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01-03
前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有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是随着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观念。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把西安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标志。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测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管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受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步步紧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气污染造成的气候异常现象频频登场,近年来,秋冬季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出现较为频繁的灰霾天气对大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作为引发灰霾天气的元凶,一个原来有些生僻的未有名词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它体积很小,直径达不到头发丝的1/20,但是却事关重大,因为它影响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已经给全球带来巨大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惨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践将缓和目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工业化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观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
近年来发生的血铅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四川什邡和江苏启东都发生了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等警示我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牺牲环境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重大国情,在认识和行动上反应迟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演变成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社会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对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关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生态环境既事关基本需求,又关系安全、发展、环境等高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全社会深切地感受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和水气声渣污染的环境恶化之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优良的、宜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客观限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如果不十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我们党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西安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塑造城市特色,突现城市价值,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发扬民主和推进依法治市,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最大的成就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最大的亮点是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最显著的变化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推进“创模六大工程”,使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得到看明显改善。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西安市关闭、拆除造纸企业45家,淘汰落后产能71.85吨/年;关闭小火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32.3万千瓦;拆除落后水泥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259.3万吨;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450万米;关闭小型轧钢企业17家,淘汰落后产能9万吨;关闭焦化产能20万吨/年;关闭128家电镀企业并引导20家企业入驻户县表面精饰工业园,实行集中监管,有利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65吨/日,较“十五”末增长了4.5倍,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94%,较“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建污水管网737.72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1054.83公里。完成了1827家餐饮企业废水整治。11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18所大学的污水处理站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累计拆改城区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近6000台,90%的火电发电机组建成了烟气脱硫装置,64.29%的集中供热锅炉完成了工程脱硫。
3.实施“引大济河湖”、“引岱济荆”、“引沣进城”等工程。将秦岭北履大峪水库、岱峪水库、沣河地表水引入西安城区,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全市共造成各类水面4.5万亩,再现了“山水之城”的面貌。
4.以生态建设为推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绿满西安、花映古城,3年植绿大行动”。经过市、区两级共同努力,城区共栽植大规格乔木10.13万株、8公分以上乔木136万株、花灌木471.7万株、灌木2246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666万平方米。全市公园达到63个,街头小绿地广场33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4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43%,绿地率为31.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古城逐步彰显出绿色韵味。
5.以保障世园为目标,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自2008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连续4年稳定在300天以上。西安市城区降尘量下降26.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下降4.5%和18.2%,渭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0.4%。入渭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其中污染严重的新河、太平河和皂河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92%、78%和71%。渭河干流出境水质持续好转,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下降5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年为100%。通过持续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全市交通噪声年均值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0年西安市荣获陕西省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6.以生态治理为突破,积极完善世园会基础设施建设。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昔日曾经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西安市有名的“垃圾场”。为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和形象,浐灞生态区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标,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治理环境入手,成为中西部率先开展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的地区之一。6年投资超过220亿元,浐灞生态区通过走生态环境效益化治理之路,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以往沙坑变成了湿地,用建筑垃圾修建起河堤,形成“大水大绿,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绿地景观体系,累计形成水域湿地1.5万余亩,湿地覆盖率达13.2%,完成林地及绿地7000余亩,林地覆盖率达1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6平方米提高到13.63平方米,区域生态用地比例达到24.6%。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中水管网200余公里,区域污水日处理能力从零提升到37.5万吨,年会用中水近1000万吨。建设项目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7.73%,天然气等情节能源使用率达到98.34%,集中供热率达到9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4.36%,浐灞河重现清澈,再现了灞柳含茵,芦荡惊鸿的自然盛景。
2011年7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生态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完成了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补偿区的转变,实现了开发区从片面注重产业发展向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其良好的景观环境和绿色形象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方面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打造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航空产品制造中心;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国首家商用卫星应用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成生态优美、国际化特征突出、以低碳环保为生活方式的宜居新城;建设历史文化新区、现代商贸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建设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建设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西北机电产品基地、新型的商务贸易区和文化旅游绿区;建设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通讯产业园、国际软件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科技生产基地,另一方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园,打造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划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先后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
(三)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
市人大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等环保监督活动,市政协领导定期调研生态环保建设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和创模工作;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等工作机制,对生态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坚持企事业单位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全民环保行动全面启动。设立市级环境保护政府奖项,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环境宣教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创建、绿色销售、绿色消费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公众广泛参与开创了我市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西安新局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环保生产力,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彻到西安市全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如何实现美丽西安?党的十报告也给出了答案:就是着力推进我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革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那么,我们怎么实现这种转变呢?
1.制定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协调的城市规划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和发展,以消除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他对资源的利用表达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经济特征是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因此,在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或改造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走低碳经济之路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设计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因而是我们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并进,力求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新起色。
4.大力倡导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社会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小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产出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能源。这与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完全一致。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清洁生产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十一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防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因此,“十二五”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工业污染物防治,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5.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水平。
(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滋润古城,惠泽市民。要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把占西安国土面积的57.9%,涉及五个景区,东西长约164公里的绿色屏障保护好、建设好,让秦岭常绿、八水长流。大力推进其它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渭河西安段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好西安绿色生态屏障。三是构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快实现西安城市定位,全召增强城市竞争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戴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气净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实施清水工程,努力实现“水更清”。实施大绿工程努力实现“地更绿”。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的责任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立体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全市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的污染,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低碳健康的消费模式。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订和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我市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通过考核评价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四、结论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安就要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2.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但是,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的意见》和《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要加紧科学编制本地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目标和重点,确定发展步骤和措施,确保我区沙产业、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筹集生态治理资金。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用煤、水、电等自然资源支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东部和西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而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之时,实行的市场经济机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生态治理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构建区域协调机制,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进行生态补偿。201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将我区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伊金霍洛旗、林西县、新巴尔虎右旗、多伦县列入国家首批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产业引导资金,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这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信号,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争取国家安排生态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资金时,向内蒙古倾斜。
合理分配生态治理资金。财政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家专项工程,如现代高效设施农牧业示范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土地整理项目等,要变直接投资为补贴、奖励机制,以激励人的勤劳性、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偿投资要作为动员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投资的拉动资金,引导全民投资建设管护生态工程,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风尚;生态治理资金不仅直接用于整治国土、生态建设、治理荒漠化工程,还要适当安排生态治理人力、智力和管理方面;生态治理资金分配,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绿”起来的保护与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要考虑后续产业问题,如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和沟坡产业、盐碱地产业,必须使荒漠地区经济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并就方法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规程是否符合实际,品种选择是否多效,施工是否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是否形成近、中、长期的后续产业,是否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等,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变革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在草场减人、转移、围封,实行禁牧、休牧、限牧、轮牧,发展沙、草产业,实现舍饲半舍饲;按照“因害设防、先急后缓、以水为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物措施和发展沙产业为主,建设沙漠、流动沙丘锁边林和农牧业生产防护林,并改造林种结构。按各记各的账、各报各的项目的方法,整合旗县生态治理资金,统一管理和使用,这是目前体制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各项投资效益的最好办法;把生态治理列入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中,列入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责任制,对不治、不管及造成破坏的要退出承包。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概括
战略任务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和理论化
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经过五年的思考与实践,在十报告中,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应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发展的全过程。
十为什么如此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这是因为,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其中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从长远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方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内涵
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第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标是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既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又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四点。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总体要求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策
1引言
宿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是淮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互动的重要节点。建市以来,宿迁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富民,加快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立足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
2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1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凝聚思想共识
生态优势是宿迁的最大优势,宿迁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指出的“建设生态大公园”大方向,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在规划引领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试行开展绿色发展评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形成独具特色的“1+1+N”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中,宿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和政府重视程度评价值均位列全省第二。
2.2补齐生态短板,着力抓好环境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污水治理、洪水防范、涝水外排、供水安全、节水管理“五水共治”,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土壤退化、治理地力透支、控制面源污染“五土整治”,燃煤烟气、车船尾气、工业废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五气治理”,坚决消除各种环境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宿迁生态环境质量。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江苏期间,累计交办宿迁市48件环境件,案件数量全省最少,占比不足2%,全部按时办结。在召开的督察情况反馈会上,宿迁市是2个未被点名通报的设区市之一。去年,按照“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全面开展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废旧物资60余万t,清运填埋垃圾14.4万t,用3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被国家环保部挂号、困扰城区30年、涵盖气水土多要素污染的历史顽疾,耿车片区的“耿车味”已经变成了“耿车蓝”,“垃圾镇”转型成了“淘宝镇”,整治成果被《新华日报》头版头条、中国环境报专版进行报道。
2.3强化生态优势,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沿大运河、沿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等“五大生态走廊”建设,大力推进沿河、沿湖、沿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实施林相改造和树种更新,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林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居全国平原城市前列。集中禁止洪泽湖和骆马湖采砂,整治716条非法采砂船,非法采砂得到全面控制。加大退渔还湿还湖和渔民上岸工程推进力度,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10万亩,湿地总面积达到256万亩。围绕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个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推进景观、生态、休憩相融合的复合型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6%;大力整治镇村环境,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6个。优化生态红线,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3%,位居全省第二,为发展生态经济留足了生态资产。
2.4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加快绿色转型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新路,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双提升”。科学编制《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以生态为基因,把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与转变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旅游、养生、文化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坚持以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扶贫重点片区选取8个乡镇进行试点,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加快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近期,正在推进沿大运河、古黄河“两河”生态富民先行带建设,实施建设百万亩生态成片林、百万亩生态湿地、百万亩生态高效农业、百条生态河道、百个风情旅游景点、百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六百”工程。
3宿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宿迁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3.1个别地方落实责任不够主动
个别地方对环境污染问题仍采取遮遮掩掩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或有案不查、有罪不究,或降格处理、以罚代刑。重地方发展、轻环境保护,对待环保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尤其是少数基层党委政府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力;相关职能部门对自己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识不到位。
3.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
一是农业结构不够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殖数量大,但产出效益低,且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缺乏有效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比如:产业链式集聚需要配套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纺织印染服务中心等公共处理平台尚未建设到位,其他产业链式集聚需要的公共处理设施也较为缺乏。三是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不大,城市集中供热尚未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供热管网覆盖率为80%,整体供热能力不足,供热缺口较大。四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乡镇污水处理覆盖范围不足50%,村居不足2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密度仅达到8.7km/km2,与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终端处理设施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乡镇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未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场等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2016年宿迁市PM2.5浓度减降率和空气质量达标率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但秋冬季节受不良气象条件和北方集中采暖燃煤影响,加之市区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燃煤较多、机动车增长较快、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宿迁容易产生污染天气,持续减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质量提升空间较大。列入省考的26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虽好于省考要求,但没有Ⅱ类水体,且劣Ⅴ类水质比例高。局部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3.4经济发展绿色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宿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集约节约化发展水平不高,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大绿量压力很大。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下达的目标,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目标要求达到0.524t标准煤/万元,而宿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68t标准煤/万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质也需要提升。
4加强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4.1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建市以来,宿迁一直秉持生态立市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迁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新路。利用3-5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5个生态富民片区、8个生态经济示范乡镇、5个生态特色产业园,50个生态农业示范园、50个生态经济示范企业、50个生态养殖示范项目、5个生态旅游示范景区、5大生态走廊、25个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系列创建,全面治理大气、水、土壤和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创新能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4.2推进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按时序进度推进尾水导流工程建设,做好马陵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扫尾工作、马陵河水生态系统构建、马陵河沿线智慧系统构建等。加快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可研编制、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督促骆马湖宿迁大控制三角区退田还湖生态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加快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五大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单项规划编制工作,依据规划细化方案,推进五大廊道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4.3提升“四大能力”水平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宿迁来讲,必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1)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加强污水收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推进镇村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物收集,着眼垃圾分类和收运,构建城乡一体大环卫格局。(2)提升污染物处置能力。强化生活污染处置,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着眼污染物处置,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终端和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危废焚烧处置项目等建设;强化生产污染处置,开展畜禽养殖场提标改造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3)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行集中供热,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提高供气能力;严格使用合格煤、优质煤,全面提高煤质和燃用效率。(4)提升碳汇能力。全面构建生态保护林网,大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切实提高碳汇水平。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积极推进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万亩生态湿地建设。
4.4建设重点绿色生态屏障
重点围绕洪泽湖、骆马湖周边,古黄河、京杭大运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流两侧,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城乡道路两侧等“三沿”区域,以及沭阳县新河、庙头、颜集、扎下、潼阳等西南花木产业林片区,泗阳县卢集、高渡、裴圩、城厢等成子湖林果苗木片区,泗洪县峰山、天岗湖、双沟西南岗经济林果片区“三大”片区生态林建设目标,全面排查确认林木种类面积,掌握并确定好规划的任务数据,按计划推进秋冬绿化造林工作,为打造特色生态林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13(3).
[2]程杨.宿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
[3]张琥.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造福于民[N].宿迁日报,2015-12-22.
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环境大国之一,未来在国际环境与发展事务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已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近年,伴随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各国围绕生态摩擦、环境争端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而这也正影响着中国在世界范围之内所展开的贸易活动。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以积极的环境政策来应对当前这一形势,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相关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地位。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正确理解和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水生态文明是一种爱水亲水、节水保水、量水而行、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形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环境以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和系统修复水生态以增强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水生态是生态系统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领域、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
2.我国水情决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我国水资源极其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退化。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城市缺水尤为严重,2/3的城市缺水;非法排放污水现象屡禁不止,水污染严重,1/3以上河流受到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超过承载能力,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19万km2,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湖泊、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湖泊和天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5%和28%。面对极其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形势,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三、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进展但问题不少
1.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一系列进展积极开展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重点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了以城市为单元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初步开展了河湖健康评估;开展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大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2012年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系列挑战和问题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薄弱。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较为薄弱,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现象依然严重。我国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产品及单位农产品水耗均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超采,恣意侵占和破坏河流、湖泊和湿地,恶意排放污水、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等现象严重。
涉水体制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也包含开发、利用、排放、处理等水的社会循环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领域、多环节的管理。然而,目前多数地区涉水事务还分散在水利、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多龙管水”局面在多数地区依旧,尚未形成统一的涉水事务管理体系。
相关机制问题十分突出。水价形成机制尚不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资源费等水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尚不能适应节水保水要求,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尚不能满足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水域和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普遍缺乏。建设经验模式有待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虽不是全新工作,但需要全新的体制、机制、管理、经验和模式。加之各流域、各地区的水情,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迫切需要差别化地探索和推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
四、建立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1.制度保障,持续推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顶层设计,重点建立健全和切实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等制度;加强区域、规划和项目层次上的水资源论证,实现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区域发展的“量水而行”;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估体系,及时、科学、定量地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成效与问题。
2.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宣传教育,加强水生态文明常识、技能宣传和普及。建立全社会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传播、诉求表达、实时监督、自我约束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重点在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重点社区和大型企业等开展节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改革体制,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强化涉水事务的统筹统管,积极有效地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重点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区,特别是在所有城市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必要时可设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
4.健全机制,有效推进改革和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逐步接近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实行阶梯水价等差别化水价制度。改革和规范水资源费制度,积极稳妥和差别化地提高水资源费标准。改革和完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减少污水排放,实现污水处理良性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改革和健全水源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对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湿地、库区的财政支持机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和水生态的保护水平。
5.规划引领,科学推进编制全国及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水资源依规科学配置。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严格按流域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确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抓紧研究制定全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重点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方向、重点领域、重点措施等。
>>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思考 恩施市实行“河长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お 江苏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推进黔南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原永续发展 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推进宁夏引黄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创新城市水管理模式,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招远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水生态文明建设 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关于潜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思考 加快大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对策研究 兰溪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 浅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当下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可以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同时,又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建设方法,明确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以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4、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5、水生态文明理念是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建设水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改变单一的防洪、供水和发展生态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人本理念、着眼人水和谐、实行统筹治水,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 三、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
一、特殊的水资源情势决定了江苏必须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江苏水资源的特点
一是本地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达到9492亿立方米。二是降水量大,产水率比较低。江苏多年平均降水量994.5毫米,折合水量达1017亿立方米,但由于江苏属于水网地区,水域面积大,蒸发也大,实际降水所产径流仅为降水量的1/4,低于全国,也低于长江和淮河流域平均的产水模数。三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在江苏,汛期集中了全年60%—70%的降水量,流域上中游来水也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排泄入江入海,形成弃水而不能利用。
(二)水生态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水体污染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1倍,许多河湖水体超量纳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三分之二的水域因水质恶化,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治理速度还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速度。以太湖为例,2012年实际入湖污染负荷中,总磷为0.204万吨、总氮为4.8万吨,分别是全湖允许纳污量的3.0和2.7倍。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水生态环境退化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河湖生物种群锐减,并以耐污型种群逐渐成为优势种,湖泊普遍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持续大规模暴发;另一方面,河湖萎缩,水域面积锐减。同时,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长期围垦、淤积和养殖,大部分湖泊都存在沼泽化现象,生态调节功能日趋退化。大量污染物滞留河湖,在河湖内部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严重内源污染。以太湖为例,污染淤泥淤积面积达到1960平方公里,占整个湖体面积的60%,严重区域淤积的污染底泥达1.5米以上,太湖湖泛生态危害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太湖严重的底泥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是洪涝灾害和局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江苏跨流域调水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在沿海地区、淮北地区和丘陵山区水资源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江苏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为28.9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份,全省缺水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全省缺水10.3亿立方米。
四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用水效率不高,2012年,江苏万元GDP用水量102立方米,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的水平;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左右,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为7—9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城镇供水综合漏失率达2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降至10%以下。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直接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体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江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出产的经济总量大,排污量也大。据2012年资料测算,当年向河湖排放的废污水总量与本地径流之比达到1‥1.7,为全国平均的15倍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水条件,河湖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国家正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靠无限制的增加用水总量满足用水需要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要求。现在全省用水总量已突破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约1/10,江苏必将是国家取水总量控制的重点地区。因此,要继续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江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工程调度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确立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比如城市规划上,要增加透水面积,包括规划理念和建设材料选取上都要考虑生态的需要等等。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要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和考核制度,严格水行政许可和节水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全面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从强化节水立法、健全管理机构、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和节水技改、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保护。要求从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制度设计,并从严格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快水源地达标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加大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推进地下水控采压采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从实施河湖水域“占补平衡”,建立健全湖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统筹河湖岸线开发利用,加大河湖保护执法、清水通道建设,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的要求与措施。
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大力倡导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整治,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健康河流、湖泊、水库、小流域和水生态文明乡镇、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退圩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积极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对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加快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和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利用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水生态监测评估,加强水生态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等。
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明确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制订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市、县(市、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评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命名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省水利厅已经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政府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河湖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加强科技支撑。强调必须加强水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落实经费保障。要求各级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经费要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省水利建设投资切块专项用于水生态文明相关工程建设,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化投入的水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强调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评价指标达标和重点工程实施等情况和指标纳入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要求市、县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省水利厅通报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
一、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树立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无锡经济升级版,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继续实施产业升级行动,集中有限的资源要素和环境容量,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加快把无锡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通过产业优化升级为环境减负、给生态增值。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严格落实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产业导向、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小予审批、不安排建设用地、不办理相关工商登记。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有序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促进产业间耦合、上下游配套,加快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川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抓紧编制和实施市级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增长边界,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加快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舒适宜居的美好家园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伞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一是加大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蓝藻打捞、清淤调水等太湖治理重点工作,深化“河长制”管理,全面实施“断面长制”管理,强化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连片整治、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四大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和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稳步提高,确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水泥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及恶臭气体排放,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扎实开展扬尘综合控制、秸秆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发展等专项行动,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和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率先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水平。三是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全过程,努力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无锡真正成为森林城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健全规范严密的监管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积极构建稳定规范、严格严密、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这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提供“硬约束”和“硬保障”。一是进一步健全环保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围绕节能减排、节地节水、生态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抓紧建立完善符合无锡实际、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把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进一步强化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试点,重点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建立和运行,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目录,完善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行有利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使用的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严格环保执法监管。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园区、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实施限批,实现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探索建立环境执法联动网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与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着力弘扬生态文化,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和群众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共同追求生态文明、自觉践行生态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一是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生态内涵的文化精品,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积极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快培育生态型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养,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公众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自觉自愿行动。二是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对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同和植物园的建设管理,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生态村、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加快建设一批融合自然、人文和文化要素的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让社会公众更好了解生态文化内涵、感受生态文明魅力。三是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我行动”等群众性环保活动,定期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及时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成立公众参与的第三方咨询调查机构,积极发挥环保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可以参与、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共建共享,营造全民建设宜居、绿色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强化生态保障,加快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党的十描绘了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华大地正涌动着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热潮。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青年一代更应挺立潮头、勇担重任。在此,我们向广大青年发出以下倡议:
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从珍惜一滴水、一粒米,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将绿色环保行为转变成日常的生活习惯,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宣传环保、带动他人,做生态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一己之力渺小,众人之力成城。让我们引领环保风尚、影响带动他人,争做绿色理念的辐射源,通过各种形式向人们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绿色文化,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贡献绿色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环境权
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大部署,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环境法治建设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立法的不断完善。目前《环境保护法》修改正在热议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稿》提出自己的若干意见和建议,试图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中国环境法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层面的跨越性发展。
一、制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雄踞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全国各地都深陷雾霾之中,难见蓝天白云。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为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和突出地位的高度,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党的十所阐述的生态文明,是继承工业文明、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包括清洁健康的环境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公平正义、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和生态治理规范体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伦理形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泽后人的伟大工程,对中华民族的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十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明确《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的、政策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应全面贯彻“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从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环境立法现状和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生态公平正义为宗旨,以环境生态安全为前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应是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对我国今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指导作用、长期引导作用、全面激励作用的综合性、政策性法律。
(二)宣示基本理念、基本原则
主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正义、生态公平的理念;生态安全第一的原则;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则坚持损害预防和风险防范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国际环境合作开发、共同治理的原则。
(三)明确规定公民基本环境权利和政府基本环境责任
公众享有清洁、健康的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众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管理的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损害环境的行为,有检举、监督和依法提讼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已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国家提倡和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各级政府对其管辖的环境质量负责,对保障提供环境公共产品和环境服务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和离任追究制度。在明确公民基本环境权利的同时,也使政府肩负起其应承担的基本环境责任,改变以往单纯以GDP论英雄、评政绩的不良做法,将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果纳入官员考核中来。
(四)明确规定基本的环境法律制度和措施
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有影响的公共决策和建设项目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家对污染物控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标准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和富余的排污削减量交易制度。国家提倡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
二、大力促进公民环境权入法
(一)环境权的作用和意义
1、环境权是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法律基础和有效武器。
在法治社会和权利本位的语境中,环境权入法,特别是规定公民环境权,是使公民环境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这不仅可以彰显我国综合性环境法是保护公民切身利益的法、是关乎民生的法、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是依靠公众参与和公民诉讼以保护环境的法,而且可以向世界昭示我国积极保障人权和承担环境责任的大国态度。规定环境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的需要,是改善公众生态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更舒适生活,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的需要。
2、环境权是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诉讼的基础。
规定公众环境权,可以为其他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奠定扎实的基本权利基础,并全面带动环境法治建设。此外,明确规定公民基本环境权,有利于建立健全一整套富有环境法特色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法律规范和环境法律制度,诸如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管制度,环境损害预防、资源修复和补偿制度,生态修复和补偿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3、有利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高政府环保管理的效率。
规定环境权,有利于公众真正参与到保护环境和生态治理的进程中,从根本上确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义务,提高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效率,将我国现行的“环保靠政府,轻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和责任监督”,从根本上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制和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
(二)环境权入法有国际经验和国内基础
国际法方面,不少国际环境条约和法律政策文件均有环境权的规定。《奥胡斯公约》不仅在其序言中明确宣布“确认每个人既有权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又有责任单独和他人共同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考虑到公民为了享受上述权利并履行上述责任,在环境问题上必须能够获得信息,有权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并在此方面承认公民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可能需要得到援助”;而且在其具体条文中明确规定,“为促进保护今世后代人人得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每个缔约方应按照本公约的规定保障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权利”。
国内法方面,自1989年以来,我国有关环境权的立法已经在某些地方立法和军队立法方面获得局部发展。吉林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福建省、上海市、珠海市、深圳经济特区等地方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国人民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修订)等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权。我们应该以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并全面贯彻其精神,将公民环境权早日入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
(三)环境权条款的建议及解释
1、环境条款中的“环境”,是指《环境保护法》中界定的环境。
环境是环境权的客体。从总体上讲,除某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财产外,环境基本上或大部分属于公众共用物的范畴,它不同于我国《物权法》中规定作为物权客体的“物”。所谓公共共用物,是指不特定多数人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物,包括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财产、环境要素、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等;其主要特点就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国务院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曾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2、环境权条款中的主体,指一切个人和单位,也可以指公民、法人和组织。
法律上的一切人包括自然人和由自然人组成的集体;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个人指自然人,包括作为国家公民的自然人和作为外国国籍、无国籍的自然人。这里的公众不是抽象的“全体人民”或由某个组织代表的“抽象的人民”,而是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和团体。
3、环境权条款中环境权的主体所享用的环境是指“清洁、健康的环境”。
判断或评价环境是否清洁、健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依据,不是靠我们单纯的主观感受和感性认识。
三、建立高效运行的环境监管体制
(一)依法完善环境监管立法
为完善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需要靠立法推进其改革。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体制法规存在诸多问题,法律缺位及冲突使其有许多弊病。因此,完善环境监管立法首先应从立法出发,清理现存法律体系,进而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在综合性立法基础上,再由各监管机构、各地方环境保护机构将自己依法承担的职能具体化,保障环境监管职能的顺利执行,进而建立完整的环境监管体制,对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立、运行、变更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持环境监管机构的稳定和工作的持续性。
(二)科学合理设置监管机构
环境监管过程中药明确各环境监管机构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其行使职权的法定程序,协调各机构在环境监管中的关系。实践证明,协调机制是提高环境监管效率的必要手段,避免部门之间为了利益之争相互压制,各自为政。当涉及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事项,环境保护部应作为领导部门,组织协调其他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提高决策和执法效率。
(三)明确划分环境监管职能
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就是环境监管职能的重新分配。首先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对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环境监管的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应当配合彼此的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环境监管效率的提高。
加强环境监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是加强环境监管的基础和关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监管方面的经验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十精神,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等现状,从科学合理设置监管机构、明确划分环境监管职能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真正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目标。(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几个问题》,《政法论丛》2013年8月。
[2] 张程:《美丽中国的环境法治保障――以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6月。
[3]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7年。
[4] 周玉华:《环境行政法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P641.8 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宝贵的水资源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乎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共同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持续发展。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体现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历史上历来是善治国者必重水利,中华文明实际上是治水文明,也正是因为重视水的价值,中华文明才能绵延数千年,不断繁荣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生物物种锐减等问题不断加剧,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作为生态系统控制性要素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不解决好水的问题,就无法克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就无法实现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蜕变,也将无从谈起生态文明。
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现阶段水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框架下,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形成适应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系统科学地解决水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二)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
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在维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满足居民基本水资源需求基础上,突出重点,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适度建设水景观。
(三)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 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
根据各地水资源天赋、水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积极性较高的城市或区域,开展试点和创建工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辐射带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的改善和提升。
三、给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些建议
(一)加快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体系
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阶段性管理目标逐级分解,形成覆盖全省、州(市、地)、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硬约束指标体系。完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严格用水定额管理,提高各行各业用水的准入门槛。核定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明确各流域、区域水功能,构建出最严格的管理目标体系。
(二)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统筹推进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水保生态建设,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长江黄河源区预防保护、基本口粮田等重点水保工程建设,加大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生态自然修复和保护力度。
(三)切实做好水资源节约保护
规划建设一批农业、工业、生活等各领域节水示范工程,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争取到2015年末,各项节水指标有新的突破,流域用水效率有较大提高。加强水功能区监测站网建设,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力争到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到2030年水质基本达标。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开展水库等三处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初步建立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四)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今年起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全省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保障“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进一步优化现有水文站网布局,提高水文监测、监控预报能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境内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加快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加快完善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水资源管理科技支撑。充分借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先进的水资源管理和技术经验,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倡导先进的水生态伦理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等方式,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提高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传播水文化,加强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等方面的水文化宣传教育。
(五)准确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发展并确立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是有效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长期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写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思想上要贯彻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总之,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规划建设的主题,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和思考。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从节约、爱护每一滴水做起,全力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为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仙居之美更在于她难得的蓝天、青山和碧水。对于雾霾蔽日的大城市居民来说,仙居无疑是块难得的心灵净土,“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谓实至名归。虽然目前仙居还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但我们始终相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转型、抓统筹、优环境、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连续几年的生态创建,2012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今年将迎接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仙居特色的创建之路。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
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选择
国家顶层设计与县域发展思路叠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回答。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只有在辩势中蓄势,才能在造势中乘势。早在2001年,仙居县就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2011年在顺利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十几年来,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创建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绿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生态立县战略的步伐更加坚定。
县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仙居县森林覆盖率77?郾9%,出境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3万个,近三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均达到9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连续多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让生态基础更加扎实,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355个,10个乡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由于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前几轮发展中仙居逐渐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55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占浙江的40%,居台州市末位。在浙江新一轮实干促发展的区域竞争浪潮中,仙居不可能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剑走偏锋,将自身的特色优势最大化,而仙居最大的优势就在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只有抓住这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三生融合”,不断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有序,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乐活之城,是仙居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县创建的目标所在。
一、德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树立生态建设目标。近年来,我县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全国藏区生态经济示范县、旅游文化精品县、长治久安模范县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环境创优和机制创新为抓手,着力构建“六个德钦、六个家园”依托优势资源,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抓手,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利用效能型转变。以生态、环保、节能为突破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2.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近年来,德钦县以构建国家生态屏障为目标,连续五年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认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陡坡治理和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促使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仅2013年,我县有效管护天然林面积达854.18万亩,落实管护人员97人,聘请护林员734人,签订县管护合同781份。认真组织、实施了公益林建设项目,全县共实施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二是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县3.8万亩退耕还林地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2013年,共完成种植业2200亩、补植补造2000亩、优化树种2000亩,安装太阳能700座、实施生态移民90人、完成技术培训500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投入资金达369.58万元,项目涉及六乡两镇。三是认真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和石漠化治理工程。2013年共实施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4177亩。四是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013年,全县共有44109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35万株,成活率达96%,有力地推进了县乡绿化造林的步伐。五是稳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2013年,德钦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300口,节柴灶3000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100台。
二、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制约。地质灾害是我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以滑坡、泥石流、不稳定边坡和崩塌为主。根据2011年编制的《云南省德钦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目前我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58处,其中滑坡212处、泥石流86条、不稳定斜坡21处、崩塌24处、地面塌陷15处。
2.经济条件制约。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二是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举步维艰。受资金、技术、人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我县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原始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市场主体培植效果不明显,经济发展缺乏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缓慢。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我县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动力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四是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县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
3.思想观念制约。与大多欠发达地区一样,我县信息比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一是生态意识不强。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仍较淡薄。二是生态保护意识缺失。农业上,虽然大力提倡节肥、节药、节水,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有加大的趋势。
三、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我县有着良好的地缘优势和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建设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态文明。
1.树立生态意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一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破坏生态,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经济发展。要改善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来摆脱贫困,使农村走出贫困加剧与生态恶化的怪圈。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小康德钦、平安德钦、生态德钦、开放德钦、人文德钦、团结德钦”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经济。三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在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融合园林绿化和生态理念,努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2.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设立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管理机构,将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工作一盘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做好生态“加减法”念活绿色发展经
——在全省生态文明大会上的交流材料
稿子市稿子区是x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x%,是稿子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区(县、市)。可以说,保护太湖水环境是稿子最大的生态担当。
近年来,稿子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太湖围网拆除”、“七子山地区大气环境整治”、“善人桥断面达标整治”三大环境整治标志性战役初战告捷;2018年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
2018年以来,稿子区全面细化实施环太湖“加减法”,探索以建设“减法”换生态“加法”、效益“加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表明,环太湖“加减法”以“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为基石,坚持全区“一盘棋”一体联动、互促共进,契合了环太湖地区的发展实际,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导向,是系统性思维和规律性把握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探索。
一是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和核心是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战役。
稿子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全面推进年度治太重点项目,太湖“五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太湖稿子水域水质稳定向好;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渔洋山水源地、寺前水源地防护设施建设,取缔寺前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农家乐。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化工、家具、印刷行业voc治理和汽修行业整治,完成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面落实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正轨,完成202家重点工业企业用地及遗留地块基础信息调查及风险筛查,建立污染场地档案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库,将土壤调查作为建设学校、商住等敏感项目的前置条件,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2018年稿子区环境空气pm2.5浓度年均值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2.9%,同比上升5.5%。全区9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面达到年度考核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连续11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脱离环境保护搞产业转型升级是“竭泽而渔”,脱离高质量发展搞生态环保是“缘木求鱼”。
从稿子区实际来看,产业层次偏低、污染排放较高、环境影响较大的“散乱污”企业(作坊)等落后产能,在一些区域仍不同程度存在,已经成为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
“263”专项行动以来,稿子区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为发展“留白”,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累计完成“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3791家,其中关停2401家,提升1390家,开展区块化整治30余宗,腾出土地2000余亩。同时,稿子区加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落实管控职责,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对沿湖重点镇(街道)实施保护优先战略,制定最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划定“三线一单”,2018年共劝退拒批项目35个,涉及投资金额3.135亿元。
在此基础上,稿子区政府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签订了《2019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年度重点任务。2019年,稿子区将围绕“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加快区内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业和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着力整合提升工业集聚区;深入落实化工企业“四个一批”整治任务,实施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和整治企业(作坊)200家;散乱污整治1199家,严控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电煤使用比重;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确保2019年,稿子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30%。
三是以“减法”换生态“加法”、效益“加法”。生态环保已成为促进新形势下稿子经济换挡升级非常重要的动力,稿子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加快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建设,通过推进绿色发展行动、水环境治理行动、大气环境治理行动、土壤环境保护行动、生态修复和保护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行动等七大生态文明优化提升行动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