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中药药理学的认识范文

对中药药理学的认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中药药理学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中药药理学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人性化管理 教师人性化管理

一、中学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人性化管理

首先,中学教师工作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中学教师的劳动过程难以监控,以及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等特点。中学教师的工作性质给教师养成了高度的自主意识;所教学生的年龄注定了教师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育人比教学更为重要。而这些思维活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无形的,有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一个场所,并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因此中学教师的劳动过程难以用固定的劳动规则进行有效的监控。中学教师的劳动成果往往体现在学生毕业之后的社会价值或其研究成果上,这两方面体现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做出现实的评价。并且中学教师的劳动虽然具有很强的独立完成性,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往往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依靠交叉互补的学科优势才能取得成绩。因此,中学教师的劳动成果既是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又是团队智慧和集体努力的最后结晶,这就给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即使用高度细密量化的价值标准也无法完全衡量出中学教师的劳动价值。因此对教师的工作仅仅依靠僵硬划一的纯制度控制根本就是不科学的

其次,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十四五岁的学生,他们的把主要的工作都集中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在培养人的活动当中首要得任务是使人成为"人",即教人做"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中学教师的人性关怀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在管理中让中学教师体会到人性关怀,在工作中他们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给学生以人性的关怀,并且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的体现出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性化的教育。而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教师是那样的富有人情、人性时,他们才会不断的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冲动,在师生互动中能够发现自己;这样学校才会充满活力,才会真正的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二、当代教育改革需要对中学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教育管理手段就会应运而生。 任何一个管理方式都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凡是卓越而富有成效的管理实际上都是个性化的管理,个性化的管理能达到的程度反应了特定时代的管理思维和管理精神。

个性化管理的观念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客观形势的发展趋势。个性化管理相比一般化、教条化的管理而言,更加注重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从管理的起点、过程以及到目标的实现整个过程,都会因为管理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个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立足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有效地协调起来,以达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这种基于被管理者的最大潜能和所拥有优势的开发,使之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有自己独特贡献的积极人,不像传统的管理方式那样的僵硬教条,仅仅从形式上来控制教师,并且把教师的创造性、聪明才智都统统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个性化管理是通过确立一定的目标系统,从而来开发出人类隐藏在自身内部的巨大潜能。

当前的中学教育改革呼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学行为上要求中学教师学会理解、宽容,并且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如果中学管理者总是以制度压人,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严格的量化。并动辄就"下岗"、"惩罚",致使中学教师的压力过大,在工作中不得不循规蹈矩。甚至是消极怠工或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根本就谈不上发挥创造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如果中学教师的压力过大会造成不健康的心理或在工作中产生暴躁、不满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宽容、理解及耐心的引导了。所以,只有对中学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赋予他们足够的工作自主性,才能使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潜能并愉快地进行教学,从而能够言传身教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从而促使教育的各项改革顺利落实。

三、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性化管理

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发现!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独特发现,或者说是管理者的存在价值就是要善于激发出员工的热情、激情。并从中发现员工的优势、长处以及可以开发出的潜能。现代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所以,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特别敏锐并且善于把握的发现者,能善于从一般中发现出特殊,从平庸中捕捉出非凡,从共性中把握住个性,甚至从丑陋中能看到美好。管理者需要规划,需要决断,需要对人的疏导,但更需要的是发现――对"人"的发现。所以,在以"人"为本的时代里,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乎做了什么事,而在乎发现了多少"人",并在此的基础上培养了多少人。因此,管理者只有坚持人性的管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去发现和挖掘被管理者自身的资源并激发出他们的工作激情,从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作为当前中学教师的管理,要做到对教师"人"的发现,那绝对不是领导权力和领导威信所能做到的,也绝对不是强硬的制度和强化的规章以及泛泛的片面评价所能做到的,中学教师们需要的是能够得到人性的关怀,能够感受到真诚而热情的理解、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和鞭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工作,展示自我,发挥所长,用自己所感受到的尊重、爱护、激励传递给学生。和校级管理者之间能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果学校管理者只是简单地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用制度来给教师施压,人为地给教师造成各种精神负担。如今只见"校"不见"人"的管理是与现代管理的本质完全相违背的,应该进行淘汰的。

参考文献

[1] 柳斌.二十一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丛书[M].北京:长城出版.2001.

[2] 徐桂华.实施教师人性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

第2篇

【摘要】高等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掌握着人才的全部信息和各种情况,同时对人才的使用状况及流动状况也了如指掌。高等学校发挥人才作用,合理安排使用人才,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人事档案。本文对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改善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高校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改革;人事档案现状;人事档案对策

一、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人事档案的作用。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人事信息、人才管理、人才流动及人才使用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真实记载着每位教职员工(即: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的各历史时期、各学习阶段、不同工作经历的全过程。如:学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经历等情况。从人才开发利用、使用管理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为个人升迁进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原始可靠、真实有效的资料和数据。2. 在高等学校教职员工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事档案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证明某个人的年龄、出生地、工资收入、奖惩状况等。3. 记录了某个人的学习经历。4. 不同时期的工作轨迹和过程。5. 人事档案可以为本人、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提供各种需求的依据,如: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个人的人事档案为教职员工办理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手续,还可为本校的教职员工提供婚姻状况证明、身份认定、办理社会保险,为教职员工代办申报职称、根据档案确定退休年龄、代为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医疗统筹、工资调整,出具与人事档案有关的证明材料等等。因此,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仅对本校的人才开发、利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社会公共服务及人才的管理者、人才的决策者、人才的使用者来说,人事档案的价值及作用也是不可代替的。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在中国,人事档案对人才使用、开发、管理及流动都具有极大的作用。例如:某人想调整自己的工作,调到更适合自己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或单位工作,如若原工作单位不同意其调到其他工作单位。则此人的人事档案就不能转出,即使此人离开原工作单位,到新工作单位工作,在没有人事档案的情况下,当事人会遇到很多与人事档案有关的困难和麻烦。如果建立起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所有的人都是社会人,而不是受某个单位限制的单位人,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上述案例不复存在,人才流动更加便利快捷,人才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挥不同于在一个固定单位的更大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在信息化、电子化、人才服务社会化的背景下,建立高等学校人事档案与社会人才管理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的互连互动、信息互享,带动全社会对人才信息的公开化,让不仅是所在学校了解和掌握人才信息,整个社会也能了解和掌握人才的真实状况,使人才不仅在本学校发挥作用,在社会上也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人才的开发和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

(三)人事档案社会价值。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社会化、电子化,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能更加充分有效地使高等学校、社会组织或机构了解人才、选择人才、使用人才,为各个高等学校、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及全社会服务。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利用仅限于本单位内部,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同时也制约了人才的使用、流动及服务社会的作用。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社会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对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现代化、信息化、电子化、经济化改革的要求。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中,人事档案管理是封闭的、单一的、不追求使用率及利用率,人事档案是在各个单位内部人事部门进行严密的管理。当今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人才的社会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还是按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不进行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革,就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不能与时俱进,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才的开发、培养、使用及社会化服务。同时也不符合现代信息化、经济化、科技化、市场化社会的要求。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就是要改革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利用的高效化、社会化及人才的社会流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的社会利用价值。

二、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加强对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力度。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要经常检查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且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地解决。高等学校的人事档案,在人才流动、人才交流、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人事制度、用人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及人才使用制度等都会不断地改革、创新及完善,与之相对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及制度也会随之相应地改革、发展、完善。改革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及制度是时代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是人才的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合理流动,发挥人才最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的高等学校一定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大力度管理好高等学校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作用、历史性作用及全貌性作用。

(二)便于人才流动、给人才流动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传统观念对人事档案的认识是,人事档案只是管理、不要出任何问题(诸如:丢失、损毁等),对于利用、发挥其使用价值却一直认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人才宣传、人才使用及公众对人才的了解和认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宣传(即:信息的公开和传播)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人才的特长是通过可公开的档案信息传递到方方面面的,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才的作用,是对国家、社会及单位的重要贡献,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迈向精神文明、物质丰富的国际化社会的重要贡献。

创造合理高效、便于流动、信息快捷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是我国高等学校当前人事档案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高等学校人才的社会流动,推动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发展及进步。高等学校人才的校内流动,促进校内各院系的竞争、发展及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此,高等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事,更是高等学校主要领导及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三)改进传统观念,充实更新档案内容。传统的人事档案的内容是政治面貌、年度总结、职称评定、表彰奖惩等,但是,作为一个高等学校却恰恰忽略了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及研究人员)的业务档案。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人员的流动、变迁、使用还能应付,但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就不能充分地反映其全部信息,因此,可能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使用、发挥其专业特长上,受到制约和限制,不能充分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信息,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发挥,最终受损失的是我们的国家、社会及专业技术人才所在的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的作用很多,但其中之一是提供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是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平台,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作出贡献,来影响和提升学校的声誉、地位、知名度等,给学校带来价值和利益。因此一个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管理水平的高低,就是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就要充分做好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是人才的信息资源库,有效合理地利用人事档案这个人才信息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目的。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设施设备应用到人事档案管理中,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在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过程中,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要准确、及时地传递人才信息,为人才的需求者提供全面、真实、高效、便捷的人才信息服务。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设备及技术,高等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添加、充实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还要组织和培训好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及熟练使用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使其为高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高效、快捷、便利。另外,在加强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时,还要注意保存好纸制人事档案,因为数字化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较难鉴别。还有,不向外公开的、有密级的人事档案也以纸制档案保存为宜。可向外公开的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快速地为社会服务,省时省力,迅速便捷,节省经费和人力。人才的利用方和查阅方可以通过已经普及的互联网查阅人才信息,充分、有效及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对人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尽量减少人才的闲置和浪费,把人才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好,使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五)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进程。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不仅可以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按国家统一的标准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操作及提供利用,还可以使人事档案在流动、参阅、保密等多个环节高速、快捷、方便地为利用者服务。高等学校是人才高度集中,人员多、流动频繁的单位,实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既可以省时省力、减少管理人员、节省经费和开支,还可以给利用者提供便于查阅、省时省力的便捷服务。

第3篇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专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新生进校的专业介绍中,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专题讲解;进入第8学期,多种形式介绍了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第10学期毕业论文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从毕业论文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完成毕业论文后的调查结果显示,97.92%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毕业论文教学,认为毕业论文环节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能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和培养协作精神的分别达到9167%、85.4观、70.83%、70.83%、81.25%、66.67%、70.83%;对于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知晓情况,学生于第1234学年知道的分别为27.10%、12.50%、37.50%和16.70%,还有6.20%的学生到第5学年才知道毕业论文环节。

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知识能力

毕业论文工作也是一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信息获取能力、统计软件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的大检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均选修了文献检索课程,但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前,33.33%的学生从未进行文献检索,62.5%学生仅偶尔开展文献检索,仅4.17%的学生经常运用学校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工作。毕业论文工作中,文献检索知识和能力主要来源于指导老师和学生的辅导与帮助,分别占85.42%和58.33%,检索方式主要为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占91.67%;认为文献检索可帮助选题、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分别为35.4观、43.75%和79.17%。

在论文过程中,仅14.58%的学生认为能熟练翻译与文题相关的外文资料,79.17%学生认为外文翻译困难特别是较难准确表达专业含义,即使是己通过了六级测试的学生也尚不能自如完成翻译工作。

通过专题讲座和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基本掌握了开题报告书写格式和要求,其中的立题依据、研宄内容、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等内容书写正确率分别为87.50%87.50%和54.17%。

在毕业论文资料收集整理前,85.42%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图表的使用,但在论文工作中,初次使用统计图表时,仍出现较多的应用错误,其中表题图题、表目设置、表线、有效数字和单位、图形图标错误率分别达21.83%、31.25%、33.33%、22.92%、20.83%有关统计指标的正确选用调查结果显示,有20.83%的学生在资料分析中不能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指标。

毕业论文过程中,87.50%的学生采用了统计软件,12.5%的学生因为原始资料的限制,仅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类型主要是SPSS和Excel,虽在论文工作前,77.0极的学生己经学习运用过某种统计软件,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14.58%的学生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而85.42%的学生不太熟练甚至生疏。

通过学习和练习论文写作,掌握和基本掌握论文书写格式的学生分别占43.75%、56.25%,论文撰写知识主要来源于指导老师(占93.75%)论文撰写的难点主要为讨论、英文文摘和结论,分别占66.67%、41.67%和27.08%。

三、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调查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过程、自己和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中精力投入、影响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评价及对毕业论文工作环节的具体建议,结果显示,认为毕业论文管理好、一般和差的学生分别为37.5%、5&33%、4.17%;72.9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能全身心投入,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保证毕业论文进度和质量,27.0%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精力投入一般;关于“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投入的精力程度”评价,60.42%学生认为带教老师非常投入,35.42%的学生认为老师一般投入,另有4.16%的学生人认为带教老师完全未投入。

通过挖掘资源、过程管理以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基本保证,并逐年提高,2004届、2005届、2006届毕业论文优良率分别为85%、87%、94%,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丝毫不能忽视,专业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的因素包括学生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条件、考研求职压力影响和过程管理等,回答率分别占81.25%、77.08%、75.00%、70.83%、50.00%。

亲历毕业论文工作后,学生感慨良多,提出了很多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58.40%学生建议应于第9学期开始布置这项工作;关于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54.17%的学生认为3-4学年学习较合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为网速慢、图书馆数据库不全和学生文献检索方法的欠缺,影响了文献检索的质量,建议今后信息获取条件能得以改善。另外,在“你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改善还有何建议?”的开放式问卷中,不少学生提出增加工作时间、加强论文前期课程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和指导老师、增加工作经费、严格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四、结语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毕业论文工作,掌握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并真正体会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选题,可以启发学生科研联想和发现实际工作急待解决问题,通过资料检索和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面,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可以巩固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通过论文的修改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论文答辩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毕业论文为学生搭建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平台正如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的“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第4篇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有很多仅仅简单选用、借鉴西医的指标来衡量“中药”,逐步走向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药理学”。

关键词:中药药理;中药理论;中医药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5

自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并发现它的特殊药理作用以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已有80余载。时下“中药药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学科,关于中药药理研究的文章不下数万篇,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质疑:

1.思考之一:“中药”药理名称思考

1.1中药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中药药理学》是这样界定“中药药理学”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的本义和出发点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之所以称为“中药药理学”,就应该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如果失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能称为“中药”,更不能称为“中药药理学”而只能叫做“天然药物药理学”。

1.2中药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中药”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药”,并不等同于中药现代化。药物本身作为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的物质,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国界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应用它。中医与西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如果一个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中药”(同样包括人工合成品);同样,如果一个药物在西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西药”(也包括天然药物)。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谈得上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如果脱离了这个大前提,“中药”的现代化必然会失之偏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称为中药。这不仅指明了中药的学术概念,还界定了它与天然药物、其他民族药的不同界限。从此看来,是中医药理论赋予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以上基本概念的混淆进而使得某些“中药药理”的研究越来越偏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背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导致中医药的特色越来越黯然,而成为变了味儿的“天然药物药理学”。长此以往,中医药非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走向萎缩。

2.思考之二:中医药特色之疑

什么是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提出所谓“特色”。应是指彼无我有或彼短我长的东西。那么所谓中药特色,应是指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认识与用药治病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称之为理性认识、理论思维,具体讲就是指中药理论。它代表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特征,反应其理论思维内容和规律。中药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药理论就没有中药特征,或者说,失去中药理论,中药就不成其为中药。应该承认:中药同其他药物一样,只有用于临床才真正起到“药”的作用;中药如何用于临床,即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中药,如麻黄素治喘、黄连素治痢、附子苷强心、甘草素止咳、青蒿素截疟等,脱离中医药理论来应用,那就未免南辕北辙,不能视为中药。倘若不分寒热虚实,见喘用麻黄、遇痢用黄连,显然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中药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用于临床,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产生预期的效果。

3.思考之三:医药脱离之疑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与中医是一对孪生兄妹,同源互根,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互相呼应,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中药与中医,同时产生,互为存在的条件。中医离开中药,辨证论治就成为空谈,无从选方用药,中医不可能完整;没有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疗效,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所以历来认为中医中药是一家,不能有此无彼,彼此分离。当前存在的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医药分离的模式,不适合对中医药的管理,也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医药结合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作为中医药战线工作和研究的同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扬我中医药之长,发展中医药,绝不能走“医不管药、药不知医、医药分离”的路子。

实际上,中药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制论体系中已经阐明得很清楚,包括药性理论。但是借鉴现代药理方法研究中药的手段实际上是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的指导。那种置中医药理论于点缀,完全按照西药的模式开发应用中药的方法和道路,是不符合中药自身发展规律,对中医药发展有损无益。发展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中药特色不能丢。

第5篇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科研思维;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任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中药新药开发,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理论发展。[1]中药药理学属于中医药学范围,与中医药学各领域保持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又必须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2]中药药理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其中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习惯。我们在实验教学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加快实验教材的更新,与科研实际紧密联系

对实验课教材建设的忽略,会造成教材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实验方法与现有的仪器条件也不符合,很多方法目前已少用或不用,而一些新的方法已在科研实践中广泛应用。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增添先进的仪器设备,尽可能采用现代实验手段,逐步增加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加强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适应和达到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3.强化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一般的实验课,是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营养液及药液,装配好实验装置,学生则是按教师的操作示范和步骤,机械地重复一遍,很多学生甚至在完全不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的情况下,得出了完全不理解的实验结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实验课最基本的意义,不利于锻炼独立实践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加强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1) 预习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自己事先预习实验讲义,并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并用来指导及完成实验。同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背景知识,以了解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与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实验用液的配制、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从营养液、药液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到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动物的麻醉等都必须能独立进行。

(3) 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中药药理实验基本规范操作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给药方法、常用手术操作等,提高动手能力,以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很快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

(4)实验报告的撰写与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发表,需要将成果展示给同行,为自己和他人的继续研究提供积累和可能的思路,因此,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是中药药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5) 讨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讨论在实验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中,看到最多的是雷同的实验结果、简单的结论,没有自身想法和新意。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4.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利用,拓宽视野

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广泛,涉及内容多,实验周期较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的辅助教学,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学会灵活运用药理实验方法及现代分析和检测技术。

总之,中药药理实验课的教学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理论与实验课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侧重于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尤其是针对中医药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能、方法。

参考文献:

[1]侯家玉,方泰惠主编.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第6篇

1 .大学生精神健康标准:评估心理健康水平通常有四项标准:这些标准与实验有关,即根据情感和心理健康研究人员的个人经验评估其健康的标准;基于大多数正常社会的社会适应标准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适应了自然和心理条件。

2 .智力治理的统计标准,通过衡量大量正常心理特征来获得标准,将心理学与常识进行比较;这是你的行为。在以前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一种自然状态。

大学生的心理过程: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和个人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个人心理学包括个人倾向。在生活中,随着年龄的推移,心理过程变得不同。作为一个特定年龄和环境类别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是一个具体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关于记忆、思考和想象力。根据这些特点,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支柱和希望。它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我是一个水瓶男,拥有坚强,持久,真诚和乐观的特质,我相信人性是善良的,追求其意义并具有增长和发展的潜力,这使我无论如何我有能力不断学习这本书,真诚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并从各种思考中找到积极的信息。同时,我必须不断提高为他人服务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我需要能够承担更多的生活责任,我需要更加关心家人,我需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得计划要越来越明确。我必须更加相信自己,尤其是我需要加强的专业素养中的“价值中立”。我深知道德标准,受教育程度等会影响我对生活的理解,生活感受和经验,尽管它们经常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我仍然希望我足够坚强。我可以最小化这一些功能的限制。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对面部表情和自尊心的傲慢自大,他们常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常常发现自己不愉快,天生就是自信和执着。它看起来硬朗而无动于衷,但它的内心却是孤独,脆弱和精致的。面对任何困难的情况,他都不会屈服于头,始终如一地克服困难和障碍。而且我仍然有严重的危机感,我将继续以此为动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慷慨,我周围的朋友很少看到他们在乎的东西,我喜欢表现出我独特的宽容,尊重和尊重同学。

第7篇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科群;中药专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63-02

“学科群”是指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点的集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1]。学科群建设是学科建设新趋势,中药专业是一个涉及中医学、化学、药学、现代医学等的交叉学科,课题组最早提出将中药化学各学科与中药药理学结合起来,组建中药药理学科群,学科群遵循“化药结合,相互促进,积累发展,求实创新”的理念,坚持中药化学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凝练科研方向,带动各学科共同发展,对中药专业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就中药药理学科群构建的相关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总结。

一、中药药理学科群构建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近些年来,随着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现实社会的要求,人们已经在学科群的层面上认识、讨论和建设学科[2],学科群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中药专业中药药理学科群的建设对中药专业的发展有着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中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交叉与实验性的学科,各类化学课是专业基础课,多门基础化学课的学习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为后续中药化学、中药分析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中药药理学既是中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桥梁性学科,是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最富活力的结合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阵地[3]。化学与中药药理学密不可分,中医药的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的研发同样需要中药化学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课题组在不断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逐步意识到学科群构建的重要性,历经十几载的探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行各项中医药相关的科研活动,逐步构建了中药药理学科群,为学科群中各学科的发展、中药专业的学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构建中药药理学科群的具体实践

(一)组建学科团队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梯队建设,关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了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实现了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联合,使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

对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快其成长步伐。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与省内外多家兄弟院校、知名药企等进行交流、合作,拓宽视野。

(二)整合教学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统筹兼顾,协调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使教学调控更具系统化和可操纵性,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学科群档次,促进各学科共同发展。将中药药理知识渗透到化学课堂,使乏味的基础化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实现了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联合,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集中教学资源,建成了学科群网络教学平台[4,5],平台内设立科学研究、教育资源及论坛等模块,科学研究模块内含中药药物信息、中药化学成分、中药毒理、中药药理实验、实验动物信息、相关文献等,供研究人员查询;教育模块主要提供各学科学习资源,如中药药理主要教材、名家讲义和视频教程、药理实验操作及视频等信息,供教师和学生学习;论坛为学习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师生交流的新方式。

重视教学研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先后对各学科的实验教学及考试环节等进行了改革的探索[6~8],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合实验室开放,将传统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中药药理学》在中药专业学生中率先实行考试改革,将传统的闭卷笔试改为综合评价,在学期末举行创新性论文宣讲活动并出版学生论文集,这些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科研水平

科学研究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唯一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本科学生中实行导师制,通过开放实验室、实施设计性实验、参与教师课题等途径,使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组织中药专业学生“中药药学基本技能大赛”,检验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团队中的研究生在完成专题过程中涉猎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拓宽了研究生的专业口径。

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科研的创新能力。中药药理学科群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使科研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显著提升了科研效率。学科群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在不断发展中凝练出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复方药理、中药体内分析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三、中药药理学科群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一)促进了学科群各学科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但同时又衍生出了很多交叉综合性学科。中药药理学科群的诞生,将中药专业的相关化学基础课、中药化学与中药制剂分析等专业课与中药药理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科间的相互协作,有利于群体效应的发挥,同时也起到了优化学科结构、拓宽学科领域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为整个中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研水平

学科群内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相互交流,拓宽了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多学科融合交流所产生的交叉知识有利于教师贯穿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活跃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学科群内不同的学术思想相互交流,不同的研究方法相互借鉴,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学科群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也为教师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科寻求到了发展的方向,教师教研素质的提高都为本科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课堂授课过程中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例如在中药化学授课中将一类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简单介绍,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堂内容;在中药药理授课中,将发挥药理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介绍,可与中药化学课内容相呼应,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另外,通过对本科学生实行导师制,开放实验室、实施设计性实验、参与教师课题等途径,使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四、创新点

本课题在我校首次开展学科群建设的尝试,体会到只有营造出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氛围,找准学科建设的途径,坚持不懈,积累沉淀,求实创新,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本课题不仅为我校中药专业的学科建设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我省乃至全国同类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五、展望

中药药理学科群建设团队在我校首次开展学科群建设的尝试,取得了系列成果并推广应用于教学、科研实践中。中药药理学科群教学团队历经15载的发展,在学科群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凝练科研方向等方面的探索,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联合,实现了学科的自我发展,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中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我校中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项延训,马桂敏.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1-43.

[2]胡仁东.论大学优势学科群的内涵、特点及构建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8):50-53.

[3]李清,王鑫国,刘姣,等,中药专业中药药理课程改革思路[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628-629.

[4]王建岭,李仁玲,王鑫国,等.中药药理信息系统建设初议[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3):48-49.

[5]王建岭,李仁玲.中药药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建立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1):55-56

[6]刘姣,李清,王鑫国,等.《中药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182-184.

第8篇

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这个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药的药理研究自20年代初,陈克恢研究麻黄[1]以来,研究方法逐步完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就是中药药理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药药理学从中药和药理学脱胎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基于此,有必要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进行整理、探索,为进一步指导中药药理学发展、丰富实验动物学的内容起作用。故本文试图较系统地论述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作用,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探索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指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它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证候动物模型、人类病证动物模型三部分的内容,它既是实验动物学的范畴,又是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核心。

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

2.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石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体内过程,从而阐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它包括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三部分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1.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 中药药性药理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毒性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如梁氏用温热药建立热证动物模型,再用寒性中药龙胆草、黄连、黄柏、银花、连翘、石膏治疗,观察中药寒凉药性的药理学基础;用寒凉药建立寒证动物模型,再用热性中药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白术治疗,观察中药温热药性的药理学基础[2]。又贲氏应用血虚肝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的归经药理[3]。

2.1.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 中药实验药理是中药药理的研究核心,中药实验药理主要是应用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研究中药功效的药理作用,揭示中药功效的现代内涵。中药功效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药学中的体现,对中药功效的揭示,必须以中医证的研究为基础;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证在实验研究中的载体,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如研究补气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能抑制正常动物离体器官小肠的运动[4],对正常在体动物小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5];但能增加脾虚动物小肠推进运动[5,6]后者与临床实际相符,与补气药健脾益气功效相符,是健脾益气功效在肠功能中的体现。这个例子说明,建立和使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才能真正揭示中药的功效,丰富中药实验药理的内容。

2.1.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临床药理的桥梁 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方兴未艾,但学科有待建立。由于正常动物的结构形态、功能代谢与人类的病理状态相差甚远,故必须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来连接中药实验药理与临床药理的研究,为中药临床药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2.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中医药的学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实验研究体系,缺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规范、指标体系和方法论,致使其理论研究对实践缺乏推动作用,与世界医学缺乏共同语言。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实验模型。弥补了中医药研究的不足,成为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中介部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2.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中医以系统-综合医学模式为特征,坚持功能主义的原则和 视角来研究人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将弥补现代以形态结构为原则进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标体系,丰富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增加,又将丰富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的内容,对实验动物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实验操作技术进行重新认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深入研究,将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2.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可用正常动物观察药物对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新药的疗效。但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药物的反应常有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对正常动物无药效作用,而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则有治疗作用,如清热药对发热动物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动物体温则无影响。因此,仅用正常动物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药有效性,必须选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对病理状态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有效性。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自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首次记载用精米喂猫、犬造成脚气病模型以来,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已初具规模,分为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三类。

3.1 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如发热动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动物模型、肥胖症动物模型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发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并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无胸腺裸鼠、重症肌无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

3.2 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自60年代邝安建立第一个类“阳虚”动物模型[7]以来,已用200多种方法,复制建立了肾虚证、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血瘀证、血虚证、肝郁证、寒证、热证、痹证、里实证、厥脱证、温阻证、温病等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动物身上复制的中医药证候,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独具一格的有别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3 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医学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证动物模型、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把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中西汇通。另一种是在中医药病证理论指导下,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8]。这方面的工作急待开展,以深化中药药理模型的研究,纠正证候动物模型难于深化、不好应用的不足。

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是应总结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理论,加大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和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科研规范、研究体系,为中药新药研制和开发、中药药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发展、中西医合流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也将为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克恢,Schmidt T. Pharmacol Expt Therap,1924;24(5)∶339

2 梁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

3 贲长恩.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增刊)∶23

4 黄树明,等.中医杂志,1988;(9)∶60

5 彭 成,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5)∶6

6  闻集普,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2)∶27

第9篇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研究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128-02

中药药理学作为中药学的范畴和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药学专业中一个关键的专业课程。中药药理学将中药与中医临床很好地联结起来,是开发新型的中药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对于相关专业的医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多年来,关于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各院校的重要药理学教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学校和学院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改进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机会少,理论讲授多

一般情况下,在中药药理学的课堂上,教师重视的往往只是药理方面的知识的灌输,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来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对于各种理论无法产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中药的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际环节。

中药的成分多样,并且药理作用也具有多效性,这两个特点在很大的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中药的功效和中药的药理作用在很多方面既有相关性,同时也有差异性。比如说,中药附子中有很多种类的生物碱,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抗心律失常等,还可以消炎、止痛,并且提高应激能力等等。另外,中药药理作用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点是,它的药理作用没有非常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想要发现或掌握它的明确规律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每一味中药里所蕴含的繁杂的药理关系对于学生来讲,需要花费很大的工夫来记忆。

(二)研究方法特殊,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实验性学科,对于实践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有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的实践研究。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中药药理学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要求学生具有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生只需要听取老师对于实验的详细讲解,进而按照教师的教授内容来照着方子开药、抓药,最后将实验的结果同实验指导来进行比对,结果一致便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但是实践的内容过于单调,而且机械的操作无法引起学生强烈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在适应了这种模式之后便不愿意做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

(三)教材更新速度慢

现代的医学技术较为发达,所以新药的研制周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缩减了。虽然新药层出不穷,但是教材更新速度却没有跟上,许多药品名称和种类在教科书中都没有提及。而且有些药品的已经在临床医学中被认可的新的用途也没有在教科书中得到及时地更新,反而是有些已经在临床上被淘汰的药物还出现在教材中,这很容易误导学生,给将来的临床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

二、对于目前中药药理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实践教学

在中药药理学中,有一些中药和一些复方制剂是较为传统的药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药,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该要用相当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讲授,但与此同时,要注意紧跟临床研究的步伐,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不完善的内容要进行补充,对过时的内容适当删减。教研部门在制订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大纲和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院校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和渠道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向进行调整。

此外,药品超市也是中药药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一个绝佳的场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去药品超市,对各种药物的新剂型或者新品种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或者通过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来搜集资料,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与临床上的应用做到紧密结合。

(二)应用对比记忆法

中药的各种药理作用极为繁杂,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和记忆的难度都很大。想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让学生对于药理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记忆,就要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整个教学的设计。教师应首先将中医药的治法作为主要线索,其次把中药各论的各个章节进行整体的分类。在对于各个章节的概论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先从其定义来入手,先讲清楚它的功效和主治的病证,再将中西医对于此病证治疗的功效和作用进行比对。对于具体的知识,再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药物的学习中找到共性和个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中药的作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教师可以抓住中药的这一特点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山楂可以帮助消化,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来入手,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山楂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这些成分能够提高胃里面的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帮助蛋白质来进行分解和消化。这些都是消食药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并且直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了可通过实践来加强对于理论学习的指导。

(四)课堂中突出综合性实验教学

由于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的实践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内容相结合,强化学生们对药理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内容,逐渐增加一些具有综合性与深入探索性的实验课程;要注重启发与有效引导学生们来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不断发现实验方案中的错误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中药药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

笔者在进行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中做了如下的实验:将学院的两个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中药制药专业学生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是传统教学组和改革实践教学组。这两个学习小组所采用的中药药理学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授课时数都完全相同。但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实践小组采取了多种教学法,传统教学组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出任何调整。

改革实践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对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知识达到进一步的强化。此外,教师会给学生预习的任务,使学生做到带着问题来上课,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更具针对性。教师还要组织课堂讨论、阶段考试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被活化,不会死板地被接收。而传统教学组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师的讲授和板书,不采用其他的教学手段。

两个小组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组织进行了一场期末测试。两个实验组采用的是完全一样的考卷,考试的题型分别有名词解释、单选、判断、填空以及简答题。考试试题的从表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优秀率的指标上,改革实践教学组的学生达到了60%,这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组的28%的比例;良好率和中等率低于传统的教学组,不及格率为0.0%。数据显示,改革实践小组的学生最后的测试成绩大部分分布在“优秀”的分数段,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实验小组则大部分在“良好”的分数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改革实践小组所采用的教学法是优于传统教学法的。

对于中药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每一位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应当不懈地努力探索的领域。但是,无论最终要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以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为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出发,根据课程所讲述的不同内容、结合实际的情况,大胆并且科学地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菲.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预习和复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8(8):89-90.

[2] 李清风.辩论式教学在护理概论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8):98-99.

第10篇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理论课教学 影响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逆向学习模式,强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去探索那些他们需要知道的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在美国等一些国外的高等院校已广泛应用多年,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PBL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改革虽有报道[2],但尚未见其在《中药药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报道。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科《中药药理学》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建立符合当今本科教育要求,既能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又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笔者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

我院2006级中药学专业的85名学生,男女生之比为4∶5,年龄在18―21岁之间。

1.2教学内容。

对《中药药理学》其中两章《第十九章开窍药》和《第二十章补虚药》的部分内容采用PBL教学模式授课。根据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的十项基本原则”[3],本研究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教材中两章的内容,一是人参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的作用及应用各有哪些,再就是麝香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第二个问题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当然主要是补虚药治疗疾病的机理及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知识。

1.3教学方法。

(1)课前分组:将中药学班81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2)提出问题:每次提前一周布置一个问题。(3)收集资料:学生围绕所设定的问题,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图书馆、网络、求教专家等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4)小组讨论:每组学生就所设定的问题,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的讨论。(5)完成报告:每组交1份书面总结报告。(6)课堂交流:每组选出1名代表借助PowerPoint进行演讲,每组演讲时间控制在1分钟。每组发言后,其他组别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问题由演讲的学生回答,所在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7)总结升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和总结,归纳出每次课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两种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对PBL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PBL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学习积极性、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对学习内容掌握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

在授课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参考学生是否参加课堂演讲选取6名学生进行座谈。好、中、差生各两名,参加演讲的1名,在研究者的办公室内围绕5个问题进行师生一对一的座谈。得到学生的同意后对座谈内容进行录音,将录音内容转换成文字材料作为定性分析的资料。

3.讨论

调查问卷显示,较施行PBL教学模式前,学生对中药药理学重要性的看法明显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而且学习态度更加认真了。就知识的学习而言,调查问卷显示,实行PBL教学模式后,学生不仅认为中药药理学本身知识的获得明显增加,而且对系统掌握药理知识和对相关学科的学习都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座谈中有的学生说:“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才能真正融入自己的血液。”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要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本学科中不同领域的知识,而且要用到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弥补“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推进基础课程之间、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融合。

在加强学生各种意识的培养和师生沟通方面,PBL教学模式也体现出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通过座谈发现,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可培养团结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从问题教学的产生、讨论到解决需要经过小组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学目标。在合作中既能各抒己见,又能达成一致意见,取长补短。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逐渐建立协调、积极、相互尊重而又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这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优越性。这说明PBL教学模式可显著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

另外,PBL教学模式也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对中药药理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座谈中学生谈到,要解决问题,就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查阅、整理资料,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交流报告,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和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的能力。他们还认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由单一的“教”转变为既“教”又“导”,在更深层次上既传授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组织能力加强,语言表达更清晰,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将来更加适应社会,成为21世纪的新型医药人才。因此,PBL教学模式可显著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座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要获得问题的答案,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途径搜寻所需要的资料。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消耗在该环节上的时间过多,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其他学科上学习时间的减少,因此,如果时间充足,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4.结语

本研究发现,学生对中药药理学的认识和态度在实行PBL教学模式后都有显著的提高和转变。PBL教学模式对系统掌握中药药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该模式还可明显增强学生的各种意识和提高各种能力。因而,PBL教学模式对学生中药药理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林莎,冯志,王全乐等.PBL教学法在中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局部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93.

第11篇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 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第12篇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现今随着药品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各大中型药企逐步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医院也加大临床药学在用药规范性方面的作用,这些都对药学专业人员的药理学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时展对药学人才带来的新要求,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应适时做一些改革。

一、实验内容的改革

1.恰当设置实验操作难度,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药理学实验常涉及动物给药、手术、生物检测器安装等一系列的精细内容,尤其是动脉插管、神经分离等实验操作难度大,对于初次接触实验的药学专业学生很难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独立完成。这样下来,学生甚至教师易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操作方面,而忽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思考。教师应恰当地设置实验操作的难度,以学生能在课堂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为前提,删除操作难度太大的实验,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进式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针对实验方案、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并进行恰当的课堂引导,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药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加设计性实验。现行开设的药理学实验多为经典的验证性实验,虽然经典药理实验的设计严密、现象明显、重复性较好,但却缺乏探索性和未知性。这样,一方面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课堂上举手呼唤带教老师,也往往是出于实验操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少主动咨询实验分组设计、实验现象相关的问题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应该适当减少药理学的验证性实验,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前一节课由教师提出实验题目、要求,让学生分组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实验材料、实验动物、药品和流程;接下来在教师的适度把关下,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最后以小组答辩的形式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各实验方案的优劣和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这一系列步骤,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和分析能力。

3.将药理学实验内容与新药报批、新药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相结合。随着药品市场的国际化,新药研发在我国已经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时展对药理学人才的需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原则,还可将药理学实验发散至应用水平:结合新药报批、新药临床前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对实验对象选择、样本量、药物剂量和观察指标的要求,在实验小结和讨论的时间段内引导学生发散设计符合不同药理学应用要求的实验。这样不仅理论与实际结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减少整体动物实验,增加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药理学实验。随着药理学研究从整体和组织器官水平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传统的动物水平药理学实验教学已经不再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及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务必要新增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实验,让学生在思维和操作技能上得到相应的训练。如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检测抗肿瘤药物的活性、用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检测抗炎药物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的作用、在分子水平检测抗病毒药物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等。虽然细胞和分子水的药理实验的开展对仪器设备和试剂要求较高,目前大学内的相应设施和教学经费还不能充分满足开展上述实验的要求,但可以通过分大组教学、多媒体录像辅助、计算机模拟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上述先进药理学实验有个初步的认识,保证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训练内容与学科的发展接轨。

5.结合国情,增加中药药理学的实验内容。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留下的瑰宝。中药无法顺利走向世界市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现代药理学作用不明晰。中药与西药的药理学实验存在着给药途径、药物剂量、疾病模型和药效观察指标和观察时间等方面的显著区别,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此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中药药理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当结合目前的国情,适当增加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如健脾行气药物对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益母草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中药溶血实验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体会西药与中药在药理学实验研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中药的现代化和走向世界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

二、实验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

1.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示教。药理学实验对设备、试剂和动物的要求较高,而开展设计性和细胞分子水平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更是对高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提出了高要求。为了在减少经费投入的同时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通过视频和动画的方式将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生动、清晰地模拟或演示出来,这样不仅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为了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教师可以自行拍摄或者搜集整理出部分现代化药理学的实验视频,上传至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博客乃至公共微信圈,让学生在课余自主学习和领会。这种更加贴近学生获取信息习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接受,为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注入了新鲜的体验。

2.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网络平台查找资料,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工科类的精准实验不同,药理学实验结果影响因素众多,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实验过程也容易出现各式各样教科书无法解答的问题,但这一系列??题恰恰可以为教师所用,来锻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专业网络平台主动查找资料已成为药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使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药理学专业平台,在其中高效搜索并查找到各自需要的专业信息,并用它来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一利用网络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高效的指导和借鉴。

三、?u价体系的改革

1.增加学生互评机制。药理学实验通常以分组教学和实验为主。由于学生对动物体液和组织器官样本较为排斥,加上操作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为了杜绝学生这一回避、偷懒的消极行为,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实验参与积极性,应当在实验考核成绩中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将学生的实验课堂表现充分纳入期末总评。

2.实验考核中增加实验设计评分。以往的药理实验考核往往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狭隘和片面的导向。为了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教师应该用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全面考核学生的药理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书写以及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能力。如利用单盲法,让学生设计实验、挑选实验用品和动物,单独操作,根据实验结果比较A药和B药的镇静催眠效果;或者从几种未知药物中,设计药理学实验鉴定出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药物。这样的考核不仅能促进学生在平时课堂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药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也有利于学生操作、应用和分析能力的全面培养,更有助于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教师发现拔尖人才。

第13篇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4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4.1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第14篇

论文摘要:从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

3.2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 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

4 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转贴于

4.1 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 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 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 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 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 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 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 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 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 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 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 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 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 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 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 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 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 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 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 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 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20] 黄熙,陈可冀.“证治药动学”新假说的理论与实践[J].中医,1997,38(1):745-747.

第15篇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4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4.1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