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第1篇

没有好的高一,必然没有好的高考;没有高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没有高三的从容自信!所以,高一的时候就要开始认真的学习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的逆向思维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的逆向思维学习方法一、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我们将南北双方换位,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那么南方能否允许北方奴隶的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自由劳动力,此其一。其二,北方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实力强大和人民支持。我们仍将南北双方换位后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强大,那么北方还会取胜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况要更复杂,更因难些。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取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更深一层次的结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任何背离民心者,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历史事件双方的结论,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同学们不妨多尝试一下,一定会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二、换角度思考

换角度思考是指我们对历史事物在从常规的、角度思考之后,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去思考。这既有利于探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又符合历史创新思维的多维性特征。我们以学习隋朝的大运河为例。对大运河的开凿,常规思维一般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它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二是它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乘机勒索百姓,造成民怨沸腾,加上隋炀帝本人极尽奢华,政治腐败,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我们换角度设问:工程如此巨大,无疑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物力,假如随朝经济凋敝,国力贫弱,那么能凿成这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反而证实了教材上的结论:隋朝经济繁荣。还有,在长达四五千里的复杂地理和水文环境下,巧妙借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通道,这不正好反映了那时的水利勘测和工程设计的高超水平,从而证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吗?这一点也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但又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三、发散性逆向思考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进行多向思维。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强化我们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我们再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淝水之战是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后,由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按照常规思维,大凡统一战争都是顺应了民心的,因为人民都厌恶战争,都渴望统一、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所以它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为什么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不得民心呢?(这是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发散性逆向设问: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统一战争呢?从前秦军队中士兵的构成来看,士兵大多是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他们受尽了民族压迫之苦,强烈地渴望摆脱前秦的统治。因而可以判断:人民决不是反对国家统一,而是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秦军的指挥者在战术上失当,作为统帅,苻坚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等。我们继续作发散性逆向思考;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出前秦失败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这样,前秦失败的原因就可总结出这五条来。同学们可联系所学史实来思考。

高中历史复习方法一、高中历史知识模块化、体系化,纵横相连,收放自如不妨尝试通过列表的形式,将高中历史三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全部知识(以目录为单位)罗列在一张以中国、外国为横轴,古代、近代、现代为纵轴,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副轴的平面三维复式表(详见笔记篇历史部分的相关内容)。

二、多练选择,揣摩出题意图,靠近试题思路上面已经说到,近两年高考历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抽血式巡查。

三、规范答题,少说废话高中历史的二卷解答题与地理、政治还略有不同,大多是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全面、准确、精炼地提取信息,并尽量简练、规范地表述。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重庆;新课标;高考;历史;评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9-02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模式在知识深度上通常更强调其基础性,知识广度往往会成为学生备考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备考复习中,师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知识的广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意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当教材的基础知识涉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帮助理解落实基础;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将必修、选修中所有涉及的知识加以整合,开展专题复习。第二,注意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个模块,古今中外混编,这有利于将同一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同一个朝代或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会出现在三本不同的教材中,容易造成时序混乱。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将不同时代的同一专题知识纵向联系;同时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专题知识横向联系。如果新课学习已经较扎实,直接按照时序整合必修教材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开展一轮复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注意将必修和选修相联系。除了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中本身存在大量必修、选修知识交叉,联系复习有利于知识全面理解巩固外。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是混编在一起的。这意味着重庆新课标历史卷不同于全国绝大部分高考卷,即必修、选修综合出题,没有针对选修教材专门出选作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务必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必修和选修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笔者甚至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必修、选修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第3篇

【关键词】2015年高考 试题特点 备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7-01

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大幕落下,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2015年试题的几大特点:

1.去学术性倾向,取平易近人倾向。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大多运用原始文字材料,材料文字内容阅读量大,信息难以提取,面对这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花费一定时间来分析这些材料本身,给考生增加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使考生产生畏惧感。2015年选择题试题,大多数题干材料简短有力,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文字阅读量更加少,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继承过去的短文字命题方式,全部采用短文字材料,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给考生产生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考生答题和考出信心,这是指的点赞的地方。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新高考多围绕大纲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今年也不例外。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流思想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材料题的主要考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能够使考生在纷乱复杂的历史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中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第24题,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明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又如第30题,考查了“侵华日军的罪行”,涉及了2015年重大时政热点“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揭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2015年高考题对今后备考的提示: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在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点透指历史事件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从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考查较突出。实现点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面全指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概括并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概括出阶段特征。然后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制作图示图表、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通史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弱化了通史时序,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点分布于多本教科书中,使得学生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有一定难度。以31题为例,题目涉及外交政策转变――“一边倒”、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家发展战略――“一五”计划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点,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高考试题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候要有贯通意识,在充分研究教科书,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第将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联系起来,并择机适当补充重点知识以及其他版本教科书的不同表述。

三、活用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以后,考虑到“一标多本”的现状,专家学者一再强调历史教学应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把学科教材当成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觉得“教教材”的观念似乎已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太合拍了,挖掘大量的史料,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理解教材来实现的。知识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充实的历史课堂无法产生生命的律动。高三历史教学,重新回归教材,提升教材知识的深度认知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当然,“回归教材”绝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粗浅、机械地重复和再现,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强调在“读懂”、“读精”、“读深”教材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