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新疆;现代畜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59-01

生态保护在二十一世纪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产业能力增长,都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而在中国新疆地区的草地畜牧业已经开始出现草地面积大规模退化的现象,寻找现代畜牧业的新型发展路径刻不容缓。我国新疆地区一直是畜牧业的产能大省,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传统畜牧业的冲击,传统畜牧业的一些客观弊端不断暴露出来,经济增长方式滞后、科技水平与当今经济不符以及产业的动能逐渐降低等。

1 现代畜牧业的经济内涵

现代畜牧业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包括两方面含义:它是指畜牧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就是说它是在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技术应用于畜牧业之后才出现的;是指现代畜牧业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内容和标准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畜牧业的内涵也会不断的扩大 。

现代畜牧业就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畜牧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开展集约化条件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全面而又系统地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使畜牧业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2 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整个世界经济体制都在变革,原有的传统经济体暴露了很多经济上的弊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今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便为新型的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要求原有的小型个体生产要逐步转换脚步融入到发展迅速的大型经济市场,要求原有的脱节的经济链条要重新扣紧,形成系统规范的产-销一体经营模式。畜牧业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滞后,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作为连接工业和农业的中间链条,畜牧业发展要真正思考新型经济下的发展步伐,才能产生与时代同轨的经济效益。

3 新疆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对策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尊重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不顾现实的超越,更不能消极滞后。实现新疆从畜牧业大区向强区的转变,打造全国最强的畜牧产业体系,建成最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新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是优势,发展现代化是方向,科学技术是支撑,保持和发扬区域特色是关键,强化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是保障。

首先,要重视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就当今社会经济体制而言,有机畜牧业不仅能最大化的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也能真正意义上改善畜牧业所带给土地的压力,缓解一直存在于家畜饲养和草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而且这样的经济机制也能很好的诠释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环保的有机结合。并且,就我国经济而言,有机商品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好,市场潜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有机畜牧业的重大商机。积极促进有机畜牧业在新疆地区的发展能合理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模式。因此,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和扶持是建立健全新疆畜牧业发展的路径之一。

其次,当今社会已经大规模引进“标准化”一词。各行各业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标准化企业文化,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手续、标准化企业礼仪等。而现代畜牧业也同样需要标准化的行业要求,地区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的畜牧业养殖。在现有畜牧业中树立行业的标杆效应,规模化标准化的完成产业链的构建,大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将标准化的规模养殖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逐步树立产业的品牌效应,联动效应,最大程度的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2篇

[关键词] 香河县 现代畜牧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5-01

1 现代畜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还有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香河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香河县共有各类养殖4268户,规模动物养殖场230个,实施“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的标准化规模动物养殖场2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场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肉牛屠宰加工场4个,禽类屠宰场1个,肉鸭屠宰、加工场1个。

畜牧业注册品牌有:正大肉鸭、“姗姗”鸡蛋、“京华香”肥牛。

肉鸭产业:香河县正大有限公司是该县集种鸭饲养、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熟食、羽绒制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供、销大型企业,现存栏种鸭(香河)7万只,年均放养肉鸭430万只;带动养殖户380户;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500万元。樱桃谷肉鸭祖代繁育场是英国独资企业,现存栏祖代肉鸭2万只,年繁育父母代种鸭75万只。

奶牛产业:香河县现有规模奶牛场2个,为做大、做强我县的“奶”产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倡导的千万吨奶工程,该县重点对“井轩奶牛养殖场”、“聚鑫奶牛养殖合作社”等进行扶植,在现有3000头奶牛基础上,依托奶牛良繁项目建设,加强奶牛系谱建设和奶牛DHI测定工作,促进奶牛品质的提升和优良种群的建立。

肉羊养殖:香河县香椿营村是牛羊屠宰、加工专业村,最近几年,由单一屠宰、加工,逐渐发展成为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全村存栏肉羊5万只,目前,已经成为该县肉羊养殖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香河县的畜牧业不单在畜禽的饲养量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产量,甚至是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下,香河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样产生了正向的变化。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都逐渐加大。总而言之,香河县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表现为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3 发展现代畜牧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支持

3.1.1政策支持: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全力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重点动物疫病指挥部”在应对各种突发疫情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3.1.2土地、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对养殖小区、养殖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在合理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并确保防疫部门的各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3.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该县九个镇的动物防疫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微机、防疫器具等硬件设施完备,为应对突发疫情,香河县建立动物重点疫病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政治、业务水平的培训,全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基层防疫员“三定”方案,免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防疫工作,为香河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尽力献策。

3.3 搞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聘请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引进域外的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我县畜牧业的根本,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他人智慧为已用,来推动香河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为进一步促进香河县畜牧业几大主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4.1生猪养殖:应该以十个标准化生猪项目为契机,推动香河县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在原有生猪养殖基础上,为丰富人们饮食品种,引进“香福莱”黑猪、野猪,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模式。

3.4.2蛋鸡生产:应该以周庄恒昌养鸡场、尚新养殖场等蛋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逐步使香河县蛋鸡的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以廊坊市蛋鸡存栏量最大的恒昌养鸡场60万只“姗姗”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效应,稳中求进,促进全县蛋鸡生产品牌建设。

3.4.3肉牛事业: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以京华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3.5 坚持走适合香河县县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3.5.1不但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该县散养为主的关系。还要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第3篇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杨陵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4-02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杨陵区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奶(肉)牛和生猪养殖“两大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四轮驱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广科学模式、加大项目扶持、实施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80家,畜禽总存栏27.45万头(羽),其中奶牛、肉牛存栏2.11万头;生猪存栏7.86万头;家禽存栏17.12万羽;奶牛、肉羊存栏3 600头(只);肉类总产量为12 521 t;鸡蛋总产量为1 890 t;奶类总产量为23 830 t。

2 成效

2.1 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80个,建成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建成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

2.2 畜牧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在全区3个奶牛场开展,参与测定的奶牛达到2 200头;全混合日粮搅拌(TMR)技术已在4家奶牛场使用;智能饲喂、电子管理、自动化喂料、环境控制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正加快推广。

2.3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连续多年无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4 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底,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 521、1 890、23 830 t,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50.6%、11.3%、12.6%,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杨陵区在发展畜牧业上克服了诸多因素,实现了转方式、提水平、增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省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得益于杨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区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

杨凌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养殖规模偏小,还有近5成的生猪、近4成的牛奶来自分散养殖。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手段还不够完善,畜产品价格波动依然频繁。

3.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畜禽跨区调运不断增加,防范难度加大;基层设施薄弱,防疫经费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成效。

3.3 环境污染严重

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和环保措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是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

3.4 养殖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散养户人员没技术且不愿背景离乡外出务工,被迫从事养殖业。一些养殖户依然把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种补充形式,加之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成为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4 发展对策

4.1 科学防控疾病

近年来,畜禽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且病因复杂化,致使防治难度加大。搞好畜禽疫病的防治,既需政府部门做好动物产品检疫、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等各项工作,还需养殖场(户)主动采取科学防污措施、预防疫病、科学养殖,从根本上杜绝疫病的传染和污染物传入[1]。

4.2 延长产业链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转变、竞争加剧,分散的饲养和加工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和原料。建立并完善畜牧产业链条,让产品销售、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

4.3 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确保安全、提高质量不仅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能否赢得效益、进入市场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的必然之举[3]。

4.4 充分利用当地科研优势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加强信息沟通,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分期分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做专题授课;另外,区畜牧部门也可组织养殖人员开展异地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并接受现代化养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从而促进杨凌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4]。

4.5 预防养殖业污染

规模养殖比例的不断增加,有效保证了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排放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5]。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治理养殖业污染不仅是环保问题,也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一是治理。无外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包括烘利用化学物质与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生物发酵、生物氧化及粪污的日光自然干燥、干膨化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6]。二是减少排放。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研制环保型饲料,全面合理地进行营养调控,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5 参考文献

[1] 林涛,胡唐雁,李志强,等.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6-17.

[2] 周寅,顾祥国,范文颖.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考[J].浙江畜牧兽医,2015,40(6):8-10.

[3] 罗保华,孙志红,赵育国,等.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6-7.

[4] 吕腊梅,李保荣.新常态下泸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40-41.

第4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探索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第5篇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

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畜产品是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加入WTO后,希望畜产品能够增加出口。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难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规模,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加工业和出口竞争。

5、疫病防治困难。由于大量的分散饲养,难以有效的防止交叉传染、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传统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变化,无法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畜禽业的整个产业波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在吃饭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粮食生产特别是满足十多亿人的口粮问题就是最大的目标。一旦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保证人们口粮供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食物上的多种需求,就成为新的目标。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也将是我国畜牧业在未来几年里发展的大趋势。

在未来几年、十几年,我国肉类和禽蛋产品将长期保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与肉类产品和蛋产品相反,我国奶产品则长期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肉类、禽蛋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趋缓,在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继续下降,禽肉和牛羊肉比重持续上升。而奶类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几年,中国人的畜产品消费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城市有很少一部分人消费已饱和、甚至出现量的减少,但这只是食物之间的品种替代,而从整体上看,仍处在稳步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特别是牛羊肉、禽肉、液态奶和乳制品、水产品,还将出现迅速增加的态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肉类和蛋类消费将会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村奶类消费的现实需求的出现可能会晚一些年,但潜力会更大。

第6篇

我国的改革开放,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当前畜牧业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在农村经济总体比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近年来,畜牧业的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参与养殖的农民数量及畜产品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畜牧业已逐渐向现代化的畜牧业模式转变。但在实际转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对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的探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业;畜产品;产业化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而且传统的畜牧业已经逐渐被淘汰,正在转变为现代化的畜牧业。在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1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从古至今,我国的畜牧业产量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逐渐提高了对禽畜品种及相应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针对科学养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从而使得我国的畜牧业产量逐年增加。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国畜牧业采用的仍然是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此种经营方式有着规模小、科学技术不先进及资金较少等缺点,这些缺点就使得我国畜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畜牧业产值达到了31%,但欧美等国家已经达到了70%,从此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1]。因此,想要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快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草原环境恶化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由于牧民还没有认识到草原的重要性,所以在放牧期间超载放牧,并且没有对草原进行保护,使得当前我国的草原环境严重恶化,草原碱化等现象日益严重。此现象的存在,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草原的生产力有所下降,这对牧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阻碍作用。

2.2畜群的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有着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所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牧民都是依靠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在养殖,对政府宣传的新技术并不信任,这样的情况使得畜禽的存活率比较低,而且生长周期也比较长,牧民可以获取的经济利益有限。牧民不懂得科学养殖,所以当畜禽感染疾病时,无法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导致疾病散播,牧民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另外,牧民养殖的畜禽中成年的比重比较大,如此不合理的畜群结构,限制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目前对畜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比较少,而且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也不高,此种情况使得企业生产出的畜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销售给低端的消费群体。

3解决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产品

标准化生产是比较复杂的工程,但目前依然有很多国家已经制定了质量标准,在明确的标准下,畜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其市场竞争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将标准化生产落实到每一环节,从饲料的原材料加工一直到对产品进行检测,从饲料生产一直到完成产品加工等环节,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应对重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都扼杀在摇篮中,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确保生产出的畜产品是符合标准的[3]。

3.2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宏观

调控管理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为了促进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各地政府应加强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不仅要从经济方面给予帮助,给牧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还应从政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政府应针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出台并实施倾斜政策,在政策的扶持下,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科学养殖、科学放牧等内容的宣传,使牧民掌握先进的放牧养殖技术,从而提高牧民的整体养殖水平,增加畜牧业的产量,进而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4]。另外,还应对国内外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实际的畜牧业市场情况,为牧民确定放牧规模提供有力的依据。

3.3推动畜牧业企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企业比较少,此种情况使得畜产品的质量及生产规模等都不符合标准,进而降低了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了解决此问题,政府应推动畜牧业企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的畜牧业,从而实现生产、加工及销售一体化,最终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结语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使其市场竞争力有所降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我国整体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任播杨.设施畜牧业现状与发展探讨:以福建省为例.中国畜牧杂志,2014,50(12):74-77.

[2]阳,刘进才,谭成志,等.安岳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6-7.

[3]赵本领,王玉莲,安曙光,等.新常态下丰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115.

第7篇

关键词:畜牧业; 品种改良; 现状; 问题; 措施

我国的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畜牧业品种改良技术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水平也不高,再比如良补项目资金划拨不到位,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费用未能统一到规定的标准等。基于此现状,当地政府与养殖户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政府补贴的形式要多元化,这样才能够鼓励更多的养殖大户投身到畜牧业品种改良事业中去。

1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现状

我国畜牧业品种改良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各个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良繁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这为当地的畜牧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些地区的畜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体系,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方案,方案中主要针对管理情况、养殖档案建设、禽畜的疫病防治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方在畜禽养殖中越来越多的畜主开始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并且注重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上述一点能够表明,我国的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全国畜牧业改良发展现状来看,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健全,先进的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等。因此摆在畜牧业管理部门的问题依然有很多。

2畜牧业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

(1)层畜牧业队伍稳定性差、技术支撑机构技术水平低。对于基层畜牧业的管理来说,品种改良这项技术推广人员通常都是以技术员指导,主要还是靠畜主去操作实施,从而会导致操作技术不规范而影响母畜的受胎率,出现屡配不孕或产仔数少的情况。当遇到春季与秋季家畜防疫注射时,部分疫苗对刚受孕的胎儿有着不良的应激作用,这也给品种改良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制约性,另外,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对技术人员指导的东西接受能力低,宣传培训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这也给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增添了难度。

(2)种补贴项目资金不到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的需求量加大,质量要求也提高,为此,现阶段我国的畜牧业结构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结合‘三农’实际,在部分地区开展良种补贴项目的惠农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补贴的资金不及时或不到位,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对有些相关的费用又不能收取,部分时间会出现技术人员的‘亏本服务’,从而出现服务积极性降低,整个品种改良的工作进程和质量也随之降低。

(3)饲料来源缺乏、饲养方式落后。有些地区受地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饲养的草料十分缺乏,为了能够满足养殖需求,必须到其他地方购买,这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产业发展。再加之,现代依然有大部分养殖户应用的是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所使用的饲养草料都未能进行精细化加工,这使得草料浪费严重,同时也增加了饲养的成本。然而有的地方没有充分的利用农副产品这方面的蛋白质精料,致使得饲料开发利用方面更加困难。

(4)育肥轻繁育现象较突出。在家畜的饲养繁殖中,有的农户对母畜的繁育观念淡薄,不结合科学的生产管理,对怀孕母畜和新生仔畜管理不善,导致在繁育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较大的收获,从而放弃繁育扩大生产的理念,进而重视重育肥轻繁育的现象。由于育肥牛羊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饲养生产母畜见效慢,很多养殖场和合作社都倾向育肥牛羊,自繁自育的很少,这样导致了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3 畜牧业品种改良的建设措施

(1)定畜牧技术队伍、加强品种改良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着重培养畜牧业技术人员,尤其要向基层下派优秀的技术人才,以便支撑机构实现上下一体,形成体系。另外,畜牧业组织机构成员职责必须明确,按照目标分层的方法进行管理,每个品种改良环节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畜牧业品种改良机构所花费的各项费用,都应该纳入到财政支出中,进行全额拨款。

(2)加投入,政府补贴要多元化。在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中,当地政府应该依据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提高畜牧业品种改良的生产经费,同时在政策上也要作出相应的优惠。政府补贴的形式也应该多元化,比如可以种草补贴、运费补贴,如果某些牧民致力于种草,则可以给予牛羊方面的奖励。另外,在品种改良项目的补贴上给予逐步的提高,从而带动大批的技术人员与畜禽养殖户的紧密结合,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成效。

(3)上下级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对于缺乏饲养草料和农副产品精料的地方,当地政府一定要做好粮草与畜禽存栏的平衡发展工作,为了保证粮草供应充足,政府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加大草山及农副产品精料的开发。如果需要进行远距离的运输,当地政府应该推进给予一定的补贴。另外,政府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指导,以此改善饲养方式,有粗放变为精细化,提高粮草的利用率,从而加强畜禽的繁育能力,保障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

(4)大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地应组织开展对当地畜禽遗传资源进行特性研究。掌握当地畜禽遗传资源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摸清各地遗传资源的特性,组织企业进行专门化生产,开发特色畜产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推广各种风味产品,以用促保,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第8篇

现阶段,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畜牧业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畜牧养殖工作中,确保畜禽健康、科学的养殖离不开兽医的帮助,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对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兽医服务能力、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兽医服务及其发展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提升兽医服务能力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其他动物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兽医服务能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作用

近些年,动物卫生工作的不到位使动物疫病问题频繁发生,为基层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畜牧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为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节奏,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兽医应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普及动物防疫相关知识,消除疫病传染源,控制其传染途径,将动物卫生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进一步加快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发展。

1兽医服务的概述以及发展现状

1.1兽医服务的概述

兽医服务及动物医疗服务,对动物之间的疫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1]。同时,动物医疗工作者也可以采用先进的动物医疗技术和方法对禽畜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可以说,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兽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若想促进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和其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尽可能的提升兽医的服务能力,使其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重要保障。

1.2我国兽医发展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兽医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兽医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兽医服务与畜牧业的发展难以很好的相契合,实际上,兽医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其难以与发展迅猛的畜牧业相适应。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发展速度忽高忽低,迅猛有余,后劲不足[2]。现阶段,相较于畜牧业的发展,兽医事业相对落后,国家农业部门已经充分掌握这一情况,并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兽医服务质量和能力,以期能够带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其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因此,加强兽医事业的发展,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提升兽医服务能力对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并不断向经济模式靠拢。农业也逐渐向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其发展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而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兽医服务属于核心部分,其发展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其服务模式的转变能够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提升兽医服务能力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是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3.1提升兽医服务能力,符合时展的需求

无论是最原始的农耕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若想完成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据时展的角度来看,提升兽医服务能力应该以满足时展的需求和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为准则,进而使畜牧业发展方式向着更符合时展和市场供需关系的方向进行转变。

3.2建立健全的兽医监管机制,增强兽医服务能力

为了督促广大动物医疗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对其日常服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快兽医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兽医日常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充分保障,进而为保证畜牧业食品安全提供重要前提。在具体措施实施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将源头监督管理当作兽医监管工作的关键性任务,并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要求兽医具有增强畜禽抗病力的能力,使畜禽疫病发生概率和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求他们尽量减少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量,对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源头实施疫病控制,进而提高畜禽的免疫力,使其能够抵抗一定的疫病[3]。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对机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畜禽由诞生到加工的整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逐渐扩展监督和管理的范围,为其最终覆盖畜牧业发展的整个流程奠定基础。

3.3加快兽医防疫体制的建立,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兽医防疫体制应该具有实效性、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并符合我国目前畜牧业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在满足规模养殖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散户养殖的需要。因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兽医防疫体制的建立,使动物防疫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高效化。同时,加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促进兽医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动物医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其中肉类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所以,动物的防疫工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动物疫病得以有效防治控制的重要前提,为保证肉类食品安全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保证动物健康离不开广大兽医的辛勤努力,因此,只有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才能使我国畜牧业得到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炎坤.荆州市现代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2]李嘉.基层兽医防疫体系现状和服务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第9篇

现阶段,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畜牧业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畜牧养殖工作中,确保畜禽健康、科学的养殖离不开兽医的帮助,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对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兽医服务能力、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兽医服务及其发展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提升兽医服务能力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其他动物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兽医服务能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作用

近些年,动物卫生工作的不到位使动物疫病问题频繁发生,为基层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畜牧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为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节奏,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兽医应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普及动物防疫相关知识,消除疫病传染源,控制其传染途径,将动物卫生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进一步加快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发展。

1兽医服务的概述以及发展现状

1.1兽医服务的概述

兽医服务及动物医疗服务,对动物之间的疫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1]。同时,动物医疗工作者也可以采用先进的动物医疗技术和方法对禽畜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可以说,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兽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若想促进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和其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尽可能的提升兽医的服务能力,使其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重要保障。

1.2我国兽医发展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兽医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兽医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兽医服务与畜牧业的发展难以很好的相契合,实际上,兽医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其难以与发展迅猛的畜牧业相适应。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发展速度忽高忽低,迅猛有余,后劲不足[2]。现阶段,相较于畜牧业的发展,兽医事业相对落后,国家农业部门已经充分掌握这一情况,并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兽医服务质量和能力,以期能够带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其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因此,加强兽医事业的发展,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提升兽医服务能力

对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并不断向经济模式靠拢。农业也逐渐向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其发展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而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兽医服务属于核心部分,其发展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其服务模式的转变能够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提升兽医服务能力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是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3.1提升兽医服务能力,符合时展的需求

无论是最原始的农耕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若想完成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据时展的角度来看,提升兽医服务能力应该以满足时展的需求和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为准则,进而使畜牧业发展方式向着更符合时展和市场供需关系的方向进行转变。

3.2建立健全的兽医监管机制,增强兽医服务能力

为了督促广大动物医疗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对其日常服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快兽医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兽医日常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充分保障,进而为保证畜牧业食品安全提供重要前提。在具体措施实施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将源头监督管理当作兽医监管工作的关键性任务,并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要求兽医具有增强畜禽抗病力的能力,使畜禽疫病发生概率和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求他们尽量减少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量,对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源头实施疫病控制,进而提高畜禽的免疫力,使其能够抵抗一定的疫病[3]。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对机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畜禽由诞生到加工的整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逐渐扩展监督和管理的范围,为其最终覆盖畜牧业发展的整个流程奠定基础。

3.3加快兽医防疫体制的建立,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兽医防疫体制应该具有实效性、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并符合我国目前畜牧业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在满足规模养殖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散户养殖的需要。因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兽医防疫体制的建立,使动物防疫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高效化。同时,加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促进兽医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动物医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其中肉类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所以,动物的防疫工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动物疫病得以有效防治控制的重要前提,为保证肉类食品安全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保证动物健康离不开广大兽医的辛勤努力,因此,只有提升兽医服务能力,才能使我国畜牧业得到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炎坤.荆州市现代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2]李嘉.基层兽医防疫体系现状和服务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第10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宁夏泾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举扭转了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并且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任务。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全面展开,这些均为畜牧业提供了机遇,同时畜牧业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一、泾源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泾源县畜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由过去在生产中占比重较小的副业变为如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泾源县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人均粮食长期徘徊在400kg以下,没有富余的粮食用作饲料。据测算,目前作为饲料用粮的比例不到5%,从长远看,比例有可能增加,但绝对量十分有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更为紧缺,只有少量的胡麻饼,大量的蛋白饲料依赖于外购。二是饲草资源并不十分充足,尽管拥有草原2.16万hm2,但90%以上的草原已封育,基本上得不到利用。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随着农作物种类结构的调整也随之减少,饲料作物面积比例更低;1.42万hm2多年生牧草由于管理和收割技术不规范,其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低下,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的数据。据最新统计,目前泾源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6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2.5%,相对较低,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率并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性限制。因此,资源制约将是泾源县畜牧业今后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还将大大增加。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需要发展畜牧业来促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畜牧业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是资源制约,一方面是需要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系到泾源县畜牧业的前途,对解决泾源县“三农”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二、对策

树立科学发展观,将泾源县畜牧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强调立足科学、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是泾源县畜牧业的根本出路。所谓立足科学、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畜牧业与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甚至国内国际市场,通盘考虑,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走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1正确处理关系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既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要受到内部结构的影响,处理好内外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和谐发展,需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就其外部而言,主要包括畜牧业服务的对象和赖以生存的条件,处理好畜牧业与这些方面的关系,等于改善了畜牧业的外部环境,拓展了生存空间。

(1)处理好与畜产品消费的关系。就目前的畜产品生产数量而言,仍然处在低水平,据最新数据表明,泾源县人均肉类占有量为31.72kg。但必须看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益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仍在增加。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增加,对整个畜产品的需求有很大拉动作用。从品种结构看,也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特别是内需空间更大。

(2)处理好与农村经济的关系。目前泾源县畜牧业为农民创造的现金收入虽然已达到20%以上,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个水平还较低,同样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畜牧业主产区,这个比例已超过50%,四川省近10年来,农民现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部分达到65%以上,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因此,在农民收入方面,泾源县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农民增收这个难点问题,畜牧业应发挥更大作用,以充分挖掘其增值空间。

(3)处理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在农业中的比重,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专家指出,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无疑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畜牧业产值比重普遍超过50%,有的达到70%~80%,甚至更高。而我国目前的水平是33.7%,泾源县仅为28.3%,就农业现代化程度来看就更低。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畜牧业比重就必须有较大幅度提高,起码要达到40%以上。根据泾源县生产现状,在以后的12年增加1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是较为合理的规划。可以看出,要使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农业实现现代化,畜牧业应有更快的发展。

(4)处理好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目前,泾源县畜牧业市场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和健全,畜产品在贸易经济中比例很低,几乎为零。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是全方位的,既然有充足的农村劳动力、低成本的畜产品,就应该积极参与竞争。积极参与国内或国际竞争,可以拓宽市场,减轻市场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如泰国靠进口粮食发展畜牧业,再出口畜产品。如果能开拓国外市场,泾源县也可以引进这一发展模式,这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5)处理好与畜牧业资源的关系。人多地少,耕地人均占有量少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同时如果粮食总产量没有大的增长,也不可能生产出充足的肉、蛋、奶,饲料粮缺口更大。如何处理好资源制约这一问题,是泾源县畜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必须在饲料资源开发、节约、种植业结构上下功夫,当然,适量利用国内市场的资源也是可行的。畜牧业内部环境包括生产、加工、销售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中还有许多关键因素,如生产结构、动物疫病控制等,对畜牧业影响很大,处理好内部各方面关系,有利于畜牧业自身“肌体”的健壮,更好地去适应外部环境,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6)处理好与动物疫病控制的关系。当今,动物疫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1985年WHO评价畜禽染病而致人发病的达90余种,病源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除传统的疫病外,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现,疯牛病、禽流感对世界造成很大影响,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安全,在经济上也造成巨大损失。英国疯牛病波及10个国家,给肉牛业造成沉重打击。1997年我国台湾暴发家畜口蹄疫,造成1000亿台币损失。我国既受到外来病的威胁,也受传统疫病的影响。据专家统计,近20年从国外引种带入的疫病达15种,传统的结核病、猪瘟、鸡新城疫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在民间还在流传着“不怕养、怕病、怕死”的说法。如果畜禽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农民遭受经济损失,事实上是在浪费畜牧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畜牧业的正常运行。可以说,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7)处理好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加工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部门分割的影响,将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割裂开来,谈畜牧业生产专指畜产品初级生产,计算畜牧业产值也是初级产品产值,将畜牧业生产链条中的各环节人为地分开,出现了加工业滞后的现象。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品产值均大于初级产品产值,有的国家高出几倍,而我国目前加工品产值与初级产品产值的比例不到50%,泾源县就更低,不到5%,加工业对畜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在推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深思。回顾牛奶生产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加工业对生产的巨大带动力。20世纪80年代末曾出现过倒奶现象,就是因为加工业不配套。而今由于大型加工企业纷纷兴起,结果出现了到处争奶源的局面,拉动了牛奶生产,近几年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发展。东三省之所以成为我国畜产品新的生产基地,由粮仓变为肉仓,与加工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吉林省2005年出栏生猪1500多万头,大型加工企业就能消化1000多万头,黑龙江、辽宁2省同样发展很快。双汇集团加工企业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一家建厂,八方受益。加工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畜产品加工业可以通过开发品种,拓展消费范围,增加消费,还可以延长产品保存期,缓解初级产品销售压力,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工增值,企业产生了效益,反过来稳定了与初级产品生产者的购销关系,这在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中体现的最充分。通过延长产业链,通过产品加工增值,盘活了整个畜牧业生产,总体效益增加,农民受益的渠道也增多,既可以通过养殖得到实惠,也可以通过在加工环节就业得到收益,还可以亲自投资办厂,从事加工业,这就是现代畜牧业的模式,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畜产品加工业是泾源县畜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火车头”,必须重视和支持加工业的发展。

2.2抓住重要环节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畜牧业的和谐发展,就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整体推进。

(1)调整畜牧业结构。畜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内容包括畜禽生产的比例结构、加工品的比重、优质畜产品的比重等。在畜禽结构方面,泾源县坚持发展草食畜产业的路子是十分正确的,但要尽快改变畜产品加工业滞后的局面,如果在10年内将加工业产值增加到与畜牧业产值同等水平,畜。当前泾源县的畜产品中大宗产品居多,优质产品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产品的不足,今后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这也是畜牧业生产的方向。

(2)推进产业化经营。畜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的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有许多障碍,往往造成产品实现不了价值,收益不稳定,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将初级产品生产、再加工、销售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环节利益统一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工拓宽了市场,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效益,企业发展,农民收益稳定,消费者满意,这是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形成小规模大群体,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3)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目前仍然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国内的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的状况,动物疫病威胁大,控制起来难度大,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危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绝不能放松的工作,也是实现畜牧业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按照泾源县2007年的畜禽饲养量计算约60万个羊单位,每年畜禽因病死亡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等于多饲养6000多只羊或者1200头牛,多生产牛肉至少240t,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可增加收入816万元。由此可见减少的损失和节约的资源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研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传统的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大的疫病,也要列出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尤其是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4)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第一是利用好现有的耕地,进行“三元”结构调整,合理划分出饲草料用地,并实施与种粮农民同等的政策优惠。第二是加快草原保护和开发利用步伐,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原生产能力。第三是继续开发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变废为宝,增加畜牧业生产中可利用资源量。

2.3做好几项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法治、公平、诚信是畜牧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务必要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规范和维护畜牧业经济运行秩序。要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充实人员,完善手段,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畜牧业的扶持政策,在财政和税收上予以倾斜。原有的优惠政策要稳定,有的还要不断完善,如良种补贴,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补贴范围。要加强草原建设力度,不断增加投入,逐步扭转草原退化的局面。要增加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草原管理服务体系等畜牧业支撑体系的投入,改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

(2)加强科技推广,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到30%,低于国内的50%,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对于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科技水平低下会造成资源和资金更多的浪费。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科技方面主要存在着畜禽品种生产性能低、饲养管理水平低、饲料报酬低等问题,应该重点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泾源县饲养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研究推广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接受科学技术的自觉性和能力。科技推广投入少,推广队伍不健全是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科技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应下大力气改变这种局面。

(3)努力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有几种途径,主要有公司加农户、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目前在泾源县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初步得到认可,但在运行机制上还不够完善。现在缺的是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但形式和内容上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协会有很大差别,协会应有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发达国家的协会分工很细,一般以生产的产品来划分,像欧共体国家仅猪就有若干个协会,每个代次均有协会,还有专门的仔猪协会。专业协会进行专业服务,包括技术、产品购销、信息服务、标准制定实施等。组织化程度高的国家,畜牧业生产基本都是按计划进行的,特殊产品如牛奶实行国家配额,而其他产品如猪肉、仔猪,协会给会员配额,配额范围内协会保销、保收益。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成立畜牧业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并规定要有明确的章程,要以服务生产者为己任,架起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

三、参考文献

[1]许林敏,赵杰.壮大畜牧经济,促进畜牧业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0(9):35-36.

[2]宋老六.加快河北省保定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97-98.

第11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发展畜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方面的问题。研究畜牧业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不管是畜禽的饲养总量,还是畜牧产品的产量都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来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当前我国畜牧业的产值已经占据国家农业总产值的近40%,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也非常多,在畜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其收入已经占据总收入的40%以上,在进一步保障食品价值和保证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地方的畜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陆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畜牧品牌,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畜牧业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畜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畜牧业处在一个传统饲养跟现代化饲养相结合的阶段,但是,传统饲养仍占据支配地位,主要是规模不大、品种复杂、人畜混住和粗放式经营。一些地方还存在畜牧投入不是特别充分、畜牧产品加工存在一定隐患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加上畜牧饲养环境质量不是很高,因此动物疫情多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基层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限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农经济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在家庭养殖不变的情况下,要扩大畜牧的规模,就有可能出现牲畜跟人争夺空间的现象,这造成很多家庭养殖的环境非常差,粪屎满地、蝇虫乱飞、污水肆意排放,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恶劣影响。

1.2 畜牧诊疗机构比较乱,导致治病难

畜牧诊疗机构的监管工作可以使动物的疾病得到控制和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也可以防止动物疾病传播和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就目前情况来看,畜牧诊疗机构的管理、服务和队伍建设都与这个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保障公共卫生的安全。从执证上岗这一方面看,畜牧诊疗机构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机构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动物诊疗许可证》,甚至什么都没有就开始进行动物疾病诊疗活动;有的机构是具有关营业证件,但是没有根据国家的相应规定进行年审;有的机构的相关证件早已经过期作废;还有一部分机构是租借其他人的证件作为活动开展的依据;有的甚至还存在伪造、涂改证件开展诊疗活动的现象。从从业人员的职称上看,高、中、初级职称的都有,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职称也在开展诊疗活动。从从业资格上看,绝大部分人员都没有任何职业资格,将近一半的人员没有进行注册和登记,在对牲畜进行诊疗的时候,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或知识面不广泛,主要依靠口头的传承或者相应经验的积累进行诊治;还有的是理论水平不低,但实际操作技术比较差,对于疑难病症的操作能力不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1.3 畜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因受相关利益的驱使,一些养殖户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养殖,有的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在过去几年,“苏丹红”、“瘦肉精”等事件接连发生,给产品使用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影响。然而,由于传统养殖户高度分散,因此难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就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跟种植业相比较,畜牧业可为人类提供更加有营养的产品,在我国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2.1 建立现代化的畜牧产业

建立现代化畜牧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任务,可以进行畜牧产品的品牌建设,发展相对优质的品牌畜牧业。对于基层分散养殖户,需要及时做好农村养殖卫生宣传与教育工作,大范围的建立卫生通道,将对牲畜排泄物的管理落实到位。主要可以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村民养殖知识的宣传,对于有互联网覆盖的地方也可以选择互联网作为村民宣传的媒介,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知识讲解,增加宣传教育的效果。

2.2 积极完善畜牧诊疗体系,解决畜牧生病问题

要统一和规范诊疗机构的名称。根据相关规定,诊疗机构的统一名称应该是“畜牧诊所”,而动物医院需要能够实施基本的胸腔、腹腔或开颅手术,要有3名或者3名以上的职业兽医坐诊,而且营业面积也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开展诊疗活动的时候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做保证,诊疗室、手术室以及药房等要与动物食品或者饰品等分隔开来,要具备相应的手术器械和消毒设施,还要具备基本的污水处理设施;选择的地址要符合防疫条件,要具备独立的出入口,且出入口不能设立在院内或者居民区,不能跟建筑物的其他用户使用同一个通道,选择的地址离学校、医院、养殖场等都不能少于200m。

2.3 关注畜产品质量问题

相关部门要加大畜产品的监管力度,争取让人们的餐桌上出现放心的畜产品。对于分散的养殖户进行统一监管,充分挖掘农村养殖户的潜力。

3 结语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养殖规模在一步步扩大,养殖场的数量在一步步增加,这是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专业化和规模化,这也是实现小农户跟大市场对接的重要基地。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也将不断加大,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中,技术因素等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晓敏,冬花,木尼热.对放牧管理及其以草定畜的再思考[J].草食家畜,2012(1).

第12篇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创新改革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就目前而言,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创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发展基层畜牧业的重要性

畜牧业的存在一方面给食品、纺织和制药等行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另一方面还提供给人们丰富的食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肥料。发展基层的畜牧业可以通过调整畜牧业的结构、提升工作人员的养殖水平等方式。畜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畜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基层畜牧业兽医技术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管理体制中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深入的分析还是能够看到其中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忽视了兽医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从兽医的技术管理方面,我国政府已经投入了较多,但是基层畜牧业的兽医技术管理尚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很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经常会将重要的资金挪到其他的地方、基层部门没有加强对兽医技术的管理,这对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严重的阻碍。最后,基层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没有实现有效地沟通,畜牧业对于兽医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被忽视,最终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2未实现管理职责的明确分工

虽然说兽医技术某个层面上受到了重视,但是从基层畜牧业的管理形式来看,存在较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基层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分工不明,兽医技术的管理较为分散,不同的管理机构之间管理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很难形成统一化的管理机制,基层的兽医技术管理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3促进技术管理体制顺利改革的相关措施

3.1组织各部门的学习

在疫情发生时,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就会造成事态的恶化,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疫情的学习和关注,加深对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意识,积极推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的发展,确保疫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减少更大的损失。

3.2重视专职管理部门的设置,做好定期巡检工作

就目前而言,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还不成熟,这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工作不能够落实到实处,有时候还会出现重复落实的情况,这都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设立专职管理部门非常必要,实现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将原本比较复杂的程序进行简化,方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还可以将行政人员的数量进行缩减,并将区域进行划分,安排相应的人员到指定区域完成管理工作,为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加强基层巡检工作的进行,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切实将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4结语

加强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能够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这对于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兽医技术和畜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进,能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作用。作为畜牧业发展部门,需要加强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进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畜牧业;现状;必要性;优势;建议;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7-02

自海南建省以来,饲料型畜禽比重不断上升,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畜牧业已成为海南省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海南省本地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文昌鸡、嘉积鸭、临高猪、海南黄牛(雷琼黄牛)、兴隆水牛、东山羊、石山羊因其风味独特、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此,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重点开发地方特色牛羊品种并创造海南自己的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1 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多年产量持续增长。据海南省统计局公报,全省2014年畜牧业完成增加值135.1亿元,肉类总产量79.47万t,生猪存栏401.7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6.26万头;牛存栏81.25万头,其中肉牛存栏50.18万头;山羊存栏61.2万只;活家禽存栏5 091.91万只,其中活鸡存栏3 618.82万只。生猪出栏290.75万头;牛出栏13.16万头;山羊出栏43.11万只;活家禽出栏7 258.27万只,其中活鸡出栏4 975.6万只。

2 海南省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

多年来,海南省畜牧业生产结构长期比例失调导致畜牧业发展缓慢。受我国农村传统“以猪为首”思想的影响,海南省畜牧业一直以耗粮型的猪、鸡为主,与海南省长期缺粮的现状不相符,造成海南省饲料消费大。受自然条件限制,海南省的粮食产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增加,且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耗粮型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而发展草食型家畜,具有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其经济效益要比养猪好,养肉牛的经济效益要比养猪高8~10倍;另一方面,对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2]。

3 海南省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3.1 草地资源丰富

海南省全岛适宜放牧的地区约占土地面积的27.3%。海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地上分布的天然牧草和饲用植物达500余种,大多数草场草质优良,营养丰富。随着公路的建设以及交通设施的完善,可利用草地面积不断增加,载畜量可以大大增加,发展草食畜禽潜力巨大。

3.2 气候及区位条件佳

海南省的年平均气温24~27 ℃,高温日数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2 700 mm,降水多集中在5―10月,日平均日照大于5 h,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86%,全年无霜冻期,畜禽饲养周期短,出栏率较高。海南省地处南中国海,毗邻东南亚,海上运输便利,粤海铁路全省贯通有利于饲料进口和畜产品出口。

3.3 畜种资源丰富

海南省本地畜种资源极为丰富,有海南黄牛(雷琼黄牛)、兴隆水牛、东山羊、石山羊等优良的畜禽品种。这些品种经过自然规则的淘汰进化和专业的人工饲养,其快速生长和繁殖率高的特性可满足市场需求,且肉质鲜美,广受消费者赞誉,以其为原料的海南菜系已享誉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特别受到海外华侨的青睐。

3.4 饲料资源开发潜力大

海南省占我国海洋面积的90%,以水产品为主的动物蛋白饲料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面平均温度为25 ℃,终年适合鱼类生物终年生长。鱼类可加工制成鱼粉,蛋白含量较传统饲料相比具有蛋白高、品质更好的特性;且由于其中钙、磷的比例适当,可促进畜种的生长,提高饲料的报酬性。

4 海南省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4.1 重点建设“无疫区”品牌

通过建设无规定疫病区示范区推动畜牧业向集约经营转变,推动产业化经营,完善畜禽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建设全国畜禽商品出口基地,加大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工作力度,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疫病控制、防疫监督和防疫屏障等体系,以实现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最终目标。

4.2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经济

引导和支持如罗牛山等现有企业扩大饲养规模,鼓励外来企业参与海南畜牧业开发建立规模化的良种繁育场和商品饲养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实施“百头万户”工程,推广“公司+专业大户”的饲养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3]。

4.3 加快发展饲料工业

大力开发饲料资源优化饲料结构。重点开发预混料、浓缩料、饲料添加剂和专用配合饲料使配合饲料普及率达到60%以上。对水产品进行加工,重点开发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促进畜种生长,提高报酬性。

5 海南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建议

5.1 优化畜牧业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

充分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加快畜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进程,在稳定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同时,实施草食家畜生产的战略重点转移,重点扶持地方特产畜种发展,提高人均占有肉量。规范海南良种繁育基地,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选育并提纯地方特色的畜禽品种,提高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技贡献度。

5.2 加大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遵循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原则,通过“农户生产,企业加工、销售”的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提高集约化程度,形成扩散效应。参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畜种选育、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与养殖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增强畜产品加工业的辐射力、带动力,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4]。

5.3 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按照其生产标准对畜牧业进行规划,实现品种优良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环境生态化、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二是秸秆喂食牛羊、畜禽粪便进行沼气供暖、沼气发电,实现循环经济;三是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5.4 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

一是健全质量安全体系,设立响应的监管机构,加强动物疫病控制、防疫监督、疫情监测等体系的建设;二是实施兽药残留控制计划、抓紧研发生物兽药;三是严格把好产地准入目录关和港口动物检查监督关,坚决阻击岛外疫病侵入,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6 参考文献

[1] 白海,吴云霞,侯旭光,等.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畜牧业、林业及农牧民收入现状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1):90-92.

[2] 何其平,陈绍昌,伍顺勇.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98.

第14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肉、蛋、奶协调发展,区内以稳定、提高、拓展产业链为主,着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外拓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保障市场有效供应。各镇乡(街道)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是:至年,肉、蛋、奶自给率分别达到42%、36%和30%;年出栏生猪37万头,年出栏肉禽250万羽,存栏蛋禽100万羽,奶牛存栏1800头。其中,在市外建立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70%生产能力可以计入目标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由于邱隘镇和下应、中河、钟公庙、首南、石碶等五个街道地处新城区,属禁养区域,不再下达目标任务。其余各镇(乡)应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按照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辖区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空间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挖掘现有畜禽养殖场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到市外建立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努力完成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具体详见附件1)。

二、统筹安排、分批实施,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巩固现阶段畜牧业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按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今后几年,在适宜养殖区,重点支持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种子种苗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控制、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乡适度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创出一条循环农业之路,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支持现有规模牧场和畜牧小区扩建项目,努力提升我区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计划重点建设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国家级原种猪场1家;新增存栏种公猪100头的猪人工授精中心1家;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区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8—20万头。我区“-年畜牧项目实施计划”详见附件2。

三、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建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为促进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在不减少原有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区畜牧业统筹资金,实行滚动使用。统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上级项目和政策的资金配套;对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镇乡给予奖励。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到年,在市外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要达到年出栏27万头,各镇乡在市外发展的畜牧基地,可按认定规模的70%抵充任务,区农林局负责市外商品猪基地的认定工作,并签订返销协议,并根据其建设规模、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实际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列入市、区二级产业化基地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市外商品猪基地认定办法由区农林局另行制定。如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特殊时期,急需从在外基地调入商品猪的,由区贸易局另行制定政策和应急预案。

(三)继续实施畜牧业优惠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列入市级猪人工授精补贴项目的每头份猪常温配套补贴5元;能繁母猪和良种后备母牛补贴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二是继续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在禁养区的畜禽饲养,加大在非禁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力度。继续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政策,力争到年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是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按照畜牧业规划要求和各镇乡实施方案,在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安排好足够的畜牧生产扩建用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用地数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根据明电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四是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按《市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扶持政策执行。五是对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方式,经区农林局认定,按《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方案》中的扶持政策执行,在市级补助每平方米30元的基础上,给予1:1配套。六是畜禽养殖场(户)和畜牧小区水电收费按农用水电标准收取。对于已享受农业产业化基地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得重复补助。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保障我区畜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研究和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大力支持畜牧业种子种苗等畜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15篇

1 发展现状及模式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远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远安县畜禽养殖户合作经营意识日渐提高,逐步实现了由“独斗”、松散的单家经营模式向“抱团”、联合的集体经营模式转变。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全县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驶上了快车道。截止2011年底,正式注册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18家。其中,生猪类型9家、肉牛类型2家、山羊类型3家、家禽类型3家、特色养殖类型1家。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畜禽饲养量、出栏率均占全县总饲养量、出栏率的1/3强。

1.2 发展模式

1.2.1 “带头人+合作社+农户”模式 其特点是由畜禽养殖大户、贩销大户等致富带头人牵头发起组建,依托带头人的资金、销售网络、管理经营等优势进行联动。

1.2.2 “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 其特点是发挥协会人员信息、技术等优势,在提供生产技术、拓展营销网络、提供融资担保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

1.2.3 “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 其特点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集体)作用,将分散的养殖户联合起来,帮助散养户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养殖方向发展,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1.2.4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其特点是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农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

2 存在问题

组织化程度低、服务功能较弱、人才经验缺乏、经济基础薄弱是当前远安县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2.1 机构不稳定,运作不规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属于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合作团体,普遍存在组织结构稳定性差问题,往往是有机构无人员,机构形同虚设。章程、制度不健全,即使有章程和制度也都只是写在纸上,各项工作和人事任免不按章程、制度办事,抉择的随意性较大,致使专业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从而影响合作社的形象和社员的经济收入。

2.2 信息不对称,融资不畅通,合作社健康发展受到制约

大多数畜牧业合作社未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未设立专业合作社专项发展基金,缺乏相应规模的资本实力,以合作社为借贷主体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发展遇到瓶颈。

2.3 管理不协调,政策不给力,外部环境影响合作社发展

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畜牧兽医)、工商、民政等多部门都参与管理,职责不清,协调不够,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少数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对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在农村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未能及时、足额到位,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政府及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应严格按照“指导不包办,参与不添乱”原则,积极派员指导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督促其尽快掌握设立登记、成员组成、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程序。同时,还应根据畜牧产业发展情况,建议专业合作社适时增设工作机构,明确分工和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个个干事”的和谐氛围。

3.2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等制度,提升每名社员的个人素养。调动全体社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共同修订完善好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章程、社员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工作行为规范、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目标考评等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

3.3 加强社员队伍建设

首先,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要组织全体社员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办社宗旨和目标。其次,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要组织社员学习畜牧兽医等相关法规知识,使每名社员特别是理事会成员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执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第3,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应聘请畜牧兽医等各类专家为合作社成员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市场营销等技术和知识培训,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其生产技能。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带领一方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各级政府应整合资源,积极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解决水、电、路、用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实行“典型引导、实地指导”等方式方法,帮助专业合作社扎实抓好基础建设。畜牧兽医部门应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协助合作社做好畜(禽)舍规划设计、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资金扶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税务部门应按照国家惠农政策,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税收优惠。金融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放宽借(贷)款限额,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优做强,带领社员发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