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生态环境质量范文

水生态环境质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生态环境质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水生态环境质量

第1篇

关键词:除险加固;水环境;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柴河水库

中图分类号:S942.3 文献标识码:A

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江河、水库的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满足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概况

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355km2,总库容6.36亿m3,兴利库容3.36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7430kw。坝址区位于东经124°24′,北纬24°24′。冬季寒冷干旱,夏季温热多雨,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8.1~9.3℃,多年平均年降雨737mm。流域内多低山丘陵,属长白山余脉。以松、柞、桦、杨等天然次生林为主。20世纪70年代由于只注重粮食生产,森林面积遭到大量破坏,森林涵养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1.1库区水环境状况[1]

水库局配合铁岭市环保局、铁岭市水文局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根据各年度监测结果,对柴河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八五”期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十五”期间,五年均值超标项目有总磷,五年中PH一次值超标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标率13%,高锰酸盐指数超标31%,总磷一次值超标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标率15%,2000年石油类监测一次值超标率100%。水生生物状况检测,“八五”期间共见到藻类28属,隶属于6个门; “十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6种。水生生物评价结果,溶解氧很高,化学需氧量低,底质不呈黑色,无硫化氢,植物有硅藻、绿藻,优势种为小环藻、颤藻等,动物以鲢鱼、鲤鱼、螺类为主,属轻污染。

1.2污染源管理和污水治理情况

柴河水库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库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水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已被取缔或关停。库区内原有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也在水库局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说服、教育,最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了入库石灰水的排放。随着绿色农业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3柴河水库除险加固

自建成蓄水以来,柴河水库虽经多次补强,但主体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仍没有彻底解决。2006年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并于2007年7月开工。这次除险加固对柴河水库的工程状况、监测设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善。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旨在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环境[2]。

2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2.1广栽树木、退耕还林

柴河水库拥有自管荒山5000余亩,在开山造田的年代,很多林地被开垦种植。后来,由于“地”多人少,曾对外承包。尽管收入很少,但掠夺式种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水资源涵养功能严重降低,水土流失加剧了对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国家提出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以后,水库局各届领导对库区的水环境建设非常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封山固土、植草育林。如今,当年开垦起来的“粮田”已全部被果松、落叶松、油松等人工林取代。据林业部门测算,柴河水库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99.5%。

2.2坝址区旧石场处理

水库坝址区上游旧采石场面积约2.8万m2,岩石,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的石灰岩被雨水冲积进入库内,对PH值的影响很大。

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对于岩石、风化严重的部位,进行削坡清除,尽可能使山坡放缓到可栽植树木的程度。然后,凿坑换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杉树等树木。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库容库貌、降低冲刷、减少入库泥沙和石灰岩水进入库区,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对于相对平坦的部位,在彻底清除石材残渣的基础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长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复合土。然后,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3大坝两端山体的处理

大坝左右两端山体在水库兴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别是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长200m、高20m的范围内,岩石严重,由于风化,时常有岩块脱落。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而且给管理人员、游览观光的客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除险加固,对大坝左右两端山体进行了彻底的处理。首先清除风化严重的山体,然后利用钢构骨架进行加固,再放上钢网,填入壤土,最后根据山体走势和地形特点,栽植树木,种植花草。达到既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又封盖了石灰岩体,截断石灰水入库途径。从而,降低库水PH值,改善水体质量

2.4引济柴明渠的改造

引济柴工程渠道总长2.1公里,肩负着1010万m3的设计年引水任务,为水库的兴利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采用明渠引水,渠道穿过乡村,被附近村民用作垃圾场,把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到引水渠道,对入库水质产生了较大影响,水库局、市环保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利用这次除险加固契机,对引济柴工程进行改建。把已破损严重,原来用干砌石护砌的梯形明渠,改成全封闭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暗渠。整个渠道从引水闸,经节制闸,至入库山洞口,除预留检修井外全断面封闭,彻底解决了引济柴渠道水污染问题。

2.5墙后填土植生挡土墙的设计与应用[3]

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上游山体长200m、高20m的范围内,山体接近垂直或倒悬,无法采用固网客土固化技术。经研究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高挡土墙外侧填土植生,内侧做壁画、浮雕工艺的方法,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这段山体。2007年采用墙后填土植生挡土墙设计方案处理,现已运行近4年,整个结构运行非常好,没有任何变形、裂缝,墙后填土除在第一年汛后不同程度正常下沉外,栽植的树木、花草长势良好,很好地改善了库区环境。2009~2010年冬春季节,柴河流域遭遇近40年来最恶劣的低温、多雨雪、反复冻融破坏的天气,很多露天混凝土面、楼房防水等工程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这段墙后填土植生挡土墙工程没有任何损坏。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及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在本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热点。柴河水库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完善库区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铁岭市环境保护局. 柴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报告[R]. 辽宁 铁岭:铁岭市环境保护局, 1996、2000、2006.

第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们对于水资源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相关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及个人需要采取有力的控制和保证措施,以提高我国的水质控制效果[1]。在水质环境的监测控制过程中,需要监测人员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规范化完成水监测工作,以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

1环境监测中水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生存的必要性和开拓性人类在此过程中,不得不对环境进行相应的变化与改造,以此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本身这样的改造与发展是符合生态逻辑和社会伦理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因为在此过程中自然资源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导致淡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和减少,导致当下淡水资源已经慢慢成为地球上一种珍贵的稀有资源。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下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当下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水资源污染等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淡水资源利用措施,并以此为前提加强水质环境监测,你以此加强对水质环境现状的了解,也是促进水质环境治理和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必要数据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淡水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水质监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环境监测水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质监测管理缺乏完善的体系

水质监测和质量控制过程涉及多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各监测管理部门的监测内容与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一直存在,对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这是由于在水质监测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各监测管理部门仅仅根据自己所负责的监测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管理,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导致各部门工作划分不够明确,监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冗余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难度。

2.2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

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大力推广法治建设,但我国在水质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详细的监测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导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难以有效指导监测工作开展[4]。对于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许多监测人员没有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责任意识,导致水质监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3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监测人员的基础工作质量。但在许多环境监测部门中存在水质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

2.4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样品的数据监测和分析,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对设备的精确性具有一定要求。当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工作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难以正确反映水质情况,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5]。

3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是提高水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能够从源头上有效提高水质监测准确性,对提高水质监测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防止样品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

样品是水质监测的基础材料,样品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监测人员需确保样品能避免被水解或还原氧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样品中出现干扰物质,减少样品中原有物质的挥发或吸附损失[6]。具体操作包括:(1)监测人员需将采集好的水质监测样品放在稳定性良好的容器中严密保存,防止空气或污染物进入样品中。(2)监测人员需为每一个样品贴好样品标签,并将采样箱按顺序放置,以防出现混淆或错乱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出现需要重新采集样品的情况。此外,保存运输过程中还可采用冷藏法和化学法来充分保证样品的质量,为不同样品加入不同的保存剂,以缓解水样的物质相互作用的速度。在样品运输到实验室后,相关审核人员需要做好核实检验工作,与样品管理员进行准确交接工作,提高样品监测的有效性,确保水样符合监测质量要求。(3)采用链式保管的方法,使样品的变化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装运和分析中出现差错,提高样品追溯和查询工作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3.2控制水质监测的实验室分析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的茁壮成长。随着我国各个行业加大对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有效地实现了企业产品以及经营效益的极大提升。要想使得我国水质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就要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地采取措施对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进行优化,从而使得当前水质环境监测的要求不断得到满足。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在水质环境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购买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让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精确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面对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不断对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从而使得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

水质监测对于监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我国的实际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关监测机构或部门应当加大设备投入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提升我国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水准,从源头上控制好水质监测质量。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注意相关设备操作人才的培养,确保设备和技术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价值能够得到正确的发挥。我国之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质环境监测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得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从以上的描述不难发现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的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水环境治理之前,必须要有工作人员提前采用合适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测,然后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合理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因此要不断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大对于水质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时的引进一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技术以及经验,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4环境监测中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尽可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提高水监测的质量。

4.1改善水质监测管理部门体系结构

水质监测管理部门能够在水监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监管作用,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对于水质监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做到几个重要的工作方面:首先,严格要求环境水质监测人员的工作作风,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采用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准,采用专业、适宜的监测手段,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其次,水质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对于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查,确保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符合工作要求,为相关人才提供定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采取激励措施,为监测岗位的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的晋升途径,激发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水质监测质量保驾护航。

4.2强化水质监测人员管理

在针对水质监测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同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道德素质的强化,使得相关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水质监测工作的意义所在,提高对于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抽查考核,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监测工作行为,应当采取相关教育和惩罚措施。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其所掌握的操作技术进行定期的检验,通过多种考核来强化其专业的能力,同时拓展其知识层面,使之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考虑到监测工作极具严谨性与极强的操作性,所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开展操作交流会,同时运用内部小组的合作完成经验分享,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将全员的监测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管理人员还应重视监测人员信息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之掌握先进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有效提高监测人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那么,管理人员应带着前瞻性的思维重视监测人员素质的提升,从而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保证与监测工作的要求相契合,也能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出监测工作的最大作用,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推动。

4.3宣传重视水环境检测工作

目前,因为人们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多,所以在整个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获得理想的成效,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发挥好带头作用,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讲,以此来增强人们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必要时候给予政策上的便利,以此来协助检测人员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因为在政府支持下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快速的开展,所以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质监测工作中,以激励性政策来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到水质监测工作中,从人员招募到水质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来优化整体工作水平,以此来提升水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4.4对监制工作尤其注重基础环节

水环境监测当中是离不开工作者对设备实施操作的阶段,其涉及到样品的布点、采集、运输、存储、试验检测及其标准曲线这些工作,这部分基础工作需要有效且系统的分配,保障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完成,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而提升分析与评估的精准度。具体而言:(1)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应该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来执行,实验从事者应该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依据要求来进行实验,对于温度、湿度及其通风这些都需要依据实际要求来进行;(2)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在我国所规定的标准下开展,对于一些少数不够细致的操作方式能够结合领域情况及其自身情况,编制出较为细致的指导手册,用以对操作流程的规范,提升设备使用的精准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测对于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测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完善质量保证措施,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从源头上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规律与趋势,对水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进而提高我国的水环境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龚胜英.水环境监测中粪大肠菌群测定的质量控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07):9+11.

[2]穆春辉.湖泊水库生活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及环境监测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9):234.

[3]李晓红.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38+41.

[4]舒丽红.浅谈环境监测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以水环境监测为例[J].江西化工,2019(05):5-6.

[5]修池.黄河水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一等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4):34.

第3篇

研究区自然概况

白水河是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左岸的一级支流酉水河的上游,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的火烧堡,分水岭高程2014.5m.有观音坪、沙坪、竹园和小河口水电站规划梯级位于白水河干流的上游.流域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白水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全长89.9km.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且雨热同期.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又呈复杂多变的山地气候.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大,年平均气温越低.流域评价范围内植物种类丰富,是湖北省植物区系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植被类型属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鄂西南山地植被区,武陵山山原植被小区.其中海拔560~1500m区域地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和常绿阔叶林带;海拔560~700m主要自然植物为灌丛和灌草丛,此外还有分布一定面积的农田、经济果木林等,原生植被较少;海拔700~1200m主要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林在本带内低山、封闭沟谷有零星、小块状残存分布;海拔1200m~1500m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湿度增大,落叶树种的比例逐渐增大,同时杉木林、马尾松林等针叶林所占比例也较大.

研究资料及方法

研究资料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图片,使用了2011年8月Landsat5-TM影像,精度为30m;评价体系中以县为评价单位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COD排放量、固体废物年排放量源于2011年恩施州环境统计公报,其他数据来源于2011年宣恩县统计年鉴.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ERDASImagine9.1软件对卫星遥感图片进行遥感处理分析,通过非监督分类法,并结合实地考察测得的地面GPS样点数据和等高线、坡度、坡向等相关信息,对卫片(2011年8月)进行解译,产生植被初图,在植被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合并有关土地类型,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图.从而完成数字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景观格局图,最后进行景观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4](HJ/T192-2006)的评价指标筛选原则,本文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标分析流域内生物、植被、水资源、土地以及环境污染等情况,通过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计算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综合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质量.

生物丰度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是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4].生物丰度指数的计算公式[4]为: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面积+0.21×草地面积+0.28×水域湿地面积+0.11×耕地面积+0.04×建设用地面积+0.01×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bio为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Abio=400.62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植被覆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4].植被覆盖指数计算公式[4]为: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Aveg=355.24.

水网密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4].水网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4]为: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式中,Ariv为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河流长度归一化系数Ariv=46.43.式中,Alak为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水资源量归一化系数Alak=17.88.式中,Ares为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水资源量归一化系数Ares=61.42.

土壤退化指数土壤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4].土壤退化指数的计算公式[4]为: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ero为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土地退化指数归一化系数Aero=146.33.

环境质量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4].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公式[4]为: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年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年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年排放量/区域面积).式中,ASO2为SO2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SO2的归一化系数0.06;式中,ACOD为COD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COD的归一化系数0.33;式中,Asol为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此处采用全国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0.07.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Index,EI)生态环境指数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生态环境指数的计算公式[4]为: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土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数据计算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2011年10月笔者制定了详细的野外考察计划,通过GPS定位,对各种土地类型进行定位.通过卫片解译得出评价区内有林地、水域湿地、耕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分13种结构类型。

计算结果生物丰度指数=400.62×[0.35×(139.27×0.6+82.43×0.25+4.16×0.15)+0.28×(5.89×0.1+1.96×0.6)+0.11×(3.78×0.6+12.20×0.4)+0.04×(0.16×0.3+2.65×0.4+0.31×0.3)+0.01×(0.3×0.49+0.2×0.33)]/253.63=60.04.3.3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3.3.2计算结果植被覆盖指数=355.24×[0.38×(139.27×0.6+82.43×0.25+4.16×0.15)+0.19×(3.78×0.7+12.20×0.3)+0.07×(0.16×0.3+2.65×0.4+0.31×0.3)+0.02×(0.3×0.49+0.2×0.33)]/253.63=57.58.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水网密度指数=46.43×153.29/253.63+17.88×1.57/253.63+61.42×173.35/253.63=70.15.

环境状况指数(EI)计算方法

EI计算结果EI=0.25×60.04+0.2×57.58+0.2×70.15+0.2×(100-24.14)+0.15×99.76=70.69.根据EI的计算结果,评价范围内的EI为70.69.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丰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

主要生态问题及措施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