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消费主义的好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库存 激励模式 缺货订单
一、绪论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供应组织代替客户制定库存补货决策。VMI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了沃尔玛和宝洁,许多公司都在使用这种管理方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对于企业有很多好处,比如库存水平较低,降低订货成本,许多学术研究认为对下游企业来说可能好处不多。研究人员发现,供应商可以利用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生产计划、协调分布获得一定管理好处,而分销商可能仅仅是节约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共享信息,消费者可能存在机会主义。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恐惧,是下游企业不愿参与VMI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对VMI下制造商如何利用激励手段与分销商合作进行研究,制造商承诺由分销商分销商库存水平较低,以换取努力转换有可能失去销售由于缺货订单。经销商可以通过替代品转换潜在销售损失和缺货损失。由于制造商不直接与分销商的消费者互动,这激励合同的制造商与分销商协调,转换潜在销售损失缺货订单,并在总体上提高缺货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机制。当制造商和分销商以VMI管理方式合作,经销商可以降低库存和销售损失并且增加缺货订单转化率。
二、文献回顾
大量的学者对VMI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流,一类是VMI作为一个给定的模式结构研究实施所带来的好处或实施最佳操作过程,另一类是研究VMI的结构设计有关的问题。
第一个流中的文学,已经有一些文件表明VMI及相关程序,例如连续补货计划,可以提供正面效益供应链的参与者,往往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形式。其他学者找到这些程序只有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的企业是有益的。例如:CRP的实施提供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减少。但是,减少的程度受消费者的需求的影响。VMI供应链中的企业作为期需求增加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更大的效益。
第二流文学通过承包理论研究VMI。文献中大多提到VMI系统的设计。例如,弗莱等研究VMI下(Z,Z)型合同,发现合同执行明显优于零售商管理库存中的许多设置但显着恶化。PLAMBECK认为VMI委托设置,主体其自己的预计总成本贴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控制率的动机。kraiselburd等研究随机需求和替代产品的供应链承包。他们发现,VMI下当制造商努力的主要方向为消费需求,消费者不太可能替代其他产品进行的更好。Mishra研究参与VMI安排的下游企业,如分销商及零售商的激励机制。他们发现VMI竞争制造商之间的品牌竞争加剧,从而向其下游客户提供福利。
在研究过程中,大部分的研究热点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上游或下游)的好处,而很少有研究探索上游和下游企业是否可以从VMI的实施中获益。此外,虽然有很多关于VMI下不同激励结构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库存协调问题。并没有关于VMI模式下激励结构的研究。所以本文对基于供应链库存管理下的供应商与经销商激励合同进行研究,弥补研究上的不足。
三、分析模型
由于VMI信息共享,制造商有充分了解经销商的需求分布,以及分销商的库存成本和政策。VMI下制造商决定分销商的投资和订货量,并实现了生产的政策。VMI的安排不包括寄售库存,让经销商拥有所有库存,并且将库存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内,并且给出客户服务水平。模型假定的单品管理的VMI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存在替代产品。
虽然制造商使用VMI管理分销商的库存,但它仍是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库存。在脱销的情况下,零售商选择的分销商,并且要求分销商订购,或者选择替代产品,零售商可以从分销商购买;或零售商购买不同的产品从不同的分销商。如果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替代产品具有相同的利润,分销商之间的淡漠缺货而失去销售缺货,只要缺少的销售取代其他经销商市场。
两个缺货和销售损失缺货扣分处罚的制造商和分销商的成本,只有当销售失去了竞争的经销商。为了简化我们的模型,将标准化等同于制造商和分销商的毛利率,即每个单位缺货制造商和分销商必须加快单位利润为零。
四、结论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客户同意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补货决策。作为一个合作伙伴关系,VMI可以只被持续的如果这两个的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利益从的安排中的。以往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供应商可以从VMI中受益,但他们的消费者的好处是少一些,特别是当没有明确的激励合同。
本文中我们研究激励合同,根据VMI安排的上游和下游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利益。制造商提供他的经销商,为经销商提供较低的库存水平和持有成本,如果经销商同意让供应商管理其库存的激励契约。作为回报经销商销售损失转换缺货订单,从而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制造商最大的努力。在控制总缺货情况下,降低库存水平与较高的缺货率为VMI经销商。研究表明如果建立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下游企业可以免受机会主义行为。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上游合作伙伴可以提供通过VMI激励来影响下游企业的行为,给予其强大的喜好以减少销售缺货,两者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实现效益。下游企业努力说服他们的消费者转换缺货订单的销售损失可能无法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Angulo,A.,Nachtmann,H.,Waller,M.A.,Supplychaininformationsharinginavendormanagedinventorypartnership[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2004(1):101–121.
[2]韩岳峰,张龙.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3(3).
消费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是现代消费主义在美国产生的经济基础。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勤俭持家被炫耀式消费所取代,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耽于攫取更多的财富从而更奢侈地消费。
“房奴”则是时下消费主义的突出表现。它出自报道《购房成不能承受之重 31.8%房贷一族成“房奴”》一文,指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儿子,而是为了养房子。
虽然,一切为了房子的生活多么沉重悲哀,但对于诸多的风险压力,房奴在购房前就心中有数,选择当房奴是心甘情愿的,这也是一种消费主义情结。
沦为房奴谁之过?是自己、银行、开发商、政府、单位、税务部门、学者、媒体……总之,这是全世界的错。但抱怨归抱怨,最后自己还得为房子买单,并且陪上十年二十年,承受巨大的经济与精神压力,这是房奴无法摆脱的悲哀。
住在漂亮的房子里,房奴的幸福感却荡然无存,但唯有幸福感,才能支撑房奴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当现实无法改变的时候,只能改变心态。所以,想想当房奴的种种好处吧――因为养房子更注意身体;为保住饭碗更努力工作;为了省钱节省更多资源;更重要的是,你不仅成为有房一族,还可能因为房子的升值成为有钱人……呵,这简直就是一笔效益可观的投资。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 商标语 翻译策略与方法
一、引言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使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而使用的一种标志,除具有识别产品、提品信息的功能外,还承载着广告宣传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一个好的商标名应该具有独特的创意,能够描述商品的特点、性能及用途,特别是商品的好处,而且易认、易读、易记,符合公司及商品形象,并给人以积极美好的联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外很多商标开始涌入中国,而中国很多驰名商标也逐渐走向世界。因此,商标词的翻译是国家间商品对外宣传的重要部分,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行为。商标的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而且涉及到不同民族文化,地域差别背景下人们的知识结构、消费心理、文化习俗及审美价值等的差异,因而需要去新的角度去研究商标语的翻译。
二、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现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基本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流,其先导人物是赖斯,她在1971年出版的《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中提出功能派思想的雏形。她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并且称这种翻译为综合际翻译。在认同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同时,她在实践中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有些等值是不应追求的,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因此,她结合德国心理学家KarlBuhlcr有关语言功能的观点,将“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移植于翻译,把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三大功能文本类型,即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赖斯的这种分类有助于译者根据文本类型的交际功能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1.目的论在商标语翻译中的应用。根据目的论原则,决定翻译过程的主要原则就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商标名称作为对外宣传的工具,比起原文的忠实性,更需要译文读者的接受和支持。从商标名的功能来看,商标名翻译有两大目的:一是总的目的,旨在通过译者的翻译,在市场上建立起相关产品的良好形象并劝说消费者去购买;二是交流目的,为使目的语消费者接受其产品并最终购买而采用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译语。
2.文化特性在商标语翻译中的应用。商标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商品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商标翻译不仅考察译者的文字处理能力,还涉及到语言、文化等因素。当语源和目标与读者对于商标事物和一些特定现象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时,翻译就会产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应该注重译文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使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产品的目的。有时原文化形象应该适应于目的语文化形象,甚至有所删除。
四、商标词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功能翻译论认为译文的“充分性”比“对等”更为重要。“对等”只是翻译标准的上限,是一种理想的翻译目的,过分追求对等只会陷入“不可译论”。在功能派翻译论下,翻译的充分性取决于翻译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翻译达到了它的交际目的,实现了它所预期的功能,它就是充分的,就是成功的翻译。因此,商标翻译应该迎合读者的口味并满足他们的期待,这就要求译者应该在追求原文真实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力求语言精练深冬,富有吸引力,最终达到有效传递信息、唤起读者感应和行动的目的。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的和功能,译者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音译法。
音译法是目前我国翻译中文商标时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商标不同于普通词汇,其构成多种多样。人名、地名、抽象名词、形容词、数词、动词以及合成词等都可以用来给产品命名。例如:
Xinghuacun (a place) ――杏花村
Estee Lander (cosmetic)――雅诗兰黛
李宁(sports wear)――Li Ning
Revlon (shampoo)――露华浓
我们以Revlon为例子来解析,Revlon的译名“露华浓”出自李白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如此美的意境,如此美的文化内涵,能恰到好处地拨动女人的敏感心弦,强烈地刺激着女性消费者,这就表明,如果商标语翻译的敲到好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留原商标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中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
五、结语
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为首要原则,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的基础上,尊重民族心理,注重文化差异,探讨符合逻辑的思路,以生动、明快、和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达方式来较好地再现原商标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从而使目的语文化中的消费者或者准确信息并受其感染,最大程度上促进销售和塑造企业形象。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竟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厘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关键词: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新,使得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步入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遍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消费主义逐步开始影响我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消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消费(consumption)长期以来理解为“用尽”、“耗费”。十八世纪中期后,成为与生产(production)相对而言的概念。如今,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消费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进行消耗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程远,2003)。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是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狭义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7)。个人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预防寒冷等,这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因而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通常人们所讨论的“消费”指狭义上的消费,即个人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真正目的所在,即人们每天消费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包含劳务资料)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消费”指生活消费,这里所指的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继续生产所进行的消费活动的总和,它是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来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实践,而是两者的结合(卢嘉瑞等,2005)。作为一种推崇消费之上、享受之上的社会思潮,以追求过度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在此价值观念支配下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者王宁(2001)认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消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需求与满足,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关系已经背离的越来越远,商品和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实现着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再是单纯需求的实现。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功能。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物质主义把人的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之上,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特别重视对物的占有和消费。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消费主义除把物质商品看成“物质”外,更多把商品看作是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物质消费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高质量生活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三是极强的感染特性。通过有形物质消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人模仿,且一旦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就难以摆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的需求(desire)当作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本质。
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
正常性消费是为需求而消费,是一种必需,是生产和生活得以延续的根本;而消费主义,已不仅仅是为了需求的消费,更侧重于为了消费而消费,以便通过这样的消费达到一种身份的彰显和虚荣的满足,是一种欲望膨胀的表达,消费不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必需,消费成为了一种手段,满足的是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关键看是否超过了“度”,消费中超过了 “度”就是消费主义,否则属于正常消费。怎样认识和把握消费主义中的“过度”,卢嘉瑞认为,就个体而言消费中的“过度”包括:超过本人或家庭支付能力(包括信贷力)的消费;浪费性消费,包括占用大量物质财富而不消费或很少消费和某些少数人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消费;超过规定标准的消费;影响和危机到了人们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的消费。只要没有超过上述限度的消费,均属正常消费,理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而过度消费才是消费主义,必须反对。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临界点的“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心理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心理过度指消费心理超过实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满足的已不仅是实际需求,而且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的膨胀,一种虚荣心的增长,一种身份的彰显。“传统心理学把‘需求’界定为一种状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最终消灭。在消费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需要恰恰相反,它即使得以满足之后也不会消失―如果可能的话,它将变的更加强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目的已经不限于需求的满足,穿衣不仅仅为了御寒,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丰衣足食之后,人的需求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这些,而已经膨胀到消费本身就是目的,消费成为了满足异化需求的手段。
消费行为过度指消费行为超过了自身实际消费力。马克思对消费力有两种解释,一是人们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称为绝对消费力;二是人们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称为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指人的实际必要的需求,就像人必须穿衣遮体御寒,必须吃饭维持生命体的健康运行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购买力的消费,就是指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符的、在个人支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的消费。符合个人消费力的消费在合理消费的“度”之内,均属于正常性消费,必须同时满足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个条件。很多有钱人具有充足的社会消费力,但属于挥霍浪费的消费,这种消费导致社会资源闲置,造成了社会供需的结构失调,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杜绝。合理消费指在自己的支付能力或者信贷偿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而且是自己的绝对需求或者真实所需,所占有的消费品不会闲置,也不至于挥霍浪费。
消费主义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主义与刺激消费
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国家明确提出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式带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人误认为,政府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在提倡消费主义。其实,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提倡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提倡人们不顾自身消费力(实际需求和消费力)盲目消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这对解决生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刺激消费实际是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回升的战略举措。
(二)消费主义与品牌消费
品牌消费在消费主义中的突出体现是以符号消费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符号消费是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之一,指在消费中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在实际消费中,这种符号的具体化身就是品牌。以符号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表现,是不合理消费。
通过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分标准来衡量判断,前者属于消费需求的过度,而后者则是消费行为的过度。所以,这两种消费都是应该反对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品牌消费。品牌本身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往往又是质量的象征,因而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都有着耀眼的光环,受到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人们偏好或享用名牌产品,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体现。所以,品牌消费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确实让人们感到放心和舒心的消费。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都适度的情况下,消费者追逐名牌才是大势所趋,必须正确区分品牌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拿将来挣到的钱提前进行消费。借贷消费是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消费社会的符号性、物质性和享乐性的本质使得人们尽情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彰显身份、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下,大多数人在透支、负债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应该反对的超前消费。
然而并不应该反对所有的超前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有一定好处,在消费者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不成问题。但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不能盲目提倡超前消费,必须把握政策消费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度”。除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度外,更重要的要符合消费力方面的度,尤其是社会消费力的度,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突破了购买力和信贷力的约束盲目追求高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必须反对。而在符合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并不应该反对这样的超前消费。
消费主义与高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消费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大小。然而,高消费并不一概都是消费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和限制。高消费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两级分化已是不争事实,社会分层因此而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多层次化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又必然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化。
高收入阶层(这里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其消费水平自然也高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高消费是很正常的行为。对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应当反对和限制,而且要给以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拓宽高消费的领域和空间,根据他们的需要提高各种消费的档次。有需求就可以供给,要供给就必须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创新。这样做,既增加了就业,又扩大了需求。必须区分高消费与消费主义,应该把握正常消费与消费主义“度”,在适度合理消费需求引导下,符合自身消费力情况下的消费,即使高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只要属于正常性消费,而不应一味地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法]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英]齐格蒙特•鲍曼,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关键词:金触危机;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
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其内在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实际上,经济运行的无计划性和自发性会致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的不平衡其实就是一个矛盾。发展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在近10年,全球经济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以前日本、韩国和东亚等国家是主要的贸易顺差国,现在世界的制造加工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东亚很多国家向中国提供中间产品,在中国加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而欧美国家国内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制造业纷纷转移到中国这样的新型发展中国家,转而发展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尤其是虚拟经济。其实这是贸易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每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贸易上扮演不同的角色。
世界格局的变化并不是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从全球角度看,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中国的过度供给。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持有大量的美元,经常项目中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资金又通过资本项目流向美国。
在次贷危机后,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意识到这种以过度消费,透支未来收入的行为存在这巨大的隐患。更尤甚者质疑自由贸易,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倾向。中国经济不断强大,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不断加强,也不会轻易的容忍自身利益的损害。
二、我国在世界格局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我国在低端市场中占有优势也不是很长的时间,也就是最近10年左右。随着加入WTO,与国际迅速接轨,中国的7亿廉价劳动力(欧洲1亿)对跨国公司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们纷纷将许多制造业产业转移到中国,而本国主要发展设计,管理和金融服务业等附加值高的产业,进入虚拟经济时代。在从中国的大量进口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好处:首先,它获得了大量的消费者福利。由于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低,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规模优势,出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价格低于本土的制造厂商。美国的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大量提高,政府的支出大量减少。其次,在美国存在两种强大的贸易集团。在中美目前这种贸易集团关系下,一种是获得好处的利益集团,一种是遭受损失的利益集团。但是得到好处的还是大多数,尤其是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大型的跨国公司。这些利益集团希望维持现有的经济格局,通过多次政治上和经济上对中国汇率和贸易政策的行为可以看出。
在近期新闻中,美国有可能确认中国是否是"汇率操纵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其实更多的是美国的政治家们在政治上对外中国施压,对内取得民众的信任。人民币的升值并不能改变现有的贸易格局,反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巨大影响。在全球化下,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不仅仅像表面那样简单,只是通过汇率就可以改变现有贸易情况。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所造成的。同时,美国对高技术产品实施的出口限制,也是造成这一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内储蓄率过低、借债消费和失业等问题。
在现有的经济格局下,没有美国的需求,中国经济会衰退,就业市场会恶化。出口贸易现阶段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引擎,缺少出口贸易的拉动,中国的GDP难以维持8%的增长。如果中国不把钱转回美国,美国的消费也难以为继,金融市场也会出现乱象,美国经济也会受到重大的打击。实际上,美国对中国返回美国的资金,形成物资-资金流的完整循环,达到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想中国这样的高速增长的国家,拥有贸易顺差,高储蓄。美国可以长时间的维持贸易逆差,政府负债。在这个链条上,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断裂,整个环节都断掉。这就是中国在危机中仍然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维持资金流流向美国,即使美元大量发行不停的贬值。在此也可以了解到:为了维持完整的循环,美国在汇率上不会对中国有实质性的制裁。
三、结束语
20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65万亿美元,美元不断的贬值使中国的外汇资产不断的缩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2010年达到1.42万亿美元。在危机后,虽然中美两国都想改变现有的物资-资金流循环,但是短期内难有大的变化,只能两国通过相互协作改变现状。因为当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怎会造成美国国债的价值下降,破坏了资金的流向美国。这同美国宣战没有本质的差别,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将无法执行。所以中国在近期不会大量抛售美元,美国在贸易上也不会全面的制裁中国。
参考文献:
[1]《评论》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的影响观点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05,(02) .
关键词:垄断;效率;哈伯格三角形;莱本斯泰因四边形;塔洛克四边形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05-02
西方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崇尚竞争、反对垄断,他们认为,垄断本身有着诸多缺陷,对经济发展起消极作用。新古典主义更是对垄断忌讳陌生,他们认为,垄断会造成效率损失和价格扭曲,所有的垄断都是有害的,应该对其采取严格的反垄断政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垄断并没有新古典主义所说的那样没有效率,而且现在主流的经济学教材所讲述的垄断几乎都是新古典主义的垄断观点,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新古典主义的垄断观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新古典主义垄断观点的基本内容
由图1我们可以得知,市场在竞争的情况下,假设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在价格PC和产量QC相交的D处达到均衡。这时,由APCD这个三角形面积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由消费者获得。但是,如果产生了垄断,就会在价格Pm和其边际收入MR等于AC=MC的C点的延长线Qm相交的B处达到均衡。这时,原由APCD三角形构成的消费者剩余就被分成三个部分:最上面的APmB仍然是消费者剩余,中间由PmBPCC构成的正方形由生产者获得,由原来的消费者剩余变成生产者剩余。这时与原来的竞争情况比较,BCD三角形就是由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因为这一部分面积,既没有给消费者,也没有给生产者,而白白的损失了。哈伯格(Harberger,1954)证明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导致产量减少、价格上升,存在资源配置低效率。
所以,图中的BCD三角形也叫哈伯格三角形。
在垄断的传统福利分析中,隐含地假定要素投入像在竞争市场上一样被有效使用,企业的实际成本等于技术上最小的水平。然而,莱本斯泰因 (Leibenstein,1966)敏锐地意识到,垄断不只影响价格,还影响成本。
塔洛克(Tulloek,1967)认为,以哈伯格三角形衡量的垄断的价格扭曲效率损失和以莱本斯泰因四边形衡量的垄断的成本扭曲效率损失都低估了垄断的社会成本。他认为,垄断的最重要的社会成本是潜在厂商为了成为在位厂商,以及在位厂商为了保有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而进行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寻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由此说明,企业争取垄断利润的寻租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是垄断与寻租行为相联系的扭曲。 这种扭曲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损失被称作塔洛克四边形。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垄断的损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垄断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即哈伯格三角形;二是垄断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了X无效率;三是为保有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而进行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寻租)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即塔洛克四边形。由于有这三方面的损失,使得持有新古典主义垄断观点的人对垄断是激烈的批判。
垄断的正面效应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避免租值的消散,在规模经济效益不递增的前提下,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使要素在该产业中的收入和在其他产业中的收入一致起来,从而达到均衡。所以,按照经典的总体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不受阻碍,任何要素在任何产业中的经济租都不可能长久稳定的存在。所以,在垄断条件下租值可以长久存在,从而避免了租值的消散。
其次,可以获得有利的成本结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从竞争性到垄断性的演化一般体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垄断体现和利用了规模经济。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进行单一产品生产只是属于例外,绝大多数是多产品企业进行联合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同一种资源可能被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共享,因此,形成了联合生产的范围经济的基础,给垄断企业带来了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最后,还可以获得有效的创新激励。熊彼特断定垄断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他的这个观点主要基于他自己的创新理论。他强调大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内生因素,并促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创造新利润,从而形成垄断地位。因为技术创新,一方面使得既定资源投入能够具有更大产出,从而覆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能够制造出差别化产品,包括全新产品、换代产品、改进产品和新牌子产品,尤其是全新产品(即新发明产品)的出现,一定时间内使得现实中很难找到相关替代品。这两方面无疑都能促进生产和市场集中,形成垄断。而在技术创新基础上形成并且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垄断,反过来又会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垄断企业有资本,也有动力去创新,从而通过创新来保护垄断地位,因此,垄断对创新有着有效的激励。
关于哈伯格三角形的分析。哈伯格认为垄断存在效率损失,效率损失的大小由哈伯格三角形来度量。但是哈伯格只看到了垄断的哈伯格三角形的存在,而没有看到垄断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果不要垄断的话,或者不能独占要素投入,这就会导致租值消散;或者放弃有利的成本结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或者放弃有效的创新激励。如果垄断的避免租值消散、获得有利的成本结构以及有效的创新激励这些好处超过了哈伯格三角形,我们怎能一般地说垄断存在效率损失?也许哈伯格三角形只是获得这些好处要支付的必要的代价。既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么也不会有只有成本而没有收益的事情。垄断与定价行为相联系的扭曲必须在考虑了需求的规模和弹性、成本结构以及交易费用的一般均衡框架下才能得到说明,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很难拥有这样的信息的。 而且哈伯格对垄断存在效率损失的分析,是一个传统的典型的零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是简单地以并不真实存在的新古典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效率标准。问题在于,如果交易费用真的为零,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实施完全价格歧视。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完全价格歧视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垄断的资源配置扭曲效应并不存在,也就是根本不存在哈伯格三角形。
关于莱本斯泰因四边形的分析。一个为大家广泛接受的解释是:在垄断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没有了拥有相似技术和需求的企业的绩效来做参照,很难有效监督和控制企业雇员的活动,于是成本无可避免地上升了。垄断虽然会导致成本上升,但如果不要垄断的话,我们也得不到前面所提到的垄断的好处。把这一点考虑进来,虽然不排除垄断使生产成本上升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肯定垄断一定使生产成本上升了。如果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显著,超过了因垄断而起的成本上升,那么垄断并没有使生产成本上升,莱本斯泰因四边形也就不会存在。反之,莱本斯泰因四边形才可能存在。但这仍然只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必须是垄断者在产品市场上扭曲价格和产量所带来的利润的增加超过垄断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带来的利润的减少,莱本斯泰因四边形才可能真正存在。否则,股东们一定会把企业拆分成多个企业,选择竞争经营来节约成本,这种情况下,垄断不会发生,更谈不上莱本斯泰因四边形之存在了。
关于塔洛克四边形的分析。以塔洛克四边形的形式而存在的生产者剩余为什么一定会导致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如果垄断的原因不是行政因素,而是有利的成本结构或者专利技术等,那么,为什么导致的不是努力降低成本和潜心发明创造这样的生产性寻利活动呢?即使是行政垄断,如果垄断地位是通过拍卖来分配的,那么,由于支出被政府得到了,垄断利润就不能算做社会成本,至少不能全部算作社会成本。如果不是采取拍卖的方式来分配垄断地位,那么确实会有寻租活动产生,于是租值消散就会发生。但是,寻租活动中应该是攫取租值的边际支出等于边际租值收益,而不是攫取租值的总支出等于总租值。这就是说,租值是有消散,但一般是不可能全部消散的。
关键词:山区开发;亚自然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86-02
一个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其发展的重要标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地区不发展商品经济,不参与市场竞争,很难想象它是否还存在任何发展的动力?因为不进入市场就不能参与市场利润分割,就不能形成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资本积累,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许多偏远山区的农民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的,惰性的,没有发展动力的经济,仅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也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贫穷的命运,还得在山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如新鲜的血液、健康的心脏之于人的价值。
1 偏远山区当前仍处于亚自然经济状态
亚自然经济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另一方面,又渗入了部分市场因素,但总体而言,自然经济的成分相对比较多。
在偏远山区,仍然沿袭着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农户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它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于直接的生活消费,如生产的粮食、蔬菜、瓜果等一般是用于自己的家庭消费。另一部分用于第二年再生产的生产性消费,包括预留来年所需的种子和用于牲畜饲料的谷草、秸秆等。偶尔也将一些家畜家禽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农具、食盐等无法自产的物品,这些拿出去交换的产品是满足自给性需求之外的剩余产品,其品种和数量取决于市场供求和价格,如果某种产品价格高,农民就会有意识地压缩自己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量,想方设法挤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反之,农民就扩大自己的消费量,不再去市场上出售。这样的经济虽然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总体上来说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因而是自给、半自给经济。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偏远山区目前处于商品经济的萌生时期,商品交易的规模小、数量少、不正规。总之,山区人民离市场经济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2 亚自然经济严重阻碍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2.1 封闭式的生活方式易形成“惰性经济”
自然经济所具有的封闭性内部生产和生活方式注定了人们惰性的消费需求。偏远山区的农民习惯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不再有新的消费渴望和刺激,以及对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渴望与激励。他们一直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循环圈内,只是把尽可能地增加劳动作为自然经济条件最基本的配置方式手段,重复着贫困的生活。
2.2 缺乏“市场”观念,无法扬长避短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山区的自然条件特征一般表现为:地势垂直分布明显,地形复杂多变,地块零星分散,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山区的山场面积是耕地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同一块地如果像平原地区一样种植普通农作物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但若经营某些特色农作物、禽畜产品,则可能收获经济价值高的上等农产品。然而由于山区人民与外界缺乏交流,在封闭生活圈中,很难产生“买”、“卖”意识,他们认识不到宝贵的资源优势,而是世世代代从事着处于劣势的粮食业的生产。以山峡腹地山区为例,该区土地面积中,林地占21.74%,草山草坡占22.33%,水域河滩占3.23%,这些非耕地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47.41%,而耕地只占24.59%。但从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占60.99%,种植业中粮食占73.3%。因此,该区农业产值的绝大部分是由占山地总面积24.59%的耕地创造出来的,而占土地总面积47.41%的林地、草地和水域共创造的产值只占农业产值14.7%。这说明非耕地利用率很差,没能发挥出山区的优势。
2.3 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使农民不能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根本原因。分工制度在经济领域中能引入迂回止步方式,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可能带来收益递增、技术进步和知识信息存量的扩大。分工的好处是动态的,一方面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生产中工人的集中减少信息,强化社会分工,进而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在偏远山区,农户往往是自己生产点什么就消费点什么,需要从外部购买的商品支出多半是靠打工的收入支付,自己不利用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没有什么产品与外界进行交换,被远远的排斥在大市场外面,不能享受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
2.4 因循守旧的意识形态使农户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自然经济下的小农受自然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各种内在惰性的影响,在意识形态和个人行为方面成呈现出较强的保守性,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僵化、谨小慎微等,在生产活动中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很难改变以农为主,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发展思路。在他们看来以其冒“亏本”的风险,不如保全现有的生活状态。据调查,一个养几百只鸡的农户在“非典”期间遭遇市场阻隔和鸡瘟,结果欠了3000元债务,据说“几年都翻不了身”,其他农户也都不敢“轻易投资”了。
3 偏远山区开发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亚自然经济存在致命弱点,生存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农民,无法享受参与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很容易陷入世世代代贫困的怪圈。而自1992年国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已有16年的历史,有很多地区已充分体验到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享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收益。而广大偏远山区的农民,他们却离市场经济还很遥远,这种差异只会使其生产和生活水平与外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克服这种差距的办法有几种:一是提倡山区人民忍受贫穷落后,继续苦难的生活,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以及“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目标;二是尽可能地救济山区,而这种方法只会进一步强化山区的“惰性经济”,只是治标不能治本;三是鼓励山区人民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参与市场分工,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毋庸置疑,这将是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
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历史性的变化。太行山区是我国山区开发的排头兵,因其成果显著,1986年国务院把开发太行山的做法誉为“太行山道路”,太行山区的开发成为全国山区开发的一面旗帜。我们且来看太行山区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
在太行山,这一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来实现的。过去农民只是在占山区面积比重很小的耕地上生产粮食,把占地比重极大的坡地荒废掉。现在,太行山人在小流域治理的广大隔坡梯田上种植了柿子、板栗、苹果、山楂等,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牛业、养兔业、毛皮兽养殖业等;农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引发了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生产率提高后,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他们选择了具备资源优势,对资金、技术要求低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工业,在有旅游资源的地方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变革。太行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大规模的农产品以及相应的商品性生产资料的涌现,呼唤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以及为流通服务的信息、运输、储存、加工等产前和产后行业,社会分工在太行山区悄悄的深化。最初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只是分散和无组织的,但是随着生产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蔬菜、苹果、板栗、养牛、兔的生产基地的建立,流通也相应地走向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他们能够提供现代专业技术、现代专业生产资料,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以及信息、资金服务;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往往在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山口镇集聚起来,使这些镇成为山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以及连通山外与山内经济的交流点。这些山口镇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迅速扩大,繁荣起来,推动了山区经济开发。太行山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山区开发的历程就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
4 偏远山区构建市场经济的切入点
4.1 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山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应通过向山区农民宣传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致富信心和进取精神;同时应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素质,便于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以及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时间、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另外向外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开阔眼界,也能使他们学到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增强市场经济意识。
4.2 围绕农业产业化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
(1)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特别是山地)流转制度,坚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其能有偿转让、互换、入股、租赁,并使之法制化,推动土地流转,便于实现规模经营。(2)完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政府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在税收方面,应实行低税率,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在金融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作用,保证农业获得金融支持。(3)制定培育中介组织的政策,帮助农户走向市场。(4)促进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以便为农产品的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5)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示范区向周围辐射,并提供成功的经验。
4.3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被大山分割包围的山区,如果不能解决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本问题,仍然摆脱不了贫困。应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便利的交通、信息、以及有保证的水利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山区的自然经济和闭锁的环境,开阔人们的视野,促进人流、物流、服务及资金的畅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持续,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拉动内需的策略,纷纷出台政策进行自救。政府鼓励当地群众购买本省市产品,支持地方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部长表示:“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为了吸引群众的目光拉动当地消费,由于这些产品是高税的产品,因此地方保护主要集中于能带动税收、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值比较高的行业。”
公开壁垒
在过去30年中,地方保护主义有一个明晰的变化历程:上世纪80年代保原料,随着中国的经济由供给制约转向需求制约,开始转向保护市场。
上海、武汉、长春三地出租车用车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上海几乎都是桑塔纳,武汉基本都是神龙富康,长春以一汽捷达为主。各地在出租用车上采取了变相的限制措施,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隐性壁垒”。一些地方还以技术指标为由,把夏利轿车排斥在出租车之外。上海禁止使用小排量出租车,本地生产企业与出租车公司达成“默契”,出租公司必须购买上海车。长春市则对出租营运手续实行公开拍卖,但约定必须买捷达车。
随着时间增长,“地方保护”持续发酵至今,并且从“隐性壁垒”转向“公开壁垒”。
东部沿海大省的某市委书记于今年2月初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本地品牌使用、重点工程政府采购等方面积极探索,优先支持本地企业”;杭州直接规定“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地品牌,可按面值享受18%优惠,其中由财政补贴企业13%”;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大省,类似的举措也逐步走上台面,“政府将制定采购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土企业和产品,确保每年政府采购中一定比例的产品来自于当地”。
有害“切割”
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在公权力的庇护下,本地企业能垄断本地市场,获得更多利润,通过缴纳更多税金,在短期内暂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国家4万亿投资大部分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使用本地产品政策”则为各地经济打入了一支资金上的强心剂。至少在短期之内,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效的自救措施。
但是,不开放的市场使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经说过:“从总体来看,不让更有效率的企业生产而让效率较低的企业生产,显然是不利的。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效率低的产品和企业。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结果是损失了效率。损失了效率,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市场优胜劣汰原则的扭曲。”
地方保护主义将把统一的市场切割成壁垒坚固的小市场,市场难以优化重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淘汰落后,最终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
南辕北辙
地方企业的市场需求是当地政府利用行政干预的力量创造的,企业的效率不是靠竞争和优化取得的,而是靠行政垄断的力量促成的。从长远来看,这将给企业的更快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严重的不公平。消费者只能在当地品牌中去挑选,失去了更多的选择。尽管政府鼓励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当地产品间接取得价格优势,但消费者失去的却是对更好质量产品的选择。
地方保护主义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妨害了自由公平的贸易精神;它还奉行长官意志,制造寻租空间,培育腐败温床。它不仅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伪劣产品有可能因此而充斥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抵御经济衰退的同时,更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这意味着要淘汰那些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企业。但在地方保护主义之下,那些本该淘汰的企业却可能得到保护,可以继续生产,从而令一些有志于提高技术含量、减少耗能的企业遭受挫折。
可以预见,使用本地产品的短暂效用过后,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将会使得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初衷南辕北辙。
■观察:善用行政推手
地方保护主义不可能自己消亡,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专门来负责监管和检查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在制定这类政策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根据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避免政策的负效应。
【关键词】传媒;女性杂志;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51—01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传媒作为折射社会发展的多面镜,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和多样。而两性的关系与地位和问题一直是受人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两性关系中的一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化。传媒在关注两性关系以及女性主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文章仍是从传统的纸媒出发,选取一个较小的切1:3——女性杂志。从女性杂志报道和引导女性的视角,解构在女性杂志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色。可以分为四个范畴:第一是传统女性主义范畴。其次是自由主义中的女性主义。第三是马克思派主义。最后是激进女性主义。
一、女性杂志中的女性主义背后的消费陷阱
首先,讨论传统女性主义范畴。建构的原因,基于社会现实,以及商业要求。在男性主导意识形态的控制下,使得传媒变成了其随从——女性杂志中的女性主义背后的消费陷阱可以从这里溯源。因为女性杂志本身就是一种商品。
《时尚伊人》、《ELLE》等杂志深谙女美的心理,教女人们如何穿衣打扮。但是,应该意识到,女性杂志在成为杂志的同时,它的本质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需要推销,就需要消费。所以,可以看到,在文字诱惑的背后,充斥着裸的消费欲望。
而其实女性杂志所宣扬的女性魅力,也只不过是通过男性视角来获得的。且看时尚女性杂志《韩时尚》中对今年流行的“飘逸面料”——雪纺的描述:“雪纺面料能巧妙地打造出透明的分层叠穿效果,局部的透视带来隐约的性感,胸口长方形透视等都能引起男人对女人身体火热的好奇心,有时候,隐约比暴露来得更诱人。”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杂志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在女性杂志消费特色的主导下,女性自身也成了买卖的商品。女性杂志在传达这些信息的时候,她们所谓的自信和美丽,都是通过时装、化妆品建构起来的,而这些时装、化妆品,都需要消费,而且往往是高额消费。
长此以往,女性杂志将女性带入了一个“基于男性视角的消费陷阱”:表面上是女性在消费,实际上是社会连同女性自己都把自身当作消费的对象。
在女性杂志中,这其实相当于直接把女性作为消费的对象。把男女性别差异自然化,从而提供了对女性消费的男性权力控制的合法化理由。女性的生理特征——如体力较弱、承担生育的主要责任等,除了被承认是一种生物学的事实以外,还被扩大为解释社会两性关系的基础。通过灌输男权意识,使男权思想内化为女性的自觉的认知结构,泯灭女性的自我意识,从把女性消费对象化。
女性杂志作为一种商品,本身追求经济利益,正是这种追求,使女性不自觉地接纳巩固了男性权力对女性消费的控制,使女性在消费文化中始终处于“他者”的位置。
二、女性杂志中对“中性美”的角色赋予与性别歧视
其次是自由主义中的女性主义。这是始于60年代,开始强调的两性平等。然而自由主义下的女性主义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女性被传统媒体困在传统的角色里,没法得到解放;还有一个是女性从媒体那里得到的关怀很少。当下的女性杂志对于“中性美”的评价,其实也隐含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可以注意到,女性杂志对于“像男生的女生”和“像女生的男生”的评价,其实是呈一种对立的局面的。
对于“像男生的女生”,一般是指穿衣打份或者言行举止类似于男性的趋势。同样的解释适用于“像女生的男生”。但是,“中性美”却很大部分上是针对那些把男性的元素、个性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女性。
但是,我们会发现,女性杂志对于“像男生的女生”,态度是很宽容的,甚至是称赞这些女性很有“中性美”的。她们称赞这“帅气、潇洒”。而对男性而言,一方面“像男性的女性”,并不引起他们太多兴趣。他们更希望女性具备一种阴柔的特质——一种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阴柔特质。比如温柔婉约或者清新爽朗,细腻体贴,美丽可人。另一方面,这种阴柔特质是女性独有的,如果一旦运用到他们的同性身上,将有被蔑视的危险。
很显然,女性杂志在对女性的自我概念的建立上,要受到更多的社会要求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另一个性别的要求——性别角色的要求,这些要求给女性的身心带来的限制和阻碍显然要远远多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
三、女性杂志应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为女性主义发声
女性杂志其实应该是应女性需求而产生的。应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女性独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示女性的风采,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使女性杂志成为传播和构建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
而就是在当下,女性杂志当中也不乏真正站在女性视角为女性发声的翘楚——比如《i—D》Magazine。杂志让超模们穿上女王范儿的服装强势出场,场面的盛大让人惊叹不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消费主义这一主导西方消费社会和自由经济的主流价值观,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近年来受其影响也开始出现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及伦理价值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深入认识消费主义的本质及其多方面影响,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消费伦理,对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主义实质及其表现
消费主义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与一般消费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消费。而是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贪婪和欲望而进行无节制地占有。这是消费主义的实质所在。具体表现为:
(一)浪费性消费空前盛行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是建立在满足需要基础上的消费,而是大大超出了人的基本需要,具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就消费品的过分包装而言,从出售的食品、饮料、药品、服装到大件的家用电器,一切用品的包装都越来越讲究了。这些花样翻新,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包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加重了环境负担。
(二)盲目消费有增无减
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人们把能够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视为正当和善的,给予道德上肯定性的评价。消费水平的高低成为判断善恶是非与荣辱正邪的标准。所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非理性和盲目性,他们并不知道消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消费不再成为目的,而购买和促销成为目的,随之以商家大打广告战,大造舆论声势,人们被新广告、新产品、新包装、新式样牵着鼻子走,追时髦、赶新潮成为人们的主导消费观念。
(三)高消费泛滥成灾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和丰富而健全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使高消费的生产与盛行成为必然。人们需要什么。“经济人”便会根据人们消费的需要,生产出丰富多样的产品,这反过来又刺激了消费,生产高度发达,高消费成风。与之相适应的是,资产阶级提出了“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这样高消费现象就在整个社会出现了,穿高级名牌时装、坐高级轿车,抽高级香烟,用高级化妆品成了时尚。
(四)倾斜性消费不容忽视
消费应当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一旦基本物质消费需要得到满足,精神消费就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马克思说过:“对于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而消费主义却把消费者引向崇拜物质的方向上,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比例不对等,形成倾斜性的消费结构,这使人陷入了在异化消费中认识不到自己真正需求的境地。使人成了消费机器。很显然,这种片面追求物质消费的结果必然造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相对低下的精神状态。在这种倾斜性的消费结构的影响下,人们把人均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的多少与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人的生理功能。作为评价生活水平高低的终极尺度。
消费主义所到之处,虽然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资源过度开采也接踵而至,严重制约看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主义引起的伦理困境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层次。一方面,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又依赖于消费,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对于保证经济平稳有序运行而言,消费就有个“度”的问题,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消费主义却全然不顾这些,只有一个理念――消费,而且是追求高消费、奢侈消费。因此,消费主义的实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必然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费主义危害自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费涉及到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以及取得资源的方式,同时还涉及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现有环境资源的情况看,学费主义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主要表现有:第一,加速资源的消耗,同时破坏生态平衡。消费主义的盛行同人口大量增加一样,造成有限资源的加速消耗,增加对资源的压力。第二,消费主义为消费而消费,使得人均消耗资源量急剧增加,再加上人口的增加,这就使得资源总消费量按几何级数增长,产生出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加速了环境污染。第三,破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了对珍稀动植物的猎杀、采集,会导致更多的动植物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
(二)消费主义导致人类代内消费和代际消费的不公正
消费主义从消费性质上看,是一种不公消费,它包括代内消费不公与代际消费不公。代内消费不公包括穷人与富人之间消费不公。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富裕者消费过多资源,就意味着贫穷者消费较少资源。在拥有全球人口1/4的工业国家,消费着地球上40%~60%的各种资源,排放了占总量2/3的二氧化碳,3/4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同时。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不平等贸易,廉价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或在他国建厂等途径把其本国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转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另外,消费主义还导致代际消费不公,迅速耗竭的资源和加剧的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当代人提前消耗了本应属于后代人消耗的资源,会给后代人的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消费主义导致价值观危机,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把人生的目的及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必然导致对精神文化的忽视,丧失辩证思维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是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否定人的内在价值,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道德信仰和能动创造性。再次,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培养,导致人的道德水准逐步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但价值观的危机可能是我们面对的最深刻的危机。我们只知道以疯狂的消费来满足感性的欲望却根本不想,也不愿意去想这样做是否真的感到幸福、进步,是否真的对人有好处,应当以什么样的尺度去评价所作所为。如果我
们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一个深刻的反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三、抵制消费主义,建立可持续消费伦理
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为此,需要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转变。
(一)在制度安排上,转换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将传统的GDP改变为绿色GDP等:可以说,制度的转变是能否克除消费主义的关键所在。
(二)在文化层面上,积极倡导建立一种持久的文化
这种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家庭和社群活动的支持,对艺术和创造的追求,对教育和学习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因而也是一种能够持续无数代人的生活方式。能否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固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摈弃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并不要求人们变得大公无私,仍然可以合理地追求自我利益,但如果人们的偏好不再是物质主义的,那么物质需求将会大大减少。如果人们不再注重用物的形式来标识自我价值,地球的生态压力便会大大减轻。相信只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度消费对于环境、对于幸福的无益,就能够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上导向物质的简朴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的退步,或是大幅度的失业,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事精神活动的生产。
(三)必须用可持续消费伦理的观点对消费主义进行重新评价
可持续消费伦理的内涵是:它指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亦即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它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亦即消费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人类又能从环境中得到所需;它不会危及后代消费者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 潜意识
一、后现代广告的衍生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
20世纪中叶,欧美产生并蔓延了一场关于艺术、社会文化、哲学的社会思潮,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60年代兴起的波普运动是一场涉及到建筑、工业、服饰等多个领域的思想艺术运动,目的在于推广更加大众化、更加具有流行性的文化,其本质是针对现代主义一味功能性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有如下特征:首先,它消解了象征等级,模糊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隔。其次,它是对主体的去中心化,历史感和连续性不复存在。再次,颠覆了系统、有条理的宏大叙事,转向强调拼贴、差异、破碎和模糊。最后,使日常生活美学化,生活和艺术、符号表象与真实的区别渐渐消失。
(二)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纵观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与消费似乎成为了它的主题,物欲横流好像并不夸张。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不再是满足生理需要的功能性消费,而变成了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符号化消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我穿的不是衣服,是耐克;我吃的不是午餐,而是麦当劳,就好像那句搞笑的话一样: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研究消费不再是经济学的专属,因为消费早已经不是使用价值的简单实现了,现在更多地是研究消费的文化层面,符号和品牌形象成为了人们新的交换砝码。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信息社会,消费文化逐渐取代了大众文化占了上风,而后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又不断推动着消费文化的成熟和发展。电视是消费社会的催化剂,电视本身就作为一种商品,而其展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更是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慢慢地所有的东西都被商品化了。象征性符号的竞争带来了消费的狂热,个体差异性的建构带来了购物的欲望,像迪士尼乐园这样越来越多的虚拟世界不断地着人们,这种被诱导的欲望取代了强制,使消费主义一发不可收拾,也随之变成了社会整合的武器。
(三)消费文化与后现代广告
在现代广告中,功能性诉求是第一位的,就像罗瑟瑞夫斯的USP理论所讲,广告要有明确的诉求点,告诉人们该商品或服务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并且这种好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现代广告更多地强调广告主体的实用性,人们更关心自己可以“用”这种产品来做什么。
后现代广告衍生于消费文化的来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广告主很难想出自己的产品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功能了,这便使广告逐渐脱离了产品本身,而开始彰显产品的文化层面的意义。关于广告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论争,在现代广告中或许“说什么”和“怎么说”还同等重要,但在消费社会的符号竞争中,或许广告真正变成了艺术,“怎么说”可能要比“说什么”重要得多了。在我们进入了鲍德里亚所描述的符号、时尚、仿真、超现实、内爆的后现代人的生活后,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之从量的消费、质的消费过渡到感性消费阶段,因此后现代广告在后现代文化的滋养下应运而生。
二、对后现代广告的争议和反思
所有商业广告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商品的销售,最传统的广告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告知来实现营销的目的,广告中所要做的就是告知人们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一切信息,因此又被称为“信息型广告”。20世纪初开始,现代广告从告知走向了劝服,有一种主张就是“原因追究法”,提出广告不仅应该告知受众信息,还应该告诉人们购买它的理由,给受众一个与产品和服务相关联的明确的利益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品同质化程度的加剧,营销观念由产品转向了消费者,出现了以消费者的感受和心理为出发点,强调与消费者产生心灵共鸣,主要传达一种气质、一种态度、一种个性的诱导性的后现代广告。
这种极强的诱导性引发了社会学家以及消费者的争议和指责,后现代广告也因此被称为“攻心术”,社会学家认为虽然广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一味地张扬物欲容易对人的消费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对符号的追捧可能带来的过度消费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招致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批评。消费者也开始担心,这种诉求人的潜意识方面的广告很可能会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购买了可能根本不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广告逐渐有被妖魔化的倾向。
因此便引发了对后现代广告的反思,这种感性化的、隐性化的广告到底能否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的进步呢?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要辩证的看待。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模式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广告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风,作为一种创意模式和表达方式为广告的成长又增添了新的可能,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因此广告告知功能更高层次的回归便显得十分必要。沟通功能观是为了解决广告的伦理冲突而进行的调适性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功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社会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保人士;类别;消费特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69-01
1 中国环保人士的起源背景
中国环保人士是伴随着中国环保主义运动的产生而出现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关注掠夺式的采矿、 森林滥伐、工厂烟雾、广告牌和废弃物,以及休闲机会的损失和由于受到脏空气、脏水和化学品污染的食物对健康引起的问题等。
1978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环保人士的正式诞生。1992年,北京签署了里约地球峰会之后,环保主义运动在中国更加热烈地展开,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此,中国的环保人士队伍也进入了快速扩大化的时期。
2 环保人士的类别及消费特征分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环保人士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主流环保人士与新环保人士。
这是根据环保人士对产品价值链包含的绿色长度的不同认知来进行划分的。主流环保人士认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消费,只需要将目光关注在最终的绿色产品身上即可。他们没有考虑到在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购买的产品是否比同类其他产品消耗了更多的资源;而新环保人士则认为,绿色产品的整个产品价值链上都应该包含“绿色因素”。他们购买的产品除了在最终的用途上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外,在其生产和配送过程中,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消耗了最少资源的产品。
(2)节俭型环保人士与时尚型环保人士。
这是根据环保人士对环保与时尚关系的不同看法来进行划分的。节俭型环保人士他们反对过度消费,抵制奢侈消费,环保人士中的部分素食主义者即是此类环保人士的典型代表。
而时尚型环保人士认为,环保与时尚同样能够结合起来,对于将环保与奢侈结合起来的新奢侈主义从不避讳。他们一方面选购环保型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也追求时尚型的生活。
(3)个体型环保人士与组织型环保人士。
这是以环保者的组织程度为依据来对环保人士进行的划分。个体型环保人士指的是没有参与任何环保组织的单个民间环保人士。此类环保人士的环保行为往往是自发的,随意的,且由于易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组织型环保人士指的是参与了某个环保组织的环保人士。该类环保人士的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持久性。由于环保组织在社会环保运动中有比单个个体更大的话语权,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它往往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环保运动当中去,从而形成环保行为的规模效应。
(4)单环境型环保人士与综合型环保人士。
这是以环保人士对环境保护内容的不同看法来进行划分的。单环境型环保人士是指那些将环保注意力仅仅集中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保护等方面的环保人士。动物保护者反对滥杀动物,拒绝吃肉类食品,抵制动物皮毛制品。林木保护者爱护绿色植物,反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使用,积极倡导回收纸制品。他们的环保行为具有唯一的环境相关性。
综合型环保人士则将环保运动的焦点集中在生态环境及其之外的地区文化和社区保护上。青海省的雪域三江环境保护协会的藏族领导哈西――扎西多杰,在2002年北京举行的一次非政府组织论坛上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该得到同等的对待”,而且决策过程“应该有当地民众参与”。
3 环保人士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 个人因素分析
(1)年龄和性别影响环保人士的消费行为。
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在环境认知、环境问题严重性评价、环境意识方面其积极分子均以34岁及以下人群为主,但在环保行为方面则其积极分子则以24岁及以下人群为主 。这说明,中国环保消费行为集中于青少年身上。
同样的,性别对于环保消费也有一定的影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加关注绿色运动。
(2)环保消费在城乡人群上的差异。
由于目前环境保护宣教更多地以城市生活为基础,还缺少适合农村生活的宣教主题、宣教内容和宣教渠道。农村环保行为集中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植树绿化,而城市居民的环保生活方式,典型表现为购物时特意不使用塑料袋、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购车时特别关注油耗指标等。
(3)收入是环保人士实际购买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绿色产品在定价时要把保护环境所支出的成本纳入其中,所以价格相对较高。许多环保人士有时候由于收人的有限,对于环保性购买显得力不从心,在实际作出购买决策时,有时实用主义就会占上风。
3.2 心理因素分析
(1)选购环保产品是环保人士消费时的激励因素。
环保人士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并不只注重基本功能的实现,他们开始追求超越“物质”的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品质,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看,环保产品的环保特性是环保人士消费此类产品的激励因素。产品只有具备了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环保特性,才能够让环保人士在消费过程中感到满意。
(2)学习对环保消费行为的产生、强化有极大的影响。
人们环保意识的产生和环保消费的实践行动,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二是环保知识的普及推广,全社会对环保运动的推动,提高了消费者在环保方面的素质;三是消费者的个人环保消费经验的积累,从中感受到环保消费对自身和社会的好处。
根据以上对我国不同类型环保主义人士的消费特征及对环保人士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企业应当在今后的营销活动中注重对环保生活方式和环保消费的宣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产品研发、生产、配送和销售。
参考文献
[1]卢风.论环保理性的建立――对消费主义与环保主义两种心愿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2]李立红.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J].商业研究,1998,(2).
[3]青平,李崇光.大学生环保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绿色经济,2006,(4).
关键词:零售业;外资并购;双刃剑;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73--01
近年来外资零售业巨头加快了在华扩张的步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然而外资们扩张的主要手段由以前直接建厂占主要部分转为并购,并在中国掀起了并购热潮。当然有人拍手较好,有人有苦说不出,比如国内零售业;对于我们学者来说呢,更多的是担忧,到底外资并购现状如何,在中国市场上并购,究竟有哪些好处与坏处呢,以及我们怎样应对呢?如下我们便一一分析。
一、外资并购现状。纵观近年来超市业的并购史,有着太多的并购案例。2007年2月27日外资超市零售业在中国疯狂并购的案例如沃尔玛收购好又多35%的股权,并计划逐步实现对好又多的完全控股;2007年3月21日,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全数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股权。5月17日,步步高全面收购益阳爱丽丝连锁有限公司,步步高门店总数达96家。
二、并购的利与弊。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当然他肯定是有好处的,不然政府部门也不会想方设法来吸引外资,好处有如下几点:(1)外资进入超市零售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本土企业服务水平和经营理念提升。带动本土零售业的现代化发展。于零售业发展起步较晚,管理水平较低,相对于技术资料,外资企业在管理领域的先进经验更容易被本土企业所吸收。从而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这也是一些民族企业之所以愿意与外资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2)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并购的基本上都是些国际上的知名企业,在全球排名都比较靠前,因此国内民族企业被并购后有利于提高国内超市零售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利用这些大品牌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以达到增加营业额的目的。(3)对拉动国内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他们的独特经营理念大大刺激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促进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拉动国内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
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认识到为我国带来了一些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给我国带来的不良影响,千万不可一味的去夸大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大量引进外资,最后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外资的疯狂并购有如下弊端:(1)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如果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外资企业也有可能利用自身的资金和管理优势,通过低价倾销、联合垄断等合法或不合法的行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空间会受到压缩,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2)外资并购使员工得到了更好的福利待遇的同时,也使的原本在国内企业工作的人才纷纷跳槽,使得国内民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而且‘挖人’在零售业是非常普遍的做法,有时一挖就是一个团队。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非常不利于本土超市零售企业的发展。甚至与一些企业不得不为了留住人才而提高待遇,这使得经营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了本土企业的亏损以及倒闭。(3)很多本土企业面对着被外资并购的压力,看着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纷纷被外资收购,因此急于扩大规模,也加入了外资企业并购的行列,本想增强竞争力,可是却低估了并购所带来的成本。
【关键词】广告 消费 享乐主义
如今,广告文化的泛滥,使一些人在消费时把享受视为唯一目的。梅里尔认为,广告夸大其词,欺骗误导,诉诸性与轻浮的言行,无原则地进行颂扬,使受众对广告形成过高的期望值,推动了社会享乐主义的倾向。广告文化对享乐主义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受众创造特定的消费符号
广告被认为是反映社会状况的一种文化产品,是折射社会的一面镜子。①而现在一些广告所折射的社会需求出现扭曲。广告不断把高端的消费符号引入受众的生活,让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消费才是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消费方式,一旦自己不能拥有这样的消费符号,便脱离了社会。在鲍德里亚看来,当消费与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相联系时,就是符号消费。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潜在性。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没有任何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某些享乐的事会带来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广告促使人的消费陷入这样一种享乐的痛苦之中。当消费本身不再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时,这种消费便是一种渴望被得到认可的消费。而这种认可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广告所创造的符号,如人们看到宝马、奥迪就联想到这是富裕、上层社会的象征。这时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消费商品的符号,更确切地说是在享受符号背后的象征意义。
广告商总是煞费心机地将物品的消费与地位、身份、情感、价值等元素联系在一起。大到汽车,小到香水等,每一件商品的符号价值都凝聚其中。如广告中说,“美宝莲研究证明,城市污浊使肌肤无法畅然呼吸”,之后广告明星模特说“我要统统卸除”,随之画面马上呈现美宝莲的净透产品,宣称激活城市肌肤,“美来自美宝莲”,暗示这样的美容产品不单是能够清除皮肤的污渍,暗含人们要享受产品本身所带来的地位提升。
二、为受众选择时尚的生活方式
Copeland曾将消费者消费动机分为 “理性”和“感性”,并将消费者相应的行为模式定义为“认知―理性”行为模式(功利主义)和“享乐――感性”行为模式(享乐主义)。在广告的号召下,受众追求的是感性的享乐状态,不仅要拥有,而且要拥有得时尚,有品位。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广告则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同一化,并推崇“高级有品位”的生活。广告似乎成了一种“领路者”,它在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念。由此,广告进行了特定的编码:快乐的享受=消费欲望+广告形象=生活质量的当下实现。②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文化所鼓吹的“生活方式”不是与人们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消费习惯和态度,而是让消费个体认同某种社会时尚,跟随流行趣味的轨迹,并在消费享乐过程中获得新的社会身份和相关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广告实际上是淡化了职业、经济基础、等级的差别,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平等。马尔库塞指出,高生产的社会需要人们进行高消费,社会用各种方式引诱人们消费产品,于是在大众传播的诱导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③这种虚假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选择了与本身并不相称的生活方式,达到消费上的同一性。
打开电视,受众并不是单纯地为寻找某种产品的广告,而是基于娱乐的目的――或是欣赏电视剧,或是寻找娱乐节目。而在主动的“使用”之中,受众总是不断地被随时可能出现的广告所打断。其中尤以女性的化妆品广告为甚。以欧莱雅广告为例,其广告词为“你值得拥有”,往往是由一位女明星扮演的角色推广宣传。明星本身就是时尚的象征,受众容易产生在拥有了此类产品之后,便会拥有更加光彩夺目的想象。时尚引导不仅仅是在化妆品广告中,在食品广告中也常常出现。“开心时刻”是必胜客的广告,宣扬在节日喜庆的气氛中,大家应该聚在一起到必胜客去分享美味,这样的节日才是热闹欢乐的,才是年轻一族时尚的过节方法。百事可乐更是营造出一种万人空巷的感觉,广告中的明星都醉心于这样的饮料,不管是欢乐的节日,盛大的演出,或是与甜蜜爱人的相聚,似乎都离不开百事可乐。明星个人的消费习惯,经广告宣传后会引导社会的消费时尚,成为人们享乐的理由和对象,因为感性的享乐已经超越了现实的需求。
三、引导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④当受众去购买某类商品时,他们不仅是要享受商品给物质生活上的提高,更注重这种商品所代表的一类团体的消费习惯,在思想上会认为,消费了这类商品,就走进了与这种商品相对应的团体。
例如在三精葡萄糖口服液广告中,“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三精?”而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熟悉该产品并时常购买。当消费者无法真正了解某产品的生产时,广告商会安排代言明星参观产品生产线,而当这位明星说“好”时,似乎他代替了所有受众,在替所有受众把关,受众本身也成了被替代的角色。
广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广告潜移默化的引导,人们渐渐形成了对某些社会角色的印象,并且这种形象不断得到强化。如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贤妻良母,主要忙于家务;白领女性总是穿着得体,仪态万千;男性总是扮演着成功成熟的角色,一直都是事业上的佼佼者。例如广告中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士说道,“作为男人,父亲说要成功;母亲说要实在;妻子说要浪漫,我做到了。”,把原本亲人对自己的要求,转变为广告媒体对男性的要求,而这并不是广告的最终目的,广告把这种对人的要求又转移到对物的要求上,广告语结尾是“双叶家具也做到了。”这样就把商品本身,也把对男性角色的认知灌输给消费者。
通过不断宣传,广告把对各种角色的认知附加于汽车、家具、洗衣机、手表等物品中。在孩子高兴地跑过去说“妈妈永远不会老”时,母亲的青春形象就会定格。孩子说“爸爸残留的胡须总是扎我,真难受”,“奔腾剃须刀,剃须不残留”的广告语出现。广告暗示,这样的消费不仅是带来个人享乐,更是让下一代也享受到产品的好处,在双方都得到满足时,广告所要赋予的角色定位也获得成功。
弗洛姆说:“一瓶可口可乐在手,我们喝的是漂亮的少男少女在广告上畅饮的那幅景象,我们喝的是瓶上那条‘令你精神百倍’的标语。”⑤人们“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购买最新发明的玩意儿、市场上最新式的任何东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马尔库塞也说:“高生产和高消费处处都成了最终目的。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结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成了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⑥在享乐符号盛行的当下,大众传媒更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广告的过度宣扬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①Cheng H.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values manifest in advertising :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ese television commercials in 1990 and 1995 [J].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2 terly,1997(4):773――796
②王德胜,《消费文化与虚拟享乐――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广告形象》,《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③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传播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4月,第291页
④鲍德里亚 著,刘成富、金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⑤⑥陈学明:《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关键词】物质主义价值观;个人动机;社会动机;奢侈品
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占全球的27.5%并首次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连续三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增幅全球第一。预计未来五年,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人,中国奢侈品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消费总额将占全球的30%。国内外关于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的研究一般都是从一种文化背景角度出发的,从跨文化角度来研究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的文献尚少,从物质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的文献更少。本文拟从港澳台大学生和内陆大学生对Iphone的消费角度入手,来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这种差异对奢侈品消费的动机是否有影响。
一、文献梳理
物质主义倾向最常被引用的定义是牛津字典所说“热衷于物质的需要和期望,而忽视精神上的事物,为一种基于物质兴趣的生活方式、意见和倾向”。Belk(1984)的定义为“非常重视世俗财物的拥有并以其为生活重心”。而Richins and Dawson(1992),则将之定义为“一生中对拥有最重要事物的一套中心信念”。Sirgy则定义为相对其他生活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被认为是高度重要的一种情境。Ward and Wackman(1971)则将物质主义界定为“个人强调以拥有金钱和财物来追求快乐及社会地位晋升之价值观”。Burroughs & Rindfleisch(2002)则认为,物质主义可以视为是一种消费者着重于物质获得与占有的价值观。由以上论述可知,物质主义即是强调以拥有金钱和财物来追求快乐及彰显社会地位晋升的价值观,而高物质主义者会以消费购物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赢得他人的注目、尊敬及自身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在奢侈品消费的动机上,Ho(1977)提出,东方人很注重“面子”,面子在东方人的消费行为中起了很大的用;Tse(1989)和Eastman(1997)等人认为“东方人消费奢侈品是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是为了满足其个人内在需要而进行的购买”;Wong和Ahuvia(1998)指出如果想真正理解东方人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就要深入研究儒家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消费文化是引导和约束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的文化规范,消费文化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中国的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研究模型及假设
基于以上定义,本研究着眼于下面的模型即假设。通过模型的验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从物质主义价值观来看,港澳学生和内陆学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否一致。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所接受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我们提出假设一:H0:港澳学生和内陆学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有显著差异;其次,我们考虑到了奢侈品消费的动机问题,根据文献我们知道奢侈品消费动机分为个人消费动机和社会消费动机。我们假设港澳学生和大陆学生的奢侈品消费都有个人消费动机和社会消费动机。即:H1:港澳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具有个人消费动机;H2:港澳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具有社会消费动机;H3:内陆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具有个人消费动机;H4:内陆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具有社会消费动机。本文拟从这物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验证这几个假设。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样本随机取自武汉大学目前正使用Iphone手机的同学。共300份,除去不合格问卷,共有2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3%。样本数和回收率达到数据分析要求。其中,男生152人,占54.5%;内陆学生173人,占62%。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也有54人,占19%。样本数和回收率达到数据分析要求。问卷深度恰到好处,预试显示被调查者都能很好地理解每个题项的涵义;收集起来的数据总体上质量高,为随后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可信的基础。问卷内容以奢侈品消费动机为主要目标,包括以下部分个人性消费动机、社会消费动机,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以第1题为例,被访问者通过填写一个李克特7级量表来完成回答,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满意”。
四、统计分析
本研究大致的分析思路是,先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即可靠性分析;然后对Cronbach's系数大于0.5的部分进行因子分析;再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然后,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将结合问卷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解决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
1.信效度分析。经分析,整个问卷的系数为0.813,说明整个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好。再来看各共同因子组成项目的系数。除“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系数小于0.7以外,其他均接近或超过0.7,说明各因子组成项目的信度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内部一致性较好。
表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
2.相关分析。数据分析显示,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个人性消费动机的相关系数为0.299,与社会消费动机的相关系数为0.295。这个报告的数据表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个人性消费动机、社会消费动机显著相关。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表中看出,社会消费动机与个人消费动机的相关不显著,说明我们选取的变量较为合理。
3.方差分析。由于方差分析比T检验效率要高,同时T检验仅适用于两两比较,方差分析却不受此限制,因此我们这里选用方差分析来对消费者内部进行检验,即考察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否对奢侈品消费动机存在影响。考虑到人口统计学因素下的水平太多,如果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反而会使本已简化的问题又复杂化,给企业操作带来不便,所以我们只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把每一类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把三个共同因子作为观察变量分别处理,得出各F统计值和相伴概率如表2。
表2F统计值及其相伴概率表
注:*代表P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性别,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所有共同因子的相伴概率均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即认为消费者的性别对于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物质主义价值观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可支配收入上,统计结果发现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者对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奢侈品消费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种结果只有50%的可接受性,原因是大学生消费群中多没有自己的收入,而能够买得起Iphone的同学多属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同学,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并不是那么的显著。这在我们的调查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正考虑以后改用效度更高的测量工具。在港台地区与物质主义价值观上,从表2可以看出,地域差异(是否来自港澳地区)对于物质主义价值观有显著的差异。这也与理论、实际比较相符。来自港澳地区的同学从小主要受西化的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同学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注意节制,因而两者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会有一些差异。最后看看港台地区与奢侈品消费动机上的差异,来自内陆地区的被调查者在社会动机上显著,而在个人动机上不显著;相反,港澳地区的被调查者在个人动机上显著,而在社会动机上不显著。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地域差异(是否来自港澳地区)对于物质主义价值观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H0成立,这一点在上文的方差分析中已经说得比较明白。其次,港台地区与奢侈品消费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来自内陆地区的被调查者在社会动机上显著(H4成立),而在个人动机上不显著(H3 不成立);相反,港澳地区的被调查者在个人动机上显著(H1成立),而在社会动机上不显著(H2不成立)。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性别、可支配收入、来自的地区、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的广泛调查,基本上弥补了以往较少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出发探讨奢侈品消费动机问题的不足;本次研究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对于我们以后继续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很有帮助。但是,受条件和工具的限制,本次研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使用更有效度的测量工具收集消费者的收入信息,从而确定消费者收入水平对奢侈品消费的动机的影响程度。从我们目前的调查情况看,这个问题没有被很好地解决。由于本研究属于阶段性研究,因此样本仅来源于武汉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但这妨碍了我们对另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消费者对于奢侈品消费的动机有没有年龄差异?消费者对于奢侈品消费的动机还受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能有待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的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付世平.中学生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差异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2):10~15
[2]姜祚.浅析“80后”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取向.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4):17~18
[3]张俊.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经济师.2011(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