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噪声治理范文

城市噪声治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噪声治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噪声治理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

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第2篇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四、结语

面对21世纪,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城市化的挑战,面对我国薄弱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设,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减少交通“公害”之——噪声,从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须,贺聪.公路交通噪声的诸问题[J].环境科技,1995,(5).

[2]姚白鸥.城市交通噪声及其控制[J].城乡建设,1982,(9).

[3]雷晓燕.铁路轨道结构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

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四、结语

第5篇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技术声屏障技术对比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噪声日益凸现,可以预见道路交通噪声将成为环境治理的重点[1]。交通噪声除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损害外,还直接影响到道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受噪声影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随着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和车流量的日益增加,交通噪声对公路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及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沿线,由于车速快、车流量大,噪声传播距离远,污染更为严重。采取必要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污染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道路交通噪声的治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安装高效隔声窗

降低住宅室内噪声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采用高效隔声窗。隔声窗与普通窗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必须有一定的隔声量,其最低级别隔声窗的隔声量也要保证在25分贝以上,一般隔声窗的隔声量要求在30~35分贝为宜。

隔声窗通常使用的材质有钢结构、木质结构、钢塑结构和铝合金结构等几种,由双层或三层玻璃与窗框组成,玻璃厚度不同,有效地控制了“吻合效应”(即:当入射声波长在版面上的投影等于板的弯曲波波长时构件振动最大,透声最多,隔声明显下降。)和形成隔声低谷,另外在窗架内填充吸声材料,有效地吸收了透明玻璃的声波,使各频段噪声有效地得到隔离。玻璃可以选用普通平板玻璃、有机玻璃、钢化玻璃和汽车用安全玻璃。

隔声窗启闭轻便、灵活,窗缝密封程度好,加工精度高,具有防火和隔声两大功能,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塑钢夹胶隔声窗,具有强隔声,隔温,防硬击,防紫外线等功能。但这种降噪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开窗通风问题就难以解决,而且,在居民家中改造门窗涉及市民意愿问题,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铺装低噪声路面

低噪声路面是一种典型的孔隙连通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用量占70%以上,在形成粗集料骨架的同时缺乏细集料填充,且该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很大,沥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又由于路面的排水功能使它必然长时间经受水的侵害,故要求用于排水降噪路面的高粘度沥青必须具有较强的粘附性、耐久性、耐水性、耐流动性等一般沥青不可比拟的性能。

1、多孔隙沥青低噪声路面

多孔隙沥青路面是一种多孔性路面材料,由沥青材料和有一定颗粒直径的颗粒物组成,保持一定孔隙率。该类路面由于在沥青混合料层的内部有连续的空隙,有若干连通的小孔,当轮胎滚动时被压缩的气体能够通畅的钻入路面内,而不是向周围排散,从而减少了空气气流往返于轮胎花纹和路面洞穴间的运动形成的噪声,加上多孔材质的吸声特性,与普通的沥青路面相比,其噪声可降低3~5dB(A),在雨天由于路表孔隙能有效地减少水膜厚度而使其降噪量更大。

2、橡胶路面

橡胶路面是在传统的沥青与骨料混合物构成的路面材料中掺加3mm直径的橡胶颗粒,沥青把橡胶颗粒与骨料碎屑粘结在一起,阻止了骨料因摩擦产主的噪音,而来往行驶车辆的振动则由橡胶颗粒吸收,这种由废轮胎碎条制成的再生橡胶颗粒仅占混合物总量的百分之三,研究结果表明,此种路面可降低3~6分贝的噪声。

但沈阳市地处东北,冬季锅炉燃煤产生的灰尘或除雪用的除雪剂等,很容易堵塞沥青路面,严重影响降噪效果,另外,在道路的铺装和维护施工时,需要封闭道路,对交通影响都非常大。

三、安装声屏障

在道路和临街建筑之间,设立声屏障对降低道路交通噪声也是控制交通噪声技术措施之一。声屏障的主要功能是阻挡声音的传播,将大部分声能反射回去,仅使部分声能绕射过去,在屏障的后面形成一个声影区,从而使噪声降低。声屏障降噪效果直接决定于声屏障高度、被保护建筑物位置、声源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对两侧低层建筑效果明显,对5层以上建筑几乎没有什么降噪作用;对小尺寸声源效果较好,对大尺寸声源效果较差。大多数声屏障高度为2~6米,降噪效果一般为5~12分贝。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和高速公路也开始修建声屏障来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声屏障按功能分类可分为隔声型、吸声型及隔声和吸声混合型。声屏障主要由钢结构立柱和吸隔声屏板两部分组成,吸隔声板是主要的隔声吸声构件。常用的是隔声和吸声混合型产品,该型产品的特点是对道路噪声的产生和传递特征有针对性地控制。如汽车与道路摩擦声在道路下部,声音有通过屏体上部绕射的特征,采用上下吸声,中间隔声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绕射。声屏障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显著,可拼装式、可拆换。局限是声屏障使行车有单调的感觉,如使用透明材料,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四、结论

通过以上三种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治理技术的对比,安装声屏障治理噪声污染的技术在技术成熟度、应用范围、实际操作难易程度等方面具有优势,是有效解决沈阳市城市快速路噪声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创造力 心理素质 质疑 毅力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了依靠学生的智力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创造力形成的非智力因素,下面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受个人所处环境、所受教育以及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作为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创造力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创造的欲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把上语文课看作主持一个节目,学生就是我们请来的嘉宾,我们要尊重他们,热情引导,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让课堂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一个有序的组织者,指点迷津的引路人。

二、培养有利于创造的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凡是创造人才突出的心理品质是自信、不盲从、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教学中要注重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

1、鼓励学生,培养其自信心。探索需要自信,自信推动探索,自信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热情的鼓励、成功的体验,是学生自信的源泉。那么,教师该如何鼓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呢?

比如作文,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创造的过程,但学生对作文往往犯难。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话,写想说的话,展现真实的生活。即使文章的格调不够高,思想不够深刻,观察不够细致,选材不够新颖,但只要能反映生活的真实,只要能融入生活的洪流。只要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应给予热情的肯定;而不能一味地以手法、结构形式、语言的优美等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限制,批评指责,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愉快自信地投入到新的创作。

实践证明,学生每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提高一步,体会成功的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创新的要求越强烈。

2、鼓励质疑,培养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无数的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会有新的进步。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质疑。一是应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二是提供质疑问题的条件,给学生质疑问题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三是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尤其是对发表不同见解、敢于标新立异者,要大力表扬。

第8篇

完善住房供给体系。首先,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为重点,在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廉租房、农民工公寓等保障房建设基础上,增加公共租赁房建设,合理确定“5+1”保障住房的比例。到2012年,在主城一、二环之间,布局20―30个点,建设2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切实推动主城“扩城”运动,启动主城城市建设的“外环时代”,使商品房与保障房互为补充,形成供求平衡的住房供给体系。其次,加大危旧房改造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全市危旧房改造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使搬迁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再次,打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测和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引导合理房价,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住房品质。一是积极创新和改进户型设计,增强住房空间布局的实用性、有效性,类型的多样性。二是加强建筑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管理,实行建筑材料淘汰、认定公告制度,全面推行绿色环保建材认定标识,引导市民健康装修。三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智能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和节能住宅,着力改善居住的热环境,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到2012年,力争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住宅比例达到85%,住宅建筑智能化水平达到70%,拥有人均两平方米以上绿地的居住区比例达70%。四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注重建筑风格,凸显中国建筑元素和重庆建筑特色。

综合整治居住小区。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遵循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倡导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大力实施居住区综合整治。到2012年,力争完成主城区1.29亿平方米居住区综合整治,提高334万居民的居住质量。

第9篇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虽日益提高,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仍旧较大,这种情况就使得农村的建设发展仍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现阶段,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相关部门已经在农村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事实上,由于该工程作为一项建设难度大的民生工程,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关系到民生大计,因而需要加强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

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网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科学地开展,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依托农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继而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质量管理工作,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的提高。关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施工的不可逆性

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涉及面较广,工程量较大且较为复杂,因而相关的施工建设往往是一蹴而就的,具有不可逆性。基于这样的原因就使得工程建设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使得工程建设需重现开始,继而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基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的这一特点,就使得相关的人员需要做好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工程的固定性与施工的流动性

现阶段,我国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都是在一个地方进行,完工之后再将电网工程交付给当地的供电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维护,而这也就导致了相关的过程建设具有固定性,因而对施工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施工具备了流动性的特征。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进一步提升。

3.工程的单件性

此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作为一个单件的项目,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往往是与周边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基于此,就使得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对建筑工地周边的地质状况、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考量,从而推动工程建设朝着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在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起安全防患意识。事实上,安全防患意识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以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基于此,就使得在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之前,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从而推动要施工企业以及工程管理企业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理念,并由此推动相关施工、管理环节的优化进行。

为了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的水平,需要相关的单位采取措施,继而推动保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意识。关于相关的措施,笔者总结如下:一是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施工责任制,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从而推动整个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二是加强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相关的宣传,从而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之所以着重加强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是因为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资质较低,缺乏施工作业许可证的施工人员。

2.完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招投标工作

为了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对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完善。

完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严格审核投标单位资质。具体的措施就是对该单位的施工设计、材料设备应用、监理单位选择及施工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考量。此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依赖于建设、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单位的相互配合,因而需要有关单位做好以招投标工作为基础,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建设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的实践证明,了解整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状况,推动科学性招投标工作,能够有效地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并最大限度地防止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

3.采取动态管理方式

前文提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基于这一特征就使得在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措的过程中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所谓的动态管理指的就是将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对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的管理。

关于推行动态管理方式的主要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控制,其主要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以及一些潜在隐患进行管理和规避。二是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推动施工、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施工程序的优化。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对于响工程质量的要素进行重点控制与监督,一旦发生事故则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三是对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并将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进行剔除。此外,还需要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以此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的提高。

4.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验收工作

事实上,为了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需要对工程的验收环节进行相应地管理。

事实上,作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验收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相关的工作单位成立专业性较高的工程检测小组,并对农网改造级施工程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验收结果进行有效评估,并确保农网改造升级施工质量的提高。

5.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几点之外,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述的几点措施。

一是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具体的措施是加强相关的宣传,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增强管理人员的能力,从而优化的管理队伍的建设。二是提高管理人员的入门标准,从而以此为基础,实现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

结语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日益展开、为了确保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各部门都加强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相关实践证明,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有序、高效、科学的开展,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农村的高效发展,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笔者认为,随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我国的电网事业必然会得到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竹.试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147.

[2]梁永超.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的特点与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134-135.

第10篇

关键词:农网改造 升级工程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使城乡差距缩减,实现统筹发展的目标,电网改造逐渐从城市向农村发展。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非常复杂,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在施工阶段控制整体质量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使电网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相关单位必须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工作,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管理特点

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而言非常重要,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效果,必须深入探讨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了解其内涵,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不可逆性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建设过程采取一次性施工,所以一旦施工过程中遗留质量问题,就会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而且无法修复。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工程问题,就会导致重大损失出现,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质量管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至关重要工作内容。

(二)固定与流动性

固定性是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属于固定工程,建设区域较为固定,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后,需要与供电部门进行交付工作,固定性的特点,代表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环境的要求。流动性是指施工队伍的流动特性,虽然施工队伍负责了全部工程项目,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模较大,需要施工队伍在不同项目中灵活运转,固定与流动性对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

(三)工程单件性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属于单件项目,但是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周边环境,充分考虑地质、自然、天气、水文等因素,并不能忽略这些因素进行工程建设。单件性代表了工程并不是流水线产品,无法批量生产,这种情况就需要标准与完整的施工计划,而施工计划需要质量管理进行监督。

二、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社会中,电网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为了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正在积极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是影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建设单位的社会效益与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慎重的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在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时,发现质量管理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需要设计多个工程项目,而且工程建设规模十分庞大,但是质量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一直无法满足建设需求,而且管理人员数量也无法满足多工程监督的效果。一般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施工人员平均专业水平较低,在施工过程并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开展项目建设,这种方法会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质量管理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总管理人员,但是根据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情况可以发现,总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无法发挥,影响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执行,这种不良的影响因素都会阻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开展。

三、质量管理措施

(一)树立安全观念

一切工程的基础就是安全施工,也是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所以项目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树立安全观念,提高个人防护能力与安全意识,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提供支持。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规定,通过责任制严格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项目有关人员的审查工作,做到持证上岗,没有通过审核的人员不能参与施工,保证施工人员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考虑各种施工因素,统筹施工计划,充分考虑到施工场所、环境因素、工程进度、负责人等因素,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保证工作人员互相配合。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技术交底与环境勘查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装备安全设施,定期组织安全施工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施工的了解。

(二)做好招投标工作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关键步骤就是招投标工作,该阶段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阶段,必须从原材料使用、施工设计、选择监理单位等方面综合开展招投标工作,从源头避免质量问题,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更加优秀。优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设计方法,必须选择设计资质好的单位设计农网工程布局,并且根据实际农村环境设计电网结构,使农村电网结构更加贴合环境。通过招投标工作对设计单位进行筛选,在选择设计单位后,要求必须进行实地勘察,选择最符合农村环境的设计方案。在选择建设单位的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确定全部工程人员都要了解工程相关知识,并且要审查人员资质,杜绝资质不合格人员参与进施工建设之中。加强物质管理工作,并且在工程中使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与设备,将低压架空线更换成架空绝缘线,使用智能表替换传统电度表,通过智能变压器,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技术含量与运行效果。在原材料运达现场后,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看管,改造需要使用的材料,必须由保管员、材料员、负责人填写的出入库手续,杜绝物资挪用现象。

(三)采取动态管理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属于动态过程,所以需要使用动态管理方法,在每个施工环节中深入质量管理,并且加强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1.工程前期控制 前期控制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未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分析各项可能发生问题的因素,做好预防措施,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实施。

2.工程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开展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监理与施工单位对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进行控制,并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督。

3.工程后期控制 后期控制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竣工后,进行的后期质量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处理。该阶段是改变质量偏差的关键步骤,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可以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质量问题,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工程验收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环节,在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后,必须成立专业验收小组开展验收工作,也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环节。在工程开始后,需要选择几个标准工程作为模板,并且根据制定标准化要求,根据要求严格约束工程质量。根据验收人员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客观的工程评价,交由专业部门进行审查。

结语: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电网运行效果,是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发挥出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全面掌控农网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严格监督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每个环节。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明确施工人员与单位的责任范围,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使农村发展更加迅速、合理。

参考文献:

[1] 李竹箭.试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J].工业技术,2012(5):215-217.

[2] 余卫华.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9):94-95.

[3] 王蓦.浅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管理[J].科学时代,2011(8):73-74.

第11篇

一、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SWO了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外部可能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多变性、动态联盟的灵活运作、企业间激烈竞争转变为有效协作、高速网络通信技术的充分发展、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充足供给等。其次是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优势或劣势主要包括: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市场信息的灵敏程度、扁平结构的管理方式、网络化下信息传递成本、柔性化、无库存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人员的创造力、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营销网络的布局等各个方面。

(二)“五种力量”分析 第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已经转化为“竞争、合作、协同”机制。战略合作关系对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动态联盟实现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联盟中每个成员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和核心优势的集成能力。因此在敏捷制造下,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只是单个企业实力的竞争,而转变为动态联盟中主导企业(盟主)组织动态联盟能力的竞争,以及动态联盟与动态联盟之间的竞争。第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1)行业总体角度。敏捷制造下,企业的战略重点已由内部能力的充分发挥转化为外部优势的充分利用。因此对于整个行业,潜在进入者并未给现有企业带来直接威胁,而是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2)动态联盟角度。与企业处于横向竞争关系的潜在进入者,在进入动态联盟时,对企业的威胁依然存在,两者基于同一核心优势而进入动态联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第三,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的利润则取决于其确定顾客的个体需求或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服务组合的速度。营销概念也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在拥有一定顾客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产品服务组合体――方案产品,在虚拟制造技术(VM)的支持下,迅速地加以调整,以迎合顾客的需求,降低来自于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第四,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在纵向合作的动态联盟中,企业与供应商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而且在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的战略使得企业可以动态选择,择优录用供应商,所以敏捷制造下,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于企业的威胁较小。第五,顾客议价能力的分析。在敏捷竞争中方案产品的价值是通过提高顾客自身利益的程度来确定的,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产品价值和该产品的成本无直接关系,顾客从经济的角度看待产品价值,只要方案产品提供的价值大于自己所支付的价格成本,就不会去计较卖主的运营成本。因此敏捷制造下,顾客议价能力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三)价值链分析 第一,进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与供货商在动态联盟虚拟组织内成为利益共同体,并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共享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保证及时、准确地交货。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量,从而降低自身的商品物资储存成本。第二,生产运作分析。柔性制造使企业能够实现快速生产新产品及各种各样的变型产品,达到产品成本和生产批量无关。产品的设计过程、生产准备过程甚至加工过程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同步进行,由传统的串行反馈循环工作方式转变为并行制,不仅可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还可以及早发现并修改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出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若干配送、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盟主企业对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为顾客提供配送服务。由于各成员企业都具有较强的服务水平,以及组成虚拟企业后业务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总价值。第四,营销业务分析。敏捷制造下,方案营销的营销模式取代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营销。方案产品一般在两个方面带给顾客更高的价值:一是降低顾客的使用成本、库存成本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成本;二是增强顾客的市场渗透、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第五,客户服务分析。敏捷制造下,客户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已经从被动和间接参与者变成了主动与直接参与者。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组织相关的成员重新组合价值链,其中客户是价值链组成的原动力。第六,采购业务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以期共同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相对传统生产方式,敏捷制造企业的采购效率更高,且采购成本更低。第七,技术开发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快速成形和快速制模,在信息互联网支持下形成的快速虚拟制造系统,是敏捷制造的主体核心技术。而柔性制造技术、并行工程的运用使敏捷制造在生产成本控制上与其他生产方式有了质的区别。第八,人力资源分析。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建立一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员工创造性的环境,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人力不只是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力已变成企业的二个重要资源。第九,基础结构分析。企业基础结构是指总体管理、计划、质量管理等活动。敏捷制造下,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自我管理型组织单元,使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迅捷,加快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四)战略定位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在战略定位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业务战略等三个方面:(1)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总体竞争战略上一般选择发展型竞争战略,而在集中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型竞争战略中,敏捷制造企业又以集中化发展战略为主。(2)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一般竞争战略上,不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以价值创新为基石,以成本领先或标新立异为市场竞争战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3)企业业务战略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业务战略一般选择兼顾“金牛”业务与“明星”业务,辅以“问号”业务的战略。其中,“金牛”业务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对“明星”产品给予较高的投入,以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另外,敏捷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内、外部有利条件,较快地实现“问号”业务向“明星”业务的转化。

二、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战术环境分析

(一)产品决策分析 敏捷制造下,产品决策分析主要体现

在:(1)产品品种决策分析,敏捷企业充分关注顾客的需求,以高度细分化、个性化的市场为目标市场,这种方式下,企业不再专注于单一品种的生产,而是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2)产品产量决策分析,敏捷企业的生产直接由顾客需求驱动,所以,产品产量决策主要是尽量地满足客户需求;(3)产品质量决策分析,在敏捷制造下,通过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技术(VM)的应用,追求零缺陷和产品的一次成功率。

(二)产品设计分析 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工艺准备、物资供应、生产组织等,在技术上决定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在产品设计全过程中,特别是产品设计早期,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的设计、制造资源是虚拟企业产品设计技术的关键。灵活的动态联盟依托于以CAD/CAE/CAM/PDM集成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信息网络,采用仿真、建模、虚拟现实等集成的虚拟制造设计方法,使产品从概念形成、设计到制造全过程,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模拟,最终使新产品的开发一次获得成功。

(三)生产方式构成要素分析 敏捷制造下,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信息呈现出以下特征:(1)敏捷型劳动者应具有高度灵活、训练有素、多面手技术操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2)劳动工具的组成包括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通讯设施;(3)劳动对象要求多型号、多品种,并且开始强调其服务;(4)信息方面包括企业内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企业外信息集成系统两部分。

(四)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基于动态制造资源的产品工艺流程规划系统主要由产品零件信息处理、工艺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的逻辑加工路线设计、工艺分工和系统集成接口五个功能模块组成。

(五)管理因素分析 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其基础组织是“多学科群体”,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动态、松散的组合,提倡“基于统观全局的管理”,充分做到权力下放,以此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信息环境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成本管理处于一个可重构、可扩充、开放性、交互性的信息系统之中,其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成本信息管理主体 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日益智能化的成本信息管理软件使单一企业以及整个动态联盟的成本分析、成本核算、采购支付等成本信息传递工作的主体逐渐由 “人”向“人机共管”转变。

(二)成本信息构成内容 柔性生产能力使生产过程从整个过程链中最慢的一环转变成为最快的一环。首先,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使得单个操作工人的监控范围扩大、单台设备的产出量增大,对普通机器操作工人的数量需求减少,传统意义上的直接人工费将大大降低。其次,企业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上升,构成将更加多样化,产生了大量非产量驱动的制造费用,如准备、检验和调度、研究开发费用等。

第12篇

关键词:中成药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药品专利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加速,以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中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中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日趋深入。通过对近十年有关中药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国际之间的竞争和国内各省份之间的竞争。专门分析某一省区的中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将中药产业细分到需求空间广阔的中成药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研究少之又少,再者广东省作为中成药制造业的领跑省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对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基于相关理论和统计数据,对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广东省政府和本地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的策略建议。

一、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成药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

广东省是医药大省,中成药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广东中成药的生产有1300多年的历史,特产“南药”和广药在全国举足轻重,不少企业和产品成为了百年老字号,以治疗型产品为主导,一直有“广药”之美称,其产值和效益等多项指标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中成药生产企业全部通过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认证,且中成药制造行业占医药(制造)行业中的比重较大。广东目前已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中成药企业集团,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中药产业链,医药经济平稳增长,效益显著提高。

(二)中成药制造行业发展迅速

中成药制造行业销售产值从2008年的10210584千元增加至2011年的18677876千元,2011年比2008年增加了8467292千元,年均增长率为17.02%;2011年实现利润(利润总额)2168748千元,比2008年增加929104千元,年均增长率为20.18%。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的产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业的前列。2011年,广东省加强对中医药专项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省医药行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带动了中成药制造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医药产业体系愈趋完善

现代医药企业体系逐步形成。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广东省形成了中药、制药机械等结构完整,科研、教育、设计、生产等门类齐全、完整的医药工业体系。中药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优势,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和跨地区经营方面居全国领先。

2011年,广东省医药产业生产快速增长,产品销量稳定增加,质量水平持续提升,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全省医药企业通过资源整合、盘活资源、开办新厂、优化产业结构、树立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南药”品牌,如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形成以中药为主,流通业为市场价值链终端的产业体系,拥有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名中药品牌,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医药企业集团,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四)注重技术创新能力

广东省的中成药行业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来提升改造中药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健全技术支撵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广州中医药大学、白云山中药厂等单位组建了穿心莲、广佛手等GAP产业化基地;广东省中医院组建的国家GCP中心已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唯一的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培训中心;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也存在着整体创新能力差,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中药产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中药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技术含量低,进而引起企业效益差,低水平恶性竞争,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二、中成药制造行业技术发展水平

我国中药行业科技研发实力亟待整合提高,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未获得有效延伸。当下,广东省医药产业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为重点,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创新,促进医药产业由大到强。

(一)技术研发水平

在广东省现代企业鼓励发展指导目录中,以南药为主的总要有效成分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生物行业药物创新的一方面,将促进中成药研发创新的进展。

另一方面,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存在技术、产品、设备更新换代滞后的缺陷,厂家生产的中成药重点产品中,以丸剂、散剂、口服液剂型,这些主要品种多是20世纪80 年代开始生产的老剂型、老品种,且多是技术含量低的普药品种。广东中成药新剂型的研发在国内较为落后,从而导致了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下降。

(二)技术转型升级

广东省建立的一系列国家级的现代中药研究基地,如国家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GLP)、国家中药临床实验研究中心(GCP)、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了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为广东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然而,中医药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平台不够完善,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还没有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基本力量,影响了产业进一步竞争、发展的能力。同时,广东省在中药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力度不够,科技投入少,产品创新不足,科技产出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

(三)品牌的建立

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注重品牌的开发与建立,树立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南药”品牌。其中,广东的中成药领军药业――广药集团,提倡大力发展“大南药”,一方面使岭南药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大南药”的名声,对广药集团进行宣传,从而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品牌。在2011年,广药集团提出“名企名店”战略,广药集团与多家连锁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名企”带动“名店”扩大销售规模;然而,广东中药企业品牌数量虽然较多,但缺乏品牌整合能力以及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也未能形成类似同仁堂、天士力等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

(四)从业人员的素质

员工观念的改造、职业素质的提高是顺利实施GMP的核心环节。目前,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忽视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员工培训时,忽视了员工药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管理水平低下,对中药材和饮片购进、养护等了解较少,容易出现物料在库存管理阶段的失控等。其对中成药学科认知缺失及其教育培训滞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中成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中成药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致使科研人员创新性和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使得广东省中成药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竞争风险分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采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按照波特的特点: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根据在于其内在的竞争结构,在一个行业代替品中或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波特五力分析的五种力量分别为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进入壁垒、竞争决定因素、供应商力量的决定因素、客户力量的决定因素、替代商威胁的决定因素影响着整个模型的架构力量,而新进入者、客户、供应商、替代者等这几个角色又影响着行业竞争者竞争密集度。下文将结合波特五力模型的主要方面,对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展开竞争力风险的分析。

(一)进入壁垒

1. 规模经济与行业集中度

企业经济规模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基础,医药制造业总体上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规模经济要求不是很高。就广东省而言,2011年间的市场集中度CR4=63.93%,与2008年市场集中度CR4=37.55%相比,市场集中度得到明显提高,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占重要地位。随着广东省加紧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脚步,推进中医药全面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制定鼓励基层医药机构使用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另外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通过完善产业链、加大研发投入等来做大做强,未来市场集中度将会持续上升。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将会导致规模经济的加强。

2. 产品差异性

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不高,主要以仿制药为主,而新药的研发的投入尚不足,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产质量控制不严,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的差异性低。

3. 品牌的认同

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为广药集团,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也十分大,但是就整体而言,名优企业的数量上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大,导致了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品牌的认知度、认同感不如其他省,如东北地区的省份强。而大凡经营成功的中成药优势企业,都是先集中资源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然后借助其扩散效应、持续效应、放大效应和刺激效应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并带动企业形象向高层次提升。因此,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的品牌认同还需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等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以品牌竞争来赢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4. 绝对成本优势

一是原材料成本优势,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品类众多;二是制造费用较低,随着生产和研发的需要,大部分公司已拥有国内先进的药品剂型自动化生产线。第三是工艺技术优势,近年来,许多药业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使主要原料的提取收率提高,使药物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药品采购、自然条件的不利好的因素、以及国家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将中成药扩大为203种都使得中成药制造行业的企业生存发展。就全省而言,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对此,在绝对成本优势削弱,行业发展空间受到压榨的情况下,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更要通过设备的更新,减少制造费用,进一步获取绝对成本优势。

5. 政府政策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广东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5.4%,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广东目前已率先实现所有地级市基本医保市级统筹、门诊统筹和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长期来看,全民医保制度和建立基本医疗服务网络这一措施必将进一步扩大包括中成药市场在内的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的利润水平也会保持增长趋势。三项制度改革(即医疗保险改革、药品生产和流通改革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政策法规的出台,有利于广东省的中成药制造企业的发展。

(二)竞争决定因素

附加价值、间歇的产能过剩以及进出障碍等竞争决定因素分析,2008年广东中成药制造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速为0.95%,而在2010年间,其增速达到四年来最高,为28.30%。在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行业平均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并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显示出“以量补价”的较好发展势头。根据2014年10月份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报告,广东省中药材也逃不过产能过剩,但整体价格平稳,如板蓝根和金银花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藿香减产、价格看涨,三七供应过剩、价格大幅回落。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深圳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中药生产质量管理;从中药材资源保护和长远发展角度,广东启动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这些政策利好不仅体现政府对于中药材种植及产品质量的重视,长远来看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三)供应商力量的决定因素

广东省的中成药种植集中度高表现在种植土地的不断整合,种植企业的合并,其中有关药农利益分配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例如恶劣天气时政府让利行为,如利用政府采购等手段,保证了其收入;此外,在保证中药品种的多样化的同时,扩大道地药材的种植,重点培育高质量的药源,如河源紫金地区的肉桂、鸡骨草以及乳源的甘木通等都十分具有发展的前景。

采购量对供应商的重要性,中药材的种植应该首先做好市场分析以及品种选择,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制药企业的采购量,采购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药品的价格,面对广阔的市场,直接的利害承受人就是消费者。生产不会因为待料而停工,保障生产质量的稳定,使公司生产数量准确(货仓数据不单是由货仓人员点出来的),保障公司出货期的准确,良好的配合双方工作进展顺利,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都必须获得《药品GMP证书》,由于GMP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均大幅提高,饮片价格也随之提高。在小作坊生产的廉价饮片面前,这样的GMP饮片无法抗争。GMP饮片成本高主要因为:技术传承及生产成本高。炮制本身所花费的时间、辅料及设备等成本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还有由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导致质量检验成本和运输配送成本高。进货成本高,会影响到销售方的进货积极性,从而双向影响供应商以及下一购买者。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土地宽阔平坦,中药材的种植品种相对较多,并且气候变化大,相对应管理成本也比较高,事实上,集约化种植有利于种植企业成本的降低,但改造过渡期需要花费较长的一段时间。

(四)替代商威胁的决定因素

中成药的替代品主要是西药,其制作过程需要生物化学先进技术的支撑,因此其价格相对中成药而言较为高昂,这使得人们在治疗不太严重的病时,考虑到中成药和西药的价格差别,会优先选择中成药。

但这仅仅是普遍的情况,一些如安宫牛黄丸还有灵芝孢子粉等珍贵中成药价格也比一般的中成药贵,这时候消费者也会考虑西药,总而言之对于同种症状,消费者比较倾向于治疗于同种病症比较廉价的一种。

在药品安全性与西药相比而言,中成药药性较为温和,副作用较小,在普通病发的时候,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中成药。

(五)客户力量的决定因素

从价格敏感度、客户利益等因素分析可以知道,广东省相对于其他中药工业比较发达的省区,广东中药产业链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具有较大优势,作为主要销售区域,广东省的中药饮品生产和中成药生产都位居前列,广州清平市场和普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普遍低。另外,广东省加大中医药列入医改项目力度,对医疗报销比例和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做出了合适的调整。早与物价部门、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后,一些中医项目也列入医保目录,这意味着中医的临床使用率将会得到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广东省的竞争力还处于不断提升的成长空间,在供应商力量、替代商威胁、客户因素等竞争力方面均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这可以归因于广东省是医药大省所赋予的良好条件。然而,在产品的差异性、成本的优势、品牌认同等方面相比于其他省份的同一行业或是整个医药行业来说,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因此,我们针对以上的因素,为提升广东省中成药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四、中成药制造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

1. 重视医药产业的孵化器的建设,引导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医药企业孵化机制,为孵化器内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咨询、金融服务、公共研发平台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等服务。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使科技成果能够在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得到有效的转化,并在转化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和发展,为企业和科研所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制定专门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到科研院要“成果”、引导科技成果逐渐市场化,并把成果市场化之后获得的资本和新技术再继续投入孵化工程,从而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2. 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

广东省以扶持政策和引导资金为两大杠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在2009年通过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的考评验收,这标志着广东省国家级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正式建立,形成 “中药产业链”。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GAP基地的建立,意味着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和物流港的蓬勃发展,中药流通“大网络”逐渐建立起来。而接下来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为不断扩展规模的同时“精耕细作”,对于产业基地内的技术不断提高改善,巩固产业的地位。

3. 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保证中成药的原材料的质量

在加大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力度同时,不能忽视保护中药资源的发展生产。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植物库种子库,对有开发利用的前途的各种药用资源进行系统管理和规划。另外,开展野生变家种试验推广研究,并按照GMP要求进行种植。完善对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立法,以严格的法律保证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性使用。

4. 提高专利技术含量,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从专利授权比例看,共检索得到中医药专利申请总量653件,通过授权的专利数量为527件,专利授权量比例达到80.7%,但具体分析可知,外观专利授权比例高达92.56%,而发明专利和发明新型授权比例只占46.74%,可见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授权率较低。另外,近年来外企也纷纷抢注中药专利,“洋中药”充斥国内市场,必定对广东省的中成药制造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广东省的中成药的专利技术含量急需提高,并且还要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被侵犯。

5. 加强与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所的合作,加强人才和技术上的交流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主要来源,一个企业的生产是离不开知识和精英的,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不仅能够通过高校提供的人才培养渠道发掘优秀人才,还能够把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移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上。目前广州药业公司已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及第一军医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关系。此外,公司用募集资金投资8000万元成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心。

(二)企业

1. 充分利用科技拨款,抓住投资融资时机,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中药企业资金主要用于投资项目扩大再生产,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广东省中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在新的中药项目建设,上游原材料项目等方面,投资所占比重最大的集中在新中药项目建设,近几年中药企业在中药材种植等上游的项目投资也明显地增加。从资金来源看,中药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利润积累、银行贷款,以及股票等证券市场融资等渠道。中药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发行短期融资融券,加速公司流动资金周转,达到优化企业整体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支出的效果。此外中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还来自于股票证券市场,中药企业可以通过新发上市、增发、发行债券,以及全流通环境下的减持等多种手段进行融资。

2. 疏通资源的流通渠道,实现企业内资源共享

以广药集团为例,在2010年,广药集团提出了“11X”计划,通过共享资源,从而使集团内各个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例如,中药材种植基地资源由属下企业各自拥有,也就是说,集团内的企业都可以利用种植基地里面的药材作为生产的原材料,解决企业原材料来源不足的问题;在科技方面,把白云山和黄中药首创的“中药基因”科技成果上升到集团的公司层面,并迅速扩大到属下12家企业的12个产品上,广药集团还将共享属下企业合作合资的公司在港澳台以及国际市场上销售网络等战略性资源。此外,在信息方面,企业应该改进计算机技术以及人才的培养,确保市场信息以及产品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企业,进而对生产做出适当的调整。

3.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离不开人的行为,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再到生产层最后到销售层都需要不同的人操作。如企业的决策层需要的是能够统筹兼顾,考虑周全的人;而管理层需要的是具备很强的管理技术的人员,也需要统筹兼顾,并且沟通能力要熟练;而生产层需要的是生产操作熟练,灵活运用生产设备的熟练工人,尽可能减少出差错造成损失;而销售层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强,能够想出各种营销策略,随时适应市场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还有技术层需要掌握药品的研发技术的研究人员,能够不断地为企业研发出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只有加强对这些方面人才的培养,才能够从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才能使企业变得更强大。

4. 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多元化消费品

保健类中成药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紧随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其后的是保健用中成药,也占据了整体销量中的25.8%。在当今这个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幼儿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中成药作为保健品热销的主要原因是源于中药的保健作用如抵抗衰老、提高体质、祛病延年、理气养血等功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在中成药作为药品出口不被国际市场接纳的不利条件下,其作为保健品的出口无疑将成为中成药打入国际市场的一大蹊径。中成药制造产业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也是提升医药企业的品牌效应的有效渠道,如云南白药和广药集团就已经开始生产牙膏和功能性饮料,此外,美容保健品的市场空间大,规模增长快,各中成药企业生产的品种逐渐向美容保健品转型,如排毒养颜胶囊、太太口服液等都是中成药。

5. 运用好国家以及省的扶持政策

如国务院在2009年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每年工信部每一年的《年度中药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在每一年《年度中药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中都会确定一些中药材品种进行扶持。另外,新医改方案的颁布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里面一般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中医药市场上迎来了努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浪潮。此外,在发展本行业的举措上,商务部鼓励药店发展多元化经营,鼓励药店与医疗机构合作,鼓励开设农村药店并支持老字号药店的发展。

6. 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是提高企业口碑的重要方式

在药品或者其他产品销售出去后,企业的任务并不是完成了,还要关注药品的售后情况,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消费者使用之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服用了药物之后有没有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些都是企业需要定期追踪的,一旦药品除了问题,代价不仅是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有就是企业的口碑和收益。2004年10月,白云山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用最新批号的白云山板蓝根,免费更换消费者手中的各品牌板蓝根过期产品。这也就是后来逐步被人们熟知的白云山“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免费更换)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白云山中药产品将“永不过期”。所以,做好售后服务不仅对消费者收益,企业的良好口碑也会随之逐渐积累。

五、结语

从“中医药大省”上升一个战略高度到“中医药强省”,广东省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分析当下的发展去向,结合自身优势,克服其存在的缺陷问题,不断发展。作为医药经济中的典型――中成药制造行业,该行业要制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占有国内更大的医药市场份额,满足国内需求,并不断完善行业监管体制,提升行业标准,从而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全面提升中成药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元和.广州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03).

[2]聂业.广东省中药新药创制中的产学研结合创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3]张小年,高珊珊.中药行业发展概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4]刁红星,詹若挺,李盛青.广东中成药剂型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30).

[5]陈文锋,饶远立,叶清.广东省中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09).

第13篇

关键词:四识;六力;双线推进;学段衔接;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0-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是育人净土,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质需要“清水”洗涤,才能折射出亮丽的人格魅力;缜密的思维、灵活的方法需要在“清水”中沐浴,才能跳动起智慧的涟漪。“教、育”需要源头活水,源头何来?如何“饮水思源”?我们立足十二年一贯制办学优势,提出了“四识、六力、八提升”的素质教育指导方针,以“切入师生成长点,打造持续发展力”的教改为抓手,以“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切入校园环境提升点,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

学校建设重在硬件、软件建设两手齐抓,软件是学校发展的内涵,然而它要通过硬件平台来体现。作为办学者,我们从建设之初就考虑到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由华盛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学校北大教学楼,既有传统的质朴、典雅,又有西方开放、张扬,对于沉淀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影响。液晶多点触摸屏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育系统设备的完善,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给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感性,充分激发起学生上课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把课堂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天堂;校园“五化”建设及北大楼前的知恩泉景点的设置,目的是让学校的每一处都能成为素质教育的支点,每一处都能点燃师生学习的激情和创新的灵感。硬件建设的完善,为素质教育发展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二、切入团队理念提升点,打造素质教育推进团队

建设一支学识渊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改革指导团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基于此,2011年学校明确提出“四识、六力、八提升”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四识”即学识、见识、胆识、远识;“六力”即源动力、规划力、感召力、执行力、共识力、管控力。“四识、六力”是新型教育管理者所具备的软素质,用于教育管理,小处可提升管理者自身的品味、层次、内涵,大处可提升教育团队对工作的前瞻性、观念的开放性、规划的可行性、决策的果敢性。“四识”是基础,源于渊博知识的摄取,源于坎坦交替的人生阅历;“六力”是升华,源于“四识”中的厚积薄发,是推动教育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大力推进“四识、六力”建设,学校呈现出管理高效、内部和谐、效能卓越的状态,社会美誉度、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转化为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切入德育实效点,把住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我们在“切入师生成长点,打造持续发展力”的教改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抓实德育实效点,落实实效德育。我们制定了《学生手册》发放到学生手中,让行为有章可循;发挥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的德育辐射作用,安插文明流动示范岗,使常规管理扎实有效,校风得以净化,习惯得以养成;实行德育帮扶,把学生化整为零,让每位学生都有帮教的老师,无论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还是学法指导、心理咨询,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帮扶。通过参观工业园、参加青年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变得充满活力。

2.精心设计“毕业文化”,上好德育最后一课。在抓实德育常规的同时,学校精心设计毕业文化,让学生得以文明离校、感恩离校、留恋离校、励志离校。学生毕业时给母校留言,把自己在母校求索的酸甜苦辣全部诉诸笔端,化成篇篇感人肺腑的真情文章,作为送给母校的最重要礼物;校长给每位学生送上十块甜蜜的糖果,寓意生活甜蜜,人生完美;为毕业生精心点播了《祝你一路顺风》、《一起走过的日子》、《同桌的你》、《朋友》、《二十年后再相会》等励志歌曲,既有母校对学子温情的告别,又有母校真诚的祝愿,还有母校对学子的深情呼唤,学生被这穿透心底的“爱”所感化,思维回归理性,行为得以平静。离校时,学生自发地打扫卫生,关闭门窗,一切皆是愉愉快快地来,依依不舍的去,留下的只有德育力量给教育者的巨大震撼。打造毕业班文化,让德育工作有始有终,让德育活动化、活动主题化、常规习惯化、礼仪内在化、文明气质化,最终达到高尚品行常态化的德育目标。

四、切入教师专业成长点,打造素质教育中坚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依托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我们立足于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通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名师工程,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14篇

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比单纯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诸多优势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云南省的各条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养护时间短、养护维修方便、噪音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并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随着云南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出川入滇交通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货运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水麻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探讨了其病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云南水麻高速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比单纯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诸多优势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云南省的各条高等级公路。很多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裂缝、沉降、松散、坑槽、泛油、剥落、车辙以及行车过程中路面平整度逐渐变差(甚至高速公路也出现春融翻浆)等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加大了汽车的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大了养护工作量,经济损失巨大。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称为早期破坏。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

2.1、水损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

2.1.1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

(2)路面压实度不足

(3)路面离析

(4)其它:集料表面粉尘太多

2.2 、裂缝

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2.2.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

(1)横向裂缝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a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

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

b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

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c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

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因地基或路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2)对于横向裂缝的处治方法 :

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3mm以上,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缝宽在5mm以上,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按照方法(1)先将裂缝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扇,重新摊铺上面层。

2.2.2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其次,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再次是由于水的渗透破坏引起的。,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行车道部位,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1)预防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

是处理好地基,若路基分层填筑和压实得好,使路基尽可能均匀,特别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地表面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纵向裂缝的数量,同时显著延缓纵向裂缝出现的时间。

(2)对于纵向裂缝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按方法(1)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栅,最后再摊铺上面层。

对于尚未稳定的纵向裂缝,除按方法(1)处治外,还应根据裂缝成因,采取排水、边坡加固等措施,以使裂缝稳定不继续发展。

2.3、网状裂缝又叫龟裂

2.3.1 网状裂缝产生的原因:

网状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未拌和均匀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压到表面产生唧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网裂。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破坏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状裂缝的重要原因。

为预防网状裂缝必须加强货车的载重管理,在路面出现裂缝时要及时修补处理。

网状裂缝的处治方法如下:对于轻微网状裂缝可用玻璃纤维布罩面,对于大面积的网状裂缝、常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修复路面。

2.4、车辙和推移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车辙和推移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2.4.1车辙和推移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

(1)行车荷载的影响

(2)基层施工质量差

因基层的厚度不足或因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基层整体强度不足,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使得路表变形过大而形成辙槽和推移。

(3)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差

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如沥青、矿料的选材不当或混合料组成不当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差、抗塑性变形能力低,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和推移。

2.4.2预防车辙和推移病害的措施: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筑路材料。选用低针入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和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结性能强的集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辙的形成。其次,在施工中要加强控制压实度,是避免压实度不足引起车辙的有效途径。再次,在高温季节,应严格控制超大型超载车通行。

2.4.3对车辙和推移的处治方法如下:

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处理。

当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

当基层或土基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

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推移,在重新摊铺面层前应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的处理。

2.5、波浪

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2.6、松散

主要原因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2.7、坑槽

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路面上出现的坑槽病害,是龟裂、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2.7.1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由于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其次,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再次,水损害和油损害也是形成沥青路面坑槽的主要原因。

2.7.2预防坑槽损害的措施:

首先要选用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合料级配; 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温度,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确保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再次要确保路表排水畅通,以预防为主,对裂缝、小面积松散、沉陷等作用及时科学的维修,避免其迅速发展为坑槽。

2.8、沉陷

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2.9、冻胀和翻浆

多发生在路基挖方或填挖交界的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排水设计不合理,造成路基含水量过大引起的翻浆。

2.10、剥落

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

2.11、泛油

2.11.1含义: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时又不存在逆过程,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

2.11.2泛油的成因如下:

(1)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

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多余沥青由下部泛到路表形成泛油。

(2)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

细料含量过少,混合料比表面积较小,则沥青用量相对较多,也易出现泛油。

(3)粘层油用量不当。

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也会局部出现泛油。

2.11.3预防泛油的措施:

必须合理设计混合料组成比例,避免沥青用量过多;精细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投入使用后注意养护,防止雨水大量渗入。

2.11.4泛油的处治方法如下:

(1).对于路表轻微泛油,表面石子仍外露的路段可不作处理。

(2).对于局部施工质量差引起水损坏且出现坑槽破坏的,宜按坑槽修补方法处治。

(3).对于大段泛油严重,磨擦系数降低较多,影响行车安全的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

2.12、壅包

是沿交通流方向出现的路表材料的竖向位移。这类病害大多是由于路表材料稳定度低、交叉口车辆的频繁起动与制动、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点处产生过大应力所致。此外,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性差,也易产生推挤、壅

2.13、其他原因

2.13.1 路基的质量好坏也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2.13.2路基工程的地质和水文特点,湿软地基的残余变形、 路基填料和压实度、路基拓宽、路基内地表与地下水的浸蚀均会对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影响。

2.14、路面结构设计我国现行规范中可供设计人员选择的结构单一,而且级配范围较宽。

2.15、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

2.16、科研

由于我省的高速公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科研工作的相对滞后是导致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出现早期破坏的原因之一。

2.17、外界因素的影响

2.17.1车辆超载的影响

随着我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云南主要的交通为道路运输。道路上的货车运输增长非常快,某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超载严重。超载严重是造成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2.17.2气候因素

云南特殊的气候是造成高速公路出现车辙和推移的原因。

2.17.3人为因素

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千斤顶引起的路面破坏。

2.18、施工与养护因素的影响

2.18.1材料选择不当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都选用优质进口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建设部门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在进行招标时将指标值定得过高,以至于有些沥青供应商为了迎合主管部门的需要,在沥青中加入某种成分以提高指标值,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寿命。在这方面,可借鉴水麻高速公路的做法:建设部门对砂石料的供应统一规格、统一招标,在条件适宜的路段自建料厂,严格按照标准规格以及质量提供材料,不仅满足了工程进度的需要,也确保了工程质量。

2.18.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

2.18.3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不严

2.18.4 政府行为的不科学性

2.18.5 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摊铺质量不好往往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碾压过程要及时、迅速,并要保持碾压要求。绝对不允许压路机中途急停、转向,一面发生推挤、拥包现象,从而影响平整度。可见,压实措施的好坏是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防止水损坏和提高抗车辙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2.18.6 路基施工缺陷的影响

路基软土地基不稳定、地基换填或挤淤处理不彻底、路基填筑压实度不足、路基填料的液限偏高、路堤不均匀沉降等都会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

2.18.7 桥梁施工缺陷的影响

桥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通常发生在那些预拱度设置不合理造成桥面沥青面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简支梁桥伸缩缝施工质量差的桥梁结构上。由于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不足的影响,桥面沥青路面也时常发生早期破坏。

2.18.8 养护与管理

路面早期养护措施不及时、不完善等也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允许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或对超载车辆控制不严则更是早期破坏的直接原因。

2.19、原材料的影响:

(1)矿料:

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首先应认真抓好矿质原材料的选材,严格控制矿质原材料备料质量。

(2)沥青:

各地根据气候分区选择与本地气候、交通条件相适应的沥青种类及标号,并使用优质的沥青,对预防沥青路面早期出现车辙,有效防止路面开裂,保证路面有较好的抗疲劳破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和损坏,应该采取下列措施来防止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3.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严格控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各项指标,严把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不搞形象工程;

3.2将沥青路面科研工作与高速公路建设结合起来,改变科研与建设施工过程脱节的现状,将大大提高我省各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有效防止出现早期破坏。

3.3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

3.4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

特别是沥青材料、砂石料的试验数据,必须做到抽样合理,数据真实保证沥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对高路堤、软基处理、填挖结合处、结构物两端填土等重点部位的施工重点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

3.5重点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均匀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指标,特别处理好平整度与压实度的关系。

3.6优化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

3.7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养护,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3.8交通执法部门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加强巡查防止在路面上修理车辆各种工具对路面的破坏。

3.9加大养护管理力度,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经验表明,科学有效的养护不但保证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也是防止早期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节省养护资金的有效手段。

3.10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

3.11不过分追求某些结构,例如透水面层,由于我省的高速公路沿线以及路面灰尘较多,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更容易发生路面早期破坏。

4、路面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4.1沥青的选用十分关键

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的改性剂,以提高基性能指标。

4.2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要特别重视

4.3 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成型等温度控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工期,避开影响施工质量的天气。

4.4 摊铺机驾驶员应选用熟练的摊铺机操作手,并选择两台前后错开同时施工,而少采用伞断面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注意路面纵向接缝的成型及碾压工艺。

5、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护

5.1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5.1.1尽可能减薄沥青面层厚度

由于以下四方面原因:第一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半刚性材料层(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用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能力。第二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的沥青面层,而是用优质沥青。第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缩裂缝。第四是一般来说厚度层大的沥青面层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5.1.2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

5.1.3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5.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5.2.1集料的选用

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如果骨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

5.2.2严格控制混合料级配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第一是改善矿料级配,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第二是改善沥青结合料,采用改性沥青。

5.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全过程,每道工序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5.3.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集中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5.3.2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

5.3.3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

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

5.3.4提高面层摊铺质量

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50℃为宜,摊铺厚度均匀,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各幅之间重叠的混合料应用人工铲走。

6、目前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

6.1应用柔性路面理论指导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设计缺少系统研究分析,导致目前在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上看法分歧很大;

6.2交通流不规范,超载车辆的轴重远远超过设计计算中标准的轴重

6.3施工与设计脱节较大,规范应着眼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高速公路的早期破坏,保证高速公路长期的服务水平;

6.4没有大修设计标准;

6.5缺乏专门的高速公路养护规范。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6.5.1增加多层半连续体系的计算模式;

6.5.2《公路法》对超载有明确的禁止和处罚措施。

6.5.3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不可避免会产生反射裂缝,常常需采用工布或土工格栅来延缓裂缝的发生或加劲处理,也有采用应力消减层的。

6.5.4建议对面层、基层、底基层仅作原材料的试验(压碎值、磨光值、磨 耗率、坚固性等),不再强调混合料试验;

6.5.5增加高速公路大修设计内容,包括旧路服务水平评价、使用周期评估、 大修设计标准以及弯沉衰减计算公式等。提出一套以高速公路调查为基础的、符合高速公路使用品质情况的评价方法及相关指标与标准、依据标准制定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已非常重要。另外,对高速公路大修的施工组织、交通安全、标高协调提出指导性意见,对沉降、车辙、纵裂、横裂、龟裂等主要病害形式提出设计原则。

6.5.6改进土基摸量取值方法以及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摸量的时样方法。

6.5.7进一步强调材料的分级堆放、场地硬化以及其他的防离析、防污染的措施。

6.5.8进一步细化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的内容,建议取消关于基层、底基层的级配要求。

6.5.9增加路面结构层加铺时对路基沉降指标的要求以及过渡路面内结构的设计标准。

6.5.10增加SUPERPAVE内容,与国际接轨,主引进美国SHRP技术成果.

7、省内路面研究现状

重庆交通学院、东南大学与云南公路科学研究所、水麻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合作,水麻高速公路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丘陵地带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崇山峻岭之中,路线大致呈北南走向,第一、二、六、七标相对起伏较小,第三、四、五标起伏较大。路线两次升坡两次降坡,长上坡路段路面容易产生车辙、推移和拥包等病害,施工难度加大。路线走廊带狭窄,施工场地受限,条件较差。沿线气候条件恶劣,年降雨量充沛,多雨潮湿,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水麻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面临如此特殊的自然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气候环境。中面层主要考虑抗剪性能、抗车辙性能、抗水损性能,将中面层设计优化为添加PR、车辙王等添加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并在配合比设计时控制孔隙率不大于4.2%,以获得中面层的功能要求。上面层和下面层也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提出了相应功能的混合料性能要求。并结合水麻高速公路运营期路面缝、车辙、沉陷等病害的处治过程,经过近2年的系统观测,针对病害成因及发展规律,研究提出并实验采用在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间加铺沥青碎石层处治的方案,能有效减缓路基沉降带来的路面病害。应用长寿命路面理念,首次研究提出并大面积推广使用复合式路面处治病害方案,从而消除了原病害路面不均匀变形,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运营期路面使用效果良好。 该研究成果在水麻路的成功应用,在省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对全省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15篇

关键词:以校为本;创新载体;丰硕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57-02

如果说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与动力,那么特色就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摇篮。

光明路小学位于石家庄市中心区域的老城区内,是一所有着71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学校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用四个字概括——“萎靡不振”。一是体现在:缺少人气。学生不足300人,连清扫卫生都安排不过来;老师加上班子成员22人,在我报到之前和报到3天内走了6位教师。二是体现在:缺少神气。整个校园死气沉沉,老气横秋,既缺人气又缺神气,就显得“萎靡不振”了。而现在,就大相径庭。有学生近500人,教师38人,师生多了,人气有了;校园里每个人神采飞扬,朝气勃勃,到处充满着生机,我称她有“魂”了。那是因为武术让学校有了特色,有了抓手。

一、创建初衷——以校为本?摇挖掘优势

我校83%的学生为来城务工子女,父母是农民工的多、下岗的多,贫困生多;部分学生存在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心理防线脆弱等现象。2006年,在学生每年例行体检中,我校被通知复检的比例在区属学校最多,特别是当年的甲肝筛查出问题的比例在我区是最高的学校,原因是大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健康、卫生及安全。我们改变不了家长,能不能改变学生的健康状况?这是当时急于解决的问题。我们达成的共识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怎么练?练什么?是借外力?还是开发源头活水?当时凭我校的经济状况只能靠自己解决。我校体育教师魏换强是学武术专业的,出身武术世家。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特长,选择了武术这一传统运动项目作为改变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手段。“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成为了我校进行特色创建的初衷。

二、创新载体——立足特色 多元发展

我校的教育和教学特色虽同是武术,但又相得益彰,我们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合格+特长”的成长平台,让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一)教学载体——校本课程。

特色学校建设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让校本课程成为武术特色教育的重要阵地。根据我校《武魂特色教育五年规划》要求,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校本教材《武魂》试用本。教材名为《武魂》,而不是武术。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感受武术的无穷魅力,体会《武魂》的丰富内涵,在练武中修武德,学做人。这和我校“博爱做人,博学成才”办学思想相辅相承。经过充分论证,最终确定了以《武魂》校本课程的建构作为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明确了“以武塑德、博爱做人、以武启智、博学成才”的办学理念。

我校还倡导文武兼修,文以武为亮点,武以文为依托,按照“合格+特长”的目标,将武术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武术文化讲堂、武术与语文、武术与国学、武术与品德等系列活动课。旨在提高学生武术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育载体。

1.小社团,大舞台。为了更好地发展武术特色,提高学生们的武术修养,我校成立了武术小社团。不定期组织社员开展武术交流活动。深入社区、公园、晨练点,了解社会,并和民间的传统武术大师请教、学习,和晨练的习武者交流习武的心得。组织小社员们参加各级别、多形式的艺术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这些活动留给大家深刻印象的同时,给光明路小学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我们还成立了葫芦丝小社团、口琴社团……来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光明路小学的学生们变了,变得大方了,敢说话了,每个学生都洋溢着阳光、飒爽的神采。

2.大课间,闻乐而动。光明路小学以“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为德育理念,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入手,小中见大,形成“自然天成”的武魂教育特色——课间操“闻乐而动”。第三节课后学生自觉来到操场,随音乐在指定位置随音乐而动,十分钟后,体育老师整队开始做操环节,整个过程分为原地踏步—呼号(少年中国说)—立定—站武姿一分钟—习武(武术操、太极扇)—呼号(班训)回教室;整个流程下来,自然和谐、整齐划一,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既有文人的儒雅之风,又有习武之人的阳刚之气。河北省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近300名骨干教师和河北省体育教师顶岗轮训班的老师们多次到我校参观我校的特色教育和大课间活动,五十家媒体争先报道转载了我校的大课间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