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环境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分析垣曲县各生态功能小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搞好生态环境是保护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国土面积约1620km2,山地丘陵面积大,约占97.2%,而原地与川地比例小。全县生物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植物数量、质量居运城地区之首,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藏达46种,列山西之冠,垣曲生态资源优美,为野生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动植物达18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类41种,被誉为“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该县国土部门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全县分为4个一级区和6个生态功能小区,本文将对垣曲县域由北向南对生态功能小区存在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简要分析。
1历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历山镇北部,是以保护暖温带森林植被和珍稀野生动物猕猴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源涵养。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近年来偷砍、偷伐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群落繁衍及林区环境;b)该区在发展旅游及实验区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1]:a)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林地,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偷砍、偷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b)加强历山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管理,依托自然保护区与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生态学、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环境监测及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实施自然生态保护;c)该区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尤其要注重公路两侧绿化及河道两岸水土保持林建设,防止水土流失;d)在当地发展规划中,要更重视后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2垣曲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北接历山自然保护区,自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由于多年对矿山的不合理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及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而破坏了植被和自然景观,引发水土流失,同时对生物栖息地也造成一定影响;b)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及生活废水等污染物没有经过统一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申请专项资金对由于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勘察整治,及时复垦,生态恢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按照要求,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合理开采矿产,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工业实行园区化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要加强对重点产业和企业的指导与监管,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c)对该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在该区景区进一步的扩大发展中提前作好规划,首先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承载能力,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垣曲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西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垣曲县西部,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该区地处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矿产资源丰富,垣曲县主要铜矿企业位于该区域。该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由于部分铜矿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石不合理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影响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由于废矿石的不合理堆放,易引发泥石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b)由于采矿诱发的采空塌陷和地裂缝,导致大面积林地被毁,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突出抓好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绿色”企业。合理规划制定全县矿区废弃地修复与治理方案,废弃矿石要合理堆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宜林荒山地带进行分期绿化,营造水土保持林,逐年提高矿区内植被恢复和绿化率;b)大力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及治理力度,及时研究治理由矿产开发所形成的滑坡、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大力种植经济林、边坡草等,努力恢复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复垦率;c)规范采矿活动,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开采,禁止破坏性的采、选、冶项目,使其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进一步引进资金,建设规模企业,产业链逐步从单纯的采选矿、冶炼向下游的铜材综合加工延伸,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和园区化,提高经济效益并减少环境污染。
4垣曲中部营养物质保持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
中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垣曲中部,北接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区域整体地貌以侵蚀堆积丘陵为主,区域内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均由北向南顺势注入黄河,两岸多为狭窄的河谷平原,灌溉方便,人口密集,为主要农作区,该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营养物质保持与土壤保持。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由于河谷地带大部分为耕地和荒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加之此地处于该县交通要道,沿线经济活动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破坏及河流的冲刷作用,使得沿路两侧斜坡稳定性较差,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b)由于该区特有的河谷地形,多年前采矿后堆放的采矿废石在雨季极易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在河流及道路两侧土层薄、条件差的坡地和宜林荒地植树种草,以林养水、以草护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b)对区域内存在自然灾害的矿石堆放点进行系统摸排和评估,定时监测,统一规划,逐步治理;c)由于该区域内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及交通条件较好,应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种植、生产及加工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同时要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推广作物还田及增加有机肥的应用,以增强该区营养物质与土壤保持功能。
5垣曲西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西南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县城西南部,区域内地貌以侵蚀堆积丘陵为主要类型,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源地保护。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该区南部靠近黄河的地区,由于小浪底水库蓄水及移民搬迁,导致形成了一些弃耕地,无人管理,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管理和治理措施没有及时到位,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b)该区域内地处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牲畜大部分采用传统放养的方式,对当地山地地表植被产生了直接破坏,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相关部门要将南部沿黄地区纳入治理规划,在现有生态系统薄弱的宜林地带,加大水土保持林种植力度及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尽快恢复当地生态;b)以政府发展干果经济林为契机,发展特色种植业,如核桃、蚕桑、杏梅等经济作物,依据当地地域特色及传统优势,合理发展养殖业;c)加强对区域内工业企业等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加大对板涧河和五福涧河等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力度。
6黄河小浪底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黄河自夏县瓮口入境,流经垣曲县南缘46km,向东至马湾注入河南省济源市,该区位于县城最南部,包括小浪底库区及其周围,小浪底水库垣曲库面积达130km2,为华地区最大的“人造内陆湖”。该区域地貌以河谷川地为主,区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中北部有小范围的侵蚀堆积丘陵,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该区现存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小浪底水库库区周围植被稀少,黄土,水土保持能力极差,雨季泥沙直接注入水库,影响了库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b)地质灾害频发,类型多为滑坡、崩塌,形成多处不稳定斜坡。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要在区内荒山规划水土保持林,加大库区周围的水土流失整治力度,吸引民营资金和引导当地农民种植干果经济林,发展特色品种植和深加工,提高本区植被覆盖率;b)依托该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文化价值为特色,以古城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湿地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以保护景区物种多样性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游,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在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实体经济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生态新区。
7结语
北票市矿产种类多,煤、铁、金等矿产品在全省占重要地位,但在矿山长期开发中,普遍存在重采轻治或只采不治,产生一系列的矿山环境问题。对重点矿区的调查显示,矿渣存放量达1500m3,占地面积2km2。
2山地生态系统功能严重下降
北票市中低山地和丘陵面积为3619.7km2,占全市面积的80%。由于年平均降水量少,夏季雨量集中,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大,致使山地土层薄,多石砾,植被土壤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很低。全市仅过境的大凌河和牤牛河为常流水河流,其余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每年应开展环保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要在污染严重的现场立警示牌,作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教材;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清理分类,每个村设立环保专管员,督促群众保护周围的生活环境。
3.2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各级政府的环保主管部门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对排放的污染物要限期治理达标,不能以罚代法。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密切配合,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
3.3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对农村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如畜禽粪便资源化,畜禽粪便的液体部分及畜栏禽舍的冲洗水采用沼气工程,所产的沼气可发电或供农户炊事,部分沼液沼渣进鱼塘养鱼。
3.4开展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结合北票实际,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该工作可以改善矿山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化,提高土地生产力。
3.5加大资金投入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资金的来源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此,政府应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用作环保项目的贷款、贷款贴息和补助。最终,得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结语
关键词: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海洋事业;环境污染
1我国海洋概况
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延绵达1800公里,海岸线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辽阔发展的空间。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000多种,鱼类3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200多种,长久以来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当然我国的海域划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端,在黄海、东海、南海与周边各国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辖权争议。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因为科学水平的因素,被保存完好丰富的海底能源,将会为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资源保障。目前,其他国家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颇大,海水也是不少可再生的能源,如潮汐能、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随着开发的深入,我国也前所未有地污染和破坏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富养化、物种多样性快速减少等问题,使海洋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我国海水受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2.1.1海洋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海洋水体遭到污染,随着近海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赤潮现象频频发生,且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出现新的赤潮生物种,给海洋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危害。2.1.2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能源战略的石油在陆续大量建设开发,海上运输石油频繁如织,开采石油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更加分散分布更广,风险源强度更大,溢油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发生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油船溢油事故和海上开采石油的泄露与井喷事故迅速攀升,每年石油排入大海约12万吨。渤海湾“7•16”溢油事故和山东蓬莱“19-3”重大溢油事故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以沉重打击同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2.1.3海运航行和作业中的船舶所产生的污染物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也可能发生事故,如碰撞、爆炸等,所产生有害物质排到海水中,使海水再次受到污染。2.1.4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源污染物,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来自于陆地废弃物的排放。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废弃物和污水,直接进入河流系统;农事生产所用如农药、化肥等化学成分污染物,经过雨水浸泡,流入地下暗河,随着河流和地下水,最终进入大海,海洋环境受到了污染,海洋生态遭到了破坏。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无限度流入污染物,海水自身净能力必然会入不敷出而导致水体污染。
2.2过度开发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海域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珍稀品种,过度的捕捞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物种资源的繁殖能力,致使海洋生物极速减少,严重的甚至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异常,致使鱼、虾、蟹和贝类以及有保护水环境功能的大量藻类等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快速消亡。虽然采取休渔期的政策,投放鱼苗、虾苗,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出海作业的大批渔民将还未长大的鱼、虾、蟹捕捞上来,其既无法从数量上的增长形成种群,之后便出现了更加尴尬局面,原本数量不多的海洋珍惜物种濒临灭亡,而数量众多的物种将成为珍惜海洋生物。
2.3水域面积缩减、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大量海岸因受经济开发的影响,人为改造滩涂在不断增加、自然的原始景观在逐渐缩减、很多重要的海湾面积在不断缩减;大量的填海造地投入其中,更是兴建了大面积的海参、鲍鱼养殖场,疏于管理的大面积养殖场,使海滩面积和海岸湿地急剧减少,养殖场内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污染物随着潮汐进入海中,海水受到了污染。另外,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石油、天然气的海上开采作业、海洋生物制药等化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都从侧面给海洋环境以沉重打击。
2.4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缺失的管理机制
我国海洋的环境立法工作发展较晚,相关法律体系相对滞后,然而在海岸线的立法管理方面有很多漏洞。海洋环境的政府管理部门责任不清,职能重叠现象、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极易出现,与之相关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以上均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了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1983年颁布施行的,是我国专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法律,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意义非常重大。法律体系中保护海洋方面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根本,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中心,三个辅法律:(1)《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六个相关法律法规;(2)和海洋防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3)有具体执行标准的保护海洋环境性法规,如《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等。以上法律、法规、准则构成了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起到了法律支撑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并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护海洋环境的重任,且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海洋的立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我国面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足与对策
目前,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之时,保护海洋近岸生态环境与前者成为了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点,承受着继续破坏和污染不断加重的巨大压力,有些部分重点地区海洋环境受损情况触目惊心,已无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言。所以加强产业结构性调整、优化产业部局,严控污染源,在减轻沿岸近海和流域污染现象之时,进一步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和的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保持生物基因多样性、恢复海岸自净能力、逐渐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卫能力,具体措施:
3.1加大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和机制措施力度
3.1.1要大力兴建国家级保护区,各地也要以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为目标,建立生态保护区或海岸生态隔离带,极大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加强海岸生态建设。3.1.2恢复海洋岸线原生态景观,在沿海重点旅游区、经济开发区,加大力度修复沙滩海岸、退耕退垦还滩还海,建设原生态自然景观和廊道,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蓝色空间和愉悦、唯美的滨海景观。3.1.3加强污水处理水平,控制海洋污染,建立污水排海标准,制定统一污水、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要定时监测、申报登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等,以保证海产品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3.1.4建立评估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对海洋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消除及生态恢复都至关重要。3.1.5加强海洋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把深入开展海洋环境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有效融合,在多样性的海洋灾害频发的形势下,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发生生态灾害种类如赤潮、绿潮和海洋生物病毒病害、重大海上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防控工作,设立监测点、完善浮标、探头,利用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或生物灾害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应急工作要常备不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3.2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法律体系
3.2.1应当适时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填补法律空白,又能解决新问题。在建设大量人工养殖场以用来替代和缓解渔业资源枯竭压力,而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水被污染、生物链严重失衡等,需要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规范养殖行业,严格禁止养殖密度过大,坚决防治养殖疾病等,建立高标准人工养殖场;同时重视生物入侵,越来越多的生物入侵案例,惨痛的表明同样是破坏生态的重大因素,这些问题的逐渐凸现,迫切的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约。3.2.2海洋的经济价值与海洋的生态价值相比后者更应得到重视。在取得经济价值的同时,而损害生态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应当完善、强化、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补偿制度,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制度,所有的海洋经济行为都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保存好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品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3.2.3持续加大海洋执法监督力度。制定的法律能否保护海洋环境,关键就是要执法必严,如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其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而且还应该有完善的处罚措施,使触碰法律的自然人、法人心生畏惧,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义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结语
我国现已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得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为突破陆地资源环境短缺的瓶颈,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显得极为重要,要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就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眼光看待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构筑蓝色的海岸生态屏障,树立海洋道德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提高蓝色国土意识,促进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伊娜.浅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A].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4.
[2]马凤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雾霾天气、水体污染、生活垃圾、气候异常、土壤污染等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了大众话题,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升,公众话题里充斥着各种指责、谩骂、抱怨,矛头指向发展、指向污染企业,如何解决人们的生态环保要求和发展的矛盾成了当前的突出问题。党和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十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战略角度。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获批后,也明确提出推进三化建设,建设美丽河南。建设美丽河南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努力、企业尽责,也需要每一个河南人从我做起,加强生态环境修养,自觉爱护环境。
但是鉴于河南省尚属城镇化发展阶段,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而生态环境意识偏低。尽管政府和科学界做了大量工作,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不治众、执法难的情况还比较严峻。例如农村生活垃圾随便丢弃,污染水体土壤现象突出,有调查显示,生活垃圾中不仅有厨余有机垃圾,还有大量的塑料袋、电池等,这些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环境。解决这类问题仅仅靠法律显然是不够的。通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迅速提高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当前环境保护事业中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
河南省目前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在两个领域中进行。一方面是面向全社会的公众教育,第二方面是通过教育改革,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大、中、小学校的教育体系。虽然在目前河南省学校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已经纳入到了课程体系里,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多,升学压力巨大,学生接受的生态环境教育仅限于课本理论,主动认识生态环境压力,思考解决之道能力还远远不够。
我们通过采用自编“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1 000名在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现状做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河南省学校环境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河南省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1.从教育理念上,河南省学校对学生环境教育认识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和绿色消费意识缺乏。 在对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的调查上,总体来看,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的学生在行动上缺乏毅力,当个人利益和环境利益冲突时,往往会舍弃环境利益而谋求个人利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盲目使用“一次性用品”,这是近年来造成浪费的一大消费现象。卫生筷、饭盒、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消费的实质是迫使仍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物质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一次性木筷的消费,现在就让中国人一年耗掉500万立方米木材[1~2]。调查表明,一些学生环保意识淡化,现实生活中即使看到有人浪费水电和扔垃圾的现象,也不会去阻止,原因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感不强。如果学生有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明确的生态责任意识,那他们在行为上就会有强大的动力。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确立科学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协调好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3~9]。绿色消费主要包括: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的产品。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消费方式。
2.从教育方式上,河南省学校环境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在教育方式上,传统学校德育过于注重理论灌输,严重忽视了德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知而不行的现象。调查表明,河南省学生乐于接受环境道德教育的课堂讲授只占11.59%,学生乐于接受环境科技教育的课堂讲授只占21.25%,河南省学生更乐于在参与活动中接受科技道德教育,如河南省学生乐于参与环境道德教育活动的比例是56.52%,河南省学生乐于参与环境科技教育活动的比例是43%。因此,河南省学生环境科技道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河南省学生的环境科技道德观念,增强其环境保护的使命感,提高遵守科技道德规范的理念,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3.从教育管理上,河南省学校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管理缺位。调查表明,河南省学生对草坪的爱护情况是:“从不走”的同学只有27%,“偶尔走”的同学有30%,“很少走”的同学有39%,竟有4%的同学选择“经常走”;从数据分析知道,河南省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情况是:经常参加的只有23%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有67%,还有10%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这种情况充分体现了河南省学校在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管理上的缺位。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也是河南省学生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渠道。因此,河南省学校应树立“管理也要育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正确引导河南省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二、为了提高河南省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普及环保教育,积极创建绿色校园。在保护环境方面,无论是对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还是具体的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做得还不够,在环保知识掌握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保护环境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1)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或绿色教育体系。(2)营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完善绿色体系使河南省学生获得较系统全面的环境教育,是提高河南省学生环境知识掌握程度最重要的方式,而在绿色校园文化的渗透影响下,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
(1.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衡水 053000;2.冀州市畜牧水产局,河北 冀州 053200;
3.滨湖新区管委会,河北 衡水053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薛建民(1960.8-),男,高级工程师,衡水泥鳅和淡水虾养殖综合试验站站长。2016345187@qq.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12.021
为了改善衡水湖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发展以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相关部门通过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研究来促进衡水湖水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利用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增加草食性、滤食性和部分杂食性鱼类,控制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杂草和底泥有机碎屑等,净化衡水湖水质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将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为鱼产品,使渔业增产增收、水质“减肥”反清,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1衡水湖生态环境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和内陆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域生态荒漠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天然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捕捞产量、个体重量不断下降,濒危程度不断加重。因此,我们必须在衡水湖发展生态渔业,进行水域生境修复的研究,以保护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为了搞好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研究,除了增殖放流草、鲢、鱅、鲤、鲫鱼外,我们还根据湖中水生物资源实际,报请市政府和省厅有关部门批准,通过特种鱼、虾、蟹类增殖,完成湖中受损生物链修补。进行了鳊鱼增殖、澎泽鲫鱼增殖、高背鲫增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黄颡鱼与中华鳖等六次新品种增殖试验。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是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效益的一种模式。按照食物链和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突出水域生态环境调控。采取生物、物理措施调控水质,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资料分析,衡水湖湖体水质状况的变化过程是:80年代,衡水湖前期以III至IV类水为主,呈现一定的污染状态。90年代,中期以III至IV类水为主,属轻度污染,局部V类水,属重污染。后期进入IV至V类为主,局部已劣于V类水,属重污染。2000年,水质以V类水为主,属重污染;湖体富营养化状态已达到重富营养化程度。在最近的20年中,衡水湖水环境质量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
衡水湖水环境的恶化使渔业发展的环境受到极大影响,衡水湖水质恶化与富营养化使得湖中的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生高等植物大面积退化,群落组成愈益简单,特色水产品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大量出现,频率逐年增多,分布范围逐渐向核心区外展,且蓝藻毒素直接影响饮用水水质。衡水湖水环境恶化及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整个保护区安全的水质性缺水,是保护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衡水湖水生植物品种众多,以沉水性植物为主,周边附以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组成的天然湿地。但由于水生植物利用率受到制约,95%以上腐烂后沉入水底,使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开始受到破坏,保护区作为衡水湖水生动、植物生存的最后一片净土也在受到威胁,鱼类资源有减少趋势,部分地区主要针对红鳍原鲌繁殖的水草捕捞过度,使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如不进行水域生境修复,衡水湖的许多珍贵物种资源将逐渐消亡,衡水湖西湖水源地也将受到影响。
2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
改善衡水湖水环境迫在眉睫,根据衡水湖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本方案主要是采用水生态系统生物操控技术,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增加草食性、滤食性和部分杂食性育种,清除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杂草和有机碎屑等,净化衡水湖水质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资源,将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成水产品,创建衡水湖生态渔业。自1995年以后,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我们大胆组织特种鱼类增殖,修补湖内受损生物链。截至目前,主要完成了鳊鱼增殖、澎泽鲫鱼增殖、高背鲫增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黄颡鱼与中华鳖等六次新品种增殖试验,有效提高了衡水湖渔业资源的产量及产值,使养殖产量由400 t/年增长到2 000多 t/年,为渔业增产和湖区百姓增收,确保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2.1增殖渔业资源
衡水湖自2005年以来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到2012年,省、市财政共投资359万元增殖渔业资源,获增鱼产量14 904 t,渔业产值1.24亿元。有效提高了鱼产量及鱼产值,同时对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经济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1.1鳊鱼增养殖首年(2005年)放流1.5万尾,规格60~80尾/kg,当年达到200~450 g/尾的上市规格,回捕率达到70%,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继续放流5万尾60~80尾/kg的鳊鱼,部分取代鲢鳙。经过精心安排和严格操作,调运鱼苗成活率达99.8%。经济效益较同级鲢鳙鱼高出5倍。
2.1.2彭泽鲫鱼增殖试验在有关技术人员提出可能存在种群关系冲突的情况下,2002年首次增殖0.5万尾,经两年跟踪观察后,于2004年再次进行正式增殖放流,结果:①彭泽鲫鱼市价和单体重量相当于当地鲫鱼的3倍,②尚未发现种群冲突,发展潜力巨大。
2.1.3高背鲫增殖经过3年的增殖试验,积累了大水面增殖高背鲫的经验,为推广湖、库增殖高背鲫奠定了技术基础。
2.1.4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组织了2006-2008年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放流,取得明显效果:①多数河蟹当年达到50~100 g/只,部分达到200 g/只,最大个体达350 g/只,最高年捕捞量可达25~30 t;②河蟹栖息水域的水草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水草沉积和水体污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1.5黄颡鱼增殖2009年从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鱼种场购进了200万尾黄颡鱼,规格为夏花。从跟踪调查结果看,当年夏花在湖中可长到30~50 g/尾,次年可长到100~150 g/尾。由于黄颡鱼在湖中可再生,湖中已形成黄颡鱼的持续种群,年捕捞量在15~25 t。这项工作为补充当地濒危鱼类资源,修补生物链、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2.2保护措施
对于湖中放养品种、数量我们都科学地制定方案,严把增殖苗种质量关、数量关,以确保水域生境修复所需鱼苗质量。苗种放流方法:河蟹大眼幼体采用蟹苗箱装运、黄颡鱼采用塑料袋充氧水运。其他苗种均采用活鱼运输车运输,湖边过秤计量。
放养品种的搭配比例:根据湖中饵料生物、鱼类数量、水质变化确定鱼、蟹放养量的搭配比例。
为了保护衡水湖有品种,红鳍原鲌、青虾、秀丽白虾、黄颡鱼,经农业部批准设立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捕捞船进入。
为了确保衡水湖生态渔业的建设,设立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取消了春季捕捞。每年的捕捞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并经农业部批准,配备了渔政执法快艇3艘,50 t渔政执法船一艘,渔业执法人员20名,以确保渔业秩序的稳定和生态渔业的建设及水域生境修复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观察放流品种的生长状况,每月都随机取样检测鱼类、水质、水草及浮游动植物的变化。以便为来年湖中增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提供依据。
每年捕捞季节,我们都根据每天的捕捞量来计算出湖中生态渔业的增殖效果。
3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效果
3.1经济效益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提高了大水面的渔业产量,单产从8年前的225 kg/hm2增加到510 kg/hm2。2005-2012年共增加渔业产量14 904 t(见图2),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则,渔业产值:14 904 t×0.832万元/t=12 400万元;
纯利润:12 400万元-359万元(苗种费)-941万元(管理与捕捞费)=11 100万元;
投入产出比:1 300万元∶14 904万元=1∶11.5。
3.2生态效益
通过增殖放流调整湖中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合理利用水域饵料资源,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湖水自净能力。通过以鱼控草、以鱼控藻、以鱼净水的具体措施,使衡水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衡水湖水质由次IV级变为III级水,衡水湖水质酸碱度由6.5变为7.5,避免了湖区草型富营养化和藻型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3.3社会效益
通过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应用,使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到此观光,更是带动了湖区周边市场经济的发展,湖区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湖区旅游和餐饮业年创社会效益数亿元。
4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的几点体会
衡水湖最大蓄水量1.23亿m2,每年冬季补水6 000万m2,每年自然消耗水量在6 000万m2左右。水域全年居于静止状态,水位落差1.5 m。水质相对稳定、水草资源丰富、饵料生物繁衍较快,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湖泊沼泽化、水质荒漠化。所以发展生态渔业大有文章可做。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应用既能控制水域环境,又能将湖中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为绿色的水产品,使渔业增产、增收、水质“减肥”返清,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手段尽量保证衡水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有益生物),力争构成较为完整的生物链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渔业奠定有利基础。
加强衡水湖水生动植物疾病监测防控体系及水质监测体系。我们在冀州市畜牧水产局报批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委托河北省水文局衡水湖水文站每月对衡水湖水质监测一次,为衡水发展生态渔业、进行水域生境修复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加强宣传、加大渔业执法力度。衡水湖周边涉及村庄较多,渔业人口2万人。生态渔业的发展和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将惠及湖区百姓。但是由于4 000 hm2的水域、45 km2的地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湖区百姓保护放养鱼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需加大渔政执法力度,维护湖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为衡水渔政站配备了执法快艇3艘,50 t渔政船1艘。
加强资金管理,所筹资金的应用必须公正、公开、透明,购买鱼、虾、蟹类鱼苗需经公开招标确定,自觉接受湖区百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给湖区百姓做出表率,让他们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渔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检查。
加强生态渔业和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衡水湖的生态渔业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技术问题还在探讨当中,故需建设一支理论水平好、技术水平高的科研专家创新团队,自己的力量不足,可以外聘专家共同为衡水湖的生态渔业发展、增殖放流、日常管理以及水域生境修复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确定发展方向、目标、措施,走好绿色、环保、生态的渔业发展之路。为此我们已经和省内有关科研机构以及衡水学院开展了衡水湖水质、水草、底栖生物、浮游动植物的基础调查。
关键词: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保护措施
1前言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仅严重影响到了其应用积极效用的发挥,同时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立足北方林业实际情况,转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努力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尤为关键。
2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目前北方林业生态环境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2.1理念的缺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依然着眼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尚且没有完全树立其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理念,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真正做好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次就是法律监督的力度不同从现阶段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虽然也相继出台颁布了关于林业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立法还是相对有限的,再加上在具体操作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重开采轻保护和乱采滥罚等现象依然严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很容易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
2.2森林资源的骤减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北方森林的覆盖率日趋降低,尤其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林木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保护的立足不够,导致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事实上,森林资源的骤减是会产生一系列危害的,例如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快以及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态质量的降低等。
2.3水土流失严重
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水土的流失。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土壤的沙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的肥力持续降低,在很大程度上给林业的种植以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3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要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提升认识水平,树立先进的理念,充分意识到加快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然后加大宣传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员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来。
3.2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培育是关系到能否加快实现森林面积扩大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充足的森林资源保障,才能有效保证林业绿色屏障积极效用的发挥。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明确林业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且短期利益不显著,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一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和管理。
3.3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为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级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不仅仅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而社会其它部门也要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4逐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良性的循环机制
为了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应该创建良性循环机制,以此降低森林的消亡速度,为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林业良性循环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林业补偿工作,对于认真贯彻与落实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人群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长远角度来说,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让人们养成遵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习惯,同时,将林业生态环境、水资源生态环境相结合,创建科学、统一的整体循环保护机制,以此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5创建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从长远的角度,创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创建新的国有林区专门管理部门,重点管理国有林区,在管理林业资源的同时,承担出资人的职责,同时享有所有者的相应权益。通过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根据利用目的的不同对森林业进行分类,即商品林业与公益林业,分别创建符合各自特征的政策措施、经营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商品林业应实施企业化管理,公益林业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以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4结语
认清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头等要事,绝非政府或者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北方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作者:凌艳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谢国华.赣州市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江西化工,2009,(3):144-146.
[关键词] 农村生态 发展方式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26-01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充分发展,更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堪忧。因此,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基层县委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深入无极农村地区,以期通过研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总结类似无极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治理对策,以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
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1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1.9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无极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看,目前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
1.皮革、化工产业及造纸的发展使无极农村的环境受到污染。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化学原料,致使地下水、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短时间内无法根除。
2.农民缺乏生态意识,致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30多年来,农民一直在使用浅水井灌溉农田,部分地方甚至使用污水灌溉;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过度依赖化肥及农药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对大气、水、生物等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而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产品安全也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3.村镇基础设施不足,农民生活环境较差。无极98%的农村无排水设备,道路硬化程度不够,绿化、亮化程度不足,厨房、厕所、暖气的改造提升程度不足,这些均不利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
4.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威胁。当前,98%的农民已经不在家庭猪圈中养猪,这就改变了以前那种虽不太卫生但还较合理的生态循环圈:养猪 粪便 肥料 农作物 养猪,自从农田底肥开始变为化肥,农药开始变为农作物的朋友,农产品的安全、土壤的安全就开始成为了问题;农民的能源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电器的拥有量越来越大,这样一来,由于消耗了太多的电力和石油能源,最终还是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再加上冬季取暖大部分采用燃煤作燃料,直接加重了农村空气质量污染程度。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河北省正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实施以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无极农村类似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农民的生态观念缺乏。农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与环境、家庭卫生与户外卫生、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问题,这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较大的思想和精神障碍。
2.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筹。但由于农民挣的钱不足以支配医疗、孩子上学、养老等费用,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筹钱很难。资金难筹、投入不足阻碍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3.农村污染呈现多样化趋势。工业的“上山下乡”,使农村受到工业污染的侵蚀。农民收入的增加,使一些以前没有或很少的消费品也大量进入农村,由此产生许多无机垃圾,如塑料袋、电子垃圾等。由此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生活和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
4.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推行有难度。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是农民,在“利益第一”的思想引诱下,在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均大幅提升的现实中,做好村民的工作困难重重,这直接导致多数村庄整治水平较低,亮点村、特色村所占比例不易提高。
5.部分农村两委班子、村干部没有尽职尽责,延误了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政策的实施。作为村班子成员,作为村干部,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工作,那在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上也必会拖后腿,成累辍。
6.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农药、化肥的模式造成农村环境的大面积污染,当前农民已习惯于这种模式种植,不易改变。经济作物形不成规模种植,一家一户难找到销路,缺少专业市场或已有的专业市场没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承担不了应有的责任。这些因素致使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下滑,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三、建设良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1.重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有了生态文明理念,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才能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因此我们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电视、农村电影、网络、广播、宣传栏、农民健身小组等媒介的作用,以人为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顺口溜等形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道德教育。
2.抓源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农村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次数,换用有机肥及生物方式治虫、治灾。其次要把现有产业做大做强,出品牌,出效益。第三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确立产业链发展方向。
3.重实践,提倡勤俭节约
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身体力行,上行下效。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环保产业,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
4.重效果 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二是硬化投入政策,加快整治步伐。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投入是关键。要采取多种渠道并举的投入方式,如贷款、融资、捐资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较差等问题,为农民群众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家园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现状;恶化原因;治理对策;青海三江源
中图分类号 X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76-01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这里作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了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寒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进程加速,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更加严重,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
1 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
1.1 草地退化和沙漠化程度日益严重
据统计,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目前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 000万公顷,占区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4%;沙化面积达253.33万公顷;荒漠化平均增加速度由20世纪70~8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
1.2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分别达到8 800万吨和1 300万吨。
1.3 源头水量逐年减少
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了27%、24%和13%,黄河上游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1997年源头首次出现断流。
1.4 草原鼠害严重
目前,最严重的地区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0%以上,鼠害使本已十分脆弱的高原高寒自然生态面临毁灭的边缘。
2 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无论是法学学者还是其他自然学科学者均曾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并得出较多理论成果。但是,综合各家学说及理论成果,其恶化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历史成因,二是自然条件客观原因,三是人为因素。近年来,虽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略有变化,平均气温略有提高,并衍生出冰川融化等生态问题;但是总体上,气候等自然客观条件呈平稳发展状态,单纯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高原生态环境恶化亦未引起较严重的生态灾难。可以说,人为因素是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而且相当多自然条件引起的生态灾难,其根源亦是由于人类自身活动所引发的。
3 保护治理对策
3.1 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
2005年国家批准建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局部保护的意义较小,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而言,以三江源保护为契机,应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大力保护、永久保护,是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基本要点;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和行政措施,以确保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力度。
3.2 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从生态环境产品公共性的本质出发,江河源区资源共享、中下游受益者(省份)应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还应成立“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金渠道为4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的环境保护建设基金;二是中下游地区的补偿基金;三是社会募捐;四是发行生态彩票,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上中下游、全社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可以面向全球吸引资金和人才,把江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变成一项国际性、自觉、广泛的社会行为。这不仅对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依托优势资源和环境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江源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宗教特色突出、文化交汇突出、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草原地区更是独具特色。因此,三江源区拥有众多世界极品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这些资源涉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历史等众多领域,例如:中华水塔――三江源,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青海湖,班禅、达赖的故乡,集宗教、艺术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代表性文化等都是三江源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也是青藏高原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只要江河源的旅游设施改善和宣传促销得利,这些需求就会变成现实的大市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3.4 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尽快让农牧民脱贫致富
三江源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因为无论法规多么严格,对于尚未解决温饱又无生计的农牧民来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都是难于消除的。可以借鉴一些经验,三江源区移民应从牧民的实际出发,按照以草为本、以大畜牧业安置为主的原则,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调动江河源区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源区居民予以补偿,为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具体做法:一是江河源区移民必须移得出、稳得住。只有人口移得出,草场不放牧,生态才能得到保护。移民搬迁安置费应及时到位,能让移民在入住地稳得住。二是移民要逐步致富。要将移民的致富与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突出有地方资源优势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增加移民的收入。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业深、精加工企业的发展,按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优育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移民的收入。
3.5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不仅严重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此,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目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湿地的意识、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治理并恢复草地生态的自觉性。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动员包括新闻媒体产业界、科研文化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在内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既要公开区域环境质量,也要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推行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参与影响自己利益的环保决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的全过程。
3.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江源区的开发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线型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三江源区生态得到修复,资源损耗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 生态环境 建设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18-01
因为宇宙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属于太阳系的一员,地球自身就是自转并围着太阳进行公转,太阳和月亮对地球造成了影响,再加上相互间的作用力所影响,令地球出现了不同的自然现象,例如:地震、地陷、地裂、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暴雨、台风等等现象,以上都是地球乃至相关的自然力作用而产生的。人类的不同活动,令本来的自然生态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提高了自然生态恶化的现象。比如:开矿采伐森林引发的地表破坏而使得水土流失,引发地裂、地陷、山体滑坡现象,工厂排出的气体、烟雾对与大气层和气温都会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污水会对海洋、河流、湖泊造成污染,而令鱼类和微生物类出现大批死亡等现象,正体现出人类的各类活动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 现状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国民经济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因为近几年来,社会的发展尤为迅速,人口增加速度也有所提升,使得物质的需求翻倍提高,也令自然界的资源无法满足人类的所需。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也一定要进行调整和改善,不可以还沿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法,一定要本着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并且,当前林业建设以标准林为基础,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以及环境的保护,尝试在林业生态发展以及林业经济发展当中寻求平衡,令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迈向更加良好的道路。当前,由于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已经呈现出恶化的现象,自然生态系统由于被过度索取而导致污染,很多自然资源都濒临短缺或后继乏力的状态,而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一项。通常来讲,林业是可再生资源,只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就能够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帮助。可是,我国林业的现状为:林业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已经超出了建设速度,局部虽然有所好转,可是整体上已经开始恶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每年都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往林业的经济模式已经无法实现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一定要以生态建设为主实施发展策略。
1.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意义重大
森林作为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作为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培养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成为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建设最重要的目标。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不但可以持续供应生态效益,也可以持续供应经济效益。而遭受破坏的林业不但在物质生产方面明显退化,并且其他效益的功能也相继降低。我国当前森林生产力仅仅是潜在生产力的1/3,所以开发、恢复、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可能性是有的,也是必须的。并且,林业生态环境能够支持符合经济体系的发展,能够协助建设以及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以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为条件,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以及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同体,假如单方面强调任意一方的效益,就可以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建设丧失推动力和生命力。所以,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同时,建立以林业资源为基础,以商品林基地为主,以林业商品产业以及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可以进行一些例如木材、花卉、草坪、林果等深加工产业,逐渐构成相对发达、绿色、系统的林业产业。
2 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生态效益补偿
为了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将其当做服务于后代的公益工作来进行,我们要持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也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展现出林业的生态化发展。许多政府也相继开展了林业产权的改革,重新对当前的生态林业发展问题进行审视。对于林业产权的改革,应当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关注。地方应当通过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法来规定适合当地状况的森林效益补偿基金,对林业的开发者的生态保护责任进一步明确,制定受益人也是补偿者,创建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持续开拓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基金集资的方法。针对当地旅游、矿山、水利、电力等单位,要依照规定上缴一些资金,而且把这些资金使用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当中。而对于一些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单位或个人,就要进行一定的经济惩罚,这样才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2.2 改善生态应用技术
各级政府和相应单位要提高合作,共同研究生态系统,对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进行监测。认真执行当地的林木苗种的培育工作,协调当地林业结构,通过高科技来提升林木质量。通过高科技技术转变林木加工的产业构造,将发展木材工业总体水平作为主线,持续开发林木资源和相应工业产业的附加值,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竞争环境。提高当地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优良的、适合当地生态系统的林业资源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进步。
2.3 建立社区林业思想
社区林业指的是通过农村社区为基础,把林业当成对象,引领农民进行林业建设。这样的林业发展形势可以让农民担负起一些责任,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转变以往就林论林的落后观念,通过农村社区,鼓励农民融入到林业建设当中,并将此当成当地社会发展规划的关键部分。如此一来,以农村社区为主的新型林业生态建设关系就可以建立。
2.4 开展生态旅游业
因为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并且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尤为快速,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也给国企的经济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旅游。因此,各地要通过本身的状况来加快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提升设施质量。
3 结语
由此可见,林业的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不仅要通过林业资源来发展经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通过保护林业资源来保护生态平衡。通过协调发展,才可以有节制的运用林业资源并推动林业经济,才可以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张文江.关于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8).
关键词:镇赉县;农牧交错带;生态足迹;农业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03903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于降水量300~45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1]。该地带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等,都表现出过渡性和波动性特点[2],镇赉县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结构不稳定,对人类活动干扰较敏感。因此对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足迹法是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992年提出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为保证计算结果的高质量和可比性,全球足迹网络标准委员会(GFN)制定了生态足迹的计算标准[34]。国家尺度的生态足迹方法不断得到完善,中小尺度上生态足迹分析受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生态足迹方法在农牧交错带的应用仍不多。事实上,小尺度的生态足迹法的应用对研究农牧交错带为满足农牧业发展引起生态占用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分析了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牧交错带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研究区概况
镇赉县位于松嫩平原西部边缘,为沙丘覆盖冲积低平原[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按地貌成因和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台地,河谷平原和沙丘三种类型。境内有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等主要河流,湖泊众多。区内气候、植被、土壤等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蒸发量逐渐增大;原生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的过渡性分布;土壤为草甸土风沙土、碱土淡黑钙土的过渡性分布[6]。
镇赉现有总人口2942万人,农业人口1897万人,非农业人口1046万人,过去十年间总人口变动不大。从2005年开始全县GDP以指数形式增长,2008年至2010年翻一番。作为吉林省内25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的镇赉县,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当地农业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牧业发达,盛产鱼类,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和牧业生产基地。但是该县粮食产量约为其他地区的一半。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当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和过度地开垦,对当地敏感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2生态足迹方法概念及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提出后,1996年由其博士生M.Wackernagel进行了完善[7]。一般的,生态足迹的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思路是: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经过对二者的比较,即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六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这六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生态足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EF=N·ef=N∑n1i=1γici/pi(1)
式中,i为消费资源和服务的类型;n为消费项目;pi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全球平均生产能力(kg/hm2);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kg);γi为第i种消费品的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EF为总的生态足迹(hm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
EC=N·ec=N∑n1j=1γiΨiei/pi(2)
式中:ei为研究区第i种资源的生物生产总量;pi为第i种资源的世界单位面积产量(kg/hm2);Ψi为第i种资源的产量因子;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EC为生态承载力(hm2)。
将上述生态足迹EC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求差EF,其值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当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时,认为存在生态赤字ED,否则存在生态盈余ER。生态赤字/盈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最终指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
ED(ER)=EC-EF(3)
生态足迹模型反映的是当地常住居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消费和占用的情况,但是因为农牧交错带的生产性土地占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供给其他地方的,即其他地方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到了原产地。因此分析过程中要体现全部的生产生活活动(包括出口生产)对当地的生态占用。据此对人均消费量ci作如下调整:
表1人均消费量调整情况
Table 1The adjustment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人均生态占用1原计算方法1本文改进方法生物资源账户1消费量=
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消费量*=生产量能源账户1消费量=生产量+
进口量-出口量1消费量*=生产量+
进口量-出口量3镇赉县生态足迹的计算
3.1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综合分析
为了分析近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特点,从统计年鉴中获取镇赉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法计算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均衡因子的计算采用Wackernagel关于研究成果[8],而草地、林地产量因子取自文献中的中国平均值[9],水域和耕地产量因子采用特征参量调整法计算[10]。最后在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中再扣除12%的的面积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计算结果见表2:表2镇赉县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Table 2The ecological foot 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Zhenlai Country in 2010
土地类型1生态足迹11生态承载力人均面积(hm2)1均衡因子1均衡面积/(hm2·人1)1人均面积(hm2)1均衡因子1产量因子1均衡面积/(hm2·人1)耕地11.092 112.8213.079 610.527 412.8212.0112.989 2草地12.577 610.5411.391 910.181 910.5410.1910.018 7林地10.001 111.1410.001 310.296 911.1410.9110.308 0水域11.917 010.2210.421 710.075 210.2210.2210.003 6建筑面积10.000 112.8210.000 210.060 812.8212.0110.344 7能源10.796 211.110.875 8总15.587 8115.770 611.142 21113.224 5由表2可知,镇赉县人均生态足迹达到57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只有322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55 hm2。由于生产的粮食向全国其他地区销售,镇赉县所承担的本地居民对资源的消耗和其他地区转移至镇赉县的资源消耗总压力,已经严重超出了镇赉县的生态承载力,本地区的资源利用属于过度开发。
3.2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的构成分析
根据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将镇赉县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分解,得到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分布比例。其中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构成了生态足迹的主体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53%和24%;而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002%、7%和0004%。
这一比例构成与传统农业区自给自足的生产情况反差极大。传统农业地区对耕地资源和林地过度依赖,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较低;传统简朴的生活主要消费为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没有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1112]。而镇赉县由于大量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导致总生态占用是传统地区的八倍之多。
同时,这一比例构成与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省市对化石能源地的需求很高,耕地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大约为27%,人们日常生活对资源的消耗对体现在对能源的消耗上[13]。
上述特点反映出镇赉县作为农牧交错带,其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比较突出。
由于农牧交错带的农业优先性,因此对镇赉县的耕地生态占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镇赉县以生产水稻和玉米为主要农业活动,但是受气候条件限制而不能复种,再加上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镇赉县地区粮食总产量低,单产量也低于邻近其他地区。为了响应“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号召,当地居民采取开荒增田的措施:2010年镇赉县耕地面积是2000年的172倍。据此,初步推测耕地面积增加导致其他土地类型面积的减少,在短时间内严重的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4结论与建议
镇赉县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主、粮食单产低、复种指数低的农业大区。当地承担着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任,所产粮食大部分外销,本地由此担负了重大的生态压力转移,严重透支了当地的生态"体力"。农业过度发展导致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短时高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已经大大改变,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农田生态系统占据了主要地位,农牧交错带特有的各种生态系统交错的景观已经逐渐消失。由此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将逐渐加剧。另外,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特别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农田环境,而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恢复镇赉县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保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四点入手:(1)提高作物产量,严禁私自开垦荒地、毁林种地,鼓励并引导新的生产活动;(2)退耕还林,对响应号召的农民加大经济补贴;(3)引进本地耐碱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物种;(4)开展水利项目,挖排水沟排出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的水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39747.( ZHAO Halin,ZHAO Xueyong,ZHANG Tonghui,et al.Boundary Line on Agropasture Zigzag Zone in North China and Its Problems on Ecoenvironment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2002,17(5):739747.(in Chinese))
[2]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1):17.( LUO Chengping,XUE Jiyu.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rming Pastoral Zigzag Zone in Northern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5,9(1):17.(in Chinese))
[3]GFN.Ecological Footprint Standards 2006[EB/OL].2006.
[4]GFN.Ecological Footprint Standards 2005[EB/OL].2005.
[5]吉林省白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吉林省引嫩入白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Z].2006.(Jilin Baicheng Cit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Proposal of Water Supply Project Tansferring Water from Nen River to Baicheng City,Jilin Province[Z].2006.(in Chinese))
[6]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引嫩入白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Z].2007.(SongLiao Academ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Science.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 of Water Supply Project Transferring Water from Nen River to Baicheng City,Jilin Province[Z].2007.(in Chinese))
[7]Wackernagel M.Our Ee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PhiladelPhia:New Society Publisher,1996:160.
[8]Wackernagel M,Monfreda C,Moran D.National Footprint and Biocapacity Accounts 2005:The Underlying Calculation Method[Z].2005.
[9]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土壤学报,2002,39(3):441445.(XU Zhongmin,CHEN Dongjing,ZHANG Zhiqiang,et al.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China[J].Acta Pedologica Sinica,2002,39(3):441445.(in Chinese))
[10]荆治国,周杰,齐丽彬,等.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5):915.(JING Zhiguo,ZHOU Jie,QI Libin,et al.Provinci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ina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djustment[J].Resources Science,2007,29(5):915.(in Chinese))
[11]焦雯琚,闵庆文,成升魁,等.基于生态足迹的传统农业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2):354358.(JIAO Wenju,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et 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from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A Case Study of Congjia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9,17(2):354358.(in Chinese))
(下转第46页)1第11卷第3期
2013年6月1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关键词:榆林;生态环境;思考
1引言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北纬36°57′~39°54′,东径107°28′~110°15′,年降雨量约400mm,年平均气温7.9~11.3℃。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8%,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区,约占总面积的42%。由于丘陵沟壑地貌区与风沙地貌区林草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夏秋两季暴雨侵袭,使该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近年来,又因为各种资源的长期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又大大限制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给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林业生态的认识,农、林、牧业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榆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平衡。粮食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低,由于存在一定量的可垦荒地,尤其是长城以北的风沙草滩地貌区可垦荒地更多,农民因此采用广种薄收的种植方式;有些地方的农民实行撂荒耕种,用自然恢复地力,甚至在40°以上的坡地也进行垦荒种植。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有新超生群体的出现,加之当地人民“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口总量在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过快,出现大量短缺。注重短期效益,农民忽视了种植业与林牧业的互相依存关系,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
(2)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引起生态环境失衡。由于长期非科学的开采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林草面积在不断缩小,土壤性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抗灾害能力持续减弱。
(3)风沙侵蚀,造成耕地及宜林地减少。榆林市地处沙漠边缘,历史上风沙一直在侵蚀着人们的家园,近年来,虽然经过林业战线人员的不懈努力,形势有所缓减,但在局部地区依然上演着沙进人退的历史剧幕。
(4)水是主要的限制因素。绝大多数农民仍只进行单一的粮食生产,没有更多的进行水利基本建设。更主要的是人们对兴修水利缺乏思想认识,不注重林草覆盖面积,没能对水土流失有个根本性的认识和进行有效的控制。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干旱无水,一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好多地方对已有的水利设施缺少维修和管护,使过去的水田变成了旱田。
榆林市各级政府取消了过去盲目上马的一些效益不高甚至没有效益的工程,不断加大对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上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但是,20世纪60、70年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成的水库,有90%以上已被冲毁。
3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宝邵伯湖;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中图分类号 S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13-04
Status and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Fishery in Gaobaoshaobo Lake
Zhang Li et al.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36,China)
Abstract:In this study,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Gaobaoshaobo Lake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water and sediment in 20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ecological condition for Fishery in Gaobaoshaobo Lake is in good condition and the sediment indicators all reach the standard. However,some internal bodies of the water were influenced by organic pollution which caused eutrophication. Therefore,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Gaobaoshaobo Lake must be strengthened,and the documents and data in this process must be collect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is lak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Gaobaoshaobo Lake;Ecological environment;Status;Assessment
高宝邵伯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包括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3个独立的湖泊,3湖自北向南沿里运河呈串珠状排列,辖于苏、皖2省,介于东经119°01′~119°30′,北纬32°27′~33°14′,总面积936km2。3个独立的湖泊,3湖自北向南沿里运河呈串珠状排列,辖于苏、皖2省,介于东经119°01′~119°30′,北纬32°27′~33°14′,总面积936km2。3湖水系贯通,是淮河入江的泄洪、蓄洪之道。高邮湖是淮水入江的主要通道,属大型过水性湖泊,水深为1.2~1.8m,入湖水量大,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33×1010m3,其中90%来自洪泽湖。邵伯湖处于高邮湖下游,湖泊类型和高邮湖相似,由于湖盆面积小、泄洪能力低,过水性特征比高邮湖更为显著。宝应湖自1969年建成大汕于隔堤截断与高邮湖的联系后成为封闭式河道型湖泊。高宝邵伯湖地区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渔业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湖区周围工业、农业、生活废水、城镇建设以及湖泊网围养殖区的高速度发展,高宝邵伯湖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本研究以2015年高宝邵伯湖整个湖区的水质、底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渔业生态环境现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为高宝邵伯湖的渔业管理与水域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
1 监测内容
1.1 监测站位 在高宝邵伯湖敞水区、网围养殖区、保护区、主要出入湖口布设18个水质监测站位(见图1)。其中敞水区5个站位,修复区2个站位,网围养殖区3个站位,保护区2个站位,入湖口4个站位,出湖口2个站位。在18个水质监测站位中选择12个作为底质监测站位。具体站位见表1。
1.2 监测时间 水质分别于2015年平水期(4月)、2015年丰水期(9月)共进行了2次采样、监测,底质于2015年丰水期(9月)进行了1次采样、监测。
1.3 监测项目 水质:色臭味、水温、透明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铜、铅、镉、汞、砷共16项。底质:铜、锌、铅、镉、铬、汞、砷共7项。
1.4 分析方法 水质按《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1]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底质按《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361-2010)[3]中相关项目进行选取。
1.5 评价标准 水质中色臭味、pH、溶解氧、石油类、铜、铅、镉、汞、砷按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进行评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底质按NY5361-2010《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进行评价。
2 监测结果与评价
2.1 水质分项目评价
2.1.1 石油类 石油类含量范围在(0.0049~0.107)mg/L,除保护区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外,其余功能区均在标准范围内(图2)。
2.1.4 总磷 总磷含量范围在(0.01~0.16)mg/L,其中保护区、出湖口、入湖口、修复区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敞水区、网围养殖区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图5)。
2.1.5 氨氮 氨氮含量范围在(0.026~0.552)mg/L,其中保护区、敞水区、出湖口、入湖口、网围养殖区、修复区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1.6 高锰酸盐 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在(2.7~4.5)mg/L,其中保护区、敞水区、网围养殖区、修复区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出湖口、入湖口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图7)。
2.2 底质分项目评价
2.2.1 铜 铜含量范围在(24.8~34.3)mg/kg,均未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出湖口最高,保护区最低(图8)。
2.2.2 锌 锌含量范围在(75.7~131.0)mg/kg,均未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出湖口最高,网围养殖区别最低(图9)。
2.2.3 铅 铅含量范围在(16.3~24.4)mg/kg,均未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出湖口最高,入湖口最低(图10)。
2.2.4 铬 铬含量范围在(33.6~56.2)mg/kg,个别站位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出湖口最高,保护区最低(图11)。
2.2.5 总汞 总汞含量范围在(0.035~0.162)mg/kg,均未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出湖口最高,保护区最低(图12)。
2.2.6 砷 砷含量范围在(9.56~19.9)mg/kg,均未超标,5个功能区均值中入湖口最高,出湖口最低。
3 与2014年监测结果比较
将高宝邵伯湖2014年与2015年同时开展的18个高宝邵伯湖湖区站位(敞水区、网围养殖区、保护区、出湖口、入湖口)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015年较2014年相比,水质中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的含量均略有升高。石油类、重金属除砷以外的指标均有降低。
4 总体评价
2015年高宝邵伯湖监测结果显示,5个功能区(敞水区、网围养殖区、入湖口、出湖口、修复区)水质年均值色臭味、pH溶解氧、石油类、铜、铅、镉、汞、砷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三类标准;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三类标准;高宝邵伯湖水质部分站位的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超标。2015年高宝邵伯湖底质监测结果显示底质状况良好,所有监测站位铜、锌、铅、镉、铬、总汞、砷均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361-2010)。
综上所述,高宝邵伯湖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湖内部分水体受到有机污染,并出现富营养化。因此,今后应根据水域纳污能力,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湖总量,并持续加强对高宝邵伯湖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环境,使其水域生态环境得以较好的修复。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S].
[2]国家环境保护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一、基本情况
1.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步伐的加快与深化,以平田整地、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和公路林网建设、亚行贷款“丝绸之路”生态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在全县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效。至目前,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156.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8%。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6.9万亩,灌木林地19.9万亩,疏林地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2.7万亩,宜林地3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3%。共计平田整地127.3万亩,梯田化程度达86.4%,集中治理区水土流失有所减轻,水土流失模数由原来的8648 t/km2・年减少到目前的6543t/km2・年;区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已完全控制,且已开始逐步显现效益,如双岘、雷大等乡镇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还能取得大丰收。
2.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林草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为森林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历史上曾森林密布,植被茂密,但由于后期气候改变和人为破坏,天然林分已荡然无存。近年来,静宁县虽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但由于气候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治理成效不大,荒山枯岭至今还随处可见,就是恢复的林草植被,也普遍质量低劣,急需抚育管护。由于没有森林做为庇护,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都极为稀少,现有种类主要为野兔、野鸡、麻雀等。
(2)气候条件恶劣,灾害天气多发
十年九旱是静宁县的基本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47mm。近年来又是逐年减少,可靠值仅为285mm,且集中分布在7~9月,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植被恢复。干旱、风沙、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多发。
(3)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8621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785 m3,亩均水量138m3,仅占全国人均占有自产水量的四分之一,全国亩均水量的1/13。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为黄河的二级支流葫芦河。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20km2,占土地总面积2193 km2的80%,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为6543t/ km2・年,平均径流模数约为26000m3/km2・年。
(4)繁重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与投资严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投资不足致使治理工程总体建设标准低、综合配套差,速度慢。相当一部分工程建设在低水平上重复,治理建设效果不够理想。
(5)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严重阻碍了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由于经济基础和机制上的不足,导致我县生态投资短缺,网络、信息服务等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基础设施方面建设还相当薄弱,无力建设实验室、监测站等预测设施,管护机构也不健全,逐如以上问题,已严重阻碍了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县优质林地面积达到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3.9km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削减5%和10%,排放量控制在950t和850t;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控制在二类标准,PM10年平均值0.10mg/m3;SO2年平均值0.06mg/m3;NO2年平均值0.08mg/m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5[dB(A)]和70[dB(A)]。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与植被破坏。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大力造林、护林、改土、平整梯田,科学处理生产生活废料,以达到改善农村基本生态环境的目的。近年内需实施工程造林40万亩(退耕地还林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30万亩,低产林分改造30万亩,坡改梯20万亩;建成3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工程,1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在全县二十四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管网配套、统一收集污水、统一处理生活废水的处理站,每个乡镇和60%的村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
2.理顺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争取采用高科技手段,尽量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严格考核制度,对不能达标企业,坚决停产整顿,改造淘汰县内34家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使其转产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关键词:扎龙;温地;生态环境;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52-02
1、湿地定义及功能
1.1 湿地的定义
湿地(Wetland)是泛指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间过渡性质的特殊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地表经常和季节性积水、生长和栖息喜湿生物、土壤严重潜育化的地段。
目前,世界上对湿地有50种以上的定义,按拉姆萨尔(Ramsar)公约,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体。”
1.2 湿地的功能及价值
1)调、蓄洪水的功能
2)净化污水和空气的功能
3)调节局部气候的功能
4)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5)保护物种的功能
6)高能量的生物生产力
7)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2.扎龙湿地概况
扎龙湿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北部,黑龙江省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嫩江中游的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林甸县、泰来县、泰康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处,在齐齐哈尔市东南26,7krn~。其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6°52’-47°32’,东经123°47’-124°37’之间。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1992年被拉姆萨尔公约(RamsarConvention)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亚洲十大湿地之一。
3、扎龙湿地退化的现状
经过对扎龙湿地的内外业调查可以看出,扎龙湿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六种:
①水量不足;②水质污染严重;③湿地面积变小;④物种多样性降低;⑤人口增多;⑥保护区资金短缺。
3.1 扎龙湿地的水量
近年来,扎龙湿地的供水量明显不足,水位持续下降,湿地大面积减少。除1998年由于嫩江流域发生大洪水而使湿地缺水情况得到暂时缓解外,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以及2004年乌裕尔河和双阳河流域都连续干旱。加之乌裕尔河上游的东升水库和双阳河中游的双阳河水库截水,使乌裕尔河和双阳河下游河流干枯,主河道断流,每年进入湿地的水量持续减少,湿地严重缺水。与1990年相比,扎龙湿地现有水位下降近1米左右。
3.2 扎龙湿地的水质
根据《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污染防治与鹤类保护研究报告》评价结果,扎龙湿地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均为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仅2003年流人扎龙湿地的工业废水就达910万吨。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地区的水质已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总磷,局部为砷、汞和挥发性酚。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超标7.88倍,BOD5平均超标1.79倍,总氮平均超标43.70倍,总磷平均超标20.40倍。与1989-1994年相比,以上各项指数均明显升高,说明扎龙湿地水质仍在呈恶化趋势。
3.3 扎龙湿地的面积
扎龙湿地因大面积开垦和围垦,而使总面积逐年减少。在扎龙湿地21万公顷的范围中,农业用地现已达22768.7公顷,约占扎龙湿地总面积的10.8%。同时由于保护区内道路房屋、停车场、农田的修建,使湿地的总面积仍在不断减少。
3.4 扎龙湿地的物种多样性
由于扎龙湿地内年入水量小于年出水量,水分不断减少,土壤内盐分上升,土壤盐碱化严重,耐盐碱植物和抗盐碱植物不断增多,芦苇群落向星星草群落发展,其中部分有芦苇生长;继续发展则出现羊草一星星草群落,其中只伴生有芦苇;另外由于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湿地内以野生鹤类为代表的水禽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呈下降趋势。
3.5 扎龙湿地的人口
扎龙湿地范围内现有人口58000-60000余人。以湿地内的扎龙乡为例,从1979年至今,其人口总数已经增长近一倍,而且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虽然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的方案动员湿地内人口进行搬迁,但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
3.6 保护区的资金问题
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专职保护管理人员少,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对21万公顷的湿地做不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在经费上只是按人员编制下拨人头费,,仅能维持人员的工资。业务经费没有固定来源,主要靠上级部门拨款和发展旅游来筹集。但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工作的需求,使保护区的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4、修复的方法
4.1 合理划定保护区功能区范围
在保护区21万公顷内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范围与界限,严格按照国家和保护区的管理规定,在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形式的开荒、捕鱼等破坏活动。在缓冲区内可进行少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而主要的研究活动应转移至实验区内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日趋珍贵、逐渐减少的湿地资源。
4.2 恢复湿地植被,确保鱼类、鸟类的生境安全
通过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包括利用控制烧荒、限制收割芦苇与控制土壤盐碱化等方法对湿地内的植物进行保护与恢复,以此供给鱼类和鸟类食物,并为湿地动物创造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4.3 合理适度开发芦苇资源,控制烧荒
允许对湿地内的芦苇进行合理适当的开采,并严格控制春秋两季的烧荒行为,为确保鸟类尤其是鹤类的安全营巢奠定基础。
4.4 引嫩工程与地下水补给相结合。缓和缺水危机
通过引嫩江水补充湿地水源和地下水补给的方式,缓解扎龙湿地目前面临的缺水危机,同时建立扎龙湿地生态监测系统,控制水体污染。
4.5 建立扎龙湿地生态安全体系
通过政府、环境、水利、渔业、畜牧、轻工等部门的联合,并与高校和各研究机构合作,建立起扎龙湿地生态数据库,将扎龙湿地的环境、空气、水质、土壤、动植物指标进行数据化、电脑化管理,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4.6 积极提倡生态旅游模式,以鹤养鹤
根据扎龙湿地的实际情况,借鉴哈尔滨东北虎林园“以虎养虎”的运作经营方式,提出“以鹤养鹤”的旅游开发方式,人工繁育丹顶鹤幼雏,并吸引各地游客进行旅游活动,以旅游的收入来供给保护区的日常支出。
参考文献:
[1]盖赫莉,王淑梅,王欣,对扎龙湿地生态环境的分析,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26(3)
[2]阎立斌,扎龙自然保护区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3)
[3]周长河等扎龙自然保护区水环境质量分析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5(2)
[4]蔡建文等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苇塘火的火行为厦思者[J],林业科技,2002(6)
关键词:除草剂;土壤生态环境;土壤酶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76
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除草剂被大量施用以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施用除草剂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危害,但除草剂的不 当使用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同时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
1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参与地球物质循环,其数量和群落结构影响地上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草剂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二十一世纪。采用野外定点试验方法分析除草剂乙草胺、2,4-D丁酯和噻吩磺隆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发现喷施除草剂使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使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减少最大,使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高,优势度指数降低,但没有使土壤动物类群数发生明显变化[2]。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药污染程度的加重,土壤动物类群、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个体数密度等均受到负面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的土壤动物对农药污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2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物质转化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不仅对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植物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的分解和净化、重金属和其他有毒元素的迁移转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土壤酶主要由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活体或残体构成,可催化土壤有机质的化学反应[4],因此在判断外来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及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时,常使用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作为生态毒理指标[5]。洪文良等[6]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敌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生物活性的影响,发现经敌草胺各浓度处理后,土壤细菌生长呈现抑制、恢复或激活的变化趋势,放线菌的生长则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的变化趋势,真菌生长则表现为在14天前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45天后激活的变化趋势;设置室内培养试验测定除草剂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草甘瞵抑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作用增强[7]。为更准确判断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现已在分子水平进行研究[8]。
3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土壤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养分转化和供应能力,是土壤生态系统中表征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在外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微生物体内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会产生相应的不同变化,影响土壤呼吸作用。吴小玲等[9]在室内模拟田间环境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发现施用适量的草甘膦一周后,土壤呼吸强度增强,说明草甘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但这种影响在16 天后可以恢复,施用剂量越小越容易恢复,剂量越大越难恢复。
4 评价农田除草剂生态毒理性现状
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酶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土壤酶活性可反映土壤中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和强度,有助于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是土壤生态系统的感应器,可准确反映土壤生理――生态变化,预示土壤肥力和土壤的健康状况[10]。研究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土壤酶活性变化评价农药施用效果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研究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常见方法。应用土壤酶作为监测指标,评价除草剂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礼恺. 土壤酶与植物营养以及与农药的相互作用[J]. 土壤学进展, 1981, 9 (6): 18-27.
[2] 张淑花, 高梅香, 张雪萍, 等. 除草剂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10): 70-73,99.
[3] Sun Ting, Wang Yue P., Wang Zhi Y., et al. The effects of
molybdenum and boron on the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soybean[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3, 35(3): 763-770.
[4] Zhang Xiangqian, Huang Guoqin, Bian Xinmin, et al.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root interaction on the agrono mic traitsofinter crop pedmaize, and the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and activity of enzymes in the rhizosphere[J]. Plant Soil, 2012, 11.
[5] Adetutu EM, Ball AS, Osborn AM. Azoxystrobin and soil interactions: degradation impact on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J]. J Appl Microbiol, 2008, 105: 777-1790.
[6] 洪文良, 吴小毛. 敌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生物活性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02): 120-123.
[7] 杨敏, 李岩, 王红斌, 等. 除草剂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8, (06): 1380-1383.
[8] Zhang Qingming, Zhu Lusheng, Wang Jun, et al. Effects of
fomesafen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J]. Environ Monit Assess, 2013, 12.
[9] 吴小玲, 付立林, 贺小兵, 等. 草甘膦对稻田土壤酶活力与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