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素养培养

在高考改革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不断提升,所以在相应的课程改革中,也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现代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地理知识技能的应用,还有地理学科素养,这种素养相对于具体的地理学科知识而言更加受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身性和发展性的,所以说在面对高考改革时要更加关心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我国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做准备。

1.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认识

各个学科素养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素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针对学科的一种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针对地理学科而言,是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地理知识掌握的一种方法,这包括一定的地理意识,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涉及地理知识时能够找到学习并掌握的方法,这种地理学科素养是人在今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地理学科素养需要在具体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而养成,包括方法、技能、情感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对地理基本书本知识的记忆、背诵或对地理考试试题的简单答复。

2.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不一样了,教育要想适应发展趋势,就必须对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人才,学科素质是人才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好,才能为今后人才培养做好准备。中学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这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运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去学习,不断完善学生自身,同样地理情感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更加实际一点说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在高考地理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对整体素质提升需求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宽学生的培养途径,这样才能适应高考改革背景下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

(1)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不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相应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明确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时,要多举例子,特别是要注重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事事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情感,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例如,在进行地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我国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防震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震的来源等,扩充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改变教学理念,发挥科技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教学中,所以就要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转变,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其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引导的方式,先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专注,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样拿地震教学举例子,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地震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激发学生努力学好地理,培养正确面对和预防地震的意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视频文件,模拟地震发生的情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形成以及其原理,这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3)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素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同样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想学的或感兴趣的知识,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问题连续问答的形式,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发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图片,让学生设置问题,找出这个图片中哪些是考点,最后再将例题所问的问题给出答案,对于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先讨论,对于错误的答案,一步一步指引,不要全盘否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第2篇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以及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三个维度。本文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方法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高考复习备考的能力。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考备考 能力培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行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体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情景时,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提炼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运用结构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起来包括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四个要素,分别是指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三个维度包括: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即三维目标所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地观念:其内涵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同时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综合分析等。

3.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确定,“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具备这样的“核心素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地理教学来看,每一节课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契机,其关键在于教师。任课教师应首先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对每一章节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梳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解析能力,促使W生在地理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相长。具体做法如下:

1.细化教学目标。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地理课程目标及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笔者认为,地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应用、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以及地理思维、地理问题解决等方法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国情、关爱地球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这些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整合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事件”而实现。“教学事件”是指具体呈现的某项知识或技能,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复习目标中,可设置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模型,更好地建立地球圈层结构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并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2.精心创设情境。研究表明,适宜的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使用各种直观的景观图、地图、结构图,努力做到提出的问题语言明确、清晰明了,力争使问题情境形象化、生活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如:为来校交流学习的老师设计学校平面图、为高考一百天誓师活动预报天气、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计算时差、为油轮设计航线,等等,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用心设计问题。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看作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的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让问题成为维系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例如:在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结合澳大利亚,适时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由此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环境特征、板块运动、生物演化的过程思考,使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置一些问题实施教学活动,变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为促进教学的积极因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养成平时多观察生活、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知识的好习惯,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潜心组织活动。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堂活动化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更是地理学科本身特点的体现。照本宣科地讲解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烦。打造学生喜欢的地理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地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这是“活”的地理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必要之举。例如:在复习“地球与地图”内容时,学生对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较难理解,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地理三要素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这些活动的安排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性,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备考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以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内核和基准的高考地理试题,其核心考点主要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初步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成因判读和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地壳物质循环;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城镇规划与城市化问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目前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细化到教材的每一章节。在一轮复习中分散核心考点各个击破,降低复习的难度;二轮复习中对核心考点建构整合,提升综合复习能力,同时通过围绕核心考点精炼打磨,做到查漏补缺。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单元知识为结点,相互穿行,不拘泥于一般套路。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要在高考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学素养。教师要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及其变化、地理核心考点和地理核心素养,并且能够把四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建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多合作探究、多分组讨论、多参与体验,指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2.学生层面: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要努力适应教师为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和师生、生生互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技能,注重对答题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建立一本详尽而富有个人理解的听课笔记和纠错笔记;要善于根据教师的引导构建章节思维导图,从而整合学科知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从而在学习中分清主次,紧抓核心知识;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锤炼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如地理过程思维、地理分析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归纳思维、地理演绎思维、地理比较思维、人地关系思维等,进而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如读图、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实验、探究等);要注重建立地理系统模型,如《必修1》中的太阳系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热力循环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模式图、陆地自然带模式图等,学会通过建立地理系统模型构建问题分析模型,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重视选题精练,注重高考真题的训练和揣摩,了解知识信息的呈现特点,避免陷入题海战术;要重视答题规范的训练,规范使用地理学科术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复习只要抓纲务本,把地理核心考点的复习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章节当中,再经过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从一轮到二轮的层层历练,由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高考竞争力,高考应考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姜宇,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第3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影响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在上海、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2017年全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与以前的改革不同,此轮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必将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教学措施的推进,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执行力,依标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适度开发校本地理选修课程并予以实施,能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校本化处理。

第4篇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h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第5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第6篇

同学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学习对每位同学都是意义重大且极具挑战性的。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空间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个点;研究的领域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学习,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充实常识、活跃思维、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必修课。不同模块之间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很大,这给同学们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换会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同学们有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里我简单的从学法方面入手谈谈这些年教学以来个人实践所得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一、理解地理学的特点,明确学习思路

1、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就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

2、高考会考对地理考查要点。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选材广泛,材料新颖,创设全新情境,体现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查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地理试题所考查的主干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在上述四项能力中,尤其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3、不同的地理内容,学习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基本载体,重在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基本的、宏观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案例式的分析法成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已成为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空间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等位置。

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个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

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行中国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学习中要抓住我国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一是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地层面上,而是落实到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等。

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分区图等。

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学好地理的桥梁

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会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

第7篇

一、看背景选材,强调情境,突出地理事实

考生拿到试卷,看到的背景材料大多是不曾相遇的情境,再静心思考题目所设置问题,又是似曾相识的地理道理。这就是新高考的突出特色之一,选用教材之外的素材,创设新的学习和研究场景,用“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考查“情理之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突出地理事实,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理念。命题专家选材的视野极其开阔,从生活中来,或从生产中来;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来,或从最新学术成果中来;来自于经典话题,或来自于热点话题;来自国内,或来自国外。试卷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提出多层次的问题,使地理高考的过程多姿多彩,内容有理有趣。

1.设置中外区域背景,提升综合题承载力

综合题一般题量大、分值高、问题多,只有较大空间尺度的区域才能承载如此重任。满载大量地理信息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再加其它图表和文段,为题目背景的表现、题目的设问、问题的层次和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空间。所以,区域地图成为全国各地高考综合题的首选,如表1所示。但要注意的是,所设问题并不考区域本身的地理“死”知识,而是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创设自然情境,让考生有亲临感

地理环境的相似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微尺度的地理环境更是千姿百态。微尺度空间的地理问题考查,给学生创设近距离的自然情境尤为重要,各试卷中也做得很到位。例如,全国Ⅰ卷第43题,通过一段文字材料,介绍古乡沟的冰川数量、堆积物厚度,中游河谷狭窄形态,考生犹如亲临现场,对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路也就相当清晰。全国Ⅲ卷第36题利用区域图和文段介绍,让考生仿佛行走在内格罗河畔,感受河流的水文水系特色。

3.创设生活情境,让考生有体验感

部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命题,让考生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化情境的试题,题干和选项考生比较熟悉,问题最接近考生认知发展区,有利于考生作答。例如,全国Ⅰ卷第37(3)题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的提问,将有拍摄经历的考生带回往日的回忆;也让没有拍摄经历的考生,想象着去尝试体验拍摄的情景。全国Ⅰ卷第42题,莫干山的“民宿”,特别贴近农村考生的生活,让人置身在田园风光中,感受乡野休闲的乐趣。全国Ⅱ卷第42题的“篁岭晒秋”和第44题的“废弃快递外包装”都是发生在考生身边的事情,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江苏卷第9~10题的低碳社区住宅景观设计(如图1),源于生活普通住宅,又要高于生活,追求低碳目标,这就是地理的学习与应用。

4.创设生产情境,让考生有使命感

试题背景材料常取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结合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在新情境中分析、解决新的地理问题。如全国Ⅰ卷第36题的茉莉花种植和第44题的高池养虾、全国Ⅱ卷第1~2题的庄园经济、江苏卷第29题高铁建设。产业转移这一话题考生并不陌生,但全国Ⅰ卷第1~3题“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情境较为新颖,考生多是第一次遇到。考生若仅凭以往的经验或感觉草率作答,可能会误选。在此新情境下,考生需对陶瓷产业做一番思考,再结合背景材料、题干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又如,江苏卷第23~24题设置的“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情境(图2),在传统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图2左图是直观的种养现场,示意立体农业的外表;右图用箭头表示要素间的联系,显示生态农业的内涵。此种情境下,考生充分解读图中信息,做题就没有那么难。

5.用热点素材设置情境,集聚社会正能量

试卷依然围绕热点话题选取材料、设置情境,反映时代特征,放大试题教育功能,集聚社会正能量。北京卷第1~2题,以国际地理学大会为背景,把三个城市会议主题标在坐标图中,让北京“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等城市主题更加鲜明;第36(4)题“精准扶贫”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有效脱贫话题。全国Ⅰ卷第44题设置人类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全国Ⅱ卷第37题涉及人与生物之间的公平问题,全国Ⅲ卷第4~6题提到我国人口流动问题,其意图都是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对 “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卷第12题用新旧“丝绸之路”来设置题目,浙江卷第36题以中国与尼泊尔、印度联系的南亚通道来创设情境。这些设题依托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心国家大事。

6.用学术成果设置情境,促地理教学与时俱进

试题用地理学科的新观点、新成果、新发展来创设情境,反映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及学科前沿,也反映地理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例如,全国Ⅰ卷第7~9题和天津卷第1~2题,都用到贝壳堤分布与变化的图文资料。这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渤海湾贝壳堤是世界著名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在国际上的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全国Ⅱ卷第37题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图文资料,全国Ⅲ卷第10~11题山峰冰期的资料,也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晶。试题中还出现大量“新词汇”,如全国Ⅰ卷中的“磷累积量”、“冰川泥石流”、“高位虾池”,全国Ⅱ卷中的“庄园经济”、 “篁岭晒秋”,全国Ⅲ卷中 “陆上三峡”,北京卷“空气质量指数”,天津卷“光缆信息传输”,浙江卷“阶地”、“探空气球”、“智能汽车”等,让考生耳目一新,似曾相识又不曾相遇,分析图文信息,回想已有知识,方可明了其含义。这是考查学生能力迁移的表现。

用科研成果作为命题素材,利于检测考生即时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品质,利于高校选拔优秀考生,利于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在中学教材“一标多本”情况下,跳出教材选取案例,有利高考公平。

二、看材料呈现,强调多元,突出信息读取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特征的表现、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大多通过各种图、表、文字资料形式组合呈现。多样化的地理图像(见表2)是信息呈现的主要形式。文字资料信息量受到一定控制。全国卷文字资料字数量排第一,京、津、浙相差不大。试题信息或图文并茂,或图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从表2可看出,区域地图出现的频率最高,等值线图第二,往后是分布图和统计图。区域地图、分布图能承载更多信息量,可全面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整体观念和综合能力;等值线可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表现与时间演化,考查抽象思维、动态意识和分析能力。

试题图像活泼多样、立意新颖、制作精妙,彰显命题人的智慧和地理学科的魅力。有的图图叠加,如北京卷第3题将等值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叠加,既节约卷面空间,又有效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多种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图图重合,如全国Ⅱ卷第9~11题图,将剖面图与坐标统计图合二为一,设计新巧。有的图图呼应,如江苏卷第23~24题图,左图表示空间效果,右图揭示内在联系,彼此呼应,富有美感,易读好用。有的图像新奇,如浙江卷第9~10题的探空气球漂移路线图(图3),取材新颖,成图少见,富有动感。考生沿着路线思考,潜意识随着气球在极地高空漫游。有的“图简意赅”,如全国Ⅲ卷第7~9题图的信息量不多,思维价值却很高,要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发挥空间想象力,在图中叠加植被、降水、径流等多个地理要素,用整体性观念分析气候、生物、地质、水文之间的关系。

试卷使用图文材料,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表读取能力是公民获取新信息必备的基本技能。读图例注记,看坐标表头,析箭头数据,用图释文,以文释图,从图文中提取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搭建信息间的联系,将其与已有知识匹配或重组,解决地理问题。

三、看考点分布,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试题风格方面,全国卷试题具有很强稳定性,没有因为2016年新省区加入作出大的改变;京、津、苏、浙卷也延续往年的风格特点。从分值看,全国、浙江等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基本平衡。全国Ⅰ卷“必修Ⅰ:Ⅱ:Ⅲ:选修”的比例约为48:30:12:10;浙江卷“必修Ⅰ:Ⅱ:Ⅲ”的比例约为52:36:12;全国II、III卷与全国Ⅰ卷接近。具体考点分布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试题除对地域文化、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常态农业地域类型、区域能源利用、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不涉及或少涉及外,地球运动、大气与气候、地表形态塑造、地球上的水、自然带、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人口、城市、农业及区域农业生产、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生态建设、流域开发治理、产业转移等内容,试卷都有覆盖,主干知识突出。天气与气候、农业生产活动、河流及流域是考点密集分布区,考查比重非常高。宇宙及地球内容考查的比重及难度下降。选修中,全国Ⅰ卷多考“原因”,全国Ⅱ卷和Ⅲ卷多考“措施”。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多是背景信息的载体。

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强调主干知识板块中的基础知识。如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应用、天气因子、气候成因、河流水文、沉积作用、垂直地带性、工农业区位、城市功能区等。这些小板块既是主干知识中的基础,也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综高考三科合卷,各科题量受到极大限制,考点落在主干知识上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教学中要重点突破之处。

四、看学科追求,强调本位,突出核心素养

强调本位,即将火力集中于考地理本学科的问题。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题守住了地理本位,尤其是江苏卷很好地保留了地理的原汁原味,不刻意拐弯抹角,不玩文字或“脑筋急转弯”游戏。文科综合卷地理题量少,而备考内容多,不必考本位之外的东西。今年考题在强调本位的同时,更突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地理价值观。对其的考查,多处可见。例如,天津卷第12(1)题要求考生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考查考生能否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国Ⅱ卷第37(1)(2)题是关于人类活动与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要求考生能正确判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合理性。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事物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的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研究方法多样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考题涉及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综合思维。例如,全国Ⅰ卷第37(2)、全国Ⅲ卷第36(1)等题,要求考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象的整体性,通过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全国Ⅱ卷3~4、浙江卷1~2等题,考查考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化。浙江卷9~10题要求考生运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物体运动速度、地球空间距离等知识,分析探空气球漂移的原理,考查考生综合推测地理因果过程的能力。江苏卷第27题,涉及“季风、气温、降水、地形、河流补给、径流变化、海浪侵蚀、海水倒灌、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生态问题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流域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等众多知识点,要求考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说明决策依据。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考生习惯于用空间来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地理思想。在表2中,区域地图和分布图所占比例相当高,可见今年高考题对“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力度。例如,全国Ⅲ卷第36(2)题要求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就是在看考生是否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浙江卷第9题是在考查考生能否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全国Ⅱ卷第36(2)、(4)题,是在考查“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与失”的区域认知素材。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品质。试卷借助各种新颖图文材料,设置情境化的问题,来考查考生在地理调查、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例如,北京卷第11题设置了“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城市功能区的知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科学出行。浙江卷第2题是一个地理研究过程,即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云杉分布地图。此类题目是在看考生能否根据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和目标,选择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完成地理实践任务。浙江卷第6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方法,能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和资料,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践性的考题,是在有意引导教学要组织社会实践,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

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不只是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更多在考查考生过往的地理阅历。阅历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这种考题,能把真正优秀的地理考生选。

五、看题目设计,强调层次,突出问题探究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问题设置层次丰富,层递性明显;问题探究环环相扣,多角度复合式考查相关地理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现出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1.选择题“多题共材,成组出现”

选择题大多数是以成组套题出现,多题共用一个背景材料。相对于每题都给材料,多题共用的材料,可以给出更多信息,构成情境,形成新思维场;还可以减少考生关注的信息种类,集中思维。不同的试卷,成组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省市卷多侧重知识广度,全国卷多讲究思维深度。例如,天津卷第1~4题,一题一个考点,分别考到地形地势、海陆变迁、降水类型、气温因子等考点;江苏卷第11~12题分别考时间计算、城市气候。全国Ⅰ卷第1~3题,围绕“陶瓷产业”主题,逐层深入式设问,考查了陶瓷生产的区位条件、陶瓷产业转出及转入的原因等一个地理事物的多个方面;全国Ⅲ卷第4~5题,以“城市人口流动”为研究对象,考到人口流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人才引进考量等多个层次,深挖深究,考穿考透。

2.综合题“一材多问,层层递进”

综合题多以区域为依托,围绕同一个主题,选取一组素材,创设新的情境,多角度多层面设置问题,研究与之相关的地理元素及相互关系,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层次感(见表4)。

有些综合题多视角设问,重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横向综合。例如,北京卷第36题以大别山区为背景,考到气候、地形地貌、水利建设、交通、工业区位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弄清图文材料之间、问题与材料之间、前后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理顺思路,解答问题。

有些综合题多层次设问,重地理问题的内涵,纵向深入。例如,全国Ⅱ卷第36题以罗讷河利用与保护为主题,从自然到人文,从宏观到微观,从“地与人”到“人和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阶梯式设问;江苏卷第29题以区域高铁建设为对象,按“交通问题交通建设交通对其它地理要素的改变交通对整个区域的影响”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链条式设问,要求考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又如,浙江卷第37(3)题关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从材料和平时积累中挖掘出“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不同零部件协作”三个层面,这对考生思维深度和表达精度的要求都很高。

统计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横向综合的题在减少,纵向深入的题已经成为主流。这些变化提示我们,模式化教学、机械记忆、模仿应用等教与学的做法必须摒弃;探究式学习,发展地理思维,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一定是今后教学改进和加强的主旋律。

六、看能力考查,强调原理,突出四大能力

高考大纲提出的 “四大能力”,在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都得以充分体现(见表5)。

从表5中看出,绝大多数题都考查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综合题中。用简洁语言等形式把地理事物说明白就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是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对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进行解释。如全国Ⅰ卷第36(1)“说明气候条件”属于描述,(2)、(3)“解释原因、分析原因”属于阐释。“论证和探讨”的考查涉题不多,但设问深,综合性强;分值高,难度较大。如全国Ⅰ卷第36(4)①“说明脱贫致富的启示”和②“提出经济发展的建议”等问题,要求考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问题、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深刻认识、独立见解和准确表达等高层次的综合地理能力。

再看“细化能力的考题分布”,试题特别强调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尤其集中在运动与分布规律、原因及影响因素两大方面。表5中考分布规律的题有全国Ⅰ卷的第10题,浙江卷的第36(1)(2)、37(1)等题。试题考查到地球运动、大气环流、锋面运动、气候变化、水循环、洋流、地壳物质循环、海岸变化、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产业转移等多种地理运动规律。要求回答的原因题很多,浙江卷第36(3)题,全国Ⅰ卷的第36(2)(3)、37(2)(3)、42、43题。原因类题目在其它卷中,占的比例也很高,充分体现了《高考说明》所言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纵观全国各卷,因素方面考到影响气温、降水、河流水文、生物分布、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区位、人口迁移、城市分区、港口、高铁、风电场、热电站、产业园的因素。

七、看教育价值,强调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高考试卷既要有选拔功能,更要有育人价值。2016年高考地理试卷,充分利用地理学科视域开阔、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掘时代主题,强调价值观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1.祖国认同

试卷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设置了育人价值高的好题目。如天津卷第14题以 “妈祖文化”为情境,分析台湾产业集中转入福州、厦门的原因,考生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力量和两岸亲情的浓郁,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北京卷第36题用古人“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描述,揭示地理现象,树立文化自信。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渐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卷第28题以攀枝花“阳光花城”和“候鸟式”养老为题材设置题目,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

2.国际理解

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关注世界大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视角,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如北京卷1~2题以国际地理大会为题材,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增强全球化意识;第41(1)题由“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切入,依托马赛港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引导考生放眼世界,增强国际理解。又如,江苏卷第27题,以我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为空间尺度,从中国放水解旱切入,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开阔学生尊重差异、寻求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视野。

3.人地和谐

人地协调观念既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在试卷中被多次不断强化。如通过浙江卷第8题的思考,强化考生节能减排意识。全国Ⅱ卷第44题“废弃快递外包装带”的处理,都是从现实中的问题切入,强调人地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全国Ⅲ卷第36(3)题,“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开放性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价值观,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环境保护的一面。

第8篇

首先,要明确目标,做到目标精准、有的放矢。

明确高考目标。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教师就教什么,教如何做题,学生就学什么,学怎么做题。作为高三的冲刺复习教学,高考这个指挥棒无论如何也不可小觑,更不敢丢。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其目标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评价。考核目标有明显的梯度,以实现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同时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

细研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会告诉我们考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大纲,我们就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精细研读考纲,明确考试会涉及到的内容和不会涉及的内容,然后有所侧重地去学习,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刀刃”上。对比往年考纲,发现区别,这些区别往往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最需要加强的地方。

其次,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舍本逐末。

新课程改革最为强调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基础”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是地理高考试卷组成的基础。对于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一些核心的知识点,每年总会翻来覆去考,这就要求我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以不变应万变,不论其怎样改变考法,我们依然能一眼识破其考查的知识点。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操作性。如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等。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理科的知识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文科的知识则重在反复与理解,唯有反复才能熟练、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唯有理解才能强化记忆思维。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往往会因记忆不清而丢分,所以高三复习也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第三,抓住地理学科特点,做到因病施药。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地理高考试卷,每一道试题都是读图、读表、读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解答。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又再次强调考察学生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针对性训练,熟练掌握做题技巧。

高三复习时间紧、知识多、任务重,不必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延伸。横向延伸主要体现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要抓住区域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首先分析南方低山丘陵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抓住气候和地形这两个关键性因素。其次要在分析自然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人文地理状况,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生产等。

第9篇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的趋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强;自然地理难点知识理解困难;文字表述不准确、规范等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关注

①紧扣考试说明,运用图导法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地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扎实知识体系,考试才有源和本。

②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1. 史地班1个26人,物地班2个52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属于中后学生多,前头学生少的情况。

2. 普遍存在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读图综合题却无丛下手。

三、本学期复体思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抓基础落实图

1、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4、教学研究上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近年来江苏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备课组教师及教研组的老师都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作为教学与复习的参考。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XX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轮复习强调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 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第10篇

【关键词】 能力 主干 地图 可持续发展 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0-01

地理由于其综合性强,理科色彩明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成为文综得分的瓶颈。高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考出考生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试题。命题是有效测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纵观近几年文综地理试题,地理学科命题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特色和思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趋向:

1. 强化学生能力的考查。“3+X”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高考所强调的地理能力是建立在一般学习研究能力之上的带有地理学习研究的要求和特征的能力。能力的表现和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在文综地理试卷中,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它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审题能力。要求在阅读试题的基础上,一方面,知道试题提供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有效信息,从这些信息又能得出什么新的信息;另一方面,知道试题问什么,是怎么问的。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调动与问题有关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信息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能力。要求在完成前两项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将符合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做题时,一定要熟悉这种思路,强化这些能力。

2. 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要利用文综试卷中有限的几道地理试题,能考查到的地理知识是有限的。试题往往考查的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合理引导地理教学和学生备考。具体来说,地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地理中如物质的运动变化、圈层特征等;人文地理中如人类活动的区位、人地关系等;区域地理中如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中国主要地区和省区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等。这些主干知识一方面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可再生知识不会陈旧;另一类是应用性很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在考查这些主干知识时,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更多是综合考查知识的交结点,注重学科内综合,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地理图像的地位日趋重要。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特色。地理图像极高的内容综合性和概括性及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适合对学习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考查,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常被用作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或设问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套试卷中约有6~8幅图,大致是每两道题一幅图,同时图的数量还有上升趋势,形式越来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出现在试卷中的地理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学教材和地图册;二是相关机构的统计和研究结果;三是大学教材和地图册。这些图像经过缩放、裁剪、组合、变形等手段处理后,结合考试需要和学生实际出现在试卷中。具体来说,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高的主要有以下三类地理图像:一是分布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二是统计图,包括结构图、表格、坐标图等,反映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组合状况;三是示意图,包括地理过程示意图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对课本或地图册中一些重要的地理图像的理解和把握。

4. 倡导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试题呼吁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这类题在高考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以某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案例,如生态工业园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条件、综合效益、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试题大量引用我国的古文古诗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以一些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深刻危害、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平时要让考生有意识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地理教学 教学整合

一、把握新课程核心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项基本理念。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一是理论层面上,是从专家的视角阐述的理念,是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通俗层面上,是基于基本理念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精髓的观念意识,对新课程实施比较通俗的思想意识和普遍共识。理念不能太多,把问题复杂化。广大基层教师更为需要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基本理念,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其核心理念。本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讲,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其他的,如第二条,是对于课程设置而言;第三条是重视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第四条是强调教与学的手段;第五条是如何评价。这就不难看出,为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个核心,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新课程实施中,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采取多手段多样式教学。

地理素养可以理解为地理素质与修养,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与整体反映,既有内化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行为。地理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知识基础,是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初中阶段“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延续。三是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意识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四是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还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内容结构上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关爱乡土和关爱祖国的素养,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等等。

二、强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整合

1、把握理念,用好教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无疑是大大地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面临着教材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重要的问题是把握好课标理念与现行教材的整合。这就要下大气力研读课程标准,精确把握其精要部分。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按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个大目标来设计和编制的,而不是按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来设计编写的。这样,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上,就没有过去习惯上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那么系统和严谨,但在培养地理素养的理念上却十分鲜明。在教材使用上,可以人教版教材为蓝本(因其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编写体系和学习习惯),把高中与初中、必修与选修、系统与分区的所有内容(共十四本教材)整合起来,并吸纳其他版本教材的精华部分,博取众家之长,在新课程理念下融为一体。在教材处理上,要强化主干知识,合理删减枝梢末叶,理顺内在逻辑关系,整合成适合于自己学生的高中文科地理新课程体系。

2、把握课标形神兼顾

新课程标准有“形”可考量,以教材和教学为载体。把握新课程理念则如灵魂或“神”,“形”与“神”必须兼顾,一体化运行。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就容易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其灵魂的东西,做到“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可以用不同教材和课程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鼓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其基本理念和标准应是统一的,并作为一种灵魂贯穿于全部教材和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神”不散的意思。只有把握好理念,才能形神兼顾,使教学有“魂”。最主要的就是要牢牢扭住地理素养这个核心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计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关注生产、生活身边事,由生活化到理性化,再由书本到实践,上挂下连,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地理能力。书本上的所有地理现象和原理都有生活基础和能感受到的实例。实际案例虽然在我们的周围,但不是都能感受到和说出“理”来,要想方设法去挖掘。一是教师要关注实际,心里要有案例,视野要有实物;二是要引导学生列举、查找与探究。三是有效利用网络和各种课程资源等广泛获取。这些身边事既是课堂教学的好素材,也是备考中设计灵活试题的素材。联系实际教学,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爱学会学,素养培养尽在其中。

三、促进新课程理念与备考整合

地理高考的态势与走向,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能力要求中,突出对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侧重“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虽然每年有一些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三是理解、分析、解释有关地理事物,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从考试的内容范围看,仍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是地理通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每年高考涉及的考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中人文地理是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应用地理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的考试中偏重理论应用。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空间上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近年关注地缘政治敏感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环境破坏区、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重大工程的建设和战略区、区域政治经济合作区、海陆交通枢纽区、旅游探险活动区等。从全国和各地的考试卷看,一是突出地理主干知识,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再识读、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二是突出能力考察,尤为突出的是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的能力考查,把获取、解读、比较、分析、判断、应用等各种能力考查融入到每道试题中。三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生活有用地理,强化问题探究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教材中没有的新问题等。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与高考备考取向的整合,关键是寻求二者之间的共同目标和结合点,并以此为依据,从结合点着眼,从过程和策略上着手,并进行整合。

第12篇

与往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相比,地理试题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稳”与“变”结伴同行,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

本试卷最大的亮点仍在于既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考查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试题以图、图表为载体,以基本知识点为中心,强调学以致用,重视情境材料的创设,突出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2014年地理试卷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考点均属地理学科内的核心考点,考点覆盖较广

[题型\&题号\&分值\&考查知识点\&选

44分\&1~2(图1)\&8\&必修二,城市化及其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读图能力\&3~5(图2)\&12\&义教内容,区域的空间位置判断,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计算)\&6~7\&8\&必修一,地球上的水、水循环\&8~9 (图3)\&8\&必修一,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0~11(图3)\&8\&必修一,局部气候;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读

46分\&36

图7\&(1)\&8\&区域特征分析,河流特征分析\&(2)\&6\&(3)\&8\&37

图8\&(1)\&6\&区域特征分析,农业现代化生产分析\&(2)\&6\&(3)\&4\&(4)\&8\&选考题

10分\&42\&10\&旅游资源,旅游设计\&43图9\&10\&分析灾害的原因\&44\&10\&分析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二、注重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原则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来看,一是集中于主干知识,以突出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原则;二是注重区域定位,以彰显地理的学科特色;三是突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以考查、区分考生“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再梳理、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诸方面的能力。

三、强调能力立意原则,注重读图辨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体现地理特色,突出对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对区域地图的辨析能力,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空间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历年的试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今年的地理试题也不例外。试题遵循《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突出了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试题命制侧重能力,对学科要求较多的如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对地理空间位置判定(单选第3题及第10题)、对区域特征的归纳分析与比较、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与区分运用(单选第6、7题)、对地理图像的判读分析、对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联系阐释、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与论证探究、对地理结论的概括说明与表述等均有一定程度的考查。学科综合能力揭示学科内涵;获取信息能力展示个人审题能力;关注时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际应用彰显个人风采。

试题突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其中地理信息的有效处理能力及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能力成为考核的重要目标。如选择题第4题经纬度、地方时的考查,需考生读懂试题图像,综合题36、37题需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分析、提炼,答案的选择与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有效地处理图表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55页)

四、注重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地理考试的命题特点就是对生活有用,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文综地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部分。自然地理内容占60%以上,重点考查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人文和区域地理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如选择题10、11题,综合题37题,都是用自然地理的原理来判断农业生产的条件。

五、保持适当的难度,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新课改高考全国试卷难度一直保持平稳,试题平和朴实,既有选拔性考试的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又能面对广大的考生,真正体现了高中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

六、2014年高考试题变化之处

(1)有图没表,区域地图多,强调区域位置判断辨析,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地图常识的把握,强调对地理区位的辨析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复习具有指导作用。

(2)今年没出现开放性试题。自2010年开始,在高考主观试题中都有开放性试题,直至2013年高考,此类题型延续了4年,但今年此类题型没有出现。

(3)连续多年没有出现的“地球运动”考题今年出现了,不同的是总分值由12分降至4分,难度较小,这无疑减轻了全省大多数考生的应试心理压力,因为“地球运动”这个考点过于沉重了,心理负担的减轻大大提升了学生能力的发挥。

七、2014年高考试题的不足之处

第13篇

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依据,复习时,不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合理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整、完善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达到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点,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游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五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地理基本技能

第一讲 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

第二讲 等值线的判读

第三讲 统计图表的分析

第四讲 地理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培养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

第二讲 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

第三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五 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

第一讲 区位因素分析

第二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第三讲 人口、交通和城市

专题六 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第一讲 区域空间定位

第二讲 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

第三讲 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专题七 选修部分

第一讲 旅游地理

第二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环境保护

考前冲刺

专题八 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

第一讲 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

第二讲 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

专题九 热点问题

专题十 规范答题要诀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二)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19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19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三)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又一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组工作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时间安排:

1, 一轮结束:2月底。

2, 二轮时间:3月初——4月20日左右。

3, 三轮时间:4月下旬——5月底。

4, 自由复习:6月1日——考试前。

三、具体模式:

1,二轮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相结合,每一个专题又系统的知识直接归纳,一套训练题,一至两套试题(所选复习资料试题量偏少),不定期进行单科综合和文综综合测试。即做到“三个一”:一个专题、一套练习、一套测试(最少)。

2,三轮复习以综合训练为主,重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养成,心理素养的培养,削减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和失分,培养良好健康的应考心理。

3,考前个别诊断辅导,针对个别成绩好,答题有小瑕疵,心理不稳定的学生在考前适时进行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过程中进行知识提醒。

4,考前总动员,集中进行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四)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本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学期教学工作绝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xx2019年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其他学科的配合。

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是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高一必修课以系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高二地理主要介绍部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如人口地理、城市形态和地域结构、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政治地理等内容。高三地理选修课是在高一系统地理的基础上,着重讲授环境保护和海洋地理的相关内容,初中和高中地理必修三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计划安排表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五)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8年高考题,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考试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

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我们做老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第14篇

关键词:基本观念 基本策略

高中地理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从“教学”的角度看,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的角度看,表现为教学有 效果、有效 益和有效率。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教师 是否得到了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

1、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1)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2)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3)研究高考,使教学更有针 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

2、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

(1)贯穿地理学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2)重视案例教学和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以地图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3、教学要讲求效率

(1)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2)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容量,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3)提倡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4、教学要建立目标反馈机制

(1)课堂教学应讲练结合,实施课堂达标。(2)及时批改、评讲学生作业,考试卷老师一定要先做后评讲。(3)建立“错题集”,以便分析学生学习动态。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1、研究、探索高考规律

高考地理试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高考地理试题,认识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取向,对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从知识层面来看,高考始终体现出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知识:

(1)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2)能生长延伸出新的知识的地理知识;(3)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3、从能力层面来看,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始终体现出以能力立意的考察意图,这种以能力考察为重点的试题,强调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的质量、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迁移的考察,注重对学生理解和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地理学科能力要求如下:(1)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意义(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的世界各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 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比较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6)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 策法规以及区域国土开发和 整治的措施。(7)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9)比较、分析、评价地 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 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4、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基础复习课

要准备教材,复习顺序合理,科学用时;立足教材与 大纲,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留死角;关注学生参与,明确复习要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控制训练的数量与深难度,重视反馈。

(2)专题复习课

专题的确定以涵盖主干知识、整合重组知识为原则,构建完 整的知识体系;总 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与迁移;注重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要逐步达到高考要求,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3)评讲课

试题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状况来选择,要以中档题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分层训练与个 别指导;强化文字表达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建立科学的训练题库

(1)近年来的高考试题;(2)近年来各地的模拟考试试题;(3)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典型试题。

5、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15篇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总结、反思、调研的充分酝酿中呼之欲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本次高中地理课标修订的主线。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例,反思进入课改后这几年的日常工作,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一、借课改东风,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前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有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有逐渐完善的监督管理,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向我一步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