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地理教学感悟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感悟 直观教学 提问艺术
地理教师都有同感,不少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动力,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理知识本身较为抽象,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初中生还没具备;另一方面,也许是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形式比较呆板有关,因此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略谈几点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界限,广阔遥远,内容范畴,涉及多个学科。如果只凭教师一只粉笔、一张嘴或学生个人的视野和见闻去理解,那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才能把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发挥插图、地图册、地理挂图功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教科书,与地理课本可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可从地图上直接获取地理知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充实和简化课本中的文字叙述,产生“见图识文”、一目了然的效果。它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二)精心设计地理略图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利用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既能展现内容特征,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起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印象深刻,兴趣盎然的作用。
如讲解“长江”内容,老师可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长江的入海口。画干流时,可把干流比作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教师讲到哪里,干流就画到哪里。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教学,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栩栩如生,它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长江的特征;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三)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直观优势
运用投影、幻灯、电影、录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电化教学以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等独特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课堂提问艺术
学起于思,思起于凝;提出问题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讲究课堂 提问艺术,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课堂提问要讲究层次性,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还要讲究趣味性、启发性,才能激发学生沿着一个正确的思路去想,并从中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
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发挥教师在课堂上“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方法,展开思维翅膀,把学生带到思考的殿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地理事象和人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的教学不是死教教材,而是灵活使用教材。这里所讲的“灵活”并非随心所欲的意思,而是指抓住教材精髓,“灵活”地呈现教材内容,传授教材知识,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变成地理能力或地理观念,使学生心中有“图表”,眼中有“演示”,思维空间里有各种各样的“画”。
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各种图表,地理学科的考试命题也多是以图表类的题目为主。所以,老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补充一些图表,以图表形式来说明地理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长期坚持,学生心中就会形成图表。
“演示”包括实验演示、模型演示、教师表演和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演示,学生对演示的中的知识就会活灵活现在展示在眼前,运用起来,就会随手可及。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给教师调控课堂带来新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规范。首先,小组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在小组成员中应根据活动需要设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其次,组内各成员应明确职责。主持人主要负责对本组成员的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实验操作等活动。记录员是负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将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归纳总结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如学习“中国的河流”时,可安排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为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洞庭湖“围湖造田的利与弊”及整治措施。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合作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对话和共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和合作程序,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或声音过大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有的问题教师也可提供给各小组思考讨论、解决,教师进行适当总结。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结果的科学性予以及时的评价,评价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可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合作,并予以奖励。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较为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物理课堂学生情绪低下,不主动回答问题,没有积极参与教学,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趣味教学,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为物理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再者,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主投身到教学中来,增强其自身的自信心;最后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亲身感受电学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教学感受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作为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学知识较为抽象、晦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书本上的内容灵活转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应电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化学生对物理电学的认知。
一、引导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好动、好问的特点进行教学,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动手实践,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究电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例如,在教学《电是什么》时,教师在教学开始可以以学生的生活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电: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电吗?学生争相回答:“电灯、电磁炉、冰箱……”这时,教师可以继续进行电的介绍,吸引学生注意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些高科技都离不开电。那么你们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二、趣味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中进行趣味教学,使学生敢于、乐于参与到教学中,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创设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在教学《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教师在教学的一_始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那么我们如何将他们连入电路中?”之后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通过提问使学生形成疑惑,激励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发散学生思维,冲破既定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每位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被赞许的愿望,在获取成功后,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学中来。而在多次经历失败,遭受挫折时,则会削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削弱。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得到与其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相当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各个环节的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要依据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尝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与需求,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与
发展。
四、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感受电学的实用性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并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感知,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电学在生活中的体现,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学在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在各个角落,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路,学会用测电笔测量电流,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在生活中接电线,读取电表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电学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进行电学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乐学、愿学。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优化教学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影芳.农村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研究与教学策略[D].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