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1篇

关键词一:优势

秦皇岛能够协办2008北京奥运会,得益于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找到了盛开的土壤。

优良的生态环境。秦皇岛是清新幽雅的园林城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天与绿地相映、碧海与金沙成趣。三个城市区沿海岸线依次分布,以绿色林带相隔,呈组团式布局。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好的沙质岸线和滨海森林。避暑胜地北戴河,有着“一湾金沙环碧海,两山绿树掩红楼”的迷人景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五年超过350天,被誉为中国“长城海滨公园、休闲度假中心和滨海观光胜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求仙至此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给秦皇岛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境内250公里长城集水中长城、平地长城、高山长城于一身,荟萃了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是万里长城古军事防御体系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中国三大古城”之一。北戴河自1898年被御批为旅游避暑区,至今已闻名遐迩百余年,一代伟人曾在这里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著名诗篇。秦皇行宫遗址、秦皇求仙入海处、长城博物馆、名人别墅等名胜古迹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驻足流连。

良好的体育基础。秦皇岛是热爱体育的城市,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和群众基础。近年来,秦皇岛成功承办了10多项国际赛事及20多项国家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能容纳3.2万人的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京外赛区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地处滨海地带,距大海零距离,是名副其实的海景赛场。赛区完善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奥运后,秦皇岛奥体中心将完善成为集体育赛事、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面向公众开放。秦皇岛还建成了一批体育健身场所,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健身环境。目前,秦皇岛正借奥运契机,努力打造“体育名城”。

关键词二:机遇

借奥运之帆,推动发展之舟,是秦皇岛筹办奥运伊始便确立的理念。

首先是借助奥运,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绿色奥运”,秦皇岛主攻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其次是借助奥运,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底,累计投入28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今年又全面实施迎奥运“环境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和“城市建设十大精品工程”,高水平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是借助奥运,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秦皇岛是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承办奥运会,本身就是对秦皇岛全方位的宣传,以此为契机,秦皇岛将进一步宣传投资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各方客商来秦投资兴业。

第四是借助奥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奥足赛筹办过程中,全市参与,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关注体育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城市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干部队伍得到锻炼,政府执行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关键词三:环保优先

秦皇岛是生态宜居的乐园。作为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逐步建立“点状监督、量化管理、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河流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为了解决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秦皇岛把治理煤尘污染作为全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试验成功并全面应用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抑尘效果非常明显,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海水浴场水质保护,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各海水浴场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开展“绿色秦皇岛”建设,营造城市森林,为奥足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四:城市开放大通道

秦皇岛地处华北、东北地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秦皇岛正围绕做好沿海城市和沿海港口两篇大文章,依托区位优势,全面打开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

港口方面,百年老港秦皇岛港已跻身世界2亿吨大港行列。目前正按照“以工促港、以贸养港、以城育港、以港兴市、港城一体、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在保持秦皇岛港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的同时,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推动秦皇岛港向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转变。启动实施“西港东迁”,西港区整体向东搬迁,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深水专用泊位和大型集装箱港区,将搬迁后的西港区调整为生活岸线,开发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新区。在巩固已有秦皇岛至韩国仁川、秦皇岛至日本关东航线的同时,积极培育开通秦皇岛至广州等南方港口城市的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远洋国际集装箱航线,扩大与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的国际集装箱转运合作。

公路方面,正在构筑以京秦、沿海、承秦“大”字型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成为东北通往南方各省最便捷的一条过境交通大通道,可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渤海港口综合航运规模优势。正在启动建设的承秦高速公路,可使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承德和张家口地区的资源快速输送至港。

铁路方面,规划中的津秦客运专线将于2010年6月底通车,通车后年客运输送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实现真正的客货分线运输,拉近秦皇岛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山神庙与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的山刀铁路,已列为全省“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建成后,可以增加内蒙古、辽西大宗货物往来。

空运方面,依托山海关机场,相继开通了至上海、深圳、石家庄等地的数条国内航线和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

包机航线。目前,秦皇岛正在启动建设专用民航机场,实现秦皇岛空港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五:黄金海岸新区

黄金海岸,位于昌黎县东南面的渤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海洋大漠,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泻湖“七里海”,还有十万亩连绵葱郁的滨海林带,是中国最美的海岸之一。

秦皇岛在这片美丽海岸启动了黄金海岸新区建设,将与周边的唐山曹妃甸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实现错位发展,实施资源整合、城乡统筹策略,优化滨海地带“一带四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布局,成为秦皇岛未来建设和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域,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

关键词六:沿海强市

作为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重要城市,秦皇岛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为总目标,全面推进以实力、活力、魅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市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洁净产业,主攻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中国北方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在港口发展上,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力争把秦皇岛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在城市发展上,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带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海洋、河流、水源地等生态系统,营造城市森林,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在城乡协调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支持各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在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发展之路。

秦皇岛将构建五个发展新格局: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三是产业特色鲜明、县域实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格局;四是一带三轴四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五是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促进民和、保障民安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秦皇岛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明显高于”,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6万元(2005年价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翻一番以上,突破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2篇

1、防火勿轻心安全值千金

2、单位主责,人人尽责形成消防新格局

3、清剿火患、构建平安

4、打造铁军,捍卫安全共促温州新发展

5、全民动员“清剿火患”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6、消防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7、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

8、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9、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开创消防构筑新局面

10、学习消防,自防自救提升全民新素质

11、远离火患幸福平安

12、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

13、吸取血的教训开展隐患大整治

14、人人参与消防家家平安幸福

15、护航发展,竭诚奉献构建消防新秩序

16、消防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17、人人把好防火关,有备无患保平安

18、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

19、关注消防,关爱生命共建平安新家园

20、推进深化,五大活动,齐心协力,清剿火患

21、齐心协力“清剿火患”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22、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第3篇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护航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十二五”《建议》转型发展方面,各地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纷纷以高新技术为带动,同时新兴产业在经济比重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例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并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以“菜篮子”稳定市场

现代农业方面,各市普遍把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市场供应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另外科技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宁波等地也将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防范能力。

构筑生态屏障 打造生态文明之城

各市在制定《建议》时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纷纷把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武汉的《建议》中,“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深圳在《建议》中首次推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一概念,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碳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城市是各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完善检测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成为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抓手。济南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杭州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深圳更是将发展碳交易市场写入规划《建议》之中。

用“市场”和“特色”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方面,开放利用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产业集聚,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地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济南“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泉文化品牌;深圳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步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

做好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工作是“十二五”各地社保工作的基本要求。济南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宁波、厦门等地也将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工作”。

“一体化”开辟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议》中“一体化”和“特色城镇”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例如杭州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厦门的岛内外一体化、深圳大特区的“六个一体化”等。

第4篇

2、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

3、全民动员“清剿火患”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4、齐心协力“清剿火患”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6、消防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7、消防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8、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开创消防构筑新局面

10、关注消防 珍爱生命共享平安

1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12、推进深化“五大活动”齐心协力”清剿火患“

13、人人把好防火关 有备无患保平安

14、人人参与消防家家平安幸福

15、远离火患幸福平安

16、吸取血的教训开展隐患大整治

17、防火勿轻心安全值千金

18、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19、清剿火患、构建平安

20、消防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21、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

22、关注消防 关爱生命共建平安新家园

23、护航发展 竭诚奉献构建消防新秩序

24、打造铁军 捍卫安全共促温州新发展

25、清剿火患 预防为先营造安全新环境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8

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ll Force Education Mechanism

CHEN Juxia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look 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addition to goo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to fully mobilize and play counselors, role of propaganda departments and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build a new full education pattern, so as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enhance faculty, staff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situation

根据2015年10月教育部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下称《规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经历,以弥补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面对严峻的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各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以及辅导员队伍紧密联系,抱团形成合力,构建起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形式,注重岗位操作实践,对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程度远不及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思政教育工作资源匮缺,加上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预期尚有不少差距。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受家庭宠爱,生活条件优越,独立能力较差,社会知识缺乏;但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表现多元化,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少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标、学习动力不足、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导致面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退学的危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能全面妥善解决,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单一。在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对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学术沉淀和人文资源都非常有限,在校内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非常薄弱。加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素养不高,对思政理论课兴趣不浓,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加上地域、安全、资金、人员组织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度也不小,常常以观影、选派部分学生参观、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受教面小。

三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匮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思政课教师承担了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理应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学工、就业等部门都忽视了这一系列工作,导致师资配套乏力。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庞大、联系广泛,并不断发展变化,而不少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方法落后,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口企业、对接岗位,缺少学习实践的机会,以致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较慢,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无法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三是思想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偏向于专业课教师,这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其他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和管理岗位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相应影响。

鉴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重视力度,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扩充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争取增加投入,再科学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一是要抓机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成立以院长或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领导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分析调研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监督、指导和总结,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投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学生工作处、各系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要抓效应带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高职院校中学生会、各类社团的干部人数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思想开放,平时组织的活动种类多、范围广,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多数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丰富精彩,思想教育意义却不大。如果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成立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空闲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读书活动以及其它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扩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以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愿自愿接受法纪观念、感恩诚信、团队协作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变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积极参与,这样的思政教育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抓舆论引导,紧密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功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推进,结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帮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前沿认知,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形式、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信息越来越以开透明,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高职院校应该由宣传部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队伍,把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辅导员博客、QQ群、微信群等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向他们灌输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宣传校园内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认知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宣传部门还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平台可以整合其它媒体的信息,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单向灌输转向双方平等交流,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四是要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选派思政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班,到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到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学习交流,对思政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给予资助,组织教师观摩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同时,学校应在培训学习、科研以及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思政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知识体系,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五是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取代了班主任,他们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也会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高职院校而言,打造一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高强的辅导队伍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严格对辅导员的选聘,提高辅导员的标准和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首要要求。学校要规范辅导员的“进出”、交流、培训以及晋升通道,严格辅导员考核标准,为完善辅导员队伍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社稷栋梁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面对不断涌入的社会思潮和民主开放,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员参与。高校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实践育人,走全员育人道路,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晓蒲,孙丽娜.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章,2012(8).

[2] 程春艳.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3] 苟义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河南日报,2015-02-13:9.

第6篇

在报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理论框架下,舆论场和市场,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种种关联而达成一致。舆论场是媒体的生存场所,是媒体的本质所在;市场则是舆论场在经济领域的映射,是媒体在现代社会扩张生存场所的必备工具和必由途径。虽然舆论场是意识层面的,市场是物质层面的,但在现代报业环境中,两者互为决定性因素。谁占有舆论场,谁就占有市场。反之亦然。

舆论场还具有“对层”传播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舆论层级开始分化。每个特定的舆论场,在共性之外,都有个性独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有特定媒体为特定“舆论场”服务。媒体分众化的趋势就此出现。与之相对应,作为舆论场的映射,报业市场开始了细分化的过程,特定媒体占有特定市场,并可能采取不同的赢利模式和发展方式。

媒体分众化、市场细分化的发展趋势,对单个媒体而言可能并非一件好事。特别是曾经以“大而全”为特征的大众化媒体,必须在新的舆论层级分化中重新自我定位,自觉取舍,明确自己所服务的特定舆论场。定位之外的舆论场,则要让给其他媒体去服务,同时也要从其对应的市场中撤出。于是,报业市场也就作了重新分化。

但是,这种发展趋势对报业集团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报业集团是一个经营文化产品的经济组织。一方面,分众化趋势促成了媒体集群的出现,报业集团就是媒体集群在经济社会中的映像;另一方面,分众化趋势对单个媒体带来的弊端,可以在集团内部消化。就是说,集团中一个媒体重新定位后所让出的那部分舆论场,正可以由集团的其他媒体去“填充”。这样,单个媒体间的市场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的精细分工和市场分化。藉此,报业集团不仅丰富了媒体种类,也促进了事业的繁荣。所以,面对媒体分众化的趋势,报业集团只需要分析各类舆论场的不同特征,科学设置媒体布局,使分工精细化、覆盖立体化,就能最终达到整体市场占有最大化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就是对报业集团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进行重构的过程。由此观之,大众报业集团党委提出“构建以党报为龙头、晚报生活类报刊和新兴媒体为两翼,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其意义决不仅仅限于舆论阵地的巩固,而是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报业集团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组织运行方式的转变,对集团未来的发展都将影响深远。

新格局―新结构―新机制

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是对舆论场进行层级分析的结果。大众报业集团提出构建“以党报为龙头、晚报生活类报刊和新兴媒体为两翼,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分别对应高端舆论场、大众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专业舆论场来区分媒体功能。按照这个路子发展,报业集团就占有了高端市场、大众市场、网络市场和专业市场。这样,现有媒体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对自身所服务的舆论场、所占有的市场更加清晰,报业集团既实现了全媒体,也实现了舆论场和市场的“全覆盖”。

因此,新格局的构建,首先是对报业集团产品结构的进一步明晰。报业集团现有的产品结构,是自然生发和历史形成的结果。党委机关报,为应对读者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继创办了晚报、都市报,办起了网站,在全国报刊治理整顿过程中又接收了行业报、专业报,组成一个媒体群。报业集团转制后,各媒体的分工仍然遵循原有定位,基本坚持了惯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这种自然状态,是不符合报业集团功能要求的。报业集团(公司)的主营产品是报纸及其他媒体,发展取向是传媒企业集团。以不同定位的品牌应对不同市场,是企业集团自我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所以,报业集团的媒体定位,应该遵从于集团的战略规划,根据内部分工的需要,确定各自应该服务于哪个舆论场,应该占有哪个市场,依此进行媒体的差异化定位。对产品和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是报业集团的重要使命和重要战略。这种重新布局,未必是“洗牌”式的调整,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使主营产品的定位更加明晰,由此对辅营产品作出适当调整,形成更加科学的产品结构。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意义正在于此。

新格局的构建,在全方位占有舆论阵地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报刊结构调整和报业集团运作机制的全新变革。新格局的构建,首先改变了媒体架构,提供了资源重组和集团化的基础,使集团成为各媒体发展的平台,通过规程设置更高效地发挥好集团的服务功能,促进了集团化的融合。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报业传媒集团不是通过经营一般产品、而是通过“经营”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也就是说,传媒集团通过资本控制媒体的种类数量,确定主营业务的范围、规模,规范发展方向。因此,集团的意义,并非简单地将各类媒体“集而团之”,而是建设一个面向传媒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一个以品牌媒体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平台。报业集团体制机制变革的目标,就是强化集团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统一性,强化集团作为各媒体发展平台的服务性;以及以此为出发点、以集团化为目标的赢利模式重构和采编流程再造。产品结构直接影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其实质是各类资源在一个组织内有序流动、整合及分配的方式。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要保证报业资源的有序流动、有效整合及合理分配。近两年,在集团党委、编委会的支持下,我们曾经在“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采编流程再造”方面作过尝试。实验成果已转化为集团奥运报道平台建设。但从实践中看,报刊定位不够明晰、内在驱动力不足,仍然是内部资源整合的最大关口。新格局的构建,产品结构的进一步明晰,从集团层面对各媒体相同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就有了更加现实的基础。

结构调整―资源重组―高度集团化

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需要具体的工作推进。在实践的层面,可以分为三个过程:结构调整―资源重组―高度集团化。

1.结构调整

对集团所属媒体定位,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已经从集团战略的高度,对各类媒体的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规划要成为现实,实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还需要逐一分析、研究所属媒体的状况,对定位有所重合的媒体进行边界确定,对空白的舆论场和市场空间,应该通过调整尽快填补。这个过程,就是结构调整的过程。集团对产品定位进一步明晰之后,作为“产品”的媒体,有责任刚性执行集团确定的媒体定位和结构,使集团媒体的发展战略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

2.资源重组

资源重组,实际是集团化的流程再造。资源重组,并非简单化地把资源从一个口袋装到另一个口袋,或从强势媒体拿到弱势媒体。而是将相似的生产环节拿出来进行专业化整合,为集团内的各个媒体服务。所以,资源重组的目的,不是利益的重新划分和调整,而是从集团层面强化为各媒体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能力。按照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围绕媒体发展的需求,将生产流程中那些相似的环节独立出来,将原来分散在各媒体的资源集中起来,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我国的报业集团多从报刊社发展而来,“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普遍存在,所属的每家媒体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不在资源重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报业集团只会继续维持“一群麻雀”的状况,最多变成“一群大雁”、“一群苍鹰”,而不会打造成真正的“报业航母”,实现质的飞跃。

资源重组的第一步,是“宣传、经营两分开”,将为媒体服务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的辅助部门统一到集团,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为各媒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所以,“两分开”的意义,不仅是报业集团经营体系的企业化、市场化,更是报业经营资源的重组。而后者,对于报业集团的发展而言,有着更加实质性的意义。

资源重组的第二步,是采编流程再造。就是将各媒体采编流程中相同的环节和业务类别整合起来,建立专业队伍,为各媒体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采编成本。媒体是报业集团的基本产品。信息是报业内容生产的基础性资源。采编流程再造,就是站在集团总体的视角,遵循信息的流动规律,重新规划报业集团的产品结构,明确各个产品在总体流程中的定位,细化流程中的资源交换规则,使整个集团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报业生产平台。

3.高度集团化

目前,大多数报业集团仍然是“翻牌公司”。之所以被称为“翻牌公司”,不仅仅是经济运行方面的不完善,也是生产、管理、发展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完善。而经过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集团成为报业生产的决策中心、产品中心、控制中心、服务中心,就进入了高度集团化的阶段。

“高度集团化”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报业生产自觉有序,有一套高效先进的生产平台,脱离了原始的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状态,计划性、应激性、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任何媒体拿到这个平台上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第二,内部专业化分工精细严密,丁是丁卯是卯,同时又在精细分工的基础上,具有高效全面的信息沟通系统和综合反馈系统;第三,内部市场机制健全,每个环节之间,上一流程和下一流程之间,都由市场机制调控和联结,用以保证生产平台的流畅运行。

达到高度集团化的目标,需要立足于报业产品生产的要求,从品牌媒体发展前沿的视角,反观集团平台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就是要进一步思考:在集团战略的统领下,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报业集团?这个集团应该怎样高效运转?各部分之间如何联结、交易?生产流程如何才能顺畅、高效、科学?集团这个平台的建设,代表着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报业资源进入这个平台,都能高效发挥作用,产出价值。品牌媒体的竞争力强了,集团的竞争力自然就强了。

高度集团化,从新格局构建开始

高度集团化是舆论新格局构建的最终效果,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设计。它包括:采编流程再造、按照媒体生产需求对营销体系进行合理配置、采编体系与生产营销体系科学融合、支持辅助体系优化等三个方面。这个设计要求高,实施工程浩大,需要从每个点上突破,集腋成裘。而新格局构建,是首个端点。

新格局构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流程再造

这两种媒体,由于传播介质的天然差异,有条件也有责任在新格局构建中、在资源整合方面先行一步。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流程再造,首先要实现采访资源的共享,即通过流程设置,使集团各报采集到的新闻第一时间在网站上滚动播出。

2.平面媒体的结构调整

按照集团战略发展的要求,对各媒体的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在制度设置上规范采编活动区域,使集团内平面媒体定位明晰、结构互补,日常工作领域严格遵循。

3.集团内信息流动的框架设计

采编流程再造,实际是按照信息流动的规律,对全集团所有采编生产活动的过程作出梳理。新闻发生后,通过记者的采集形成一条信息。当这条信息进入生产线,会按照流程所设定的路径不断往前运动,按照从网络媒体到平面媒体、从资讯型媒体到深度分析型媒体、从日报到周报、从报纸到期刊、从媒体到资料汇总分析的路径,走到哪个节点就会按照程序产生相应的效应,产出相应的产品。这就是信息流动的规律。

在这个步骤中所要做的,就是遵循信息流动的规律,参照报业集团媒体的定位,对新闻信息在集团内的流动过程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同时,要明确信息交换的规则以及考核办法。

4.各报系板块平面媒体的流程整合

按照设计好的框架,一次性整合集团所有媒体的流程,显然不太现实。那就要由各报系板块先进行内部整合,待几个板块整合完毕后,再进行集团化的整合。各板块整合中,要按照集团总体框架设计进行。

5.集团化的流程再造

各报系板块分别整合完成后,再进行集团内的整合,实现整个集团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新闻资源共享。同时,要根据运行情况,对框架设计进行统筹,对不适合的地方作出微调。在此基础上,确定集团采编流程总体框架,并正式实施。

第7篇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导向,新的发展路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全域旅游又是一个创新、创造、创建的过程。因此,认识全域旅游理念关键在于把握“全域”二字,并付诸创新实践。

资源全域整合。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发展融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新理念,做好整合文章,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间,集聚打造旅游目的地。

产业全域融合。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以“旅游+”促进旅游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共融共生共兴,在更大的空间里,创造更多的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大旅游产业新高地。

要素全域配套。树立“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丰富全域旅游生活的要素,既满足大众旅游的普遍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引领和拉动大众旅游生活的综合消费。

结构全域优化。结构优化是全域旅游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而重在结构优化。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把资源配置调优,把供需关系调优,把产业结构调优,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

社会全域参与。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鲜明特征。全域旅游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更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在更大的空间里引导、吸引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产业主体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来,培育更多的产业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共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初衷和标志。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既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生活的享受者,又是旅游产业的创业者、旅游生活的服务者。

市场全域管理。全域旅游呼唤管理创新,必须走向全域管理,即从原本的行业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标本兼治”,覆盖旅游生活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过程、旅游市场各个环节的旅游市场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在全域范围内构建起优良的市场秩序。

营销全域统筹。全域旅游下的旅游营销,就是要统筹营销、整合营销,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走向城市营销、目的地营销。同时,要创新营销,即营销“全资源、全时空”,针对旅游旺季与淡季、长假与非长假、周末与非周末、白天和夜晚等四个方面的旅游消费“落差”,激活冷资源、闲资源,促进均衡消费,实现四季旅游、全年旅游,应该是全域旅游的题中之意。

服务全域提升。全域旅游,产品为王,服务是道。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化,是全域旅游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重把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区域全覆盖。同时,把优质服务从旅游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和社会各个“窗口”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和游客在旅游生活的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为服务“买单”,通过服务让旅游产业增值,共建共享美好的旅游生活,这是以人为本在全域旅游中的生动体现。

环境全域协调。优美的环境是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生活空间。推进区域环境全面治理和全域协调,创造和谐、优美的整体旅游环境,实现全域环境的景观化、生活化,全域旅游的实践将把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域旅游的本意是创造旅游发展的新格局。为此,我们仍在走向全域旅游的路上,不会一蹴而就,切忌头脑发热、盲目蛮干,尤其不能以“运动式”的招数大干快上,而是需要我们把握全域旅游的本质意义,认真谋划全局,找准“短板”,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第8篇

稳中求进打造发展升级版

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GDP增长12.4%,位居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3.8%、21.3%、13.5%、20.4%、14.1%。

一是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确保投资拉动稳中趋好。投资方面,1-6月,投向重庆的各类资金增长21.3%,新开工的项目增长36.1%。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4。

二是大力推进开放,促进了外商投资继续增长。上半年,重庆对外开放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同时,外贸进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闯入全国十强。

三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力促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消费实现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9%。(来源:《重庆日报》)

四川:大气污染治理带来经济转型新机遇

四川省今年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将推广清洁能源、控制煤炭使用、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加强车辆环保管理、加强城市扬尘污染综合管理等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四川省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83%、12.84%、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27%、9.07%、5.16%。

《方案》以环境准入、落后产能淘汰、能源清洁利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五大方面为重点,计划投资62.05亿元,实施236个重点工程项目防治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则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来源:《金融投资报》)

湖南:

“三量齐升”突出惠及民生

在3月20日的全省干部大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要求全省干群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也就是“三量齐升”这一经济发展目标。

提升经济总量方面,强调一个“扩”字。在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将重点从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上着力,扩大经济增长点。

提升运行质量方面,注重一个“优”字。坚决杜绝带血的GDP、黑色的GDP、污染的GDP,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可持续、绿色、和谐的基础之上。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提升人均均量方面,突出一个“增”字。在提升人均均量这个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缩小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防止均量“被提升”。 (来源:华声在线)

云南:立足绿色发展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今年5月召开的云南省产业建设年动员大会上强调,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立足绿色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立足发挥云南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三是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四是立足绿色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构建产业生态良性互动新格局,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路子。(来源:《中国环境报》)

广西: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跨界融合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提出建立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毫无疑问,公共文化不仅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民族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化治理模式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成为趋势和潮流。此外,以往相对单一的文化产业链条也将发生重组、扩充,形成区域化管理的全新融合模式。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和趋势

从广义上说,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性质的项目,主要是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同时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的专业而言,它的门槛设置较低,能够以最广阔的平台去接纳和满足最庞大的受众,自身呈现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的,也没有排他性,对于民众的参与实行普惠制。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公共财政,项目的性质是隶属于政府而服务民众的,而非商业机构。第二,双重属性。当文化超越艺术这一狭义范畴,扩展为商品和服务乃至形成产业时,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种属性。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具备精神属性,而且具有经济属性,是两种属性的叠加。主要是用文化的内涵给经济实体带来附加值。第三,外部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将引发一系列后续的“连锁”反应,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从侧面体现公共文化的价值。我国的公共文化发展体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备受民众的欢迎。特别是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更将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第一,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文化治理新格局。如今,全能型政府正逐渐过渡为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在文化治理领域,相关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有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形成全新的治理和产业格局。第二,按需提供文化服务。如今,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正改变着精神消费层次,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也越发多元。根据大众的集体需求开办定制化的项目不仅实现了点—点的服务,更是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产业集群化、项目区域化。部门和项目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特别是公共文化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产业和项目的跨界融合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更能够提升品牌和档次。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我国有着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具有深刻价值和内涵的文艺作品依旧匮乏。同时,艺术形式由于没有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大打折扣,加上物质经济和精神需求断层、不均衡地发展,都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遇到了相当的阻力。第一,公共文化的内涵和原创力不足。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需要具备丰厚的底蕴和优雅的气质,不仅要刻上特殊的文化烙印,更要加强文化创意理念的塑造。而我国公共文化不能引人入胜和让人沉醉,根本就是内生动力不足,没有深度挖掘潜在的价值和情感上共鸣的东西,很难打动受众的内心,传播的内容仅是碎片化的收集和整理,没有成型的创意和灵感。第二,公共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略显单一。传播内容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内容本身,也和传播载体和方式密切相关。而公共文化的传播多是单向的,展现形式和手法也相对固化,不具有互动参与和复合传播的特性。把公众定位在被动视听的角色,没有体验和沉浸感,不仅是对公共文化传播的削减,更是对软硬件资源投入和使用的过度消耗。第三,公共文化的附加价值应用还不够丰富。公共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播内容本身,更应该是渗透到其他产业的附加值。特别是对于相对偏远地区的农业、建筑、旅游等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资源,但价值有待开发,需要借助文化的标签激发活力。此外,日常的产品如果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进行包装设计,就会产生超出产品本身的巨大价值。

3全面构建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国外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坚持政府的文化政策导向和相关扶持力度,保证公共财政,进行内部人才培养和购买公共服务、外部全媒体跨界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第一,加大创意型人才培养战略。文化创意是兴起的朝阳产业,是能够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直接对接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申请建立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个培养创意型人才的站点:在高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学科、研究团队;在企业,通过实战的案例边操作边培养;在培训机构,主要针对应用技术和软件操作。此外,要建立人才梯度培养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保证人才队伍持续的战斗力和前沿的视野。第二,强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不可否认,多方参与文化治理可以营造更多的竞争机制,打破僵化的制度,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有利于市场的正向运转。中央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①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更可以敦促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不断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用户体验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的产品创意和服务质量。第三,建立全媒体和网络参与平台。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在精神上给民众满足和教育,而通过图书、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玩具等多元载体的传播不仅内容更丰富,而且能够给受众持续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期待,让文化价值深入内心。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的用户体验和分享不但可以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更能够从侧面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用大数据去分析和判断用户的浏览轨迹、使用习惯、相关指令等,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细节。第四,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群和示范区。新时期,不同产业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具有经济叠加效应的文化产业,更应成为各大产业竞相追逐的热门。随着“互联网+”平台效应的逐步放大,文化与教育、科技、医疗、农业等领域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根据“羊群聚集”效应,建立成熟的产业园区,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补,保证了文化附加值的最大化利用。此外,强化相关文化项目区域化,打造引领示范区,对于提升文化内涵和品质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明和底蕴,承载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先导性产业,和公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实现内外兼修,即对内要努力培育原创作品和创意人才来提升品质,对外要积极搭建平台园区来打造规模,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文化“共建”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作者:胡哲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高宏存.政府文化管理前沿[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2]陈波.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连玉明.中国大数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4]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第10篇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如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紧扣时代主题,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从国际看,转型发展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还采取了政策支持、资本回流等很多措施;英国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堵截,后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追击的双重压力,在此环境下,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从国内看,转型发展方兴未艾。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若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为此,许多省市强化倒逼机制,加快转调升级,比如,浙江省“浴火重生、腾笼换鸟”,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广东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江苏省继上世纪80年代“由农到工”第一次转型、90年代“由内到外”第二次转型后,目前正在进行“由大到强”第三次转型。在此推动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产业转移方式途径更加多元,产业聚集融合态势更加明显,产业发展新兴业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等等。由此可见,竞争发展的核心内容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上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从全省看,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实施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作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抓手,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布局更趋完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相比,山东省转型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比如,服务业占比偏低、传统工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聚集度、关联度低,产业链缺乏有效集合;一些行业、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产品利润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质量效益亟待提升;能源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依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有创新能力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活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不够解放、路径依赖性较多,特别是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以GDP论英雄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摆脱;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工业轻服务业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由此可见,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已成为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必须突破的羁绊,必须实现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

二、转型发展是一场硬仗

凤凰涅 、转型发展,是一次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会有短痛和阵痛,也有可能带来长痛和巨痛。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只有经历“痛”的过程,才能实现“凤凰涅 、破茧成蝶”。这不仅需要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勇气,善谋善为、善做善成的智慧,更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途径、考核导向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减少对资源投入的严重依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握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不“另起炉灶”,不推倒重来,突出特色优势,抓住关键环节,再造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第一,在提升现代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核心,坚持走高质高端高效发展之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最终产品比重、提高绿色环保产品比重、提高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重。要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环保设备、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提升改造轻工、纺织、机械、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化解钢铁、水泥、船舶、化工、轮胎等过剩产能,促进工业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快发展信息、物流、文化、旅游、养老、医疗、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按照总书记“三个导向”的要求,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抓好产业链延伸、经营体制创新、品牌特色农业工程,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专项,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6条政策,抓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点上攻克核心技术,线上打造创新链条,面上提升创新水平,加快由“山东制造”转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

第三,在促进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山东省经济要行稳致远,提质增效是必然要求,应将质效双优导向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推进工作的全过程。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坚持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相统一,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组织实施好省级重点项目和“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真正以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改善。要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集中化布局,壮大一批“有根产业”和“税源链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板块经济”。

第四,在推进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工程。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五,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创业、繁荣发展文化、完善社会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确保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安定。

三、转型发展是系统工程

转型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艰巨而复杂。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运筹、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加快构建大政策、大市场、大协调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运筹上,突出顶层设计,强化配套联动。在尊重基层首创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质量效益导向,对相关规划、政策、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和充实,并做到方向一致、配套联动,用心着力狠抓落实,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加快形成规划导向鲜明、政策支撑有力和法规保障有据的新格局。

第11篇

一、经济发达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支撑

要管理好一座城市,首先要经营好城市,而经营城市首要的是把产业做大做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和产业支撑,城市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城市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始终把建设经济发达城市作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齐齐哈尔市坚持产业优先原则,提出了“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的总要求,确立了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油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近两年来,全市项目呈现出数量明显增多、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推进力度明显加大的良好态势。由于齐齐哈尔经济实力增强了,过去无力做的事现在得以实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

二、科学规划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要制定一个科学规划,必须集思广益、科学民主,特别要正确处理专家意见和领导决策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专家作用,具体规划应该由专家来做,以充分体现专业水平,符合科学规范;另一方面领导要做深入思考,基于对市情的全面把握,拿出一个城市的总体定位和长远目标,由专家按这个纲去做目,领导和专家是互为补充、互不替代的关系。就齐齐哈尔而言,我们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繁荣、铸造特色文化、突出滨水园林、改造新建并举、建设宜居鹤城”的36字总方针。明确了城市发展要正确处理好12个关系,即“齐齐哈尔和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城市建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城市的现实定位和历史文脉的关系、科学规划和民主规划的关系、中心城区建设和其他城区的关系、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关系、自然生态和人工建筑的关系、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的关系、节约用地和城市通透大气的关系、新建和改造的关系、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关系”。

在科学确定城市总体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坚持高起点原则,狠抓了城市规划的完善提升工作。聘请权威机构高水准修订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滨水城市建设规划和劳动湖南扩工程、中华路总体风貌改造,尤其是聘请国际著名专家编制了齐齐哈尔新城区建设(中汇城)规划,从总体上更加注重城市产业布局、功能区分、特色展示以及道路视觉的宽敞、绿化的布局、滨水的退让,保持开阔疏朗的城市风格。

三、改善民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要求

不论经济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方向,也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美好家园和优美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市民幸福的城市。

一是打造生态之城。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天蓝、水洁、城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

二是打造宜居之城。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全面改善城市总体面貌。

在新城建设上,我们探索了一条在政府总体规划指导下,由企业整体规划的建设之路。利用5年左右时间,把新城建设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园、行政办公、金融服务、交通枢纽、休闲商业、生态居住为一体,现代化、生态型、文化内涵厚重、北国特色浓郁,容纳4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体。在旧城改造上,全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低温楼改造。

三是打造文明之城。我们既重视城市硬环境的改善,更重视软环境建设。坚持以创建“三优文明城”为目标,以市容、交通和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沿江游览区、火车站周边、圣弥厄尔教堂周边、城区广告牌匾、废品收购站、出城口等六大整治战役,“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同时,开展了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之风、学习之风、关爱之风,努力培育齐齐哈尔城市精神。

四是打造和谐之城。主要是让社会各阶层和全体公民都能够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关怀,使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现代技术手段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依托

信息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现代化,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上的重要作用。齐齐哈尔作为一个拥有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更加重视以先进技术管理现代城市,成立了政府应急中心,建立了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预测预警系统,特别是加强了交通、气象、防汛、市政、环保、地震、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预警和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公安、交通、市政和城管“四位一体”实施了“天眼工程”,今年9月末交付使用后,无线监控系统摄像头将部署在全市所有一、二、三级路面和原有城市监控未能覆盖的重点区域,实现全市城区监控的全天候无缝覆盖。

五、深化改革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不竭动力

城市社会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管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大社区架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路子,主要是坚持以道德为引领、民主为基础、法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在机构设置上,成立了城市社会管理委员会,市直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增加编制,组建了城市社会管理办公室。各区和街道也都设立了相应的社会管理领导机构,承担牵头组织、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职能。在体制创新上,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增加协管人员、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办法,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社保、民政、计生、等工作力量进社区,解决网格管理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格局。在重点人群管理上,适应众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实际,抓住关键,大力实施。

六、铸造特色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灵魂

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符号,也是城市的灵魂。我市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到城市现代化管理之中。

一是打造历史特色。齐齐哈尔有着7 500多年的古文化史,250多年的省会史,为了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我们对500多处历史遗迹进行了挂牌保护;对百年老街中华路进行了改造;对昂昂溪古文化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建设了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

二是打造多元特色。我市有着丰富的驿站文化、流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资源,我们坚持挖掘、保护、开发并举,倾力打造多元文化特色。

三是打造独有的城市主题文化。齐齐哈尔是丹顶鹤的家乡,鹤文化是独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立足叫响“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以鹤文化为主的城市主题文化。

七、国际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先导目标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很难想象一座城市不通过加大国际化力度能够实现现代化。齐齐哈尔作为曾经的省会城市、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节点城市,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顺应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遵循哈大齐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用好用足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

第12篇

一、坚持生态立区,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吴中区拥有太湖60%的水域面积,提供苏州市区80%的饮用水,保护太湖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为此,我们树立“生态立区”理念,做好“保护发展”文章,展现太湖碧波美景,焕发太湖生态之美,全力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推进生态治理,展现太湖碧波美景。将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环太湖地区实行侧重于生态建设的差别化考核,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项目环评率达100%,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100%。

开展生态建设,焕发太湖生态之美,珍惜“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美誉,持之以恒加强生态建设,为美丽吴中添砖加瓦、为美好江苏增色添彩。制定实施“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总投资达24.8亿元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总面积达3.5万亩、长三角最大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创成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三山岛湿地公因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累计建设林地、绿地总面积35.1万亩,创成穹窿山、金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陆地林木覆盖率超30%。

提升生态风貌,建设太湖美丽乡村。累计投入13.75亿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完成1167个自然村整治,沿太湖9个镇(街道)全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铺设农村污水管网780公里,农村改水、改厕率分别达100%、96.2%,打造形成生态自然、集中居住、古村保护、人文特色四大村庄环境整治类型。2012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8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吴中村庄整治亮点,“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成为吴中农村的生动写照。

二、坚持生态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亮色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外资、民资、同资和集体经济“四轮驱动”和开发区、度假区、城区、中心镇“四大板块”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渊整,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1:44.3。

打造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的城市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实施“产城融合”战略,高标准打造25平方公里东太湖科技金融城、12平方公里吴淞江科技产业同、3平方公里吴中出口加工区等一批生态产业同区,规划建设高端制造、城市商贸、区域总部等“十大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干企升级创新转型计划”,推动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5大主导产业为基石,以检测认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研发外包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279亿元、2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6%。

打造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围绕“苏州第一旅游强区”定位,突出太湖山水、吴地文化、古镇古村、民风民俗,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品品质,推动文旅、体旅、商旅、工旅和农旅融合发展,全区对外开放景点达60余个,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20亿元,吴中太湖旅游区成功创成国家5A级景区,当前正大力实施“后5A”旅游服务业“6+4”提升计划,打造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组团,预计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占GDP比重将达10%。

打造以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生态建设主题,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步伐,培育形成以西山、太湖、澄湖三大农业园区为主体,东山设施蔬菜科技园、角直淞南生态观光园、横泾水稻示范园等10大专业农业同为支撑,生态科技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坚持走特色品牌兴农之路,西山以“林果茶”、太湖以“种养殖”、澄湖以“水八仙”为方向,争创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区千亩以上的种养基地超50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5%,现代农业“6+1”产业产值达35.6亿元。

三、坚持生态立行,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新格局

生态文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立言立行的实际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制度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构建“政府引领绿色发展、企业加快生态转型、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格局。

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将制度引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工程,先后制定出台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申报、生态补偿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制度体系。近年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吴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针对区情特点,立足产业、区域、企业多个层面,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围绕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至2012年底,已与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建合作创新联盟22个,农业三大园区分别与上海海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基地。

第13篇

两百多年前,清代著名经学家洪亮吉曾站在都匀城西百子桥上凭栏咏叹:“沿流都有鹭鸶飞,空翠时时沁客衣。”

如今,拥有“全球绿色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等荣誉称号的都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海拔1280多米的都匀市毛尖镇摆桑村,是都匀市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过去群众主要靠传统种植为生,“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

如今,摆桑村凭借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发展起水苔、猕猴桃等生态产业,群众不仅通过土地流转、林地入股走上了产业致富路,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吃上了“旅游饭”。

更多如摆桑村这样的生态致富故事在都匀涌现。毛尖镇坪阳村的“茶旅融合”、平浪镇共和村的“蓝莓致富”、匀东镇王司村的“中药材种植”……都匀市坚持绿色发展带动脱贫攻坚,让绿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亮的颜色。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促进脱贫。都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守好一口缸、净化一条江、护好一片绿,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林业管护工作,全市已完成8.67万亩营造林建设、168.3万亩林地保护,森林覆盖率达57.58%。强化剑江河主干流生态修复治理和景观打造相结合,形成“一江(剑江)三湖(南有“两河汇”、北有“三江堰”、西有绿茵湖)”的水生态治理工程新格局。都匀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筑牢绿色屏障。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脱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和生态修复的根本性举措。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都匀通过盘活好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好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好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同时,对迁出地土地进行复垦或生态修复,做到生态改善与群众增收并举。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促进脱贫。都匀重点发展以毛尖茶为主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走茶产业为主导、果蔬药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多个水果、蔬菜、中药种植基地,形成百花齐放的多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大力发展以毛尖茶加工为主的山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以“茶旅融合”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的“造血功能”,让绿水青山变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第14篇

【关键词】发展理念 创新 “四个宁夏”

在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要用发展的眼光捕捉时代的机遇,用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全面推进“四个宁夏”的建设目标。

1 创新,是建设“四个宁夏”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强调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建设“四个宁夏”就要把握其中的核心元素,推动全民创业氛围,实施智慧宁夏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四个宁夏”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有利于建设“四个宁夏”的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使创新的各项元素发挥各自特殊的功能。

2 协调,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差异化问题,建设“四个宁夏”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宁夏虽小,但发展上却很不平衡,明显地存在着山川差异、城乡差异。坚持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发挥川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长短板相互弥合,逐步缩小和消除发展差距。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相关政策,促进农业人口向沿黄城市带有序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协调发展是建成“四个宁夏”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

3 绿色,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基本前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宁夏尽可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开发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治理环境提上议事日程、构筑生态安全防火墙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南部山区退耕还林保护和生态移民移出区生态恢复,加大荒漠、沙地和荒滩治理,推进荒地生态化、无害化、微损害利用。无论城市化方向、生态安全建设,绿色发展产业体系,都要符合科学实际的原则。实现绿色发展,宁夏必须彻底告别过去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政绩观,真正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了解自然规律、切实从行动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自觉意识,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建设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守住生态底线,让宁夏大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4 开放,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必要条件

开放带来进步。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话语权,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各地区全面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宁夏要想方设法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中阿博览会、内陆开放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等机遇,打造中阿合作先行区、内陆开放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搭建开放平台、建好开放载体、畅通开放通道,把宁夏的发展准确定位嵌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发挥宁夏穆斯林和西亚、中东国家人民文化相近、习俗相通的独特优势,突出清真品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资金、产品、产能、文化走出去,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努力开创开放新格局。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要深化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宁夏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5 共享,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必然结果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精准扶贫,全力推进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扶贫攻坚;一是通过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特色产业脱贫和合理转移就业人口相结合达到脱贫目标;二是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县乡村实施扶贫搬迁脱贫;三是对南部山区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脱贫;四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脱贫;五是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脱贫。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拓宽扶贫投入渠道。加快教育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条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打破城乡藩篱,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促进转移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城乡联合办医、注册医生多点执业、发展远程医疗。充分发挥宁夏“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扶贫攻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改革等方面在全国走在前,创造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15篇

今后五年,是江干区迈入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总目标和市委“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决策部署,江干区将以全域城市化、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扎实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全面建设“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推进经济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现代经济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核心基础。今后五年,江干区将构建以总部企业高度集聚、现代商贸业和金融业高度繁荣、高端制造业高度发达、城市经济功能完善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力争到2016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43个中心城区前列。一是全力打造总部中心。实施总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浙商回归工程”,全面落实浙商总部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及浙商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推进浙商总部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发展中心、管理决策中心、销售运营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会展、广告、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业,提升、完善服务功能。争取到2016年,引进企业总部60家以上,其中浙商总部50家以上,成为全省的“浙商新高地”。二是大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实施科技经济园拓园工程,着力打造高端制造园、研发创意园和总部经济园;积极推进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北游”皋亭山景区等项目开发建设,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加快钱江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三里亭1737建筑设计聚落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争取到2016年,创建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个以上。大力实施特色楼宇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实现楼宇税收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5%。三是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依托钱江新城金融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产业,积极引进省级金融市场投资平台、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金融资产交易所,积极培育产权交易市场,努力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金融新蓝海”。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四是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强化服务业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江干服务品牌;把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吸收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3%以上,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社会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现代社会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目标。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战略,实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保障更加完备。到2016年,城市建设区比例达到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一是大力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全力支持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丁桥新城、运河综保、地铁等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功能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级自转力,创新项目运作机制,积极拓展融资平台,制定并实施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北游”皋亭山景区、艮北新区、普福区块、运河区块、科技园区拓展区块等项目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本级项目建设,提升商业商务休闲功能。二是大力推进征迁安置工作。积极实施重点区块拆迁和扫尾工作,到2016年,完成拆迁面积64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工作体系,加快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居品质,妥善安置被征迁群众,到2016年,累计完成新开工安置房300万方、竣工350万方,回迁安置12000户。三是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城市快速路建设,推进秋石快速路三期、东湖快速路、德胜东路东延高架、艮山快速路“两纵两横”快速路网成型,积极推动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加快120公里主次干道城市支路建设,加快同协路、丁桥东路、沿江大道等道路建成通车;着力解决断头路问题,提升道路联网贯通能力。加快建设大型立体停车设施,到2015年建成停车位7500个以上;加快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力争到2016年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达到1.96;结合地铁二号线建设,高标准实施庆春广场地下空间改造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城市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巩固管理重心下移成果,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加快城市管理资源整合,扩大“数字城管”覆盖面,充实网格化管理内涵,不断拓展城市管理领域,提高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分类管理理念,加强洁化序化和防违控违拆违等工作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区环境。

推进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现代治理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有力保障。今后五年,将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现代多元治理新格局。到2016年,全区法治建设水平保持全市主城区前列,党风政风满意率达90%以上。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面向社会的行政审批事项100%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办理。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建立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广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监督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到2016年,行政(便民)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二是探索治理主体多元化。统筹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在社会管理中的分工和角色,继续推进市政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试点,引导和鼓励企业与社区组织参与到市政服务及社区服务。放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准入限制,探索公共服务项目经营权转让机制,采取BOT、公私合营等方式向社会资本转让全部或部分经营权,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深入开展社区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试点,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切实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到2016年,90%社区建立“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全面推广“责任社工”管理服务体系,到2016年,第三方测评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四是深化矛盾防范化解体系。坚持依法治区,深化“网组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到2016年,实现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98%和95%;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全市排名前三。五是深化“平安江干”创建成果。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平安和谐家园等创建活动,健全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大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