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老年人健康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46-02
为了增加老年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防病治病,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工作中,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使之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1 实施步骤
1.1 成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组
由总务护士担任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的组长,负责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保管健康教育资料,检查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体片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
1.2 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沟通技巧
加强全体片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锻炼,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业务知识,不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而且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与不同的老年患者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精神卫生教育
首先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防止思想偏差,正确对待外来刺激,消除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克服不良习惯,积极防治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2.2 生活卫生教育
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个人嗜好,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另外,老年人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劳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适应能力,延缓衰老。
2.3 营养与饮食卫生教育
合理调配饮食,三餐均衡,限油限盐。制订、发放营养膳食处方。
2.4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知识普及、防治教育
包括内科病、肿瘤、眼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要使他们学会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做到无病防病,有病医治、合理用药。
3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应从老年居民进入社区医院的开始,贯穿在候诊、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离诊等各个环节。
3.1 候诊健康教育
社区门诊导医及分诊护士对前来就诊的老年居民,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详细讲解,通知所在片区的片医、护,给予就医指导,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健康处方、宣传彩页等,使老年居民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与信息。
3.2 就诊健康教育
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老年居民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根据老年居民认知程度与掌握疾病知识和信息程度,进行“一对一”或集体的指导,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如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和体征、一般的诊疗常规、药物知识、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等。
3.3 健康教育专栏宣传
在社区医院门诊走廊、候诊区墙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进行季节性健康教育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宣教,内容突出老年人居民特色,每季度更换,做到内容精炼,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且实用。
3.4 电视讲座
我社区医院在门诊部分科室,如输液厅、康复理疗区、候诊区等安装了电视,定时播放相关的防病治病知识,不但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同时缓解老年居民候诊等待的焦急情绪。
3.5 咨询教育
我社区医院为医护人员配备专用通讯工具;另外,门诊设有专用电话,安排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负责健康咨询,进行“一对一” 交流,为片区老年居民随时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满足求医求药需求。社区门诊免费测量血压,为老年居民测量血压的同时,顺便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在发检验单时,对异常结果的老年居民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服药、就诊等。
3.6 健康教育处方
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将疾病知识、保健措施制成处方,随时发放。
3.7 专题讲座教育
社区医院结合门诊老年人疾病特点,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老年人自救知识等。
4 效果评价
社区通过开展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使老年居民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使其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并拉近了片医与老年居民距离,提高了片医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1-3],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作为社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老年居民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社区护理工作的实施[4]。
[参考文献]
[1]彭雅君.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65-66.
[2]袁丽芳,许玉华.门诊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形式[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 23(2):117-118.
[3]刘金萍,褚雪梅,张新艳.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吉林医学,2005,26(7):716-716.
关键词:农村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人力和资源缺乏等制约因素,影响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1]。而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菲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增加,老人们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期望通过护理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2]。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倡导老年人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2013年对本社区≥65岁的约7500名老年人进行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其中男4388人,女3112人,年龄65~80岁,平均71岁。
2 健康教育的过程
2.1宣教前的准备工作
2.1.1确定宣教的对象 一般每次宣教活动组织30名左右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的老年人。
2.1.2选择宣教的地点 以靠近老年人居住地的老年活动中心为宜,要求光线明亮、交通方便、地面平整、环境整洁安静、有空调、卫生间、开水设施,利于老年人活动。
2.1.3确定宣教的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需求,选择1~2个方面的内容。
2.1.4选择宣教的方式 通过评估他们的一般情况,如听、看、说、认知,来选择方式,有张贴宣传画、讲座、讨论会、放映幻灯片、录像、VCD等。
2.1.5确定宣教人员 根据宣教内容确定宣教人员,可以是专门做宣教工作的人员,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经验且具有亲和力的临床医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请上级专家。
2.1.6宣教时间的安排 以下午14:00~16:00点为主,活动大约进行1~2h/次,每2个月进行1次,保证本社区每个行政村的老年人每年健康教育达到6次。宣教前将时间、地点通知到每一个宣教对象。
2.2进行宣教活动
2.2.1语言 由于老年人的听、说、看、反应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尽量 使用老年人易懂的方言,结合普通话,将医学知识深入浅出的阐述。
2.2.2语速 尽量用慢语速进行宣教,极力反对说教式演讲。
2.2.3动作 在宣教过程中配合躯体语言和行为语言,调动老年人的兴趣,使老年人对所讲的内容留下深刻的认识。
2.2.4观察 在活动中观察老年人对知识的认知反应,察言观色,对老年人有疑问或有争论的知识点应仔细讲解。尊重老年人,让每一个老年人在活动中都有参与讨论、发表言论的机会。
2.3宣教后的后续工作
2.3.1检测宣教效果 通过活动中的提问、活动后的小测试,直接收集老年人的学习效果;通过观察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是否采纳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间接地了解学习效果。
2.3.2听取反馈意见 听取老年人对活动安排的意见,如宣教内容是否合适、宣教人员是否宣教到位、宣教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等的。
2.3.3记录 将每次活动的所有内容都记录在册,作为宣教工作的存根,也为以后的宣教工作提供参考,利于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
3 结果
通过2010~2013年的宣教活动的开展,本社区的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5%,行为知晓率达到了≥80%,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对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促进健康、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人们的寿命在延长,生育率在下降,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国人口老年化状况及带来的问题
我国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已成家立业,“四二一”模式将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社会生产力降低,加之老年人更易遭受疾病的困扰,具有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疾病并存的特点,这都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突显老年人健康照顾的问题。
社区老年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高症”是现代社会高发疾病之一,为遏制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将重点放在健康教育上,从控制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通过健康教育使得荷兰、美国等国慢性病发病率下降30%~50%,澳大利亚跻身世界上国民健康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与健全健康促进体系是医学模式改变后的最佳选择,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
世界卫生组织曾了一个健康的公式:健康=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气候因素+60%生活方式。可见,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的主力军,通过开展社区宣教,改变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剧上升的医疗费用[1]。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是21世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健康教育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就是以社区老年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达到以下目的:一学,学会一套自我护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二改,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三减,减少用药量、住院费、医疗费;四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更新健康观念:许多老年人传统的健康观就是身体没有疾病,要在老年人中大力倡导新的健康观,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引导他们健康老化。健康老化是指当一个人进入老年后,为了使老年余寿阶段的身心健康及保持劳动力与参与社会的时间延长,使带病、护理、病残的时间缩短,各种功能障碍在尽可能的生命晚期出现,从而在躯体、社会、经济、心理和智力等5种功能方面,能较长期地保持良好状态,较长期地参与有意义的社会生活[2]。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老年人介绍其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知识。如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遵循食物易咀嚼、易消化吸收、防止便秘、补充必需营养素四个原则。不嗜烟酒,作息规律,衣着舒适,保持口腔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指导老年人参加符合其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普及老年病的防治知识:让老年人了解多发病的致病因素,获得疾病早期发现的知识及识别方法,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如心肌梗死早期可出现的心前区疼痛或放射痛,若有即往史者此时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等强心类药物,并平卧休息,症状不缓解者需要紧急就诊。通过指导,使老年人不会因轻微不适而恐惧,也不会对大病的先兆视而不见。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掌握家庭常备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的贮存方法和防止误用的措施;误用药物和用药过量时的应急解救措施;服食补药和药膳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如何识别过期、变质药物等,并要纠正老年人用药过量和克服药物成瘾等问题。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丰富精神生活;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老年心理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指导老年人安排好家庭生活,处理好“代沟”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良好的心理养生技巧。
开展家庭健康教育: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或长期患病而导致反应能力、记忆力等机能下降,所以还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及保管、常见老年病的防治和简单的急救常识,学习测量血压、体温的方法,学习对老人进行心理调适的技巧,掌握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等。
老年健康教育的实施
要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教育: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所患疾病种类、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进行评估,优先进行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并且教育效果最为明显的问题。
1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作出健康指导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机体功能的衰退到老年时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影响老年人的各项功能,甚至易患某些疾病,如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易造成外伤;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易脱落;动作减慢,身体活动不灵活;环境适应能力降低?由于全身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致老年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如视力?听力能力减退等;机体调节控制功能降低,表现为易跌倒等意外伤害,免疫功能减低易发生各种感染,免疫监控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鼓励老年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监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体重?血压?尿?心电图?眼底?胸部X照片?甲胎蛋白检测?大便潜血试验?指检?血液生化检查?腹腔盆腔器官B超检查等?部分项目:如体重?血压?验尿常规?心电图?查眼底有条件最好每季度查一次,并做好健康记录在案?
2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2.1一对一教育:这一类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慢性病老年人患者和咨询者,结合他们本身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服用药物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指导,如高血压患者告之良好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的重要性,24小时生理血压的波动,坚持定时服药的重要意义等?
2.2电化教育:主要以小集体形式出现,增长健康方面的知识,必要时回答一些健康问题,我们医院目前有教育光盘内容:糖尿病?高血压?脊椎病?孕产妇?冠心病等?
2.3黑板报宣传和发放健康处方:每十天换一期黑板报宣传内容,这一教育形式有利于更多就诊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对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共同促进作用,使整个社会人人关注老年人,帮助老年人?
3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时全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每位医护人员必须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医护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关爱之心,对老年人的关爱要求更细心?细致,甚至于鼓励?夸奖,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正确指导,真正起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要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理论,了解并进入病人世界;还必须认识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要持之以恒,家庭人员参与,连续关注性等特点?
综上所诉,通过对老年人健康教育,体现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强化医护人员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理念,对慢性病患者提高依从性的措施;医患保持良好的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制定治疗计划,使老年人健康知识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健康教育;社区;老年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062-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其核心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逐渐延长,使我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02年,据联合国的资料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2005年11月1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10 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且绝大多数老年人住在社区,其中低收入、低文化的老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社区老年人护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人群之一。为此,我们漯河医专三附院双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1.1 群体教育
每月举办慢性病学习班1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专家到居民区主持健康教育义务讲座,分别组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等患者参加,利用讲课、放录像、幻灯片等形式向社区老年人讲授慢性病的病因、治疗及保健常识等一整套系统知识,指导他们了解、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1.2 小组教育
在普及慢性病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每周1次的“健康角“针对个体差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分成小组,使其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这是群体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避免了群体教育所不能顾及的个体差异。
1.3 个别指导、电话随访、家庭随访
根据所掌握病人的情况,定期对病人进行各种适时的指导。对初发病的老年人着重讲解饮食、运动、用药及自我护理知识;对慢性病患者则给予定期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指导他们及时进行相关监测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则每月来中心就诊一次,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到家中随访指导,患者也可以直接拨打中心健康热线电话,随时得到免费的咨询服务。
1.4 组织病人交流会
邀请一些密切配合治疗、病情控制较为理想的同种疾患病人进行座谈和交流,介绍成功的经验;也请饱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切身体会和经验教训。病友之间交流最直接、最实际,对患者影响较大,也容易接受好的建议,病友的现身说教也增进了病友之间的友谊。
1.5 形象教育
利用制作的幻灯片、图片、漫画等进行形象教育,这样更直接和生动。患者可从幽默可爱的图片中得到更深刻的启示,深受老年人喜爱。
1.6 利用宣传、义诊活动筛查亚健康人群
定期征求居民意见,根据居民需要进行专题宣传活动,如“预防高血压、治疗高血压、远离高血压”“远离糖尿病健康伴你行”“一滴血测血糖”等活动,通过填写健康知识问答表、测血压、测血糖等,筛查出存在有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群,并对亚健康人群发放社区慢性病干预手册,定期进行动态随访。
1.7 其他方式
在每年的糖尿病日、高血压日、爱牙日、九九重阳节等节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都要到居民区、公共活动场所举行大规模的义诊、健康咨询、发放教育宣传单等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宣传图片、资料等对广大居民群众及老年人进行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
2 实施效果
一年来,社区健康教育受益人群达4 000多人,家庭随访300多人次,电话随访200多人次,个别指导100多人次,发放教育手册400多册,健康教育处方2 000多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知晓率上升,满意度提高,深受广大居民特别是老人的欢迎。例如:社区刘某,女,74岁,经常心慌、失眠、抽筋,经检查患有冠心病、骨质疏松、低钙等多种疾病。通过健康教育进行知识宣传,老人积极参加健身锻炼、改变饮食结构、合理休息、补充钙片、保持良好心态,提高了生活质量,以上症状基本消失。老人们纷纷表示以后会在饮食起居等方面按正确的方式坚持下去。还有很多老人了解到冠心病猝死的诱因是情绪激动、便秘、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饱餐等因素以后,主动调整情绪、保持大小便通畅,适当活动、劳逸结合,少食多餐、进清淡易消化的平衡膳食、戒烟限酒等,改变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 讨论
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对改变社区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行为及对健康知识的普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健康教育,还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健康老龄化:
3.1 社区健康教育应纳入政府工作规划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下,建成适合本地实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公共卫生、中医药、护理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职责分明、分工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同时重视社区居委会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内制定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职责、人员分工,把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一部分,在年度工作计划中要明确健康教育是社区居委会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3.2 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积极开展全科医学规划培训;完善继续教育;推进培养能力建设和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3.3 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没有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这是极需要解决的问题。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要。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现有的资源,请医院从事老年病研究的专家讲课,包括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心理、老年护理等各个方面。鼓励长期从事老年护理的护理人员总结临床经验,通过传、帮、带来培养一批热爱老年护理事业的队伍,在临床上发挥骨干作用。培训老年照料者如护工、志愿人员、家庭照料者等。这些人也承担着大量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疾病的护理,但是其中的大多数人缺乏照料老年人日常生活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如对护工可采取岗前教育、岗中带教、岗后考核的方法)。
3.4 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稳定老年护理队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对老年护理照料人员要制定有关培训和管理制度,规范他们的护理行为,保证护理质量。还要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待遇,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因此,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老年护理专长,能独立解决老年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的老年护理专科护士迫在眉睫[3]。21世纪的老年护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加速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树立新型的老年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健康,预防致病、致残,发展社区老年护理工作,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4 体会
4.1 加强群体教育,注重专题讲座与个体答疑相结合
通过群体教育,有利于慢性病患者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所患疾病的系列知识和健康常识。调查显示95%的患者认为受益很大。
4.2 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教育,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健意识增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了正确认识,不再轻易相信一些不正当的广告宣传,更注意和社区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测、控制,掌握平衡膳食、合理摄取营养,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
4.3 对“亚健康人群”及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做相关因素的监测
建议该人群每半年到1年复查1次,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4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以“居民为中心” 的服务宗旨的真正体现
该项工作既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自身发展,又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但应注意其教育内容要以满足广大居民身心健康需要为目标。
4.5 社区健康教育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如果在社区内开办健康教育网站、电台广播、教育阅览室及区域化健康教育有线电视等,则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时间、地点以及不同疾患的居民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使健康教育就像可口的“个人套餐”,老少皆宜。
4.6 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理念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让普通人形成“大病上医院、小病上社区、无病要保健”的观念,进一步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行为,预防疾病发生,改善群体的预期健康寿命,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健康的良好状态,从而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还应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2]王艳梅.浅谈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9):511.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96-02
骨质疏松症(OP)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已是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人口渐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均有密切相关性,故制定科学方案积极防治,减少其发生机率,是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其中健康教育为重要环节[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保建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参与保健体检的老年人200人,实施针对骨质疏松防控的健康教育,就所得资料与实施前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人,男121人,女79人,年龄62-74岁,平均(67.5±4.7)岁。文化水平:大学25人,高中67人,初中及以下108人。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实施健康教育后的相关资料与实施前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①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针对骨质疏松的相关健康教育内容需纳入到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依据管理要求,对相关单位人员在有效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相关工作。②加强综合性防治:在各类型慢性疾病实施综合性防治的过程中,将骨质疏松症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融入,使社会服务与医疗保健密切结合,对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有序开展起到保障作用。③提高健康宣教人员素质:负责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相关人员除需对医学知识扎实掌握外,还需具备专业技能,能完成各项社会工作,如组织协调、信息传播等[3]。④更新服务理念:对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更新,高起点、多形势的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开展健康教育。⑤建立信息资源:对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资料库,以起到知识传播,指导患者行为的目的。
1.2.2 健康教育内容 ①基本知识掌握:就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病理因素,诊治方法,对健康的危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帮助患者了解和认识导致骨折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就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向患者强调,以使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②饮食指导:在正常骨骼的生长发育中,钙为必须的部分,可提倡多食用乳制品,对骨质疏松进行预防。③生活指导:营养不良、嗜酒、吸烟、缺乏运动均为造成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故需加强营养、合理运动、不喝酒抽烟,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④心理干预: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折、骨痛为主要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伤残或死亡,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故需加强心理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使其树立勇气及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⑤药物指导: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故早发师、并行及时诊治较为重要,抗骨质疏松共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两种,让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用法、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骨量的丢失起到阻止效果。⑥健康指导:对专业知识和医院环境条件充分利用,举办讲座,对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防控措施进行集体宣教,开展咨询和随访,行具体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划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中知识的掌握、防治态度和行为等。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是引发中老年患者骨折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骨折增加了伤残率及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4]。因骨质疏松在临床表现上并不典型,呈缓慢发作进程,故多数患者对此并未引起重视,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使疏松骨质向高质量正常骨骼恢复。骨质疏松好发老年群体,此病理机制为老年人骨生成数量显著低于骨重吸收水平所致。老年人对骨质疏松危害性尚无明确认识,缺乏对危险因素的了解,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在,科学合理的预防知识缺乏[5]。故在防治骨质疏松过程中,需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对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获得自觉的维护和应用,最大程度的将危险因素减轻或消除,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同时,疾病防治各级机构尚未统一对骨质疏松实施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视力度,缺乏健康教育材料,如录相带、宣传画等,且缺乏专业人员的设立的咨询平台和宣传方案。骨质收松健康教育未被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骨质疏松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涉及到营养学、临床医学、传播学、预防医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多学科的技能和知识,医务人员需对相关知识结构进行充分了解,以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科学化的服务要求。健康教育是以干预、教育、传播为主的手段,以促使群体建立健康行为,达到维护健康的目标,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建全健康教育机构、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养、更新服务理念等,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知识宣教、饮食及药物指导、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等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综上,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更好的防控疾病的发生,以彻底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公慧,王茂桂,陈常云.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10,14(10):1628-1629.
[2] Chan MF,Kwong WS,Zang YL,et al.Evalu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young adulta.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7(3):270-285.
[3] 张泽鸿,孙平,洪曼杰,等.老年骨质收松的健康教育[J].中国骨质疏松,2011,8,17(8):753-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160-01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目前,人口老龄化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老年人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面向社会、家庭以及老年人自身,共同树立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心理认识,才能使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做到老有所爱、老有所为、老有所需、老有所养。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根据中国科学心理研究院对175位老人进行社会调查。从中发现:老年人为一家之长发挥积极作用占50%;在家庭中仅有一般发言权45%,在家庭事物中不受重视占4.4%。在较发达的北京地区如此,就我国总的社会现状来讲,老人在家庭中不受重视者将远远大于4.4%。进三年来,我们对年龄在60~92岁不等的300余名不同家庭状况的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鉴于老年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职务、文化修养、个人经历、人生观等不同大体归为以下几类。
1.1 丧失心理 有的老年人消极认为:老年期是丧失的时期。即一失身心健康,二失经济独立,三失家庭社会关系,四失生存目的。这种现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致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对今后生活悲观失望。
1.2 自尊心理 对于曾经拥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老年人,在离退休或者家庭成员发生改变之后,不能适时调整或转换自己的角色。仍希望受到社会各界、同事、部下及家庭成员象原来一样对自己恭顺、服从、赞扬。以自己为中心,如果自已的意愿不能实现,就认为是别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自尊心受挫。
1.3 孤独心理 有些家庭只顾着培养和关心下一代,忙于现代化的家庭基本建设与经济建设。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需要。有的子女片面认为自己已成家立业,老人年龄大了,不缺吃穿就行了。缺少与老人的相聚、沟通。还有少数家庭对老人歧视、虐待,这就让老年人易产生抑郁和孤独感,严重者导致精神崩溃。有的丧偶老人为驱除孤独希望找个老伴也遭到子女反对,更加重了孤独感。
1.4 自卑心理 有些老人年轻时自尊、自强,随着年龄化好多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又不愿给别人增添麻烦怕别人对自己厌烦、看不起。特别是身体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无力支付医药费时,怕给家庭子女增加经济及个人负担,对生活失去信心,认为自已无用是多余的。
1.5 担心、顾虑心理 孤寡老人及年老体弱者担心及顾虑心理较为突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状况日渐衰老,大脑对外界反应及应急能力减退。各种意外事情随时可能发生。老人担心一旦急性发病身边无人照料失去抢救机会;水、电、煤气等泄露无力抢修。此外,社会上一些不安因素的存在也给老人增添了担心、恐惧及顾虑心理。
2 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老年人存在的各种心理特点,为老年人实施健康心理教育指导,发动社会力量,把开展老年健康心理教育纳入全民健康教育的重点。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充分调动和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老年人健康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夕阳无限好,多姿在黄昏”。
2.1 自我调节 老有所为 鼓励老年人树立人老心不老的新观念,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增添生活情趣。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如散步、出门旅游、种花、绘画、打太极拳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可从事公益事业活动,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专长,充实生活内容,为社会和家庭发挥余热,实现自身价值。
2.2 平易近人 增加交流 指导老年人调整好自已的角色,适应角色转换。不要自寻烦恼,对下一代年轻人要宽宏包容。遇事共同商量。不要一人说了算,多一些风趣和幽默,不要妄自尊大。这样以来让别人就容易贴近,交流不断增加,相处愉快,身心也会健康。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实行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生产类型,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增加正成为全球趋势。目前慢性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60%,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50%的疾病负担将来自慢性病问题[1]。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健康及预防保健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生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对干休所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休所60岁以上38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80人,女性200人,年龄在60-90岁,平均年龄在68.5岁。小学以下占38%,;初中占32%;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占30%。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项目,逐一询问后进行填写。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收回率占95%。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对其再次调查。
1.3结果身体健康者有125人;慢性疾病、身体状况差者有257人。而在健康需求的调查中,对干休所开展预防疾病保健知识的宣传需求者有11人,占3.8%。由此可见通过健康教育能使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2.1健康教育的内容
2.1.1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认为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很有必要,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但获得相关知识途径较少,大多数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及预后的相关环节的知识都想了解,在这其中,对病情现状与预后的需求最为突出,说明老年人对疾病存在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及讲解。
2.1.2积极开展干休所慢性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首要因素[2]。本次调查干休所老年人主要慢性患病率为70%,不良生活方式占75%,所以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时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应从一级预防着手,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消除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二级预防,定期开展健康普查,对慢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1.3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大多数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预防保健意识及常见疾病的常识。许多老年人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资料表明,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疾病占老年人致死病因的50%以上。所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1.4做好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生活方式、社会角色、经济状况的改变等因素,出现心理不平衡。一部分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因此,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丧失生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2.1.5普及预防保健防病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2.1.6膳食结构的合理化向老年人讲解不同的饮食对疾病的影响,从而选用利于疾病康复而避免可能成为诱发因素的食物。
2.2健康教育的方式
2.2.1赠送《老年人健康必读》本干休所老年人多为离退休干部,均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尽量达到人手一册,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完善健康教育内容。
2.2.2个体健康教育采用家访式对干休所老年人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正确的指导。
2.2.3利用传播媒体进行宣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通过广播开通“健康服务热线”,进行电话咨询,通过电视、报刊开设“健康专栏”,做到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人,报纸上有字,即解答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把预防保健知识传入千家万户。
2.2.4群体健康教育定期聘请主治医师以上的专家,对干休所老年人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发放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入目的小册子。病鼓励提问。专家答疑,课后咨询,这种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了老年人对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2.5示范性健康教育是针对病人专业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欠缺,技巧掌握的肤浅和不规范进行示范或纠正。如高血压与糖尿病人教会他们测量血压与测血糖的方法长期坚持服降压药及注视胰岛素的方法等。
3结果
3.1干休所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见下表:
进行干休所护理干预后,老年人医疗保健知识、心理状况、健康状况、文艺活动、人际关系、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明显得到改善,降低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建立了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健康教育前后对比,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
4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健康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新的医学观点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完整的健康观念是指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随着现代医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与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营养状况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变化。危机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此外,还有外伤、精神卫生等问题。这些疾病对医疗服务在时间上要求长期而连续。另外,由于需要长期医疗的人数增多,给社会、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老年患者有更多的保健需求。由于老年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体质虚弱,加之社会经历丰富,常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康复。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对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解除顾虑、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老年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4.1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必须适应老人的特点,注意内容和形式上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4.2健康教育要因病而异,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预防保健措施也不一样,因此病人教育工作就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教育。
4.3教育要因人而异,每个病人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生活特点不同,对医学知识的认识掌握和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健康教育及针对各自特点,给予有效的宣传。
4.4护士从事健康教育工作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可独具匠心,勇于创新,采取综合手段,注重实效,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 老年 生活方式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健康问题,而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病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2010年8月~2011年8月随机调研2个社区的180名老年人,对其中100名老年人进行严密的健康教育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在大龙华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随机选取1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干预组,另1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2010年6~8月在2个社区居住满1年以上且短期内不会离开本社区的60(周)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人和80人。其中干预组男51人,女49人,年龄62~89岁,平均70.39岁;对照组男39人,女41人,年龄60~88岁,平均70.13岁。所有老年人均自愿参加本调查,意识清楚,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分别对两组的年龄、性别、患有的慢性病、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人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指标构成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③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依从性差或失访情况者,④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者,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者,⑥交流沟通有障碍者。
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健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BMI、血压、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嗜盐、嗜甜、高脂肪、高胆固醇、喜油炸食品、运动量、睡眠质量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有自己监测测血压和(或)血糖等项目。②实施方法:由研究者本人及社康中心的全科医师团队经过培训后分别在实验前后发放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实验前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实验后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③干预组实施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老年人进行临床资料登记,并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干预组在第1次问卷调查后即由社康中心的全科医师团队通过各种方法实施每个月≥2次的健康教育。④对照组实施方法:对照组只进行临床资料登记和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第1次问卷调查后不实施任何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时间1年,1年后通过问卷调查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⑤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全科医生充分利用社康中心便利性、便捷性、可及性、对社区居民的熟悉性的优点,实施面谈法,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电话随访,上门家访等方法实施严格周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及与健康的关系;吸烟、嗜酒与健康;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与健康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便秘;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症;泌尿系结石;颈椎保健操;口腔疾病;预防感冒等。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超重:24≤BMI<28,肥胖:BMI≥28[1]。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Foxbase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和率的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比较:干预组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体质指数的比较:干预组在体质指数保持和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老年人在慢性病有关方面的比较:干预组在慢性病的新发病例和自己监测血压、血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深圳市社区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与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且现阶段深圳市社区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有关。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2],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老年人常患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据WHO统计,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3],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和控制或延缓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控制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摆在我们政府和医务工作者上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显得尤为迫切[4]。因此,改变社区老年人吸烟、饮酒、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和防范疾病的意识,消除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明显的预防、减少或延缓老年人患慢性疾病,控制老年人现患慢性疾病的发展,节约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全科医生团队通过对2个社区中的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研究后发现,干预组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常识明显提高,在健康教育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超重、肥胖的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己监测血压血糖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充分发挥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的优势,积极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具有方便、快捷、可及性及有效性的优点,且投入费用低,效果佳,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冀珍,赵连友.高血压防治策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5.
2 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高血压病已成为社区居民的杀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干预的主要阵地, 社区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本研究通过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对辖区内某社区102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组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通过对某社区5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 确诊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其中男55名, 女47名;年龄56~82岁, 平均年龄63岁,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5名,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7名。以上人员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
1. 2 方法 ①通过发放调查表及健康体检, 了解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②编写高血压防治知识手册, 通过社区医生发放给患者并进行防治知识指导。③发放免费测血压卡, 让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测血压, 并进行健康教育。④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动态管理, 对不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测血压的患者进行上门追踪。⑤利用社区对老年人发放养老补贴的机会, 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⑥半年后采取复查血压, 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高血压病的控制率、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效果评价。
1. 3 健康教育内容
1. 3. 1 心理指导 据有关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都是高血压升高的诱发因子[1], 社区医生应主动告知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 发展过程、并发症及预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育患者只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用药, 绝大部分能很好地控制血压, 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3. 2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 盐的摄入量5~6克/ d, 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 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 食用含钾丰实的食物及降脂食物。
1. 3. 3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增加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 从而进一步升高血压。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 限制饮酒则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特别是减少脑卒中等并发症的风险。如需饮酒, 白酒应在50 ml以下, 葡萄酒在100 ml以下, 啤酒在200 ml以下即可。
1. 3. 4 药物治疗指导 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压, 防止并发症的主要措施。让老年患者了解口服降压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服药方法、服药剂量及时间、用药注意事项, 并告知患者动态观察血压, 嘱医嘱增减药物剂量, 不能因血压得到控制随便停用药物。
1. 3. 5 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减轻或消除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减轻体质量, 调控脂质代谢紊乱和糖耐量异常, 改善心脑肾的血供[2]。运动应选择体力消耗不大, 动作简单, 变化不大的有氧运动, 运动时间以下午为宜, 每次1 h, 每周3次或每次30 min, 每周5~6次, 并根据年龄、体质、血压值运动后的自我感觉, 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并持之以恒的坚持。
1. 3. 6 血压监测通过发放免费测血压卡, 指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测血压, 血压不稳定的2~3 d测一次, 血压稳定后每周或每半月测一次并记录结果。社区医生根据情况调整降压药;对不主动到社区服务站检测血压的, 社区医生上门跟踪随访;对有条件的患者, 动员其购买血压计, 教会患者如何测血压。
1. 3. 7 自我保健知识教育 社区医生经常跟患者接触, 在与患者交谈中, 适时宣传高血压病的危害性, 由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清淡饮食, 适当运动, 控制体质量, 定期测量血压, 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等。
2 结果
102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 在心理适应、合理膳食、正规服药、适度运动、血压监测、自我保健等方面较过去有明显提高, 半年后的监测资料显示, 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率由9.8%提高到50.98%(见表1)。
3 讨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对老人高血压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健康教育, 从而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提高遵医行为, 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由于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 发病时症状不明显, 一旦发生高血压病, 病程往往伴随终身。患者很难长期坚持服药、定期随诊。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限盐、限酒、适度锻炼控制体质量,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血压[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就要通过经常与患者接触的社区医生的正面引导, 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能力, 增强保健意识, 减少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阎清、阎红.中老年高血压知、信、行, 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医药导报, 2010, 5(5):95.
1健康教育内容
Ⅱ型糖尿病患者和随员在疗养期间,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完善基础护理措施,达到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与护理,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1.1强化心理护理多数老年疗养员因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失望心理。患者依赖心理极强,情感脆弱,这些心理改变对疾病恢复和治疗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护理人员与疗养员情感的互动过程,利用专业知识、语言理解力、表达方式相融的一种方法,排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及严重情绪不安状态,使其达到正常心理范围[2]。多给予安慰、解释、疏导和心理支持,正确加以引导,以事例讲解糖尿病虽为终身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最终将享受正常人的生活。
1.2强化饮食控制疗法目前,控制饮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纠正高血糖的最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主要包括调节食物成分和节制饮食两方面,还可根据其主症不同而给予不同的食物疗法,中医食疗在此方面应用广泛。目前, 对糖尿病饮食治疗提出了新理念[3]:热能来源比例要强调个体化;调整营养素比例,减少脂肪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蛋白质比例变动不大,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饮食原则应科学化、个性化、因人而异;重视营养摄入后的结果。因此,应根据糖尿病饮食治疗新理念做好科学的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和劳动强度制定自己每日所需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宜少量多餐,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预防餐后高血糖,有助于血糖平稳控制。总之,糖尿病饮食是控制总热量的均衡饮食,在食用豆制品时要注意摄入量,建议在出现糖尿病肾病时要禁止食用。
1.3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阻止β细胞功能降低,由此确立了糖尿病真正预防的可能性[4]。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注意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控制。糖尿病患者适宜进行轻、中度的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达到减肥目的。可以采用快速走、慢跑、游泳、健身操、骑自行车等运动形式,每周运动至少3~5次,30~40 min/次,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运动时以不出现胸部不适、头晕等为准。上述运动中,以快速行走更适合于老年糖尿病患者,120步/min,持续20 min,2~3次/d。研究表明[5]安全适当有氧运动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适当阻力运动也是有氧运动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1.4强化自我监测管理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影响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肾脏、脑、眼底等,所以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糖尿病后即行筛查,如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立卧位血压以了解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和高血压情况;查视力、晶状体、眼底以了解是否有糖尿病眼底病变;查24 h尿蛋白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肾脏病变;查足的外形、血管搏动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足病变;查口腔以了解糖尿病牙周病变等。根据检查结果,视病情定期复查,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
2小结
在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糖尿病的深入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对象、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将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5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6]。
2.1健康教育目的及意义通过健康教育使疗养员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从而避免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评估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2.2健康教育方式与指导健康教育方法可针对不同阶段特点,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指导内容。健康教育方式有设立宣传栏、播放科普片和个别讲解、集体宣教、发放教育手册与举办特色课堂等多种形式。指导内容包括:①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其意义。②糖尿病用药指导。③胰岛素药理作用。④糖尿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等。⑤自我监测指导如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经常监测血压;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足部,因糖尿病会并发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定期观察眼底变化情况。
总之,通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大部分疗养员掌握了糖尿病的用药知识、自我监测的方法以及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并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等。这表明健康教育对促进老年疗养员Ⅱ型糖尿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临床实践表明[7]健康教育后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和管理好自己,减缓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提高了患者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达到了治疗效果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巧云,冯倚文.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探
【关键词】调查;问卷;慢性病;态度
Hulunbuir city area community senior citizen health education condition diagnosis
LIU Yu-liang CHEN Jun-guo
【Abstract】senior citizen's health education must have good protects the trouble communication to be able to obtain satisfaction the effect,in this investigation discovered has the minority patient not to be willing to coordinate,after the patience explanation,persuades only then to be able a better ditch energy. We must through the many kinds of channels,strengthen the community nursing staff's comprehensive quality raise,causes it unceasingly perfect and is rich oneself.
【Key word】investigation;Asks the volume;Chronic illness;Manner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建设镇与哈克镇60岁以上老年人130例,其中女性52例,占调查人数的40%;男性78例,占调查人数的6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2例,占调查人数的55%。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60岁。
1.2 方法:对建设与哈克两镇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随机性调查表研究,内容涉及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等八项内容,其中对健康教育需求我们列出了十个问题,对每个问题按肯定或否定回答,然后按每项的累计人数计算百分率,共发出问卷130份,收回128份,有效率98%。
2 结果
2.1 一般健康情况:从图1中可看出,128例老年人中,健康状况良好33例,占调查人数的25.78%,只患一种慢性病58例,占调查人数的45.31%,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的37例,占调查人数的28.90%。
图1 128例老年人健康情况
2.2 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从下表中可看出,社区被调查的128例老年人中,只有20%的老年人并不愿意改变以往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98%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知识,90%的老年人对表中1~7项内容表示欢迎态度,80%的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形式,以及通过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持肯定态度。
2.3 分析
2.3.1 乡镇社区老年人健康观念陈旧,参与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不强。乡镇社区老年人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他们的健康观念陈旧绝大多数的社区老年人还只是持有“有病才去就诊”的陈旧意识,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去减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同时,很多老年人对医疗诊治也存在一些不现实的期望。期望一旦生病,医生或药物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很少有人注意到通过自我生活方式的控制来维持健康,自我健康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短期宣教效果不明显,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对不良行为态度与保健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但行为的改变更困难。[3]
2.3.2 乡镇社区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做为健康教育工作对象,被动认知能力差。我国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2000年全国抽样调查[4]显示,87.4%的农村老年人未接受初等教育,82.9%的农村女性老年人根本没进过学校。而且,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这种低文化素质状况可能给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与之相应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必然影响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3.3 针对社区健康教育行为,老年人容易存在偏执情绪。老年患者年龄大、反应迟钝、容易遗忘,对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易理解,尤其是有的患者性格固执,即使理解,也不愿改变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饮酒、过度劳累等。根据研究结果发现,80岁以上患者与80岁以下患者对宣教内容接受程度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宣讲的内容掌握越差。[5]另外,社区老年人对健康教育需求也明显存在偏面性,从调查中发现,15%的老年人对接受健康教育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只根据自己所患疾病选择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而对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意识还较淡漠,甚至于不愿意关注与自己疾病无关的老年人保健知识。
3 讨论
3.1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保证。老年人健康教育要有良好的护患沟通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本调查中有少数患者不愿配合,经耐心解释、劝说才得以完成答卷,科学的健康教育从确定目标到拟订、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以及效果评价等这些环节均需要患者参与,上述过程顺利、真实、有效及严格的进行,必须有良好的护患沟通作基础,使护患双方共同建立起一种指导--合作的关系,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我们同时应该了解,老年人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协助个人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培养其自尊心,建立责任感;另一方面,能促进社区的健康责任感[6],对提高老年人的卫生知识水平和防病治病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和以点带面教育[7]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让老年人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病痛,增进健康的关键。
3.2 健康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健康教育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要多关心、体贴,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如有的老年患者因阅历多而性格固执,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就必须要有耐心,潜移默化;有的老年患者知识丰富、文化程度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高;有的老年患者听力减退、动作迟缓,应在健康教育中反复讲解和演示,多鼓励和引导;同时还应尊重患者人格,热情耐心,用职业魅力感染患者的学和做,以达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8]。
3.3 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高健康教育业务培训。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现社区医护人员掌握的基础理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护工作的要求。健康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到医学、护理,还有社会、行为、教育、心理、人文等学科。相对滞后的护理知识,限制了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没有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这是极需要解决的问题。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要。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现有的资源,请医院从事老年病研究的专家讲课,包括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心理、老年护理等各个方面。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其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我,拓宽知识范围,提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杜治玫. 护理学新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0
[2] 河北职工医院.健康教育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4 - 168
[3] 冯晓昕等.社区中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40:116
[4]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465
[5] 李九林. 影响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安徽医药 2006,5:381
[6] 李继坪主编.社区护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7] 殷磊等.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成人教育理论[J].护士进修杂志,2001,1(3):167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2-02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中,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性激素逐渐减少和生理性退行性变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骨骼疼痛、伸长缩短、驼背、呼吸功能下降,易于骨折为特征。有资料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骨质疏松引起最大的问题是骨折,骨折的治疗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加重了WTO经济负担。此外骨质疏松还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骨折导致病人长期疼痛与活动不便,容易出现残疾或并发症。沈汝枫等最近所做的一项针对北京地区2520名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的调查发现,围绝经期妇女OP患病率为37.83%,55~59岁患病率75.31%,而60~65岁患病率为89.59%[2]。有资料显示男性患者OP患病率较女性要低,但OP性骨折所带来的生活能力丧失或死亡和女性相差不多。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OP临床表现以及检查方法等基本知识的认知,提高人们对OP的预防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OP防治意识、OP知识、健康信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等。
1.4统计方法
基线调查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2份,通过3个月教育后,发送270份问卷,全部收回。通过对比两次合格问卷,计算合格率。对研究获得问卷资料进行编号,并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信念、OP知识、自我效能水平以及OP预防意识的改变情况如下表1所示。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对OP认知改变情况如下表2所示。通过实验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对OP知识 、健康信念、自我效能、OP预防意识水平具有差别统计学意义即P
3结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还增加社会保健系统的经济负担。近些年来我国骨折疏松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有效的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因此对骨质疏松的教育迫在眉睫[3]。本次研究调查了OP资源,包括OP资源的针对性、利用情况、可承担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术研究对象都有医疗保险,但很多中老年人不清楚去看病的医院是否有OP教育人员或BMD测量设备。这个结果说明虽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得到极大的普及,但在OP资源普及性和宣传力度上仍然存在不足。 本次调查还发现,中老年人获取OP防治知识最主要的媒介是电视、广播以及报纸。今后对OP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开展下去。此外医生/护士也是提供OP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素养对提高OP 的预防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应注重医务人员的理论培训。
表1、两组教育干预后健康信念、OP知识、自我效能水平以OP预防意识的改变情况
注:*p
表2两组研究对象教育前后对OP认知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在饮食习惯上做的较好,在运动感知上存在着误区,认为自身承受不了较高的运动。因此在OP防治工作中,应该重点放在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中老年人设计相应的安全、有效的运动计划。研究中老年人对OP预防意识低,而导致这个原因是中老年人对OP 知识了解不足以及对OP易感性认识。通过教育两组研究对象对OP知识、OP预防意识、自我效能水平、健康信念都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提高的较为明显。这说明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中老年人认知骨质疏松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涛.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评估[J].广州医学,2009,40(3):67―68.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健康教育护理
随着老龄化阶段的到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率逐渐上升。白内障超声乳化剂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此手术切口小无需缝合,术后视力恢复快。由于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的下降,健康教育和护理在术后视力的恢复中尤为重要。我院眼科自2000年以来与上级医院合作,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184例(186眼),均系我科2000年1~201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男眼103例,女眼85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7岁,视力均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
①术前宣教:
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制作不同形式的宣教材料,评估患者对白内障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让患者掌握与本病相关的知识和护理技能。
②术后宣教:
术后可普食,应少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不可剧烈运动,术后5d内禁止洗发。老年人易便秘,排便用力可致眼局部伤口出血和伤口开裂。因此手术后应吃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适当使用缓泻药或开塞露等。
③出院宣教:
三个月内避免低头和重力劳动,防止晶体脱出;每周复查1次,保持3个月。术后无故出血、红肿疼痛、见光流泪随时复诊。滴眼药水缓解眼部反应。少数病人术后5~7d天可出现人工晶体异物反应症状,应嘱病人5~7d复查。出现眼痛、畏光、结膜充血随时检查。
1.2.2护理方法
(1)术前的护理
①眼科检查:
术前查视力、色觉、光定位,测眼压,了解视力下降原因、时间,有无感染、炎症发作史及青光眼、高度近视,有无外眼疾病史,如结膜炎、泪囊炎。将患者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眼科A超检查,确定人工晶体的选择。
②全身检查:
术前做胸透、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检查等常规检查;测量血压,血糖;请有关专科医生决定是否可行白内障手术。
③眼部准备:
术前3d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5~6次,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剪去术眼睫毛;如咳嗽可用舌尖顶住上腭缓解冲动,避免术中出血和玻璃体流出;眼部皮肤消毒:局麻药滴入术眼结膜囊内,消毒肥皂水将眼睑、眉弓以上及眶缘下2cm范围内擦净,生理盐水冲洗,干棉球擦干,75%酒精消毒,从睫毛根部向睑缘四周涂抹,上至眉上1~2cm,下至鼻唇沟,绕过鼻中线。术眼用美多丽点眼散瞳,包扎无菌敷料。嘱患者排空二便,同手术室进行术前交班;术眼术前1~1.5小时应用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散瞳,每10~15分钟滴眼一次至瞳孔扩大至5~6mm。术前30分钟可肌注鲁米那钠0.1g镇静;
(2)术后护理:
超声乳化术后病人可活动或出院,但应预防术后并发症。白内障术后特别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术后多为2~3级护理,当天术眼用纱布敷料包扎。取平卧位,术后数小时可轻微活动头部。尽量闭眼休息;防止碰撞术眼,以免切口裂开、前房出血、眼压升高和人工晶体移位;注意敷料有无渗液渗血;勿突然、弯腰、提重物及运动头部,避免咳嗽,以防伤口裂开、前房出血或晶体脱出。术后6h半坐卧位,以利积血下沉;术后第二天,更换无菌纱布,清洁眼部,检查视力恢复情况,以氯霉素眼水加地塞米松5mg滴眼,每日4-6次,多种抗菌眼药联用,每种隔3~5分钟,各滴1~2滴。休息时术眼以眼罩保护;每日观察术眼有无疼痛,结膜有无充血,检查角膜透明度,房水、瞳孔形态及虹膜、晶体是否居中。前房炎症轻者用地塞米松眼液与抗生素眼液交替点眼,每日4~6次;重者可球旁或结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加庆大霉素2万U,利多卡因适量至炎症消退。前房有渗出应给予散瞳。
(3)并发症护理
①前房出血:
一般保守治疗,嘱病人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大便干燥,根据出血量及吸收情况采取,避免角膜血染。
②继发性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早期眼压升高很常见,应及时点降压药和应用全身降压药,解除患者心理压力。
2结果
本组186例,通过健康教育与细致系统的护理,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术后视力迅速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已逐步在我国普及。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制定自我护理措施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护理人员要运用自身知识技能改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使其行为向健康转变,防范疾病复发,争取早日康复。护士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与及时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白菁,彭章平.健康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1999,34(4):250-251.
[2]张辉,贾乃伟,李兵,等.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病,2003,25(8):553-554.
[3]杜刚,罗丰年,孙叙清.门诊白内障患者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术[J],临床眼科杂志,2006,(4):168-169.
【关键词】 老年人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健康教育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白内障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下简写Phaco+IoL植入术)指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2~5mm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将晶体核粉碎使其呈超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吸出,术毕留晶体后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将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4月的100例行Phaco+IoL植入术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4月100例行Phaco+Iol植入术高龄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6.6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共158只眼,术前视力光感~0.2,术后三天视力>0.5。
2 护 理
2.1 术前指导。
2.1.1 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年龄较高,视力差,文化差异,对手术疼痛的畏惧,手术能否成功等容易给患者造成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护士在接待新住院病人时,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病房环境,针对不同的心理,以科学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发放白内障宣传手册,并向患者说明手术采用表面麻醉,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缝线、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加强其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鼓励家属参与,提供心理社会支持[2];让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使之消除疑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2.1.2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做好血常规、血糖、胸片、心电图等,眼部专科检查(视力、眼压、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球A超等)。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7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术前三天常规滴氯霉素眼水6~8次/日,术前无须禁食,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术前晚予安定5mg口服以保证睡眠充足,指导病人术前半小时术眼滴美多丽眼水4~6次,充分散瞳,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眼位配合手术医生。扶送病人到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毕扶病人回病房,嘱当日安静休息,尽量少活动,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在术后一周内特别注意避免低头,咳嗽,剧烈改变等,以防止人工晶体脱位。
2.2.2 术眼护理。术后出现术眼伤口疼痛予颅痛定60mg肌肉注射,恶心呕吐者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术眼予眼垫包眼一天,勿自行摘除,不能用力睁眼,禁止揉眼。术后第一天换药,严格无菌操作,防交叉感染,动作轻揉,用消毒棉枝擦去分泌物,让患者缓缓睁眼,避免强光刺激。观察角膜有无水肿,混浊,前房有无出血,深浅是否正常,瞳孔大小,植入晶体有无脱位,术口有无感染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检查视力恢复情况,检查完毕予托品酰胺眼水散瞳,防止虹膜粘连。术眼使用激素眼水及抗生素眼水滴眼预防感染。
2.3 出院指导。
2.3.1 指导患者注意科学饮食,食物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继续按医嘱用药。教会患者(或家属)滴眼药水的方法,滴眼前洗手,勿压迫碰撞术眼,保持术眼清洁。
2.3.2 出院后休息一个月,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游泳。出院后每周复查一次,一个月后每月复查一次,共复查三次。
2.3.3 发放健康联系卡,健康联系卡上注明手术医生姓名,联系电话,24小时热线电话,告知病人如果出现眼痛,眼红,视力下降等不适可随时咨询医生。
2.3.4 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病人出院后设电话回访登记本,将病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职业,文化程度,术式,术后情况等作记录。由责任护士承担电话回访工作,回访的时间安排与复诊计划一致,回访时主动询问病情,了解术后恢复情况,解答病人的咨询,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 体 会
Phaco+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期可选择在白内障初期,尚有视力时可手术,不一定等到晶体完全混浊时才可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切口小,无缝线,视力恢复快,反应轻等优点。因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因此术后前房保持良好,屈光状态稳定,散光小,手术安全,成功率高。虽然手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但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与精心护理,特别是高龄患者,热情接待、细心照顾、耐心解释以及动员家属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医护观点统一,尽量达到条理化,手册化,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改善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教可使病人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避免不良因素,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眼科护士要有良好的素质,扎实的基础,还需要有过硬的专科理论与技术水平,才能在护理中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医生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