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教学特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人生起跑点。在音乐课堂中需要讲究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小学音乐课堂,做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忽视,反而要更加重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合理的创建特色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作为怀文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创设特色小学音乐课堂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创设愉快学习环境,营造欢快学习氛围
不容否认,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新时期,作为小学阶段音乐教师,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设愉快学习环境,营造欢快学习氛围。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对于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带入情境。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构思、韵味及其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和境界,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欣赏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作品的实际内容,在教学前,让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本人的理解,构思表演动作,再现作品情景。教师也可课前根据作品内容配好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放音乐,这样一来,更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表现状态和教学氛围,既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又让学生获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生活领略情境。教学生活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师为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领悟,可以根据课程作品的需要和实际条件创设生活情景,有选择性地创设生活情境,以便学生更好的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的韵味和意义。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2.重视课堂导入,从一开始吸引学生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时期,我们要重视课堂导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导入形式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使用情境导入法、对比导入法、以及谜语导入法。这些方法都是依照小学生的特性准备的,完全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情境导入法,音乐是视听艺术,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情境的诱导下产生无限的能量。通过情境导入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对比导入法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正反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都有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智的平等权利。"导入新课时,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新课兴趣。谜语导入法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源。"课堂伊始,让学生猜猜生动形象的谜语,能极大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谜语导入法最人的特点是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学唱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其实,课堂导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并加大投入,从而构建优质课堂。
3.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优质的课堂构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经常反思,不断地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前进。当一堂音乐课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教师的教后反思。教师对反思结果若能及时处理,对教学效益的提高将十分有益。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得到提高。教师通过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反思。有助于及时发现自己在语言组织水平或音乐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若能进行自主训练,就一定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好的提升。平时生活中,我么总会被假象蒙蔽,而实施了反思性教学后,才发现教学中漏洞百出。反思性教学改变了原来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进行教学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反思自身的缺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怕失败,要敢于面对,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会改正,每天都在进步,最终定会构建优质的小学音乐课堂。
4.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特色
在大力弘扬民族特色教育的今天,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成了每一位音乐教育者的必修课。要做到切实有效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听起来是件容易的事,实则难度系数非常大,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快速融入到民族风俗习惯中去,学习和掌握民族特色,并能熟练地将其融入课堂。那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地方民族特色呢?
一、教育者应将地方民族特色与音乐教材有机融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材编写中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例。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更是无比丰富。在现行音乐教材中,选用的民歌数量有所增加,但限于篇幅,只能对少数作品进行介绍。民族音乐种类多样,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音乐色彩鲜明。
(一)充分了解和掌握地方民族特色
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熟悉自己的地方民族特色,但却不一定熟悉目标学校的地方民族特色。所以,音乐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和村寨,全面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果教师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工作,需要熟悉苗族习俗,掌握苗族山歌和舞蹈;如果教师在贵州安顺地区工作,需要熟悉布依族习俗,掌握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如果教师在云南地区工作,需要熟悉彝族习俗,掌握彝族的民族音乐和舞蹈。因此,根据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不同,音乐教育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截然不同,这对了解和掌握地方民族特色增加了难度,但作为当代音乐教育者,必须具备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的能力,用地方民族特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和兴趣。
(二)积极整合国标教材与地方教材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学习枯燥无味的“小蝌蚪”符号让学生头疼,但如果教师话锋一转,哼唱起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民间小调,课堂顿时会一片哗然,或许学生还会跟着哼唱,挥着手,跳着舞,在快乐中贯穿国标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学习“小蝌蚪”。活跃了音乐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教育者应恰当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教学时,不妨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课堂,扣动学生内心那根弦,激起一片学习热情。
(一)巧借民间音乐调子,即兴填词,编一首歌
教师在教学时,将民间音乐五线谱写在黑板上,学生填写自己喜欢的词,小声哼唱,感受歌曲内涵,体验自己的音乐成果。也可以将自己写好的歌曲交换试唱。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活跃、激动、振奋的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讲准备好的填词音乐演唱给学生,结束课堂。这样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轻松地落实音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巧借民间舞蹈,小组合作,织一支舞
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将民族舞蹈通过电视屏幕或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找出该舞蹈的几个基本动作,教师现场演示,学生练习,学会这几个基本动手。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编织自己的小组舞蹈,并给舞蹈具有艺术韵味的名字。最后,给每个小组展示的机会,现场表演舞蹈。教师做到轻松教学,学生轻松学习,达成设定目标,既学习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教学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
三、教育者应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成为能体验生活,奉献人生,体现价值的社会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感受和展示,是为了做贡献和创造价值。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地位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一)巧借校园平台,举办音乐大赛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学成才的能力。音乐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展示,学生成果的展示是给予学生最好的表扬,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汇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多地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进行形式多样的音乐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成功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建“快乐校园”行动计划的目的,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二)借助校园平台,举办舞蹈大赛
舞蹈是大型活动不可以缺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部分,更是传承地方民族特色的有效措施。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是表现,肯定的方式是表现,通过教学,教师要组织大型舞蹈大赛,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进而展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地方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史的精髓,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音乐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如何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第一,教师要掌握和熟悉地方民族特色基本内容;第二,教师要具备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的能力;第三,教师组织开发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和传承地方民族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刑丽萍.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教育与职业,2005,(23):67-68.
[2]梁佶中.民族声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情感教育的意义[J].四川戏剧,2005,(4):37-38.
关键词:香港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材;特色
香港中小学音乐教育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时期。中国传统的私塾制与天主教会来港办学,使香港早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处在一种混生状态中。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内地音乐教育状况的深刻影响,差不多与内地同步选用了包括学堂乐歌、《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等20世纪前半叶流行于内地的教材;另一方面,它又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留下了西方文化撞击的烙印。1949年前后,许多从内地来港的音乐家对香港的音乐文化生活和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一年一度的香港校际音乐节比赛,对香港学校的音乐教师、学生、家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香港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一度缺乏制度上的保证,直到1968年才公布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另外,中小学音乐教材的使用也不统一。
相对内地来说,香港的中小学校在音乐课程的制定和教材的选择上相对比较自主,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公立学校需要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展教学,接受督导,中小学音乐教材要在指定的书目中选择。私立学校一般不受限制,学校可以根据要求自行制订课程发展事宜,有教材选择的自主权。1983年和198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分别出版了初中、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作为学校发展音乐科课程的指引。20世纪末,席卷全球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带来了紧迫感。2002年,《艺术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出版,2003年了《艺术教育学习领域: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以下简称《音乐科课程指引》)。而内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01年颁布,比香港早两年。
作为最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指导文本,香港《音乐科课程指引》对音乐学科的性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音乐教育对人类的美感、智能和德育发展贡献重大,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国民意识及灵活开放和尊重他人的态度。”“音乐是人类进行沟通、表达情感和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及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发展智能和身心的关键。音乐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让人类利用其独特的表现力,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抒怀”。
从《音乐科课程指引》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表述上看,音乐教育首先是“美感”教育。这与内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十分接近。内地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首先要突出其“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科课程指引》还指出,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音乐是人类进行沟通、表达情感和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及基本方式”。内地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有“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二者在音乐课程价值观念上十分默契。
《音乐科课程指引》提出了“音乐教育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和德育的提高”,这和内地使用多年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观点十分相似。长期以来,“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达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目的,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功能”。我们可以据此推断,随着内地与香港音乐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在音乐课程领域的共识也会越来越多。这将为两地中小学音乐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相互借鉴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香港采取的是教材多样化制度,从品种数量上看,中小学音乐教材版本比较多。这些教材都比较注重基础性,强调学科自身体系,但同时又比较注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接受能力。我们可以从1993年香港教育署辅导视学处音乐组编写的一本《小学音乐教师手册》上大致了解这一点。虽然它并不是学生教科书,但其主要内容均与教材有密切关系,序言中的一段话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教师手册的目标是探讨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修订于1987年)内各主要范畴的不同教学方法与重点,更给予不同背景和能力的音乐教师一些教学基础及意念。”从书上的内容看,这些“重点”及“基础”大部分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提示。全书分为十二章,另有三个附录。其中六章论及的是音乐课程的常见教学栏目,分别是:第一章歌唱,第二章乐器演奏,第三章音乐聆听,第四章读谱,第五章音乐与律动,第六章创作活动。后六章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科知识点:第七章和声,第八章曲式,第九章表情。最后三章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第十章教学计划,第十一章课外活动,第十二章学习评估。从这十二章具体内容来看,它的主体是结合音乐学科的知识点,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香港教材在注重基础知识时有两种编排方式。一种是从音乐学科的角度出发,强调音乐知识(包括读谱知识、乐器法常识、表演常识等)的认知教育以及基本演唱、演奏技能的训练。音乐知识与技能始终作为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教材中。这条线索是显露的“明线”,起到组织教材的作用。教材具体教学曲目的选择紧密围绕音乐知识的分布展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唱歌、欣赏或器乐教学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知识的实际意义。另一种是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在这时是隐含在单元课中的“暗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潜在的支柱作用。
香港中学音乐教材《音乐的韵律》是按照“明线”组织教材内容较为典型的例子。这套教材共有三个分册。编者在其“书介”(即教材的“说明”)中介绍了该套教材的六个特色:“一、课文中有关的音乐知识均采用精简、浅白的文章来描述,由浅入深,使学生易于明白。二、每课选用的歌曲都能配合课文内容,多为中外著名、旋律优美悦耳,但伴奏容易的歌曲。三、精心辑录中外名曲百多首,作为每课教学中音乐欣赏之用,省却教师寻找资料的麻烦。四、每课所设的练习题均十分恰当,目的是使学生在上课后即可重温教师所教授的音乐知识。五、全书遍插精彩图片,全部与课文有关,部分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插图,必能增强视觉教学的良好效能。六、课本后所增加的附录,内容包括:视唱、听音、节奏练习和多首增补歌曲。”
从上述六个“特色”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是将音乐知识当作学生学习的主要“课文”来编排的,歌曲基本上为了配合课文内容而选用。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编者还特地设计了练习题加以训练。而在内地最新的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课程标准音乐教材中,歌曲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材料,音乐知识的学习往往服从于所选歌曲的需要,或者作为所选歌曲的附属成分。从这一点上看,香港教材与内地大纲版教材相似,都十分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此外,香港教材中对情感因素、态度因素等涉及较多,很注意通过文字、图片以及练习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参与意识。而这一点却在内地大多数课程标准教材中较少涉及,这一点值得思考。
具体来看,教材在第一、第二册分别安排了25课内容,第三册为22课。每课分为“主要内容”“歌曲”和“音乐聆听”三项教学栏目。各项教学栏目中穿插有数量众多的练习题。其“主要内容”即“课文”选编了乐理知识、音乐史知识、乐器知识、音乐体裁与风格、中国传统音乐等,题材十分丰富。现将其“主要内容”的分布列表如下页: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音乐知识点在分布上非常广泛。在教材中,这些知识点的表述也比较细致,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科体系有一个整体印象。另外,习题设计的变化很多,强化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
香港多数中小学音乐教材都有一个特点,即教材中谱例资料丰富、准确,便于使用。例如,许多歌曲都有钢琴伴奏谱,聆听曲目都有音乐主题甚至是合奏谱例。这与内地的教材有很大区别。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一样,香港采用五线谱,内地教材则采用简谱和五线谱两种谱式。内地教材通常仅将必唱歌曲的全谱放在教材上,欣赏仅选摘谱例片段。另外,练习设计的形式和数量都比较少。
与内地相比,像《音乐的韵律》这样的教材在教学容量上较重、难度也较大,这说明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对教材难易程度的要求也会不同。内地目前实行“一纲多本”,如果处理得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不同文化区域、不同教学基础的学校“因教选材”。“一纲多本”需要通盘考虑,如果有国家级示范教材,再辅以地方或特色教材,应该更适合内地的实际情况。
香港《小学音乐天地》是按照“暗线”组织教材内容的典型例子。它以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为主体、以音乐知识线为支柱。该教材采用柯达依教学法为编写的理论依据。其宗旨是“让儿童从活动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务求课室充满欢乐和生气。”该教材专门为教学栏目设计了一套卡通图标,分别代表歌唱训练、节奏训练、音准训练、手号(音高手势)、视唱训练、聆听、乐器弹奏、律动、唱游、创造活动、土风舞、绘画/填色、戏剧、讲故事、默写/抄写、音乐家介绍等十六项教学活动。虽然编者将每课“课程”分为重点教学(即音乐基础知识)、歌曲、综合活动三部分,但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十分灵活,版面充满童趣,对小学生有吸引力。教材内容的展现,除了完整歌曲谱外,其他栏目均设计为活动的方式,与教材的宗旨相符。低年级以认识音符(休止符)为主要线索,语言表达力求符合儿童心理习惯。比如,介绍几种不同的鼓(大鼓、小军鼓、铃鼓)时,编者设计了聆听和乐器弹奏两个活动,由学生完成:“我是谁?你可以用我为《找朋友》伴奏吗?”“大家来打打我们的大肚皮,听听我们的声音”等等。高年级适当增加了诸如旋律线、调式、调号、表情记号等知识,并在聆听(音乐欣赏)中介绍乐器知识、曲式结构、音乐家等。知识的介绍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介绍前奏、间奏和尾声时,教材中设计了一幅火车厢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歌曲选材方面,香港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欧美歌曲较多。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可以解释:一是欧洲传统的大小调音乐比较符合西方音乐知识体系的要求,易于学生辨识;二是美国音乐教育比较发达,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活动和成果比较丰富,许多编者都有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因此美国的歌曲也有较大比重。以《音乐的韵律》为例,全部三册教材共选编歌曲87首,其中欧洲有37首(包括名曲填词),美国的歌曲有22首,二者合计占总量的67.8%。中国歌曲15首,且均为民歌,仅占总量的17.2%。在内地教材中,情况正好相反。内地教材中国歌曲的比例通常要占到60%以上,且有较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供欣赏。
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交流的不断增加,许多音乐教材资源从内地被介绍到香港,一些创作歌曲(如《大海呵故乡》)、中国传统音乐(如民歌、戏曲、说唱音乐等)也经常出现在香港中小学教学中。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两地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将在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中并行不悖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瑞冰.香港音乐发展概论[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2]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艺术教育学习领域: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Z].香港: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吕达.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制度沿革篇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巴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154-01
在我国古代,巴蜀艺术、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宋元时期是巴蜀古代戏曲音乐最为繁盛的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巴蜀的说唱艺术、戏剧声腔也得到了崭新的发展,民间歌舞、音乐极具当地特色,民国时期,四川音乐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为使四川当地的音乐、舞蹈特色得到发展和传承,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除了学习《大纲》中的内容以外,应当结合四川当地的艺术特色,使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舞蹈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舞蹈发扬光大。通过引入巴蜀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加强学生了解音乐所想表达的情感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1]。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
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巧妙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舞蹈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动力和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尤其是在进行舞蹈、音乐教学时,舞蹈律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听觉、视觉得到有效刺激。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音乐舞蹈综合素质,通过在课堂上融合舞蹈律动,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使音乐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二、舞蹈律动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身体会不自觉地会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地律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舞蹈、音乐教学的时候,能够通过舞蹈律动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音乐。同时,通过引入巴蜀艺术,使学生通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3]。
三、巴蜀艺术能够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情感理解
在四川中小学艺术教学中,通过引入音乐、舞蹈等特色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弘扬、传承四川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四川本地学习对音乐课程的改革,有效提升音乐、舞蹈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在舞蹈、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相关音乐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使学生通过音乐传递的方法感受到舞蹈和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過聆听、讲解等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巴蜀艺术文化历史,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配合舞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运用相关律动,感受巴蜀艺术的魅力,起到特色教育的目的[4]。
四、巴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舞蹈和音乐的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学理念主要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该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音乐、舞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模仿,进而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根据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声音,用舞蹈的形式模仿各种动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传播巴蜀艺术,使学生了解巴蜀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在传承巴蜀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舞蹈的创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巴蜀文化艺术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舞台[5]。
关键词:高师;民间音乐;特色课程;开发
特色课程是在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最能体现自己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校本课程。在地方高校,特色课程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彰显,创新教学强项的显露,学校形象的塑造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富于创新精神、有一定个人专业特色的音乐人才,而地方民间音乐课程的建设则是不少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特色教育的重要体现。
一、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的开发价值
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课程是地方高校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的适应学生发展并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课程。该课程通过展现本地区音乐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通过了解当地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事象,学习其中丰富的民间艺术与人文知识,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事业。
(一)地方民间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拓展
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中小学师资的主要培养基地,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建设主要是围绕基础艺术教育的要求而展开的。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的民间音乐,是历史上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乡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根基,是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成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根据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的策略,许多中小学把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与课本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拓展。各地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当地民间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在课堂中引进地方民间文化的学习内容,最能为生活在这一地域生态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所喜爱与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艺术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更加精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的知识内涵,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地方民间音乐的引入不仅取得了课堂教学的显著成效,同时也能唤醒社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中小学成为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地方民间艺术拓展,也给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民间音乐是高师音乐教育宝贵的课程资源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上多种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我们在接纳、吸收各国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以欧洲音乐理论为中心,辅以部分民族音乐课程的专业体系。现行高师民族民间音乐教材考虑到面向全国的适用性,一般也只是介绍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我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各地生态环境差别很大,传统民间艺术多种多样。各地所拥有的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是组成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与源头。民间音乐文化与当地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紧密相联,水融,更凸显其鲜活生动的地域艺术特性,不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对高师音乐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与地方的特性音乐文化结合起来,是地方高师音乐学生完整的民族音乐知识结构构建的需要。因此,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设有特色的本土民间音乐课程,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就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他们走上教育岗位后,也同样能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地方的文化生活联系起来,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起来,在音乐教育的舞台上,展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演绎。
(三)研究本土民间音乐,推动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向前发展
地方高校建立在一定区域内,承担着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合格人才的任务。地方高校应以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为依托,把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开发与利用,积极支持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各地绚丽多姿的民间音乐,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各种现代强势文化的侵入,民族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民间音乐正逐渐萎缩,甚至濒临消失。如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如何在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下传承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是地方政府部门及全社会都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高校拥有庞大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地方音乐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研究及传承工作,帮助地方政府保护本土民族文化,重建地方文化生态,利用本地音乐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的经济与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的开发策略
课程目标定位后,乡土音乐资源的收集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构建、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教材的编写、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等,是民间音乐特色课程开发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根据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案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各种社会民俗活动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民俗音乐文化事象。高师开发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课程,首先应对所在地域各种民间民俗活动中的音乐文化现象、音乐文化形态、音乐文化载体进行全方位的普查,深入了解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分布状态,为特色课程的建设尊定丰足的课程资源基础。然后在庞大的资源库中撷取有一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形式相对稳定,曲调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和表现形式为课程教学内容。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特色课程与普通课程比较有着不同的特殊性,它的课程资源主要在民间,它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体验,它的实施特点是情景性与灵活性,因此,要根据“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资源为本”的原则,确定特色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及教学方案,把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起来,组织课程教学的实施。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许多教学实践的内容要围绕着当地的民俗活动展开,所以,应采取弹性的、灵活的教学安排,将校本研修与社会实践有机整合起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三) 采取多种方式的实践教学,实行重在过程的课程评价方式
原创性、地域性、群众性、通俗性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地方历史的发展,满足着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师的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除了鲜活的、散发出泥土芳香的课程内容以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是课程的教学特色,因此,在对地方的音乐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应对民间音乐活动比较活跃的村寨及民间艺人、山歌能手重点调查并建立档案。在条件比较成熟,联系比较密切的民间音乐发生地建立若干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到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当地各种节庆的民间民俗活动;或把民间艺人、山歌能手请到学校,让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登上高等教育的大雅之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原汁原味民间音乐的感人魅力,使他们重新认识乡土音乐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民间艺术文化的民族感情。
教学评价是指教育活动实态的把握和价值判断,是涉及对人的受教育行为的衡量评估。地方音乐文化特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了解、学习和感受,因此其教育评价应是形成的而非终结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要把学生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体验过程、参与表现、研究态度及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考评的主要依据,让学生不但了解地方民间音乐,同时也能初步掌握民间音乐的表现方法,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感情。经常性地举行教学实践汇报演出,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民间音乐的表现平台。通过课程的学习,把学生焕发出来的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引导到科研层面上来,把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他们热心研究的课题,使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
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课程作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学科专业教学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尝试,是高师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适应社会文化发展优秀音乐人才的需要。随着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学生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的不断加强,将会证实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地方音乐文化特色课程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提高,从而使地方高师的音乐教育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更加适合时代对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方涛 音乐教育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6:(6)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激励机制;应试教育
一、全国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状况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开课情况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初级中学和小学每周至少两个课时。然而,实际上农村中小学中大多数学校每周只有一个课时的音乐课,而且这仅有的一个课时也常常成为其他课程瓜分的对象。(二)音乐教师的素质和构成据调查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具有音乐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几乎没有,大部分是中专院校、中师或幼师毕业的,虽然他们在校所学的专业是音乐专业,但由于多数没有进行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腐以及学校对音乐课及音乐教师的不重视,因此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愿提高专业水平。(三)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音乐器材、教材和教学场所等是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它们,即使是面对再有热情的学生和再有能力的教师,教学也不可能成功的。目前农村中小学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和钢琴的学校寥寥无几。条件好一点的学校有几架风琴或电子琴就很不错了。
二、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虽然总体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些农村中小学校,虽然不是乡镇重点学校,学校的资金也不是十分充足。但学校的音乐课不仅按课表正常上课,音乐器材也比其他学校完善,而且学校的艺术气氛也比较浓厚。造成这种特殊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学校不是重点学校,为了在高考中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学校转变视角,走艺术“特色”教育的路子,扬长避短以此来和重点学校竞争。
三、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因势利导发展农村音乐教育。
(一)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发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农村中小学还未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许多学校还是视升学为第一要务。他们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只是流于形式。因此,单凭说服教育即使有监督也很难取得成效,只有将艺术与“利益”(升学率)挂钩,才能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关注音乐学科。其次,目前我国有许多专业院校,而且大部分高师院校都有音乐专业,作为一个专业,却没有一个和其他专业一样的通过“正规学习”而来的生源。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有的是从小找专业老师上小课,有的是考前临时学习的,而中小学校正规的音乐课却从未真正的发挥过作用。与其如此,还不如提高学校对音乐与升学关系的认识,使其从一开始就进行有规模的学校音乐教学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二)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发展音乐教育的可行性1、农村中小学不应仅仅以培养文理科优秀人才为目标。对于有天赋从事有艺术事业的学生要给与足够的发展空间。学校要摆脱单一的培养模式要建立多元的、具有“特色”的学校和班级。强调音乐与升学的关系,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反而会使有条件的学校和个人多了一份选择。2、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合并使得原本较为紧缺的师资、器材和资金等都能够集中到少数学校,从而缓解了音乐教学中的物质条件的问题,这时只要能够让学校和社会认识、关注音乐课,愿意为音乐课程投资就会改变目前的不利状况。3、从调查的农村中小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升学率,但只要学校把握得当,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还是利大于弊。一方面学校对音乐教学的加大投入会客观上刺激教学硬件的建设,;另一方面也为许多热爱音乐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四、关于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发展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对于如何通过外部刺激来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由高中带初中和小学,以上带下高考是所有学校、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终极目标。只要哪所高中能让学生考上大学,那它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赢得更多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所以,首先要以高中作为突破口,让大家认识到只要认真上好音乐课,学生同样能考上好大学,学校照样能有高的升学率。而鉴于高中对音乐课的重视,中小学校也会真正承认音乐学科的地位。(二)由“普通”学校开始,由次带优由于较差的学校一般是由升学率决定的,而这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必然很乐意接受这种“特色办学”的思想。而本来就很好的学校迫于其他学校发展带来的压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加之这些学校资金相对较充裕,所以他们也不会吝啬对音乐课程的一点投入。(三)特色班级和特色学校相协调,点面结合每个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特色班或特色学校应适应不同的学校。对于一些重点学校,由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文化课,所以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要求这些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艺术课程上。我们只能通过对大多数学校在音乐教学中取得的成绩来影响和诱导少数的重点学校对音乐关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先在这些学校中开设个别特色班级的形式开始。而对于其他一些学校则可以从整体上加大对音乐课程的投入,为学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五、小结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 区域音乐文化 保护与传承
区域音乐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历史时间中产生的所有音乐活动事项,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音乐的内部结构及形态,包括旋律、节奏、调式、演唱(奏)风格等;而外延则指音乐的外部关系,包括创造与享用音乐的个人、群体,以及音乐的民俗、宗教、社会等功能、功用,历史流变、传播等。它意在将区域音乐放置于文化地理学、人类文化学语境中进行考量,使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我国疆域广袤、民族众多、语言纷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差异,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区域音乐文化。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做出阐释,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区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教育是普及民族文化的基础领地,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则是传播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必然会使区域音乐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和传承遭受极大冲击。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已成为摆在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学校层面――转变教育理念、重构教育体系
区域音乐文化在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既有历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特点遗留给具体乐种(含歌种、乐种、曲种、剧种及综合性乐种等)的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个性。如此,便成就了其涵括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然而长久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存在着向西方探求所谓先进音乐教育理论的倾向,忽视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对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熟视无睹。同时,对西方理念的盲目推崇,造成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误解,认为其“登不得大雅之堂”。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势必影响到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小学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建立民族音乐认同感的基础领地。将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传递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通过中小学教育的课堂导入,让区域音乐文化得以活态呈现,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无疑可以使古老的民族生命记忆得以永久保存和延续。这是日渐淡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注入主流教育的推进过程,也是对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逐步认知过程,更是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性发现的民族情怀的融合过程。因而,区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首先,学校应该明确义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方面的责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校管理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理念提升至重建民族文化的高度,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对外来文化的客观、冷静,辨识和回避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冲击和消极影响。通过积极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效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如此方能跨越障碍、冲破壁垒,让区域音乐文化借力于中小学教育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对此,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特点,结合历史文化、办学理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改进教学模式和艺术实践模式,使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与学校既定的教育体系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使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教师层面――开拓教学视野、提升职业素养
区域音乐文化是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它从音乐层面上本质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存样态、审美旨趣、情感寄托等,它以自身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对于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有责任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所散发的璀璨光芒,感受和领略民族民间音乐所折射的独特魅力,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良好认同感,在精神层面实现与民族音乐律动的内在对接。首先,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知识储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对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够,身体力行地到民间采集音乐素材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更好地发挥在区域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强化民族审美意识,重视个人理论素养的提升,自觉探究和补充所缺失的那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并可通过进修、培训、民间采风、参加艺术展演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师应适时调整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唱的模式,而应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历史流变、传播概况、演唱方法、风格特点等背景知识的导入,使区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互融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网络技术等,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区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音乐素材,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师也可打破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民间艺术团体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大课堂中,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拜访艺人、观摩演出、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植根的土壤与环境中,切身感受乡音乡情,体悟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小学生提高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为传承与创新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教材的编订与课程的实施――利用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蓝本和主要依据。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的原则。据此,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亦或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特色设置,都应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在编写和修订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加强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体现民族精神、凸显区域特色的,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优秀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整合纳入到音乐教材的编订之中。这一点有赖于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组织教育专家、音乐教师、文艺骨干开发课程、编订教材,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富含区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打破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让义务教育明确介入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领地。近年来,苏教版音乐教材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在教材编订和课程设计中,积极纳入“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选择富有江苏地方特色的昆曲、古琴艺术、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等适合中小学生听赏、学唱、演奏的代表性唱段或曲目,编入教材,设计传习。广大音乐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音乐基础知识的职责,而且承担着教习音乐表演技能的任务。因而,课程设置需要综合考量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设定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同时,在知识普及和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积累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等基础理论,逐步培养和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中小学生大多就读于本地,在地域方言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熟识度。学校可利用这一优势,选择某一极具区域特色的乐种融入课堂教学,并开发针对这一特色课程的系列教材。从文化普及、技艺传承两方面入手,多层面引导中小学生认知和热爱区域音乐文化,坚定保护和传承的决心。首先,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可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平台定期举办区域音乐专题讲座、民族民间音乐展播等活动;通过艺术长廊、宣传展板设置音乐专栏,普及音乐知识、展示演出剧照及民族乐器照片等,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使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之中。其次,课外资源也是强大的知识宝库。通过开展音乐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拓宽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视野,通过组建合唱团、民乐队等校园音乐团体,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发挥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定期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宣传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而达到反哺社会,营造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局面。亦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社团或民间艺人走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艺术展演、传授技艺等形式,使中小学生直接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区域音乐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区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蕴含了别样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区域音乐文化亦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共有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黄翔鹏先生曾说过:“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易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同时,它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同样应该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共同的历史文化、共同的地域环境、共同的民俗传统,铸就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家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融之于血液、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传统音乐文化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赖于这种情感,华夏儿女担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囿于这种情感,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以冷静求实的态度、兼收并蓄的精神,虚心借鉴和吸纳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如此,才能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首当其冲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并纳入课程体系,使传承内容具体化;适时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使传承途径多样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形成合力,通过艺术实践、校内外合作等多维互动方式,使传承模式立体化。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师资建设、教材编订及传承有效性等问题,力求探寻符合本学校办学特色和创新发展的改革路径。只有这样,区域音乐文化方能搭载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舟而乘风破浪,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小学音乐教育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扬光大增砖添瓦,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刘欢,张雅静.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衡水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音乐时空,2014(17).
[2] 刘瑞芝.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庞婉芳.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广西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探索,2012(5).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领地,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担负起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的重任,已然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学校、教师、教材与课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希冀为区域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区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区域音乐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历史时间中产生的所有音乐活动事项,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音乐的内部结构及形态,包括旋律、节奏、调式、演唱(奏)风格等;而外延则指音乐的外部关系,包括创造与享用音乐的个人、群体,以及音乐的民俗、宗教、社会等功能、功用,历史流变、传播等。它意在将区域音乐放置于文化地理学、人类文化学语境中进行考量,使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我国疆域广袤、民族众多、语言纷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差异,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区域音乐文化。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做出阐释,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区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教育是普及民族文化的基础领地,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则是传播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必然会使区域音乐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和传承遭受极大冲击。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已成为摆在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学校层面——转变教育理念、重构教育体系
区域音乐文化在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既有历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特点遗留给具体乐种(含歌种、乐种、曲种、剧种及综合性乐种等)的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个性。如此,便成就了其涵括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然而长久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存在着向西方探求所谓先进音乐教育理论的倾向,忽视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对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熟视无睹。同时,对西方理念的盲目推崇,造成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误解,认为其“登不得大雅之堂”。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势必影响到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小学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建立民族音乐认同感的基础领地。将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传递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通过中小学教育的课堂导入,让区域音乐文化得以活态呈现,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无疑可以使古老的民族生命记忆得以永久保存和延续。这是日渐淡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注入主流教育的推进过程,也是对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逐步认知过程,更是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性发现的民族情怀的融合过程。因而,区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首先,学校应该明确义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方面的责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校管理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理念提升至重建民族文化的高度,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对外来文化的客观、冷静,辨识和回避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冲击和消极影响。通过积极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效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如此方能跨越障碍、冲破壁垒,让区域音乐文化借力于中小学教育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对此,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特点,结合历史文化、办学理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改进教学模式和艺术实践模式,使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与学校既定的教育体系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使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教师层面———开拓教学视野、提升职业素养
区域音乐文化是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它从音乐层面上本质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存样态、审美旨趣、情感寄托等,它以自身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对于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有责任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所散发的璀璨光芒,感受和领略民族民间音乐所折射的独特魅力,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良好认同感,在精神层面实现与民族音乐律动的内在对接。首先,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知识储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对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够,身体力行地到民间采集音乐素材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更好地发挥在区域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强化民族审美意识,重视个人理论素养的提升,自觉探究和补充所缺失的那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并可通过进修、培训、民间采风、参加艺术展演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师应适时调整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唱的模式,而应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历史流变、传播概况、演唱方法、风格特点等背景知识的导入,使区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互融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网络技术等,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区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音乐素材,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师也可打破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民间艺术团体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大课堂中,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拜访艺人、观摩演出、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植根的土壤与环境中,切身感受乡音乡情,体悟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小学生提高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为传承与创新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教材的编订与课程的实施——利用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蓝本和主要依据。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的原则。据此,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亦或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特色设置,都应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在编写和修订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加强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体现民族精神、凸显区域特色的,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优秀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整合纳入到音乐教材的编订之中。这一点有赖于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组织教育专家、音乐教师、文艺骨干开发课程、编订教材,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富含区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打破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让义务教育明确介入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领地。近年来,苏教版音乐教材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在教材编订和课程设计中,积极纳入“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选择富有江苏地方特色的昆曲、古琴艺术、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等适合中小学生听赏、学唱、演奏的代表性唱段或曲目,编入教材,设计传习。广大音乐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音乐基础知识的职责,而且承担着教习音乐表演技能的任务。因而,课程设置需要综合考量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设定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同时,在知识普及和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积累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等基础理论,逐步培养和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中小学生大多就读于本地,在地域方言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熟识度。学校可利用这一优势,选择某一极具区域特色的乐种融入课堂教学,并开发针对这一特色课程的系列教材。从文化普及、技艺传承两方面入手,多层面引导中小学生认知和热爱区域音乐文化,坚定保护和传承的决心。首先,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可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平台定期举办区域音乐专题讲座、民族民间音乐展播等活动;通过艺术长廊、宣传展板设置音乐专栏,普及音乐知识、展示演出剧照及民族乐器照片等,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使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之中。其次,课外资源也是强大的知识宝库。通过开展音乐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拓宽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视野,通过组建合唱团、民乐队等校园音乐团体,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发挥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定期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宣传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而达到反哺社会,营造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局面。亦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社团或民间艺人走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艺术展演、传授技艺等形式,使中小学生直接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区域音乐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区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蕴含了别样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区域音乐文化亦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共有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黄翔鹏先生曾说过:“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易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同时,它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同样应该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共同的历史文化、共同的地域环境、共同的民俗传统,铸就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家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融之于血液、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传统音乐文化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赖于这种情感,华夏儿女担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囿于这种情感,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以冷静求实的态度、兼收并蓄的精神,虚心借鉴和吸纳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如此,才能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首当其冲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并纳入课程体系,使传承内容具体化;适时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使传承途径多样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形成合力,通过艺术实践、校内外合作等多维互动方式,使传承模式立体化。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师资建设、教材编订及传承有效性等问题,力求探寻符合本学校办学特色和创新发展的改革路径。只有这样,区域音乐文化方能搭载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舟而乘风破浪,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小学音乐教育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扬光大增砖添瓦,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光和热。
作者:王鑫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刘欢,张雅静.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衡水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音乐时空,2014(17).
[2]刘瑞芝.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4(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庞婉芳.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广西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探索,2012(5).
一、朗读教学突出中文的音律之美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因为中文在长期以来的使用中,加入了音律的特色,成为具有音律美的语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就体现出了中文平上去入的变化、元音辅音的特色,以及铿锵顿挫的特点。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经历各个时期的文学加工,音律美越来越明显,如汉代的乐府诗以及唐宋时期的长短句,都是配乐歌唱的,鲜明地体现了中文的音律之美。时至今日,许多文学作品朗读出来,比唱歌的曲调还要动听,如《滕王阁序》等。中文的古音与现代的标准普通话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平上去入的音调变化,以及语音的改变,如“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等。但是,这种改变是在一定基础上发生的,而中文的这种音律美没有改变。当然,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比曲调动听,但是基于这种音律的特色,中文文学作品若配上乐曲朗读,会加深表达情感,强化这种音律的特色,这是中文文学作品独有的特色。
二、朗读教学突出音乐的表达作用
1.语言的美感
因为中文的音律特色,小学语文课文在朗读时配上音乐更能体现语言之美,同时能加深文章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朗读课文时,轻音和重音的区分、朗读时语音的变化,以及音乐的情感效果。
在我们阅读文章时,文章的主要作用是“明理”,但在朗读文章时,文章的主要作用是“传情”,因此被选择用来朗读的文章一般都会是表达某种情感的,因为轻重音的变化会体现出这种情感,加深这种情感。在朗读时,同一语音也会根据需要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发音长度上,根据传达情感的需要,情感深的地方发音长度肯定会比同一个音节在铺垫的地方长一些。
除轻重音的区分和语音的变化之外,音乐的情感效果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不同的音乐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所有这种有机的结合会加深文章情感的表达效果。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选课文理解起来比较简单,课文比较短小,因此,大部分的语文课文适合采用朗读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文采用朗读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上述优点,而且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音乐的作用
基于中文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在朗读时其音律、轻重音、语音的变化会表现得更明显,因此语文课文朗读教学会增强教学效果。而小学课文配乐朗读会在加强情感的表达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音乐配合小学课文的朗读,不仅有上述的作用,还能在主观意念上起到作用,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说的。选择正确的音乐来进行课文的配音朗读,会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能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听课的学生也能培养欣赏的能力,无论对教师、朗读者、倾听者来说,都是情感的熏陶和培养。
三、朗读教学应选正确的背景音乐
音乐的选择需要一定的技巧,不能让表情不一致的课文和音乐硬配在一起。选择配合课文朗读的音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音乐情感与文本情感相符
音乐情感与文本情感相符,是选择配合课文朗读音乐的第一原则,因为音乐只是配合课文的朗读,在表达上起到加深情感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如果音乐的情感不符合课文的情感,那么不仅不能加深情感,表现课文朗读时语言的音律之美,反而会将课文表达的情感破坏,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选择同名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可以只使用它的曲子来配合朗读,需要注意在朗读时跟上节奏的变化。这种类型的配乐朗读,与听歌曲相比,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中文的抑扬顿挫也能够促进情感的表达,而不仅仅是曲子有此效果。
2.音乐需要轻柔舒缓
在选择配合课文朗读的音乐时,在符合第一个原则的情况下,最好是选择轻音乐。因为相比于节奏强烈的音乐或者重金属音乐,轻音乐在节奏上有轻柔舒缓的特点,最能引发人的内心情感。小学的课文一般比较简单,在传情达意上比较直接,重视对某个道理或某种情感的表达,有表情单一的特点。所以,节奏强烈的音乐会在情感和表达效果上超过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会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节奏明快的音乐适合配合开心、美好的课文,而节奏舒缓的音乐适合配合明理、感人的课文。当然在选择非明理传情课文的音乐时,可以选择与文章节奏相近的音乐。
3.音乐需要分类选择
【关键词】小学 健美操 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8-01
健美操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将体操、舞蹈等动作融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通过音乐与动作的密切结合来达到一种增进人体健康,培养正确的体态,塑造优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目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身体刚刚开始成长,最适于塑造形体,健美的形体对小学生也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小学的健美操教学不仅能够通过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掌握正确的表现美的力量。目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健美操的教学科目。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进行,校本化实施逐渐提上了日程。
所谓校本化,就是学校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校为本位,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建立起既能够符合学校发展方向与客观要求,又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宏观要求相一致的富于学校特色的教学。那么,小学的健美操教学有哪些校本化实施策略呢?我们在此讨论一下。
一、增强健美操课程的综合性、特色性及地方性
实施小学健美操的校本化,应该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际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校本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打破其传统学科的界限,充分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所有的实际条件,将健美操与其他的课程进行交叉,健美操是一种活动性较强的课程,将它与潜在课程相交叉,不仅能够缩短科别的距离,更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从学科的量上减少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学生突出的、有重点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
增强健美操课程的特色性,根据国家的教育大纲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状况,我们应该尽量使健美操课程更具特色性。即体现健美操教学的个性化特色,其个性化的程度,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定,这还关系到学校编制课程的自主性程度的大小,学校的教育宗旨及其资源状况。我们应该突出健美操课程的专业性,同时强调基础性,如果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条件还可以开发发展学生才能的健美操培训训练课程。但是,增强特色性或者个性化,应该掌握一定的度,要科学的审视,不能够将特色性的体现理解为完全的自由化。
同时,还要注意增强健美操教学的地方性,即坚持课程的设置或者教学与当地的地方特色相结合,使小学生在获得身体的锻炼和身心健康的增强的同时,加深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个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一些文化的差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因此,根据国家的通用教材,适应地方风土人情的差异,在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增强的同时,增强其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和热爱。
二、通过良好的互动环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清新的美感和较强的安全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健美操训练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很多学校都开展健美操课程,原因之一在于健美操并不要求有很好的客观条件,健美操的训练需要的仅仅是一块平地,即使是没有任何的体育器械,也能徒手进行训练。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需要教师善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良好和谐的气氛,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其他课程的内容进行健美操的设计,将健美操中融入小学生学习的成语故事,数学知识等内容,将这些通过音乐和动作表现出来,用一人动作演示,其他人猜谜的形式,使课堂更具趣味性,通过猜谜成功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练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健美操是配合音乐节奏进行联系和表演的运动项目,其伴奏音乐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实践证明,第一次接触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一般表现出的特点是节奏韵律感比较差,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合着节奏运动,只有在通过十数节课的联系之后,大多数学生才能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进行训练,并能熟练的掌握一两套健美操的完整跳法。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训练健美操的时候,对于音乐具有较强敏感度的学生,练习时节奏感较好,掌握得也比其他学生要快一些。
根据学生们的这些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调整,让那些节奏感较好的,富有天赋的学生带领那些动作掌握比较慢的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之间的隔阂要少一些,交流起来更加顺畅,这样就可以很快地让更多的学生融入优美的旋律,掌握练习的规律。
四、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学创新
健美操的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的体育教学基本上一样,都是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也是采用由教师统一地发号施令,学生统一的进行练习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培养下,学生所能认清的仅仅是一种目标,一种结果,缺乏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创新是课程校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创新教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健美操的校本化实施。比如,教学创新我们可以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首先从分析伴奏音乐开始,尝试用形体去展现音乐的内容,根据音乐的情绪不同,引导学生在练习时进行表现情绪的变换,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体形还可以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积极欢快的音乐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坚毅乐观的性情。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设备,把传统教学中的讲解环节改为欣赏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健美操比赛,感受健美操训练无限的美感,再由教师指导着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校本化是学校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校为本位,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小学健美操的校本化实施,应该增强综合性、特色性、地方性、应充分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志清;小学健美操的开展初探[J];才智;2010(26)
关键字:新型;总体性地域特色;农村;综合性;教学模式
按照《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加强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成分,完善中小学的音乐基础教育设施,提高中小学基础音乐的师资力量,制定科学的管理条例,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不断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是新时代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同时也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因此通过对我国基础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不仅仅有利于我国基础民族音乐教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然而我国的基础民族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问题严重,尤其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模式过于死板化,阻碍着我国基础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总体性新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匮乏
教学模式在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中被定义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例。【1】具体到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就是围绕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以及民族音乐教学理论并兼顾到民族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化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模式是由音乐教学理论转化而来的,是经过音乐教学实践检验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学框架,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运用一些常规的教学模式外,还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推广。【2】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订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此外,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目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3】
然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硬件上来说,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严重紧缺,有些学校有音乐教师,但不重视上音乐课,让音乐教师兼教其它课程,其结果是
音乐课上不好,其它课程也教不好;有些学校没有音乐教师,音乐课的教学基本上是由其它课的教师兼任,导致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效果。【4】并且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音乐设备不完善,从观念上说,还有许多中小学依旧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观念,从而忽视了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模式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在音乐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传授技能为主导思想,为应试教育服务。缺乏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音乐教学方向上依旧用传统保守的方法对待东西方的民族音乐教学,缺乏对多元化民族音乐对比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造成了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死板化,无法再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构建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对应试教育的理解,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中小学民族音乐纳入到考试体系之中。其次要注重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师资、民族音乐教育设备给予高度重视。在此要转变传统的旧的观念,注重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学习,中正确理解中小学民族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逐渐是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回归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
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综合性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音乐文化在地域上呈现出区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地方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然而在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教材中,对于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过于统一化,没有形成具有差异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区域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上的断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比如在唐山,乐亭大鼓、皮影、唐剧、评剧等优秀的冀东民族音乐文化,它以独特的审美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是增强唐山人民的地域归属感和建设和谐唐山的责任心的重要精神源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忽视了这些优秀的区域民族音乐教学资源,造成区域性的精神资源匮乏,使整个地区缺少精神归属的家园,最终无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最终阻碍既有地域性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的形成,在唐山,就要根据优秀的唐山民族音乐,深入探索融入了唐山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抗震精神、宽容、感恩、开放等重要因素的唐山民族音乐。并结合唐山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文化(乐亭大鼓、皮影、唐剧、评剧)中的优秀成分把这些优秀的冀东民族音乐融入到唐山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之中,逐渐构建我国差异化、多元化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三、构建新型的适合农村的教育发展的新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从宏观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也应该具有差异化。相对于城市的民族音乐教学,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相对城市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农村民族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基础音乐教学设备落后,造成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有些学校没有音乐教师,音乐课的教学基本上是由其它课的教师兼任,导致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效果。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设备想当不完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完善农村地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设备和师资力量。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差,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在音乐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传授技能为主导思想,为应试教育服务。在构建和谐农村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对农村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民族音乐教育,积极在农村利用电教课,发展新型的适合农村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年轻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师利用下载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自己制作的民族音乐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听标准的民族音乐,为农村的中小学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响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全面的民族音乐形象,通过这些标准的丰富的音乐情境来感染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供的民族音乐文化背景图像、标准的民族音乐声音、新鲜的民族音乐背景动画等直观形象资源进行民族音乐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扩大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背景了解的视野,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将单纯的传授民族音乐知识转变为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的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育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
【2】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及实施建议 信红霞G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一、激发小学生对小乐器的兴趣,挑选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接受它,学习它。为了营造良好的小乐器学习氛围,校园和课堂上经常播放一些经典的小乐器演奏片段,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小乐器的体会和热爱。并在教学中介绍各种小乐器的发展历史和由来,增强了学生对乐理知识和乐器分类等知识的认知。该阶段为本校开展“小乐器进课堂”的起步阶段,其核心任务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学生。首先确定喜欢学习小乐器的学生,在挑选学生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习乐器目标明确,有的学生只是觉得学乐器好玩,有的学生不喜欢但家长强迫学。因此在挑选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组建小乐器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创造条件。具体实施时,小乐器兴趣小组大约40人,学生自带不同的小乐器,如口风琴、口琴。从中又发现了学生的许多才艺,如竹笛、葫芦丝。因为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再筛选也是可行的。
二、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制定小乐器教学规划与方案
随着兴趣小组的不断扩大延伸,喜欢小乐器的学生越来越多,大胆推行普及教育。本阶段是本校开展“小乐器进课堂”的发展阶段,具体实施内容如下:在四年级音乐课堂普及竖笛教学,三年级普及口风琴教学;成立陶笛兴趣小组;开展6・1儿童节等多种表演汇报。本阶段卓力开展了多种场合教学方式,首先是课堂教学一对一,可以从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其次是对小乐器特别感兴趣的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一对一,即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小乐器进行个别辅导,可做到查漏补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三是演出排练辅导,侧重于队员之间的协调,从而使整体演奏和谐统一。
本阶段在教学规划中扩大了教学范围,一至三年级学习口风琴,四年级学习竖笛,五六年级学习葫芦丝。其次是制定了教学方案,确定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曲目和教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达教学目标。经过音乐组老师的研讨商议,每节音乐课抽出10到15分钟学习小乐器,日积月累,学会了大量歌曲的吹奏。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小乐器类别,经常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表演演出,创造音乐文化氛围,让学生沐浴在小乐器演奏音乐的海洋之中,感受小乐器的美妙之处。并不定期邀请一些相关人员做音乐文化知识的专题报告;并组织前往台湾开展校级音乐文化交流及本学特色宣传展示。
三、成立小乐器社团,突显音乐教学特色
随着小乐器进课堂活动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学校决定成立小乐器社团。教师在各个年级挑选乐感强、演奏好、喜爱表演的学生,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在课堂乐器的基础上,加入竹笛、巴乌、陶笛、排笛等乐器,成立了小乐器社团――乐童社,辅导教师老师每天利用大课间、中午、兴趣课时间,排练经典民歌、中外儿童歌曲等曲目。通过近一年的排练汇报展示,乐童社完善了社团规章制度,形成了独特的且吹且舞的表演风格,正逐步走向成熟,目前社团人数达100人。乐童社已形成训练常规,并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
成立乐团是许多学校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展示了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扩大了学校本身对外的影响,对提升办学档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教学研讨,提高小乐器音乐教改的理论水平
随着本校小乐器进课堂活动的不断实践和发展,需要通过校际交流和同行评定研讨来不断完善,以找出缺陷和提升理论水平。
因此,本校承担了雁塔区艺术特色教育研讨会,邀请全区音乐教师观摩小乐器教学展示,进行小乐器社团汇报表演。雁塔区进校音乐教研员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开展小乐器进课堂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掌握一门乐器、会唱几首歌,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和学习,增强自信,获得艺术熏陶,丰富人生体验”。通过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小乐器进课堂能构建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文化框架中的乐器感知,小学生通过对乐器音色进行敏感的听辨,并在一系列器乐化的音乐活动中,理解乐器在器乐表达中的价值与意义,在不断地活动感悟中积累能够形成文化知识框架的记忆体系,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形成自主进行拓展学习的内心动力,引发绵延不息的音乐感悟之路。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
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2.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民办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从事音乐教学的多功能讲台。需要指出的是,音响、音像资料也需要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
4.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5.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二、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的适度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放任。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第三,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尽快解决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并拿出大量资金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环境的改变,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才能体现,音乐教师忠诚音乐教育的信念才能坚定,从而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得到开拓和发展。同时,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努力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如键盘、音像器材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乐器及西洋乐器,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等。而且要加大音乐方面的图书、相关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吸取更多的音乐最新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4.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虽然农村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同时,地区地理环境与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做成沙垂、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串铃、用竹片加工成快板……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5.积极稳妥地改革音乐教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不管是对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有适用性。要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改编适合农村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教材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当地的民歌,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歌曲等,这些歌曲既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删除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内容。农村学生基础差,对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很难接受。这种超出农村学生实际水平的内容会增加学生害怕音乐、厌烦音乐的情绪,因此,要适当的删除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音乐内容,增加一些他们熟悉的内容。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如何进行民族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蕴含的音乐魅力和艺术表现力是有着西方音乐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的。20世纪后半期,民族音乐发展如火如荼,我国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搜集和整理、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的民族音乐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民乐更是数度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受到西方听众追捧和欢迎。但在中国,有很多青少年对民族音乐却知之甚少,认识相当贫乏。长此以往,他们的民族音乐意识将会淡化。而欧洲音乐教学体系却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的音乐教育里。因此,注重民族音乐传承,从小学生基础教育开始,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建立一套完备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将是刻不容缓的。
一、什么是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独特的中国文化孕育了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其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丰富性。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民间习俗千姿百态,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族民间音乐。
2.不确定性。民间音乐一般为口头产生,口头传授,口头发展,使民间音乐更具有不确定性、变迁性、创新性、即兴性。
3.通俗性。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
4.实用性。许多民歌还未完全摆脱实用功能的原始形态,如各类劳动号子仍具有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民歌的表现性在于用艺术形式反映劳动者的力量、态度、志向和审美情趣,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映。
二、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有机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着自己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立足本民族又面向世界,在吸收西方音乐理论的同时,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音乐理论,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统。长期以来,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传播,一种是有意识传播。无意识传播是通过民间艺人的演奏和演唱,以及民间文娱活动进行传播。有意识传播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通过民族音乐的熏陶,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小学音乐教育是当代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是民族音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应该“了解我国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自豪感、自信心。” 。近年来,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中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许多学者也纷纷呼吁社会给予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更大的重视和支持。由于普通基础音乐教育是专业音乐发展的基石,所以,传承、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从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抓起。
三、国内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简述及研究现状
20世纪初期,以学堂乐歌为标志的近代音乐教育历程开始。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工作者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深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逐渐成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开始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国际教育发展。在接纳西方音乐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使得中国的民族音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近年来,有关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研究,笔者在累积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量以思辨为主,也就是说,大部分呈现在教育理论中的学术问题以及各类的抽样调查,而缺乏具体实践和实施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一类的研究恰恰对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目前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民族音乐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民族音乐教育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也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教学体系,以及日韩港台等等诸多文艺作品的大量涌入和广泛传播,使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取向上,“重西轻中”依然影响很深,而欧洲音乐理论体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还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掌舵者,高素质的教师是保证。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知。目前的小学教育中,缺乏高素质、相对专业的民族音乐专业方向的教师,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之一。目前,许多高校和音乐艺术院校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传承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陪养具有民族音乐素质的师资。这些院校在师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民族音乐课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设地方音乐课程,使未来的音乐教师真正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素质。
3、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有其片面性
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有关于民族音乐的课程内容,大多只是涉及到歌唱和舞蹈方向,比如汉族民歌的教唱和民族舞的练习。甚少有涉及到戏曲和民族器乐方向的课程。学生对于中国的国粹以及民族器乐基本常识的了解不够。
4、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缺乏规范严谨的课程体系
目前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穿插于其中,比如在某一节音乐课上,教唱一首某民族的民歌,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相对专业的课程安排。使得孩子们的脑海里并没有民族音乐这样一个概念,对于民族器乐和戏曲更是概念模糊,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五、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建议
1、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充实
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教学材料。小学音乐教育目前使用的教材中,应当适当增加我国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突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特色和地区民族音乐教学特色,并且增加关于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比较教学。
2、民族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关于民族音乐的课程比较单一。大多以民歌教唱为主,而对于戏曲、说唱、民族舞蹈和民族器乐则少之又少。课程设置里缺乏对于实践类课程的安排。不能使学生对基本的民族器乐类型有一定的认识,就更别提对其基本演奏技能的掌握了。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民乐演奏中,往往会使用板鼓、锣、钹等乐器。在小学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逐渐的把这些节奏乐器与小学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沙球、碰铃、园舞板等配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增强了小学的节奏感和声音的敏感性,更突出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色。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中,可以设置相关的欣赏课。首先让学生从了解的基础上认识比较基本的民族音乐四大件。比如,有哪些民族的民歌,民舞,有哪一些比较著名、广为流传的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有哪些基本的民族器乐,例如二胡、古筝、琵琶、扬琴和竹笛。
然后可以设置相关的实践类课程。比如,民族器乐类教学课程,高年级可以开设小型的民族器乐排练课程。也可以设置类似于“汉族名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等演唱类课程,使学生真正会唱会演奏,亲身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3、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运用一些常规的教学模式以外,还必须构建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真正使中小学生热爱、喜欢、接受民族音乐,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
民族音乐的传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口传心授”。因此可以看出,“感染熏陶”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以民族音乐的感染熏陶,让学生产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的欲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演”。多看,指的是图画、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等。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联系教师所给的情境,脑海中构建画面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让他们通过视觉材料来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多听,指的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音响资料。音乐本来就是听觉艺术,让学生多听多感觉,分辨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多演,指的是让学生自己实践,比如动手学习一门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或者是单独演唱一首某民族的民歌等等。
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主要表现在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上。当我们抛开技巧性、技术性,把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来审视时, 就会发现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面镜子,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 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件打基础的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从小学教育开始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有利于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从教唱民歌、表演民族舞蹈开始,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近小学生活的、小学生比较喜爱的、经典的、有特性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活动、表演活动和民族乐器介绍等活动,让小学生从小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在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丰富其音乐认知。可以从基础教育开始,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闫芳.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应从基础音乐教育做起[J].韶关学院学报,2005(10)
[2]李民雄.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乐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3]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侗族大歌;进课堂;课程资源;思考
中图分类号: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58-02
一、侗族大歌进课堂的惹义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我国西南著名的林区,同时也是我国最典型的苗族侗族聚居区。黔东南林区有苗族180多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21%),侗族140多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48%),苗族圣山――雷公山、侗族母亲河――都柳江孕育出这两个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美好的古老文化传统;孕育出蜚声海内外的原生态苗族侗族民族文化,其中有生与斯,长于斯的被誉为“中华民族音乐神迷奇葩”的侗族大歌。这里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这里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十八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被中外蝣人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在黔东南林区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真实地反映了苗族、侗族人民对自己本土音乐的喜爱。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部史诗,它与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在侗民族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仍然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得益于侗族不断变化的居住区域在地理上具有的相对封闭性,更得益于以族群聚居的侗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交流中形成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在倡导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传统文化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各民族的文化予以保护、挖掘和传承同等重要。国家对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的政策。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黔东南林区就有39个项目、53个保护点,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的1/27,位居全国地州第一。作为优秀的富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侗族文化的精华,侗族大歌在国际社会的申遗获得成功: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确定将我国的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苗族侗族聚居的黔东南州,丰富多彩的民族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对各民族土生土长的少年儿童对苗侗文化的教育,将侗族大歌引人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于拓展音乐教育资源,优化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音乐的兴趣,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无疑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创新。
二、侗族大歌进课堂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学习者
作为黔东南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思考,如何适应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尤其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定位。
侗族大歌目前的主要流传区域在贵州黔东南林区以及与之相邻的广西部分地区,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allaox]或“嘎玛[al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众人和声音宏大的意思,它是一种参加演唱人数众多,流传历史久远的侗族民间合唱音乐,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大歌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侗族人生活特有的风俗习惯,其演唱形式讲究细腻婉转,用母语进行演唱富有侗族歌曲的特色。大多数担任音乐教学的教师是科班出身,即毕业于正规的高等学校音乐专业。众所周知,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自创立之初就是以欧洲音乐体系作为培养模式,中国传统音乐被边缘化,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在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中受到忽视。即使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也不得不抛开自己的民族传统音乐,来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所以,音乐教师,即使是侗族苗族出身的音乐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放下架子,深入研究侗族歌曲的特点,广泛收集并精心整理侗族大歌的纸质文献资料和音像资料,研究侗族的民风民俗,要深入到林区侗族大歌流行的侗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特别是虚心向侗乡的歌师学习演唱技巧,让自己的民歌素养得到丰富和提高,为成为侗族大歌进入专业音乐教育课堂的“内行”教师做好心理和知识技能的储备。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国家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新课程下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音乐教育专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将本土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课程资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黔东南州浓郁民族文化的氛围,使当地的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长期耳熟能详,其中许多师生本身就是苗侗族文化的爱好者。如何在教学中学习音乐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资源予以开发,实现音乐技能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教师本身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关系,研究在本土文化土壤的意义上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的认识和实践,并让学生获得技能的训练实践机会和体验思考的空间。显然,这种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必须考虑挖掘学生原生的民族素养,充分利用他们在黔东南“百节之乡、歌舞之乡”的民俗体验中积淀的快乐与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则是对引导者角色的意义所在。
(三)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共鸣者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体现情感教育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营造情感教育的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引导他们抒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边欣赏地道的侗族大歌,一边介绍侗族人民悠久的民族文化:侗族人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与人为善,能歌善舞,勤劳互助的良好传统;介绍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迁徙史,奋斗史,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压迫中执着保留本民族的特性,尽管没有自己的文字,却能够完整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原生态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侗乡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辟土造田、美化家园。耍通过音像资料的播放方式告诉学生,现在国家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给侗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现在的侗乡是林海中有侗寨,侗寨中有侗族鼓楼,侗寨边有清清溪流和层层梯田。侗乡是歌舞的海洋,是人间乐土,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美好家园。要通过侗族大歌的学唱,掌握侗族大歌的发声技巧,通过模仿侗族方言的咬音吐字,解读歌词大意,来体验侗族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让学生体验生活在风景如画、民族风情浓郁的家乡之幸福感、自豪感,进而进发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要组织好学生,利用身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
源,适度的参加当地大型的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自己参与合唱、参与联欢,体验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快乐。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学中乐,乐中学,欢乐溢于言表的情绪,这种情绪与学生同时产生,具有很强的交叉感染力,从而使音乐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将不断得到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成为学校构建办学特色的重要内。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我国传统音乐的合理部分加以吸收,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风俗特点和民族特色,以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黔东南林区而言,本地具有悠久丰富、多彩绚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把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俗民风土壤的侗族大歌纳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校本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是任课教师课改研究的重要课题,应该积极面对。在林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在民族音乐进课堂的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具有音乐天赋,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音乐课外活动的训练,尤其在黎平、从江、榕江县的侗族聚居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写侗族大歌乡土教材,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歌队的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多彩贵州风”、“贵州原生态民族歌咏比赛”、侗族重大节日的比赛,以此来培育侗族大歌的继承者、爱好者。一些歌队的演唱水平达到代表县乡、甚至代表贵州到外面比赛演出,效果良好。近两年来,在苗侗族文化的中心――凯里市,作者选择在凯里第八小学就《侗族大歌和苗族反排木鼓舞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侗族大歌和苗族反排木鼓舞与小学的音乐课程的这种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挖掘、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整体水平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研究表明,音乐课程教学的这种改革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对于愉悦学生身心,提高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效率呈正相关的关系。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009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赵媛,侗族大歌生态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2):122-126,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陶健,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08-109
[4]肖育军,侗族大歌的种类厦特征[J],电影文学,2009(8):129-130,
[5]秦银辉对地方传统音乐融进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