
老股东阻击能力有限
面对一个多月来安邦不断增持,民生银行内部一度陷入动荡和不安。
从股权结构看,民生银行重要的特征就是长期的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从民生银行去年前三季度股东持股占比来看,第一大股东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万股,占流通股4.7%。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介于1.98%到4.06%之间,均相差无几。本质上来说,从银行治理结构讲,民生银行的股东一直在避免一家 独大。
若要阻击“野蛮人”举牌威胁,原股东要么花巨资买股权,要么拉帮结派。有分析认为,民生银行原股东阻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安邦保险才能坐上第一大股东的“龙椅”。
事实上,在安邦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期间,其他股东股权变动频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都分多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分别套现8.2亿元、2.8亿元。新希望也没有与安邦相争的意思。2014年12月26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截至目前,安邦的表决权持股已是刘永好的好几倍,更遥遥领先于中国人寿、史玉柱等股东。
与此同时,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持股已达20%的警戒线,大大超过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而且目前还看不出安邦有打算收手的迹象。“安邦的强势无疑会给其他股东带来压力,一股独大会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有业内人士分析,那也意味着民生银行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
民生银行发展模式或变
避开股东们短期可见的浮盈或收益不谈,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路数,或许才是大股东们真正关心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安邦一旦强势控股民生银行,将对民生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
付立春分析称,短期来看,安邦能给民生银行带来更多的资金,对民生银行是正向影响。但股东的变化可能会带来经营管理层的变动,长期来看,安邦控股民生银行后,民生银行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还要看安邦未来的策略。
目前,安邦副总裁姚大锋已入驻民生银行董事会。民生银行在与安邦沟通过程中已明确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对大股东,顶多持股20%,并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且可担任副董事长。
付立春表示,未来若民生银行作为安邦金控集团的一个“分子”,其业务发展的独立性肯定就会差一些。“对比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的金控集团,由于总部的权力更大,因此各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会更趋于稳定和平缓。所以,未来民生银行的发展可能将不会这么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