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

第1篇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国际经合组织等比较权威的机构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后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做出界定:所谓高新技术企业就是从事高新技术开发、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转化创业投资的资本运行活动。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支持等活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承担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品的研发费用、研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所占的比重较大。(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这两方面来看。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无法估计的、无法掌握的事件,使得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企业的经济遭受损失、企业的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引发的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仅仅表达的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的风险。不论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还是狭义的财务风险,都具有一样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两面性。(三)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主要就是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预测、警报。任何企业要想保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财务环境进行监测,财务预警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危机的一种表现,一旦企业的经营者发现企业存在着潜在的财务风险,就必须立刻进行处理,企业一定要认真处理好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为企业合理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奠定基础。(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研发费用的支出较高。如前所述,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内涵的叙述可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来引领时展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占领先机。但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虽然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发经费(投入做了相关规定)金额做出了规定,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过程来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企业在未知领域中的探索,风险性也就可想而知。一旦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以失败而告终,那么高额的研发费用和人力资源成本就如同泥牛沉海。2.智力资本成本较高。我国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的过程中,明确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中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一般要占到企业职工总人数的30%以上,而企业中真正从事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高精尖人才应该占到10%以上。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智力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智力资本也成为企业所有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明显标志。3.存在较高的市场竞争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就是指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要想使自己研发出的产品能够准确、快速地占领市场先机,就必须保证自己研发产品能够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能够切实适应时展的要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在技术研发滞后性、专利成果的溢出性之间进行着博弈。技术研发的滞后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并未在同行业产品中赢得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带来的附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的溢出性有可能出现企业的研发成果被其他企业模仿的结局,模仿的企业由于并未在前期投入一定的研发资金而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并且能够很快占领市场先机。可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市场竞争风险较高。(五)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过程。从产生发展至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在前期的发展中经常会受到资金、人力、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缺乏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产品基本上还是模仿型、改进型的产品,这就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缺乏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属于自己的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正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这种发展历程导致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国家有利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对研发费用的投入,但是投入的力度仍无法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再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转化率比较慢,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研发人员大量缺乏,管理层的决策能力不高,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从宏观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企业无法主宰的因素。如: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指产业制度缺乏完善、国家对利率的调整、国家税收政策变化、通货膨胀等;再如: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虽然有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进行了前期市场调研,但是产品的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市场前景也是不确定的,消费指导消费偏好、经济条件、偶发事件等,都能带来影响。(二)微观因素分析。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原因引发的。如: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研发技术转让为产品的不确定性、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内部管理的不确定性等,这些都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分析———以A公司为例

(一)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A有限公司于2004年01月12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经营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电声器件、新型机电元件)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并多次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并获得了国家的专利,这些成效对A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A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现状。1.资金使用效率风险控制成效低。为了能够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A公司这两年来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市场竞争、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投入还在不断增加。如:为了保证研发费用,A公司通过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向银行借入大量的贷款,在归还了研发费用贷款利息和一部分本金后,A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量十分有限。但是,A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持,这对于A公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目前A公司的预算制度还不到位,虽然预算项目比较详细,但是并未实现与公司其他部门整体预算的完美融合。2.对信用风险的事后控制缺乏完善措施。就目前A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来看,并不是很重视。由于和A公司合作的企业和客户信用级别比较高,在产品销售后或者技术转让后,存在一定的回收期,但是不论时间多久基本都能收回。另外,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随着企业市场的开拓,企业的营销部门的员工更热衷于产品的销售,对产品货款的追回缺乏积极性。可见,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中该公司还是主要体现在销售的事后控制上。3.融资方面存在风险(个人感觉这段没有说清楚)。在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负债经营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企业出现过度的负债,必然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如:A公司在成长期中,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公司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其资金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这就造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一直较低。再如:某位国家级科研人员曾经看中了该公司的实验室,并与其进行了实验合作,A公司的领导层也十分看好这个项目,在优厚的资源优势上该公司与科研人员的合作非常愉快。但是,在后期由于该公司在一年内承接了一些大型项目的研发,于是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支持。由于经营中的保守态度,没有资金支持的A公司只能中断了合作,从而错失良机,这对A公司而言是一大损失。4.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健全性。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需要企业建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指派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制度。但是,就目前A公司的现状来看,在这三方面都存在问题。如:A公司并未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士、未制定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5.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匮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一个随机的变化过程,但是,A公司并未构建完善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旦风险发生,A公司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如:A公司在对风险的事前控制方面缺乏主动性,并未对财务风险的状况进行主动监控。

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风险预警的有效建议和策略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其自身的特征表明必须加强探索和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如果技术创新能力弱,就必然无法同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竞争,也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力、利润的增加都来源于自身的技术创新,一旦企业出现技术创新危机,忽视了市场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创新与引进,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企业离被市场淘汰的时间也就不远了。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必须尽快加强对专项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在产品研发上一定要主张自主研发,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科研竞争能力,只有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在同行业中占据领先的地位,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获得长远的发展。(二)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是否拥有科研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创新、知识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上,还应该更加关注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案例中的A企业而言,自身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已经形成了一部分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企业管理上,A企业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如:该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是由一个人担任的,董事会持股比例也不合理、监事会更是流于表面形式。可见,该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弱化了公司的治理效率和效能,更为财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公司治理效能的提升,逐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三)对财务指标进行全程、动态化管理和关注。企业的财务循环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持续性的过程,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的费用,此时的技术并不太成熟,流出了大量的资金;在后期,企业的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但是,此时的企业又面临着资金缺口及融资的财务风险,资金流入量也不稳定。如果我们只从数据上对预警信号进行判断是不完善的,也是很难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发展趋势的。针对这些问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必须要对财务指标进行长期的、动态化的监控和关注,对于财务指标中所反映的预警信号、财务风险预警等及时进行识别。(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必须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建立一系列的流程控制体系,这种流程应该涵盖企业中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服务、行政管理等不同的环节中,并严格地遵照企业的各项规范对流程进行控制。而对于在运营中发现的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总结与研究,及时修改和完善流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行业特征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远大于其他传统行业。因此,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尽快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多阳.论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2013,(12):21.

[2]彭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1).

[3]黄麟.探析我国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J].管理观察,2015,(23):65-67.

[4]肖晓蔚.互联网时代的财务风险防范[J].信息通信,2015,(8):145-146.

[5]刘国栋.企业风险防控管理浅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

[6]王熠恒.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以乐视网为例[J].当代会计,2015,(9).

第2篇

关键词: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控

一、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相比传统企业,初创型高级技术企业具有如下特点: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投入比例高,科研技术人员占企业的总人数比例高,与传统企业的产品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科技前瞻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统称为“三高”企业。而高收益的同时伴着高风险,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比一般企业高很多。具体表现为:1.企业的研发投入高企业初期的研发投入很高,产品处于开发阶段,需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如何实现量产中来,据有关调查显示,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的投入是传统企业的15~20倍,并且投入的金额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研发难度等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投入到前期产品的开发。2.企业的资产规模小企业一个新的产品从研究开发环节到最后推向市场环节存在着试产这个环节、这些环节使得初创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和其他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相比,企业的资产规模小。第一,企业的原始投入少,特别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创时期,新产品的孵化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育发展的最基础的一环,在这一阶段资本一般不会选择介入,因为产品的市场不确定很大,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产,以此来规避重资产的风险。第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小,高新技术型企业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就是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企业获利,不像一般传统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获得更多的利润。[1]3.企业的市场风险高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前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前期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沉没成本都很大。同时,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有迭代更新快、生命周期比较短的特点,这就使得研发出来的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高,有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前期研究开发阶段到试产都很成功,但是一旦投放市场却遇到失败,最终导致创始人血本无归。因此,市场风险既可以让一个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很大的利益,也有可能把企业的所有努力都白费。4.企业的融资难度大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初创型高科技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由于筹资受资产规模的影响,银行资金很难拿到,则企业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融资方式,那就是股权融资。同时,目前银行都加强了对贷款发放风险的管控,公司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才能够顺利贷到款。综合这些因素,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很难选择债务融资的方式筹到资金。而股权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资金流通性差,很难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二)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新设立的很多,该类型企业在投融资以及日常的经营中不确定风险是不断增加的,面对各种风险,特别是面临资金链现金流的风险,这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的威胁。因此,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在其运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风险,进而有效地防范风险发生并对风险做好准备,尤其是帮助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其风险来临之前提出相应的策略,降低企业资金流断裂的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2]

二、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弱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非常快,高层往往只能看到直接的利益,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需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就可以不断找到新市场扩大业务。但是,初创型高级技术企业和成熟的传统企业相比较,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不确定风险非常大,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研发、产品开发当作企业的全部的焦点,未重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未将风险纳入公司的管理中,缺乏风险机制,这样便不会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二)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与人员与成熟性大企业相比,初创型高新科技企业起步比较晚,在管理上还存在需要不完善的地方。而在企业的初创研发阶段,管理人员往往会把重心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的研究等方面,往往忽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这类现象的发生间接会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少,特别缺乏管理能力和素质都比较高的人才。企业很难顺利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很多具体的财务工作仅仅停留在记账上,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很弱,影响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并且很难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财务决策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在我国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中,对财务决策一般采取高层的经验以及主观来判断。在决策过程中,高层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获取仅仅是会计报表以及简单的财务分析,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展现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以此来做出的决策,通常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决策时,要求决策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不同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市场信息等等,选择出最佳的财务方案。

(四)财务风险应对水平弱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没有风险管理部门,对项目的亏损额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这个概念,大多是工作进展到哪里是哪里,走一步看一步,公司缺乏长远的风险管控和意识。一旦风险来临,由于没有做预判,没有准备,公司最后面临破产的风险。由于财务风险很难准确预判,因而处理财务风险常用的方式是事后救急及控制。如当企业资金面临财务风险时,企业没有建立风险专用资金,临时筹资已经来不及,在这时融资亦是困难,企业面临停业转不动风险。又譬如投资,如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而导致投资失败,管理层过于乐观,公司决策失误导致投入资金过大,亏损巨大导致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已无力承担,无法应对,从而导致公司面临破产。[3]

三、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立适宜的风险管控体系是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应对风险来临的重要手段。进行有效规避内部财务风险需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首先,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须建立与时俱进的风险管控理念和意识,企业人员重视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完善风险防范的管控体系,与此同时,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如果内部人员还满足不了需求,可以请外部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来解决。其次,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建立风险管控部门,该部门的职能是严格管理企业的各项风险,为初创型高新技术的风险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完善实时跟进和改进,部门有专门的人搜集对风险管控相关的信息。最后,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不阻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尽量完善和改进风险防控体现,采用合适并且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分析,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防范潜在风险的到来,并且在遇到风险后,能够及时总结此次风险的应对经验,为下次风险的到来提供经验。

(二)加强市场调研和预算管理财务人员应加强学习,积极全程参与项目的立项环节,规范项目研发流程。财会部门与研发部门应保持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项目进展、项目预算、研发费用的使用情况。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确定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逐步地分解,预算在企业的内部管理管理及风险防控中日益发挥作用,用于预测和规划企业的经济行为,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情况,亦可以将此作为激励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起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经营过程中,做到事前有预算计划,事中有预算控制、事后能根据预算进行考评和追溯,共同朝着公司的总目标来经营。

第3篇

摘要:虽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收益使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但它的高风险也让人们望而却步。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以沪深两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统计样本,随机挑选10家企业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以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为判断标准,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中的各项指标因素是否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同时得出相关指标与财务风险呈现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实证分析 影响因素

一、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企业变革的进程也在日益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衡量其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有理论认为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确定财务风险的形成缘由,对防范和预警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用其有效的数据,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因素的预警线或者预警范围,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促进其有效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魏宏江(2009)指出,企业资产活动和生存经营方面的数据主要体现在经营现金流上,所以现金及其流动性直接操控着高新技术企业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短时间内,若企业想要生存并发展经营水平,并不是强调盈利,而是着重考虑能否拥有充足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并能维持一定时间。库存、到期负债、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增加便是该风险的主要体现。表面上看企业的资产总值在增加,但相当一部分资产是处于具有潜在风险的形态中,这样必然增加经营风险。为了短时间内激增销售数据,很多营销者采用赊销的方式,使账面上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直接导致许多优质资源无偿被债务人使用。

二、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首先,企业获取财务杠杆利息使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增大负债息税前利润下降无法弥补固定利息支出每股利润加剧下降增大财务风险。根据上述关系得知,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财务风险越低。其次,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转信息,一般会选取并分析被研究公司的营运能力。即资金周转好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小财务风险小,反之,资金周转状况差,财务风险也较大。第三,盈利能力将体现企业的经营实力,没有盈利企业就难以谈发展,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发展计划越长远,抵御风险能力也就越强。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成反比。最后,发展能力即企业成长能力,代表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能力。假设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在一定范围内规模扩大越快,盈利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增长,则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四个假设:

假设1: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二者正相关。

假设2: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呈反向变动。

假设3: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

假设4: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1.样本选取。本文收集了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至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的相关财务报表数据,遵循的原则为:(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间连续超过三年且流通股为A 股;(2)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有效;(3)剔除了金融行业。

2.数据来源。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金融经济信息数据库及网站上所披露的相关报表数据。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加工整理进行实证分析。

(二)定义变量

1.关于财务风险变量的度量。选取不同的财务风险变量的主要依据是选取指标种类的个性化。度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股票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另一种是以会计数据作为基础,会计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内应用较多。各国学者采用较多的Z积分模型法,是由美国专家埃特曼提出的,第一次用于研究关于公司破产问题。其中提到的Z值是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从无数个财务指标中选择了比较有分量的五个变量,最终产生一个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概率值。其判定模型是: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权益市值/账面总负债;X5=收入/总资产。

2.关于营运能力变量的度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四个数据在衡量营运能力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数据的收集方便和使营运能力的评价更加完善,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进行研究。

3.关于盈利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等。本文选取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进行研究。

4.关于发展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本文选取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来进行研究。

5.关于财务杠杆变量的度量。评价财务杠杆主要用财务杠杆系数来测算,由于考虑到税前利润变动额和税后利润变动额计算复杂、工程量大,本文着重选取资产负债率来研究。

(三)影响指标的筛选

本文将实证分析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数据,提取了对应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财务风险水平,提取Z积分模型法中的Z值来计算;将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净利率、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四)描述统计

1.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如下页表1所示。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平均值2012年为54.8426,2013年为55.1995,

2014年为54.1958,平均值先升后降,标准差也是先升后降。可见财务杠杆三年内的总体趋势是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总体偏升高,营运能力呈上升趋势。从下页续表1可以看出,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先向上变动后向下变动,总体呈上升变化的趋势,销售净利率整体呈向下变化的趋势。盈利能力无法衡量。发展能力三个财务比率先升后降,整体上升。

2.财务风险分析。根据埃特曼对财务风险水平Z值评价标准:区分该企业是否评定为破产企业分界点的值为2.675,当Z值小于1.81 时,评定为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财务运行状况相对较差,也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当Z值介于1.81和0.675 之间时,评定企业处于一种“黑色地带”,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强,需要重新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管理与整顿;当Z值大于2.675 时,评定为非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小,财务状况运行相对良好,也就是说破产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2014年,这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90%的公司财务运行状况良好,另外10%的公司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但没有公司财务状况较差,也不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从整体上说,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样本均值为:Z=6.7442,标准差为2.9207;2013年样本均值为:Z=7.5129,标准差为3.0413;2014年样本均值为Z=9.1083,标准差为3.8141。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不存在较大风险,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化。表2、表3列示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

(五)结果分析

1.各因素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表4是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从中可以分析出:财务风险z值与财务杠杆指标资产负债率(X1)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X2)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存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盈利能力指标资产净利率(X5)和销售净利率(X7)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股东权益报酬率(X6)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发展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X8)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资产增长率(X9)、股权资本增长率(X10)呈负相关变动关系。

2.各因素的主次影响。其中,盈利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大于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同时还能看出:(1)从拟合优度来看,多重可决系数R2=0.5277,调整后的多重可决系数R2=0.2792,小于0.5,拟合程度较差。(2)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来看,与“资产负债率”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2.6254>t0.05(30-3)=1.7033,说明资产负债率对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显著;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O-0.0231O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评析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其特有的特点:资金投入大,高投资、高回报的同时高风险随之而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比暂时仍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经营业绩较好,所以其获得资金的渠道会明显增多。为了进一步扩大研发创新性、开拓市场,很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会选择低成本的负债融资,借助财务杠杆的作用,当公司收益上下浮动,经营出现轻微亏损,判断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为了能及时地掌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展的动态并要规避风险,需要管理人员更加努力地研究财务风险识别模型。

(一)分项财务风险指标评析

根据本文的假设再结合实际数据得出以下结论: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呈正相关;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

这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符合行业要求的前提下将财务杠杆、股东权益报酬率及销售增长率的数值降低,将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适当性升高,以求财务风险最小化。

(二)财务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的评价

建立恰当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早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监控。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广泛的影响力和不断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该类公司内部的运转情况特别是财务情况,会对公司内部有关人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对公司外部蓄势待发的投资者等相关群体产生相对影响。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法规监督高新技术企业将财务风险评价早日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中,同时鼓励公司定时财务风险评价及分析结果,从根源上实现实时监控,监督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起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特征,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风险因素实证研究,明确其财务风险涉及到的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力,为高新技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扩大发展空间、提高营运能力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本文选取数据时间为三年,使得报表信息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样本仅选取10家上市公司,不构成大样本,对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偏误。进一步研究需要在解决上述不足的前提下,尝试分析该行业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需要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X

参考文献:

1.魏宏江.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3.秦萍,郭雪飞.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4.刘燕.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5.李卫鹏.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6.王又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对策[J].商业会计,2014,(16).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前言

在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风险是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我们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财务预警理论,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在财务风险形成之前有所预知,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干预,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的经营效果。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对财务预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的概念与描述

1.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财务危机的统一定义,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财务危机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从企业的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标严重恶化;第二,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第三,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2.所谓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 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

三、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财务预警方法分析

目前的财务预警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如何能够利用正确的财务行为,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危机来看,财务预警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对财务危机进行预先判断和分析上,旨在通过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分析,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目前来看,企业财务预警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通过对基础的财务数据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推动企业采取具体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

其次,通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主要方法为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发、因素分析发等,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再次,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一旦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和消除。

四、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从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预警方法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为基础数据分析层面,其次为专业分析方法层面,再次为潜在风险预知层面。虽然这几种方法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和市场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现有的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

1.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预警方法过于单一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虽然对财务预警理论非常重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财务预警的方法采用的比较单一,没有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没有完全消除企业遇到的财务危机。

2.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财务形势日趋复杂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自身的财务形势也比较复杂,企业的多数资金都用于产品研发,导致了资金配置不合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日趋复杂的财务形势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

3.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结构方面将资金投入重点放在了产品研发上,客观上导致了资金倾斜过于明显,使企业的财务面临一定的风险。也正是这种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五、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效果,就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出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指导企业财务预警实践。以下以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重点探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理论框架的形成。

1.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偏向于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成熟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从目前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结构设置来看,天然存在的风险对财务预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存量较高,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支持整个企业财务发展。由于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和民间资金,因此在财务风险上处于高风险的状态,这一现状决定了企业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

3.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需要根据财务预警理论构建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只有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才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干预。

参考文献:

[1]卢声,任若恩,李清.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模型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2]李荣.西北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06).

[3]张鸣,张艳.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与评述[J].财经研究,2001(12).

[4]徐勇.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的实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1).

第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理论

在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风险是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我们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财务预警理论,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在财务风险形成之前有所预知,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干预,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的经营效果。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对财务预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的概念与描述

(一)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财务危机的统一定义,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财务危机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从企业的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标严重恶化;第二,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第三,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二)所谓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 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

二、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财务预警方法分析

目前的财务预警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如何能够利用正确的财务行为,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危机来看,财务预警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对财务危机进行预先判断和分析上,旨在通过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分析,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

目前来看,企业财务预警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通过对基础的财务数据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推动企业采取具体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其次,通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主要方法为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发、因素分析发等,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再次,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一旦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和消除。

三、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从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预警方法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为基础数据分析层面,其次为专业分析方法层面,再次为潜在风险预知层面。虽然这几种方法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和市场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现有的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预警方法过于单一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虽然对财务预警理论非常重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财务预警的方法采用的比较单一,没有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没有完全消除企业遇到的财务危机。

(二)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财务形势日趋复杂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自身的财务形势也比较复杂,企业的多数资金都用于产品研发,导致了资金配置不合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日趋复杂的财务形势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结构方面将资金投入重点放在了产品研发上,客观上导致了资金倾斜过于明显,使企业的财务面临一定的风险。也正是这种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效果,就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出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指导企业财务预警实践。以下以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重点探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理论框架的形成。

(一)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偏向于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成熟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从目前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结构设置来看,天然存在的风险对财务预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存量较高。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支持整个企业财务发展。因此在财务风险上处于高风险的状态,这一现状决定了企业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

第6篇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投入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大;负债多从而导致融资风险大;技术风险大从而导致运营风险大;市场风险大从而导致经营风险大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

2010年之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对高新技术的创新研发速度,对于新兴科技的研究与投入逐年增长,2012年我国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支出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4.8%,达到了905亿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发明数量大大增长,2010年达到42398件,是2005年的7.3倍,年均增长59.1%。而国家新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专门为了产业技术人员在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发展,这使得新兴产业的研发基础得到了保障。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一些知名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创造力,不仅在国内是领头羊,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异彩。我国年收入超百亿的新兴技术企业就有四十多家,我国在高铁、超级计算机等核心关键技术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实现产业化。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我们非常欣慰,但产业中依然有一些问题令人担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科技人才,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不够理想,产业整体处于一个大而不强的局面。这些问题都警示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强,不可懈怠。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种类

(一)筹资风险

企业要进行初始的资金投入,要进行经营管理的循环和增大,就必然要进行筹资活动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企业筹资大多是还本付息的借款,但企业未来的收益不能准确预计,增加了企业还不起负债的可能性。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而在以传统企业为主的国内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压力比起一般企业大的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筹资决策尤为重要,也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筹资风险更加严峻。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不确定未来投资收益是否成功,投资中会有收益受损甚至折损本金的风险。企业的投资风险尤为重要,因为企业的本金投入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投资活动,很容易使得企业遭受重创。企业管理层需要看清市场规则、风险大小来选择投资方式,股票、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等不同的投资方式都可以尝试,但要根据各项风险大小合理安排各个投资方式的比重,以降低投资的风险,同时取得较高回报。所以,投资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部分。

(三)资金回收风险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自身资金投入研发、制造、销售的循环时间跨度就比加工企业要长,一旦遇到资金回收风险,很可能在某个环节直接脱节,企业很容易危在旦夕。而且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新兴产业,公司创立时间短,信用比不上经营了几十年的大企业,这必然使得销售产品过程中的资金回收时间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大大不利。因此,资金回收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中的重要一部分。

(四)收益分配风险

新兴产业的兴起让投资者对其充满期待和谨慎心理,如果没有给投资者看到企业良好的未来,将会逐渐失去投资者的信心,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充满不利。如果企业留存收益不足,分配股息过多,虽然对股东们来说十分满意,但对公司后续发展支持不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后期研发创新支出必须跟上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没有足够的留存收益为企业上保险,会使得企业续航能力下降,后续疲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所以为了使收益分配风险保持在较低水平,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注意平衡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之间的配比关系,既能保持一定的留存收益,也能使得股东们对收益满意。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复杂化

我国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快速落实有待加强;风险投资有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企业内部微观环境的不适应

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引发的财务风险;融资结构引发的财务风险;无形资产引发的财务风险;风险投资和融资方式的不偏好引发的财务风险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分析

(一)树立高效管理理念

不管是在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好的管理水平,都能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势。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流的科技和设备,在这些方面的支出要远比传统企业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有传统企业所不具备的高风险和复杂的组织结构,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和传统企业的管理有所不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有远大的目光,时刻关注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政策,建立一个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

(二)培养全员风险意识,各部门配合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成因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经营的风险最终导致财务风险。如果把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只交给财务人员管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逐渐分工合作、控制风险。财务部门主导,各部门全员配合,总经理负责的风险控制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问内识别出企业财务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三)注重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投入及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自主研发的科技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在市场是否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占多大,都需要企业自身的新兴技术作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出一项技术后,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和投入进行该技术的改善,该技术延伸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这基础上研发出更加方便、走在别人前端的科技,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持续发展,才能有长时间蓬勃的生命力。

(四)建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联贷联保机制

通过联贷联保方式,可以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贷款,相当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融资的负担。对于刚起步的同一地区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只要大家互相取得信任,互相作为担保方,各方都能取得资金来源,就都可以为企业的研发发展取得资金保障。

(五)建立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法制环境

现阶段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发展和风险投资方面,在法律层次上有一定的概念模糊和操作困难。作为我国经济的新生力量,高新技术企业更加需要国家的扶持。在技术上,国家要大力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动性,给予企业知识产权足够的保护,并实行一定奖励机制,从税收上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部分负担。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上,风险投资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国家应在法律环境上改善我国风险投资的的方向,修改和完善风险投资保险的法律机制,确保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利益,使风险投资能更加注重中小型和刚创业起步但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更多的新兴企业得到支持。

(六)大力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才、专家

第7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消费;新常态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都有着非常高的期待与希望,从而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当中的工作价值展开分析,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更及时地掌握好市场发展动向,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为此,笔者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管理有利于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在财务管理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包含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订单生产、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企业在做各项资金投入以及做企业决策的时候都无法离开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管理、产能、品质以及销售管理等模块都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而为了能够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目标,通常情况下,作为企业高层来讲,他们都会制订出多个经营方案出来,而在制订经营方案的过程当中,其中财务分析就是制订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企业高层们最终做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对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财务管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中针对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费用以及研发成果得到转化的产品收入费所占的比例是有着相应的规定,而在制定这些规定以及指标的过程当中,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离不开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技术研发活动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些财务资讯是要依赖于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各个财务数据传输到相关的业务部门,最终可以帮助企业高层领导们可以及时管控企业风险,并且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威胁,针对经营战略及时做出调控,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让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得到正常、顺利地运行。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方案的构建仍然不够成熟从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分析的话,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当中,仍然有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战略目标上没有得到非常完整的开发,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的时候,相关的策略并没有完全地彰显出企业的自身价值出来,从而造成了企业在全面预算方案的构建存在不成熟的现象。导致不能在预算方案的优化过程当中来完成对全面预算方案的优化管控。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尽管具有预防财务风险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却没有对公司各项财务预算计划的实现一个科学有效的配置,造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经营决策方面的构建成果没有实现一个有效的改善,以至于无法有效的监控到各项预算目标的执行状况,从而无法完成对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方案的有效运用了,最终让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价值没有得到非常明显的意义。

(二)在财务管理理念方面的革新理念不够我们从目前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来看,有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展开的现象来进行分析,存在着资金管理理念不足,建构水平能力差等现象,特别是在处理企业财务内部监管体系的过程当中,还是不能够完成企业高层对高新技术企业各个管理需求方面的精准数据以及认知,造成企业高层很难在实施项目创新研发以及销售市场开发等工作中进行一个优化的调整,让财务管理理念没有进行有效的优化,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价值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资金审批工作的过程当中,针对资金审批流程和收款、付款的流程设计缺少足够的重视,在实施财务体系建立的过程当中,没有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进行相互结合起来,从而无法实现对财务管理创新理念的优化与革新,同时在资金审批流程建立以及收款、付款流程设计方面的创新工作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方案的构建成熟度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来讲,要想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那一定要重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性作用,特别是要针对企业在做全面预算方案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一些全面预算方案需要关联的主要因素,并做好价值考察,让其可以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的要求,从而把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的价值体现出来。最终完成对全面预算方案当中各项管理措施的价值认知。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在展开企业整体经营性活动的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财务各项计划在设计特点上的准确识别,让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构建全面预算方案时实现合理化以及科学化,帮助企业创新更加好的条件,最终完成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不断优化与调控。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所具备的内部资源的结构状况,特别是要对企业资金预算的主体关联情况进行深入探究,确保可以符合企业现有资金调配的运用要求,从而把财务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体现其的价值与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过程当中,还要积极强化对自有资金的供给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并且要从企业日常性的经营情况的视角进行出发,满足对企业资金缺口状态的准确识别,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各项筹资方案价值的掌控,提高因为货币政策等不良影响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防御能力,帮助企业构建全面预算方案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革新水平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讲,除了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同时还要对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变革与创新,对其所产生的一个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自身的作用与价值,最终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理念的优化与创新。为此,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从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进行出发,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新理念上的突破与优化,特别是针对企业现阶段的技术研发项目的考察情况进行一个有力分析,确保研发项目可以满足于市场需求,保障各项市场开发工作的推进措施可以完全地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价值,最终完成对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突破。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企业高层领导者还要不断地强化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建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针对企业在资金审核流程以及收款、付款的流程不断地变革与创新,最终实现财务管理人员在理念上的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革新水平。

(三)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周转控制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还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周转控制水平,为此,在进行资金周转方案设计的过程当中也要不断地创新与优化,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一定要加强财务专业人员在应收账款价值上的精准认知,特别是要针对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总结,让财务管理在资金周转管理体系上实现创新构建的这一重要举措可以得到非常完整的价值认定,最终完成对资金周转方案的创新性构建。不仅如此,在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防措施的过程当中,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目前的资金周转情况采取一个价值考察,还要与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起来,科学地制定出合理的社会信用体系管理需求的相关对策,让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建设当中的相关举措可以得到进一步地优化与创新,最终达到企业对资金周转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同时还要积极关注财务在对账以及回收等情况,特别是对于企业对账款控制严谨性的关联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企业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8篇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全世界正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活动相对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应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实施符合其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根据市场走势科学地、全方位地界定投资领域的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风险意识;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确定精细管财观念等方面就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研究

一、前言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产构成、发展速度及收益特征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显著特征,故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活动相对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应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实施符合其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就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一般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是率先采用高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对资金投入量和知识资本的依赖程度高,新产品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性质的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较,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智力密集、知识密集,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显著特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越来越资本化,知识资本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变得异常活跃,作为知识资本载体的人才,其作用也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知识资本替代其他要素成为企业最重要,最有创造力的要素,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显著标志。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借贷资金很困难。高新技术企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风险行业,资金占用期长,而银行放贷以流动性和安全性为本,是以能够保证收回贷款为前提的。如果银行给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项目成功,银行只能得到正常的贷款利息,全部风险收益均为企业所得;相反,如果失败,银行则要承担全部贷款风险,所以银行业为了规避风险,必定会尽可能地减少或拒绝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

(2)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实施起来,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必须是企业领导重视、有关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为此,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必须提高。

(3)由于受多元化观念的影响,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散投放到与核心能力非相关的项目上。非相关业务资金的大量占用,也许可以取得一些短期的效应,但这些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等于把本来应投资于关乎企业竞争优势与前途命运的核心业务运作的资源,束缚在非相关的业务或项目上面。而这些非相关业务或项目,较之投资到核心业务,即便当前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对于未来竞争优势的强化并无多大裨益;而且,一旦其中某些非相关业务陷入严重困境时,甚至会将整个企业拖垮。

四、如何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

(1)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因为科学的财务预测与风险监控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风险监控的组织机制。建立风险监控的组织机构,它主要由财会人员、企划人员、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同时还可聘请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它独立开展工作,不隶属于任何中层机构,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保证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其二,风险信息收集、传递机制。风险监控组织机构中应指定专人利用信息网络搜集风险预测所需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前者包括财务部门提供财会信息、营销部门提供的营销信息以及技术开发和生产部门提供的开发与生产进度信息、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人员储备信息等,后者包括相关外部市场信息、同行业竞争情况信息、国家产业政策和法规变更等信息。

(2)根据市场走势科学地、全方位地界定投资领域的方向

对于业已存在的投资项目,也必须从是否符合战略发展结构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这样,在投资领域的限定下,那些偏离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投资提案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如果某一投资项目背离了核心能力或战略发展结构.即便有着良好的当前业绩,但从长远利益考虑.应将其果断舍弃让售出去,以聚合资金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此举将更为明智。因为企业的前途命运取决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生成与强化又离不开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拓展,而能否依托核心能力的有效支持以及谋取市场竞争优势之目的,确立思路清晰的战略发展结构。

(3)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来看,在许多企业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机制缺损,风险管理弱化的现象,树立风险意识是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思想基础。从实际来看,由于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风险或者潜在风险占相当比重。有的单位施工不订合同;订立合同时不仔细推敲;有的对合作方资质和业务实力毫无所知;有的合同本身和法律相悖,属于无效合同;有的对经济文书、契约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遗失,诸如此类都与风险意识淡薄有关。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意识的全员渗透。在激烈的企业间竞争面前,风险意识必须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在全体员工中普遍形成一种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风险观念,每―个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都要想到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4)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确定精细管财观念

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民主管财。民主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决策者”。“家和万事兴”,阳光透明的民主管财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对重大财务决策坚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经费管理从严,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一支笔”、“一本账”、“一盘棋”。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专业管财。专业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执行者”本身,高素质的财会专业队伍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首要条件,要满足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需求,财务人员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预测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必须对财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出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必须稳定财务队伍、关心财务人员成长,营造出和谐的财务工作氛围。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其财务管理内容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财务人员应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摸索出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

参考文献:

[1]王玮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8):123-126.

[2]余斌.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5(S3):115-117.

[3]谢富海.创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促进企业集团协调发展.商业会计. 2006(08):106-109.

[4]刘宇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对外经贸财会.2005(04):116-117.

第9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比较而言,其更加重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研发及创新,而且作为知识、技术、资金等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程度更加依赖于科研成果。因此,高新企业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投入以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所以其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的研发阶段是没有太大的收益的,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的科研资金,而且也不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研究一定成功。所以,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都具备高风险的特征;尽管在研发初期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够带来利润,但是一旦该项高新技术研究成功后,就有可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界,最终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具备高收益的特征;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高新技术企业阶段性十分明显。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其生命周期特征是极为明显的,而且不同的生命周期对财务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以及调整,满足不同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

二、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

(一)高新技术项目管理繁冗复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项目的创新性及最终的研发成果对其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为了保证成功率基本上是多个科研项目同时进行,无形中加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研发项目自身的风险性,最终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整体面临的风险。而且科研项目本来就复杂,而多线作战更是使得企业在对高新技术项目资金支持上显得力不从心。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研究上缺乏投入,使得其不能够对科研项目的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造成财务资源的浪费,为企业财务带来极大的负担。(二)财务管理理念缺乏高新技术企业特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研发活动休戚相关,研发活动、企业发展以及其他各项业务活动的管控基础是财务管理。但是许多高新企业一味关注财务管理中如何能够吸引到大量的投资,并没有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建设。研发部门对财务管理没有任何概念,只是注重研发项目,盲目的要求企业进行资金的投入,倘若对研发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那么高新技术企业就要面临严峻的运营风险,最终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形成固定思维,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极为不利的。(三)财务人员缺乏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并没有主动的去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创新。同时许多财务工作人员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是技术,财务管理并不是很重要,而且管理层也只是将精力放在项目的研发上,并没有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与时俱进的更高要求,最终使得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不能够应对更多的风险,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对科研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应明确研发项目当中的重点项目,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核心研发项目上,委派财务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以及监控,确保其拥有充足资金链,要做到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核心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必须要重视,应提前编制预算并及时报送,尽快进行审核,然后对其是否合理进行验证,整个流程应该做到高效,才能够促进核心项目的研发,同时又降低不必要的研发经费支出。对于其他研发项目的管理同样需要加强,但不能够让其影响到核心项目的研发,形成完整研发链,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优势。(二)形成与高新技术企业特性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研发与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以就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财务管理理念尤其要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研发活动的顺利实施。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对部门的资金要进行统一结算以及运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管理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诸如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率为15%等等,从而为高新技术带来更大财务筹划空间。同时其可以向研发、生产、市场等部门委派财务人员,统一进行财务管理,尤其是要完善审核原始凭证、编制项目预算等流程,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规避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投资者会对其风险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而构建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就是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也是在降低投资人的风险,唯有此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的建设时,在企业内部构建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风险规避机制,是确保财务管理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诸如,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项目研发前,应该就研发项目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同时需要对当前的技术水平、市场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对市场的基本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项目的研发时能够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有效降低研发项目的各方面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企业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监控以及风险防范等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总而言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需要将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同时与企业发展阶段相互结合,为研发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跟上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弓锋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03):7-8.

[2]侯毅.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283.

[3]张静.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8):144-145.

第10篇

一、概述

R&D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在高速增长,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比较滞后。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传统工业企业基础上的,以货币、实物等物质资本的筹集、运用为核心内容,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质的R&D对财务管理的新需求。

二、R&D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R&D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

以往高新技术企业对R&D的管理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往往缺乏从价值方面的有效管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R&D资金缺乏合理的规划

目前,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来源单一,绝大多数企业的R&D资金来自于留存收益中,且普遍投入不足。在对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调查中发现高科技企业对R&D投入严重不足。

2.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R&D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R&D 资金进行管理

在R&D资金投入逐渐扩大的趋势下,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R&D资金有效管理的需要。

(二)R&D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实时管理

不少企业抱着技术创新的愿望,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项目,却缺乏配套、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1.未能做好R&D资金的财务预算;

2.管理过程疏漏。

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与人员对R&D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管理,使财务部门与投资部门难以充分协调R&D 决策,资金的供应很难做到及时、高效。同时,因为R&D过程时间跨度较大,而外界环境变化迅速,由于管理不到位或滞后,导致应该中止投资的项目还在继续投资,该加大投资的却仍按部就班,使企业不是浪费了资金就是错失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良机。

(三)对R&D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

1.举债规模过大

高新技术企业的首要经营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兼顾其他目标,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必须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盈利。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之前,应对R&D的资金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并使融资的数量与需要量相匹配。由于R&D项目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企业往往因融资过剩而降低举债融资的使用效果,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2.举债方式不尽合理

企业的融资方式不同,所付出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也不同。高新技术企业要依据本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R&D对资金的需求特征,采取相应的权益或债务融资方式,避免融资方式不当造成财务风险。

3.负债结构不合理

高新技术企业R&D对资金的需求往往在较长的时间里具有周期波动性。在基础研究阶段,时间长,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而在技术开发阶段则时间短,资金需求量大。因此,负债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及R&D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务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的偿债高峰,或某一时点的资金闲置。在进行融资安排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关系,保证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还要遵循短期资金由短期负债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负债来融通的原则。

(四)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发现

在高技术预示着高收益的投资理念支配下,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理应成为股市投资的热点,受到股民的“青睐”。可是现实情况却是: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出来时“市场反映平淡”,其主要原因是能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及增长潜力的信息未能披露出来,缺乏对R&D支出信息的披露,严重影响公众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判断。R&D信息披露的这种状况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决策相关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使投资者难以客观地评判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盈利前景。

三、加强R&D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R&D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研究与开发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R&D的管理。由于研发过程中资金投入一般较大,投资过程中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风险。因而加强对R&D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企业应建立合理的R&D资金管理制度

从R&D资金的筹集、开支及其控制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等方面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反馈系统,及时根据有关信息做好R&D资金投入部署,包括风险的防范。

2.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对R&D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例如,可以在财务部门设立投资会计或在资金计划部门下设立专门的R&D资金管理中心。在R&D资金管理人员与投资部门之间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通道,使R&D活动全程处于财务监管之下,并注意将控制重点放在超预算的项目上。

(二)优化R&D的投资策略

高新技术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R&D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能做到所有想要研究的项目全部都能够开展研究。因此,掌握R&D活动所需资金的投入规律,合理分配现有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是R&D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优化R&D的投资管理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对R&D投入的财务分析

投资R&D项目的关键是正确地对R&D项目进行财务估算,准确的R&D项目财务估算可以提高R&D项目投资的效益,降低R&D投资风险。R&D项目财务估算的数据来源于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其依据主要是项目的技术方案和产品方案,它们决定着投资R&D项目的预期投入和产出。因此,科学的财务估算应从R&D项目评估的角度出发,在项目市场、资源、技术条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现行的经济法规和价格政策,采用与企业财务口径相一致的计算方法,对一系列有关的财务数据和指标进行事先收集、测算和审查,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投资收益和风险,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R&D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合理分配R&D资金的投入比例

对R&D资金的分配,要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R&D战略。不同的战略,要求R&D资源有不同的投入比例。要合理把握R&D资金在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之间的分配。如果R&D资金过多地集中于近期项目,虽能满足企业现时竞争的需要,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发展后劲乏力;而R&D资金过多地集中于中期和远期项目,企业则很难保持现时的竞争优势。一些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R&D资金分配中,通常是为近期项目分配R&D资金的1/2,使企业在现时激烈竞争中保持着强大竞争力,同时将另一半R&D资金分配给中期和远期项目。而在中期和远期R&D资金分配中,中期项目大约占2/3,远期项目大约占1/3,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短期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平衡。

3.保持R&D投资的柔性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要随时能够调整经营规模和投资结构,这就要求保持投资柔性。投资柔性包括投资规模柔性和投资结构柔性。从规模上讲,投资不仅要有扩张的能力,而且要有缩减的能力。这与传统观念认为财务柔性仅表现为现金满足新投资机会的能力是不同的。投资结构柔性指企业要注重投资期限和投资方式的合理搭配。通过柔性的R&D投资管理使得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能力。

(三)加强R&D资金筹集及使用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的R&D活动含有较高的风险。除技术风险以外,还有一种风险是不可防范的,即由于外部融资而产生的风险。要保证满足企业R&D资金的需要,使R&D活动不至于由于资金的缺乏而中途夭折,则高新技术企业要保持一定的融资弹性。

1.要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一方面,企业要保留一部分融资能力,使企业的实际融资数量低于可能的融资能力。这种融资能力源于企业偿付债务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依赖于企业的获利能力,表现为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融洽的财务关系。另一方面,企业的融资结构要有弹性。融资结构是指企业所筹措的不同渠道资金的有机搭配以及各种渠道资金的比例关系。要使融资结构具有弹性,就要做到融资期限长短组合合理、融资形式转换灵活、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权利股等)转让顺畅。

2.可以考虑设置“R&D机动费用”

由于R&D项目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R&D工作中如果出现突况,在急需资金的时候而没有资金,就会坐失良机而造成损失。特别是在有独创性的R&D项目中,这种情况尤其显著。“R&D机动费用”这笔款项从一开始就要另设专款,不能和一般费用混在一起,以确保R&D资金投入的来源。

(四)加强对R&D全过程的绩效评价

1.R&D项目的评价一定要及时

要及时做好事中评价是关键,即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对R&D活动全过程进行项目后的效益分析,以判断项目的持续性和可行性。根据评价结果,果断地采取相应对策――继续扩大投资或终止投资。

2.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企业可以采用非财务指标或者综合指标来对 R&D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根据高新技术企业R&D的实际情况,从R&D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考察如下项目绩效评估指标:总收益、净收益、年收益、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收益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权益报酬率和年权益报酬率等。在上述各项评价指标中,只有收益率和净收益两项指标能够直接反映R&D成果的有用效果与其劳动消耗之比,因而这两项是主要指标,其他各项都是辅助指标。

(五)建立R&D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对于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R&D而言,对其财务风险的控制更显得举足轻重,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R&D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选择有效的控制手段。

R&D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R&D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是降低R&D财务风险的关键之一。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的工作:

1.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通过对财务风险发生及其存在原因的客观分析,运用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和弹性预算等方法,制定柔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证企业在出现非正常状况时可以有效地应对。

2.对财务风险进行事中控制

在高新技术R&D活动中,积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观察、计量、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出现的偏差,有效地阻止或抑制事态向恶性方面转化,将财务风险降到可控制的范围内,减少风险的损失程度,以保证R&D活动的正常进行。

3.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控制

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指导未来的财务风险管理行为,制定今后风险管理计划;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继续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应及时消化处理。

(六)改革R&D支出的账务处理,规范R&D信息的披露

R&D支出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纳税、价值和投资等,特别是对R&D投入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影响将会更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选择R&D支出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下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地划分“研究”与“开发”的界限

以利于企业对R&D支出进行成本核算,使R&D项目所带来的收益与R&D支出相匹配,反映R&D成果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全部价值。

2.加强企业R&D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披露

第11篇

作者:刘俊英 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投资失误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具体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还需要稳定和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往往还不够成熟,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尚未确定,在技术与产品的转化中仍可能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即使产品成功推向市场,能否在市场中取得较好的营销前景仍是未知数,因此资金的投入不一定带来相应回报,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显而易见,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比起传统企业投资更易带来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引起财务风险技术开发不确定性引发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必然涉及高新技术的开发、产品研制和成批量生产的试验和探索,因此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为企业带来研发失败因此导致风险。另外,要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较长阶段的研究开发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技术变化革新较快,还存在其他企业已经推出更经济更有效率的产品的可能性,使企业产品失去竞争力,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资金短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快速,因此需要不断投入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通常融资渠道有限,因此容易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技术创新不成功,引起项目失败。通常情况下,高新技术从实验室阶段到产品化阶段,再进行批量生产的商品化过程,全程均需要资金投入,其中商品化阶段需要资金量最大,约占实验室阶段资金投入量的100倍。因此,在产品开发到商品化和产品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投入大,需要一定的成本回收周期,资金易成为企业发展瓶颈,形成财务风险。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意识是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意识的全员渗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风险意识必须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在全体员工中普遍形成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公司上下应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能简单地认为风险只是财务人员考虑的事而与自己无关。不但在资金投入阶段要有风险防范措施,在研发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更要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只有当企业所有人员对风险有着警觉的态度,在各个阶段都有风险控制手段,才能真正做到事前提前化解、事中及时解决、事后尽快补偿。建立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应建立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实现财务风险预测和规避。首先应建立专门的风险预警机构,机构主要由公司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参加,必要时可聘请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业人员参与。风险预警机构应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不隶属于任何部门,向企业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以确保机构的风险监控功能。其次,应建立风险信息传递机制。应由风险预警机构指定专人收集用于风险预测的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如:财务数据、市场营销数据、技术产品开发进度等数据,以及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如:政策调整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变化信息等。再次,应建立风险预测机制。风险预警机构应就收集的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学和运筹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筹资、投资、市场营销等情况进行测算,运用建立的模型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分析风险成因,确定风险指数大小,预测可能造成的损失。最后,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在预测出财务风险后,风险预警机构应结合分析出来的风险成因,制订预防和规避措施,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为企业消除风险或者减小风险损失。

选择合理融资方式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高新技术企业应考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建立多方的资金筹集渠道和方式,并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一是在可承受未来债务偿还压力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增加经营性负债水平。除了日常的银行贷款外,尽可能多考虑不同的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机构等借款渠道,还可考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委托贷款的筹资方式,争取多个负债资金来源。二是考虑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持续性。中小高新企业可考虑专用技术使用权的出售,或通过许可使用、使用分成等方式,改善现金流入。三是考虑引入风险投资。通过风险投资对中小高新企业的资本介入、管理介入,建立起与相关者的利益和责任约束机制。企业在确定融资策略时,应充分充分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率,避免支出过多利息费用。优化投资策略应采取灵活投资、多元化经营策略,注意风险的分散与共担。可针对不同目标风险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如针对政策变动频繁的行业和项目,可采取合资方式,以减少政策风险;而对经济状况良好且政策稳定的行业和项目,可采用独资的方式;另外,通过多元化来分散风险,特别是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经营品种单一,通过目标项目的多元化、进货渠道及合作伙伴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还可以通过资金筹集的机会将风险分散给合作企业、国际金融机构等;或者向保险公司投保,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

高新技术往往成长迅速,但是管理理念滞后、融资渠道有限、融资结构不合理、投资策略不恰当等特点容易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强化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断优化融资策略,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第12篇

摘 要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级技术人才汇集、高新技术密集、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已代替有形资产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高;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明显特征;企业的生产方式以科技开发创新为主。

基于上述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发展,成长过程中, 为了企业有新的发展与突破,需要有独特的财务管理方式。

目 录 摘 要..

1 高新技术企业及财务管理概述.

1.1高新技术企业概述及特点...

1.1.1高新技术企业的概述...

1.1.2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2财务管理概念及功能...

1.2.1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1.2.2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2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

2.1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2.1.1高新技术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2.1.2高科技企业微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3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3.1新形势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成了自立经营的主体...

3.1.1从资金的筹集而言...

3.1.2就资金的使用而言...

3.1.3就经营环境而言...

3.1.4就市场营销策略而言...

3.1.5就企业经营规模而言...

3.1.6就税收合理负担而言...

3.2财务管理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一下三个原则...

3.2.1风险、报酬平衡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依靠对风险和盈利能力的平衡...

3.2.1合理配比原则...

3.2.3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4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财务问题及改善..

4.1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4.1.1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应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

4.1.2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应有所拓宽。.

   4.1.3企业价值评估应注重成长性原则...

4.2关于筹资渠道...

4.2.1知识资本筹资...

4.2.2风险基金筹资..

4.2.3股票筹资和银行贷款..

    4.3关于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4.4关于财务风险规避...

4.4.1加强各项指标测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4.4.2提取科技开发基金...

4.4.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 结束语..

.

1 高新技术企业及财务管理概述

1.1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及特点

1.1.1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述 本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为人们展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21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潮流的前景。高新技术企业即为从事高新技术及相应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是当前最为活跃、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企业群体。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年增长率达到20%-25%。作为未来知识经济微观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体。

1.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用“高、快、灵”三个宇概括。“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员工文化素质高,经营风险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发展快,企业成长快(相应地,企业稍有失误,垮得也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

1.2 财务管理概念及功能

1.2.1 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2 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避免风险,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进行的。

2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

2.1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合。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王化成,2000年)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既有宏观方面也有微观方面,各种因素互为条件,互相制约。

2.1.1 高新技术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1)产业政策不明确。

至今为止,我国尚无一个明确完善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产业政策,这必然导致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无序化,表现在整体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各地的高科技企业盲目上马,各自为阵,造成不断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例如近年来的vcd市场。最后不仅企业无利润可言,而且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2)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薄弱。

我国每年在r&d(研究与开发)经费中用于基础性研究的比例仅为6%.科技基础研究是科技的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基础研究薄弱,会使我国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后劲不足。而在美国,近十年来,美国政府的r&d经费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1996年研究与开发费用约2900亿美元,1998年r&d经费预算为750亿美元,加上私人的投资,美国目前人均r&d经费约500美元。正是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美国保持科技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靠政府的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如今,政府拨款能力有限;普通银行信贷又不愿承担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而企业较小的有形资产也无法满足抵押的要求;大多高科技企业本身较难满足主板市场较高的上市要求,无法通过现有的证券市场融资。这样,我国高科技企业可融通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获得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发展所需的资金短缺,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4)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

我国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近年来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差很远。一位it巨子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警告,如果我国再不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中国的软件业永远不可能发展。的确,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挫伤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激情,这对本身就缺乏科技创新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5)现行科研体制与时展严重脱节。

具体表现在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转化质量不高。现行科研体制将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截然分开,这显然是对前者科研能力的极大浪费,使科研成果不能很快的转化为生产力。

2.1.2

高科技企业微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1)高科技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我国包括高科技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老总通常是其核心产品的发明人,及本企业的创办者。从心理上讲,他不希望退出企业管理的一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搞科研出身的人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时,通常的作法是,创办者退出直接管理企业的行列,转而聘用职业经理代其管理,自己转为对职业经理的经营业绩实施监督评估。

(2)高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创新能力。

也可以说是缺乏一种科技创新意识。要知道,科学技术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的。高科技企业的超额利润往往来源于企业产品所含科学技术知识的垄断性、排它性和先进性。但这种排他性、先进性只可能存在与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先进技术一段时间后就变得不先进了。而我国很多中小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就没有很好地注意持续创新能力的投入,仅靠一项技术闯天下,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

(3)我国高科技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科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没有制订或实施完善的资产控制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这就必然导致财务决策的失误。其中名噪一时的巨人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巨人集团因追求多元化经营,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且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而且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而给企业带来杠杆效益的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最后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此外,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完善,将给企业今后上市融资带来很大的困难。

(4)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创建“名牌”的能力不够。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只是第一步。成功的将产品卖出去,才是最终的目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国目前有一些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科技含量高、性能价格比优,但由于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差而发生滞销。

(5)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高科技企业生存的一大难题。当前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互挖人才的情况屡见不鲜。科技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的流失,不仅使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付诸东流,而且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也将被带走,企业的竞争力荡然无存。

3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3.1新形势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成了自立经营的主体 企业效益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部门作为资金营运的管理部门,其重要性因而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不仅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利润分配进行管理,而且还要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国家宏观政策、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经营规模以及税收合理负担等。

3.1.1 从资金的筹集而言 财务管理要研究资金的筹集规模、筹集方式,如何借贷,还是发行股票,是内部集资,还是举债经营,要调节好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比例,要充分考虑所能承受的财务风险,以避免造成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3.1.2 就资金的使用而言 财务管理要调节好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关系,调节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要调节好各产品之间的投资比例,以重点产品为主,次要产品为辅。

3.1.3 就经营环境而言 财务管理要研究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区政策、生活水平等。如果进入经济开发区,还是高科技园区,依据哪一方面的优惠政策能使企业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以避免由于政策原因产生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1.4 就市场营销策略而言 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都由企业按市场及企业情况自主安排,经营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这样,企业就必须由财务管理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以制定营销策略。

3.1.5 就企业经营规模而言 不同的经营规模,其筹资成本不同,规模成本及效益也不同,这样,财务管理要研究如何实现最优规模成本水平,创造最优规模效益。

3.1.6 就税收合理负担而言 企业是以小规模税负为佳,还是以一般纳税人为好,都要由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测算、分析,以达到企业合理避税,转嫁税负。

3.2 财务管理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一下三个原则

3.2.1 风险、报酬平衡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依靠对风险和盈利能力的平衡 一般说,风险越大的投资项目,所期望的投资报酬也应越高,财务经理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风险和盈利能力进行最佳的平衡。

3.2.1 合理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短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短期负债来筹集,而长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长期借款来筹集。财务管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遵循配比原则,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用过多的长期资金去融通流动资产的需求,会损坏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固定资产用短期资金来融通,则会导致资金的短缺。

3.2.3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决定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长短,二是收益率高低。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其将来值越高,现值越低;反之,期限越短,利率越低,其将来值越低而现值越高。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遵循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充分合理地运用资金。

4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财务问题及改善

4.1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4.1.1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应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 企业价值评估主要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而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使得知识资本在高投入的刺激下不断扩张,这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改变。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信息及人力资源为主的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露出来,使得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企业会计核算和披露的重点。由此势必导致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由重视存货等有形资产的评估向重视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转变。

4.1.2 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应有所拓宽。

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43条规定,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六项内容,即对无形资产提供者的权益只部分承认,只承认专利和技术等成果化部分,而对大部分的智力资源或知识性资产是不予承认的。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理解,这种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有缺陷的。因为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源泉是其所具有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企业所拥有知识量及知识的积累程度。如果企业不认可知识资产,一方面会导致对资产的计量与反映的不全面,给权益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资产所有者、经营者权益的产权价值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使企业筹措资金渠道受阻。另一方面会对企业收益造成影响,人才流动频繁,扼杀企业的创造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应拓宽无形资产评估范围,除了现行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六项内容外,还应将人力资源、网络域名、软件版权、特许经营权、管理才能、企业文化、is0质量体系认证、绿色产品标志、产品品牌等列入评估内容,并注重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如采用收益现值法和市场比较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内在价值。

4.1.3 企业价值评估应注重成长性原则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经过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创立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在创立期和成长阶段的前期,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大,技术不稳定、知识资产尚未借助于有形资产发挥其原有潜力与作用,市场前景不明确,使得前期收益很少,有的甚至是亏损;在成长期后期,随着研究与开发过程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智力资产等各因素不断渗透与融合,将各项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逐渐开发成可供应用的高科技产品,并满足市场要求,使企业利润逐渐上升;到了扩张期和成熟期,产品以其工艺新颖、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进一步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价值出现高速成长性。如美国雅虎,1996年净营业收入为1970万美元,1997为7045万美元,年增长率为257%,1998年为30327万美元,年增长率为330%。

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要注重企业的成长性。评估的重点应放在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水平(包括管理队伍的构建、科研人力的储备、人力资源的未来价值和创业者的智慧与运作能力)和技术资源水平(包括技术与产品的可行性、运营能力、市场前景与获利能力、成长壮大性与未来收益的能力)。4.重视风险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具备高速的增长潜力,但未来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对企业价值评估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测算风险程度。风险性因素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时效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评估的程序一般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

4.2 关于筹资渠道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筹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限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加强对筹资策略的研究,寻找新的筹资渠道。

4.2.1 知识资本筹资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之初,资金短缺,然而它拥有较多的知识人才和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技术含量高,凝结大量的人类智慧,使其起到了价值放大器的作用,普通的有形资产一旦与其结合,便可身价倍增,一旦其获得成功,便会带来极高的回报。企业可以吸收知识资本入股,使知识人才成为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促使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4.2.2 风险基金筹资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前期是风险最大期。这一阶段,企业的新产品的不可预期性大,信用状态不稳定,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少,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同时,由于以往没有盈利记录,在股票主板市场通过上市筹资也很困难,使得企业筹资渠道较窄,间接筹资成本高、难度大。因此,风险基金筹资是这一阶段的最佳选择。风险基金具有二大特点:一是风险资本属于长期的风险性权益类融资技术,它追求的是最终资本利得,而不是利息或股息收入,这与传统的筹资方式相区别。二是风险基金的投资者在投入风险资本后,仍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保持直接联系。这些特点有利于企业取得长期、稳定、大量的资金,解决资金难题,而且风险投资公司一般都拥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营、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又有一套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投资公司组合有效地分散风险,实施科学管理,从而有效地减少各个阶段的风险损失,协助和监督企业健康成长。风险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启动资金,它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

4.2.3股票筹资和银行贷款 风险基金不是以控制被投资企业为目的,而是追求早日收回投资,实现高收益,所以风险基金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并与之合作一段时间后,就会通过市场退出机制退出被投资企业。这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增加自有资本,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果公司的规模与财务状况达到主板市场要求,其股票可通过主板市场上市流通。如果达不到,则可通过创业板市场上市流通。目前,国家正在组建创业板市场,它与主板市场相比有下列特征:一是股票全额流通;二是上市门槛低;三是以成长速度、成长质量为公司上市的根本条件;四是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机制。这些特点很适合高新技术企业,使得难于在主板市场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从创业板市场筹集到资金。另外,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前期的经营后,市场前景清晰,各项风险小,而且企业已有一定的资信,银行愿意为其提供资金,企业还可向银行贷款,进一步弥补企业资金不足。

4.3 关于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具备科技创新的智能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拥有具备高科技创新能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优势和利润。但在激烈的人才大战中,优秀的人才总是处于稀缺状态,且有着市场争夺激烈、流动性大的外部环境,这与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高度依赖性是一对矛盾。因此,如何留住已有人才、招来外来人才,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激发其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培养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决定企业能否生存。这就要求企业决策阶层以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部门不断创造新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手段,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中心为出发点,围绕人的价值管理实行分配政策。

有的企业通过年薪、绩效薪酬、销售提奖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报酬,也通过直接持股、利润分成制来进行分配。但前者需要以支付大量现金为前提,对于那些成立不久的企业以及还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数额有限,不可能支付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很高的工资和奖金;而后者会使高级管理人员为了更多地获取年底利润分成或使现期所持股票更值钱,往往更注重企业的短期收益,甚至为了获取企业短期的繁荣而不惜牺牲企业的长远收益和发展前途。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采用股票期权这种约束与激励机制来调动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所谓股票期权,它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一种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股票期权使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把个人收益和企业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大大减少他们的短期化行为,使其在做出各种决策和进行科技创新时能更加注重企业的高度成长性。其次,股票期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是一种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精神奖励,可以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人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结合。

再次,股票期权制度通过让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也成为未来的股东,赋予其剩余索取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分离产生的矛盾,使其目标函数和股东的目标函数尽可能地达到内在的一致,减轻他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所有者对其进行监督的负担。最后,股票期权使股票期权持有者通过行权来获取数量较大的报酬,而且这一报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公司一点净现金流出都没有,可以减少企业日常支付现金的负担,节省大量营运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科技开发中去,实现企业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分配时,要考虑兼顾“责任、风险、贡献、利益”相一致的原则,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一般员工可以采用绩效薪酬、销售提奖或弹性工资等.一是因为这部分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比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数额小得多,二是因为他们不是决策层和核心层,不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采用年薪制、直接持股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的办法,在薪酬结构中逐步缩小年薪、直接持股的比例,加大股票期权的比例,利于企业高速成长

4.4 关于财务风险规避 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因此,企业本身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4.4.1 加强各项指标测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因为科学的财务预测与风险监控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风险监控的组织机制。建立风险监控的组织机构,它主要由财会人员、企划人员、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同时还可聘请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它独立开展工作,不隶属于任何中层机构,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保证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其二,风险信息收集、传递机制。风险监控组织机构中应指定专人利用信息网络搜集风险预测所需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前者包括财务部门提供财会信息、营销部门提供的营销信息以及技术开发和生产部门提供的开发与生产进度信息、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人员储备信息等,后者包括相关外部市场信息、同行业竞争情况信息、国家产业政策和法规变更等信息。

其三,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利用运筹学、统计学的数学模型对企业筹资、投资、销售等项目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利用多变量模型和单变量模型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其四,风险处理机制。在风险因素分析清楚后,应立即制定相关的预防、转化措施,修正相关数据,实施各种控制方案,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4.4.2提取科技开发基金 可仿效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做法,按照每年销售额或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利用谨慎性原则,尽力降低企业在投资与经营方面的风险。

4.4.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吸收高素质财务人才并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财务人员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财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现代数学、金融和网络技术知识;其次,能利用上述知识优势,实行多学科渗透,合理科学地测算、分析各种指标,具备捕捉、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

再次,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其财务管理内容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财务人员应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摸索出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 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环节,由于高新技术的特性使得财务管理也具有独特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实行与传统企业管理结合并有所发展的方式控制企业成本,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致 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__教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第1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风险

一、危机后的高新技术企业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09年下半年以来,危机的影响逐渐缓和,但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此外,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下普遍实施紧缩性政策,这使得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

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应遵循先生存而后谋发展的思路,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向其他相关方面进一步拓展,形成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及内涵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评级指标体系。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的总体思路,并在其基础上,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增设了风险层面和创新层面的指标:

1、风险层面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的特点,对风险保持关注,并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是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本指标体系在风险层面提出了以下风险指标:

(1)技术创新风险。衡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主要有:①新产品平均研发周期与投资回收期之比;②开发成果转换率=开发成果转换数/开发成果总数;③产品更新换代速度;④自主核心技术所占比例及质量。

(2)财务风险。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有:①临界经营收益=利息/(1-销售成本率-销售税率);②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③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④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

(3)政策风险。衡量企业的政策风险的主要指标有:①政策补贴收入率=补贴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②实质所得税率=所得税/利润总额;③政企关系指数=政府资助项目数/总项目数。

(4)人力资源风险。衡量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主要指标有:①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②各学历层次研发人员在研发人员中的比例;③员工薪酬满意度;④专业员工主动离职率;⑤专业员工缺口比例=专业员工缺口/专业员工需求总量。

(5)市场风险。衡量企业市场风险的主要指标有:①市场占有率=主导产品销售额/同业产品市场销售额;②产品生命周期;③市场增长潜力;④产品可替代程度;⑤市场竞争程度。

2、创新层面

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和保持企业价值和竞争力的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和利润的源泉。本指标体系在创新层面提出了以下指标:(1)创新重视程度。衡量企业重视创新的程度的主要指标有:①研发经费投入率=研发经费/销售收入总额;②研发费用增长率=(本期研发费用-上期研发费用)/上期研发费用;③研发人员培训经费投入率=研发人员培训经费/培训经费总额。(2)创新数量。衡量创新数量的指标主要有:①申请的专利数量;②自主核心技术数量。(3)创新质量。衡量创新质量的指标主要有:①创新产品贡献率=创新产品利润额/利润总额;②创新产品投资回收期;③自主核心技术比重。

(二)指标体系

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增设了风险层面和创新层面后,所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三、小结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为基础,从风险层面、创新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经营流程层面、财务层面和客户层面全面、系统的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适用性。

参考文献:

[1]Robert S.Kaplan,David P.Norton..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2.

[2]唐现杰,李冰.公司业绩风险评价指标设计与分析[J].商业会计,2010,1.

[3]薛明慧,樊一阳,赵喜鸟.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

[4]王娟,甄国红.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J].财会月刊,2008,12.

[5]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J].财经问题研究,2010,7.

作者简介:

第14篇

1.高新技术企业与财务管理概述

1.1 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知识型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成果。而高新技术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以及动态性,且会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最新工艺技术以及现代科学理论的前提下,高新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因此高新技术属于技术与知识均密集型的产业,高新企业的优良发展促使我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近几年由于生命科学技术与生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与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技术与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技术与新材料、微电子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企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所以,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既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能促进我国尖端科技的快速进步。

1.2 财务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需要拓展管理对象,即转向对知识资本的管理而非拘泥于传统。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其主要包括实物资本、财务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等,且其对象也针对的是投资、筹集、管理财务资本等方面,因而缺乏对知识资本管理的研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知识资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且其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存在直接影响。因此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对知识资本加强管理的同时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分析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拓展其工作内容的关键在于赋予效益分配、资金分配、资金筹集等全新的内涵;对知识产权加强分析,即对非专利技术、商标、非专利技术以及专利权等加强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高新技术的质量及财务管理的可行。

2.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2.1 风险性较高

风险性较高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主要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过程以及研发活动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现今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该类型的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投入的技术以及资金量相对巨大,特别是技术研发过程中,其风险系数非常高。如果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或者缺乏偿债能力,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平稳发展,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2.2 收益性较高

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带来的是高收益。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资本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活跃因素,高新技术的深度发展亦依赖于知识资本。高新技术企业的创造性较高的特点,使得企业自身的收益相对较高。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资本实现高效的运作。

2.3 发展空间较大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独特的经营特点,因而使得其自身面临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知识经济市场的冲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价值和空间,也正如知识经济的潮流一样,面临了空前强大的发展机遇。

2.4 明显的阶段性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其发展过程还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而不同的生命周期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企业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支撑。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所具备的特点,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创新。

3.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3.1 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企业投资层次不同地逐渐延展,企业在运作资金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了以少控多的局面。在对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成功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资产控制的多少是最关键的内容,而财务信息则是企业领导者制定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和主要支持。如果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良好的控制,就会导致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信息不能实现实时有效的共享,甚至还会导致这些信息失去一定的真实性。另外,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链条较长,也会使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缺乏扎实的基础工作以及财经执行纪律不严格等,从而导致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3.2 缺乏约束和决策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由于未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在做出一些决定时,缺乏正确性,偏离既定的目标。或者企业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当下的利益,对于长远规划以及资金的科学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决策机制。在企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模式过于专断型,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财务管理人员在对有关策略进行制定时,也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约束机制,即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外部约束机制等,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区别,但是当前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相应的约束机制并不完善,故而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

3.3 财务管理作用减弱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财务管理作用减弱。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生产效益过度追求,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如果财务管理制度长期不科学的存在下去,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相对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基于企业生产效益而言,其?济体制以及财务管理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同时不断地适应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自身获得较为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将其应有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4.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4.1 形成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是研发活动,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又是研发活动的基础。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自身的研发活动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活动正常进行。同时企业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要有机的结合其高收入、高风险的特征,调整本企业财务管理细则。企业在实施采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即对各部门的运营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集中的核算,这样才能高效的分配运营资金,并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从而使得资金能够达到较高的利用率,以确保研发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另外国家还应当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定的优惠税收政策,以便企业能够在经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益。企业内部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展开相关工作,并对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统一的生产和管理,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保证本企业研发成果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4.2 强化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发展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这样才能避免在财务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发生各种风险。在强化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之外,还应当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培养风险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企业的风险意识,从而确保在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各类风险。

4.3 财务风险规避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面临的风险性相对较高。而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实现高效化的财务管理,就必须对风险规避机制加强制定和构建,且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合理高效的运行财务管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因而在财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规避机制加强创新。首先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做好相关的信息收集工作,要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在开发和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风险规避以及分散的过程中,要将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充分的利用起来,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达到较高的安全性。

4.4 ?嗜范ㄎ煌蹲史较?

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效益回报,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投资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准确的定位投资方向,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要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要综合考虑自身当前的发展状况,并在适应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对投资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第1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一、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的财务预算不够重视

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有些部门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导致虽然很多企业都有开展财务管理预算工作,但管理水平各异。

(二)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不到位

只有在强有力的监督之下,财务预算工作才会得到有效执行。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意识到监督机制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得很多监督条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只是流于形式,使得预算管理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然而,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缺乏专业技巧和相关知识的财务预算人员对于突发状况,很难做到随机应变,甚至还有可能会使结果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管理的要求。

(四)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组织体系,而是将预算工作直接交给财务部门,从而容易导致预算工作脱离实际经营情况,缺乏基础数据依据,不能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从而在实行中无法推进,反而影响工作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财务预算会缺乏科学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没有进行市场分析、制定长期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就随意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没有计划性,企业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管理层应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在一个企业中,管理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要想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行之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就必须成立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管理机构,包括决策机构、日常工作机构和执行单位,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二)加强预算管理考核和监督

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中其他部门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预算。其中,预算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决策、预算监督、预算调整。企业在进行预算决策时要立足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实际需要,不能随意而为,随后必须紧跟执行步伐,这样的话,在监督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才能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审查,不会自乱阵脚或者是不知所措,从而可以快速地找出问题所在及其存在的原因,然后对财务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预算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预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前面说到,虽然很多企业都有开展财务管理预算工作,但管理水平各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财务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工作是与优秀的预算人员是分不开的。所以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就应该拥有足够优秀的的人才资源。一个企业要想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招聘、奖惩机制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不能只寄希望于招聘人才,还应该大力培养公司里已有的工作人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培养成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从而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不能仅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而要制定出长期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导向。高新技术产业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以市场为导向来展开工作,这样就可以对市场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企业会产生的影响做好准备工作,进而增强企业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对于确保企业的战略统一、实现整体协同效益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大意义。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安排,是企业的资源配置计划。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通过预算可以发现经营中存在的“瓶颈”,更好地配置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其运作效率,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二点,预算是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实际绩效,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通过层层分解与落实预算目标,使企业每位员工都有他们自己相应的预算目标,将实际工作绩效与预算目标相比、考核与评价,有利于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

第三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最重要的一个,主要体现在在企业的投资或者是融资过程中资金成本所起的杠杆作用。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资金链的畅通、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没有预算管理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使企业无法及时规避风险。因此,对企业而言,全面认识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正确改革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佟成生,潘飞.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J].会计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