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政治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现代性;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特征;体系
作者简介:张淼(1979-),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辽宁省产业结构变迁中职业教育变革机制研究”(编号:W2014156),主持人:张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13-04
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认为,教育改革有多种层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中观层面的教育改革,并且因为任何宏观的教育改革都要落实到学校上,而微观的改革也必须在学校层面上进行,所以学校制度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中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1]。可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之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至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整体深化意义重大。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但只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方向性的政策指导。随后引发了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框架及建设路径的学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虽然对职业学校制度的建设有着借鉴意义,但缺乏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特殊性视角下的专门研究。2014年,国务院颁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意味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走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特有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成为亟需在理论上回答的问题,这是探讨如何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
(一)现代
什么是现代?首先,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时间上的概念,比如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以后的发展史。其次,现代是一种发展水平的描述,比如工业现代化。第三,现代是一种特征的呈现,是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为推动力,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体行为方式,进而呈现出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价值诉求及行为特征的代名词,即现代性。这应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的应有之义。
(二)制度
诺斯认为,所谓制度是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们设定用来约束人们行为互动的规则。也有学者认为,制度是由当时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法律、规章等构成的一组约束个人社会行为因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2]。这里应把握制度的两点特征,一是依据并反映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二是对主体间的互动行为的约束。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基于以上对制度的理解,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职业学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协调各种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规范体系。它应是对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特殊主体间行为进行的规范,不同于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并与二者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为思想指导,通过制定规范体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并促进职业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的过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制度,呈现出若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分析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的利益主体构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与学校相对应的政府、社会(企业行业);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应该是围绕这些主体而设置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设置应折射出现代社会发展转型中总的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即理性、民主、平等及人文主义[3]。实际上,教育制度通常更直接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同时也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型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经验,都是在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开始构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达成构建完备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一)尊重理性、民主化特征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人有追求平等、获得充分发展的权利。社会也更尊重人的理性及个人需求,提供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渠道。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也应以这一基本社会价值诉求为其基本价值导向,为建设民主社会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制度设计中更注重“人”的存在,保护不同主体的民利。
(二)国家统筹、法制化特征
民主社会的重要社会制度就是法制,依法治国也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治国方略。如何协调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统筹、法制化推进是共同的国际经验。尤其是对学校法人地位的确认与保护、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办学自、规范政府的责权范围、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各国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中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竞争机制、市场化特征
现代经济体制的转型,主要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是引入竞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职业教育是一种需要与产业经济密切对接的教育类型,要求尽可能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同时必须发挥职业学校办学的主体能动性。因而“市场机制”的引入是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包括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
(四)鼓励创新、人本化特征
对于理性的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关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以往社会价值取向占主导的职业教育领域,我们也看到了日趋明显的人本化特征。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人价值的回归,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素质要求正在发生根本转变的体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上,而且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更体现在应用技术领域,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无论从人才成长规律还是人才成长环境都更注重从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备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终身教育理念都是这一价值诉求的表现。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
基于以上的特征分析,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系列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的有效协调各主体行为及关系的制度体系。
(一)简政放权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存在政出多门、行政越权等多重问题。要想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理顺政府行政权力关系及范围,实施简政放权。英国学者尼夫(Neave,G.)在分析重构教育与政府关系、教育与社会关系时指出,要“努力将一种特殊形式的由外部界定的‘竞争伦理’作为学校的、因而也是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4]这似乎一语道破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基础。
首先,要以法制确定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明确划分政府及学校的权利责任关系。做到政府不该管的不管,学校该管的能管。一方面政府统一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来进行规划和管理,规范管理组织、方法、程序;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摆脱等靠要的固有思维,积极建立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灵活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以适应主体性办学要求。
其次,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管理与改革,在政府和学校之间起到制衡、协调、规约的作用,尤其是建立行业企业积极并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办学、课程、教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二)国家统筹、法治推进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校企合作制度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协调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不同于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同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它是协调职业学校与外部主体关系的特殊制度,同时与前两种制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与机制,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最有力保障。国际经验表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靠国家统筹、三方机构协调、法治保障。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尝试多元的办学和投资体制
我国长期形成了政府办职业教育的单一体制,束缚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是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的。国际经验一再揭示,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但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是要依靠激发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活力的。这就意味着,除了国家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布局、规模以及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审核之外,职业教育的办学更多是要靠社会靠学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的办法,实行多元主体办学体制,同时尊重投资主体的权益,谁投资谁办学,建立股份制办学模式。一方面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目前我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四)民主决策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大部分沿袭普通教育的科层管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仿效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学校则仿效大学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职业教育的特性上看,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均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应用和实效的教育,要求对市场、职业的发展具有快速灵活的应答能力。对市场和职业发展最有发言权的人是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因此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建立扁平化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决策的组织架构及机制,保障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专业意见的充分表达及采纳。这也是应对市场化竞争的最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专家委员会评议制度,建立评聘灵活、自由流动的人事制度,是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
(五)完备灵活的职业学校课程制度
所谓课程制度,是学校共同遵守的、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5]。职业学校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课程方案、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工作。现代职业学校的课程制度必须在课程方案设计与开发阶段就秉承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宗旨,以及人本的价值理念。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式,设计多种人才成长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成长,更关注其对未来职业的参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照。德国的学习领域的课程制度改革理念及实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蓝本。
(六)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在日益复杂的教学活动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引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规范。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制度,就是要引导师生价值观转变的基础上,展开人本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自由、教学平等、教学宽容。
教学自由,意味着要充分尊重教师教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自由。教学制度的设计要注意标准和自由度的把握,既要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同时给教师充分的专业教学自,毕竟培养创新型的学生需要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制度也要基于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发展权。
教学平等,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是教学活动认识的主体、权责主体,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传统刻板、僵化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合作、民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6]。现代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应促进这种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生成。
教学宽容,宽容品质应是现代教学制度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现代教学制度所追求的人的个性发展的核心价值将打破目前学校教育只关注人类集体发展的一元论教学模式,充分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个性现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7]。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必须关照到学生的独特性,提供多元灵活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基础上的专业发展。
我国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成现代化社会的情况下,适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转型中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实施的制度创新。因而,必须在建设中注意适应性及发展性结合的原则。要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同时要放眼未来,发挥制度先进性对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引领作用。当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还会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包括财务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后勤制度等,但是其基本价值导向是不变的,遵循则是正确的,否则就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出现阻碍、停滞甚至倒退。
参考文献:
[1]王丽.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J]. 中国教育学刊,2012(2):90.
[2]樊刚.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3.
[3]张淼.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进程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
[4]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2.
一、体系的开放性,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这一理论表述要求教育体系的建构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外适性整合。所谓外适性整合,是指职业教育要与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外在环境和要素相互整合、彼此适应,谋求更好的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与之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生产生产力、造就劳动者的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动力。第二,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服务社会是高职办学的重要职能,如果不与外界进行适应性整合,就无法实现这一职能。第三,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要进行外适性整合。比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的规律使然,也是国际经验的成功昭示。
外适性整合要求做到:第一,职业教育要主动寻求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对接。经济、社会、企业不会迁就或主动适应教育。它们好比是码头、岛屿和海岸,只能是职业教育的“船”来适应停靠的“码头”,而不能是海岸来适应“船”。第二,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对应。“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第三,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和贡献度,做到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第四,还要重视与就业结构的外适性整合,防止学生所学的能力或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二、体系的多元性,要求进行内适性整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大教育概念,指的是教育大系统中各种教育形式、类别、要素的有序整合。这样的体系必然是一种多元架构和内在整合。包括职普比的协调与均衡整合,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三种中职教育的互通整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整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整合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只有实现这些形式多样、类别多元的教育横向贯通、立交整合,才能真正建构起《纲要》所要求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型社会建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使每一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体系内不受年龄、时间、空间限制,为达到各自职业发展目标而自主选择和有针对性学习”(范唯等,2012)。
三、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进行自适性整合。自适性是指在职业教育自身框架体系下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整合过程。当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体系残缺、层次不全颇多微词,称为“断头教育”。这种情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的确是一个极大的伤害,也是对体系建设的一种显在挑战。就是说,从纵向的层级体系来看,无论是中职升高职,还是高职升本科,其体系和渠道都还没有真正打通和完善。所幸的是,目前在生源萎缩和人力资源要求高移的背景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高而本、由本而研的层次还很渺茫,体系建构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适性整合必须:1.观念上要更新。不要把职教本科看得太高,轻易不愿松绑,不愿放学生迈过这道“坎”。其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本科学历内涵或规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本科充其量也就是过去的大专甚至中专水平,这样想,高职升本就不应构成多大问题和障碍。2.加快探索和推进的步伐。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循序渐进固然重要,但渐进不当,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和步点,就会迟滞发展,错失良机。所以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系统化建构、自适性整合的步伐,在中高职衔接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专本职”衔接的试点,探索建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模式、技术性本科连读模式、国家示范型高职直接升本模式等,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完善与整合提前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体系的人本性,要求进行个适性整合。个适性整合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为本位的整合。教育是由人并为人的活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它要求把学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将他们塑造成能够立身处世的社会化的人、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人。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关注并引导学生的个适性整合。具体来说:一要重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整合。现实关怀,就是指对人当下需要的关怀,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就业需要的关怀,赋予他们职业能力,教会他们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资格和赖以谋生、实现自我的职业。终极关怀是对“谋个性之发展”的需要的关怀,它是指向人生更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超越、向往和追求。个适性整合,只有既面向现实的生活向度,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向度,才能真正体现体系建构的人本性。二要注意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所建构的精神底蕴,是心灵之香、知性之媚、智慧之光的源泉。只有将二者有机整合,才能既赋予学生“谋生”的职业技能,又奠定学生“谋道”的精神格局,实现二者的价值整合。
观点链接
马建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设置职业教育综合管理职能部门,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建议将现有的“职业教育处”改为“中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把原先归属高等教育处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纳入其中。调整后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主要职能是,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统筹专业建设、统筹教学管理、统筹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学籍管理、统筹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开发;在学分互认、资格认证、办学资格和教学管理上指导、协调各方面矛盾,等等。
建议二:设置独立的五年制高职院校,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比较成熟和成功的一种模式,较之于招收普通高中生源的高职有一定优势,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缺陷,主要是衔接质量不高,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存在二元割裂现象。对此,建议独立设置专门的五年制高职院校。设置独立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把现有办学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改制设立;二是在高职院校不多的地区新设独立的五年制高职院校。
建议三:建立与普通教育平行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试点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尽快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试办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各省市可以先期在符合条件的应用型普通工科类高校设置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鼓励此类高校向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方向转型发展。
其次,试点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体系。即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专科(准专业学士学位)本科(专业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条件成熟时,试行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硕士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生源主体应是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但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同样可报考,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技能型人才也可报考。
建议四: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终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要。
职业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一方面要整合区域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资源,形成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合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职业培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能够较好地把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动向,及时拓展培训市场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同时,非政府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特点,因而更受社会欢迎。再一方面,要发挥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评价的导向作用。有关评估机构或部门应将职业培训的规模与质量纳入国家级、省级示范职业学校的评价指标,或其他各类考核、评比指标中,以挖掘职业学校的培训潜力,规范职业培训市场。
建议五: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建立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
首先,要尽快开展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项研究;制订从研究到试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行动计划;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提供积极的政策创新与制度配置的支持等。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整合
现代新技术具有平台化、数字化、多向化等教学特征,教师在课上结合计算机与政治资源,将其整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快的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找到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办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激发出学生对政治自主学习欲望,并且提升政治课的课堂积极性。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1.课堂模式单一。
当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习惯于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背诵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得学生十分的累,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
2.缺乏教学重点区分。
不分重点的要求学生背诵所有的内容让不少学生都觉得政治学习特别的耗费精力,不少学生因此对政治学习产生了比较强的抵触的情绪。这让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同时教授政治也更加不易。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习惯性的将所有的内容都当做重点,这样的教学不仅在内容上难以实施深度教学,重、难点也不能区分,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思路混乱不清,缺乏对知识点、重、难点的把握,因而不能总结出完整的政治学习体系,更不能收获政治知识。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1.教学技术优势明显。
网络具有典型的数字化、产业化、互联化等技术特征,政治老师结合软件与政治课教,不但让政治课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技术指导,而且让高中政治传授摆脱了传统言传身教的方式,有了现代教育工具的帮助,上课质量明显提高,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密切,脱离探究性教育瓶颈。
2.转化学习模式。
高中政治教师将电脑引入高中政治探究教学,对转换高中生的学习策略起到作用。由于素质教育大潮,高中生不能陈旧于“听课学习、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传统型方式,要向“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新型转变。教师在授课时要引用软件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优点,给予学生广阔的自主研究空间与知识探索渠道,让学生们增强学习能力,收获创新精神,获得信心。高中阶段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老师应该和学生增强的情感,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要加强的理论思想交流与沟通,随着思想政治和电脑工程的高度配合,及时、高效汲取知识点,学生不仅可以具备求知欲,还可以增加兴趣,获得政治思想。
3.深化素质教育。
鉴于我国不断推行素质化教育,对教育体系要求完善。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的结合养思维、时政素养的能力。传统的政治课,教师难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个性化教学,但有了新型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性被挖掘出来,教师也较好地贯穿创新理念,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4.搭建探究整合平台。
如果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软件技术渠道搭建政治探究平台,就能使学生们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反而积极探索知识,优化了学习结构。因此,为了将信息技术和现代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搭建整合平台,通过这样的方法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在搭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平台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在构建平台的时候,一般来说不会直接解决好所有的问题,在运用这个平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的策略,同时这个平台也需要根据教师的反馈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在不断的完善的过程中解决好所有的问题。这样的平台才是真正合格的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教学的意义日趋重大,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推进信息教育,搭建政治教学网络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其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政治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教师要紧跟现代化教育潮流,使得计算机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完美融合,优化教育机制,完善政治课的知识体系。在实际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继续进行探索和改进,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现代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模式,找到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安全教育;实证研究
1推行安全教育的价值
1.1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安全重于泰山,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整体治安复杂化,各种社会安全问题接踵而至,如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2013年复旦投毒案、2015年清华大学实验室叔丁基锂爆炸事件等[1]。校园信用贷款、网络交友诈骗、求职陷阱等亦成为高校新的威胁和“杀手”,2016年甚至出现多起高校女生因为参与裸贷,还不起债务而被逼接受的案件,学生实习期间受伤索赔无果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2017年4月,国务院总经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上提出实行校园安全校长负责制,落实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应以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基本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职场安全意识,加强职场安全技能的训练,切实提高职业安全素质,综合提升学生的职场安全能力。
1.2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范式重建”,安全教育要顺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2]。教职成〔2015〕6号文件重点研究了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应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2016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安全监管。这些政策都引入了一个重要概念,即“职场安全”,不再将高校安全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校园安全或公共安全。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应当率先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的要求,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2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为了对各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开设有个确切的了解,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问卷和个人访谈等方式展开现状调研。利用问卷网在线平台了《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包含16个题目,重点收集了安全教育的开设情况、在校生接受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各校安全教育的内容、课程的评价方式等数据。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三年制高职学生,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800份,调研的范围包括常州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理卫生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
2.1安全教育的开设情况
目前国内各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大多采取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中、高等职业院校则相对比较落后,安全教育依然仅处于宣传阶段,大多流于形式不受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过于零散,没有进行顶层设计,无目标、无规范[3]。为了了解安全教育的开设情况,首先调研了各高职院校是否开设安全教育类相关课程以及开设的课程是否纳入学分。调查数据显示,有29.4%的高职院校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这门课程,其中有89.9%的将其纳入学分。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四大通识课程之一,明确提出作为各专业学生的特色选修课,纳入学分制行列;而天津职业大学在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之后专门组织相关专家,面对全院学生开设该课程,8课时,0.5学分。由此可见安全教育问题正逐渐被高职院校领导所重视,而将安全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实行“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2.2安全教育实施的途径
安全教育不是机械、重复的知识传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形式大于内容[4]。根据调查数据,有46.69%的院校通过安全讲座的形式展开,其余的通过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教育课程、安全疏散演习、安全知识测试等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大都比较陈旧,作为新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甚至抱有抵触情绪,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产品接收和了解外界信息。这与问卷调查中“你了解安全常识的主要途径”的统计数据相一致,有57.46%的同学选择通过网络了解和学习知识。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如上海大学专门开发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因此通过“互联网+”提供一站式服务,将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将是今后安全教学的改革潮流。
2.3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开设的模块分析,有47.33%的学生倾向于安全防范技能的学习,42.38%的学生更愿意开拓安全意识,只有10.3%的选择安全知识的学习,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关联。高职学生普遍呈现抽象思维平板化,不倾向于纯粹的理论教学,对形象思维的内容更感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在开设此类课程时需要合理安排理论内容和实操环节所占的比例,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课程整体内容的设计。从课程开设的细化内容分析,有41.58%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习职场安全知识,31.21%的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职场身心健康。这是因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岗位目标明确,通常利用兼职和实习来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群。在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黑中介、试用期陷阱、合同陷阱等职场骗局,甚至于遇到伤害事故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他们更希望提升职场安全能力。然而高职院校往往着眼于传统公共安全的培养,这与调查结论相偏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好舵手,在课程内容上注重职场核心能力和职场安全素养的培养。
2.4安全教育的评价方式
通过与10所兄弟院校的访谈,有的采取交小论文和课程小结的方式,有的则借助全国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选拔赛考核学生,并由此推选出本年度的参赛人员。这种“一纸定终身”的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短时间速记知识点,但是学习的实效性和持续性较差,也无法达到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比如关于暑假安全,通常会出“能不能随便下江河游泳”类似的题目,100%的学生都能选择正确答案,但是每年的学生溺亡事件还是频频发生,因此这种课程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存在很大的缺陷。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分析,学生们确实对这种“填鸭式”的满堂灌形式相当抵触,有59.3%的同学更希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检阅学习效果,19.95%的同学希望通过课堂参与度来评价,只有极少数的认同试卷测试的方式。这对教育者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难题,即如何借助于过程性考核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操作能力。
3安全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3.1融合职场安全的理念,创建“三层次递进式”教学过程
高职学生将来面向的是典型工作岗位,如化工操作工、铸造工、电切削工、锅炉操作工等,在校期间就应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和专业领域有所了解,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现场的安全隐患能够识别,对不安全因素有所预判。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跟踪不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调查与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确立“三层次递进式”的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本安全能力,着重于社会“大安全”和安全素养的孕育,第二层次为核心安全能力,包括基本操作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第三层次为行业安全能力,体现了“共性+个性”的特征。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基本安全能力为基础,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平台,以行业能力为支撑,安全素养贯穿于安全教学的全过程。核,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三维度的课程评价
3.2着力供给侧改革,打造“菜单式”教学模式
安全教学的效果不佳。不同类型、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对需求侧的需求分析和监管,提升供给侧的教学质量和内涵,对安全教育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系统、科学地顶层设计,将其划分为通识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行业性课程。借助以MOOC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聘请名师,打造名课程,实现供给侧“名师+名课程”的菜单式教学模式。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迅速地适应新岗位的需求,实现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3.3借助多方力量,实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
由于“安全教育”课程的性质和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需要采取“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融合多方教学资源,达到学中做,做中学,以学促做,才能行之有效[6]。然而实践中发现高职院校的人员、资金、空间有限,而社会上可以提供的资源相当丰富,如各市、区的消防培训基地和当地企业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认知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培训的场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打造全国一流的安全实训基地为载体,利用政府投入机制合作建立了常州民防科普教育馆,与常州市建筑施工安全体验中心建立了友好协作单位,“政行企校”四方深度融合。各下属二级学院结合院级特色打造仿真式、模拟式和体感式项目,将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安全工作的同步,实现理实一体化。
3.4基于责任关怀,建立三维度的评价模式
课程的考核仅仅是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考核,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三维度的课程评价模式,见下表,从安全素养的养成、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技能的灵活运用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课内项目和课外实践环节考核的侧重点不同,设计了不同层次和深度的评价标准。注重团队间的合作,利用议题讨论、课堂发言、竞赛活动和期末成果展示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鼓励“英雄”主义,也杜绝浑水摸鱼,建立团队合作评价机制;强调责任关怀,建立额外加分机制,利用网络平台,不定期由教师拟定讨论提纲,鼓励学生留言;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及时将课堂小组讨论实况照片与同学分享;建立通知学生未完成测验或作业机制,定期记录,督促其尽快完成作业。通过这种评价模式,不仅使学生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升和进步。
4结束语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已逐步由通识教育转为职场安全教育。通过融合社会、政府和企业多方力量,满足大学生的生活安全和从业安全的需求,使安全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71
[2]纪兆东.新时期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践行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5,(23):70-73
[3]马伟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3):119-122
[4]季志.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127-131
[5]田茂,李聪影.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18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9-02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对今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指导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宏观改革、中观上提高服务产业的能力、微观上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各职业院校准备乘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东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跨越式的大发展。
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原因
(一)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呼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新
为什么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同样这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找到答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进入21世纪10年代,我国之前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新行业、新兴态、经济新模式的发展,呼唤新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呼唤倒逼职业教育改革。
包括应用本科在内,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机制,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但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李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原有的产业结构有的要调整,有的要升级,而从事该项工作的劳动者所需的技能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这就倒逼职业教育面向产业进行革新。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场选择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俗地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暨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迫使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校教育办学思想、职业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有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给予明确引领的因素,为此,教育部发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解决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群众对……教育……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群众的不满主要是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地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各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与美国、欧洲等发展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层次结构尚未理顺,创新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清晰,人才的培养尚未系统化……,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院校借助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建设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院校的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领会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对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改革有引领作用。
(一)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去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稳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按照总理的部署,接下来由企业主导生产、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在企业设置企业、学校共管共赢、良性运转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达到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二)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整合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导向,各职业院校之间资源相互衔接,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融通共享。用人单位的优秀员工可以到职业院校任教,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到用人单位工作现场实践性教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形成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大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基于大职业教育的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类型特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可以围绕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全程性、办学形式的全方位性、教育学制的全贯性、教育体系的全套性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通性等几个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不仅要注重国内的职业院校,也应放眼全球,将目光投射到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一是走出去,去学习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与模式。二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将国外的职业教育引进来,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意后工业化的来临、全面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悄然改变着现代产业体系。职业教育是服务于产业结构,服务于国民经济,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培植现代职教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国民经济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互联网+”新业态、“中国制造2025”等对人力资源的新需要为导向,职业教育紧贴产业结构,使现代职教体系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二)社会服务能力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良性互动
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宗旨就是要有效整合政校企资源,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健全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由政府主导或由NGO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交流机构,微观上为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宏观上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构建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的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已明确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职业院校应进行招生制度改革,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研究生职业教育(包括博士和硕士)、本科职教教育(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上升通道,实现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技术、技能和创意是产业和职业创新的三大驱动轮。而职业教育是三大驱动轮的发动机和原动力。在创业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理念和功能。”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教职工的号角、是用人单位的冲锋号、是青年学子的福音、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火车。
参考文献:
[1]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19-22.
关键词 公共事业 财政制度 财政政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已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民办非企业组织迅速发展,社会团体空前活跃,传统体制下财政独家供给资金、政府垄断社会事业的局面已经打破,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政府财政关系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事业资金供给初步实现了多元化。事业单位除接受财政拨款外,还有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收入等等。二是公共事业投资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转向以政府为主、多方投资并举的格局。近年来,民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迅速发展,既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又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三是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包括对向企业转制的科技型事业单位给予减免税,对向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捐赠的组织和个人在所得税前按比例或全额扣除等等。四是改革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事业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8年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与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行业财务管理规章。
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公共事业机构与政府财政的关系领域,突出的问题有:
1 事业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依赖程度高,财政负担沉重。目前政府财政仍承担着国家公共事业资金供给的主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还处在补充地位。
2 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超越了公共财政职能。目前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供给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体制下的基本格局,政府财政仍然承担着相当部分应由企业、个人通过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如非义务教育、非公共卫生支出、开发性科技费用、新闻出版等等,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公共事业服务也存在包揽过多的问题。而应由政府保证资金供给的公共物品服务,如义务教育支出等等,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诱发乱收费的重要原因。
3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监管需要加强。建国后,我国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供给方式,主要采取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拔款管理方式。全额拨款单位收支都纳入政府预算统一安排,差额预算管理包括定向补助、定额补助、差额补助或上解等形式,1996年以后主要实行差额管理。上述资金供给方式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在建国初期各项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这种资金供给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如资金供应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监督乏力,浪费、截留、挪用等现象较普遍;未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等等。根据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的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编制部门预算,需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公共事业单位资金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4 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所需要的配套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
第一,对公共事业组织本身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减免税政策,但从现行税收制度分析,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有:(1)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团体登记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界定,与对上述单位普遍开征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2)现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法人制度不完善,使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3)有的税收政策还不够详细、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政策。从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看,我国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比较宽泛,有利于鼓励向社会公益机构捐赠,促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区分公益性和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根据国际税法惯例,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应给予税收优惠。(2)对可接受捐赠的机构没有具体界定,难以区分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3)对部分机构捐赠给予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不一定有利于鼓励经常性捐赠,也不利于体现对各类公共事业机构的公平待遇。
第三,公共事业服务的公共定价问题。随着对一部分公共事业服务实行市场化、民营化改革,公共服务的定价难度大大增加,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政府不仅要根据公共服务需求、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制定政府的公共定价政策,而且还要明确公共定价的程序、方式、监管等制度和措施,在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5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但改革任务仍十分繁重。突出的矛盾有:(1)政事不分、行政化管理的基本格局没有突破。事业单位对政府依赖性强,有关业务活动仍受政府直接干预。(2)事企不分,其行为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不完全吻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土地以及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从事经营性活动,收益除部分用于事业发展外主要用于职工福利支出;有些单位还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且屡禁不止;有的事业单位的公益与经营性活动界限不清,等等。(3)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有的教学、科研机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国有企业、党政机构的分流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二、构建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
根据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
(一)以公共需要为准则,重新界定公共事业类别,建立法定分类体系,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是否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废除这一制度。其出路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 对现行事业单位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直接供给,如国防、法律制度等等,而准公共物品则主要通过设立或资助公共事业机构来提供。公共事业组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类:
第一,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性质,可划分为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提供的服务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是纯公共物品服务,如公共图书馆等;准公益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既具有一般私人物品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高等院校等;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是接受政府委托,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同时又承担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这种划分的实际意义,首先,明确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边界,对现行事业单位体制重新进行分解和归类。应由政府承担责任的,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属于企业性质的,逐步推向市场。其次,明确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由财政保障其资金需要,同时也鼓励民间机构兴办此类组织,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而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根据政策需要和财力可能,只承担部分资金供给任务;对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则严格控制,谁委托就由谁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领域,参照联合国的标准和一些国际学者的分类,结合我国国情,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公共教育事业组织、公共科技事业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组织、公共文化事业组织、环境保护事业组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组织、宗教活动组织、商会和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组织等等。
第三,按法人性质,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社团法人和公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包括公益性社团法人和互社团法人;公共企业法人可分为纯政策性公共企业和以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主的公共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凡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以保障有关优惠政策真正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述公共事业组织的业务性质和法人制度为主要标准,建立我国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为政府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改革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推动公共事业组织健康成长。
公共事业机构提供的服务,有的不能进入市场交换,不能以货币方式体现其的价值;有的只能部分进入市场,但其收费与成本支出之间是不对称的。公共资金的供给方式要保证事业组织发展的资金需要,努力调动其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服务。
1 建立竞争性拨款机制。某些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一定直接拨付给具体单位,可采用项目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使用机构,如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等等。通过竞争性拨款机制,引导公共事业机构努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目标,严格遵守公共财政制度,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
2 建立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事业机构,不一定全由政府举办,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兴办的这类机构,经审核凡符合政府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组织标准者,政府可给予一定补助,既支持有关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又不形成财政拖累。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目前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举办、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不高的状况,在各类公共事业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3 建立激励性财政资金供给制度。对一些纯公益性的公共事业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主要根据其为社会提供的业务量,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参观人数、读者满意度、污染指数等,确定财政资金供给量,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即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公共事业组织定员、定额的核定,以及定员、定额的调整,要科学地反映各类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体现与社会公共需要的均衡,政府保证其所需要的公共资金,从而激励公共事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在资金供给制度安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组织的业绩评价体系,比较准确地反映其公共服务的效果,以决定政府财政供给的规模与结构。
4 强化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供给方式的灵活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服务需求的规模、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有些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了,就需要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而有的公共服务需求缩小了,就不需要维持原有的支出规模。因此,要通过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每年审查有关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供给资金,及时调整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既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又减少公共事业组织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
(三)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公共事业组织成长环境
1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公共事业机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1)实行公共事业机构免税资格核准制度。即公共事业机构是否具有免税资格,要由税务机关核准。从国外的公共事业机构的情况看,有自动具有免税资格和税务机关核准其资格两种情况,自动具有免税资格一般指公共事业机构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即具有免税资格。我国目前还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税务机关核准制度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2)坚持免税公共事业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只有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事业机构,才能给予减免税收优惠,公共事业机构来自与公益事业无关的收入要依法纳税。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存在营利与非营利活动并存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以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标准,才能正确界定是否给予减免税。(3)要求免税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从事公益性、非营利性活动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就能保证免税收入用于其宗旨所规定的社会公益事业,其财产为法人占有,机构终止或解散时财产归政府所有或转移到其他公共事业机构,防止免税收入形成的资产落入私人手中。(4)根据我国公共事业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现行税制中有关公共事业机构减免税的政策进行调整修改,使之更加详细、清晰,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又防范产生税收漏洞。
2 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对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1)明确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予减免税,只对公益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减免税,以保证各项捐赠为公众利益服务。(2)对捐赠给予减免税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进行具体界定,要求接受捐赠的公共事业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和免税资格,具有公益性的特征、范围等。(3)对公共事业机构捐赠实行限额扣除,适当提高扣除标准,如按应纳税额的10%或应纳税所得额的50%扣除。
3 完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的政策体系。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在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时,可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补偿其成本支出。由于其非营利性和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及社会捐赠,收费标准即公共服务定价必须受到政府管制。凡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由各级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其要点包括:(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事业服务定价政策决策程序中,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如举行价格听证会、公示、投诉等,充分反映公众意见,维护公共利益,提高服务质量。(2)成本补偿。即收费加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可补偿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消耗。在政府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有些服务可免费或低于成本收费。(3)激励原则。在不违反非营利性宗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公共事业服务定价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及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公共事业发展。
(四)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制度改革进程,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2012年以来,山东省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破解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先后出台65项政策文件,涵盖招生考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财政保障机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及办学机制等,在省级层面基本形成全方位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有效推进了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融合发展。以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5项文件的解析和综述,明确文件内容焦点及突破口,为全国职教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一、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出台了2个主体文件
201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出台,顶层设计了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框架、总体目标、建设任务,从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学习和成长渠道等19个方面,对建设“上下贯通、内外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这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次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举措进行总体规划、安排。落实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2013年,山东省委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确定为省委常委重大调研课题,省政府办公厅围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7个方面,出台了鲁政办字[2013]126号文件,在多项政策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是对鲁政发[2012]49号文件的再深化、再落实。
(二)贯彻落实主体文件的相关政策
为贯彻落实主体文件,山东省出台了三份文件,一是对全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明确了各项工作的任务要求、责任主体、完成时限。二是建立了省政府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立项督查机制,强化了责任。三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编制、发改、经信、教育、财政、人社、税务等省直部门联动,形成了协同推进、全方位联动的工作机制,这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全省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提供了借鉴。
二、关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一)实施中职、高职与本科高校对口分段培养的政策举措
山东将中职、高职与本科高校对口分段培养作为招生制度改革的首要突破口,出台多份文件推进这一工作。一是围绕打破职业教育向上不能贯通的体制“天花板”,在全省试点了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招生试点,改变了职业教育局限在专科以下层次的局面,破解了长期以来“低分才进职校”的难题,为学生升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实现了职业教育类型层次的拓展和延伸,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创新。二是不断扩大试点学校、专业,试点规模再创新高。截至目前,“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院校、专业点、培养规模分别达到46所、75个、4980人;非师范类“3+4”试点中职学校、专业点、培养规模分别达到26所、31个、1430人,试点学校涉及的市达12个;师范类“3+4”试点中职学校、专业点、培养规模分别达到8所、11个、1440人;涉及本科专业点达117个,涉及30所本科高校,年均培养规模近8000人。三是提出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学生转段考核测试工作意见,明确考核原则及要求,严格测试过程。
(二)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改革
山东强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改革,制定三份文件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见表4,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建立了“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了夏季高考和笔试选拔人才的单一途径,技能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提高了职业院校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为各类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搭建起人才成长“立交桥”。二是逐年增加本科招生计划,2013年以来连续两年翻番达到1万多人,提高了春季高考的吸引力,激发了考生参加春季高考的热情;2015年报名数达到11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5万人,彻底扭转了职业教育“招生难”的窘境,进一步改善了教育结构和生态。
(三)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山东十分重视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管理工作。一是出台《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在管理体制、办学主体、专业设置、招生录取、教育教学、监督管理6个方面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进行了规定;特别是在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两种形式办学上,进行了界定。二是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举办院校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明确了“除个别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外,国家示范(骨干)性高职院校及已升格的本科高校不再设置新的五年一贯制专业点,但鼓励与中职学校合作举办三二连读”的要求。三是积极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举办五年制专业,近三年共设置五年一贯制专业点307个、三二连读专业点429个,目前全省年均培养规模达到7.5万人。
(四)实施职教普教学籍互转试点
山东积极推进实施职普学籍互转试点。一是在青岛、潍坊、德州三市开展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工作,允许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可学分互认、学籍互转。二是要求各设区市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长、优势、爱好,自主选择适合的教育类型,也为不同智能类型的考生增加了多样化的升学机会,畅通了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
三、关于人才培养
(一)强化行业指导
一是成立或待成立由行业企业名家、职教名师、专家教授为主体组成的旅游、交通运输、商业、建筑、财经、卫生、农林、食品药品、电子信息、计算机、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畜牧(待成立)、水产(待成立)等15个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二是各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对专业设置、教师培养、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提出建议。三是行家指导可全面保证顶层设计、理论研究与行业、企业、学校等一线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教产结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二)编写全省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实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由财政投入1.14亿元,积极围绕中职、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三年制高职教育、3+2和3+4对口贯通培养试点等各层次、类型专业,系统开发11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支持建立96个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对接,推动了各层次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围绕学生科学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育,部署开发30个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如此大规模的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开发,在全国尚属首次。
(三)实施专业品牌建设
一是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条件配备、开设本专业资金投入、实训实习等,确定中职专业分级标准,即开设本专业的合格标准、规范化标准、示范性标准。二是省财政投入2.26亿元,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按照每个专业群(专业)400万~700万元的标准,在全国率先启动28个高职品牌专业群、10个中职品牌专业建设,引导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打造山东职业教育品牌,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品牌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层面建设高职品牌专业群,在全国属于首创。
(四)推动技能大赛深入开展
一是建立每年在全省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制度。二是出台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励办法,对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三是出台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表彰奖励办法,促进师生共同开展技能大赛。
(五)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
一是实行“双证书”制度,将试点扩大到所有合格中职学校,试点学校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参加操作技能考试合格者,颁发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试点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业考试合格,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二是在16所高职和技师学院开展合作培养试点,试点学校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支持双方学生同时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和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文件在理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实现了很大突破,如试点学校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支持双方学生同时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和三级以上职业资格等,但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四、关于深化校企合作
(一)实施校企合作税收优惠
一是围绕职业学校实习实训、产学研、提升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内容,提出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优惠。二是围绕在职业学校校区建设、土地及房屋等内容,提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等税种优惠。三是为境外捐助和实训设备进口等内容,提出关税税种优惠。四是强调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文件在现行税收政策下,共提出9项税收优惠政策,并详细规定了各项税种的适用范围,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化。2014年,全省对符合条件的校办企业从事免税服务项目免征营业税1309.5万元,落实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免征税款20359.7万元。
(二)规范集团化办学
一是管理办法结合国家及全省关于职教集团建设的系列文件,在建设条件、管理体制、工作职责、政策支持及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全省将积极建设省级职教集团30个,成立各类职教集团120个,职教集团的组建正由以往单一的行政主导转变为校企自主组合,开始呈现一校多企、一企多校、多校多企并存,行政、学校、企业多种牵头主体的格局。二是围绕促进全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立专业联盟26个,既有效地推进了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又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备配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关于“双师型”队伍建设
(一)核定院校编制
一是文件建立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灵活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核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并允许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用于聘任兼职教师,这是教师编制管理的重大突破,既结合职业教育教师需求的特点,实现了教职工编制的灵活管理,又解决了兼职教师的聘任及经费问题。二是文件改革了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专业教师招聘以测试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将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作为基本条件,允许教学急需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招聘,合格的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招聘方案由招聘学校或其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落实学校的招聘主体地位。文件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教师招聘的自主权。
(二)明确教师资格条件
山东出台文件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的任职能力水平要求。一是文件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称进行分类评审,将教学实绩、技能水平、技术研发成果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可适应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文件将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基本条件,调动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目前,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教师年均达到1.7万人。
(三)兼职教师引进
山东出台文件对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管理作出规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由学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财政参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确定经费拨付标准。达到一定条件的兼职教师可参加教师职称评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将选派专业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让更多业界精英走进学校,可有效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截至目前,聘任业界精英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数量达5.5万人次。
(四)评选齐鲁名师
文件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在全省中职院校中遴选30名齐鲁名校长、100名齐鲁名师,有效推动了“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了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带动了全省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关于落实经费保障
(一)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
山东出台文件决定从2013年秋季起,将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全体学生。仅2014年向职业院校学生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就达19.4亿元,惠及81万名学生。
(二)增加职业院校拨款
山东加大职业院校投入。一是出台文件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的新机制,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日常办学成本、财力保障等因素,根据专业类别不同,按照2800元、3300元、3900元、4500元等4个标准,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在全国率先对第三年级同样全额拨付公用经费。二是制定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按照逐步到位的办法,确保2017年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达到1.2万元。
(三)提升基础能力水平
山东出台文件按照“优化配置,夯实基础,提高质量”的总要求,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工程、中等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山东还研究出台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实施方案,诸城市、寿光市、泰安市岱岳区、莒南县成为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涉农专业点数达到166个、在校生达到4.5万人。
(四)建设高职技能名校
山东首次在全国对高等学校开展分类指导,实施了名校建设工程,要求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名校带动作用,在全省实施了名校建设工程,投入4.3亿元建设18所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名校、25所技能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名校。
(五)建设中职特色规范校
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根据办学水平,将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分为合格、规范化、示范性三个等级。二是投入6亿元,支持每县建设1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启动100所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建设工程,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并形成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三是推动各市在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和办学活力的学校积聚,校均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余人。
七、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发展
一是在全国首次印发《山东省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认定管理办法》,对民办职业院校开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认定。对明确提出不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结余不用于举办者分配而全部用于本学校发展,且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法人财产权独立完整、办学活动规范的,经一定程序可确认为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从2014年起,在青岛市、潍坊市、德州市试行民办职业院校非营利性认定管理。二是通过财政奖补、选派公办教师支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2014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支持民办本科名校建设,投入8100万元支持民办职业院校专业建设,3800万元支持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
八、关于理顺管理体制
(一)强化市级政府统筹
一是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为各设区市编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各设区市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条块分割的藩篱,将13所省属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学历、考试招生、就业指导等权限全部下放到设区市,逐步取消普通中专招生计划和就业报到证制度。三是建设市级公共实训中心推动设区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力争到2016年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1~2个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打造一批县域公共实训中心和专门化、开放性、有特色的专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三)开展职教督导评估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政策;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92-04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阐述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等,特别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内容。
为适应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明确表示,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职业教育转变。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特别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等五项举措。
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框架结构、重点任务和制度保障等。《规划》指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和《规划》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文件。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求
根据《规划》,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应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类型上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德、法、英、澳、美等发达国家均将职业教育贯穿到中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除美国是较为典型的职普教育整合的单轨制体系外,多数国家职业教育主要实行的是与普通教育分轨的体系,尽管在举办形式上各有差异,但都基本形成了初、中、高贯通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
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江苏、福建等地,在人才培养“立交桥”、本科转型、高职分类招考、普职沟通等方面都开展了有效的实践。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
《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纲要》虽然提出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重点强调的是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工作在中高职招生规模、课程体系衔接、中高职贯通等方面。多年来,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保持大体相当(45:55),高职教育也基本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各省试点了中高职对口单招、5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并逐渐扩大试点规模。各省也很重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顶层设计更是给力,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3年制定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江苏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贯通学制、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2012年我省开始组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今年将有119所中职、50所高职和34所本科(其中本一7所)的422个试点项目,计划招生22055人。
(一)目标与模式
试点项目实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通过接续专业、连续学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娴熟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中职、高职学生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取得准技师证书或达到准工程师技术水平。模式包括: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独立承担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等。
(二)资格与管理
将试点工作限制在省高水平中职示范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和高职国家示范(骨干)校范围内。试点专业必须为省级示范或品牌、特色专业。项目合作院校共同制定具体入学条件。出台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考核工作意见,突出“专业考试、过程考核、综合评价”,将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和“专转本”范畴,或由牵头院校在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管理下自主录取。
(三)课程体系
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开展项目对应的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坚持“对接产业、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原则,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到2015年,所有试点项目均建立起衔接的课程体系。
2015年起,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将逐步转入常规化,由符合条件的院校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合作院校,自觉实施衔接课程。
二、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按照“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要求,江苏将继续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
(一)完善对口升学制度
建立健全注重技能、综合考试、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对口升学考试制度,实行先考技能,再考文化基础和专业综合理论,将三个部分比重设定为3∶4∶3。
(二)拓宽注册入学通道
建立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制度。2011年以来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1.48万人,2014年46所高职院校共注册1.8万人。
(三)规范五年制高职发展
研究确定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定位、发展原则、布局安排、办学主体、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全省现有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44所,年均招生5万人,在校生26万多人。
(四)推进继续教育改革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成立江苏开放大学,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2014年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中有33个项目是中职与江苏开放大学本专科对接试点项目。
三、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保障水平”的要求,我省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职业院校布局调整
发挥政府统筹职能,以省辖市为单位,实施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立项建设113所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保持职普大体相当,高职院校招生与普通本科招生大体相当。统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组织苏南高水平高职院校对口支援苏北高职院校,省财政向苏北高职院校倾斜。引导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设置调整与课程开发,形成与区域产业布局形态相适应的高职专业结构,实现高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之间有效衔接。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二是突出技术技能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教学。投入4000万元建设60个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建立起覆盖所有学校、专业、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大赛制度。三是夯实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认知实习、教学实习,优化顶岗实习。四是逐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五是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单独评选。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高职院校“青蓝工程”和“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六是统筹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把培养机制创新作为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普遍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办学理事会,形成理事会运行长效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校企融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互利共赢;推进校企合作向第三代合作模式转变,即与技术链的上游企业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服务,为专业群提供实训基地、创新基地、就业市场和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加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省财政2014年安排职教专项经费5.57亿元。大幅度提高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目前江苏省属高职院校财政预算内生均拨款水平已经由三年前的5600元增长到目前的10000元,三年接近翻一番。
(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制度
建立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开展对县域政府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健全多形式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评价,委托第三方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建立“育人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今后,我省将按照全国职教会精神,加快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江苏特点、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本文为杨湘宁副厅长在教育部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部署会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
《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30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工作部署会召开》:2014年6月27日下午,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部署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
一、财政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对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的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的商标权主体,各奖励8万元;对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当年晋级为市、省、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1--5万元;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对进入上市辅导期的龙头企业奖励20万元;对被评为县、市、省级示范性合作社的,奖励0.5―2万元。支持开展茶叶鉴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全县茶叶鉴评活动,安排活动经费10万元。支持茶叶参加国家、省、市厅级政府组织开展的综合性农博会评选或单项农产品评比,对评比获奖的企业,给予补助0.5-2万元。
二、尤溪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完善协调制度
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做到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指定分管农业的领导负责抓,确定农业技术干部具体抓。对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通过召开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予以研究确定。
2.科学规划,制定可行方案
根据项目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投入,结合尤溪县茶业发展布局与规划以及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当年度茶产业实施方案。
3.强化服务,提高技术水平
首先是成立项目区茶叶技术服务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区茶叶产业各项技术措施的研究、制定和落实。其次是聘请行业专家为技术顾问,帮助企业制订和落实茶叶产业化开发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对影响茶叶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科教兴茶。
4.严格监督,实行分级验收
为了确保把现代茶业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县制定出台了《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验收办法》,规定项目竣工后,由乡镇农业部门组织对现代茶业项目进行预验收,并报送尤溪县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尤溪县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验收组到各项目区进行全面验收。
5.整合资金,及时下达拨付
在县财政局设立财政支农整合资金专户,对现代茶业整合的所有资金,全部划入整合专户。拨付资金时,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用款计划,项目主管单位签出意见,由县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或施工单位,确保现代茶业整合资金支出统一规范。
三、尤溪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1.茶产业迅猛发展
自2008年尤溪县列入现代茶业发展项目县后,以每年新植茶园4000亩、低产改造茶园5000亩左右的速度递增,茶园面积从原来的7.62万亩上升到10.9万亩,茶叶总产值从原来的1.12亿元上升到4.28亿元。
2.生产方式快速转型
目前尤溪县拥有茶叶加工企业18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5家。茶叶生产从一家一户粗放型加工升级为工厂化集约化加工转型,向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转型。通过对39家初制加工企业进行清洁化改造,推进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生产,有力改善茶叶生产环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益。
3.品牌创建效果显著
分别荣获 “中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全国重点茶产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荣获9项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在省级以上名优茶鉴评活动中有56个产品获得名优茶奖。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通过现代茶业项目的建设,项目区茶农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收入普遍增加,项目区内人均增收与其他地区相比,增收1860元。同时,茶叶是劳动密集产业,据估算,茶叶生产的劳动成本占70%以上,生态茶园系统综合开发,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矛盾,可大力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通过实施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行道树、护坡草及绿肥种植,茶园绿化率明显提高,丰富了茶园生物种类,能有效地控制茶园的水土流失;水利设施的完善,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茶园土壤水分涵养,提高茶园水土保持能力,综合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优化。
四、尤溪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力投入有限。由于尤溪县是山区农业县,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而且近年来,需要建设的项目又多,县财政在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还要确保“五大战役、六大重点”等项目建设,对茶产业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
二是销售模式创新不足。在产-供-销一条龙建设方面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在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物联网平台建设,改变销售模式,突破销售瓶颈创新不足。
三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对农村经济带动力不强。且大部份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意识不够强,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更少;受多方因素制约,一些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无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
四是茶叶初制加工条件差。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厂208家,大多数是以小作坊方式生产,厂房陈旧,设备简陋,缺乏茶叶精制配套设备,以销售毛茶为主,产品附加值低,通过QS认证的极少,茶厂改造任务十分艰巨,管理粗放,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缺少茶叶深加工环节,导致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五是专业人才匮乏。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人才问题是茶产业的最主要困难之一,尤溪县人才专业单一,大部分缺乏现代茶业发展理念,难以适现代茶业发展需要,且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年轻的后备技术人才。
六是品牌建有待加强。在现有品牌创建中,还没有著名、驰名商标商品,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意识不强。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做大事。整合资金是做大做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必然选择。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建议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项目实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资金整合工作机制,把与茶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支农项目捆绑起来,资金整合使用。同时,鼓励乡镇村级组织增加投入,倡导社会各界捐助,有效利用部门帮扶资金开展茶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茶产业发展多元稳定投入的新机制。
二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引导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鼓励他们申请注册商标和进行地理标志认证,帮助他们申报驰名商标和国家、省、市著名商标,着力打造一批事关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质品牌产品,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三要加强各种网络建设。要加强市场服务网络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产品信息共享,进一步蔬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秉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典型示范、引导发展的原则,引导社会性资金加大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投入,在园区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探索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农产品供求信息,促进产销衔接,助力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和流通。
一、跨界跨部门的利益协调功能
多年来,教育、劳动、产业等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瓶颈,不同部门、单位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乃至利益冲突,需要一个介于职业院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构。职教集团的建设与集团化办学的开展,使集团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多方协商,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办学的更多利益结合点;政府部门可通过集团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协同指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工作,有力推进行业区域产业发展。
二、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按照集团章程及相关制度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义务,在不改变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资产归属、人事关系等前提下,采取合伙性质的共建共享或合资性质的共同投资等途径与方式,在校舍、设备、实验实训条件、师资等方面,集聚各方资源推进教学建设,共同使用资源提升利用效率,不断增强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减少合作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可有效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屏障。
三、人才系统化培养的服务功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强化教育、人社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在推进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同时,加强在职人员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推进高技能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体系的构建:通过职教集团中高职成员院校之间的合作,畅通中高职之间的升学途径与通道,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加快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从而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利用集团化办学的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c)-003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ment given to them. And the treatment value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pH, HCO, PaO2, PaO2/FiO2 and other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 value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是指胰腺由于自身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1]。为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确认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且患者的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2]。根据不同的的治疗方式,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在27-71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2.8±3.7)岁;发病原因:7例患者为胆道结石,5例患者为高血脂,9例患者为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6例患者为酗酒引发,7例患者为暴饮暴食引发。治疗组3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29~73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3.2±3.4)岁;发病原因主要有:5例患者为胆道结石,7例患者为高血脂,8例患者为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7例患者为酗酒引发,7例患者为暴饮暴食引发。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监测生命征、禁食、吸氧、抑酸抑酶、镇痛、抗感染、胃肠减压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营养支持、采用中药大黄煎水灌肠促胃肠蠕动等,密切监测肾、肺、肝等脏器功能变化[3]。如果患者血糖较高则需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果患者血钙较低则需对患者进行补钙,并适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等[4]。
1.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仪器为Aquarius血液净化机并配合使用AV600S滤器[5]。对滤器和管道采用13 000 IU/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采用低分子肝素维持状态,低分子肝素首次剂量为2 500~4 500 U,然后将低分子肝素的剂量维持在每小时250~4 500 U之间。根据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流量的调节,一般是维持在200~300 mL/min之间;根据患者实际的血压和水肿情况来对超滤率进行调节,一般是维持在400~900 mL/h之间[6]。置换液更换的频率应该为1次/d,更换量为2 500~3 500 mL/h;置换液配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139 mmol/L的钠+1.80 mmol/L的钙+1 mmol/L的镁+120 mmol/L的氯+11 mmol/L的葡萄糖并利用前稀释形式输入,3 L/袋;第二中是采用200 mL的4%碳酸氢钠采用另路输入[7]。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H、HCO、P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并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H、HCO、P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胆道疾患、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外伤以及手术或者某些药物所导致的,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类型,其中前者较为多见,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胰腺水肿,并且呈自限性;后者的病情较为危及,以胰腺出血坏死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指的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方法,因此又被称之为连续性血液净化,这种治疗方法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是危重症抢救中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法的优点主要有:能够清除炎性介质、稳定血液动力学、溶质清除率高和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等,已经在临床治疗急性肾损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临床之间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该研究中,将该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租和治疗组进行研究,治疗组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较为显著,对照组患者虽然采用常规疗法也对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常规疗法的局限性,对于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并不显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pH、HCO、P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该研究充分证明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此种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推广使用,同时也要注重治疗过程中某些对于患者不利因素的改进,确保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升临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凤杰,李海红,姚立岩,等.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12):216-217.
[2] 陈景,唐东兴,刘艳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害的疗效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55-256.
[3] 刘雯,孙同文,刘栋,等.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害的防治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5):502-503.
[4] 吉华亮,田尧,颜永进,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1,25(4):378-379.
[5] 冯淑芬.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0.
[6] 苟慎菊,付平,张凌,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效应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2):242-243.
[7] 卓少贤,阮礼茹,庞新华.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13(1):72-73.
论文摘要: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执教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高中教师如何应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所引发的“教学革命”。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以,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高中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要灵活,要深人到学科教学的精髓所在。在钻研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我们教学人员自身素质的一个考验和提高过程。
一、转变观念,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大保证。近几年我们学校特别注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人,先后投入资金已经超过500万,具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从而保证了几年来我们老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促使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充分调动了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迎接全新挑战,勇于创新实践。所以,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就要循序渐进,逐步转变自身观念,迎接挑战,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二、加强学习,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我们老师现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学校就组织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培训,包括一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也是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上百台计算机都是通过10兆光纤连接到因特网,学校近期又给每位教师买了笔记本电脑,所以具有机器多、网速快、容量大的很多优势,老师们几乎是已经离不开网络,各个办公室、多媒体班级、公共教室、多媒体大厅、电子备课室等共有近三百个网络端口,上网查询、下载已经是老师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了,全校200名教师已经超过一大半能够自己熟练应用软件制作课件了,很多老师都是利用网络、带着笔记本电脑或者优盘走进教室直接上课的。投影仪、大屏幕早已经遍布整个学校各个教室,老师无论在办公室还是教室都能轻松上网,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使教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更有助于教师现代教育素质的提高,只要我们不断钻研实践就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适应课改过程中对整合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数字、图形、文本、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动画。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势必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政治课堂 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互联网的加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曾经指出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准并借此来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因此,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正确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政治课虽然并非初中课堂的主要核心课程,但是它却肩负着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责任,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祖国下一代的成长。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也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来逐步提升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接下来,本文将从初中政治课程的核心特点出发来逐步阐述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政治课堂的具体手段。
一、初中政治课程的核心特点
(一)基础性和社会性
初中政治课内容涉及到道德、法律、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但其教育的核心还是具有基础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并始终以“德育”为根本目的。初中政治课中的思想价值观和教材内容贯穿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人际交往、日常生活准则、校园规范到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这些内容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初中政治课的实质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价值理念来教会他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授课时要充分抓住政治课基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将社会实践和身边的事件作为课堂案例,把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
(二)理论性和抽象性
在整个初中的教育中,政治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除去围绕着学生行为生活和习惯知识的课程内容,其余部分都会涉及到一些社会知识。就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很多社会事物还未触及到,更别说让他们去理解这些知识并将它们运用至具体事件中去。因此,对于不易感知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初中政治课程而言,一旦教师教学不当,就极为容易让整堂课的内容陷入到枯燥无味的理论中去。
二、初中政治课堂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手段
(一)创设知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想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借此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政治课堂营造良好的知识情境,让学生能真切地投入到其中,自然而然地通过感染力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来导入课程。例如,在讲到同学关系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周华健的《朋友》来作为背景导入音乐,或者直接播放这首歌曲的MV,通过视听结合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二)科学制作课件,提升课堂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初中政治老师都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并且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将素材内容进行展示。然而,在课件展示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件的知识点过于繁杂且难以做笔记,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政治课堂的时候,教师要科学地制作课件,并保障课件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切不可将其简单的作为黑板书写的代替品,或者为了省事而直接把网络上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例如,制作课件时要注重课件的色彩搭配,并适当地插入一些符合内容的图片来增加课件的生动性。除此之外,课程的重点内容需要着重加粗,课件的知识思路可以通过树状图的框架来展示,字体的大小应符合学生的视力要求,课件的背景色也应该清新淡雅,切不可花里胡哨。
(三)联系现实生活,深化政治知识
上文也曾提及到,初中政治课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将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举例、说明和讲解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含义,而不仅仅是空洞地说教。例如,在课程介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风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纪录片,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去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对具体的民族文化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和概念。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较为有限,所以经常会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通过展现视频、图画、声音等资料来将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良好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学生。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课堂的整合能更有效地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利用起来,并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课程知识。学校和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堂融合的新方式、设计完整的课堂模式和优化教学环境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嘉.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的几点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9).
[2]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对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 研究走廊, 2013(01).
关键词:现代传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45-02
一、现代传媒的内涵与发展概述
传媒,就是向外部散播消息的一个媒体。媒体在教育教学和教学信息中架起了重要的桥梁,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利用现代传媒的特点,可以有效传递教学信息,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也可以从现代媒体丰富的资源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众所周知,媒体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分割。人们对现代传媒的使用,才使科技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人类文明最早的传播方式是通过肢体某个部位进行交流,后来逐渐发展为通过图形符号进行交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变革,现在的传播媒体逐渐形成,并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对教育教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媒体从个人领域走入企业、学校等应用领域,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领先,同时也标志着现代传媒步入了新的发展历程。
二、现代传媒的主要特点
(一)现代传媒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变革,现代传媒的传播方式更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一方面,现代传媒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播信息,让人们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现代传媒让原本受限的信息得以传播,向大众开放,成为人们的共享资源。这是传统媒体所比不了的。
(二)现代传媒蕴含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现代传媒的开放性和广泛性让传播内容有了一定的上升空间,使现代传媒蕴含的内容更为丰富。现代传媒依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工具,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人们所需要的信息种类,然而现代传媒传播的信息性质不同,甚至有暴力、消极内容的存在,因此现代传媒在控制信息上要做出一定的表率。
(三)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具有及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依托多媒体技术,现代传媒传播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让人们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无法企及。其次,现代传媒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各种信息得以散播,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复播放,让传播内容变得更具有实效性和真实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的认知要求越来越高,对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既要调整人们的思想与心理,又要考虑到他们自身的感受。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那些不满足社会现状以及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区分,从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根本问题。每个人都有物质或者是精神追求,然而人们总是习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我们必须明确界限。简单来说,思想教育无非就是解决思想问题,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强调人的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基础之上的。总的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体现出个人魅力,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个人的才能才会有所展现,社会才会飞速发展。
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及变化
当前大学生是社会的骨干和文化传承的传递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角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实践与其他社会群体大不相同。在他们的世界里,思想是纯粹的,不掺一丝杂念,然而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受到社会和外界环境熏染,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针对政治观念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持以拥护的观念,支持党、政府的工作,拥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大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政治这一概念,他们只是沉浸在校园的环境里,没有社会经历,在新环境下,他们都会有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他们希望自己成为重要的一员。从心理上来讲,他们更是幼稚不成熟的。所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现代传媒与思想政治相结合,正确引导大学生
(一)更新传统的思想理念
准确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思想有所转变,满足于社会需求,这与教育工作者是紧密联系的。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有所转变。与此同时,必须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政治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让现代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掌握现代传媒的传播技巧
现代传媒的传播就是指将有效的策略方法传播出去,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特殊的传播方式将有效资源信息传给大学生,运用传播技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时代,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不断深入研究教育的实际效果,学习更多思想政治所渗透的知识,结合自身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六、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传媒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传播优势,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现代传媒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道德等丰富的资源信息,同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深远意义。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种,就现在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挑战,这恰好符合现代传媒自由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让现代传媒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现代传媒的忠实粉丝。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平台,让大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信息,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七、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以及途径
(一)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现代传媒的多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并逐渐走进大学生生活领域,让现代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现代传媒不仅以它独特的传播方式传播了丰富的资源信息,新媒体的出现也让传统教育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现代传媒以它资源丰富性的特点,让传统媒体一些受限的信息可以向大众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让大学生有效地获取资源,满足自觉需求,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进一步理解,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有所改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积极信息不断出现的同时,负面信息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破坏了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现代传媒传播的信息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自觉抵制那些不良信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扩大,可以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针对一些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教育工作者能够了解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针对大学生暴露的一些消极情绪、不良问题,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因此,现代传媒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八、结语
现代传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料,它以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新媒体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其凭借资源丰富的特点,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了铺垫,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历史观,同时也提高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极大地吸引了当代大学生,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健全的人格魅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刘鹏.试析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3,(33).
[2]于小婷.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学理论,2014,(18).
[3]叶海.利用现代传媒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1,(6).
[4]丁荣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