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问题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已出现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 1 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
据多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市区平原区大范围地下水位已经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地下水动态类型呈现出入渗径流—开采型和开采—下降型。作为自来水供水水源地的城北水源地、城西水源地自投产至今30余年间,地下水位累积下降达47. 2~50. 5m,平均地下水位年降速为1. 31m~1. 68m。由于各主要供水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持续下降,不仅导致了区域地下水水位大面积下降,而且在集中开采区域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据研究, 1982年,城西水源地首先在大同机车厂和柴油机厂出现两个状似圆形和椭圆形的降落漏斗区,面积分别为3. 2km2和2. 3km2。
1984年,城北水源地御河铁路桥北出现状似心状面积为1. 4km2的降落漏斗区。1988年,城北水源地白马城、城南水源地智家堡又相继出现两个降落漏斗区,到1998年,城西水源地两漏斗区合并成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大漏斗区。目前现已形成四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总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年均降落漏斗平均年扩展8km2左右。资料分析,降落漏斗仍在进一步扩大。
1. 2 地面沉降,地裂缝产生
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表明,大同市地面沉降始于70年代,进入80年,地面沉降面积逐年增大,形变加剧。市区平原区约400km2范围内出现了区域性地形变,形变速率为7~10mm/a。目前,平原区出现两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位置分布在时庄—西韩岭和陈庄—梓家村一带。1988~2000年年累计形变分析表明,由形变区边缘至中心的形变程度增加,形变扩散范围增大。尤其是南郊区,以西韩岭为中心约160km2范围内,表现出垂直形变显着,形变量加速发展的趋势。地面沉降区,最大累积沉积量124mm,平均沉降速率为24.8mm/a;一般累积沉降量为40~50mm,平均年沉降速率为8~10mm/a,远大于大同盆地区域性自然沉降速率3mm/a。
市区地裂缝现象发现于1983年,当时在大同机车厂生活区,发现一条发育1. 3km地裂缝带。10多年来,地裂缝不断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1条,总长度达38km。
1. 3 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
据大同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因市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市区浅层、中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杂,绝大部分为原生污染,个别地段为次生污染,且污染程度较重。据研究,从80年代以来污染区的数量和污染程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污染区由1982年的3处增加到现在的9处,污染物极值超标倍数由1982年的62. 5倍增加到现在的875倍多。
2 地下水超采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2. 1 与水位下降及地面沉降等关系
以理论上讲,地下水开采导致了地下孔隙压力下降,这将引起颗粒间有效应力的增加,由于地面以下这一地段介质的应变,从而引起这部分的体积减少。同时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在水体内产生水平及附加拉张应力,诱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因此,肯定讲,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与地下水超采有相当大的关系。
首先从空间位置上看,地下水超采与地形变位置基本一致。市区的城西漏斗区、城南漏斗区、白马城漏斗区、城北御河铁路桥漏斗区均位于主要供水水源地内。地面沉降区集中在降落漏斗区内,地裂缝集中于漏斗区及其边缘地带,充分说明两者在空间分布上相关明显。
其次从时间特征关系上看。城西水源地、城北水源地为先期开采地下水的水源地,市区最先出现的两个地下水降落漏斗区正位于开采区内,而市区最早出现的机车厂地裂缝和铁路分局地裂缝也分别位于这两个漏斗区的边缘一侧。可以看出,由于地下水开采,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过量开采,形成降落漏斗区,进而诱发了地面沉降,加速了地裂缝活动和产生。
另外从开采强度关系上看。随着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增加,降落漏斗逐渐扩大,地裂缝活动也相应出现并逐渐加剧。80年代后,由于地下水大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和产生。随着城西水源地超采,十里河漏斗区1989年以后向北部的 五里店、马军营一带扩展,伴随着十里河漏斗区的向北扩展,322医院地裂缝、文化里地裂缝及凿井队地裂缝等从1989年以后相继出现。
2. 2 与地下水污染的关系
在地下水开采初期及采补平衡期,地下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地面点污染,污染程度与污染源有关。地下水超采期,地下水位已远低于河道水位。因市区地表水河流水质已遭严重污染,其污染物随地表水渗漏转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因此,地下水超采条件下,地表水将成为地下水的第二污染源。
3 防治建议及对策
开采地下水资源促进了大同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由于强采导致了地下水位急骤下降,从而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的产生,因此通过人工控制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清除或减弱由其引起的潜在灾害应提到我们的工作日程上来,我们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 1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在行政措施方面,应建立一整套严密、科学、统一、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审批手续,保证地下水合理开采。在经济制约的措施方面,可参照国外经验制定合理水费价格,并对利用余水回灌地下的用水户实行优惠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确保各用水户节约用水,建立合理的用水结构。
在技术措施方面,依据大同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整开采结构,合理布设井群、提高地表水利用率,积极开发新水源,将
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规划开采量范围内。 3. 2 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各用水户对其排放的废水首先要进行内部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等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这些处理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对难以处理或处理后仍无法利用的污水要有专用排水渠道,不准随时随地排放,以减少对河道主要供水段的污染。
3. 3 加强地形变及水位、水质动态监测工作
关键词 首都经济圈;资源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三个省市。改革开放来,首都经济圈各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其中北京市在2006年人均产值就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过高问题,从而导致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首都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首都经济圈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本研究对于首都经济圈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首都经济圈水资源短缺问题仍较为严重
目前,首都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北京市与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较为严重,而河北省部分城市与地区也存在着水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
1.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北京市水资源无论从总量还是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来看,水资源都是相当匮乏的。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也仅为117.6立方米,远远低于联合国城市人均1000立方米水资源量的缺水下限。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年用水量超过40亿立方米。每年为满足用水需求,需要抽采地下水多达21.2亿m3,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威胁到北京市的生态安全。
2.天津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天津市的水资源也较为缺乏,多年均水资源总量只有15.7亿立方米。而天津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方面的年均用水量则达到了23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情况严重。目前,天津市主要依靠引滦河水人津的方式,及应急引黄河水入津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此外,天津市每年的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就达到了2.7亿立方米,对天津市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3.河北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亿立方米,其中的可用水资源总量大约为170亿立方米左右。近年来,河北省的年均用水量已经超过200亿立方米。因此,需要依靠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生产与生活方面的用水需要。目前,河北省的地下水超采量年均超过40亿立方米,如果这种超采行为持续下去的话,将严重威胁河北省的生态安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首都经济圈主要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首都经济圈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来源于工业化、城镇化及消费现代化等一系列综合性因素所造成的。如首都经济圈北京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天津市石油化工与装备制造业发展、河北省的钢铁、建材等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问题。此外,城镇化导致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家庭。但是汽车所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北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北京市在2013年大气污染仍较为严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臭氧、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仍处于超标状态。其中PM2.5年平均值达到89.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达156%[1]。北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但影响到首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北京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形象与国际交流。
2.天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天津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天津市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仍超过50%,是直辖市中工业所占比重最高的城市。而且天津市的工业结构又以重化工业为主,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化工、金属冶炼、装备制造、电力生产等。这些重化工企业每年需要消耗数量巨大的能源,天津市每年的煤炭消费量就超过6000万吨。巨大的能源消费也带来了污染物排放较高的问题。2012年天津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2.45万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河北省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钢铁、石化、建材、电力是河北省四个主要耗能产业。2012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9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就超过了2.7亿吨。巨量的煤炭消费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污染物排放问题。从河北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来看,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76.12万吨。也导致河北省的邢台、唐山、石家庄、邯郸、衡水、保定和廊坊等城市成为我国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2]。
4.首都经济圈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从首都经济圈来看,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消费污染、燃煤与建筑施工等,其中消费污染中,尤其以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最为突出。2013年,北京市的汽车数量超过540万辆,不但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而且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在首都经济圈,北京市的各类资源过于集中使得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北京市不但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此外,北京市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等。北京市的功能过于集中必然对资源、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形成生态赤字。
三、首都经济圈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与措施
要解决首都经济圈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手段,采取多种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首都经济圈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初中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的提问技巧直接关系到物理课堂的气氛,积极探索物理课堂提问技巧,成为每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深思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提问进一步增强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初中;物理;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03.12
TTP/1.1 200 OK Date: Sun, 18 May 2014 07:50:46 GMT Server: Microsoft-IIS/6.0 X-Powered-By: X-AspNet-Version: 2.0.50727 Consuming-time: 271 Set-Cookie: __ReadAuth=wfTUoieJrr/7n3ESruVqc5+TgXCTbLHvPR5XWUjqQORNSM/N/NNSPEWJto429pe7; path=/; HttpOnly Set-Cookie: _SessionId=yudwtjba3djaj3ac33kel0mh; path=/; HttpOnly Cache-Control: privat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gb2312 Content-Length: 163255 河北公共图书馆共享 function checkOS() { var ua = navigator.userAgent.split(";"); if (ua[2].indexOf("Windows NT 6.2")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jQuery("#nav").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jQuery("#navFooter").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checkOS(); }); function doPrint() { var bdhtml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var sprnstr = ""; var eprnstr = ""; var prnhtml = bdhtml.substr(bdhtml.indexOf(sprnstr) + 17); prnhtml = prnhtml.substring(0, prnhtml.indexOf(eprnstr)); var _first = "解决首都经济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策略与重点措施分析
作者:姚腾霄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上半月) 2014年3期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_first + prnhtml; window.print();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bdhtml;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ContentBigImageControl('zoom', 650); })
一、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误区
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初中物理教师的提问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态度,而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课堂提问的误区,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一)只讲不问
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整堂课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提一个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满堂灌”的课堂效率不高。
(二)不顾大局
每个学生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学习成绩有差异,有的物理教师眼中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问问题时也主要提问这部分学生,冷落了大部分学生;还有的初中物理教师的提问没有层次性,让学生难以回答,甚至对物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使学生难堪。
(三)不理不睬
在上课之前,老师都是有备课的,有的初中物理教师为了赶进度,怕影响到既定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突然的提问不理不睬,或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1]。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初中生刚接触到物理学科,在课堂提问中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一)提问要精心准备,有明确的目的性
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看似随意,实则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与考量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提问的问题是什么,估计学生的答案会有哪些,对于每一种答案的出发点又是什么,最后怎样回归到提问的重点等等。每个问题都需要物理教师的精心准备,通过课堂提问也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二)提问要有新颖性与趣味性
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意识还不够,“玩”心还比较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态,将趣味性的东西与物理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与新颖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打造一个解疑、生疑问题环境,从而在愉快的课堂环境学习知识、掌握能力,亲身体会到思考所带来的成功感、优越感、满足感。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如果拿一个金属片和小羽毛,问学生:“哪个物体下落的快?”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往往会认为金属片下落的快,接着老师可以做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两个物体的下落情况,在实验面前,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对生活经验产生怀疑,老师在趣味性的实验结束后,就可以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了。
(三)提问要有层次感和梯度感
初中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认知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物理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感,层层深入,从简单问题开始,逐渐的引入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具体说来,物理老师在设计提问问题时,要区分难易程度,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提问学生,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考虑到中低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时,老师在讲解完了摩擦力的相关物理知识后,可以以自行车为例,层层递进的提问,加深学生对于摩擦力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走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脚蹬了自行车。”教师可以接着问:“如果把自行车支起来再蹬还能走吗?”学生会回答:“不能。”教师再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支起来后自行车不再与地面接触。”这样就能得到结论:自行车向前走的力是地面给的向前的摩擦力[2]。
因此,物理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感,如果问题设计的过大,大多数学生将会感觉无从下手,而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使学生容易接受抽象的物理知识点。
(四)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老师都要给出一个适当的评价,回答的好,好在哪里;回答的不够准确,缺少了哪几个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的物理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不做过多的评价,直接拿出正确答案,这实际上忽视了问题的意义,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尤其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直接关系到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式引导学生学习、优化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提问技巧,让枯燥的纯知识学习变成快乐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轻松学习。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and economy ani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pl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its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is related closel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ity planning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city plann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23-02
0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它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近年来,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和经济并没有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1 城市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多,而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城市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和升级。
在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中,城市环境污染也在不断蔓延,从而产生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但在目前社会发展中,我国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部门在城市建设中对于环境的认识和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整体规划的环境保护认识较少,引起了较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导致环境恶化。
2 城市规划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出现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2.1 环保意识差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领导层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上,严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还影响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未将环境成本考虑在内,致使城市陷入环境危机中。并且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在城市中污染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
2.2 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妥善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在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大约有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1]。在我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河流的治理和规划措施是当前的主要规划和控制措施。
2.3 大气污染严重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工业,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和水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产生的大量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城市居民在家庭生活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使用的喷雾剂等产生的废气,也不同程度的对空气造成污染;在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中,土建工程的施工也产生了大量的尘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2.4 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产生的污染,这些废弃物大多是由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废弃物造成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大多是露天堆积,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2]。如果这些固体废弃物不及时进行收集处理,会引起大气、水体、土壤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最终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与影响。
2.5 噪声污染普遍存在
噪声污染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城市主要污染。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噪音污染主要可以分为高强度污染和低强度污染两种。一般来说低强度污染是对人体身心健康不会造成影响,而高强度的噪声污染能够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比如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
3 针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开始运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我们认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1 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首先要做好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尤其是认真收集详细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它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水文、气象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检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分等。
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并且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注重区域化和整体化,把城市性质、环境、人口、城市规模及布局进行综合协调考虑[3]。
3.2 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要全面体现人民意愿,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比如交通、教育、医疗等),把最终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积极创建宜居的民居环境,注重发展特色的地方文化,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要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提升环保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3.3 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阶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不同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的环境压力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比较大,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潜在压力相对较小,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保护的难易程度,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势在必行的。
3.4 加强科学管理,及时治理环境污染
在目前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发展趋势,根据气体最大排放限度、污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限制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制定相应的排放规划;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加强对污水的治理;扩大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对于固体废弃物等城市垃圾,要尽可能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并且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
3.5 提升居民素质
培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形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人人有责的认识,并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
4 结束语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质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环境质量对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影响该城市招商引资的能力,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管理,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等.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J].科技资讯,2006.
[2]张佳丽.环境容载力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应用研究——以乌鲁木齐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为例[D].2008,06.
[3]汪亮等.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李有,吴迪.对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整治措施的简要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5]宋云龙.浅析城市环境及生态型园林城市的规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6]范先明.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7]孙亚铃.浅谈如何加强对城市环境及生态园林的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8]王剑男.浅谈如何加强对城市环境及生态园林的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关键词] 城市化环境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城市转化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中国内地的城市化水平突破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关键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无序扩张,城市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环境保护建设不完善,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1 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
1.1 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生产、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等人为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对人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这其中包括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最近,人们非常关心的PM2.5就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PM2.5粒径较小,可以进入人体的肺泡中,严重损害人体的心肺功能。伦敦型烟雾和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气体状态污染物密切相关,这些烟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1.2 城市水体污染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扩张,工业生产增多,造成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徒增。有些城市生活污水不经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而直接排放,部分工厂直接将废水排入河流,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据统计,目前国内4/5左右的城镇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左右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城市的水体污染不仅对水环境造成破坏,更对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1.3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巨大,垃圾“围城”已经在许多城市出现。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主要为填埋,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无法被利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问题日益突出,据《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为32514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0.5%。其中显示:危险固体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遗留在土壤中,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铬渣是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全国每年新排放铬渣约60万吨,进过无害化处理的部分不足17%。
1.4 城市噪声污染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的或在某些场合不需要、不和谐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对听力造成损失,长期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工作,会产生噪声性耳聋。噪声对睡眠产生干扰,影响睡眠质量。噪声还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1.5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出的热量增多,另一方面,城市中路面硬化程度高,而且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和植被更容易吸收和保存热量。热岛效应会造成城市的暴雨、飓风、云雾等异常天气,会增大城市的能源消耗,增大用水量,会形成城市风,加剧城市大气污染。
2 城市化中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重视环境规划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重视环境规划。环境规划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总量目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破坏,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也是实现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手段。
2.2 重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系统、给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既影响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城市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把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2.3 重视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包括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环境管理可以制订城市污染控制计划、制订城市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污染防治技术等,从而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环境监测部门应做好城市环境质量检测,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向公众公布检测结果。环保执法部门应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改造、拆迁,甚至关闭。政府部门应加大环境科研方面的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产品来应对污染问题。
关键词:淡水池塘 养殖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
【关键词】露天开采 砂岩矿 问题治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砂岩矿是我国重要工业原料,砂岩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安全。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侵占大量土地;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有增无减;采矿疏排水破坏了地下水系统,井泉干枯,人畜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
二、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1、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采矿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采矿活动所占用的土地(如厂房、工业广场);为采矿服务的交通(公路、铁路等)设施,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等。
2、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在:一是露天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渣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堆放,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堆放,遭遇下雨,沟内汇水携带大量矿渣形成泥石流。
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采矿往往把周围植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岩石,甚至荒漠化。
4、环境污染。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粉尘和废渣。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露天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排土等均产生大量的粉尘,随风漂浮,弥漫空中,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大量堆存的废渣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有些尾矿废渣中甚至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三、露天矿开采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1、区分环境问题历史旧账和新账,从而明确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和责任人。要由目前的矿山企业来承担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尽早区分历史旧账和新账,是明确环境恢复治理责任、内容、资金来源和实施主体的重要前提。历史旧账和新账的划分,建议以企业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即企业利润基本上缴国家转为企业自负盈亏的年份为界。对于历史旧账,应主要由政府承担,主要依靠国家、省市政府投资、组织治理。而新账必须主要由企业承担,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杭二泥露天矿、海州露天矿这样的老矿,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由国家、政府承担治理恢复;而进人市场经济后由于露天开采引发的新的环境问题则必须由企业承担,进入企业生产成本,负责治理恢复;而新建矿山则必须从勘察、立项、建设、设计、生产开始就从法制上、管理上明确责任人,并负责到矿山闭坑。确保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2、完善、修改的制定包括露天矿开采在内的有关标准、规范,使矿山开采的环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规范,使矿山环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露天矿开采从勘查、建设、生产、闭坑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有法可依。实现露天矿开采环境的改变一破坏一恢复一重建的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就从源头避免、减少了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3、露天砂岩矿建设开采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开采至最终境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灾变。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要在可能的环境灾变区设计民用与工业建筑。这一条对新建露天砂岩矿是必要的。
4、老的露天砂岩矿,开采已几十年,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已成事实的情况下,防治对策建议遵循两条原则:一是避让原则,不要有灾害区内布置工程建设和居民建筑,已有的尽量考虑搬迁;二是针对性治理原则,对不宜搬迁的重要设置和建筑,采对针对性治理原则,对不宜搬迁的重要没置和建筑,采取针对性治理,如加固、屏蔽、采矿回填、边坡压脚等。宜进行几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风险性。
5、在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的露天矿,建立环境地质监测网站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已经建设和正在生产的露天煤矿,且环境灾变问题已经存在并影响、危害地面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情况下建立。如抚顺发电厂及地面兴平路等均建有地面变形监测线网,实时监测并预测变形趋势,为及时采取灾害防治措施,避免损失提供依据。
6、对于新建露天砂岩矿,决策者、管理者、采矿者应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主动的通过采矿工程活动改善和重建周边地区的环境。如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就做出了有益可喜的成绩。通过开露天矿、修水库、改河道、改变地形和地层层位、调整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复垦种植等,不但避免了环境的恶化,而且通过露天砂岩矿开采,建设一生态环境更好的新矿区。
7、泥石流的防治。惠顺石场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和管理体系等综合防御体系。加强对废石废土的堆放管理,设排水沟,防止暴雨和地面径流冲刷、水土流失,改善排水、导洪能力,修筑支挡工程、拦洪等拦挡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
8、土地植被恢复。矿山开采产生新的堆积、挖损地貌,岩石,使原有的地表形态和地貌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土地资源及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因此,在矿山开采前,首先对破坏场地的表土进行剥离,将表土存放于客土场,待恢复治理时将表土进行回用、平整后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在矿区内进行植被恢复,可大幅度提高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爆发几率,减少矿山污水对矿区周边水系的污染,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可以得到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要性
矿山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近些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轻环境保护治理的问题。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进行矿山环境治理,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可以恢复土地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可以实现矿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山环境治理是建设和谐矿山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砂岩矿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扼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水资源状况得到恢复治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会涉及到当地的气候、水况以及地形,在将水利工程完成后,出现变化的不只是水域的环境,还包括水域的生物,严重时还会破坏下游和上游的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影响是逐渐递进的,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水域的环境,其次是水域中的生物,最后扩大到整个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周围的地形也会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进而破坏生态植物,影响附近的生态环境,因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到附近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1]水利工程引用、开发水资源也会影响到生态的实际用水,对附近水流地区的排沙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之后,管理控制范围内的水,进行放水、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都会改变河流生态环境,影响河流生物结构,进而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对水利发电事业起强大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得旱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控制。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水利工程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它也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使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稳定被打破。因此为了实现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对环影响的考虑涉及到施工与设计的方方面面,将水利事业向生态工程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2]
协调好生态建设与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需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程的目标进行发展,监督水利工程各项单位的环境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研究分析已经影响到生态与环境的工程,找出其产生影响的具体地方,从而促进生态工程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粉尘污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粉煤灰与水泥,如果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一旦人们呼吸了这样的空气,就会对其肺部造成影响,影响其正常的功能使用,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其粉尘情况进行控制,使得周围环境受粉尘影响的情况得到控制。
2、噪音与爆破
在水利工程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生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爆破作业是建设水利工程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施工方式会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产生安全隐患,同时机器噪音与爆破噪音都会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在作业时间的选择上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对其生活的影响。
3、水流控制
下游的用水量会直接受到截流蓄水的影响,部分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3]动物的洄游越冬、繁殖都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到动物生存生活的很多方面。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将对动物、环境的影响纳入到考虑范围之中,将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环境危害尽量减少,使得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到损害和影响。下游水质通常也会受到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的影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为废水安排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4、土地利用
水利工程通常占地面积广,在其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乱修临建、乱堆废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还会导致淤塞河道、水土流失、土地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环境问题十分重要,人类的生存是建立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上。所以,保护环境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措施问题
第一,循环再生综合利用。一种材料并非智能使用一次,对于那些可以再生循环使用的材料,可以实现废物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4]
第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对环境保护、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以往的水利工程管理只包含了施工管理,对于这种情况,要将其管理变得更加全面,涉及到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与施工,尽量降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共生互补。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放在同一水平上,实现二者共存,将自然环境与建立工程联合起来,促进二者实现平等和谐,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第四,利用主体空间。生物种群分布原则的应用与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的结合促进了主体空间利用原则的产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区域进行规划,确定总体的布置,但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空间组织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促使了主题空间利用原则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周围最小干扰、有效控制水流、合理利用土地等生态问题统筹兼顾,从而进行科学的安排与全面的规划。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近些年,全世界都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大城市具有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断想着小城镇扩散。随着近些年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在小城镇中进行环境管理和治理也迫在眉睫,只有更好的解决了环境问题,才能使城镇达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维持其经济的稳定进步。
1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1 水域污染
近些年,随着工厂建设的增多,虽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吨数也不断增多,在废水中有很多污染物并不能进行化学溶解,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流入江河湖泊,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域污染。在现阶段的废水处理中,虽然国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处理规定,但是由于废水处理的难度很大,需要投资很多,许多企业在进行废水的排放中,并没有进行预先的处理。这种情况在小城镇中更严重,由于管理部门对于废水的管理力度并不大,所以更多的企业对于废水处理并不重视。这些带有悬浮物、氮磷污染物的废水流入水域后,会给水域中的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对于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
1.2 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生产增多,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大气排放气体也不断增多,这些含有煤烟的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伤害,加大酸雨出现的频率,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
1.3 垃圾污染
随着各种行业的发展,城镇中垃圾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在这些垃圾中存在的无法讲解的物质,如果处理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赢下地下环境,对土壤及地下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1.4 噪声污染
各种声音的出现,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很严重。很多城市住宅区的噪音严重超过规定要求,对于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小城镇的进步迅速,但是随着小城镇的工业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环境的问题。由于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力度并不够,环境污染现象发展迅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健康。在小城镇中主要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2.1 工厂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小城镇中,由于并没有垃圾集中处理的机构,所以工业生产的垃圾和人们日程生活垃圾,在处理上并没有相关规范,多数垃圾并不会经过分类处理就进行了随意的倾倒或者填埋工作,这也就造成了小城镇严重的垃圾污染,这些垃圾中存在的不可降解垃圾有很多,对于倾倒填埋区的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
2.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小城镇进行矿产等开发的时候,并不会对于开矿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不会适可而止,在开矿过程中采矿手段落后,很可能会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2.3 在工业的生产中,对于排放气体并不会进行预先的过滤处理,所以这些气在排放后,会给小城镇的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使大气环境遭到破坏,及影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4 污染处理设施不足给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在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上,都没有很好地处理手段,所以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状况。
2.5 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并没有对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泄物进行很好地处理工作,所以当这些物质直接流入农田等区域时,会给农业造成破坏,影响土壤质量,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3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环境系统角度看,小城镇乡村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流和信息的传递中心,以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节点。小城镇环境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城镇周围地域开阔,环境容量较大,天然净化功能炉较强,自然资源丰富。加强环境保护可以使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城市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小城镇的环境尚未受到很严重的污染或破坏,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化小城镇,不重蹈发达国家早期及我国大中城市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建设现代化城镇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城镇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 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4.1 加强和改进小城镇规划工作,优化城镇布局
首先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从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小城镇的规划要做到几个结合: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发潜能的有机结合。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实现几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新建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发挥项目环评的作用
小城镇新建项目一定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把关。一是要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项目要符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要求以及总量控制目标,三是项目要建在合适的功能区。强化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公众意见。支持位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城镇加速发展。
4.3 构建小城镇生态环保体系
要加强小城镇生态建设,大力提高小城镇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提高人均拥有的公共绿地率,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的绿化不能光种草,一是耗水多,二是生态效益不一定好。应做到草花藤科学搭配,针阔叶混交,对树种结构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形成多品种、多样性、多层次,充分利用光、热、土、肥、气等资源,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物群落。有条件的地方,在小城镇还可以建设成片森林或森林带,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4.4 完善好基础设施建设
应当建立与城镇发展相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小城镇应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要因地制宜广开气源,开发好清洁能源,积极发展集中供热,解决分散的大气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推广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5 结论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且恶化迅速,如果不能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治理,将影响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制约其经济的进步。所以在小城镇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必须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重视,积极制定环境治理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小城镇的稳定、健康、环保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
各个城市建筑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大多数建筑企业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建筑施工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建筑施工中施工污染的类型
我国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以及其它污染。
1.1 噪声污染
噪声是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噪声污染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到工程装潢阶段都会产生噪声污染。在工程准备阶段,大型卡车的马达声、汽车装运钢材声等;在施工阶段,挖土机、推土机等的马达声、打桩机声、混凝土搅拌声,其中打桩机声音最高可达90分贝,混凝土搅拌声音最高可达80分贝,这些机器在同时工作时,混合噪声可能超过100分贝;在施工结束后的装潢阶段,材料切割声、电锯声等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噪声污染是居民反应最强烈、也最受争议的环境问题。
1.2 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在建筑施工污染中主要表现为建筑粉尘污染,建筑粉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拆迁过程中的粉尘、运输车辆所携带的粉尘、挖掘土地所带来的粉尘、建筑材料堆放所携带的粉尘等,这些粉尘在天气干燥和大风条件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尤其严重,严重时会造成城市居民出行困难和呼吸困难。粉尘污染是城市废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废水污染
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水量较大,产生的废水也较多,这些废水主要来源于挖沟渠时地水泥浆、工程排放的废水、冲洗建筑管道的废水、石灰坑渗透到底下的碱性较大的废水,建筑工人生活排水等,这些废水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经常会堵塞工地附近的下水道,污染城市周边的河流,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建筑施工方面主要是指建筑垃圾,包括建筑物的拆迁、碎石、木头、废弃水泥、玻璃、建筑工人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一般占城市垃圾的30%左右,严重增加了城市的负荷量。
1.5 光污染
建筑施工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建筑工地上的杂散光、建筑涂料、电焊所产生的弧光,大理石和玻璃所产生的反光,这些强烈的杂散光和反光会刺伤人们的眼睛,引起视觉上的混乱。尤其是在夜间,建筑工地上探照灯彻夜不息,建筑车辆强烈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进居民的室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休息,影响居民的健康。但现在的环境保护法中还没有光污染的条款,所以建筑施工的光污染尤其要受到重视。
1.6 其它污染
建筑施工的其它污染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导致城市绿地减少,城市开始出现“荒漠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打桩容易破坏生态绿地;建筑工程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导致生活用地、绿地很大程度上被占用,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建筑垃圾的处置不当、回收率较低也会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也会造成城市的二次污染。
2 建筑施工中施工污染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2.1 噪声污染的防治
一般在85分贝下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夜间要求控制在55分贝以下,白天控制在85分贝以下。为降低噪声污染,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第一,改良和更换施工设备。对大型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体积加大,产生的噪声难以避免,可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时工作,在居民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停止作业,也可以增加工地周围的隔音设施,减小噪声污染;对切割机、电锯等小型设备,可改用组合模板和脚手架,避免对钢板的切割,也可以转移切割地点,将这些工程移到底下或空旷地进行,减少对周围的干扰;对混凝土施工设备,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采用隔震板、隔震墙等技术对混凝土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予以消除。第二,更换施工方案。对打桩引起的噪声,可以更改桩型或者采用静力压桩等办法避免噪声的产生。
2.2 废气污染的防治
第一,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间接地较少了废气污染;第二,在高层建筑物要设立专门的建材运输通道,不得在高空抛洒废弃灰尘;第三,对运输建材的车辆要严格要求,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严禁使用,要对车辆进行定期清洗;第四,合理安排建材的放置位置,防止大风干燥天气产生的灰尘;第五,开发新技术,加强对施工地面的硬化,防止地面灰土的飞扬。
2.3 废水污染的防治
第一,工地前可设置一个污水沉淀池,把废弃污水和泥浆引入沉淀池内,防止外流而堵塞居民下水道;第二,建筑工人的生活用水要合理排放,严禁排放到附近河流等地方;第三,要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源的再利用;第四,节约建筑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
2.4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第一,严禁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倾倒垃圾,在施工结束后要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清理和回收再利用,如钢筋、木头、塑料等;第二,对日常生活垃圾要及时清扫,防止垃圾成堆难以处理的情况发生;第三,实现某些材料的循环利用,比如建筑废渣可以制作成新型的建筑材料;废砖头可以用于填料等。
2.5 光污染的防治
光污染在目前的防治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要严格对待。第一,对于墙面的反光,可以采用新型材料代替原有材料;第二,对于电弧焊产生的弧光可以采用围墙来拦截光线;第三,对于在夜间建筑车辆的灯光,可采用新型的灯光处理技术,采用新型的车灯;第四,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减少火灾的发生,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
2.6 其它防治措施
第一,提高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二,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对施工人员和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施工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第三,统筹安排,科学施工,要对施工进程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治对施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把施工地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事宜安排在施工项目中,促进施工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进行;第四,改进施工技术,采用新型的施工设备和新型的施工设计,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第五,在建筑行业建立环境保护评级制度,对表现较好的施工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对破换环境的施工单位给予一定的惩罚。
3 总结: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由于建筑施工污染而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关系到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城市的文明建设,因此,消除和减少施工中的污染,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建筑施工虽会产生众多环境污染,但这些污染并不是不可防治,建筑施工单位只要在生产中给予必要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就会在建筑施工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涛.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
[2]甄春艳,甄春华.建筑施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16)
[3]朱建春,蔚鹏飞.建筑施工中的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措施
1.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
1.1大气污染物现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1.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5年的12.8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24.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594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1.1.2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自9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全国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5%,特别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地区、如西南地区等市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大,机动车尾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1.1.3我国室内污染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数可达11.1万人,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
1.2我国水污染现状
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污染源分,可分为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污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其他污染等方面。
1.2.1工业废水污染
水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洗剂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汽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及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据统计,一吨钢需水量30多吨;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或500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1000多吨。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1.2.2城市污水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和物、蛋白质、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这些污水会消耗接受水体的溶解氧,也会产生泡沫妨碍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使水发臭变质。
1.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农村卫生设施落后、污水灌溉以及工业不断向农村转移,将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既损害农民的健康,又威胁农产品安全。
2.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
环境污染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下面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2.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2.2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不能自觉的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如:随地吐痰、随处扔垃圾等。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于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2.3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有限
我国污染物处理设施落后,处理率低,如城市垃圾、工业垃圾及城市污水处理等,这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污水处理方面,不少城市污水处理厂有钱建得起,却无钱维持正常运行,除资金缺乏外,操作运行和管理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低,难以掌握和操作技术复杂的处理过程和设备。在垃圾处理方面,也存在资金缺乏、处理设施和技术落后等问题,致使污染物只能少部分得到处理。
2.4环保法规的不完善和环保部门的监管不力
一是经济、技术政策偏少,实用的政策偏少,政策间缺乏协调;二是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偏软,可操作性不强,对违法企业的处罚额度过低,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环境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监管不力的问题还很突出;四是执法监督工作薄弱,内部监督制约措施不健全,层级监督不完善,社会监督不落实。
3.治理环境污染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一是把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克服地区和部门保护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强对各级、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树立环保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依法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为保障群众健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2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不作为、渎职的要严肃处理。
3.3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3.4增加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坚持“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合理确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污染治理产业化,促进专业化集中治污,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化进程。
3.5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
一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二是强化环境准入,从源头和过程减少新上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三是建立严格的产业淘汰制度,对造纸、酿造、冶炼、炼焦、印染、建材等行业中规模不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实行强制淘汰。四是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完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
总之,治理环境污染,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动员最广泛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科]
【参考文献】
[1]卢志平.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华夏出版社,2008(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问题
0.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该使用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并且通过设计、调控,从而可以修复以及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最终可以改善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1.水利生态工程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水利工程与人类、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促使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促使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2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是一种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的现象。在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并且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协调,从而能够建立起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关系,最终能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利用各种材料,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
2.1水环境问题
通过蓄坝拦水会影响下游的用水情况,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会使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会破坏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还有一些动物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就会出现了退化等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破坏当地的环境。
2.2影响着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有利而且有弊。第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来对农业用田进行保护,通过雨水径流可以灌溉农田,从而使得土壤的肥沃程度得以改善。第二,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从上游而来的大量泥沙等沉积物会使得库区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周围地下水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此时水汽的蒸发在不断加大。
2.3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问题
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建设向着安全以及有序的方向进行,这就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建在峡谷、山区等地方,并且也会挖填一些地段,这样做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爆炸以及机器操作所带来的声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4污染当地的空气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以及石灰等是其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由于水泥以及石灰容易挥散以及容易传播,从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会呼吸道这些有害的砌体,最终会伤害到当地居民的内部器官,并且也会威胁到当地民众以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生态水利工程是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利益需求为基础,从而可以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此时人们认识到虽然水利工程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但是在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时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然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指导,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而且也能够保护环境。
3.1共生互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要建立平等、协调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当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
3.2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施工材料以及物品,并且要最大化的利用每一种原料以及物品。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就要确保水利工程经济利益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确保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可以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
3.3主体空间利用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物物种。主体空间利用的目标就是指要对施工区域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水流以及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可以科学的规划以及整体安排工程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以及布置。
3.4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监控以及管理水利工程,并且严把审核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将人员的责任明确,为不同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同的监测设备,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以及信息整理出来。通过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工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是比较多的,从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施工开展中的生态工程环境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且会涉及到土地资源、水流资源以及附近居民的安全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其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遵循生态工程应用原则,最终促使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取得利益得以最大化。 [科]
【参考文献】
[1]刘晓玲.阜阳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路[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90-92.
关键词:项目环境管理;一般规定项目;文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34-01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消失、沙漠化、资源枯竭现象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生态环境。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建筑行业长期占据着“领头羊”的地位,然而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发现大多数的建筑公司对于国标提出的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都很不到位。很多商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项目环境管理,不得不说,这也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更为重视,但这还远远不够。就建筑行业来说,严格按照国标进行施工建设,才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号为GB/T50326-2006),项目环境管理主要包括:一般规定、项目文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环境管理一般规定的主要内容为:项目组织单位应根据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报告,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确定管理目标及主要指标,并在各个阶段贯彻实施。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环境管理的总体策划和部署,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组织培训,使各级人员明确环境保护的意义和责任。
由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定得出:国家对于项目管理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特别重视,其相关规定、准则十分健全。其中有明确的项目管理程序,有项目确立前、项目进行中、及项目完工后,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的合理理论指导。但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活动中,目前一些项目在施工中仍然存在重效益、重质量、轻环保的短视行为,由于项目管理组织环境保护意识浅薄,导致对环境管理理解上不到位,不能把贯标(贯彻ISO14001标准)与现场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能把项目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来抓,贯标只是为了应付内、外部的审核,结果导致审核前突击编造假资料,以致忙乱中谬误百出。
项目环保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作业环境卫生整洁,创造有序的生产条件,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其内容为规范场容,进行现场文化建设。国家标准项目环境管理提出了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的对于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近年来由于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开挖环境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日益增多使得深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开挖措施失当或缺乏有效的降水支护手段,引起各种破坏性事故,如管涌、流土、基坑突起、基坑底隆起、甚至围护系统被毁等状况,将严重危及地下管线和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使其使用功能受到负面的影响,造成通讯中断、停电、停水、停气等状况;甚至导致道路坍塌、开裂,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影响正常交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不仅会贻误工期,破坏环境,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也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文明施工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的干扰,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信赖,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施工现场周边必须按国家和地区要求设置围挡和其他相关的安全预防设施。应有明显标志及围挡设施标明危险品储存地。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前了解经过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标出位置,加以保护。施工时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处理。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能够分析,对于可能产生的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可见做好现场施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项目环境管理,要从这几点做起:
1 项目经理应该负责现场环境管理工作的总体策划和部署,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成立针对项目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项目各部室领导及工程队队长任组员,经理部必须配备专职环保员,工程队必须设兼职环保员。环境保护领导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制定项目环境方针、指标、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以实现项目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环境保护领导副组长的职责是组织进行环境调查,制定应急预案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审批项目环境因素清单、环境管理方案、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目录;负责环境保护投诉的处置,组织协调调查处理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必须做到结合项目实际组织编制项目环境管理方案、组织评审、更新工作;负责情况保护资料的收集、分类、保管、归档;对现场环保控制情况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应当及时实施;兼职环保员的职责是配合项目经理部环保部门做好现场和工程队的环境保护日常工作。
2 项目环境管理的工作是否到位与每个员工的环保意识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大气污染;水污染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s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Urbanization bring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already affect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 to cause a series of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On city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related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at last propose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ason analysis;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 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紧密,涉及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加快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1 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
1.1 城市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进行了测定,中国的北京、兰州等8个城市在全球lO大污染城市中榜上有名。因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各类投诉不断上升。2008年1至8月份仅北京市反映大气污染的投诉就有9051件,占北京投诉总量的63%。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每年全国因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达17.8万人。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1.2 城市污水污染
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严重污染城市水体。据统计,近几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超4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近20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200亿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引发了多种疾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600起以上,群众上访达2000余人次。
1.3 城市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在43.6~66.6分贝之间。城市噪声污染投诉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4 城市固体垃圾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和人类生活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据专家统计,中国的668个城市,2/3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已由“节约型”向“抛弃型”转变,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大,并以每年 8-10%的速度增长,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
2 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一些应用常规技术就能很容易解决的环境问题,如烟尘、污水、垃圾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2 城市缺少周密而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由于没有周密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致使城市功能分区混乱,或没有很好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功能区和工业合理布局规划,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有些城市的工业区建设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侧,使城市受到工业废气的严重污染。大多数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工厂与居民区混杂,彼此穿插,使城市居民经常处在工业污染物的影响之下。工业废气排放时造成我国城市大气质量普遍较差的主要原因。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大城市越来越突出,这种污染一主要与煤的开发和使用有关。
2.3 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严重
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改造严重不足,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欧盟的能源利用率为40%,美国为51%,日本为58%,我国只有3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按亿美元产值消耗的标准煤(万吨)计算,日本为4.35,德国为4.86,英国为7.31,美国为10.69,我国为21.11.有效利用率的低下,使得许多应该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这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3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3.1 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集中供热。改进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植树种草,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3.2 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 、硬化,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2)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一般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采地下水。
(3)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4)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实施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一般城市的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3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全民发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和经营行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制作主题栏目,播放环境和交通专门节目,罚劣扬善,培养公民“环保人”和“现代都市人”形象。要充分将群众发动起来,造就声势,形成氛围,可以组织城市绿色志愿者队伍,上街入户宣传,形成规模和制度。从我做起,规劝他人,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和经营行为。真正形成全社会讲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风气。
参考文献:
[1]蔡宁.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根源[J].环境导报,1996(5).
[2]李西建.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源及治理措施[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4(3).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治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和不妥善的治理使得我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不断的恶化,这样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同时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类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损失,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还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重视。
一、矿山生产活动与地质灾害
矿山,是矿业活动的中心,其生产活动一般包括矿石采掘、矿坑排水和选矿冶炼三大部分。由于上述活动,而造成地下采空、地下水位降低等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形式,成为巨大的人为地质营力。矿山地质环境,根据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可分为大气(近地面)环境、地面环境、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和采场(露天采场与地下井巷、采场)环境四大部分。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矿山生产活动而造成的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使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发生异变,而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灾害性地质事件。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常见的有酸雨、采空区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岩溶塌陷、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突水、溃泥等26种。每年由于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以千计,经济损失则以亿元计,严重影响矿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其分布空间又涉及矿山的大气、地面、水和采场环境,在每一个矿山构成一独立的地质灾害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即灾害的种类及多寡、灾害的强度和时间、空间分布等,除取决于矿区特定的地质环境(即地形地貌、气候、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外,亦与矿床开采方式、方法及选冶工艺密切相关。这个系统内的各灾种,由于其主控作用往往相同或相似,而显示出灾害发生的伴生性和链生性。每一种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作用形式,常产生一群相互伴生的地质灾害。一种主导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链生一系列诱发地质灾害。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我国的矿山环境问题危害的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其中主要表现为山体崩塌、泥石流、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
1、矿山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矿山地区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渣污染三大类。矿山地区的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矿、煤矸石、粉尘和易挥发性的气体等污染物造成的污染,其中煤矸石所带来的污染给大气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煤矸石不但能够给当地的水、土带来危害,煤矸石自燃、爆炸等现象很容易发生,而且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直接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是矿山开采和洗选业所排放出的超标废水带来的污染。另外,矿山开采中的废渣,如煤矸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等的长期堆积,不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农田和草地,在降雨时废弃物中大量的重金属和一些微量元素顺着雨水流入地下水,对地下水源和地表水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2、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可以诱发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面坍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的不合理造成了地下采空,或者对地表的开采影响了斜坡的稳定造成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煤矿带来的地质危害最为恶劣。
3、矿山地质的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例如采矿活动中建设的厂房、堆矿场,为采矿服务的公路或铁路等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堆放的固态废弃物所占有的土地等,据统计已经累计达到600万公顷,为此破坏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60万公顷左右,而且每年都会以一定的速度递增的趋势呈现上升的趋势,然而为此而恢复耕地的比率只占百分之十二左右,同时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得草地不断退化,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
1、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指标体系建立
由于我国各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对矿山资源的开发和破坏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在各地区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指标中应满足以下几点:“三废”的控制、生态环境恢复指标、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灾害的控制。关于“三废”的治理主要是指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要达到二级指标。部分地区并没有将“三废”达标就进行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与此同时也应将噪声的指标列入其中,厂界噪声和矿区机械噪声应控制在三级指标。我国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状况,将我国制备恢复率、土地复垦、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列入了生态环境恢复的指标当中。对尾矿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废水区的恢复等应满足二级指标,同时被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的指标的内容之内。
2、保障资金需求
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一定要保障资金需求,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放在首位,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立项资金,还应该实现对相关配套资金的合理利用,将钱用到实处。
(2)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利用制度。由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坚持“专款专用、政府监管以及企业所有”的原则,在对资金进行管理和利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金运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市场机制的引入。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对融资投资体制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加强监督管理,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各级国土资源、环保、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要深入宣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树立矿山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服务,主动帮助矿山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部门相互配合,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由政府制定“占一补一”政策,矿山占一亩土地,异地补一亩荒山进行种树、种草。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矿山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各级国土资源、环保、水务、林业、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国土资源部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水利部门小流域治理、环保部门的环境治理紧密结合起来,集中财力、物理,成片、成沟综合治理。实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4、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科技队伍建设要坚持“提高素质、改善装备、技术创新”的原则。首先要掌握和解决地质灾害发生和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难题。其次总结原有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判断的研究,从而提高监测技术和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对于相关部门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将矿山实际特点作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规划,制定合适的保护与治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中国矿业,2011,(8).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整改措施
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各级政府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环境法律、环境政策和标准,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活动行为的总称。党的十把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视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保持城市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使祖国的山是绿莹莹的山,水是清澈碧绿的水,天是晴朗朗的天,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之中。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城市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认识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高度。
1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用电量猛增是引发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空气中的 PM 2. 5 等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扬起的灰尘和金属冶炼厂排除的废气经过二次转换悬浮在大气层中,从而产生了雾霾天气。没有冷空气形成的大风降温是消失不了的。由此可见,雾霾天气的形成与燃煤电厂发电猛增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城市水质污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 21 世纪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城市污水是指制药厂、造纸厂、化学材料厂等重污染企业和市民生活用水排入城镇地下深水井和江河中污水的统称。这些污水通过城市排水网汇集并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治理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目前,各个城市的环保部门与环保专家都在为解决排污问题进行研讨,力求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子。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来遏制重污染企业肆意排放污水,并加大了违规污水排放的处罚力度。另外,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污水处理能力和运作水平偏低,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前进步伐,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城市工业垃圾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的迅猛发展, 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城市固体垃圾也在逐年增加,这些垃圾不仅占用土地影响城市形象, 还给人体造成极大损害。 塑料袋、废旧电池被埋在土壤中,极大地损害了土壤质量,在这些土壤中长出来的农作物被人体吸收后又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 探析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的整改措施
所谓环境治理是指为维护城市区域的环境次序和环境安全, 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各级政府依据国家和当地环境政策、环境法规和标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手段调控人类生活行为,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的有关行为的总称。针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工业固体垃圾污染等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城市环境治理。
科学利用环境容量改善燃料构成, 努力开发新能源。众所周知,大气污染是由多种污染源造成的区域性污染,并受到所在地区地形、气象、绿化面积、工业结构、建设布局、 工业布局、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城市各级政府部门、环保部门要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运用各种防止污染的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大气污染。首先,要科学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根据大气自然规律如:大气中的稀释扩散、降水洗涤、氧化还原等,定总量、定时间、定地点的向大气中排放污气,从而合理利用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次,要改善燃料构成,尽快开发新能源。城市各级政府机关、环保部门可以考虑使用清洁的气体或液体燃料来代替化石燃料发电,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大气中的降尘和飘尘。城市环保部门和从事环境保护的专家要加紧对无污染燃料的研究, 尽快改善燃料构成, 以此来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同时,加快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来减少燃煤、燃油的用量。
2. 使用科学的污水处理方法,保护水资源。妥善处理城市污水对城市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始终居高不下, 再加上一些人的节水意识不强,造成的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如何创新城市污水的回收以及再利用,探讨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推流式的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负荷,使污水处理达到最佳效果。比较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低的城市,目前,这种方法是城市污水处理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
(2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为 SBR 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高浓度进水、高容积负荷和高去除污水率。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水量水质波动较大的旅游城市进行污水处理。
(3 )采用科学的污水处理方法的同时,我们的环保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履行职责大刀阔斧地实施各种措施限止重污染企业排放污水,以保护我国的水资源。
3. 采用科学的环保方法处理城市工业垃圾。城市工业垃圾处理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环保居住理念深入人心,新型环保城市更加注重的是如何让城市垃圾污染无害化、资源化。目前,此项工程已成为工业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采取卫生填埋式处理工业垃圾,对整个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绿化。 同时,还要建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建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可以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其次,对垃圾填埋后进行环境监测。对垃圾场环境监测是垃圾填埋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填埋场正常运作和环境评价的重要手段。
城市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关注城市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政府机关既要关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一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城市环境保护为代价。笔者希望政府、环保部门、环保专家上下齐心合力,共同创建城市的美好环境,尽职尽力治理城市的废气、水和工业垃圾, 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出现,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庆三峡学院报, 2008 (5 )
[2]区荣汉. 浅析城市环境保护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 科技信息,2009 (29 )
[3]王舞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信息,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