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园林的植物景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建设的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植物景观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
1植物景观构造应注意的问题
1.1注重品种选择的多样化
进行植物景观的选择时要力求品种的多样性,构造景观要使空间能够相互协调,减少出现不协调的状态。尽量使选用的物种丰富多样但不冗杂。选择的骨干树种要统一,不能品种过多,附属品种的选择要多样化,使相互能够完美搭衬,产生绿化、生态效果的同时,也要有美化效果。
1.2考虑植物的季节性
作为植物景观构造的主体,植物有其自身的生命特征,能够与特定的环境相匹配。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做到近远结合,适地适树,速慢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按比例种植,注重季节等气候变化。力求营建出在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切忌单一枯燥。
1.3植物景观构造与环境相配合
进行植物景观构造时,植物的配置与周围的建筑物要能够协调一致,使选用的植物与建筑物的主题相统一,同时,建筑物外的植物配置与建筑物的基础种植能够协调起来,例如在墙基处种些花灌木或者自播草本花卉,从而形成一个过渡带,增加视觉的适应性。在建筑物的墙面可选用攀缘植物,在雕像旁可选用常绿树种作衬托,这样能够产生别致的自然景趣。
1.4植物景观应体现地方特色
城市的发展规模、地域特征、人文环境都各有差异,在进行绿化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具体特征来选择绿化材料,使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和当地的文化特色能够有机结合。只有把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表现出来的景观构造才是高品质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增加城市的美化效果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2用植物景观来建设生态城市园林
不同的植物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必须要适应不同植物景观的特点,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人类与生物的接近程度将成为绿地衡量标准的重要尺度,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植物造景是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味的重要一环。植物造景的原则是坚持突出生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且要注重运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园的手段,表现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者应深入自然山林采风,去用心体会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细心研究自然植物群落组合,把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城市,引入城区。
3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我们国家的景观理论,是以生态美学为指导的,一直以来都是在推崇自然,把自然之美当成园林生态建设当中核心的思想,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4用植物景观来增加城市的绿量
绿量是城市生态平衡的基础,对于城市生态功能的增加有很大的作用。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答案肯定是要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城市绿地需要一定的草坪开阔空间,但如果大量布局草坪,则显绿量不足,竖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生态效益也相对降低。要克服广场化倾向,减少草坪花坛。同时,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创造丰富的植物人工群落。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5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
不同城市由于它的历史传统不同,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不同,它的传统也不同,所以在搞景观设计时,就要因地制宜,保护好当地的文化传统,不要破坏城市的自景观,不要改变当地的民俗风情,要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设计当中,需利用植物景观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需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的形态、线条等等来进行构思,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野趣。植物景观对于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非同一般,它在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因素当中是重要的因子,它对于城市结构的改善,对于城市土壤构成因素的改善,增加城市场的自然性能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在充分考虑到城市建筑的特性,注重绿地景观的构造,注重植物景观生态效益的发挥,防止城市密集建筑的热岛效益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2011(6)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园林植物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城市园林景观质量的高低,因此,园林植物的选择将创造出色彩纷呈、适应于周围环境的城市园林景观。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地被植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色彩,还具有很强的生态效益。比如美化环境、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噪音污染等,对维护生态平衡也有着显著功能,其建设成本低,也很好地节约了城市绿化成本。地被植物日益显著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当下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
2地被植物的景观功能
2.1营造美景
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地被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以及色彩的丰富性,能营造出色彩纷呈的植物景观,不同的色彩、种类形式经过合理的设计及搭配就可以形成各种五彩斑斓的景观,让城市的各个园林景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惊喜,陶冶人们的情操。
2.2丰富景观层次
城市园林中少不了杂草滋生,而地被植物的应用可以覆盖地表面消除杂草,使城市园林的结构布局更加分明,丰富景观层次,突出主体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率的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给人们营造出更丰富的景观。
2.3柔化硬质景观
对于如何协调各种建筑工程上留下的实质性问题与园林整体景观效果,可以通过引起地被植物来起到过渡作用,使建筑物和景观之间不再过分僵化,缺乏活力。比如在建筑物道路、楼梯或者角落位置,都可以设计地被植物使之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使整个景观更加自然。
3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因地制宜,要了解覆盖地面的需求以及所选地被植物的特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pH值,地形等特点,以及地被植物生长的各种要求进行合理选择,还要考虑到园林中的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使之互利共生,充分遵循科学性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盲目选择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2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就是指选择的地被植物要符合城市园林景观的特征,比如对于公园绿地,就要考虑是草坪、林带还是花坛中的地被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选择一致性的地被植物;对于街边绿地,就应考虑到交通安全而选择低矮、整齐的地被植物,修剪成符合城市特点的形象;对于风景游览绿地,就要依据地形特点选择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地被植物;而对于医院绿地,就应先考虑使人感到舒服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地被植物。
3.3艺术性原则
城市园林综合了多种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地被植物设计上要符合一定的搭配原则,比如要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层次结构分明、主次得当,避免杂乱无章、层次不清;色彩上要协调一致,遵循色彩学基本原理,根据植物的主次搭配不同的色系,加强冷暖色调的对比性,使园林景观优美和谐。
3.4地域性原则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符合地域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季节特点,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地被植物,尽量选择本地稳定性高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4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设计
4.1花镜地被植物景观
花镜设计主要是指利用观花的地被植物,种植在灌木丛、树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和建筑物前,经过精心设计以及自然的生长规律形成自然美丽的花镜群落,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这种地被植物的设计可以使原来相对单调、空旷的绿地变得五彩缤纷,和周围的景观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花镜设计中要尽量选择花期不一致的地被植物,以便在不同季节都能有花开放,给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地被植物的色彩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要保证协调一致。
4.2矮生灌木、草地等地被植物景观
矮生灌木具有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异、季相变化丰富的特点可以用于增加园林景观层次、丰富园林景观,是植物群落中不可缺少的类型。在矮生灌木地被景观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配置效果,既能增添和影响整个绿地的空间变化,满足植物造景需要,又能有效地覆盖地面、增加绿量的效果。而且矮生灌木地被植物可以进行大面积栽植,丛生性强、枝叶茂密、铺地速度快,能快速覆盖地面,形成群体的观赏效果。
4.3树旁地被植物景观
在树木旁边使用一些适宜地被植物,可以与树木形成统一的景观,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更加活泼,轻盈。这种地被植物不仅能够覆盖地表面的光秃,自然衔接道路,还能增添许多明亮的色彩,使路人感到清新和谐。在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中,喜阴性地被植物还能弥补光线不充足带来的缺陷。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将成为城市园林景观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地域的环境特色,综合考虑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以及艺术性原则,结合现代精神,合理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高质量城市园林景观。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为创造出景色优美、健康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努力。
作者:夏萄鸿 单位:杭州市富阳区市政园林规划设计所
参考文献:
[1]厚高.地被植物景观[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关键词: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
美化园林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园林植物是指保留于或栽植在公园、路旁、庭园、林间、岩际、水滨、盆中、地面,供人们观赏美化景色的植物,植物造景就是应用藤本、灌木、乔木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供人们观赏,对于植物本身形体、色彩、线条等自然美给予充分发挥,使之变成美丽动人的一幅幅画面,设计植物造景要遵循统一、均衡、协调和韵律四大原则,还要借鉴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通过艺术的完美结合,营造一种自然美,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感受自然。
1、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1.1 统一性原则
运用统一的原理在植物造景中,主要是为了体现植物在色彩、线条、树形、体量等方面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容易形成统一的气氛。植物种类多样,在一个植物群落中不同的植物形态各异,富于变化,为植物造景提供了的客观条件。在配置植物景观时,要利用不同植物的天际线、轮廓线、以及形态变化,去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人们可直接感知植物花、果、枝、叶的质感,如叶片的蜡质与绒毛、枝干的光滑与粗糙、单叶及复叶等,在视觉感官上均会给人一种差异,在进行植物造景时,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整体统一。
1.2 协调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比例协调的美学原则我们要注意运用,使植物不同种类之间以及与其他造园要素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比例关系,让人们产生一种舒适、柔和的美感,找出一致性和近似性,在一起配植才能产生协调感。同样,变化性和差异性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热烈、兴奋和奔放的感受。
1.3 均衡性原则
一棵孤植树,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力,两个相似的植物,同样是有吸引力的聚焦点,这就是均衡的作用,对称是最简单的均衡,会产生平衡的效果,均衡就是稳定和平衡。影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质地的厚与薄、植物体量的轻与重、色彩的浓与淡等因素。
1.4 韵律性原则
植配中有规律的变化,韵律感就会产生。如等距离排列一种树称为“简单韵律”,相间排列一种花灌木及一种乔木称为“交替韵律”。韵律感随着植物种类增多会逐渐丰富。我们在进行绿篱修剪时,可以将绿篱修剪成弧形起伏的波浪状、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2、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2.1 配置植物按照实用美的规律
配置植物要以人为本,以舒适造景,城市园林景观应按照实用美学的原则提供放松身心,行人休息的道路园林景观;例如,为了美化环境、遮荫乘凉、舒适的提供行人休息场所,广州的广州大道,种植了美丽异木棉、榄仁、大叶紫薇、杜英、细叶榕来做为骨架树遮荫,中层的灌木加入开花的勒杜鹃、夹竹桃、红继木、细叶紫薇等,以多年生的草花在地被层和一年生的草花相搭配,营造花的都市型绿道景观,在空间的营造上植物也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划分空间,营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趣味景观,利用石头和植物组合造景,利用植物转换空间上的视线,让园林的景观更显精致。
2.2 配置植物按照形式美的规律
植物的配置形式,就是按形式美确定造景方式,如对植、孤植、群植、丛植等,对称的形式美,如用樟树、桂花对植在建筑的两旁,在大草坪的构图重心用姿态优美的大树孤植,构成园林主景,绿化园林讲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作为园林绿化一部分的植物造景,理应遵循这一道理。但是,在现实绿化中,往往会有人盲目的追求绿化视觉效果,一味地追求绿化率,在狭窄的街道上种植体量大、分枝低的大树,在狭小的活动场地建草坪,种植棕榈科植物在大的广场上,凡此种种,常常是好看不好用,造成功能与形式在植物造景中冲突,这种原因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缺少以人为本的植物造景思想。
2.3 树群的群体美
乔木组合栽植形成树群,由于形态、形式不同,既能体现树木个体美,又能体现树木群体美,为了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增加绿色效果,多采用自然式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树木群落,使植物群体的效果能够获得充分显示,这种群落配置相对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加了叶面积复数,提高了绿地,园林的生态效益。这种人工群落设计应在了解当地自然群落和植被类型基础上进行,应遵循自然规律,设计群落层次和结构应该以乡土植物为主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群落种植成功。
3、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3.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不同配置组合各种植物,突出某一树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进行栽植,主次分明、疏朗有序,绿化加美化,很自然的进行栽植。形成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3.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不同季节欣赏不同景色,植物造景突出一季景观,兼顾其他三季,主要树种开花时,其他树种不要有开花,其他树种在其他季节要有开花托景,如在碧桃专类园,早春时节,碧桃开花,为弥补景区绿量不足,常以绿树为背景。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花灌木与乔木的比为1:1;花灌木在其他季节相继开花,丰富了植物景观,延长了花期。
3.3 植物造景应用几何视错觉、透视变形原理
人们通过视觉获得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景观的优劣主要在于设计者对于游人视线的引导,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不同的植物如花草、乔木、灌木等,视觉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在植物造景时,必须要掌握和了解更多的表现形式如几何视错觉、透视变形等,创造有韵律的植物景观。使游客满足视觉审美要求,提高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
4、结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植物群落景观,使城市居民在业余生活与休闲时也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淳朴气息,在钢筋混凝土筑就的城市中营造绿色空间带,营造美观、经济、舒适、生态的生存环境,艺术的设计植物群落景观,构建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
参考文献
[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