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农业的特点范文

传统农业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农业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农业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农业化 去农业化化 再农业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

一、农业历史发展过程

(一)古代传统农业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二)近代工业化农业

科技的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和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于20世纪初期),以机械化和电动化为主要标志,不仅促进工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三)现代生态化农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生态化,就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二、农业发展辩证过程

(一)基本发展过程的辩证启示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世界范围的农业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即传统农业是简单的农业化,对原始社会的农业进行了扬弃,使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代表的农业从原始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方式,即第一产业――农业。而近代农业,则是以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升级,其积极方面是使粮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同时还能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和工业原料。但由于过分依赖科学技术,而对传统的“天人合一”农耕理念进行了扬弃,提出了“向自然进军”理性的狂妄,并尽情地享受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一次次。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的每次征服,都将得到自然对人类加倍的惩罚。于是近代工业化农业走向了历史的尽头,建立在生物、信息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现代农业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以生态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的现代扬弃。

(二)再农业化对农业化和工业化的本质跃升

现代农业从本质上对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进行了辩证的扬弃,并实现农业本质的跃升。生态农业的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特点:(1)综合性。即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即针对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即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现代生态农业在借鉴传统农业优秀思想理念有:(1)天人合一理念;(2)精耕细作思想;(3)有机农业思想;(4)农业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了近代农业的科学思想和工业化手段。但现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只注重粮食产量的提高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粮食产量高和质量好相统一;(2)种植业与林、牧业协调发展,共同发达;(3)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4)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与劳动者的直接参与相结合。

总之,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即“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其中,工业化阶段是去农业化,即对传统农业的异化,而再农业化,则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扬弃,同时也对工业化(去农业化)进行了扬弃,即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积极理念和近代农业的正确思想,真正意义地实现天地人现代生态理念的统一。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再农业化 必然性 发展理念

一、再农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第3篇

我国的传统农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发源地之一。长久的农业实践活动,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节气、气候和环境都形成了规律的认识。最初的生态农业思想也逐渐形成,如《吕氏春秋》记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讲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观念。

1.1集约思想

重视土地的利用效率是中国的传统农业最显著的特点。集约思想在耕种方法和技术方面都有体现,例如:注重合理的种植密度,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和热量;采用轮作复种、套种的方式,轮作即粮食作物和豆科作物轮番耕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前后茬关系,达到用地养地的双重目的;套种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不同的作物之间能构成符合作物种群,共同抵御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桑基鱼塘”系统,太湖地区有“农牧桑蚕鱼”系统,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当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物质传递,体现了传统农业的集约思想。

1.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我国传统农业的另一特点和优势就是用地与养地结合,这也是几千年来我国土地久种不衰重要原因。古人将施肥比作用药,根据不同的情况“用粪得理”,通过施粪肥来为土壤提供肥力,保持土地的活力。土壤微生物能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是土地肥力标准之一,古人通过反复的整地,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繁衍。此外,利用豆禾谷轮作、秸秆还田实现以田养田,达到增产的目的,体现了“地力常新”的观点。合理施肥能够节约资源,保护大气和水资源的不受污染,轮作措施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古人将用地与养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量增长的同时,维持土地的活力,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1.3生态循环

我国农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农业与畜牧业互相依存、互相补充。自战国以后,粮食生产趋于多样化,逐步形成小型综合农业。如太湖流域的“农牧桑蚕鱼”系统,通过池塘养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蚕粪喂鱼的生态循环,充分利用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实现能量的转换,这种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另外,将动物和人的粪便混同果皮、菜叶植物灰烬等一起做成肥料,被土地利用,由此构成另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成果,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3方面的问题。

2.1认识存在片面

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一些农民和基层领导干部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和生态发展,不愿采用生态环保的技术,而知识追求见效的速度。这些都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片面认识造成的。

2.2施肥安全

生态农业提倡少量用化肥和农药,但是随着人地矛盾的不断加剧,加重了土地生产压力,化肥与农药的安全问题变摆在面前。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身健康,过度施肥导致土地板结生产力下降,大量的化肥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流失到土壤和河流中的化肥使水域富营养化,同时威胁饮水安全等等。有机肥与化肥一样,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上述问题。

2.3经营模式

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尚未成熟,并且缺少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技术体系,没有专门服务于农门的组织,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度不高等等。

3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效结合

3.1完善生态模式

完善生态模式,首先要对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有正确的认识,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让农民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主动认识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将“天人合一”的传统农业思想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低能耗、低成本是传统农业的优点,传统农业的生态较为稳定,有助于解决现代农业环境和资源问题,要可持续发展,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是必由之路,因此,需要借鉴传统农业优点来解决现今生态与经济矛盾等方面问题,完善现有生态农业模式。

3.2精耕细作解决施肥安全问题

现代生态农业存在过度使用农药与施肥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实现土地的“用养结合”。而“用养结合”正是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关键环节。借鉴精耕细作,实现农业生态化生产,首先要解决化肥的安全问题。传统农业的长久实践证明有机肥能有效保持土地的活力,因此,国家应加大有机肥的研制力度,借鉴传统农业粪肥还田的循环系统,利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为生态农业提供安全的有机肥料。同时,采用传统农业施肥犹如“用药”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提高有机肥料的施肥效率,控制肥料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高效、环保,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合现代技术

农具是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比如,古人使用三角犁铧耕地,达到土壤的用养结合,保持中国土地几千年地力常新。同时,在三角犁铧的基础上,创立了虚实结合的耕种技术,已发了一系列虚实结合的良好耕种效应,因此,应该在继承传统农业虚实结合、用养结合等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当下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农具、创新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合理发展。

5小结

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乡村的未来会怎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乡村的历史以及由悠久的历史所形塑的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李铁强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乡村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传统农业生产以较低的土地生产率与劳动效率为特点。它依靠传统的资本进行生产,经济增长主要靠密集的劳动与土地要素的投入。但在既定的生产要素约束下,所有资源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使传统农民具有了类似现代企业家的经济理性。第二,鉴于较低的土地生产率,人们对土地产权的竞取热情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在许多传统农村社区,有大量的公用土地。与产权共享习俗相一致,人们的合约方式更多地依赖于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习惯,或者说,人们之间的各种合约更多体现着道德的要求而不是经济关系。农村社会的贫困主要缘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三,农村社会内部也会有差别,如基于人口循环所造成的穷与富的差别;由于身份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但这种差别不足以酿成大的冲突。农民们的生存压力往往来自于乡村社会外部,如政府的苛捐杂税将农民推向饥饿的边缘,就会使农民在生存压力下起来反抗。显然,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社会,而只是求得生存,是一种消费意义的行动而非生产行为。第四,漫长的农业生产社会实践造就了独特的农民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民文化传统,其核心内容是天人与人际的和谐。基于这样的道德诉求,要求人们重视对自己内心的观照与行为的约束,重视对集体意志的顺从以及作为集体意志代表即共同体中权威的服膺。

传统农业社会将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湮没吗?如果是那样,我们由几千年农耕文明所涵养出来的乡愁,将何处寄托?显然,传统农业社会不能固步自封,应积极融入现代社会。但是,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转型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以及伦理观念,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应努力加以保存的方面。李铁强认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应该建立在伦理与环境的可持续理论上,它应该以生态为中心而不是人的自利为中心,应该以天人以及人际和谐为中心从而避免天人以及人际的紧张对抗,应该致力于人的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并不否认工业化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但不主张以工业化的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它坚持认为,农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兼容传统与现代性的文明。

基于上述目标,改造传统农业可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要素投入不足,劳动力与土地的装备率低,生产效率低下;其次,社会制度不利于农民与农业;第三,现代化伊始,传统社会有可能面临着被解构的危险,传统伦理价值的体系崩溃会让农民无所适从;第四,在一个市场霸权不断扩张的时代里,小农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与工业世界交易的过程中,小农可能处于一种十分不利地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转型将很难取得成功。

《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一书重点阐述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实现机制。作者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实现机制,基于自由资本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的视角,其答案是不同的。自由主义者希望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国家不同经济部门的联合,使农业社会越过传统的藩篱,进入到现代经济部门的行列。者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促使小农经济直接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才能彻底消灭农村社会的阶级对立,并克服小农生产的落后性。民粹主义者基于对农民集体主义意识的强调,认为通过农民的合作,完全可以使农村社会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来。表面看来,这是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昭示着三种迥异的经济体制。但是,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三种理论在关于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上,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存在着许多相同的方面。综括起来,关于现代农业的建立,离不开市场机制,政府作用十分关键,而农民的合作精神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5篇

关键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和农村农业增长金融领域传统农业产供销农业生产社区投资法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现代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既要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又要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道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对金融服务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现代农业要求的金融范围有所扩大。传统农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起点和价值链的低端,金融服务主要在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需求。而现代农业是“种养加”、“产供销”和“贸工农”一体化,农工商联系更加紧密,这必然要求金融服务范围从传统农业生产扩大到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农资生产销售,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等各个环节,覆盖整个价值链和产业链,因此,为之服务的金融产品必须多样化,服务必须综合化,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保险、农产品期货、证券等金融领域。

二是金融服务层次必须相应提升。现代农业的生产、流通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不仅面向本地市场,而且区域性甚至跨国易日益增多,交易手段不断更新,资金运动更加频繁,加上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新金融产品、新的服务渠道的需求日益迫切,过去银行简单的“存放汇”业务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参与者的要求。

三是对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和网络性要求更强。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农村,也涉及城镇;既涉及农民,也涉及城镇居民;既有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还有科研院所、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甚至国际组织的参与和支持,因此资金流、信息流的跨度极大。金融机构不仅要有物理网点为之服务,还要有发达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化渠道,能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服务,因此对于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第6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科学农业;传统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32-2

1 休闲农业的特点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农业发展的现状为: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农业生产功能单一、农产品商品价值低廉、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等。而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和常规农业相比,休闲农业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1.1 生态效益明显

休闲农业区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常规农业区,具有山水相依、气候宜人、瓜果飘香、田园风光秀丽的特点。其自然资源整体协调,生态结构比较合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休闲农业能改善农业区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

发展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或自然农业的转变和跨越。传统农业过度依赖农药、化肥的现象非常明显。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短期效益,造成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成为“无安全保障”的食品。而休闲农业的生产则按照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或绿色农业的要求,限量甚至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冶手段进行生产和管理,所生产的产品为安全、营养和保健食品。

1.2 多功能性、高效性

休闲农业能解决农业生产(或产品)功能单一、产业链短、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不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还能发挥保护生态、提供旅游观光和各种现代服务等功能。

休闲农业能够把分散农户和分散土地进行整合、集中并加以合理配置,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业经济。所以休闲农业也是一种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

1.3 市场导向性强

与常规农业相比,休闲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与城市人群的需求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休闲农业与城市需求之间有着更为明显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休闲农业的市场导向性是比较突出的,其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比较高,而常规农业的生产往往具有盲目性和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1.4 明显的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条件的差异造就了休闲农业具有很鲜明的地域色彩。首先是自然气候差异所形成的作物和生态差异。如南方有四季常春、花团锦簇,北方有棉田麦浪,林海雪原;东部有荷塘水乡、稻田河网,西部有草原戈壁、羊肥马壮。其次是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差异。如西部有草原牧歌,东部有渔舟唱晚;北方有二人传,南方有秧歌。

1.5 明显的休闲性

休闲是人类永远的需要。随着市场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人类处在嘈杂、拥挤、污染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工作紧张、身心疲惫,需要休息和调整。而休闲农业所提供的新鲜的空气、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恰好能满足人们向往农村、回归自然的这一需求,能使消费者的快乐、惬意以及休身养性的追求得以实现。

2 开发休闲农业的优势

与常规农业相比较,开发休闲农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2.1 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益明显

休闲农业在生产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同时,还发挥着防止洪涝灾害、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具有处理废弃物、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绿色自然景观,以及发扬传统民俗、农耕文化的功能。休闲农业既体现农业的生产功能,也突出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是集生产、生态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产业。

发展休闲农业能更好的发挥农业在塑造良好乡村风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潜在作用。休闲农业不仅能解决就业,还能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为消费者提供观赏、品尝、购买、娱乐、疗养及度假等服务,从而获得比传统农业高得多的经济回报,是传统农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和过渡。

和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还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地域风情等资源转化成经济收入。发展休闲农业能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使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2.2 发展休闲农业,是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有效手段

休闲农业为城乡经济社会的交流架设了平台,拉近了农民与市民的距离,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能将农业发展、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及农村规划设计结合起来,能为农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广大农民朋友通过给城市游客提供服务,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会逐步受到城市先进文化和市民现代意识的影响和熏陶。农民兄弟的思想觉悟、综合素质能逐步得到提高。城市居民在体验休闲农业、回归自然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了城市资源向农村的转移,充实了农村发展的基础。

总之,休闲农业是以不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永续利用的农业,是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创造人类长远生存条件的科学农业。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不论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都远远超过常规农业,其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农业许多倍,其社会、生态效益则无可估量。所以,休闲农业是一种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代表了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3 发展休闲农业应该做好的工作

3.1 做好规划、统筹开发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基本做到起点要高、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必须做到特色鲜明、功能到位,要将农业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田园美景、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等多种资源。要充分表现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尽可能深入挖掘特色风土人情,多推出城市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体验活动项目。要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生产、科研,生态和市场需求相融合,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特色突出,主题鲜明

特色是休闲农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休闲农业的魅力所在。要认真摸清可开发的优势资源状况和周边地区休闲农业项目的特点,用差异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资源来营造自己的特色。要对其地域性、季节性、景观性、文化性和传统性等特色加以科学的利用。休闲农业项目的主题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特点:

3.2.1 要新鲜 要用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使游客悠闲放松,满足其回归自然,陶冶情操的追求。

3.2.2 要奇特 要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最新成果。奇花异草、优良品种、珍稀动植物和高技术手段,能满足游客猎奇、探密及求知的心态。

第7篇

 

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1]形成这种均衡的主要条件是:(i)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使用的祖先传下来的生产要素,并不因为长期的经验积累而有多大改变;(2)如果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的来源,那么,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变的,

 

即人们缺乏增加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激励;(3)由于以上两种状况的长期不变,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收入流的来源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当追加的收入流来源被局限于传统要素时,相对于表现为实际收入的边际产量而言,这些要素的价格是高昂的。收入流来源价格高,亦即向传统要素投资的收益率低。这对传统农民把收入中的更大部分储蓄起来投资于这种要素缺乏足够的刺激,储蓄和投资不能增加,传统农业长期停滞的状态也就不可能打破。

 

如果仅限于对传统要素做出更好的资源配置以及对传统要素进行更多的投资,实际上无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充其量也只能有很小的增长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来源的关键,在于给予农业投资以平等的获利机会。舒尔茨(TheodoreSchultz)指出:“我确信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概念。

 

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如果农业中得到的收益率等于或高于其他经济机会的收益率,那么就意味着,就每个单位的投资而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等或更大一些。”[2]换言之,把农业改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投资问题,即必须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

 

在什么情况下对农业的投资才是有利的呢?由于传统要素是高昂的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农业投资不能投向已耗尽其有利性的传统要素。“处于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一定要以某种方式获得、采取并学会有效地使用一套有利的新要素”B1。这些新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流价格下降,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这种廉价的新生产要素新在哪里?新生产要素的新特之处,实际上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一种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为了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的生产要素。[4]”第二,新要素为什么可以成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这是因为,新要素比传统要素有着高得多的产出效率。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最近几十年在许多国家里农业生产的增加显然是巨大的。这些增加表明农民对新经济机会的反应。一般说来,这些机会既不是来自可以定居的新开发的农用土地,也不是来自农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这些机会主要来自更高产的农业要素。[5]”这样,单位产出中投资成本的比重就下降了,从而使对新的现代要素的投资比对传统要素的投资更为合算。一旦辨明了隐蔽在技术变化中的新的生产要素,经济增长源泉的问题也就基本清楚了。

 

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就是要把停滞、贫穷、落后的农业部门,转变为可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部门。要实现由长期停滞到快速增长的转化,唯有用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要素去替代已耗尽有利性的传统要素。因此,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技术进步,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和根本出路。

 

2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

 

理论研究和经验事实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资源占用比重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而农业资源份额则显著地下降了。产业结构的这一转变,恰恰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环境。

 

过多的劳动投入和过少的资本、技术投入的均衡是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基本特点,也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根源。传统农业要实现发展,就必须打破资源配置的这种低效率均衡,这依赖于资源的两方面流动:过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和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入农业部门,从而在农业部门形成高效率资源对低效率资源的替代。产业结构的转变,为农业部门这两类资源的流动提供了条件。钱纳里(H.Chenery)和赛尔昆(M.Syrquin)关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证明,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由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表示),农业单位产出所使用的资本量在不断提高,而所需劳动量却明显地减少了。这说明,在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农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格局由传统型在向现代型过渡。

 

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在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大量存在,早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一旦人口迁徙和资本积累使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减少,其相对工资便会增长,农业的赶超过程也就会发生。因而,和其他部门相比,这一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提高得更快一些,这是和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增长相关联的。结果,农业开始缩小生产率的差距。[6]”进入发达阶段,“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农业,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由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的部门转变为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最高的部门。”

 

在产业结构实现成功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产出也在不断增长。产业结构转变导致农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这是因为,(1)农业份额的下降是与工业、服务业相比较相对比重的下降,它是由农业的增长率慢于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率造成的;(2)农业份额的下降,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主要是劳动力份额的下降。这种份额下降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也是相对下降,只有在结构转变的后期,才会出现绝对量的减少。与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这种相对量甚至绝对量减少相对应,是农业部门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增加,还有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在钱纳里等人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伴随产业结构转变的农业发展过程,就是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和农业资源现代技术含量及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步变化过程。或者说,农业发展的基本标志:一是宏观经济结构中农业份额的下降;二是伴随农业份额下降过程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3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农业中,绝大部分经济活动是在微观经济组织内(家庭或农户)进行的,只有少量的经济活动是由超家庭的中间组织和更高层次的地域性组织或国家进行的。就各层次组织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量占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比例而言,是以家庭经济活动为基础,各种中间组织的经济活动居次要地位,地域性或国家宏观组织的经济活动更少的金字塔结构。

 

现代农业组织结构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间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市场交易的社会化组织)的充分发展及其经济活动比重的大幅提升。在现代农业中,不仅产前、产后的各种工序被分离出去,就是产中的部分重要工序也先后独立出来,形成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原来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各种工作,现在则由专业服务组织分别承担。许多社会学者特别重视中间组织的地位,认为中间组织的发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个基本标志。与传统农业金字塔式的经济组织结构相比,现代农业组织结构是以中间组织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占据主导地位的菱形结构。从经济组织结构演进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为上述金字塔型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过程。

 

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因素有多种,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商业化进程中交易关系的改变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与交换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扩展,农业中的专业化分工日益发达。农业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农业组织形式创新和农业组织结构变迁的过程。只有为大规模市场交易而进行的生产,才能由专业化经济组织承担。现代农业中间组织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现代农业分工体系的扩展。

 

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同时表现为农业组织的企业化。其主要表现是:第一,生产决策类型由生产导向的自主决策转向市场导向的自主决策。或者说,生产目标由产量最大化转向利润最大化。第二,产出中自给性消费部分日渐势微,市场销售量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构成。第三,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素已不一定或不可能完全自有,而主要通过交易契约获得。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这种交易契约仅限于土地要素时,农业生产单位还不能完全具备企业的性质;只有当这种交易契约同时遍及到非土地要素时,农业生产单位才被企业化。第四,农业部门的资本投入能够获得与非农产业部门大体相等的利润率。从本质上说,农业组织企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经济人本性的组织体现。

 

农业组织的企业化与规模化是密切相关的。当农业生产组织的目标转向利润最大化时,当农业市场扩大导致农业领域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时,当农业贸易特别是高级市场交易带来不断增长的利润从而使农业资本积累加速时,当农业日益成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时,当非农产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对农业劳动力形成较大吸纳力时,农业组织的规模化就不仅是必要的事情,而且同时成为可能。虽然农业组织的规模化受制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结构,因而会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规模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规模的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和一般的规律,并不以国别或资源结构的差异而转移。农业组织规模合理化的基本趋势,是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雷纳(AJ.Rayner)和英格尔森特认为:“由于作为新技术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固定资

第8篇

关键词: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困境;有效出路;对策;建议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化石资源投入的增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品,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消失的问题、土壤板结造成的自然肥力退化问题、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同时,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一位副司长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增长方式相当粗放。据调查,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和4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单位面积用种量大大高于国外水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

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农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的唯一出路。

一、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弊端

迄今为止,世界农业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三种发展形态,目前正在向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形态发展。目前我国农业是一种介于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之间,并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形态。

传统农业本身也是一种循环农业,也是最早的一种循环经济形态,它以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基础,利用动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自然循环来保持产业内的生态平衡,很少从外部投入物质和能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循环农业经济因为效率低下,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十分有限,如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始终是我国农业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显然,低效率的传统农业是很难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因此,传统的循环农业经济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和机械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逐步用石油农业取代了传统农业,并在农业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以大量的石油资源和化学物品的投入为主要特征的石油农业,在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农业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资源数量有限与质量下降,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质量退化,又反过来更加剧了这种供需矛盾等等。显然,这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无论是纯粹的传统农业,还是现代石油农业,都不是理想的农业形态,均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是我国面临的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二、现代循环农业经济

(一)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

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有别于传统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将传统农业中的循环经济特点和现代农业中高效率的特点有机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循环经济以资源减量化、循环利用为特点,以尽可能少的外界资源投入,实现既定的产出目标,同时,又体现现代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和以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农业、实现高效农业的特点。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既可解决现代石油农业中化学物质高投入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同时,又克服了传统农业中的低效率缺陷,是一种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经济。

(二)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特点

现代循环农业经济与传统循环农业经济相比,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的一个特点:

1、现代循环农业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将现代最新的良种技术、生产技术、机械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是一种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

2、现代循环农业经济以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产业化为特点,克服了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缺点。

3、现代循环农业经济以产业间、区域间的大循环为特点,实现资源在产业、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化配置。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循环,实现产业间“产业A废弃物-产业B原料-产业B产品-产业A资源”、“产业B废弃物-产业C原料-产业C产品-产业B原料”等产业间的互相循环利用,这里的A、B、C均可以是无数个企业、无数个产品。

4、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既定的产出目标,因而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并且,通过产业间或产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将环境污染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5、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其为子孙后代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6、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物质资源的循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跨越了产前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能源生产部门、产中的各种服务和生产部门、产后的加工、销售环节、最终到消费者,在消费环节实现其价值,同时也将在此领域产生各类废弃物和有机垃圾。

因此,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绝对不仅仅是某个产业内、某个环节的循环,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各环节、各部门、各产业、各个群体的一种社会大循环。农业服务的是整个社会,社会从农业内部不断索取的物质,最终将尽可能的返还到农业系统中,以实现真正的循环。

我国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产生了一批循环农业经济的典范。

例如湛江农垦将甘蔗做成六大产业,过去亏本的甘蔗种植行业,如今已经形成了糖、碎粒板、发电、酒精、有机肥、造纸等六大产业,该产业链主链条分别是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碎粒板或燃烧发电;制糖产生的废糖蜜酒精;滤泥有机肥甘蔗生产。这一产业链是纵向闭合的,由甘蔗发展出糖、纸、酒精等主要产品的生产,最后废物利用产生的有机生物肥又回到了蔗田,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与此类似的还有菠萝、剑麻等产业。如剑麻循环经济产业链主链条是剑麻叶片纤维剑麻制品(地毯、麻绳、抛光布等),此外将麻渣用来提炼剑麻皂素,残余物做有机肥回田,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菠萝循环经济产业链主链条是菠萝加工成菠萝罐头或菠萝浓缩汁,菠萝皮可用于制作有机生物肥回田。

湛江农垦的有机肥的生产是通过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物菌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将以上各个农业产业的废弃物、以及畜牧业产生的畜粪肥等收集在一起进行发酵,年产五万吨的有机肥,对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均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使得湛江农垦5年扭亏,增盈过亿,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率,而用有机肥生产的其它有机或绿色农产品用于出口,市场前景可观。

可见,现代循环农业不仅仅是某个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各个产业间的大循环。然而,我国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困境的有效出路

1、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发展生态经济,使人类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子孙后代的生存生活资源得以延续。农业是一个多副产品的行业,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将原有的副产品进行有效开发,使农业产出价值得到极大提升,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

2、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可以减少各种农业污染。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实施“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因此没有或很少有废弃物,不仅可以减少农业污染,还可以实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向生态型转化,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功能的转型。

3、实施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可以尽可能减少外界的资源投入,特别是减少化学物品的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建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的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产业间的循环,延伸农业产业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农业附加值。

三、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农业就是要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农业得到持续发展。以循环经济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困境是使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作为全国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更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建立国家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试点省

国家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试点省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探索有效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省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示范点,促进我国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因为我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所处的环境信息比较闭塞,加之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因此,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示范引导。

(二)建立政策和体制保障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

2、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平衡。

(三)转变人们的经济增长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1、大力宣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念,转变人们的经济增长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等,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

1、继续完善并推广实施沼气工程,保障农业的物质循环。

2、开发生物肥料及有机农药等,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投入,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3、发展节能型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现代节水技术、节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地主制经济;农业现代化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学界所公认的;探讨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离不开精耕细作这个话题。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基因”。这个观点并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许倬云先生在《汉代农业》等论著中对“精耕细作”多所论述,指出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三原色之一。也有的学者称“精耕细作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一切有异于西欧特点的最终归宿”[1]。其实,它不但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想强调的是,精耕细作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较正确地处理天(自然)与人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精耕细作的成因、内涵和价值。

一、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形成的原因

对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产生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看法,最常见的是用地主制经济下的小农制或人多地少格局下的“人口压力”来解释。的确,在封建地主制下个体小农(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比之西欧中世纪的农奴,有较多的人身自由,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甚至可以私有土地,而经营规模狭小,经济力量薄弱,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稳定,这就使得他们有必要、有可能、而且愿意通过多投放活劳动,精细耕作管理,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发展无疑与此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精耕细作的产生,的确需要以一定的人口为其必要的前提。最明显的是,精耕细作首先产生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南境由于地旷人稀,长期实行“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制度,只是在东汉末年以来大量中原人口的南移以后,才启动了了江南地区新的大规模开发的长期过程,并最终导致唐宋时代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不过,上述两种因素对精耕细作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起过重要作用,但并不可能构成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尚未形成的时候,精耕细作已经出现了。

中国虞夏之际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以下发展阶段: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以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为标识,虽然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若干痕迹,但精耕细作农艺已经萌芽于其中。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臻于成熟,并获得系统的总结。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宋以后出现的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人口激增导致原有耕地的紧缺,人们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说精耕细作技术出现在战国以前而不是以后,根据是什么呢?在战国以前的沟洫农业中,有三项相互关联的重要技术,这就是垄作、条播和中耕。沟洫体系所形成的畎亩农田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行垄作的农田,它为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我国中耕技术出现很早,商周时中耕就备受重视,当时出现了专用的青铜中耕农具——“钱”和“镈”,它们由于广泛使用甚至发展为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否实行中耕是中西传统农业重要的区别之一;日本学者称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的“休闲农业”相区别。中耕是以实行条播为前提的,而条播和中耕都是在垄作的形式下发展起来的。正是沟洫体系下所普遍形成的畎亩农田,为垄作、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垄作、条播和中耕技术的结合,加上适当的密植,就可以形成行列整齐、通风透光作物群体结构,使作物的生长由无序变为有序,这成为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最初表现形态。这套技术虽然是在《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中才获得系统的总结,但它的产生却不晩于西周春秋时期[2]。此外,据《国语·周语上》所载,我国传统土壤学中最有特色的“土脉论”在西周末年即已出现。春秋时代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天时”观念,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指时体系也在形成和完善之中。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农功是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的行为,它要求有缜密的思考和计划,其中包含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这正是精耕细作精神的体现。

既然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即已出现,而这时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均未形成,它们当然不可能成为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上是不可能逆时序的。

那么,精耕细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从有关记载看,上面所说的这套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在改造黄河流域低洼盐碱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从总体上看是半干旱的草原,但在河流两岸比较低洼的地区有较多的沮洳薮泽,形成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局部生态环境。我国自原始社会末期起,农业向低平地区扩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的威胁,却面临着如何排水洗碱、把低洼地改造成良田的突出问题,中国古代人民用建立沟洫体系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形成了畎亩农田和垄作、条播、中耕配套的技术。因此,可以说,精耕细作农业技术首先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因应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其实,这不独畎亩技术为然。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北方旱地“耕—耙—耢—压—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是当地先民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春旱多风的威胁而创造的。唐宋以来成为全国粮仓的长江下游精耕细作农业区,在《禹贡》所反映的时代是“厥土惟凃泥,厥田惟下下”的,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埔圩田系统,发展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才使这一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的。我国农民改造利用盐碱地、干旱地、山区低产田等,有许多独特的创造,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我国自然条件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相当严峻的一面,精耕细作正是我国古代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条件中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而创造的巧妙的农艺。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农业不是象其他文明古国那样发生在自然条件单一的一隅之地,而是发生在十分宽广的地域内,它跨越寒温热三带,在辽阔的平原盆地,连绵的高山丘陵,众多的河流湖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单元。活动于不同地理单元的各民族,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而形成的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这些文化在经常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多元交汇、博大恢宏的体系。在这样一个农业体系中,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实践,无论广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也正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融汇,使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充它的地盘,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使之成为覆盖宽广、影响深远,延续不断的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

总之,应该从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的高度来理解精耕细作的产生。我们不能昧于“人”而不见“天”,也不能昧于“天”而不见“人”。从天人互动关系来考察,精耕细作形成的真正基础是中国人“应对”既定自然环境的实践。这里说的“应对”,是适应与改造的结合。“应对”观既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区别于无视自然环境的唯人类中心论,比较好地反映了正确的天人关系。

--------------------------------------------------------------------------------

[1] 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2]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取材于《后稷》农书,它所反映的主要不是战国时代、而是战国以前尤其是春秋时代的情况。参见拙著:《试论诸篇的时代性》,载《农史研究》第9辑,农业出版社,1989年。

二、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今试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精耕细作”是近人对中国传统农艺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的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天”(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地” (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土地因素)、“人”(农业的主体)、“稼”(农业生物)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不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农业生物之间、农业环境之间、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物质循环,而且摆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并列,既不是以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这样,人和自然就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对待自然,才能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是精耕细作的灵魂。“三才”理论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它是长期农业实践经验的升华。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语言和农业智慧。我在《“天人合一”和“三才”理论》一文中,论述了从农业实践中产生的“三才”理论,如何反过来成为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并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渗透到各种学派的学说中,以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斑烂的色谱中的一种“原色”。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传统农业影响到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而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特点的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也打下了以精耕细作为重要特点的传统农业的深刻烙印。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这大概没有比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表现得更多典型的了。以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面貌。

(二)支撑了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发展

由于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天人关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巳故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尽管遇到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但从来没有由于技术指导的错误引起重大的失败。我国传统农业犹如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砍断了一个大枝,很快又长出新的大枝来代替,不但依然绿荫满地,而且比以前更加繁茂了。这是非常正确的论断。事实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精耕细作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过,而且,正是它成为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经济在困难中复苏的重要契机。北魏时,在长期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黄河流域农业亟待恢复,这时出现了《齐民要术》;元统一后,又一次面临振兴因游牧人蹂躏而残破的农业经济的任务,这时出现了《农桑辑要》和王桢《农书》,这并非偶然的巧合,它一方面说明精耕细作传统延綿不断,另一方面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发扬精耕细作传统作为克服困难、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发达的传统农业,为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根基。而中国传统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之一,正是因为它具有一个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体系。

(三)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前面说过,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对象(“稼”)、农业环境(“天”和“地”)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不但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内容,而且把精细的管理贯彻到从耕种到收获、保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西欧中世纪比较呆板的种植制度和比较粗放的管理迥然不同。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的劳动者,成为精耕细作农业的内在要求;精耕细作需要有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现在看来,正是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西周以来实行的“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公田劳役制变得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走上了衰亡之路,最终导致了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瓦解和独立自耕农的普遍出现。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制就是在井田制瓦解小农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地主阶级也面临着使用奴隶、雇工,还是使用佃农来经营土地的选择,在战国以后的一个时期,奴隶制的成分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雇佣劳动一度也比较普遍,但它们都没有发展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租佃制的实行开始时尽管并不显山露水,但却是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已经明显地占了优势。这是为什么?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奴隶和雇工都难以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在精耕细作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农业上使用奴隶,生产效率低,监督费用高,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主人的皮鞭下劳动的奴隶是不可能精耕细作的。驱使雇工种地,监督也有困难,且不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采取分租的形式,使农业劳动者有独立经济,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才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精耕细作对劳动者耕作意愿和主动精神的要求,是租佃关系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获得发展,并最终战胜其他方式取得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正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中国封建地主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私属性的租佃制到契约性租佃制,从分成租制到定额租制,佃农的经济独立性逐步加强,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而这一切都是与精耕细作农业的逐步发展相联系的。我们知道,战国以来长期实行封建地主制是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制度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的原因所在。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莫过于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比西欧中世纪快得多,这也是与中国实行精耕细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第一,在主要利用人畜力耕作的条件下,精耕细作一般要求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因此,在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中,“人力”被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样,就产生了增殖人口的内在动力,历代统治者一般都注重人口的增殖。第二,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三个台阶,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时大致吻合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是在精耕细作形成以后的战国秦汉时代,在籍人口最多时达五千多万。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到了宋代,我国人口进入又一个增长较快的、而且是长期趋势增长的时期,人口超过了一亿。清代,中国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夕人口巳突破四亿;这当然有赖于国家统一、社会长期稳定等条件,但其基础仍然是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明代以来精耕细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今天,我们能够以世界上1/7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仍然是与实行精耕细作分不开的。 三、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传统农业虽然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世逐步落伍了。这是一个隐蔽发生的过程。、尤其是以后,由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挫折,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二十世纪末,许多朝野有识之士发出必须振兴农业的痛切呼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从此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继续完成农业现代化的任务。

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既有农业科技外部的原因(封建地主制下小农分散孤立经营,封建剥削的苛重等),也有农业科技内部的原因(重综合轻分析,重定性轻定量,重应用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和精确的概念体系等)。由于不属于本文论题,于此从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无疑应该努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但这并不等于要抛弃传统农业中的一切。我们要抛弃的是传统农业中落后的成分,但对其中合理的成分应当继承和发扬。从根本上说(而不是就所有的技术细节说),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中合理的、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的必要性是很清楚的。上文谈到,精耕细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既定自然条件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对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深刻理解,这些认识的正确性是不会由于社会制度的更替而过时的。比起古代,我国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有增无减,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选择。扩大一点说,世界人口总是不断增加,而耕地却不可能无限的开垦,所以从总体看,世界农业必然是要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道路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意义。我们知道,西方式的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而,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今天,我们再也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来谈农业现代化。而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天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以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为灵魂的精耕细作传统,就不单是如何协调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

从物质再生产过程看,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在于,传统农业主要使用人畜力、比较简陋的农具和农家肥,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内循环,农产品的加工是很初步的;现代农业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外循环,农产品的加工非常深入。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农业有外源的能量(石油)的投入,传统农业则除太阳能利用以外,没有外源能投入。正是由于大量外源能的投入,现代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产业,支持了其他生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方式过分依赖外源能。有资料说,美国家庭每消耗1卡食物能,要消耗9.8卡石油能,约1比10,相应的熵值为6300千卡,无效耗散系数高达90%。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6%,它的总能耗却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夏季三个月消耗的空调电能,等于中国一年的总用电量。石油能是地球三十亿年以前的森林所固定的太阳能,经地质变化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储藏能,是不可再生的,好比没有后续的存款,用一点就少一点。如果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加改变地持续下去,就难免有能源枯竭、地球因超负载而崩溃的一天。由于过分依靠外源能,把农业工业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投入—产出比”下降等一系列弊端已日益暴露。这些情况,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纷纷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传统农学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因而再次显露出来了。

以“天人相参、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比较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符合农业生产的本性,与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农业的原理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各地广泛开展的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可持续农业的试验和推广,在某种意义都可视为传统农业中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但是,可持续农业并非完全排斥外源能的使用的封闭的系统。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外源能的投入,不改造传统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要有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拒绝使用化肥、农药、机械是行不通的。现在应该在强调太阳能循环利用的同时,把石油能的投入和使用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尽量恢复使用有机肥料。同时,作为未雨绸缪的措施,应该积极开展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新途径和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实行精耕细作要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使之适应现代的生产条件,取得精确的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应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

现在,有些地方的农业现代化仍在照搬西方过时的模式,把我们传统中的好东西丢得差不多了,这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因此,强调精耕细作的传统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Intensive Cultivation,Human-nature Rel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第10篇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著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 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 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 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著,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著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著。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著,显著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著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著,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 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著,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优先序

一、引言

有关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总结出各国金融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方面带有的规律性的趋势。其后麦金农与肖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认为有选择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农村经济的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退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政策设计让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服务,使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需求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在制度上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发展的优先序依据。

二、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政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政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政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政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政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政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政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政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领域或直接由政府组建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保险。

3.在非农生产领域要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的进入,在政策上为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或提供贷款提供方便,吸引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J].财贸经济,1995(5)

[2]叶敬忠汪淳玉: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谢婷婷: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学术交流,2007(3)

[4]熊军: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商业现代化,2006(4)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第12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 优先序

一、引言

有关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总结出各国金融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方面带有的规律性的趋势。其后麦金农与肖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认为有选择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农村经济的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退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政策设计让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服务,使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需求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在制度上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发展的优先序依据。

二、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 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政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政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政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政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政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政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政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政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领域或直接由政府组建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保险。

3.在非农生产领域要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的进入,在政策上为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或提供贷款提供方便,吸引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J].财贸经济,1995(5)

[2]叶敬忠 汪淳玉: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谢婷婷: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 学术交流, 2007(3)

[4]熊军: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 商业现代化, 2006(4)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第1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内涵;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67-01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普遍存在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减灾、防灾、抗灾害能力低的“四低”现象[1-2]。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现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如下。

1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展理念发展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

2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日益显现。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向优质生态农产品及深加工业发展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3]。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初步构筑起贸工农相衔接、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发展领域。三是科技创新推广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建立起以镇农技推广部门和龙头企业、协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镇、村两级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四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道路改造和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4]。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稳步发展。

3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

一是思想认识在淡化。由于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工作任务较多,同时农业地位的低下,农业工作存在放松和部分失管现象。二是为农服务在退化,科技支撑力量还比较薄弱。镇级农技体制行政化倾向严重,农技人员在岗率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与农民对农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工作开展难度大,现行农技体制有待改革。

3.2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低,抗御风险能力有限

农村实用人才缺乏;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农户分散经营,集约化生产程度不高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

4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4.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切实保障有效运作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目前农业领域小规模生产、粗放型经营、分散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管理服务的作用。

4.2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健全保障机制,并且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户把闲置的承包土地流转出来。二是提高规模经营质量和水平。抓好政策导向和培训,选优汰劣。三是探索新型经营形式。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规模经营形式。

4.3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基础性产业。但就产业而言,比其他非农产业具有明显的弱势,不但点多、线长,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4.4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要整合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组织科技攻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多方面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继续开展“阳光工程”,使农民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参考文献

[1] 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4-6.

[2] 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12,33.

第14篇

无土栽培技术是目前的农业上的一项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采用培养液代替土壤的这项新举措,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效益,解决了很大的传统问题带来的弊端,为进一步将农业推向“工厂化”提供了支持力量和科技保障,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上即将有着更大的发展。

1 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

1.1 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农业的土地种植带来的缺陷,一般来讲,传统农业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说作物经常连作,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土壤种植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般一旦作物连作,如果其中有作物染上病虫害,就会通过土传播使得其他健康的作物也染上了相应的病虫害。但是如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将所用的器材按照科学的处理方法充分进行处理,以便防治病菌的传播,减少作物的感染;通过传统农业种植出来的作物,都离不开“清洁”这个环节,但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植出来的作物就可以避免“清洁”这个环节,方便,省时省力;传统农业的种植总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每种作物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不一样,很多情况下会由于土地不适合某种作物生长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无土栽培的培植技术就可以避免这种由于土壤不适合种植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和作物产量下降带来的弊端;对于某些作物来讲,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将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缺点

无土栽培技术是农业上的新科技,在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都趋向于大规模化生产,对于无土栽培技术这项新技术来说,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必须引进大量的现代化设备,投入成本相比传统农业来说高出好多;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在蔬菜种植方面,对于蔬菜种植所需要的条件来说,要求栽培技术必须先进严密,所用的配套设备要掌握其中的专业知识,还有在配制培养液的过程中,要求成分精准,在整个培植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作物的生理生态知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及其病理也需要掌握,也就是说对科学的专业知识必须熟练掌握;一般来说,传统农业的缓冲能力较高,但是对于无土栽培技术来说,缓冲能力较低,在pH和水溶氧的调节管理上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虽然无土栽培技术避免了由于连作引起的病菌传染,但是一旦病菌在一开始就侵入所配置好的培养液,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全军覆没”,带来不可预知额经济损失。

2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

2.1 无土栽培技术在育苗上的应用

无土栽培摆脱了传统农业的土壤种植,取而代之的是含有作物生长的各种成分的培养液,利用培养液,可以进行育苗,这种技术在农业上也称为无土育苗技术,也可以叫做营养育苗技术。基于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节约劳动力,便于科学化管理,实现统一的规模化生产,实现机械化和工厂化,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商业化,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的最大效益,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幼苗生长的期限,对于优质幼苗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降低了幼苗感染病虫害的几率。一般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育苗的培植时,供给培养液采用的是管棚方式,至于喷液的次数,所用培养液的浓度,所喷营养液的剂量等具体还要根据育苗时所处的季节和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来决定。

2.2 无土栽培技术在蔬菜培植上的应用

现在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在蔬菜的培植上,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气候差异,在过去,只能在夏季吃到蔬菜,在冬季蔬菜就成了一种奢侈品,现在无土栽培技术的产生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在冬季也能吃到蔬菜,而且蔬菜的需求量和质量在不断上升,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将蔬菜推向商品化市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可观的经济效益会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在种植上,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3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3.1 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效益也是十分诱人的,虽然目前这项技术由于条件不完全成熟还不能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蔬菜,花卉领域,同时也可以广泛地为航天事业服务。

3.2 发展趋势

第1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内涵;特点;建设的着力点

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许多专家指出,生态农业不仅高度地涵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可以说这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一种最为理想的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来的,1981年美国农学家M.WoIthington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在随后的发展中,世界各国关于生态农业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为有机农业或自然农业,有的称为生物农业或无公害农业,还有的称为持续农业等。虽然名称各异,但内涵却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或基因工程技术的生产体系,施用有机肥或长效肥,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更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 根据基本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特质,笔者认为,生态农业就是在洁净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生产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农业既继承了传统农业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机械农业”高产高效的双重特点,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石油农业”、“机械农业”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的缺点,是一种避免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捷径,代表了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生态农业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与其他类型的替代农业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

农业发展目标有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满足温饱需求为核心(数量安全);第二阶段是满足相对富裕(质量安全);第三阶段是满足高质量生活的生态环境、食品质量与未来繁荣(环境资源安全、产品高质高效)。中国农业处于第二阶段。它产生的背景、出发点和目标不同,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是针对石油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兴起的,其重点是要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物产出数量少,而可获得的价格较高)。而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中国人多地少和经济不发达的国情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它既要求有高产出(包括食物、原料、饲料等),又要兼顾合理地利用、保护资源(包括土地、空间、水、肥、气、热、光、生物、劳力等资源)和改善农业环境,使农业持续增产和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优、修建水平横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三)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

长期以来,人们有各种误解,以为生态农业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甚至不用机械电力,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实际上这只是单纯地倒退到传统农业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这种倾向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尤为明显。我们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合理的投入对于生态农业来说包括两方面:适度的投入量、适当的投人物。适度的投入量就是要保证使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要有相应的足够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量流动通量,这是由于生态农业的开放度大及要求高效生产所决定的。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