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语文教资知识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要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高效课堂的建设,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不断丰富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以及教学的实践环境,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一、进行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必考科目,同时,语文教学还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但是长期以来,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高考必考科目,我们的教学策略都是围绕学生成绩提升而进行的。在部分高中学校中甚至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的工资直接挂钩,这种功利性的指导思想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新课改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践行,旨在将传统的“高效课堂”进行转变,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把学生从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进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部分学生反映,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了提高其构建水平,本章节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缺少师生互动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
2.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应试考试为指导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并不知道这些知识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在课后只是简单地记忆,并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直接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策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阻碍高校课堂建设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以及教学的实践环境,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1.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
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因此,在进行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春》这一写作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户外进行采风,从全新的角度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而不仅仅是靠学生的想象;除此之外,当进行相关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读书比赛,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由于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先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模式都大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种类型,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构建个体化的考核方式,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3.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利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雷雨》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对雷雨中两个家庭的纠葛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视频播放之前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知识点制作成PPT,通过PPT进行讲解,这样在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通过以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以及教学的实践环境,从而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育 教学
一.语文教学工作缺乏重视
职高院校对语文教学工作缺乏重视。随着职高院校数量的增多,生源的不断减少,各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专业技能设备、设施的建设上,将学生技能的训练放在了首要也是最主要的地位。正是在这种错误的思想的引导下,忽视了基础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将此放在次要地位上,过问较少。
语文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重视。由于学校领导的忽视,使得大部分语文教师对教学工作大大放松,认为“不管我教的好坏,不管学生学的好坏,学校都不重视”,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疏于研究与创新。同时,大部分职高教师迫于种种压力,一旦有合适的机会,都会选择调去普通高中。
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重视。目前我国职业高中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中考落榜生,他们文化课基础整体较差,在基础课的学习上缺乏热情,“重专业,轻基础”,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哪怕少认几个字,少读几篇文章,对今后的生活也不会产生多大的直接影响,从而使得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
正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不重视,使得语文教学在职业高中的教学中越来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恰当
职业教育不是学历教育、不是高考教育,而是实用技能教育。就目前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目前的职业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要求是围绕教材进行学习,教学内容被固定在教材里,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了学生的专业需求,不利于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其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重视学生听说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满足实际生活或职业需要的阅读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不同的专业的语文教学工作可有选择的进行,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生活、社会中去,将其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具有职高特色的语文教学。
三.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目前,职业高中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评价还是依据“应试教育”的标准来,将教师的工资、奖金等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受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即灌输式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教师在课堂上出了读、讲、就是让学生记、背,缺乏引导、实践与监督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从而也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对于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大纲》中只明确指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却没有提到实际教学中的评价方式。除了一少部分参加高职考试的同学可以通过统一的选拔考试来检测其语文学习水平外,其余毕了业就直接就业的学生却无法得到统一的标准的检测。在此情况下,学校或者说教师只能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影响下:评价内容主要为教材上的知识点;评价标准主要是整体水平的好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评价方法还是以传统考试为主,过多的看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教师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受教学目标制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教和学,起到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一般情况下,学校沿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是以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照学生平时成绩,最后评定学生的学期或学年成绩。这种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弊端:
1.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的语文素质,至少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项内容,而语文能力,人们公认应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现行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并不能有效涵盖学生语文素质的各主要方面,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将语文教学导向重视读写、轻视乃至忽略听说的方向,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活动课等内容也就形同虚设了。
2.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人们一直在探索语文知识的锁链式结构,但此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或许语文知识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锁链式结构。现行教材中,语文知识点分散,相当一部分知识重现率极低,因此知识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学语文的功夫必须下在平时,语文能力训练也是如此。而过分强调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只会将学生引向考前突击的路子。学生在短期内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间一长,必然会在整个语文知识、能力网络中形成大量漏洞,语文成绩自然每况愈下。一些天资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却很差,根源大多在此。
3.不能为贯彻语文教学大纲服务。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课型、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而现行评价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却不能为全面贯彻大纲服务,即使学校、教师不按大纲要求去做,依然可完成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这样,评价手段就失去了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检查的作用。
因此,必须对现行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尤其在强调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语文成绩评价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二、结构计分法
我校语文组在部分年级试行了结构计分法。我们认为,结构计分对改革现行语文成绩评价方法是有所启发的,因此不揣浅陋,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基本原则。结构计分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全面和三个结合,即全面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各个方面,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学习成绩与课外学习成绩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2.具体方案。 我们制订了《语文成绩评定方法(试行)》,现抄录如下:
语文成绩评定方法(试行)
(1)学年成绩:学年成绩由第一学期成绩与第二学期成绩构成,第一学期占40%,第二学期占60%。
(2)学期成绩:学期成绩由期末、期中、单元测验、作文、生活随笔、讲话练习、课外阅读等成绩构成。其中,期末占40%,期中占20%,两次单元测验占10%,六次大作文占12%,生活随笔(按,相当于小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在课下完成)占8%,讲话练习占5%,课外阅读占5%,另有奖惩成绩(略)。
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竞赛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分。
补充说明:此办法在一些班级试行后,我们发现由于各年级情况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因而有些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年级。所以我们又规定,在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分数分配的具体比例,对构成分数的各项内容,任课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三、效果
1.实行结构计分法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逐渐形成了师生的共识,并有了操作系统的保证。由于结构计分法着眼于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作综合评价,使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所以自然引导师生把注意力由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及阅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扭转了一部分人在语文学习上中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倾向。教师也更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及途径。
2.减轻了考试压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导到注重日常积累、注重平时努力的正确轨道上来。实行结构计分法后,有的学生自己算了一笔账,即使期中、期末、单元测验考试成绩均得90分,也仅积了63分;反之,注重平时的语文学习,完成好作文、生活随笔、课外阅读、口语训练,并争得奖励分的话,就可以积30分以上。这样,即使所有考试都仅得50分,最终成绩也可以及格。所以,每次作文后,都有近20人次要求重新改写,生活随笔质量也明显提高,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加大了。当然,这一切好现象的保持,不能仅靠分数刺激,还要辅以有效的思想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初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差异,本办法在高中实行还存在众多不适应的地方,至今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方案,只是贯彻了结构计分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