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范文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影响;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通过语言的各种形式被传承、记载、表达出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要想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懂得该语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就好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

一、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文化有着种种深刻而广泛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是多方面的,并且渗透到新教材和英语学习的其他领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文化的内涵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的关键所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了解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我们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或通过媒体或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母语一样,听力也能使我们扩展知识和信息,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诸多差异,使其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听力材料的文化色彩越浓,理解起来难度越大。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听力过程中,虽能听到每个词句,但对整个听力信息的理解仍然有困难。如下列一段对话:A: Can you speak German? B: Oh, no. It’s all Greek to me. “It’s Greek to me”出自莎士比亚。据说他只懂一点拉丁文,而对希腊文全然不懂。在口语中,用来表示“我全然不懂;我全然不知”。由于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知识,在听的过程中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会有困难的。

因此,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习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信仰。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有必要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注重语言形式的同时关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的影响

口语能正确表达一个人的思想、 情感 ,这种表达能够促进交流 ,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形象、学识、气质和修养,得体的口语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中西方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相应地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和表示形式上有着跨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 ,如打招呼、 委婉语、感谢与赞美等。因此英语教学既是一门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接触与传播。所以 ,我们平时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跨文化因素 ,即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许多英语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即使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相当多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对所阅读的材料仍然难以理解。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大多源于跨文化因素。一个语言学习者,如果对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阅读该语言文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理解中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意图。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中西方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具体表现。随着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由非语言因素,即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篇结构、语言风格、篇章主题等问题则突显出来,成为影响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潜在因素。因此,在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就应从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掌握汉英在词法、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增加西方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增加写作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也不能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融入“文化教学”,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地起来,帮助学生较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交流为目的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体现

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及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普遍较为注重对单词和词组的记忆,课文的讲解及语法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有关文化差异知识的讲授。其实,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了解,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交流上的障碍甚至带来对方的误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

1、

佛教在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教认为生命是一个轮回(即前生、今生、来生),固汉语中用“三生有幸”来表达无比的荣幸。也因为佛教的缘故,和尚、尼姑在汉语中出现率极高,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成语。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God)创造了人类,所以常说:“God bless me!”(上帝保佑!)“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传说耶稣是在星期五受难的,所以英语里有“Black Friday”(意为“灾难的一天”),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渊源,就不会明白”Black Friday”的含义。

2.答语和感谢

汉文化的“谦虚”根植于儒家“礼”的传统思想,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与个人的价值,提倡“实事求是”与“自信”。因此在接受赞扬时,就有不同的表现。有个笑话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在聚会中,Jack称赞中国同事的妻子漂亮,这位同事的妻子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但是Jack不明白这是中国人自谦的一种表达,就说“眼睛漂亮”,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

3、打招呼

无论是听相声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习惯也喜欢以“你吃了吗?”作为一种日常的打招呼的方式,这样的打招呼语几乎不分时间和场所,让人感到熟悉和亲切。而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和西方人打招呼,他们会误以为你想请他吃饭。因为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所以和不同国家的人打招呼时,应当注意不同类型的话题和方式。

4、介绍

在英语课本中”What’s your name?”常被用来询问对方的名字,在中国学生中这样的询问方式也较常见。而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My name is?”,这样对方如果愿意的话会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相关信息。当在面试等特定的场合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常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倘若使用“What’s your name?”,会让人觉得不礼貌。

5、个人隐私

由于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喜欢询问对方年龄、婚姻、收入等问题以表示关心、拉近距离。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很反感,他们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他人去向时常用:“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而这在英语国家中也被认为窥探别人隐私,是不恰当的谈话内容。

6、称谓

在中国,由于庞大的家庭及家族体系,在称谓中有七大姑姨之多,但在英语中一个简单的aunt就可以代表这一切。在汉语中,因不同的成员间的关系,在称谓中有舅舅、叔叔、大伯、姑父等多种表达,在英语中一律叫uncle,似乎简单了许多。但英语中对女性有着多种称呼,如“Mrs”(用于已婚女性),“Miss”(未婚女性)等。

7、礼仪

拿餐桌礼仪举个例吧:中国人待客时为表示热情周到,通常会摆满一桌佳肴,席间敬酒夹菜。而西方人往往觉得太过浪费,通常待客菜肴较为简单,也不劝酒夹菜,一切都只是一句:Help yourself!让人觉得较为随意。

再如,在西方国家常可看到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这就是英语课本中提到的“Lady first”的解释。

二、有效减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的措施

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需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英语。

1、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合理选材,通过阅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以后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派生出许多新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往往率先出现在一些较时尚的报纸、杂志、广播中,如:walk on air(非常高兴),cost an arm and leg(非常昂贵)等,因此鼓励学生阅读将成为一个有效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良好方式。

(2)多举行介绍中西方文化的讲座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差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经常在本校开设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或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补充来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而不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授是不可取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在真正学习一门语言,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美文化素养,并尽量多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参考文献:

[1]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57-59.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112-115.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训 教学教育理念 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获2014北京市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从中西方大学校训析中西方教育文化之差异”的资助

一、引言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不仅反映学校办学教育理念、治校精神,也集中体现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大学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审视、理想追求及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点。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中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大学教育理念中价值取向的变化、发展也影响着大学校训的变更。

校训为比较研究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迄今为止,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话题作过一些探讨,如《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教育理念的追求》(周谷平,2005)、《中西方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张竞碧,2009)、《中西方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陈静,2011)、《中西方高校校训的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向鹏,陈凤,2008)等,但是将校训与大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基于对百来所中西方名校校训的搜集和比较,本文将简要分析其反映出的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

二、中西方大学校训比较

(一)内容

1.中国大学的校训大多强调培养人的品性,内容以崇尚道德、学习知识为主

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倡导学生养成自强的品性、博大的胸怀和德行。南京大学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其中“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是激励学子努力学习,多行善举,养成良好品德的意思。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除了“拓新”是鼓舞学生开拓创新外,“自强、弘毅、求是”都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并寻求知识。还有很多中国名校的校训都有这一特征。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湖南工业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兰州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自强为新”;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等。

2.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西方大学校训的内容主要是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

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训“真理必将使你获得自由”(拉丁文:Veritas vos liberabit.英译: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拉丁文:Fiat Lux.英译:let there be light.);芝加哥大学校训“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拉丁文: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 英译:Let knowledge increase so that life may be enriched.)。

(二)表达方式

(1)中国大学校训句式工整,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如广州大学校训“博学笃行,与时俱进”、长沙大学校训“德求崇,学求悟,体求健”、中国地质大学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等。

(2)西方大学的校训多为单一陈述句结构,简洁明了,如:英国剑桥大学的校训:“Here, light and scared draughts.”(此地乃启蒙之所,知识之源。)哈佛大学校训:“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拉丁文原文: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中文译文: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三、价值取向比较

(一)中国大学教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

从中国大学校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中,不难看出以崇尚道德和学习知识为主,对仗工整的中国大学校训沿袭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厚德、博学和寻求四平八稳的价值取向。

中国大学校训中频繁出现的词如厚德、自强、行善、博学等,究其源头大多来源于《论语》《大学》《礼记》等中国儒家经典,强调道德价值和求知价值。道德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这种传统文化就决定了中国大学校训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然后才是智力的培养。在求知这一价值取向中,中国校训主要强调去获取知识、学习知识,而关于创新的很少。中国大学校训句式工整的表达方式也主要受中国古代家训和对联的影响,要求对仗工整,显现出四平八稳、力求严谨工整的价值取向。

(二)西方大学教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

西方大学校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中,虽然受到宗教的影响,但是主要内容还是追求真理和自由,这种简单流畅的陈述句式校训体现了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中追求自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真理的求知价值。中国社会注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然而西方社会则注重个体价值和个人的发展,这也体现在了校训上。中国大学校训时常会出现“团结”“奉献”等字眼,注重个人对集体作出的贡献和集体的力量;而西方大学校训则频繁出现“freedom(自由)”“liberty(解放)”等词,强调个人对自己本身的自由状态作出努力和个体的力量。西方大学校训中的求知价值则更侧重创新,而非被动接受前人的思想。

四、结语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它充分体现着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好的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不仅可以在本校学生和教师当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也可以给外人留下对这所学校的深刻印象。在中西方校训对比中,浅要分析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校训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反映出抽象而复杂的大学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也稍有差异。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都重视求知,不同的是中国大学教育理念更重道德、重集体,西方大学教育理念更重自由、重个体。文化使然,校训和价值取向却无好坏之分。

参考文献

[1] 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 刘略昌.国外著名大学校训荟萃[J].科技英语学习,2007(10):30.

[3] 王彩霞.试探中西方校训之差异[J].大学教育科学,2006(1):82.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外籍教师;中西文化差异

在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各高校在对教师教育水平和师资队伍多元化等方面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的组成元素中融入外籍教师,符合当前各高校发展需求。但是,外籍教师与国内高校教师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差异,给正常的沟通交流带来不便,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是高校目前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强烈熏陶下,各国人民在生活习惯、、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1.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数千年以来,我国人民在历史文化的强烈熏陶下,形成了较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坐在座位上似听非听的教学现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点名提问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并以定期测试考试的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强弱进行衡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取得一定成效,但这种教学理念相对刻板,对学生来讲较为被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双面性的特点。

西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来讲比较多样化,对于学生比较有吸引力,可以促M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内容上进行创新。学生的任何创新意见都会被认可,主张学生拓宽思维方式,营造一个快乐、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社会发展空间。

2.语言环境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基本途径。有关学者表示:在教育教学中,语言是一项技能,语言教学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根本。在我国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教学模式偏重于对语法的学习,通常是教师将语法的固定模式传授给学生。而在西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把语言教学当成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更加注重学生能否将语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其多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上,将生活中常遇到的语言环境教授给学生,使其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

3.文化

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是体现各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思想对中国人民影响颇深,贯穿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而西方国家大多信仰基督教。

三、解决高校对外籍教师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各高校在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上都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着手是解决高校对外籍教师管理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

比如,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整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使两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自教育内容融会贯通,并不断反省自身缺陷,优化各自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对外籍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

四、结语

为切合国家教育制度改革战略目标,各国高校吸收外籍教师,在对教育模式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促使高校产生了在外籍教师管理问题上的新难题。各国在解决此项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从单方面入手,如生活服务、基础配置等,而要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全面研究外教的根本需求和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措施,进而提高高校对外籍教师的跨文化管理水平,促进各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里云.中西学习文化差异下外籍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5,38(4):172-176.

第5篇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其他不同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中西方法律本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下的社会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制约着人类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密切。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逐渐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族,而后是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国家、家族的利益根本上是高于自己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为家族、国家这些集体利益服务。在这种以集团利益为主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的的行为及权利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这种限制却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从而形成家族集团本位观念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本位在家族集团本位的影响下,忽视个人,让个人变得渺小,也使个人的生存价值只能服从于他所依附的家族国家社会中。所以在家族中,这种本位观最大的体现是“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等这类等级观念。但不同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却因此形成了积极开放的商品经济。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带动下,西方社会从氏族到个人本位则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更加强调自己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法律人格,有着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为任何其他集体或个人所依附。个人本位法也在西方社会中被逐渐确立。

二、不同法律本位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多样文化交流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日益明显。就好比中西方因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少摩擦。因此在以家族集体本位为观念的古代中国,“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家长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然认为孩子是附属于自己,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会把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不应该反对父母,否则认为是不孝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尊子卑”,说的就是父亲的地位高于孩子,孩子要听从父亲教导。在现代社会,“鹰爸式教育”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更是如此。在西方社会,孩子不是附属于父母的一件私有物,他是作为个体在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的自然人,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父母作为家长,当然享有监护和管教孩子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却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父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限度,父母的监护权则会受到影响。西方父母在行使监护和教导孩子的权利时会受到社会及公权力的监督,西方孩子因此比中国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所以在中国,家长如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权使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打骂孩子时,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必定也认为这在中国家庭是极其普遍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属于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在西方,家长却会被,儿童福利机构也会调查此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对比的反思

第6篇

一、中西方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第7篇

我们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理念的差异就不难看出,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分析对比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两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进取、拼搏的精神,这种理念促使着西方文化不断地自我超越和创新。相反,在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奉行无为一统的中庸平和观念,反对个人的独立意志,强调群体意识,这种价值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性的自然属性,阻碍了个人先天的创造力,滋生了人的惰性,养成了人们顺从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文化渊源以及所形成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文化理念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教育之间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别和培养审美意识理念的不同。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基础概念和宏观理念的统一培养,注重学生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进行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而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注重在一个点上的深入培养,强调学生个性表现和创造力的挖掘,强调自我意识、实践及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开放。由此可见,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中国这种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对思想的自由度有一的限制,进而影响到设计创造力的发挥,这对侧重于开发设计思维的学科而言缺乏科学性,以至于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事物有总体的理论认识能力而缺乏相应深入的个体分析能力,不肯脚踏实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细节,这种习惯也就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西方教育虽然它注重个体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事物环境的宏观认知,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的教育思想讲究“温故而知新”,注重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之间的联系关系,侧重综合、宏观的看待问题,强调面的整体性,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但在纵向的深入研究上会有所欠缺;而西方的教育思想则正好相反,注重个体的探索创新,提倡个体间的差异,在某一个点上会深入的研究,容易发现新的事物,但在知识的系统性上又会有所疏忽。我们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宏观设计理念,注重从总体到局部的逻辑思维过程,西方侧重个体问题的深入分析,突出个体研究差异。如在2011年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论坛上,中外嘉宾的切入点有明显的差异,西方设计师多从作品和设计细节入手,详述具体案例设计思考的过程,而中方嘉宾则是更多的涉及宏大的理论思考,以及中国未来设计发展走向的展望。当然这种差异除了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外,还有设计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现实原因。

另外,这种传统文化根源对设计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目前我国设计类院校很多情况下教授的知识还是停留在当下社会的实际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而设计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其教授目标则是为了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而教学,尽可能的遵循人性自身的本质特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的创造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和要求上。在西方的高校教学中,课程设置较为独立和深入,强调个体思维深度的训练,课程内容差异化明显,不太注重设计的关联性和实际的社会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严格,学生作品风格多样化,个性鲜明,这对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开发有很大好处。相比之下,我们的课程要求上差异化不足,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作业雷同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再次,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西方在上课的方式上多采用互动讨论式授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观点交流,对统一的标准要求较为宽松,对未来的可能性留有空间。而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对不成文的标准要求过多,学生显得过于拘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

总之,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各有精化可取,但我们的设计教育事业发展较晚,许多东西需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西方艺术设计的摇篮包豪斯(Bauhaus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提出:“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强调只有在精神获得极大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潜能与创造力。只有在思维方式、课堂气氛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实现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尤其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这一设计教育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与贯彻,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当下各个高校的设计教育模式各不相同,还在探索改革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成果,但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循序渐进,认清我们的文化特色,结合西方科学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脚踏实地,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左铁峰.论基于文化观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2005.

[2] 艺术与设计.

[3] 田春.中西设计概念溯源与比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

第8篇

关键词: 中西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 新模式

一、 引言

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维系着社会的发展,牵动着每个人的发展轨迹,而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往往对其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还不断服务于科技和其他社会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和西方有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造就了其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千差万别。探索一套创新、高效、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需要将中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教育革新的新路子。

二、中西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差异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全球化,近年来,越来越热的西方留引发了教育学者的思考。多年来的发展和改革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然而,尽管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和阻碍,因此二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味追求专业的“多样性”而忽略“有效性”。大学之大在于校舍占地面积之大,专业之全面。这种一味追求专业的全面性往往会导致“专而不精”,大学的专业设置如果忽略自身的定位和办学能力,培养出的人才反而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西方的大学定位精准,专业设置合理,雇佣名师提高教学水平,自然能培养出更多的专才。

其次,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传授知识,而西方则注重教授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中国高校的课堂上,还会有老师争分夺秒教授知识,为学生标注重点难点,一旦出现课堂讨论活动,学生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在西方的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导,课本内容不是上课的重点,答疑解惑,组织激烈的课堂讨论才是老师的使命。

最后,中国与西方在师资来源和培养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多数是学术型,大多数是在同一所大学中从助教做到教授,知识结构单一,社会经验闭塞。因为教师的晋升与科研有很大关系,因此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经历投入科研而不是教学。国外大学的教授通常是从世界范围选拔招聘来的,他们经历丰富,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同时也为高校带来宝贵的资源。

三、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研究与讨论西方的高等教育模式,旨在汲取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新模式。通过这些分析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个体性,成功的教育模式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不能照搬,只能吸取其共性。因此,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吸取西方高等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断建立健全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一,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高等教育依然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面对多样化,多层次,不同规格的社会需求,高校应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剔除专业设置中的重合现象,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同时,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修并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适应多变的市场格局。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一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内容是否适应社会潮流等,因此,重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用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学位、外出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革新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教育,学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进程,避免学生接受过窄的专业化教育,避免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鼓励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正确面对压力,面对竞争甚至面对失败,培养健全的人格,坚定理想信念,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

第三,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坚持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改革办学体制,加强高校管理工作,鼓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少直接体现在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设施不足,图书馆藏书量少,实验室利用率低,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方面。香港高校的成功经验说明,教育资源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合理、高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加大对重点学科的项目支持,培养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新型人才,促进高校的转型和发展。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西方的高等教育,融合其独特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育特色,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通过借鉴西方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革新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 键 词:中西教育 感觉统合 行为训练 协调发展

前言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儿童过多的脱离群里,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会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注意,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

一、感觉统合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传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整合,然后再指导我们做出正确反映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处理信息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呈现来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运动觉,整个过程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处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体器官各个部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整套感觉统合训练来实现,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发育问题融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寓教于乐,因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他身体力行,是他学习、操作,体验的过程,任何东西学习了,体验了,做了,他就学会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经过他亲身的体验,感觉统合失调通过运动器材通过感觉的处理,让他在游戏过程中经历游戏,通过学习体验改善协调性。

二、对比中西教育的差异及对现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分析

儿童的感觉统合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总体上不会脱离儿童教育的四个方面: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中西在儿童的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给出正确的理论指导。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较

在中国,教育传统受到封建等级和论资排辈等观念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效仿,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1)《说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独体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愿、需求和个性,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为。(2)杜威在其专著《儿童与课程》中强调,要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中心。他批评传统学校的教师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而对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考虑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他也强调教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且双方都是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来参与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会使儿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

2.中西方教育中对结果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比

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来看,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时间”让孩子走完他们“安排好”的路,他们不太关注路边的“风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耀的结果,就是由于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盼,只重视整个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教育的过程,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抹灭,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西方教育则强调孩子的个性发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西方教育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缚较少,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方面往往优于中国儿童。

3.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儿童训练产品设计不止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内容,而是更多关注产品强大功能对于儿童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适、成长、创新、甚至能够在产品使用中愉悦身心等多层面渗透。

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国外所使用的训练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适应仪(见图一),这款训练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学校、培训机构,其主要采用链条式的链接结构代替传统绳索的连接,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个高度,这样儿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适应高度,符合儿童产品设计原则中成长性中的可调节性,儿童通过根据身体的摆动控制秋千的晃动幅度,整个训练过程能够提高儿童的前庭固有感觉的协调能力,运动策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从而使儿童的前庭功能神经系统得到改善。

国内采用的是圆木马吊缆(见图二)来训练儿童的前庭功能,整个设备离地面在相对安全的范围高度内,周围环境使用泡沫拼图保护起来,材料使用麻绳和皮质柔软的安全材料,而儿童在这样一个完全保护的环境中,却还是胆怯的趴在圆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让设备摆动起来更是加剧了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儿童的目的,反而让儿童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通过以上中西方感觉统合训练的对比,不难看出西方儿童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中国儿童身上很少能表现出来,而中国儿童相对保守的个性,求安全,求稳定的自我保护心理完全是儿童内心的写照。要想实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训练儿童内心的目的,必须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符合中国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三、根据中西教育的不同从而对中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指导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中国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由于缺乏对本国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这些训练比较机械,缺少互动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鉴国外的产品,忽略中国儿童的实际承受力,像这样单一的把产品照搬过来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孩子造成害怕、抵触的心理,市场上真正适合中国儿童训练的产品相对来说很少。通过以上对中西教育差异的分析及现有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总结,以中国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之自主发展权力为前提,提出了中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理论指导。

1.产品的系统性

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应把功能、人机环境、美学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考虑和应用。感觉统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企划能力等,想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清楚的界定出哪些产品对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产品是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的,不论是从整体造型上的统一方面还是色彩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整个训练产品的系统性,统一的造型显得和谐,有条理性,不统一的造型使产品显得杂乱无章,为让其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设计者不能单从“一个”产品考虑,而应该是形成“一类”产品的系统性设计。

2.儿童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不论从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现有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大多还是以圆球、圆筒训练,或者是长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号位主,缺乏新颖,而如果想吸引儿童的关注力,就要增强趣味的互动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卡通形象这个元素,如果单以一个卡通的形象作为盖子或者以印着的形式附着在产品表面估计对趣味性的增加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三维立体造型,或者适当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过儿童的角色扮演实现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颖的设计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这种充满情趣和趣味性的设计中,儿童可以欢乐、有趣的提高儿童的各方面功能。

3.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儿童的主动参与性是指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开发、管理和企划,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让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让儿童共享同伴学习方式,构建群体意识。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训练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同伴“互教”的过程,我们要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应该给予儿童以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让儿童有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兴趣,让其在与人共处中学习,甚至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习,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能互相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懂得倾听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宽容等等。

4.成年人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过度”:父母对子女倾注过量的爱,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予过多的帮助,提供过分的保护,而这些都会使绝大多数儿童变得更任性、自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干预过多是过度保护的变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学生稍微经过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变成教师自己动手为学生完成。在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我国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是在一旁陪着,保护着孩子,这样非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让儿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赖,训练机构的老师更是以“安全”为由作为训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这样看似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历练的体验过程,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想实现感觉统合产品训练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先学会从“放手”开始,不要让“保护”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使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就是训练儿童的各个感官,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干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使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注释

[1] 自处引自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2]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儿童与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建红 对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设计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胡秀杰.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各界对知识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对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需求急速提高,有人说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密不可分的。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客观上看各有所长,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竞争机制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中西教育,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如何解决,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死于××××年,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就不会有蒙古帝国,没有蒙古帝国,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缺乏自己的思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因为他中途辍学,在中国叫“不务正业”,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下,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展的要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

[3]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第11篇

关键词:中英教育模式;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建议

1.引言

中国自普遍实施英语课程教学以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从小学到大学,英语都是学生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培养国际化、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已成为了国内高校的共同目标。因此,许多学校不惜花重金引进外教、引入他们的教学方式、办学理念,希望能够融合中西方的教学优势,改善教育质量。在这种中西方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教育方式也的确给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关于两种教育模式的讨论也从未间断。本文立足于BBC的纪录片,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分析中英两种教育模式、学生特点的差异,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2.中西教育思维的差异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尊师重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也流传至今,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性思维,而西方则是分析性思维。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崇尚创新思维,注重个性化培养。中国人的群体文化意识使得他们拥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万事要随大体,不愿一枝独秀,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对于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都很少有学生敢反驳,很少有人敢质疑老师的权威。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文化,超强的自我意识使得西方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学生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学术上更有不盲从权威、开拓创新的精神。

3.中西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由于中西教育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中西课堂教学方式也千差万别。在英国BBC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中,五名中国老师完全运用传统的中国式课堂教学方法给英国学生上课,大班教学,老师主讲,学生主记,不准讲话,不准提问,强调教师权威和课堂纪律、注重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遵守纪律和准确性等。但是这种方式明显“水土不服”,枯燥无聊的课堂教学引发了英国学生的激烈反抗,从开始的上课捣乱到后面的逃课,事态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以控制。从纪录片中,中英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西方的小班教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及兴趣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和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沟通等能力。当然,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无所谓孰优孰劣。中式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的内容都已成体系,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节省时间、更加高效。尤其是一些晦涩难懂、让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往往老师简单的讲授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因此,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加能够统一标准,能够提高准确性。而西方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虽然会比较耗费时间,影响课程进度,但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两种教育模式各有所长,要提高教育质量,需结合二者的优势来设计教学方式,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4.中西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BBC系列纪录片中,最令中方教师头疼的就是课堂纪律。相对传统的中方课堂,安静,学生彬彬有礼而言,西方的课堂管理则相对比较松散、灵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3个一块、5个一群的围坐,对于老师的讲解也可以自由发言、拘束较少。这些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学生的个体体差异形成的,如:个性、兴趣爱好等。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便可见一斑。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5.采用中西结合,双剑合璧的教学方法

基于中西方课堂教学模式、思维方式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在探索英语教学模式中,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采用中西结合、双剑合璧的方式,选择最适应中国学生的特点的教学模式。中国“填鸭式”教育模式历来颇受诟病,不过中国学生在国际大赛中的优异表现也足以证明这种模式确有可取之处。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一些系统性、识记性知识、课程的教学如语法、词汇便可采用中方教学方式,由老师将知识点梳理,统一标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做笔记、运用相关规则和方法进行熟悉,然后融会贯通。同时,英语作为语言类的课程,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传统的中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哑巴英语”,单词语法极好,但口语表达能力极差。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西方互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就更为有效。如英语口语课,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活动,并很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点将他们分组,设定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活动和评定标准,进行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最大程度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笔者已经将此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强烈,积极性空前高涨。

6.结语

中西教育方式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两种方式确有实际意义,能够让我们开拓视野、相互借鉴和学习。结合二者的优势,在不同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确能够起到奇效,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艺术教育;视角

人们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必然会催生新的艺术形式产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服装表演专业应运而生。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乃至一些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农学类院校也开设了服装表演的相关课程。这就足以说明这一课程本身在近些年来的热门程度,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服装表演专业与艺术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

一、服装表演专业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分析

之所以要用艺术教育的视角分析当前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情况,主要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艺术教育与传统服装表演之间,存在以下两种关系:其一,二者存在共通性。所谓共通,即二者之间有许多因素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所谓艺术教育,其本身并不是针对美术专家而言的,而是针对普通群众的一种艺术修养施加,其利用美,对人们进行情操的陶冶,从而使得人具有基础的审美能力。而服装表演专业从开设的第一天开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服装表演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较好的自身条件,甚至从审美眼光方面也要与常人有所差异。无论是身体身材、五官比例,还是服装造型、妆容仪表,无不体现出服装表演专业对学生的极高要求。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服装表演专业是基于艺术视角而言的,其也是艺术的体现与升华。其二,服装表演是对艺术教育的升华与丰富。在服装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既是美的创造者,又是美的传递者。比如某国际大赛的形象大使,或者某模特大赛的冠军小姐等,其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将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美的感悟展现给更多的人。因此,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应该了解更多关于艺术的知识,包括艺术史论,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或者对一些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等。只有真正成为懂艺术的人,才能将艺术通过服装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将艺术教育视角融入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策略

1、将中西方的教育思想进行融合

将艺术教育视角引入到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当中,首先就需要将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进行必要的融合。作为高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开设这一专业的目的与目标。许多学生片面认为,这一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而成绩不好往往是艺术类专业的热门人选。所以这就会导致高校招收的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各方面整体素养不高,缺乏对该专业的准确定位。所以将中西方教育思想进行融合,利用美国DBAE艺术教育概念,对学生进行深入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然后针对专业特点,选择服装表演鉴赏类课程让学生进行必修。还可以将服装史、服装美学这类课程引入,让更多西方著名的艺术设计师理念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当中。

2、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注重课堂观念的认知

西方有一名重要的教育学家,名为约翰.亨利.纽曼。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过分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学习,将歪曲对于现实的理解”。其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说要求学生对专业学习抱有侥幸心理,相反其要求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洞察能力。通过实验与体验,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感悟。这样的理念融入到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课程中,可以使得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体验培养,比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服装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制作成古代雍容华贵的礼服,也可以制作成现代性感优美的晚礼,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强操作技能,进而更好的将专业领域置于整体的学习氛围之中。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身所学过的知识触类旁通的应用到其他的相关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3、将艺术教育理念融入之后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

一般而言,我国高校开展的服装表演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有服装表演史、表演心理学、社交礼仪、模特表演学、服装设计制作等基础性专业课程。而将艺术教育视角融入之后,可以对原有的课程保持不变,并且在其基础之上加入一些理论性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能力。比如可以增加中西方服装评论、西方艺术发展史、平面服装鉴赏等。很明显这类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学科的宽广度方面获得更多的提升与拓宽,从而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审美水平、鉴赏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4、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实现必要的改进。服装表演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本身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如果长期得不到外出实习的机会,学生的专业能力很显然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时候,可以针对某一些课程开展相关的实践课,或者在服装表演课程过半之后,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然后在期末阶段分组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服装类型,展示的同时进行表演。或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服装表演大赛,让学生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参加比赛,用这种学生亲自参与,教师亲自指导,学生乐在其中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进而确保艺术教育理念融入之后,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较从前而言有所提升。

三、结语

众多高校都开始陆续开展服装表演专业,一方面其本身在近些年来处于热门的状态,另一方面各高校也都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渴求。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秉承艺术教育理念的原则,将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具备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时,也真正将服装表演和艺术结合起来,呈现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演与展示。

作者:陈玲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米平平,郝丽.服装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艺术教育视角[J].艺术教育,2015,01:164-166.

第13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国际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英语已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沿着相互补充、接近和吸取的轨迹前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真正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体系,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新途。而脱离文化去理解一种语言,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往对跨文化教育认识不足。应首先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几方面。

(一)中西文化依托不同的语言环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汉语语言社会背景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因此汉语和英语中某些事物名称的内涵和引起的联想就有了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象形文字”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象形语言。 这种象形语言,包括了字、形、音,还有语气、感情、表情等。 而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以符号简单、多种组合、含义固定,成为被更多人所接受的文化。

(二)中西文化有不同的语言习惯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自然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词汇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并不等同与“对等”。

(三)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中西方写作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多强调“写作是一种交流”,而中国受传统写作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主张 “诗言志”、“文以载道”。 欧美写作理论受人本主义的影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拓展事件、拓展观点,使自己的文章展现个性,更具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跨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对处于某一种文化背景的教育对象实施异文化内容的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教育对象与异文化的互动,从而达到使教育对象充分理解和尊重与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培养教育对象良好的跨文化交往的态度和较好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的目的。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扫除文化壁垒,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学习者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运作能力。

(二)跨文化教育的层次

认识为第一层次。不同文化间通过彼此之间交流和交往互相学习和影响。 有些学生在学习外语启蒙阶段,缺少对异质文化的信息以及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

宽容为第二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质文化进行探究,以形成对异质文化更深的了解。 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了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质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

鉴赏为第三层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的。 当我们进行学习异质文化、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判断、欣赏并吸取异质文化的精髓和长处,因此,这也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

(三)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

1.科学选择教材,增加跨文化教育内容

适合的教材应体现文化的差异,兼顾语言形式和交际原则。外语教材应当既符合英语学习规律,又包含丰富的语境知识;在介绍语言的同时,既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语语言系统和交际原则,补充学生交际所需的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跨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开阔的心怀、开明的态度。

以交际为目的,追求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跨文化的教材编写队伍应包括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经仔细选材,按主题分类的跨文化教材既具综合性,又具科学性。有利于鼓励学生以一种开放的胸襟积极体验外国文化,通过分析比较,在两种文化间建立联系,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外国文化,又能深入思考本国文化如何被目的语文化所理解。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的后果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因此,教学方式和策略也应该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以跨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教师应拓宽思路和视野,把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出发,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认知法传授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况以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为辅助。认知法重在理解和领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则能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理解。

3.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深化对母语文化了解

英语在不断扩大影响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与之抗衡,进而造成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可以说任何国家的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都是两国文化的交汇及矛盾之处。跨文化教育给我们审视本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了解哪些是民族文化精华,哪些目的语文化可为我所用。还应包含母语文化的教学,包括表达中国特色的词汇、短语、句子以及成语和典故,都可作为教学的素材。

三、结束语

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已成为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对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它有利于广大英语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实施途径,也希望能引起有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索与研究。最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里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yram,M. 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s, 1998

[2]董晓波.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第1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中西方德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59-02

一、价值倾向上有所不同

我国德育理念侧重群体性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受我国的德育发展影响,来源于我国自古就有道德教化的传统,从儒家到佛道,无不将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列之首位。道德教育注重秩序的和谐,遵守统一的伦理规范,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与责任,以“仁”为基本原则。古代博大精深的德育思想,为我国日后德育理念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后期在经历了民族的洗礼后,民族性愈发强烈,我国德育以此为传统着重培养个体向群体融入与贡献,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群体性价值倾向愈发明显。[1]西方德育理念则侧重个体性价值倾向。西方以欧美为代表的主流德育理念是以罗马古希腊奠定的传统道德理念为基础,后期随着启蒙运动中社会契约精神和个人权利的觉醒和欧洲文艺复兴,西方德育逐渐侧重强调自我发展,注重“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尊严”[2],以“法理”为准则,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不可替代、不可侵犯的权利实现;这种德育理念逐步形成一种对于个体内心探索的理性传统,对培养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挖掘个人潜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德育理念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抽象的人性理论原则为基础,个人主义容易转变为享乐主义,使道德边缘化。

二、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剖析

中西方的的教育中理论性和实用性上各有偏重。我国的教育更偏向于理论性和整体性。正如我们看到BBC拍的那个中英两国教育对比那样,中国人更注重的事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对原理和知识整体框架的理解,记得我在新东方上政治课讲毛概的时候老师强调最多的便是要我们对各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以此来记住各个人物和他们写过的东西及会议。还有就是我们高中的物理化学课实验课就那么一两节,但理论知识和习题课却很多。而西方则更强调社会性与实用性。内容坚持面向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应用性,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紧密联系,德育内容的选择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对更加贴近生活讲求实效,更加强调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高压式教育方式更注重效率。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从小就被逼着的教育模式使得我们很多人并不是自己自愿的去学习去研究,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我们国家的学生便往往很少能够有较强的自律性。[3]所以导致我们在大学的教育不如国外的学生。而国外的学生他们从小就是受着被引导性的教育,并不会强迫他们去学什么,所以这也就使得到了大学阶段的他们大部分都是真正愿意、为了学术研究而学习。这也是他们能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部分原因。[4]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国外的教育模式好于中国。

三、经济发展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中国由于曾受到帝国的侵略和压迫导致中国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导致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方。而西方国家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发达使得他们的的国家社会福利非常的好。不谈他们的失业救济金。现在瑞士的人均最低收入为4000瑞士法郎,而德国的最低收入标准为1470欧元,他们的汉堡王一份套餐6.99欧元。中国40多元。欧洲一块宝伯的表11700欧元,合人民币约81000元。而中国这块表要123000元。而中国2015年第一季度的人均收入是8572元。这就导致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担心自己的未来。而且他们本身的人工费特别的贵。一个餐厅服务员在因特拉肯(瑞士的一个小镇)。一个月的工资是5500瑞士法郎。而餐厅服务员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而在中国你想有一份餐厅服务员的职位都需要至少大专以上的学历,再说中国人非常多。所以中国今天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在中国基本没有失业救济金,中国的人工费也非常廉价。所以要想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必须学习。这也正是我们在教育中缺少人性化和多样化的一部分原因。即使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文化课,我们的家长也不敢让孩子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去发展。因为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就会没有学历,那他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经济发展同样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西方注重隐国教育,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有升旗仪式,但他们的聚会场所的入口处却会经常摆着几个国旗。而英国更是将他们的很多服装品牌设计成类似于国旗图案的样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好地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炫耀。推广向世界的品牌印着类似于自己国家国旗的图案这本身就是一种骄傲。这是源于他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而中国之所以要升旗要搞一些外部灌输这种模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经济实力较为落后。所以国家不得不大肆去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现在科技的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国外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当他们发现国外发展的远好于我们时,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平衡,也就更容易向往国外的生活。所以中国就要搞一些外部灌输的爱国主义教育,升旗,在新闻联播中多加宣传中国的好,多加描绘国外局势如何动荡。比如朝鲜他们就是典型的欺骗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教育自己的人民们对面鸭绿江对面的中国的高楼大厦都是纸糊的,都是假的。以这样的方式使他们的国民爱国,使他们的国民不偷渡到中国。

四、德育教育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价值倾向与西方不同。使得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中庸”的处事态度,即在为人处事中,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非竞争;西方人则更重视超越,追求个人的突出,具有一种互相比拼的精神。由于上述德育教育的差异,使中国的消费者从小所受的德育教育中更多地要求遵守行为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而西方的消费者则更多地追求激发内在潜能,追求个性发展。这样一种差异,进一步在金融行为中表现为中国人循规蹈矩的保守消费和欧美人追求创新的超前消费:中国的消费者在金融行为中更倾向于保守地消费,比较少地使用信用卡等进行透支消费,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去参与风险性比较大的金融行为;而美国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现时的满足和享受,会透支或是接受风险比较大的金融产品,结果,尽管我国的人均GDP与美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人均存款却已超过万元,风险大的金融产品消费水平很低;而在美国,人均欠贷超过万元,各种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正是这种差别,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出现在美国而不是中国,并且在这样大的考验来临的时候,中国从政府到国民尽管困难,却仍能很好地面对,而在美国,灾难却一发不可收拾。[5]在中国的金融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会把经营风险作为第一因素来考虑,选择以风险较小的保守经营;而在美国,金融业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甘愿去冒更大的风险,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鼓励次级贷款人贷款消费上。这样一种普通的量的差异,积累起来之后便发展成为了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质的差异。2004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中国排在第七位GDP为16493亿美元,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2014年全球GDP总量77.3万亿美元,美国2014年GDP为17.1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GDP为10.380万亿美元,位居第二。可见现在的中国正在飞速的发展。这短短的十年我们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经济水平一定会超过那些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也会随之提高。到时候中国的学生也可以有更多地学习模式和发展方向。但就现阶段而言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最适用于中国。

参考文献:

[1]曾艳.中外学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9).

[2]李可.由中西方德育的对比探索我国高校德育模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3]李建立.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9).

[4]王颖.中西文化传统历史演进及其对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第15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42-02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作为成长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一代人,当他们面对这些难能可贵的机遇和选择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群体,大学求学阶段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我国整个社会及全民族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多样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的并存,使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加之社会、家庭、就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让这个年轻的群体感到困惑迷茫,进而产生退缩及求稳的生存状态。

在当代现存的教育体制中,相对于专业知识层面上的侧重,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则少之又少。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出人生无目标、生活无榜样、学习无兴趣,偏激者动辄走向极端。近年来,大学生中因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频繁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的角度和方法上,并且存在较大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经过文艺复兴,逐渐形成了从复杂到简单、由繁琐到单一的还原论视角。西方文化的思考方式认为,凡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手段将其简单化,繁杂的整体可以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将符合逻辑的推理及论证应用到整个思维模式中去,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西方的思维方式所注重的是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可靠的试验方法,通过反思、否定、求真来认识事物。这种否定的思维方式,从深层看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在此之后相继出现的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由于缺少稳定的中心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异化,文化断裂、物质丰富,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稳定的依托,以至于20世纪的西方人在精神世界充斥着焦躁、不安和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而来,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中兼容道家等其他思想,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是将复杂的事物整体化,应用直觉、实践、经验等方法来认知世界。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多次实践和经验领悟出对于事物的认知。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愈发复杂,其中包含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在这个特殊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的多元化及迅猛发展,使处于身心发展转型这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社会环境要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他们往往对于社会背景文化的变化异常敏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冲突对于他们的身心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过渡转型期,人格和思想都在慢慢形成,中西方文化冲击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惑,进而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人是社会性的产物,必须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作为社会产物的人就必须不断进行身心调节,从而减轻社会环境的调整及变化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但是这种社会性的适应和调整伴随而来的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进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并引发心理上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各种思潮也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思潮的腐蚀等因素都会使得大学生陷入迷茫、空虚、困惑甚至是压抑的处境中,社会环境要素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家庭要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这种新的家庭组合模式必然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当代学生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可能影响其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主、平等也慢慢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但是传统中式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导致当今社会一家一个的现状,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望子成龙”的父母心,使得个别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要素。中西方文化碰撞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成本的增加、就业门槛的提供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都增加了其负面心理,焦躁、不安、忧虑等负面情绪令他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担心失败,既希望把握机会,又质疑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大的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目前,应试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们长期以来都不推行应试教育,但是升学仍然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习惯性的追求好成绩,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埋头书本之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需要,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导致了压抑、烦躁情绪的产生。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对于其观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中西方文化冲突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得现代社会愈发复杂,如果一味的去模仿西方的心理学教育理论,文化差异和局限性会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水土不服,很难收到实效。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但是儒家、道家等主流思想的理论和思维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蕴涵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教育思想,使之与现代社会背景有机结合。这不仅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